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金属键与金属特性2

金属工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金属工艺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几个概念: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的分类: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工艺就是制造产品的方法。 工艺规程:一台结构相同、要求相同的机器,或者具有相同要求的机器零件,均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完成,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过程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是最合理的。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称为工艺规程。 2、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分类: 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按其特点分为冷加工(机械加工、冷轧、冷锻、冲压等)和热加工(铸造、热扎、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2.5.1 铸造 铸造是指金属受热融化并浇铸到预先制作好的铸型内,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成型方法。 一、铸造基本知识 1、铸造工艺的特点: (1)对铸件形状和尺寸的适应性强。它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各种尺寸的毛坯,特别适宜制造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 (2)对材料的适应性强。可适应大多数金属材料的成形,对不宜锻压和焊接的材料,铸造具有独特的优点。 (3)铸件成本低。这是由于铸造原材料来源丰富,铸件的形状接近于零件,可减少切削加工量,从而降低铸造成本。 因此铸造是毛坯生产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如按重量计,机床中60%~80%、汽车中50%~60%采用铸件。但由于铸造工艺环节多,易产生多种铸造缺陷,且一般铸件的晶粒粗,力学性能不如锻件。因此铸件一般不适宜制作受力复杂和受力大的重要零件,而主要用于受力不大或受简单静载荷(特别适合于受压应力)的零件,如箱体、床身、支架、机座等。 2、铸造的分类: 砂型铸造:是以型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铸造工艺方法,它具有适应性广、生产准备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应用最广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是除砂型铸造以外其它铸造方法的总称,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等。特种铸造一般具有铸件质量好或生产率高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金属的铸造性能 金属的铸造性能是指金属材料铸造成形的难易程度。评价指标:流动性和收缩性。 流动性:是指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力,流动性好坏影响到金属液的充型能力。流动性好的金属,浇注时金属液容易充满铸型的型腔,能获得轮廓清晰、尺寸精确、薄而形状复杂的铸件;还有利于金属液中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排除。 相反,金属的流动性差,则铸件易出现冷隔、浇不到、气孔、夹渣等缺陷。

(完整版)ABS塑料特性解析

塑料原材料技术特性 目录: 1、 ABS 塑料 2、 PS 塑料 3、 PMMA 塑料(有机玻璃) 4、 POM 塑料 5、 PP 塑料 6、 PE 塑料 7、 聚氯乙烯PVC & PA 塑料(尼龙) 9、 PC 塑料 10、 PPO 塑料(MPPO ) 11、 PSU 塑料 12、 PTFE 塑料(F4) 13、 ASA 塑料 14、 PPS 塑料 15、 ETFE 塑料 16、 PFA 塑料 17、 PAR 塑料 (U 塑料) 18、 酚醛塑料 19、 氨基塑料 20、 环氧树脂(EP 21、 有机硅塑料(IS ) 22、 塑胶料不良处理方法 ABS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比重 1.0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200-240 干燥条件:80-902小时

PS塑料 (聚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0.8% 成型温度:170-250 °C 干燥条件:--- PMMA塑料(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比重:1.18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0.7% 成型温度:160-230 C 干燥条件 : POM塑料 (聚甲醛) 英文名称:Polyoxymethylene(Polyformaldehyde) 比重:1.41-1.43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2-3.0% 成型温度:170-200 C 干燥条件: 80-90 C 2 小时

高中化学选修三_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 一、晶体的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 得到晶体的途径:熔融态物质凝固;凝华;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特性:①自范性;②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③固定的熔点;④能使X-射线产生衍射(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 2.晶胞--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即晶体中无限重复的部分 一个晶胞平均占有的原子数=1 8×晶胞顶角上的原子数+1 4×晶胞棱上的原子+1 2×晶胞面上的粒子数+1×晶胞体心内的原子数 思考:下图依次是金属钠(Na)、金属锌(Zn)、碘(I 2)、金刚石(C)晶胞的示意图.它们分别平均含几个原子? eg :1.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如蓝晶(Al 2O 3·SiO 2)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又如石墨与层垂直方向上的电导率和与层平行方向上的电导率之比为1:1000。晶体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 ) ①硬度 ②导热性 ③导电性 ④光学性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B.晶体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固体SiO 2一定是晶体 3.下图是CO 2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其中有多少个原子?

二、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1.分子晶体--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相结合的晶体 注意:a.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是分子 b.分子晶体中.分子内的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相邻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①物理性质 a.较低的熔、沸点 b.较小的硬度 c.一般都是绝缘体.熔融状态也不导电 d.“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分子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 ②典型的分子晶体 a.非金属氢化物:H 2O、H 2 S、NH 3 、CH 4 、HX等 b.酸:H 2SO 4 、HNO 3 、H 3 PO 4 等 c.部分非金属单质::X 2、O 2 、H 2 、S 8 、P 4 、C 60 d.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 2、SO 2 、NO 2 、N 2 O 4 、P 4 O 6 、P 4 O 10 等 f.大多数有机物:乙醇.冰醋酸.蔗糖等 ③结构特征 a.只有范德华力--分子密堆积(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CO 2 晶体结构图 b.有分子间氢键--分子的非密堆积以冰的结构为例.可说明氢键具有方向性 ④笼状化合物--天然气水合物

汇总常见金属特性及用途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6468458.html,) 汇总常见金属特性及用途 1、锌——一生中的730磅 锌,闪着银光又略带蓝灰色,它是继铝和铜之后第三种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美国矿产局的一项统计显示——一个普通人在其一生要消耗总共要消耗掉331千克的锌。锌的熔点很低,所以它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浇注材料。 锌质铸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门把手表层表层下面的材料、水龙头、电子元件等,锌具有极高的防腐蚀性,这一特性使它具备了另外最基本的一项功能,即作为钢的表面镀层材料。除去以上这些功能之外,锌还是与铜一起合成黄铜的合金材料。其抗腐蚀性并不仅仅应用于钢表面镀层——它也有助于增强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 材料特性:卫生保健、防腐蚀、优良的可铸性、出色的防腐蚀性、高强度、高硬度、原材料廉价、低熔点、抗蠕变、易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具有保健性、常温下易碎、100摄氏度左右具有延展性。 典型用途:电子产品元件。锌是形成青铜的合金材料之一。锌也有着清洁卫生以及抗腐蚀的特性。另外,锌也被应用在屋顶材料,照片雕刻盘、移动电话天线以及照相机中的快门装置。 2、现代材料——铝(AL) 相对于已经有9000年使用历史的黄金而言,铝,这种略带蓝光的白色金属,实在只能算是金属材料中的婴儿。铝于18世纪初问世并被命名。与其他金属元素不同,铝并不是以直接的金属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从含50%氧化铝(亦称矾土)的

铝土矿中提炼出来的。以这种形态存在于矿物中的铝也是我们地球上出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 当铝这种金属最早出现的时候,它并没有被立刻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后来,针对其独特功能和特性的一批新产品逐渐问世,这种高科技材料也逐渐拥有越来越宽阔的市场。虽然铝的应用历史相对较短,但现在市面上铝产品的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有色金属产品的总和。 材料特性:柔韧可塑、易于制成合金、高强度-重量比、出色的防腐蚀性、易导电导热、可回收。 典型用途:交通工具骨架、飞行器零部件、厨房用具、包装以及家具。铝也经常被用以加固一些大型建筑结构,比如伦敦皮卡迪利广场上的爱神雕像,以及纽约克莱斯勒汽车大厦的顶部等,都曾用铝质加固材料。 3、不锈钢——不生锈的革命 不锈钢是在钢里融入铬、镍以及其他一些金属元素而制成的合金。其不生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金中铬的成分,铬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牢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比例一般是18:10。 20世纪初,不锈钢开始作为元才来噢被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这一系列设计尝试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用的设备首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复合式)、马氏体。家居用品中使用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氏体。

高中化学选修三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章常见晶体结构晶胞分析归纳整理总结

个六元环共有。每个六元环实际拥有的碳原子数为 ______个。C-C键夹角:_______。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 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个O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每个O原子与个Si 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晶体中Si原子与O原子个数比为。晶体中Si原子与Si—O键数目之比为。最小环由个原子构成,即有个O,个Si,含有个Si-O键,每个Si原子被个十二元环,每个O被个十二元环共有,每个Si-O键被__个十二元环共有;所以每个十二元环实际拥有的Si原子数为_____个,O原子数为____个,Si-O键为____个。硅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氧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 知该晶胞中实际拥有的Na+数为____个 Cl-数为______个,则次晶胞中含有_______个NaCl结构单元。 3. CaF2型晶胞中,含:___个Ca2+和____个F- Ca2+的配位数: F-的配位数: Ca2+周围有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a2+ F- 周围有_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 4.如图为干冰晶胞(面心立方堆积),CO2分子在晶胞中的位置为;每个晶胞含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等距离且最近的二氧化

碳分子有个。 5.如图为石墨晶体结构示意图, 每层内C原子以键与周围的个C原子结合,层间作用力为;层内最小环有 _____个C原子组成;每个C原子被个最小环所共用;每个最小环含有个C原子,个C—C键;所以C原子数和C-C键数之比是_________。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 6.冰晶体结构示意如图,冰晶体中位于中心的一个水分子 周围有______个位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水分子,每个水分子通过 ______条氢键与四面体顶点上的水分子相连。每个氢键被_____个 水分子共有,所以平均每个水分子有______条氢键。 7.金属的简单立方堆积是_________层通过_________对 _________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每个金属阳离子的 配位数是_____,代表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金属的体心立方堆积是__________层通过 ________对________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 每个阳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代表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及其性质

T-常见的金属材料 一.温故知新 1.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a. 大多数金属:①都具有光泽,不透明; ②常温下除了外,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 ③具有良好的性和______性; ④有良好的______(可以展成薄片,可以拉成细丝); ⑤密度_____ ,熔点_____ 。 b .金属的物理性质差异(特性)

不同金属在金属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方面差异较大。 例题:1. 根据上表,以及学过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___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________,常见导线的材料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_。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熔点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_(常温下为液体)。 2. 填一填 C . 相关补充: 铅(Pb):有毒性,硬度1.5,质地柔软。 银(Ag):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钨(W):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外形似钢,钨的熔点高,化学性质很稳定。 锡(Sn):银白色,质软,易弯曲,熔点231.89℃,富延展性。 铬(Cr):银白色,质硬,有很高的耐腐蚀性,铬镀在金属上可以防锈,坚固美观。 金(Au):很柔软,容易加工,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任凭火烧;也不会锈蚀。 2 .合金 a.定义:在一种________中加热融合其他________或______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纯金属”或“合金”),合金属于_______物。 例如,不锈钢中包含______,_______和_______。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欲观察H2燃烧的火焰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是( ) A.钠玻璃 B.钾玻璃 C.铜管 D.石英玻璃 解析:钠、钾、铜灼烧均有颜色,会干扰H2燃烧火焰颜色的观察。 答案:D 2.下列金属需密封保存的是( ) A.Na B.Mg C.Al D.Cu 解析:Mg、Al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Cu性质不活泼,所以均不用密封保存。钠性质活泼,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需密封保存。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C.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 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 解析: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A项错误;在机械加工时,合金的性能一般较单一金属优良,但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如纯铝导电性比铝合金要强等,司母戊鼎是铜合金制成的,只有B正确。 答案:B 4.小王喜爱做实验,一次他将一把没有擦干的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表

面变蓝,他又将一把干燥的光亮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他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火烤的过程中小刀表面生成了一种物质所造成的。你认为此物质最有可能是( ) A.Fe3O4 B.FeO C.Fe2O3 D.Fe(OH)2 解析:小刀是铁的合金,火烤时表面的铁与O2化合生成Fe3O4。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放食品的器皿 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解析:A项,铜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因此用铜制作器皿比较安全。B项,铜的导电能力比铝强。D项,铁不如铝活泼,但由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较疏松的氧化膜Fe2O3,可加速锈蚀,而铝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致密的Al2O3保护膜,避免内部的Al继续与O2反应。 答案: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推测凡含有铝元素的物质都有净水作用 B.不同物质各有其特性,明矾可用做净水剂,Al2(SO4)3就不一定有净水作用 C.净水剂就是指能杀灭水中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试剂 D.从理论上说,铝盐和铁盐都可用做净水剂 解析:从净水原理上分析。铝盐在水溶液中可电离出Al3+,Al3+与水作用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和泥沙、灰尘等形成沉淀,

机械加工常用金属材料及特性

简介: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轴、齿轮、齿条、蜗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 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 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轴、齿轮等。 4. HT150——灰铸铁。应用举例:齿轮箱体,机床床身,箱体,液压缸,泵体,阀体,飞轮,气缸盖,带轮,轴承盖等 5. 35——各种标准件、紧固件的常用材料 主要特征: 强度适当,塑性较好,冷塑性高,焊接性尚可。冷态下可局部镦粗和拉丝。淬透性低,正火或调质后使用应用举例: 适于制造小截面零件,可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如曲轴、杠杆、连杆、钩环等,各种标准件、紧固件 6. 65Mn——常用的弹簧钢。应用举例:小尺寸各种扁、圆弹簧、座垫弹簧、弹簧发条,也可制做弹簧环、气门簧、离合器簧片、刹车弹簧、冷卷螺旋弹簧,卡簧等。 7. 0Cr18Ni9——最常用的不锈钢(美国钢号304,日本钢号SUS304)特性和应用: 作为不锈耐热钢使用最广泛,如食品用设备,一般化工设备,原于能工业用设备 8. Cr12——常用的冷作模具钢(美国钢号D3,日本钢号SKD1) 特性和应用: Cr12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冷作模具钢,属高碳高铬类型的莱氏体钢。该钢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和良好的耐磨性;由于Cr12钢碳含量高达2.3%,所以冲击韧度较差、易脆裂,而且容易形成不均匀的共晶碳化物;Cr12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多用于制造受冲击负荷较小的要求高耐磨的冷冲模、冲头、下料模、冷镦模、冷挤压模的冲头和凹模、钻套、量规、拉丝模、压印模、搓丝板、拉深模以及粉末冶金用冷压模等

(完整版)高二化学常见晶胞

晶体与非晶体 【高考热点】 1.晶体的组成、结构以及晶体类型的判断。 2.同种和不同种晶体类型性质的比较。 3.晶体结构分析及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方法。 4.晶体类型与微粒间作用力的关系。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可用:X -射线衍射 晶胞 (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特征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_________。 ②并置:所有晶胞都是________排列的,_________相同。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_________。 (2)影响因素 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______。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______,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_____,且熔点越___,硬度越___。 任何间隙 平行 取向 kJ ·mol -1 大 小 稳定 高 大

晶体基本类型和性质的比较 1、晶体类型的方法 ①依据作用力判断 离子键→离子晶体;共价键(原子间)→原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金属键→金属晶体; ②依据物质的组成判断 ③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一般地,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沸点有高有低。 常温下呈气态或者液态的,一般为分子晶体。 ④依据导电性判断。 离子晶体水溶液及熔融状态可以导电; 原子晶体一般一般不导电,晶体硅为半导体 石墨能导电; 分子晶体为非导体,有些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溶于水可以导电; 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⑤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略硬而脆;原子晶体硬度大,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 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判断 (1)不同晶体类型的物质: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2)根据常温下物质的状态来判断:固态>液态>气态 (3)同种晶体类型的物质:晶体内微粒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①离子晶体:组成相似的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例如:熔沸点MgCl2 > NaCl > KCl ②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熔沸点金刚石> SiC > 晶体硅 ③分子晶体:一般,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CBr4 > CCl4 > CF4 特殊,存在分子间氢键,熔沸点升高; ④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 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 NaNa>K>Rb>Cs。 【经典例题】 1、根据下表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沸点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SiCl4是分子晶体 B.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C.AlCl3加热能升华晶体NaCl KCl AlCl3SiCl4单质B 熔点/ ℃810776190-682300

主题三:金属丝饰品的制作

主题三:金属丝饰品的制作 主题解读 第一部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的金属然,了解其基本的特性与用途。 2.学会使用工具商、折剪、拉伸、扣按金网织,会设计制作铁丝花篮。 3 通过活动,加深对金属绘工艺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金属丝加工技术设计制作铁丝花益和铜丝纸巾盒。 教学难点: 金属丝的立体组合和连接。 三、设计思路 1、本主题是“金属加工”系列的第二项内容,它是四年级下册“铁丝玩具的制作”的延续,由平面制作向体制作的深人,是连接和组合等技术点的提升,更能让学生感受金属丝加工乐趣和魅力。 2.本主题旨在通过花篮和纸巾盒的制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金属丝加工技术。通过弯、拉、伸、扣接金属丝、设计副作花临和纸中盒等生活小饰品,装扮和美化生活。 3.本主题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铁丝花益的制作”“铜丝纸中盒的设计”“铜丝纸巾盒”三个活动。 活动一从剪切塑料瓶人手,通过将铁丝绕成螺旋形,使铁丝星立体状,完成铁益的制作。 活动二在现察了解不同材料制成的纸巾盒基础上,根据盒子的特点进行方案的进行设计。 活动三根据设计方案、采用粗细不同的金属经材料,运用扣按和排接等技术完成纸巾盒并进行课外拓限、尝试制作不同的金属过小物品、三个活动由易列难,形成一个技术梯度,在材料(粗织不同的金属社)、技法(扣接、绑接)连接方式( 立体组合)上都是一个拓展和提升,制作的综合和深化。 本主题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题,体现了技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学器材。 材料:金属丝(直径1.8 毫米的铁丝2米、铜芯电线25 平方和15 平方各3米)、饮料瓶一个、纸巾一包,装饰小花和小挂件若干。 工具:钢丝钳、剪刀。 2.教学场地。 考虑到工具的特点和材料的特性,本主题活动最好在专用教室进行。 五、课时安排 活动一 铁丝花篮的制作:1课时。 活动二 铜丝纸巾盒的设计:1课时。 活动三

高中化学晶体结构知识汇总

1、晶体类型判别: 分子晶体:大部分有机物、几乎所有酸、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所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氧化物。 原子晶体:仅有几种,晶体硼、晶体硅、晶体锗、金刚石、金刚砂(SiC)、氮化硅 (Si3N4)、氮化硼(BN)、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石英等; 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离子晶体:含离子键的物质,多数碱、大部分盐、多数金属氧化物; 2、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对比表 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 定义分子通过分子间 作用力形成的晶 体 相邻原子间 通过共价键 形成的立体 网状结构的 晶体 金属原子通 过金属键形 成的晶体 阴、阳离子通 过离子键形成 的晶体 组成晶体的粒子分子原子金属阳离子 和自由电子 阳离子和 阴离子 组成晶体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或氢键共价键 金属键(没 有饱和性方 向性) 离子键(没有 饱和性方向 性) 典型实例冰(H2O)、 P4、I2、干冰 (CO2)、S8 金刚石、晶 体硅、 SiO2、SiC Na、Mg、 Al、Fe NaOH、 NaCl、K2SO4 特征熔点、 沸点 熔、沸点较低熔、沸点高 一般较高、 部分较低 熔、沸点较高导热性不良不良良好不良 导电性 差,有些溶 于水可导电 多数差良好 固态不导电, 熔化或溶于水 能导电 机械加 工性能 不良不良良好不良 硬度硬度较小高硬度 一般较高、 部分较低 略硬而脆 溶解性相似相溶不溶 不溶,但有 的反应 多数溶于水, 难溶于有机溶 剂 3、不同晶体的熔沸点由不同因素决定: 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键强弱)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主要由晶体中共价键的强弱决定,且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4、金属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1)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如Na、Mg、Al)熔沸点升高。

材质报告

篇一:铸件(原材料)材质报告 上海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铸件(原材料)材质报告 篇二:材质分析报告格式 报告编号:2013100检样品名称 型号/规格 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地址 检测类别测报告 test report 铜件、不锈钢管件 t502、t3045、t2115、t902y xxx有限公司 / 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华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报告编号:2013100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华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报告第1页共1页检测结果 化学成分(%):批准审核编制或主检职务质量负责人职务技术负责人职务检测日期 2013.10.29 日期 2013.10.29 日期 2013.10.29篇二: 材料调查报告范本河北美院-环境艺术 设计 学院材 料 工 艺 调 查 报

报告人: 指导教师:调查地点:名称:实木门 简介:纯实木门是指在实木门的基础上,确保门的外在材质和内在材质完全一致,都是 使用天然原木材料或者实木集成材(也称实木指接材或实木齿接材),制作而成!特点:实木门天然环保,价格昂贵,同时,实木门具有良好的吸音性,可以有效地起到 隔音的作用。 实木门的材料:实木门根据所用实木的材料可以分为:原木材料和集成材两种。原木材料:衫木,松木,核桃木,楸木,桃花芯,沙比利,红翅木,花梨木,红木等实木集成材(实木齿接材,实木指接材):松木,楸木,橡木(橡胶木)等。实木门的选择: ①黑胡桃和樱桃木具有杂乱的大山型纹理,樱桃木在纹理上会不规则的出现一些黑色树 脂线。现在市场上有用橡木、水曲柳染色昌充黑胡桃木的;用西南桦木(西南桦木无黑色树 脂线)染色冒充樱桃木的;用科技(纸制)冒充柚木的,但科技木没有柚木的油性。②枫木 色泽浅黄,有小山纹,最大特征是有影(局部光泽明显),属于中档木材。③榉木色泽明亮浅黄,有密集的木射线,进口的榉木瑕疵较少,比国产的好很多,进口 榉木在国内属于中高档木材。篇三:汇报材料的格式和字体汇报材料的格式和字体 一、纸张印刷要求 汇报材料统一用a4型纸张。要格式规范,布局合理,用字标准,字体字号得当,印刷清晰美观,装订整齐。 二、内容格式要求 1、标题要求居中排列,用2号宋体字加重标注。下列具体汇报时间,要求居中排列,用3号楷体字加括号标注,不加重。 2、内容字体用3号仿宋体标注。其中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标注,不加重。二级标题用3号楷体字标注,不加重。 3、结构层次序号。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高中化学选修三几种典型晶体晶胞结构模型总结

学生版:典型晶体模型 晶体晶体结构晶体详解 原子晶体金刚 石 (1)每个碳与相邻个碳以共价键结合, 形成体结构 (2)键角均为 (3)最小碳环由个C组成且六个原子不 在同一个平面内 (4)每个C参与条C—C键的形成,C原子 数与C—C键数之比为 SiO2 (1)每个Si与个O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 四面体结构 (2)每个正四面体占有1个Si,4个“ 1 2O”,n(Si)∶ n(O)= (3)最小环上有个原子,即个O,个Si 分子晶体干冰 (1)8个CO2分子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心又各 占据1个CO2分子 (2)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紧邻的CO2分子 有个 冰 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个水分子,以相 连接,含1 mol H2O的冰中,最多可形成 mol“氢键”。 NaCl( 型)离子 晶体(1)每个Na+(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Na+)有 个。每个Na+周围等距且紧邻的 Na+有个 (2)每个晶胞中含个Na+和个Cl- CsCl (型)(1)每个Cs+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有个,每个Cs+(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s+(Cl-)有个(2)如图为个晶胞,每个晶胞中含个Cs +、个Cl-

金属晶体简单 六方 堆积 典型代表Po,配位数为,空间利用率52% 面心 立方 最密 堆积 又称为A1型或铜型,典型代表,配位 数为,空间利用率74% 体心 立方 堆积 又称为A2型或钾型,典型代表,配位 数为,空间利用率68% 六方 最密 堆积 又称为A3型或镁型,典型代表,配位 数为,空间利用率74% 混合晶体石墨(1)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 (2)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 (3)每层中存在σ键和π键,还有金属键 (4)C—C的键长比金刚石的C—C键长,熔点比金刚石的 (5)硬度不大、有滑腻感、能导电

机械加工常用金属材料及特性

机械加工常用金属材料及 特性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简介: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1. 45——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最常用中碳调质钢。 主要特征: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应用举例: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轴、齿轮、齿条、蜗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 Q235A(A3钢)——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 主要特征: 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应用举例: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 40Cr——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 主要特征: 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应用举例: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

原材料检验标准3

临沂攀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黄铜材料检查验收准则 编制:审核:批准: 2014-3-20发布 2014-3-21实施临沂攀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本标准所有内容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若与其相抵触时,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准。 材料检验如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应在取得专项行政许可证的专门机构,从事许可事项规定的活动,并按要求备案。 材料检验不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的,本企业质监部门组织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质量检验。。 本企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 本标准中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规定》。 本标准首次发布确认时间:2014年3月。

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检查检验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外购的黄铜材料及其制成品。 本标准规定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为正常检查项目,化学成分和力学分析为特殊检查项目。 质量检验部门可按要求进行全检、抽检、送检(有检验条件和资质的专门机构)。 1. 供方需提供有效合格证. 1.1 供方需提供每批材料有效合格证和材料检测报告。 2. 材料牌号,状态 2.1 检查材料牌号及状态。 3. 黄铜材表面外观要求 黄铜管材、棒材和型材表面无破损、凹陷、沙孔、杂质等。如果有缺陷,按表1要求检验。 2、在抛光完工后,以目力测试检验产品表面,表面的沙孔或杂质点等缺陷影响到外观装饰性的, 这样的不良产品按退货处理。

4. 尺寸 4.1.1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GB/T16866-1997一般用途加工铜管尺寸及允许偏差执行(见表2)。 4.1.2 黄铜管材制成品的规格尺寸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执行,允许偏差参考表1。 4.1.3 黄铜管材的不圆度和壁厚的不均匀,不超出外径和壁厚的允许偏差。 4.1.4 黄铜管材的不直度≤5mm/m。 4.2 黄铜棒材及其制成品: 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GB/T4423-1992执行(见表3) 4.2.1 黄铜棒材制成品的规格尺寸按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执行,允许偏差参考表2。 4.2.2 拉制黄铜棒材的弯曲度(见表4) 4.3 挤制黄铜型材及其制成品: 技术要求中除技术部门提供的图纸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5执行(黄铜型材的开口尺寸除外)。

高中化学选修三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3章常见晶体结构晶胞分析归纳整理总结

1.金刚石晶体结构(硅单质相同) 1mol金刚石中含有_______ IC—C键, 最小环是______ 元环,(是、否)______ 共平面。 每个C-C键被—个六元环共有,每个C被________ 个六元环共有。每个六元环实际拥有的碳原子数为 个。C-C键夹角:_____ 。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sq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个O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每个。原子与_____ Si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晶体中Si原子与 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o晶体中Si原子与Si—O键数目之比 为___ O最小环由______ 个原子构成,即有_______ 个O, ____________ 个 si,含有________ 亍Si?o键,每个Si原子被个十二元环,每 个。被_______ 十二元环共有,每个Si-O键被—个十二元环共 有;所以每个十二元环实际拥有的Si原子数为—个,O原子数为—个,Si-0键为个。硅原子的杂化方式是—,氧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 +等距离且最近的C「有___________ 个, 2 ? 在NaCI晶体中,与每个Na 这些CI -围成的几何构型是;与每个也等距离且最近的+有个。由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实际拥有的Na+数为—个Na ? ?数为__ 个,则次晶胞中含有______ 个NaCI结构单元。 2+和__ 个F 3. CaF?型晶胞中,含:—个Go -------------- 2+的配位数: F ?的配位数: Ca 2+周围有_____ 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a Ca CaH?品 周围有_____ 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

4 .如图为干冰晶胞(面心立方堆积),CO?分子在晶胞中的位置 为_________________ ;每个晶胞含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 ;与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等距离且最近的二氧化碳分子有个。 5 ?如图为石墨晶体结构不意图, 每层内C原子以 __________________ 与周围的_____________ 个 C原子结合,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 ;层内最小环有___________ -个C 原子组成;每个C原子被 _________ 最小环所共用;每个 最小环含有_____ 个C原子,_______ 个c—C键;所以C 原子数和C?c键数之比是 ________ o C原子的杂化方式 6. 冰晶体结构示意如图,冰晶体中位于中心的一个水分子 周围有___ 个位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水分子,每个水分子通 过 —条氢键与四面体顶点上的水分子相连。每个氢键被— 个 水分子共有,所以平均每个水分子有_______ 条氢键。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的简单立方堆积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通过 _________ 对 ______ 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所示:每个金属阳离子的 配位数是—,代表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金属的体心立方堆积是__________________ 层通过 ______ 对 ____ 堆积方式形成的,晶胞如图: 每个阳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 ?代表物质是

高中化学专题——常见金属元素

常见金属元素 考点一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 真题感悟——悟真题、明方向 1.(2018·江苏,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 A .NaHCO 3(s)――→△Na 2CO 3(s)――→饱和石灰水NaOH(aq) B .Al(s)――→NaOH (aq )NaAlO 2(aq)――→过量HCl (aq )Al(OH)3 (s) C .AgNO 3(aq)――→氨水[Ag(NH 3)2]+(aq)――→蔗糖(aq ) Ag(s) D .Fe 2O 3(s)――→Al 高温 Fe(s)――→HCl (aq )FeCl 3(aq) [解析] B 错:NaAlO 2(aq)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 3。C 错:蔗糖(aq)中无醛基,不能与[Ag(NH 3)2]+(aq)反应生成Ag(s)。D 错:Fe(s)与HCl(aq)反应生成FeCl 2(aq)。 2.(2019·天津,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C ) A .将废铁屑加入FeCl 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 2 B .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 .盐碱地(含较多Na 2CO 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 .无水CoCl 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解析] 将废铁屑加入FeCl 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 2,发生反应2FeCl 2+Cl 2===2FeCl 3、2FeCl 3+Fe===3FeCl 2,A 项正确;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的铝合金密度小、

ABS塑料特性解析

塑料原材料技术特性 一、目录: 1、ABS塑料 2、PS塑料 3、PMMA塑料(有机玻璃) 4、POM塑料 5、PP塑料 6、PE塑料 7、聚氯乙烯PVC 8、PA塑料(尼龙) 9、PC塑料 10、PPO塑料(MPPO) 12、PTFE塑料(F4) 11、PSU塑料 13、ASA塑料 14、PPS塑料 15、ETFE塑料 16、PFA塑料 17、PAR塑料(U塑料) 18、酚醛塑料 19、氨基塑料 20、环氧树脂(EP 21、有机硅塑料(IS) 22、塑胶料不良处理方法 ABS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200-240℃干燥条件:80-90℃2小时

PS 塑料 (聚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6-0.8% 成型温度:170-250℃ 干燥条件:--- PMMA 塑料(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比重:1.18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 0.5-0.7% 成型温度:160-230℃ 干燥条件: 70-90℃ 4小时 POM 塑料 (聚甲醛) 英文名称:Polyoxymethylene(Polyformaldehyde) 比重:1.41-1.43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2-3.0% 成型温度:170-200℃ 干燥条件: 80-90℃ 2小时

PP塑料 (聚丙烯)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 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0-2.5% 成型温度:160-220℃干燥条件:--- PE塑料 (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干燥条件:---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主要特性

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工程简介 关键词:材料科学金属材料材料简介 金属材料是什么? 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金属材料的特性: 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优良的塑性和韧性,耐热、耐寒,可铸造、锻造、冲压和焊接,还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铁磁性。因此是一切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中最重要的材料。 金属材料分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的历史 我国金属材料的历史可追溯到商朝的青铜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及大推动了农耕作业并瓦解了奴隶社会,到近代随着人类文明进步,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都进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国防、建筑、机械、交通运输等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按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金属材料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