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价值评价及其哲学反思

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价值评价及其哲学反思
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价值评价及其哲学反思

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价值评价及其哲学反思

一、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现实选择

关于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由于中国有别于西方路径方向,被冠以一个独特的名称中国模式。这个概念是否成立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问题。现在,我们都知道,最早关于这个提法的研究发端于国外。自2004年5月美国学者乔舒亚·库伯·雷默提出中国模式理论之后,中国模式就成为研究热点。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做法。使用中国模式这个概念并不存在任何疑义。但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成立的。认同上述观点,就意味着承认一个前提性假设: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的路径、方向,即通俗的模式。也就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毫无例外的普遍规律,很显然,这个论点既与社会形态发展规律相违背,也与现实不符。当今,在地球上大约有两千多个民族、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生活。它们占有的自然环境大相径庭,各自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也各有不同,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社会制度的设计上、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更是无有雷同。以中国为例,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此做了认真探索。1980年4月,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电视采访时指出:一个国家的人民革命取得胜利,主要地依靠自己的力量,革命是不能像商品那样随意输出或输入的。任何一个国家的革命,任何一个国家的问题的解决,都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他告诫:既然中国革命胜利靠的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我们就不应该要求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的模式去进行革命,更不应该要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中国的模式&&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各国的人民,由他们自己去寻找道路,去探索,去解决问题,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我们反对人家对我们发号施令,我们也决不能对人家发号施令。这应该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1](p318)可见,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号称自己寻找到一种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普遍发展模式。

那么就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而言,是否存在一般模式?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模式做一个简单的释义。只有了解了我们是在怎样的概念下探讨模式这个词汇,我们才能进一步说明中国模式的存在与否,以及它可能具有的含义。我想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只有具有普遍性,是一种范式、模版,可被复制模仿,才可能被称为模式。它应该从内容上体现普世性,从实践上具有可复制性。我们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考

察中国模式是否存在。

第一方面,中国模式内容上不具有普世性,并未构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许多学者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国家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莱茵模式、瑞典模式、东亚模式等都曾以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而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乃至追随和模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国确实走出了一条同西方发达国家所不同的发展道路,有许多自己独特的做法。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及其原因的描述和总结,已经形成中国模式。既然可以有美国模式、英国模式、莱茵模式、瑞典模式、东亚模式,那么独具特色 (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发展道路确实大不同)的中国模式为何就不可以拥有模式之称号?在他们看来,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甚至在很多学者的观念中,如果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好像就是在否认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中国、中国人不自信的表现。因而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很多人是带着激进的寻求认同感的情绪来探讨的,不能全然做到理性客观。其实这种观点是偷换概念的一个错误推论。在学者们谈论美国模式、英国模式、东亚模式、甚至中国模式时,是旨在强调这些国家的具体发展道路是十分有特色的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系统,可以有其他国家值得思考借鉴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发展内容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是一种首创,是一种创新。如果,我们能把上述提到的模式(包括中国模式)的产生动因、过程、内容、结果加以对照、分析,会发现实际上它们的发展内容都是以经济上的工业化带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的过程。正如马克思反对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理论一样,我们承认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否定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行走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但历史发展的方向道路是确定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有特点的行进方式,但仍走在既定的社会发展形态里,道路两旁的风景仍是西方国家曾经欣赏过的。

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的发展仍是现代化的过程,并没形成新的模式。学界已经公认,根据发展的动力来源,从世界范围来考察,现代化有两种基本类型:先发内生型、后发外生型。西方的现代化属于先发内生型,而与中国类似国家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有学者通过对比,对中国、印度与拉美经济腾飞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比较,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脱离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仍是遵循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则,中国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原则与西方体制也没有较大区别。[2]即,从经济角度细究,中国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无不

同。我们可以把中国模式看作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种特殊类型。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从经济学上讲,不存在中国奇迹。没有奇迹,只有常规,常规就是走全世界共同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强调特殊国情,独辟蹊径,历史已经证明此路不通。[3]而且,这种所谓的模式的提法也过于草率。中国的现代化还在进行,经验和教训也在发展中,即使有自己一些独特的做法,这些独特的做法也未被归纳形成体系,用模式称谓,言之过早。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反思

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反思 1、两种对比和算帐方式 中国密集农业水稻9600卡|人·小时(每个劳动者每小时生产的粮食所含的卡里路) 其他热带作物地区混合作物7000卡|人·小时 美国机械化农业水稻670000卡|人·小时。 英国机械化农业小麦730000卡|人·小时 可以看出,在机械化时代一个农夫单位时间内生产的粮食是前工业时代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能生产的粮食比前工业时代大大提高。由此看来,现代机械化农场一人劳动力生产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的人数也应当比前工业时代成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 然而事实的真相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乐观。如果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牲口、农具、化肥、农药、机械、灌溉等投入折合成卡路里,那么计算一下其能源投入|产出比,情况就不一样了。 前工业时代:中国密集型农业(30年代)水稻能量产出|投入比率为41卡 前工业时代:非洲、墨西哥玉米能量产出|投入比率14—38 机械化农业:美国机械化农业水稻能量产出|投入比率为1.5-2.5卡机械化农业:美国机械化农业大豆能量产出|投入比率为4卡从以上可以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在能源效率方面要比前工业时代落后许多。在英美等现代化国家的农田里投入一个卡路里,只能回收1.5—4个卡路里的回报。而在前工业时代,这个比率高达1比14,甚至是1比41。可见前工业时代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能源效率,要比现代机械化农业高出十几甚至几十倍。 2、深度算帐——被假象遮蔽的现代化生活方式 看上去机械化农业投入一个卡里路还能得到3—4个卡里路的回报,好像还不太坏,至少不是得不偿失。然而事实比这更糟糕。在前工业时代,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大部分经过简单的加工便直接供人消费,利用率比较高。而在英美发达国家,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并不直接供人消费,而是先让动物们吃,由它们转化为肉、蛋、奶,然后再供人消费。经过这个过程,能量又要损失掉十分之九。这样算起来,其能量的投入与产出比就实在是得不偿失了。 总之,现代化农业较前工业化农业,是一种能源投入极大,而能源利用率极低的生

从_哲学在中国_到_中国的哲学_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2007年4月 第39卷 4月号学术月刊 Academic Mo nthly A pr.,2007Vol.39 No.4 哲学关注 从 哲学在中国 到 中国的哲学 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李翔海 (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 哲学在中国 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 中国的哲学 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凸显并同时涵容中西哲学之基本精神以及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上,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 当达成双向互动的 诠释圆环 。 [关键词]中国哲学 哲学在中国 中国的哲学 诠释圆环 [作者简介]李翔海(1962 ),男,湖北省荆门市人,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哲学与儒家哲学研究。[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 8041(2007)04 0055 07 从20世纪初以迄于今,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已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在世纪之初的今天,重新反省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对其未来的走势作出展望,对于面向21世纪更好地加 强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更为充分地体现中国哲学自身的精神特质,无疑是有益的。本文拟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出现了关于 中国哲学合法性 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仅有论者提出了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问题,而且有论者进而认为中国哲学存在着 合法性危机 。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其产生和发展从始至终 为西方哲学所笼罩,因此它只能被看作是 哲学在中国 ,而不能成为 中国的哲学 。这场讨论关涉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对面向21世纪重新反省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如何在挺立民族文化精神主体性的基础上,建构更能充分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特质的中国哲学,确乎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讨论中出现了过分渲染所谓的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对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注重不够的偏向,则是我不能同意的。本文将以胡适、冯友兰、牟宗三、成中英为代表,对不同时代中国哲学家的相关理论努力作进一步的梳理,以求对中国哲学在20世纪的整体理论进路予以更完整的把握。在我看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哲学作为现代学科产生、发展的历程,那就是:从 哲学在中国 到 中国的哲学 。 55

中国百部名著书目

中国百部经典名着 哲学宗教 《周易》殷商佚名——中华文化之本源 《道德经》春秋老子——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 《论语》春秋孔子——儒家文化之起源 《墨子》战国墨子——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 《孟子》战国孟子——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庄子》战国庄子——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着《荀子》战国荀子——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 《韩非子》战国韩非——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 《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 《淮南子》西汉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论衡》东汉王充——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着作《抱朴子》东晋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着《传习录》明王阳明——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着 《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石历史地理 《左传》春秋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国语》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专着 《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着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着《后汉书》南朝范晔西晋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着作 《洛阳伽蓝记》北朝杨炫之——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着 《水经注》北朝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大成 《史通》唐刘知几——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着《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最权威的史地文献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中国最早的日记体游记专着《海国图志》清魏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着作 诗词散文 《诗经》春秋佚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散文总集《楚辞》西汉刘向——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开田园风先河的诗文合集

中国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的现代化读书笔记 篇一: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一、中国: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为蓝本的,然而,中国却是从半殖民半封建

现代化的哲学和哲学的现代化(改进版)

现代化的哲学和哲学的现代化 庖丁解牛 2015.6.6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从哲学角度概括现代化的内涵,研究现代化的体系,进而探讨哲学的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的体系,哲学的现代化。 现代化,人们对其见仁见智甚至见勇。正如中国现代化理论专家罗荣渠所说:“现代化内涵包含丰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各取所长。”① 笔者试图从哲学角度,概括现代化的内涵及其体系,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探讨哲学的现代化,以便集成“砖”“玉”之和。 一、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 所谓现代化,是指善于吸取众长之和,以适应现代状况,并顺应未来趋势的过程。 以上为现代化的内涵。下面需要对其中的重要概念加以界定。 1、关于“长”。第一,应该是可以借鉴之长,而非高不可攀之长;第二,应该是经实践证明为长,而非自以为是之长。 2、关于“和”。第一,是体系内(或有关的)多数的、根本性的长之和,而非少数的、非根本性的长之和;第二,是众长之融和,大于众长简单之和,而非众长之杂和,更不是能够内耗之长和。 众长之和是现代化的内涵的根本。没有众长之和,绝不会有现代化。

3、关于“适应”。主要是指比之以前和它处更有利于促进现代状况发展,包括适应现代状况的要求、水平、性质等。只有适应现代化的众长之和才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不适应现代状况,绝不能称现代化。 4、关于“顺应”。主要是指根据事物发展规律预测并经实践证明与未来趋势根本一致,而非 (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只有顺应未来趋势的众长之和才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只适应现代状况,但不顺应未来趋势,也不能称之为现代化,可称之为“昙花化”。而仅顺应未来趋势,但不适应现代状况可美其名曰“未来化”。 5、关于“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6、善于吸取众长之和,用中国一句古语概括,就是“集大成”②的过程,即:过去与现代之长我采集;过去与现代之短我抛弃;顺应未来之长我独持。 如此“集大成”的现代化过程,谁人与我匹敌? 二、现代化是一个严整多层的体系 现代化的严整体系,通俗地说,就是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四位一体,才是严整意义上的现代化。 1、心灵,就是思想现代化。即把思想之众长“集大成”(或日集思广议)。没有“集大成”的思想,绝不会有思想现代化。 思想现代化,是全部现代化的灵魂与核心。没有思想的现代化,是没有灵魂的现代化,不但不是严整的现代化,而且也难以“技巧”,难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当代中国的中国哲学研究1949-1999

当代中国的中国哲学研究(1949以来) 序语 关于1949年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学术界目前使用的“中国哲学”概念做一个说明;第二部分着重说1949年至1999年之间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关于这个题目,我撰写了一部《理性的反思与超越——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这部书分为上下卷,70万字,已经交给南开大学出版社,估计今年上半年内会出版。第三部分讲一讲1980年以来的现代新儒学研究的意义,不具体综述研究个人的观点。第四部分就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这个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提出点自己的感想。 我使用的“当代中国”的“当代”,指1949年以来,“中国”仅限于中国大陆学术界,不包括中国港台地区学术界。因为在1949年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国大陆学术界与台港地区、国外几乎没有开展任何联系,形成了相对独立学术研究方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学术界与港台学术界、美国、日本学术界的联系逐渐增多,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互动态势。中国哲学与韩国学术界的联系是在中韩建交的1992年以后大规模开展的。 第一部分从“在中国的哲学”到“中国的哲学”:“中国哲学”概念的说明 “中国”和“哲学”可以是形容关系,即“中国的哲学”,指在中国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哲学,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但是,“中国哲学”还可以指“在中国的哲学”,这又包括西方哲学、印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是一个集合概念。在这种意义下,中国是个地域,在中国的哲学和“中国”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中国哲学”还有一个意义,专指“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使用也有一些区别。中国一般把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称为“中国哲学史”,大学哲学系的建制一般是把“中国现代哲学(包括现代新儒学)”单独作为一个教研室。不过,近年来由于各大学人员的减少,建制上两个教研室合二为一的情况非常多。但尽管如此,二者在使用上还是有微妙区别的。“中国哲学史”更偏重于把历史上的中国哲学作为客观研究的对象,而“中国哲学”则往往有发展中国哲学的意思。“史”似乎意味着旧的态度和方法,没有“史”的“中国哲学”意味着新的态度和方法。这不是以是否对中国哲学采取批判的态度而言的。此外,在与“西方哲学”对称的意义上,一般也使用“中国哲学”这个概念。在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一般是把时间截止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为止,此后叫做现代西方哲学。 在目前,中国的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在中国的哲学”逐渐成为“中国的哲学”。 进入现代(1919年)以后,中国哲学主要受欧洲大陆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和英美分

中国哲学论文之透视现代性(1).

中国哲学论文之透视现代性(1) :科学把宗教的真理的桂冠争夺了过来,并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现象,但笛卡尔以来直到20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为科学作真理辩护的努力并未成功,科学主因为对自然的巧妙控制得到了社会的青睐,但在科学划定的秩序下生活的现代人又遇到了新的焦虑和困感。 关键词:现代性理性主客统一世界图像焦虑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编识码: A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种种新的思想文化现象。从七十年代开始,西方许多人文学者提出了“后现代”(postmodern)这一说法,用来界定新的文化现象。国内相当多的学者紧跟这一文化现象,介绍和评价后现代思潮的文献层出不穷。本文认为想研究后现代,首先理解什么是“现代”或“现代性”。当然,这个问题想说清楚,应当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史等多个角度来阅解。但这不是一篇论文能完成的事。故本文选择一个角度,从思想史的角度来透视“现代”或“现代性”,希望勾勒出关于“现代”或“现代性”的纵深背景。 一 现代作为一个历史分期,是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的。按照瑞士著知名学者汉斯?昆的说法,现代这个术语“最初用于17世纪法国启蒙主义,它用以表明西方由怀旧的文艺复兴阶段进展到一个充满乐观向上精神的历史时期”。现代性意指现代社会的基本属性,它包含了一套相互关联的基本观念和原则。 流行的看法认为,现代和中世纪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时期,其实,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和原则仍然和中世纪的思想观念有共同点。在中世纪宗教文化里,上帝是那个时代的基本观念,《圣经》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和行动的指南。真理、道德和价值都源出于上帝。但随着社会世俗化的发展,上帝在15世纪左右开始遭到欧洲人的冷漠甚至批判。以至最后“上帝死了”(尼采的话)。在这样一个主流文化渐退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重新确立真理、道德与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的问题。但文化的转型是一个慢长而又令人痛苦的过程,实际上直到17世纪以后,失去了上帝关爱的欧洲人才摆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怀旧感和沮丧心理,找到了一种新的优越感和自信心,“其基础是从哥白尼和笛卡尔以来的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成果。”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证实了人类理性的伟大,哲学则试图说明理性的胜利,人们对以一种独立的姿态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信心,理性就被思想家们(主是哲学家)逐渐推崇为真理、道德和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科学也被逐渐推崇为理性的“代言人”。 康德在他的著名的“什么是启蒙”(What is Enlightenment?)一文中这样说道:启蒙运动使人民从自我强加的受监护状态中解放出来。人不依赖于外界指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这样一种受监护的状态不是由于缺乏理智,而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各个国家在各个时代的哲学历程,既是对这个国家在该时代的历史进程的理论表征,又是对这个国家的人民在该时代的心灵历程的理论表征。因此,在世纪之交反思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和它所预示的哲学未来,应当是中国哲学界的一项历史使命。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可以概括为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开放性地理解哲学再到创造性地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哲学历程正是以理论形态表征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 【关键词】哲学历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 【正文】 世纪之交,在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中,我们需要追问:当代中国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哲学历程?这个哲学历程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哲学逻辑?这个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究竟孕育了怎样的哲学未来?这个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和它所预示的哲学未来,怎样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这应当是在搜集、整理和概括当代中国哲学史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 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当代中国哲学的著作,均以建国50年来的哲学为研究对象。本文则把改革开放前30年的哲学作为理论背景,集中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本文关于研究对象的确认,主要是基于两点理由。 首先,这个研究对象的确认是基于我对“哲学历程”与“哲学事件”的区分。建国后的前30年,特别是“文革”十年,由于“哲学”在我国全部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每个时期的哲学、每个时期提出的哲学问题、每个时期所出现的哲学论争,总是直接地与该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该时期特定的“政治事件”密切相关,以至人们只能是把前30年的哲学史当作一个个的“哲学事件”来研究。具体地说,这种对“哲学事件”的研究主要是诉诸于三个方面:一是从形成每个“哲学事件”的现实基础——“历史事件”(特别是“政治事件”)——出发,以“历史事件”为根据去诠释和评论“哲学事件”;二是直接地以研究“历史事件”的方式去考察“哲学事件”,提供一个个“哲学事件”的基本资料、描述一个个“哲学事件”的基本过程以及梳理与评论一个个“哲学事件”中的理论观点;三是把某个时期的哲学当作“哲学事件”的集合,对这些集合起来的“哲学事件”进行某种总结性的概括与评论。 与“哲学事件”不同,所谓的“哲学历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个以“历史”为基础的“逻辑”展开过程,而不是与一个个“历史事件”相对应的一个个“哲学事件”的集合。哲学的“逻辑”展开,蕴含着“历史”的要求,但它以哲学的方式表现为传统问题的深化、反思层次的跃迁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其二,它是一个以理论“表征”历史的展开过程,而不是一个个可以被“历史事件”简单诠释的“哲学事件”。哲学作为“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并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要“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了自身的思想解放,不仅显示出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因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 其次,确认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为研究对象,是为了把前30年的“哲学事件”作为

古代哲学传统的诠释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古代哲学传统的诠释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内容提要】以胡适和冯友兰对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不同诠释为契入点,揭示了现代 中国哲学理论的建构要以哲学史和哲学的统一为学术基础。【关键词】胡适冯友兰 古代哲学传统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一 大凡学人论及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都会对他只写了“半部”中国哲学史或表示惋 惜或指为缺陷。确实,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在1919年问世之后,再也没有续之 以“卷中”、“卷下”了。不过,胡适并不认为他只写了“半部”中国哲学史。他在晚年 的口述自传里对此予以辩解:“我在过去三十多年虽然没有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的续集,但我仍然写了若干专著,其中好几种也都以专书形式问世”,并列举了《淮南王书》和《戴东原的哲学》等著作。[1]胡适的意思是说,他在形式上只写了“半部”中国哲学史, 但在实质上是写了完整的从先秦到戴震的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的辩解是有道理的。他 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导言里把中国哲学史分为3个时期:先秦时期的古代哲学、秦汉 至隋唐的中古中世哲学、宋元明清的近世哲学。翻阅基本上收齐了胡适中国哲学史研究论 著的《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不难看到胡适对这3个时期的 中国哲学都有学术价值颇高的论著:其研究古代哲学的代表作,除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外,还有《先秦名学史》;研究中古哲学的代表作有《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淮南王书》 为其中的第5章;研究近世哲学的代表作,除《戴东原的哲学》外,还有长篇论文《清代学 者的治学方法》、《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以及有关李觏、费经虞费密父子、章学诚等人 的论著。这意味着胡适按照自己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所确定的历史分期,对先秦以后 的中国哲学继续进行着研究,因此他的研究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就此而言, 应当说他并不是只写了“半部”中国哲学史。然而,认为胡适不只是写了“半部”中国哲 学史的更重要的理由,在于他对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中,以科学主义的立场诠释了中 国古代哲学血脉相承的一个传统。胡适把实用主义称作实验主义,充盈着科学主义的倾向,因为其用意是“点出这种哲学所最注意的是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就是科学家在试验室 里用的方法”。[2]这种方法以近代科学的逻辑化和实证化为知识的标准。在他看来,“哲 学是受它的方法制约的,也就是说,哲学的发展是决定于逻辑方法的发展的”。[3]这意味 着实验方法是在哲学史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于是,胡适考察中国哲学史就以方法论知识论 的发展为主线。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里把方法论和知识论归于同一门类:“知识、思 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4];并在以后此书的台北版自记里强调:“我这本 书的特别立场是要抓住每一位哲人或每一个学派的‘名学方法’逻辑方法,即是知识思考 的方法,认为这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5]他把这样的立场贯串于对中国古代、中古、近 世这3个时期哲学的诠释之中。关于古代哲学,胡适认为“非儒学派的恢复是绝对需要的,因为在这些学派中可望找到移植西方哲学和科学最佳成果的合适土壤。关于方法论问题, 尤其是如此”。由此他最肯定墨家,因其是“发展归纳和演绎方法的科学逻辑的唯一的中 国思想学派”;名家“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为中国贡献了逻辑方法的最系统的发达学说”, 成为“别墨学派合法的代表人物”;墨家学派发展下去,本该成为一种“科学的哲学”,但

中国现代经济教学反思

中国现代经济教学反思 中国现代经济教学反思 大学毕业两年,教了两年初三的历史课,又是跨专业任教,可说我完全是一个历史的外行人逐步地变成了一个略懂一点点历史知识的知识“贩子”。这个过程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从不懂历史的到学懂历史的这个过程是艰辛的,要付出汗水和努力的。这两年来我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学习历史的学生,探索如何才能让自己学好历史,让学生学好历史。一开始我是通篇看完初中历史的六本教材,然后熟悉考纲要考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编写练习、做练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便开始看专题,整理专题,形成系统,方便记忆掌握内容。专题复习在学生的历史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对单元教学成果的巩固,又是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为综合训练做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但是专题复习要如何进行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以往我们复习的时候是按照学生预习—课堂精讲—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下节课小测的形式进行。这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应考的实效性,但是学生在课堂中少了欢声,少了自主探索,似乎只是在考试和题海中度过每一节课,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于是我思考,能否有一种复习模式,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复习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感受了历史课的快乐,又可以完成中考的任务? 老师都反映复习课难上,不少学生没激情没兴趣,新课反而好上,

学生可以讨论,可以看视频,图片等等。很多学生反映喜欢上新课,有音可听有图可看,没那么闷。那复习课能否设计得像新课一样吸引学生,又像传统的复习课一样有应考的效果?可做一下尝试。恰逢一个教学比赛的机会,我把《中国现代经济》作为专题复习,熟悉中考考纲的内容,把握住重点难点后,在设计中利用《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作为导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回顾学过的知识。课堂中穿插不少重点要掌握的图片以加深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和音像,利用视频让学生了解难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概括,还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及时地用练习的形式巩固重点难点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对知识作归纳总结。在课后再做一些练习来巩固复习的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参与课堂,对这节复习课表现出新鲜和感兴趣的情绪。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练习也很主动地去做。不过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复习的内容没能对每一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都重新像新课一样交代清楚,不知道学生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否还记得,能否把知识真正系统化。这样的复习形式可能比较适合对历史缺乏兴趣和动力的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对于对历史有浓厚兴趣和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此类课太简单了。所以,对于生源好基础好的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复习课。

哲学中国哲学的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题嬗变

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题嬗变 【作者简介】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孙显蔚(1975—),女,辽宁朝阳人,南开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为初创阶段,主要是厘定学科内容及研究方法;90年代初期至中期为起步阶段,着重于发展哲学的研究;90年代中期以后可谓纵深阶段,对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科观念,诸如社会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确立了社会哲学研究的大方向。 【英文摘要】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philosophy can be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mid-80s to 90s is theinitiative stage. At this stage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discipline are established. Theperiod between early to mid -90s is the starting stage.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studies of this philosophicaldiscipline are developed. The 3rd stage is the latter part of90s when a series of important issues in social life aredealt with and a system of academic concepts begins to takeshape.

儒家与现代化(精)

儒家与现代化 ——迷茫的现代人走向何方儒家承前启后的创始人孔子,他的思想有什么魅力,两千年来一直融合在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且一直传播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的袭击下,在“五四”运动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在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席卷下,几经狂风暴雨,传统风俗习惯,尤为在农村生活中顽强的保持着。孔子思想,一直成为中外严肃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所推崇,并全力以赴的去研究,且大声疾呼,要发扬光大。近来,海外一些卓有远见的学者已呼出:“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儒家文化的世纪”。这又是为什么?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一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 孔子继承了周公之道,所处春秋时代,正处在“礼崩乐坏”的混乱时期,孔子当仁不让,立志担当弘扬周公传统礼义的重任。孔子的精神和人格,他的文化品位,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孔子从五十一岁到五十五岁间,在鲁国担任鲁中都宰(鲁京城市长,后升迁大司空,大司寇,行摄相事,治理国政三月,鲁国大治,遂出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商贾不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齐人恐惧,用美人计腐蚀分化鲁国君臣。鲁定公,季氏沉迷于声色,三日不听政,郊,不致燔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带领他的弟子开始悲壮的列国之行,前后共十四年,去寻找能恢复周礼的知音诸侯,所至到十余诸侯国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卫国。史记:“孔子凄 凄惶惶,车辙天下,使天下无道变有道。” 结果呢?围蒲、畏匡、厄陈蔡,并遭宋司马之险,饱尝艰险,真谓知音难觅,只能发出:“归乎!归乎!我党小子狂简”的长叹,回到鲁国已是一位白发苍苍、年近古稀的老 人了。回国后,整理文献,删诗书,作《春秋》。晚年子鲤、颜渊、子路相续去世,七十三岁,圣人也与世他辞。可是,孔子的思想却在汉武帝始,两千年来,一直成为我国道德风俗、社会结构文化生活不可动摇的基石,孔子被称为影响祖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伟大人物。中国非遇天灾人祸,一直过着淳朴平静讲礼义的生活。并以一个有教养的民族映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被世界各国称为“礼义之邦”。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中国哲学一些重要概念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从《大国崛起》看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并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使得世界贸易中心逐渐从太平洋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葡萄牙、英国逐渐兴起。价格革命为西方资产阶级积累了物质基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也成为后来大国崛起的前提。中国的闭关锁国使得我们错失了这样一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机会,也是的英美等国从起点就将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 从《大国崛起》这一记录片中所展示的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或工业化,而相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的“现代化”则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西方化”。尽管这样似乎代表着主体性的丧失,但我们的发展轨迹事实上就是西方化的过程。 纵观大国的崛起,他们大致有以下共同的要素: 他们提供给买卖双方一个可以自由交换的市场,,及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政府干预的减少,实行进一步市场化,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有效运作的市场,并可以将财富投入生产。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我国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相结合的方式来配置资源。 都以立法的方式对私营主的财产私有权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以法治国。中国从封建王权社会以来到毛泽东统治时期,都是以人治为主,君王掌握臣民的生死大权,君主意志决定整个国家的命运。我国把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项基本国策也是崛起的土壤。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开放环境为繁荣科学和文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建立在新的生产技术和手段的产生,知识应用于创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进而转化为资本。 民主的政治。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国家的人民根植与思想深处的是为君主而活,为道义而活,为父母而活,五四运动之后,人们才明白了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要求权利,要求民主。 中国崛起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决定我们无法通过殖民掠夺和海外扩张的方式来扩大海外市场和发展经济,但我们是必要把市场推向海外。我们拥有13亿人口,这既是机遇又是诅咒,充足的人口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我们生产的商品成本低但却导致我们不觉陷入生产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境中去。 正如《大国崛起》的最后一段话一样:“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行程里只是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走过六十年,回收五百年,一路巡看交相兴替的大国演变,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件事——让历史亮起来”。

中国现代化的传播学反思Word文档

中国现代化的传播学反思 作为一门跟世界接轨的学科的起步,中国的传播学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因为经济改革的推进对社会发展提出了对传播学的要求。近代以来,中国的问题就是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问题,就是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和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这双重的现代性问题。这个课题性作为传播学的反思对象是从中国在“文革”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开始的。 1982年春天,时任美国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传播学研究所主任的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先生扮演了传播学的信使,他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一个学术座谈会上声称,在一个世纪以内,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比如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都应该在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合成为一门学科。所有的话语、编辑、扩散活动都和传播密不可分。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学将是这门新的学科的基础学科。传播理论应该聚合所有主要的人文知识,现代社会在组织形态上的形式和内涵就在于传播。 这是中国学术界开始正式接受西方传播学的开始。问题在于,当施拉姆这位蜚声世界的传播学教育家在刚刚开放的中国展望传播学的美好前景时,中国和西方对这个学科的理解差异不仅仅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更表现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应用水平上的距离。 的确,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通过技术上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和信息传播系统的介入已经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有意义的变化,信息和传播已经成为生产方式的内容,生产方式的演变通过信息处理手段不断提高的自动化方式和工作内容的重新组合开始向信息化过渡,转变了工作的性质、就业的资格和整个生产程序当中不同的介入者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和传播成为嬗变中的生产体制的行为主体。 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考察出发,传播的发展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而开始形成的网络。 [1]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特点是殖生出多重传播网络,人员、信息、资本、商品和影像的循环在不断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较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中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商品、人员、信息和资本的流通角度来研究传播手段,比如货币就是资本主义的媒介,它的本性就是流动和可交换的。 法国传播学家戴拉海(Yves de la HAYE)对这一理论现象进行过专门研究。 [2] 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马恩)在涉及到商品运输技术、信息传递、开发者旅行等等属于传播的问题时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考察这些现象所暗示的有关生产、国家、殖民主义、阶级构成、城乡分工、货币流通、价值实现形式、公共安全等等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戴拉海看来,马恩对“传播问题”有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首先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考察传播的载体(道路、运河、港口、铁路)和动力手段(蒸汽机、海底电缆、火车机车)有利于商品和人员的交流。而且马恩最后也研究了传递信息的工具,这加速了信息的扩散,并扩大了信息扩散的范围。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唯物主义的传播观,那就是传播问题仅仅在生产和流通之间才有意义,也就是说,传播手段要与生产手段相对应。马恩提出了两个有关传播的问题:一个是历史和地理的发展观来看传播如何创造出与封建秩序、封建行会、禁欲主义及其人际关系的断裂条件;一个是在什么经济形式下表达出这些成功的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