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一氮、硫、硅方程式大全

2015-2016高一氮、硫、硅方程式大全

高一 ( ) 班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密……………………………………封……………………………………线……………………………………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完整版)[1]2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点燃 2、22CuCl Cl Cu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 2(浓) 15、↑+?→?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16、↑+?→?+?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极稀)

高一化学方程式整理大全

高一化学方程式整理大全 方程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 Al2(S 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CaO高温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

最新高中硫、氮化学方程式总结知识讲解

第五章 评说硫、氮的功与过化学方程式总结 1. S +K 2S +3CO 2↑+N 2↑(黑火药爆炸) 2. 3. 2Cu 4. Hg +S HgS 5. H 2+S 2S 6. S +O 2 (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7. 2H 2S +3O +2H 2O (发出淡蓝色火焰) 8. 2H 2S +O 2(不足)2S +2H 2O (H 2S 不完全燃烧) 9. 2H 2S +SO 2 3S +2H 2O 10. H 2S + CuSO 4 = CuS ↓(黑)+ H 2SO 4 (检验H 2S ) 11. H 2S + Pb(NO 3)2 = PbS ↓(黑)+ 2HNO 3 (检验H 2S ) 12. SO 2+H 2O H 2SO 3 (二元中强酸) 13. 2H 2SO 3+O 22H 2SO 4 14. 2SO 2 + O 2 催化剂 加热 2SO 3 (SO 2的催化氧化) 15. SO 3+H 2O H 2SO 4 16. SO 2 + Br 2 + 2H 4 + 2HBr (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7. NaCl +H 2SO 4(浓) 4+HCl ↑ 18. NaNO 3 + H 2SO 4+HNO 3↑ 19. 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剧烈反应,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成绿色,品红溶液褪色 20. C +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21. BaCl 2 + H 2SO 4BaSO 4↓+2HCl 22. BaCl 2 + Na 2SO 4BaSO 4↓+2NaCl 23. BaCl 2 + Na 2CO 3BaCO 3↓+2NaCl 24. BaCO 3 +2HCl BaCl 2+H 2O +CO 2↑ 25. Ba 2+ + SO 42- BaSO 4↓ 在实验室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42-时,常常先用盐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 32- 、SO 32-、Ag +等干扰,再加入BaCl 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SO 42-。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 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⑴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__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是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容易液化,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显 ______性。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和 _____________,因此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 ________反应,用_______表示。在品红溶液中滴入亚硫酸溶液后,溶液退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性。 ⑵氮气:是一种______色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一种______色、_____溶于水的有______气体,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一种___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气体, 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酸雨的概念: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溶于水后形成pH_____的雨水,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酸化,还会加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的腐蚀。测量酸雨的pH值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⑷防治酸雨的措施 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SO2中含有+4价的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氧化剂还原剂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绝对全)

高考总复习之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 第一册 第一章 卤素 第一节 氯气 1、NaCl 2Cl Na 22?? →?+点燃 2、22CuCl Cl Cu ?? →?+点燃 3、32FeCl 2Cl 3Fe 2??→?+点燃 4、HCl 2Cl H 22?? ??→?+点燃(光照) 5、32PCl 2Cl 3P 2??→?+点燃 6、523PCl Cl PCl →+ 、 7、HClO HCl O H Cl 22+→+ 8、O H 2CaCl ClO Ca Cl 2OH Ca 222222++→+)()( 9、HClO 2CaCO O H CO ClO Ca 3222+↓→++)( 10、O H NaCl NaClO Cl NaOH 222++→+ 11、↑++?→? +? 2222Cl O H 2MnCl MnO HCl 4 12、O H 8Cl 5KCl 2MnCl 2HCl 16KMnO 22224+↑++→+(浓) 13、2O HCl 2HClO 2+?? →?见光 第二节 氯化氢 14、↑+→+HCl NaHSO SO H NaCl 44 2(浓) 15、↑+?→? +?HCl SO Na NaCl NaHSO 424 《 16、↑+?→?+?HCl 2SO Na SO H NaCl 2424 2(浓)(14、15结合)

17、33HNO AgCl AgNO HCl +↓→+ 18、33NaNO AgCl AgNO NaCl +↓→+ 19、33KNO AgCl AgNO KCl +↓→+ 20、↑++→+2223CO O H CaCl CaCO HCl 2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21、O H Cu H CuO 22+?→? +? 22、O H 2NO 4CO HNO 4C 2223+↑+↑→+ 23、O H 3NO NH NO Zn 4HNO 10Zn 4234233++?→?+?)((极稀) 24、4243324SO H 15PO H 6P Cu 5O H 24CuSO 15P 11++→++ ( 25、O H 3KCl Cl 3HCl 6KClO 223+↑→+(浓) 26、O H 3NO NH NO Mg 4HNO 10Mg 4234233++?→?+? )((极稀) 27、O H 31SO K SO Fe 9SO Cr SO H 31O Fe 6O Cr K 2423423424243722+++→++)()( 28、↑+↑+→++2223CO 3N S K S C 3KNO 2 第四节 卤族元素 29、HF 2F H 22→+ 30、HBr 2Br H 22→+ 31、HI 2I H 22→+ 32、22Br NaCl 2Cl NaBr 2+→+ 33、22I KCl 2Cl KI 2+→+ , 34、22I KBr 2Br KI 2+→+ 35、33NaNO AgBr AgNO NaBr +↓→+ 36、33KNO AgI AgNO KI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化学方程式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化学方程式汇总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必修1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4Na +O 2=2Na 2O (白色) 2Na + O 2 △ Na 2O 2 (淡黄色) 2Na +Cl 2 点燃 2NaCl 2、钠与水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浮、熔、游、响、红) 3、 氧化钠 过氧化钠 Na 2O+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O+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Na 2O+2HCl=2NaCl+H 2O 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6、Na 2CO 3和NaHCO 3 ①、与酸的反应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NaHCO 3+HCl=NaCl+H 2O+CO 2↑(反应速率更快) ②、与碱的反应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2NaHCO 3+Ca(OH)2=CaCO 3↓+Na 2CO 3+2H 2O NaHCO 3+NaOH = Na 2CO 3+H 2O ③、与盐的反应 Na 2CO 3+CaCl 2=2NaCl+CaCO 3↓ Na 2CO 3+BaCl 2=2NaCl+BaCO 3↓ ④、相互转化 2NaHCO 3 △ Na 2CO 3+H 2O+CO 2↑ (加热分解) Na 2CO 3+H 2O+CO 2=2NaHCO 3 (向Na 2CO 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结合Al 2O 3 和Al(OH)3的两性进行记忆!) 1、铝与非金属: 4Al + 3O 2 == 2Al 2O 3 2、铝与弱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2Al+6H + == 2Al 3++3H 2 ↑ 铝与强氧化性酸:钝化(浓H 2SO 4、浓HNO 3) 3、铝与碱:2Al+2NaOH +2H 2O==2NaAlO 2 + 3H 2↑ ; 2Al+2H 2O+2OH -==2AlO 2-+3H 2↑ 4 ①、氧化铝与酸反应: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②、氧化铝与碱反应:Al 2O 3 +2NaOH == 2NaAlO 2 + 2H 2O 5、氢氧化铝制备:可溶性铝盐和NH 3·H 2O AlCl 3+3NH 3·H 2O==Al(OH)3↓+3NH 4Cl Al 3++3NH 3·H 2O==Al(OH)3↓+3NH 4+ 6、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 2Al(OH)3 △ Al 2O 3+2H 2O 7、氢氧化铝与酸反应:Al(OH)3 3 + 3H 2O 8、氢氧化铝与碱反应:Al(OH)3 +NaOH == NaAlO 2 + 2H 2O 9、“铝三角”(氢氧化铝的反应在上面已经提到,略): AlCl 3+3NaOH (少量)=Al(OH)3↓+3NaCl Al 3++3OH -=Al(OH)3↓+ AlCl 3+4NaOH (过量)=2NaAlO 2 + 2H 2O +3NaCl Al 3++4OH - = AlO 2- +2H 2O NaAlO 2+HCl (少量)+H 2O=Al(OH)3↓+NaCl AlO 2- +H + +H 2O =Al(OH)3 ↓ NaAlO 2+4HCl (过量)=AlCl 3+3NaCl+2H 2O AlO 2- +4H + =Al 3+ + 2H 2O

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

硫和氮的化学方程式 一、硫 1.硫与金属的反应 (1)硫与铜反应:2Cu+S → Cu2S (硫化亚铜,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2)硫与铁反应:Fe + S →FeS (硫化亚铁, 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3)硫还可以与钠、镁、铝等金属反应: 2 Na + S 研磨 Na2S Zn + S △ZnS Mg + S △MgS Hg + S △HgS 2Al + 3S △ Al2S3 2.硫与非金属的反应 (1)硫与氢气反应:H2 + S △ H2S (硫的氧化性) (2)硫与氧气反应:S + O2→SO2(硫的还原性) 3.硫与化合物反应 S + 2H2SO4 (浓) △ 3SO2↑+ 2H2O S + 6HNO3 (浓) △ 6NO2↑+ H2SO4 + 2H2O 3S + 6 NaOH→ 2Na2S + Na2SO3 + 3H2O S + 2KNO3+ 3C → K2S + N2↑+3CO2↑(黑火药) 4.硫的性质 硫是淡黄色晶体,俗称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CS2);由于硫易溶于二硫化碳,所以粘在试管上的硫可用二硫化碳除 去。硫在火山口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5.硫的用途 (1)用于制造硫酸。 (2)用于制造黑火药、焰火、火柴。 (3)用于制造农药(如石灰硫黄合剂) (4)医学上用于制硫黄软膏。

二、硫化氢 (一)、气体性质 1.可燃性 (1)不完全燃烧:2H2S + O2→ 2H2O + 2S↓ (2)完全燃烧:2H2S + 3O2→ 2H2O + 2SO2 2.不稳定性 H2S→H2 + S(把H2S加热到300℃左右,就会分解) 3.强还原性 (1) H2S+Cl2→ S↓+2HCl 现象:H2S能使氯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2) H2S+Br2→ S↓+2HBr 现象:H2S能使溴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 H2S+I2→ S↓+2HI 现象:H2S能使碘水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4) 5H2S+2KMnO4+3H2SO4→ K2SO4+2MnSO4+5S↓+8H2O 现象:H2S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5) H2S+H2SO4(浓) →S↓+SO2↑+2H2O 现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6) H2S+8HNO3(浓) →H2SO4+8NO2↑+4H2O 现象:有棕色NO2气体产生 (7) 3H2S+2HNO3(稀) →3S↓+2NO↑+4H2O 现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8) H2S+2FeCl3→FeCl2+S↓+2HC1 现象:通入H2S后,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9) 2H2S+SO2→3S↓+2H2O 现象:两种气体混合后,瓶壁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4.H2S气体与某些重金属盐溶液反应产生硫化物沉淀 (1) H2S+CuSO4 →CuS↓+H2SO4 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 (2) H2S+2AgNO3→ Ag2S↓+2HNO3 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 (3) H2S+Pb(NO3)2→PbS↓+2HNO3 现象:通入H2S后,生成黑色沉淀 (PbS为黑色沉淀,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H2S气体)

有关铝 硫 氮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铝化学方程式 2Al +6HCl ==== 2AlCl3+ 3H2↑ 2Al + 3H2SO4(稀)==== Al2(SO4)3+ 3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3H2↑ Al + 6HNO3(浓)==Δ==Al(NO3)3+ 3NO2↑+ 3H2O Al + 4HNO3(稀)==== Al(NO3)3+ NO↑+ 2H2O 8Al + 30HNO3(再稀一点)====8Al(NO3)3+ 3N2O↑+ 15H2O 8Al + 30HNO3(极稀)====8Al(NO3)3+ 3NH4NO?↑+ 9H2O 8Al + 3Fe3O4==高温== 4Al2O3+9Fe(铝热反应) 2Al(OH)3==Δ== Al2O3+3 H2O Al2(SO4)3+ 6NH3·H2O ==== 2Al(OH)3↓+ 3(NH4)2SO4 Al2O3+ 6HCl=2AlCl3+ 3H2O Al2O3+2NaOH+2H2O====2NaAlO2+3H2O Al2O3+ 2NaOH + 3H2O ==== 2Na[Al(OH)4] AlCl3+ 3NaOH ==== Al(OH)3↓+ 3NaCl Al(OH)3+ NaOH ==== Na[Al(OH)4] Al2(SO4)3+ 6 NaHCO3==== 2 Al(OH)3↓+ 3 Na2SO4+ 6 CO2↑ NaAlO2 + HCl(少量)+ H2O ==== Al(OH)?↓+ NaCl Al(OH)3+ 3 HCl ==== AlCl3+ 3 H2O NaAlO2+ 4 HCl(过量)==== AlCl3+ NaCl + 2 H2O 2NaAlO2+ CO2(少量)+ 3 H2O ==== 2 Al(OH)3↓+ Na2CO3 强酸制弱酸 NaAlO2+ CO2(过量)+ 2H2O ==== Al(OH)3↓+ NaHCO3 NaAlO2+NaHCO3+ H2O====Al(OH)3↓+Na2CO3 AlCl3+ 3 NaAlO2+ 6 H2O====4 Al(OH)3↓+3NaCl 4Al+3O2====2Al2O3(点燃) 偏铝酸钠相关化学式 人教版教材中编写道: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溶液,而后来的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教材(必修一)中,讲到铝和其金属材料一课中,说Al和NaOH和水反应生成Na[Al(OH)4]四羟基合铝酸钠。实际上,偏铝酸钠在水溶液中都是以Na[Al(OH)4]的形式存在,以前只不过是为了方便,把它简写成NaAlO2。但它的实际组成还是Na[Al(OH)4]。 相关化学式:2Al+2NaOH+6H2O=2Na[Al(OH)4]+3H2(注:Na[Al(OH)4]:四羟基合铝酸钠) 与硫酸铝或氯化铝反应 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 AlCl3+3NaOH→Al(OH)3↓+3NaCl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 + O2==【点燃】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 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 2Na2O+O2=2Na2O2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H2O = 4Na+ +4OH -+O2↑ 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 Na2O+H2O=2NaOH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 CO32- + 2H+=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2CO3 + HCl =NaHCO3 + NaCl CO32- + H+ = 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 H2O +CO2↑ 6、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加热】Na2CO3 + H2O +CO2 ↑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加热】Na2CO3 + H2O HCO3-+ OH - = H2O + CO32- (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8、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 + O2==【加热】2Li2O 9、氯气的性质 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Cu + Cl2==【点燃】CuCl2 之后加水,可由绿色溶液(浓)得到蓝色溶液(稀) Cl2 +2FeCl2 =2FeCl3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Cl2+SO2 +2H2O=H2SO4 +2HCl 2Na + Cl2 ==【点燃】2NaCl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2Fe + 3Cl2==【点燃】3FeCl3 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 H2 + Cl2==【点燃】2HCl 氟气与氢气反应(黑暗处即可爆炸) H2+F2=2HF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精选.)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C (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22CO (2)与氧气反应(充足): C+O2CO2 (3)与氧化铜反应: 2CuO+C2Cu+CO2↑ (4)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2C Si+2CO↑ (5)与水蒸气反应(高温): C+H2O CO+H2 (6)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C+4H++4NO3-CO2↑+4NO2↑+2H2O (7)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8)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 2、CO (1)与氧气反应: 2CO+O22CO2 (2)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 (3)与氧化铁反应:Fe2O3+3CO2Fe+3CO2 (4)与水蒸气反应: CO+H2O CO2+H2 3、CO2 (1)与水反应:CO2+H2O H2CO3 (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 (3)与镁单质反应:2Mg+CO22MgO+C (4)与氧化钙反应: CaO+CO2CaCO3 (5)与过氧化钠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CO2NaHCO3OH-+CO2HCO3- (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CO2Ca(HCO3)2OH-+CO2HCO3- (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高一化学上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含标准答案.doc

一、选择题(可能有 1-2 个答案) 1.工业上制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冷却剂中冷却而制得的,下列物质:①空气;② CO2;③ Ar; ④ H 2;⑤ N2;⑥ H 2O中,可做冷却剂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⑥ D、③⑤ 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 A、闪电 B、光化学烟雾 C 、酸雨 D 、臭氧层空洞 3.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 NO2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A、Na2CO3(aq) B 、 NaHCO3( aq) C、H2O D 、浓 H2SO4 4.氮的某种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 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则这种氮的氧化物是 A、N2O B、 NO C、NO2 D、N2O5 5.某金属与足量的硫反应时,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 1.6g ,则此金属可能是 6.· L-1的 Na2SO3溶液恰好将2× 10-3molXO4-还原,则在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 A. 是 +1 B. +2 C.+ 3 D.+ 4 A. 小于7 B. 小于5.6 C. 在~ 7 之间 D.等于 7.对酸雨的pH描述中最准确 是 8.下列反应中,表现了二氧化硫氧化性的是 A. 与水反应 B. 与溴水反应 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硫化氢反应 9.下列几种物质均能使品红褪色,其中有一种物质使品红褪色的原理与其他几种不同,该物质是 A. 过氧化钠 B. 臭氧 C. 二氧化硫 D. 过氧化氢 10.将 SO2和 SO3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其结果是 A.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B.只有 BaSO4沉淀, SO2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C. 生成BaSO3 BaSO4两种沉淀 D. 只生成BaSO3沉淀,SO3从溶液中逸和 出 11.欲除去 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气体,不可以使用的试剂是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 溴水 D.饱和碳酸钠溶液 12.实验室里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好选择的下列装置中的 13.下列溶液中通入SO2后,最终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方程式 一、碱金属: 1. 新切的钠有银白色光泽,但很快发暗;方程式:4Na+O2=2Na2O;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同时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方程式:2Na+O2点燃==== Na2O2。 锂燃烧方程式:4Li+O2点燃==== 2Li2O; 2.硫的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将钠粒与硫粉混合时爆炸,方程式:2Na+S=Na2S 3. 钠与水剧烈反应后滴有酚酞的水变成红色,方程式:2Na+2H2O=2NaOH+H2↑; 钾与水反应更剧烈,甚至爆炸,为了安全,常在小烧杯上盖一块小玻璃片。 4. 过氧化钠粉末滴几滴水,燃烧;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用玻璃管吹气,脱脂棉也燃烧;有关的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有关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O32-+2H+=H2O+CO2↑;HCO3-+H+=H2O+CO2↑; 7.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较差的是碳酸氢钠,其加热时发生分解,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 O2↑ 。 (1)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 K2MnO4+MnO2+O2↑ (2)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分解: (NH4)2CO3△==== 2NH3↑+H2O+CO2↑ 8.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加热;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溶液的方法是: 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 9. 从NaOH溶液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的方法是把NaOH溶液分为二等份,一份通入足量CO2使之全部成为NaHCO3;然后把另份NaOH溶液加入到此溶液中,摇匀即可。两个方程式分别为:NaOH+C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10. 往稀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盐酸,离子方程式为H++CO32-=HCO3-。 1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O32-+Ca2+=CaHCO3-+Ca2++OH-=CaCO3↓+H2O 。 两溶液中只有Na2CO3 可以使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O32-+Ca2+=CaCO3↓。 二、卤素: 12. 氟气是浅黄绿色;氯气是黄绿色;液溴是深红棕色;固态碘是紫黑色。常用的有机萃取剂四氯化碳无色,密度比水大;苯也是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液溴常用水封存,液溴层是在最下层。 13. 闻未知气体气味,方法是: 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小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14. 铜丝红热后伸进氯气瓶中:铜丝剧烈燃烧,发红发热,同时生成棕色烟;加少量水,溶液蓝绿色,方程式:Cu+Cl2点燃==== CuCl2。铁丝红热后也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方程式:2Fe+3Cl2点燃==== 2FeCl3。高压干燥的大量氯气用钢瓶保存,因为常温下干燥氯气不与铁反应。 15. 氢气与氯气混合后见强光爆炸,但H2也可以在Cl2中安静燃烧,在集气瓶口出现大量酸雾,火焰是苍白色,方程式:H2+Cl2点燃==== 2HCl。

《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可能有1-2个答案) 1.工业上制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冷却剂中冷却而制得的,下列物质:①空气;② CO2;③ Ar;④ H2;⑤N2;⑥ H2O 中,可做冷却剂的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⑥ D、③⑤ 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 A、闪电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臭氧层空洞 3.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A、Na2CO3(aq) B、NaHCO3(aq) C、H2O D、浓H2SO4 4.氮的某种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这种氮的氧化物是 A、N2O B、NO C、NO2 D、N2O5 5.0.1mol某金属与足量的硫反应时,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1.6g,则此金属可能是 A.Na B.Cu C.Fe D.Al 6.30mL0.1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将2×10-3molXO4-还原,则在还原产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7.对酸雨的pH描述中最准确是 A.小于7 B.小于5.6 C.在5.6~7之间 D.等于5.6 8.下列反应中,表现了二氧化硫氧化性的是 A.与水反应 B.与溴水反应 C.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与硫化氢反应 9.下列几种物质均能使品红褪色,其中有一种物质使品红褪色的原理与其他几种不同,该物质是 A.过氧化钠 B.臭氧 C.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 10.将SO2和SO3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其结果是 A. 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B.只有BaSO4沉淀,SO2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C. 生成BaSO3和BaSO4两种沉淀 D.只生成BaSO3沉淀,SO3从溶液中逸出 11.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气体,不可以使用的试剂是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溴水 D.饱和碳酸钠溶液 12.实验室里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好选择的下列装置中的

硫与氮的氧化物氨方程式听写

一. 硫的化学性质:Cu + S —— ; Fe + S —— ; S + O 2—— ; H 2 + S —— ; 3S +6NaOH=====△ 2Na 2S +Na 2SO 3+3H 2O 。 二. SO 2的化学性质: (2)弱氧化性(与H 2S 溶液或H 2S 气体反应): SO 2 + H 2S —— (3)强还原性:+4价的硫SO 2(SO 32-或HSO 3-)以强还原性为主,能被O 2、X 2(Cl 2、Br 2、I 2)水溶液、FeCl 3溶液、KMnO 4(H +)溶液、H 2O 2等氧化,其氧化产物为SO 3、H 2SO 4或SO 42- 。 ①SO 2 + O 2 —— ; ②SO 2可使氯水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SO 2可使溴水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将SO 2 通入FeCl 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酸性KMnO 4溶液吸收SO 2,离子方程式为: ; ⑤ SO 2 + H 2O 2—— ; (4)漂白性:SO 2的漂白原理是:有色物质+ SO 2无色物质(不稳定) ①将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 ,再加热溶液现象 。 ②将Cl 2通入品红溶液中,现象 ,再加热溶液现象 。 ③将S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 。 ④将Cl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现象 。 (5)SO 2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 三.SO 3的化学性质 SO 3 + NaOH —— ; SO 3 + CaO —— ; SO 3 + H 2O —— 。

四.氮气:(1)与H2反应:N2 + H2——; (2)与O2反应:N2 + O2——;(3)与Mg反应:N2 + Mg——;五.氮的氧化物化学性质: (1) N2 + O2——; (2) N2O5+ H2O——; (3) N2O5+ NaOH——; (4) NO + O2——; (5) NO2+ H2O——; (6) NO2 + O2+ H2O——; (7) NO + O2+ H2O——; (8) 2NO2 + 2NaOH == NaNO3+ NaNO2 + H2O 六.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 (1)某酸雨样品放置时pH减小的原因(离子方程式):。 某酸雨样品与自来水混合, pH减小的原因(化学方程式):。 (2)钙基“固硫”法 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硫、生石灰、O2共同反应生成CaSO4,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反应方程式2个)为 ;总反应方程式为。七.写出下列除杂所用的试剂以及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属于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1) Fe(OH)3 [Al(OH)3] :、; (2) FeSO4溶液 [(Fe2(SO4)3]:、; (3) FeCl3溶液(FeCl2):、; (4) Fe2O3[Fe(OH)3]:、; (5)Fe2O3 (SiO2) :、; (6)SiO2 (Al2O3) :、; (7)SiO2 (H2SiO3) :、; (8)SiO2 (CaCO3) :、; (9) O2(Cl2):、; (10)N2(O2) :、; (11) CO2(CO):、; (12) O 2(SO2):、; (13) CO2(HCl):、; (14) Cl2(HCl):、; (15) SO2(HCl):、; (16) CO2(SO2):、; (17)NO2(NO):、;

高一下化学方程式汇总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燃烧 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 CH2=CH2+H2→CH3-CH3 (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燃烧 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苯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氧化钙 2CH3COOH+CaO→(CH3CH2)2Ca+H2O 乙醛氧化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 烯烃是指含有C=C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烯烃分子通式为CnH2n,非极性分子,不溶或微溶于水。容易发生加成、聚合、氧化反应等。 乙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略小比空气,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1) 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②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