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3.1适用范围:

本条适用于母材厚度为8-400mm全熔化焊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母材厚度为6-8mm全熔化焊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按照JB/T4730.3-2005附录G的规定进行;钛制承压设备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参照JB/T4730.3-2005附录M的规定进行;奥氏体不锈钢制承压设备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参照

JB/T4730.3-2005附录N的规定进行;如果确有需要,厚度为4-6mm的环向对接焊缝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条执行。本条不适用于铸钢焊缝,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缝,内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座角焊缝,也不适用于外径小于250mm或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纵向焊接检测。

3.2检测工艺卡

3.2.1检测工艺卡由具有II级UT资质人员进行编制,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工艺卡的要求应与所执行的技术规范及本检测作业指导书相符。

检测责任师审UT资质人员或UTIII检测工艺卡由具有3.2.2.核批准。

3.3检测器材

3.3.1检测仪器

选用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或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

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z,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3.3.2探头

采用单晶或双晶斜探头,其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大于2o,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探头K值选择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试块3.3.3A CSK-IA、标准试块:a:,CSK-IIIA,CSK-IIA Ⅵ CSK-、当施工验收规范或设计文件另有规定时,也可以采用验b

收规范或设计文件要求的其他形式得到标准试块和对比试块。

3.3.4耦合剂:化学浆糊或机油

3.4工艺参数

3.4.1检测频率

一般采用2-5MHz,薄壁检测时,可采用5MHz。

3.4.2扫描时基线调节

壁厚小于或等于20mm时,一般采用水平1:1调节,壁厚大于20mm时,一般采用深度1:1调节。

3.4.3检测灵敏度:不低与评定线灵敏度。

3.4.4表面补偿:一般为4dB(当表面粗糙度Ra>6.3mm时应实测)。

3.4.5检测面

a、工件厚度小于或等于46mm时,检测面为单面双侧:探头移动范围为:2.5xKxT。

b、工件厚度大于46mm时,检测面为双面双侧扫查:探头移。

1.5xKxT动范围为:

3.5验收标准:应采用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图纸规定的验收标准。

3.6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

3.6.1探头前沿长度的测量

将探头置于CSK-IA试块上,利用R100曲面测量探头的前沿长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探头的前沿长度。

3.6.2K值的测量

将探头置于CSK-IIIA试块上,利用深度为20mm和40mm的孔测定K值,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探头K值。

3.6.3扫描时基线的调节

将探头置于CSK-IIIA试块上,探头声束对准深度为20mm孔,前后移动探头找到的最大反射波,调节深度微调旋钮和水平

调节旋钮,使反射波前沿对准荧光屏刻度的20mm处(水平1:1调节时对准荧光屏刻度20xKmm处)。再将探头声束对准深度为40mm孔,前后移动探头找到的最大反射波,调节深度微调旋钮和水平调节旋钮,使反射波前沿对准荧光屏40xKmm 调节时对准荧光屏刻度1:1处(水平mm40刻度的.

处)。如此反复调节直至反射波前沿在荧光屏上位置准确,然后将两旋钮锁定。

3.6.4绘制曲线

将探头置于CSK-IIIA试块上,调节探头位置和仪器衰减旋钮,使深度为10mm孔的反射波高度为满刻度的100%,在荧光屏上或图纸上标出放射波波峰所在的点:固定衰减器不变,分别探测不同深度的孔,在荧光屏上或图纸上标出最高反射波所在的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这些点,即得到面板距离—波幅曲线。并记录此时衰减器读数。

按所采用的验收标准的规定,绘制距离----波幅曲线:为便于操作,也可以绘制面板距离----波幅曲线。

3.7仪器的调整和校验

3.7.1每次检测前和检测结束后,应在对比试块上对扫描时基线比例和距离----波幅曲线进行校验,校验不少于2点。

3.7.2扫描比例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刻度读数的10%或满刻度的5%(两者最小值),则扫描比例重新校正,前次校验后的记录缺陷,位置参数应.

重新测定。

3.7.3距离----波幅曲线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的反射波比曲线降低20%或2dB以上,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并对上次校正后检测的全部焊缝重新检测。如发现校验点的反射波比曲线增加20%或2dB以上,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

而上次校正后已经记录的缺陷,应对缺陷尺寸参数重新测定并予以重新评定。

3.8

3.8.1执行检测工艺卡的规定

3.8.2打开电源,连接仪器与探头,调节衰减器将检测灵敏度调整为评定线灵敏度。

3.8.3将探头置于焊缝两侧作锯齿型扫查,探头的移动速度不得大于150mm/S,探头沿焊缝方向的位移应有15%的重叠。为了检查出横向缺陷,还应在焊缝两侧进行平行或斜平行扫查,此时的检测灵敏度应提高6 dB。

3.8.4曲面工件对接焊缝的检测:

可尽量按平板对接焊缝的检测法进行检测。测面为曲面时,、a

对于受几何形状限制,无法检测的部位应予记录。

b、纵缝检测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与检测面的曲率半径之差应小于10%。

(1)根据工件的曲率半径和材料厚度选择探头K值,并考

虑几何临界角的限制,确保声束能扫查到整个焊缝。

(2)探头接触面修磨后,应注意探入射点和K值的变化,并用曲率试块作实际测定。

2/4且采用平面对比试块调R大于W当检测面曲率半径(3)节仪器时,应注意到荧光屏指示的缺陷深度或水平距离与缺陷实际的径向埋藏深度或水平距离弧长的差异,必要时应进行修整。

c、环缝检测时,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应为检测面曲率半径的

0.9-1.5倍。

3.8.5锯齿型扫查发现缺陷反射回波后,应找出回波波幅的最高点,从示波屏上读出回波前沿所在的位置,根据扫描时基线的调节方式,确定入射点至缺陷的水平距离和埋藏深度,判定是缺陷回波还是干扰回波。.

3.8.6缺陷定量

当发现缺陷回波后,调节衰减器,确定缺陷最大反射波所在的区。当缺陷反射波幅位于III区时应予判废: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高点且位于II区时,用6dB法测量缺陷的指示长度:当缺陷反射波有多个高点且位于II区时,用端点6dB法测量缺陷的指示长度。

3.8.7缺陷定位

当缺陷反射波幅在II区及II区以上时,应确定缺陷的水平位置和埋藏深度。

3.8.8缺陷记录

对缺陷反射波幅在II区及II区以上的缺陷,均应记录缺陷的位置、埋藏深度、指示长度和最高反射波波幅。

3.9缺陷评定

缺陷评定应按检测所执行的规范或施工图纸规定的验收标

准进行评定。

3.10报告及资料归档

操作时应认真完整填写原始记录并及时、签发检测报3.10.1.告,其内容应包括:工件名称、工件编号、焊接编号、仪器、探头、标准试块、耦合剂、验收标准、缺陷状况、评定级别和返修情况等,并有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

3.10.2资料保存:归档资料保存期限原则上不少于7年,7

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存。

焊缝超声波探伤(第二节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第四章 焊缝超声波探伤 第二节 平板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 由于焊缝有增强量、表面凹凸不平,以及焊缝中危险性缺陷(裂缝、未焊透)大多垂直于板面,所以,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基本方法一般都利用斜探头在焊缝两侧与钢板直接接触后 所产生的折射横波进行探测,见图4–4所示。 一、探测面的修整 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都被超声波束扫查到,探头必须在探测面上左 右、前后移动,为此,通常要对探测面进行修整。探测面上的焊接飞溅、氧化皮、锈蚀等应清理掉。清理的方 法可用铲刀、钢丝刷、砂轮等使钢板露出金属光泽。 探测面的修整宽度按GB11345–89标准规定: a. 用一次(直射)波法扫查,则焊缝两测的修整宽度(探头移动区)应大于0.75P : P=2TK (4–1) 式中:T 为母材厚度;K 为斜探头折射角的正切(K=tg β)。 b. 用一次反射波法,在焊缝两面两侧扫查,故修整宽度大于1.25P : 二、耦合剂的选用 为使超声波能顺利传入工件,在探伤前必须在探测面上涂上耦合剂,常用的耦合剂有机油、化学浆糊、水、甘油等。 耦合剂的选用应考虑: ① 工件表面光洁度和倾斜角度 ② 探测频率 ③ 耦合剂的声透性能 ④ 保存和使用的方便性 ⑤ 经济性和安全等 各种耦合剂在工件表面光洁度较高时,其声透性能一般相差不大,当工件表面光洁度较差时,选用声阻抗较大的耦合剂,如甘油,可获得较好的声透性能。 三、探头的选择 探头选择主要指探头角度和频率的选择 1. 探头角度的选择 对于钢质材料,为保证纯横波探测,探头的入射角应在第一临界角(27.5°)和第二临界角(57°)之间,即27.5°<α<57°。国内过去使用的探头均以入射角标称,如、30°、40°、45°、50°、55°等。近年来,考虑到为使缺陷定位计算方便,故均改用K 值探头(K=tg β)如K=0.8、K=1、K=1.5、K=2、K=2.5、K=3等。国外则普遍用折射角标称,如β=35°、β=45°、β=60°、β=70°、β=80°等。 为保证整个焊缝截面为声束覆盖,当用一次波和二次波探测时,探头的K 值尚须满足下式(见图4–5): K ≥ T b a l ++ (4– 2) 图4–4 焊缝探伤一般方法

焊缝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母材厚度在6mm?200mm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全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2 引用标准 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 部分:超声检测》 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T11259-2008《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JB/T9214-2010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10061-1999 《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10062-1999 《超声波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3 试验项目及质量要求 3.1试验项目: -可编辑修改-

风力发电机塔筒,塔架焊缝6mm-200mm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 3.2质量要求 3.2.1检验等级的分级 焊缝质量分级:评定指标根据由缺陷引起的反射波幅(所在区域I区、U区、川区)、单个缺陷指示长度、多个缺陷指示长度L';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分I、U、川三个级,I级最高 3.2.2 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如下表所示: i 1;当呻建艮度木绘w(1经j範Bu肾.“I谖比出抓昇JS的寿化鶴陽计桓uft许值小于点 址豹危许的单仕16林趣科.哦允许的单亍議M示転戏怦为缺陷耀it氏度贮忤值" 注h 期门4 住的疇童方袪.i*t TWKrtl?A * usmi * 3.2.3 探伤比例 探伤比例按GB/T 19072-2003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3.2.4 检验区域的选择 3.2. 4.1 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应在焊缝及探伤表面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

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焊缝超声波检验规程 1范围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部分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 47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JB 4730.1—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 JB/T 7913—1995 超声波检测用钢制对比试块的制作与校验方法 JB/T 9214—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 10062—1999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3—1999 超声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 3一般要求 3.1 超声检测人员 超声检测人员的一般要求应符合JB/T 4730.1的有关规定。 3.2 检测设备 3.2.1 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 3.2.2 探伤仪、探头和系统性能 3.2.2.1 探伤仪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MHz~10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其余指标应符合JB/T10061的规定。 3.2.2.2 探头 3.2.2.2.1 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 3.2.2.2.2 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 3.2.2.3 超声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 3.2.2.3.1 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 3.2.2.3.2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3.2.2.3.3 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3.2.2.3.4 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3.2.2.3.5 仪器和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21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3.3 超声检测一般方法 3.3.1 检测准备 3.3.1.1 承压设备的制造安装和在用检验中,检测时机及抽检率的选择等应按法规、产品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和原则进行。 3.3.1.2 检测面的确定,应保证工件被检部分均能得到充分检查。 3.3.1.3 焊缝的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测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等都应予以清除,其表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7.1适用范围: 本条适用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超声波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不适用于奥氏体粗晶材料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环形和筒形锻件的周向横波检测。 7.2检测工艺卡 7.2.1检测工艺卡由具有II级UT资质人员编制,工艺卡的编制应与所执行的技术规范及本检测作业指导书相符。 7.2.2检测工艺卡由具有UTIII资质人员或UT检测责任师审核批准。 7.3检测器材: 7.3.1仪器 选用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或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z,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7.3.2探头 选用双晶直探头频率为 5 MHz,晶片面积不小于

150mm2;单晶直探头,频率为2-5 MHz,圆晶片直径为14-25mm。 7.3.3试块 采用纵波单晶直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规定的CSI 试块;采用纵波双晶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图8-5规定的CSII标准试块;检测面是曲面时采用CSIII试块。 7.3.4耦合剂:化合浆糊或机油。 7.4检测时机:原则上安排热处理后,槽、孔、台阶加工前进行。若热处理后锻件形状不适合超声波检测时,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检测。 7.5检测方法 7.5.1执行检测工艺卡的规定 7.5.2锻件一般应进行纵波检测,对筒形锻件还应进行横波检测,但扫查部位 和验收标准应根据JB/T4730-2005.3附录C的规定。 7.5.3在纵波检测时,原则上应从两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

测,尽可能的检测带锻件的全体积,但锻件厚度超过400mm 时,应从两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7.6检测灵敏度确定 7.6.1纵波直探头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检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倍进场区时,原则上选用底波计算方法确定基准灵敏度,也可以采用试块法确定基准灵敏度。 7.6.2纵波双晶直探头灵敏度确定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平底孔试块,并依次测试一组不同检测深度的平底孔(至少三个),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回波达到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点,将其标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得到对应于不同直径平底孔的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并以此作为基准灵敏度。 7.6.3检测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的φ2mm平底孔当量直径。 7.6.4缺陷当量的确定:

碳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

碳钢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 目录 前言 (2)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2. 碳钢板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检测工艺 (4) 2.1超声波探伤的方法 (4) 2.2超声波检测仪器和基本设备 (4) 2.2.1超声波仪器 (4) 2.2.2超声波探头 (5) 2.2.3超声波试块 (6) 2.2.4耦合剂的使用 (6) 2.3超声波检测的过程 (7) 2.3.1检验等级的确定 (7) 2.3.2探头K值的选择 (7) 2.3.3频率选择 (7) 2.3.4晶片尺寸的选择 (7) 2.4实时探伤操作 (7) 2.4.1探伤标准的选择 (7) 2.4.2检验区宽度的确定 (8) 2.4.3探头移动区宽度 (8) 3. 碳钢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9) 4. 根据编制的工艺及工艺卡,进行检测实验 (10) 4.1 探头测定与仪器的调节 (10) 4.1.1 探头测试 (10) 4.2 扫查方式 (11) 5.碳钢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报告 (12)

课程设计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技术已成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等方面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在现代航空工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要求对关键部件进行更加有效和准确的检测。 超声检测是指用超声波来检测材料和工件、并以超声检测仪作为显示方式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的众多特性(如反射和衍射),通过观察显示在超声检测仪上的有关超声波在被检材料或工件中发生的传播变化,来判定被检材料和工件的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在不破坏或不损害被检材料和工件的情况下,评估其质量和使用价值。本次课程设计利用超声检测的方法对对接板材焊缝进行检测。文中针对给定的材质:Q235,钢板厚度:12mm,开坡口手工对接焊接焊缝,通过实验检测该焊缝的缺陷,详细介绍试块选用,设备调试,现场探伤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还介绍了现场探伤,缺陷定位和长度测量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标准对检测中的缺陷进行了等级评定并得出了检测工艺卡。在焊缝缺陷检测中,超声检测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与其它常规检测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重点研究焊缝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方法,从而对焊接缺陷进行有效的安全评定。

铁路桥梁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

钢构作业指导书 铁路桥梁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铁路桥梁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母材厚度为10~80mm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钢板对接、T型接头、角接头焊缝。 3. 检测依据 TB10212-2009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4.检验方法概述 超声波探伤法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探伤仪换能器发射的脉冲超声波,通过良好的耦合方式使超声波入射至被检工件内,超声波在工件内传播遇到异质界面产生反射,反射波被换能器所接收并传至超声波探伤仪示波器。通过试块或工件底面作为反射体调节时基线以确定缺陷反射回波的位置,调整检测灵敏度以确定缺陷的当量大小。 5.人员要求 所有从事超声波探伤的检验员应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超声波探伤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Ⅰ级检验员具有现场操作资格,但必须在Ⅱ级或Ⅲ级人员的指导或监督下进行,Ⅱ级或Ⅲ级人员可以编制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和工艺卡以及签发审核检验报告。超声检验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 6.检测器材 6.1超声波探伤仪:采用数字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频率范围为0.5-10MHz,且实时采样频率不应小于40MHz;衰减器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的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

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6.2探头:晶片面积一般不应大于500mm2,且任一边长原则上不大于25mm;单斜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应大于2°;主声束垂直方向上不应有明显双峰;折射角的实测值与公称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K值偏差不应超过士0. 1),前沿距离的偏差应不大于1mm。 6.3仪器和探头系统性能:系统有效灵敏度必须大于评定灵敏度10dB以上;直探头远场分辨力≥30dB,斜探头远场分辨力>6dB; 6.4试块 6.4.1标准试块: CSK-ⅠA、CSK-ⅠB 该试块主要用于测定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调校探头K值、前沿,调整时基线比例。 6.4.2对比试块: RB-1、RB-2、RB-3该系列试块主要用于探测范围为10~80mm的距离波幅曲线制作,调整检测灵敏度。 6.4.3铁路钢桥制造专用柱孔标准试块:用于贴角焊缝超声波探伤调整时基线比例也及距离波幅曲线制作,调整检测灵敏度等。 6.5耦合剂 6.5. 1 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糊状物作为耦合剂,耦合剂应具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 6.5.2 典型的藕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耦合剂中可加人适量的“润湿剂”或活性剂以便改善藕合性能。 6.5.3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 7. 工作程序 7.1检测准备 7.1.1测试前可由项目负责人或有关人员前往现场踏勘,了解现场基本情况(操作环境\工件材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QDICC/QB107-2002 1、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容器、钢结构及管道对接焊缝的超声波及探伤结果的分级评定。 2、工艺编制依据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第三篇。 3、探伤人员条件 探伤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且取得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超声波检测的资格证书。 4、仪器 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应符合ZBY230《A型脉冲及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5、探头 本规程使用的探头采用声束垂直方向无双峰,且声束轴向的水平方向偏离角小于2°的探头。 6、超声检测系统性能 系统有效灵敏度余量应大于或等于10dB上。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大于或等于6dB。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和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7、耦合剂 耦合剂选用甘油或机油。

8、试块 本程序选用的试块,由以下几种规格: 标准试块:CSK-ZB 对比试块:CSK-111A 9、检验前准备 9.1 检验区域的宽度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的30%的一段区域,且不小于10mm。 9.2 探头的移动区应不小于1.25P。 P=2KT 式中:P-跨距 mm P=2Ttg T-母材厚度 mm K- 探头K值 tg-探头折射角° 9.3 探头移动区域应清除焊接飞溅物、铁屑、油垢及其他杂质,检测表面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 9.4 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 9.4.1 距离--波幅曲线按探头和仪器在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直接绘制在仪器面板上,该曲线族由评定线、定量线和判废线组成。评定线和定量线之间(包括评定线)为Ⅰ区,定量线和判废线之间(包括定量线)为Ⅱ区,判废线及其以上区为Ⅲ区。

超声波焊缝探伤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焊缝探伤 1、检测目的:检测焊缝缺陷,控制钢结构焊缝质量 2、依据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质量分级法》JG/T 2003-2007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89 3、检测仪器:仪器 CTS-1002数字超声波探伤仪 4、耦合剂:应选用适当的液体或模糊状物作耦合剂。耦合剂应具备有良好透声性和适宜流动性,不应对材料和人体有损伤作用。同时应便于检验后清理。典型耦合剂为水、机油、甘油和浆糊。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 5、检测方法: (1)距离一波幅曲线由选用的仪器、探头系统在对比试块上实测数据绘制,曲线由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组成,不同验收级别各线灵敏度见下表,表中DAC 是以上φ2mm标准反射体绘制的距离一波副曲线,即DAC基准线。评定线以上定量线以下为I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的Ⅱ区,判废线及以上区域为Ⅲ区(判废区) (3)探伤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灵敏度。 (4)扫查速度不应大于150mm/S,相邻两次探头移动间隔保证至少有探头宽度10%的重叠。 (5)为探测纵向缺陷,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置在探伤面上,作锯齿 型扫查。探头前后移动的范围应保证扫查到全部焊缝截面及热影响区。在保持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的同时,还应作10°~15°左右移动。 (6)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或区分缺陷讯号与伪讯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四种探头基本扫查方式。 6、缺陷评定和检验结果: (1)最大反射波幅不超过评定线的缺陷,均评为I级。

(2)最大反射波幅超过评定线的缺陷,检验者判定为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时,无论其波幅和尺寸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3)反射波幅位于I区的非裂纹性缺陷,均评定为I级。 (4)反射波幅位于Ⅲ区的缺陷,无论其指示长度如何,均评定为Ⅳ级。 (5)不合格的缺陷,应于返修,返修区域修补后,返修部位及补焊受影响的区域,应按原探伤条件进行复验、复探。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实施细则

1 引用标准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9445-2008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11345-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GB/T 29711-2013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GB/T 29712-2013 《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 203-200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母材厚度为不小于8mm铁素体钢全熔透焊缝(包括对接接头、T型接头和角接接头)的超声波探伤。如母材厚度小于8mm且不小于4mm,则按照标准JG/T 203-2007进行超声波探伤。 3 主要仪器设备 3.1 超声检测仪器应定期进行性能测试。除另有约定外,超声检测仪宜符合下列要求: 3.1.1 温度的稳定性:环境温度变化5℃,信号的幅度变化不大于全屏高度的±2%,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 3.1.2 显示的稳定性:频率增加约1Hz,信号幅度变化不大于全屏高度的±2%,位置变化不大于全屏宽度的±1%。 3.1.3 水平线性的偏差不大于全屏宽度的±2%。 3.1.4 垂直线性的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偏差不大于±3%。 3.2 系统性能测试 至少在每次检测前,应按JB/T9214推荐的方法,对超声检测系统工作进行性能试。除另有约定外系统性能宜符合下列要求: 3.2.1 用于缺欠定位的斜探头入射点的测试值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大于±1mm; 3.2.2 用于缺欠定位的斜探头折射角的测试值与标称值的偏差不大于±2o; 3.2.3 灵敏度余量、分辨力和盲区,视实际应用需要而定。 系统性能的测试项目、时机、周期及其性能要求,应在书面检测工艺规程中予以详细规定。 3.3 探头 3.3.1 检测频率应在2MHz~5MHz范围内,同时应遵照验收等级要求选择合适的频

焊缝超声波探伤

焊缝手动超声波探伤 锅炉压力容器和各种钢结构主要采用焊接方法制造。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是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对于焊缝中的裂纹、未熔合等面状危害性缺陷,超声波比射线有更高的检出率。随着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技术进步。超声仪器数字化,探头品种类型增加,使得超声波检测工艺可以更加完善,检测技术更为成熟。但众所周知:超声波探伤中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大;工艺性强;故此对超声波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高。检测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超声波探伤技术,还应了解有关的焊接基本知识;如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形式、焊接方法和可能产生的缺陷方向、性质等。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制定相应的探伤工艺,选用合适的探伤方法,从而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 射线检测局限性: 1.辐射影响,在检测场地附近,防护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受穿透力等局限影响,对厚截面及厚度变化大的被检物检测效果不好。 3.面状缺陷受方向影响检出率低。 4.不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 5.需接近被检物体的两面。 6.检测周期长,结果反馈慢。设备较超声笨重。成本高。 常规超声波检测不存在对人体的危害,它能提供缺陷的深度信息和检出射线照相容易疏漏的垂直于射线入射方向的面积型缺陷。能即时出结果;与射线检测互补。 超声检测局限性: 1.由于操作者操作误差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 2.对操作者的主观因素(能力、经验、状态)要求很高。 3.定性困难。 4.无直接见证记录(有些自动化扫查装置可作永久性记录)。 5.对小的(但有可能超标的缺陷)不连续性重复检测结果的可能性小。 6.对粗糙、形状不规则、小而薄及不均质的零件难以检查。 7.需使用耦合剂使波能量在换能器和被检工件之间有效传播。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UT-09) 编制: 审核: 批准: 执行日期: 3月10日

1 目的 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超声波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 范化,能正确反映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 2.1本规程适用于母材厚度8mm~100mm的低超声衰减金属材料熔化焊焊接接头手工超声波检测,检测是母材及焊缝温度为0~60℃之间。 3 引用标准 3.1GB/T 561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3.2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3.3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 定 3.4GB/T 29711-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焊缝中的显示特征3.5GB/T 29712- 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验收等级 4.人员资格要求 4.1.2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评定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 4.2 NDT UT-I级可在NDT UT-II级人员指导下,可进行相关检测。

4.3不得有色盲和色弱,其近距离视力或近距离矫正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1.0), 的近距离视力敏锐度。检测员每年进行视力检查. 5 检测器材 5.1 超声波检测仪器要求 5.1.1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MHz~6MHz,仪器至少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具有80dB以上的连续可调衰减器(增益),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 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2%,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3%。 5.1.2 具有资质机构出的超声波仪器性能测试报告,报告有效期不大于12个月。 5.2 探头选择 5.2.1 检测频率 检测频率选择2MHz~5MHz。初始检测应尽可能选择较低的检测频率。如有需要,能够选择较高的检测频率,以改进探头

焊缝超声波检测技术总结知识讲解

一、超声波探伤常见缺陷回波类型显示 1、气孔:单个气孔回波高度低,波形稳定,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大致相同,稍一移动探头就消失。密集气孔为一族反射波,其波高随气孔的大小而不同,当探头作定点转动时,会出现此起彼落的现象。 2、夹渣:点状夹渣的回波信号与点状气孔相似。条状夹渣回波信号多呈锯齿状,反射率低,一般波幅不高,波形常呈树枝状,主峰边上有小峰,探头平移时波幅有变动,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幅高度不相同。 3、未焊透:在板厚双面焊缝中,未焊透位于焊缝中部,声波在未焊透缺陷表面上类似镜面反射,用单斜探头探测时有漏检的危险。对于单面探测根部未焊头,类似端角反射。探头平移时,未焊透波形稳定。焊缝两侧探伤时,均能得到人致相同的反射波幅。 4、未熔合: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其表面时,回波高度大,当探头平移时,波形较稳定,两侧探测时,反射波幅不同,有时只能从一面探测。 5、裂纹:一般来说,裂纹回波较大,波幅宽,会出现多峰。探头平移时,反射波连续出现,波幅有变化,探头转动时,波峰有上下错位的现象。 常见的缺陷回波图片 常见的缺陷类型图片 未熔合、未焊透 裂纹 气孔

二、焊缝探伤中常见的伪缺陷回波 6、仪器杂波:在不接探头的情况下,由于仪器性能不良,灵敏度调节过高,荧光屏上出现单峰或者多峰波形,接上探头工作时,此波仔荧光屏上的位置固定不变。一般情况下,降低灵敏度后,此波即消失。 7、探头杂波:仪器接上探头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山脉冲波幅很高、很宽的信号,无论探头是否接触好,它都存在且位置不随探头移动而移动,即固定不变。 8、耦合剂反射回波:如果探头的折射角度大,而探伤灵敏度有调得较高,则有一部分能量转换成表面波,这种表面波传播到探头前沿耦合剂堆积处,造成反射信号。只要探头固定不动,随着耦合剂的流大、波幅慢慢降低,很不稳定,用手擦掉探头前面的耦合剂时,信号就会消失。 9、焊缝表面和沟槽反射波:在多到焊缝表面形成一道道沟槽。当超声波扫查到沟槽时,会引起沟槽反射。鉴别的方法是,一般出现在一次、二次波处或稍偏后的位置,这种反射信号的特点是不强烈、迟钝。 10、焊缝上下错位引起的反射波:由于焊缝上下焊偏,在一侧探伤时,焊角反射波很像焊缝内的缺陷,当探头移到另一侧时,在一次波前没有反射波或测得探头的水平距离的焊缝的母材上。 11 、焊角回波:焊缝一般都有一定的余高,余高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焊角,由焊角产生的回波称为焊角回波。在阶梯试块上做试验:如下图A、图B所示,从A、B两个相反的方向检测同一个台阶,探头在A位置时会有回波,在B位置时没有回波。角焊回波的特点是:探头在工件上A位置处会有焊角回波产生,在B位置处则无焊角回波产生。焊角回波高度与余高高度有关,余高高时焊角回波高度高,余高低时焊角回波高度低,余高到一定程度时,无焊角回波。当探头沿焊缝平行移动时,焊角回波的位置不会改变,当探头垂直焊缝作前后移动时,焊角回波的位置会相应的移动一段距离,如果根据最高焊角回波的位置计算出它的水平位置和垂直距离,计算出的焊角位置与工件上的实际焊角位置相同;如果用手沾油轻轻敲击工件的焊角处,焊角回波会上下跳动。 (图A)(图B)

压力管道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压力管道超声波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公司所承建的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作业--超声波探伤工作给予具体指导,以确保工程作业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建设方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承建的母材厚度5-30mm,管径为57-1200mm 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长输、集输及其他油气压力管道环向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施工;采用数字直读式超声波测厚仪或A 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管道厚度进行的超声波测定。 3.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 SY4065-98 《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 GB/T11345 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JB4730-2005 《承压设各无损检测》 ZB Y 230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4.职责 4.1无损检测责任师负责无损检测质量控制。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员确定检测对象的检测方案和方法,编制检测工艺卡,填写《管道超声波探伤工艺卡》,无损检测责任师审核

签发。 4.2探伤人员应具有I级或以上资格。I级人员应在II级或I Ⅱ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操作,并正确记录原始数据和做好状态标识工作。 4.3探伤人员出具探伤报告须是II级或以上资格人员;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是II级或以上资格人员。 4.4无损检测责任师对压力管道超声波探伤质量负全责。对合同或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检测要求进行评审;审核和签发检测工艺;审签报告;并对作业人员资格、设施条件、设备材料、实施作业等进行有效控制。 4.5超声波探伤时探伤人员应先确认工件及检测部位,按照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的要求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做好过程参数控制工作,填写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做好状态标识;对超标缺陷焊缝做好标记待返修重检。 4.6项目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对记录和报告实施控制;对超标缺陷焊缝填写焊缝返修通知单,交委托单位进行返修;无损责任人员对超声波检测条件、仪器技术参数、探头选择、试块选用、仪器校准、扫描调节以及在探伤过程中探伤灵敏度、探头移动方式和扫描速度等实施控制,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检测部位和状态标识进行控制。 4.7生产部门配合超声波探伤作业。 5.超声波探伤及测厚作业内容和要求

完整word版超声波焊接作业指导书解析

超声波焊接机操作 目的 正确操作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证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1.范围 本公司所有超声波焊接机操作人员及维修和工程技术人员。 2.操作人员:设备的操作和保养。 维修人员:设备的检修及调试。 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及修改规范。 3.引用文件 3.1.超声波塑料熔接机使用说明书 4.术语和定义 4.1.超声波焊接装置是通过一个电晶体功能设备将当前 50/60Hz的电频转变成20KHz或15KHz的高频电能,供应给转换器。转换器能将电能转换成用于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能,调压装置负责传输转变后的机械能至超声波焊接机的焊头。焊头是将机械振动能直接传输至需压合产品的一种声学装置。 通过上焊接把超声能量传送到焊区,由于焊区即两个焊接的交界面处声阻大,因此会产生局部高温。又由于塑料导热性差,一时还不能及时散发,聚集在焊区,致使两个塑料的接触面迅速熔化,加上一定压力后,使其融合成一体。当超声波停止作用后让压力持续几秒钟,使其凝固成型,这样就形成一个坚固分子链,达到焊接的目的,焊接强

度能接近原材料的强度。. 4.2.超声波焊接: 以超声波频率振动的焊头,在预定的时间及压力下,摩擦生热,令塑胶接面相互熔合,既牢固,又方便快捷。 4.3.超声波焊接机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发生器、气动部分、程序控制部分,换能器部分。 4.3.1.发生器主要作用是将工频50Hz的电源利用电子线路转化成高 频(例如15KHz)的高压电波。 4.3.2.气动部分主要作用是在加工过程中完成加压、保压等压力工作。 4.3.3.程序控制部分控制整部机器的工作流程,做到一致的加工效果。 4.3.4.换能器部分是将发生器产生的高压电波转换成机械振动,经过传递、放大、达到加工表面。 5.流程图

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范本)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 无损检测2级人员对接焊缝超声检测作业指导书 姓名:身份证号码: 分数: (范本) 一、前言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本公司超声检测工艺规程(符合GB/T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的要求规定了超声检测中对人员、设备器材、检测方法和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类与评定等项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厚度范围在8~50mm的钢熔化对接焊焊缝的手工超声波检测。 2、参考文件 JB/T 4730.3-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 二、人员 具有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无损检测人员超声1、2、3级(结果评定需有2级或3级)资格; 三、超声检测系统 1、仪器:模拟超声波探伤仪CTS22或数字式超声探伤仪HS600; 仪器水平线性误差≤1%,垂直线性误差≤5%; 2、探头:1~5M、1~2.5K超声斜探头; 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2°,主声束垂直方向无明显双峰; 3、仪器和探头其他性能必须符合CSK-ⅠA标准要求; 4、试块:CSK-ⅠA、CSK-ⅢA; 5、耦合剂:机油或化学浆糊; 四、工件参数与检测要求

五、检测程序 1、检测系统调节 (1)探头入射点、前沿、K值测量(测三次平均值); (2)水平时基线调节(用CSK-ⅠA试块); 2、检测准备 (1)试样准备(表面清理,去除影响检测的油污、毛刺等); (2)按JB/T 4730.3-2005灵敏度绘制DAC曲线; (3)设备的调整(加各项补偿、仪器旋钮调至需要位置); 3、检测 (1)检测方法:斜探头横波法;扫查方法:锯齿,扫查速度≤ 100 mm/s,覆盖 10 mm; (2)扫描量程修正:DAC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10%,则应予以修正; (3)扫查缺陷: ·将DAC曲线调到评定线(E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对超过EL线的显示作出标记; ·将DAC曲线调到定量线(SL)对焊缝作单面双侧扫查(重点扫查超过EL线的显示),对超过SL线的显示进行测长、定位和当量计算; ·对超过RL线的显示直接判废。 (4)复核时机:每次检测前对扫描线、灵敏度复核,有下述情况应随时重新核查: a.探头耦合剂或调节旋纽改变时; b.开路电压波动或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时; c.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时; d.工作结束时。 (5)检测过程中将检测对象、探头参数、DAC曲线以及缺陷位置、缺陷当量等相关参数如实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4、结果评定 (1)根据JB/T 4730.3-2005Ⅱ级对缺陷定级; (2)将评定结果填入《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 5、报告编制 (1)根据《焊缝超声波检测记录》,编制《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 (2)由相关人员审核和批准报告; 六、检测后处理 (1)被检工件清洁和维护; (2)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签发、归档。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审批稿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超声检测适用于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测;也适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的检测。 二、引用标准 JB/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 GB/T12604 无损检测术语 三、一般要求 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 2、探伤仪 ①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率应为1~5MHz。 ②仪器至少应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大于5%。 ③仪器的水平线性、分辨力和衰减器的精度等指标均应复合JB/T 10061的规定。 3、探头 ①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 10%。 ②横波斜探头的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2之间,K值一般取1~3. ③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4、仪器系统的性能

①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②仪器与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③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 头,宽度不大于10mm;对于频率为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④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⑤仪器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1、探伤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若因热处理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处理前,但热处理后仍应对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μm。 五、探伤方法 1、为确保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耦合剂应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如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 2、灵敏度补偿 ①耦合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②衰减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③曲面补偿对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件,应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试块,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曲率补偿。

焊缝探伤超声波探头的选择方案参考

焊缝探伤超声波探头的选择方案参考 编号被测工件厚度选择探头和斜率选择探头和斜率 14—5mm6×6 K3 不锈钢:1.25MHz 铸铁:0.5—2.5 MHz 普通钢:5MHz 26—8mm8×8 K3 39—10mm9×9 K3 411—12mm9×9 K2.5 513—16 mm9×9 K2 617—25 mm13×13 K2 726—30 mm13×13 K2.5 831—46 mm13×13 K1.5 947—120 mm13×13( K2—K1) 10121—400 mm18×18 ( K2—K1) 20×20 ( K2—K1) 超声波探伤在无损检测焊接质量中的作用 焊缝检验方法: 1,外观检查. 2,致密性试验和水压强度试验. 3,焊缝射线照相. 4,超声波探伤. 5,磁力探伤. 6,渗透探伤.关于返修规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之要力争减少返修次数在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中大量使用钢结构,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十分重要,无损检测是保证钢结构焊接质量的重要方法。 无损检测的常规方法有直接用肉眼检查的宏观检验和用射线照相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仪器检测。肉眼宏观检测可以不使用任何仪器和设备,但肉眼不能穿透工件来检查工件内部缺陷,而射线照相等方法则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器或设备来进行检测,既可以检查肉眼不能检查的工件内部缺陷,也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于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无损检测,这需根据工件的情况和检测的目的来确定。 那么什么又叫超声波呢?声波频率超过人耳听觉,频率比20千赫兹高的声波叫超声波。用于探伤的超声波,频率为0.4-25兆赫兹,其中用得最多的是1-5兆赫兹。利用声音来检测物体的好坏,这种方法早已被人们所采用。例如,用手拍拍西瓜听听是否熟了;医生敲敲病人的胸部,检验内脏是否正常;用手敲敲瓷碗,看看瓷碗是否坏了等等。但这些依靠人的听觉来判断声响的检测法,比声响法要客观和准确,而且也比较容易作出定量的表示。由于超声波探伤具有探测距离大,探伤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到现场探伤,检测速度快,而且探伤中只消耗耦合剂和磨损探头,总的检测费用较低等特点,目前建筑业市场主要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检测。

超声波抛光机操作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抛光机操作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1.1.为保保证抛光工件质量、员工安全操作以及设备使用寿命. 2.0.适用范围: 2.1.各种模具(包括硬质合金模具)的复杂型腔、窄槽狭缝、盲孔等粗糙表面至镜 面的整形抛光以及及新员工培训。 3.0.使用方法: 3.1.预备工作: 3.1.1.控制器接通电源;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选择变幅杆并拧紧在换能器振子上;选择合适的工具头并夹紧在变幅杆上;插上连接线(将插头上的缺口对准插座凸筋后插入,并用螺帽锁紧);如果要放电的话,须将火花输出线夹紧在火花输出接线柱上(方法是:按住接线柱塑料帽,并使缺口与铜柱上的圆孔对齐,将输出线的铜丝穿过圆孔放松塑料帽夹住即可);然后将输出线上的磁铁吸在工件上,吸合点应没有铁锈和油腻;准备好研磨膏和一罐清水或皂化水水;若用皂化水则需要用毛刷清洁表面;为了能看得清楚还应准备一只工作台灯。 3.2.开机: 3.2.1.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此时控制器会发出“您好,欢迎使用本机”上面的两个数码管应显示“8”和“1”;抛光指示灯亮(指示当前是振动研磨状态)和暂停指示灯亮(指示当前在待机状态),在抛光状态时,

左面的数码管显示的是振动强度设定值(1-9之间,数字越大振动越强),数码管下面是椭圆形的“振动强度设定键”,按该键加号端,对应的数字会增1个数;按该键减号端,对应的数字会减1个数;如按住加减键超过一秒钟则数字连续递增或递减,直至加到9或减到1为止(在花纹或强化时两个数码管组合显示脉宽数据。只有在按动“振动强度设定键”时,才会短时间显示振动强度设定值,在火花状态下,右边的数码管显示1-5档火花强度)。按一下“启动/暂停键”,则“暂停指示灯”灭,此时控制器面板上“振动强度指示光柱”是先闪烁一下,然后稳定在某一格高度上,将工具头接触工件时,接触面会有声音发出或有滑感,(按启动键后1.5秒钟内,若工具头压力有变化,会使电脑寻频不准确)如果没有振感或振感很小可重新暂停再启动。一般情况下光柱指示值越高,相对的振动也就越大。振动强度设定值越大光柱指示值也会越高。光柱指示值的高度还与工具头的长度和材质有关。夹工具头的螺丝拧得紧不紧也与振动强度有很大关系,如果变幅杆与换能器的螺纹拧得不够紧或工具头夹紧螺丝拧得不够紧,控制器会找不到谐振频率而不能正常工作。按一下“火花”键,火花指示灯亮,同时抛光指示灯灭,振动强度会自动选择”5”,此时用铜质工具头就可以在工件上放电加工(应确保火花输出线已连接在工件上)。加减“火花强度”选择键,可以改变火花强度,显示数“1”对应的火花强度最小,精度最高;显示数“5”对应的火花强度最大,蚀除的速度也最快。振动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放电效率(以所排出的黑污多为标准),正常情况下对应不同的火

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

摘要:本文针对工艺管道对接焊缝的特点,对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及易产生的缺陷进行了分析,由于工艺管道对接焊缝壁厚范围大,又多是直管与直管、直管与弯头、法兰、阀门等管件对接,采用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工艺,这种特殊结构型式和焊接工艺,使超声波检测只能进行单面双侧扫查或单面单侧扫查;为了提高缺陷的检出率,对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焊缝选择扫查面、探头数量、探头型号和探头尺寸应有针对性;根部缺陷的判定对仪器扫描线调节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对典型缺陷的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和采取的措施,能有效提高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质量。 关键词: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 Ultrasonic Test for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LI Zhao-tai, WANG Cheng-sen, HUANG Zhi Nanjing Jinling Insp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welding methods, the welding positions and the defects which are easily produced. As the range of thickness of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is large, furthermore, the joints are almost among pipe fittings, such as straight pipes, elbows, flanges and valves, so we choose one formation welding. Due to the special structure and welding craft, UT only conducts single-sided bilateral scanning or single-sided unilateral scanning; in order to raise the defect inspection rate, we should choose scanning surface, probe quantity, models and size for different scales and structures of welding joints with pertinence.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he linear adjustable accuracy of apparatus scanning to judge the root defect. W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ves of typical defects. By the analyses and measures above, it improves the test quality of the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effectively. Keywords: Process piping butt weld; Ultrasonic test 0 前言 石化装置工艺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早期的模拟超声波探伤机由于定位精度不高,对于根部缺陷的识别和判定存在较大难度,每次更换不同角度的探头,时间基线都要重新调节,非常不便,这为工艺管道对接焊缝推广超声波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近些年,超声波检测设备发生了巨大改变,且更新很快,数字式探伤机代替了模拟机,数字式探伤机较原先使用的模拟机具有显著的优点,首先,其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可达0.1mm,为管道焊缝根部信号的判定提供了可靠依据;第二,可存贮多种探头参数及其距离波幅曲线,为现场采用多种角度的探头进行检测提供了方便,提高了不同角度缺陷的检测灵敏度,可方便的变换探头(角度),为辨识真、伪信号提供了方便;第三,可以存贮动态波形和缺陷包络线,并可作为电子文件存档备查。数字式超声波探伤机较好地解决了管道焊缝超声波探伤的难题。本文推荐管道焊缝探伤采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通过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可以筛选出合格的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人员,完全能保证管道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质量。 本文通过对超声波检测方法、扫查面、探头数量、探头型号和探头尺寸的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表明超声波检测能有效保证管道焊缝的检测质量。 超声波检测操作灵活方便,对厚壁管道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效率均高于射线检测,成本低于射线检测,且对人体无害,是一种科学、环保的检测方法。 1 管道对接焊缝与容器对接焊缝的不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