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与控制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与控制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与控制

什么是项目范围管理

一个项目从其一成立开始,项目各方干系人都会期望项目能够根据既定的计划一步步顺利地导向最后的成功。影响项目的最后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无一对项目的最后成功不产生积极影响。然而,要这九大知识领域对项目成功产生的影响的轻重程度上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其中项目范围管理是最为重要的。

项目范围是指产生项目产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产生这些产品所用的过程。项目干系人必须在项目要产生什么样的产品方面达成共识,也要在如何生产这些产品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对项目包括什么与不包括什么的定义与控制过程。这个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项目范围与项目其它约束条件的相互影响

制约一个项目的条件是项目“三约束条件”——范围、时间、成本。

在一个项目中这三个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且往往是由于范围影响了时间和成本。项目一开始确定的范围小,那么它需要完成的时间以及耗费的成本必然也小,反之亦然。很多项目在开始时都会粗略地确定项目的范围、时间以及成本,然而在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往往会变成让人感觉到不知道项目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结束,要使得项目结束到底还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和物力,整个项目就好象一个无底洞,对项目的最后结束谁的心里也没有底。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公司的高层来说,他们是最不希望看到的,然而这样的情况出现并不罕见。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是由于没有控制和管理好项目的范围。可见项目的三约束中最主要还是范围的影响最主要。

范围管理案例

失败案例:我了解到这样的实际案例,这是一个软件开发的项目,整个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多之后项目何时结束还是处于不明确的状态,因为用户不断有新的需求出来,项目组也就要根据用户的新需求不断去开发新的功能。这个项目实际是一个无底洞,没完没了地往下做,项目成员“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实在做不下去只能跑了。大家对这样的项目已经完全丧失了信心。

这个项目其实就是一开始没有很明确地界定整个项目的范围,在范围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又没有一套完善的变更控制管理流程,任由用户怎么说,就怎么做,也就是说一开始游戏规则没有定好,从而导致整个项目成了一个烂摊子。

成功案例:同样是一个软件开发的项目,这个项目也比上面案例讲到的项目要小一些,这时候公司已经开始实施CMM对软件开发活动进行管理,有相对完善的软件开发管理过程。项目在一开始就先明确用户需求,而且需求基本上都是量化的、可检验的。而且项目组在公司CMM的变更管理过程

的框架指导下制定了项目的范围变更控制管理过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变更都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过程执行。

因此,这个项目完成的比较成功,项目的时间和成本基本上是在一开始项目计划的完成时间及成本的情况下略有增加。

造成范围界定不清的原因

既然项目范围界定不清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是大家所不想见到的。那么,我们必须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企业一级的责任——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指导项目的管理。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如果是这种原因,那么项目的成败往往需要靠项目经理个人的管理、领导能力。这种情况项目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是企业及项目组共同的责任——对项目没能制定出清晰规范的范围变更控制过程。企业有管理体系,但不够完善和规范,对项目组的变更过程的制定没能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效地加以管理、控制,同样可以达到各方满意的结果;

第三,是对范围的定义不够明确,做不到可量化、可验证程度。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要求、而不是定量的,例如“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提高用户满意度”等。类似这些模糊的需求就是导致后续项目扯皮的根源。项目范围的明确定义,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系统分析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完善的项目范围管理是整个项目最终成败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呢?下面大量篇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

如何管理好项目范围

既然已经认识到项目范围管理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管理好项目的范围呢?从上面的论证过程,我们清楚地看到造成项目范围不好管理的一些原因,那么要管理好项目范围就必须对症下药,才能管理好项目范围。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项目范围管理的一些科学过程。做好项目管理应该包含下面过程: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及范围变更控制。下面将详述如何做好这些过程:

启动过程

启动是指组织正式开始一个项目或继续到项目的下一个阶段。启动过程的一个输出就是项目章程。项目章程是一个重要的文档,这个文件正式承认项目的存在并对项目提供一个概览。

启动过程明确指定这一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输出文档——项目章程,项目章程将粗略地规定项目的范围,这也是项目范围管理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项目章程中还将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利以及项目组中各成员的职责,还有项目其他干系人的职责,这也是在以后的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中各个角色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以致后续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因此,千万不能忽略项目的启动过程。

范围计划过程

范围计划是指进一步形成各种文档,为将来项目决策提供基础,这些文档中包括用以衡量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是否已经顺利完成的标准等。作为范围计划过程的输出,项目组要制定一个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

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项目经理要想真正管理好项目范围,没有必要的技术和好的方法是肯定不行的。

要做好一个项目首先强调的就是周密地做好范围计划编制。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所需进行的项目工作(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做范围计划编制工作是需要参考很多信息的,比如产品描述,首先要清楚最终产品的定义才能规划要做的工作,项目章程也是非常主要的依据,通常它对项目范围已经有了粗线条的约定,范围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前面讲到这个过程有一个输出是范围说明书,那么范围说明指的是什么呢?范围说明是在项目参与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

范围说明中至少要说明项目论证、项目产品、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目标。项目论证是商家的既定目标,要为估算未来的得失提供基础;项目产品是产品说明的简要概况;项目可交付成果一般要列一个子产品级别概括表,如:为一个软件开发项目设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可能包括程序代码、工作手册、人机交互学习程序等。任何没有明确要求的结果,都意味着它在项目可交付成果之外;项目目标是要考虑到项目的成功性,至少要包括成本、进度表和质量检测。项目目标应该有标志(如:成本、单位)和绝对的或相对的价值。尽量避开不可量化的目标(如:“客户的满意程度”),因为它将让你的项目承担很高的风险。

范围计划又是什么呢?范围管理计划是描述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怎样变化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的。它也应该包括一个对项目范围预期的稳定而进行的评估(比如:怎样变化、变化频率如何及变化了多少)。范围管理计划也应该包括对变化范围怎样确定,变化应归为哪一类(当产品特征仍在被详细描述的时候,做到这点特别困难,但绝对必要)等问题的清楚描述。

范围定义过程

范围定义是指将项目主要的可交付成果细分成较小的、更易管理的组分。这个过程中,项目组要建立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

WBS的建立对项目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它使得原来看起来非常笼统、非常模糊的项目目标一下子清晰下来,使得项目管理有依据,项目团队的工作目标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WBS或者范围定义不明确时,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的后果。

制定好一个WBS的指导思想是逐层深入。先将项目成果框架确定下来,然后每层下面再把工作分解,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合进度划分直观,时间感强,评审中容易发现遗漏或多出的部分,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

范围核实过程

范围核实是指对项目范围的正式认定,项目主要干系人,如项目客户和项目发起人等要在这个过程中正式接受项目可交付成果的定义。

这个过程是范围确定之后,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一旦承诺则表明你已经接受该事实,那么你就必须根据你的承诺去实现它。这也是确保项目范围能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措施。

范围变更控制过程

范围变更控制是指对有关项目范围的变更实施控制。主要的过程输出是范围变更、纠正行动与教训总结。

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因此变更是不要避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对变更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控制好变更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在发生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变更。通常对发生的变更,需要识别是否在既定的项目范围之内。如果是在项目范围之内,那么就需要评估变更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的措施,受影响的各方都应该清楚明了自己所受的影响;如果变更是在项目范围之外,那么就需要商务人员与用户方进行谈判,看是否增加费用,还是放弃变更。

因此,项目所在的组织(企业)必须在其项目管理体系中制定一套严格、高效、实用的变更程序。

执行好以上项目范围管理的五个过程,我认为对项目范围的管理、控制将是行之有效的!

范围管理的基本内容

范围管理保证项目包含了所有要做的工作而且只包含要求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定义并控制哪些是项目范畴内的,哪些不是。范围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项目启动、范围计划编制、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等。以下所讨论的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1.编制范围计划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项目经理要想真正管理好项目范围,没有必要的技术和方法是肯定不行的。国外曾经有人对项目失败原因进行调查,其中计划被放到了首位,可见它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们这里首先强调的就是周密地做好范围计划编制。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所需进行的项目工作(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做范围计划编制工作是需要参考很多信息的,比如产品描述,首先要清楚最终产品的定义才能规划要做的工作,项目章程(典型的例子是合同)也是非常主要的依据,通常它对项目范围已经有了粗线条的约定,范围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范围计划中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不同的计划详尽程度自然不一样,其中范围说明和范围管理计划必须包含在内。

范围说明在项目参与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范围说明中至少要说明项目论证、项目产品、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目标。项目论证是商家的既定目标,要为估算未来的得失提供基础;项目产品是产品说明的简要概况;项目可交付成果一般要列一个子产品级别概括表,如:为一个软件开发项目设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可能包括程序代码、工作手册、人机交互学习程序等。任何没有明确要求的结果,都意味着它在项目可交付成果之外;项目目标是要考虑到项目的成功性,至少要包括成本、进度表和质量检测。项目目标应该有标志(如:成本、单位)和绝对的或相对的价值(如:少于150万美元等)。不可量化的目标(如:“客户的满意程度”)要承担很高的风险。

范围管理计划是描述项目范围如何进行管理,项目范围怎样变化才能与项目要求相一致等问题的。它也应该包括一个对项目范围预期的稳定而进行的评估(比如:怎样变化、变化频率如何及变化了多少)。范围管理计划也应该包括对变化范围怎样确定,变化应归为哪一类(当产品特征仍在被详细描述的时候,做到这点特别困难,但绝对必要)等问题的清楚描述。

2.范围分解

计划明确了,然而该做哪些事情似乎还是一把抓,因为完成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采取分解的手段把主要的可交付成果分成更容易管理的单元才能一目了然,最终得出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恰当的范围定义对项目成功十分关键,当范围定义不明确时,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的后果。

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以项目进度为依据划分WBS,第一层是大的项目成果框架,每层下面再把工

作分解,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合进度划分直观,时间感强,评审中容易发现遗漏或多出的部分,也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Microsoft的项目管理工具Project就可以自动为各个层次的任务编码。

3.范围变更

一个项目的范围计划可能制订的非常好,但是想不出现任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变更的管理是项目经理必备的素质之一。变并不糟糕,糟糕的是缺乏规范的变更管理过程。范围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用户要求增加产品功能、环保问题导致设计方案修改而增加施工内容。项目经理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通过监督绩效报告、当前进展情况等来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范围变更,在发生变更时遵循规范的变更程序来管理变更。我们强烈建议企业的项目管理体系中包含一套严格、高效、实用的变更程序,它对管好项目至关重要。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的内容 1.范围计划编制 2.范围定义 3.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4.范围确认 5.范围控制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为成功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一系列活动,以确保项目包含且仅仅包含项目所必须的完成的工作。 产品范围 产品范围表示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或功能,包含产品的规格、性能、技术指标等描述,即产品的特征和具体功能。 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是为了完成具有所规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必须完成的工作。 项目范围对项目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项目只有完成项目范围中的全部工作才能结束,因此一个范围不明确、或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理解不一致的项目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项目范围不明确最可能的后果是,项目的范围蔓延,项目永远都做不完。 对范围理解不一致的结果往往使项目组的工作无法得到其他项目干系人的认可。 需求不明确的系统总会产生新的需求。 需求理解的偏差则会造成系统的严重缺陷。 用户不会接受一个没有满足要求的软件系统,开发团队只能返工。 项目的几个生命周期和管理过程、项目的一次性和临时性,共同决定了项目的工作范围是有限的,可控的,不是无限制的和无序的。 对项目范围的管理及控制的有效性,是衡量项目是否成功的一个必要标准。 项目范围管理能够让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知道为达到项目目标,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清楚相关各方在每项工作中清晰的分工界面和责任。

详细、清晰的界定分工界面和责任,不但利于项目实施中变更管理和推进项目发展,减少责任不清的事情发生,也便于项目结束时项目范围的清晰确认。 对项目范围定义,实际上就是对项目工作范围进一步细化的过程,使项目范围具体化、层次化、结构化,从而达到可管理、可控制、可实施的目的,减少项目的风险。 WBS 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项目所涉及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构成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 WBS为项目进度成本、变更的计划和管理提供了基础。 制定WBS 的主要方法包括 1.使用指导方针 2.类比法 3.自上而下法 4.自下而上法 项目范围的确认是指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范围的正式承认。项目范围确认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从开始组织确认WBS的具体内容,到各个项目阶段的交付物检验,直至最后项目收尾文档的验收,甚至是最后项目评价的总结。 项目范围控制实际上发生在项目实施阶段,也就是计划执行阶段,只有具体实施项目,才有可能产生项目范围的变更。因为项目环境、资源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因素,会造成项目范围在实施过程中的增加和减少。 对项目范围变更控制的主要工具有: 建立并运用项目变更控制系统 规避变更控制 划清相关责任 项目范围管理水平低下,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实现高水平的项目范围管理,重要做好用户参与,明确需求,以及范围变更管理的程序设置。 确认项目范围对项目管理的意义 1.清楚项目的具体范围和具体工作,为准确估算时间和资源打下基础。 2.项目范围是确定要完成哪些具体的工作,项目范围管理和控制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也是 项目各项计划的基础,因此项目范围计划编制是确定项目进度、测量和控制的基准。 3.项目范围确定,就是确定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这样有助于清楚的划分责任和分派任务,为进 一步安排工作和任务打下基础。

项目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项目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当前建筑市场是发包方的市场,建筑公司作为承包方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而建筑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各种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也正是由于客观存在和不确定性,施工公司要加强合同管理、增强风险意识。为预防和规避工程风险,在合同签订和合同履约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是预防和规避工程风险、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1)依法签订合同。《合同法》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对合同约定内容的法律作用也愈来愈被当事人所重视。涉及施工阶段的法律、法规是保护工程承发包双方利益的法律依据。施工公司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加强用法律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有效依法控制工程风险。 (2)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在投标报价时,要及时掌握市场价格,使报价准确合理,要避免为了争取中标,不顾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一昧压低标价,造成亏损风险。 (3)签订合同的可行性。承、发包双方在谈判和签订施工合同前要对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对可预见及不可预见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承担风险过多、于己不利的合同宁可不签。施工合同具有可行性,可再进行实质性谈判。 (4)使用国家标准合同文本。国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内容完整,条款齐全,双方责权利明确、平衡,风险较小,对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分担比较公正合理。双方应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合同条款认真研究,逐条推敲。除执行通用条款外,对工程的一些具体要求在专用条款内约定。要特别注意合同用词的严密性,不能使用“争取”等不规范用语,前后条款不能互相矛盾或互相否定。各项约定都必须非常具体。例如:一方面是具备开工条件方面的约定。由发包人完成的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应写明水、电、电讯等管线接至的地点,接通的时间和要求;道路的起止地点,开通的时间,路面的要求;施工场地的面积和应达到的平整程度等要求以及影响开工的责任等,如果由于发包方的原因导致承包方不能如期开工,则工期顺延。另一方面是合同价款的约定。如果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必须把风险范围约定清楚。如建筑规模扩大,装饰水平提高,主要材料价格超过合同价款内相应价格一定幅度等因素,不包括在风险范围以内,在合同约定中必须注明;应当把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约定清楚。约定方法可采用系数法,即以合同价款为基础,确定一个百分比率,作为计算风险费用的方法。也可采用绝对值法,如将 风险费用定为若干万元;对于风险范围以外的风险费用,应约定调整办法。如遇设计有重大变更,采用原合同造价的计算方法调整,主要材料价格变动超过合同价款内相应价格一定幅度时,采用超过部分按实调整方法等。通过合同谈判,使发包方和承包方清楚地认识到各自在施工合同中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并对工程风险通过合同条款在合同双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2.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是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 (1)研究合同预测工程风险。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施工合同进行完整、全面、详细的研究分析,切实了解自己和对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和义务,预测合同风险,分析进行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 (2)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在开工准备阶段,要根据合同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生产计划,制定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建立配套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确保目标实现。 (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现场施工管理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班子,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严格控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项目管理》设计管理控制程序

COP7.5-2项目设计管理控制程序—————————————————————————————————版号:B 编制:日期: 批准:日期:

COP7.5-2项目设计管理控制程序B/0 1/5 —————————————————————————————————1.0 目的 确保项目的各项设计工作及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处于受控状态,保证设计成果的质量 及设计工作进度符合预期要求,同时在此基础上保证设计师的创造性得以体现。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工程项目设计各阶段工作的监控与管理,其他各专项设计的监控与管理 参照此程序进行调整简化。 3.0 职责 3.1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所有项目设计管理工作中的技术性工作。 3.2 设计部经理负责设计项目的管理工作; 内部、外部的协调工作及项目设计管理工作中的组织性工作。 3.3 设计部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项目各分项设计工作的监控与管理。 4.0 程序内容 4.1 项目设计前期准备 4.1.1 总工程师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对项目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包括营销部门提供项目市场分析、项目定位、基本营销策略、项目描述;开发部提供用地资料、规划 红线、用地指标、规划设计要点等限制性条件;以及水、电、热、通信等市政配套资 料等。 4.2 《设计任务书》编制 4.2.1 设计部经理负责根据营销中心在《项目建议书》中提供的资料和项目的总体定位要求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提出对设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工程地点、规模、 功能要求,建设标准、设计阶段进度要求以及设计工作所必须的基本资料等。4.2.2 《设计任务书》由总工程师审阅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核,并按审核意见修改定案后,作为设计工作的主要依据。 4.3 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单位选择 4.3.1 根据现有设计市场情况及其他途径,对有合作意向的设计单位进行调查、联络、填写《设计单位信息表》。 4.3.2 根据信息表对设计单位进行考察,提交相应的考察报告和参加方案设计单位初步排名,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搬迁方案 随着信息系统规模的扩大,数据中心机房无论从面积、配套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逐渐不能满足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大多数供电局选择重建机房。如何将服务器、存储、网络等设备迁移到新机房,则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机房搬迁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搬迁风险大,许多设备早已过保修期且比较陈旧,因此设备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对用户有较大的影响,机房迁移对业务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甚至是整个单位的业务中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搬迁前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的搬迁计划,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补救措施,最大程度保证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安全。 1.搬迁方案 为了使搬迁对应用系统的影响降至最小,可采用在线搬迁的方式,即建立平滑的网络过渡环境,以数据存储为核心,保障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连续性,最大程度缩短系统运行的中断时间。搬迁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搬迁方案,主要内容为搬迁设备统计、搬迁配套工具、搬迁日程和人员安排、搬迁后设备位置平面图。 网络割接方案,包括网络割接流程以及割接前后网络拓扑变化。 系统及数据备份方案,包括备份方式以及时间。 应急方案,包括硬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故障、存储设备及数据故障应急方案。 在方案中,首先要确定需搬迁设备清单,并对设备进行分类;其次按照系统划分设备,安排合理的搬迁次序。核心系统可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上搬迁,非核心系统可在工作日搬迁。对于双机运行的设备可先对备用系统搬迁、调试、正

常运行后,再将主机搬迁至新机房。 2.搬迁步骤 搬迁前制定通知,把搬迁过程的停机安排统一发布,然后提供一个热线电话和信息部联系,负责协调各个专业的搬迁事宜。 信息发布:信息部门提前进行信息发布,告知具体搬迁时间计划。 网络互连:确定新数据中心机房和旧机房的光纤线路连通. 检查机房环境条件和可用性:检查新机房空调、供电、消防、综合布线等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具备,同时进行网络联通性测试,保证网络的可用性。 应用管理员检查确认应用是否正常运行,主机管理员检查确认主机是否正常运行。 数据备份:搬迁前,做好该系统的相关备份。 确认搬迁工具到位。 确认关键业务系统相关厂家提供热线支持或现场支持。 应用管理员退出应用,主机管理员停运主机,再由各搬迁组进行主机的拆卸、清洁、搬迁、上架及网络/KVM接入等工作,设备搬迁过程中应做好设备的防碰撞、防灰尘、防水等,同时必须严格按照设备布局图、设备背面接线图完成设备的上架、接线等工作。 主机管理员通电启动设备,并进行主机测试,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测试。 设备正常运行后,各搬迁组及时更新设备及连接线的标识。 建议人员变迁和系统搬迁分期进行。即人员在新大楼办公,系统在旧大楼,

项目范围管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项目范围管理概述: 知识点 1. 项目范围包括:项目的最终产品或服务,以及实现该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各项具体工作。项目范围的确定就是为成功实现项目的目标,规定或控制哪些方面是项目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也就是定义项目的范畴。范围有多种含义:产品范围、项目范围、产品规范。 知识点 2. 产品范围:即确定产品或服务中应包含有哪些功能和特征,(就是对产品的度量)。项目范围:项目要做些什么,如何做,才能实现项目的目标,(也是产生项目计划的基础)。也就是为了交付具有一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所应做的工作。产品规范:即项目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具体特征和功能。 知识点 3. 项目范围的定义要以其组成的所有产品或服务的范围界定为基础,这是一个由一般到具体、层层深入的过程。产品范围的定义就是对产品要求的度量,项目范围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产生项目计划的基础;产品范围的完成是对照产品要求来进行度量的,而项目范围的完成是对照项目计划来进行度量的。 知识点 4. 项目范围说明书规定了项目的范围也主定义了项目的工作边界,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主要的项目可交付成果。项目范围说明书应该包括以下 3 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的合理性说明书:(说明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这一项目);2、项目目标:(确定了项目成功所必须满足的某些数量标准。至少应包括费用、时间进度和技术性能或质量标准)。3、项目可交付成果:(是一份主要的、具有归纳性层次的产品清单;这些产品完全、满意的交付标志着项目的完成)。 知识点 5. 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对项目应该包括什么和不应该包括什么做出相应的定义和控制。 知识点 6. 项目范围管理所包括的内容:1)、确定项目的需求;2)、定义和规划项目的范围;3)、范围管理的实施;4)、范围的变更控制管理;5)、范围核实。 知识点7. 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1、提高费用、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2、确定了进度测 量和控制的基准;3、有助于清楚的分配任务。 知识点8. 项目范围管理的合理性。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判断:1、是否拥有支持项目启动的 正式文件;2、是否拥有正规的项目目标说明文档;3、是否定义了工作分解结构WBS;4、是否有正式的项目范围变更程序。 知识点9.需求建议书(RFPRepuest For Proposal)就是客户向承约商发出的用以说明如何满 足自己已经识别的需求的建议书。 知识点10. 项目需求建议书的主要内容:1)、工作陈述(SOW, Statemeng of Work )。必 须说明项目的工作范围,概括说明客户要求承约商做的主要工作任务或任务范围。2)、客

最新数据中心搬迁项目

数据中心搬迁项目管理 第1章对服务商要求 鉴于本项目的复杂性,要求乙方公司具备足够的数据中心搬迁能力及资质。要求乙方必须应用成熟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安排具备足够资质,并具备丰富项目管理经验和数据中心搬迁工作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本项目的管理工作。乙方应该充分论述其将运用在本项目上的项目管理方法,及如何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工作。 乙方需要为本项目提供项目整体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指派专门的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采用成熟科学、经实际检验的搬迁项目 管理方法管理本项目; ●项目管理体系设计: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制定并向甲方建议适合本项目的 项目管理体系,并协助项目组建立和运行该项目管理体系; ●总体项目管理计划: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制定总体项目管理计划,并与甲 方讨论并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 ●项目执行管理、跟踪和检查:乙方项目经理负责根据项目管理计划与甲 方项目管理人员一起进行项目执行管理工作,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和检查; ●管理项目沟通和协调: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协助甲方项目管理人员计划和 建立本项目沟通体系,并协助甲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协调工作; ●项目风险管理:乙方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协助甲方项目 管理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监控和跟踪项 目风险的发展状况; ●搬迁工作总体指挥和协调:乙方项目经理需根据最终确定的搬迁详细设 计方案和搬迁日详细计划,协助甲方搬迁指挥人员完成搬迁的总体指挥 和协调工作;

1.1服务商资质要求 为保障甲方数据中心搬迁项目的实施质量,要求乙方公司具备足够的数据中心搬迁能力和资质: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在法律和财务上独立、能够独立承担民 事责任的企业或公司; 2)注册资本在人民币1000万元(含本数)以上; 3)在最近两年内承接过同规模的数据中心搬迁项目 4)具备IT基础设施运维团队; 5)具备提供备机备件的能力,满足项目对备机备件的要求,要求备品备件 放置在甲方新数据中心存放。 乙方仅能够针对物流运输方面邀请服务合作伙伴参与,乙方不得将本项目其他任何部分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邀请服务合作伙伴需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等的规定,并需事先与甲方协商,取得甲方批准,具体规定如下: 1)服务合作伙伴必须具备IT设备运输相应的资质条件。乙方将其中部分项 目交付服务合作伙伴实施,不应解除合同约定的乙方的任何责任和义务; 2)乙方有义务依据甲方的要求向甲方提供服务合作伙伴的一切资料; 1.2搬迁项目管理方法要求 乙方必须在本项目中采用成熟科学、经实际检验的搬迁项目管理方法。乙方应系统阐述其将采用的方法论,不能仅就其搬迁项目管理方法论本身阐述,应同时就如何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灵活运用其方法论加以阐述。 1.3项目人员及组织要求 乙方应该在对本项目具体工作内容充分理解和切合实际的项目干系人分析基础上对于项目整体人员需求提出估计和建议,并对项目组织架构提出合理化建议。

项目范围管理的内容和步骤

项目范围管理的内容和步骤 项目范围管理包括的程序,要求能确保该项目所覆盖的整体工作要求和单项工作要求,从而促使项目工作成功地完成。它首先涉及到界定和控制项目包括的内容。图表5-1提供了主要项目范围管理程序的总述: 5.1启动阶段--督促项目管理组织开始着手项目下一阶段的工作。 5.2范围规划报告--写出一份书面报告,作为未来项目决策基础。 5.3范围界定--把主要的项目工作细目分解成更小、更易管理操作的单元。 5.4范围核实--正式认可这个项目范围。 5.5范围变化控制--对项目范围的变化进行控制。

同其他理论体系中的程序一样,这些程序彼此互相影响。根据项目计划的需要,每个程序可能会需要一个或多个个体或团体的努力。在每个项目阶段,每个程序通常至少发生一次。 尽管这里提到的这些程序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因素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但是,在实践中它们是以各种形式重迭和影响的。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程序的互相影响在第3章中作了详细的讨论。

根据项目中的上下文关系,"范围"这个词涉及到两方面内容: 产品范围界定--产品范围的特征和功能包含在产品或服务中。 工作范围界定--项目工作的完成为的是能交付一个有特殊的特征和功能的产品。 本章的核心是阐述用于管理项目的程序、工具和技术。用于管理项目产品范围变化的程序、工具和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中会有所不同,通常它们被认为是项目生命周期的一部分(项目的生命周期在2.1中阐述)。 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是由一个单个产品组成的,但是,这个产品可能包括几个子要素,每个子要素都彼此分离,但是在产品活动范围中又相互依存。例如:一个新的电话系统,通常包括四个子要素--硬件、软件、试运行和完成。 产品范围的完成情况是参照客户的要求来衡量的,而项目范围的完成情况则是参照计划来检验的。这两个范围管理模型间必须要有较好的统一性,以确保项目的具体工作成果,能按特定的产品要求准时交付。 5.1启动阶段 启动阶段是正式认可一个新项目的存在,或者是对一个已经存的项目让其继续进行下一阶段工作的过程(看2.1,对项目阶段有详细的阐述)。在一些组织中,一个项目计划的正式启动,是在必要的学习、初步的计划和其他相当于划分项目开始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才进行的。有些项目形式,如特殊的内部服务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它们的启动不是很正规,要受到所做的工作数量的制约,目的是为项目正式启动时,职员能牢固地掌握这些工作方法。项目通常是由于以下的需要而被核准的 市场需求(比如:一家石油公司核准一个建立新炼油厂的项目,是对长期的汽油发展战略作出 的反应)。 商业需求(比如:一个旅游公司为了增加收入核准的项目是开辟一条新的旅游线路,以增加它 们的收入)。 客户的需求(比如:一家电力公司核准一个建一家新的发电厂的项目,为新的工业园服务)。 工艺的进步(比如:电力公司核准一个引进音像设备的项目,是为了发展影视娱乐业)。 法律要求(比如:涂料生产厂家核准的项目是,建立一个处理有毒物品的生产线)。 这些动因也可能被称为是问题、机遇或商家的要求。无论叫什么,其核心的问题是管理部门通常要做出怎样对应的决策出来。

《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识别及防控措施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2020.2) 《工程合同管理》 主讲教师:陈丽兰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识别及防控措施 2、工程项目施工合同争议的处理 3、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签订与审查 4、关于我国建设项目总承包发包模式的研究 5、建筑工程项目分承包方式的探讨 6、工程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手段.doc 7、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8、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管理 9、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管理 10、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管理 11、建设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 12、论工程项目索赔管理 13、论工程项目反索赔 1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15、建设合同担保管理 16、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违约制度的思考 17、建设工程合同的谈判技巧 18、招投标中的不平衡报价及识别方法研究 19、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研究 20、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监管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工程合同管理中风险识别及防控措施工程合同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是合同条款中存在陷阱,在执行合同时,承包方或业主据此提出索赔或反索赔; 二是合同本身带来的风险,业主经常用较苛刻的合同条款把风险转移给承包方,或承包方为了取得工程承包权主动提出优惠的条件,造成风险承担上的不平衡。项目管理者联盟 1、采用固定价格合同带来的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 固定价格合同,用于工期较短、较简单的工程。双方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式,在约定风险范围内合同价款不再调整。这种合同形式,承包方承担了大部分的风险。业主较喜欢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因为在执行合同过程中,承包方索赔机会少,业主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工程结算简单。一是价格风险,例如报价计算错误、漏报项目等。二是工程量风险,因做标期时间太短,投标单位无法具体计算工程量,只能凭经验估算,这是投标单位会处于两难境地。算高或算低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亏损。项目管理者联盟 2、合同条款标准不明确带来的风险项目管理者联盟 工程项目由于具有单件性、生产和技术复杂性,决定了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合同中涉及许多标准和细节问题,例如工程质量,若在专用条款中对于“约定标准”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解释或缺乏可操作性,承包方很轻易造成拆除重建的返工损失,反过来说,建设方也可能会造成永久的质量问题,给以后的生产经营造成隐患。项目管理者联盟

海工项目管理与控制程序

1.4项目管理与控制程序 一、成立项目组 公司对关键民品实施项目管理,组建项目组,项目组代表公司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项目组由项目经理、项目商务经理、项目技术经理、项目生产经理、项目质量经理组成。重大项目可增设项目物资经理和安全经理,项目经理任项目组组长。项目组及其人事安排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成立。 二、项目组的职责 项目组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所承造产品的组织策划和管理协调,确保安全保质按期完成项目建造任务。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组的管理。负责统筹组织项目管理经营、生产、技术、质量、物资等有关工作,负责按公司线表计划组织指定项目的节点计划并管理实施,负责督促收集、整理项目的技术及其商务资料归档,承担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责任。 商务经理:在主管领导和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合同的商务洽谈,负责项目的商务工作(包括收款及加减帐等),对项目合同的执行情况(包括进度、质量、成本、服务、收款等)进行全面、全过程跟踪,定期向项目经理和主管领导报告商务工作情况,负责有关商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完成项目经理安排的其它工作。 生产经理:负责项目生产计划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项目生产策划和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负责安全、质量日程监督管理,完成项目经理安排的其它工作。 技术经理:对项目技术方面的工作负总责,负责按项目的节点计划组织落实完成技术方面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项目技术上的问题与甲方的协调,负责提供与商务有关的技术资料给商务经理,负责组织处理和解决项目施工的各种技术问题,协助制造单位进行项目的技术攻关,负责有关技术资料的修改、反馈、完善的组织落实工作,避免在后续产品上重复出现首制产品上发生的技术与资料浪费问题,负责按有关规定完成技术资料归档的组织落实工作。 质量经理:负责组织编写产品质量大纲,并按要求组织实施,掌握产品质量动态、协调对内、对外报验,及时处理船东、船检口头或书面意见,并向项目经理报告重要信息,负责质量方面的材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三、项目组的运作

P设计开发管理控制程序

修改页

1.目的 本程序阐述了设计开发的基本过程框架和应用指南,以指导设计开发过程,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项目,设计和开发出满足标准和法规要求、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产品。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新技术设计开发管理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 3.1.1批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项目的立项; 3.1.2批准项目的重大资源调配。批准重大工程更改的启动; 3.1.3确定在线产品改型项目的优先级。批准在线产品停产的决策; 3.1.4负责产品族的路标规划、跨项目的需求管理 3.2研发部经理 负责组织立项的可行性分析,参与项目立项的决策, 3.3品质部经理 参与上市发布的决策,批准产品转产发布,批准涉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决策,批准工程更改在生产线上的实施; 3.4市场部经理 参与项目立项的决策,参与上市发布的决策,审批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3.5QA 通过培训、引导、审计等方式,保证项目开发遵从适用的过程、标准、程序。 3.6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项目组这个跨部门团队的领导,管理从策划到产品转产发布(预研项目为策划到技术验证完成)之间的全部开发工作,组织市场、销售、研发、制造等系统之间的协调活动。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负责。 3.7项目组 由策划阶段的《综合开发计划》所确定的跨部门的人力资源。 3.8设计组 3.8.1主导项目的需求定义、需求的实现的跟踪、需求变更控制。 3.8.2主导产品功能的实现。 3.8.3保证设计输出正确地转换为生产规范,使得批量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输出要求、符合适用

法规标准、达到已经适当验证的设计性能和功能,建立完整的生产规范,建立和维护BOM清单。 3.8.4依据《物料认证工作规范》,负责项目的物料认证的质量和进度。 3.9测试组 主导产品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包括: ●测试工程师: 确认产品的功能,性能等满足预期的产品要求。 ●产品安全工程师:确认产品的安全,环境,EMC满足预期的产品要求。 3.10工程部 3.10.1完成批量生产的验证;负责与制造系统沟通,以便制造系统完成量产的环境准备;报告制造系 统量产环境的准备情况。 3.10.2组织协调产品线所属的产品缺陷和问题管理、产品风险管理; 3.11市场部 3.11.1主导市场调查和分析,收集并整理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3.11.2参与需求的评审;跟踪目标市场变化并及时将需求变更情况反馈给项目经理; 3.11.3当可能延期交付时,参与评估延期交付的影响; 3.11.4准备市场宣传的相关资料,主导新产品的上市推广; 3.11.5归集和研究维修信息,提出维修性和安装性要求; 3.11.6主导维修手册的编制,提供在线产品故障报告和维修记录。 3.12法规部 3.12.1负责确定适用标准和法规需求; 3.12.2组织产品认证、注册;监督技术法规在产品开发中的落实; 3.12.3策划、实施临床试验和临床评估。. 3.13采购部 3.13.1负责开发样机物料采购的齐套。 3.13.2负责工程样机、试产样机、批量生产的物料采购的齐套。 4.术语 4.1项目分类 4.1.1基于需求来源分类 分为ODM产品、自研产品。OEM产品通常归于自研产品,如果用户需求改动很大,则可归于ODM产品。 4.1.2基于开发的特点分类 分为新型产品、改型产品、产品平台、引进OEM、技术管理平台。

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下列变更中,属于应当经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情形的是()。 A.采购数量变更 B.公司名称变更 C.合同签约人员变更 D.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 用户答案:[A] 得分:12.00 2.下列不属于物的担保方式的是() A.抵押 B.质押 C.扣押 D.留置 用户答案:[C] 得分:12.00 3.施工单位因违反施工合同而支付违约金后,建设单位仍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则施工单位应()。 A.拒绝履行 B.继续履行 C.缓期履行 D.要求对方支付一定费用后履行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8道题】 1.出现()等情形,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A.不可抗力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C.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 D.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法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用户答案:[ACD] 得分:0.00 2.合同订立可以采取()形式

A.口头 B.书面 C.沉默 D.其他 用户答案:[ABD] 得分:4.00 3.保证的方式有() A.一般保证 B.连带保证 C.补充保证 D.优先保证 用户答案:[AB] 得分:4.00 4.选择合同对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A.真实性 B.合法性 C.履行能力 D.信用状况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5.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变更表述正确的有()。 A.变更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B.当事人可以将合同转让给他人 C.当事人经过协商可以改变某些条款的约定 D.必须以明确的新条款内容更换相应条款内容 用户答案:[CD] 得分:4.00 6.《合同法》规定,()为无效合同。 A.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B.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C.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D.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用户答案:[AC] 得分:0.00

项目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满足公司新开发项目产品顺利实现产业化的需求,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原则,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代表组成的项目多功能小组组织机构,通过项目团队的努力及专业技能,在有限的条件约束下,运用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风险管理、变更管理、生命周期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等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控制项目进度、风险、质量、成本等要素,达到顾客满意或市场需求,达成预定的产品开发目标,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界定为项目的新产品实现的管理和控制。 2职责 2.1项目组负责项目策划、项目实施及实施过程各项管理的控制。项目组成员不是专职为此项目服务的人员,是由公司相关部门抽调的资源总和,各职能部门应为项目组成员提供支持。 2.2项目组分别由技术部、生产部、质量部、营销部、采购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代表组成,但不仅限于此;项目组成员均有权根据其职能做出决策,并采取必要行动以完成既定目标。 2.3公司总经理任命项目经理,对项目进度计划及提交的各项报告进行审批。 2.4项目组长负责对项目进行监督、协调、管理,负责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并对项目进度计划及提交的各项报告进行签认。项目组有资源需求时,项目组长应根据项目需要,向最高管理层提出资源申请,职能部门按批准的要求,落实资源的调配(如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遇重大问题,由项目组长负责向总经理汇报,由公司最高管理层负责处理。 2.5项目产品首批订单结束后,产品进行正常生产,相关职能转入公司各职能部室,各部室按职能实施管理。 3工作程序 3.1项目界定 3.1.1依据市场调研或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并实现第一批订单,界定为项目。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方案介绍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2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太原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二)建立全市自然人、法人、公共信息库等共享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安全管理,方便业务部门开展工作;

(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业务协同; (五)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 (六)根据统计数据标准汇集各业务部门的原始个案或统计数据,根据决策支持的需要,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七)为监督部门提供提供必要的数据通道,方便实现对业务部门以及业务对象的监管,逐步实现有效的业务监管支持; (八)为业务数据库的备份提供存储和备份手段支持,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3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 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组织机构、人员方面进行说明。

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公司软件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软件设计和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设计和开发能满足顾客和有关标准、法令、法规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软件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包括软件产品的升级。 3职责 3.1软件研发部负责组织编制《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等,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软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3.2软件研发部产品组负责根据市场调研分析或合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3.3软件研发部测试组负责软件产品的确认测试。 3.4 由各业务部负责将合格软件产品交付顾客使用。 3.5 公司总经理签署《项目经理任命书》,正式启动软件项目。 3.6公司技术总工或授权人负责设计和开发立项《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验收报告等的批准。 4工作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策划 4.1.1立项的依据 软件研发部对要进行的开发项目进行立项申请,提交项目资料。由公司的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的项目,由软件研发部进行详细进度计划安排,落实时间进度、资源(人员/设备、内部/外部)、技术、资金和费用等,相关资源和资金使用计划要详细列出。 最后所有的项目申请资料、风险评估报告及产品进度计划都要报给公司上级领导审批,进行立项评审。 立项通过的项目才能由软件研发部进入正式的开发工作。 4.1.2 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负责就以上立项依据组织《项目实施计划书》的编制。

4.1.3设计和开发人员资格要求可参照本公司相关岗位卡的条款进行. 4.1.4 接口管理 4.1.4.1 在设计和开发策划和输入阶段: a.各业务部将客户相关文件资料交与软件研发部,同软件研发部一起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 b.软件研发部编制《项目实施计划书》,经公司技术总工或授权人批准后发往客户方。 c.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将《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及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各设计和开发人员,作为工作的依据。 4.1.4.2 在设计和开发输出阶段,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根据设计和开发进度,适时召开设计和开发例会,组织解决设计和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协调相关的资源,以例会记录的形式明确相关要求。 4.1.4.3 在设计、编码、测试阶段: a.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的设计人员及进行编码的程序员须充分沟通.必要时,可由项目经理负责召开设计和开发专题会议,并以会议记录的形式明确与会人员达成的一致意见。 b.软件研发部设计和开发人员提供单元和综合测试的《测试计划》,交本部门的相关设计和开发人员进行集成并由测试人员进行单元、综合测试。 c.软件研发部提供确认测试的《测试计划》,交测试组进行系统安装、测试。 4.1.4.4设计和开发各阶段 a.软件研发部项目经理负责就技术方面在客户与程序员之间进行协调; b.软件研发部经理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有关单位的工作; c.各业务部负责与客户的业务联系及相关信息传递; d.参与设计和开发的各部门将必要的信息形成文件,经部门经理评审签字后予以传递. 4.2设计和开发输入 4.2.1《项目经理任命书》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软件研发部经理组织编写《项目实施计划书》、《需求规格说明书》,其中《项目实施计划书》须由公司技术总工组织人员评审。 4.2.2软件研发部经理组织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及各业务部等设计和开发提出部门(包括客户),对《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评审,对其中不完善、含糊或矛盾的需求做出澄清和解决.4.2.3《需求规格说明书》在接受合同时可以不完全确定,在项目进行期间可继续制定。当《需求规格说明书》更改时,合同可以修订,对《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更改将按照《软件配置管理规程》程序加以控制。 4.3 设计和开发输出 4.3.1各设计和开发人员根据《项目实施计划书》及《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文档。 4.3.2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形成文件,但不限于以下文档: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

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及其控制 为规范公司合同在签订、履行过程中的管理,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依法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现对公司合同管理中的风险点作以下提示: 一、合同的签订 1、对方主体资格的审查 订立合同前,应当对对方单位的主体资格、相关业务资质、资信能力、履约能力进行调查,不得与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如项目部、业务部、分支机构等)签订合同,不得与不具备履行合同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如房地产开发资质、建筑施工资质、广告经营资质等)的单位签订合同。为此,公司应在合同谈判前取得对方的经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对方公章)。 公司一般不得与自然人签订经济合同,确有必要签订经济合同,应经公司法务部门同意。 2、对方履约能力的审查 公司不得与对方单位签订与该单位履约能力明显不相符的经济合同。根据合同的性质,可以从对方单位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对方单位的员工总数、荣誉证书等方面,对其履约能力做出综合判断。 3、本方履约主体资格和履约能力的审查 签约前公司应审查自身作为相关合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是否具备相关经营资质,是否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是否已经协调妥善,如,合同拟约定的资金支付计划,是否已由财务部门认可可行。 4、合同的形式 公司订立合同,均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订立正式的合同书。由于传真件的证据效力在法律上存在不确定性,有关书面合同签署后必须取得合同原件,并妥善保存。 5、合同的起草权 对于重大合同,公司应尽量争取合同起草权,并尽量使用公司拟定的合同示范文本。这样的话,可以在合同谈判过程中争取有利的谈判地位,并有利于公司合同管理和审批的效率。 6、签订合同前的批准和授权 按规定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才能签订的合同,必须经批准后才能签订。按公司章程和法律

项目管理程序

第 1 页 共 9 页 1.目的 本程序作为对产品实现控制程序的一个补充,规定了项目管理的有关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实现策划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也可以作为工程变更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参考。 3.术语和定义 3.1 项目: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新产品设计开发而进行的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3.2 项目管理:就是通过项目团队的努力及专业技能,在有限的条件约束下,运用一系列工具和方法,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使项目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超过成本预算而达成预定的产品开发目标。 3.3 项目集成管理:运用相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工具确保各种项目工作和项目的成功要素能够很好的协调与配合。 3.4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和界定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必须要完成的管理工作。 3.5 项目时间管理:又叫项目工期进度管理,是按时完成项目工作。 3.6 项目成本管理:又叫项目选价管理,是运用相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工具如何在不超出项目预算的情况下完成整个项目工作。 3.7 项目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及其结果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过程。 3.8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项目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完成项目。 3.9 项目沟通管理:有效、及时地生成、收集、储存、处理和最有效的使用项目信息。 3.10 项目风险管理:识别项目风险、分析项目风险和应对项目风险。 3.11 项目采购管理 :也叫做项目获得管理,从项目组织外部寻求和获得各种商品与劳务的管理。 3.12 里程碑就可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利用这些重要的时间检查点来对项目的进程进行检查和控制。这些重要的时间检查点被称作项目的里程碑(Milestone )。 3.13质量阀:产品开发及启动过程中各阶段之间的质量控制阀。质量阀是对特定要素的强制性评审,以保证在产品项目阶段尽可能早地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如果打开,即进入下一阶段;如果关闭,则要重新进行 前一阶段的制造及后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及评审,直至打开。本公司定义的里程碑检查等同于质量阀检查。 4.职责 4.1项目经理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并组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子项目计划; 4.2项目经理负责跟踪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并组织项目里程碑的评审,跟踪评审结果的实施; 4.3项目管理科负责组织所有项目经理召集每月的项目管理例会,跟踪各项目管理的进度,并保持与顾客沟通; 4.4所有部门,必须接收项目经理以及项目管理科对项目任务实施进度的检查,当任务存在延期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XX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所应遵循的步骤及其全过程的控制和要求,旨在科学化管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高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及市场适用性,进一步规设计开发工作。 2.0定义: 2.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2预研:指以实现产品功能为目标,完成产品功能样车的研发活动。 2.3 产品设计:指在预研功能样机基础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成产品样车制作、小批量生产的设计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明确新产品开发方向,并是公司管理委员会和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负责领导、组织、主持产品化项目的立项、验收和管理工作。 3.1.2负责批准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项目任务实施计划》。 3.1.3负责协调所有项目的研发资源,确保关键项目的顺利实施。 3.1.4负责制定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 3.2公司管理委员会(见管理委员会章程) 3.3项目评审委员会(见项目评审委员会章程) 3.4研发部经理 3.4.1 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术难点攻关、重大技术路线的确定,总体方案评审,试验报告审核; 3.4.2 重要子项目设计方案审核,重要子项目试验报告审核。 3.4.3 参与设计过程中重要设计活动讨论或者直接参与项目开发。 3.5技术品质部经理 3.5.1参与设计开发个阶段性会议,并提出建议。 3.5.2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后续实现产品化工艺和品质控制问题审查。 3.6项目经理 3.6.1负责立项报告的撰写并报批; 3.6.2负责所报项目立项后所有阶段性技术准备; 3.6.3负责《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6.4负责项目输入输出的控制; 3.6.5负责整个项目组的日常管理; 3.6.6负责设计进度的控制。 3.7项目组 3.7.1 项目小组的组成:由研发部各类设计人员组成、必要时可申请其它部门人员参加,设置项目经理一名。 3.7.2负责按照《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开展相关的设计活动。 3.8营销部 负责确定客户定制项目的设计要求。 4.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