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轨枕

混凝土轨枕
混凝土轨枕

混凝土轨枕.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轨枕及其生产方法,该轨枕适合重载及提速后铁路标准线路用轨枕,以及半径在500m-1200m的曲线和直线的山区铁路线路使用。本发明的轨枕挡肩结构,其挡肩混凝土加高,轨距挡板加厚,橡胶垫板加厚,轨枕内按竖向错开排列方式布置有螺旋肋钢筋,在挡肩端部位置配置剪力筋。有益效果是:提高挡肩强度,改变横向作用力在挡肩上的传递方向,增大受力面积,理论及实验均证明了可提高挡肩极限承载能力一倍以上,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挡肩易破损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轨距挡板座沿挡肩上爬、下串的问题;提高轨下及枕中截面的静载力,防止产生沿钢筋的竖向裂纹,有效地增强轨枕的抗疲劳能力及后期强度

一种混凝土轨枕,其中部负弯矩部分为正梯形,两轨下正弯矩部分为高度不等的正梯形和倒梯形组成的六棱形,轨枕横向侧面与底面夹角为105-135°,使得正负弯矩部分都能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各自的力学性能优势,同时在使用中其受力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用此轨枕组成的轨排,在与道床结合后,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强有力的有机整体,提高道床对轨排的控制力,降低了维修工人的劳动强度,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其长度L=2600mm,轨下截面高h↓[1]=230mm,上宽B↓[1]=170mm,下宽B↓[2]=300mm,中间截面高h↓[2]=185mm,上宽b↓[1]=206mm,下宽b↓[2]=280mm,纵向配筋为10根Φ7mm的压痕钢筋,15个横向箍筋以Φ6mm的光面钢筋制成,在制作无螺栓扣件轨枕时,其扣件之铁件要预埋在无挡肩的轨槽内。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短钢模型,由钢模壳体、主梁、端梁固定为一个整体,钢模壳体采用4×1的并行排列形式,并形成最佳尺寸方案,两端设张拉机,先行张拉时,钢模内预设锚固板,钢筋两端固定在锚固板上,张拉机对每块锚固板分别张拉,解决了预应力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应力不均的问题,同时锚固板永久留在轨枕内,提高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保证了轨枕的质量。

弹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包括轨枕、轨枕的立螺栓孔、立螺栓孔旋筋和弹性垫,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垫与轨枕底部吻合,且连为一体,所述的轨枕和弹性垫通过铆钉固定。本实用新型轨枕的凹坑与弹性垫凸出部分相吻合,且连接牢固不易分离。

[转贴]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裂缝及结构耐久性

·上一篇 [转贴]晶牛集团宣布新材料重大发·下一篇 [转贴]复合土钉墙在软土地基中应

摘要:本文综述了从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裂缝的调查情况,从物理、力学、化学的角度分析了裂缝的成因。根据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了裂缝对轨枕结构和耐久性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轨枕裂缝的防止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裂缝碱集料反应耐久性

引言

中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从研究、生产到推广应用,历时四十年,产量逾亿根,铺设里程累计达七万公里,与世界各国采用混凝土轨枕相比,数量上占有很大比例。使用三十余年来,混凝土轨枕发生了不少损伤,涉及到行车安全,从而经常考虑伤损轨枕是否应从运营线路上换下。但要换上新的轨枕,除要重新制造外,还要装卸,运输并到线路上进行换枕工作,·不仅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有时还会影响行车,其耗费往往是一根轨枕本身造价的四到五倍。

在使用三十余年来,拆换下的伤损轨枕,除了少量是由于行车、装卸事故等造成的机械性破损外,绝大部分则是由于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担心其影响轨枕承载能力而被拆换的。

轨枕作为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是难避免的,因此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裂缝的成因及其危害性,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裂缝,对提高混凝土轨枕的结构耐久性,延长轨枕的使用寿命,将是十分重要的。

l 混凝土轨枕裂缝的类型及表现

1.1 混凝土枕裂缝的类型

1.1.1 轨下垂直横向裂缝(轨下正弯矩裂缝)

这种裂缝出现在轨枕两侧下部,一般情况下,裂缝较小,宽度在0.1mm以下,长度未超过中和轴。1981年对筋69、弦69等轨枕调查结果表明,钢轨接头处的轨枕,其轨下垂直裂缝比例为60%;而钢轨大腰处的轨下垂直裂缝比例,筋69和弦69分别为37%和20%。

1.1.2 枕中垂直(横向)裂缝(枕中正弯矩和负弯矩裂缝)

1981年调查的69型轨枕(1971—1976年间生产),筋69轨枕枕中正弯矩裂缝分别为34%和11%(不同区段),弦69枕中裂缝分别为36%和13%(不同区段)。裂缝的宽度及长度均比轨下裂缝严重,有的枕中正负弯矩裂缝连在一起形成环向裂缝,个别轨枕有多道环向裂缝。1991年调查的S—2(1986年生产)轨枕,枕中垂直裂缝约占调查裂缝轨枕的23.7%,其中钢轨接头处的轨枕,枕中垂直裂缝比率更高,占63%以上。

1.1.3 轨枕顶面螺栓孔纵向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从螺栓孔处为起点逐渐向轨枕中部和端部延伸,有的一直裂到端部,造成劈裂,严重者裂缝宽达3~5mm。1975年及1981年调查的69型轨枕,沿螺栓孔纵裂的数量随不同制造厂家和不同区段而有所不同。沿钉孔纵裂轨枕占调查轨枕总数的比例分别是0%、18%、20%、40%、48%等。1991年调查Ⅱ型轨枕共193889根,伤损轨枕有18682根,伤损率为9.6%,顶面沿螺栓孔纵裂占全部伤损轨枕的33.8%。总之,轨枕顶面沿螺栓孔纵裂是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最为普遍存在的裂缝,不仅运营数年的轨枕有,存在路边备用的轨枕有,

甚至未出厂的轨枕也有;不仅国内轨枕有,就连国外的轨枕也有。例如1975~1976年生产并铺设于坦赞铁路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1977年笔者在坦赞铁路考察时发现沿顶面螺栓孔纵裂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数量达20%。

1.1. 4轨枕顶面螺栓孔处横裂(平行于钢轨方向)

69型轨枕和Ⅱ型枕都有这种裂缝出现。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横裂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一致,即出现于复线铁路的单向运行区段。

1.1.5 轨枕端部纵向裂缝

这种纵向裂缝有的出现在轨枕端部顶面和底面,也有的出现在端部两侧,大致与钢筋(钢

丝)平行。

1.1.6 轨枕中部纵向裂缝

这种纵向裂缝发生在轨枕中部的顶面和侧面,平行于钢筋方向,裂缝长度可达30~110mm,裂缝宽度约0.5~3mm,最大可达5mm。

1.1.7 龟裂

轨枕端部、中部的顶面或侧面出现纵横交错、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2 裂缝的表现

(1)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生裂缝较难避免。从七十、八十年代调查的69型轨枕和九十年代调查的Ⅱ型枕看,轨下及枕中的正负弯矩裂缝,沿螺栓孔等处出现的各种类型纵向裂缝均有发生,甚至坦赞铁路的混凝土轨枕也有沿螺栓孔裂缝。

1975年笔者参加了对沪宁、京广、东北各线的调查,被调查的轨枕共计51117根,纵裂轨枕总数为5450根,占10.6%。 1981年铁道部曾组织对东北部分线路进行了分段调查,其纵裂、横裂轨枕数量分别占调查区段轨构数量的11%、20%、37%、60%、83%不等。1991年铁道部对20条干线的112km线路的193888根Ⅱ型轨枕进行调查,共发现裂缝轨枕18582根,损伤率为9.6%,其中轨枕顶面沿螺栓孔纵裂,顶面和侧面纵裂、枕中顶面横裂分别占裂缝轨枕总数的33.8%、15%、38.1%。

(2)包括沿螺栓孔纵裂在内的各类型纵向裂缝起初长度和宽度都很小。随着时间推移,不论是运营线路上的轨枕还是未铺设的备用轨枕,裂缝均存在不断发展的趋势,裂缝宽度从0.5mm—5mm不等,长度一直纵裂至两端,直至贯通,造成劈裂。

(3)虽不同型号轨枕产生裂缝情况没有明显区别,但不同厂家,不同时间生产的轨枕,包括在同一线路区段的不同厂家轨枕纵裂缝的表现却有明显区别。例如有一J—l和S—2型轨枕混铺地段,在同样的铺设条件,即线路的平、纵断面,通过总重相同,J—1型枕虽比S—2型枕低一级,但伤损的根数,尤其是纵向裂缝却少得多。但从总体来看,1968~1976年间生产的69型枕各类裂缝,特别是纵裂和龟裂的比例和程度要严重得多。

2 混凝土轨枕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轨枕裂缝的生成可以从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探讨,也可从设计、制造、铺设、使用等方面研究。在此,仅从物理、化学、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2.1 力学因素

混凝土轨枕所受弯矩的大小不仅与枕上动压力有关,而且与枕下道碴支承状态有关。原先设计规定铺设和养护时应使轨枕中间部分掏空400rnm,掏空部分道碴顶面应低于枕底30mm,避免负弯矩过大而产生枕中上部横裂。近年来要求中间不掏空,即中间应垫满浮碴。设计时假设中间部分的支承反力应为轨下部分的3/4(掏空时为0)。与一般的预应力混凝土制品不同的是轨枕的支承状态随着列车的运行及养护维修条件而不断变化,一旦当支承状态与枕上垂直动压力力联合作用引起的弯矩超过设计限值时,则轨枕的相应部分就会产生如图1、图2所示的裂缝。此外当预加应力偏大而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又不足时,轨枕端部就会产生如图5、图6所示的纵向裂缝;列车运行时对钢轨的水平和纵向作用力和螺旋道钉引起的上拔力又会使轨枕螺栓道钉孔周围产生如图3、图4所示的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横向裂缝(轨下正弯矩和枕中正、负弯矩)在计算和试验方面均已有诸多研究,而纵向裂缝的计算及试验却很少涉及。在此,仅对端部纵向裂缝(或称水平裂缝)作一分析:

根据清华大学研究,先张法高强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梁,当预应力值较高时,沿梁高离开预应力筋一段距离,靠近中和轴附近,在梁端面上出现拉应力6Y,常引起端头裂缝,如图8所示。

通过20余根梁的模拟试验,建立了端面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6Ymax=k6 o

式中:6 o一梁端横截面上平均压应力:6 o=N/A (A为梁端横截面积,N为混凝土预压力);

k一应力系数,其变化规律可近似表达为:

k=1/{18(e/h)2十0.25}

式中:e一集中力距底边的距离;h一为端部梁高;

裂缝发生的位置C(裂缝与梁底面的距离):√eh

梁的抗裂性验算必须满足下式要求:6Ymax≤rf t

式中:f t一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r一塑性系数(一般取1.7)

将以上研究结果用来验算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端部拉应力,得出表l。

由表1可见,预应力引起的轨枕端面最大水平拉应力6Ymax约为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的75~90%,并为考虑塑性变形后的混凝土抗拉强度的50%,仅此单一因素,轨枕单面是不会产生纵向裂缝的。但当混凝土放张强度不足、温差、干缩、碱集料反应等因素附加作用时,则易造成6Ymax≤ft (物理化学作用时塑性变形不起作用),从而引起纵向裂缝。此外,螺旋道钉上拔力较大时,与预加应力叠加,则容易造成钉孔纵裂。

2.2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系指轨枕制造和铺设、运营过程中受冷热、干湿、冻融等的作用。当蒸汽养护过程中升温很快,恒温温度很高时,由于混凝土中气、水、水泥、砂石等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而混凝土初期结构强度又很低时,高温使气、水大大膨胀,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缺陷,容易引起轨枕表面特别是端头表面的混凝土龟裂,疏松。

有一段时间,不少工厂轨枕生产中蒸汽养护没有预养时间,升温很快,恒温温度高于95℃,脱模时轨枕端部混凝土肿胀、疏松情况常有发生。而且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很多低于35N /mm2(70%fcu),造成混凝土轨枕纵裂、龟裂现象较

混凝土轨枕

我国混凝土轨枕使用分析 1. 前言 自1956年我国研制出预应力混凝土枕以来截止到2002年底,铺设混凝土枕总数已达1.625亿根,占各类轨枕总数的76%,其中Ⅲ型枕837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5.2%,Ⅱ型混凝土枕9618万根,占混凝土枕总数的59.2%,Ⅰ型和69型枕仍有4360万根,占混凝 土枕总数的32.2%,桥岔枕约有452.3万根。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型号轨枕的承载能力与在使用中铺设的线路条件并不完全匹配,产品质量不尽人意,致使一些轨枕提前出现伤损,有些伤损甚至比较严重,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对行车安全不利。2002年秋检资料 统计:Ⅲ型枕伤损率为0.1%,老Ⅱ型枕伤损率为0.7%,Ⅰ型和69型枕伤损率为4.9%。 2.Ⅰ型混凝土轨枕 早在1953年铁道部有关部门就开始进行了混凝土轨枕代替木枕的研究工作,于1954年开始进行轨枕试制和试铺,铁道部于1957年起开始建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制造工厂。1961年铁道部有关单位总结现场使用经验,编制了“弦Ⅱ-61A”型预应力钢弦混凝土轨枕的设计图,并开始了批量生产。 总的说来,到1984年Ⅱ型混凝土轨枕鉴定前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混凝土轨枕有两大类: (1)69型混凝土枕 69型是按建设型机车,轴重21t、85km/h、1840根/km进行设计的。该枕1995年约占铺设总数的50.0%,以后基本不生产。 (2) I型混凝土枕 1979年在69型枕配筋不变的情况下,将轨枕外型尺寸统到与Ⅱ型枕一样,强度与69型等强,最后统一为I型混凝土枕(弦79型和筋79型)。 与69型枕比较,I型枕中间断面高度由155mm增至165mm,提高了中间断面正弯距的承载能力,端头由原斜坡改为平坡;在螺栓孔围增设了螺旋筋,在轨枕端头增设了箍筋。 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轨枕截面疲劳承载能力:轨下断面11.1kN·m,中间断面负弯矩8.03kN·m;而按照给定的线路条件,轨枕截面承受的荷载弯矩为:轨下断面11.8kN·m,中间断面负弯矩10.1kN·m。显然,轨枕承载能力不足,特别是中间断面负弯矩承载能力相差更远。 轨枕截面静载抗裂弯矩为:轨下断面15.7kN·m,中间断面负弯矩11.3kN·m。 由于69型枕与I型枕设计承载能力等强,一般也统称为I型混凝土枕。 根据各方面的调查发现I型混凝土枕主要问题为: ①轨下截面强度不足,调查发现:接头轨枕轨下截面正弯矩裂纹占调查总数的84%,非接头轨枕轨下截面正弯矩裂纹占调查总数的42%。 ②中间截面设计承载力偏低。由于截面强度不足,要求中间道碴掏空,这种要求掏

混凝土行业标准大全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产品实施细则 铁路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粱产品实施细则 GB 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 GB 9774-2010 水泥包装袋 GB/T 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 GB 13476-20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4684-2011 建筑用砂 GB 14685-2011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T 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GB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 50129-2011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4623-2006 环形筋混凝土电杆 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5223-200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483-2008天然石膏 GB/T 5484-2012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GB/T 9775-2008纸面石膏板 GB/T 9776-2008 建筑石膏 GB/T 14902-2003 预拌混凝土 GB/T 15231-200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 GB/T 19631-2005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 GB/T 26204-2010纸面石膏板护面纸板 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T 223-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C 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 475-2004 混凝土防冻剂 JC 746-2007 混凝土瓦 JG/T 327-2011 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 JC/T 364-2001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钢模 JC/T 412.1-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412.2-2006 纤维水泥平板第2部分温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 517-2004 粉刷石膏JC/T 566-2008 吸声用穿孔纤维水泥板JC/T 567-2008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波瓦及其脊瓦 JC/T 641-2008 装饰混凝土砌块 JC/T 671-2008 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 JC/T 799-2007 装饰石膏板 JC/T 800-2007 嵌装式装饰石膏板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专业技术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 1预制构件制作: 1.1模具 1.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 1.1.2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1.1.3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 1.1.4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 1.2钢筋 1.2.1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检验,钢筋的质量必 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2钢筋成品笼尺寸应准确,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和绑扎方式等应符合有关 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1.2.3钢筋笼应采用垫、吊等方式,满足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厚度。 1.2.4钢筋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3混凝土 1.3.1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 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复试检验,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水 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等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3.2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 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1.3.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运行可靠、计量准确,并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 定或校准。 1.4饰面 1.4.1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 格、生产单位等。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2面砖在入模铺设前,应先将单块面砖根据构件加工图的要求分片制成定型 砖模套件。 1.4.3石材在入模铺设前,提前24h在石材背面涂刷处理剂。

混凝土枕分类及尺寸

混凝土枕分类及尺寸 (一)混凝土枕分类 混凝土枕,根据其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一般混凝土枕、混凝土岔枕及混凝土桥枕3种。 一般混凝土枕(以下简称混凝土枕),技术比较成熟,已列为部标准,目前已经大批铺设使用。混凝土岔枕,经过多年来的铺设试验,岔枕本身强度、弹性均有所提高,扣件也有明显改进,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混凝土桥枕分有碴桥面带护轮轨的混凝土桥枕和钢桥用的混凝土桥枕两种。有碴桥面带护轮轨的混凝土桥枕已铺设使用,钢桥用混凝土桥枕现正在铺设试验中。 (二)混凝土枕特性 我国铁路已广泛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枕以代替木枕,与木枕相比,其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材源丰富; 2.适宜于工厂化生产,规格一致,保证线路质量均匀; 3.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一般为木枕的3~4倍; 4.道床阻力大,线路的稳定性好,适合铁路的高速大运量要求,且节约木材。 其缺点如下: 1.弹性差,在同样荷载作用下所受的冲击力大(比木枕约大25%); 2.对道床铺设要求较高,除了增大道床厚度外,还须铺设缓冲垫层; 3.重量大,Ⅰ、Ⅱ型混凝土枕一般在220~250 kg,Ⅲ型混凝土枕一般为350 kg左右,人工更换混凝土枕不便。 钢筋混凝土轨枕可分普通混凝土轨枕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两者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在制造时应用了预应力技术。普通混凝土枕强度较低,抗裂性差,容易开裂失效,线路上极少铺设。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制作时给混凝土施加强大的预压应力,弥补了普通混凝土轨枕的缺点,在我国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我国铁路上,曾先后试铺过多种类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如“弦Ⅱ—61A”、“弦61”、“筋63”、“弦65一B”、“筋69”、“弦69”、“筋81”、“丝81”、“弦79”等型号。其符号“弦”、“丝”表示采用的钢筋为高强度钢丝,“筋”表示的钢筋是粗钢筋;“61”、“69”、“79”、“81”等表示设计年份。79型以前的混凝土轨枕统称为旧轨枕。 我国现用混凝土轨枕标准分为三级,并与不同类型轨道配套使用,其适用范围如表6—6所示。

混凝土轨枕企业发展与转型分析.doc

混凝土轨枕企业发展与转型分析 0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是我国广泛采用的一种铁路混凝土制品,自1955年起我国就开始了混凝土轨枕的开发研究工作;1958年,我国首条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线在丰台桥梁工厂建成,随后铁道部门相继建成了多家轨枕工厂,以适应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目前,全国约有50家轨枕生产企业,年产混凝土轨枕近2000万根。2008年10月,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为混凝土轨枕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企业发展现状 中铁物资太原轨枕有限公司建于1958年,主要生产钢筋混凝土轨枕、岔枕、桥枕、轨枕板及电杆系列产品,年产各型轨枕及电杆产品130万余根。作为建厂近60年的轨枕生产企业,企业的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经济结构单一。企业的兴衰荣辱与铁路投资建设规模密切相关。纵观近年来企业的营收收入,混凝土轨枕成为收入的主要

来源,公司销售半径范围内铁路投资的额度成为企业经济数据的晴雨表。以2014年为例,太原周边铁路建设极不均衡,整体呈现前松后紧之势,就给公司全年的生产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前半年主要供应新建的太原南站和太原铁路局大修等项目,因供货量小,生产难以为继。进入7月以后,由于国家加大对铁路基础建设的投资,要求一些在建铁路项目年底必须交工,又使得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全部所定轨枕,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原材料面临枯竭。混凝土轨枕生产离不开砂石等原材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持续开采,使得厂区附近的砂石原料接近枯竭,同时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迫使混凝土轨枕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众所周知,混凝土制品是技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原材料的短缺将使企业无法可持续发展。 3)设备老化、技术力量薄弱。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生产工艺通常采用流水机组法,生产线的主要专用设备包括张拉、振动、蒸汽养护、脱模以及传送长模型的各种辊道等,由于企业建厂多年,除轨枕钢模型定期维修更换外,其余设备均带病运行;同时,轨枕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但一线生产车间的技术力量薄弱,重产量、轻质量,全程质量监控意识淡薄,频出产品质量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发展受到了制约。

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内容

钢筋 一、原材料: 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应严格控制钢筋中的磷、硫有害 化学成分 2、做力学性能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样:做拉伸取2根长450mm;冷弯取 2根长350mm;尺寸偏差逐支检查;重量偏差取不少于5根长500mm。 3、对有抗震要求的七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午要求是对一、二级抗震等级 的,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 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其进行化学检验。 5、(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无裂纹、无油污、无老锈) 二、加工: 1、受力钢筋的弯钩: 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5倍的直径,平直 部分是3倍;当设计要求要做135度弯钩时HRB335/HRB400级的弯弧内直径 不小于4倍的直径;弯钩不大于90度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5倍的直径 2、箍筋弯钩:箍筋弯钩除满足第1条的规定外,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有抗震要 求的要做180度弯钩,完后平直段应不小于10d 3、(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箍筋内净尺寸±5) 三、连接: 1、连接分为机械连接、焊接、搭接,接头应做力学性能试验 2、焊接:闪光对焊:300个为一批,取3个450mm的接头做拉伸,3个350mm 的做冷弯;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均取3个长450mm的做拉伸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纵向钢筋不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的最小直径易为 16mm 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易采用绑扎搭接,轴 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总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 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 5、(钢筋接头易设在受力较小处,同意纵向受力钢筋不易设置一个以上接头,鸡窝头 末端至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 6、接头易相互错开,对于焊接和机械连接: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区段为35d且不应小 于500mm;绑扎搭接:横向净距应不小于d且不小于25mm,区段长度为1.3L 7、梁柱构件钢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配置:手拉区箍筋直径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 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区间距不应大于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 于200mm;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是应在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 范围内各设两个间距为50mm的箍筋 四、安装: 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均应符合要求 2、钢筋网:长宽±10,网眼尺寸±20;骨架:长±10,宽高±5;受力钢筋:间距 ±10,排拒±5;保护层厚度:基础±10,柱梁±5,粱墙壳±3;箍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5,预埋件水平高差+3,0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1.编制目的 本标准文件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技术标准作为现场施工作业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建的所有项目。 3.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标准 本标准为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的文本(与设计或其它文件有冲突时,按本文件执行),投标人投标时必须认真考虑,竣工结算时一律不再增加任何费用。 混凝土工程实行原材料、产品全过程监控,验收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结算; 4.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 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混凝土材料一律采用商品混凝土。 4.1.2.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1)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2)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小于一次。 (3)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4)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4.2.混凝土浇筑和捣实 4.2.1.混凝土浇筑原则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

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平整、密实。 4.2.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1) 防止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钢筋混凝土柱和墙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设置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下料。 2) 正确留置施工缝: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m),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置在梁托下面。单向板施工缝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楼梯施工缝应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墙施工缝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界处。双向受力的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薄壳、多层框架等及其他结构复杂的结构,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用木板、钢丝网挡牢。施工缝处须待已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水泥浆或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3)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6)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4.2.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法 (1) 多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浇筑: 分层分段施工,合理划分施工段,考虑工序数量、技术要求、结构特点等,尽可能组织分层分段流水施工。 断面在400x400mm以内的柱子,浇筑时如果箍筋相交,应在柱子侧面开孔以斜溜槽分段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实用版

YF-ED-J946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 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仰拱、铺底施工 第一条:仰拱、铺底开挖: A、要求开挖至设计标高,底面平顺。 B、清除渣,排净积水,并做好排水设施。 C、洞底两隅与侧墙联接处应开挖平顺,避 免引免起应力集中。 D、大的膨胀性围岩时,经工程部交底,在 底面及两隅预先打入锚杆或采用加固措施。 E、每次砼施工前必须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 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施工,未经检查

施工的每次处经100元/次的罚款。 第二条:仰供(铺底)钢筋安设: 安设前要将仰拱基础的虚碴和积水清理干净,报质检工程师检查后,才能进行钢筋安设。左右侧钢筋连接采取焊拉接方式,焊接长度和焊缝安度符合规范要求(单面焊接长度为10d),并按交底要求注意长短搭配使用,使接头不在同一平面内。 达不到要求时立即反工,并处以20元/榀的罚款。 第三条:仰拱及回填砼施工: A、按交底要求立模,保证尺寸准确,支撑牢固,并且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B、砼配合比、坍落度符合要求,砼施工时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1.1.对混凝土要求 1.1.1.1.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水泥应用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水泥标号易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2~3个标号,严禁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掺和使用。 (2)粗骨料:选用粒径5~31.5mm连续级配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细骨料:选用颗粒级配在II区的中砂,细度模数2.5~3.2,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 (4)水:所用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5)粉煤灰: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外掺粉煤灰以取代部分室内,掺量不得大于25%。 (6)外加剂:超长地下室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出现,需考虑在混凝土中外加高性能膨胀抗裂剂等减少混凝土开裂。 (7)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1.1.1. 2.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 (1)对混凝土总体性能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须满足设计要求。 (2)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①抗渗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40mm 之内,误差上限+20mm,下限-20mm。其它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易控制在160±20mm。 ②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混凝土原材料(水泥品种、外加剂品种等)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来适当地调整,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 ③气候有变化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不同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值,以便现场能够掌握混凝土罐车在现场的停置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混凝土

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砼施工技术交底 一、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在施工中要注意做到: (1)对要浇筑的砼的技术要求应书面通知砼搅拌站,并向搅拌站索要砼施工配合比单。 (2)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要进行检查。包括:向司机索要送料单,以确定砼出机的时间;测量砼的坍落度,以确定砼的施工度。对砼出机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而且出料有离析、沉淀现象的,应予以处理,直至退货。 (3)商品砼送到施工现场后,应将滚筒高速旋转几转,使砼进一步均匀,而后才能出料,并要加强观察,是否有离析现象。水灰比调整应由搅拌站进行,在现场严禁任意加水。 (4)加强现场与搅拌站的通讯联络,及时向搅拌站报告现场施工情况和对砼的各种要求,以便砼搅拌站随时调整。尤其是当砼浇筑即将完成时,应准确预报所需的砼方量,保证砼搅拌数量的准确。 (5)施工现场按规定制作砼试块进行养护试压。同时也要向搅拌站索要砼试压报告单。 (6)粗骨料最大粒径≤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二、本工程采用泵送砼施工技术,应注意以下事项: (1)泵机操作人员应进行严格培训,以考试合格方准上岗操作。 (2)泵送前应检查泵机运行情况,确保运行正常。 (3)泵机料斗上要有筛网,并派专人值班监视喂料情况,当发现大块物料时,应立即拣出。 (4)泵送前,应先开机用水润湿整个管道,而后送入水泥砂浆,使输送管壁处于充分滑润状态,再开始泵送砼。 (5)砼应保证连续供应,以确保泵送连续进行,尽可能防止停歇。万一不能连续供料,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以保证连续泵送。当发生供应脱节不能连续泵送时,泵机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min使泵正、反转两个冲程,把料从管道内抽回重新拌合,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内拌和结快或沉淀。同时开动料斗中的搅拌器,搅拌3~转,防止砼离析。 (6)在泵送砼时,应使料斗内持续保持一定量的砼,如料斗内剩余的砼降低到20cm以下,则易吸入空气,致使转换开关阀间造成砼逆流,形成堵塞,则需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除去空气后再正转泵送。 (7)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若喷出砼像一根柔软的柱子,直径微微放粗,石子不露出,更不散开,证明泵送效果尚佳;若喷出一半

平顶山混凝土轨枕工厂生产经营资料(DOC 10页)

平顶山混凝土轨枕工厂生产经营资料(DOC 10页)

平顶山混凝土轨枕工厂生产经营资料 一、工厂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如下: (一)产品介绍 1、YⅡ-F型轨枕: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重型及次重型轨道线路,钢轨类型60kg/m,在曲线半径小于300米的地段暂不铺设,列车时速120km/h; 2、新Ⅱ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适用于年通过总质量50Mt以及各类轨道,旅客列车设计最高速度≤120km/h,钢轨类型60kg/m、50(43)kg/m;适用于直线轨道和≥300m的曲线轨道; 3、ⅡZQ-C 型桥枕:适用于有碴混凝土桥,桥梁长度在20m 及以上;桥梁长度在10-20m,而桥上曲线半径600m≥R≥300m 或桥高大于6m,跨越铁路、重要公路、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桥;本产品适用于基本轨60kg/m钢轨,护轨为50kg/m钢轨,或基本轨为50kg/m钢轨,护轨为43kg/m钢轨,分为护轨平直段用和护轨弯折段用二种; 4、Ⅲ型桥枕:适用于与Ⅲ型枕配套使用于标准轨距铁路设有护轨的有碴圬工桥及应铺设单侧护轨的路基地段;客车最高行车速度120-160km/h; 5、无挡肩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直线或R ≥350m的曲线轨道,钢轨为60kg/m或75kg/m,最高客车行车速度200km/h,最高货车行车速度200km/h; 6、有挡肩Ⅲ型预应力混凝土枕: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直线或曲线半径大于300米的重型及特重型轨道线路,列车时速160km/h; 7、TK-XR型小半径曲线用混凝土枕:适用于R≥200m的曲线轨道,本产品满足了小半径曲线轨道轨距的调整的要求; 8、预应力混凝土宽枕;本产品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直线及R>300m的曲线,钢轨类型为60或50kg/m,列车时速为140-160公里;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1.编制目的

本标准文件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规范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标准,特制定本技术标准作为现场施工作业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在建的所有项目。 3.混凝土工程施工管理标准 本标准为现场施工必须执行的文本(与设计或其它文件有冲突时,按本文件执行),投标人投标时必须认真考虑,竣工结算时一律不再增加任何费用。 混凝土工程实行原材料、产品全过程监控,验收流程中的所有工序必须有监理部和发包人工程师签字认可的验收合格文件,否则,视为不合格工程,不予以支付工程款,也不进入结算; 4.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 4.1.施工准备 4.1.1.材料 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混凝土材料一律采用商品混凝土。 4.1.2.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1)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2)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小于一次。 (3)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 后至3/4 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4)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4.2.混凝土浇筑和捣实 4.2.1.混凝土浇筑原则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和钢筋预埋件的位置正确,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要平整、密实。 4.2.2.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在钢筋混凝土柱和墙中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3m否则应设置串筒、溜槽、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下料。 2)正确留置施工缝:柱子施工缝应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 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m), 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n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置在梁托下面。单向板施工

混凝土轨枕裂纹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混凝土轨枕裂纹在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霍银师 (内蒙古呼铁轨枕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本文对混凝土轨枕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混凝土轨枕裂纹在生产过程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轨枕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混凝土轨枕裂纹控制 0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混凝土轨枕使用的最大国家,生产混凝土轨枕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长模流水机组法,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验收标准。但是轨枕质量不能令人满意,使用线路拆换下的损伤轨枕,除了少量是由于行车、装卸事故等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外,大量轨枕是因各种裂纹等非受力损伤而下道,减少了轨枕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裂纹,对提高混凝土轨枕的结构耐久性,延长混凝土轨枕的使用寿命,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裂纹影响混凝土轨枕使用寿命涉及设计、制造和使用,本文就混凝土轨枕生产制造层面谈混凝土轨枕裂纹的控制。 1混凝土轨枕裂纹的类型 混凝土轨枕技术条件TB/T2190-2002《预应力混凝土枕Ⅰ型、Ⅱ型及Ⅲ型》第4.3.2条“轨枕外观质量及各部尺寸偏差”中规定,轨枕表面不允许有肉眼可见裂纹,检查项别为A。我们在混凝土轨枕出厂检验中发现的裂纹类型,主要有:轨枕端部裂纹、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轨枕侧面纵向裂纹。 1.1轨枕端部裂纹 这种裂纹出现在轨枕端部钢筋周围,呈水平方向,大致与钢筋平行。 1.2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 这种裂纹通常从预留孔处为起点,沿轨枕长度方向逐渐向轨枕中部和端部延伸。 1.3轨枕侧面纵向裂纹 这种纵向裂纹发生在轨枕侧面中部,沿轨枕长度方向,平行于钢筋方向。

2混凝土轨枕裂纹产生的原因 2.1轨枕端部裂纹 预应力钢筋张拉时,在张拉应力的作用下钢筋产生变形。放张时,钢筋变形要恢复,由于轨枕内部粘结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阻止钢筋回弹,钢筋对混凝土产生压力致使轨枕端部混凝土产生应力。所以钢筋在放张后对混凝土的作用是轨枕端部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受力,应力正常传递。 箍筋加工尺寸不合格、安放位置不符合要求也是造成轨枕端部裂纹的原因。现在大多数工厂箍筋的安放采用张拉后加箍筋的方法,箍筋尺寸偏大也不绑扎。在混凝土布料时,钢筋受下落混凝土的冲击而改变规定位置,致使箍筋失去作用或作用不大。 钢筋表面沾有油污及其他与混凝土有隔离效果的液体,或者在轨枕模型喷涂隔离剂未干的情况下将钢筋放入模型内,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轨枕放松应力后,影响轨枕静载强度,造成裂纹。 混凝土脱模强度不足也是造成轨枕端部裂纹的原因。蒸汽养护时,养护窑上下温差较大,混凝土试块所在的养护窑顶部与底部的温度相差4-6℃。所以混凝土试块的强度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养护窑内各个模型中轨枕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当混凝土试块强度为45MPa时,养护窑底部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45MPa,实际观察表明,脱模强度的大小与轨枕端部裂纹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2.2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 预应力放松时,轨枕顶面预留孔在钢筋对混凝土的压应力作用下,在轨枕顶面纵向中心线的预留孔边缘处应力集中,致使此处产生纵向裂纹,与此处的结构形式有关。所以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是混凝土轨枕最为普遍存在的裂纹,一般在轨枕出池2至3天后陆续产生。在生产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预应力值过大等也是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预应力钢筋、水泥、砂、石子、减水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轨枕的结构性能,提高混凝土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剪切能力,有效防止裂纹,同时是轨枕静载抗裂强度的重要保证。 控制张拉力值对轨枕结构性能,特别是开裂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浇注混凝土时的张拉力总值与此刻的设计值之间的偏差不应过大,应力值过大会造成轨枕开裂。有些生产厂家为了提高轨枕的静载抗裂强度,在钢筋张拉时采取超张拉的做法,过大的提高钢筋的张拉值,也是导致轨枕顶面预留孔纵向裂纹产生的原因。 2.3轨枕侧面纵向裂纹 轨枕的纵向裂纹大多发生在轨枕的侧面,也有底部纵向裂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1、完成钢筋隐蔽验收手续,模板经过验收。 1、2、商品混凝土及劳力、机械设备已准备好,混凝土经过开盘鉴定;混凝土试模已准备好。 2、施工器具 混凝土输送泵、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3m杠尺、木抹子、塑料布(薄膜)、草袋等。 3、材料:商品混凝土。 二、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商品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三、操作工艺 1、基础及柱墙混凝土施工 1、1、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一般不得留置施工缝,各种混凝土材料与设备机具必须保证供应。 1、2、基础顶面施工缝按设计与规范要求留置。 1、3、墙柱甩出钢筋必须加以保护,避免混凝土污染钢筋。 1、4、基础施工完毕后,必须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与草袋进行养护。 1、5、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就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与施工需要。如果混凝土与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与易性良好为止。 1、6、混凝土运输 预拌混凝土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能使用。 1、7、混凝土浇筑、振捣:

1.7.1、独立基础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铺摊混凝土并及时振捣,振动棒插入点间距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为准。柱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搓处先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利用混凝土杆检查浇筑高度,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宜设在门洞过梁跨中1/3区段。接搓处应撮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1.7.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保证振捣密实。 1.7.3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与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1.7.4墙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1.7.5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与浇水。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常温时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 1、顶板混凝土施工 2、1、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钢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表面拉毛。 2、2、浇筑完毕后及时用塑料布加草袋覆盖混凝土养护。 四、质量要求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 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

混凝土 主控项目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的性能应符合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1 比表面积300~350m2/kg GB/T8074检验 GB/T1346检验 2 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 ≤600min(硅酸盐水 泥的终凝时间 ≦390min) 3 安定性沸煮法GB/T1346检验 4 强度GB175-3 GB/17671检验 GB/T176检验 5 烧失量≤5.0%(P·O);≤ 3.5%(P·Ⅱ);≤ 3.0(P·Ⅰ) 6 游离Cao含量≤1.0% GB/T176检验 7 Mgo含量≤5.0% GB/T176检验 8 SO3含量≤3.5% GB/T176检验 9 碱含量≤0.06% GB/T176检验 10 氯离子含量≤0.80% GB/T176检验 11 助磨剂种类及掺量GB175-2007 检查生产质量证明 文件 12 石膏中累=类计参 GB175-2007 量

13 混合材料种类及掺 量 GB175-2007 14 熟料中的C3A含量≤8%GB/T21372 抽样实验检验 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场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的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水泥的出厂日期打三个月,施工单位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进行见证。在下列情况下之一时,检验一次 1.任何新选货源; 2.使用同厂家、同编号的水泥达6个月。 施工单位试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C50以下混凝土C50以上混凝 土 1 细度≦25.0% ≦12.0% GB 1596检 验 2 需水量比≦105% ≦95% GB 1596检 验 3 烧失量≦8.0% ≦5.0% GB/T 176检

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标准和标准

附件 9 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1. 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 以B355型(Rheda 2000)为例,说明考虑并比较了相关的中国和欧洲/德国标准的双块式轨枕的技术条件。 2. 制定本文件时依据铁道部与Rail.One技术转让中下列相关文件: ?Specification of concre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heda 2000 Bi-block sleepers [28.03.06] Rheda2000双块式轨枕生产的混凝土规[2006年3月28日] ?Inspection & Testing plan (ITP) [Doc 992 Bi block CN], [992 Turnout CN], [993 Bi block CN], [993 Turnout CN], [526 CN ITP general] 检查和测试计划(ITP)[文件992 双块式轨枕], [992 岔枕], [993 双块式轨枕], [993 岔枕], [526 CN ITP 概述] ?Definition of acceptable / non-acceptable surface conditions on Rheda2000 Bi-block sleepers [Doc 1353] Rheda2000双块式轨枕表面状况合格/不合格的定义 ?Handling with rejected sleepers [Doc 1227] 不合格轨枕的处理 ?Qual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Rheda2000 sleepers [29.06.2006] Rheda2000轨枕生产的资格条件

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标准和标准(终审稿)

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标准 和标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附件 9 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1.无碴轨道双块式轨枕技术条件 以B355型(Rheda 2000)为例,说明考虑并比较了相关的中国和欧洲/德国标准的双块式轨枕的技术条件。 2.制定本文件时依据铁道部与Rail.One技术转让中下列相关文件: Specification of concre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heda 2000 B Rheda2000双块式轨枕生产的混凝土规范[2006年3月28日] Inspection & Testing plan (ITP) [Doc 992 Bi block CN], [992 Turnout CN], [993 Bi block CN], [993 Turnout CN], [526 CN ITP general] 检查和测试计划(ITP)[文件992 双块式轨枕], [992 岔枕], [993 双块式轨枕], [993 岔枕], [526 CN ITP 概述] Definition of acceptable / non-acceptable surface conditions on Rheda2000 Bi-block sleepers [Doc 1353] Rheda2000双块式轨枕表面状况合格/不合格的定义 Handling with rejected sleepers [Doc 1227] 不合格轨枕的处理 Qual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Rheda Rheda2000轨枕生产的资格条件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要求

堆石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1总则 1.1本施工技术要求规范了堆石混凝土施工的材料、施工、温度控制、低温季节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的基本要求。 1.2堆石混凝土应满足抗压、抗拉、抗渗、抗冻等设计要求。 1.3本要求中未规定的其它事宜,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2材料要求 2.1堆石料 2.1.1堆石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 2.1.2堆石料可以使用毛石、块石、粗料石和卵石,其中部或局部厚度不宜 小于30cm,最大粒径以运输、入仓方便为限,且不宜超过1.0m;允许使用少量片石但其重量不得超过堆石料总重的10%,且不得集中堆放。 2.1.3堆石料的饱和抗压强度(Rs)不得小于40MPa。堆石料中含泥量不得 超过5%,不允许有泥块含量。 2.2水泥 2.2.1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满足相关 国家标准的要求,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2.2.2水泥运输及存放场地应有防雨及防潮设施,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袋装 水泥、超过6个月的散装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 严禁使用结块水泥。 2.2.3堆石混凝土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不宜使用凝结速度较快的水泥,在选 择水泥时应考虑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2.3掺合料 2.3.1胶凝材料中可根据工程区情况加入掺合料,掺合料可选用粉煤灰、粒 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磷渣粉、复合矿渣掺合料等。 2.3.2粉煤灰宜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中Ⅰ级或Ⅱ 级粉煤灰的技术性能指标要求;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中的有关规定;硅灰、沸石粉等应符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36)的有关规定;磷渣粉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用磷矿渣技术规定》(DL/T5387)的规定。 2.4细骨料 宜优选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不具备条件时应按照河砂、人工砂、细砂、粗砂的优先次序选择,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1)中的相关规定。 2.5粗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应选用5~20mm粒径的石子作为粗骨料,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8%,其余性能指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GB/T5144-2001)中的相关规定。 2.6外加剂 自密实混凝土应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品质应满足《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高性能减水剂的基本要求,并应通过标准自密实砂浆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