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痫病中医护理方案

脑病科痫病中医护理方案
脑病科痫病中医护理方案

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风痰闭阻证

发病前常有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示,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质红,苔白腻,脉多弦滑有力。

2、痰火扰神证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病情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3、瘀阻脑络证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4、心脾两虚证

反复发作,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面色苍白,体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而弱。

5、心肾亏虚证

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质淡红,脉沉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意识障碍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呼吸、汗出等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避免人多惊扰。

3.取适宜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定时更换体位,保持四肢良肢位,予温水擦浴2次/日,保持局部气血运行,预防压疮发生。

5.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纱布或涂金霉素眼膏;遵医嘱取金银花、煎煮后做口腔护理。

6.遵医嘱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2次/日。

(二)抽搐

(1)癫痫发作时,使患者平卧,头侧向一边,立即松开衣领、裤带、上下齿之间置放牙垫以保护舌头。牙关紧闭时,使用开口器,勿强行撬开牙齿。

(2)及时清除口腔痰涎,必要时使用吸引器吸出,以利呼吸。

(3)缺氧明显者,立即给氧。

(4)设专人守护,以防碰伤,不可强行约束患者,以防造成意外损伤。

(5)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各种操作集中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6)若抽搐连续发作,应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并密切观察神志、呼吸、瞳孔变化,警惕窒息的发生。

(7)发作后及时擦去口角痰涎,给于益口或生理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安置患者半俯卧或侧卧位休息。

(8)详细记录发作时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患者体位、姿势,有无强直期、维持时间、痉挛开始的部位、清醒后有无记忆,发作前是否有先兆等。

(9)遵医嘱穴位按摩人中、涌泉、合谷等穴以开窍起闭。

(三)感觉、运动、精神异常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有无恶心呕吐、面色潮红、出汗、心悸、寒战、发热和瞳孔异常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或头痛、眩晕、麻木等感觉症状及暴怒、恐惧等精神症状。

2. 注意观察神志、瞳孔、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作好记录,及时报告医生。

3. 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的某些自动症病人,要防止其自伤、伤人或毁物。

4.加强安全护理,专人守护,防意外。

5.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汗多者及时擦干汗液、高热寒战者作好降温保暖处理等,防一切并发症发生。

6.遵医嘱耳穴埋豆,选穴:神门、心、皮质下,单耳qod(双耳交替)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7.遵医嘱穴位贴敷,选穴:内关、外关、合谷等,每日一次。

8. 遵医嘱穴位按摩:人中、百会、内关、合谷、外关、水沟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分钟。

(四)焦虑、恐惧

(1)关心安慰患者,对年长患者多陪伴,态度亲切和蔼,生活上给予耐心的照顾,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及规章制度,使其尽快熟悉坏境。

(2)主动讲解本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及养病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本病有关知识,消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情绪急躁时,不要随意训斥指责,给予耐心劝慰,或讲笑话取乐,使之肝气条达,心情舒畅,以免因急躁而诱发癫痫发作。

(4)对年长患者讲解癫痫发作的先兆表现,如可有头昏眼花,唇颤肢麻,胸闷心悸等症状,嘱其患者感到不适时,不要恐慌,立即卧床休息。

(5)癫痫发作后多关心患者自觉症状,并给予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慰。

(6)加强巡视,夜间留地灯,酌情多陪伴。

(7) 遵医嘱耳穴埋豆,选穴:神门、心、皮质下,单耳qod(双耳交替)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8) 遵医嘱穴位按摩,选穴:百会、四神冲、合谷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分钟。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汤剂(遵医嘱)

一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200ml,饭前温服。

(二)注射给药

遵医嘱予醒脑静注射液,并适量稀释。

(三)特色技术

1、耳穴埋豆:

遵医嘱选穴:神门、心、皮质下、肾上腺,单耳qod(双耳交替)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穴位按摩:

遵医嘱选穴:人中、百会、内关、合谷、外关、水沟等,每日按压3~5次,每次30分钟。

3、穴位贴敷:

遵医嘱选穴:内关、外关、合谷等,每日一次。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坚持服药2-5年不间断,为防止遗忘,可放于固定地方,并于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不自行减药、停药或换药,以免导致癫痫发作或引起药物中毒及过敏反应。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有节制,禁止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如茶、酒、兴奋性饮料,食物可食大枣、山药、胡桃、莲子、茯苓等。避免受凉、淋雨及用过冷过热的水淋浴。

3、外出需有人陪行,如有发作先兆,应尽快找一安全地点平卧,并于上下齿间咬上纱布或手帕。平时随身携带疾病治疗卡,以利发作时及时得到抢救和治疗。

4、如癫痫连续发作,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病人送到医院抢救。

5、不宜从事高空、水上、炉旁、驾驶或高压电机房等危险性工作,频发期避免单独外出,或骑自行车,以免发生意外;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6、休息、活动指导

(1)发作控制、症状缓解、无精神异常者可适当活动与工作,切忌劳累。

(2)发作较频繁者,应限制在室内活动,有人陪同,病人如有假牙,应在每日睡觉前摘下,睡单人床时加护栏,以防跌伤。

7、尽量避免某些特发因素,如闪光、音乐、惊吓等,减少声光刺激,如使用窗帘、滤声器,不去镭射或KTV等嘈杂场所,保持安静环境。

(二)饮食指导

(1)饮食要有规律,每餐按时进食,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避免餐后平卧,避免饥饿和暴饮暴食。

(2)对于强直-痉挛发作的病人一次饮水不要过量,以免诱发。

(3)进食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戒烟酒。

(4) 风痰闭阻:饮食宜健脾除湿化痰之品,如薏仁粥、山药粥、红枣粥等,食疗方:淮山薏米莲子粥。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

痰火扰神:饮食宜清热化痰之品,如萝卜、梨、桔子等,可遵医嘱予麦冬适量代茶饮,食疗方:鲫鱼汤。忌食油炸、油腻、辛辣、生痰上火食物,禁烟酒。

瘀阻脑络:饮食予活血化瘀、醒脑开窍之品,如:当归汤、红花粥、薄荷茶等。食疗方:当归乌鸡汤。忌食甘温滋腻、辛温助热、煎炸类食品。

心脾两虚证:饮食宜补益气血,健脾宁心之品,如:核桃、花生、大枣等,食疗方:红枣山药粥。忌吃寒凉、味厚滋腻食物。

心肾亏虚:饮食宜进补心肾健脾之物,如:枸杞、大枣、山药、莲子、桂圆等。食疗方:红枣莲子粥。忌生冷大凉、过咸、辛辣香燥、油腻等刺激性食品。

(三)情志调理

1、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发作时的应急处理,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等不安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向患者介绍本病区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员,帮助其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指导家属及亲朋好友多关心患者、爱护患者,从心理、生活、治疗、经济支持患者。

五、护理难点

1、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反复发作,因此病人常产生忧虑、自卑心理。

2、癫痫死亡率较低,患者家属对疾病不重视。

解决思路:

1、护士应耐心解释病情,讲解疾病的诱发因素,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并尽量避免一切诱发因素。

2、遵医嘱规范用药,了解药物副作用,一般是在最后一次发作控制后2-5年方可遵医嘱逐步停药,停药过程不少于3个月,不可骤停骤换,以免引起复发。

3、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癫痫发作时出现异外伤害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对于尚未控制发作的病人,应专人陪护,家属应树立随时保护病人的意识,防止意外发生。

痫病(癫痫)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遂宁市中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风痰闭阻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亏虚证□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doc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 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 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 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 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 (一)尿量增多 1.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 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 1.询问饮食习惯及饮食量。宜选择混合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2.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芹菜、韭菜等,以增加饱腹感,延缓食物吸收稳定血糖。 3.观察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饥点等穴位。 (四)倦怠乏力 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 2.进食补中益气类食物,如山药、鱼肉、香菇等。食疗方:乌鸡汤、香菇木耳汤、山药炖排骨。

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项痹(颈椎病)中医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中医名称:项痹 西医名称:颈椎病 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 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 (1)颈肩痛 (2)颈部活动受限 (3)手指麻木 (4)头晕、恶心 (5)瘫痪 三.护理评估 (1)发病史,诱发因素 (2)疼痛部位,程度 (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分型:太阳经输不利型,痹证型,肝肾不足型 四.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 五.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 (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 (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 六.临症(证)施护 (1)保守治疗 1)脊柱(定点)旋转手法 ①做好心理护理,讲解治疗原则和方法,消除紧张情绪,并做 好体位示教。 ②手法治疗后应绝对卧床休息1-2小时,轴样翻身,颈部制动。 ③下床时须戴颈托,固定颈部,以保持颈椎稳定性。 ④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休息。 2)针灸疗法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防感染。 ②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 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③密切观察患者反映,若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针刺并将针全部拔出,平卧休息,注意保暖。

痫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个人收集整理-ZQ 癫痫持续状态是临床上常见地急症,如果不及时处理,最后可能导致死亡.癫痫持续状态又可分为大发作持续状态、复杂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而不同地类型地持续性症状会出现不同地症状.癫痫持续状态地治疗方法也很多,家长关键是需要了解癫痫地急救措施,在患者发病能及时处理,减轻患者地伤害,并及时将送往医院救治. 一、癫痫地治疗原则: ()选用快速有效地抗惊厥药物控制发作. ()维持生命功能,预防控制并发症,应特别注意处理脑水肿、酸中毒、呼吸循环衰竭及高热等. ()积极寻找病因,控制原发病. ()发作停止后,应进行长期抗癫痫治疗. 二、癫痫地中医治疗 癫痫俗称羊癫风,是一种严重影响危害患者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地疾病.中医通过多年地临床实践,发现一些方药治疗癫痫效果较好,常用地有以下几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痫症镇心丸 痫症镇心丸其配方包括:犀角、犀黄、川连、麦冬、茯苓、珠粉、枣仁、炙甘草、胆星、朱砂.将前几种药共研细末,胆星氧化,加蜂蜜为丸,朱砂为衣,每粒湿重克.每次丸,姜汤送服,每日~次.痫症镇心丸对精神性发作有效,用于大发作伴有精神症状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温胆汤 温胆汤配方及用法是:半夏、茯苓、陈皮、远志、石菖蒲、枳实、竹茹、甘草.用水煎成毫升,每次毫升,每日次,早晚分服.也可简化改用二陈丸,每次克,每日次,和白金丸(每次克)共服.如体质虚弱,可采用白金丸与河车大造丸同服,每次各克,每日次.温胆汤对癫痫精神症状有一定疗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定痫丸 定痫丸配法及用法:钩藤、天麻、贝母、胆星、半夏、陈皮、茯苓、丹参、麦冬、菖蒲、远志、全蝎、天虫、琥珀、甘草,共研细末,用竹沥姜汁和水泛丸,朱砂为衣,每次克,每日~次.定痫丸对癫痫及癫痫性痴呆有一定疗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治疗需要医生与病人地配合才能取得好地效果.医生需细心判断病情并确立诊断,如用药与否,用什么药,用药量多少等.病人首先要有长期服药地精神准备,因为几天不犯病、几个月不犯病,都不能认为已经治愈.一般认为至少年不发病,才算取得明显地疗效,还要用约年地时间逐步地减少用药量,直到停止用药.这一原则更适合原发性者;对继发性者,用药时间可能还要长得多.服药期间千万不要轻易停药;经医生同意换药时,要用几天到更多地时间逐渐减少,然后再换用另一种药物.用药以简单、少用而维持不发病为原则,过多用药不仅可能增加副作用,还会增添经济负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原文地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 / 1

92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精编版

92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目录 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 二、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8

三、眩晕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4 四、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8 五、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22 六、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26 七、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30 八、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35 九、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39 十、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44 十一、迟脉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48 十二、结脉证(房室传导阻滞)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52 十三、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57 十四、郁病(抑郁发作)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60 十五、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65 十六、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71 十七、肺痿病(肺纤维化)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77 十八、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81 十九、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83 二十、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89 二十一、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95 二十二、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98 二十三、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03 二十四、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07 二十五、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10 二十六、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15 二十七、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24 二十八、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32 二十九、消渴病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37 三十、消渴病胃痞(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40 三十一、肾风(IgA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45 三十二、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50 三十三、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56 三十四、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62 三十五、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67 三十六、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73 三十七、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179

脑病科2018年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总结(1)(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8年脑病科上半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脑病科应用“中风(脑梗塞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98例,患者平均住院日20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98例:痰蒙清窍12例,痰热内闭证8例,元气败脱证8例。风火上扰证12例,风痰阻络证14例,痰热腑实证13例,气虚血瘀证15例,阴虚风动证16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吞咽困难,咳痰/深呼吸训练、体位护理、腹式呼吸训练、口腔护理、情志护理、咳痰方法、腹部按摩、皮肤护理、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等。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扶阳罐、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雾化和艾灸等。 (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脑病科应用“中风(脑梗塞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200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2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200例:风痰瘀阻证例48,气虚血瘀证110例,肝肾亏虚证42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咳痰/深呼吸训练、体位护理、腹式呼吸训练、口腔护理、情志护理、咳痰方法、腹部按摩、皮肤护理、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等。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扶阳罐、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雾化和艾灸等。 (三)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我科收治眩晕病140例,所有患者都纳入“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对象,患者平均住院日13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肾气亏虚证46例,痰瘀互结证22例,肝火亢盛证23例,阴虚阳亢证49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监测血压、体位护理、活动指导、情志护理、口腔清洁、辨证饮食指导、防跌倒护理、肛周清洁、用药护理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扶阳罐、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雾化和艾灸等。 (四)头痛(偏头痛)2018年上半年脑病科应用“头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28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2天。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28例:肝阳上亢证8例,痰浊内阻证6例,瘀血阻络证5例,气血两虚证5例,肝肾亏虚证4例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监测血压、体位护理、活动指导、情志护理、口腔清洁、辨证饮食指导、防跌倒护理、用药护理等。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雾化和艾灸等。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修订】

中医骨伤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或报告医师。 (2)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不受压,不脱落,注意及记录引流液的量、性质及气味等,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4)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6)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地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10、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 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2、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13、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 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骨伤科手术病种护理常规 牵引术后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向患者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主动配合。 3.洗净患肢,局部备皮。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分散注意力,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助医师做好牵引术。 4.凡新上牵引的患者,要做好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体感觉及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5.保证牵引效能,注意观察以下事项,注意护理记录。 (1)牵引的重锤要悬空,不可着地或靠在床架上,不可随意增减牵引重量。(2)嘱患者不要擅自改变体位,保持牵引所需的体位和力线。 (3)牵引绳应滑动自如,被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线轴线及牵引

治疗癫痫病的中医药药方

治疗癫痫病的中医药药方 治疗癫痫病的中医药药方-配方-偏方治癫痫 1.【配方】:茯苓,龙骨,牡蛎,钩藤各30克,党参,僵蚕各15克,白术,石菖蒲,胆星各12克,法夏,陈皮,远志,竹茹各10克,甘草6克.【功效】脾虚痰阻型痫证久发,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眩晕时作,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舌质淡,脉濡细.治宜健脾益气,化痰降逆. 2.【配方】:生石决明,紫石英,茯神各30克,丹参,全瓜蒌各15克,法夏,僵蚕,麦冬,远志,石菖蒲各12克,陈皮,川贝,天麻各10克,全蝎6克,朱砂1克,竹沥10毫升(冲兑),琥珀粉2克(吞).【功效】肝火挟痰型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发作时同上,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化痰开窍.肝风挟痰型发作前头昏,胸闷,乏力,情绪不稳,继而突然昏倒,口吐白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意识恢复后双眼发呆,持物落地,舌淡苔腻,脉弦滑.治宜熄风化痰,开窍定惊. 3【配方】:生石决明,钩藤,茯苓各30克,生地15克,黄芩,栀子,法夏,胆星,枳实,泽泻,石菖蒲各12克,柴胡,车前子,陈皮,竹茹各1O克,生大黄5克(后下).【功效】肝火挟痰型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发作时同上,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4【配方】白矾蝉衣散治癫痫雄黄20克,白矾12

克,蝉衣30克,蜈蚣20条.【制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成人每次2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儿童每次1克,或酌情加减.服药后如有大便稀,或吐痰涎,为正常情况,不需停药.【功效】清热化痰,祛风利窍,清心镇惊,安神止痫.用治痫病. 5【配方】生石决明治癫痫生石决明12克,天麻6克,蜈蚣2条,广郁金10克,南红花5克,菖蒲6克,僵蚕6克,胆草5克,神曲10克,桑枝10克,全蝎3克,朱砂(分冲)1.2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清肝熄风,开窍醒神',镇痉止搐.用治惊痫,羊痫. 6【配方】钩藤全蝎黄芩治癫痫钩藤50克,羚羊角15克,全蝎15克,琥珀25克,朱砂15克,石决明50克,珍珠母15克,冰片10克,牛黄5克,菖蒲10克,枳实50克,胆星25克,天竺黄25克,黄芩60克,栀子25克.【制用法】共研细面,每服2克,日服3次,饭前温水送服.【功效】清热涤痰,平肝止痉.用治肝风痰热所致的癫痫病. 7【配方】蚯蚓煨黄豆止痉挛蚯蚓干60克,黄豆500克,白胡椒30克.【制用法】将上物放入锅内,加清水2000毫升,以文火煨至水干,取出黄豆晒干,存于瓶内.每次吃黄豆30粒,日用2次.【功效】祛风,镇静,止痉.可用于癫痫病的辅助治疗. 8【配方】白矾散治羊痫风净白矾.【制用法】将白矾研成细粉,备用.成人每次服3~4.5克,每日早,晚饭后,睡前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喘证中医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 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喘证得诊断标准。 ⑴以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⑵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疾病史,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⑶呈桶状胸。叩诊胸部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干、湿性罗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 ⑷合并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必要时查血钾、钠、二氧化碳结合 力及X线胸部摄片,心电图,心、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等。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9年发布得《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 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主要就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 扩张与胸廓疾病史等病史。 ⑵有咳嗽、咳痰,进行性气促得临床症状。 ⑶有肺气肿与(或)肺动脉高压得体征、 ⑷辅助检查X胸片、心电图检查有一项符合诊断标准、可予超声心电图以增加 诊断可靠性。 ⑸急性加重期可有发热、血白细胞与(或)中性粒细胞增高、痰培养或涂片可获得有价 值得病原。 具有以上1~3条加上X胸片或心电图符合诊断条件,排除其她心脏病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风寒闭肺: 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 2、表寒里热: 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滑。 3、痰热遏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色黄,或痰中带血,或目睛胀突,胸中烦热,身热,面红,有汗,咽干,渴喜冷饮,尿赤,或便秘。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4、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或脘闷,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质淡,苔厚腻色白,脉滑。 5、肝气乘肺: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声不著;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而数。 6、水凌心肺: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咯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或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淡胖或胖黯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青筋显露,苔白滑。脉沉细或带涩。 7、肺气虚: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或咳呛

8 脑病科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中风病(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 (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显示出血灶。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二)证候诊断 1.痰热内闭证:神昏,半身不遂,鼻鼾痰鸣,项强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或干腻,脉弦滑数。 2.元气败脱证:神昏,肢体瘫软,目合口张,呼吸微弱,手撤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失禁,舌痿不伸,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3.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说课材料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尿量增多

1.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 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 1.询问饮食习惯及饮食量。宜选择混合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2.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芹菜、韭菜等,以增加饱腹感,延缓食物吸收稳定血糖。 3.观察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饥点等穴位。 (四)倦怠乏力 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

癫痫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癫病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癫痫俗称“羊癫风”“母猪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特 征为发作时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诞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作如猪羊叫声,不久渐渐苏酲,醒后一如常人。癫痫的发作具有突然性、暂时性与反复性三个特点。有的患者脑电图检查可有异常。 癫痫可分两大类: (一)原发性癫痫,又称功能性癲痛。发病原因尚不明了,往往在儿童期发病,与遗传因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脑部检查一般无明显的病理改变。这类患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情缩波动,饥饿,发热,强烈的声、光刺激)容易诱发癫痫。 (二)继发性癫痫,又称器质性癫痫。这类癫痫常继发于各种疾病,癫痫发作只是这些疾病的一个症状或后遗症。例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缺血、脑缺氧、脑炎、脑膜炎、脑寄生虫病、颅脑外伤、子痫、尿毒症、血糖过低、血钙减少、维生索B6缺乏等都可引起瘋痫的发作。 癫痫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等四种类型,其中以“大发作”较为常见。 1.“大发作”:多数有先兆。发作前病人有头昏、上腹部不适、恐惧、心慌及感觉(嗅觉、听觉、视觉)异常,随即突然跌倒、昏迷、

喉头痉李发出异常叫声(如猪、羊叫声) ,呼吸停顿,全身肌肉强直痉挛,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头和眼转向一侧,牙关紧闲,甚至咬破舌尖,口吐白沫,二便失禁,历时数十分钟后转入阵挛,肌肉变为一紧一松,经数分钟后,抽摘停止,病者进入昏睡状态,约半小时至数小时后逐渐清醒。 2.“小发作”:一时性的意识障碍,无全身性抽搐,多见于儿童。有的可有节律性瞬眼,低头,两目直视,躯干前屈,约十多秒钟意识即恢复。如果是婴幼儿,发作数秒钟即止,但往往每日多次发作。 3.“精神运动性发作”:多发于成年人,突然意识模糊,往往在工作时或睡眠中突然起立、徘徊、奔走,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也有表现为恐惧,愤怒,凭空咀嚼、吞咽等反常动作。发作过后完全不自知(自己没有印象)。 4。“局限性发作”: 局部肌肉抽搐,例如颜面的一侧或身体的一侧抽搐,但病人并不跌倒或昏迷,没有意识障碍。这种“局限性发作”也可转变为“大发作”。 癫痫属于祖国医学的“痫证”范畴,认为病在肝、脾、肾三脏,因脾肾两虚,肝失濡养,而肝风内动,引起抽搐。风、火与痰相结,上扰心窍,故意识丧失。 中药治疗原则,在发作时以豁痰开窍、息风定痫为主,平 时则以培补脾肾为主。 发作时要使病人平卧在地上或床上,防止跌伤和骨折,

哮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哮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哮病系脏气虚弱,宿痰伏肺,复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触动,以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顽固发作性肺系疾病。 【范围】 西医学中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其它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心原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具有本病证候特点者,皆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是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复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因素而诱发。 一、病因 1.脏气虚弱禀赋薄弱,易受邪侵,如婴幼儿患哮病者多因于此,其脏气虚弱多,以肾虚为主。此外,病后体弱,伤于肺脾肾,致痰饮留伏,成为宿根。 2.外邪侵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与外界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哮病属于肺系痰患,故在气候突变,由热转寒之时,深秋寒冬季节,发病率较高。 (1)外感风寒、风热或暑湿等邪气,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气不布津,聚液成痰。 (2)嗅吸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致使肺气宣肃失常,津聚痰生。 3.饮食不当过食生冷,伤及脾阳,津液凝聚,寒饮内生;嗜食酸咸肥甘厚味,痰热内蕴;进食海膻鱼蟹虾等,引动宿痰而发病。

4.情志、劳倦所伤情志抑郁,惊恐恼怒,或月经期前,或剧烈运动后,劳累乏力,皆可致气机失调,肺失宣肃而发病。 上述各种病因,既是导致哮病的原因,也是哮病发作的诱因。 二、病机 1.发病由于哮有“夙根”,一般认为,主要是痰,但与水饮、瘀血、气滞、火郁以及本虚等密切相关,故在哮的发病过程中,痰、瘀、虚最为主要,每因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而诱发本病。发病前可有喷嚏、鼻塞等先兆,亦有骤然起病而无先兆者。 2.病位病位在肺,涉及脾肾。肺主气,司呼吸,上通气道、咽喉而开窍于鼻。“肺为贮痰之器”,若肺有宿痰,必为诱因所触发,以致痰气交阻,壅塞气道,肺失宣肃,喘促痰鸣,发为哮病,故哮病的主要病位在肺。肺与脾、肾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互有影响。如脾为生痰之源,痰伏于肺,便可成为发病的夙根。而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哮病日久,肺虚及肾,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助肺纳气,每可加重发作。 此外,哮病反复发作,日久则痰瘀互结,病及于心。 3.病性哮病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1)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因痰邪壅肺,痰阻气闭所致。邪气盛则实,故呼出尤为困难,而自觉呼出为快,由于病因不同,可有寒痰冷哮、热痰热哮等不同。(2)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哮病久发,气阴日伤,肺脾肾俱衰,故以正虚为主。 (3)大发作期正虚与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于心,甚则脱闭。 4.病势病势随正气强弱、病邪盈衰、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得

1-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

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或选用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痰蒙清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元气败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推荐方药:急予参附汤加减频频服用,方药为人参另煎兑服、附子先煎半小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①推荐方药:化痰通络方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紫丹参、香附、酒

癫病中医诊疗方案

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①有癫病或类似疾病的家族史。 ②平素性格内向,有性急易怒,或多疑多虑,焦虑胆怯,或忧愁悲郁,甚至愤恨等情志内伤,近期有情志刺激,意欲不遂等诱发因素。 ③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静而少动,妄见妄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④病非中毒、热病及药物原因所致。 ⑤头颅CT及其他辅助检查无阳性发现。 具备以上③④项,参考①②⑤项即可诊断为癫病。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要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有过敏史或家族史。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16年)和2016GINA(全球哮喘处理和预防策略)。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结合气道敏感性试验、呼出气NO浓度测定等可帮助确诊。 (二)病期诊断 参考《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16年)。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3.临床缓解期:指患者无喘息、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并维持1年以上。 (三)证候诊断 1.急性发作期 (1)风哮证:喘憋气促,喉中鸣声如吹哨笛;咳嗽、咯痰黏腻难出,无明显寒热倾向;起病多急,常倏忽来去;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弦。 (2)寒哮证: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色白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3)热哮证: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脑病科2018年中医护理方案优 化总结(1)

2018年脑病科上半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总结 1、 基本情况 (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 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脑病科应用“中风(脑梗塞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98例,患者平均住院日20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98例:痰蒙清窍12例,痰热内闭证8例,元气败脱证8例。风火上扰证12例,风痰阻络证14例,痰热腑实证13例,气虚血瘀证15例,阴虚风动证16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吞咽困难,咳痰/深呼吸训练、体位护理、腹式呼吸训练、口腔护理、情志护理、咳痰方法、腹部按摩、皮肤护理、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等。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扶阳罐、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雾化和艾灸等。 (二)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脑病科应 用“中风(脑梗塞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200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2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200例:风痰瘀阻证例48,气虚血瘀证110例,肝肾亏虚证42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咳痰/深呼吸训练、体位护理、腹式呼吸训练、口腔护理、情志护理、咳痰方法、腹部按摩、皮肤护理、辨证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排便指导等。 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扶阳罐、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雾化和艾灸等。 (三)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2018年上半年,我科收治眩晕病140例,所有患者都纳入“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对象,患者平均住院日13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肾气亏虚证46例,痰瘀互结证22例,肝火亢盛证23例,阴虚阳亢证49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监测血压、体位护理、活动指导、情志护理、口腔清洁、辨证饮食指导、防跌倒护理、肛周清洁、用药护理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扶阳罐、耳穴埋豆、穴位贴

中医骨伤科临床各岗位职责

中医骨伤科各级医生岗位职责 科室临床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是根据加强科室管理,明确职责分工,提高医疗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制定。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人员职责,认真贯彻执行。 一、临床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7.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二、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