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演主持词

非遗展演主持词

【篇一:非遗展演主持词】

“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

主持词

开场:在《鼓舞声声》中主持人出场——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乙: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

即将来到时,我们在此举办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

产日展演活动。

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们通常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世代传承。

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是人类永恒

的精神家园;天下最精妙的图画,不能再现其美丽;天下最有力的

词汇,不能传达其深远。

甲: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全面小康,

意味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丰富,意味着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

提高。

乙:而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载体,它凝结了民族智慧、体现

着民族精神,所以它在进行公民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养成社

会规范、培育良好风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丙: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

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支持下,经过全市文化部门的辛勤劳动,我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我市在遗产保护、发展与传承方面所

做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今年,省文化厅授予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浙

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播的有机结合。

甲: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全社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今天我们将集中展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成果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乙:现在请允许我们为大

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丙: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接下来有请温岭市

文保中心主任张淑凝致词。丁:感谢张淑凝主任的精彩致辞。下面

请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梁崇华副校长讲话

梁崇华校长: 现在,我宣布: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文化遗产日展演活动正式开始!

甲:温岭排街是一种以两人对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它原来是为行乞而唱的,清末民初开始在温岭兴起,解放前特别流行,乡间红白喜事、庙会、灯会中,都能见到排街艺人的身影。

乙:随着社会的发展,排街这种曲艺现在能表演的人已经不多了,今天为大家表演《温岭排

街》的是来自滨海镇靖海村的温岭洞房经传承人:已经75岁高龄的应光远老人和他的徒弟应志云,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甲:“手拿竹板咚啊咚响,小小哩道情啊来开啊场。各位听众来静一静啊,听我老倌唱啊道

啊情……”(方言演唱)听完精彩的排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原汁原味的温岭道情。

乙:道情是一种说唱结合、以唱为主的曲艺形式,它的历史比排街还要早,演唱时左手握夹

板,道情筒斜靠在左手臂上,右手三个指头拍打筒皮。在这种独特的乐器的伴奏下,演唱者将故事一一道来,所以叫做道情。

甲:下面由应光远老人的另一名弟子王云兵为大家表演《温岭道情》。

丙:潘郎锣鼓又称为喜庆锣鼓,原来是舞龙队的伴奏,主要分布于大溪镇潘郎村,和一般的

锣鼓队不同,潘郎锣鼓在吹打乐中加入了弦乐器。

丁:2007年潘郎村锣鼓队被授予第一批“台州市民族民间艺术特色队伍”称号,并在台州

市“千村百镇种文化”比赛中获得“群芳奖”,下面就有请潘郎村锣鼓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演出。

甲:多么激情四溢的锣鼓声啊,像我们奔腾的生活。但生活也不全是狂飙激进的,下面请欣

赏温岭职业技术学校带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温柔小合唱《簸箕上的麻雀》

丙:羊角帽、大耳环、黄短袄、大口裤,粗大的脚板配上绣花鞋,那是渔村的男人们在祈福。丁:不要怀疑,这男扮女装的舞蹈就是我国唯一的渔村舞——大奏鼓,目前,它已被列入国

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丙:它是生命的细语,是灵魂的呐喊,是渔民们征服大海的自信。

丁:敲起鼓来吧,石塘镇里箬村的男子汉们,秀出你们的激越与豪迈,证明你们的经久不衰!

甲: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石塘的大奏鼓确实不同凡响,不过

它有一样却是要输给大溪

镇殿下村的。

乙:哦?哪一样?

甲:乐器。大奏鼓虽然是男扮女装,比较出奇,乐器走的却是常规

路线。殿下村有一种曲艺,

用的乐器却十分有趣。

乙:怎样?

甲:锅碗瓢盆盏,厨房用具齐上场;长鞭短鞭加碰铃,你道是文还

是武?

乙:哦,我知道了,你说的是《殿下莲花》,它是用来求雨、迎人

胜的,这不,大溪镇殿下

村的莲花队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见识见识这种奇特的民间艺术。

丙:温岭的地方文化真是丰富多彩,看了这么多节目,我才知道自

己是井底之蛙啊,愧为温

岭人啊。

丁:这就完了?还有呢!温岭滩簧你听说过吗?

丙:不知道啊,什么东西?

丁:这温岭滩簧啊,是一种一个人领唱、很多人在后面帮腔的演唱

形式,叙事和抒情相结合,

很妙的。

丙:这么先进?听起来很像是现在的和声合唱啊,谁会唱?

丁:喏,就在我们附近,北山村的姜宝林他们就会唱,大家鼓起掌来,欢迎他们来一曲《温岭滩簧》。

甲:高兴的时候唱一唱,伤心的时候唱一唱,没饭吃的时候唱一唱,捞上鱼了还要唱一唱,

温岭人怎么这么爱唱啊?连神仙来了也要唱一唱,你说,新娘子来

了要不要唱?乙:你out了,结婚时候不都唱歌吗,那个结婚进行曲。

甲:那是西方的,我说的是我们温岭,原来的,老人家遗留下来的。乙:哦,这个我好像听说过,老人们说以前结婚时要送洞房的,送

洞房一定是要唱歌的,而

且都是男人唱的,我是没见过,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有洞房经的传

人吗,演演不就知道了?

甲:对啊,那接下来,请应光远老人和他的弟子们为我们表演《温

岭传统婚礼》,大家热烈

欢迎。

乙:接下来将要欣赏到的是一首古筝曲《战台风》,这首曲子形象

生动地描绘了台风来袭时

风强雨急的情景,全曲气势磅礴,节奏紧凑,一气呵成,象征人们

奋勇与自然相搏斗的英雄气概。掌声有请表演者:来自温岭职业技

术学校的蔡叶明老师和她的合作伙伴。

丙:别家金鳞银爪,一派皇家威仪;我却莲花藕叶,尽显水乡峥嵘。丁:平日埋首于月色的荷塘、伏身在碧绿的水田,看采莲姑娘的婀娜,听劳作乡民的歌谣。丙:等到那丰收的锣鼓声,且看我如何赢

得这世界的掌声。

丁:接下来为大家带来表演的是来自石桥头镇下宅吴村的妇女舞龙队,她们将用荷花的造型

舞出一支亮丽娇媚的《荷花龙舞》。

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能够听到穿越时空的欢呼喝彩,尽管我们彼此素昧平生乙:同一片土地,同一种文化,我们共同分

享无处不在的欢笑喜悦,我们是永远的朋友。甲:请欣赏歌曲《永

远的朋友》。

乙:表演者: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

结束:

甲:保护民族文化的源头根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健硕未来。

乙:展示文化遗产的瑰丽神奇,传承山海风情的浪漫精彩。

丙:因为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它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个世界才

会如此色彩斑斓,丁:让古老优秀的文化“活”在当下,焕发生机活力,还需要你我更多的关注和参与。甲:温岭市第八个“中国文化遗

产日”文艺展演,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所有的

领导、嘉宾

和观众朋友们的观看和参与。

乙:感谢为本次宣传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工作人员,祝大家

丙、丁:幸福、平安!

合:再会!

【篇二:非遗民族民间歌舞展演主持词】

中国.弥勒第六届阿细跳月民族节暨云南省非遗民族

民间歌舞展演活动主持词

主持人:尚艳李换业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合:大家上午(晚上)好!

甲:欢迎来到中国.弥勒第六届阿细跳月民族节暨云南省非遗歌舞展

演的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尚艳

乙:我是主持人李换业,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欢乐、美妙

的时光!

甲:本次节日的主题是“展示文旅魅力彰显福地灵韵促进文旅融合

实现跨越发展”,旨在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提炼文化内涵,搭建文化平台、创新形式内容,将阿细跳月民族节打造成特色民族

节庆,带动弥勒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们通常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世代传承。

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是人类永恒

的精神家园;天下最精妙的图画,不能再现其美丽;天下最有力的

词汇,不能传达其深远。

乙:保护民族文化的源头根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初衷未来

甲:展示文化遗产的神奇瑰丽演绎彩云之南的浪漫精彩

乙:中国.弥勒第六届阿细跳月民族节暨云南省非遗歌舞展示活动现

在开始!

节目串词:

1、《多彩弥勒》(红河州弥勒市)

弥勒是一个居住着21个少数民族的有福之地,各民族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今天,在这里展示的是彝族支系——阿细、阿哲、大白彝、小白彝、大黑彝及回族、苗族、壮族的服饰。

2、《南涧跳菜》(大理州南涧县)

南涧跳菜,又名“抬菜舞”,是大理州南涧县境内彝族民间办宴席上

菜时为敬重宾客而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跳菜动作幽默而滑稽,舞姿轻松而优美,精彩的表演,让人眼花缭乱,表达了彝家人的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3、《海菜腔、烟盒舞》(石屏县国家级传承人后宝云、施万恒)

石屏的彝族能歌善舞,那不是吹的。海菜腔、烟盒舞2006年被列

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今天为大家表演海菜腔的后宝云老师和

烟盒舞的施万恒老师都是我省的国家级传承人。在当地,后宝云和

施万恒老师有着“曲子师傅”、“曲子老板”的称号,他们演唱的海菜腔,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犹如异龙湖水,清澈明亮,声浪如波;表演的烟盒舞精彩绝伦、令人期待。下面,有请施万恒、后宝

云老师的精彩表演。

4、《阿细唢呐、霸王鞭舞》(弥勒市省级传承人杨文忠、石钟鸣等)阿细人的霸王鞭舞又名阿细金钱棍舞。霸王鞭是由古时候战争中的

一种武器演化而成,阿细霸王鞭舞用金钱棍做道具,其节奏鲜明、舞姿

变化频繁优美,表演中再配以幽默、诙谐的动作,表明了阿细人不屈服

艰苦环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以苦为乐、乐观向上的精神。

5、《彝族花灯歌舞》(红河州建水县)

花灯是云南民间戏剧,200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它流行在

我省各地区村村寨寨,深受各民族群众的喜爱。可以说在云南,花

灯戏迷的数量绝不少于刘德华的歌迷。下面,请欣赏由省花灯剧院

给大家带来的花灯表演。

6、《傣族架子孔雀舞》(德宏州省级传承人依团)

民间架子孔雀舞《洛咏喊》、民间孔雀舞《高飞蓝天》、民间孔雀

舞《看孔雀》。孔雀舞,在我国久负盛名,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在

傣族的一些民俗节日,只要是尽兴欢乐的场所,傣族人民都会聚集

在一起,敲响大铓锣,敲起象脚鼓,跳起舞姿优美的孔雀舞。孔雀

舞舞姿婀娜优美,特别是架子孔雀舞,动作丰富,还能做跳跃、翻、跪和下板腰、虎跳等动作,技巧性强。

7、《乐作舞》(红河州红河县)

红河县哈尼族、彝族“乐作舞”,是哈尼族、彝族民间舞蹈中最大的

一部舞种,它的舞蹈、音乐旋律形式多样。多种民族民间器乐与人

声协奏出一部美妙和谐的合声音乐旋律,它反映出了哈尼族、彝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勤劳勇敢、朴实、奔放、好客的热情,现了哈

尼族、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8、《藏族热巴调》(迪庆江松此里、格茸拉初)

藏族人的生活离不开歌舞,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

的礼赞,对未来的憧憬。藏族独有的热巴鼓伴随着

一声声美妙无穷的歌音,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旋律,敲打出藏族同胞

的欢乐和热情。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山雪域,领略她那不一般的

神奇魅力。

9、《丰收鼓舞》(红河州绿春县)

丰收鼓取材于绿春县牛孔乡彝族聚居村寨,广为流传的跳鼓舞、彝

族鼓舞历史悠久,属于生产性和欢庆性的舞蹈。近年来,彝族鼓舞

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彝族人爱跳,别的民族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也爱跳,逐渐成为绿春彝族聚居地婚葬礼,重大节庆活动不可缺少

的舞蹈之一。2010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怒族民歌》、《哦得得》(怒江州郁伍林、陈玉珍)

怒江哦得得。怒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怒江州福

贡县匹河乡怒族中,“哦得得”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相互表达感情

时不可缺少的曲调,反映着怒族生活、狩猎、男女情爱等内容,其

演唱感情丰富,通俗易懂。

11、《阿细斗牛舞》(红河州弥勒市)

斗牛,是阿细人逢年过节的一项庆祝活动,尤其是祭火节和火把节

的时候尤为隆重,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山人海,异常热闹,牛是勤劳、质朴、勇敢、坚韧的象征,阿细人希望子孙后代能有牛一样的

精神,牛一样的品质。

各位来宾,刚才大家观看的斗牛里有一个牛的手势,现在请全场来

宾跟着我们的演员把牛的手势做出来,把气势喊出来,跟我们一起来:我们弥勒牛不牛?我们的阿细跳月牛不牛(牛??)我们的好日子

牛不牛?(牛??)

13、《木叶演奏》(第二场)

云南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人民经常就地取材,可以用泥巴、木

叶发出美妙的音符。接下来,给大家表演的陈宝虬,就是用木叶吹

出我们各民族幸福的生活。请欣赏木叶演奏。

2、《爬杆舞》

《爬杆舞》民间也称《跳猫猫》,是阿细民间的一种祭祀舞蹈。他

们用一根1丈5左右去皮光滑的木杆,木杆由数人扶立,爬杆者全

是跳猫猫的成员。他们轮流在杆上按打击乐的节拍即兴做出对跳逗

趣及所饰角色模拟的各式各样动作,引得围观者笑声不绝。

10、《芦笙闹花山》(第三场)

新哨镇大红塘是红河州最大的苗族村寨,本村有苗族芦笙舞、古歌、祭祀、祈福等6个苗族文化传承人。这里的人们心灵手巧,搓麻纺线,纺出五彩的锦缎,织就绚丽的生活;这里充满浓郁的苗族风情,芦笙歌舞,舞出咪多咪彩的热情,唱出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4、彝族花灯小戏《点嫁妆》节目

花灯歌舞《点嫁妆》讲述是在新时代下,彝家点嫁妆的老风俗有了

新的变样,新时代的年青人结婚点嫁妆已不再为了钱财彩礼的风光,点嫁妆仪式上一点没有流行电器,二点没有金银嫁妆,三点没有流

行时装,点出的是什么呢?点出的是孝心、是实用、是未来家庭的

新发展。节目中穿插一定表演情节,仅仅几分钟的歌舞节目,寓意

内涵深刻且又一波三折,嬉笑热闹,惹人啼笑,让观者看起来有歌

有舞,有滋有味,赋予歌舞更深更高的寓意!

【篇三:阿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主持词】

阿拉善左旗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艺展演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保护民族文化的源头根脉,守望精神家园的初衷未来。

展示文化遗产的神奇瑰丽,演绎草原风情的浪漫精彩。

阿拉善左旗庆祝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艺展演正式开始。

一、舞蹈《沙力博尔赞》表演单位:阿左旗蒙古族第二实验小学

沙力搏尔式摔跤是卫拉特蒙古族独创并保留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

育运动项目,是乌日斯那达慕盛会中体育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是

整个蒙古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颗璀璨明珠。2008年沙力搏尔

式摔跤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今天非遗的“家底”也

将以舞蹈的方式“活态”展出。

有奖问答环节

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为积极响应国家

文物局要求文化遗产事业在推动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满足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人

民群众感受教育启迪、陶冶思想情操、充实精神世界,使优秀传统

文化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二、呼麦《满都拉汗赞》表演单位:温都尔勒图文化站布赫

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因受特殊演唱

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

简短的长调歌曲。 2006年,呼麦、马头琴、蒙古族长调被列为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陶布秀尔合奏《萨吾尔登旋律》表演单位:阿左旗蒙一校

陶布秀尔是卫拉特蒙古族艺术家们创造的一种独特乐器。外形似马

头琴,琴头有羊头、骆驼头、马头等等,以手指上下拨弹作为表演

形式,琴声独特,常与呼麦、江格尔说唱相互配合,形成优美的旋律。

四、舞蹈《绸缎萨吾尔登》表演单位:阿左旗文化馆“心连心”艺术团在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时,我们通过举办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展板、开放文化遗产展厅、举行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来庆祝这一个重要的日子,今晚的展演活动只是采撷阿拉善左旗文化遗产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个别项目

进行展演。

五、阿拉善民族服饰表演表演单位:阿左旗文化馆

蒙古民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过去,阿拉善服饰具有以素为美的突出特点,如今,勤劳勇敢的阿拉善蒙古人不仅使自己的沙漠之乡旧貌变新颜,而且使自己的传统服饰也出现了绚丽多彩的发展变化。2004年,“蒙古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4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之一。

六、长调民歌《黄骏马》

表演单位:阿左旗文化馆激情广场老教师合唱团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2005年蒙古族长调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舞蹈《达拉赞》表演单位:阿左旗蒙古族第一实验小学

本次“文化遗产日”非遗的活动主题是“活态传承,重在落实”,非遗保护就是为了让古老优秀的文化“活”在当下,焕发生机活力,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八、马头琴三重奏《驼羔》表演单位:阿盟民族中学

表演者:乌力吉达来唐克斯敖尼勒图

马头琴,是蒙古族常用的一种弓弦(xian)乐器。传说从前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小马的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作成二弦琴,由于通常在琴杆的顶部按小马模样雕有一个马头而得名马头琴。

九、歌伴舞《迎宾曲》表演单位:阿左旗蒙一幼斯琴高娃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有着各种各样的迎宾礼节。六月,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你瞧,美丽的蒙古族姑娘唱着草原迎宾曲向我们走来了。

十、陶布秀尔花样弹唱表演单位:民歌协会娜布其

十一、舞蹈《我的阿拉善》表演单位:阿左旗文化馆“心连心”艺术团

“萨吾尔登舞”是阿拉善和硕特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在“陶布秀乐”等乐器的弹奏下,随着不同节奏的乐曲变换其舞姿。它的动作大多来自生活,舞姿古朴优美,模仿人物或动物姿态惟妙惟肖。

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文化遗产是文明传承中不可剥离的载体,保护地区的优秀文化遗产更多的需要你我的关注和参与。阿拉善左旗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文艺展演,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所有的领导、嘉宾和观众朋友们的观看和参与,感谢为本次宣传活动付出辛勤汗水的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祝大家幸福、平安!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