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治疗指南

胃癌治疗指南
胃癌治疗指南

、入院常规:

(一)一般检查:

1. 血常规+ 血型

2. 尿常规

3. 便常规+ OB

4. C21

5. 乙肝五项

6. 抗HCV

7. 抗HIV

8. RPR

9. PT+APTT+Fbg

10. 肿瘤标志物(男性:CEA +AFP +CA125+CA199+PSA

女性:CEA +AFP +CA125+CA199+CA153;)

11. 血气

12. 肺功能

13. 心电图

14. 胸部正侧位片X光片

15. 腹部B超

(二)特殊检查:

1. 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

2. 上消化道造影;

3. 腹部CT检查+三维成像(强调用5mm薄层CT);

4. 超声内镜检查、

二、术前准备

(一)术前常规医嘱:

1. 医嘱中注明拟定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术式;

2. 备皮;

3. 青霉素皮试;

4. 术晨禁食水;

5. 术晨置胃管;

6. 术晨置尿管(根据病人排尿情况酌定)(尽量麻醉后下)

7. 术前晚大甘油栓灌肠一次(酌情)。

8. 术前晚口服安定5mg.;

9. 备压积红细胞2 - 4U(查ABO正反定、Rh CDE,手术前一定要签输血同意书!)

10. 术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写明所需穿刺包及物品种类、数量)

11. 需要吻合器者,术前写明需备吻合器的型号。提前向护士长申请所使用的型号、数量,并向家属声明为全部自费,签署自费协议书,医保病人须先交费

(二)特殊情况术前医嘱

1.合并幽门梗阻病人:

1) 术前应予充分胃肠减压,记出入量。

2) 检测病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 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应予全胃肠外营养TPN。

4) 术前3天开始洗胃:0.9%或10%温盐水200ml洗胃,日两次。

2.术前检查估计肿瘤有可能侵犯横结肠者,术前应行肠道准备

(三)术前评估项目:待各种术前检查结果回报后,记载于病程记录或术前小结中。(参照日本胃癌规约13版)

1,术前TNM分期:参照腹部CT+三维重建(5mm)和超声内镜检查检查结果(参见附录1)。淋巴结的术前评估,参照淋巴结的分站,见表1。

2,术前ECOG评分:(参见附录2)

术前分期和ECOG评分记录在病程记录的术前小结和手术记录中的术前诊断中。

三、手术中操作与检查项目:

胃癌分期手术方式治疗指南:

(一)手术操作要求

严格按照胃癌根治术原则进行手术:

1) 充分切除原发病灶。

2) 彻底廓清胃周围淋巴结(严格遵循相应站别的淋巴结清扫规范)。

3) 完全消除腹腔游离癌细胞和微小转移灶。

胃癌手术指导原则:

1,胃癌的手术治疗只有通过来自于多学科综合治疗组中的专业胃癌治疗小组,由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进行方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2,推荐可切除肿瘤(stages I to III)的耐受手术的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推荐D2淋巴结清扫。3,远端胃癌宜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胃近端癌推荐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术中可考虑放置空肠营养管

4,胰腺远端和脾脏在胃远端2/3部位胃癌时不宜联合切除。仅在肿瘤直接侵犯时或胃近端胃癌且仍有根治治疗机会时才考虑联合切除。

5,当近端胃癌位于大弯侧或后壁距离脾门较近时方才考虑脾门淋巴结清扫和脾切除。

6,外科手术的目的是完成治愈性切除(R0)并且边缘阴性,同时希望原近端边缘距肿瘤5cm 或以上。不接受D0淋巴结切除,推荐清除和检查至少15个淋巴结. R0切除率应超过30%,住院死亡率在全胃切除应小于10%,胃大部切除应小于5%

表1 淋巴结清扫范围(肿瘤部位与淋巴结分站):

肿瘤部位 N1 N2 N3

L/LD 3,4d,5,6 1,7,8a,9,11p,12a,14v 4sb,8p,12b/p,13,16a2/b1

LM/M/ML 1,3,4sb,4d,5,6 7,8a,9,11p,12a 2,4sa,8p,10,11d,12b/p,13,14v,16a2/b1

MU/UM 1,2,3,4sa,4sb,4d,5,6 7,8a,9,10,11p,11d,12a 8p,12b/p,14v,16a2/b1,19,20

U 1,2,3,4sa,4sb 4d,7,8a,9,10,11p,11d 5,6,8p,12a,12b/p,16a2/b1,19,20

LMU/MUL

/MLU/UML 1,2,3,4sa,4sb,4d,5,6 7,8a,9,10,11p,11d,12a,14v 8p,12b/p,13,16a2/b1,19,20 表中未注明的淋巴结均为M1

腹腔脱落癌细胞检查(CY):

检查方法:除T1肿瘤外,有腹水者检查腹水,无腹水者往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0ml,从Douglus 窝吸出。将腹水或吸出液远心沉淀,沉渣涂片、固定、干燥染色。一般用巴氏或giemsa染色,必要时加粘液染色。

CY0腹腔脱落癌细胞检查,未见癌细胞(包括怀疑细胞),

CY1腹腔脱落癌细胞检查,找到癌细胞,

CYx未做腹腔脱落癌细胞检查。

手术野脱落癌细胞检查:

手术临近完成,在关腹前,于手术野局部注入生理盐水100ml,吸出,送病理检查脱落癌细胞。

(二)手术记录书写

手术记录书写要求:

1肿瘤位置的记录:

将胃大、小弯各等分三份,连接其对应点,可分为上1/3(U),中1/3(M)和下1/3(L),如果一个以上的分区受累,所有的受累分区都要按受累的程度记录,肿瘤主体所在的部位列在最前,如LM。肿瘤侵犯食管或十二指肠,分别记为E或D

2切除标本记载:

术后主管医师应将切除标本沿肿瘤对侧胃壁剪开、平铺,记录:(应在手术记录中描写)

①肿瘤位置,并测量出瘤体距近侧切缘与远侧切缘距离;

②瘤体形状、质地、大小;

③侵及深度、范围;

④胃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必要时应单独留取另送病理。

⑤术后手术记录术后诊断中应按照以上分期进行详细记录。(病理未归时可暂空出)。如:胃癌(LM;T3N1M0;ⅢA)

(或)胃窦癌(LM;T3N1M0;ⅢA)

3 淋巴结清扫记录方式:

详细记录淋巴结清扫站别及分组:淋巴结分组记载方式为No.⑦

四、支持治疗的方式:包括以下内容:

1. 梗阻病人:支架置入,激光治疗,放疗。

2. 营养支持:胃肠内或胃肠外。

3. 疼痛控制:放疗或药物治疗。

4. 出血治疗:放疗、外科手术或内镜治疗。

五、手术后管理与治疗项目:

术后当日医嘱:

1. 连硬外或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 胃癌根治术后护理常规;

3. 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4. 饮食情况(禁食水、6小时后普食、糖尿病饮食等)

5. 记出入量;

6. 手术后监护病房(或ICU病房)监护

7. 持续低流量吸氧

8. 如有引流管,需注明引流管类型(“T”型引流管、蘑菇头引流管、导尿管及大香烟引流)和外接引流方式(持续负压吸引、负压吸引袋及尿袋),并记出量;

9. 持续胃肠减压;

10. 保留导尿

11. 有鼻胃管者需行雾化吸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α-糜蛋白酶1支及生理盐水100ml);

12. 应用止血药物1天[止血敏0.5 入壶Bid;Vit K 8mg 入壶Bid;立止血1ku im st、1ku 入

壶(医保病人要掌握严格适应症);

13. 常规抗生素治疗

14. 常规输液治疗

15. 胃粘膜保护剂治疗

16. 次日全胃肠外(TPN)营养液输液治疗.(TPN 1,2,3号)

17. 及时复查电解质、血常规或相应检查;

六、随访及预后观察

要求:

1. 出院时必须仔细填写胃癌病例随访表(储存于计算机中)。

2. 建立胃癌病人随访卡。(参见附录4)

3. 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随访要求进行随访。

临床病理TNM分期:(AJCC 2002年第6版)

肿瘤浸润胃壁深度(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没有侵犯固有层的原位癌

T1 肿瘤侵犯固有层或粘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或浆膜下

T2a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2b肿瘤侵犯浆膜下

T3 肿瘤穿透浆膜但未侵犯邻近结构

T4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肿瘤壁内侵犯十二指肠和食管时,要依据这些部位(包括胃)的最大侵犯深度来分期)

转移的淋巴结数目(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的淋巴结数目为1 - 6个。

N2 转移的淋巴结数目为7 - 15个。

N3 转移的淋巴结数目为16个以上

远隔转移(M)

Mx有无其它远隔转移无法评估者

M0无远处转移者,

M1有远处转移者。

分期

Stage 0 Tis N0 M0

Stage IA T1 N0 M0

Stage IB T1 N1 M0

T2a/b N0 M0

Stage II T1 N2 M0

T2a/b N1 M0

T3 N0 M0

Stage IIIA T2a/b N2 M0

T3 N1 M0

T4 N0 M0

Stage IIIB T3 N2 M0

Stage IV T4 N1-3 M0

T1-3 N3 M0

Any T Any N M1

N0 N1 N2 N3

T1 ⅠA ⅠB ⅡⅣ

T2 ⅠB ⅡⅢA Ⅳ

T3 ⅡⅢA ⅢB Ⅳ

T4 ⅢA ⅣⅣ

H1 P1 CY1 M1 ⅣⅣⅣ

ECOG(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评分标准

ECOG评分标准:

0 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起病前活动能力无任何差异。

1 能自由走动及从事轻体力活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

2 能自由走动及生活自理,但已丧失工作能力,日间不少于一半时间可以起床活动。

3 生活仅能部分自理,日间一半以上时间卧床或坐轮椅。

4 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方案选择

新辅助化疗:FOLFOX方案均2周为一个周期,手术前共进行2周期,手术时机选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3周左右进行。手术结束后1月内开始原化疗方案化疗,继续进行4周期的化疗

辅助化疗:手术结束后1月内开始FOLFOX化疗方案或ECF方案,进行6周期的化疗

首选FOLFOX7方案:

5%GS 250ml ivgtt day1 >2h

奥沙利铂130mg/m2

5%GS 250ml ivgtt day1 >2h

甲酰四氢叶酸400mg/m2

5-FU 2400mg/m2 共计240ml 5ml/h 持续泵入48h

生理盐水

FOLFOX4方案:

5%GS 250ml

奥沙利铂150mg

甲酰四氢叶酸300mg

5%GS 250ml

5-FU 500mg.

5%GS 10ml

5-FU 2000mg

5%GS 20ml

ECF方案:

表阿霉素(EPI)50mg/m2dl;

顺铂(CDDP)65mg/m2dl;

5-Fu200mg/m2 civ

每三周为一周期(化疗注意事项请参照药物使用说明或化疗手册)

以上方案皆给于中枢性止吐药物,如:欧贝8 mg 于化疗前后各入壶一次

胃癌手术后出院前的生活质量评估:

Visick标准(适用于所有胃切除患者):

Ⅰ级: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症状?

Ⅱ级:偶有轻微症状,饮食调整可控制,不影响日常生活?

Ⅲ级:轻到中度倾倒综合征,反流性胃炎症状,需药物治疗,能正常生活。?Ⅳ级:中重度症状,有明显并发症或溃疡复发,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胃癌病人随访资料卡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籍贯现住址

联系方式宅电手机工作电话

E-mail 通讯地址

亲友姓名

联系方式

手术前诊断及分期

手术情况

(术中所见,探查结果,清扫淋巴结站别,术式等)

病理结果

临床病理分期

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后评估情况

辅助化疗

其他综合治疗放疗

内分泌治疗

免疫治疗

其他

时间常规检查(血常规及生化)肿瘤标志物(PC12)腹部CT,B超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

其他

3个月

6个月

一年

三年

五年

其他随访时间

胃癌根治手术纪录模版

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正中切口长约12厘米。依次切开腹壁,逐层进腹。探查:腹腔内少量浅黄色腹水,探查盆腔和膀胱直肠窝无肿瘤种植、无转移;探查肝脏膈面、脏面、肝门、脾门、胰体尾部、肠系膜、网膜等未及明显异常。探查胃肿瘤位于胃窦部,大小约4X6X6cm,浸及浆膜;可移动、与胰腺无固定,与横结肠系膜有粘连、未侵及结肠中动脉;幽门上下及胃小弯可及肿大淋巴结,无固定成团;第二站、第三站淋巴结无肿大,故决定行D2胃癌根治术。

游离及淋巴结清扫:游离胃结肠韧带,牵引大网膜显露无血管区,自横结肠缘上切开。左侧切至脾下极处,右侧达横结肠肝曲。从横结肠中动脉右侧开始,钝锐性剥离,清除结肠系膜前叶及其脂肪淋巴组织,向上达胰腺下缘,清除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结(No.14v)及结肠中动脉周围(No.15)淋巴结。剥除胰腺被膜达胰腺上缘。在胰头和十二指肠下缘,结扎、切断胃网膜右动静脉根部,并清除幽门下(No.6)淋巴结。显露肝门区、小网膜,将其沿肝下无血管区切断。从肝门向十二指肠方向解剖,清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前面被膜及疏松组织,清扫No.12组淋巴结。显露肝固有动脉、胆总管及门静脉干。找出胃右动脉,在根部分别结扎、切断,清扫No.5组淋巴结。距幽门以远3cm处切断十二指肠,残端夹闭待吻合。沿肝固有动脉,向内侧切开肝总动脉前皱襞,向下剥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切开肝胰皱襞被膜,达肝总动脉根部。清除肝总动脉干及其根部淋巴结(No.8)。沿肝总动脉干向上解剖,清除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No.9)。分离出胃左动脉,双重结扎、切断。沿胰上缘解剖脾动脉干直达脾门,清扫胃左动脉干,脾门及脾动脉干(第No.7、10、11组)淋巴结。解剖分离贲门右侧组织,清扫贲门右淋巴结(No.1),沿胃网膜左动静脉进行分离,在其根部结扎、切断,清除No.4Sa、b组淋巴结。于近端距肿瘤5cm以上置钳,切断胃体,整块移除远端胃及肿瘤。胃肠道重建:U型缝合闭锁胃小弯,并加以浆肌层缝合包埋,留胃大弯侧约5cm拟与十二指肠进行吻合(毕I式吻合),以3-0可吸收线全层间断缝合后外加以浆肌层间断缝合进行包埋,吻合满意,吻合口通畅。腹腔内以生理盐水冲洗后,查腹内无活动性出血,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缝合关闭腹部切口。

术毕。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于100ml,术后安返病房。

胃癌手术术前谈话签字项目:

1. 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 术中大出血、呼吸心跳骤停、休克致患者死亡。

3. 术中损伤周围脏器(肝、胆道、胰腺、十二指肠、脾脏、输尿管、结肠等脏器),引起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4. 术中淋巴结清扫可能引起血管损伤(如:下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结肠中动脉、胃右和胃十二指肠血管等),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5. 根据术中情况行胃癌扩大根治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胃大部切除,肿瘤姑息切除术或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而无法切除。

6. 根据术中情况,可能需要联合脏器切除,如可能切除脾脏和部分胰腺。

7. 术后迟发性内出血危及生命。

8. 淋巴瘘或腹腔积液

9. 消化道出血(吻合口出血、应激性溃疡等)。

10. 术后心脑血管意外,伴随疾病恶化,多脏器功能衰竭。

11. 术后腹腔脓肿、切口、肺部、泌尿系等部位感染。

12. 电解质紊乱、代谢失衡、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

13. 术后胃排空障碍,胃壁缺血坏死,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吻合口破裂、瘘。

14. 术后吻合口狭窄、梗阻。倾倒综合征。碱性返流性胃炎。

15. 术后肠粘连、肠梗阻。

16. 肿瘤复发、再发及远处转移。

17. 其它

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更新

2014 年第 4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更新要旨 【摘要】2010 年第 3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发行以来,对胃癌外科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胃癌治疗更为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近年来,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问世,两次促使“指南”修订、再版。2014 年第 4 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对7 个大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更新胃手术的定义;制定食管胃结合部癌<4 cm 时淋巴结清扫的暂行规定和流程图;确定Ⅰ期胃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为常规性治疗;胃镜下治疗的相关标准;化疗方案推荐度;HER2 阴性、阳性胃癌的推荐方案、流程图;M1 胃癌的手术、化疗问题以及术后随访的相关规定)。第 4 版“指南”汲取了最新的科学成就,将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概念更为科学化、精准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 年10 月,第 3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发行,极大地改变了胃癌治疗的基本理念,高级别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全新治疗原则使胃癌治疗进入崭新的时代。近年,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指南”的补充、更新迫在眉睫。 2014 年 5 月,日本胃癌学会对第 3 版“指南”进行了修订并发行了第 4 版新的“指南”,将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更清晰、更科学化。并确定新的治疗方针,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修订、更新的要点为: (1)更新胃手术方法定义; (2)制定食管胃结合部癌长径<4cm 时淋巴结清扫的暂行规定及其流程图;(3)确定Ⅰ期胃癌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可为常规性治疗;

(4)关于胃镜下治疗,规定含未分化型成分的分化型癌,直径 <3 cm,UL(+),pT1a 适合扩大治愈切除。另外,追加组织学 muc 的处理和 UL 诊断标准;(5)设置了化疗方案的推荐度,记载了 HER2 阴性和阳性胃癌的推荐方案且制成流程图; (6)针对 M1 胃癌能切除时的治疗方针和难以适用标准化疗方案时的化疗问题,设定 7 个临床问题,予以回答和解说; (7)关于胃癌术后临床路径和随诊,制作了模板。 以下具体介绍本次更新的主要内容。 1 胃癌手术定义的更新 手术种类没有变更,仍然为全胃切除术、远端胃切除术、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胃分段切除术、胃局部切除术、非切除手术。但是,对每种类型的手术进行了明确规定。 (1)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 ,TG)含贲门(食管胃结合部)和幽门(幽门轮)的全胃切除。 (2)远端胃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 ,DG)含幽门的胃切除术,保留贲门,标准手术为切除胃的2/3 以上。 (3)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PPG)保留胃上部1/3 和幽门及部分的幽门前庭部的胃切除术。 (4)近端胃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 ,PG)含贲门(食管胃结合部)的胃切除术,保留幽门。 (5)胃分段切除术(segmental gastrectomy,SG)保留贲门、幽门的胃全周性切除,适合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者除外。

2009年胃癌诊治指南

2009年第二版 胃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制订 2009年第二版

2009年第二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成员外科: 王亚农师英强 周烨朱惠燕 傅红吴江宏赵广法杜春燕蔡宏徐宇龙子雯 内科: 李进王碧芸 印季良陈治宇 王佳蕾罗志国 朱晓东吕方芳 郭伟剑 首席专家:李进 副首席专家:王亚农 影像: 彭卫军 许玲辉 内镜: 沈俊 张召珍 放疗科:病理: 章真李桂超杜祥盛伟琪

2009年 第二版 第一部分 诊断与评估 第二部分 手 ·评估: ·病史及体检 ·血常规 ·CEA/CA19-9 ·血生化全套 ·腹部增强 CT ·盆腔增强 CT/超声(女性) ·胸部CT ·GI ·内窥镜检查(推荐超声胃镜) ·PET/CT 扫描(复发转移可能者推荐) 局限性 (M0) 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可以切除 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无法切除 身体状况差 IV 期(M1) 内 科 治 疗 根治性 手术治疗 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可以切除 身体状况差, 肿瘤无法切除 内 科 治 疗

2009年第二版 第二部分手术治疗原则 根治术前评估: 对T3-4患者,建议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或新辅助治疗。有梗阻出血倾向建议手术。腹腔镜可用于评价是否有腹膜播散情况,以决定是否适合根治性手术。手术方式: ·上1/3:(包括贲门):根据情况选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 ·中1/3:根据肿块大小和位置行近端、远端或全胃切除。 ·下1/3:(包括胃窦):首选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 ·脾脏、胰体尾及联合脏器切除:脾门淋巴结转、胰体尾及结肠受累,酌情联合脏器切除。推荐留空肠营养管。 ·建议切除的近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5cm,贲门癌食道切缘>3cm,切缘可疑者,应术中切缘冰冻病理检查。 ·切缘有3种情况: R0:切缘阴性; R1:切缘镜下阳性;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详细解读了2020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详情如下。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

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

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 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 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7.01.12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专家共识 Keywords gastric cancer;multidisciplinary team;expert consensus 目前,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以放化疗为主的其他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1],而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病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合作,可以建立合理的胃癌诊疗流程,同时也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及质量。 1胃癌MDT的意义 首先,MDT讨论可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精准确定胃癌治疗前的临床分期,而准确的分期也是规范化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和前提。其次,MDT是对胃癌病人实施合理综合治疗的必要条件。最佳、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只有通过MDT讨论才能够得出。最后,MDT在胃癌病人治疗期间及阶段治疗后的随访方面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科室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还有助于指导病人生活及饮食,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和随诊,从而积极改善病人的预后。 2胃癌MDT学科及人员组成 2.1胃癌MDT的学科组成包括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放射治疗科、诊断科室(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内镜中心、护理部、心理学专家、营养支持及社会工作者(临终关怀)等。 2.2人员组成及资质(1)医学领域成员(核心成员):胃肠外科医师2名、肿瘤内科医师1名、消化内科医师1名、放射诊断医师1名、组织病理学医师1名、其他专业医师若干名(根据MDT需要加入),所有参与MDT讨论的医师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独立诊断和治疗能力,并有一定学识和学术水平。(2)相关领域成员(扩张成员):临床护师1~2名和协调员1~2名。所有MDT参与人员应进行相应职能 分配,包括牵头人、讨论专家和协调员等。 3胃癌MDT材料准备 准备材料包括详细病史、体格检查、病理学活检、影像资料[超声、胃镜、CT或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主要实验室检查资料(如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指标、肿瘤标记物等)。如果是老年人或伴心、肺、肾、脑疾病的病人,需要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检查、肺功能、肾功能和头颅MRI等检查。 4不同情况胃癌MDT诊疗策略 4.1早期胃癌 4.1.1MDT讨论重点(1)是否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2)手术切除的方式及范围。(3)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4.1.2治疗原则部分T1a及T1b期肿瘤可于经验丰富的中心行EMR及ESD[2],术前应由以内镜医师为主的MDT进行详细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避免行二次手术治疗。如果经MDT评估不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可考虑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部位及病理学检查情况,可行楔形切除、胃部分切除(近端或远端)、全胃切除等。在淋巴结清扫方面,根据肿瘤位置及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选择行D1式、D1+α式或D1+β式、D2式[3-4]。 4.2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 4.2.1MDT讨论要点(1)是否行新辅助治疗。(2)手术切除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3)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4.2.2治疗原则目前公认的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为标准的胃切除术(远端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对于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如横结肠、胰腺、肝脏等,经术前MDT评估后,可行联合器官切除。对于术前临床分期为T3/4N+的病例,可考虑行新辅助治疗[5]。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建议行术后辅助化疗。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肿瘤残留,可行术后辅助放化疗。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进展期胃癌应积极评估围手术期风险,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综合 通信作者:苏向前,E-mail:suxiangqian2014@https://www.360docs.net/doc/a4305754.html,;陈凛,E-mail:chenlinbj@https://www.360docs.net/doc/a4305754.html,

胃癌诊治指南(权威)

胃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制订

第二部分手术治疗原则 ◆根治性手术 根治术前评估: 建议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或新辅助治疗。有梗阻出血倾向建议手术。腹腔

镜可用于评价是否有腹膜播散情况,以决定是否适合根治性手术和新辅助治疗。 手术方式: ·上1/3:(包括贲门):根据情况选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 ·中1/3: 全胃切除或胃大部切除。 ·下1/3:(包括胃窦):首选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 ·脾脏、胰体尾及联合脏器切除:脾门淋巴结转移、胰体尾及结肠受累,酌情联合脏器切除。推荐留空肠营养管。 ·建议切除的近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5cm,贲门癌食道切缘>3cm,切缘可疑者,应术中切缘冰冻病理检查。 ·切缘有3种情况: R0:切缘阴性; R1:切缘镜下阳性; R2:切缘肉眼阳性。 ·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标准: 腹膜种植或远处转移 无法完全切除 肿瘤侵犯或包绕大血管

·淋巴结清扫范围推荐D2淋巴结清扫: D0: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未完成第一站淋巴结; D1: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包括相应区域第一站淋巴结; D2: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包括相应区域第一、二站淋巴结。 ◆姑息性手术 一类是患者有梗阻症状而原发灶不能切除,行胃肠道捷径或空肠造瘘手术以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另一类是探查中发现有腹盆腔种植转移灶,已丧失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而原发灶又可切除,则局部病灶的切除可消除肿瘤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可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术后化疗的效果。 第三部分病理诊断原则 原发性胃癌胃切除标本的检查 ?原发性肿瘤* ?外科切缘评估? ?淋巴结评估? 原发性胃癌的组织学类型§

日本早期胃癌EMRESD指南(中文翻译完整版)

日本早期胃癌EMR/ESD指南(中文翻译完整版) 为了使早期胃癌EMR和ESD取得良好的结局,优秀的技术、有关诊断的知识、适应症、操作程序、治愈性的评估、并发症、术后的长期随访和组织病理学都是非常必要的。随着EMR和ESD被应用得更广泛和更复杂,适合患者的治疗标准已经确立。尽管这些技术和知识已经被日本的内镜医生所熟知,我们推测这些知识在其他国家仍然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消化内镜学会(JGES)与日本胃癌协会(JGCA)共同制定了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 该指南的目标对象为接受EMR或ESD的患者。该指南的使用者为实施EMR或ESD的临床医生以及他们的管理者。该指南仅仅是一个指导的标准,选择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年龄,并发疾病,社会状况和其他因素。 适应症 基本观点 早期胃癌一经确诊,推荐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证据水平Ⅳa,推荐等级 B)

目前尚没有研究表明内镜治疗早期胃癌具有更好的预后和生活治疗,也没有证据表明开腹手术与内镜治疗在预后和生活治疗方面的差异。 但是,在一项长期随访研究中,71名患者经内镜诊断早期胃癌,这些患者没有接受外科手术或诊断后延迟6个月以上才接受手术,5年内发展为进展期的比例为63.0%(95% CI: 48–78%)。包括这个研究在内的不同的研究均表明,早期胃癌的患者,即便在诊断后延迟6个月接受手术,也是获益的。 一般来说,只有当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非常低的情况下方可实施内镜切除术,而且病变的大小和位置应确保能够整块切除。(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 内镜治疗作为保留全胃的技术,虽没有正式测试,我们可以推断内镜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要优于外科手术。因而,内镜治疗应当用于那些治愈的可能性高的病变。 虽然一些观察性研究旨在阐明早期胃癌的自然病程,但我们不期望未切除的早期胃癌导致死亡。除了术前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基于风险-获益分析并考虑每个病人的病情。根据肿瘤相关的因素被分类为绝对适应症,扩大适应症及无适应

胃癌诊疗规范(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胃癌(Gastric Carcinoma)就是指原发于胃得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得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就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得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得总体策略就是以外科为主得综合治疗,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得胃癌就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得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得症状,随着病情得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得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与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

出现剧烈腹痛得胃穿孔症状。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得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④出血与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⑤其她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得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与恶病质。 (二)体征 一般胃癌尤其就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得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就是体检可获得得唯一体征。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得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得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得可能。③胃肠梗阻得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其中,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腹水征、下腹部盆腔包块、脐部肿物、直肠前窝种植结节、肠梗阻表现均为提示胃癌晚期得重要体征。因此,仔细检查这些体征,不但具有重要得诊断价值,同时也为诊治策略得制订提供了充分得临床依据。 (三)影像检查

日本第三版胃癌指南

日本胃癌分类英文第三版日本胃癌协会 2011日本胃癌协会与国际胃癌协会1 总则用大写T、H等字母表示胃癌分类和记录。字母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每个参数的疾病的范围(如T3,H1)。疾病范围不清楚时,用X表示。临床分类与病理分类依据来源于诸多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源。(见表1)。临床分类(c),是基于治疗前的评估,即关于合理手术方式的决定之前。临床分类对指导治疗方式选择及治疗方案评估是极其重要。病理分类是在临床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来源于病理检查证据的补充或修改。病理分类告知了其他治疗的制定及预后信息。对TNM分期有怀疑的地方,应该需要更先进的分类。按照以下顺序记录肿瘤组织:肿瘤定位、宏观分型、大小、组织学类型、侵犯深度、癌--基质关系渗透模式 2 胃癌的解剖范围与分期 2.1. 原发肿瘤的描述 2.1. 病变的范围及数目每一个病变需记录最大的长宽尺寸。对于多个病变,记录病变侵犯最深的T分期(或最大病变的T分期)2.1.2 肿瘤定位2.1.2.1 胃的三个区域及胃食管联合部胃的解剖:通过平分胃小弯及胃大弯三点的连线把胃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对所在部位的胃癌的描述。病变超过一个部位,则以肿瘤侵犯的程度的降序并以相应字母记录,如LM或UML。如果肿瘤侵犯食管或十二指肠,分别以E或D记录。Table 1 临床与病理学分类临床病理学体格检查、影像学、内镜、腹腔镜或外科手内镜或手术切除组织的组织学;腹腔灌洗细术发现。活检、细胞学、生物化学和

生物组胞学织学胃与食管联合处上下2.0cm被定义为胃食管联合区域。此区域胃食管联合腺癌有其特有的特征,无论其组织学类型。胃食管联合部腺癌的位置用E(近端 2.0cm部分)或G(远端 2.0cm部分)描述,并记录被侵犯的首要部位,例如E(病变全在食管)、EG(食管与胃被侵犯的范围相等)、G。记录肿瘤中心与胃食管联合处的距离。 EGJ被定义为食管和胃肌肉的边界。临床上,可由一个以下内容之一来确定:(a)内镜下显示食管下端纵向栅栏状排列的末端;(b)通过钡餐显示的His角水平线;(c)胃镜或钡餐研究中显示的纵向的近端褶皱的胃大曲线的末端(;d)切除的胃和食管的宏观caliber改变水平。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鳞-柱状细胞交界(SCJ)并不总是与EGJ 相符合。在临床上,肿瘤的位置,往往表现为贲门,胃底,体,胃切迹和胃窦部。胃的横切面:胃的横切面周长被平分为四个部分,大弯和小弯,前壁和后壁。残胃癌:2.1.2.3残胃癌癌残胃癌包括所有胃切除术后产生的癌,不论原发病灶组织学类型(良性或恶性)或复发风 险、切除范围,重建的方式。如果可以,应记录原胃切除的手术方式及重建方式。a.前胃大部切除术病变的类型:良性(B)、恶性(M)或未知(X)b.胃大部切除的原与当前诊断的时间间隔,年限(不明:X)。 c..肿瘤在残胃的位置:解剖位置(A),胃缝合线(S)其他位置(O,或总残胃(T)。侵犯到食道(E)、十二指肠(D)或空肠(J)以相应字母记录。例子:

2019胃癌诊疗规范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①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标本展平,使粘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②标本固定:置于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包埋前固定时间须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③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垂直定向包埋。

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及日本胃癌协会早期胃癌EMRESD指南(2015,中文翻译版)

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及日本胃癌协会 早期胃癌EMR/ESD指南(2015,中文翻译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黄思霖龚伟翻译 制定指南的必要性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治疗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在日本,得益于在全国范围开展内的筛查项目和内镜知识、技术的进步,早期胃癌在胃癌中的检出比例越来越大。如果肿瘤具备等同的治疗效果,内镜治疗被认为更优于开腹及腹腔镜手术。 为了使早期胃癌EMR和ESD取得良好的结局,优秀的技术、有关诊断的知识、适应症、操作程序、治愈性的评估、并发症、术后的长期随访和组织病理学都是非常必要的。随着EMR和ESD被应用得更广泛和更复杂,适合患者的治疗标准已经确立。尽管这些技术和知识已经被日本的内镜医生所熟知,我们推测这些知识在其他国家仍然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消化内镜学会(JGES)与日本胃癌协会(JGCA)共同制定了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 制定JGES指南的基本原则 自1992年起,JGES先后发布了三个版本的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但是至今为止,这些指南是由数名专家共议,主要关注于

技术现状,而并没有严格的遵循循证医学。因此,2010年1月,JGES 为了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设计治疗指南而设立了指南委员会。委员会决定首先处理相对紧迫的话题,包括胃ESD和EMR,食道ESD和EMR,抗血栓治疗患者的内镜操作,以及内镜操作的麻醉与镇静。抗血栓治疗患者的消化内镜指南的英文版已经于2014年出版,随后启动了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的制定。 制定JGES指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所述: (此段省略) 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的制定程序 委员会成员 共有5名专家包括4名消化内镜专家以及消化道病理专家受邀作为指南工作委员会。另外8名专家包括1名消化内镜专家,3名胃肠病专家,1名临床肿瘤专家,1名消化道外科专家,1名放射科专家和1名消化道病理专家,受邀作为评价和鉴定委员会。 证据水平,推荐等级和短语 工作委员会确定了以下7个分类:适应症,术前诊断,技术,治愈性的评价,并发症,术后长期随访,和组织病理学。对于每一个分类,他们都起草了简要的共识;例如:“一般来说,只有当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非常低的时候方可实施内镜切除术,而且病变的大小和位置

胃癌治疗指南

、入院常规: (一)一般检查: 1. 血常规+ 血型 2. 尿常规 3. 便常规+ OB 4. C21 5. 乙肝五项 6. 抗HCV 7. 抗HIV 8. RPR 9. PT+APTT+Fbg 10. 肿瘤标志物(男性:CEA +AFP +CA125+CA199+PSA 女性:CEA +AFP +CA125+CA199+CA153;) 11. 血气 12. 肺功能 13. 心电图 14. 胸部正侧位片X光片 15. 腹部B超 (二)特殊检查: 1. 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 2. 上消化道造影; 3. 腹部CT检查+三维成像(强调用5mm薄层CT); 4. 超声内镜检查、 二、术前准备 (一)术前常规医嘱: 1. 医嘱中注明拟定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手术术式; 2. 备皮; 3. 青霉素皮试; 4. 术晨禁食水; 5. 术晨置胃管; 6. 术晨置尿管(根据病人排尿情况酌定)(尽量麻醉后下) 7. 术前晚大甘油栓灌肠一次(酌情)。 8. 术前晚口服安定5mg.; 9. 备压积红细胞2 - 4U(查ABO正反定、Rh CDE,手术前一定要签输血同意书!) 10. 术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写明所需穿刺包及物品种类、数量) 11. 需要吻合器者,术前写明需备吻合器的型号。提前向护士长申请所使用的型号、数量,并向家属声明为全部自费,签署自费协议书,医保病人须先交费 (二)特殊情况术前医嘱 1.合并幽门梗阻病人: 1) 术前应予充分胃肠减压,记出入量。 2) 检测病人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 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应予全胃肠外营养TPN。 4) 术前3天开始洗胃:0.9%或10%温盐水200ml洗胃,日两次。 2.术前检查估计肿瘤有可能侵犯横结肠者,术前应行肠道准备

日本第三版胃癌指南

日本胃癌分类英文第三版 日本胃癌协会 2011日本胃癌协会与国际胃癌协会 1总则 用大写T、H等字母表示胃癌分类和记录。字母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每个参数的疾病的范围(如T3,H1)。疾病范围不清楚时,用X表示。临床分类与病理分类依据来源于诸多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源。(见表1)。临床分类(c),是基于治疗前的评估,即关于合理手术方式的决定之前。临床分类对指导治疗方式选择及治疗方案评估是极其重要。病理分类是在临床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来源于病理检查证据的补充或修改。病理分类告知了其他治疗的制定及预后信息。对TNM分期有怀疑的地方,应该需要更先进的分类。按照以下顺序记录肿瘤组织:肿瘤定位、宏观分型、大小、组织学类型、侵犯深度、癌--基质关系渗透模式 2胃癌的解剖范围与分期 2.1.原发肿瘤的描述 2.1.病变的范围及数目 每一个病变需记录最大的长宽尺寸。对于多个病变,记录病变侵犯最深的T分期(或最大病变的T分期) 2.1.2肿瘤定位 2.1.2.1胃的三个区域及胃食管联合部胃的解剖:通过平分胃小弯及胃大弯三点的连线把胃 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对所在部位的胃癌的描述。病变超过一个部位,则以肿瘤侵犯的程度的降序并以相应字母记录,如LM或UML。如果肿瘤侵犯食管或十二指肠,分别以E或D记录。 胃与食管联合处上下2.0cm被定义为胃食管联合区域。此区域胃食管联合腺癌有其特有的特征,无论其组织学类型。胃食管联合部腺癌的位置用E(近端2.0cm部分)或G(远端2.0cm部分)描述,并记录被侵犯的首要部位,例如E(病变全在食管)、EG(食管与胃被侵犯的范围相等)、G。记录肿瘤中心与胃食管联合处的距离。 EGJ被定义为食管和胃肌肉的边界。临床上,可由一个以下内容之一来确定:(a)内镜下显示食管下端纵向栅栏状排列的末端;(b)通过钡餐显示的His角水平线;(c)胃镜或钡餐研究中显示的纵向的近端褶皱的胃大曲线的末端;(d)切除的胃和食管的宏观caliber改变水平。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鳞-柱状细胞交界(SCJ)并不总是与EGJ相符合。在临床上,肿瘤的位置,往往表现为贲门,胃底,体,胃切迹和胃窦部。 胃的横切面:胃的横切面周长被平分为四个部分,大弯和小弯,前壁和后壁。 残胃癌:2.1.2.3残胃癌癌 残胃癌包括所有胃切除术后产生的癌,不论原发病灶组织学类型(良性或恶性)或复发风

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TNM分期

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TNM分期 发表者:董剑宏3960人已访问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和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不仅在日本,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今年,日本胃癌学会出版了《胃癌处理规约》第14版和《胃癌治疗指南》第3版。较以前各版,2者均有较大的修改,且2者也做了明确的分工。 《胃癌处理规约》主要内容是胃癌进行程度、癌肿状态(原发癌、转移、分期)的记载方法和治疗结果的评价方法。 《胃癌治疗指南》主要内容是各种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临床具体方法等。 新的日本胃癌N分期已经不再以淋巴结转移部位进行分站,而是以转移数目进行分期,日本分期与国际分期全面接轨。 2008年8月19日,AJCC(美国抗癌协会)、UICC(国际抗癌联盟)、IGCA(国际胃癌协会)员在美国纽约州的水牛城召开了旨在修订和统一胃癌分期的会议,第一次邀请了日本胃癌专家参与胃癌TNM分期的制定工作,随后修订的第14版日本胃癌规约表明,胃癌的分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UICC、AJCC和JCGC(日本胃癌协会)三大系统的统一,在世界范围内横向评价胃癌疗效提供了权威的标准,对促进胃癌的临床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为癌病例愈百万,其中41%发生在中国;全球每年因胃癌死亡80万,中国占35%。 胃癌胃壁浸润深度(T)记载 TX 癌浸润深度不明者 T0 无癌 T1 癌局限于黏膜(M)或黏膜下层(SM) T1a 癌局限于黏膜(M) T1b 癌局限于黏膜下层(SM) T2 癌浸润越过黏膜下层,但局限于固有肌层(MP) T3 癌浸润越过固有肌层,但局限于浆膜下组织(SS) T4 癌浸润达浆膜面或露出,或波及其他脏器 T4a 癌浸润达浆膜面或穿破露出于腹腔(SE) T4b 癌浸润直接到达其他脏器(SI) 侵及邻近结构----特指以下组织器官:脾脏、横结肠、肝、膈肌、胰腺、腹壁、肾上腺、肾脏、小肠及后腹膜。侵犯食管或十二指肠时,以包括胃病灶在内最深的侵犯为T标准。 淋巴结转移程度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无不明确者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转移1~2枚 N2 区域淋巴结转移3~6枚 N3 区域淋巴结转移7枚以上 N3a 区域淋巴结转移7~15枚 N3b 区域淋巴结转移≥16枚 病期分类

2019胃癌指南解读

---------------------------------------------------------------最新资料推荐------------------------------------------------------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2019胃癌指南解读 2019 年年 V1 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 2019-05-11 作者: 徐泽宽来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9 年 5 月第 35 卷第 5 期【摘要】胃癌诊治领域近年来进展迅速,《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南》)也不断推出新的版本,以跟进最新的前沿进展。 2019 年 V1 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修订: (1)更新了胃癌不可根治性切除的标准;(2)修改了胃癌的风险分析,新增了肿瘤风险评估和遗传学咨询;(3)修改了局部进展期、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部分化疗方案;(4)修改了胃癌放疗的部分内容。 新版《指南》对胃癌的治疗理念更规范化、科学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系由 25 个世界知名的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每年发布各种恶性肿瘤的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和遵循。 1/ 3

2019 年 1 月,NCCN 发布了 2019 年 V1 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更新内容主要通过Pubmed 数据库检索 2019 年 6 月 27 日至 2019 年 6 月 27 日收录的关于人类胃癌的英文文献,从检索结果中选择Ⅱ期、Ⅲ期、Ⅳ期临床试验和治疗指南、随机对照试验、Meta 分析、系统综述及效度研究等文献。 引进了新的临床证据和标准,对《指南》进行修订。 2019 年版《指南》在内容上基本与前几版保持一致,但新版《指南》重点突出了个体化治疗和系统化治疗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旧版《指南》的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medically unfit)更名为不适合外科手术的病人(non-surgical candidate),包含了不能耐受手术病人和能耐受手术但不愿手术病人。 此类病人的重新分类,使临床治疗更具人性化,充分尊重病人个人意愿,体现了个体化的治疗模式;(2)对于不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局部复发或存在远处转移的病人,把旧版《指南》中姑息性治疗方案中的化学治疗更改为系统治疗,系统治疗包含了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及术后放化疗等一系列的治疗,这一名称的更改体现了综合治疗的模式;(3)在既往遗传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大幅度修改了高风险综合征的评估标准,同时新增加了肿瘤风险评估和遗传学咨询的内容,这两部分内容的修订为肿瘤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 )))))))) 1 范围 本规范制定了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 院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在肉眼下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II型)、凹陷型(III型)和混合型。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 1.1.1.1.1.2

4 诊治流程图 拟诊胃癌病胃癌门继续随 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及内镜等检 组织或病理学检 排除诊确定诊 可切不可切可切除性评 高级别上皮内瘤部分早期胃粘膜内中晚期胃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内镜下微创治疗 随访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但多种因素会影响胃癌的发生。目前所知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亚硝基化合物;③高亚硝酸盐的摄入;④二羰基化合物;⑤真菌; ⑥遗传性。 5.2 高危人群 5.2.1 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 )))))). 1.1.1.1.1.2 5.3.2 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5.3.3 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 5.3.4 吸烟:吸烟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

倍。 5.3.5 治疗:接受过胃部手术。 5.3.6 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5.3.7 家族肿瘤疾病史:包括家族胃癌史,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 5.3.8 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 5.3.9 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患胃癌风险更高。 5.3.10 经济状况: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5.3 症状 5.3.1 发病时间 发病到就诊时间,在3个月之内占10%,在3个月至2年之间占70%,在2年以上占20%。 5.3.2 主要症状 没有特异性表现。癌症早期几乎不会有症状,以消瘦为最多,其次为胃区疼痛、食欲不振、呕吐等。初诊时患者多已属晚期。早期胃癌的首发症状,可为上腹不适(包括上腹痛,多偶发),或饱食后剑突下胀满、烧灼或轻度痉挛性痛,可自行缓解;或食欲减退,稍食即饱。癌发生于贲门者有进食时哽噎感,位于幽门部)))))). 1.1.1.1.1.2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胃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制定了胃癌(包括食管胃交界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病变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在肉眼下大体类型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II型)、凹陷型(III型)和混合型。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4 诊治流程图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但多种因素会影响胃癌的发生。目前所知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亚硝基化合物;③高亚硝酸盐的摄入;④二羰基化合物;⑤真菌;⑥遗传性。 5.2 高危人群 5.2.1 性别: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1.5倍。 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及内镜等检查 组织或病理学检查 拟诊胃癌病例 胃癌门诊 继续随访 可切除性评估 不可切除 可切除 排除诊断 确定诊断 部分早期胃癌 中晚期胃癌 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粘膜内癌 内镜下微创治疗 随访

5.3.2 年龄: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5.3.3 饮食: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 5.3.4 吸烟:吸烟男性死于胃癌的人数是不吸烟男性的2 倍。 5.3.5 治疗:接受过胃部手术。 5.3.6 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 5.3.7 家族肿瘤疾病史:包括家族胃癌史,遗传性非息肉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等遗传性疾病等。 5.3.8 恶性贫血:常合并萎缩性胃炎。 5.3.9 肥胖: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患胃癌风险更高。 5.3.10 经济状况:经济较差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5.3 症状 5.3.1 发病时间 发病到就诊时间,在3个月之内占10%,在3个月至2年之间占70%,在2年以上占20%。 5.3.2 主要症状 没有特异性表现。癌症早期几乎不会有症状,以消瘦为最多,其次为胃区疼痛、食欲不振、呕吐等。初诊时患者多已属晚期。早期胃癌的首发症状,可为上腹不适(包括上腹痛,多偶发),或饱食后剑突下胀满、烧灼或轻度痉挛性痛,可自行缓解;或食欲减退,稍食即饱。癌发生于贲门者有进食时哽噎感,位于幽门部

胃癌诊疗规范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胃癌就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胃癌的发生就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就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的胃癌就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