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经典诗文,堪称世界瑰宝。

《三字经》是我国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宋代以来盛传不衰。《三字经》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内涵丰富而极具文学性、韵律性,是中国古代知识的教科书。利用它们进行识字的同时,学生可获得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修习其中良好的行为规范,无形中完成了美德熏陶,建立了汉语的节奏感的韵律感,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1、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通过诵读《三字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3、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三字经》,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识字量不够大。教学时要诵读为主,理解为辅。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

四、教学内容安排: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读书心得5篇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读书心得5篇 《三字经》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小学一年级三字经读书心得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读书心得(1) 寒假里,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为一句,四句为一组,读起来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书的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间传说,也是古代儿童的识字课本。 书里虽然有很多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边读一边看译文,渐渐的就懂得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三字经》里有这样两句话: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意思是说:人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龄大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刚刚开采出来的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和打磨,就不可能称为精美的玉器。一个人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 从中,我懂得了,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以后才能称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小学一年级三字经读书心得(2) 在五月份下旬,我认真地读了《三字经》,发现它还真的是“耐人寻味”呀! 《三字经》向人们讲述了古代人们做人的准则,是一本非常具有启示性的书。我就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中我知道昔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不断更换他们居住的地方;如果儿子还不学,就让他悬梁刺股,可真是个好母亲! 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从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称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长知识,这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有多大的帮助啊!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经》沾边的事,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

一年级学校课程《三字经》

一年级学校课程《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会小组合作学习。本学期着重激发孩子对《三字经》的喜爱,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二、教材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解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角色想象、情感体验等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精读中反复诵读,使他们用心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文本,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 1、灵活开放的学习氛围,把课本内外、课堂内外联系起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2、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文字。 四、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三字经》,感受其韵律美和节奏美。 2、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3、初步感知中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方法。 5、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五.教学内容: 诵读《三字经》 六.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时儿问答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小学生三字经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小学生三字经学习心得体会800字 2021-01-23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三字经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三字经心得体会1#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从“苟不教,性乃迁。”到“知某数,识某文。”告诉我们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而学习的方法,贵在专心。“昔孟母,择邻处。”里面蕴含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样:他家世代都是种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时候时,方仲永就已经会作诗,由此父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很多人都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于是父亲就一天到晚带着方仲永去写诗、赚钱,不让方仲永去学习。直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写作才华仍和五岁时的写诗水平一样,到了二十多岁时,他的才华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这不正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吗?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4篇 (1801字)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

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一至三年级《三字经》《小学生必备古诗80首》 四至六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十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课前的三分钟、睡前10分钟和每周国学课中落实。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经典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

丁梅霞 国学教学设计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教学内容

三字经礼仪篇第六课教学设计 开发区菱北中心小学丁梅霞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体会其语言的节奏韵律美,并且能熟读成诵。 2、学习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明白孝敬父母和友爱兄长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3、学生能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 2、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你们想了解黄香和孔融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三字经礼仪篇第六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17页。试着读读课文吧! 二、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其读音,并让学生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3、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比赛读。 4、师生齐读拍手读 三、学习故事,理解课文。 1、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接下来,老师有个故事送给大家,请看。(课件播放视频《黄香温席》) (1)、你喜欢故事中的黄香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孝顺父母) (2)、在生活中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呢?

(3)、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懂事、孝顺,〖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我们来了解“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的意思吧? 【译文】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学生跟读) 2、在这篇课文中,除了黄香温席,还包含另一个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1)、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尊敬和友爱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3)、说得真好,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尊敬兄长(板书:尊敬兄长)〖启示〗同学们要知道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根据故事谁来说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句话的意思? 【译文】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学生带读) 3、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懂得谦让、礼貌和尊重他人,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板书:懂得谦让)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出示课件引导选择。 四、背诵课文 1、你能把课文背诵下来吗?试试看。 2、老师说上一句,学生回下一句。 3、同桌拍手读、齐背。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懂得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美德,同时我们还得学好文化知识,希望同学们像黄香、孔融一样做个德才兼备的好孩子。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案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

“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 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四、复习(3'):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

三字经教学计划

《三字经》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经典诗文,堪称世界瑰宝。《三字经》是我国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宋代以来盛传不衰。《三字经》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内涵丰富而极具文学性、韵律性,是中国古代知识的教科书。利用它们进行识字的同时,学生可获得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修习其中良好的行为规范,无形中完成了美德熏陶,建立了汉语的节奏感的韵律感,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教学内容、思路分析: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1.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通过诵读《三字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3.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通过诵读《三字经》,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三、整体教学目标 1、通过国学学习,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和端午节)。 2、通过国学学习,培养幼儿团结,孝顺,尊老爱幼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身体力行,贯彻实践。 3、通过国学学习,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蒙学文化(三字经和弟子规)。 4、通过国学学习,逐步的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诚实、仁爱、智慧、勇敢的个性。

二年级《三字经》校本课程教案

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教案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

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非”: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七)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教

三字经教学总结

三字经教学总结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三字经教学总结》的详细文章,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第一学期) 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教授课本知识,同时还应寻根溯源,增厚学生的人文修养,不断汲取国学精髓。 本学期选择《三字经》作为教材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 一、本学期完成的主要内容: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三字经》。 2、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浓厚的兴趣。 3、对课文意思有粗略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中意思浅显的句子。 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三字经》以及里面的小故事都有了比较深的了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背诵。 三、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措施或方法: (一)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1)四正:心正、身正、椅正、书正 要求上课专注、座椅平正、姿态挺正、课本摆正。范文写作在家里也应如此,因为精神散漫就容易意志不集中,学习效果降低。 (2)精神抖擞,读诵要求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声调不可太高 (3)落实每天读诵 要求每天朗诵固定遍数,例如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一周下来就可累积百遍以上,自然就能背诵下来。背诵得越熟越好,可以终身牢记不忘。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或遗憾: 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能力不同,掌握得情况也不一样,教学进度不好把握。 五、下学期课程实施设想: 1.认真负责,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课程。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三字经》教学计划94938

校本课程《育心经典》教学计划科目:《校本》年级:一年级 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经典诗文,堪称世界瑰宝。 《三字经》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内涵丰富而极具文学性、韵律性,是中国古代知识的教科书。利用它们进行识字的同时,学生可获得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修习其中良好的行为规范,无形中完成了美德熏陶,建立了汉语的节奏感的韵律感,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能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与圣贤为友,形成健康的人格,构建良好的校风。 2. 通过诵读《三字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识字量、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文章——文化——文明的校园环境。 3. 通过诵读《三字经》,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增长见识、增加涵养、吸取智慧,培养学生优雅性情和敦厚人格。 4. 通过诵读《三字经》,用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对校园、家庭、社会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熏陶品质的作用。

教学理念 1. 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情境化。即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国学的情境,使学生身处古典文化的情境与韵律中,诵国学,学国学,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国学的热爱。 3. 故事化。即用经典小故事来诠释古文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主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课文,受到教育。 4. 生活化。即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设计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国学与学做人联系起来。在生活化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学习。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观点了解古训要求人们做什么,如果是不符合现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内容,我们就引导学生去批判,培养他们不迷信书本,不拘泥古训条文,弘扬人文个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5.课程化。就是要求教师们重视《三字经》的诵读教学,要保证诵读时间、诵读效果,切实诵读目标。

《三字经》教学设计

1号参赛作品 《三字经》第二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2、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法学法:讲授法展示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 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互动合作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 “燕”读一声“教”读一声“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的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展示交流 1.看注释,查字典理解短文内容。 ①自己看注释,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容。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③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良好的环境,曾经几次搬家,选择好的邻居居住、安家。有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逃学回家,孟母十分生气地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以此来教育孟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他教育出的五个儿子,都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材。2.理清课文层次,练习把课文背下来。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谈做人做事的道理的? ②集体交流,给课文划分层次。 ③指导学生按照层次背诵。 以提问形式进行背诵练习,如“人生下来为什么要进行教育? 孟母是怎样教育孟子的?”“窦燕山教育成果怎么样?……”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 二、多种方式诵读

二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三字经教学总结

二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总结 近一年来,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做详实部署,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这一活动的开展做到学校有方案、班级有计划、学生有保证,在思想上重视,在认识上提高,在做法上统一。力求言必行,行必果,使我国民族文化史上的这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校熠熠生辉。通过诵读与背诵竞赛,孩子的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写作能力也着实有了长足发展,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总动员调动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之前,我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总动员,教师谈感受,孩子谈想法,亲身的经历,更具有感染力。有的老师说道:我小时侯,也曾在父亲和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还不能理解的古诗文,虽然当时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发现那些东西都渐渐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思想的精髓。年长以后,孩提时代在课本上学过的东西渐渐都忘记了,但唯独背诵过的一些古诗文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由此内化成自身的思想、性格与修养,更是如影随身般地跟随我的一生。三字经名句,在文章中不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更能显示出作者本身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底功。 二、赏名句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培养孩子诵读经典的兴趣,我们一起搜集了引用《三字经》名句的文章,重点朗读,体会作者的妙用之处,来引发孩子诵读《三字经》,引用《三字经》的兴趣。 三、觅方法加强孩子诵读古诗文的指导 首先我们本着“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背诵,终生受益”的思想,引导孩子多读,即可朗朗出声地诵读,也可低唱慢吟地诵读,让孩子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完全适合孩子古诗文的诵读方法。

一年级国学《三字经》教学计划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教学计划 汉阴县城关镇小学龙翠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 《三字经》是我国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自宋代以来盛传不衰。《三字经》作为古代蒙学教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百科、内涵丰富而极具文学性、韵律性,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它的成功之处在于,虽然全书只有1140字,但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来琅琅上口,便于儿童记忆。利用它们进行识字的同时,学生可获得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修习其中良好的行为规范,无形中完成了美德熏陶,建立了汉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教材内容 《三字经》虽只有千余字,却言简意丰,包含了传统社会自然、人文、社会、历史、人生哲理等诸多内容。本教材中共分为教育礼仪、名物常识、文化典籍、历史朝代、劝学勉励五个板块。 第一,从“人之初”至“宜先知”为第一板块,主要内容为教育礼仪,介绍了传统社会一些通行的教育理念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 第二,从“首孝悌”至“人所同”为第二板块,主要介绍名物常识,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些事物的名称、特征、规律,以及主要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 第三,从“凡训蒙”至“及老庄”为第三板块,主要介绍文化典籍,涉及一些重要的儒家经典文献及主要内容,并指出读经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从“经子通”至“夕于斯”为第四板块,主要介绍历史朝代,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以来的朝代谱系和历史更迭。 第五,从“昔仲尼”至“宜勉力”为第五板块,主要讲劝学勉励之事,讲述了历史上所流传的关于勤勉好学的佳话,意在勉励儿童以他们为榜样,克服困难,志于学业。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一年级三字经教学设计 诵读经典之——《三字经》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

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冀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三字经节选》教案

《三字经》(节选) ——经典阅读指导暨课题研讨 折柳中心小学 郑夕清 教学目标: 1、通过老师介绍、自学、同桌讨论等学习形式,丰富对《三字经》21—26节内涵的了解,学习古代名人圣贤刻苦学习的精神。 2、朗读、背诵《三字经》21—26节。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中《三字经》就是中国古代流传最为广泛的读本之一,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 2、这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字经》下篇1—20节,先分小组来背一下。(学生背诵) 3、这部分《三字经》讲述了历史朝代的更替演变,你从中了解了哪些历史知识呢?(学生汇报交流) 二、 新课 1、《三字经》从21节开始讲述历史上名人圣贤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21—26节,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会更大。板书 2、先请大家把书翻到104页,再对照拼音,把这些内容读正确,读流利。 3、自读,指名读,正音。 4、先看21节,这里的“仲尼”指的就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学问很大,被人们尊称为“圣人”,他还有三千个弟子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受人们敬仰的大教育家,他曾经拜一个7岁的孩子做老师呢,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项橐”,这就叫“师项橐”。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段有趣的故事呢?(老师讲故事) 5、古代的圣贤都如此勤学好问,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勤奋学习。 6、指名读“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齐读。 7、22 节中讲的“赵中令”是指一个名叫“赵普”的人,宋太祖赵匡

胤做皇帝时他担任中书令,身居宰相高位。关于“赵中令”赵普勤奋学习的事,我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介绍一下。 8、齐读“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9、下面4节中还讲了很多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我们分小组来学习。第一组学习23节,第二组学习24节,第三组学习25节,第四组学习26节。你先读读《三字经》,再读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想一想你学习的这一节内容中讲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笔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感人的事情。 10、学生对照资料自学。 11、指名交流,同时朗读相关内容。 三、总结深化 1、看来我们今天的收获真的很多很多,不仅认识了许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们勤奋学习的感人故事,谁能带着对这些人的敬意来朗读《三字经》。(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勤奋学习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不仅要向古代名人圣贤学习,更要向身边的人学习。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勤奋学习的同学——任田莉。 四、作业 1、连线题。 2、背诵今天学习的《三字经》。孔子头悬梁 孙康晚年发奋学习,终于成才 苏老泉借助萤光读书 车胤锥刺股 孙敬借雪光读书 苏秦拜7岁的项橐为师

小学经一年级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4

小学经一年级经典诵读教学工作总结1 总结人: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班学生46人,幼儿园经常诵读三字经,所以部分同学基本能背诵,但是不了解其中含义。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对于一年级学生非常有限的理解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在《三字经》教学上,我选取的是朗朗上口、耳熟能详、图文并茂,多媒体播放动画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便孩子们能更好的理解把握其中的内容。 二、本学期本社团做了哪些工作。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三字经》。 2、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吟诵浓厚的兴趣。 3、对三字经意思有粗略的理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其中意思浅显的句子。 4、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字典以及课外资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时初步养成了做批注的好习惯,会小组合作学习。 三、为了正常开展社团活动,采用了那些措施和方法。 1、每天我会准备相当一部分经典的三字经词句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课前两分钟齐读黑板的内容,有时指名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对于读的通顺、流利、甚至摇头晃脑地读,我给予响亮的掌声,同时在红花榜上加分并赠送小小奖励品。以此激起孩子学习三字经的热情、增强诵读三字经的

兴趣、不知不觉中养成诵读经典的好习惯 2、落实每天读诵,要求每天朗诵固定遍数,例如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一周下来就可累积百遍以上,自然就能背诵下来。背诵得越熟越好,可以终身牢记不忘。 四、取得哪些成果。 大部分同学能背诵,小部分能知道意思,极少数可以运用到平时说话中,比如说小时候不学习,以后老了没有用,他们就会脱口而出“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 五、本学期社团活动中有哪些亮点。 通过《三字经》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经文诵读恰恰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 六、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的原因。 1.存在问题部分学生还是不能背诵并不能了解其中含义。 2.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能力不同,掌握得情况也不一样,教学进度不好把握。 七、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1.今后准备让基础好的学生带读基础差的学生,完成目标,双方奖励

三字经教学计划

三字经教学计划 通过国学学习,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教学计划,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一、整体教学目标 1、通过国学学习,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和端午节)。 2、通过国学学习,培养幼儿团结,孝顺,尊老爱幼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身体力行,贯彻实践。 3、通过国学学习,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蒙学文化(三字经和弟子规)。 4、通过国学学习,逐步的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诚实、仁爱、智慧、勇敢的个性。 5、通过国学学习,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具体教学活动和计划 第一课:认识《三字经》 学习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具体活动安排: 一、介绍《三字经》,小百科的来历。 二、诵记所学内容并认识汉字“教” 三、科学小实验《性相近,习相远》 四、讨论好环境的作用及营造 五、怎么样做才是专心《弈秋教徒》 第二课:学习好榜样 学习内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具体活动安排: 一、情景讲述《犯了错误怎么办?》 二、诵记所学内容并认识汉字“学” 三、故事讲述《孟母断机杼》的故事 四、常礼举要演习----学会大声回应别人的呼唤

五、燕山五子的启示(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存善心,做好事) 第三课:珍惜时间 学习内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具体活动安排: 一、珍惜现在的幸福(古今的读书故事)《伤仲永的故事》 二、诵记所学内容并认识汉字“养” 三、司马光警枕的故事 四、常礼举要演习----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 五、分辨严格要求与严厉要求的不同 第四课:要勇于面对压力和困难 学习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具体活动安排: 一、学习目的大讨论(适应社会、促进发展) 二、诵记所学内容并认识汉字“器” 三、王羲之练字的故事 四、常礼举要演习----学会课堂礼仪举手发言和起立回答问题(声音) 五、故事《两个娃娃》 第五课:感恩的心 学习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具体活动安排: 一、猜谜语学“孝”知道造字法会意字。 二、诵记所学内容并认识汉字“孝” 三、黄香温席的故事,现代怎么来孝亲。 四、常礼举要演习----同学之间如何打招呼(鞠躬或者拱手) 五、《孔融让梨》学团结,俩人三足游戏。 第六课:数字的演变 学习内容: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具体活动安排: 一、结绳记事的故事 二、诵记所学内容并认识汉字“文”与字 三、文化故事“四而酒店”的故事

小学三字经教案精选范文

小学三字经教案精选范文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字经教案的精选范文吧。 三字经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层次。 能力目标 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思品目标

了解课文讲述的道理和事例,从中吸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字、词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给课文正确地划分层次。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课件制作。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谁会背诵三字经?给我们大家展示一下。 2.你对三字经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说说。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代表性的一种,相传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编撰,后经明、清学者补充。它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内容丰富,而且全书均为三字韵语,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二、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

(一)检查预习 1.谁来把课文读一遍。注意订正字音窦燕山读一声教五子读一声方少时读四声择邻处读三声。 2.俩人一组互相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把“琢惰杼”等字音读正确。 3.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4.生字我们已经都认识了,字形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吗? 乃得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杼不要多写一撇。琢不要忘记写点。窦是上下结构,注意把字写匀称。 提起笔来把字组成词语写一遍。 三、看注释,理解短文内容。 1.自己看注释,,说说短文的内容。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集体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性:人性,天性。相近:相同;相似。相远;差别大。

二年级校本课程《三字经》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校本《三字经》课程的教学工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经典美文,凝聚了先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丰富我校的人文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本学年,我校开发了以《三字经》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学校教导处下发了《申屯中心校小学三字经校本课程活动方案》,很快,《三字经》教学活动在全校六个年级11个班级全面铺开。《三字经》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认真组织下,在班主任老师的全力协助下,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现将该项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一年级到六年级以《三字经》为教材,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由校长亲自挂帅,负责校本课程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教导处抓落实,教导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副教导、教研组长负责《三字经》教学的业务指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做到人人参与。在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躁、

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二、构建人文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为了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时随处地感染学生,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古诗文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德馨满校,书香满园”的人文环境。校门、操场、楼道悬挂“诵读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等宣传标语,使全体师生还未踏进校门就感受书香的氛围,同时也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有关三字经的诗画呈现在操场的围墙上形成一道怡人的风景,让师生触目可及,牢记于心。红领巾广播站每天都开播古典诗词欣赏和古典轻音乐节目,莺燕绕梁不绝,下课铃声设置成了诵读、歌唱《三字经》的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有效地陶冶师生情操。 三、抓好诵读时机,确保诵读时间。 为保证诵读时间,学校作统一要求:(1)每天早读课铃响后开始十分钟的诵读;(2)每节课预备铃设置成诵读《三字经》,学生一边做上课准备,一边背诵经典,不但能温习所学经典,还能振作精神,集中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3)每周星期三下午二十分钟的时间作为诵读的时间,指导教师为各班语文老师;(4)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诵读经典教育的主渠道,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通过学科渗透,有效地实施诵读经典教育;(5)校内外相结合,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