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

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储量有限,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消耗殆尽。另外,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其浓度在大气中快速增加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气候,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南北极的冰川融化。在这种情况下,光伏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光伏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并且不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它能够提供清洁电能。同时,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成本,分布均匀。无机太阳能电池具有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是由于其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限制了它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以有机聚合物材料为活性层,具有材料来源广泛、重量轻、制备工艺简单、可大面积成膜、柔性等优点而成为人们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本实验所研究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类基于光诱导效应,以共轭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材料的复合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本实验重点对有机溶液PEDOT:PSS加入DMSO、异丙醇等物质的掺杂改性问题和硅片表面的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并尽量简化其制作工艺,期望能够探索出PEDOT:PSS溶液与其他溶液的最佳配比以及使硅片表面与有机溶液的结合性增强的处理方法,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关键词: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PEDOT:PSS;溶液配比;表面处理

一、绪论

1.1实验背景

自从两次工业革命以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相机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飞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以来,能源需求量呈直线上升趋势。然而,目前人类一直广泛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其有限的储量与人类无限的需求之间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预计最多还能使用一个世纪。除此之外,此类能源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构成巨大挑战。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

量中的比例少之又少。相对而言,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大规模广泛应用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此研制和发展太阳能电池日益受到关注。

与其他能源特别是目前的常规能源相比,太阳能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他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据统计,在过去的漫长的十几亿年中,太阳只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按这种速度计算,太阳足以供给人类使用几十亿年,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在地球上,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有太阳能,这样我们就可以就地开发利用,不存在运输问题,尤其对于交通不发达的农村、海岛、边远地区更具有实用价值;最后,太阳能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不会产生废渣废气,不会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而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电或光化学效应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因此不需要其他燃料同时也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改善现代工业中能源问题引起的环境恶化和和能源匮乏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把太阳能电池分为硅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等。单晶、多晶硅电池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难以降低、光电转换效率提升空间不大等特点限制了它的大规模生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燃料色激发态寿命很短且染料分子的光谱响应范围也影响了电池整体效率(PCE)。无机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衬底比较昂贵,影响了其大规模应用。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电子迁移率较低从而导致电池的转换效率远低于无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将有机材料电子结构多样、光吸收率较高、易加工和无机材料电子迁移率高、机械性能好、稳定性高的优点加以整合,对发展新型太阳能电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价值。

1.2太阳能电池发展历史

1839年,光生伏特效应第一次由法国物理学家A.E.Becquerel发现。1849年术语“光-伏”才出现在英语中。

1883年第一块太阳电池由Charles Fritts制备成功。Charles用硒半导体上覆上一层极薄的金层形成半导体金属结,器件只有1%的效率。

20世纪30年代,照相机的曝光计广泛地使用光起电力行为原理。

1946年Russell Ohl申请了现代太阳电池的制造专利。

20世纪50年代,随着半导体物性的逐渐了解,以及加工技术的进步,1954年当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在用半导体做实验发现在硅中掺入一定量的杂质后对光更加敏感这一现象后,第一个太阳能电池在1954年诞生在贝尔实验室。太阳电

池技术的时代终于到来。

自20世纪58年代起,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就已经利用太阳能电池作为能量的来源。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时,让世界各国察觉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1973年发生了石油危机,人们开始把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转移到一般的民生用途上。

近几年,在美国、中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已经大量使用太阳能装置,更朝商业化的目标前进。

1.3太阳能电池原理

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基于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为电能。简单来说,当两个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会生成一个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当光线在太阳能电池的界面层被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就会将电子从共价键中激发,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界面层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在复合之前,由于空间电荷的电场作用,会相互分离。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运动,而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运动。当界面层中的电荷分离时,可以在P区和N区之间产生一个可测试且向外的电压。光最终照射在界面层时,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的数量越多,电流越大。

而本文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诱导效应发电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光的吸收、产生激子、激子向异质结迁移、激子的分离和产生电流五个过程。当光照射到电池表面时,HOMO(聚合物最高占有轨道)上的电子将会被能量大于共轭聚合物禁带能的光子激发,跃迁到LUMO(最低未占有轨道)上,所以激发电子的数量与HOMO所生成的空穴的数量相同,从而形成电子—空穴对即激子,激子不停的向无机半导体的界面处/共轭聚合物(异质结)运动,在激子抵达界面时,由于共轭聚合物/无机半导体的界面能大于激子的分离能,激子便会在此处产生分离,因此形成载流子。而空穴从共轭聚合物向正极迁移,电子进入受体材料(无机半导体)的LUMO中,顺着无机半导体向负极迁移,从而形成在负载条件下的电流。

1.4太阳能电池分类

图1 太能电池分类

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时间最长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其原料是高纯度的单晶硅,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在实验室里的转换效率可达到24.7%,规模生产时的效率可达到18%。但是由于硅材料的成本比较高,虽然现在仍占据着太阳能电池的主导地位,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其地位将大幅下降,特别是随着其他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将会被有机材料等光伏电池替代。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兼具单晶硅电池的高转换效率和长寿命以及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材料制备工艺相对简化等优点的新一代电池,其转换效率一般为12%左右,比单晶硅太阳电池稍低一些,但是效率衰退问题不明显,并且可以在廉价衬底材料上制备,所以成本要远低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而且效率要比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高。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以非晶硅化合物为基本组成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相对而言,具有生产成本低,能量返回期短,弱光响应好等特点。但是目前的效率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聚光太阳能电池,利用凸透镜或抛物面镜把太阳光聚焦几百上千倍,再投射到太阳能电池上,从而使太阳能电池生成相应倍数的电功率进而发电。单结的砷化镓电池理论效率达到27%,而多结的砷化镓电池理论效率更超过50%,远高于目前大规模应用的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砷化镓太阳电池的发展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至今已有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54年

世界上首次发现GaAs材料具有光伏效应,目前实验室最高效率已达到50%(来自IBM公司数据),产业生产转化率可达30%以上。但是GaAs材料的价格不菲,而且在物理性质上要更脆,加工难度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GaAs电池的普及。

铜铟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简称CIS)也是应用光电效应发电的,它是在玻璃或其它廉价衬底上通过电子束蒸发等方法沉积若干层金属化合物半导体薄膜,薄膜总厚度大致在2-3μm之间。铜铟硒电池的抗辐射能力强,成本比较低,不存在光致衰退问题,性能较稳定,同时是目前所有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是铜铟硒电池是由多元化合物组成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复杂,元素配比十分敏感,因此其工艺和制备条件极为苛刻,而且铟和硒都是比较稀有的元素,所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以有机聚合物代替无机材料的,也可称之为塑料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相比于其他材料,可以广泛得到,可塑性强,质地柔软,成本较低,因此对大规模的推广太阳能使用,向人类提供廉价清洁的电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以有机材料制备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短,不论是使用寿命,还是电池效率都不能和无机材料特别是硅电池相比。但是在约十年前发现,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要添加溶剂才能提高它的转换效率,却并不知道其原因。在2015年2月,德国爱德合温技术大学发现用“发酵粉”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2-3倍的原因,当他们不加额外溶剂时,他们发现有机混合体在硬化过程,形成大的液滴。这对电子输送是一种负面的效应。结果导致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低下。在溶液中加入添加溶剂愈多,当达到某一特别量时,这些液滴会变得小些。在硬化过程中有二种效应;一方面,溶液蒸发,高聚物形成折叠结构,而加入添加溶剂时,使这种折叠过程提早开始,这表示最终不形成泡,添加溶剂起了一种“发酵粉”的作用,它改善了混合聚合物的结构。这种新的了解,将会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将一种色素附着在TiO2粒子上,然后浸泡在一种电解液中的电池。色素受到光的照射,生成自由电子和空穴。自由电子被TiO2吸收,从电极流出进入外电路,再经过用电器,流入电解液,最后回到色素。在1991年瑞士洛桑高工(EPFL)M. Grtzel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Nature》上发表了关于染料敏化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的文章以较低的成本得到了>7%的光电转化效率,说明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可行性,开辟了太阳能电池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利用太阳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主要由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通常为金属氧化物(TiO2、SnO2、ZnO等),聚集在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板上作为DSC

的负极。对电极作为还原催化剂,通常在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上镀上铂。敏化染料吸附在纳米多孔二氧化钛膜面上。正负极间填充的是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电解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工艺技术相对简单,因此非常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该电池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都是不会污染环境的,还可以回收部分材料,利于人们保护环境。目前它的能量转换效率为12%左右。

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简称杂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类以共轭聚合物和无机半导体材料的复合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其中共轭聚合物作为电子给体材料,无机半导体作为电子受体材料。

电子受体材料目前最常用的是TiO2、ZnO,、CdSe 和CdS等材料也有不少人进行过研究。针对受体材料的研究集中于材料的表面改性,主要是为了增加受体材料和给体材料之间的接触,从而增大激子的分离效率。近些年,受体材料的表面已经由层状结构改进为纳米颗粒、纳米棒结构,并且出现了用甲氧基苯甲酸、月桂酸等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本实验由于研究方向的问题,采用单晶硅作为电子受体材料

电子给体材料包括聚苯撑乙烯撑类、聚噻吩类、聚苯胺类等,本实验采用的PEDOT:PSS目前有以下几种改性方法:物理方法改性,如紫外线处理、工艺改进、电场处理以及热处理等,通过改变其结构形态从而提高PEDOT:PSS的性能;化学方法改进,采用的是共混掺杂,即向PEDOT:PSS中加入一些特殊物质,例如丙三醇、DMSO、山梨醇、二醇乙醚等物质增强PEDOT:PSS的导电性、润湿性等性能。

二、实验器材

2.1 实验材料

单晶硅

单晶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本实验所用的硅片是双抛硅。

PEDOT:PSS

图2 PEDOT:PSS分子式

PEDOT:PSS(分子式如上图所示)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导电率很高,根据不同的配方,可以得到导电率不同的水溶液。它是由PEDOT和PSS两种物质构成。PEDOT是EDOT(3,4-乙撑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具有分子结构简单、能隙小、电导率高等特点,PSS 是聚苯乙烯磺酸盐。这两种物质结合在一起可以极大提高PEDOT的溶解性。它是本实验太阳能电池的给体材料。

DMSO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常温下是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具有吸湿性和可燃性。具有高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好、非质子、与水混溶的特性,与苯、氯仿、乙醇和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相溶,被称之为“万能溶剂”。在本实验用于提高PEDOT:PSS的导电性

异丙醇

异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正丙醇的同分异构体,别名二甲基甲醇、2-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溶于水,也溶于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在本实验中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

2.2 实验设备

电子束蒸发镀膜装置

图3 电子束蒸发仪

电子束蒸发法是真空蒸发镀膜的一种,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电子束进行直接加热蒸发材料,使蒸发材料气化并向基板输运,在基底上凝结形成薄膜的方法。实验中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

旋涂仪器

图4 旋涂仪

用于在硅片上均匀涂抹有机溶液

IV特性曲线测量仪

图5 IV特性曲线测量仪

用于太阳能电池各项参数的测量

2.3 评价参数

外量子效率(EQE)

当光子入射到光敏器件的表面时,部分光子会激发光敏材料产生电子空穴对,形成电流,此时产生的电子与所有入射的光子数之比,称为外量子效率

内量子效率(IQE)

当光子入射到光敏器件的表面时,被吸收的那部分光子激发光敏材料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形成电流,此时产生的电子与被吸收的光子之比,称为内量子效率光电转化效率(IPCE)

光电转化效率,即入射单色光子- 电子转化效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外电路中产生的电子数Ne 与单位时间内的入射单色光子数Np 之比。IPCE 常用于光电化学的应用,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在概念上IPCE 与EQE 是类似的。

短路电流(Isc)

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短路时,电池片输出的电流就是短路电流。短路电流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开路电压(Voc)

当将太阳能电池的正负极不接负载是,电池片正负极间的电压就是开路电压。开路电压不随电池片面积的增减而变化,一般与电池片材料有关。

短路电流密度(Jsc)

太阳能电池单位面积输出的短路电流,就是短路电流密度。理论计算得出的Jsc 与实测的Jsc 可能存在差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实测时所用的太阳光模拟器光谱辐射曲线与AM1.5G 标准太阳光谱辐射曲线存在差异。

峰值功率 (Pm)

太阳能电池片在正常工作或测试条件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就是峰值功率。峰值功率取决于太阳辐照度、太阳光谱分布和电池片的工作温度等条件。IEC 标准测量条件为辐照度100mW/cm2、光谱分布AM1.5G、温度25℃。

最大工作电流 (Im)

太阳能电池片工作在峰值功率状态时的电流,就是最大工作电流

最大工作电压(Vm)

太阳能电池片工作在峰值功率状态时两端的电压,就是最大工作电压

填充因子 (FF)

填充因子是太阳能电池品质的量度,定义为实际最大输出功率与理想目标输出功率的比值FF 是太阳能电池I-V 特性曲线内所含最大功率面积与开路短路相应的矩形面积(理想形状)比较的量度。FF 应尽可能接近100%,但p-n 结特性会阻止它达到1。FF 越大,电池的质量越高,典型值出于60%~85%,并由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器件结构决定。

光电转化效率η

光电转化效率是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和综合性的特性参数,经常简称为效率。光电转化效率是太阳能电池最大输出电功率与入射光功率之比。

三、实验操作

3.1硅片的处理

硅片的处理过程包括清洗以及表面处理等,会对之后的蒸镀电极、旋涂溶液

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非常重要。在实验开始时,采取的清洗方法是用先棉球擦拭,去除大颗粒灰尘,之后分别将硅片放入乙醇、丙酮、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处理。然而在之后的实验中发现以上方法并不能使溶液旋涂均匀,在经过多次查看文献以及实验后,确定了以下的清洗方法:

(1)用镊子夹住硅片后,依次用去离子水、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对硅片冲洗,去除表面灰尘

(2)将硅片浸泡在5%浓度的氢氟酸中10—20秒,用以清除硅片表面的氧化层,之后用去离子水将氢氟酸冲洗干净

(3)依次将硅片在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用超声仪分别超声15分钟,主要用来去除表面的油脂类杂质

(4)用络合法处理硅片,以去除表面金属离子

首先配置酸、碱溶液,

碱溶液比例为NH3·H2O:H2O2:H?O=0.5:1:5

酸溶液比例为HCl:H2O2:H?O=1:1:6

将硅片先放入酸溶液中,在75℃的恒温水中加热20分钟。之后再放入碱溶液中在75℃的恒温水中加热20分钟

取出硅片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备用

3.2溶液的配置

溶液的主要成分为PEDOT:PSS,添加增加导电性的DMSO和具有增加表面活性作用的粘结剂(主要为异丙醇),本实验的目标之一就是实验各种不同的溶液的比例,选择最优方案。

3.3制作电池

运用电子束蒸发在硅片上镀50—100纳米的铜膜作为背电极,之后在另一面旋涂配置好的有机溶液(用旋涂机进行旋涂,旋涂时要在静止状态下将溶液均匀滴满整片硅片,再开启旋涂机),烘干后在溶液上点银胶(将银胶轻轻的点在薄膜上,呈“井”字形)作为正电极,从而制作出太阳能电池。

四、实验结论

在采用了PEDOT:PSS:DMSO:异丙醇=1:4.6%:0.1%的溶液配比之后制作出的电池的外量子效率、暗电流、光电流三项性能如下图所示

图6 外量子效率

图7 暗电流

图8 光电流

由图像可知在波长520nm时,外量子效率最大为0.853,在测量暗电流时,饱和电流为0.000041mA/cm2,测量光电流时,短路电流为19.01437mA/cm2,开路电压为0.427070V。

在本次实验中,由于时间问题没能探索出溶液的最佳配比,因此并没有显著提高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但是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热退火在以上实验条件下不能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并且优化了硅片表面处理的操作,在简化了步骤的同时使硅片表面与溶液的结合性增强。

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P3HT-PC61BM 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 电池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实验者 学号 专业班级 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在实验室现场制作P3HT-PC61BM 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以及开展电池性能测试,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工艺与流程,熟悉相关的加工处理与分析测试设备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加深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加热磁力搅拌器、超声仪、紫外臭氧清洗系统、旋涂仪、 惰性气体操作系统、真空蒸镀系统、太阳光模拟器、数字源表、台阶仪 三、实验要求 1、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与规范开展实验,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触摸或按动设备开关或按钮以及设备控制系统。 2、实验期间保持室内安静,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 3、熟悉有机太阳能电池加工与测试相关设备、原理与方法。 四、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聚合物体异质结加工溶液的配制(活性层P3HT:PCBM 溶液的配制) 在手套箱外称取所需的P3HT 5、6mg 与PCBM 5、6mg,混合好装入带有磁子的5mL 瓶子中,转移到手套箱中;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0、33mL oDCB(邻二氯苯)溶剂,配成17mg mL-1的溶液,放到加热台(加热台需要 5 分钟的稳定时间)上,设置温度为85℃,搅拌1h 后,冷却至室温待用。 2.导电玻璃表面清洁与处理。 A.首先确认ITO 面,用万用电表(打到Ω档)测试其表面电阻,有电阻的一面为ITO,在其反面的边缘处刻‘上’字(见下图)。将ITO 依次放到去离子水、丙酮与异丙醇中超声清洗10 分钟。每次超声完毕,用镊子取出ITO,用同样的溶剂反复冲洗两面三次,之后用氮气枪迅速吹干,立刻放到盛有下一种溶剂的容器中清洗。最后将用氮气枪吹干的ITO 转移到六孔板中转移至紫外/臭氧清洗机(操作详见其说明)中,将ITO面朝上,表面清洁处理10 分钟后,将ITO 取出并置于六孔板中待旋涂PEDOT:PSS(ITO 面朝下)。

浅谈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

浅谈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以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1F、3F车间扩建工程为例 作者:于洪亮 太阳能电池片是目前非常火热的产业之一,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因其特殊生产工艺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太阳能电池片厂的制程设备散热负荷较大,湿负荷基本稳定,常年热湿比很大,而且工艺排气量很大。下面以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昆山电池片厂1FAB区、3FCD区电池片车间扩建工程为例,详细叙述太阳能电池片厂的空调系统。 本次是茂迪(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昆山电池片厂1FAB区、3FCD区电池片车间扩建工程,空调系统也为在原有系统基础上作扩充。冷源为8℃的冰水,热源为50℃的热水,在各空调机房内有相应冷热水管预留接口。但配合业主的需求,原空调主系统的水系统扩充一台冰机(甲供)、一台冷却塔(甲供)、一台冷却水泵、一台冰水一次泵、一台汽水板换和一台热水泵,皆直接接入原主管路上的预留阀。MAU的高压喷雾加湿及空气水洗喷淋的软水源为原有软水系统,1F AB区车间的MAU所需软水由3FMAU机房内原有软水管路引入,3F CD区车间的MAU所需软水直接由屋面5吨的软水箱上预留口引下。 本次扩建车间空调系统属工艺性空调,温度要求23±3℃,湿度要求55±10%,但无洁净度要求。本次车间(包括1F车间、1FFQC、3F车间)采用的空调方案为MAU(全新风空调箱)+RAU(循环风空调箱)的全空气系统。车间内的湿度由MAU定露点来控制,温度由RAU来控制调节,车间内的正压也是由MAU变频率调节新风量来控制的

本次工程空调设备配备情况:1F车间采用2台45000CMH风量的变频MAU+8台25000CMH风量的吊挂式RAU;1FFQC区采用1台21000CMH 风量的落地式RAU,新风由1F车间的2台MAU的送风管引来;2FFQC的办公区采用8台吊挂明装的FCU(风机盘管);3F车间采用2台55000CMH 风量的变频MAU+2台70000CMH风量的落地式RAU;3F更衣区采用1台15000CMH吊挂式的RAU。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空调箱的配置情况。MAU的功能段配置为新风进风水洗段、初中效过滤段、热水预热段、冰水表冷除湿段、高压喷雾加湿段(带湿膜挡板)、热水再热段、风机送风段。(如下面示意图所示) MAU功能段配置示意图 RAU的功能段配置为室内回风进风段、初中效过滤段、表冷(热)段、风机送风段。(如下面示意图所示)

硅光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硅光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光电08305班 组长:祝李 组员:贺义贵、何江武、占志武 实验时间:2010年4月2日 指导老师:王凌波 2010.4.6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原理 五、注意事项 六、实验步骤 七、实验数据及分析 八、总结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2、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 3、掌握硅光电池基本特性测试方法 4、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应用 二、实验内容 1、硅光电池短路电路测试实验 2、硅光电池开路电压测试实验 3、硅光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实验 4、硅光电池伏安特性测试实验 5、硅光电池负载特性测试实验 6、硅光电池时间响应测试实验 7、硅光电池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设计实验1:硅光电池光控开关电路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2:简易光照度计设计实验 三、实验仪器 1、硅光电池综合实验仪 1个 2、光通路组件 1只 3、光照度计 1台 4、2#迭插头对(红色,50cm) 10根 5、2#迭插头对(黑色,50cm) 10根 6、三相电源线 1根 7、实验指导书 1本 8、20M 示波器 1台 四、实验原理 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 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零偏反偏正偏 图 2-1. 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 图2-1是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结合

浅析太阳能电池片废水处理工艺

浅析太阳能电池片废水处理工艺 李慧娟1郭晓霞2 1、内蒙古鑫安能源咨询评估有限公司内蒙古包头014010 2、城市建设研究院内蒙古 分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要: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依靠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的光电元器件,它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清洁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阳能光伏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应用前景广泛。而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不断降低,转换效率不断提高,使光伏发电的应用日益普及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来源。但是,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废气处理不当的话,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此,本文对单晶硅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处理工艺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片废水处理工艺 中图分类号:TM914.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减少,寻求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太阳能、风能、生物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依靠太阳能进行能量转换的光电元器件,它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清洁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太阳能光伏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应用前景广泛。其生产废水因含有,腐蚀性强,治理困难。采用两级反应沉淀法,先添加氯化钙除氟,再加絮凝剂和助凝剂进行沉淀,在一级、二级沉淀池中分别进行沉降。结果显示,出水质量浓度降至10mg/L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解决了企业废水处理问题,废水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具有推广价值。 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工艺简介 太阳能电池片是一种能量转换的光电元件,它可以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把光能转换成电能,从而实现光伏发电[1]。生产电池片的工艺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硅片检测、表面制绒、扩散制结、等离子刻蚀、去磷硅玻璃、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和检测分装等主要步骤。 三、污水成分分析 电池片生产工艺中,单晶硅片制绒工艺是用碱(通常用氢氧化钠)腐蚀硅片表面形成金字塔形貌,过程中用氢氟酸和盐酸清洗,主要产生的废水有浓碱废水、酸碱冲洗废水;去磷硅玻璃工序用氢氟酸去除硅片表面的磷硅玻璃,会产生含氟废水。 从废水的成分来说,主要有以下三部分,含氟废水:主要包括含氢氟酸、硅类的含氟冲洗废水,无机废水主要成分为氢氟酸和SS,[H+]及氟离子浓度较高,酸碱废水中含有硅粉等悬浮物,少量的氟化物,一定量的异丙醇,因此COD、SS污染浓度高[2]。因此,设计后废水收集在两个不同的储罐和两个集水池,分别为:浓碱储罐、浓酸储罐、酸碱废水、含氟废水,废水按照浓度的不同,分开收集,做到轻污分流,节约处理成本。 四、处理工艺的建立 按照工艺的设计,废水按照浓度和成分的不同,分别收集在不同的储罐和集水池,分别为浓酸储罐、浓碱储罐、含氟冲洗废水池、酸碱废水。 浓酸储罐主要收集酸洗和去磷硅玻璃工序中氢氟酸和盐酸槽的废水,废水酸度大,氟离子含量高;浓碱储罐主要收集制绒槽的废水,有机物含量比较高(主要含异丙醇),含有硅粉等悬浮物,COD、SS污染浓度高;含氟冲洗废水池主要收集硅片出氢氟酸槽后的冲洗废水,废水水量大,含有少量的氟离子;酸碱废水池分别收集硅片出碱槽后的冲洗废水、硅片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资料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专业班级:12级应用光电子01 学生学号:1209040110 学生姓名:胡超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刘国华 课题工作时间:2015.6.1至2015.6.4

实验一、太阳辐射能的测量 下表是针对武汉市的日照情况,记录武汉市的某一天某一时段(每两分钟记 录一次)的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监测系统 瞬时值累计值 时间 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10:06 538 113 436 41 112 0.031 0.014 0.016 0.003 0.009 10:08 404 105 298 32 77 0.056 0.013 0.045 0.004 0.012 10:10 449 99 347 31 268 0.049 0.013 0.037 0.004 0.009 10:12 416 97 304 33 246 0.056 0.012 0.043 0.004 0.033 10:14 645 118 525 49 347 0.056 0.012 0.042 0.004 0.033 10:16 198 105 57 24 105 0.077 0.014 0.062 0.006 0.040 10:18 549 107 425 42 326 0.025 0.013 0.007 0.003 0.012 10:20 610 111 485 45 329 0.066 0.013 0.051 0.005 0.039 10:22 631 108 513 50 304 0.076 0.013 0.061 0.006 0.039 10:24 619 108 493 45 284 0.076 0.013 0.062 0.006 0.036 10:26 465 103 310 39 194 0.075 0.013 0.059 0.006 0.034 10:28 653 109 402 47 264 0.067 0.013 0.043 0.005 0.027 10:30 690 111 337 48 263 0.079 0.013 0.046 0.006 0.032 10:32 693 113 318 47 249 0.083 0.013 0.042 0.006 0.031 10:34 653 115 214 48 219 0.082 0.014 0.035 0.006 0.029 10:36 713 118 176 53 145 0.061 0.013 0.018 0.005 0.021 10:38 575 111 92 44 89 0.087 0.014 0.020 0.006 0.015 10:40 717 115 53 44 90 0.080 0.014 0.009 0.006 0.010

有机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其前景展望

电子信息学院 《太阳能电池》 结业论文 有机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其前景展望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5.10

有机太阳能电池原理及其前景展望 *** (***) 摘要: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等都来自于太阳;即使是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从根本上说也是来自于太阳。如今,这些远古时期留下来的不可再生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命运,如何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成为当务之急,而太阳能以其清洁环保、资源丰富的特点成为其中一个选择,其中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实现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最有前景的器件之一。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分析。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原理;结构;转换效率;缺陷;优势 中图分类号:TM914.4文献标识码:A The Principle of Organic Solar Cells and its prospect *** (***) Abstract:As the saying goes, all living things depend on the sun for their growth, and on earth, wind, water, and biomass energy and so on from the sun;Even (fossil fuels such as coal, oil, natural gas, etc.), basically is from the sun.Today, the non-renewable resources of ancient times to stay face the fate of dried up, how to look for new alternative energy become prior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energy with its cl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ources become one of the options, including organic solar cells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olar energy directl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devic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rganic solar cells, and to the analysis and outlook of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organic solar cells;principle;structures;transfer efficiency;defect;superiority 0引言 现今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太阳能是未来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1],

光伏特性曲线实验报告

绪论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课内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帮助和培养学生建立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测试、分析和设计一般光伏发电电路的能力,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太阳能发电技术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和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相关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实验前预习 每次实验前,学生须仔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明确实验步骤、测试数据及需观察的现象;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做好预习要求中提出的其它事项。三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本组的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完备,了解设备使用方法及线路板的组成和接线要求。 2、实验时每组同学应分工协作,轮流接线、记录、操作等,使每个同学受到全面训练。 3、接线前应将仪器设备合理布置,然后按电路图接线。实验电路走线、布线应简洁明了、便于测量。 4、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复查,按电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元器件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确定无误后,方可通电进行实验。 5、实验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改接线路和拆线一定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绝对不允许带电操作。如发现异常声、味或其它事故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6、测量数据或观察现象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使用仪器仪表要符合操作规程,切勿乱调旋钮、档位。注意仪表的正确读数。. 7、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其它组的仪器设备或工具等物。 8、实验结束后,实验记录交指导教师查看并认为无误后,方可拆除线路。最后,应清理实验桌面,清点仪器设备。 9、爱护公物,发生仪器设备等损坏事故时,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按有关实验管理规定处理。 10、自觉遵守学校和实验室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 四实验总结 每次实验后,应对实验进行总结,即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除写明实验名称、日期、实验者姓名、同组实验者姓名外,还包括: 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3.实验原理; 4.实验主要步骤及电路图; 5.实验记录(测试数据、波形、现象); 6.实验数据整理(按每项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进行计算、绘图、误差分析等);.回答每项实验的有关问答题。7.

浅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发展

浅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与进展 全华锋BY619102 摘要:基于钙钛矿材料(CH3NH3PbI)制备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由2009年的3.8%增长到了目前的20.2%,因为其较高的光吸收系数,较低的成本以及易于制备等优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钙钛矿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光吸收层,还可以作为电子传输层(ETM)和空穴传输层(HTM),由此可以制备不同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介孔结构、介观超结构、平面结构和有机结构等。除此之外,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多样性也使其更具吸引力,目前已有一步溶液法、两步连续沉积法、双源共蒸发法和溶液—气相沉积法。本文主要介绍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各层的作用,最后对钙钛矿太阳电池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介绍。 关键词:钙钛矿材料;太阳电池;光吸收层 1.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由工业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有限储量及其燃烧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和开发环保且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太阳能来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太阳能绿色环保无污染,是未来有希望获得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重要器件之一就是太阳电池。 2009年,日本人Kojim等首先将有机-无机杂化的钙钛矿材料应用到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中,制备出第一块钙钛矿太阳电池,并实现了 3.8%的效率。但这种钙钛矿材料在液态电介质中很容易溶解,该电池仅仅存在了几分钟级宣告失败,随后,Park等人于2011年将CH3NH3PbI纳米晶粒改为2-3nm,效率达到了6.5%。由于仍然采用液态电解质,仅仅经过10min,电池效率就衰减了80%。为解决钙钛矿的稳定性问题,2012年Kim等人将一种固态空穴传输材料(spiro-OMeTAD)引入到钙钛矿太阳电池中,制备出第一块全固态钙钛矿太阳电池,电池效率达到了9.7%。即使未经封装,电池在经过500小时后,效率衰减很小。空穴传输层(HTM)的使用,初步解决了液态电解质钙钛矿太阳电池不稳定和封装困难的问题。随后Snaith等首次将Cl元素引入到钙钛矿中,并使用Al2O3代替TiO2,证明钙钛

浅谈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应用

浅谈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摘要:人类面临着有限常规能源和环境破坏严重的双重压力。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枯竭,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是当务之急。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取用不尽的能源已有尽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并成为当前各国争相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核心的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为全面的了解太阳能电池的相关知识,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与新闻信息,综述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与当前应用情况。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主要类型,发展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材料; 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 引言:由于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断需求。促使人们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太阳在40min内照射带地球表面的能量可供全球目前能源消费的速度使用1年。合理的利用好太阳能将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其中最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中, 太阳能的光电利用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和开发日益得到重视.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的光电子转移反应而进行工作的.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 太阳能电池主要可分为四种类型: ( 1) 硅太阳能电池; ( 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 3) 有机物太阳能电池; ( 4) 纳米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以硅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是其对电池材料的要求: ( 1) 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不能太宽; ( 2) 要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 3) 材料本身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 4) 材料便于工业化生产且材料性能稳定.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以其他材料为基础的太阳能电池也愈来愈显示出诱人的前景.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种类及其研究现状, 并讨论了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1 基本原理 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1.1 半导体的简单介绍 半导体材料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du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这种材料在某个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电荷载流子的浓度,电阻率下降。半导体材料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锗和硅是最常用的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包括Ⅲ-Ⅴ族化合物(砷化镓、磷化镓等)、Ⅱ-Ⅵ族化合物( 硫化镉、硫化锌等)、氧化物(锰、铬、铁、铜的氧化物),以及由Ⅲ-Ⅴ族化合物和Ⅱ-Ⅵ族化合物组成的固溶体(镓铝砷、镓砷磷等)。除上述晶态半导体外,还有非晶态的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等。 在形成晶体结构的半导体中,人为地掺入特定的杂质元素,导电性能具有可控性。在光照和热辐射条件下,其导电性有明显的变化。 1.1.1关于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共价键结构:相邻的两个原子的一对最外层电子(即价电子)不但各自围绕自身所属的原子核运动,而且出现在相邻原子所属的轨道上,成为共用电子,构成共价键。自由电子的形成:在常温下,少数的价电子由于热运动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共价键的束缚变成为自由电子。 空穴:价电子挣脱共价键的束缚变成为自由电子而留下一个空位置称空穴。 载流子:运载电荷的粒子称为载流子,包括电子与空穴。 杂质半导体:通过扩散工艺,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合适的杂质元素,可得到杂质半导体。 P型半导体:在纯净的硅晶体中掺入三

有机太阳能电池报告

有机太阳能电池报告 经过这几堂课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关于有机太阳能的相关知识,虽然听进去的不多但是也有所收获,下面简要做下有机太阳电池的总结。 有机太阳能电池是成分全部或部分为有机物的太阳能电池,他们使用了导电聚合物或小分子用于光的吸收和电荷转移。有机物的大量制备、相对价格低廉,柔软等性质使其在光伏应用方面很有前途。通过改变聚合物等分子的长度和官能团可以改变有机分子的能隙,有机物的摩尔消光系数很高,使得少量的有机物就可以吸收大量的光。相对于无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缺点是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稳定性差和强度低。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半导体异质结或金属半导体界面附近的光伏效应,所以又称为光伏电池。当光子入射到光敏材料时,激发材料内部产生电子和空穴对,在静电势能作用下分离,然后被接触电极收集,这样外电路就有电流通过。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机材料吸收光子,如果该光子的能量大于有机材料的禁带宽度E,就会产生激子(电子空穴对)激子的结合能大约为0.2~1.0 eV高于相应的无机半导体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的结合能。因此激子不会自动解离.两种具有不同电子亲和能和电离势的材料相结触,接触界面处产生接触电势差,可以驱动激子解离。 有机太阳能电池以具有光敏性质的有机物作为半导体的材料,以光伏效应而产生电压形成电流。主要的光敏性质的有机材料均具有共轭结构并且有导电性,如酞菁化合物、卟啉、菁(cyanine)等。 有机太阳能电池按照器件结构可基本分为3类: (1)单质结(肖特基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2)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p-n 异质结混合异质结即本体异质结级联结构) (3)染料敏化有机太阳能电池 单质结(肖特基型)有机太阳能电池 这是一种研究较早的太阳能电池,结构为:玻璃/电极/有机层/电极,如图a所示: 对于单层结构的电池来说,其内建电场源于两个电极的功函数差或者金属

浅析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浅析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9T17:32:32.533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期作者:吴涛熊磊梁溪凯徐龙 [导读]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无机材料的迁移效率比较高,光谱效应和太阳能光谱相匹配,而相对于有机材料来说价格便宜,合成方法较简单。 吴涛熊磊梁溪凯徐龙 湖南工业大学冶金学院湖南省株洲市 412007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的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无机材料的迁移效率比较高,光谱效应和太阳能光谱相匹配,而相对于有机材料来说价格便宜,合成方法较简单。就目前情况来看,无机材料的迁移效率较差,所以导致光电转换效率比较低,并且阻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假使能够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相融合在一起,可以大大的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文主要阐述了无机材料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概述与优点分析,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应用原理以及目前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有机太阳能;效率;电池;应用 一、无机材料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概述与优点分析 无机材料就是指由无机物单独或者是和混合其他物质制成的材料,通常其中包括硅酸盐和铝酸盐以及硼酸盐等原料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的材料。无机材料的优点具有技术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以及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 有机太阳能电池就是由有机材料构成核心部分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具有光敏性质的有机物作为半导体的材料,并且用光伏效应产生的电压而形成电流,才能够实现太阳能发电的效果。有机太阳能的优点具有价格便宜,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工艺比较简单。比如说酞菁类染料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生产,所以它的成本低。还有就是有机太阳能电池可以降解,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应用原理 现如今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原理是利用有机材料产生的光伏特效应,从而实现的光电能量之间的转化。以下就是无机材料在OSCs中的应用原理过程:先是通过光照射到0SCs上,其中具有能量大于有机材料的光子后被激活,并且产生激子,进而激子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扩散到异质结处,此时在界面形成孪生的电子空穴;再是由于激子不能够自动解离,所以需要工种不同的最高己占轨道和最低未占轨道的材料相连接,才能够结合到受体LUMO的能极差值作用下分解成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空穴,那就是电载流子;最后是通过阴阳两极之间的作用存在着功函差,使得电子和空穴在内部的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流。 三、目前无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1.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阴极缓冲材料的应用。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是稳定性一般的产品,如何提高稳定性就要在阴极与有机层之间添加一层缓冲的材料,这种材料必须使得有机层与电极间接触良好,又不得增加接触的电阻,而且有机层也不能够受到破坏。比如说化合物LiF 常用在电致发光中,但它也可以用于OSCs。何况TiO 2不仅在OSCs 中作为受体,还可以作为阴极缓冲层,阻挡空穴流向阴极,保护了有机层。 2.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阳极缓冲材料的应用。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中的金属氧化物空穴材料在OSCs 中可以作为阳极修饰层,比如说NiO 和WO 3都可以作为阳极修饰层。何况金属氧化物的厚度对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可以用MoO 3做阳极的修饰层,有机太阳能电池能够在红外区的光吸收能量。从而采取WO 3做阳极修饰,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效率可以达到 3.1%,主要原因是由于降低了有机太阳能器件中载流子的复合几率。其中NiO 做阳极修饰层,可以有效的调节活性层能级,阳极更容易接纳空穴,从而使得效率不断的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与阳极形成良好的能级匹配,有效的阻止了有机层和电极发生电化学反应,进而有利于载流子收集大幅度提高,所以才能够使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稳定性提高。 3. 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应用。无机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活性层的应用主要包括铬化合物、硅和低能的纳米粒子以及金属氧化物这四部分构成。 铬化合是指人们常用到的无机受体材料CdS 和CdTe等,铬化合物应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CSCs 中,首先报道了球形CdSe 与MEH-PPV 结合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但是球形粒子表面的绝缘层限制了电荷传输。Huynh 制作了氧化铟锡/聚3-乙基噻吩:CdSe/Al 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所以使得纳米棒状CdSe 电子传输有效的提高。 硅是由纳米硅材料制成,具有无毒和对光强吸收以及电子迁移率高的活性层应用。硅不仅可以用作受体材料与有机材料结合制备成了有机太阳能电池,还可以利用蚀刻法形成的硅纳米线阵列可以增加OSCs 在可见和近红外的吸收,从而增大迁移效率。我们可以将硅作为受体串联到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中,能够使得内部电场增大,可以使得电子和空穴转移更加容易,这就充分解决了传输的问题。 低能的纳米粒子主要是为了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才能够将波长带隙窄的无机受体与有机受体相融合起来。其中Cui 等制作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吸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内。在Tan 改进之后,,不仅减少了活性区载流子的复合数量,并且也保证了光吸收。 金属氧化物其中有TiO 2,它化学稳定性高,可见光区透光良好,有金红石、板钛矿和锐钛矿三种晶型。金红石型TiO 2在热力学上稳定性是最高的,而且光散射性优异。锐钛矿型TiO 2带隙较宽,而且导带能级较高。锐钛矿型TiO 2因为有较高的电子迁移效率,而且在有机太阳能中应用广泛。有一种ZnO 的能级结构和锐钛矿型TiO 2基本相同,也是n 型半导体。ZnO 的缺点是化学稳定性不好,在酸碱环境中都不能稳定很长时间,比较易溶解。 四、结束语 由上可知,目前的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能够相融合在一起,他们可以各自发挥各自的优点,但也弥补了材料组成的太阳能电池不足,所以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有很大的帮助。有机材料的结合,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工艺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以大大的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迁移效率,同时光吸收和太阳能光谱更加匹配。至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否能够实现产业化和居民化,这些都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正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这些明显优点——轻快,便宜,原材料容易得,并且可以大面积的制备,用来满足实现产业化、居民化的条件。因此,我们攻克了有机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问题,世界的能源界必将迎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时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_实验报告参考

E I I 圏&全暗吋太阳能电池在外加偏压吋的伏安特性测量电路之二 四、实验步骤 1 ?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施加正向偏压时的I ~ U特性,用实验测得的正向偏压时I ~ U关

系数据,画出I ~ U曲线并求得常数1和I。的值。 2?在不加偏压时,用白色光源照射,测量太阳能电池一些特性。注意此时光源到太阳能电池距离保持为20cm。 (1 )画出测量实验线路图。 (2)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电阻下,|对U变化关系,画出I ~ U曲线图。 (3)用外推法求短路电流| sc和开路电压U oc。 (4)求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电阻。 (5)计算填充因子[FF =P m/(l sc ?U°c)]。 五、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1.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施加正向偏压时的I ~ U特性。 表1 图-(b)全暗情况下太阳能电池外加偏压时的伏安特性半对数曲线 二V ,丨0二mA,相关系数0.9996,电流与电压的指数关系得到验证。

2 ?在不加偏压时,用白色光源照射,测量太阳能电池一些特性。

图9恒定光强无偏压时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与负载电阻关系曲线 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 P m 二 ,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电阻 R L 二 1. 2 I (inA) 3在恒定光照下太阳能电池不加偏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

填充因子[FF 二P m/(l sc ?U°c)]= = 。 六.实验结果 - V ' , I o = mA, 短路电流l sc= ,开路电压U OC=。 填充因子[FF =P m/(l sc ?U°c)]= 七.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问题的讨论等) 八.思考题

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页码1实验项目名称P3HT-PC61BM 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 电池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实验者 学号 专业班级 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在实验室现场制作P3HT-PC61BM 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以及开展电池性能测试,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工艺和流程,熟悉相关的加工处理和分析测试设备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加深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加热磁力搅拌器、超声仪、紫外臭氧清洗系统、旋涂仪、 惰性气体操作系统、真空蒸镀系统、太阳光模拟器、数字源表、台阶仪 三、实验要求 1.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和规范开展实验,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触摸或按动设备开关或按钮以及设备控制系统。 2.实验期间保持室内安静,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 3.熟悉有机太阳能电池加工与测试相关设备、原理和方法。 四、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1.聚合物体异质结加工溶液的配制(活性层P3HT:PCBM 溶液的配制)在手套箱外称取所需的P3HT 5.6mg 和PCBM 5.6mg,混合好装入带有磁子的5mL 瓶子中,转移到手套箱中;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0.33mL oDCB(邻二氯苯)溶剂,配成17mg mL-1的溶液,放到加热台(加热台需要 5 分钟的稳定时间)上,设置温度为85℃,搅拌1h 后,冷却至室温待用。 2.导电玻璃表面清洁与处理。 A.首先确认ITO 面,用万用电表(打到Ω档)测试其表面电阻,有电阻的一面为ITO,在其反面的边缘处刻‘上’字(见下图)。将ITO 依次放到去离子水、丙酮和异丙醇中超声清洗10 分钟。每次超声完毕,用镊子取出ITO,用同样的溶剂反复冲洗两面三次,之后用氮气枪迅速吹干,立刻放到盛有下一种溶剂的容器中清洗。最后将用氮气枪吹干的ITO 转移到六孔板中转移至紫外/臭氧清洗机(操作详见其说明)中,将ITO面朝上,表面清洁处理10 分钟后,将ITO 取出并置于六孔板中待旋涂PEDOT:PSS(ITO 面朝下)。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实验报告 篇一: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实验 本科学生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物电学院专业、班级12级光电子班 实验课程名称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实验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学期填报时间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一、实验设计方案 篇二:实验报告--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报告 姓名:张伟楠班级:F0703028学号:5070309108实验成绩:同组姓名:张家鹏实验日期:08.03.17指导教师:批阅日期: 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目的】 1.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测量太阳能

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原理】 1.太阳电池的结构 以晶体硅太阳电池为例,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晶体硅太阳电池以硅半导体材料制成大面积pn结进行工作.一般采用n+/p同质结的结构,即在约10cm×10cm面积的p型硅片(厚度约500μm)上用扩散法制作出一层很薄(厚度~0.3μm)的经过重掺杂的n型层.然后在n型层上面制作金属栅线,作为正面接触电极.在整个背面也制作金属膜,作为背面欧姆接触电极.这样就形成了晶体硅太阳电池.为了减少光的反射损失,一般在整个表面上再覆盖一层减反射膜.图一太阳电池结构示意图 2.光伏效应 图二太阳电池发电原理示意图 当光照射在距太阳电池表面很近的pn结时,只要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eg,则在p区、n区和结区光子被吸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那些在结附近n区中产生的少数载流子由于存在浓度梯度而要扩散.只要少数载流子离pn结的距离小于它的扩散长度,总有一定几率扩散到结界面处.在p区与n区交界面的两侧即结区,存在一空间电荷区,也称为耗尽区.在耗尽区中,正负电荷间形成一电场,电场方向由n区指向p区,这个电场称为内建电

浅谈光伏跟踪灌溉系统

浅谈光伏跟踪灌溉系统 发表时间:2019-07-22T15:18:10.1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文高龙 [导读] 摘要:介绍了光伏灌溉系统的相关配置方案、设计方法及主要设备参数的计算方式。 广东亿腾新能源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介绍了光伏灌溉系统的相关配置方案、设计方法及主要设备参数的计算方式。光伏灌溉系统是解决缺水、缺电地区灌溉用水问题的新方法,对农业灌溉、荒漠治理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光伏;灌溉;设计 1、引言 光伏灌溉系统是将光伏技术与农业灌溉技术有机接合,利用太阳能为灌溉系统提供动力源,实现农业灌溉,有效达到节能、节水、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巨大社会及经济价值的现代农业技术。 2、光伏灌溉系统的设计 光伏灌溉系统按照水泵电机类型可分为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本文介绍利用交流水泵电机的光伏灌溉系统。光伏灌溉系统一般由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光伏水泵逆变器、光伏水泵及输水管道组成。光伏灌溉系统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接收太阳光辐射能量,将其转换为直流电能,通过光伏水泵逆变器的交直流变换,驱动光伏水泵从深井、江、河、湖等水源地提水,再通过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目的地,以满足灌溉用水需求。光伏灌溉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 光伏灌溉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的前沿应用技术,与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和光伏离网发电技术都不相同。与光伏并网系统相比,光伏灌溉系统有独立的用电负载,可选择不进行并网发电;与光伏离网系统相比,光伏灌溉系统没有储电单元。 2.1 光伏水泵 光伏灌溉系统中选用的光伏水泵一般选择专用潜水泵。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光伏水泵主要技术性能包括流量、扬程、功率等。 1)流量(Q),是指单位时间内所排出的液体的数量,通常泵的流量用体积计算。2)扬程(H),是指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泵所增加的能量,实质上就是水泵能够扬水的高度,又叫总扬程或全扬程。3)功率(P),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即泵在一定流量和扬程下,动机单位时间内给予泵轴的功。选取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轴功率。 在光伏灌溉系统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灌溉用水每天或每小时所需要的系统流量,以及系统所需要的工作扬程,从而确定所需要的光伏水泵的功率。当光伏水泵转速一定时,流量与扬程、流量与功率的关系,如图2所示。对于小功率光伏灌溉系统,尤其是3kW以下的,由于系统输入直流电压一般较低,所以多数采用220V/50Hz的交流光伏水泵。若功率大于5kW的光伏灌溉系统,多建议采用380V/50Hz的交流光伏水泵水泵。 2.2 光伏水泵逆变器 光伏水泵逆变器是将光伏阵列的直流电转换交流电并驱动光伏水泵工作的主要部件。光伏水泵逆变器的主回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光伏灌溉系统设计中,一般选用的光伏水泵逆变器的功率应当与光伏水泵功率相同,或略大于光伏水泵功率。 2.2.1 主要技术和功能要求 光伏水泵逆变器既不同于并网逆变器,又不同于离网逆变器,是一种新型的光伏逆变器应用方式,其技术要点和难点与离并网逆变器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1)必须具备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尤其在日照强度快速变化时跟踪效果要好。具备良好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响应速度要快,运行稳定性要好,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太阳辐照能的利用率。 2)工作效率要高。光伏水泵逆变器的工作效率的高低对光伏灌溉系统提水能力的高低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决定了太阳能光伏阵列所发直流电能利用率的高低。 3)带载能力要强。光伏水泵逆变器由于没有储电单元,光伏水泵逆变器应该具有良好的弱功率工作特性,应具有加入动态V/f曲线控制特性,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水泵,提高启动阈值和弱功率下的输出转矩,保证光伏水泵在日照较差的情况下也可工作,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发的电能。 4)具有完善的保护机制,如防雷、过压、欠压、过流、过载、自动打干识别、电机堵转、故障侦测、低日照、输出短路故障、输出缺相等保护功能。 5)上下水位检测与控制电路,能够根据系统需要设定相关参数,防止蓄水池溢水或水源地缺水等不利情况的出现。

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化学(师范) 班级12化教五班 课程名称化学综合实验实验项目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的 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6 年 4 月21 日实验指导老师李红老师实验评分 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一、前言 1.实验目的 (1)了解纳米二氧化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掌握实合成纳米二氧化钛溶胶、组装成电池的方法与原理。 (3)学会评价电池性能的方法。 2.实验意义 能源问题是制约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洁净的天然绿色能源而成为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硅系太阳能电池。但硅系电池原料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效率提高潜力有限(其光电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值为30%),限制了其民用化,急需开发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 1991 年,Gratzal等[1]将纳米多孔TiO2薄膜应用于一种新型的,基于光电化学过程的太阳电池-染料敏化纳米薄膜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达到7.1%-7.9%,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随后,该小组

[2]开发了光电能量转换效率达10-11%的DSSC,其光电流密度大于12 mA/cm2,。目前,染料敏化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了11.18%。染料敏化纳米二氧化钛太阳能电池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DSSC与传统的太阳电池相比有以下一些优势: (1) 寿命长: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 (2)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3) 制备电池耗能较少,能源回收周期短; (4) 生产成本较低,仅为硅太阳能电池的1/5~1/10,预计每蜂瓦的电池的成本在10元以内。 (5) 生产过程中无毒无污染; 3.文献综述与总结 蓝鼎等[3]采用溶胶2凝胶、浆体涂敷、磁控溅射等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单层以及多层膜。结果表明:以磁控溅射薄膜为基底制备的复合膜太阳电池性能一般优于溶胶-凝胶薄膜为基底制备的复合膜太阳电池性能,利用单层纳米粉可以实现效率较高的太阳电池。 王瑞斌等[4]提出:控制热处理温度,可得到不同粒径和不同晶相比例的纳米TiO2,这对染料敏化纳米薄膜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影响很大。这是因为不同性能的纳米TiO2薄膜对染料的吸收程度不同,从而导致纳米TiO2膜对光的吸收、透过、反射性能也不同。而且,纳米TiO2薄膜的不同性能对载流子的传输有较大影响,合适的纳米TiO2膜可以有效地减少载流子复合,这些因素都将最终影响到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黄娟茹等[5]在概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基础上, 着重分析电池光阳极TiO2薄膜的特性,并指出该薄膜在电池中所起的作用:负载染料、收集光生电子、分离电荷和传输光生电子;继而从表面修饰、离子掺杂、量子点敏化、制备复合薄膜、设计微观有序空间结构、设计核壳结构以及多手段共改性等方面对TiO2薄膜改性手段进行综述, 并详细分析改性手段优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原因。作者认为应把优化光阳极TiO2薄膜制备工艺及探讨薄膜接触面工作机理等作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