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 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 名词解释

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侵入,痰湿气淤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闭证:属实,骤起,邪气内闭清窍所致。临床以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为特点。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反胃: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鼓胀: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临床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表现的病证。

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伤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

汗症: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厥证:是由阴阳失调,气极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积聚:是指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于腹,引发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痉证:是指经脉失养或热盛风动所引起的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急黄:湿热挟毒,热毒炽盛,迫使胆汁外溢而迅速发黄如金,壮热烦渴,神昏烦躁,设置红绛等。

近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的病症病位在下消化道,肛门,大肠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

狂病: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致使痰火壅盛,痰迷心窍,神机错乱所致的精神病。

口僻:以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言语不清为主症,并无半身不遂,舌歪斜之症。

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病证。

淋证: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是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癃闭:主要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证的一种病患。

梅核气:属痰气交阻于咽喉,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无噎塞感,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邪。

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的咳嗽,表现为常反复发作,多属邪实正虚。

内闭外脱:中风临床表现为内闭清窍为开而外托虚象已露者,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期。

内伤发热:凡由于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

疟疾:因感受疟邪,邪正相交,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一种病证。

逆流挽州法:用败毒散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仍由里出表而愈,如逆水中挽舟上行,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痞满:是由于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出现以胸腹痞闷胀满不舒为主证的病症。

时行感冒:感冒病情较重,并且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流行,不分男女老少,得病后症状多相类似。

水肿:是由于肺失通调,脾失传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夙根: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

湿阻: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

体虚感冒: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太薄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感冒。

痰饮:是以三焦水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头痛:是指头部经脉挛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提壶揭盖法: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应用开提肺气或升举中气的治则,从而通下焦之气,达到通利小便的方法。

脱证:属虚,由闭证恶变转化而成,可见内闭外脱之侯,五脏真阳散脱,阴阳即将离绝之侯,临床可见神智昏聩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等证

胃痛: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又称胃脘痛。

痿病: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而致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就不用,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导致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方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心痛: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分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如绞,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胸痹。

血证:凡是因外因为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造成血液不循经脉运行,上溢于口鼻、眼、耳诸窍,下泻于前后二阴或渗出肌肤之外的病症,统称血证。

痫病:因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致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后如常人的一类病症。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多指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胁痛:是指因脉络痹阻或脉络失养,引发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眩晕: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证的一类病证。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

虚劳:是由于两脏或多脏劳损,气血阴阳中两种或多种因素虚损为主要病机,以慢性虚弱性症候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或食管狭窄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哽咽不顺,甚至食物不得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噎:即噎塞,指食物下咽时噎塞不顺;膈:为格拒,指食管阻塞饮食格拒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

郁病:凡由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感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瘿气:又称气瘿,是指由于素体阴虚,肝郁化火,气滞痰结所致,以汗多心悸,易肌消瘦,手指震颤,急躁易怒,眼球外突及颈前肿大为特征的病证。

腰痛:凡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肾虚腰腑失养所引起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发生疼痛为只要症状的一类病证。

遗精:是指因肾虚精关不固,或君相火旺,湿热下注等,扰动精室,导致不因性生活而精液自行遗泄的病证。

远血:先便后血,其位在胃,小肠,上消化道,血与粪便相混血色如黑漆色或暗紫色。

怔仲:由内因引起,自觉心中惕惕,动摇定而无休止,稍劳即发为特征,病来虽渐但病情较重,以虚证为多或虚实夹痛。

真心痛:心痛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脉微等危重症。

真头痛:一般指头痛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其性质常为持续痛且有阵发加剧,甚至呕吐如喷,发生肢厥,抽搐者。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中风闭证:邪闭于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为特征的病证。

震颤:凡因脑髓失充,筋脉、肢体失控而发生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治萎独取阳明:含义有二,一则补益后天即益胃养阴,健脾益气;二则清阳明之热邪。

喘证之实喘与虚喘: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

咳血与吐血:两者出血均由口而出。但咳血来自于肺,咳血之血色鲜红,常伴有泡沫痰涎,较大量咳血之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吐血来自于胃或食道,血色多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后大便多呈黑色。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突然发病,病程短,初起多兼有寒热,头痛,鼻塞等肺卫症状,属于邪实.内伤咳嗽,多是宿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已,常兼他脏病症,多属邪实.

哮病与喘证:哮与喘都表现为呼吸困难,但哮指声响言,呼吸困难而兼喉中哮鸣,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而无喉中哮鸣,是多种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肺痨与虚劳:都是慢性虚损性病证,肺痨系正气不足,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

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虚劳则多

由各种内伤疾病所导致,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病位在五脏,是以五脏中的两脏

或多脏的气血阴阳亏虚为主要临床表现.

惊悸怔忡的鉴别:惊悸:病因多因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临床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临床表现持续心悸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势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可发为怔忡。

真心痛与胃痛:典型的真心痛为当胸而痛,其痛多刺痛,巨痛,且痛引肩背,常有气短汗出等病情较急。真心痛常危及生命。中老年人既往无胃痛病史而突发胃脘部疼痛者,当注意真心痛的发生。胃病部位在胃脘,病势不急多为隐痛胀痛等,多无生命危险,常有反复发作史。X线、胃镜、心电图及生化检查有助于鉴别。

腹痛的内外科鉴别:内科:(1)患者先发烧后腹痛,或腹痛开始即出现高烧。(2)腹痛较缓,位置不明确,按压腹部或呕吐、排便、排气后疼痛减轻。(3)病人可有腹部压痛,但较轻微,腹痛部位不固定,无明确的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用手摸不到腹部包块或肿物。外科:(1)腹痛是首发症状,发作开始时不发烧,随后才出现发烧(体温38℃~40℃)(2)腹痛既突然又剧烈,难以忍受,进展快,改变体位时疼痛缓解不明显。(3)腹痛部位明确恒定,拒按。(4)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5)用手可摸到腹部包块或肿物。

痞满与鼓胀:均有胀满之苦,但鼓胀以腹部外形胀大如鼓为特征,常见腹部皮色苍黄,甚则青筋暴露;痞满仅自觉满闷,外无胀大之形.鼓胀病在大腹,或有形或无形,,痞满病在胃湾=脘,均为无形.

泄泻与痢疾:均表现为便次增多,粪质稀薄,且病变部位均在肠间,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液为主症.泄泻亦可

有腹痛,但多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阳黄,阴黄,急黄,虚黄鉴别:阳黄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其黄色泽鲜明入橘,伴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玄滑数;阴黄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淤所致,其色虽黄,

但色泽晦暗,办脘腹痞满,畏寒神疲,气短乏力,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或舌质紫暗有淤斑,脉玄涩;急黄则由疫毒引发,热毒炽盛,营血耗伤,其起病急骤,色黄如金,伴神昏赡语,壮

热烦渴,舌质红降,脉玄细数或洪大等;虚黄乃血败不能华色,故其目黄身黄而色淡,伴心悸

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舌质淡,脉细弱等.

闭症和脱症:病在心与肝的为闭症,其中阳气偏盛于上,闭阻心神的叫阳闭;痰浊上扰蒙蔽心窍的叫阴闭。病在心与肾的表现为脱症,主要是阴亏于下,阳气浮越于上,阴阳相离所至。鉴别与中风病和厥证:本病与中风都有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的主证,但本病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后遗症,而中风病亦无本病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病症怪叫等症。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的主证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而无痫病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病症怪叫等症。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一般均有情志抑郁,饮食劳倦,跌扑损伤或脏腑阴阳气血亏虚的病史,多为低热,少数为高热,一般发热而不恶寒。发热持续,或时作时止,或作有定时。常伴气血阴阳亏虚和脏腑失调证。外感发热因感受外邪引起,发病急,病程短,发热时常伴有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减,一般为持续发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退,常伴有头痛,鼻塞,脉浮等症状。

积证与聚证:积证以腹部扪及或大或小,质地或软或硬的包快,或胀或痛为临床特征.聚证以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发作时可见腹部气聚胀满,缓解时则气聚胀满消失为临床特

水肿与鼓胀: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如鼓,四肢多不水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多周身皆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则延及四肢,全身.鼓胀每有肝病病史,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常,导致气滞,血瘀,水聚腹中,面色苍黄,腹壁有青筋显露;水肿每有心肾病史,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为病,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面色黄白或晦暗,腹壁无青筋暴露.

淋证和癃闭:淋证的主症是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部酸痛.癃闭是以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甚至点滴全无为特征,其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尿频而疼痛,且每日排尿量低于正常,严重时小便闭塞,无尿排出.

关格与走哺:关格,由上下阴阳之气倒置,上不得入,下不得出.走哺,由于大便不通,浊气上冲,而饮食不得入.

痹病与痿病:痹病后期,由于肢体关节疼痛,不能活动,长期失用,以致肌肉松弛萎缩,类似痿病,但以肢体关节疼痛为其特征;痿病为四肢痿弱无力,肢体关节一般无疼痛.

阳水和阴水:阳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浮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阴水病势较缓,病程较长,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兼见不烦渴,小便少但不赤涩,大便溏薄,神疲气怯等里、寒、热证。

癃闭和淋病:淋证淋证以小便频急,滴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特征。癃闭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临床特征。其中小便短涩量少,排尿困难与淋证相似,但淋证排尿时疼痛,每日小便总量基本正常;而癃闭排尿时不痛,每日小便总量远远低于正常,甚至无尿排出。哮和喘: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哮指声响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伴有呼吸困难

不寐病因:饮食不洁情志失调劳倦思虑过度病后年迈体虚病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便秘病因: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亏血少,阴寒凝滞。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与脾肺肾关系密切。

痹病:风行痹;湿浊痹;

喘证病因: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失调,4久病劳欲。

癫狂病因病机:阴阳失调,情志抑郁,痰气上扰,气血凝滞。

肺痈病因:1感受外邪,2痰热内盛。热壅血瘀是成壅化瘀的病理基础。治疗原则:以祛

邪为总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特征: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

肺痨病因:1痨虫传染,2正气虚弱。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肺胀病因:1久病肺虚,2感受外邪。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感冒病因:外感风邪疫毒;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病机:肺卫失和。

噎膈病因:七情内伤,饮食所伤,肾阴亏虚。病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痰,血互结,津枯血燥。治疗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鼓胀病因:黄疸、肋痛、积聚迁延不愈,情志不遂,酒食不节,血吸虫感染。治疗原则:本标虚实之证,以攻补兼施为治则。病位:肝脾肾气血水淤积腹内

甘温除热法: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黄疸分类: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病因:时邪疫毒,熏蒸肝胆;酒食伤脾,化生湿热;积聚内阻,胆汁失泄;化源不充,血不荣色。

汗症:自汗:昼日汗出浈浈,动则益甚;

盗汗:寐中汗出津津,醒后自止;

战汗:发生在外感病中,具有全身战栗而汗出的特点;

脱汗:见于危重病人,全身大汗淋漓或汗出油,并伴亡阴亡阳等危重症;

黄汗:汗出如柏汁,染衣着色。

积聚病因:情志抑郁,气滞血瘀;饮食内伤,酿生痰浊;邪毒羁留,胶结阻滞;它病转归,日久成积。病机关键总不离气滞血瘀,病变脏腑多属肝脾胃肠。治疗原则: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贯穿调气理血的基本大法。

咳嗽病因:1外邪犯肺,2内邪干肺:肺脏虚弱、痰湿蕴肺、肝火犯肺、肾脏亏虚。病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治疗注意:肝脾肾分类:外感内伤病理因素:痰火

痢疾病因:外感时疫邪毒,内伤饮食。病机:邪阻肠道,传导失司,气血凝滞。治疗原则: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者重用血药,

白者重用气药。治疗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淋证病因病机:1膀胱湿热2脾肾亏虚3肝郁气滞鉴别诊断:1热淋:起病多急骤,或伴有发热、小便赤热、溲时灼痛。2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证,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痛绞痛难忍。3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4血淋:溺血而痛5膏淋:淋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腻如脂膏6劳淋:久淋,小便淋漓不已,遇劳即发。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癃闭病因病机:1湿热蕴结2肺热气壅3脾气不升4肾元亏需5肝郁气滞6尿路阻塞治疗原则:实证宜清湿热,散郁结,利水气而通水道;虚证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利小便自通六郁:气血火食湿痰郁病治疗原则:理气开郁怡情易性

内科腹痛:先发热后腹痛疼痛不聚压痛不明显腹软痛无定处

内伤发热:治则:调理阴阳补虚泄实

呕吐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原则:和胃降逆为本,实在祛邪,虚在扶正。

痞满病因:表邪入里,饮食中阻,痰气壅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病机:中焦气机失利,升降失常;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治疗原则:苦辛通降,理气消痞,实证以泻法为主,虚证以补法为主。

水肿本病分阴水、阳水两类。“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治疗原则:“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

痰饮病因:寒湿浸渍,饮食不节,劳欲所伤,或素体阳虚,肥胖湿盛。治疗原则:以温阳化饮为基本治疗原则。分类:饮留胃肠者为痰饮,饮留胸胁者为悬饮,饮停胸肺者为支饮,饮溢四肢者为溢饮

头痛病因:外感六淫,内伤不足。治疗原则:以三风祛邪为主。厥阴:藁本吴茱萸阳明:葛根白芷太阳:羌活防风蔓荆子川芎少阳:川芎柴胡太阴:川芎苍术少阴:细辛

胃痛病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病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审症求因,审因论治。

萎病:治疗原则: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育阴清热不妄用风药

哮病病因: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情志失调,4体虚病后。病理因素以痰为根本。发病主因:宿痰伏肺

心悸病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外邪,药物中毒。病位主在心,与脾肾肺肝有关。病机:心神失养或不宁。

心痛病因病机:寒邪内侵,饮食不结,情志内伤,肝肾亏虚。病性: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虚,标实为痰浊、血瘀、气滞、寒凝。胸痹心痛疼痛部位:檀中左胸膺部

血症 : 治吐血三要法:即“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唐氏提出止血、祛瘀、宁血、不虚四法。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痫症:病因:先天遗传七情失调惊恐饮食失调脑部外伤六淫所干他病之后病机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痰内动蒙蔽清窍

泄泻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病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病机:脾虚湿盛。治疗原则:运脾化湿。

胁痛病因:肝气郁结,瘀血阻络,肝经湿热,胆腑郁热,肝阴不足

眩晕病因: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主窍。证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气血亏虚痰浊中阻淤血阻窍

消渴病因:1饮食失节2情志不调3劳欲过度4禀赋虚弱病机:阴虚火旺五脏虚弱病机特点: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气阴两虚,阴阳俱衰,正气不足,瘀血内生,脏腑虚损,变症百出,治疗原则:养阴生津,清热润燥病变脏腑:肺胃脾肾

虚劳治疗原则:补益。病位:脾肾

瘿气治疗原则:养阴清热,解郁化痰

中风病因:1正气虚弱,内伤积损2情志过极,化火生风3饮食不节,痰浊内生。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辨中经络和中脏腑:神志障碍的有无是其划分的标准,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为中经络;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神志恍惚,迷蒙而伴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者为中脏腑。

急性期:本虚标实治疗:急则治标恢复期后遗症期:虚实夹杂邪实未清正虚已现治疗:扶正祛邪

感冒: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加减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体虚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咳嗽外感咳嗽: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加减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内伤咳嗽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肺阴亏耗-滋阴清热,润

肺化痰-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发作期-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缓解期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脾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肾虚-补肾摄纳-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喘证-实喘: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加减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虚喘:肺虚-补肺益气-补肺汤合玉屏风散肾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加紫石英、灵磁石、沉香、蛤蚧等

肺痈初期-疏散风热,清肺散邪-银翘散加减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加减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增减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肺痨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清热杀虫-月华丸加减阴虚火旺-补益肺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加减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保真汤加减阴阳两虚-温补脾肾,滋养精血-补天大造丸加减

肺胀外寒里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虚汤合参蛤散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痰饮饮停于胃-和中蠲饮-小半夏加茯苓汤饮邪化热-清热逐饮-甘遂半夏汤饮留于肠-攻逐水饮-己椒苈黄丸

悬饮邪犯胸肺-和解少阳,宣利枢机-柴枳半夏汤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气滞络痹-理气和络-香附旋复花汤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支饮-温肺化饮-小青龙汤溢饮-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心悸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肝肾阴亏-滋阴清火,养心安神-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心阳不振-温补心阳-桂枝甘草加龙骨牡蛎汤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苓桂术甘汤加减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痰浊阻滞-理气化痰,宁心安神-导痰汤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

心痛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痰浊内阻-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栝萎薤白半夏汤

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栝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心肾阳虚-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饮

不寐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连阿胶汤或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加

黄连、山栀肝郁化火-清肝泻火,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味

汗证

自汗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肺气虚衰-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加味

心肾亏虚-益气温阳-保元汤或芪附汤加味热郁于内-清泻里热-竹叶石膏汤盗汗心血不足-补血养心-归脾汤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脱汗-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加味战汗-扶正祛邪-对原发病论治黄汗-清热理湿-茵陈五苓散

鼻衄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栀子清肝汤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加减气血亏虚-益气摄血-归脾汤

齿衄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

咳血燥热犯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黛蛤散合泻白散阴虚肺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汤

吐血胃中积热-清胃泻热,凉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肝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虚血溢-益气摄血-归脾汤

便血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

尿血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补脾益气生血-归脾汤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紫斑热盛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营汤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加减气不摄血-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痴呆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气血亏虚-益气养血,安神宁志-归脾汤痰浊蒙窍-健脾化浊,豁痰开窍-洗心汤瘀血内阻-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通窍活血汤心肝火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黄连解毒汤

厥证气厥-实证-理气开郁-五磨饮子加减虚证-益气回阳-四味回阳饮加减血厥-实证-理气活血-通瘀煎加减虚证-益气养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营汤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加减食厥-消食和中-先用盐汤探吐去实邪再神术散合保和丸加减

痫病发作期-阳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泻热涤痰熄风-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阴痫-温阳除痰,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休止期-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肝火痰盛-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大补元煎

癫狂癫病-痰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加远志、郁金、菖蒲气虚痰结-益气健脾,涤痰宣窍-四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心脾两虚-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养心汤加减狂病-痰火扰心-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加减送服定志丸气血凝滞-癫狂梦醒汤加减

胃痛胃气壅滞-理气和胃止痛-香苏散化裁肝胃气滞-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胃中蕴热-清胃泻热,和中止痛-泻心汤合金铃子散肝胃郁热-清肝泻热,

和胃止痛-化肝煎加减瘀血阻滞-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失笑散和丹参饮胃阴不足-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

痞满邪热内陷-泻热消痞,和胃开结-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饮食积滞-消食导滞,行气除痞-保和丸为主方痰湿内阻-除湿化痰,理气宽中-平胃散和二陈汤为主方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消痞-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脾胃虚弱-补气健脾,生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

呕吐实证-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和胃降逆-藿香正气散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肝气犯胃-理气舒肝,和胃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虚证-脾胃虚寒-益气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呃逆胃寒气逆-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气滞痰阻-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旋覆代赭汤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丸加丁香、白豆蔻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呕-益胃汤

噎膈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加味瘀血内结-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温脾用补气运脾汤,温肾用右归丸

腹痛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湿热壅滞-泄热通腑-大承气汤中虚脏寒-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小建中汤饮食积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气滞血瘀-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瘀血阻滞-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

泄泻寒湿泄泻-芳香化湿,疏表散寒-藿香正气散湿热泄泻-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食滞肠胃-消食导滞-保和丸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痢疾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白头翁汤寒湿痢-温化寒湿,调气和血-胃苓汤阴虚痢-养阴清肠-驻车丸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休息痢-发作期-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缓解期-脾气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阳-补中益气汤脾阳虚衰-温中祛寒,益气健脾-附子理中汤寒热错杂-温中补虚,清热燥湿-乌梅丸瘀血内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膈下逐瘀汤

便秘实秘-肠胃积热-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气机郁滞-顺气导滞,降逆通便-六磨汤虚秘-气虚便秘-补气健脾,润汤通便-黄芪汤血虚便秘-养血润燥,滋阴通便-润肠丸加减阳虚便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胁痛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瘀血阻络-祛瘀通络-旋覆花汤加味肝经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胆腑郁热-清热利胆-清胆汤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黄疸阳黄-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泄下-茵陈蒿汤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味阴黄-寒湿阻遏-温化寒湿,健脾退黄-茵陈术附汤血瘀肝郁-活血化瘀,疏肝解郁-鳖甲煎丸虚黄-补气益血,

健脾柔肝-小建中汤

积聚聚证-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作以木香顺气散加减,缓以逍遥散化裁食滞痰阻-行气化痰,导滞通腑-六磨汤积证-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瘀血内结-祛瘀软坚,调理脾胃-膈下逐瘀汤为主兼服六君子汤正虚瘀结-大补气血,化瘀散结-八珍汤合化积丸

鼓胀鼓胀早期-理气和血,-行湿散满-木香顺气散为主方鼓胀中期-扶正行气,化瘀利水-扶正以四君子汤家黄芪黄精为主;化瘀利水行气以调为主鼓胀晚期-正虚邪恋-温补脾肾,或滋补肝肾为主-温补脾肾以附子理中丸合济生肾气丸化裁。滋补肝肾以麦味地黄丸或滋水清肝饮为主鼓胀出血-泄热宁络,凉血止血;气血耗伤者合益气固脱-泻心汤或大黄白及三七粉凉开水调为糊状慢慢吞服鼓胀神昏-醒神开窍-湿热蒙蔽心包至宝丹;痰湿蒙蔽心包苏合香丸

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二陈汤: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八正散:车前子瞿卖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木通大黄十灰散: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大定风珠: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小蓟饮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川芎茶调散:薄荷叶川芎荆芥细辛防风白芷羌活甘草主治:外感风邪头痛。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平胃散: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生化汤:全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生甘草竹叶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芍药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防己黄芪汤:防已黄芪甘草白术苏子降气汤: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陈皮)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法半夏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败毒散:柴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生甘草苇根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逍遥散:甘草当归茯苓白芍药白术柴胡旋覆代赭汤:旋复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清胃散: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清营汤: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羚角钩藤汤:羚角片霜桑叶京川贝鲜生地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银翘散: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鼓牛蒡子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温经汤: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温脾汤: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蒿芩清胆汤:青蒿脑淡竹茹仙半夏赤茯苓青子芩生枳壳陈广皮碧玉散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感冒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钳,心悸浮肿等症。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证。 血证是指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

中医内科学证型分类与治法方药(精)

格式:证型:证机概要-治法-方药(一)肺系病证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用药: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 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藿饮加减用药:金银花30连翘15香薷10扁豆10厚朴10(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虚体感冒 4.气虚感冒: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用药:人参6紫苏叶6葛根6半夏6前胡6 茯苓6木香4枳壳4桔梗4陈皮4炙甘草4(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 5.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寒,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用药: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苏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二、咳嗽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表,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止咳散: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陈皮6 (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2.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用药: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 3.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肃-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用药:桑叶3杏仁5象贝3沙参6栀皮3香豉3梨皮3(清宣凉剂,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内伤咳嗽 4. 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陈汤:半夏15橘红15白茯苓9甘草4.5 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两方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 5. 痰热郁肺证: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用药:黄芩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 内科学试题:100分 一、名词解释(3分/题) 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跨瘵 二、简答题(5分/题) 1、何谓瘟疫? 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脱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 三、论述题(10分/题) 1、关于水月中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25分 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近三日出现感冒,发 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 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 一、名词解释 痿蹙着痹怔忡霍乱里陕 二、简答 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 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 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病理学题库名词解释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为适应环境的改变而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并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变性指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最显著的发生部位是乳头肌和心内膜下心肌。重者呈黄色条纹,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故称为“虎斑心”; 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缩小。; 酶解性组织坏死急性胰腺炎时细胞释放胰酶分解脂肪酸,乳房创伤时脂肪细胞破裂,可分别引起酶解性或创伤性脂肪坏死,属于液化坏死范畴;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毛细血管以及增生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 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有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瘢痕组织(iscar tissue); 坏疽大片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感染,使其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的颜色和气味。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三种。; 水变性细胞损伤后钠水的过多积聚; 肥大与增生: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可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也可伴有实质细胞数量增加。;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常导致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再生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修复缺损; Mallory小体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玻璃样物质,是由中间丝的前角蛋白堆积成的; 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干燥、质实状态。细胞微细胞坏消失,组织结构轮廓尚存; 干酪样坏死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在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坏死彻底,不见组织结构轮廓。; 核碎裂(karyopyknosis)由于核染色质崩解和核膜破裂,细胞核发生碎裂,使核物质分散于细胞质中,也可有核固缩裂解城碎片而来; 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 degeneration)肝细胞受损后,细胞浆水分增多,多角形细胞变大变圆,胞浆透明淡染;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栓塞性脓肿由栓塞于毛细血管的化脓菌引起的脓肿; 脓性卡他粘膜化脓性炎又称脓性卡他。此时,中性粒细胞主要向粘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化脓;嗜中性粒细胞破坏、崩解后释放出的蛋白水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的过程。 炎性肉芽肿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中医内科学必考知识点

1、感冒的基本病因——风邪。 2、“风者百病之始也”——出自《素问·骨空论》 3、‘感冒’一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4、‘辛温’与‘辛凉’的立论——出自《丹溪心法》 5、感冒与风温的鉴别特征——前者少传变、热度低。后者传变、热度高、汗后热复。 6、感冒与咳嗽的病机鉴别——感冒:肺气失宣、卫表不和。咳嗽:肺气上逆。 7、感冒与咳嗽的小病历鉴别特征——有表证则属于感冒。 8、‘咳嗽’一词——出自《内经》。 9、“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素问·咳论》。 10、“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出自《景岳全书》。(此立论首先提出者——明·张介宾) 11、咳嗽——是中医内科的单一病种,也包括西医多种疾病的症状。 12、内伤咳嗽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产物性病因)——痰;火。(注意与脏腑失调病因相区别。) 13、明确‘哮’与‘喘’的鉴别——始于《医学正传》明·虞抟。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的鉴别特点。14、“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出自《金匮要略》。——是论述‘哮病’的内容(干扰答案常见‘咳嗽’、‘咳喘’、‘哮喘’)

15、‘哮喘’——始见于《丹溪心法》。提出“哮喘专主于痰”。 16、哮病的病机特征——宿痰伏肺(夙根学说),外邪引动。 17、哮与喘的关系——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18、哮与喘的鉴别:(哮多兼喘;喘未必哮)(哮分寒热;喘分虚实。)哮:病名;声响;阵发;呼吸有声;R↑?;突然、反复发作喘:症状;气息;持久;呼吸困难;R↑↑;陈旧、持续发作(急、慢性、迁延性) 19、哮病的治疗原则——发时治标(祛痰理气);缓时治本(扶正祛邪)。 20、哮病——多责之于肺、脾、肾。喘病—多责于肺、肾。 21、喘病的虚实鉴别: 实证:邪气壅肺;痰浊阻滞。肺气上逆。气急声高、有力、深长;呼出为快; 虚证:肺肾不足;气失摄纳。肺气上逆。气怯声低、无力、短促;深吸为快; 22、喘病——始见于《内经》。“肺高则上气肩息”——《灵枢》。‘上气’指喘证症状。 23、“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出自《景岳全书》。 24、“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指喘证病机。出自《临证指南医案》(清·叶天士)

病理学考试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0.1.01病理学(pathology) 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 0.1.03病因学(etiology) 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 0.1.06尸体解剖(autopsy) 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 0.1.08细胞学(cytology) 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 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 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 四、问答题 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 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 答案 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 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0.1.08①病理检查方法;②黏膜或组织表面脱落或刮取的或深部穿刺所得的细胞;③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 0.1.09①常用的研究技术;②体外条件下;③疾病(病变)的发生发展。 0.1.10①能与组织细胞某些化学成分特异结合的显色试剂;②病变组织细胞内的化学成分; ③认识形态和代谢改变;④疾病诊断。 0.1.11①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化学的结合;②分子水平上研究疾病发生的机制。 0.1.12①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②未知抗原或抗体;③肿瘤病理诊断 0.1.13①DNA或RNA中碱基序列;②内源性基因的异常和外源性基因的存在;③生物性病原因子、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个体基因的识别和诊断。

中医内科学方药总结

一、感冒 1.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汤加味加减 3.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体虚感冒 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玉屏风散)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二、咳嗽 1.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凉燥——杏苏散)2.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三、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病久,阴盛阳虚——苏子降气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麦冬汤,三子养亲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托—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2. 缓解期 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得汗而喘不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遏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生脉散 2)肾气虚: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阳虚-真武汤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中医内科名词解释与简答

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区别 ⑴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头痛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⑵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它脏见证。多属邪实正虚。 3、中风病的中经络与中脏腑有啥区别 (1)中经络病浅、病轻,无神志改变,仅表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 (2)中脏腑病深、病重,主要表现神志不清,猝然昏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失语 (3)鉴别关键:有无神志昏迷 试述中风的基本病机,中经络与中脏腑在病机方面有何不同? 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轻者中经络,重者入脏腑。因阴虚阳亢,风火痰瘀相互为患,一遇诱因激发,阴阳严重失调,气血逆乱,则致卒中。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致中经络,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致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5、水肿的治疗原则330 6、胃痛与真心痛鉴别: 心在胃上,胃在心下,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易于混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短暂,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有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7、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8、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两者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证状。 11、中风闭证、脱证的鉴别298

中医内科学 名词解释

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侵入,痰湿气淤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 不寐: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鼻衄:凡不因外伤或女性不因逆经所致血以鼻腔溢出者。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闭证:属实,骤起,邪气内闭清窍所致。临床以神智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为特点。 喘症: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齿衄:血自牙龈齿缝间溢出,并可排除外伤所致者。 痴呆:多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 癫狂:癫与狂,都是属于神智失常的疾病,皆因谈迷神窍、气机逆乱而致。(癫)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狂)或精神亢奋,狂躁刚暴,喧扰不宁,毁物打骂,动而多怒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痰迷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的精神病。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於,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症。 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 肺胀:是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痰淤阻结,气道不畅。肺气壅滞,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反胃: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反出的病证。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鼓胀: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瘀积腹内,临床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有胁下或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表现的病证。 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伤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 汗症: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厥证:是由阴阳失调,气极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四肢厥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积聚:是指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于腹,引发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痉证:是指经脉失养或热盛风动所引起的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急黄:湿热挟毒,热毒炽盛,迫使胆汁外溢而迅速发黄如金,壮热烦渴,神昏烦躁,设置红绛

中医内科学2005中医专业试题

南方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 2007学年春季学期考试 2005级中医学本科 《中医内科学》试卷(A卷)姓名学号专业年级 1.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应选用: A. 丹栀逍遥散 B.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C. 清燥救肺汤 D. 桑菊饮 E. 泻白散 2.患者症见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宜选用: A.四君子汤 B. 四物汤 C. 酸枣仁汤 D. 归脾汤 E. 安神定志丸 3、风热感冒宜选用: A.芎芷石膏汤B.桑杏汤C.新加香薷饮D.银翘散E.以上均不是4.患者李某,女,29岁,泄泻5年,发作与情志有关,嗳气食少,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细弦。治疗方用: A.越鞠丸 B.柴胡疏肝散 C.痛泻要方 D.四七汤 E.参苓白术散5.患者突然呕吐,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腻。最佳治疗方剂: A.藿香正气散 B.玉枢丹 C.胃苓汤 D.二陈汤加苏叶、砂仁 E.以上均不是 6.患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咣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最佳方剂:

A.润肠丸 B.五仁丸 C.济川煎 D.补中益气汤 E.黄芪汤 7.阳黄湿重于热的最佳治法是: A.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B.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C.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D.清热解毒化湿 E.泄热化湿利胆 8.患者胁肋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沉涩,此系胁痛何种类型? A.肝阴不足 B.瘀血阻络 C.肝胆湿热 D.肝气郁结 E.以上均不是 9.鼓胀的病机重点为: A.心脾肾功能失调 B.脾肺肾功能失调 C.肝脾肾功能失调 D.心肝肾功能失调 E.心肺肾功能失调 10.对阳水、风水泛滥而卫阳不虚型的治疗方宜选用: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防己黄芪汤 C.越婢加术汤 D.五皮饮 E.疏凿饮子 11.下述哪项不是淋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A.小便频急 B.尿道涩痛 C.小腹拘急 D.小便淋漓不尽 E.小便总量减少 12.六郁之中,以何郁为基础: A.气郁 B.血郁 C.痰郁 D.食郁 E.火郁 13.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温喜按,怯寒肢冷,纳差便溏,神倦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用何方? A.归脾汤 B.黄土汤 C.地榆散或槐角丸 D.泻心汤合十灰散 E.十灰散 14.下列哪项不是痉证的证候特征? A.项背强急 B.四肢抽搐 C.意识丧失 D.角弓反张 E.以上都不是 15.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痿病治法的是: A.《内经》 B.《中藏经》 C.《千金要方》 D.《丹溪心法》 E.《景岳全书》16.痰饮内停型呕吐的最佳治疗方剂是: A.香砂六君子汤 B.理中汤加吴茱萸 C.旋复代赭汤D.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E.以上均不是 17.治疗腹痛当以何方法: A.以通的方法,但并非单指通利而言 B.多以调肝,理脾之法 C.多以攻下通利立法 D.多以疏肝理气立法 E.多以活血化瘀立法 18.哮病发作时症见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中哮鸣,咯痰粘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治宜选用: A.苓桂术甘汤 B.五苓散合五皮饮 C.射干麻黄汤 D.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E.以上都不是 19.消渴病的常见并发症是: A.中风 B.视瞻昏渺 C.胸痹心悸 D.痈疽 E.以上都是 20.中风病中的中脏腑与中经络鉴别要点是:

病理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心血管系统疾病 ◆名词解释 1、风湿小体:是一种特殊的肉芽肿性病变,对风湿病有病理诊断意义。它的中心为纤维蛋白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周围有风湿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 2、动脉瘤:病变较严重的动脉壁,由于中膜平滑肌萎缩而变薄,在血管内血压的作用下局部扩张膨出,形成动脉瘤 3、室壁瘤:梗死区坏死组织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血液压力作用下,局部向外膨出而形成。可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更常见于愈合期。 ◆问答题 1、简述动脉周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和继发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分为3期 1. 脂纹期 (1) 肉眼:淡黄色条纹,位于主A分枝开口处,呈帽针头大小,稍隆起 (2) 镜下 ①泡沫细胞(foamy cells) 多为巨噬C源性, 少量肌源性②SMC及较多细胞外基质③少量TC、WBC 2. 纤维斑块期 (1) 肉眼:灰黄色,蜡滴样,隆起斑块 (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SMC+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 ②深层: 脂质+增生SMC、Mφ、泡沫C+基质 3. 粥样斑块期 (1) 肉眼: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2) 镜下①表面:纤维帽(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 ②深层: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脂质、胆固醇结晶) 底部及边源:肉芽组织 外周:淋巴细胞+ 泡沫细胞 ③中膜:不同程度萎缩→变薄 4. 复合性改变及后果 (1)斑块内出血:大量→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如冠状A→心肌梗塞) (2)斑块破裂:常见于腹主A下段、髂A、股A 后果:血栓形成、梗死(3)血栓形成:动脉腔阻塞→相应器官梗死 (4)钙化:动脉壁变硬、脆 (5)动脉瘤形成:破裂→大出血 (6)血管管腔狭窄缺血性病变 继发病变 1. 主动脉粥样硬化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3.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软化脑出血(小动脉瘤) 4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2、何谓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常见部位、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有哪些? 概念:心肌梗死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区的持续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中医内科学治法方药总结(打印版)

一、感冒 1.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A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B 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2.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二、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四、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 2瘀血内结: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 3津亏热结: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 五、呃逆 A 实证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平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胃泻热,降逆平呃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 B 虚证 1脾胃阳虚:温补脾胃,降逆止呃理中丸 2胃阴不足: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五、哮证 A.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B.缓解期 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补益肺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六、喘证 A.实喘 1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3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B.虚喘 1 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 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合蛤蚧粉 七、痰饮 A、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苈黄丸 B、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 饮停胸胁:逐水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 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C、溢饮表寒里饮: 发表化饮小青龙汤 D、支饮 1 寒饮伏肺:温肺化饮小青龙汤 2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八、血证 A 鼻衄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 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 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B 齿衄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C 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 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 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D 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 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 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E 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或槐角丸 2 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 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F 尿血 1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 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 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4 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G 紫斑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3 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九、心悸 1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 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中医内科下学期名词解释

1、 胁痛: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 状。 2、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其中目睛黄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3、 积聚: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症。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 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 4、 鼓胀: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症,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 为特征。 5、 头痛: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 6、 眩晕: 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 统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可伴恶心、呕吐、汗 出,甚则昏倒等症。 7、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 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等症 状,无半身不遂、神志障碍等表现。 8、 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古称瘿气、瘿瘤、瘿囊、 影袋。 肾系病证 9、 水肿: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 征的一类病证。 10、 淋证: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证的病症。 11、 癃闭: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小便不畅、 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 12、 阳痿: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 常性生活的病症,阴茎发育不良引起的性交不能除外。 13、 遗精: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病症。其中因梦而遗精的 称“梦遗” ,无梦而遗精甚 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为“滑精” 。常伴有头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软,失眠等症。 气血津液病症 14、 郁证: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 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虚火喉痹:因感冒,长期吸烟饮酒及嗜好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有异物感,咽干、灼 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 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与情绪波动有关 的症状。 15、 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 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 16、 痰饮: 指体内水液输布、 运化失常, 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有痰饮、 悬饮、 溢饮、 支饮四种。 17、 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18、 内伤发热: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 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 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19、 自汗、盗汗: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 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尤甚,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 称为盗汗。 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 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 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黏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 等湿热内郁之症。 20、 虚劳: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21、 肥胖: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 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肢体经络病证

中医内科学习题库2

中医内科学题库(第2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病邪地域行为时间 2.感冒为外感病证,其病以下列哪项症状最为突出 表肺卫表肺卫 3.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 恶寒烦渴面赤发热 4.泄泻的主要病因是: 暑邪水饮六淫湿邪 5.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 大便里急后重腹痛腹泻有饮食不洁史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6.内伤发热中气虚发热的主方应选 清胃散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黄连温胆汤 7.患者咳嗽气粗,痰多色黄粘稠厚,咳吐不爽,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身热,口干口粘,舌红,苔黄腻,脉数。其最佳选方是: 清金化痰汤沙参麦冬汤二陈汤泻白散 8.哮病发作时的病理改变以下列哪一项为主? 邪实为主正虚为主肺虚为主正虚邪实 9.喘息气急,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咳吐不利,或呕恶、食少,口粘不渴,舌苔色白厚腻,脉滑。其辨证属何证? 风寒闭肺水凌心肺肝气乘肺痰浊阻肺 10.患者咯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异常腥臭,有时咯血,胸中满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发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其治疗最佳选方是: 沙参麦冬汤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加味桔梗汤 11.证见胸部膨满胀闷,气短、气急不得卧,咳痰白稀,量多,呈泡沫状,恶寒发热,无汗,周身酸楚,面色青黯,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浮紧。首选方是: 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真武汤平喘固本汤 12.肺痨的病性以下列那一项为主? 以虚症为主以气虚为主以阴虚为主以肺虚为主 13.心悸不宁,心烦不寐,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尤甚,头晕目眩,耳呜,舌红,苔少或无,脉细数,其主方是: 归脾汤安神定志丸天王补心汤黄连温胆汤 14.胸痹心痛本虚标实,标实当泻,以何法为重? 化痰泄浊辛温通阳宽胸理气活血通络 15.黄某,男,38岁,眩晕,头目昏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加重,面色潮红,性情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脉弦。辨证为:() 肝火上炎痰浊上蒙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16.倡导中风病“非风”学说的医家是: 叶天士李东垣张景岳刘河间 17.辨别中风病中经络与中脏腑的要点是: 有无半身不遂有无神志改变有无口舌歪斜有无偏身麻木 18.李某,女,28岁,心烦不寐,入睡时寐时醒,胸闷脘痞,头重目眩,口苦,嗳气,泛

病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病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 2.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肥大与萎缩相对应。 3.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4.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 5.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 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 1、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左心衰竭严重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将其分解为橙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由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时,故称之为心力衰竭细胞。 2、槟榔肝(nutmeg liver):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肉眼见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故称之为槟榔肝。 3、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4、栓塞(embolism):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栓子)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的过程。 5、再通(recanalization):指血栓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结构,使血栓上下的血流可以部分复流。 6、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在分娩过程中,羊膜破裂或早破、胎盘早期剥离、胎儿阻塞产道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宫内压增高,可将羊水压入子宫壁破裂的静脉窦内,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分支、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内,引起广泛的微血栓形成,称为羊水栓塞。 7、梗死(infarction):任何原因出现的血流中断,导致局部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1.炎症(inflammation):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称为炎症。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主 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多见于皮肤、肌肉、阑尾等部位。 3.脓肿(abscess)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由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感冒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 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喘证是指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 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畅,胸膺胀满不能敛降。临床表现见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唇甲紫钳,心悸浮肿等症。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证。 血证是指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病证。

病理学模拟试题

《病理学》测试一 一、名词解释 1、早期胃癌 2、卫星现象 3、炎性假瘤 4、冷脓肿 5、假小叶 二、A型题(每题1分,50题,共50分) 1、下述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中,哪些可能癌变 A.代偿性肥大 B.鳞状上皮化生C.过度增生 D.肠上皮化生E.萎缩 2、下述哪种情况不属于化生 A.柱状上皮改变为移行上皮 B.移行上皮改变为鳞状上皮 C.胃黏膜上皮改变为肠上皮D.纤维母细胞变为骨母细胞 E.纤维母细胞变为纤维细胞 3、肾盂积水的病变属于 A.肾囊肿 B.失用性萎缩 C.营养不良性萎缩 D.压迫性肾萎缩 E.以上都是 4、光镜下见细胞核缩小,染色质凝聚,呈深蓝色的是 A.核碎裂 B.核分裂 C.核固缩 D.核溶解 E.凋亡小体 5、下列哪项是伤口二期愈合的特点 A.创面小 B.创面不洁、伴感染 C.手术切口 D.肉芽组织少 E.形成瘢痕小 6、淤血器官 A.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增强,温度降低 B.色苍白,体积增大,切面干燥,功能减退,温度降低 C.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降低 D.色暗红,体积增大,切面湿润,功能减退,温度降低 E.色苍白,体积缩小,切面湿润,功能增强,温度升高 7、心衰细胞见于 A.左心衰竭时肺泡腔内 B.右心衰竭时肺泡腔内 C.肺水肿时肺泡腔内

D.肝淤血时肝脏内 E.脾淤血时脾脏内 8、右心衰竭可导致 A.肝细胞透明变性B.槟榔肝 C.肝出血性梗死 D.肝贫血性梗死 E.坏死后性肝硬化9、混合血栓见于 A.毛细血管内 B.静脉血栓的尾部C.动脉血栓的起始部 D.静脉血栓的体部 E.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瓣膜闭锁缘上 10、脾、肾梗死灶肉眼检查的主要特点为 A.多呈地图状、灰白色,界限清楚 B.多呈不规则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C.多呈楔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D.多呈地图形、暗红色,界限不清 E.多呈楔形、灰白色,界限清楚 11、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 B.肾 C.脑 D.肠 E.脾 12、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据 A.肿瘤有出血 B.肿瘤有坏死 C.肿瘤的异型性明显或瘤细胞原始、幼稚 D.肿瘤有溃疡形成 E.老年人、进行性消瘦 13、淋巴结转移性肿瘤首先出现于 A.中央窦 B.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 C.淋巴结门部 D.边缘窦 E.淋巴结副皮质区14、肿瘤血道播散的最常见部位是 A.肝、肾 B.肝、脑 C.肺、脾 D.肝、肺 E.肺、脑 15、肿瘤性增生与炎性增生的根本区别是。 A.有肿块形成 B.细胞生长活跃 C.有核分裂象 D.生长快 E.细胞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1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有以下特点,除外 A.多发生于原有病变的瓣膜上 B.赘生物单个或多个,呈息肉状或菜花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