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逻辑和认知的逻辑

数学的逻辑和认知的逻辑
数学的逻辑和认知的逻辑

数学的逻辑和认知的逻辑

——评《性质词和动作词的逻辑(纲要)》中的一些观点

北京大学哲学系周北海

这里的“数学的逻辑”指的是一阶逻辑,“认知”指的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认知的逻辑”指的是关于含经验知识命题推理的逻辑。

《性质词和动作词的逻辑(纲要)》(刘壮虎)以下简称《纲要》。副标题中的“一些观点”指的是《纲要》中的

1.3 对于刻画个体和个体的类来说,一阶逻辑是最完善的逻辑。仅仅在刻画个

体和个体的类方面,去寻找其它的逻辑是没有必要的。

1.4 问题在于我们还需要刻画“红的”这样的性质词,“飞”这样的动作词。在一阶

逻辑中将它们化归成谓词“红的东西”、“飞的物体”等,不一定是合适的。

以及相应的

5.6 在自然语言和常识推理的研究中,好像有一个新的教条:一阶逻辑的角度

和框架是不行的。过去研究的不成功并不等于不可行,再考虑到现在的自然语言和

常识推理的研究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缺少普遍性(没有普遍性还是不是逻辑?),是

否应该考虑一下“一阶逻辑的复兴?”

我的主要观点是:1.3有误,1.4不够清楚;关于5.6,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新的教条”,那么我到是倾向成为这个教条的用户者。但是,这并不意味反对以一阶逻辑的角度和框架对自然语言和常识推理进行某些局部的研究,甚至是“复兴”式的研究,也期望有更多结果出现。

因为自然语言和常识推理与认知密切有关,所以,在此用“认知的逻辑”概括关于自然语言和常识推理的逻辑,以及以此与一阶逻辑相对照。

1.也从个体和类谈起

作为数学对象的个体和类与认知中经验对象的个体和类二者有本质的或重要的不同。

关于个体

数学中的个体是明确的,存在性问题一个预设就统统解决,也没有识别问题、指称问题。

认知领域中的个体有很多认知方面的问题。什么是认知意义上的个体?常说眼见为实,但实际上,即使我们看见的个体,是否真的存在?什么是真的存在?识别问题,如何确定某个个体。某时看见这个个体,过段时间又看见“这个”个体,它是不是这个个体,或者还是不是这个个体?且不说“跨界同一”问题中说不清的个体。在这种背景下,个体词的指称也是问题多多。如果考虑到这些情况,这里的逻辑应该与一阶逻辑已经有所不同了。

关于类

数学中的类可以通过枚举和性质归属或其他严格方法来确定,形象地看,有明确的边界。

认知中的类是如何确定的,应该说,还是个不完全清楚的问题。从现象上看,由认知得到的类,多数或有意思的、重要的,是模糊类。而模糊类显然不是一阶逻辑可处理的类。

结论是,即使只考虑个体和类,一阶逻辑也不能说是完善的,自然也就有必要去考虑其他逻辑。

2.关于性质

《纲要》1.4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与1.3连起来看,会使人得到一个印象:好像(*)一阶逻辑在只涉及个体和类时是完善的,如果还有不完善(不合适)处,是因为涉及到其他东西,如性质(词)和动作(词)。

(*)的前一部分已在上面说过,这里看后一部分,主要是性质(词)。

性质总是不可避免地和类缠在一起。只涉及类而不涉及性质的逻辑不论在什么领域大概都不能算是完善的逻辑。如果一阶逻辑遇到性质就不合适,那么一阶逻辑不能算是完善的逻辑。事实上,一阶逻辑并不是不能涉及性质,问题在于所涉及的是什么性质。

在这里我们又应该首先区分数学对象和认知对象,再由此区分数学对象的性质和认知对象的性质。就像两类对象不同,它们的性质也有很大不同。仅试举一例。

设有一个个体a,a是人。a是否具有人一般具有的性质?当然至少得有一个,但是他可以没有很多作为人应该具有的重要性质。这又往往会引起使我们更换看问题的角度且发问,如果这样,他还是人吗?这也是使得作为认知对象的人这个类成为模糊类的一个原因。

什么是人这个类中的个体一般具有的性质?“一般具有”的性质是什么性质?数学对象没有这种性质,也没有这个问题。一阶逻辑看来并不适于处理这种性质。

将性质词处理成解释为类的谓词,的确不直接,但如果仅限于数学对象的性质,这也没有什么不合适之处,因为所有关于数学对象的性质的逻辑规律都在一阶逻辑中得以表达。《纲要》1.4中所举的性质词“红的”恰好不是数学对象的性质词,而是认知对象的性质词。如果这里有什么不合适,那也是这种性质不是数学对象的性质,超出了一阶逻辑的范围。

至于动作词,因为数学对象中本来就没有动作,自然不在一阶逻辑范围之内。

3.一阶逻辑的完善性

在我们的讨论中,关于对象涉及到两种分类:(1)个体,类,性质,关系等;(2)数学对象,认知对象。一阶逻辑是否完善不是取决种类(1)上的限制,而是取决于种类(2)上的限制。如果只限于数学对象,我也认为一阶逻辑是完善的(尽管没有用“最完善”,因为完善就是完善,如果还不是“最”的完善,那就是不完善)。这里的完善可以理解为穷尽、甚至没缺点,或者,如果还有一个逻辑也是完善的,那么不管它叫什么,至少在等价的意义上,它还是一阶逻辑。反之,如果超出数学范围,那它就是不完善的。

更明确地说,如果限于数学对象,那么,不仅可以考虑个体和类,就是再加是性质、关系,一阶逻辑仍然是完善的;反之,如果超出数学对象,即使限于个体和类,也不是完善的。这是一阶逻辑的局限性。

一阶逻辑就是这样的一个数学的逻辑。这里的数学当然说的是古典数学。

当然,以一阶逻辑的方法也不是完全不能谈认知对象,比如我们经常会在有关的举例中提到张三,李四,人,鸟,红的等等,只是我们自己要明白,此时我们实际上已将这些东西当成或抽象成了数学对象,而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认知对象。

4.全称句与概称句

以上主要是从对象的角度来看问题。关于对象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

的看法。这个争论从有哲学开始就在进行,到今天仍然没有停止。古希腊有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按这个观点,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认知对象,统统是数学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阶逻辑就无条件地完善了。于是,一阶逻辑是否真的这样完善,是否还有必要发展其他逻辑,也可以成为无终结的哲学之争。要是到了这种境地,对于逻辑研究者来说,只能将其升级为茶余饭后的聊天话题。现在我们还是换个角度,从语言现象看问题。

从语言的层次看,我们有全称句和概称句。在数学中,只有全称句,没有概称句;另一方面,在与经验知识密切相关的日常语言中,有大量的概称句,而且是来自于经验的知识的某种一般句式。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不论数学对象和认知对象是否有什么不同,在语言上的差异应该是明确的。至少在谈认知问题时,我们要考虑这种在数学中不出现的句子。当然,对此一阶逻辑也不是全然无能为力,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至今还没有看到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的迹象。

5.关于“新的教条”

我的观点是,一阶逻辑对于数学对象是完善的,但是认知领域中的逻辑问题,总体上不是一阶逻辑所能解决的,尽管不妨碍对个别问题或在某些限定条件下的一阶逻辑处理或解决。从这个观点出发,没有理由反对这个教条,因而我更倾向于,在自然语言和常识推理的研究中,一阶逻辑的角度和框架的确是不行的。

6.两点说明

1.一阶逻辑有局限性不是说一阶逻辑有错,要修正或可修正。这一点我同意《纲要》5.3。

2.一阶逻辑仍然普遍有效,但是有限制,是在如下意义上的普遍有效:适于用来对所有领域的逻辑的研究。用来研究逻辑的逻辑是元逻辑。一阶逻辑在“对象”逻辑的层次不普遍有效,但是在元逻辑的层次普遍有效。比如,一阶逻辑在认知逻辑的元逻辑层次依然成立,至少在认知逻辑的元逻辑层次,我们用的是一阶逻辑。好像也只有一阶逻辑可用,既然我们用的是数学的方法。在这里,我有条件地同意《纲要》5.2。

附:《纲要》5.2和5.3

5.2 一阶逻辑虽然是从数学推理中抽象出来的,但它是一切领域中的推理的普遍有效的规律,并不存在不适合一阶逻辑的领域。

5.3 目前出现的种种一阶逻辑无法处理的问题,并不说明一阶逻辑是错的,原因在于一阶逻辑的抽象程度太高而对某些问题不实用。

我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对于数学专业的人来说,数学是一种关于模式即关于空间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而在非数学专业的我看来,最方便的回答是:数学是一种文化。 数学的确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就是力量”。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力量,都来源于知识。知识是人的社会实践经过大脑思维加工的结果。人类在时间和思考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智慧。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基础,而且是思维的体操。人们通过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把握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且培养和发展了思维能力。所以,数学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无时无刻不在,并且伴随我的成长! 对于每个中国的孩子,也可以说世界上的每个孩子,自从上学的那天开始,数学便走进了他(她)的生活,并且一直陪伴他走过十几二十几年的时光。但是,那时数学仅仅是一门必须去学的课程,我们的学习可以说不是自发的,而且是被动的。而对于每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了求知欲的人来说,数学不单单是一门课程了,她是我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乃至改造世界的一个窗口,一个工具。她的身上散发了迷人的魅力。她不再是分数的一种表达,她是有血有肉的精灵。 “为了理解宇宙,人们先要学习描写它们所用的语言,并且解释这种语言的字母。宇宙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它的字母是……几何图形,如果没有这些字母,人类将对它一字不识,只能在黑暗迷宫里徘徊从这里

可以看出数学不光是描述地球的,她还是整个宇宙的最佳文字!我虽然没有这样的大数学家的高度,将一切事物都归纳为数学,但是我知道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当我们环顾四周,偶尔可见数学风采的微妙印记,令人神往。这些印记让我感受数学对生活的巨大影响,从而可以帮助我了解我们的世界和宇宙。 有一种教育观点认为,“我们长大以后,永远也不需要用到这些数学知识”,尽管它听起来有些道理,但你会发现,数字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数学真的无处不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字和计算:无论是算出买东西要找的零钱、制定一份家庭预算表,还是丈量衣服的尺寸。当你对数字越来越敏感时,你的兴趣会进一步被激发,因为你发现数学充斥着从股票市场到车载导航系统的每个生活角落。我们生活中的条形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你可能从来没有注意过条形码,但这些条纹和数字却神奇地体现了数字世界中的隐藏信息。 我们经常面临一些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价销售真的像它说的那么好吗怎样才能找出最好的贷款方案呢各种不同的利率用金融术语来描述,意味着什么呢做一直逃避现实的鸵鸟而不是勇于面对数字背后的现实,将会使你失去很多的机会,甚至无法驾驭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我们离不开数学! 我觉得,与其他知识部门相比,数学是一门历史性或者说积累性很强的科学。重大的数学理论总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它不仅不会推翻原有的理论,而且总是包容原先的理论,对

小学数学教学之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之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论文逐步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有意识地将逻辑规律引进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既有利于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培养他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一、知识结构、逻辑推理及相互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是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乌辛斯基早就指出:“所谓智力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而知识体系因为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而获得逻辑意义。数学中基本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都是遵循科学的逻辑性构成的。 “数学作为一种演绎系统,它的重要特点是,除了它的基本概念以外,其余一切概念都是通过定义引入的。”这种演绎系统一方面使得数学内容以逻辑意义相关联。另一方面从知识结构所蕴含的逻辑思维形式中得到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推理等),再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如学习“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们是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的末尾是0、2、4、6、8; 所有能被5整除的数的末尾是0、5; 因此,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末尾是0。 数学中的这种推理形式一旦被学生所熟识,他们又会运用它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判断和推理。

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构建,主要依赖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去影响和促进新的理解、掌握,沟通新上知识的互相联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系统,这是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同化现象。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二是新旧知识建立上位联系;三是新旧知识建立联合意义。这三方面与逻辑结构中的三类推理恰好建立相应的联系。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得出新的判断的过程。通常有:演绎推理(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从特殊的前提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从特殊的前提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或从一般前提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如:教学“循环小数”时,先在黑板上出示算式 1.2÷0.3=4、1÷2=0.5、4.8÷4=1.2、0.666÷2=0.333;1÷3=0.333……、70.7÷33=2.14242……、299÷37=8.081081……等。观察各式的商学生们直观认识到:小数有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之分。进而从一组无限小数中,发现了循环小数的本质属性,得到了循环小数的定义。由两个或几个单称判断10.333…的数字3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2.14242…的数字42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等,得出一个新的全称判断(循环小数的定义)是归纳推理的一种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把逻辑规律引入教学,注意示范、点拨,显然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逻辑推理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 1.如果原有的认知结构观念极其抽象,概括性和包容性高于新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新知识从属于旧知识时,那么宜适当运

他连A都知道――认知逻辑EK1-EK31

他连A都知道――认知逻辑EK1-EK31 (修改稿) 李小五2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 广州,510275) 【摘要】首先,我们构造认知系统EK1-EK3,给出它们的一些证明论结果。其次,我们引入邻域语义,给出EK1-EK3的特征公理和规则的框架条件,证明EK1-EK3相对这些框架条件分别是框架可靠的。最后,我们证明EK1-EK3相对这些框架条件分别是框架完全的。 【关键词】认知系统;邻域语义;框架可靠性;框架完全性 Abstract: Firstly, we construct the epistemic systems EK1-EK3, give some results of their proof theory. Secondly, we introduce the neighborhood semantics, give the frame conditions of the character axioms and rules of EK1-EK3, prove the frame soundness of EK1-EK3 with respect to the frame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Finally, we prove the frame completeness of EK1-EK3 with respect to the frame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Key words:epistemic system; neighborhood semantics; frame soundness; frame completeness 中图分类号:B8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600(2005) 04-128-09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6) 成果之一。 2作者简介:李小五(1955- ),男,河北涞水人,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和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学研究。

9--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认知结构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不是环境引起个体的行为反应,而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而这些刺激能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因此原有认知结构始终是影响当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 关于什么是认知结构这个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观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就是被内化的动作。它最初来源于先天的遗传。如婴儿生下来就有吸吮图式。 奥苏伯尔认为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从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来看,所谓认知结构就是贮存于个人长时记忆系统内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包括自动化技能和受意识控制的策略)的实质性内容和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与教育家皮亚杰进一步发展了“认知主义”,通过对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发展过程的观察,记录其智力发展的特征,从儿童的内在过程来分析儿童的行为,并提出其认知结构的假设模型。在 50 年代提出了“建构主义”,到 70 年代末“建构主义”思想得到重视并有了迅猛发展。认知建构主义自 1987 年正式出现于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以来,它在国际数学教育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被大多数数学教育者所接受。认知建构观对今天数学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把握数学认知结构及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于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要价值。 一、数学认知结构的概念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程教材知识结构转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简单地讲,数学认知结构就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内容包括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和这些数学知识、经验在头脑

谈谈我对金融数学专业的认识

谈谈我对金融数学专业的认识 一、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的介绍 金融数学,又称数理金融学、数学金融学、分析金融学,是利用数学工具研究金融,进行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学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金融数学也可以理解为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因此,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言学科之一。 我们的专业与经济学院的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不同,我们的专业偏重数理金融,强调数学手段研究相关问题。在课程设置上既突出数学基础,也注重金融、证券、保险、经济等基本原理。 二、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离散数学、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数学实验、数学模型、财务会计学、金融学、微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宏观经济学、公司财务管理、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三、我们的就业前景 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主要有:银行、证券、保险业、基金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涉及金融的工作岗位。 (1)银行 银行有着比较稳定的收入,较好的福利,受到很多金融数学生的青睐,所以竞争性较强。我国现阶段银行分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恒丰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大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浙商银行。 (2)证券公司 证券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行业。特别是前三个月有银高业务要求,竞争非常激烈,并且淘汰率比较高,很难坚持,所以有的时候证券公司招人,但同学们不热情。 (3)保险公司 我国是世界上潜在的保险大国,在寿险、财险、养老保险等方面将有巨大市场,为此需要大量精算师和投资管理专家。精算师是我国最紧缺的尖端人才,目前在我国职业400多名精算从业人员,其中79人取得了国内精算师资格证书,但被世界保险界认可的不足50人。据统计,中国加入WTO以后,大批外资保险公司近日中国,精算师的市场需求量达5000人。因此,精算数学和金融数学的发展必将是大趋势。 朱燕燕

小学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小学数学重难点突破方 法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小学数学重难点突破方法每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这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天天都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 一、抓住教材,认真备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因此,我们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着眼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上,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为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钻研教材,抓住教材中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认真备课,根据数学本身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了充分合理的教学准备,才能为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小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每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继知识的基础。这些新知识和旧知识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纵横交错,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只有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总是在旧知识的参与下获取的,脱离旧知识去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以板书设计为突破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板书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提纲挈领地在黑板上写或画出来的文字、表格、图画。小学数学不仅比较抽象,而且逻辑严密,光靠老师的讲解是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合理的板书不仅能高度地概括出教学内容,弥补口头语言的不足,而且,由于它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还可以起到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板书内容,合理设计板书格局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动手操作,强化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它主要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从而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概念、算理、公式、法则等知识,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分析,直观教学,所以,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理解正确,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及时了解当堂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信息得到立即反馈,避免“亡羊补牢”。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练习的设计关键在于“精”,即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新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多形式、多层次地练习,在练习中理解、巩固,在练

颠覆你对常识模块的认知用逻辑解开常识题目的面纱

颠覆你对常识模块的认知:用逻辑解开常识题目的面纱 作者:孤独的独角兽 看过论坛里一些人对公考常识模块的讲解,也读过一些常识培训老师对常识的讲解。客观说,讲解得还可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距离我对于常识的理解还有原则性的差距。 为了让我总结出来的常识解题法造福更多的公考考生,也为了树帖立威我论坛“公考常识第一人”地位,特在此将我的“逻辑法解常识技巧”与众多考生交流,也欢迎自命为常识“大神”的人前来挑战。工作期间,有东西要写先,大家可以先留言,本尊稍后上讲解,敬请期待! 随便说一下本人的战绩吧。本人大概做过约五十套左右常识真题(本人向来不做模拟题目)。按照20道标准计算,正确率最低可以达到15道以上,通常在16-17道左右,印象中只有两套题目是全对的。 当然了,谦虚地说距离我认识的那些真正学霸还是有差距的,可是比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学个几年才考个乡镇职位的所谓大神水平应该高多了! 顺便说一下我的公考成绩吧:我一般只考两种公务员,一种离家近、一种是发达地区仕途有发展的。 众多的公考考生、常识老师、甚至包括所谓自称公考常识大神的人,其实都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常识就是考察相关知识储备的,要想在常识模块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不断积累、加强常识的知识储备。 在这种思路之下,我们看到了所谓“常识几千题练习”、“常识题型分类——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文学、物理、化学、时政”等等试图通过加强常识基础练习,进而提高常识模块成绩的努力。 这种做法无疑是愚蠢,错误的。 首先,别忘了,提高常识模块分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行测分数——为了提高笔试分数——为了上岸。公考笔试成绩只是公考总成绩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还有面试成绩),而行测成绩只是笔试成绩的一部分(还有申论成绩),而常识成绩又只是行测成绩的一部分(还有资料、逻辑、数量、言语等等)。换句话说,就为了提高几分的分值(实际上做到还是很难的),就在常识模块花费大量时间做几千道题目的人,显然是脑子坏掉了。 其次,常识知识浩如烟海,学得过来吗?众多的公考高手中,我听过有人说自己的数量关系计算全对,资料分析全对,逻辑和言语理解模块全对的就很少了,你们有听人吹牛逼说常识模块全对吗?如果你们愿意用整个余生去提高自己的常识知识储备,那么我支持。如果你只是为了考上公务员而学常识,那么显然没有任何必要。 再次,就算考生备考真学过,真练过的知识,你们都能记得住吗?考试时候还能用得上吗?大家看看常识主要考的那些东西,作为一个标准的文科生,我绝大多数都很眼熟。例如文学方面,好多都是我初中高中背过的文学知识。历史、地理、政治,都是高考时候的简单内容。这些东西好多学理的考生都没有认真学过,甚至好多学文科的考生高考后早都还给老师忘记了。甚至是相当多公考考生,高考时候都学懂、学不明白,怎么就寄希望于考公的几个月复习周期,把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短板全都补上了???这不是在意淫呢吗?还是谈谈世界和平的事吧!!!

数学专业认识讲课教案

数学专业认识

对数学专业的认识 经过了几次由专业老师对数学专业的分支的初步介绍后,对数学这门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下面我来讲讲自己对数学专业的理解: 首先,我们大一学的三门主课: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高等代数(Advanced Algebra),空间解析几何(Analysis Geometry).也是老师们口中的老三基——大学数学的三门基本课程。在我们看来大学数学很难的这种的想法就来源于数学分析这门课程。的确,数学分析是所有数学专业及应用数学专业的第一基础课。它提供了利用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抽象思维能力,以便为后来学习更深的数学研究及其他的学科奠定基础。刚进大学的我们觉得这门课程很难是因为这门课程很注重理论和思维的结合运用,而经过了高中三年的应试学习的专项性导致我们思维的单一性和想象的局限性。当然老师也知道这点,因此也很注重上课时对我们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其次是高等代数,也称线性代数,它主要包括对多项式的讨论和解线性方程组及线性方程组的一些性质。高等代数可谓是解决一切数学题目的数学工具。所以我们要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以便于今后面对一些关于数学计算时能有能力去解决。最后,空间解析几何——一门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学科,当然解决几何问题的基础还是高等代数,因此可以将几何认为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一门学科。学习数学的人都有过这

样的体会:在面对一道数学题目时,如果能够将题目所给的内容整合成图形,则题目的难处也会悄然逝去,因为图形给人的理解都是很直观,在图形的辅助下,做一道数学题会更加的如鱼得水。因此,有了一定的几何知识的基础,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帮助。 就老三基后,随着数学时代的变化,又随之孕育出了新的基础——复变函数(Complex Analysis),近世代数(Modern Algebra),拓扑学(Topology)。也称新三基。当然新三基也是在老三基的基础上才可以掌握的。复变函数,顾名思义就是在复数域上对函数及积分的讨论,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于解决几何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电力学等方面的问题。与今后学习的物理学方面的问题直接挂钩。近世代数是一门以理论喂基础的理论课程,它比较全面的介绍了群、环、域的理论及一些具体的群、环和域。在老师看来,较高等代数的频繁的计算而言,近世代数是一门很注重理论思维的科目。难度可想而知。剩下的拓扑学,在庞加莱猜想被解开时就有所耳闻的学科。在围绕其中心拓扑性质(几何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下介绍点集拓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我个人比较喜欢这门学科因为它倾向于培养大脑的图形想象思维能力。 基本学科介绍后,老师还介绍了个、一些更深层次的数学学科,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Mathenatical Statistics),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常微分方程

论身体认知的逻辑

第26卷 第1期 2010年 1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 e V ol.26,N o.1Jan.,2010 问题讨论 文章编号:1000-8934(2010)01-0104-06 论身体认知的逻辑 张 之 沧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7)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无视身体的认知功能和价值,只把认知归功于大脑。其实,正是人的整体性身体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场、知觉场、实践场、身体的意向性、认知冲动、探索行为、身体的感知力、认知的超越功能、概念化和范畴化作用等身体要素、身体智能和身体思维,一起构成认知和才智的源泉。因此身体才是人类从事社会实践、获得知识、创造历史的根本,只有把人的身体放在第一位,才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知活动。 关键词:身体结构;身体场;知觉场;身体智能;身体思维 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9-05-08 作者简介:张之沧(1948-),江苏邳县人,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当然有其逻辑起点,而且不同的认知主体常常有不同的逻辑起点。比如唯物论者看重的是实践;唯心论者看重的是理念;否证论者看重的是问题;心理主义者看重的是感觉;而神学家看重的则是神谕。只是很少有人把认知的逻辑起点看作是身体。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异化的精神独断地分裂 灵魂与肉体 、 头脑和身体 ,不仅欺压、奴役和宰杀身体,还错误地认为人的全部知识和聪明才智都是来自大脑;局限于单纯的神经系统和理性思维研究,并把理性思维作为本质性的思维规律强加给人类的一切智力运算和认知活动,结果是 一方的进步似乎事实上必陷另一方于退步 1 。这实质是对身体和能力、大脑和肉体、健康和智慧、实践和认知之统一性的无知,没有认识到 身体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正因为如此,尽管今天产生出试图揭开大脑奥秘的现代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而且许多科学实验对大脑认知结构和认知功能的研究也一直追踪到基因、有机大分子和量子层次,然而由于身体和大脑作为一个不可打开的黑箱和不可分割的整体,总有自身的隐秘,因此从哲学层面对身体的认知功能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思考,将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比如从身体出发,我们就会充分认识身体结构、身体感觉、身体场、知觉场、身体智能(body m ind )和身体思维(body thinking)等身体属性和身体功能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 1 身体结构与理性思维 当然不能否定人脑的思维和认知能力。但这决 不是忽视身体认知价值的理由。毕竟大脑仅是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方面, 科学不能够从外面把行为的 中心区域 构造为某种封闭在颅骨内部的东西 2 。人类 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和针对意识的刺激的传递作用的幻觉,主要是来自于我们单独地从物理身体、解剖身体甚至生理学的机体中认识到的东西,而这些认识就是我们运动着的身体的抽象和快照 。另一方面,也正是人的身体的整体结构决定人类特有的感官和大脑。正如狮子的身体结构决定其强悍的本性一样,正是 作为能够直立行走的、无毛的两足动物 ,才使得人类有别于其它一切物种。没有这种特殊的身体结构,就没有人类特有的感觉和思维功能。具体地说,正是人的直立行走使头颅免受地球引力的妨害,为大脑发育提供广阔空间,使其因在各个方向上的自由扩展而较任何其它动物的头颅都更加接近球形,使得头的面积和脑的体积达到最大比例,使人的大脑具有最智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潜质。正是直立的身体,使人的感官产生最大效用;使眼睛能够 高瞻远瞩 ,耳朵能够 聆听八方 ,而触觉则能够感受到最细微的刺激、触摸、暗示和各种难以表达的情感或爱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才说,在人类演化史上,是直立行走 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3 。 再者,纵观整个人类史,其全部文明也都主要是源自人类身体的需要和欲求、身体的展示和暴露、身体的装饰和打扮、身体的感受和体验、身体的愉悦和痛苦、身体的意象和倾向、身体的行为和实践,以及对身体的审视、思考、训练和提升。在人类的全部探索、发现和认知活动中,正是人的强壮体质、坚毅体 104

数学认知结构

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在学习者头脑里的反映,它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在数学方面的观念系统。这些观念可能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基本观念(言语信息或表象信息),它是学习者通过学习一些数学概念和数学命题之后形成的;二是数学具体方法的观念,它是学习者在运用基本观念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三是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观念。 就一个具体的新知识的学习而言,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可知,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三个特征:一是可利用性,即在学习者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起同化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二是可辨别性,即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的相关观念是可辨别的;三是稳定性,即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观念是清晰和稳定的。 从数学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考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足够多的观念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专家系统”的研究表明,在某个领域内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必须具备上万个知识组块,没有这些专门的知识,专家就不能解决该领域内的技术问题。在许多专门领域,如工程学、计算机程序、社会科学、阅读理解、物理、数学和医疗诊断等,将“专家”和“新手”作比较,都证明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决于个人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的多少及其组织结构。根据笔者长期从事数学竞赛辅导工作的经验,绝大多数IMO选手,除了具备一定的数学天赋之外,他们必需系统接受过各种专题知识的训练。在各种专家的辅导下,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积累了丰富的专门知识。例如,在IMO中的数论这一专题中,我们要求选手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达到五十余条。与新手相比,专家解决自己领域内的问题时较为出色,在不熟悉的领域,专家通常并不比新手好,因为他在那一领域内的观念不够多。和IMO选手相比,绝大部分数学博士导师就是一个“新手”,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数学博士导师解不了IMO问题的原因。 2.具备稳定而又灵活的产生式 足够多的观念仅仅是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你头脑中的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甚至问题解决者已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所需的全部知识,但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例如,有的问题解决者在解决一个问题时,百思而不得其解。但经旁人一指点,即刻恍然大悟。这说明他的认知结构中已具备了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需的概念、性质和定理等知识。一些新教师经常向笔者“诉苦”,自己备课十分认真,课也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对知识的提问反应也不错,可一到自己作业和考试就不行。也就是说,恍然大悟的问题解决者与不能独立作业(尤其

谈谈你对数学教育学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的认识

1、谈谈你对数学教育学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的认识。 答:数学教育学虽是一门年轻学科,但其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数学教育学的含义:研究数学 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以及相关的理论。 1、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高质量的数学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数学师资队伍,需要 数学教师专业化。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肩负数学教师培养的任务,数学教育学是其中一门非常 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2、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发展。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是数学教师的核心任务。通过学 习数学教育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自觉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3、有利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的有效 实施。通过数学教育学的学习可以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的目的意义、内容结构、实施方法、评价标准及其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判断能力和调和能力。 4、使学生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掌握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及学习该学科的意义。 5、了解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方法,理解学习数学教育学的意义。数学教育 学的结构及其相关学科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学论:虽然三论是互相关联的,研究其中的一论必然会影响另外两论。但是,这三论中,学习论是基础,它提供给课程论与教学论必要的心理学根据,教学论是学习论与课程论的直接体现者。 数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大致分为三部分: 1、基础部分其中包括哲学、数学、数学思想史、中学数学近代基础、数学方法论、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数学,除了包括解析几何、 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的旧三基外,还要包括拓扑学、抽象代数、泛函分析的新三基,除此之 外,还应有概率统计、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几何基础、集合论以及一些传统的初等数学。 总之,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数学,应该是广而博,并在一个分支上有较深入的了解。 数学思想史,着重研究一个数学概念或数学分支如何由孕育、成熟到发展,如何由粗糙到精确,其间的思想是如何发展,从而对研究数学教育得到必要的启示。中学数学近代基础,是 用高观点研究初等数学的一门课程。换句话说,是把初等数学置于现代的,统一的观点下来研究,从而对初等数学有更深刻的认识。数学方法论,它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和讨论数学 发展规律,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等。教育学,包括教育论与教学论部分,属于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心理学,这里指普通心理学,它主要研究认识过程、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逻辑学,包括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两部分,并以形式逻辑为其重点。计算机科学,包括计算机原理,几种常用的程序语言以及编程的方法与技巧。 计算机辅助教学,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作用、教学原则以及课件的编制等。以上是研究数学教育学的必要的基础,数学教育学主要是研究下面的核心部分。 2、核心部分其中包括数学课程论、数学学习论、数学教学论。 3、拓广部分其中包括数学教育评价、数学教育史、数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数学教育学。数 学教育评价,包括一般的评价概念、数学课程的评价、数学教学的评价、数学学习的评价,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评价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通过评价选择适合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数学教育史,包括中、外数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特 别是对一些代表人物的数学教育思想的研究,从而对当今的数学教育有所启示,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数学教育心理学,它是以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交互行为为对象,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分析被教育者身心发展对教育条件的依存关系,探讨学生在教育条件下,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特点。比较数学 教育学,它是研究当今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数学教育;在研究其各自的经济、政 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同点,发展规律以及其总的趋势,进行科

我对逻辑学的认识

我对逻辑学的认识 2013-2014-2、建筑工程学院 12土木3班、20120590343 30号、张彬彬 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但具体来说什么是逻辑学?对逻辑学的认识有哪些?我们该怎样学习逻辑学?逻辑学作为大学里的一门课程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学习逻辑学的意义又有哪些?作为思维中的思维,我们该怎么对待这门学科呢?下面就来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由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有时逻辑和逻辑学两个概念通用。逻辑和逻辑学的发展,经过了传统逻辑与辩证逻辑两大阶段,辩证逻辑又有矛盾逻辑、对称逻辑两大阶段。对称逻辑是逻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是辩证逻辑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逻辑学发展的最高阶段。对称逻辑学就是对称逻辑的概念、范畴与范畴体系,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对称逻辑以对称规律为基本的思维规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科学本质与客观本质对称的逻辑。对称逻辑就是对称的思维方式,对称的思维方式就是和谐的思维方式,和谐的思维方式是与和谐社会对称的思维方式。 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所它所处理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到溯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意义下,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最简单、最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 例如:有与无,质与量,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这种熟知反而加重了逻辑研究的困难。因为,一方面我们总以为不值得费力气去研究这样熟悉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观念,逻辑学去研究、去理解所采取方式,却又与普通人所业已熟悉方式不相同,甚至正相反。 二、逻辑学的认识有哪些? 逻辑学是关于知性思维(普通思维)的形式、过程、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定义特别地强调了“思维过程”这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思维有过程,而且,这也是所有的哲学、逻辑学和心理学都公认的事实。 逻辑学在西方被称之为“工具”,培根把他创立的归纳逻辑称之为《新工具》),很受人们重视。就对社会有用这一点来说,普通逻辑学这种“工具”的作用与其他生产工具的作用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1)(彬克妈妈) (2007-09-07 10:09:44)转载▼ 标签:教 育杂谈 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但各年龄段的认知发展也遵循一定的规律。我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二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觉得有用,和大家分享。 二年级学生总体感觉是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 1、一般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还有,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2、学习心理特点: 我们在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时,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我们常认为对贪玩的孩子应该加强管教,有的家长甚至施以过分的教育手段。其实,过分的放任与过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颇。二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抵制学习的心理机制并不成熟,同样,完全自觉地投入学习的心理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3、说谎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总之,对于二年级学生的教育,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不能操之过急,应耐心,有宽容心,相信我们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阶段性的转变,最终达到学生应达到的目的

对逻辑学涵义与关于逻辑一些理论的认识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对逻辑学涵义与关于逻辑一些理论的认识 【内容摘要】逻辑学的发展是多层面的,逻辑的涵义也是分层次的,逻辑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现代逻辑背景下出现的关于逻辑的一元论、多元论与工具主义要作具体分析。事实上,每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总体上来说,多元论更符合现代逻辑科学发展的实际。 【关键词】逻辑/广义与狭义/一元论/多元论/工具主义 【正文】 一、广义的逻辑与狭义的逻辑 什么是逻辑?要清楚明确地回答这一问题,要将各种各样冠以“逻辑”的学科都统一在一个明确清晰的“逻辑”的定义之下,这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西方,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集其前人研究之大成,写成了逻辑巨著《工具论》(由亚氏的六部著作编排而成:《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辨谬篇》)。虽然在亚氏的著作中他并没有明确地使用“逻辑”这一名称,也没有明确地以“逻辑”这一术语命名其学说,但是,历史事实是,亚氏使形式逻辑从哲学、认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以推理为中心,特别是以三段论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因此,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近代归纳逻辑的创始人,他在总结前人归纳法的基础上,在批判了经院逻辑和亚里士多德逻辑之后,以其古典归纳逻辑名著《新工具》为标志,奠定了归纳逻辑的基础。 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等,对人类思维的辩证运动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另一种新的思辩逻辑——辩证逻辑。 从以上可以看出,逻辑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至少包括了以亚里士多德逻辑为基础的传统演绎逻辑、以数理逻辑为核心及基础的现代逻辑及其分支、归纳逻辑、辩证逻辑等等,而这些逻辑相互之间的特性又是十分不同甚至十分对立的。所以,要用一个明确的定义把这些历史上所谓的逻辑都包含进去,确实是很难的。事实上,“逻辑”一词是可以有不同的涵义的,逻辑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逻辑包括归纳逻辑(包括现代归纳逻辑与传统归纳法)、辩证逻辑。将逻辑局限于经典逻辑、非经典逻辑,这就是狭义的逻辑,而将逻辑包括传统逻辑、归纳逻辑与辩证逻辑,则是广义的逻辑。以这一取向为标准,狭义的逻辑基本上可以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科学,即如何将有效的推理形式从无效的推理形式中区分开来的科学”这一定义,而广义的逻辑则可以基本上对应于“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及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这一定义。 由此可见,逻辑学的发展是多层面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考察逻辑学的不同层面及不同涵义: (1)从现代逻辑的视野看,逻辑学的发展从古到今的过程是从传统逻辑到经典逻辑再到非经典逻辑的过程。 (2)从逻辑学兼具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角度,可以确切地把逻辑分成纯逻辑与应用逻1

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如何培养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湖北省郧县杨溪中学数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学科,学生接受数学知识必须通过范例使学生掌握一般原理。形成良好的结构性认识,否则知识不形成结构,也就不能进行迁移,但学科的知识结构必须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使外部逻辑变成内部逻辑,从而提高认识水平。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认知结构呢?一、不仅要注意局部,更要注意整体经验表明,如果在教学中只注意局部,就会造成如下现象: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悟化”,把握问题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并以某种简练的压缩形式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常常表现出解题中的呆板、僵化、不灵活等特征,从而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向认知的更高水平发展。在平常的教学中,如果自己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共性,那就会克服局部认识的局限性,达到全面的、本质的认识。现代教学研究表明,“局部学习”与“整体学习”如果有机地结构起来,那么将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已知x2-3x +1=0求x +1/ x如果我 们只看到结果是求两数和:那么就会把x求出来再代入x +1/ x求得其值。这样能够求出其值。但是非常繁杂,并且容易出错,如果我们能把x +1/x 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已知x 2-3x +1=0进行变弃得x 3+1/ x =0那么很快就能得正确的结果,还能使人心情更加快畅,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二、不知要注意局部,更要注意过程在教学中,如果把解题得到的某种结论性的东西,总结成一套模式,然后去套题,是不妥当的。虽然必要的总结是不可少的,但不能把某种“模式”作为解题的“万灵药方”,这样做不仅不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也不利于促进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应该重视数学知识与应用的发生过程,这样才有利于知识问的有机联系和思维联想过程,才能有利于发展数学的认知结构。例:已知x 2+2x +y-4x +5=0求x +y 的值解:(x +y)2+(y - 2)2=0 x=-1 y=2 从而可求出x +y 的值启示给定一个方程求两个未知数的值,可将方程分解成两个非负数之和。 例如:x2-2x y+| x -1| =-1 求x +y 的值解:x 2=2x y+1+| x -1|=0 得(x -y)2+| x -1|=0 贝U x =1 y=1 三、不仅要注意过程,更要注意解题中的教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达到创新。现代教学强调理解学习内容的本质特征。使新旧知识建立本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才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解题为中心的教学,如果孤立地处理这种问题,不注重发现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的知识系统与命题系统的关系,便不会收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必须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在把握问题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创新,从而使知识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只有这样,才符合新世纪的数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才能使他们具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活动能力,演算和转人的能力以及批判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方面的良好数学思维品质。例如:顺次连接四边形的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将任意四边形换成平行四边形呢?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将平行四边形特殊化进行顺次连接菱形四边形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顺次连接矩形四边形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从上面的例子一般化、特殊化、类比、推广的丰富联想中可以看出,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的认识水平飞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四、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应符合现代社会需要,才能使学生们对数学知识达到应用要求,才能知识结构更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