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从1864年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到1888年赫兹实验验证电磁场理论,再到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人类进

入了电信时代。从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明电子管、晶体管、雷达、

广播、电视等,到20世纪中叶香农提出信息论、维纳提出控制论,

再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智能终端、

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得到了长

足发展,并推动了世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巨大

进步。

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与通信工

程学科的各个研究分支呈现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沿着多媒体

化、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向网络化

﹑融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拓展。另一方面,信息与通信科学技术正向

生物、纳米、认知等其它传统及新兴学科和领域渗透,成为发展交叉

学科的重要纽带,必将促进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孕育诸多重大

科学问题的发现和原理性的突破,并且将引发新的信息科技革命。

二、学科内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完整,关联工业、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

军事、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

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

遥控、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各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

体系构架、功能关联、应用协议、性能评估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

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与信

息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

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控制与优化、通信理论、雷达理论、网

络理论、导航定位理论、遥感遥测理论、信息对抗理论、智能信息处

理理论、网络安全理论等。

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依据理论分析设计目标模型,再通过逻辑推理或实验验证相关的科学结论。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探测和采集目标数据、以及构建目标物理模型或系统,获得相关实证数据并借助数学与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由此提出或验证科学结论。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过程中均可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蕴涵的基础科

学方法。

三、学科范围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信息理论

通信信号处理

信源、信道编码以及网络编码

通信网络与协议

通信与信息系统架构与体系

信息安全与通信对抗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多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检测与辩识

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雷达与声纳及其信号处理

导航与定位及其信号处理

遥感和遥测及其信号处理

电子对抗及其信号处理

四、培养目标

1.学士学位

学位获得者应掌握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基本原理与一般

性技术知识,了解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一般理论与技术;了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应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顺利地阅读理解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以及相关领域具备

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组织管理能力。

2.硕士学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知识,掌握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关学科的一般理论与技术,

了解国内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某一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创新性的解决本学科的学术或技术问题;应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本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

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的研究,能胜任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有关方面的教学、科研、工程、开发及管理工作。

3.博士学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宽广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完整掌握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关

学科的基础知识,全面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趋势及前沿课题,独立完成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或前沿技术课题研究,准确判断鉴定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或前沿技术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工作和进行富有成效的独立研究;至少掌握以一门流行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以规范化的形式在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自己的研

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成为学术带头人或课题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或担任技术管理和工程设计工作。

五、相关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与邻近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

医学工程等学科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也与军事学门类军队指挥学等一级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并正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将派生出许多

新兴的边缘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现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技术基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信息与通信工程涉及到的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都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另一方面当代计算机技术、云

计算等的发展也将依赖并促进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和相互支撑的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显

著,其发展必将加速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仪器科学与技术 (英文)名称: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学科概况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的学科。它伴随着人类最早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开始而萌生。古代的测量器具尽管简单,但也基本具备了测量单位、标准量和标准量与被测量比对过程等测量的基本属性,如我国氏族社会已有“结绳记事”、“契木计时”的记载;大禹治水时使用了准绳与规矩;公元前221年,我国秦朝已形成量值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和器具;《汉书·律历志》中用“累黍定尺”和“黄钟律管”对长度进行了定义,其中用发出固定音高的“黄钟律管”之长来定长度标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创造,这种方法与几千年后的今天,世界上采用光波波长定义长度基准,从基本原理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此外还产生了朴素的测量方法,如利用平行光投影的相似现象间接地测量物体的长度;进而产生了以测量单位、标准量、测量量值与被测量值转换关系为基础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如日晷和浑天仪等。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尽管该学科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仍处于学科的萌芽阶段。 直至1898年国际米制公约建立,初步形成了以米和公斤等为基本计量单位、相应的计量标准器与测量仪器、量值溯源方法与测量理论;进而衍生出作为该学科理论基础的测量误差理论和计量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框架初步形成。随着近代测量科学与仪器技术的学术价值和实验价值显著提升,近代测量科学逐渐从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等基础学科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重

要基础学科之一。门捷列夫曾有著名论断:“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测量是科学的基础”。 现代测量学是前沿科学领域中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测量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和新原理仪器的发明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的突破。这在历届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集中体现。到2011年为止,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项目总数为352项,获奖总人数为547名,直接因测量科学研究成果或直接发明新原理仪器而获奖的项目总数为37(占 1 0.5%),总人数为50(占9.1%),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CT断层扫描仪、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同时69%的物理学奖、75%的化学奖、92%的生理学和医学奖都是借助于各种先进的高端仪器完成的。 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一直与和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医学等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发展与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次科学技术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都会推动仪器科学与技术产生跨越式发展。传统仪器科学与技术以牛顿力学、电磁学、经典光学、热力学、化学等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长度、力学、热工、电磁、光学、声学、电子、时间频率、电离辐射等计量测试专业与相应的测量仪器技术产业。 现代仪器科学与技术以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现代光学、电子学等为理论基础,同时借助于现代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光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超导技术等,使仪器科学与技术进入以量子计量为标志的新阶段,如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原子频标计量技术、基于电子隧道效应的扫描隧道显微仪器技术、基于量子化霍尔效应的电参量计量技术研究等相继迅速取得突破,并发展成为新的仪器技术,进而促进仪器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与众多相关学科紧密交叉与融合的特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导师简介1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导师简介1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导师简介 一、赵振东,男,教授级高工。1956年2月6日生,1974年2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华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1987年7月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获法学学士。 自94年,作为主研人之一,先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八百万元。获电力部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2001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电力通信网。 研究领域:电力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语音处理。 二、高强,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常务副院长。近年来,主要从事通信理论与技术和信号处理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力通信网络安全性评估、网络管理、信号检测与处理和图像处理。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电力系统通信》和《华

北电力大学学报》的编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我们翻译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Fundamentals of Signal and Systems Using the Web and MATLAB》的第二、第三版,编写了《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十一五”规划教材。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十多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00余万元,主要项目有“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变电站视频和温度在线监测系统”,“电力通信告警集中管理系统”等项目。目前,正在研究“利用微波辐射计检测绝缘子污秽的方法研究”、“电力通信继电保护业务安全性评估”和“红外图像处理”等课题。三、尹成群,男,1953年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理论电工专业,于1986年华北电力学院助教班结业,1986年至1987年在中科院半导体所完成了大功率快速脉冲源的论文课题。毕业后长期从事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本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选题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选题 卷积编码和维特比译码的 FPGA 实现 CVSD 音频编译码算法研究与 FPGA 实现 DQPSK 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及 FPGA 仿真实现 基于FPGA 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与实现 无线通信系统选择分集技术研究 MIMO 系统空时分组编码的性能研究 基于量子烟花算法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研究 基于量子混沌神经网络的鲁棒多用户检测器 论文写作叩叩舞衣衣期酒吧期玖叁 船载AIS 通信系统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 的QAM 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基于多载波通信的信道化技术研究 简易无线通信信号分析与测量装置 DFDTD 时域有限差分matlab 仿真 超宽带多径信道下 Chirp-rate 调制性能研究 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低复杂度测距算法研究 基于低轨道编队飞行皮卫星群的空间网络设计与仿真 Lin ux 环境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的仿真研究 高速无线局域网 MAC 协议仿真研究 无线紫外光多址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分配算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制式通信信号产生器设计与实现 开关电源EMI 滤波器的设计 反激式电源传导噪声模态分离技术的研究 核电磁脉冲源辐射的数值仿真 基于MATLAB 的扩频通信系统及同步性能仿真 一种多频带缝隙天线的设计 MSK 调制解调器及同步性能的仿真分析 跳频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OFDM 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性能分析 复合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同步方法的研究 基于DDS+ PLL 的频率源设计 基于训练序列的 OFDM 系统同步技术的研究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MIMO_OFDM 技术研究及其性能比较 基于蓝牙的单片机无线通信研究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远程信息无线传输的研究 物联网智能温室控制系统中温湿度光照采集无线传输的研究 基于WiFi 的单片机无线通信研究 FSK 调制的无线数字传输系统编码技术设计与实现 直扩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 卷积码的编译码设计及单片机实现 频域均衡技术的研究及 MATLAB 仿真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的区别: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职业通路:研发员→研发工程师→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口径宽、适应面较广。本专业以就业导向为理念,以培养职业素质优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强调学科交叉,重在培养宽泛的知识面,加强了电子背景的学生在人机工程、人机交互、界面美学等知识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有:掌握典型的信息系统、电子产品与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维护与营运技能;掌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调试能力;掌握信息获取、处理、传输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掌握电子产品和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工程设计和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适应面很广,可在电子信息领域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可到机关事业单位、工矿企业、能源交通、电力、家电、智能仪器、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也可在电子与计算机领域从事电子产品界面设计、外观设计、系统设计、辅助

设计和测试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深造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系统基础、软件基础、电子系统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人机界面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电子产品可用性测试等。其中电子产品设计与案例为专业特色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主体和前沿。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通信领域内的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综合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各类通信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技术维护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设置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数字通信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系统中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光通信等方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人才培养,掌握通信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熟悉通信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通信网络技术方向是侧重于通信网络的构建、通信网络分析与设计方法、网络的运行、安全与维护等方面技术人员的培养。本专业是杭州市首批重点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的青睐,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并且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本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就业质量名列各行业前茅,毕业生可在通信企业的各知名公司从事设计与研发工作,如华为、贝尔、东方通信、UT斯达康等;也可以进入电信、移动、铁通、网通、数据交换局、广播电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所、设计院、学校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还

地理学一级学科全面介绍

0705 地理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为您权威解读地理学一、学科概况 “地理”一词始见于我国的《易经,系辞》(公元前551- -479年)和古希腊的《地理学》(公元前275- -193年)。至今,地理学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 远古至18世纪末的古代地理学主要探索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有关测绘方法,或描述性地记载地理知识,以及当时已知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现象。代表性著作,在中国有《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梦溪笔谈》等,在西方有埃拉托色尼和斯特拉波分别撰写的《地理学》以及由托勒密著的《地理学指南》等。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冯·洪堡的《宇宙》和卡尔·李特尔的《地学通论》标志着古代地理学的结束和近代地理学的开始。近代地理学阶段是地理学内部学科不断分化、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强调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因果关系研究。这一时期,地理学界受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主要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控制作用。但在同时,维达尔·德·白兰士提出了或然论或可能论,认为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可能的范围,人类在创造其居住地的同时,又

按照自身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另外,在这一时期,区域地理学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地理学从静态定性描述走向动态定量分析,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与此同时,伴随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影响的与日俱增,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逐步走向结合。 地理学已经形成了四个传统:地球科学传统——强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探讨自然要素在地球表层的相互作用;区位传统——强调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的空间组织;人地关系传统——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区域传统——是第二和第三个传统在特定区域的结合。当今的地理学在不断创新传统研究领域的同时,日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区域响应、人地关系的区域综合、全球变化与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关系、新型的和谐人地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新命题。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地球表层是指地球各个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人类圈相互交接的界面。这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现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一直以来都是考研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但是,由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不是国家规定的统考专业,故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会找不到方向,如何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们经过悉心的研究,发现,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考卷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由各高校自主命题,参考书参差不齐,统计分析发现:主要考的科目有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而主要的参考书为:通信原理以樊昌信的《通信原理》和周炯磐的《通信原理》为主,信号与系统主要以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和吴大正的《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为主。 下面,就分析一下通信原理和信号与系统的重难点: 一、通信原理: 1.希尔伯特变换、解析信号、频带信号与带通系统、随机信号的功率谱分析、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2.模拟调制:DSB-SC、AM、SSB、VSB、F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抗噪声性能分析。 3.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基带基带信号,PAM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匹配滤波器,误码率分析;码间干扰的概念,奈奎斯特准则,升余弦滚降,最佳基带系统,眼图,均衡的基本原理,线路码型的作用和编码规则,部分响应系统,符号同步算法的基本原理 4.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信号空间及最佳接收理论,各类数字调制(包括OOK、2FSK、PSK、2DPSK,QPSK、DQPSK、OQPSK、MASK、MPSK、MQAM)的基本原理、频谱分析、误码性能分析,载波同步的基本原理。 5.信源及信源编码:信息熵、互信息;哈夫曼编码;量化(量化的概念、量化信噪比、均匀量化),对数压扩,A率13折线编码、TDM; 6.信道及信道容量:信道容量(二元无记忆对称信道、AWGN信道)的分析计算,多径衰落方面的概念(平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时延扩展、相干带宽、多普勒扩展、相干时间) 7.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纠错检错、汉明距,线性分组码,循环码、CRC,卷积码的编码和Viterbi译码; 8.扩频通信及多址通信:沃尔什码及其性质,m序列的产生及其性质,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扩频通信、DS-CDMA及多址技术、扰码 二、信号与系统: 1.绪论 信号与系统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 信号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 系统的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点的跳变,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系统冲激响应求法,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卷积的图解法,卷积的性质。 3.傅里叶变换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结构和频带宽度, 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函数,

哈工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培养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学术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 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 2. 信息传输理论与编码技术 3. 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 4. 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 5. 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 6. 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技术 7. 数字图象处理理论与技术 8. 信息对抗理论与技术 9. 数据采集理论与应用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说明: 1. 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5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8学分,学科专业课(XW)6学分,选修课(X)6.5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学术活动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一次学术报告,或者在研究生论坛活动中进行一次学术报告。 4. 外语学术论文的要求毕业前发表或投稿一篇外文学术论文。

学科专业代码:0810 学科专业代码:信息与通信工程 类型:应用研究型 一、研究方向 1.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2.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3.移动通信系统 4.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5.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 6.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应用 7.数字图象处理与应用 8.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 9.高速数据采集与大容量存储技术 10.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 二、课程设置

说明: 1.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1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GXW)9学分,学科基础课(XW) 4学分,学科专业课(XW)4学分,选修课(X)7学分,专题课(ZT)2学分,实践课(ZX)3学分,人文管理课2学分。 2. 学生选课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经过院系主管负责人确认,对于选课人数不超过10 人的选修课原则上不允许开设。 3. 人文管理类课程由研究生院统一设置,供学生选修。 4. 实践课可以是软件或硬件设计类课程(也可以通过在校外企业及研究所参加实习或论文工作获得实践课学分)。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级学科(中文)名称: 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ical 一、学科概况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源的。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作与教科书。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 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 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如果说21 世纪前生态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主要是指出问题和提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到了21 世纪生态学则是转变到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当代生态学研究愈来愈注意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并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当生态学介入生产和社会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与政策、经济、法律以及美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甚至进入哲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二、学科内涵 生态学诞生于19 世纪后半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学科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间及其生物的集合体间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各类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都具有服务功能。关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常因生命层次的不同而异,从系统的层面上,通用的理论主要是相生相克理论、系统开放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理论等。目前,生态学仍处于新理论不断创建和发展中,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物质多级利用理论等都对本学科乃至相关学科具有指导作用,已经成为许多新兴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具有进化观、整体观、系统观、层次观的显著

考研专业介绍:信息与通信工程(新)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国内众多高校和研究院所越来越重视有关信息、网络、通信方面的学科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其中最主要的分支,被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全国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院校有160多所,其中既有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也有综合实力强劲、信息与通信专业实力也不俗的综合性大学,还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实力不错但容易被考生忽视的院校。在名专业和名校的分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考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向左走:专精研究造就传统强势 全国以信息与通信专业为主的专门院校有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其中除了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外,其他院校的综合实力排名并不靠前,但不能因此低估这些院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方面的实力。毕竟这些院校在成立之初大多专攻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它们在专业领域的传统强势。 北京邮电大学 光纤通信、宽带通信、移动通信以及信号处理都是北邮的强势专业。学校拥有一个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智能网就是其研究成果,这也是中国互联网研究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成果之一。学校还与许多知名通信类企业如华为、中兴、思科(CISCO)、IBM、朗讯等有项目合作。 招生信息:北邮的院系划分较细,有几个院系和科研单位均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专业的研究生。2011年计划招生数为计算机学院391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724人,电子工程学院239人,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研究院188人,网络技术研究院346人,总计招生1800人左右。除去一些电子专业,估计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不少于1000人。 报考指南:北邮每年招生人数较多,约有一半以上是外校学生。除了某些实力特别强的实验室或特别有名的导师录取分数较高外,分数线一般都在各院的院线左右。需要强调的是,北邮的初试专业课参考书《通信原理》是由本校教师编写的,不同于大部分学校选用的樊昌兴教授主编的《通信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考研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从1864年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到1888年赫兹实验验证电磁场理论,再到1896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人类进入了电信时代。从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明电子管、晶体管、雷达、广播、电视等,到20世纪中叶香农提出信息论、维纳提出控制论,再到20世纪后期以来的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智能终端、社交网络等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推动了世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与通信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各个研究分支呈现出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沿着多媒体化、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向网络化﹑融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拓展。另一方面,信息与通信科学技术正向生物、纳米、认知等其它传统及新兴学科和领域渗透,成为发展交叉学科的重要纽带,必将促进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孕育诸多重大科学问题的发现和原理性的突破,并且将引发新的信息科技革命。 二、学科内涵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完整,关联工业、农业、生物、医疗、航空航天、军事、金融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应用领域广泛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以及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测试、集成和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方面以信息传输和交换研究为主体,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应用的电信、广播、电视、声纳、导航、遥感、遥测遥控、互联网等领域,研究各类信息与通信网络及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构架、功能关联、应用协议、性能评估等内容;另一方面以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为核心,研究各类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各种形式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算法与体制、物理实现、性能评估、系统应用等内容。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包括: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控制与优化、通信理论、雷达理论、网络理论、导航定位理论、遥感遥测理论、信息对抗理论、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网络安全理论等。 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依据理论分析设计目标模型,再通过逻辑推理或实验验证相关的科学结论。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探测和采集目标数据、以及构建目标物理模型或系统,获得相关实证数据并借助数学与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由此提出或验证科学结论。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过程中均可运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蕴涵的基础科学方法。 三、学科范围 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研究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l 信息理论 l 通信信号处理 l 信源、信道编码以及网络编码 l 通信网络与协议 l 通信与信息系统架构与体系 l 信息安全与通信对抗

0301法学一级学科简介

0301法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法学 (英文)名称: Science of Law 一、学科概况 法学是高等教育中最早的专业之一。世界上早期的大学,如博洛尼亚、巴黎、牛津、剑桥等,均有法学专业。随着法治理念的成熟和全球性推广,法学教育始终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中国的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私塾性质的法学教育,至汉唐时期已经相当发展。不过,正规的、职业化的法学教育则出现于清末民初。近代中国法学始于19世纪中叶,继受了诸多西方法律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学经历了引进初创(1949-1957)、遭受挫折(1958-1966)、恢复重建(1978-1991)、改革发展(1992—)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飞跃发展,形成了从大专、本科到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完整的法学教育体系,以及包括法学学士、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在内的多层次的高等法学教育学位制度体系;法学学科日臻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法学法律人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法学研究繁荣发展,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学教学质量提高,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日益系统化,培养方法不断改进,不同层级、类型的法学学位定位逐渐清晰、衔接日益合理,法学教学活动与科研、司法考试、法律实践、职业发展等联系更为紧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诊所式教学和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方式得到逐步推广。

二、学科内涵 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1)法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法。这里的“法”包括通常所说各种意义的法:从法的形式角度说,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从法的体系角度说,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法律部门;从时间角度说,包括古代法、近代法、现代法和当代法;从空间角度说,包括本国法、外国法、本地法、外地法;从历史类型角度说,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从一般分类角度说,包括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本法和普通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从表现形态角度说,包括动态法和静态法、具体法和抽象法、纸面法和生活中的法、理想法(如自然法)和现实法(如实际生效的法)等等。(2)法学还要研究各种“法的现象”,即基于法产生的各种现象,如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法的起源、发展、移植、继承、现代化;法律秩序、利益、正义;法律观念、思想、制度、事实、规律等等。(3)法学还要研究“与法相关的问题”。法和法的现象不是孤立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同其他事物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这些相关问题可以更好的研究法学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作为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法学学科分为五个子项,分别是“理论法学”、“法律史学”、“部门法学”、“国际法学”以及不属于前述四类的统称为“法学其他学科”。理论法学的子学科包括:法理学、法哲学、比较法学、法社会学、立法学、法律逻辑学、法律教育学、法律心理学及理论法学其他学科等;法律史学的子学科包括: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制度史及法律史学其他学科等;部门法学的子学科包括:行政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介绍

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建成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因特网的普及、通信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通信技术的日趋先进,社会对信息与通信工程类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加。未来社会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传递工程的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招生持续升温,研究生报考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信息与通信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其下属二级学科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二级学科三足鼎立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学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深刻理解信号处理的常用算法(如三大变换: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此外,该学科还偏向于软件设计,熟悉Matlab、C语言或VC++环境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的同学在深入学习这门学科时会相对轻松一些。硬件方面则主要是基于单片机如A rm7芯片的嵌入式设计。 在信息类专业中,信号与信息处理属于传统专业,分数线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相比不是太高。该专业的考研专业课一般为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均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想报考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但又不想冒太大风险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这个方向。 该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相关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从事设计、开发、维修、科研及教学工作。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就业机会很多,每年的就业情况都比较平稳。 研究方向:信号分析与理论、信号检测与估值、自适应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多维信号处理、智能信号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研究、语音处理与计算机听觉研究、计算机图形学、CSCW与多媒体通信研究、信号检测及其应用、信息安全与生物特征识别及认证。

0714统计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4统计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统计学 (英文)名称:Statistics 一、学科概况 统计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和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联的。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统计学至少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等社会和经济情况的比较,分析。“城邦政情”式的统计研究延续了一两千年,直至进入17世纪--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鼎盛时期,以威廉·配第1676年提出的“政治算术”的经济测度和约翰·格朗特于1662年提出的人口变动测度方法为标志, “城邦政情”才逐渐被"政治算数"这个名词所替代,并且逐渐被演化为“统计学”。“政治算数"阶段与“城邦政情”阶段的分界标志是统计方法、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学”阶段是在"政治算数"阶段出现的统计与数学的结合趋势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开设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数"等课程名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统计分析科学"课程,它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统计学的基础形成时期,形成了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统计学基本框架。十九世纪初,数学家们利用概率论逐渐建立了观测误差理论、正态分布理论和最小二乘法则,使得现代统计方法有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拉普拉斯1802年和法尔1861年在欧洲各国统计机构

广泛开展的经济社会调查活动中分别提出了抽样调查概念与技术;比利时的凯特勒于1835年至1846年间将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与正态分布理论引入社会经济数量研究的开创性工作。这些实践活动为统计学建立了一个基于数据或然性特征的研究框架。20世纪初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统计学进入理论体系化发展与成熟时期。高尔顿于1886年和皮尔逊于1920年提出相关系数,用数学公式刻画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发现了回归现象。皮尔逊(1900)提出拟合优度检验,刻画观察现象与科学假说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能够根据观测评价假说的合理性,对假说进行统计检验。费歇尔(R A Fisher,1922)提出方差分析方法,刻画和分析多因素对结果变量的主作用和交互作用。自提出相关系数和回归建模以来,统计学蓬勃发展了一个世纪,在数据相互影响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至此,围绕着以数据为核心探索数据规律特征、关系和变化及实际应用为目标的统计学方法论科学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使得统计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计算机科学成为现代统计科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为工具的复杂数据的规律认识正在向集成性、可视性、有效性、稳健性、可信性方向发展。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数据或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大量产生,数据分析已成为科学研究发现的基础、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企业有效经营的支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中的问题更加复杂,与之相关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形态已发生巨大变化,人们认识到,各种现象和科学规律都蕴藏在观察和试验数据中,对数据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数据本身,复杂问题分析数据的获取,大规模数据的组织、处理和分类都会影响到模式和关系的稳健性。因此,统计学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从数据的生命历程中提供复杂数据研究范式和标准语言已成为当代统计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因此,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对统计人才分析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在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政府与经济管理、金融与保险、生物医学与医药卫生、

通信工程专业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 一、专业简介 2、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学基础、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程控交换原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电磁场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等。 3、专业方向:通信工程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结合通信工程的三个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 二、考研介绍 对于志向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此外,对于想找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以及更有利于今后职位的升迁,报考硕士研究生也是许多本科学生的选择。 建议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就应该关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尤其注意相关专业的入学考试专业课程。当然,英语和数学是必考课程,因此大学期间必须把英语和数学学好。 1)考研的院校

2)考研的科目 各个院校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科目大同小异,但是相同考试课程的参考教材却大相径庭。注意,同一所大学不同的学院考试科目虽然相同,但是参考教材也可能不同。因此,建议学生在准备考研复习时,按照自己报考院校的相关专业所要求的参考教材进行准备和复习,以避免因教材不一致导致考试成绩不正常。 以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例: 2

3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三、就业介绍 建议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就要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国外学生的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就开始进行了,也就是说在高考填写志愿的时候就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填报的。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再考虑当前的市场就业形式综合考虑,千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根据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的本科学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几个领域:1、通信领域;2、IT领域;3、电子领域1、职业规划: 1)通信设备设计者、制造者、安装者或者修理者; 2)通信网络设计者、通信网络管理者、通信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3)计算机网络设计者、计算机网络管理者、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人员; 4)电子设备设计者、制造者、安装者或者修理者; 5)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硬件技术支持人员; 6)通信、电子设备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7)网站、电子商务技术支持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 8)职业学校专业技术培训人员; 2、就业方向: 通信运营行业和通信制造行业、信息产业部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力系统、广播电视、能源交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通信科研、通信系统和电子系统的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通信组网、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运行维护,科技管理、市场营销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三大通信网络体系: (1)传输语音:电信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 (2)传输数据:互联网络公司、网吧 (3)传输图像: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3、就业单位 4

信息与通信工程解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4个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于1956年开始招收二年制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分别于1984年和1991年被批准建立博士点,并于1987年和1994年分别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部级重点学科;1988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89年建立“信号采集与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1998年5月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03年春批准自行增设两个二级学科:信息安全与对抗,目标探测与识别。 本一级学科从事各类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原理、体制与处理方法研究,包括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交换、处理、识别、对抗等。主要研究方向有: 1.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 2.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高效调制解调、自适应传输技术和技术体制等)、新型军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信号与图像处理:主要研究信号与图像处理在通信、雷达、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包括非平稳、非线性系统处理,时空二维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实时图像处理,图像制导,遥感图像处理,图像信息隐含技术,成像理论与技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 4.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源编码理论与数据压缩技术,语音、视觉、听觉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水印技术,版面分析与文字识别,高速并行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软件编程,人工神经网络与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在单片集成等领域的研究。 5.信息安全与对抗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信息与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及安全、信息科学技术与安全对抗、雷达对抗、通信对抗、网络安全与对抗、信息加密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6.目标探测与识别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利用电、红外或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获取目标信息、检测与识别目标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包括:雷达与多谱段图象系统等信息系统新体制新方法,各种时空环境下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对抗,干扰与反干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智能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一、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掌握坚实宽广的通信科学、信息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106·

最新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 (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一、学科概况 化学加工过程可追溯到古代的炼丹、冶炼、造纸、染色、医药和火药等化学加工方法。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是19世纪末为适应化学品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在工业化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1880年,“化学工程”概念首次被英国学者George E. Davis 正式提出。1888年,美国学者Lewis M. Norton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开设了第一个以“化学工程”命名的学士学位课程,标志化学工程学科的诞生。 1901年,第一部化工手册(George E. Davis)问世,孕育了“单元操作”思想。1915年,美国学者Arthur D. Little正式提出了“单元操作”概念,将各种化学品的工业生产工艺分解为若干独立的物理操作“单元”,并阐明了不同工艺间相同操作“单元”所遵循的相同原理,实现了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第一次质的飞跃。1935年,美国学者P. H. Groggins将此概念延伸至化学反应过程,提出了“有机合成中的单元过程”。此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研究方向逐渐丰富,单元操作原理和化学反应理论共同促进了应用化学和化学工艺的迅速发展,工业催化也应运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抗生素产业的巨大需求催生了生物化工。

195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R. B. Bird等把相关物理和数学理论引入“单元操作”,将所有单元操作归纳为质量、热量和动量的传递过程,并阐明了传递过程基本原理。随后,传递过程原理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确定了化学反应工程的学科范畴和研究方法。传递过程原理和化学反应工程(“三传一反”)理论的发展,完成了学科由“单元操作”向“三传一反”过渡的第二次飞跃。 此后,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逐步形成了数学模型化的过程系统工程方法论,为解决学科复杂工程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学科研究向更短和更长时间尺度延伸,跨越纳观尺度、微观尺度、介观尺度、宏观尺度和兆观尺度,逐步进入“多尺度、多目标”研究发展新阶段。 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复杂性科学以及测试技术的发展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和新的发展机遇。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使得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服务的经济领域日益扩大,研究的范围不但覆盖了整个化学与石油化学工业,而且渗透到能源、环境、生物、材料、制药、冶金、轻工、公共卫生、信息等工业及技术领域,成为实现能源、资源、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资源的深度和精密加工、资源和能源的洁净与优化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并且支撑了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他相关过程工业(如石油炼制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制药工业等)中所进行的物质与能量转化、改变物质组成、性质和状态及其所用设备的设计、操作和优化的共同规律和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其核心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