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类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组织学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多发于青壮年,但也可见于任何年龄。因其临床常见浅表淋巴结肿大,肿块坚韧,皮色不变,难消难溃,既溃难敛,中医可以“石疽”命名。

【诊断】

(一)临床症状

1.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常见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质中度硬,富有弹性,多与皮肤不粘连,随病情发展可累及多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块,如果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少数患者仅有深部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何杰金氏病90%原发淋巴结,非何杰金淋巴瘤40-60%原发淋巴结。

2.多样性的临床征象:恶性淋巴瘤可原发或侵犯内脏器官,如肝、脾、纵隔、肺、胃肠道、咽淋巴环、脑、脊髓、骨髓、肾、乳腺、卵巢等,而表现相应内脏器官的病理解剖及功能障碍,呈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肝脾受累,见肝脾肿大,肝脾区疼痛,恶心,厌食,腹胀,腹泻,少数可发生黄疸。纵隔及肺受累,可致咳嗽,胸闷,气促,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等。侵及脑部,可出现头痛、恶性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同时,可伴有颅内占位相应部位的定位症状。侵及脑膜,可见颈项强直,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侵犯骨骼,多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骨痛或病理骨折。病变累及骨髓,经骨髓穿吸涂片或活检,多可证实。严重者,血液学检查可伴有淋巴细胞增多或/和异常及幼稚淋巴细胞的出现,即所谓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化”,从而导致病人出现感染,出血等一系列危症。淋巴瘤侵犯胃肠道,可见腹部包块,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个别还可出现肠梗阻。

3.全身症状:30%-50%的何杰金病表现为持续发热,消瘦,盗汗,皮痒,乏力等症状。非何杰金淋巴瘤出现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较何杰金氏病为少,大多为晚期或病变较弥散者,全身瘙痒很少见。

(二)实验室诊断:

1.活体组织检查

确定诊断必需取活检,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在以下情况时应重视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最好及早取淋巴结作病理检查:①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部位、硬度、活动度方面符合前述恶性淋巴瘤特点时;②“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炎”经正规疗程的抗结核或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时;③淋巴结肿大及发热虽有反复,但总的趋向为进展性;④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表浅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双侧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时;⑤已经确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后的观察期间有时发热或个别淋巴结肿大,也不一定都是“复发”,也可能是结核或其他病变。

尽量选择受炎症干扰较小的部位的淋巴结活检,结外侵犯的也尽可能取活检证实。针吸活检虽然有时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但常常不能提供足够的材料以作出全面的诊断,因取到的组织细胞太少,既不能定性(或勉强可以定性),也多不能分型。

2.血象:大多数恶性淋巴瘤病例,血液检查结果正常。少数病例(10%~20%)血象变化较早,在就诊时常有轻或中等贫血。

3.骨髓象:骨髓是恶性淋巴瘤经常累及的部位,绝大多数为NHL。对骨髓受侵的诊断,最根本的是能取得真正的活检标本。

4.乳酸脱氢酶(LDH)、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沉、血清铜升高。

5.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

表1 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分析

CD3 CD15 CD20 CD30 CD45 EBV-LMP N-LP - - + - + -

NS - + -/+ + - -/+

MC - + -/+ + - +/-

LD - + -/+ + - +/- 6.NHL不同病理类型的较特异性的免疫组化指标分列如下:

B细胞

(1)SLL/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9+,CD20+(弱),CD22+(弱),CD79a,CD23+,CD5+,CD11c+(弱),CD10-,CD43+/-,Cyclin D1-,IgM+(弱)或IgM和IgD+(弱)。FMC7和CD79b通常阴性或弱阳性。

(2)FL(滤泡型淋巴瘤)

CD19+,CD20+,CD22+,CD79a+,CD10+,CD5-,CD43-,bcl-2+ ,SIg+(IgM+/-,IgD,IgG,或偶有IgA)。

(3)MALT Lymphoma(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典型的免疫表型是:IgM+、IgA+/-,IgG+/-,单一型轻链(克隆性轻链)。在IPSID 中浆细胞和边缘带B细胞都表达α重链,但不表达任何轻链。MALT淋巴瘤呈CD20+,CD79a+,CD5-,CD10-,CD23-,CD43+/-,CD11c+/-(弱)。瘤细胞表达边缘带细胞相关抗原CD21和CD35。

(4)DLBC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的形态学变型由于其主观性强、可重复性差,难以向临床提供有效、准确的治疗和预后信息,运用免疫组化和分子技术对DLBCL进行新的分类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如B细胞相关抗原、与细胞增殖、凋亡相关的蛋白和抗原、GC(germinal center,生发中心)B细胞样DLBCL相关抗原、PGC(post germinal center,后生发中心)B细胞样DLBCL相关抗原

(5)MCL(套细胞淋巴瘤)

瘤细胞是单克隆性B细胞伴有相对强的表面IgM+/-,IgD。典型的表型是CD5+,常常CD10-,bcl-6-,CD23-或弱+,FMC-7+,CD43+。CD5-的病例确实存在,或许更具有惰性,CD21或CD35显示疏松的FDC网。所有病例都是bcl-2+,并且都表达CyclinD1,也包括CD5-的少见病例。累及胃肠道的病例表达α4β7归巢受体。

(6)Burkitt’s lymphoma (Burkitt’s 淋巴瘤)

sIg+,CD20+,CD10+,TdT-,Ki67+(100%),bcl-2-

(7)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

瘤细胞表面及胞浆表达Ig,通常是IgM(有时为IgG和IgA),但IgD皆为阴性,LPL 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a),CD38+,而CD5、CD10、CD23、CD43均为-。

T细胞

1.ALCL(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CD2+,CD4+,CD30+,CD3-,CD5-,CD7-,ALK+,EMA+。

2.AILT(血管免疫母细胞T淋巴瘤)

CD3+,CD4+,CD5+,CD8+,CD21+。

3.PTL,NOS(未分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

CD3+,CD4+,CD8-,CD30-/+,Granzyme B-,EBV-。

4.Nasal NK/T(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CD2+,CD3ε(cy)+,CD3-,CD56+,Granzyme B+,EBV+。

7.NHL中常见的染色体易位

表2NHL中常见的染色体易位

易位NHL 受累基因

t(8;14)(q24;q32)Burkitt淋巴瘤c-myc-IgH

t(2;8)(p12;q24)Burkitt淋巴瘤Igκ-c-myc

t(8;22)(q24;q11)Burkitt淋巴瘤c-myc-Igλ

t(11;14)(q13;q32)套细胞淋巴瘤cyclinD1-IgH

t(14;18)(q32;q21)滤泡型淋巴瘤IgH-bcl-2

t(3;var)(q27;var)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6-var

t(11;18)(q21;q21)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api-2-mlt

t(1;14)(p22;q32)低度恶性MALT淋巴瘤bcl-10-IgH

t(2;5)(p23;q35)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npm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波检查:能发现直径>2cm的淋巴结,但不能鉴别增大的淋巴结究竟是肿瘤侵犯还是反应性增生或慢性炎症。超声波检查能发现肝、脾肿大及肝脾中明显的肿瘤结节,但当肝、脾大小正常而有弥漫性浸润时,无法证实肝、脾侵犯。

2.CT及MRI扫描:能发现下肢淋巴结造影所不能发现的淋巴结组,如肠系膜、膈脚后、胰周、肝门、腹动脉等处的淋巴结。CT还能发现脏器等病变,特别是肾实质病变,更易发现直接的结外侵犯。但CT扫描也有局限性,首先以淋巴结的大小来判断有无病变,不能观察内部结构,因此常将一部分反应性增生也误诊为阳性;其次CT显示的盆腔淋巴结不如下肢淋巴结造影明确。

3.PET是一种新型发展迅速的能检测肿瘤和正常组织代谢差异的功能性影像学技术,其目前正被广泛用于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各个方面。常用的用于标记放射性核素有18F、11C、15O和12N等。根据示踪剂不同,可以检测到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的糖代谢,氨基酸转运活性和DNA复制能力的差异性,因而可能是一重要功能性检测手段。

表3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AJCC 2005年)推荐的淋巴瘤病人的诊断性检查A.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

1.组织活检,并由有资格的病理学专家作出诊断

2.病史,应特别注意发热及持续时间以及在过去的6个月内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超过平时体重的10%

3.体格检查

4.实验室检查

a.全血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肝功能检查

5.放射线检查

a.胸部X线平片

b.胸部、腹部和盆腔CT

c.镓(Ga)扫描

6.骨髓活检

B.补充的检查项目

1.如果有可能影响治疗决策,行剖腹探查术和脾切除术

2.如果有明显的肝受侵的临床征象,行肝活检(针吸)

3.选择有骨痛的病人,行骨的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4.头颈部有结内或结外受侵表现时,行头颈部CT检查,用以明确病变范围

5.对于有胃肠道症状的病人,行胃镜检查和/或胃肠道系列检查

6.对于怀疑有脊椎受侵的病人,行脊椎的MRI检查

7.对于Ⅳ期病变和有骨髓受侵、睾丸受侵或脑膜受侵的病人,行脑脊液的细胞学检查

(四)分类、分期

表4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B细胞前B细胞肿瘤

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ALL/LBL)*

成熟(周围)B细胞肿瘤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CLL/SLL)

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

B-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伴/不伴绒毛状淋巴细胞(SMZL)

毛细胞白血病(HCL)

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PCM/PCL)*

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MZL)*

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伴/不伴单核细胞样B细胞(MZL)

滤泡性淋巴瘤(FL)*

套细胞淋巴瘤(MCL)*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伯基特淋巴瘤(BL)*

*为常见类型

表5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T细胞和NK细胞前T细胞肿瘤

前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LBL/ALL)*

成熟(周围)T细胞肿瘤

T-前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

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CL)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 TL/L)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NK/TCL)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ITCL)

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HSTCL)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LTCL)

蕈样肉芽肿/Sezary综合征(MF/SS)*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裸细胞性,原发性皮肤型*

周围T细胞淋巴瘤,无其他特征(PTCL)*

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ITCL)*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T和裸细胞性,原发性系统型*

*为常见类型

表6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霍奇金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结节硬化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级和2级(NSHL)*

富于淋巴细胞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LRCHL)

混合细胞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MCHL)*

淋巴细胞消减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LDHL)

*为常见类型

表7 WHO淋巴瘤分类中各类型的侵袭性

B细胞肿瘤 T和NK细胞肿瘤惰性淋巴瘤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

覃样霉菌病/SS

胞淋巴瘤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慢性)

滤泡性淋巴瘤(I,II级)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

侵袭性淋巴瘤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滤泡性淋巴瘤(III级)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套细胞淋巴瘤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浆细胞骨髓瘤/浆细胞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裸细

胞)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成人T细胞白血病(急性)

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前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前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

表8 Cotswolds临床分期

(用于HL,NHL可参照使用)

分期特点

I 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或单个淋巴组织(如脾、胸腺、韦氏咽环)

II 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纵隔是单个淋巴结区,双侧肺门淋巴结则为两个区);受累部位的数目可标在后面

III 病变累及横膈两侧两个以上淋巴结区或结构(脾可认为是一个淋巴结)III1伴有或不伴有脾门、腹腔或肝门淋巴结受累

III2伴有主动脉旁、盆腔或肠系膜淋巴结受累

IV 累及除“E”以外的结外器官(如骨髓、肝脏)

A 无全身症状

B 有全身症状

E 病变累及单个结外部位或病变淋巴结附近的结外部位

X 巨大病变(肿块最大直径超过10厘米,纵隔肿块宽度超过胸廓最大横径的1/3)

【鉴别诊断】

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被误诊,例如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恶性淋巴瘤患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诊断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因此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恶性淋巴瘤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急性淋巴结炎:有明显的局部感染灶(如扁桃体炎、咽炎、龋齿等)及所属区域淋巴结肿大,伴红、肿、热、痛等急性期表现,淋巴结质地柔软,活动,一般不超过2~3 cm 大小,数量一般有1~3个,但若有菌血症可致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应用抗生素后可迅速退缩。

2.慢性淋巴结炎:一般的慢性淋巴结炎多有感染灶,如足癣感染,可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急性感染过程,急性期过后,淋巴结缩小,疼痛消失,缩小的淋巴结可存在多年而不发展,但无明显原因的双侧滑车上或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则应重视。

3.淋巴结结核:为特殊性慢性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以颈部多见,多伴有肺结核,如果伴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则与恶性淋巴瘤不易区别,可数个淋巴结肿大呈串珠样或破溃流出干酪样坏死物,破溃后,伤口往往不易愈合,俗称“老鼠疮”。凡病情发生改变时,应尽可能取得病理或细胞学证据,以免误诊、误治。

4.结节病: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人,多侵及淋巴结,可以多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结节病的确诊需取活检。

5.坏死性淋巴结炎:该病在中国多见,约占颈部淋巴结活检的3%~9%。多为青壮年,年龄在10~30岁多见,女性多见。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周围血白细胞数不高,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酷似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确诊需行淋巴结活检。

6.淋巴结转移性病变: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最常见于消化道和呼吸道恶性肿瘤的转移,其次为甲状腺、咽喉等组织部位的恶性肿瘤的转移。

【中医治疗】

(一)辩证论治

1.寒痰凝滞证

证候:多见于早期,症见颈项、腋下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渐渐增大,质地坚硬,不痒不痛。无发热及盗汗,面色苍白.或见形寒肢冷、体倦乏力,小便清,大便或软或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散寒凝,化痰散结

方药:阳和汤加减

熟地30g,鹿角胶、皂角刺、制南星、法半夏、僵蚕各9g,白芥子、全蝎各6g,肉桂、生甘草各3g,姜炭、麻黄各2g

2.气郁痰结证

证候: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痞块,颈项、腋下或腹股沟等处肿核累累或局部肿胀,或伴低热、盗汗,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消瘰丸加减

生牡蛎30g,玄参、夏枯草、猫爪草各15g,柴胡、川芎各9g,白芍、枳壳、香附、郁金、浙贝母各12g ,炙甘草6g

3.痰热蕴结证

证候: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见脘腹痞块。发热较甚,常有盗汗,口干口渴,心烦失眠,或见皮肤瘙痒,或身目发黄,大便干结或见便血,小便短少,舌质红或红绛尤苔,脉细数。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方药:连翘消毒饮加减

玄参30g,连翘、葛根、天花粉、夏枯草、猫爪草各15g,蚤休12g,黄芩、赤芍、栀子、山豆根各9g,甘草6g

4.肝肾阴虚证

证候:多见于晚期或多程化/放疗后,症见颈部或腹股沟等处肿核或大或小,或见脘腹痞块,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腰酸耳鸣,头晕目眩,舌红少苔或尤苔,脉弦细或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软坚散结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生地、生牡蛎各30g,山萸肉、淮山药、女贞子、早莲草、昆布各15g,茯苓、泽泻、牡丹皮各12g,知母、黄柏各10g)

5.气血两虚证

证候:全身淋巴结肿大剧增,时有低热,身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法:益气养血,软坚散结

方药:香贝养荣汤加减(香附10克,贝母10克,人参10克,生炙芪各30克,当归15克,杭白芍30克,生熟地各15克,川芎10克,猪茯苓各30克,焦白术15克,夏枯草30克,干蟾皮8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10克)。

6.手术前后,放、化疗期间的中医辨证治疗:

①术前中医治疗:以手术作为治疗手段的恶性淋巴瘤适应症很局限,主要包括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脾脏以及其他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术前治疗以扶正培本,理气解郁,?化痰软坚为主,药物组成:生炙芪各30克,猪茯苓各30克,当归15克,?赤白芍各15克,柴胡10克,生草10克,夏枯草30克,白芥子10克,?白僵蚕10克,胆星15克,山慈菇30,黄芩10克。

②术后中医治疗:以补益气血,调理脾胃为主。?药物组成:生炙芪各30克,炒白术15克,猪茯苓各30克,党参10克,当归15?克,生熟地各10克,枸杞子15克,香橼皮10克,砂仁6克,炙甘草10克,丹参30克,焦三仙各10克。

③放疗期间燥热之邪,耗气伤阴,治疗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药物组成:水牛角10克,金银花1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夏枯草30克,黄芩10克,沙参15克,天麦冬各15克,石斛15克,?生炙芪各15克,猪茯苓30克,丹参30克。

④化疗期间血分有热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选西角地黄汤合消瘰丸;血象下降明显者,宜补益肝肾,活血生血,?方选二至丸合当归四物汤;胃肠反应明显者,宜养胃生津,?降逆止呕,方选益胃汤合旋复代赭汤。

随症加减:发热不退者,加生熟石膏、银柴胡、丹皮、水牛角、?熊胆粉等;盗汗不止者,加浮小麦、生龙牡、生黄芪、五味子;皮肤搔痒者,加白藓皮、白蒺藜、蝉蜕等;骨骼酸痛者,加桑寄生、杜仲、仙鹤草、羌活等;贫血者,加紫河车、仙鹤草、鸡血藤、?阿胶等;肝脾肿大者,加三棱,莪术,鳖甲以及鳖甲煎丸,大黄蟄虫丸等;口腔溃疡,加花粉,石斛,儿茶,乌梅,沙参;恶性胸腔积液,临床上遣方用药多以椒目瓜篓汤、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丸、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为主方。

(二)其他治疗

1.常用口服中成药:当归芦荟丸、西黄丸、小金丹、六神丸、复方红豆杉胶囊、平消胶囊、大补阴丸、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

2.中药静脉制剂: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鸦胆子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

3.外治法:

①神功散《医宗金鉴》方:整文蛤(钻孔)1枚,金头蜈蚣(研粗末)1条。将蜈蚣末装人文蛤内,纸糊封口,外再用西纸糊7层,晒干,面麸拌炒,以纸黑焦为度,去纸研极细末,加麝香1分(0.3g),再研匀,陈醋调稠。温敷坚硬核处,外用薄纸盖之,每日1 换。适用于瘰疬未溃之证,具有解毒消肿散结止痛功效。

②千槌紫金膏(《疮疡外用本草》)方:蓖麻仁450g,血竭、儿茶、乳香、没药各90g,广丹150g,银朱21g,松香750g,柞如泥。隔水炖一昼夜。摊于布或纸上约一分厚。临用炸化贴患处。具有拔毒消肿止痛功效。用于石疽初起红肿尚未酿脓者。

4.针灸法

①寒痰凝滞

穴位: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阴陵泉。

配穴:颈部恶核可加外关、天井。

方法:毫针刺,泻法,或加灸,每日1次。

②气郁痰结

穴位:太冲、足三里、阳陵泉、曲泉。

配穴:如气郁化火,症见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可加悬钟、三阴交;胸闷呕恶加内关。

方法:毫针刺,泻法,不灸,每日1次。

③痰热蕴结

穴位:合谷、内关、曲池、尺泽。

配穴:如见高热不退,可加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腹胀便秘加上巨虚、丰隆。方法:毫针刺,泻法,不灸,每日1 次。

④肝肾阴虚

穴位:太溪、三阴交、中都、阴谷。

配穴:潮热、盗汗者,加鱼际、劳宫;如兼肝火旺盛,可加太冲、阴陵泉。

方法:毫针刺,平补平泻法,不灸,每日1 次。

⑤气血两虚

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配穴:如见神疲畏寒,可加灸命门、气海俞;如见恶心呕吐,可加内关。

方法:毫针用补法,配合灸治,每日1 次。

【西医治疗】

【疗效标准】

【名老中医经验】

一、余桂清诊治经验恶性淋巴瘤经验

余老认为第一阶段要充分祛邪,最大限度地降低肿瘤负荷;第二阶段要重视保护骨髓和免疫功能;第三阶段再次强化治疗消灭残余癌细胞;第四阶段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使病情巩固,使病人得到较好的康复。在恶性淋巴瘤中医辨证过程中,认为应抓住以下关键点:

1.辨阴阳

阴阳是八纲辨证之总纲。风火热结属阳应以清热解毒为主,但很多恶性淋巴瘤是由寒痰凝滞所引起,隶属阴疽范畴。全身证候一派寒象;局部肿块,推之不动,坚硬如石,皮色如常,但肿不红,秉性属阴,治当湿阳散寒,化阴为阳。

2.辨病位

恶性淋巴瘤病位不同,病因各异,因之治疗亦常不一致。例如颈部恶性淋巴瘤,病因多由痰气交阻,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理气消积。

3.辨寒热

恶性淋巴瘤病人常出现寒证与热证两种不同的证候。寒证面色苍白,畏寒,四肢欠温,喜热饮,小便清,大便溏。舌淡苔白,脉迟,治宜温之;热证面红,发热,口渴喜冷,烦躁,尿少而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之。在临证中,可有真寒假热及真热假寒,故应慎辨之。

4.辨虚实

虚实是辨别机体强弱、病邪盛衰之纲领。虚证多见神靡苍白,少气懒言,心悸气短,大便溏稀,舌淡脉细等证;实证多见痰饮积聚,气结瘀块,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紫暗,舌苔厚腻,脉洪数有力等。从临证而论,恶性淋巴瘤病人常有虚实夹杂,在处理上要辨明正邪盛衰。

二、陈锐深教授治疗恶性淋巴瘤经验

陈锐深教授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经验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注重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治疗首重健脾化痰;注重理气活血药的应用;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脾虚、痰邪、瘀血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治疗上应重视健脾、化痰、理气、活血。

陈锐深教授认为,本病或表现为寒痰凝滞,或表现为痰热蕴结,或表现为痰瘀互结,都离不开“痰”邪。因此,针对临床上寒痰凝滞、痰热蕴结、痰毒瘀阻、气血两虚四型,常采用的治法为健脾温阳化痰,软坚散结;临床常用的健脾化痰药有党参、白术、苡薏仁、茯苓、猫爪草、半夏、南星、浙贝等。临床中尤以痰瘀互结为多,具体表现为颈、腋及腹股沟等处痰核累累,推之不移,经久不消,或胁下有疒徵积,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或涩。即使其它证型中亦不同程度地夹杂着“瘀”的表现,治疗上始终要在健脾化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理气活血治法,方可药半功倍。常用的药物有青皮、枳实、田七、乳香、没药、丹参、三棱、莪术等。

三、赵树珍主任医师诊治恶性淋巴瘤经验

赵树珍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发病虽与正虚有关,但早期则以痰凝结滞为基本病理。治疗当宜祛邪为主,化痰散结为先。由于引起痰凝的原因错综复杂,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症当以辨证定归依,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可拘执于温通一法。临床以半夏、天南星、夏枯草、海藻、山慈菇、牡颇、穿山甲片、海浮石为化痰散结基本方,结合辨证随症加减。

如热毒塞盛,痰热结滞,发热烦躁,口干欲饮,苔黄脉数者,酌加金银花、连翘、天葵子、重楼、三叶青、板蓝根、瓜篓以清热解毒散结;寒痰凝滞,形寒肢冷,神倦面白,舌质

淡,脉沉者,加麻黄、肉桂、鹿角片、白芥子、皂角刺等,温阳散寒以祛痰;阴虚痰滞,低热盗汗,舌质红,脉细者,加生地黄、玄参、地骨皮、牡丹皮、天门冬等,以清热养阴、化痰散结;痰瘀互阻,口干不欲饮,腹部癥块,舌黯,脉涩者,加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地鳖虫、莪术以活血散瘀、化痰散结;脾虚痰湿,倦怠乏力,脘腹痞闷,便溏苔腻者,加党参、苍术、白术、厚朴、茯苓、砂仁、蔻仁等以健脾化湿、涤痰散结;痰气交阻,肋胁胀痛,胸闷嗳气,腹胀,脉弦者,酌加柴胡、青皮、郁金、香附、旋复花等以疏肝解郁、行气化痰。

化疗中出现的食欲减退,脘腹饱满,恶心呕吐,便溏腹泻,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所致,宜健脾行气,和胃降逆,以香砂六君子、旋复代赭汤化栽;血象三系减少,乃脾肾受累,化生乏源之故,宜补脾益肾,填精补血,药用黄芪、孩儿参、黄精、熟地黄、补骨脂、淫羊霍、枸杞子、菟丝子、仙鹤草等;放疗引起的口干欲饮、局部灼热肿痛、舌光少苔,为热毒灼津伤络所致,宜养阴清热、凉血活血,以增液汤加减,药如生地黄、玄参、麦冬、北沙参、乌梅、赤芍、牡丹皮等。手术后,元气损伤,气血未复,常见头昏乏力,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自汗盗汗,则宜补气养血为主,八珍汤或大补元煎化栽。

赵树珍主任医师认为淋巴瘤康复阶段乃以正虚邪留为特征,正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治疗宜扶正为主,首当健脾,同时兼顾祛邪抗癌。

2.曹洋,罗定新,陈锐深教授治疗恶性淋巴瘤经验摭拾. ChineseArchiv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02,20(1):22,36

3.孙大兴,裘维焰.赵树珍主任医师诊治恶性淋巴瘤经验.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3):45~46

霍奇金淋巴瘤7页

病理 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特点为: (1)病变部位淋巴结的正常淋巴组织结构全部或部分破坏。 (2)呈现多种非肿瘤性反应性细胞成分,多为淋巴细胞,并可见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纤维组织等。在多种反应性细胞成分背景中散在数量不等的典型RS细胞及其变异型。它们是霍奇金淋巴瘤真正的肿瘤细胞。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RS细胞CD15及CD30抗原表达阳性,是识别RS细胞的重要免疫标志。最新检测证明RS细胞来源于淋巴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向邻近的淋巴结及向远处扩散;原发于淋巴结外的霍奇金淋巴瘤少见。霍奇金淋巴瘤累及的淋巴结肿大,早期无粘连,可活动,如侵入邻近组织则不易推动。淋巴结互相粘连,形成结节状巨大肿块。切面呈白色鱼肉状,可有黄色的小灶性坏死。[1] 疾病分类 最新的WHO分类将霍奇金淋巴瘤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nodular lymphocyte-predominant,NLPH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L)。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组织学表现多呈结节性生长方式,背景多为淋巴细胞及上皮样组织细胞,典型的RS细胞罕见,大多数为变异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称L/H(lymphocytic/ histocytic)细胞,细胞核呈多形性有空泡,核仁小,近核周,似“爆玉米花样”,故又称爆玉米花(popcorn)细胞,L/H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a)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阳性而CD15及CD30均阴性。临床多表现颈部局限性病变,局部治疗疗效好,预后好。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又分为结节硬化型(nodular sclerosis)、富于淋巴细胞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lymphocyte-rich classical HL)、混合细胞型(mixed cellularity HL)和淋巴细胞消减型(lymphocyte depletion HL)4个亚型。这其中在我国混合细胞型最常见,结节硬化型次之,淋巴细胞消减型最少见,淋巴细胞为主型较易向其他各型转化。组织学亚型是决定患者临床表现、预后和选择治疗方案的主要因素。 发病原因 霍奇金淋巴瘤至今病因不明,EB病毒的病因研究最受关注,约50%患者的RS 细胞中可检出EB病毒基因组片段。已知具有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霍奇金

原发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

原发性淋巴瘤症状诊断 一、症状体征: 1、霍奇金病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见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 占60%~80%),左多于右,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触诊有软骨样感觉,如果淋巴结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少数患者仅有深部而无前浅表淋巴结肿大,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压迫邻近器官,表现的压迫症状,例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致咳嗽、胸闷、气促、肺不张及上腔静脉压迫症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硬膜外肿块导致脊髓压迫症等。另有一些HD病人(30%~50%)以原因不明的特许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这类患者一般年龄稍大,男性较多,病变较为弥散,常已有腹膜后淋巴结累及。发热后部分患者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热)约见于1/6患者。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多为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全身瘙痒可为HD的唯一全身症状。 体验脾肿大者并不常见,约10%左右,脾受累表明有血源播散。肝实质受侵引起肿大和肝区压痛,少数有黄疸。肝病变系脾通过静脉播散而来,所以肝较脾肿大为少。 HD尚可侵犯各系统或器官:例如肺实质轻浸润、胸腔积液、骨髓引起骨痛、腰椎或胸椎破坏,以及脊髓压迫症等。带状疱疹好发于HD,约占5%~16%。 2、非霍奇金淋巴瘤 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但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男较女为多。大多也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见表现,但较HD为少。分化不良性淋巴细胞易侵犯纵隔。肿大的淋巴结也可引起相应压迫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仅见于24%患者。大多为晚期或病变较弥散者。全身瘙痒很少见。除淋巴细胞分化良好型外,NHL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扩散。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 一、概述 恶性淋巴瘤(也称为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公布的数据,2003年至2013年,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淋巴瘤诊疗行为,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制订我国常见病理类型恶性淋巴瘤的诊疗规范。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血沉、乙肝和丙肝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或)活检等。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侵危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核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窥镜等。 1.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 2.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 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 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CT 增强者,或者作为CT 发现可疑病变后的进一步检查。 3.PET-CT:除惰性淋巴瘤外,PET-CT 推荐用于有条件者的肿瘤分期与再分期、疗效监测、肿瘤残存及复发时的检查;PET-CT 对于疗效和预后预测好于其他方法,可以选择性使用。 4.超声:一般不用于淋巴瘤的分期。对于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如睾丸、乳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诊具有优势,可以常规使用;对于腹部、盆腔淋巴结可以选择性使用;对于肝、脾、肾、子宫等腹盆腔实质性器官的评估,可以作为CT 和MRI 的补充,尤其是不能行增强CT 时。超声可用于引导穿刺活检、胸腹水抽液和引流。 (五)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的组织样本应首选切除病变或切取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位于浅表淋巴结,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 腋窝淋巴结。粗针穿刺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最好是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粗针或细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来诊断。淋巴瘤的病理诊断需综合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尚无一种技术可以单独定义为金标准。

原发性肋骨恶性淋巴瘤一例

#病例报告 # 图1 CT 平扫:肋骨呈溶骨性侵蚀性破坏,周围软组织包绕,其内侧近脊柱旁可见一软组织向胸腔膨凸,其临近肋骨未见破坏 图2 CT 平扫:软组织比骨破坏范围大,凸向胸腔,并推压肌肉向后外膨隆,与肌肉分界尚清晰 图3 病理:镜下见大小不等的核裂细胞和无核裂细胞,两者数量相近,呈弥漫性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白细胞共同抗原(LCA)阳性,提示为恶性淋巴瘤作者单位:361004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厦门中山医院影像科 原发性肋骨恶性淋巴瘤一例 叶锋 康江河 李怀波 王金岸 患者 男,24岁。发现右后胸壁肿物伴右胸背疼痛2个月,疼痛呈间歇性发作,无放射痛,深呼吸时明显;无发热及盗汗症状。体检:右肩胛下区隆起,无红肿及触痛,相当于第9肋骨后段可触及一约6cm @5cm 大小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晰。肝脾肋下未及,全身未扪及肿大淋巴结。B 型超声示肝脾正常,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正常。 一、影像学表现 胸部平片示右第9后肋骨质破坏,局部软组织肿胀。CT 平扫可见右后胸壁局部肋骨溶骨性浸润性破坏,外周局部骨硬化,周围软组织肿块包绕,肿块推压肌肉向后外侧膨隆,并凸向胸腔,边界尚清晰,其内上方近脊柱旁见一局限性软组织向胸腔内膨凸(图1,2)。右侧胸膜腔少量积液,双肺野清晰。 二、手术病理 术中见右第9、10肋骨后段及肋间肿块,大小约为7cm @5cm @5cm,质硬,见骨质破坏,累及壁层胸膜,未侵及背阔肌、前锯肌及第8、11肋骨。另于第9肋间脊柱旁见一3cm @2cm 肿块,质中,未累及肋骨。病理: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裂-无裂型,中度恶性。免疫组织化学: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及B 细胞相关抗原(CD20)为阳性;CD3、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CD15、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 MA)、结蛋白(DES)、S -100蛋白、突触素(SYN)、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HMB45)均为阴性;甲基绿派洛宁染色(MGP)及糖原染色(PAS)阴性,网状纤维染色(RF)围绕单个细胞(图3)。随访6个月,患者已行化疗5个疗程,一般状况良好,复查未见异常。 三、讨论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少见,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约占5%。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中年人,男B 女约为2B 1[2]。原发者多为单骨发病,继发者则为多骨受累,好发部位为股骨、骨盆及脊柱。原发于肋骨者罕见,Nishi yama 等[3]曾报道1例。X 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有时可见溶骨病变中夹杂一些成骨性变化,骨膜反应少见,局部见软组织肿块。C T 不仅能清楚显示骨破坏的特征,还可清楚地显示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主要表现:(1)既有不规则溶骨性破坏,又有膨胀性骨破坏,破坏区周围可见局部骨硬化;(2)骨破坏穿破骨皮质时,邻近软组织内软组织肿块较多见,且往往比骨破坏范围大;(3)有时可见少许骨膜反应。 影像诊断对确诊淋巴瘤是原发还是继发有价值[4],原发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标准为:(1)首诊时只有单骨受侵;(2)受侵的骨骼组织学确诊为淋巴瘤;(3)首诊时只有骨骼病变,或只有区域性淋巴结受累。不符合上述标准者则诊断为继发性。本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于肋骨者,需同其他致肋骨破坏的病变相鉴别。表现为胸壁肿块且伴有肋骨破坏的最常见肿瘤是转移和小圆形细胞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尤文肉瘤、成神经细胞瘤)[5]。转移瘤常有原发肿瘤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临床上可发现原发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典型X 线表现及尿本-周蛋白阳性,较易鉴别;尤文肉瘤及转移性成神经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小,前者多见于青少年,后者多见于儿童,临床症状均较明显,尤文肉瘤可有明显的骨膜反应,而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多不相对应,可资鉴

2020年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临床上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特征: 1、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1)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此型淋巴瘤TDT,CD7,cCD3表达最具特征。同时还可表达CD38,CD2,CD5,CD10;LCA,CD3常阴性。髓系相关抗原CD13和/或CD33在此型中常有表达。 (2)T前淋巴细胞淋巴瘤(T-P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约60%病例CD4+/CD8-,而CD4+/CD8+或CD4-/CD8+较少,不表达TDT,CD10可与T-LBL区别。 (3)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绝大部分病例呈CD4+/CD8-,通常不表达CD7,特征为几乎全部病例CD25阳性,粒酶B,TIA-1阴性。 (4)NK-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表达CD56、CD3,多数病例表达粒酶B、穿孔系,约90%以上病例表达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TIA-1。一般不表达CD4/CD8、CD25、CD57,B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化抗原阴性。 (5)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LT):CD45R0、CD3阳性,通常CD4阳性细胞多于CD8+,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CD21阳性,常可异常表达CD5、CD7。 (6)外周T细胞淋巴瘤(PTL):T细胞相关抗原阳性,但常有部分丢失,尤以CD7、CD5多见,以大细胞为主者,可见CD30+/-,但ALK、EMA阴性可与ALCL区别。 (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特征性肿瘤大细胞表达CD30,多数表达EMA,约10-20%表达CD15,须注意与HL区别。60-80%表达ALK,据报导此标记物阳性表达者5年生成率可达80%,儿童常ALK、EMA共表达,成人多为 ALK+/EMA-或ALK-/EMA+。ALCL在多数情况下仅表达少数T细胞相关抗原,通常CD45R0,CD2、CD4阳性,而CD3、CD5、CD7常不表达。 2.B细胞恶性淋巴瘤: (1)前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瘤细胞表达TdT、HLA-DR,CD79a,几乎全部病例表达CD19、大多数病例表达CD10,还不同程度表达cCD22。LCA、CD20常阴性。 (2)B前淋巴细胞淋巴瘤(B-PLL):强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1/3病例可异常表达CD5,SIg阳性。不表达CD23可与CLL/SLL鉴别。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CLL/SLL):同时表达CD5、CD23、CD43及B细胞相关抗原,但CD20表达可能很弱。不表达CD10、CyclinD1。CD5异常表达为其持征,但CD5对组织处理,尤其是组织固定要求较高,要注意假阴性。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组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 参加本指南制定的人员(按汉语拼音排列): 曹君1、曹军宁1、陈治宇1、郭海宜1、郭晔1、胡夕春1、洪小南1、吕方芳1、刘晓健1、 李小秋3、罗志国1、马学军2、潘自强2、孙慧1、王碧芸1、王惠杰1、王佳蕾1、王磊苹1、王中华1、吴向华1、印季良1、应江山1、张文1、赵欣旻1、郑春雷1、朱晓东1、朱雄增3、左云霞1。 注:1化疗科、2放疗科、3病理科 2009年9月(第二版) 1

霍奇金淋巴瘤 一.WHO分类: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NSHL) 混合细胞型(MCHL) 淋巴细胞削减型(LDHL) 富于淋巴细胞型(LRCHL) 二.分期 I期:病变累及单个淋巴结区 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 E II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2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区 I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它的区域淋巴结, E 伴或不伴横膈同侧的其它淋巴结区受累 ) *注明受累的淋巴结区数目(如II 3 III期:病变累及横膈两侧淋巴结区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加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III E III 期:病变累及脾脏,加以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 S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脾脏,加横膈两侧淋巴结III E+S 区受累 IV期:弥漫性(多灶性)侵犯1个或以上淋巴结外器官,伴或不伴相关淋巴结受累;或侵犯单个结外器官伴远处(非区域)淋巴结受累 另外根据有无全身症状分为A、B。 A 无全身症状 B 有以下一个以上症状:不能解释的发热>38℃;盗汗;体重减轻>10% 三.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免疫亚型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 NLPHL)

肿瘤科工作总结范文

肿瘤科工作总结范文 医院肿瘤科工作总结 肿瘤科的病人敏感而脆弱,他们面对的是生命的即将凋逝,存感于心的只剩恐惧和害怕,而此时,他们往往因为缺乏关爱和疏导,导致其失意,连看世界的色彩都已完全消退,他们只看到世界的灰暗,生命的变幻无常。如果稍不留心他们会用最决绝的方式来结束他们的痛苦。而身为肿瘤科的医生和护士,只有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要加倍的小心和以更多的时间来疏导病人,为他们解除内心的包袱,以轻松的心态配合治疗。 一、为了给予患者最优的治疗手段,我们引进大型先进设备,并且不断派出业务骨干到国内外大型医院进修学习,把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带到医院,带给患者。同时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适当的加以改进,希望能够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获益。您现在阅览的是 二、同时,医护人员为了解除肿瘤患者的内心包袱,每天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疏导病人,努力沟通,耐心交流,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疾病,并在此基础之上接受肿瘤的相关治疗,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微笑式的服务已经成为科室的基本准则,从而给患者带来家庭式的温暖与关爱。

三、对于疑难病人为了尽早明确病情,不定期的查房,会诊,上网在大型文献库里寻找类似的病例。对于危重的病人,积极抢救是必不可少的。 在全体医患人员的集体努力下,看着我们的病人身心经受住了考验,病情获得了维持或者有所好转,我们医护工作者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肿瘤科xx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医院各科室的支持下,我科全体同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室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自觉实践“ __”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全科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把大家的思想牢牢地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积极创建和谐科室,强化法制、医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廉洁行医的服务理念,培育遵纪守法,团结务实、向上的集体氛围。

恶性淋巴瘤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恶性淋巴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 恶性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2006年) 2006年12月

霍奇金淋巴瘤 一.WHO分类: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NDHL) 混合细胞型(MCHL) 淋巴细胞削减型(LDHL) 富含淋巴细胞型(LRHL)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 二.分期(COTSWALDS) I期:病变累及单个淋巴结区 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 E II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侧2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区 I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它的区域淋巴结, E 伴或不伴横膈同侧的其它淋巴结区受累 ) *注明受累的淋巴结区数目(如II 3 III期:病变累及横膈两侧淋巴结区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加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III E 期:病变累及脾脏,加以横膈两侧淋巴结区受累 III S III 期:病变局限侵犯单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和脾脏,加横膈两侧淋巴结E+S 区受累 IV期:弥漫性(多灶性)侵犯1个或以上淋巴结外器官,伴或不伴相关淋巴结受累;或侵犯单个结外器官伴远处(非区域)淋巴结受累 另外根据有无全身症状分为A、B。 A 无全身症状 B 有以下一个以上症状:不能解释的发热>38℃;盗汗;体重减轻>10% 三.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免疫亚型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redominant Hodgkin lymphoma, NLPHL) 肿瘤细胞(L&H细胞)表达CD45、CD20、CD79a、BCL6,Oct2+/BOB.1+,不表达CD15、CD30(少数病例CD30弱阳性),大多数病例肿瘤细胞还表达EMA、J链、CD75、及免疫球蛋白轻、重链。肿瘤细胞常被CD3+、CD57+的反应性小T细胞所围绕而形成花环样结构。但肿瘤细胞所在的淋巴样大结节基本由反应性小B细胞(CD20+、CD79a+)所构成。 临床实践中,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辅助诊断NLPHL常用抗体组合及典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45(LCA)+、CD20(L26)+、CD79a+、EMA+/-、CD15-、CD30-/+、CD3-、CD45RO(UCHL1)-、CD68(KP1)-、Ki-67+(检测瘤细胞增殖活性),背景细胞多为CD20+的小B细胞和散在分布的CD57+的T细胞。 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CHL)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LRCHL)、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NSHL)、混和细胞型霍奇金淋巴瘤(MCHL)、和淋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淋巴瘤(lyph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淋巴瘤的确诊发病率为5.94/10万,2015年预计发病率约为6.89/10万。由于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治疗原则各有不同,为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配合抗肿瘤药品供应保障有关政策调整,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现对《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进行修订和更新。 二、淋巴瘤的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等进行诊断。 (一)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症状包括全身和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皮肤瘙痒和乏力等。局部症状取决于病变不同的原发和受侵部位,淋巴瘤可以原发于身体的任何器官和组织,通常分为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两大类。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如有以上述症状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就诊时,应予以重视,并尽早转诊至上级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 (二)体格检查 应特别注意不同区域的淋巴结是否增大、肝脾的大小、

伴随体征和一般状态等。 (三)实验室检查 应完成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以及骨髓穿刺细胞学和活检等,还应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筛查在内的相关感染性筛查。对原发胃的黏膜相关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染色检查;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应进行外周血EB病毒DNA滴度检测。对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风险的患者应进行腰穿,予以脑脊液生化、常规和细胞学等检查。 (四)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和内镜等。 1. CT:目前仍作为淋巴瘤分期、再分期、疗效评价和随诊的最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无碘对比剂禁忌证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增强CT扫描。 2. MRI:对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髓和肌肉部位的病变应首选MRI检查;对于肝、脾、肾脏、子宫等实质器官病变可以选择或者首选MRI检查,尤其对于不宜行增强CT扫描者,

恶性淋巴瘤习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Ⅰ期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首选下列哪项治疗?() A.手术+化疗 B.抗HP治疗 C.手术 D.放疗 E.手术+放疗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淋巴瘤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见于()。 A.Ⅳ期患者 B.骨髓侵犯 C.中枢神经系统受侵 D.睾丸受侵 E.以上都正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可采用下列的化疗方案是()。 A.HDC/AHSCT B.ABVD C.BEACOPP D.StanfordV E.以上均正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是淋巴瘤患者往往合并贫血的原因?() A.以上均正确 B.骨髓侵犯 C.脾功能亢进 D.溶血 E.以上不完全正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淋巴瘤的B症状(AJCC第6版)下列正确的是()。 A.体重减轻<10% B.皮肤瘙痒 C.乏力 D.出汗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早期预后良好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最佳治疗方式()。 A.联合化疗+受累野放疗 B.单纯放疗 C.手术 D.单纯化疗 E.手术+受累野放疗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霍奇金淋巴瘤预后极好型有()。 A.病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或结节硬化型 B.女性 C.年龄<40岁 D.临床ⅠA期 E.以上均正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男性,58岁,因右腋窝肿块2周入院,手术后切除病检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完善相关检查,胸部、腹部CT均未见异常 ,骨髓细胞学未见淋巴瘤侵犯。下一步治疗方案应选择()。 A HOP方案化疗3周期+右腋窝放疗 B HOP方案化疗6周期 CHOP方案化疗3周期 D HOP方案化疗6周期+右腋窝放疗 E.右腋窝放疗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不属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是()。 A.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B.结节硬化型 C.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D.淋巴细胞衰减型 E.混合细胞型 [单选]"物流模数"的英文是() A.logisticsmodel B.logisticsmodulus

肿瘤科工作总结(最新篇)新选.

肿瘤科工作总结 肿瘤科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及医院各科室的支持下,我科全体同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室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切实加强政治思想工作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自觉实践出国留学的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全科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能够把大家的思想牢牢地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积极创建和谐科室,强化法制、医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廉洁行医的服务理念,培育遵纪守法,团结务实、向上的集体氛围。 二. 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1.抓好医疗护理质量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疗质量是重中之重,为此科室严格执行院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法规,对照科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逐条逐项进行详细梳理和全面整改,进一步建立建全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措施。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科室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力保证了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经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勤奋工作、我科未发生医疗质量问题。 抓好服务质量

我科坚持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医院强化服务年的各项措施,增强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感,努力形成以人为本、为患者着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服务宗旨,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病人及广大市民的需求。在工作中科主任、护士长、上级医生在重视医疗查房的同时,还定期进行有关服务质量方面的检查,通过查房形式及时了解病员对医护人员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全年共收到患者及家属表扬信20余次,锦旗3面,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三. 医疗及科研教学工作发展。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于去年8月份正式运行,使我院的肿瘤综合治疗水平会达到更高的台阶。201X年开展了三维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适型调强放疗与化疗协同治疗、放疗联合介入化疗,免疫治疗、热灌注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治疗头颈部癌、鼻咽癌、肺部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胃癌、肠癌、妇科恶性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等各脏器癌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在治疗多脏器转移的晚期肺癌,大肠癌和乳腺癌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疗效,有效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的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期。 同时,科室非常重视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科室还多次外请专家来科室进行学术讲座,派我科医生多次参加高级别学术研讨会,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诊治进展。发表SCI论文1篇。201X年9月举办了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消化道肿瘤治疗进展学习班,与会者达**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及社会影响。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作者:————————————————————————————————日期: ?

淋巴瘤病理规范化诊断专家共识 李小秋汝昆陈刚林素暇周小鸽高子芬刘卫平姜文奇朱雄增 恶性淋巴瘤(以下称“淋巴瘤”)是一组B、T或NK细胞起源、类型复杂的肿瘤总称,广义的淋巴组织肿瘤还包括组织细胞 和树突细胞来源的肿瘤。近年来,淋巴瘤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着淋巴瘤病理分类不断向前演进,也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适应淋巴瘤现代诊疗模式的需求,促进国内不同层次的病理科对淋巴瘤诊断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于2013年11月9日和2014年2月22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淋巴病理诊断相关流程与规范,现将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总结如下。一、淋巴瘤病理诊断总则目前,淋巴瘤的类型区分和诊断标准主要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 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WHO分类认为不同类型或亚型的淋巴瘤在其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各自具备独特的特征。对这些疾病的识别,因此也应建立于对上述参数全面评估、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淋巴瘤病理诊断整合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辅助检测技术。当前,对于绝大部分病例而言,经典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淋巴

瘤最主要的方法,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则是判断肿瘤免疫表型以及检测部分遗传学异常的重要手段。所以,几乎所有淋巴瘤病例均需接受包括免疫组化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之后方能确诊,部分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还需辅以其他必要的检测技术。淋巴瘤首次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切除或切取活检所获得的组织标本做出。一般而言,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不宜作为淋巴瘤确诊(特别是首诊)和分型的可靠依据,但可用于淋巴瘤疑似病例的初筛以及确诊病例的其他可疑受累灶或复发病变的确认,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白血病等非实体性肿瘤、体液标本或获得病变组织较为困难时),细胞学检查亦可用于疾病诊断,但通常需辅以细胞块制作、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或细胞遗传学分析等辅助检查。独特的临床特点也是某些类型淋巴瘤确诊的重要依据,因此,申请病理检查的临床医师有义务通过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向病理医师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活检部位等一般信息以及临床表现、影像学、内镜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阳性发现、既往病理检查记录等。病理医师亦可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直接与相关临床医师沟通或参加淋巴瘤病例临床多学科讨论等多种形式获得相关信息。二、标本获得、组织处理与切片制作足量、合格的诊断性组织是对淋巴瘤进行形态观察以及开展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标本获得、组织处理和切片制作等环节也因此直接影响到淋巴瘤

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

临床上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免疫表型特征: 1、T细胞和NK细胞淋巴瘤 (1)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此型淋巴瘤TDT,CD7,cCD3表达最具特征。同时还可表达CD38,CD2,CD5,CD10;LCA,CD3常阴性。髓系相关抗原CD13和/或CD33在此型中常有表达。 (2)T前淋巴细胞淋巴瘤(T-P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约60%病例CD4+/CD8-,而CD4+/CD8+或CD4-/CD8+较少,不表达TDT,CD10可与T-LBL区别。 (3)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表达T细胞相关抗原,绝大部分病例呈CD4+/CD8-,通常不表达CD7,特征为几乎全部病例CD25阳性,粒酶B,TIA-1阴性。 (4)NK-T细胞淋巴瘤:瘤细胞表达CD56、CD3,多数病例表达粒酶B、穿孔系,约90%以上病例表达细胞毒性颗粒相关蛋白TIA-1。一般不表达CD4/CD8、CD25、CD57,B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化抗原阴性。 (5)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LT):CD45R0、CD3阳性,通常CD4阳性细胞多于CD8+,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CD21阳性,常可异常表达CD5、CD7。 (6)外周T细胞淋巴瘤(PTL):T细胞相关抗原阳性,但常有部分丢失,尤以CD7、CD5多见,以大细胞为主者,可见CD30+/-,但ALK、EMA阴性可与ALCL区别。 (7)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特征性肿瘤大细胞表达CD30,多数表达EMA,约10-20%表达CD15,须注意与HL区别。60-80%表达ALK,据报导此标记物阳性表达者5年生成率可达80%,儿童常ALK、EMA共表达,成人多为ALK+/EMA-或ALK-/EMA+。ALCL 在多数情况下仅表达少数T细胞相关抗原,通常CD45R0,CD2、CD4阳性,而CD3、CD5、CD7常不表达。 2.B细胞恶性淋巴瘤: (1)前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瘤细胞表达TdT、HLA-DR,CD79a,几乎全部病例表达CD19、大多数病例表达CD10,还不同程度表达cCD22。LCA、CD20常阴性。 (2)B前淋巴细胞淋巴瘤(B-PLL):强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1/3病例可异常表达CD5,SIg阳性。不表达CD23可与CLL/SLL鉴别。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瘤(CLL/SLL):同时表达CD5、CD23、CD43及B 细胞相关抗原,但CD20表达可能很弱。不表达CD10、CyclinD1。CD5异常表达为其持征,但CD5对组织处理,尤其是组织固定要求较高,要注意假阴性。 (4)套细胞淋巴瘤(MCL): 同时表达CyclinD1、CD5和B细胞相关抗原,但CyclinD1敏感性较差,组织固定和抗原修复方式是染色的关键。近年推出的兔源性单抗效果好些。KI-67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此型不表达CD10、CD23,可与CLL/SLL、FL鉴别。

原发性骨淋巴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原发性骨淋巴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Oberling于1928年首先报道了本病。Parker和Jackson于1939年将它重新命名为原发性骨淋巴瘤(PLB)。临床表现为局部的骨骼疼痛,或触及逐渐增大的肿块,后期出现病理性骨折,可伴有周围软组织的肿胀、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CT或MRI检查可发现病变,需病理活检才能确诊。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放疗、化学和放射联合治疗。手术治疗对于原发性骨淋巴瘤的疗效不明显。 二病因原发性骨淋巴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其病理类型为B细胞型,多为弥漫性大细胞性,由于PLB 的发病率较低,统计资料的数量较少,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临床表现原发性骨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仅表现为局部病变,而无全身症状。患者常述局部骨痛、皮肤肿胀、活动障碍或触及肿块,肿块进行性增大,少数人表现为病理性骨折。本病的临床表现、病情的轻重、病程的发展在各例差别较大,与病变部位、病期及并发症有关。骨痛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仅有骨骼系统的浸润,表现为单纯的骨痛。约1/3的病人只有1处病变,1/3的病人有2处或2处以上的病变,部分病人既表现有骨痛,又有局部软组织的肿胀和疼痛,还有一小部分病人先有局部软组织的改变,后才有骨骼的病变。 病变最常见的部位是长骨,最多发的部位为股骨、髂骨、脊椎骨、上颌骨肋骨、下颌骨等部位。四检查1.X线检查 原发性骨淋巴瘤的X线表现多为溶骨性、“虫噬样”改变,在正常和病变骨骼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限,部分病人有骨皮质的破坏和缺损,很少有骨膜反应。部分病人表现为骨分离,即骨组织的正常部分与病变部分分离,也可表现为病理性骨折。 2.核素扫描 Te核素扫描可发现病变区域密度降低,周边区域密度增高。Ga核素扫描显示与之相反,病变区域密度增高,而周边降低。 3.MRI检查 骨骼系统的病变为破骨性、溶骨性、部分溶骨和部分硬化性及骨皮质的改变等。MRI对于原发性骨淋巴瘤的诊断敏感性较高,能发现其他检查阴性的原发性骨淋巴瘤,同时它还能发现周围结缔组织的病变。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类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组织学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多发于青壮年,但也可见于任何年龄。因其临床常见浅表淋巴结肿大,肿块坚韧,皮色不变,难消难溃,既溃难敛,中医可以“石疽”命名。 【诊断】 (一)临床症状 1.浅表淋巴结肿大:临床常见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质中度硬,富有弹性,多与皮肤不粘连,随病情发展可累及多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相互粘连,融合成块,如果压迫神经,可引起疼痛。少数患者仅有深部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何杰金氏病90%原发淋巴结,非何杰金淋巴瘤40-60%原发淋巴结。 2.多样性的临床征象:恶性淋巴瘤可原发或侵犯内脏器官,如肝、脾、纵隔、肺、胃肠道、咽淋巴环、脑、脊髓、骨髓、肾、乳腺、卵巢等,而表现相应内脏器官的病理解剖及功能障碍,呈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肝脾受累,见肝脾肿大,肝脾区疼痛,恶心,厌食,腹胀,腹泻,少数可发生黄疸。纵隔及肺受累,可致咳嗽,胸闷,气促,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等。侵及脑部,可出现头痛、恶性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同时,可伴有颅内占位相应部位的定位症状。侵及脑膜,可见颈项强直,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侵犯骨骼,多表现为溶骨性骨破坏,骨痛或病理骨折。病变累及骨髓,经骨髓穿吸涂片或活检,多可证实。严重者,血液学检查可伴有淋巴细胞增多或/和异常及幼稚淋巴细胞的出现,即所谓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化”,从而导致病人出现感染,出血等一系列危症。淋巴瘤侵犯胃肠道,可见腹部包块,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个别还可出现肠梗阻。 3.全身症状:30%-50%的何杰金病表现为持续发热,消瘦,盗汗,皮痒,乏力等症状。非何杰金淋巴瘤出现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较何杰金氏病为少,大多为晚期或病变较弥散者,全身瘙痒很少见。 (二)实验室诊断: 1.活体组织检查 确定诊断必需取活检,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在以下情况时应重视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最好及早取淋巴结作病理检查:①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在部位、硬度、活动度方面符合前述恶性淋巴瘤特点时;②“淋巴结核”、“慢性淋巴结炎”经正规疗程的抗结核或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时;③淋巴结肿大及发热虽有反复,但总的趋向为进展性;④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考虑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性,特别是伴有皮肤瘙痒、多汗、消瘦,以及发现表浅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双侧滑车上淋巴结肿大时;⑤已经确诊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后的观察期间有时发热或个别淋巴结肿大,也不一定都是“复发”,也可能是结核或其他病变。 尽量选择受炎症干扰较小的部位的淋巴结活检,结外侵犯的也尽可能取活检证实。针吸活检虽然有时对诊断有参考价值,但常常不能提供足够的材料以作出全面的诊断,因取到的组织细胞太少,既不能定性(或勉强可以定性),也多不能分型。 2.血象:大多数恶性淋巴瘤病例,血液检查结果正常。少数病例(10%~20%)血象变化较早,在就诊时常有轻或中等贫血。 3.骨髓象:骨髓是恶性淋巴瘤经常累及的部位,绝大多数为NHL。对骨髓受侵的诊断,最根本的是能取得真正的活检标本。 4.乳酸脱氢酶(LDH)、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沉、血清铜升高。 5.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

一位淋巴癌患者治疗四年的经验总结

一位淋巴癌患者治疗四年的经验总结 淋巴癌对中医来说属于比较容易治疗的癌症,这是因为多数的淋巴癌发展速度比较慢,短时间内不会侵犯重要的脏器,可以给中医留有较长的治疗时间,因此,淋巴癌的预后一般都比较好,五年存活率也比较高。 王先生,56岁,2010年12月来诊,患者于2008年5月确诊为“非何杰金氏病”,“套细胞淋巴瘤”,做过几次化疗,服过2年中药,来诊时病情复发,全身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患者在当地我的一位肝癌老患者的介绍下来诊,这位肝癌患者经过我们的个体化快速排瘤疗法远程治疗,当时已经存活了3年,由于路途遥远,这位淋巴癌患者同样不方便来北京,也是通过远程治疗,患者在电话中自述,这次病情复发,主要是服了大量的扶正固本中药所致,服完后淋巴结很快就肿了起来,我看了患者发过来的资料,同时患者在电话中详细的说了自己目前的主要症状,根据患者目前的症状,我们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的排瘤疗法治疗方案,虽然肿瘤不能排出来,但排瘤疗法对癌细胞的杀灭能力很强,可以使肿大的淋巴结缩小,升高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降至正常,患者治疗3个月后,升高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开始下降,同时由于排瘤疗法的药力过强,患者出现了腹泄,食欲差等副作用,患者自己停药,2015年1月,患者家属又打来电话,告知患者停药3年来在它处治疗,目前病情复发,白细胞又升高很多,淋巴结比以前增大,要求继续用排瘤疗法治疗,经过近半年的治疗,目前白细胞已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又出现了以前的副作用,这次患者没有停药,而是积极配合,经过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的副作用消失,目前在巩固治疗中,患者自确诊至今,已经7年,时间确实不短,按照癌症5年治疗时间的话,他已经超出了2年,这期间走了一段弯路,如果这3年不停药的话,可能早已康复,这是患者应该吸取的教训。

NKT细胞淋巴瘤 病例分析

【一般资料】 女性,66岁岁,退休 【主诉】 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伴纳差7天 【现病史】 1.患者女77岁。 2.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月余伴纳差7天”入院。 3.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自动体位。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较大,约 4.0*3.0cm,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病理征(—)。 4.门诊资料:2019-6-6外院颈部CT平扫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口咽左侧壁较对侧增厚,甲状腺密度减低并点状高密度钙化。2019-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 5.18*109/L,N82.5%,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可见多个淋巴结,部分明显肿大。 【既往史】 甲状腺功能减退10年余,口服药物治疗。 【查体】 T:37.9℃,P:19次/分,R:88次/分,BP:13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自动体位。颈软,气管居中。双侧颌下、

颈部、锁骨上、腋窝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左侧锁骨上较大,约4.0*3.0cm,质中,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可,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HR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双侧腹股沟可触及类似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感觉运动良好,病理征(—)。 【辅助检查】 2019-6-6外院颈部CT平扫示: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提示口咽左侧壁较对侧增厚,甲状腺密度减低并点状高密度钙化。2019-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5.18*109/L,N82.5%,全身浅表淋巴结彩超示:双侧颈部、腋窝、腹部、腹股沟可见多个淋巴结,部分明显肿大。2019-06-21,甲状腺癌:甲状腺球蛋白4000IU/ml明显异常。2019-06-21,心肌酶谱+CRP:a-羟丁酸脱氢酶455U/L,乳酸脱氢酶513U/L,C反应蛋白[CRP]35.98mg/L升高。粪常规、尿分析正常。结核抗体阴性。心梗三项正常。ENA全套正常。甲功五项TSH34.42升高,抗甲状腺球蛋白820.11升高。肿瘤标志物:CA125:44.09U/ml,CA153:45.5U/ml。2019-06-21,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白细胞计数4.9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4.4%升高。MR鼻咽MRI平扫:1、双侧鼻咽后壁、口咽侧壁软组织增厚,双侧咽隐窝稍变浅,请结合临床相关检查,必要时MR增强进一步检查。2、颈部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3、鼻窦炎。2019-06-24,ES胃镜常规:1、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2、食管裂孔疝?2019-06-24,单侧成人血培养A:血培养初级报告:培养三天无细菌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