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664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664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664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概论》复习题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概论》复习题 体育概论 2.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 3. 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观点) 4. 体育(广义、狭义)及竞技运动;(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1.狭义)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 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2.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方面 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5. 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1)古代体育(养生为主) (2)近代体育(引进西方体育) (3)现代体育(1)初建基业阶段(49年—56年) 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52年贺龙为体委主任,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 (2)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年—66年)(3)十年动乱,十年挫折(66年—76年)(4)迅速恢复,阔步前进阶段(76 6. 体育的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体育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a政府部门中的体育机构b体育政策法令的制定c把体育纳入教育制度之中d各国政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把体育放在显赫位置(2)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a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b竞技运动迅速进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一c体育在我国已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包括运动员的精神。 7. 对体育社会地位的社会学分析1)现代社会需要体育a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b都市化生活给人体发展带来不利条件,交通与信息现代化,减少人们走路的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面试英语英文自我介绍

Self-introduction 自我介绍 Name:William Shakespeare Graduated University:××××××××××× Major:English Literature Admission Time:20XX-09-01—20XX-06-30 Telephone:+86×××××××(MP) E-mail:520521××××@https://www.360docs.net/doc/a42379936.html, (后附范文5篇及10类常见问题解答,总有一个适合你!)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范文一(英文) (3) 范文一(中文) (4) 范文二(英文) (5) 范文二(中文) (6) 范文三(英文) (7) 范文三(中文) (9) 范文四(英文) (10) 范文四(中文) (11) 范文五(英文) (12) 范文五(中文) (16) 十类常见问题解答 (17) (一)"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 (18) (二)"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 (19) (三)"Wha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 ?" (19) (四)"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 (20) (五)"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progress to date?" (21) (六)行为面试问题 (21) (七)压力面试问题 (22) (八)案例面试问题 (22) (九)非常规问题 (23) (十)其他常见的英语面试问题 (24)

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二、专业领域 1、体育教学 2、运动训练 3、竞赛组织 4、社会体育指导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学分,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和教学实践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一)公共课,学分,为必修课。包括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和计算机。 (二)专业方向核心课,学分,是各专业领域的必修课。每个专业领域设置门课程,每门课程学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选修课,学分,是所有领域学生的任意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实践课,学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

性学位,其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因此,体育实践环节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特殊地位,研究生必须到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参加教学实习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经导师和教研室考核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五)补修课程:(补修课不记学分) 、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门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 、非体育专业(不包括体育相关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基本理论》和《体育运动技术实践》; 、如既是同等学力,又是非体育专业(不包括体育相关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体育基本理论》、《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及大学本科的门主干课程。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基本理论、体育概论真题

2003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体育概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标准答题卷上)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体育(广义的) 2健康 3体育制度 4体育手段 5身体锻炼 二、正误判断(须简要说明判断依据。每题5分,共20分): 1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动因 2体育是一门科学 3体育受政治经济的制约,是政治经济的工具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体育目的任务唯一要考虑的依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奥运争光”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及其关系 2《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对国民提出的“一二一”要求 3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4我国体育的社会组织 5身体练习质量的评定 四每题30分,共60分) 1“增强体质”的主要内容 2“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2005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竞技运动 2体育产业 3身体锻炼 4体能 5体育手段 二正误判断 1速度素质就是指人的身体移动快慢的能力 2人的多种需要是体育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3动作的准确性表现为符合竞赛规则要求 三简述 1动作的要素 2对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的内容和基本标准 3体育健身功能的具体表现 四论述提 1分析新闻媒体对体育的促进作用和不良影响 2根据目前体育运动的现状谈谈其未来发展趋势

2006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体育概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标准答题卷上)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体育科学观群众体育体育娱乐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能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身体练习的分类 2.简述运动竞赛的基本特征 3.简述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标准 4.体育的健身功能可从哪些方面体现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我国体育的任务 2.试述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试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

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 (2000年至2019年) 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1、举例说明心率测定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有何区别? 3、叙述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生理学原理? 4、叙述肝脏的生理功能? 5、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是哪些? 6、三大供能系统是如何供能的? 7、声音传到神经中枢的三个阶段? 8、如何在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提高我国的体育成绩的方法? 2001年真题(简答题20分) 1、叙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5分) 2、叙述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5分) 3、叙述马拉松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0分) 2002年真题(简答题2、3、4 任选2 题,共40分) 1、应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400米和800米跑的生理学特点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 2、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 3、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分析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疲劳的可能原因? 4、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2003年真题(简答题任选4 题,共40 分) 1、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的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2、具体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 3、叙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学因素? 4、叙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5、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2004年真题 一、简答题(5分*4题) 1 呼吸方式 2 激素作用 3 赛前状态 4 恢复手段 二、论述题(任选3题,共45分) 1、用短跑、举重运动、举例说明力量训练原则? 2、论述用生理指标指导训练方案制订? 3、大负荷训练的生理学依据? 4、从肌肉类型分析说明一名运动员可能同时在800 米到马拉松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2005年真题 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 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 3、疲劳产生的原因? 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 5、生理学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 6、判定恢复与过度疲劳的方法指标? 7、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生理学指标及原则? 8、公路自行车供能特点?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总结(运动生理学)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总结(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 1. 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征,称为兴奋性 2.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位。 3. 收缩藕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4. 运动性贫血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里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底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又叫假性贫血。(应视为运动员血液系统对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5.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6.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度条件下。 7. 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 8. 运动性血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9. 视野及视力:单眼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也称为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分辨能力 10. 状态反射: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11.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12. 个体乳酸阈: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 13. 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简答+论述 14. 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运动停止后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动后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15.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心输出量的大小决定于心率的每搏输出量,而每搏输出量又决定

运动选材考试试题-20180524

成都体育学院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实用运动选材学》考试试题 系级班姓名学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2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下肢长不受先天遗传因素控制。 ()2.由于摔跤、柔道按体重级别比赛,因此身高没有限制。 ()3.身高发展有两次突增的高峰,一次在胎儿期到出生后1岁左右,另一次在青春期,最后完成一般在20-23岁。 ()4.平衡能力的敏感期在6-12岁, ()5.运动能力的遗传是单基因遗传。 ()6.(指距-身高)指数越大,说明上肢就越短。 ()7.运动员的智力与个性特征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8.后天的科学训练能使白肌或红肌纤维大量增粗。 ()9.人的思考能力、情绪的发展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10.快肌纤维的肌红蛋白含量高,肌糖原含量高,收缩力量小。()11.跳高运动员的体型应该选身材细高、躯干短、下肢长、跟腱细长、足弓高的。 ()12.足弓的形态是后天的。 ()13.优秀运动员苗子一定会成为优秀运动员。 ()14.在速度、耐力素质中,后天因素影响大的是速度素质。 ()15.人的身高的遗传度很大,男子身高的遗传力为85%左右,女子身高的遗传力为92%左右。 ()16. 各种素质的自然增长都有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其中增长阶段包括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其发展规律一般是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一稳定阶段。

()17.最大摄氧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高低,其平均遗传度为81%左右。 ()18.一切人体的外在表现,都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9.青春期发育期是指青春发育征象开始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一段快速缓慢的时期,亦称第一突增期。 ()20.柔韧素质发展较早。因此对柔韧素质要求高的运动项目选材应较 10分) 1.运动素质由增长阶段过渡到稳定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最先、耐力素质次之、()最晚。 2.肌肉活动的三大能量物质()、脂肪、蛋白质 3.运动素质选材包括:力量、()、耐力、()灵敏、平衡韵律等。 4. 人的生长发育根据日历年龄与骨龄之差,可分()、()正常三种发育类型。 5.速度可分为:()、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三、选择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指标()可能最适合用于跨栏运动员的选材。 a.下肢长A b.下肢长B c.下肢长H d.身高-坐高 2.身高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指数越大,表明()。a.躯干越长 b. 躯干越短 c.下肢越长 d.下肢无变化 3.基础选材阶段应选拔那些()的儿童少年运动员。 a.基础心率低、安静心率高、运动后恢复心率快 b. 基础心率低、安静心率低、最大心率高、运动后恢复心率快 c. 基础心率高、安静心率高、最大心率高、运动后恢复心率慢 d. 基础心率高、安静心率低、最大心率低、运动后恢复心率快 4.血型的遗传力(度)是() a.70 b.80 c.90 d.100 5.根据青春期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研究证明在少体校中输送率和最后成为优秀运动员概率更大的是() a. 提早开始发育的延长型 b.正常开始发育的延长型 c. 较迟开始发育的延长型 6.男少年和女少年在骨龄()时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 a.男少年12岁、女少年9岁 b. 男少年13岁、女少年11岁 c. 男少年9岁、女少年18岁 d. 男少年11岁、女少年13岁

上海体育学院历年试题(上)

体育专业—上海体育学院历年试题 《教育学》 一、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计划 3、班级上课制 4、修养 5、美学 二、填充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教育是___________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教育主要指______________教育。 2、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美国教育家___________所创立,其代表作是1916年出版的______________。 3、刘少奇同志倡导的两种制度是指__________教育制度和____________教育制度。 4、教师备课要写出三种计划,即___________计划、____________ 计划和__________计划。 5、在教学中,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6、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育的职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8、“不悲不启,不俳不发”出自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的言论。 9、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_ 活动和_________活动。 三、是非题(10分) 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年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3、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 4、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6、德育的全称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7、马卡连可的“平行教育”原则强调了集体教育的作用。 8、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备课和上课。 10、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不必分析,每题16分) 1、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认识水平要注意那些方面 2、什么是陶冶?陶冶主要包括那些方面? 五、问答题(共34分) 1、什么是非智力活动?它与智力活动有何必然联系?请联系教学实例加以具体说明。(16分) 2、根据我国实际,参照教育制度改革的必然,你认为我国的学术教育制度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18分) 六、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学计划 2、义务教育 3、非智力活动 4、班主任) 5、陶冶 七、填充题(每1 空格1 分,共20分)

2017考研:体育专硕介绍与招生院校选择

2017考研:体育专硕介绍与招生院校选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体育硕士招生院校名单 一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 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辽宁东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体育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江苏 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鲁东大学山东体育学院聊城大学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信阳师范学院 长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 吉首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湖南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体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 二区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甘肃西北师范大学

新版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 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711)新闻学理论 (811)传播学理论

参考书目为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年版) 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 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章的线索。另外,要注重固定搭配与常见词组,完型填空常常和搭配有关系,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在考试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时间,而且记忆词组和搭配在作文、阅读、翻译中也起很大帮助。完形填空一共20题,练习时尽量控

2015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

2015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教育 2.教育制度 3.学科课程 4.教育三要素 二、辨析题(1*15’=15分) 5、不仅人类社会存在教育活动,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 三、论述题(第6题15分,第 7题25分,共计40分) 6.试述学生和教师在教育中分别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7.一个名为“sky”的网友在微博里讲述,在哈尔滨市某小学上二年级的女儿多多,体重有40斤,竟然背着一个十多斤重的书包。仅按周一的课表带书,就有一大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课本四样,数学、语文交流评价,写字书、字典、卷子袋五样。此外还有记事本、听写本、日记本、错题本、生字本、方格本、汉子本等七样本子。满满一书包,拿出来足足堆满一桌子。 请运用教育学有关知识分析造成我国中小学生过重学业压力的原因,并提出减轻学生过重学业压力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四、材料分析题(25分) 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手于2009年4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通知},校园足球的工程由此拉开序幕,校园足球活动旨在增强青少年体质、普及和推广足球运动,发现和培养足球人才,2010年,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的薛立表示,作为集体项目,足球运动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与教育功能,2014年,教育部部长袁世仁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鼓励机制,足球将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问题:请运用教育学理论对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进行分析。

《体育运动概论》部分 一、简答题。(5*10’=50分) 9.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0.科技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1.世界范围普及程度是运动项目进入奥运会的重要标准【奥林匹克宪章】所规定的男子、女子运动项目进入夏季奥运会的基本标准分别是什么? 12.体育竞赛的基本特征包括那几个方面? 13.学校体育评价的发展性体现在哪几方面? 二、论述题。(2*25=50分) 14.论述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 15.当前国际大众体育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运动生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6.运动单位 17.呼吸商 18.身体素质 19.无氧阈 二.简答题(4*10=40分) 20.什么是氧离曲线,氧离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21.什么是最大摄氧量,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 22.马拉松项目的生理学基础。 23.什么是运动性疲劳?促进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措施有哪些? 三.论述题。(2*20=40分) 24.请问优秀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有何特点?宜采用哪些生理学指标来评价其训练程度? 25.请问如何用多种生理学指标来评价运动训练中的运动疲劳?

成都体育学院历年考题

2015 《体育基础理论》 一、简答(三选二) 1、如何理解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的体现 2、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的表现 3、什么是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包括哪些方面 二、判断 1、某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辩论赛,“学校体育是否该为学生的体质负责”,请根据这个论点分别给正反方写论据,并解释 2、有人认为现代体育全球化就是体育西方化,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三、论述题(一必做,二三选做其一) 1、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的体现(45) 2、谈谈你对“现代奥运会在净化自身中发展”的理解 3、 3、如何认识“举国体制”(35) 《运动训练学》 一、论述题 1、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 2、项群训练技能主导难美类的训练特征 3、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4、间歇训练法的含义,特征及应用 5、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在训练中运用“以赛带练”和“以赛代练” 2014 《运动训练学》 1.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征 2.简述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运动技术训练要点 3.简述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 4.简述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5.任选一个专项,制定一个训练课计划 2014研究生考试《运动训练学》 1.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 2.状态诊断与建立目标模型的意义 3.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4.重复训练法训练时的安排特点 5.战术训练方案的内容 2013 《体育基本理论》 一、简述题(以下三题选做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如何认识和评价体育的社会地位。 2.如何认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3.如何认识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论述(第一题为必答题,2、3题选做一题共90分。) 1.2012年11月以来,陆续有马拉松赛及学生1500米测试中猝死现象发生,同时又发生一些院校在校运动会上取消长跑等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使用所学理论剖析这些现象。(50分) 2.试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趋势。(40分) 3.试分析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历史成就与时代局限。(40分) 《运动训练学》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75分) 1.清谈谈你对运动训练过程中“超量恢复”现象的理解。 2.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100米跑训练时表现出哪些训练学特点? 3.结合专项拟定一份赛前训练周的周训练计划。 二、论述(第一题35分第二题40分共75分) 1.结合一个运动项目谈谈该项目力量训练的特点与主要训练方法。 2.从伦敦奥运会的成绩上看,我国有哪些潜优势项目,从训练学的角度因该主要从哪些方面提高优势项目的运动成绩? 2012 《体育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二、1.体育价值观 2.体育伦理 3.体育理念 4.体育锻炼 5.课外体育活动 二,判断题 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际奥委会恢复了,我国在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代希腊奥运会的复兴,体现体育的连续 性 3 体育价值观受各方面影响,与个人主观感受关联小。 4 关于体育非政治性的一道题 5 古希腊“体操”代表一切体育活动和健身运动 二、简答题: 1举国体制的特点。 2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3 我国体育精神的包含的内容 4 现代国际体育的发展特征。 三、论述题:第一题必做,2 3 题任选一题 1 怎样认识学校体育的地位和其作用 2 分析“阳光体育”的意义和其存在的问题 3 体育对促进人的作用 《运动训练学》 一、简答题: 1.实现体育目的的要求。 2速度运动的训练要求 3举例说明变换训练法的实际运用 4简述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5说明为什么要制定多年训练计划三、论述题: 1 运动员初始状态的诊断及制定全年运动训练计划所要注意的要求 2 运用项群理论论述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的体育竞技格局,以及我国当前如何备战及其建议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题库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题库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4.简述运动中影响爆发力的大小的因素。 5.用“离子学说”解释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 6.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7.试述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8.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导的。 9.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10.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11.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12.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13.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4.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5.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6.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17.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18.何谓内环境,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及意义。 19.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20.试述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21.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22.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23.试述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24.试述运动对血凝和纤溶能力的影响。 25.如何应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26.简述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27.简述瓣膜的功能。 28.同骨骼肌相比,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是什么? 29.哪几种体液能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调节?并简述之。 30.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心输出量的? 31.用心脏作功量来评价心脏的泵功能有何重要意义? 32.心力贮备在反映心脏机能上有何生理意义? 33.各类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其生理机能间有何联系? 34.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动脉血压的? 35.肌肉运动时,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发生哪些主要的功能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引起的? 36.以减压反射为例,说明心血管活动神经调节的生理过程。 37.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38.何谓窦性心动徐缓?它是如何产生的? 39.有训练的人和一般人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有何不同? 40.测定脉搏(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有何意义? 41.在呼吸过程中,呼吸是如何对人体的酸平衡进行调节的? 42.简述气体交换的原理。 43.简述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的过程。 44.简述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过程。 45.简述正常节律性呼吸产生机制的假说。 46.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或减小对机体有什么影响? 47.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48.简述PCO2、H+和PO2三个因素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49. 呼吸是由哪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0.呼吸型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型式? 51.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52.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慢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气)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

体育生考研的学校排名

体育生考研的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北京体育大学A+ 9 天津体育学院A 1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上海体育学院A+ 10 华中师范大学A 18 南京师范大学 A 3 武汉体育学院A+ 11 苏州大学A 19 曲阜师范大学 A 4 成都体育学院A+ 12 西安体育学院A 20 湖南师范大学 A 5 首都体育学院A+ 13 福建师范大学A 21 东北师范大学 A 6 华南师范大学A 14 华东师范大学A 22 河南大学 A 7 沈阳体育学院A 15 云南师范大学A 23 浙江师范大学 A 8 广州体育学院A 16 吉林体育学院A B+ 等(36 个) :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扬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吉首大学、南京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聊城大学、西南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湖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B 等(35 个) :沈阳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长江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南昌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延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华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 C 等(24 个)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通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大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考研《运动生理学》经典讲义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本文档一共87页,只要您好好复习,一定能考过,希望您能吸取本文档的精华,祝您考试顺利)

运动生理学 1.简述动作电位有何特点? 动作电位有以下特点: (1)“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 (2)不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一旦在细胞膜的某一部位产生,它就会向整个细胞膜传播,而且它的幅度不会因为传播距离增加而减弱。 (3)脉冲式 由于不应期的存在使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不可能融合,两个动作电位之间总有一定间隔。 2.简述神经—肌肉的传递过程。 (1)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轴突末梢处的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Ca2+ 从细胞外液进入轴突末梢,促使轴浆中含有乙酰胆碱的突触小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2)当突触小泡到达接头前膜后,突触小泡膜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将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间隙。 (3)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和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上的Na+ 、K+ 通道开放,使Na+ 内流,K+ 外流,结果使接头后膜处的膜电位幅度减小,即去极化。 (4)当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幅度(肌细胞的阈电位)时,可引发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从而是骨骼肌细胞产生兴奋。

3.简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1)兴奋(动作电位)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膜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末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2+通道开放,Ca2+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Ca2+ 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3)肌质网对Ca2+ 再回收 肌质网膜上存在的Ca2+—Mg2+依赖式ATP酶(钙泵),当肌浆中的Ca2+ 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肌浆Ca2+浓度保持较低水平,由于肌浆中的Ca2+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4.简述运动中影响爆发力的大小的因素。 (1)质量或体重: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爆发力越大。 (2)加速度: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越大,爆发力越大。但在运动中整个人体或人体某个部位的加速度大小是由肌肉力量决定的,所以肌肉力量越大,爆发力越大。 (3)运动距离: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运动距离越大,爆发力越大。运动的距离取决于运动员的肌肉、骨骼长度以及动作结构。以同样速度完成相同的动作时,身材高大的运动员,由于肌肉、骨骼较长,爆发力较身材较矮小的运动员大。 (4)运动时间: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运动时间越短,爆发力越大。实际上做功的时间和肌力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克服相同的负荷,肌肉力量越大,收缩速度越快。

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考试之教育学论述题

1、教育学与教案方针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1、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所以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2、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3、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规律是绝不相同的。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2、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都散记在他们的哲学著作和语言记录中。例如我过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论语》和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过》一书。在人类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过的《学记》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学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系统的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学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实证主义者斯宾塞。德国的拉伊和梅伊曼。19世纪末20世纪出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创立,从此,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汇编,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4、教育产生的根源及社会职能?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 3 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来说,一个嫩弱无知的出生婴儿要能长成为营谋社会生活的成员,即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也需要成年人的哺育和培养。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产生与生产劳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5、为什么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马克思说“蜘蛛的工作与织工的工作相类似,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曾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即使最拙劣的建筑师都比最巧妙的蜜蜂更优越,是建筑师以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他脑筋中把它构成了。”这即是说,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对客观 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 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 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 教育活动。谈谈你的理解?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 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与人 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相似,但它 们是一种本能活动。 2 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界,既 不会制造工具。自觉地改造自 然,没有什么改造自然的经验, 也没有语言借以传授经验因而 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 动。 3 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对客观世 界的认识,自觉的去支配世界, 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 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 动。 6、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关 系? 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 措施。 2、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 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 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 可称为教育者。 3、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 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 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 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 的学生。 4、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 采取的办法,他包括教育的内 容和手段。 5、教育的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 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 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的目的, 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 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 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 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 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7、教育的本质?教育质的规定 性?怎样理解为什么?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他与其他 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在 于:他是培养人的活动,它要 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 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它 的特定功能就是促使受教育者 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知之不 多转化为知之较多,从不会转 化为会做,从没有某种道德品 质转化为有某种道德品质,从 身体较软转化为身体强壮,以 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 转化为行为,习惯等。一句话,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 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 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 社会所要求的人。 对教育本质的概括:在中外教 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 各不相同,但却存在一个共同 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 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 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 育质的规定性。 第二章: 8、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 用?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 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环 境、教育和个体能动性四方面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 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 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人从上 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 点。如果没有这些自然条件, 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 征。遗传素质有一个发展过程, 它的成熟程度制约着年轻一代 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只有当 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条 件,才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 提供可能。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 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不仅表 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 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所 以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具有一 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高度 重视优生优育。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 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 发生变化。如,印染技工可以 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 能力。但“先天决定论”是非常 荒谬的。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 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 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 界。环境的特点:必然性、多 质性、无意性、多重性的特点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 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 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自 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 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被 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 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 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 中改造着自身。 所以,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 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 在涅与之俱黑”但“环境决定 论”是完全错误的。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 用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 人的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 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 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 向。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排除和 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 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年轻 一代健康地成长。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 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 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 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 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 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并 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 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 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但 学校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 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 的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也称自觉能动性, 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 客观世界改造的积极作用。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 中的作用。 1、需求性。客观环境不断向人 们提出新的要求,当这些客观 要求为人们所接受,就引起了 人们的需求。 2.活动性。离开人的活动,遗 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 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 人的发展的现实。人的主观能 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的。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 3.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 用与人的发展的,他们是一个 整体系统,不能孤立地、片面 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发 展的作用,应以系统的观点, 从动态上来研究和把握各因素 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9、教育如何适应年轻一代身心 发展的规律?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年轻一代发 展的规律是制约教育的两个基 本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 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 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 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 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上应有所不同。 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 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 教。 10、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发 展的基础和前提2、生产力的 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 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 才培养的规模和教育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的发展与改革5、经济体质决 定着教育体质的发展。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 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 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 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 要手段。 教育为什么具有生产性? 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 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 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 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 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具有 生产性的。 1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 系? 1.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 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 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 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 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 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 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 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总之,一定的教育被一定社 会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 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伟 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教 育正是通过培养人才、传播科 学技术和宣传某种思想,来作 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 会生产力。 1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 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哪几 方面?(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 现) 教育相对独立性:是指几哦按 语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 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 程;2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 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 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3、马克思对个人发展与社会 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的价值 取向为历史过程所制约? 1. 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 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 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 果的。 2.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 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 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还很尖 锐。 3. 只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 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 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 完全一致。 14、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 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答:1.个人本位论主张提出教 育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 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 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 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 的个性,最近受教育者的个人 价值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 会价值2.社会本位论者相反, 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 需求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 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 社会的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目 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 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 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 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 个人价值3.马克思提出了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社 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 的历史过程。 1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一)培养“劳动者”或“社 会主义建设人才” 1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2、坚 持全面的人才观念3、坚持脑 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 的观念 (二)要求全面发展 (三)具有独立个性 也就是说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 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者的主 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 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 者的个人价值。 16、应试教育的特征? 1 以部分性为特征的选拔性和 淘汰性相结合的教育; 2 以片面性为特征的唯智性和 猜题性相集合的教育。 17、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 据? 1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 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要考虑人口状况 4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 特征 5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 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18、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 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 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 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 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19、历史上课程论评述(定义、 主张人物、优缺点、结合现实) 在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各种 课程理论,直接影响着学校课 程的设置,下面我们分别加以 评述: 1 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 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 诗、书、礼、乐四个科目可算 是最早的分科教学。捷克的夸 美纽斯,德国的赫尔巴特,英 国斯宾塞(传统派代表)。 学科课程论主张,课程要分科 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 一定的材料,组成不同学科, 分科进行教学。优点:A重视 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B 重 视教材的逻辑组织;C 强调训 练的价值。缺点:完全从成人 的生活需要出发不,不重视甚 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活动课程论,美国实用主义教 育家杜威。(现实派代表) 活动课程论主张,课程的内容 要适合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 力。在他们看来,教育即生活。 生活离不开活动,所以他们要 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叫 做“活动课程”。优点:A 重 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B 重视 教材的心理组织;C 认为教育 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 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 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 质量。 2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 为基础的。每一种官能均可以 单独训练。应用到教育上,主 张中学应开设希腊文、拉丁文、 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形式学科。 因为学校的任务在于发展学生 智力,智力有迁移作用。英国 的教育家洛克为代表。优点: 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 和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但片 面强调古典学科。缺点:忽视 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 了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关 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 片面的。 实质教育论,主张学校应开设 现代语、历史、地理、数学、 物理、天文、化学、商业、法 律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质 学科。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为代 表。优点:斯宾塞为实科中学 的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根据。 缺点: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功 利主义,忽视了发展智力,因 而也是片面的。 20.现代学校改革的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 育的衔接2提高入学年龄,延长 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 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面发 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 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1、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总的趋势是课程的现代化, 2.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 合化 3.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4.重视智力开发与能力的培养 5.重视个别差异 22、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 1学科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 分配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3、教学大纲的结构由哪几部 分组成? 1 说明部分 2 本文部分 3 其他部分 24、我国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 任务有几方面?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 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 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 界观基础 25、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的 主要观点是什么? 1提出了学科结构论和发现法 在提出一个学科的基本结构 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 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2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过程的 三个阶段 (1)前运算阶段,5—6岁儿 童依靠动作去对付世界。 (2)具体运算阶段,他们依靠 用手操作事物或在头脑里操作 代表事物与关系的那些符号进 行认识,但不易处理那些不在 他面前或他未经历过的事物。 (3)形式运算阶段,10—14 岁,儿童智力活动以假设性命 题进行运算的能力为基础,不 限于面前的事物) 3提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三个 过程。 (1)新知识的获得(2)转换 (3)评价 2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 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 但是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 出发点上有区别。人类认识客 观世界的出发点是实践,而教 育过程的出发点是理论知识 2.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 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 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 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 (2)引导性(3)简捷性。教 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 发展的过程 3.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 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 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7、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有那些? 1引起求知欲 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 始,从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开 始。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 2感知教材 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有利 于理解知识 3理解教材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使他们的认识由抽象上升到 具体。 4巩固知识 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 记住所学的基础知识,才能顺 利地吸收新知识,自如地运用 已有的知识。故教学应注重巩 固 5运用知识 教学要重视运用知识,培养学 生的技能、技巧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作自 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必 要的包括教师的检查。 28、运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 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 要割裂 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 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29、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必然联 系?(或者教学过程规律性的 体现?) 1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 联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 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 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 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 联系 (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 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 智力的发展。无知必无能 (2)引导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 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 们的智力,知识不等于能力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 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 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 联系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 基础 (2)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 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 得到提高 (3)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 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 然联系 (1)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 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 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 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 的必然联系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 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 身心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 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