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设计与应用浅析

花境设计与应用浅析
花境设计与应用浅析

花境设计与应用浅析

蔡军火1,黄太章2,魏绪英33,邓光华1,刘纯青1 (1.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省瑞昌市规划局,

江西瑞昌332200;3.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2)

摘要 分析了目前国内花境设计研究与城市绿化应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花境的特点与本质属性出发,就花境的位置选择、平立面、背景设计、植物材料选择、色彩设计、花境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城市绿化提供参考。关键词 花境;设计;应用;园林景观中图分类号 S68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25-10857-02P reliminary A nalysis o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F low er B order

CAI Jun 2huo et al (C 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2)

Abstract T 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flower b order desig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urban greening in China were analyzed.S tarting from the charac 2teristics and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flower b order ,the aspects of flower b order such as the location selection ,plane and elevation ,the background de 2sign ,plant m aterial selection ,color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flower b order we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rban greening.K ey w ords Flower b order ;Design ;A pplication ;G arden landscape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重点课题(20052J G 02);教育厅科技项目

(赣教技字[2006]143号)。

作者简介 蔡军火(1976-),男,江西余江人,在读博士,讲师,从事园

林教学与球根花卉研究。3通讯作者,E 2mail :weixuyin74@https://www.360docs.net/doc/a42940049.html, 。

收稿日期 2008206213

近年来,花境在国内各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日益兴起[1],并逐渐成为城市绿化的新亮点和市民的视觉焦点。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花境具有自然和谐的色彩、丰富的景观层次、多变的季相及易于养护等诸多优点。

目前国内在花境设计、植物材料选择及其景观维护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借鉴与模拟的起步阶段,设计理念与理论创新及其应用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如上房园艺公司率先在华东地区推出花境植物造景[2],社会评价效果较好;而浙江大学、北京植物园[3]等在花境植物材料选择与推广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绩。相比之下,南昌市在花境设计理念与理论创新及其应用水平落后于华东地区,与南昌市丰富的植物资源和花园城市的建设极不匹配。为此,笔者结合国内城市园林花境的应用现状,探讨花境植物设计与应用的基础理论,以期为南昌市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建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1 花境的概念与特点

1.1 花境的概念 花境(Flower b order )起源于西方,传统的

概念是指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

;而现代

定义是指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观花植物为主要材料,以自然斑状的形式混合种植于林缘、路边、墙垣以及草坪中央,在株高、色彩和季相上达到自然和谐的一种园林植物造景形式

[1]

1.2 花境的特点

1.2.1 表现手法自然。花境营造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观。运用园林、美学等造型艺术手法,模拟野生林地边缘植物群落组合植物以体现花卉自然群体美和季相美的动态景观。

1.2.2 植物材料丰富。丰富的植物材料是营造花境的前提

条件。经典的花境可形成丰富的季相景现,可达到三季有花

的景观效果。植物材料以宿根花卉为主,不同类型的花境可间有小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观赏草等。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通常能保持3~5年。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可作为花境的材料,但以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为宜。这些花卉种类繁多,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养护比较省工,还能使花卉的特色发挥得更充分。

标准花境是将植物有机自然地布置在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种植库上。从平面上看,各种花卉块状混植[4];从立面上看,各种花卉高低错落排列,既表现了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

2 花境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

当然我国正处于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建筑、道路面积不断扩张,对现代园林绿地的要求可归纳为“四要”:即“景观效果要好、成景要快、空间利用要充分、养护费用要低”。其中景观效果是最终目的,成景速度和空间利用是设计的关键与手段,而养护仅是景观的维持。

对于借鉴的必要性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其一,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要求园林中有大量的短期景观,而花境式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应用能满足其所需;其二,我国城市人口的过于集中使得城市用于绿地的面积相对较少,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并发挥小面积大景观的效果也急需借鉴花境植物配置手法;最后,城市公益性绿地的可持续维护要求优先推广低养护型生态景观绿地,而西方庭园式植物配置及花境设计手法很有参考借鉴价值。

3 国内花境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应用现状 花境在我国应用不太广泛[5],对西方现代

花境植物配置手法的借鉴也不成熟,主要原因可能是受植物素材的影响[6]。我国的野生植物资源虽然很丰富,但真正应用到园林中的只占很少部分。

近年,国内园林在花境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已取得较大成功,如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共应用园林植物188种,涉及62个科,其中多年生花卉共89种[7];上海2004年全市公园、绿地内的花境面积已达22398m 2,已应用于园林花境的植物种类有133种,其中草本类116种[8];厦门园林中花境虽具有应用广泛、形式自然且色彩鲜明的特点,但存在品种单调、野趣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08,36(25):10857-10858,10871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李洪

不足和季相不显等不足[9]。适于北京地区园林花境应用的植物资源较丰富[10],但花境却主要集中在公园应用,如北京植物园,尚未在街心绿地大量使用[11]。上房园艺花境已成为国内市场的品牌产品,2003年先后在上海地区的肇嘉浜路、虹桥花园、世纪公园、松江思贤公园、闵行体育公园等精心设计了数十处各种类型的花境。2004年又相继在上海的新江湾城、西郊宾馆、曹堰绿地、长宁SW绿地及欧洲光城等设计建造了较大规模的花境,很受市民喜爱。同时,在长三角的其他地区如昆山、无锡市各大公园、江阴黄山湖公园、常州常戚路新建绿地、杭州西湖环湖多个公园绿地等设计建造了多处大型花境,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3.2 问题与分析

3.2.1 人们对花境概念认识不清,国内目前存在有将花带或大规模色块种植等同于花境的现象[5]。

3.2.2 花境设计师较少,在设计时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动态变化规律考虑不全,往往只是设想植物材料盛花时的最佳状况,从而导致花境的前期和后期效果不好。

3.2.3 目前我国应用于花境中的植物种类比较单调,因此色彩效果及竖向景观不尽人意。一方面与应用的宿根花卉种类不够丰富有关,另一方面与过分追求纯草本花境有一定关系。

3.2.4 花境形式过于单一,以单面观花境为多,双面观及多面观花境应用很少,而后两种形式塑造的景观更为精彩。3.2.5 花境养护管理水平跟不上,不能体现花境的最佳观赏效果[5]。花境随时间推移会出现局部生长过密或稀疏的现象,需及时处理以保证其景观效果。管理中应注意灌溉和中耕除草,花期过后及时去除残花等。花境是一种仿自然的人工群落,只有精心养护管理才会保持较好的景观。

3.2.6 花境品种缺乏,生产与科研、设计脱节。很多乡土品种富极大的野趣,如松果菊、月见草等品种有待进一步开发。还有蕨类中的一部分品种适合于阴生的环境,而目前园林花境的地理环境有很多需要耐荫的植物品种,可开发一部分蕨类植物应用其中。要努力避免追求国外新优品种的弊端,积极应用乡土品种,做到适地适花。

3.2.7 近年花境的配置模式已有很大改进,品种不断丰富,但品种之间的搭配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4 花境设计要点

4.1 花境立面设计 应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形、株高、花型、质地等。单面(宽2~4m)观赏花境植物配置由低到高,形成面向道路的斜面。双面(宽4~6m)观赏花境,中间植物最高,两边逐渐降低,中间最高处不要超过人的视线。其立面应该有高低起伏错落的轮廓变化。植床中部或内部应稍隆起,形成5°~10°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4.2 平面设计 采用不同植物块状混植,花丛大小无定式。主花丛可重复出现。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轨迹可寻的平行曲线,并且最少在一边用常绿矮生植物(如麦冬、葱兰、绣墩草、瓜于黄杨等)镶边。

4.3 季相设计 利用植物花期、花色、叶色创造季相变化,理想的花境应四季可赏。

4.4 因地制宜 因势造景,长轴的长短取决于具体的环境条件。每段不宜超过20m,对于过长的花境应分段处理。种植床内植物可采取段内变化,段间重复的手法,表现植物布置的韵律和节奏。花境短轴宽度宜适当,过窄难以体现群落景观,过宽则超出视觉范围而造成浪费,也不便于养护管理。

4.5 花境的背景设计与选择 依实际场地中的具体物体而定,如建筑物、围墙、栅栏、篱笆和树丛、树墙、绿篱等。花境的边缘,高床可用石头、瓦片、砖块、术条等垒筑而成,平床边缘用低矮植物镶边,外缘为道路、草坪。

4.6 植物设计 花境多由宿根花卉布置而成,如玉簪、鸢尾、萱草、随意草、麦冬等,适当配以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植物材料的选择应在适地适花的基础上,对植物花期、花色、花序、花型、叶型、叶色、质地、株型、高矮等主要观赏对象组合配置,使花境达到高低错落、季相分明、色彩艳丽、群落稳定的效果。

4.7 花境色彩设计 色彩是人们欣赏花境的重点之一,而花境中的色彩不仅是指花朵的颜色,还包括叶片的颜色、果实的颜色以及花境与周围环境的色调。在植物色彩的选择上,用互补色搭配的方法效果较好,更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配置时相邻的植物避免用相近的颜色,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应用可以通过视觉改善人们的心理感受,如春季宜以粉、红色调为主,突出热烈、欢快的气氛;夏季应多选用蓝紫色及白色的花卉,可以给人清凉、宁静的感觉;秋季则以黄色为主色调,体现丰收的喜庆。花境与周围环境的色调,亦宜用互补色搭配的方法,如在红墙体前的花境,可选用枝叶优美、花色浅淡的植物配置;在灰色墙体前的花境,可选用大红、橙黄花色来配置效果较好。

5 南昌市花境应用探讨

目前南昌花境应用刚起步,至今尚无一条严格意义上的景观大道和湿地公园等集中运用花境的园林绿地场所,仅在梅岭风景区、八大山人纪念馆、人民公园、玉带河、环球公园等处少有点缀。目前大多数所谓的“花境”,严格地讲实为模纹花坛或花带。政府“发展经济,绿化先行”城市建设思路的提出与“园林城市”、

“花园城市”、“文明生态城市”的创建等举措,切实推动了南昌市城市绿化美化建设的跨跃式发展。然而,与长三江、珠三角及闽浙等邻近省份大中城市的绿化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花卉的设计与应用方式的水平上,尤其体现在花境植物材料的选择与配置、花境的设计理念与创新、应用形式与广度等方面。

为缩小与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差距,今后南昌在园林绿化的招标项目中可以加大对花境设计的要求,并在城市公园与风景区路边、湖边、围墙、栅栏,城市主干道、景观道、休闲广场与草坪、沿江路,居住区、小游园、街心花园、单位建筑墙基与围栏等处以见缝插针式补植花境,或在新区专项设计植物景观大道、水边、路边花境及草坪花境,以丰富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顾颖振,夏宜平,丁一,等.论花境的造景形式与分类[J].广东园林,

2006,28(5):17-19.

[2]袁娥.师法自然,构筑美景———花境设计与营造[J].园林,2004(11):28

-29.

[3]郭翎,张佐双,王雪芹.新优植物在2008年奥运会的应用前景[C].北京

奥运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文集,2004:266.

[4]董丽.园林花卉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2003:10.

(下转第10871页)

85801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

在叶片的时间长,每种树的滞尘能力变化不明显,趋于缓慢增长,但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毛白杨在雨后第10天的滞尘量明显高于雨后第5天的,而到了雨后第15天,只增加了10.03%,说明毛白杨随着雨后时间的延长会吸附较多的尘量,而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白玉兰的滞尘量一直位于领先位置,但增长幅度不太大,从雨后第5天到雨后第10天增加了10.96%,而雨后第10天到雨后第15天增加了9.88%。白蜡的滞尘量在雨后第5天时高于毛白杨,而在雨后第10、15天其滞尘量少于毛白杨,说明白蜡的滞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叶面积增长速度有限,不如毛白杨增长得快。由图2可知,在雨后第10天,紫叶小檗和连翘的滞尘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金银木、水木旬子、女贞上升趋势缓慢;到雨后第15天,金银木、

紫叶小檗的滞尘能力呈递减

图1 不同阔叶乔木单株滞尘量

Fig.1 The dust detaining amou nt o f each p lant o f di fferent broad 2

leaved

arbors

图2 不同阔叶灌木单株滞尘量

Fig.2 The dust detaining amou nt o f each p lant o f di fferent broad 2

leaved shrubs

趋势,都出现了负增长。原因可能是在试验过程中灰尘不慎掉落。水木旬子在雨后第15天的滞尘能力明显上升,且滞尘能力达到最大,说明水木旬子滞尘能力要明显高于其他树种。

3 结论与讨论

(1)供试的10种常见绿化树种中,阔叶乔木树种中滞尘

能力强的有白玉兰、国槐、杜仲,阔叶灌木树种中滞尘能力强的有水木旬子、金银木、紫叶小檗。城市绿化应优先选择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进行城市绿化,以达到净化污染,增加大气环境容量的目的。

(2)城市的绿化植物中不同树种对环境中的颗粒物有不同的净化能力,但树木的净化效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树木的生长地区、当地条件以及生态因子均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同一树种的抗性与净化效益,不同地区的研究成果相差很大。

(3)不同植物滞尘能力的差异与叶片的表面特性(皱纹、

粗糙、绒毛、油脂等)及其湿润性有密切关系。滞尘量与树冠总叶面积、枝干分枝角度、树冠形状等有关[10]。该研究仅对不同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或重量滞尘能力进行了比较,虽然能从一个方面反映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但与全面反映树种在阻挡截留与吸滞尘埃方面的差异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多株树木群体形成片林或森林,阻挡、截留、吸滞尘埃能力大大强于孤立树木。如果在城市中栽植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形成成片绿地或森林,再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那么对减轻城市

中各种降尘会更有意义。参考文献

[1]黄枢.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应是改善生态环境[J ].环境保护,2002(7):

22-24.

[2]林秀芝,韩秀英,田润吉.浅谈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J ].防护林科

技,1998(3):51-53.

[3]柴一新,祝宁,韩焕金.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以哈尔滨市为例

[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1121-1126.

[4]S MITH K R ,APTE M G,M A Y,et al.A ir pollution and the energy ladder in

Asian cities[J ].Energy ,1994,19(5):587.

[5]K IRK R S ,LI U Y C.Ind oor ai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coun 2T ries [C]//

JO N A TH A N M S.E pidem iology o f lung cance.New Y ork :M arcel Dekker Inc ,1994:154-163.

[6]C AI Y L ,S O NG Y C.Adaptive ecology o f lianas in tiantong evergreen broad 2

leaved forest ,Z hejiang.China I.Lea f anatom ical characters[J ].Acta Phy toecal S in ,2001,25(1):90-98.

[7]CHE N Z X,S U X H ,LI U S Z.S tudy o f ecolog ical e ffect o f urban green space in

Beijing (2)[J ].Chin Park ,1998,14(2):51-54.

[8]D U X W,NI U S K .Relative analysis o f the breast 2high diam eter and lea f 2v ol 2

um n ,crown o f a tree 2v olum n o f tw o kinds o f evergreen arb or[J ].J N ortheast F or Univ ,1987,15:191-194.

[9]张秀梅,李景平.城市污染环境中适生树种滞尘能力研究[J ].环境科学

动态,2001(2):27-30.

[10]康博文,刘建军,王得祥,等.20种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的研究[J ].

陕西林业科技,2003(4):54-56.

(上接第10858页)

[5]王美仙,刘燕.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2006

(6):49-51.

[6]金 ,刘燕.西方现代花境植物配置手法的借鉴[J ].安徽林业科技,

2004(1):6-9.

[7]夏宜平,顾颖振,丁一.杭州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调查[J ].中国园林,

2006(12):89-94.

[8]陈志萍,夏宜平,闵炜,等.上海城市绿地花境应用现状调查研究[J ].

江西科学,2006,24(6):432-434.

[9]林巧玲.花境在厦门园林中有的应用[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6,35(4):

49-52.

[10]纪书琴.北京地区花境植物资源及其应用[J ].北京园林,2007,23(3):

20-23.

[11]王美仙,刘燕.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 ].江苏林业科技,2006

(6):49-51.

1

780136卷25期 纪惠芳等 几种我国北方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的研究

浅谈花境设计

浅谈花境设计 2008 年第22 卷/ 第5 期 作者:纪建奎李洪宇 机构:南京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所,南京21000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美化运动”的不断升级,作为西方园林特有的植物造景之一的“花境”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花境在我国各地的城市园林绿化中逐渐兴起。花境拥有自然和谐、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养护管理便利等特点,同时花境艳丽的色彩和参差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花境的应用不仅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理念,也符合生态城市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要求。 关键词:花境;花境施工;地被植物 1.1花境定义 花境是指将多年生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灌木等植物材料,根据自然界林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规律,通过艺术加工,以带状形式为主,组合栽植在林缘、路缘、水旁及建筑物前等处,以营造一种自然、生态的园林花卉景观。 过去,人们多是把植物当作一种构图要素,硬性地使其渗入到城市景观中。追求秩序的美,纯粹植物品种的几何布置,使植物脱离了持续生长的生态环境。人类大规模从事绿化种植,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绿化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植物要成为生产者,它就必须是,能够自身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而植物自身的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群落间的相互作用的。真正的生态设计,是一定的群落营造。花境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群落,一种人工仿自然的群落。 1.2花境的特点 1.2.1花境是根据自然界森林边缘处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景观加以艺术提炼而应用于园林中的造景艺术。 花境布置一般以树丛、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为背景,根据组景的不同特点形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花带。花境内的植物配置为自然式,主要欣赏其本身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组合的群体美。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虽然一定程度反映出植物群落关系,但营造的核心是出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念,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人的作用下的集中体现。 1.2.2花境是一种过渡的半自然种植类型,体现植物的自然美与群体美。花境表现的主题,是表现观赏植物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观赏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所以构图不是平面的几何图案,而是植物的群落的自然景观。利用不同高矮、花色、株型各异的香草布置花境,不仅能观其色,赏其姿,还能闻其香。 1.2.3花境是一个连续的、有变化的风景序列构图。花境是将植物有机自然地布置在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种植床上,以多年生花卉为主组成的带状地段。花卉布置采取以植物群丛为主的自然式块状混交,表现花卉群体的自然景观。平面轮廓多为不规则形状,内部可以兼有自然与规则特点的混合构图,从平面上看,是各种花卉块状混植。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几何规则的曲线。 1.2.4丰富的植物材料是营造花境的前提条件,经典的花境可形成丰富的季相交替景观,可达到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适宜布置花境的植物材料即花卉的种类较花坛广泛,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均可选用,其中尤以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最为适宜。不同类型的花境可间有小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观赏草等,这些花卉种类繁多,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如玉簪、石蒜、萱草、鸢尾、芍药、金光菊、大花金鸡菊等。球根花卉因其枝叶较少,园地易裸露,可在株间配植低矮的花卉种类。花境中各种花卉的配植必须从色彩、姿态、株形、数量,以及生长势、繁衍能力等多方面搭配得当,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前后穿插,花朵此开彼谢的景观,一年内富有季相变化,四季有花观赏。

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6-11-18T17:41:15.640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作者:王林云 [导读]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绿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而花镜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造景,其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和应用,可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园林环境,因此应仔细研究城市园林中花镜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效果。 南京玄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南京 210004 【摘要】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绿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而花镜是一种重要的园林植物造景,其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和应用,可极大地丰富园林景观,营造一个和谐、自然的园林环境,因此应仔细研究城市园林中花镜的设计和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景观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花镜特点,分析了城市园林中花镜设计要点,阐述了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花镜;城市园林;设计;应用 近年来,随着南京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南京的园林绿化不断提档升级,从局部绿量提升到增色增彩,注重了多彩、丰富的花境配置在南京城市中的应用。同时为了满足城市绿地规划需求,积极发展节约型园林,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通过合理、科学地设计和应用花镜,遵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设计原则,在保护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消耗,实现良好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一、花镜特点 花镜以自然斑状形式,利用花灌木、宿根花卉等观花植物,混种在草坪中央、墙垣、路边和林缘中,在季相、色彩、株高等方面实现一种和谐自然的园林植物景观。花镜具有以下特点:其一,表现方式自然,花镜可以利用美学、园林等造型艺术手法,科学模拟植物群落组合植物,营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宛如天开的植物景观,充分体现季相美和花卉自然群体美的动态景观;其二,养护成本低,营造花镜尽量选择耐寒性、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的植物,一旦成景,实现小群落植物自然更替,实现四季有景,养护成本较低,可数年保持不变;其三,植物材料丰富,在营造花镜时,应选择丰富的植物材料,以宿根花卉为主,再配合观赏草、一二年生草花、球根花卉、小灌木等植物,这种花镜种植以后可保持4~6年,花镜最好选择球根、宿根花卉,这些花卉多年生长,种类繁多,必须充分发挥花卉特色。 二、城市园林中花镜设计要点 1、选择合适植物 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应选择合适植物,一方面,注意植物观赏特性,花镜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植物的质地、花色、花期、株高、株形等,合理搭配,实现艺术组合,营造优美、和谐的群落景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南京地区的温度和光照以及植物生态习性,在施工管理和养护中满足水肥、土质等要求,选择适合南京气候的植物。 2.季相变化 花镜设计应充分考虑季相变化,结合植物的叶色、花色和花期,创造不同的季相变化,实现四季有花,优化种植设计,实现花镜季相。在城市园林中,考虑到宿根及球根花卉的冬季观赏效果不佳,因此在花境的设计中要增加骨架类常绿树种的搭配,并在外围结合搭配部分时令草花来增添冬季的观赏效果.例如在南京市府前路绿化岛头设计中,结合造型五针松、黄杨桩、水果兰球等来弥补宿根花卉冬季观赏效果问题。 3.色彩设计 花镜色彩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叶色和花色,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巧妙搭配冷暖色系,冷色系如蓝色花、百色花等,其可用于花镜空间狭小或者后方区域。冬天尽量选择变色叶灌木,增强暖和感;秋天和春天选择暖色系花,夏天选择冷色系花,在夏天给人以清凉感,花镜色彩设计还要和园林周围环境色彩相互搭配协调起来。例如在南京龙蟠路交叉口绿地设计中,运用黄金菊、鼠尾草、落新妇、五色梅、锦带花、以及点缀观赏草等营造花境不同的色彩效果 4、立面效果 为了突出群落美观,花镜应实现良好的立面效果,结合植物的质地、花序、株形、株高等,设计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的自然群落,确保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性。例如在南京府前路岛头花境设计中,考虑到岛头较长,因此在花境立面的营造中,特意分为高低不同的前景骨架和背景骨架两个立面来营造不用效果,两个组团骨架中穿插同一高度的宿根花卉来形成和谐统一感。 5、地形设计 花镜设计还要考虑园林的地形地貌,通过优化地形设计,可营造良好的景观层次,微地形设计可丰富植物层次,尤其是长条形绿地,可利用堆坡,优化绿地形状,对于大块绿地,经过微地形设计,使整个绿地系统显得更加生动丰富。 三、花镜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1、因地制宜 根据南京市园林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项目性质,如道路岛头、游园绿地、并根据原有的地形地貌,结合植物的质地、花型、株形、株高等,优化花镜设计,创造具有良好立面和平面效果的花镜,可节省大量施工成本。 2.适地适花 为了降低城市园林施工成本,应坚持适地适花的原则,结合当地的环境环境,选择合适植物,在花镜设计中,选择多种植物材料,如花灌木、观赏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露地宿根花卉等,展现植物多样性。 3.尊重植物生态习性 自然环境中,藤本、草本、灌木、乔木等植物的形态特征不同,并且在喜酸喜碱、耐干旱、耐水湿、喜阳喜阴等生态和生理特性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结合南京市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类型的植物,不仅要实现良好的观赏效果,并且应便于管理维护,尽量种植一些节水、耐旱的植物,例如南京园林中的鸡冠花、一串红、千日红、宿根菊类等植物,养护管理比较简单。 4.加大乡土材料的应用 经过长时间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乡土植物对于当地的干旱、洪涝、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恶劣环境具备了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和外来树种相比,乡土植物的生态效益更好。同时,乡土植物生长过程中水肥消耗量较低,所以其维护和种植成本较低,若园林设计中乡土植

花境类型及其设计要点

花境,在我国的景观、园林应用中还不太普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视野的不断拓展,起源并广泛应用于国外园林造景中的花境这些年来开始为我国景观、园林师所青睐,并集中在北京及长三角地区尝试应用其“虽由人作,宛白天开”、讲究自然天成,野趣曼妙的造景效果深受大众的喜爱。 l 花境的概念 结合国内外的概念,花境的定义为:模拟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自然生长的规律,运用艺术提炼的造景手法,选择多年生花卉(包括宿根、球根、常绿花卉)和灌木为主要材料,以自然式种植于林缘、草坪、路畔、水旁等场所,从而达到平面、立面、色彩、季相景观上均衡、自然、和谐符合美学和生态原理的一种植物造景手法。 从平面上看呈现各种花材的块状混植;从立面上看则是高低错落、如林缘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花境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自然景观,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在花材的选择上,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材作为配调,有各种花材共同形成季相景观(每季一般以2~3种花材为主形成季相主题,其他花卉为辅,用来烘托主材)。 花境不仅讲究表现植物的个体美,还展示了植物的群落美,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一般四季有景,寒冷地区也可三季有景。 2 花境的分类 2.1 按观赏角度分类 2.1.1 单面花境这是传统的花境形式,多临道路设置花境常以建筑物,基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整体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2.1.2 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配置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或多面观赏。 2.1.3 对应式花境在园路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成一组景观,这两个花境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韵律的变化。 2.2 按应用场地分类 2.2.1 林缘花境主要在自然风景林的林缘配置,多以常绿或落叶乔灌木为背景,成带状分布,常与草坪衔接过渡,以丰富林缘色彩。

堤防工程设计思路及水工制图步骤

堤防工程设计思路 (一)水文规划及水工专业 1、了解工程位置及工程河段基本情况,计算各段各频率设计洪水及分期洪水(山区河道可能还需考虑泥石流的影响)。 2、复核地形图与现场地形是否一致,疏理工程河段及上、下游涉河建筑物分布,确定各段水面线计算的起算断面及河道糙率。条件允许的话,可根据调查历史洪水及水位情况反推河道糙率)。 3、计算各起算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4、计算各频率天然河道水面线,并与现状调查实际洪水情况进行对比复核。 5、根据水工专业初步拟定的堤线及堤防形式(初步拟定的建后断面)计算建后河道水面线。对于建前、建后水力要素变化较大的断面分析其原因及合理性。 6、根据水工专业确定的堤线及堤防形式(最终的建后断面)复核建后河道水面线。 7、根据水工布置计算排涝洪水、坡面洪水等。 8、完成水文章节及第四章“河道设计洪水水面线”及“行洪影响综合评价及结论”报告编制。 (二)水工专业 1、复核地形图与现场地形是否一致,注明及统计工程河段及上、下游涉河建筑物(包括桥、堰、闸等);地质根据外业进度尽快提供

地质参数(包括各类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及中值料斗径)和料场分布情况。 2、复核测量提供的横断面与地形图及现场地形是否一致。 3、水文核算工程河段各频率洪水及起算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收到测量成果即可开展);根据水工复核过的地形图及横断面图计算工程河段洪水水面线(含设计洪水水面线,并根据设计需要增加常年洪水位水面线、常水位水面线)。 4、根据常年洪水(一般取2年一遇洪水)及河段纵坡分段计算稳定河宽,结合规划及业主要求初步确定左、右岸堤防轴线;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初稿),图中注明整治范围及整治内容,成果发设计群供其他专业使用。地质、施工、移民、环保、水保等专业可根据总平图初稿开展各自的设计工作。 5、根据地质提供的河床中值粒径d50计算河道冲刷深度,并根据水面线计算成果及地质参数进行稳定计算,初步确定分段整治方案,即完成分段典型横断面图,交设计部长、总工办确认后开展下一步设计工作。 6、完成沿河道中心线的纵断面图,并从图中提取各横断面所需左、右岸设计水位(含设计洪水位,并根据设计需要增加常年洪水位、常水位)、设计堤防基础高程、设计堤顶高程(不小于设计洪水位+堤顶超高),完成纵断面图。 7、完成堤防横断面图,转弯段及地形变化较大部位应加密断面;结合横断面图优化堤防轴线,并完成总平面布置图及平面布置分图(在确保堤线顺直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工程及工程投资);根据两岸地形确定设计堤顶高程,并完成平面布置图及左、右岸堤线纵断面图;(对于平面布置有较大调整的一定要告知其他相关专业。) 8、完成堤防工程附属建筑物设计,包括机耕桥、人行桥、穿堤涵管、节制闸等。

花境设计

设计二花境设计 一.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练习,掌握花境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设计要求,能运用相关设计理论进行实际应用设计。 二.设计环境与要求 以学校主校门南侧40米长、3米宽为设计环境,设计一单面观的花境。内容包括花境位置图;花境平面图;花境主要观赏期效果图;植物名录表;设计说明书。比例尺为1:100或1:200。 三.设计步骤与原理 1.植床设计:种植床通常为带状,边缘线为直线或曲线。长轴较大时可以分段(每段<20m 为宜)。 2.背景设计:单面观花境需要背景,较理想的是绿色的树篱或绿篱。背景与花境之间可以留一定的距离,也可不留。 3.边缘设计:高床边缘可用自然的石块、砖块、碎瓦、木条等垒砌,平床多用低矮植物镶边,以15-20cm高为宜。 4.种植设计 (1)植物选择:应注意以在当地能露地越冬,不需特殊养护且有较长的花期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宿根花卉为主。 (2)色彩设计:配色方法可选用类似色,以强调季节的色彩特征为主。也可选用多色配置,使其具有鲜艳热烈的气氛。色彩设计应注意与环境、季节相协调。 (3)季相设计:季相变化是花境重要特征。设计之初应当考虑到各季节或月份的代表种类。在平面种植设计时要考虑同一季节不同的花色、株型等合理地布置于花境各处,以保证各季的观赏效果。 (4)立面设计:要求植株高低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形、株高、花序以及质地等观赏特性,创造出丰富美观的立面景观。 (5)平面设计:采用自然块状混植方式,每块为一组花丛,各花丛大小有变化,将主花材植物分为数丛种在花境不同位置。 四.作业 每人完成一套花境设计图,包括花境位置图;花境平面图;花境主要观赏期效果图;植物名录表;设计说明书。

植物园花境分析

植物园花境设计分析 花境(flower border)是指: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在树丛、绿篱、栏杆、绿地边缘、道路两旁及建筑物前,以带状自然式栽种。花境布置一般以树丛、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为背景,根据组景的不同特点形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花带。它是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分散生长的规律,加以艺术提练,而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一种植物造景方式。 花境作为从规则种植到自然种植的一种过渡,是一种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连续构图,其主要表现的是自然风景中花卉的生长的规律,因此,花境不但要表现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还要展现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比较过去把植物当作一种构图要素,硬性地使其参入到城市景观中。追求秩序的美,纯粹植物品种的几何布置,采用单一品种的花卉种植方式,花境的自然植物群落形式,更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 现结合北京植物园的花境设计具体分析。 一、植物园东南门入口内广场处花境设计 此花境的设计结合户外这种形式,添加黄色的木质院落的背景,意图表达小庭院生机盎然,充满野趣的景象。在不宽的“小庭院”内设计长条状的花境,在花境内摆放摇椅,设置小水池,并结合石头设计小地形等。花境的外援为曲线的外轮廓,给人一种自由的感觉。从图1-2中可看出,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的话,路对岸的从吸引眼球和趣味性来看,个人认为设计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花境中所用植物材料: 竖线条:毛地黄、郁金香、紫罗兰、 木本植物:紫叶桃、 其他之物材料:三色堇、耧斗菜、白晶菊、勋章菊、郁金香、四季秋海棠、矾根、玛格丽特 缺点:植物搭配稍有欠缺,纯白色的开花繁密的三色堇与生长稀疏,叶质感细腻的白晶菊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白晶菊生长势欠佳,病怏怏的感觉。缺乏竖线条花材,在红紫色与白色的三色堇后缺乏背景,原意是增加花境的延伸感,但却给人一种多余出来很奇怪的感觉。可在其后适当地增加竖线条的背景。

花卉的应用课程标准

《花卉的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1032160 课程学分:2 建议学时:32 适用专业:园林技术专业花卉栽培与营销方向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花卉的应用》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掌握园林植物识别与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从事景观设计工作中所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是对《常见园林树木识别》、《素描写生》、《园林艺术作品赏析》、《常见园林花卉识别》以及《植物造景》等课程技能的综合应用,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接总结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景观设计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按照基于企业景观设计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要求,组织和序化课程内容。围绕景观设计职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景观设计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确定学习范围,构建以景观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组织教学,并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课业综合考核,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企业景观设计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了解花卉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当代园林花卉应用的主要方式。在充分了解园林花卉不同类型和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具体目标 1. 专业知识目标 (1)熟悉和掌握园林花卉设计素材; (2)掌握花卉应用设计的基本理论; (3)掌握各类花卉应用方式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4)掌握园林花卉种植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基本要求。 2. 专业能力目标 (1)能对各类常用园林花卉对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及观赏特性,如株形、株高、冠幅、花期、花色、开花持续时间了然于心; (2)能独立完成课程论文;

浅析花境的设计原则及其布置手法

浅析花境的设计原则及其布置手法 杭州园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马航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手法。花境是人们参照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式花带,其艳丽的色彩和丰满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不同的效果要求,花境的设计手法也是多样的。如对季相景色变化要求不同的季节花境设计、冷暖色调变化花境以及单色、双色花境设计等。花境设计并没有一定之规,只要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在植物配臵上还要兼顾观赏、生产、环保等功能。 一、花境设计布臵形式 花境设计首先是确定平面,要讲究构图完整,但也不能单纯从图案构图角度出发,要以植物个体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植物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生物规律为基础,沿着长轴方向组合成连续的综合景观序列,不要花期一致,而要求从春季到秋陆续有花可供观赏,且同一季节中开花植株的分布、色彩、形态、高度、数量都能协调均称,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也应大体相近,植株之间能共生而不能互相排斥,要使整个花境雅典丰盈,品种高矮要有变化,但要注意开花时不互相遮挡,高低错落,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丰富又看不到明显的空秃。花境中的各种花卉呈斑状混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不宜过于零碎和杂乱。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能作为花境的材料,但以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为宜。因为这些花卉能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养护起来比较省工,还能使花卉的特色发挥得更充分。 设计者要了解花卉的不 同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种类 合理搭配,使花境具有持久 和良好的观赏效果。单面观 赏花境(通常2至4米宽) 植物配臵由低到高,形成一 个面向道路的斜面。双面观 赏花境(通常4至6米宽), 中间植物最高,两边逐渐降 单面观赏花境一角(吴山广场)

概述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概述花境在城市园林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随着时间的变化和文化的交流,花境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花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简述花境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对花境的设计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对我国花境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花镜;城市园林;设计;应用 前言 花境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起源于西方,在国外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应用还不多,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理念和对园林景观中植物多样性的崇尚,花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 1.花镜的概念 花境有2种意思,一为花组成的境界,二是一条狭长的植物种植带,沿着边界或分界线种植。也就是说花境是沿着边界种植花卉的一种自然式布置形式。译成野花径冶则表示布置在小路旁边的,而它只是花境的其中一种布置形式,所以“花境”的叫法更被人们认同。 依据花境的起源和应用,花境可以定义为院指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将多年生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和灌木等植物材料,运用艺术手法,以带状形式为主,组合栽植在林缘、路缘、水边及建筑前等处,营造一种自然、动态的花卉景观形式。从平面上看,花境是各种花卉的斑块状混植,从立面上看,花境则体现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排列,它既表现植物的个体美,更能展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并形成丰富的季相景观,是植物群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境是水平和竖向的综合景观。 2.花镜的应用类型 2.1、按照管上面分类 一是单面观赏花境。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单面观赏花境的景观效果只能从一面观赏。二是双面观赏花境。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道路间或树丛间,植物布置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观赏。三是独立花境。独立花境是四面都可观赏的花境,一般布置在人群比较集中的区域,如园路交叉口、草坪上等。 2.2、按照植物组成分类 一是草本花境。植物材料以多年生草本花卉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为为主,是最早出现的花境形式。二是混合花境。混合花境在营造的过程中将耐寒的宿根花

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第33卷第3期江 苏 林 业 科 技Vol.33No.3 2006年6月Journal of J iangsu 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Jun12006 文章编号:1001-7380(2006)03-0049-03 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3 王美仙,刘 燕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花境是一种最自然优美、最具亲和力的花卉应用形式。它起源于欧洲,目前在欧美应用广泛。我国对花境的研究应用较少,但已逐步开始关注应用这种形式。针对目前我国花境研究较少、花境应用形式单一、植物材料不够丰富的现状,探讨其原因,提出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丰富花境植物种类,同时提高设计师水平。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灵活运用植物材料以及具有创造性设计的能力,还要充分运用环境心理学知识,创造精彩的花境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关键词:花境;花卉应用;环境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S792111 文献标识码:A Appli ca ti on of flower border and its prospect of develop m en t i n Ch i n a WANG Mei2xian,L I U Yan (College of Landscape A rchitectur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Fl o wer border is the most natural f or m of fl o wer app licati on.It co mes fr o m Eur ope and is app lied widely in Eur ope and America no wadays.But study and app licati on on it are not a mp le in our country.A s for a si m p le study,dull f or m and li m2 ited fl o wer s pecies concerning fl o wer borders in China,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reas on and suggested extending used s pecies and i m p r oving the design level.The border designer should not only use p lant s pecies flexibly and design fl o wer borders crea2 tively,but als o use envir on mental p sychol ogy kno wledge t o create wonderful fl o wer borders t o meet the peop le’s enj oy ment. Key words:Fl ower border;Fl ower app licati on;Envir on mental p sychol ogy 花境植物材料的丰富性及其设计手法的多样性使得花境形成的景观效果几乎是无限的,而充分展示花境魅力的限制因素最大可能是设计者对植物生长习性及观赏价值掌握的局限。虽然文献提供一些信息,但却不能替代设计者的观察力和经验[1]。应用花境不单纯是实践问题,花境植物的气味、色彩和外型都具一种感情上的力量,触动人们的记忆和情感,所以环境心理学在花境设计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花境设计师不仅要有灵活的创造性思维,还要洞悉大众的心理爱好及审美观念。在花境设计时,对花境应用现状、常用植物种类及花境形式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重要。 1 花境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2]。它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后期,花境在英国非常流行,而且形式多样。英国园艺学家W illia m Robins on在花境中将乔灌木和宿根、球根花卉以组丛状布置。他种植的较耐寒植物,不需要不断的养护管理就能自然健壮地生长,以欣赏植物的自然特性为主。园艺家W illia m Cha mber在花境中将几种不同的植物种植在同一种植穴内,使得在同一点处以最少的付出获得色彩、质地、形式、色调和季节性的趣味混合。园艺家Gertrude Jekyll模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法,开始将宿根花卉按照色彩、高度、花期搭配在一起成群种植,开创了一种景观优美的全新花境形式[3]。 花境这种花卉应用形式在我国应用一直不广泛。目前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关注,对自然形式的进一步崇尚,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开始有局部应用, 3收稿日期:2005208226;修回日期:2005212228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自选课题资助基金项目(296) 作者简介:王美仙(1980-),女,安徽黄山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花境方面的研究。

花境种植设计及设计图绘制

花境种植设计及设计图绘制 花境种植设计及花镜设计图绘制 一、花镜种植设计 花境中各种各样的花卉配置应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形及数量的调和对比,整体的构图应比较完整,要求一年中有季相变化。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可以布置花境,尤其宿根及球根花卉能更好地发挥花境特色。由于花境布置可多年生长,不需更换,所以必须对花卉有透彻的了解,并给予合理的安排,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花境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花境朝向、光照条件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植物花卉。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环境空间的大小,长轴虽无要求,但长轴过长会影响管理及观赏要求,最好通过植物分段布置使其具有节奏感、韵律感。花境短轴不宜过宽或过窄。过窄不易体现群落的美感,过宽超过视觉鉴赏范围则造成浪费。一般单面观混合花境4-5m;单面观宿根花境2-3 m;双面观花境4-6 为宜。另外单面观花境还需要背景,花境背景设计依设计场所的不同而异。较理想的背景是绿色的树墙或高篱,用建筑物的墙基及各种栅栏作背景以绿色或白色为宜。为管理方便和通风,背景和花境之间最好留出一定空间,它可以防止作为背景的树和花木根系侵扰花卉。 花境植物应选择在当地露地越冬,不需特殊管理的宿根花卉为主。兼顾一些小花木及球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花境植物应有较长的花期,且花期能分散于各季节,花序有差异,有水平线条与竖直线条的交叉,花色丰富多彩。花境植物应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芳香植物、花形独特的花卉、花叶均美的植物、观叶的植物等。花境植物的配置在考虑色彩配置的同时还应充分了解各花卉植物的生态习性,使处于半荫环境中的花卉能良好的生长。

花境的季相变化也是它的特征之一,理想的花境应四季有景可观,寒冷地区可做到三季有景。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花期、花色及各季节所具有的代表植物来创造季相景观。植物的花期和花色是表现季相的主要因素。花境中开花植物应连续不断,以保证各季的观赏效果。花境在某一季节中,开花植物应散布在整个花境内,以保证花境的整体效果。 花境设计过程还应具有较好的立面效果,充分体现群落的美观。从植株的高低、株型与花序及植株的质感,创造出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丰富美观的立面景观。 二、花境设计图的绘制 花境设计图可用钢笔画,也可用水彩、水粉画方式绘制 1、花境位置图一般用平面图表示,标出花境周围的建筑物、道路、草坪及花境所在位置。以环境大小可选用1:100-1: 500的比例绘制。 2、花境平面图绘出花境边缘线,背景和内部种植区域,以流畅曲线表示,避免出现死角,以求栽种植物后的自然状态,在种植区域内编号或直接注明植物,编号后需要列植物材料表,包括植物名称、株高、花期、花色等。可选用1:50或1:100的比例绘制。 3、花境立面效果图可以一季景观为例绘制,也可分别绘出各季景观,选用 1:100-1:200比例皆可。 园林水景植物种植设计 在园林观赏植物这样一个庞大的植物分支里,水景植物一直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也不管是西方园林还是东方园林,水景,一直是造园中不可欠缺的景观要素。而水景的表现,也无一例外地常常和园林的另一景观要素--植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动态水景,还是静态水景,都离不开花木来创造意境。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技术文件编写指南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文件编号YCD 31180 ) 2002 —10—25 发布2002 —10—30 实施

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___________ 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堤防工程设计大纲 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20 年月 编号:

目次 1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 (1)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1) 3基本资料 (3) 4堤防工程平面布置 (5) 5堤防工程结构设计 (6) 6堵口工程设计 (12) 7穿堤建筑物工程设计 (13) 8现有堤防技术改造工程设计 (14) 9环境保护工程设计 (15) 10施工组织设计 (16) 11工程管理设计 (19) 12工程概(预)算 (20) 13经济评价 (21) 1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2) 15设计成果及完成时间 (23) 附录堤防工程设计计算公式 (24)

1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摘要 根据 _以_号文批准的 _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项目建议书),本工程堤防—段,堤防总长度」m (详见下表)。保护面积—x io4亩,其中农田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 x 104亩。保护区内现有人口x 104人。大中型工矿企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大 中型工程设施_____ 处。其他重要设施 ______ 处。_____ 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 ______ x 104元。 远景期望的工农业年总产值________ x 104元。主要的工程项目有: _堵口工程_____________ 处, 堵口堤长度』;_穿堤建筑物 _座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保护工程 _处。现有堤防技术改 造工程_段,长度」m。估计主要工程量:土方—x104m、石方—m 3、混凝土 _ 3。估计需要的大宗建筑材料:水泥—L、钢材—L ;—木材—m 3; _土工布___________ x104m。控制静态投资x 104元,动态投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104元,工程造价________ x 10元。经济评价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规模不大的围海围堤及圩堤的位置,一般采用自拟的坐标系或北京坐标系进行控制。较长的江、河堤的堤线位置,可采用经纬度进行控制。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2.1有关本工程的主要文件 (1) ___ 批准本工程建设的文件; (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 (3)—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报告)的审批文件; (4)设计任务书或设计委托书。 2.2设计规范 (1)GB 50007 —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标准

前言 《堤防工程施工规》在90年代初已列人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并明确由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为主编单位组织编写。为适应当时大量新建和扩建堤防工程建设的急需,水利部科技教育司以科教标[1992]27号文下达“关于编制行业标准《堤防工程技术规》的通知”,明确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为主编单位,规的编写容暂定为碾压土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1993年4月10日水利部以水建[1993] 207号文将SL51-93《堤防工程技术规》作为行业标准发布,并于同年7月1日起实施。 1995年4月22日~23日,水利部建设司主持召开了《堤防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编写大纲审查会,并以水利部建技[1995]15号文下达了“关于组织编写《堤防工程施工技术规》的通知”。规编写组在已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中国人民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碾压式土堤、吹填及放淤筑堤、砌石(墙)堤、混凝土墙(堤)等施工技术的经验;检索、翻译了部分国外堤防工程施工资料;并对一些堤防施工中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1998年9月23日~25日,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在省市主持召开了《堤防工程施工规》(送审稿)审查会。

经审定的《堤防工程施工规》的主要技术容包括:总则、施工准备、度汛与导流、筑堤材料、堤基施工、堤身填筑与砌筑、防护工程施工、管理设施施工、加固与扩建、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共十一章。 《堤防工程施工规》解 释单位: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堤防工程施工规》主 编单位: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堤防工程施工规》主要起草人:林 昭 朱 均 玉 良义 1 总则 1.0.1为适应堤防工程施工的需要,规施工程序和施工技术,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不留隐患,使修筑的堤防工程达到设计规定的标准,具有抗御相应洪水的能力,特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1、2、3级堤防工程的施工;4、5级堤防工程施工应参照执行。 1.0.3堤防工程必须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重大设计变更应报请原审批单位批准。

《花卉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花卉应用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花卉应用设计 英文名称:Flower application and design 课程编号:802G0034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园林专业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学时:24 学分:1.5 前导课程:花卉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花卉应用设计是高等农林业院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内容包括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和花卉应用的基本形式,重点介绍花卉各类应用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花卉应用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花卉在园林绿化美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当代园林花卉应用的主要方式,不仅能正确应用花卉造景,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花卉应用设计》课程学时分配表

注:(上表中的教学内容细化到章)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2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花卉的基础知识 1.花卉的含义 2.花卉的分类 3.花卉的特点 4.花卉的作用 5.花卉的造景功能 第二节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 1.花卉应用的含义与任务 2.花卉应用的范围 3.花卉应用的艺术基础 第三节花卉应用的基本内容 1.花卉应用中花卉组景因素的运用 2.花卉应用的形式 3.花卉与园林空间中其它景观要素的组合配植与应用 <教学要求>:1.掌握花卉的造景功能; 2.掌握花卉应用的基础知识; 3.掌握花卉应用的基本内容。 <重点>:花卉应用的范围及艺术基础;花卉应用的形式;花卉与园林空间中其它景观要素的组合配植与应用。 <难点>:花卉与园林空间中其它景观要素的组合配植与应用。 第二章花卉应用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应用(2学时) <教学内容>:1.一二年生草花的应用形式 2.花坛的类型与造景作用 3.花境的类型与造景作用 4.花丛及花带的应用

花卉应用与设计花境全解

二、花境应用与设计 (一)花境(Perennial Border) 花境是由花组成的境界,源于英国古老而传统的私人别墅花园。它没有规范的形式,园中主要种植主人喜爱、又可在当地越冬的花卉。其中以管理简便的宿根花卉为主要材料,随意种植在自家庭园。这种花园在19世纪曾风靡英国。19世纪后期,英国园艺学家Willian Robinso(1838~1935)极力提介自然花园,欣赏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并通过杂志《花园》宣传他的观点,得到一些造园者的响应。此后,别墅花园的种植方式提高了艺术性,形成了一种欣赏植物自然景观美的新形式,被称为宿根花卉的边境,这就是古典的花境。 随着时代的变迁,花境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其基本形式和种植方式仍被保留下来。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在园林中,不仅增加自然景观,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花境在设计形式上是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连续构图,带状两边是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直线或是曲线。其基本构图单位是一组花丛。每组花丛通常由5~10种花卉组成,一种花卉集中栽植。平面上看是各种花卉的块状混植;立面上看高低错落,犹如林缘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花丛内应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材做为配调,由各种花卉共同形成季相景观,即每季以2~3种花卉为主,形成季相景观;其它花卉为辅,用来烘托主花材的设计原则。植物材料以耐寒的可在当地越冬的宿根花卉为主,间有一些灌木、耐寒的球根花卉,或少量的一二年生草花。 花境既表现了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又展示了植物自然组合的群落美。它一次种植后可多年使用,四季有景。 花镜的植物应用 一、花境类型 (一)从设计形式上分,花境主要有三类: 1、单面观赏花境 这是传统的花境形式,多临近道路设置。花境常以建筑物、矮墙、树丛、绿篱等为背景,前面为低矮的边缘植物,整体上前低后高,供一面观赏。 2、双面观赏花境 这种花境没有背景,多设置在草坪上或树丛间,植物种植是中间高两侧低,供两面观赏。 3、对应式花境 在园路的两侧、草坪中央或建筑物周围设置相对应的两个花境,这两个花境呈左右二列式。在设计上统一考虑,做为一组景观,多采用拟对称的手法,以求有节奏和变化。(二)从植物选材人分,花境可分为: 1、宿根花卉花境 花境全部由可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组成。 2、混合式花境 花境种植材料以耐寒的宿根花卉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这种花境季相分明,色彩丰富,多见应用。 3、专类花卉花境 由同一属不同种类或同一种不同品种植物为主要种植材料的花境。做专类花境用的宿根花卉要求花期、株形、花色等有较丰富的变化,从而体现花境的特点,如百合类花境、尾类花境、菊花花境等。 二、花境设置位置

花境设计探讨

花境设计探讨 一、花境发展历史 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起源于欧洲,到19世纪后期,花境在英国非常流行,而且形式多样。人们对花境的热爱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园艺学家GertrudeJekvll模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设计的手法,开始将宿根花卉按照色彩、高度、花期搭配在一起成群种植。他们开创了一种景观优美的全新花境形式。 二战之后,草本花境的真正意义已经基本消亡了,花境的设计向另一方向努力——设计混合花境和四季常绿的针叶树花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花境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变化和拓宽,但是其基本形式和种植方式仍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花境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不仅提高了园林绿化的艺术性,也体现了花境在城市建设及生态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花境这种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花卉种植形式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上海、杭州等地公园里应用了花境的形式,虽然面积不大,却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在花境已经从经典的庭园花境发展到林缘花境、临水花境、岛状花境、路缘花境、岩石花境、专类花境等并存的多种形式。从应用植物材料看,草本花境是用不同类型的草本花卉来设计,大量的夏季和秋季开花的多年生花卉根据株高组合在一起,运用大胆、清晰的层次排列,形成花境在色彩形式和结构风格的对比,以装饰和强化整个园林的风格和特征。混合花境以耐寒的宿根花卉为主,配置少量的花灌木、球根花卉或一二年生花卉。这种花境季相分明、色彩丰富,为创建四季观赏和富有想象力的植物组合提供最大的可能。

二、花境位置选择 花境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决定整个园林景观重要的元素之一,还决定花境里种植的植物。由于花境大多数植物是开花植物,色彩艳丽,季相变化明显,所以对于场地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解决好园艺花境和园林植物的和谐共处是重点,如果解决不了,将会形成难以完成的败笔。 例如,在一个开阔且充满阳光的地方,这种花境全天都有阳光,因此所种植的植物是多种多样,而且有很多鲜艳的色彩。若在一个经常有大风的地方,则应种植防风绿篱,少种一些柔软植物。而在绿荫下的花境则要种些喜阴植物,如:麦冬、万年青、玉簪等。 三、花境的轮廓 一个花境的轮廓线是很重要的,它表明了花境的风格,直接影响到花境给人带来的感受和情绪。如笔直的线条提供一种规范式样,但缺乏装饰感和趣味。当用一些笔直线条边缘构成花境时,我们可以让一些植物长到花境外,落生到旁边的小路上,这样直线就被打破而变得模糊,整个花境就不显得呆板了。而弯弯曲曲的线条构成的花境则给人带来一种更随意、自然的感觉,让人感到轻松、自由。同时直线边的花境让人一眼就能望到头,毫无吸引力;而具有曲线边缘的花境,则让视线阻挡在一个拐弯处,使观赏者有时间停留下来欣赏花境,并带来一种渴望看到视线外更多东西的期盼。当沿着曲线边的花境行走时,那原来隐蔽的景色不断浮现出来,给人一种纵深感。但曲线必须过渡得柔和,以避免急转弯引起的不悦。 四、花境的形状 在花境的设计中要避免产生尖角,特别是三角形或星形,这些尖角很难栽种植物。建造几何形的花境通常是为了突出他们的外形,如果种上大型植物则会模糊这种外形,但种上低矮植物或边缘围栽低矮的树篱,则外形就凸显出来了。几何外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