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物体影子的长短、太阳透过窗子射进来的光多少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我着重阐述一下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南北回归线之上,每年各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太阳直射或近于直射;北回归线以北,每年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12月22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每年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6月22日达最小值。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所以:(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2)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大家知道哪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分24份,从春分点开始,角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约为15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黄河流域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的节气告诉人们季节的更替,如立春表示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开始;有的节气告诉人们气候的变化,如小暑表示夏至以后天气开始炎热起来;有的节气则对安排农事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惊蛰表示雨水过后将有春雷轰鸣,大地万物复苏,此时是春耕大忙的时节;再如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19课《四季与地球公转》粤教版

五年级下册第19 课《四季与地球公转》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四季与地球公转》是《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运动与宇宙”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从“夏天热是不是太阳离地球更近”这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四季形成与什么有关。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夏天热是因为地球离太阳更近吗”,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太阳离地球的远近对地球的冷暖很难有较大的影响;活动2“四季形成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利用黑纸盒和温度计做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冷暖与阳光照射角度是否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四季成因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在2017 年版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再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教材也因此降低了活动难度,把目标设定为了解四季成因与地球公转有关。 二、学情分析 不少学生以为冬冷夏热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有关。他们也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不清楚公转轨道的特点。也没有把公转与四季成因联系起来,更加不清楚阳光直射、斜射的差异。 三、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初步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2.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阳光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方向上有规律地移动。3. 理解四季形成与地球公转有关。4. 体会地球公转轨道的巨大,初步领悟宇宙之大。5. 为我国古人的聪明智慧感到自豪。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四季成因与地球公转有关。 教学难点:知道阳光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在南北方向上有规律地移动。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30 米卷尺、篮球、橡皮泥、牙签、气温计、黑纸盒、计时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波波和彬彬觉得夏天很热。波波好奇:“是不是夏天时太阳离地球更近?” 问题:夏天来了,太阳离地球更近了吗? 交流:四季变化时,人们总能感觉到冬天冷、夏天热。这和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有关吗? 任务:四季成因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活动探究 1. 活动1 夏天热是因为地球离太阳更近吗 任务:讨论夏天热冬天冷的原因。 交流: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太阳离地球远近的原因或其他原因)。讲述:地球总是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绕太阳公转。每年7 月初,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远日点;而1 月初,地球则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问题:夏天时,地球处于远日点,似乎不应该那么热。近日点和远日点对地 球上的温度变化,会不会有很大影响呢? 交流: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能还是有影响的)。任务:体验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用篮球(直径24 厘米)代表太阳,橡皮泥(直径2 毫米)代表地球。借助卷尺以操场中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26.5 米的 大圆,一名同学举着篮球站在中心,其他同学站在大圆上。如果要模拟近日点, 就向前迈一步;如果要模拟远日点,就向后迈一步。 (注:先讲解任务,明确活动目的,暂时不外出活动,和下一活动一起进行。)

2015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考试答案

2015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考试答案旧金山1906年发生了几级地震?1.0 分 A、 7.3级 B、 8.3级 C、 8.5级 D、 9级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什么导致了雪球迅速融化?1.0 分 A、 板块运动 B、 地震 C、 太阳黑子 D、 温室气候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地震预报三要素不包括哪个要素?1.0 分 A、 时间 B、 地点 C、 震级 D、 震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地质时代兽类大概多长时间就会灭亡一个种群?1.0 分 A、 1100年 B、 1000年 C、 900年 D、 800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液化一吨煤,需要从地下抽取多少吨水?1.0 分 A、

B、 6吨 C、 6.5吨 D、 7吨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不包括1.0 分 A、 时间 B、 地点 C、 震级 D、 成因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月球上的水来源于1.0 分 A、 木星 B、 水星 C、 金星 D、 彗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大气污染的三个阶段不包括哪个阶段?1.0 分A、 粉尘污染时代 B、 胺化合物污染时代 C、 二氧化硫、硫酸盐污染时代 D、 大气符合污染时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谁的诗句?1.0 分A、 陈毅 B、 苏东坡 C、

D、 毛泽东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证明印度大幅度北漂的是1.0 分 A、 海岸线形态 B、 生物分区 C、 古地磁 D、 古气候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青藏高原的总体地势是1.0 分 A、 东北高,西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南高,东北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2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是1.0 分 A、 构造隆起 B、 热隆起 C、 构造隆起和热隆起 D、 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月壤中的什么资源是人类最感兴趣的?1.0 分A、 氧化铝 B、 铁矿 C、 钛矿 D、 氦3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

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 地球公转的特性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和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位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有半长轴、半短轴和半焦距等要素,分

别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轴两端对于焦点(F1、F2)的距离。 半焦距与半长轴和平短轴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即c2=a2-b2 半焦距c与半长轴a的比值c/a,是椭圆的偏心率,用e 表示,即e=c/a, 偏心率是椭圆形状的一种定量表示,e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形,则e的数值就越小,即接近于0;反之,椭圆越扁,e的数值就越大。经过测定,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为149600000千米,半短轴b为149580000千米。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 可见,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形。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0000千米,通常称为近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0000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0000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绪论(一) 1 地球系统是指由地核、地幔、岩石圈、大气层、水层、生物圈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体。正确答案:√ 2 钱学森何时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思想的人是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正确答案:C 3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 A、王淦昌 B、钱三强 C、钱学森 D、邓稼先 正确答案:C 4 地球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时间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正确答案:B 5 美国何时提出地球系统和地球系统科学概念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正确答案:D 6 地球系统科学以广义的“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7 地学和天文学有密切的关联。 正确答案:× 8 在哪一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八十周年? A、2000.0 B、2002.0 C、2007.0

正确答案:B 9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包括找矿、环境、资源、灾害。 正确答案:√ 10 地学属于以下哪一类? A、系统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应用科学 正确答案:C 11 地球系统科学即为传统的地学科学。 正确答案:× 12 地球系统科学以美国航天局出版《Earth system science》为标志而建立,这一年是哪一年? A、1983.0 B、1985.0 C、1987.0 D、1990.0 正确答案:C 1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地球学的发展不包括以下哪条? A、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 B、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 C、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D、太阳系研究 正确答案:D 14 1983年提出要建立地球表层学的思想的人是谁? A、冯如 B、邓小平 C、李四光 D、钱学森 正确答案:D 15 温家宝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 正确答案:√ 16 狭义的地球系统是由地核、地幔、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体? A、自然环境 B、生态系统 C、动植物

全球变化生态学答案

1.学习《全球变化生态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A、拓宽知识面B、增强环保意识C、全球变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2.全球气候变化目前最明显的特征是全球气候变暖?√ 3.到目前为止,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约为()。C、万分之四 4. 5.生态学主要研究()之间的关系。C、生物和环境 6.对全球生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圈层主要有()个。D、5 7.全球生态变化极易导致生态入侵现象的出现。()× 8.“地球系统科学”在什么时间被提出?D、20世纪80年代 9.海底扩张学说提出于()。A、20世纪60年代 10.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人是()魏格纳。D、德国人 11.从狭义上来讲,全球变化主要是指()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全景的变化。D、大气 12.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地球系统科学开始将地球作为整体性的内容作为研究。()× 13.20世纪后几十年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走向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合作?√ 14.太阳辐射达到地球后,约有47%会被散射或反射到宇宙中。()× 15.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D、氩气 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D、9月16日

17.臭氧层的问题最早提出于()C、1974年 18.所谓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臭氧层变薄,而非真正的消失。()√ 19.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海洋的释放。()× 20.“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是哪年决定的?C、1995年 21.全球每年约有()平方公里耕地变为沙漠。C、50000-70000 22.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中,现阶段只查明了约()二氧化碳的去向。()B、三分之二 23.中国人工林固定的二氧化碳占森林总固定量的()。D、80% 2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远大于直接经济损失。()√ 25.区分扬尘和沙尘暴的标准是看能见度是否大于2公里。()× 26.全球每年有50000平方千米-70000平方千米耕地变为沙漠。√ 27.受人类砍伐和火灾的影响,过去一万年中地球森林面积缩小了()。D、三分之一 28.下列地区中不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是()。B、南美洲北部 29.陆地上的水资源占地球总水资源的()。A、2.8% 30.20世纪末处于灭绝边缘的哺乳动物超过了400种。()√ 31.物种灭绝是人类诞生以后才开始的。()× 32.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列世界第三?×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教学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二分二至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以及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学习地球的公转,使学生明确地理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学重点】掌握地球公转示意图,并能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掌握地球公转示意图,并能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你知道吗?此刻的你正搭乘地球飞船以10万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宇宙中航行,感受着春的温馨,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纯洁,世界因四季而绚丽多彩,那么四季是如何变化的,又与地球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1、整堂课配以轻柔的音乐,将地理知识像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2、导课以正在自转的地球为背景,设置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地球飞船”,并在介绍四季时,配上四季风景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公转与四季的变化》。 二、新知讲授 (动画动态演示地球的公转,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原来,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公转,它自西向东地绕着一个近似椭圆的轨道运动,每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便是一年。 北极星 地球在公转时并非直着身子,而是斜着身子,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且与地

球公转轨道面呈66.6°的夹角,正是因为这个神奇的夹角,才使得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发生着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四季。下面我们就通过一段动画演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播放地球公转示意图暨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的动画) 请大家注意看左下角地球仪太阳光线上一个黄色的圆点,它代表的便是太阳直射点。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称为秋分日;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之后北移,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称为春分日。 【借用动画,直观形象地像学生展示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和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也便于下面对于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情况和季节的理解】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较多,所以北半球6,7,8月为夏季,南半球相对获得太阳光热较少,因此处于冬季。越向北昼越长,赤道上昼夜平分,在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答案资料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50题,50分) 1.法国罗纳河修的水坝落差有几米B A、5.0 B、6.0 C、7.0 D、8.0 2.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哪一年召开?D A、1987.0 B、1983.0 C、1981.0 D、1979.0 3.中国不怕全球变暖的原因不包括哪条?C A、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时间缩短,有利节能。 B、青藏高原霜冻期变短,有利农业生产 C、南方城市制冷所需能源加大 D、长江口潮差变化5米/年,大堤高6米。 4.地震波中的什么波破坏性大?C A、P波 B、压力波 C、面波 D、S波 5.Rodinia超级大陆形成于多少亿年前?B A、8亿年 B、9亿年 C、10亿年 D、12亿年 6.物质代谢的原料不包括哪种物质?D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氧化铁 7.一下灾害周期最长的是B A、地震和特大干旱 B、冰期和间冰期 C、特大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8.()学家认为青藏高原目前处在塌陷期。B A、古生物学家 B、构造地质学家 C、地理学家 D、气象学者 9.生物或其他群体居住地段所有的生态因素的总和叫做A A、生境 B、生物圈 C、生态环境 D、以上都不对 10.雪球地球事件结束时,火山释放气体使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上升到当今水平的多少倍?A A、350倍 B、400倍 C、450倍 D、500倍 11.南水北调的中线长度为多少?D A、2000公里 B、1800公里 C、1600公里 D、1400公里 12.我国的目前大坝建设主要考虑()B A、储水 B、发电 C、生态 D、气候

13.极端环境不包括()。C A、高温 B、低温 C、高纬度 D、强酸 14.反射阳光最少的是B A、雪 B、海水 C、沙 D、植被 15.泥盆纪的偏心率:岁差是()。D A、1:3 B、1:4 C、1:5 D、1:5.9 16.当前国际的先进技术可以通过基准、水准、重力、磁力和什么技术进行地震预测?A A、GPS定位 B、动物反应 C、气候变化 D、海拔变化 17.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不包括下列哪个特性?A A、洋壳与陆壳之间未发生俯冲 B、主动大陆边缘 C、有火山弧、地震 D、洋壳与陆壳之间发生俯冲 18.“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在多久以前?A A、一万两千年前 B、两万两千年前 C、三万两千年前 D、四万两千年前 19.地震波中的纵波速度大概是多少kms?C A、6km/s

2017《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尔雅期末答案

2017年尔雅《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月球上的特殊环境不包括()。(1.0分) 1.0分 ?A、 超高真空 ? ?B、 无磁场 ? ?C、 弱重力 ? ?D、 大气流动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2 汶川地震前表现的异常是()。(1.0分)

1.0分 ?A、 卫星热成像 ? ?B、 大量前震 ? ?C、 重力变化 ? ?D、 地磁场变化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 3 地球内部的结构不包括()。(1.0分)1.0分 ?A、 地壳 ?

?B、 地核 ? ?C、 地壤 ? ?D、 地幔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4 白垩纪末期距今大概多少年?()(1.0分)1.0分 ?A、 五千万年 ? ?B、 两亿年 ? ?C、

一亿五千万年 ? ?D、 一亿年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答案解析: 5 三峡水坝的问题主要在于()。(1.0分)1.0分 ?A、 国家财政 ? ?B、 生态问题 ? ?C、 自然地理环境 ? ?D、 经济开发程序问题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6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1.0分)1.0分 ?A、 遗传多样性 ? ?B、 物种多样性 ? ?C、 生殖多样性 ? ?D、 生物群落系统多样性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答案解析: 7 生物代谢的原料不包括()。(1.0分)

1.0分 ?A、 二氧化碳 ? ?B、 氧化铁 ? ?C、 水 ? ?D、 氧气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答案解析: 8 月球上不存在的岩石是()。(1.0分)1.0分 ?A、 月海玄武岩 ?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答案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50题,50分) B 1.法国罗纳河修的水坝落差有几米 A、5.0 B、6.0 C、7.0 D、8.0 D 2.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哪一年召开? A、1987.0 B、1983.0 C、1981.0 D、1979.0 C中国不怕全球变暖的原因不包括哪条?3. A、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时间缩短,有利节能。 B、青藏高原霜冻期变短,有利农业生产 C、南方城市制冷所需能源加大 D、长江口潮差变化5米/年,大堤高6米。 C 4.地震波中的什么波破坏性大? A、P波 B、压力波 C、面波 D、S波 B超级大陆形成于多少亿年前?5.Rodinia A、8亿年 B、9亿年 C、10亿年 D、12亿年 D物质代谢的原料不包括哪种物质?6. A、二氧化碳 水、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氧气 D、氧化铁

B 一下灾害周期最长的是7. A、地震和特大干旱 B、冰期和间冰期 C、特大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B 8.()学家认为青藏高原目前处在塌陷期。 A、古生物学家 B、构造地质学家 C、地理学家 D、气象学者 A 9.生物或其他群体居住地段所有的生态因素的总和叫做 A、生境 B、生物圈 C、生态环境 D、以上都不对 A雪球地球事件结束时,火山释放气体使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上升到当今水平的多少倍?10. A、350倍 B、400倍 C、450倍 D、500倍 D南水北调的中线长度为多少?11. A、2000公里 B、1800公里 C、1600公里 D、1400公里 B我国的目前大坝建设主要考虑()12. A、储水 B、发电 C、生态 D、气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13.极端环境不包括() A、高温 B、低温 C、高纬度 D、强酸

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物体影子的长短、太阳透过窗子射进来的光多少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我着重阐述一下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南北回归线之上,每年各有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太阳直射或近于直射;北回归线以北,每年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12月22日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每年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6月22日达最小值。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所以:(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2)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大家知道哪些节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平分24份,从春分点开始,角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约为15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黄河流域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的节气告诉人们季节的更替,如立春表示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开始;有的节气告诉人们气候的变化,如小暑表示夏至以后天气开始炎热起来;有的节气则对安排农事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惊蛰表示雨水过后将有春雷轰鸣,大地万物复苏,此时是春耕大忙的时节;再如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教学设计: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四季变化》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将通过模拟地球公转的实验,使学生知道由于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交替的现象,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和操作实验,通过实验体验和感悟四季更替的原因,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b)理解由于地轴倾斜的原因引起的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所造成的气温变化而出现的四季交替现象。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地球的公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学生对地球运动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教学难点: 理解由于地轴倾斜的原因引起的阳光直射点的变化所造成的气温变化而出现的四季交替现象; 教学准备: 手电筒、地球仪、教学课件、记录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播放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四季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师提问:根据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这一现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地球上出现四季现象的吗? 2.学生通过欣赏四季图片,交流在不同季节的感受,并提出猜想: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很多学生虽然知道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并知道公转轨道是椭圆形,但是他们认为是地球在公转时距离太阳的远近形成的。 3.教师出示资料(课件展示):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地球轨道的近日点出现在1月初,远日点出现在7月初。教师:我们知道1月份是寒冷的冬季,7月却是炎热的夏季。看来,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时距离太阳的远近是无关的啊。要真正了解四季的成因,还应该从研究地球的运动开始。 二、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的运动形式 1.通过播放地球公转的视频资料,使学生知道地球的运动形式除了自转,还有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形式。公转的方向与自转一样,方向都是由西向东(即逆时针方向)。并且,在地球进行公转时,其自转轴始终是倾斜的。 2.通过学生模拟地球的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的公转。请一个学生做模拟地球公转的活动,其他学生共同观察并随时修正模拟公转中地球倾斜状况。 游戏规则:在地上画出椭圆型的地球公转轨道,中间放一个球体表示太阳。让一个学生倾斜着身体代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自西向东进行公转。 三、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教师:上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已经研究清楚了地球是如何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下面,我们将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2021新高考2版地理一轮讲义:第一单元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

第五讲地球的公转(二)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与五带 单科命 题 备考导航 素养解读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区域认知结合光照图或区域经纬网图,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特点或大小比较。 2.综合思维以常见生产、生活现象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搜集相关材料或实验数据,考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量算、变化,并说明分析依据。 探究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读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最大值是①90°。 2.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②12 时的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③ 直射点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④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⑤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⑥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⑦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⑧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⑨b折线所示。 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 春、秋分日赤道南北两极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①同一时刻,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地球上,同一日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直射点所在纬度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 (2)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其数值具有“来增去减”的特点,即若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下图所示: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六年级上册科学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6课。本课基于课程标准的“地球每年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形成四季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学习目标而设计的。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一些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本课则继续探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关系,并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并推理得出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二是初步尝试探究四季变化的成因,但本课并非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得出科学准确的四季变化成因,只是纠正学生常见的一个错误观点而已。 【学生分析】 许多学生对四季的成因有着较普遍的错误认识。在我们孩子的经验里太阳像火堆一样,是一个热源,太阳的温度是非常高的,越靠近太阳越热;四季变化最显著特征就是温度的变化,自然就会把“离太阳近温度高,就是夏天;离太阳远温度低,就是冬天”关联起来。在了解太阳公转特征时,恰巧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学生就会把这个事实列入该错误观点的“有力证据”中去。而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无法真正理解四季的成因的,所以教材只能打破错误观点,没有建立正确观点,但在探究过程中,已经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继续探究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2. 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特征模拟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 2. 通过研讨知道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特征中地球与太阳距离变化无关。 科学态度目标 1. 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2.为完成探究活动,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考试详解

015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考试答案 旧金山1906年发生了几级地震?1.0 分 A、 7.3级 B、 8.3级 C、 8.5级 D、 9级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什么导致了雪球迅速融化?1.0 分 A、 板块运动 B、地震 C、 太阳黑子 D、 温室气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地震预报三要素不包括哪个要素?1.0 分 A、时间 B、地点 C、震级 D、震源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地质时代兽类大概多长时间就会灭亡一个种群?1.0 分 A、 1100年 B、 1000年 C、 900年 D、 800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液化一吨煤,需要从地下抽取多少吨水?1.0 分 A、吨 B、 6吨 C、 6.5吨 D、 7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不包括1.0 分 A、时间 B、地点 C、震级 D、成因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人是1.0 分 A、木星 B、水星 C、金星 D、彗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大气污染的三个阶段不包括哪个阶段?1.0 分 A、 粉尘污染时代 B、 胺化合物污染时代 C、

二氧化硫、硫酸盐污染时代 D、 大气符合污染时代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是谁的诗句?1.0 分 A、陈毅 B、苏东坡 C、陆游 D、毛泽东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证明印度大幅度北漂的是1.0 分 A、 海岸线形态 B、 生物分区 C、古地磁 D、古气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青藏高原的总体地势是1.0 分 A、 东北高,西南低 B、 西北高,东南低 C、 西南高,东北低 D、 东南高西北低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2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是1.0 分 A、 构造隆起 B、热隆起 C、 构造隆起和热隆起 D、 以上都有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3月壤中的什么资源是人类最感兴趣的?1.0 分 A、氧化铝 B、铁矿 C、钛矿 D、氦3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试题

全球变化与系统科学 一、判断 1、海因里希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北极区冰盖的扩张以及后续的变化。(2.00分) 是 2、二恶英可以干扰生殖系统,污染爆发有漫长的潜伏过程,和一般的污染物中毒不同,威胁的是未来。 (2.00分) 是 3、中国将自然灾害分为7种,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地震。(2.00分)是 4、地球演化的外部动力是太阳辐射的能量。(2.00分) 否 5、20XX年的《气候变化综合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作用超过了自然作用。(2.00分)是 6、如果中国不掌握低碳技术,将来的低碳经济可以买进技术,刺激消费,提高中国经济发展。(2.00分) 否 7、生境是指生物或其群体居住地段所有生态因素的总和。(2.00分) 否 8、全球变暖,太阳的辐射所起的作用最重要,这个观点并不为主流观点所接受。(2.00分)是 9、所有学者都认为青藏高原处于垮塌时期。(2.00分) 否 10、冰川可以搬运石块等,这种搬运称为固体搬运,与水流的搬运不同。(2.00分) 是 11、在月球表面,浅色的是月陆,深色的是月海,这是由于最初人们认为月球上有水形成海洋。(2.00分)否 12、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应当由国家发改委统筹考虑,不应该由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说了算,怒江大坝就是个例子。(2.00分) 是 13、地幔对流的两种类型在地质历史中可以交替出现或并存。(2.00分) 否 14、在地质研究中,除了依靠化石断定地质年代,还可以依靠矿石来断定地质年代,例如锆石可以精确测年。(2.00分)是 15、气候门事件使得英国人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怀疑。(2.00分) 是 16、三峡大坝研讨会没有请反对的专家,讨论后结论为“效益显著”“利多弊少”。(2.00分) 是 17、为了开办奥运会,北京的钢厂被迁走,从此以后北京的大气质量都在奥运会前后那种水平。(2.00分) 否 18、高原隆升争论焦点是青藏高原什么时间开始快速隆起以及青藏高原何时到达其最大高度。(2.00分) 是 19、鄂尔多斯空城现象说明,鄂尔多斯地广人稀,房子比人多。(2.00分) 否 20、登月一般都在月海边缘,在月球的中低纬度。(2.00分)是 21、大物理学家的研究动机完全是一种主观的信念而非是客观理性地在相关领域做例行工作。 (2.00分)否 22、在鲍林的原子轨道能级图中第1号元素到100多号元素的1s轨道都是一个能量这是他的能级图的优点。 (2.00分) 否 23、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电子的能量不仅仅跟n值有关还跟角量子数有关。 (2.00分) 是 24、s轨道能容纳2个电子p轨道能容纳6个电子d轨道能容纳10个电子。f轨道容纳14个电子。16个轨道一个轨道充最多填两个电子所以一共是32个电子。 (2.00分)是 25、为了定量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量子力学中引入了波函数并用ψ表示。。一般来讲指数函数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并且是复函数。 (2.00分) 否 26、从科研的角度说研究地震的最大困难还是深度问题。 (2.00分) 是 27、中国现在已经研制出来了原子能电池。 (2.00分) 是 28、角量子数是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是什么样的形状的。 (2.00分) 是 29、中国的七级地震大概每年发生两次。(2.00分) 是 30、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2.00分) 是 31、潮汐主要是太阳的作用其次才是月亮的作用。(2.00分)否 32、在科学研究中通常能问出一个好的问题是很重要的。(2.00分) 是 33、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一个轨道里边不能有这两个电子自旋相同必须自旋相反才能够一块占一个轨道。(2.00分) 是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答案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答案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共50题,50分) 1.法国罗纳河修的水坝落差有几米 B A、 5.0 B、 6.0 C、 7.0 D、 8.0 2.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哪一年召开? D A、 1987.0 B、 1983.0 C、 1981.0 D、 1979.0 3.中国不怕全球变暖的原因不包括哪条? C A、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时间缩短,有利节能。 B、青藏高原霜冻期变短,有利农业生产 C、南方城市制冷所需能源加大 D、长江口潮差变化5米/年,大堤高6米。 4.地震波中的什么波破坏性大? C A、 P波 B、压力波 C、面波 D、 S波 5.Rodinia超级大陆形成于多少亿年前? B

C、 10亿年 D、 12亿年 6.物质代谢的原料不包括哪种物质? D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氧化铁 7.一下灾害周期最长的是 B A、地震和特大干旱 B、冰期和间冰期 C、特大洪涝灾害 D、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8.()学家认为青藏高原目前处在塌陷期。 B A、古生物学家 B、构造地质学家 C、地理学家 D、气象学者 9.生物或其他群体居住地段所有的生态因素的总和叫做 A A、生境 B、生物圈 C、生态环境 D、以上都不对 10.雪球地球事件结束时,火山释放气体使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上升到当今水平的多少倍? A

C、 450倍 D、 500倍 11.南水北调的中线长度为多少? D A、 2000公里 B、 1800公里 C、 1600公里 D、 1400公里 12.我国的目前大坝建设主要考虑() B A、储水 B、发电 C、生态 D、气候 13.极端环境不包括()。 C A、高温 B、低温 C、高纬度 D、强酸 14.反射阳光最少的是 B A、雪 B、海水 C、沙 D、植被 15.泥盆纪的偏心率:岁差是()。 D

全球变化的应对挑战与机遇

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对策 【摘要】全球变化是指由自然和人文因素引起的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烦人变化,包括大气与与海洋环流、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资源、土地利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等的变化。全球变化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类对其认知程度不断深化而被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当今,人类正面临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全球性气候和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激增与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剧减与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大气中的氧化作用的减弱、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等。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直接的、间接的影响。因此,人类对全球变化的研究与认识程度;如何合理地安排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灾害现象等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认识研究了全球变化后,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还需要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全球变化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一、全球变化及其研究共识 1、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一种新的地球观,它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所有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下一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1] 全球变化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及相互作用(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地圈),其直接研究对象是地球巨系统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等子系统。显然,环境问题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存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直接涉及到地球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球的可居住性等重大的战略性科学与社会问题。因此,认识了解地球系统的科学,预测、延缓或适应全球变化,对于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全球变化研究共识 在2000年科学研究委员会议上,IGBP,IHDP,WCRP达成一致共识。全球变化研究共识主要包括:①地球系统是一个独立的自调节系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人类各组分。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变化与反馈非常复杂,并且具有多尺度的时空变化。对地球系统动力学的认识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评估人类所引起变化的影响与后果提供了合理的基础。②除了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外,人类活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的环境。人类所引起的地球陆地表面、海洋、海岸带、大气层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远远超过了自然变率,并且其中的一些变化正在加强,这一点已得到确认。③全球变化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理解。人类驱动的变化一复杂的方式对地球系统产生多重影响,这些影响之间以及这些影响与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也以多维模式相互作用,这很难理解而且更难进行预测。实际上,此类令人不可理解的问题大量存在。④地球系统动力学往往以临界状态和突变来描述。人类活动会在不经意间触发地球系统动力学的变化,对地球环境和居民产生严重后果。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具有潜在作用,这种影响将被证明是不可逆转的。在地球环境中人类驱动的突变的概率虽尚未量化,但不容忽视。就一些关键的环境参数而言,地球系统已经超出了过去至少50万年发生的自然变率的范围。目前地球系统中同时存在的各种变化数量与发生频率等都是空前的,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状态运行。[2] 应对全球变化挑战

尔雅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课后习题答案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绪论(一)已完成1 钱学森何时提出建立地球表层学思想的人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2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地球系统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时间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4 美国何时提出地球系统和地球系统科学概念 ?A、 ?B、 ?C、 ?D、 我的答案:D 5 在哪一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八十周年? ?A、 ?B、 ?C、 ?D、 我的答案:B 6 地学属于以下哪一类?

?A、 ?B、 ?C、 ?D、 我的答案:C 7 地球系统科学以美国航天局出版《Earth system science》为标志而建立,这一年是哪一年??A、 ?B、 ?C、 ?D、 我的答案:C 8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地球学的发展不包括以下哪条? ?A、 ?B、 ?C、 ?D、 我的答案:D 9 1983年提出要建立地球表层学的思想的人是谁? ?A、 ?B、 ?C、 ?D、 我的答案:D 10 狭义的地球系统是由地核、地幔、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体??A、 ?B、 ?C、 ?D、 我的答案:D 11 地球系统是指由地核、地幔、岩石圈、大气层、水层、生物圈相互作用而组成的统一体。 我的答案:√ 12 地球系统科学以广义的“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

我的答案:√ 13 地学和天文学有密切的关联。 我的答案:× 14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包括找矿、环境、资源、灾害。 我的答案:√ 15 地球系统科学即为传统的地学科学。 我的答案:错 16 温家宝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友。 我的答案:√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绪论(二)已完成1 全球环境变化和国际人文计划哪一年开始? ?A、 ?B、 ?C、 ?D、 我的答案:C 2 世界研究计划哪一年开始? ?A、 ?B、 ?C、 ?D、 我的答案:A 3 国际生物多样性科学计划的开始时间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4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开始时间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