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

第22卷第2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2No.2 2005年5月Jour nal of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M ay.2005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X

曹毓民

(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科学定位是高等学校的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什么是定位,定位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科学定位等等是高等学校特别是我校当前需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明确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办学;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95(2005)02-0115-04

高校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关系到建立自身优势,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校要从科学定位入手,在培养合格人才、加速科技转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什么是办学定位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指办学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所处的环境,从办学条件与办学现状出发,确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奋斗目标、建设的重点和办学的特色。因此,一方面,办学定位应该具有继承性,另一方面,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办学者的教育思想会有所变化,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办学者的/定位0理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谁对学校的办学进行定位

/办学定位0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也是高校面向社会行使办学自主权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中,各类高校都十分重视面向社会找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并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办好高校必然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办学定位的主体是谁呢?这涉及到办学自主权的行使者是谁。首先要在观念上将举办者和办学者区分开来。/举办者0是拥有学校财产所有权的投资者,/办学者0是经营学校的管理者。给/学校定位0的主体是办学者,而不是举办者,在一般情况下办学者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要考虑投资者的愿望。在我国,公办学校的/举办者0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国家,国家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6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基本制度以及高等学校的组织活动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举办者0的意愿。办学者是一个/集合0概念,是校长及其管理者等所形成的群集,学校党委是办学者意志的集中体现,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治校者的地位。/办学定位0不仅仅是校长等少数人的事,而且是要由一定的群体参与的多数人的事,/办学定位0只有在获得学校中大多数人,特别是教师和基层管理者的认同后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实施。

三、办学定位的内涵是什么

一是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高等学校要明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何需求,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科学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发挥,真正能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实质上是对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宏观位置的战略选择。

二是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本校的类型和层次。其实质主要是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如何定位的问题。我

115

X收稿日期:2005-03-15

作者简介:曹毓民(1964-),男,浙江宁波人,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高级政工师。

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近年来兴起的高等职业教育一般属于专科层次);同时,我国高校的办学大体又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教学服务型(即高等职业教育)四种类型。各类高等学校的职能都是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区别主要在于科研和社会服务所占的比重不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数量规模也是不一样的。目前,教学型大学最多,教学研究型大学次之,研究型大学则相对较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服务型高等学校的发展。

三是办学的水平和特色的定位。这是有关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学科设置、管理水平、资金投入、历史沿革等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组合与配置的问题。其实质是学校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空间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学科定位)))确定主要学科在本地区或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的优势地位,培养有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以保证本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份量;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根据自身条件,如科研实力、学科优势、资金来源和筹措能力,高等学校领导者的素质、才能、抱负、追求等找出比较优势来,突出自己的特点,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服务区域定位)))锁定本校在功能上的合理区分,既要做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又要源于实际的现实性,同时又需要高于实际的超现实性,即办学定位不能完全拘泥于现实,而是要超越现实,方向性的把握现实,把握住现实的发展变化。

因此,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应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晶,应该是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统一,应该是动态把握,与时俱进,努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认为高等学校的定位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所处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高等学校肩负的适应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以及对自身的办学条件与实力的客观估计。

四、什么因素正在

或将会影响我们定位

影响准确定位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内部的因素,另一类是学校外部的因素。首先分析学校内部的因素。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大学的成长过程有多种生长方式。如办学历史悠久的老高校的自我繁衍式:即从办学的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攀登,由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再到研究生层次。当低层次办学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的量质时,主动地、不失时机地向高一层次的办学推进。老高校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定位,而每到一个新阶段开始的转折关头,往往会产生出一位教育思想卓越的领导集体来实现这种办学定位的转变。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合并型高校,我校也是其中一所。这一类高校其生长过程与老高校有所不同,其办学能量的积累并不是合并者自身办学历史的简单迭加,合并前后的办学历史之间具有某种非连续性。合并之后,其成长过程也有明显的阶段性:磨合期、调整巩固期、发展期。要充分认识到, /合并0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将来办学水平的提高奠定新的基础,但增强办学实力的本身并不等于办学水平会必然提高。这类高校(当然也包括我校)感觉到办学定位很难:想定高一点,但各学科办学基础参差不齐,但如果定低又怕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个时候,应该处理好整体定性与局部定位的关系。在整体定位上应该着重考虑实力较强的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它们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位可略高一些,以拓宽发展的空间,从而确立学校的整体地位和形象。对于那些学科实力较弱,并在短期内很难有所改观的学科或专业的定位则应该等夯实基础、积累能量之后,在时机成熟时将其定位提高,必要时还可以将不同的专业定位在不同的办学类型上。

时代性、制度性和区域性因素是影响高校定位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所谓时代性是指社会发展中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所表现出的主要的社会特征。当今高校所处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时代。这种时代特征必然要影响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传承式的教育,以培养继承性人才为主。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是创新能力竞争。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高校办学

116

的首要目标。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形成、巩固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正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骨干力量。一个国家制度层面的变化对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变化时期,高等学校最终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是高校进行办学定位的前提。同时,国家和政府所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也会影响高校的办学定位。区域性因素也对高校办学定位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性是指高等教育要为一定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具体表现。高等教育的区域性首先会影响到高校服务面向的定位,譬如地方高校就首先要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进一步辐射到其他地区。其次,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特征会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和办学特色的定位。第三,办学的区域性特征还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和规格的定位。即使在同一区域之内,各校的办学应有所分工与协调,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这就迫使高校办学不能集中在某些层次和类型上,否则会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发达地区内,除了需要一批高科技的精英型、创造型人才,还需要大批的高等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同时需要为数众多的中初级技术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所以高校在办学定位时还要考虑到区域性教育系统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内在协调性。

五、/定位0中容易发生的五种不良倾向

一曰攀高。有些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上往往会出现明显的攀高现象,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专科变本科,教学型大学变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而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想变为研究型大学,不顾地方情况和自身的办学实力盲目提升办学层次。其实,各个办学层次有许多具体的评价指标,例如研究型大学,科研投入要占到学校总收入的25%到30%,总收入的1/4或1/5直接来源于科研,总资产的1/4或1/5是科研活动的积淀,师资队伍中要有50%是受过系统训练,具有博士学位,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人才,学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要达到1:1或者2:1,显然这不是一般地方高等学校在短时间内所能具备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各种人才的要求和规格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类型和规模也要有所不同。

二曰求大。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教事业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对一所高等学校来说,规模有一个度的问题,规模与效益也并不总是成正比。据不完全的测算,办学效益最好的规模是:专科4000-5000人,本科8000-10000人,超过1万人规模的大学,一定要采用分校管理或分学院管理的模式,否则,效益将会下降。另一方面,人才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高层次人才与低层次人才之间是不能简单替代的,高层次人才代替低层次人才不一定可以也不一定经济,低层次人才更代替不了高层次人才。

三曰尚名。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随着教育不断升温,不少的大学,,将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定位在追求/世界一流0、/全国一流0、/全省一流0上,这种定位是否科学合理,有多大的可能性,很值得研究。追求/一流0本无可厚非,但/一流0最终要体现在办学水平和实力上,如果脱离实际,把追求/一流0作为/装饰门面0的口号,那起到的不是凝聚人心而是涣散斗志的作用。高校在进行定位时,要认真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及长处,不能为不切实际的名誉影响既定的发展战略。

四曰逐利。高等教育有两重属性,即公益性和生产性。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高等教育的生产属性越来越凸显。但在这一趋势下,不少高校错误理解了高等学校的这种趋向。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掩盖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有的高校甚至不顾条件、不讲质量,盲目扩招,恶性膨胀,多收费,乱收费,弄虚作假,欺骗学生,使自身的优势难以发挥,或者使已有的优势逐渐丧失,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高等学校应该从比较高的层次上对国家和地方做出应有的贡献,急国家和人民之所急,而不能把自己变成纯粹的/经济

117

实体0。

五曰趋同。高等学校趋同现象比较普遍,几乎每个学校都是/高水平0、/研究型0或/教学研究型0、/综合性0、/开放性0、/国际化0、/一流大学0。地方高等学校在以上几个不良倾向的影响下,必然走向趋同的道路,而趋同显然对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不利。市场的永恒原则是提供差异化的产品,高校的特色是培养特色人才的关键。地方高等学校必须了解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状况,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要与此相适应,并了解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特别是本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着力培养并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这才是一个学校永葆青春的根本法则。抓战略研究,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局部带动全局,这是大学成功的途径。

六、我们该如何科学定位

研究了影响高校办学定位的因素,分析了定位中容易发生的五种不良倾向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的认识:一是正当我国的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之时,高校的办学应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势头,各校定位既要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应社会对教育分工的需求,避免盲目攀高或办学趋同化现象的产生。二是治校者们应紧紧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主动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增强教育的市场意识和国际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办出持色。三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高校办学的多样化定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逐步形成公平竞争的教育机制,使所有高校都能在相应的类型办学并且办出成绩来。

我校在52003-2005年发展规划和2010年发展目标6中提出了办学定位:根据江苏省、苏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院的办学历史和现实基础,我院办学的基本定位是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大学;以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苏州,服务江苏,面向全国;在/十五0期间,把我院建设成为在江苏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同时就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基本建设提出了奋斗目标。办学定位的提出基本符合高校科学定位的理论,也基本符合学校的现状和发展需要。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特别是江苏省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和江苏省特别是苏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我校的办学定位需要进一步得到明确。在制定学校发展/十一五0计划时,我们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一是人才结构的定位。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必须随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尊重社会的需要,不能只管培养,不能有什么样的老师,有什么样的办学条件,就培养什么样的人,而应该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是学科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定位。任何一所学校要成为全方位发展的学校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所办学历史不长,又经历过管理体制改革和合并的学校找准学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定位要和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确定学校的特色学科时一定要面向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面向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面向社会全面进步发展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叉互融,共同发展。

三是科研与创新定位。著名大学的产生无不与国家和区域振兴紧密联结在一起。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播、知识的创造作用日益明显,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显得十分突出。因此,像我们这样一所地方高校要更自觉地树立起服从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增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自身特有的贡献。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在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增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能力,提高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海远)

118

办学指导思想与学校定位

办学指导思想与学校定位 一、办学指导思想与学校定位 学校秉承半个多世纪办学的优良传统和经验,经过长期探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依据《高等教育法》,以国民经济建设和石油石化工业的需求为主导, 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保证,产学研结合,教学 科研并重,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办学指导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既包括办学指导思想,又包括由办学指导思想统领衍生而形成的学校定位、教育思想观念等,其 中学校定位是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最直接、具实的体现。目前 学校定位的主要内容如下: (1)发展目标定位 学校的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2)类型定位 教学研究型大学。 (3)学科建设定位 以石油为特色,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

(4)层次定位 巩固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留学生教育,重视成人教育及培训。 (5)培养目标定位 按照?博学、务实、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意识,基础扎实、知识面 宽、适应力强、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 (6)服务面向定位 面向石油、面向市场、面向国际、面向未来。 (7)发展方向定位 高层次、宽领域、外向型 1 (8)发展战略定位 人才兴校、特色强校、学科建设重点突破、面向国内外开放办学、产学研结合5大战略。 二、办学指导思想的内涵说明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学校办学的政治基础和理论指南。 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高校办学来讲,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伟大事业服务。 ?依据《高等教育法》?,指出了学校办学的法律基础。《高等教育法》的颁

浅谈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

一种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浅谈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主要特点,探讨了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研究了合作所办的学院(校区、分校)的主要管理模式。研究表明,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本质。 关键词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产学研 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主要有: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院(科研院所)、校际合作和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五种模式。目前,在探讨各种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关文献中,受关注较多的是前四种合作办学模式,而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罕有涉及。可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主要特点 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2)人才培养层次基本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3)合作办学的本质是产学研合作。 1.2.1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 目前,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分布在两类地区,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如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省区的市、地、

县;二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山东省等省的市地、县。但是,从统计结果来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从所办学校的个数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占了总数的87%以上;从在校生人数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占了总数的93%以上。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实力较为雄厚,能够拿出财政资金支持办学,而自己单独办学的难度与投入又非常大;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通过合作办学,进行产学研合作有着强大的需求。 1.2.2人才培养层次基本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合作办学的层次覆盖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涵盖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所有学历层次,形成了从中职、高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直到博士后的系列学历教育。培养的人才学历层次基本与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像广东深圳、珠海,山东烟台、威海和荣成等经济高度发达地区,除需要普通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外,还需要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因此,合作办学的学院(校区、分校)还能够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高技术人才。而云南、西藏、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省区的地、县,主要需求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这些经济欠发达省区合作办学的学院(校区、分校)基本上为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高职、中职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甚至还进行一些职业培训。 1.2.3合作办学的本质重在产学研结合 地方政府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招收学生拉动所在地区的消

小学办学思路

小学办学思路 东贾小学办学思路 东贾小学 2011.8 东贾小学办学思路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东贾小学占地面积约12746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48平方米,学校7个班级有200多名学生的规模设计和配置。校园绿化覆盖率占总面积20,,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教学装备先进、齐全,所有教室均配置多媒体设备。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认为:“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使命。这启示我们学校依据时代精神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内部条件;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学习行为都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创新和变化,不断创新将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学校应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必须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有适应学校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必须大力提倡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新途径,必须建立一支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必须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为他未来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发展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以争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扎实有序地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改革中求发展,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努力奋斗,把我校办成校风好、校园美、质量高、有特色的小学。确保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得到提升,并逐步成为我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办学思想: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和谐育人、质量强校 办学理念: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用今天的创造塑明天的人才。 办学目标: 培养德艺双馨教师,创建和谐文明校园,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为基点,打造特色学校。 校训:快乐学习,拥抱明天~ 校风:崇真尚美发展创新 教风:崇真尚美发展创新 学风:自主合作善思乐学 (三)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新学年是我校的“课堂教学效益年”。我们将牢固确立“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 希望”的教育理念,视质量为生命, 热爱和培养好每一位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学校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实施精细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

关于办学定位的思考

关于办学定位的思考 这次关于办学定位思想的大讨论,要进一步明确我们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这是基于“办部队满意院校”,“出作战顶用成果”,“育打赢需要人才”的深层次思考,是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总纲。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够真正去切合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切合军校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凝练出大学的办学特色,确定大学的办学思路。 作为大学的一名普通基础课教员,结合我们学校实际,现在就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仅供参考。 我们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发挥人的潜力,一句话,就是要“以人为本”。不妨借鉴一下西方名校的办学理念——牛津大学:探测、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剑桥大学: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哈佛大学: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 对我们军校来说,军事人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必须顺应历史条件的变化,适应军事斗争实践的发展要求,同军事斗争准备的步伐相一致,以未来作战需求为牵引。从部队实际看,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军事人才,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对以下几个精神层面的素质的锻造。 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军事人才最为重要的精神素养。科学精神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它能够矫正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提供认识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信仰。有了科学精神,就会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不盲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了科学精神,对高技术战争的实质就会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不夸大也不低估高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科学精神,就能够在信息海洋中拨开战争迷雾,抓住潜藏在战争转型期表象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认识和揭示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及走向。有了科学精神,就能够站立在军事变革大潮的前沿分析和思考问题,从国情军情出发,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个人成才,除了要具有科学精神和各种基础的或专业的知识外,价值观念与科学精神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发现自己

地方高校改革要找准办学定位“接地气”.

地方高校改革要找准办学定位“接地气” 2015-04-15 目前,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正处在“深水区”。因为参加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阅读了2009年以来进行合格评估80所地方高校的专家评估报告,对地方高校改革发展有一些理性的建议与思考。 黄达人举例:某高校在2010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要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2013年教育部提出向应用型转型以来,这所地方高校也跟着高喊“向应用型转型”。 另一位知情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2014年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中出现了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一个是被树立为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先进典型的大学竟然没有通过本科教学评估;另一个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联系点的地方高校也没有通过本科教学评估。 应用型、地方性是对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基本要求。“有些地方高校忘记了这两个基本点,他们的改革究竟是为了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学生需求,还是为了学校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好处?”黄达人问。 地方高校领导常问黄达人:“您访问了中外200多位优秀大学校长,最钦佩谁?” 黄达人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来回答这个问题:浙江警察学院自2007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坚持办公安专业教育不动摇,几乎不招非公安专业的学生,现在该校毕业生就业率98%,且大部分毕业生都在公安系统工作。 “作为大学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把学校定位找准。”黄达人认为,首先是从国家层面来说,怎么把地方高校放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考虑,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做哪些调整;其次是在学校层面,每一所高校都要有自己的办学定位,立足定位办好学;第三是在学生层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才能真正体现高校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对接地方优势产业,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就是拍地方政府“马屁”吗? 黄达人在担任中山大学校长期间,就明确提出把广东的需求作为学科、专业布局与建设的依据。中山大学不是农业高校,但是同样公开高举农业、海洋大旗,其农业、海洋等学科都是为服务广东的需求而做的。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学院、中山大学与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工程学院都是一流的学科。之所以瞄准这两个领域,因为广东核电用的

学校办学思路

学校整体工作思路解读(讨论版) 前言 各位教职工: 学校的成就是全体教职工智慧的结晶,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支持,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策略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学校各项工作需要大家共同推进落实,现将学校办学思路和办学思想的解读(讨论版)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积极讨论,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提出宝贵意见,并以处室或者教研室为单位向党委反馈。 谢谢! (只做参考,请另附页)

办学思路解读(简版) 一,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背景分析)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第六章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余教育都是基本普及或者加快普及)。必须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改善民生,优化劳动力结构的关键环节。 2、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惠民政策,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3、东西湖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投资环境,需要职业教育提供人力支撑。同时,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将学校列为软环境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我们所做的工作 (一)确立办学思路:落实《纲要》和《创新行动计划》精神,抢抓机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造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最终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二)理清工作思路:我们要落实上述办学思路,就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强化落实”,具体来说就是保障“一、 二、三、四、五、六、八、十”的推进落实 1、树立“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宗旨) 2、建立“两”个标准:适合社会需要的学生职业道德标准和职业能力标准(前提) 3、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全员参与、全时段管理、全方位管理(基础) 4、明确办学“四”个目标:学生有自信。教师有成就、专业创精品、学校创品牌(方向) 5、增强“五”个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安全

地方高校的服务意识与目标定位

地方高校的服务意识与目标定位 教授高校为地方发展服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而高校中绝大部分是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地方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发展动力 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全国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占全国的90%,并拥有80%的研究成果。地方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3%左右。我国目前总共1553所各类高校中,部委属高校仅111所,地方高校多达1442所。它们分布广阔,与地方发展联系紧密,是地方发展的主要智力来源和支撑。 地方高校必须在地方发展中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动力。许多过去的部委属高校,而今划转到地方管理,更多高校原本就属于地方管理,其学科专业的设置、科学研究的立项、人才培养的定位、招生就业的来去等,如果不与地方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地方高校就会自外于地方发展,或者被地方发展边缘化。如果这样,地方高校就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最强大动力。因此,地方高校在服务定位、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必须紧紧依靠地方,从地方发展需要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位置和发展的动力。 服务地方检验地方高校的能力和水平 “服务”需要“能力”和“本钱”,这“能力”和“本钱”就是地方高校所具有的人才、科技、决策、文化、信息和中介等优势。地方高校必须先做到对地方“有为”,才可能在地方发展中“有位”。 “有为”首先得“能为”。“有为”就要加大引导力度,努力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和支持师生投身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成都理工大学长期恪守“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定位,紧紧依托自身在能源、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矿产勘查、核地质、基础地质以及旅游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为四川发展与西部开发做出了较大贡献。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校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由单个高校独立完成的一等奖项目。而该项目正是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为解决四川及西部地区高边坡失稳所致崩滑地质灾害这一顽疾,找到了治疗的良方。 同时,我校依托自身学科和专业优势,直接与四川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与攀枝花市合作,对摸清该市的矿产“家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四川国际影视文化传播中心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创办了中国一流独立学院的广播影视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与成都飞机公司联合设立成飞学院;与德阳市人民政府共建德阳分校;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合办公共安全与管理学院等。并先后与我省攀枝花市、南充市、达州市,四川地矿局,以及我校所在的成都市成华区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服务地方使地方高校获得发展良机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主要渠道表现在:解决科技难题,共建合作平台,培养创新人才。这三点,离开与地方发展的紧密合作,离开对地方发展的深入了解和切实介入,都是不可能的。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学科建设是龙头,培养人才是根本,科技项目是抓手,服务地方是目的”。大力抓好学科建设,逐渐构建起一批适合地方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不断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努力培养地方发展急需的各类创新人才;切实搞好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地方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一切建设和发展均根据地方发展的需求,努力从地方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一些大学的办学定位、战略途径、学科特色

福建省省属重点高校的办学定位、战略途径、学科特色 省内部分高校 1.厦门大学 办学定位:是一所包括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艺术教育科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战略途径: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特色:近年来厦门大学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加强应用”的思路,坚持“树优势、争一流、创名牌”的理念,逐步构建起基础学科力量雄厚、应用学科前景广阔、交叉学科活跃强劲、新兴学科不断生长,基础巩固、重点突出、交叉融合、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科体系。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 2.福州大学 办学定位: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属重点大学 战略途径: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建设我国东南地区强校。 学科特色:坚持理工结合,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开放式办学,与社会紧密结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福建师范大学 办学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培养造就职业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方向的教学型大学。 战略途径:把学校建设成服务基础教育、造就优秀专门人才的摇篮,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融入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推动对外交流、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 学科特色: 4.福建农林大学 办学定位: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 战略途径: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科研并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并重,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为发展重点,立足福建、辐射华东、面向东南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成为福建省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綦地,为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为例 一、办学定位在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一)地方高校的发展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支持 地方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办学层 次得到了提升,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服务社会能力要求也提高了,但地方高等学校的区位布局和服务分区并未改变,地方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对地方院校的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基础和方向,也是培育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必然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坚持以服务求发展,以对地方贡献求支持,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着眼点,努力争取地方政府资金、政策和环境的支持,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发展。在众多影响地方院校发展的因素中,国民经济,尤其是高校所在的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是影响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学科建设的宏观环境因素,对高校学科建设有重要影响,地方高校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做好高校学科建设,是一个哑须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技 和智力支持 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仍然主要是为地方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才和科技创新,这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而这两个核心问题主要依靠高校来解决,地方学校要充分发挥作为当地智力、科技、人才、文化和信息中心的作用,为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充当智囊团,为其提供决策咨询;学校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把与地方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相关的学科专业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予以重点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其提供人才保障;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合理吸收地方优秀文化成果,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推进地方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当地文化

地方高校如何特色发展

地方高校如何特色发展 栏目分类:教育视点日期:2015-10-10 发布:来源:《光明日报》访问量:204 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为大家所公认的、独特的、稳定的、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方式。推动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是由高等教育阶段性特征决定的,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演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也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必然要求。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从层次上看包括特色高校、特色院系、特色学科、特色专业,从功能上看包括人才培养特色、科研特色、服务特色和文化传承创新特色。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的立身之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湖北地方高校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调结构、着力推改革、着力强学科,打造地方高校育人特色。 一是着力调整地方高校专业结构以形成育人特色。建立目录指南机制,加快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每年公布限制设置、禁止设置的专业名单,避免因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造成结构性过剩。建立评估监控机制,对新办专业、布点较多专业,实行合格评估、专项评估。建立预警退出机制,每年向社会通报各高校、各专业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初次就业率、新生报到率,作为招生计划、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通过专业结构调整,聚焦重点和优势,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集中建设好与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 二是着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形成育人特色。本科高校以“校企合作育人、科教协同育人”为重点,推进实施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农林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高等职业教育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加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三是着力做大做强地方高校优势学科特色以形成育人特色。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创新。从湖北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出发,加快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加快发展需要的,与人才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的湖北特色学科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强调特色发展和优势集成。大力促进地方高校传统学科改造提升。理科改造要注重“科教协同”,把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成果转化为专业教学内容。工科改造要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校企共建力度,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要优化发展农、医、经、管、法

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一)

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一) 一、地方本科高校代写论文的办学目标定位 1.办学目标定位的依据 地方本科高校指市级地方政府举办的本科高等学校。它们一般不具有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和省、部属大学的优越感,在竞争中只有靠质量和特色取胜,而对其办学目标准确定位则是提高质量和形成特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明确办学目标定位并以此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依据,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加大,而地方本身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工科类、管理类和有实践经验的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形势迫使地方本科高校必须立足地方实际,准确定位,明确服务方向。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要着眼于地方,人才培养重在实用,生源来于本土,就业面向基层,与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老牌本科高校相比更容易实现与地方社会经济的沟通。 (2)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是使一个单位或区域名列前茅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地方本科高校要科学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科学确定学校在整个高教系统中的位置,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确定发展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3)地方本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办成什么样的学校”和“怎么样办学”这个基本命题。有了明确的办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够形成办学的“品牌”效应。定位是确定发展的目标,特色则是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只有依据定位和特色的发展,地方本科高校才能够做到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统一,才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办学目标定位的内容 (1)学校类型定位 地方本科高校在确定学校办学层次上,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定位。地方本科高校无论在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学科专业方面,还是科研水平、服务功能和教育资源方面,都与省部级本科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比较恰当的定位应该是“教学型”。 (2)学校特色定位 一是地方特色。即依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等对办学目标定位。二是学科专业特色。既要坚持和发展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发掘新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三是人才培养特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一般性要求,建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四是办学特色。学校经长时间的探索与积淀形成特有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等等。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再设计

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再设计 高校办学定位是关系“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的根本性问题。所谓办学定位,是指一所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类型、层次、目标。明确办学定位,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越来越开始关注和审视自身的办学定位,科学定位的意识越来越强。理论界对办学定位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深刻,研究内容涉及办学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办学定位的属性、办学定位的内容等。总体来看,目前关于办学定位的研究比较散乱,不够系统,研究者结合自身所在学校的实证性分析较多,对办学定位的理性分析不够。这也导致了目前我国大学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定位不准,定位不准成为一些地方大学在发展中陷于困境的症结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社会需要一些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种转型,对一些地方高校如何定位问题提出了新挑战,转型背景下如何准确定位,成为地方高校特别是省属地方高校尽快走上发展“快车道”的关键环节。本文借鉴生态位理论,根据省属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探索转型背景下的办学定位问题,为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一、生态位理论与高校分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中等程度的大众化阶段,截至2021年,我国高等院校已达2442所,本专科在校生2391.32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达到9675人。如此规模的高等教育,可谓大学林立、学子荟萃。但是,如此众多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却给人“千校一面”的感觉,大楼高耸、学科专业雷同,所有学校都在争创一流、争相升格,在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也失去了不同高校应有的特色。高校办学模式趋同必然导致高校对办学资源需求的趋同,并由此导致高校之间就相同办学资源的激烈竞争和办学模式单一,这与生态系统中生存竞争现象和生态位理论颇为近似。

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

第22卷第2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2No.2 2005年5月Jour nal of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Suzhou(Social Science)M ay.2005地方高校办学定位问题探讨X 曹毓民 (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科学定位是高等学校的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什么是定位,定位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科学定位等等是高等学校特别是我校当前需要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明确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办学;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95(2005)02-0115-04 高校的科学定位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关系到建立自身优势,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高校要从科学定位入手,在培养合格人才、加速科技转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什么是办学定位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指办学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所处的环境,从办学条件与办学现状出发,确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奋斗目标、建设的重点和办学的特色。因此,一方面,办学定位应该具有继承性,另一方面,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办学者的教育思想会有所变化,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办学者的/定位0理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谁对学校的办学进行定位 /办学定位0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也是高校面向社会行使办学自主权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中,各类高校都十分重视面向社会找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并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办好高校必然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办学定位的主体是谁呢?这涉及到办学自主权的行使者是谁。首先要在观念上将举办者和办学者区分开来。/举办者0是拥有学校财产所有权的投资者,/办学者0是经营学校的管理者。给/学校定位0的主体是办学者,而不是举办者,在一般情况下办学者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同时也要考虑投资者的愿望。在我国,公办学校的/举办者0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国家,国家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6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基本制度以及高等学校的组织活动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举办者0的意愿。办学者是一个/集合0概念,是校长及其管理者等所形成的群集,学校党委是办学者意志的集中体现,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治校者的地位。/办学定位0不仅仅是校长等少数人的事,而且是要由一定的群体参与的多数人的事,/办学定位0只有在获得学校中大多数人,特别是教师和基层管理者的认同后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实施。 三、办学定位的内涵是什么 一是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高等学校要明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有何需求,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科学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教学、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充分发挥,真正能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办学方向和目标的定位实质上是对高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宏观位置的战略选择。 二是办学类型和层次定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本校的类型和层次。其实质主要是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如何定位的问题。我 115 X收稿日期:2005-03-15 作者简介:曹毓民(1964-),男,浙江宁波人,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高级政工师。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思路

昂扬奋进,职校特色 ——铜鼓县职业中专办学思想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1年铜鼓职业中专在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打拼,努力探寻并找出了学校发展的新路子,学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一年来,学校获市先进保卫组织校园,市职业学生技能大赛奖,学生高考成绩斐然,招生工作稳步提升,《江西教育》、《宜春日报》、铜鼓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学校工作进行了报道。现将办学思想总结如下: 一、加快建设,夯实基础 铜鼓职业中专全面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大力加快学校建设与管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去年,学校新建一栋面积达1622m2的教学实训大楼和学生餐厅并投入使用,使学生有了坚实的校内实习基地。县职教中心和汽车驾驶与维修实训大楼已建高完成。同时,添置了计算机、图书等教学设施设备。如今,全校学生拥有计算机259台,全部与互联网连接;图书馆藏书2.8万册。此外,学校还建设了6个校外实训基地。 同时,学校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专业教师3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39.5%。在籍学生人数达636人,其中在校人数449人,在外实习187人,学校拥有一支以特级教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专业带头人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内部管理严格规范 “以人为本,德规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是铜鼓职业中专一贯的办学理念。今年以来,学校细化管理规则,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县、校实际,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一个好校长便是一所好学校”。 在年轻有为的学校领导班子坚强领导下,学校加强了中层干部和基层组长的选拔与培养,构建了一套能上能下,锐意进取、良性竞争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中层队伍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形成了宽厚的金字塔基层,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工作。

大学四年的定位与规划

大学四年的定位与规划 第一章、初入大一 一、关于学校与专业 1、学校不如愿。 这是如何调整自我期望与现实之间落差的问题。每个人初入大学都会有困惑,上了重点大学的同学痛苦一点不少,所谓的羡慕嫉妒恨真是盲目,成长的任务不只是把眼光放在别人比自己强和周围环境不好的方面,而是接纳已有的现实,目前学校与期望有落差,但这也是自己奋斗努力的成果,值得珍惜,重新客观评价自己的大学,找到自己的优势,这才是大一的发展和成长任务。 2、专业不如意。 没有所谓的热门专业,成才的关键也在与人本身,专业领域的宽不意味着学术知识上的肤浅,专业领域的窄也不意味着人生道路上的狭隘。 工科理科文科内部各自专业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都有各自相通的地方,可以在学好自己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凭兴趣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面知识与课程来补充自己,扩展知识面。 二、关于学习。 1、大学、确定的,要学习。

2、但不是高中学习的延续,大学学习在于思维方式 的把握,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的监督。 3、大学学习特点:自学性。理论性。相关性。创新 性。专业性。个性化。实践性。问题性。方法性。 总结性。博精结合。 4、学习内容:专业课。选修课。课外知识的涉猎。 (图书馆,聆听讲座,学术交流,课外实践活动, 同学间交流。 5、本科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设置的在 学习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还应该有人 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这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素质发展。 职业教育中只有技术的培养,长期来看发展途径会 愈加狭隘。 6、要考研的不必急于大一就开始,大一大二要充分 挖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在大三的时候正确性决 测自己的未来。 三、回归自我。 你曾经的梦想是什么,你的发展动力是什么? 你的优势分析如何,学习优势又在哪?你的职业理想如何? 你了解自己吗? 不确定不妨试一下,写下来10条未来几年及一生认为自

浅议地方高校科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议地方高校科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摘要]地方高等院校的定位问题是影响人才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等各方 面发展的因素所在,文章通过对地方高等院校定位问题的研究,探索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从而提出地方高等院校在定位方面应思考的问题与关注点。 [关键词]地方高校定位经济发展 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蒸蒸日上,高等教育系统特别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感叹。2001年,全国共有高校1911所,其中地方高校1778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3%。从为社会输送毕业生的数量来看,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15万,其中71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本专科毕业生16.39万人,占总毕业生数的14%,其余的毕业生均为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86%。由此可见,地方高校是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要阵地。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人,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参与,所以地方高校的定位,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经济的发展无疑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拟从地方高校定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阐述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我国地方高校定位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定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位”的一个意思是经过测量后确定的位置;另一个意思是对所在位置进行测量。高等学校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其实质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对于高校定位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赞同梁经锐教授的观点,即在高校定位时应考虑基本的两个范畴:第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本校的自身特点与实力和学校外部环境的特点;第二,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就高校定位的类型而言,高等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办学类型涉及多个方面,如按隶属关系来分,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按办学主体来分,有公办高校和民办(私立)高校;按高校的学科性质特征分类,有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农业大学、医科大学、师范大学等;以区域定位进行分类,有省属高等学校、市属高等院校等;以服务面向进行分类,有主要服务全国、主要服务大区和主要服务地方三类高校;以不同类型结构分类,有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此外,还有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提出了战略定位、规模定位、层次定位、功能定位、形象定位、办学目标定位等。地方高校的定位,则要根据区域特点先进行首次分类,然后再根据高等院校自身特点规划发展的合理定位。

最新中心小学办学思想理念及思路

田园镇中心完小办学思想理念及思路 田园镇中心完小坚持“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及树立“学生文化基础好,行为习惯好,身体锻炼好。”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奏响“创新、实践”的主旋律,开放办学,凸显特色,实施新课改,落实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合作、发展、创造),努力实现“出特色、育新人、创一流”的发展目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受到了多方赞誉。 一、抓住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机遇 几年来,学校积极抓住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以书法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教育学生“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我们将书法艺术教育与“诵中华美文,做谦谦君子”的读书活动结合起来”,采用诵读与书写经典美文的形式,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承中华美德、民族精神,为师生的发展铺垫亮丽的精神底色,突出“书香校园”建设。牢牢抓住“写字课堂”这一主阵地,坚持走“科研兴教”之路。 在落实写字常规教学的同时,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师生同步“天天练”活动,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系列活动,结合经典诵读活动,经常举行“书中华美文”笔会,常年开设书法兴趣班,培养了一批批书法小人才,古诗文爱好者。 几年来,通过全体师生不懈努力,学校写字工作成绩显

著,特色凸显: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现场书写展示,开放的各年级写字课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二、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学校管理 我们在办学实践中,以“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在学校管理中,大胆创新,构建特色管理机制,形成在管理中强化责任意识、在用人制度中强化竞争意识,在工作考核中强化质量意识,在部门协作中强化团队意识,在教研、科研工作中强化合作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强化育人意识的观念。 (1)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建立了学校各方面管理制度,如考勤制度、会议制度、奖惩条例等,并健全了行政工作职责及考评细则、教职工工作综合评估细则、写字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细则。在书法艺术教育工作中,提升教师书法艺术修养,为进一步落实该项工作,学校将督促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规范学生作业书写、辅导学生参加有关竞赛等内容纳入写字综合考评,极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加强作风建设,我们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设立校长信箱等形式,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我们提倡“群言堂”,充分激发班子成员的参与热情和工作创造性,对于出现的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不搞好人主义,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要求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公仆”意识,为学校教育

大学发展规划与大学的发展定位

大学发展规划与大学的发展定位 杨 军 (伊犁师范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全国高校进入了新一轮规划发展期. 不同属性和层次的高校都面临着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现实基础尤其是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定自己的发展定位,并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选择.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本轮高校发展规划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价值和主要指标,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对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加强内涵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规划;发展定位;创新;质量;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9X(2007)03—0065—04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达到54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历史跨越,在此背景下,全国高校进入了新一轮规划发展期,如何理解和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为了当前高校管理者关心的焦点问题. 本文为笔者在参加伊犁师范学院的“十一五”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大学的发展规划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 在制定发展规划过程中,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有特色、有水平的大学?始终是一个需要规划工作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编制规划的整个过程中,不同属性和层次的高校都面临着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现实基础尤其是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定自己的发展定位,并在这个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选择. 不同的选择显示出了各个高校办学理念上的差异. 高校发展规划的编制,必须建立在对学校发展状况全面、客观、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 其中至少要解决好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要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 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 研究大学的发展定位,必须将其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调控政策相统一,必须将其放到与区域经济社会结合、互动的层面统筹考虑. 二是要确定好学校的办学特色定位. 大学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理念、大学思想、大学文化、人才培养定位与模式,使自己的学校成为个性化的大学,成为异质性很高的大学. 但现实中要科学选择好学校的特色方向,解决好如何培育、挖掘和提升办学特色问题,却是相当难以把握的. 三是要解决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模式选择. 办大学必须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首先,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有水平、有特色的大学是需要大学管理者长期思考并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 以“伊犁师范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例:“十一五”期间,随着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伊犁州“大开发、大开放”战略格局的逐步形成以及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大外贸和大口岸发展态势确立的“发展极”地位,将使得学院所处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需求将稳步增长,学院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伊 收稿日期:2007-05-08 作者简介:杨军,男,伊犁师范学院纪检委书记,研究方向:知识经济与区域创新、创新思维与人力资源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