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教案

凸轮教案
凸轮教案

第三节凸轮机构

教学目的

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各类凸轮机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掌握从动件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以及不同运动规律位移曲线的拼接方法。

教学重点

1凸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及应用

2 凸轮机构的分类

3 凸轮机构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实例:自动机床的进刀机构、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二、凸轮机构

1凸轮、从动件的定义。

?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通常作连续等速转动。

?从动件:按预定运动规律作间歇(或连续)直线往复移动或摆动。

?特点:从动件可按任意给定规律运动,结构简单、紧凑;凸轮轮廓加工困难,从动件易磨损。

2.凸轮机构的组成

凸轮从动件机架三个构件组成.

三、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特点

盘形凸轮:这种凸轮是一个绕固定轴转动并且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零件,如

。当其绕固定轴转动时,可推动从动件在垂直于凸轮转轴的平面内运动。它是凸轮的最基本型式,结构简单,应用最广。

移动凸轮:当盘形凸轮的转轴位于无穷远处时,就演化成了图示的移动凸轮(或楔形凸轮)。凸轮呈板状,它相对于机架作直线移动。

在以上两种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均为平面运动,故又统称为平面凸轮机构。

圆柱凸轮:如果将移动凸轮卷成圆柱体即演化成圆柱凸轮。图示为自动机床的进刀机构。在这种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是空间运动,故属于空间凸轮机构。

2.按从动件的的类型分类

尖顶从动件

从动件的尖端能够与任意复杂的凸轮轮廓保持接

触,从而使从动件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这种从动件

结构最简单,但尖端处易磨损,故只适用于速度较低

和传力不大的场合。

滚子从动件

为减小摩擦磨损,在从动件端部安装一个滚轮,

把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因

此摩擦磨损较小,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故这种形式的从动件应用很广。

平地从动件

从动件与凸轮轮廓之间为线接触,接触处易形成

油膜,润滑状况好。此外,在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

动件的作用力始终垂直于从动件的平底,受力平稳,

传动效率高,常用于高速场合。缺点是与之配合的

凸轮轮廓必须全部为外凸形状

曲面从动件

为了克服尖端从动件的缺点,可以把从动件的端

部做成曲面,称为曲面从动件。这种结构形式的从动

件在生产中应用较多。

3按锁合方式分类

(1)力封闭型凸轮机构

所谓力封闭型,是指利用重力、弹簧力或其它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轮廓始

终保持接触。如。

(2)形封闭型凸轮机构

所谓形封闭型,是指利用高副元素本身的几何形状使从动件与凸轮轮廓始终保持接触。

4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

a 移动从动件b摆动从动件

以上介绍了凸轮机构的几种分类方法。将不同类型的凸轮和从动件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凸轮机构。设计时,可根据工作要求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加以选择。

五凸轮机构的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占据空间较小;具有多用性和灵活性,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对于几乎任意要求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都可以毫无困难地设计出凸轮廓线来实现。

缺点:凸轮轮廓线与从动件之间是点或线接触的高副,易于磨损,故多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

六巩固练习:

练习册并检查

七视频观看

八总结及板书

1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从动件、机架

2 凸轮机构的分类:按凸轮形状、从动件类型、从动件运动形式、锁合方式

3凸轮和滚子的材料

九作业

1练习册60页1、2、3

2动手制作各种形状凸轮

《凸轮机构》教学设计

主讲人:王强

2012.3.30

第9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有答案)

1.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运动线图是由哪两种常用的基本运动规律组合而成?并指出有无冲击。如果有冲击,哪些位置上有何种冲击?从动件运动形式为停-升-停。 (1) 由等速运动规律和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组合而成。 (2) 有冲击。 (3) ABCD 处有柔性冲击。 2. 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改善从动件尖端的磨损情况,将其尖端改为滚子,仍使用原来的凸轮,这时该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简述理 由。 (1) 运动规律发生了变化。 (见下图 ) (2)采用尖顶从动件时,图示位置从动件的速度v O P 2111=ω,采用滚子从动件时,图示位置的速度 '='v O P 2111ω,由于O P O P v v 1111 22≠'≠',;故其运动规律发生改变。

3.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画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从动件的位置及从动件的位移s。 总分5分。(1)3 分;(2)2 分 (1) 找出转过60?的位置。 (2) 标出位移s。

4. 画出图示凸轮机构从动件升到最高时的位置,标出从动件行程h ,说明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角的大小。 总分5分。(1)2 分;(2)1 分;(3)1 分;(4)1 分 (1) 从动件升到最高点位置如图示。 (2) 行程h 如图示。 (3)Φ=δ0-θ (4)Φ'=δ' 0+θ

5.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等角速转动,凸轮轮廓在推程运动角Φ=? 从动件行程h=30 mm,要求: (1)画出推程时从动件的位移线图s-?; (2)分析推程时有无冲击,发生在何处?是哪种冲击? - 总分10分。(1)6 分;(2)4 分 (1)因推程时凸轮轮廓是渐开线,其从动件速度为常数v=r0?ω,其位移为直线, 如图示。

凸轮机构习题解答复习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凸轮机构习题解答复习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C 4 D 5 B 6 A 7.A 8. A 9. C 10 .B 11. C 12. A 13. .B 14. .B 15 . A 16. B 17 . C 18 .B 19 .A 20 .B 21 .B 22 .C 其他答案在文后: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A .惯性力难以平衡 B .点、线接触,易磨损 C .设计较为复杂 D .不能实现间歇运动 2 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 .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 .便于润滑 C .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 .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 3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 .摆动尖顶推杆 B .直动滚子推杆 C .摆动平底推杆 D .摆动滚子推杆 4 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 A .偏置比对心大 B .对心比偏置大 C .一样大 D .不一定 5 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 .等速运动规律 B .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C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6 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 .增大基圆半径 B .改用滚子推杆 C .改变凸轮转向 D .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 7.()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9.()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 A. 盘形凸轮机构 B 移动凸轮机构 C. 圆柱凸轮机构 10.()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C 平底式从动杆 11. ()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 A. 尖顶式从动杆 B. 滚子式从动杆 )。 C. 平底式从动杆 12.计算凸轮机构从动杆行程的基础是( A 基圆 B. 转角 C 轮廓曲线 )。 13.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 A. 不变的 B. 变化的 )。 14.凸轮压力角的大小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是( A 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偏小 15.压力角增大时,对()。 B. 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偏小 A. 凸轮机构的工作不利 C. 凸轮机构的工作无影响 B. 凸轮机构的工作有利

《常用机构》教案1

常用机构 【教学课题】 常用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认识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知道凸轮机构。 2.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区分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能够举例并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机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并说出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常用机构有那些。 ?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 难点: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内容】 一、铰链四杆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的构成 有四个杆件通过铰链连接而成,四个杆件的名称如下:机架固定不动的杆1,连架杆——

与机架直接相连的杆2和杆3;连杆——不与机直接相连的杆4。 铰链四杆机构 2、能够做圆周运动的链架杆装置中,连架杆称为曲柄,不能做整周传动的连架称为摇杆。 3、铰链四杆机构的分类: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1)曲柄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中,如果有一个为曲柄,一个为摇杆,则这种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2)双曲柄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都是曲柄时,称为双曲柄机构。

平行双曲柄机构 3、双摇杆机构 铰链机构的两个链架杆都是摇杆时,称为双摇杆机构。例如:自动卸车的翻斗机构采用的就是双摇杆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二、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性质 在自动化机械中,要使机构按预定的规律完成某一工作循环,通常采用凸轮机构。 2、凸轮机构的组成(以内燃机为例) ●凸轮 ●从动轮 ●固定机架 3、凸轮的曲线轮廓结构 凸轮机构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做匀速传动。与凸轮廓接触,并传递动力和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的构件,一般做往复直线运动,称为从动件。内燃机配气机

机械设计与实践教案 项目2 凸轮机构设计 (教案)

项目2 凸轮机构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2)了解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 (3)掌握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4)能根据选定的凸轮类型和推杆运动规律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特点及选择原则; (2)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3)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及自锁的关系。 难点:“反转法原理”与压力角的概念。 3.讲授方法 多媒体课件 4.讲授时数 8学时 任务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任务导入】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机架以及附属装置组成的一种高副机构。其中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的构件,通常作连续的等速转动、摆动或移动。从动件在凸轮轮廓的控制下,按预定的运动规律作往复移动或摆动。受奥拓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委托带领学员分析汽车内燃机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任务分析】 在各种机器中,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要求,广泛地使用着凸轮机构,汽车机构也不例外,如图2.1是汽车内燃机凸轮机构的工作简图。

【力学知识】 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 按照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可将力系分为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若 各力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并汇交于一点,则此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我们先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规律。 设刚体上作用有一个平面汇交力系F 1、F 2、…、F n ,各力汇交于A 点(图2.2a )。根据力的可传性,可将这些力沿其作用线移到A 点,从而得到一个平面共点力系(图2.2b )。故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平面共点力系。 连续应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将平面共点力系合成为一个力。在图2.3b 中,先合成力F 1与F 2(图中未画出力平行四边形),可得力F R1,即 F R1=F 1+ F 2;再将F R1与F 3合成为力F R2,即F R2=F R1+ F 3;依此类推,最后可得 F R =F 1+ F 2+…+ F n =∑F i (2-1) 式中 F R 即是该力系的合力。故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线 通过汇交点,其大小和方向由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确定。 若已知F 的大小及其与x 轴所夹的锐角α ,则有 ? ??-==ααsin cos F F F F y x (2-2) 如将F 沿坐标轴方向分解,所得分力F x 、F y 的值与在同轴上的投影F x 、F y 相等。但须 注意,力在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而分力是矢量,不可混为一谈。 若已知F x 、F y 值,可求出F 的大小和方向,即 ?? ???=+=x y y x F F F F F αtan 22 (2-3) 【设计知识】 一、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根据凸轮及从动件的形状和运动形式的不同,凸轮机构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四种: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实验_02

机构与零部件设计(Ⅰ)实验报告姓名 凸轮机构运动学仿真班号 成绩 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凸轮轮廓线与从动件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巩固凸轮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的理论知识。 2.用虚拟样机技术模拟仿真凸轮机构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凸轮轮廓线的构建; 2.凸轮机构的三维建模; 3.凸轮机构的运动学仿真。 具体要求:设计对心直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 已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当凸轮转过Φ=600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上升h=10mm;凸轮再转过Φ'=1200,从动件停止不动;当凸轮再转过Φ=600时,从动件以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下降h=10mm;其余Φs'=1200,从动件静止不动。 已知基圆r b=50mm,滚子半径r=10mm,凸轮厚度10mm。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转动,试设计凸轮机构,并输出从动件运动规律。 实验步骤:

三、实验报告: 将所建立的凸轮廓线、凸轮机构的三维模型、凸轮机构的从运件运动规律附在实验报告中。 机构与零部件设计(Ⅰ)实验报告 凸轮机构运动学仿真

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 思考题: 1.在构建凸轮轮廓线的曲线应注意哪些事项?在建立凸轮机构的三维建模时又应注意哪些事项? 建凸轮轮廓曲线时首先该凸轮轮廓曲线分为四段推程阶段(等加速、等减速)、远休止阶段、回程阶段、近休止阶段。建立表达式时较复杂,例如要将上诉规律分为六小段,即b1=30,b2=60,b3=180,b4=210,b5=240,b6=360且a1=0,a2=b1,a3=b2,a4=b3,a5=b4,a6=b5(单位皆为度)。 另知 在最后插入曲线时要将输入的x1、y1等相互对应,且将Z 值变为0. 还要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选择凸轮的类型和从动件运动规律 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确定凸轮的轮廓 在建立三维模型,表达式的建立时,要注意参数化曲线的建立以及连杆,运动副的定义,特别注意高副的定义。 2.凸轮轮廓线与从动件运动规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凸轮轮廓曲线由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来决定,要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来设计凸轮轮廓的曲线。 ? ?cos )(sin )(s r y s r x b B b B +=+=

凸轮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凸轮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问题描述: 如图1所示为以对心直动尖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杆位移s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要求设计凸轮机构并分析从动件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任务与要求 1.设计满图2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要有设计计算步骤) 2.对所设计的机构运用ansys软件分析从动件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查阅资料、了解所给机构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说明其工作原理,并附相应的图片或视频。 凸轮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设计,训练学生机构设计的能力,掌握运用ANSYS Workbench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的方法、步骤和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报告的主要要求 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报告书Word文档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两部分。 1.设计报告书内容包括目录、任务书、正文、参考文献、组员工作内容表。 (1)文档格式严格遵守设计书文档规范要求。 (2)目录必须层次清楚,并标有页码数。 (3)正文按章节编写,按照任务书要求合理安排内容,并附有参考文献。 2.Powerpoint演示文稿要求内容简洁,重点突出。 三、人员要求:1人 四、时间安排 1.布置任务、准备、查阅资料:2天; 2.机构设计及动画:6天; 3.Ansys分析:6天; 4.编写报告书、Powerpint演示文稿、验收:2天。 5.答辩。 五、成绩形成: 设计报告书:50分;答辩:50分 组内成员按实际完成工作量评定每位学生最终成绩;不参加答辩的学生没有答辩成绩。 六、参考资料:机械原理的平面机构,ansys机械工程应用精华59例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 第3章 凸轮机构教案资料

第三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3 - 1 判断题(正确的在其题号后括号内打√,否则打×) (1)为了避免从动件运动失真,平底从动件凸轮轮廓不能内凹。( ) (2)若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可用增大基圆半径来解决。( ) (3)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有柔性冲击。( ) (4)凸轮的基圆一般是指以理论轮廓上最小向径所作的圆。( ) (5)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理论轮廓是滚子中心的轨迹。( ) 解答: (1)√(2)√(3)×(4)√(5)√ 3 - 2 填空题 (1)对于外凸凸轮,为了保证有正常的实际轮廓,其滚子半径应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 (2)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是从到的最短距离。 (3)在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按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运动时,有冲击。 (4)绘制凸轮轮廓曲线时,常采用法,其原理是假设给整个凸轮机构加上一个与凸轮转动角速度ω的公共角速度,使凸轮相对固定。 (5)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其基圆半径应按条件确定。解答: (1)小于 (2)凸轮回转中心到凸轮理论轮廓 (3)柔性冲击 (4)反转法相反的 (5)0 按全部廓线外凸的条件设计基圆半径 3 - 3 简答题 (1)凸轮机构中,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有哪几种?各用于什么场合? 解答: 1)等速运动规律刚性冲击(硬冲)低速轻载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柔性冲击中低速轻载 3)简谐(余弦)运动规律柔性冲击中低速中载 4)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无冲击中高速轻载 5)3-4-5多项式运动规律无冲击中高速中载 (2)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与凸轮基圆半径r0有何关系?压力角的大小对凸轮的传动有何影响? 解答: 在不计摩擦时,凸轮作用在从动件上推力作用线与从动件受力点的绝对速度方向所夹锐角称为压力角,称为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基圆半径愈大,机构压力角愈小,但机构愈不紧凑;基圆半径愈小,机构压力角愈大,机

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大作业 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学号 姓名 院系 专业 完成日期 设计题号 指导教师 一、设计如图1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1。

图1 行程(mm)升程运 动角 (°) 升程运 动规律 升程许 用压力 角(°) 回程运 动角 (°) 回程运 动规律 回程许用 压力角 (°) 远休止 角 (°) 近休止 角 (°) 35 80 余弦加 速度35 60 3-4-5 多项式 70 100 120 表1 二、计算流程图

凸轮机构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位移方程速度方程 加速度方程 速度线图位移线图加速线图 ds/d Ψ-s 曲线升程压力角回程压力角 确定轴向及基圆半径 压力角图确定滚子半径实际轮廓理论轮廓 轮廓图 结束 三、建立数学模型 1. 位移、速度、加速度、ds/dψ-s 、压力角图 (1)运动方程: A.升程运动方程(余弦加速度): ? ?? ? ? ≤≤π?940 ??????-= )cos(12h 01?φπs )sin(20 011?φπφωπh v =

)cos(202 212 1 ?φπφωπh a = B.远休止方程: ?? ? ??≤≤π?π94 h s =2 02=v 02=a C.回程运动方程(3-4-5多项式): ??? ? ?≤≤π?π34 ])(*6)(*15)( *101[5 0' 040'030'03φφφ?φφφ?φφφ?s s s h s -----+---= ])(*30)(*60)( *30[4 '030'020'00'1 3φφφ?φφφ?φφφ?φωs s s h v --+------ = ])(*120)(*180)( *60[3 ' 020'00'02 0'2 1 3φφφ?φφφ?φφφ?φωs s s h a --+------ = D.近休止方程: ?? ? ??≤≤π?π34 04=s 04=v 04=a (2)源代码及作图(matlab ) syms a1 a2 a3 a4;

(完整版)凸轮机构教案

凸轮机构 4.1 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4.1.1 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 组成: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部分组成 特点: 1)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何预期的运动规律。2)结构简单、紧凑。 3)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于磨损。 4)凸轮轮廓加工比较困难。 应用: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应用实例:内燃机配气机构绕线机的凸轮机构凸轮自动送料机构 结论:从动杆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或凹槽曲线的形状。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一)按凸轮的形状分 1.盘形凸轮(盘形凸轮是一个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绕固定轴线回转)

尖顶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尖顶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滚子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滚子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平底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平底摆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特点:结构简单,但是从动件行程不能太大,否则凸轮运转沉重。 2.移动凸轮(移动凸轮可看作是转轴在无穷 远处的盘形凸轮的一部分,它 作往复直线移动。) 特点:凸轮和从动件都可作往复移动。 3. 圆柱凸轮(圆柱凸轮是一个在圆 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是在圆柱端 面上作出曲线轮廓的构件,它可看作 是将移动凸轮卷于圆柱体上形成的。) 特点:从动件可获得较大的行程。 (二)按从动杆的端部型式分 1.尖顶从动件凸轮机构 特点: (1)传动灵敏。 (2)从动杆的构造最简单,但易磨损。 应用:只适用于作用力不大和速度较低的场合(如用于仪表等机构中)。 2.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 特点:磨损较小,可用来传递较大的动力,但结构复杂。 应用:常用于速度不高、载荷较大的场合。 3.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工作原理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学院: 专业: 班级:

第二节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内容(6分钟): 1.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 2.凸轮机构的基本组成:凸轮、从动件和机架。 3.凸轮机构的特点:结构简单、设计方便,结构紧凑;凸轮轮廓与凸轮为点接触或者线接触,易于磨损。。 4.凸轮机构的分类:按照凸轮的形状分类有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按照从动件的形式分类: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 二、导入新课(4分钟): 通过凸轮和推杆的运动动画,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凸轮旋转运动与从动件推杆的运动规律之间的联系。 三、讲授新课(33分钟): (一)工作过程和参数 在凸轮机构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为凸轮机构作等速回转运动,从动件往复移动。以图为例(对心外轮廓盘形凸轮机构)。首先介绍一下本图中各构件的名称。 1、运动分析: 当凸轮以等角速度绕基点逆时针回转时,从动件从A点开始被凸轮轮廓以一定的规律推动,共包含以下四个过程,分别为:推程,远休止,回程,近休止。根据凸轮的转角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以得到如下表,表示凸轮转过不同的角度时,所对应的从动件所处的运动状态。

2、参数 ①推程--从动件自最低位置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 ②推程角-推动从动件实现推程时的凸轮转角(?1) ③回程--从动件自最高位置升到最低位置的过程 ④回程角--从动件从最高位置回到最低位置时的凸轮转角(?3) ⑤远停角(远休止角)从动件在最高位置停止不动,与此对应的凸轮转角。(?2) ⑥近停角(近休止角)从动件在最低位置停止不动,与此对应的凸轮转角。(?4) )--以凸轮轮廓上最小半径所画的圆。 ⑦基圆(r ⑧对心--从动件的运动方向线通过凸轮的中心 ⑨偏心--从动件的运动方向线不通过凸轮的中心 (二)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方程式(推程): (2)运动分析:

凸轮机构 (教案1)教材

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是机械中的一种常用机构,在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中应用较为广泛。6.1凸轮机构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6.1.1特点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1、从动件2和机架3所组成,如图6-1所示。 可以使从动件得到预定的运动规律; 且结构紧凑。但凸轮机构中包含有高副,不宜传递较大的动力; 同时由于凸轮具有曲线轮廓,它的加工制造比较复杂。 6.1.2应用 凸轮机构应用于各类机械中。 图6-2所示为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图6-3所示为自动车床上使用的走刀机构; 此外,凸轮机构还应用于其他机械中,不一一列举。 6.1.3类型 凸轮机构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类型可由凸轮和从动件的不同型式来区分。 1.按凸轮的型式分 按凸轮型式分,各类凸轮机构如表6-1所示。 图5-1凸轮机构图5-3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图5-2内燃机配气机构

2 .按从动件的型式分 根据从动件的运动和端部型式区分,基本类型如表6-2所示。 表6-2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基本类型 表6-1 凸轮的类型

6.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2.1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图6-4(a)所示为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在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 上以向径 r为半径所绘的最大圆称为凸轮的 基圆。 当凸轮以ω等速沿逆时针方向回转Φ 时,从动件尖顶被凸轮轮廓推动,以一定运 动规律由离回转中心最近位置A到达最远位 置B的过程称为推程,这时它所走过的距离 h称为从动件的升程;而与推程对应的凸轮 转角Φ称为推程角。 当凸轮继续回转 s Φ时,以O点为中心的 圆弧BC与尖顶相作用,从动件在最远位置停 留不动,这一过程称为远休止,对应的凸轮 转角 s Φ称为远休止角; 当凸轮继续回转'Φ时,从动件在弹簧力或重力作用下,以一定运动规律回到起始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回程,对应的转角'Φ称为回程角。 当凸轮继续回转' Φ s 时,从动件在最近位置停留不动为近休止,' Φ s 称为近休止角。 如果以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代表从动件位移S,横坐标代表凸轮转角?(转动时间t),则可以画出S与?之间的曲线,它简称为从动件位移线图,见图6-4(b)。A点为起始点. 由以上可知,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从动件的不同运动规律,要求凸轮具有不同的轮廓曲线。因此,设计凸轮时必须首先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通常是根据机械的工作要求确定。 6.2.2常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当凸轮等速回转时,从动件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为一常数,这种运动称为等速运动。图5-5为从动件等速运动时,其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推程)。 由于凸轮作等速运动时,tω ?=,故横坐标也可以用?表示。其运动方程见表5-3。 由于速度V0为常数,所以从动件的速度线图为一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对速度线图积分,可以得到S= V0t,它是一条斜直线。又由图6-5可知, 当速度为常数时,加速度为零,惯性力也等于零,但是在运动开始和终止的瞬间,由于速度突变,此时理论上的加速度为无穷大,其惯性力将引起刚性冲击。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这种运动规律推程前半行程作等加速运动,而后半行程作等减速运动;回程则相反,其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6-6所示。其运动方程见表6-3。 图6-4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及位移曲线

机械基础中凸轮机构练习题资料

凸轮机构 一、填空 1.凸轮机构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和固定机架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2.按凸轮的外形,凸轮机构主要分为_______凸轮和_______凸轮两种基本类型。 3.从动杆与凸轮轮廓的接触形式有_______、_______和平底三种。 4.以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半径所做的圆称为凸轮的_______。 5.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点的某点的法线方向(即从动杆的受力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凸轮在该点的_______。 6.随着凸轮压力角α增大,有害分力F2将会_______而使从动杆自锁“卡死”,通常对移动式从动杆,推程时限制压力角α_______。 7.凸轮机构从动杆等速运动的位移为一条_______线,从动杆等加速等减速运动的位移曲线为一条_______线。 8.等速运动凸轮在速度换接处从动杆将产生_______冲击,引起机构强烈的振动。 9.凸轮机构的移动式从动杆能实现_______。 (a 匀速、平稳的直线运动 b 简偕直线运动 c各种复杂形式的直线运动 10.从动杆的端部形状有_______、_______和平底三种。 11.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_______。 (a 高副 b 转动副 c 移动副) 12. 要使常用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必须以凸轮_______。 ( a 作从动件并匀速转动 b 作主动件并变速转动 c 作主动件并匀速转动)13.在要求_______的凸轮机构中,宜使用滚子式从动件。 ( a 传力较大 b 传动准确、灵敏 c 转速较高) 14.使用滚子式从动杆的凸轮机构,为避免运动规律失真,滚子半径r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分最小曲率半径ρ最小之间应满足_______。

凸轮机构 (教案1)

凸 轮 机 构 凸轮机构是机械中的一种常用机构,在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中应用较为广泛。 6.1凸轮机构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6.1.1特点 凸轮机构 是由凸轮1、从动件2和机架3所组成,如图6-1所示。 可以使从动件得到预定的运动规律; 且结构紧凑。但凸轮机构中包含有高副,不宜传递较大的动力; 同时由于凸轮具有曲线轮廓,它的加工制造比较复杂。 6.1.2应用 凸轮机构 应用于各类机械中。 图6-2所示为内燃机的配气机构; 图6-3所示为自动车床上使用的走刀机构; 此外,凸轮机构还应用于其他机械中,不一一列举。 6.1.3类型 凸轮机构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类型可由凸轮和从动件的不同型式来区分。 1.按凸轮的型式分 按凸轮型式分,各类凸轮机构如表6-1所示。 图5-1凸轮机构 图5-3自动车床走刀机构 图5-2内燃机配气机构

2.按从动件的型式分 根据从动件的运动和端部型式区分,基本类型如表6-2所示。 表6-2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基本类型 表6-1 凸轮的类型

6.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2.1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 图6-4(a )所示为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在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 上以向径0r 为半径所绘的最大圆称为凸轮的 基圆。 当凸轮以ω等速沿逆时针方向回转Φ 时,从动件尖顶被凸轮轮廓推动,以一定运 动规律由离回转中心最近位置A 到达最远位 置B 的过程称为推程,这时它所走过的距离 h 称为从动件的升程;而与推程对应的凸轮 转角Φ称为推程角。 当凸轮继续回转s Φ时,以O 点为中心的 圆弧BC 与尖顶相作用,从动件在最远位置停 留不动,这一过程称为远休止,对应的凸轮转角s Φ称为远休止角; 当凸轮继续回转'Φ时,从动件在弹簧力或重力作用下,以一定运动规律回到起始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回程,对应的转角'Φ称为回程角。 当凸轮继续回转'Φs 时,从动件在最近位置停留不动为近休止,'Φs 称为近休止角。 如果以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代表从动件位移S ,横坐标代表凸轮转角?(转动时间t ),则可以画出S 与?之间的曲线,它简称为从动件位移线图,见图6-4(b )。A 点为起始点. 由以上可知,从动件的位移线图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从动件的不同运动规律,要求凸轮具有不同的轮廓曲线。因此,设计凸轮时必须首先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通常是根据机械的工作要求确定。 6.2.2常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1、等速运动规律 当凸轮等速回转时,从动件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为一常数,这种运动称为等速运动。图5-5为从动件等速运动时,其位移S 、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推程)。 由于凸轮作等速运动时,t ω?=,故横坐标也可以用?表示。其运动方程见表5-3。 由于速度V 0为常数,所以从动件的速度线图为一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对速度线图积分,可以得到S= V 0t ,它是一条斜直线。又由图6-5可知, 当速度为常数时,加速度为零,惯性力也等于零,但是在运动开始和终止的瞬间,由于速度突变,此时理论上的加速度为无穷大,其惯性力将引起刚性冲击。 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这种运动规律推程前半行程作等加速运动,而后半行程作等减速运动;回程则相反,其位移S 、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6-6所示。其运动方程见表6-3。 图6-4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及位移曲线

机械原理凸轮详解

凸轮做法 凸轮很难,拿出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好多题目貌似简单,其实很难,今天就凸轮问题做一些详细讲解,这个已经是仅次于四杆机构分析的第二难题了,有些同学,自以为复习很好,但是考试下来就是七八十分,你自己再怎么做,也就那样,不要感觉我嘲笑你,好多细节都不注意,自己想当然的做。凸轮问题和四杆机构是东南大学机械原理中分值最高也好似最难的两个题型,尤其是凸轮机构,很容易失分。 最近几年,凸轮只考圆形凸轮,主要分四种:第一种,平底直动凸轮,如2005,第二种,尖底直动凸轮,如2007,第三种,平底摆动凸轮,如2006,第四种,尖底滚子凸轮如2008,2011(2010跟这个很接近做法稍有不同).这里主要以2010的题目为例讲解。希望大家举一反三,明白其他题目。题目和答案在下面。 (1)基圆很简单,如果有滚子的话,基圆半径还要加上滚子半径。带有滚子的凸轮做出理论廓线(即图中的紫色虚线)后,可以看作是尖底凸轮。 (2)求某一点接触时的转角,用反转法。现在还有一些同学对反转法概念不清楚,我说详细一些。反转法是指假设凸轮不动,让凸轮从动件以凸轮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来求转角的的方法。从动件的回转中心反转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以O为圆心,OB的长度为半径。做出此圆,即图中的红线最大的圆。设接触点为C,C是一个动点,它会随着凸轮的转动不断的改变位置,也就是说凸轮和从动件的接触点是一只变化的。设滚子的圆心为D。现在开始求H点接触是从动件的位置。链接并延长AH,使AH和理论廓

线交于一点H’,以H’为圆心,BD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与B的轨迹圆(大红圆)交于点BH,这里比较好理解,是根据BD的长度不变得来的。找出来BH点,如图所示的角BABh就是转到H点接触的转角。这是反转法求转角的基本方法,可以在凸轮廓线上找出任意两个不同接触点接触时的转角。容易出错的是B的轨迹圆,其圆心是滚子的回转中心,不是滚子的形心。(3) 推程角定义:推程角即从动件由离凸轮转动中心最近位置到达最远位置时相应的凸轮转角。回程角的大小等于360度减去推程角。要找出推程角,首先找出离凸轮转动中心最近和最远的位置,在图中分别为M点和N点。如第二题所说的方法,可以求出M和N对应的BM和BN。然后按照和凸轮转向相反的方向,由BM沿着B的轨迹圆(大红圆)转动到BN,这个角度就是推程角。推 程角和回程角表示时可以另外画出一个和轨迹圆(大红圆)同圆心的圆上表示,如图,一定写清楚,注意两个角都有箭头标注方向。 (4) 压力角,无论是在凸轮中还是在四杆机构中都是最难的。先确定压力角的定义。首先,压力角是针对从动件而言,比如在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中摇杆是从动件。这个题,从动件上貌似有一个滚子,但是这个和普通滚子是不同的,这个是相对固定的死的,从动件是包括这个小圆在内,而普通的滚子,也就是能相对转动的滚子,不属于从动件。简单了说 就是这个小圆如果不能转,从动件指的就是构件BC(C为动点),如果能转,从动件指的就是不含小圆的BD杆。2009的从动件指的是构件2,而不是提供恒定重力的重块。从动件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于从动件的,如果小圆能转,其运动方向是垂直于直线BD,如果小圆不能转也就是本题中的情况,从动件的运动方向是垂直于B到接触点的连线即直线BC的。从动件不一样直接影响到压力角。2006的凸轮压力角也是这样,从动件的运动方向垂直于B到接触点的连线。受力方向是在过接触点的半径方向。这样压力角就找到,

凸轮机构设计-作业题

第九章凸轮机构设计 本章学习任务:凸轮机构的基本知识、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曲线轮廓的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设计。 驱动项目的任务安排:完成项目中的凸轮机构的具体设计。 思考题 9-1简单说明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分类情况? 9-2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如何度量凸轮的转角和从动件的位移? 9-3试说明等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和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的特点。 9-4简单说明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与设计的原则。 9-5简单说明凸轮廓线设计的反转法原理。 9-6什么是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实际廓线,二者有何联系? 9-7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压力角对机构的受力和尺寸有何影响? 9-8如何选择(或设计)凸轮的基圆半径? 9-9什么是“运动失真”现象?如何选择(或设计)凸轮的滚子半径,才能避免机构的“运动失真”? 习题 9-1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试补全题图9-1 所示各段的,s -,v -,a - 曲线,并指出哪些地方有刚性冲击,哪些地方有柔性冲击? s O v O a 题图9-1 2| D| ? 2| D| ? 2| D| ? 9-2何谓凸轮工作廓线的变尖现象和推杆运动的失真现象?它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如何加以避免? 9-3力封闭与几何形状封闭凸轮机构的许用应力角的确定是否一样?为什么? 9-4有一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杆滚子的直径偏小,欲用较大的滚子,问是否可行? 为什么? 9-5有一对心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在使用中发现推程压力稍偏大,拟采用推杆偏置的方法来改善,问是否可行?为什么?

45?? | ? | ? 3 2 | ? O 1 9-6 用作图法求出题图 9-6 所示两凸轮机构从图示位置转过 45 时的压力角。 (a ) (b ) 题图 9-6 题图 9-7 9 -7 如题图 9-7 所示盘形凸轮机构是有利偏置,还是不利偏置。如将该凸轮廓线作为直动滚子推杆的理论 廓线,其滚子半径 r r = 8 mm 。试问该凸轮廓线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为了保证推杆实现同样的运动规律,应采取什么措施(图中l = 0.001 m /mm )? 9 -8 在题图 9-8 所示的运动规律线图中各段运动规律未表示完全,请根据给定部分补足其余部分(位移 线图要求准确画出,速度和加速度线图可用示意图表示)。 s 1 2 v 3 4 2 s v 1 2 3 4 2 a a 题图 9-8 题图 9-9 9 - 如题图 9-9 中给出了某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杆的速度线图。要求:(1)定性地画出其加速 度和位移线图;(2)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名称及特点(v 、a 的大小及冲击的性质);(3)说明此种运动规律的适用场合。 9 -10 在题图 9-10 所示凸轮机构中,已知偏心圆盘为凸轮实际轮廓,如图所示。试求: 1) 基圆半径 R ; 2)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3) 凸轮由图示位置转 90°后,推杆移动距离 s 。 2 1 3 4 2 /3 2/3 4/3 5/3 2

凸轮习题答案

一、填空 1.凸轮机构主要是由_凸轮_、_从动件_和固定机架三个基本构件所组成。 2.按凸轮的外形,凸轮机构主要分为_盘形__凸轮和_柱体_凸轮两种基本类型。 3.从动杆与凸轮轮廓的接触形式有_尖顶_、_滚子_和平底三种。 4.以凸轮最小半径r0所作的圆称之为基圆,r0称为凸轮的基圆半径 7.凸轮机构从动杆等速运动的位移为一条__斜直线__线。 10、在凸轮机构一个运动循环中,从动件重复升、停、降、停的过程。 11、在等速度运动图中,位移和转角成正比关系,其图线为一条直线。 12、从动件的上升或下降运动速度v为常数时的运动规律,称为匀速运动规律。 13、凸轮机构在远休行程中,凸轮所对应的转角称之为远休角用字母表示。 14、平底式从动杆与凸轮的接触面较大,易于形成油膜,所以润滑较好,摩擦较小,常用于没有凹形曲线的凸轮上作高速传动 二、选择 10.凸轮机构的移动式从动杆能实现_c______。 a 匀速、平稳的直线运动 b 简偕直线运动c各种复杂形式的直线运动 11.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__a_____。 a 高副 b 转动副 c 移动副 12. 要使常用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必须以凸轮__c_____。 a 作从动件并匀速转动 b 作主动件并变速转动 c 作主动件并匀速转动 13.在要求__a_____的凸轮机构中,宜使用滚子式从动件。 a 传力较大 b 传动准确、灵敏 c 转速较高 凸轮机构从动件作等速规律运动时会产生__a__冲击。 A. 刚性 B. 柔性 C. 刚性和柔性 14、__a__对于较复杂轮廓曲线的凸轮,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的运动规律。

A. 尖顶式从动件 B. 滚子式从动件 C. 平底式从动件 三、判断 1.凸轮机构广泛用于自动化机械中。( 对) 2.圆柱凸轮机构中,凸轮与从动杆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 错) 3.平底从动杆不能用于具有内凹槽曲线的凸轮。(对) 4.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可按要求任意拟订的。(对)5.凸轮在机构中经常是主动件。( 对 ) 7.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就是凸轮机构的工作目的。( 对 ) 8.凸轮机构也能很好的完成从动件的间歇运动。( 对 ) 四,已知基圆半径为20mm的盘形凸轮,逆时针转90。时,通过凸轮轴心的滚子直径为8mm的滚子从动杆等速上升30mm,停歇180。后,凸轮继续转动,转过90。,从动件又等速下降30mm,试画出从动件的位移运动曲线。

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和运动分析

% ******** 偏置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绘图和运动分析******** disp ' ######## 已知条件########' disp ' 凸轮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动件偏置在凸轮轴心的右边' disp ' 从动件在推程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在回程作余弦加速度运动' % 基圆半径;滚子半径;从动件偏距;从动件升程 rb=40;rt=10;e=15;h=50; % 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推程许用压力角;凸轮转速 ft=100;fs=60;fh=90;alpha_p=35;n=200; % 角度和弧度转换系数;机构尺度 hd=pi/180;du=180/pi;se=sqrt(rb^2-e^2); w=n*pi/30; omega=w*du; % 凸轮角速度(°/s) fprintf(' 基圆半径rb = %3.4f mm \n',rb) fprintf(' 滚子半径rt = %3.4f mm \n',rt) fprintf(' 推杆偏距 e = %3.4f mm \n',e) fprintf(' 推程升程h = %3.4f mm \n',h) fprintf(' 推程运动角ft = %3.4f 度\n',ft) fprintf(' 远休止角fs = %3.4f 度\n',fs) fprintf(' 回程运动角fh = %3.4f 度\n',fh) fprintf(' 推程许用压力角alpha_p = %3.4f 度\n',alpha_p) fprintf(' 凸轮转速n = %3.4f r/min \n',n) fprintf(' 凸轮角速度(弧度) w = %3.4f rad/s \n',w) fprintf(' 凸轮角速度(度) omega = %3.4f 度/s \n',omega) disp ' ' disp ' 计算过程和输出结果' disp ' ' % (1)---校核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轮廓曲率半径' disp ' *** 计算凸轮理论轮廓的压力角和曲率半径***' disp ' 1 推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for f=1:ft if f<=ft/2 s(f)=2*h*f^2/ft^2;s=s(f); % 等加速-位移方程 ds(f)=4*h*f*hd/(ft*hd)^2;ds=ds(f); d2s(f)=4*h/(ft*hd)^2;d2s=d2s(f); vt(f)=4*h*omega*f/ft^2; % 等加速-速度方程else s(f)=h-2*h*(ft-f)^2/ft^2;s=s(f); % 等减速-位移方程 ds(f)=4*h*(ft-f)*hd/(ft*hd)^2;ds=ds(f); d2s(f)=-4*h/(ft*hd)^2;d2s=d2s(f); vt(f)=4*h*omega*(ft-f)/ft^2; % 等减速-速度方程end alpha_t(f)=atan(abs(ds-e)/(se+s)); % 推程压力角(弧度) alpha_td(f)=alpha_t(f)*du; % 推程压力角(度) pt1=((se+s)^2+(ds-e)^2)^1.5; pt2=abs((se+s)*(d2s-se-s)-(ds-e)*(2*ds-e));

凸轮机构画图

65.图示为一偏心圆盘凸轮机构,凸轮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要求:(1)说明该机构的详细名称;(2)在图上画出凸轮的基圆,并标明图示位置的凸轮机构压力角和从动件2的位移;(3)在图上标出从动件的行程h及该机构的最小压力角的位置。 65.(1) 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2) ,,s如图所示。(3) h及 发 生位置如图示。 67.试在图示凸轮机构中,(1)标出从动件与凸轮从接触点C到接触点D时,该凸轮转过 的转角 ;2)标出从动件与凸轮在D点接触的压力角;(3)标出在D点接触时的从动 件的位移s。

67. (1) 如图示。(2) 如图示。(3)s如图示。 70.图示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以角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试在 图上:(1)画出理论轮廓曲线、基圆与偏距圆;(2)标出凸轮从图示位置转过 时的 压力角和位移s。 70.(1) 1)理论廓线如图示:2)基圆如图示;3)偏距圆如图示。(2) 1)压力角如

图示;2)位移s 如图示。 72.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以等角速度1逆时针方向转动。试在图上:(1)画出该凸轮的基圆和理论廓线;(2)标出该位置时从动件的压力角;(3)标出该位置时从动件的位移s,并求出该位置时从动件的速度。 72.(1) 1)基圆如图示;2)理论廓线如图示。(2) 压力角如图示。(3) 1)位

移s如图示。2)v2= 79.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凸轮为一圆盘。试在图上作出:(1)基圆;(2)图示位置的凸轮 转角 和从动件的位移s;(3)图示位置时的从动件压力角。 79.(1)基圆如图示半径为 。(2) 凸轮转角和从动件位移s如图示。 (3) B点压力角如图示。 84.在图示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为偏心圆盘,圆心为O,回转中心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