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银滩湿地公园

兰州银滩湿地公园
兰州银滩湿地公园

黄河兰州湿地公园的命运走向

来源:本站原创日期:2006-9-19 9:36:40 作者:记者吴正楠何涛

黄河兰州银滩段整治项目是兰州市进行湿地保护的首个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投资7000多万元的兰州首个湿地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在设计规划上几易其稿,先后多次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和意见。从最初的“以人为本,以文为魂”的设计理念回归到以“保护湿地生态,回归自然”为主的建设思路,建设思路的转变,不仅仅是湿地公园的发展命运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城市生态建设决策者的思路和城市生态保护整体发展的走向,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和兰州湿地资源。

有网友评论认为,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建设热的兴起,把如何做好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目前各地都对这一问题进行着探索,而黄河兰州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其它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建设则都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

建设之惑

不久前,甘肃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本法、张正春等人关于《黄河银滩段整治项目初步设计》审阅意见的提出,把正在建设中的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的争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而随着郑本法、张正春等人写的《不该这样整治黄河母亲》一文在网上的传播,引起了广大网民对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关注和热议。

黄河兰州银滩段整治项目—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是兰州市进行湿地保护的首个建设项目,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路西段银滩大桥北端的东西两侧,总长度约3000米,北与建设中的北滨河路相接,南临黄河,东西两端都以自然过渡的河滩为界,规划建设面积为538000平方米,建设面积为286380平方米,最宽处约420米,最窄处约10米。“按照初步设计,该项目总投资为7000万元。这个项目的建设,对兰州市进行湿地保护具有示范作用。”兰州市园林局副局长康逢恺如是说。

2005年9月底,酝酿已久的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方案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按照最初的设计方案,湿地公园将建设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复原区、科普教育区和休闲游览区四大景区,每一个景点,每一个景区都渗透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着黄河湿地文化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围绕“水、草、路、桥、石”造景,形成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隐有现、有开有合的富有感染力的景观区,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使游人真正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湿地公园以水景作为全园的核心景观,通过将黄河水引入,形成水系并进行地形的处理,在景观空间上形成开敞、幽闭,形成形式不同的水体景观。并在水与岛、水与绿之间架设形式各异的木桥,将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全园的景观骨架。根据花木的不同特性,选取恰当的绿化方式,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将现存的芦苇等植物予以保留,恢复其茫茫草海的大尺度景观效果,规划将湿地地形调整为圆弧状自然曲线型,并实施鸟类、禽类生物的放养计划,恢复其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时,安宁区和兰州市对这一个项目的建设有很多想法,安宁区的设想是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成为一个黄河文化主题公园,后来,市上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决定建设兰州首个湿地公园,并在今年春节后确定了最终的建设规划,但规划一直在修改。”一位参与这一项目的工作人员说。

出于对湿地保护的考虑,针对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这一方案中过多的人工造景,人文活动较多的设计,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疑问。并认为建设主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一致,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被明显弱化。开发项目过多过滥,杂乱无序,喧宾夺主,与“整治”

目的相悖。“以前与湿地保护有关的规划和项目从没有做过,这是第一个,我们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和听取不同的意见。”康逢恺说。

郑本法、张正春则认为,从黄河生态环保、兰州湿地资源保护和美化兰州城市景观的角度看,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的建设有其必要性,出发点对头,一些思路也是好的。在对自然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开发问题上,要防止以保护的名义盲目开发,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应把湿地公园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体来考虑。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尽可能的增加水的面积,减少陆地面积,要充分发挥水的功能,减少人的活动区域。

兰州市园林局将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的建设确定为兰州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工程。基于此,兰州市园林局于5月15日下午专门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郑本法、张正春等专家对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建设的意见。由于专家的意见和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负责的态度,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的建设命运出现了变化。

“建设湿地公园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湿地资源,出于对湿地资源保护的考虑,我们对规划先后做了两次修改。除了修建必要的通行栈道外,将原来规划设计中影响湿地保护的四个雕塑、园林小品都取消了,尽可能的减少人的活动,真正做到以保护为主。”康逢恺说,我们也担心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果,出现不应该的遗撼。

保护之因

兰州是因为黄河而存在的,黄河和黄河湿地是兰州的生命线,一旦湿地萎缩,整个生态系统也就会萎缩,兰州生态安全就会受到挑战。

兰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调查表明,黄河自西边的西柳沟流入兰州市区,又从东边的桑园峡流出兰州市区,全长45千米,在河道里共有28块湿地,总面积达552.9万平方米,包括人工湿地、近裸露湿地、在建或拟建公园湿地和近自然湿地4个类型。这些湿地对生态系统脆弱的兰州来说十分珍贵。

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兰州黄河湿地遭盲目开发和非法占用的势头日趋严重,湿地普遍存在着采石挖沙、大建违章建筑、将河道湿地占用为企业仓储场地和种植经济作物等现象。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围垦、改造、淤积、污染、不合理开发等现象,湿地植被的自然生存条件被破坏,部分湿地因缺水而长期处于裸露状态,湿地功能退化。

“黄河兰州银滩段北岸边在20多年前还是良田,岸边有红柳、核桃树,野鸭子等许多动植物,包产到户后,农民开始在河边河里挖砂,大面积良田被毁,由于挖砂出现了河道南移,湿地破坏严重,政府对疯狂的挖砂行为进行了多次整治,但效果不大,后来出于对湿地的保护,才决定建湿地公园。”在银滩湿地公园施工现场值勤的当地人廖师傅告诉记者,去年刚开工时,施工工地上最深的砂坑深达29米。

记者在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建设现场看到,大量野鸭子等水禽在水岸边和小岛上活动,河风吹来芦苇、河柳轻轻地摇曳着,汹涌的黄河水奔腾着,拍击着河岸,黄河两岸高大的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气息与这里的自然原生态的荒凉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设湿地公园就是要在繁华的城市中保留大自然原生态的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确少的就是自然生态系统,许多城市的生态系统缺少的是和自然界的交流,是被完全封闭的。城市要给自然留有一定的余地。”张正春说。

5月12日,湿地国际组织陈克林(音)等7名专家对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建设进行了考察。专家组一直认为,兰州的湿地保护建设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来自英国的专家还提议,应把800亩地的湿地公园建成一座活生生的湿地博物馆。“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的建设要做到人与湿地互相融和,把自然能用的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建成一个公众性的开放式公园。”兰州市园林局局长李权说,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兰州保护湿地的一个起点。

在兰州,以前一到夏天,人们都是去广场,现在则是都去黄河边,黄河是兰州的一个天然优势,黄河两岸都是兰州人休闲的一个好去处。在许多人士看来,湿地公园的建成,将对增加兰州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上档次、高水平、多精品的湿地公园将展现在兰州市民面前,百里黄河风情线将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湿地之路

自去年以来,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跟建广场一样火热。

专家认为,营建湿地生态公园可以减缓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对原生植物和自然林地的破坏,增加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从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并为游客营造一处与城市公园有所区别的空间环境,被看做是城市的天然空调,也是城市与自然界交流的一个有效的通道。为此,全国许多城市都在争相上项目建设湿地公园。

兰州市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空气干燥,雨水稀少,湿地资源有限。黄河河道是城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和湿地特征最明显的湿地,对改善“山水城市”的生态功能和自然景观等方面作用巨大。同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河道湿地资源也是提高兰州市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的一条有效途径。

“兰州市应做整个城市湿地保护的整体规划,真正做到规划优先,保护好仅有的湿地资源。”张正春指出,黄河河滩地段的湿地生态系统应以保护为主,要尊重自然,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本。黄河河滩地段的湿地生态系统设计规划应以保持原貌为佳。所谓保护性的“整治”,主要是疏浚河道、清淤排污,治理环境污染,进行绿化美化,顺其自然地设计景观。应把疏浚河道、治理污染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隔开人与鸟的活动区域,把湿地公园的湖塘系统与外部的黄河流水相贯通,使这个水网系统完全与“外区”的河道通为一体,让人从整体上看这是个自然山水形成的湖岛系统景观。

对兰州市来说,黄河的价值是个天然河道,而不是人工河道。黄河河道是兰州市最漂亮的风景线,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郑本法特别强调,在银滩大桥西侧附近,有一个沙滩与河中小岛围成的一个“洄水湾”,这是营造价值较大、品位较高的“漩湖景观”的重要旅游资源,应该特别注意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该处是观鸟的胜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景观,应该是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科普基地,当注意环保宣传和亲近自然,应把黄河兰州银滩湿地公园建成保护母亲河的特殊公园。自然生态就是要回归自然,在黄河兰州段干一件好事,对黄河流域来说则相当于干了100件好事。

张正春也特别指出,湿地是城市生态的一个重要的安全阀,兰州黄河湿地一旦破坏就不可能再恢复,也势必影响到兰州的生态环境安全,城市将变的越来越干燥,也会由此引发流感和一些其它的疫病的发生。在湿地保护上,决不能以以保护的名义盲目开发,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遭到破坏,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应有的生态灾难。更不能把生态工程建成机械化工程。现在,湖泊和河道的治理工程化因素太多,缺乏人的因素与自然的因素的结合。生态工程建设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建设,施工人员本身就应具有生态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态工程真正建设好。

据悉,兰州市目前正在拟定一个投资9500万元、时间长达5年的黄河兰州段湿地保护规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黄河兰州段将建成一个长152公里、占地7000余公顷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康逢恺也一再表示,这一项目的建设对兰州市今后湿地保护项目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兰州市园林局的目标是建设兰州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样板”工程,整个公园预计将于年内建成开放。

兰州湿地保护,水天一色不是梦

“黄河银滩湿地公园是我省第一个湿地公园,经过政府部门的整治与绿化,荒凉的河滩地如今呈现出‘小桥流水’的江南水景,被誉为‘镶嵌在黄河边上的绿宝石’。这也证明,几乎消失了的黄河生态环境,在人工作用下是能够恢复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的!”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雁滩是一个空旷的河漫滩,小西湖也是湖泊类湿地,在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水鸟生存,现在珍藏在省博物馆的很多珍贵标本都采自于雁滩和小西湖。”

“今年,兰州市又将开工建设黄河银滩湿地公园二期和开发恢复雁滩湿地公园,这就是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更好的开始!”

“再过几年,这里新种的树长大了,草更茂盛了,肯定还会飞来很多水鸟,到时候就更好看了!”

春日的早晨,信步兰州银滩湿地公园。茂密的芦苇,在春风的轻抚下妖娆舞动,偶尔闻得几声轻笑,似乎打动了湖水的心,微风过处,水波粼粼,而这笑声更是深深打动了银滩湿地公园保安室保安张贵龙的心。

张贵龙从小喝着黄河水长大,如今又能在这里继续守护这块湿地,对于这块湿地,50岁的张贵龙有着比别人更多的特殊感情。

“我小时候这一片都是黄河水,水面宽着呢,宽到盖楼的那地方。”张贵龙张开手臂比划着,“那时候这里除了水还有田地,很多野鸭子在这里安家落户。”

“不过,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人们盲目开发和非法占用,这里全是大砂坑、垃圾场,水没了,草也没了,一片荒滩,七零八落高低不平的,唉,都糟蹋了!”张贵龙摇摇头一声长叹。

来自兰州市林业局的相关调查显示,在2005年、2006年,黄河从八盘峡到乌金峡150公里范围内,只要河床宽、有滩涂的地方,就有砂场存在。仅在黄河兰州四区段就有各类采砂场(点)47家,大型的有8家,侵占湿地面积达到800多亩,其中只有两家有营业执照,其余均为非法采砂。

这些砂场毁坏了河床及排洪设施,造成河道千疮百孔,配套设施遭到破坏,直接威胁着沿岸的防洪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破坏了湿地植被的自然生存条件,导致湿地植被日益减少。

“欣慰的是,如今这里能够恢复得这么漂亮,天气一暖和起来,来这里的人可多了,三县五区的人都往这跑,还把这里叫做‘小苏杭’。”

“不对,是‘赛苏杭’!”张贵龙急忙纠正着,“你看,水鸭子游得多高兴,都说这是兰州最自然、最环保的公园。现在还是封园期,4月20日就开园了,到时候这里肯定又热闹得不得了。再过几年,这里新种的树长大了,草更茂盛了,肯定还会飞来很多水鸟,到时候就更好看了!”

“几乎消失了的黄河生态环境,在人工作用下是能够恢复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的!”

“黄河银滩湿地公园是我省第一个湿地公园,经过政府部门的整治与绿化,荒凉的河滩地如今呈现出‘小桥流水’的江南水景,被誉为‘镶嵌在黄河边上的绿宝石’。这也证明,几乎消失了的黄河生态环境,在人工作用下是能够恢复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观的!”兰州市林业局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处的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兰州是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而兰州黄河湿地属于典型的河流湿地,是兰州市重要的水源地、候鸟聚集区和亚洲水鸟统计区,保护好母亲河这块湿地,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该负责人介绍,兰州市现有湿地22.84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16%,其中以河流湿地面积最大,为19.67万亩。在黄河兰州段及一、二级支流流域内生长的植物多达185种,野生植物约有106种,红柳、芦苇、莎草等植物都能看得到。

“从1993年首次出现越冬候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越来越多的水鸟来到兰州黄河湿地栖息和越冬。现在每年来黄河兰州段越冬的候鸟有26种近万只,多的时候有14000只左右,仅七里河鸟岛就有3000多只。其中不乏珍稀的鸟类,如苍鹭、大白鹭、大天鹅、赤麻鸭等,其中中华秋沙鸭、天鹅、灰鹤等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据上世纪60年代初省渔业部门的调查,在黄河及主要支流生存的鱼类有花斑裸鲤、鲫鱼、黄河鲤鱼等40余种,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污染的加重和上游阶梯电站对鱼洄游线路的阻隔,鱼类已大大减少,有18种已经绝迹,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黄河水质的好转,部分鱼类有所恢复,像鲤科类的黄河鲤鱼、腹鳍鳅科类的泥鳅等鱼类品种的数量增加明显。”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努力改变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无综合协调机构、无基础设施、无专职管理人员、无专项经费,导致许多湿地保护计划停留在纸上,难以实施。”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雁滩是一个空旷的河漫滩,小西湖也是湖泊类湿地,在这两个地方都有大量水鸟生存,现在珍藏在省博物馆的很多珍贵标本都采自于雁滩和小西湖。”兰州市林业局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处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

“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这两块湿地已经不复存在,其他一些距城较近的湿地也改变了用途,迫使大量水禽远离市区。”

“湿地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兰州市才刚刚开始,由于起步晚,所处位置的特殊,管理上涉及部门多等原因,在恢复、保护和发展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无综合协调机构、无基础设施、无专职管理人员、无专项经费,导致许多湿地保护计划停留在纸上,难以实施。”

“虽然国家和省上在湿地资源保护上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但由于各地区湿地类型和用途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具体执行上仍存在许多差异。”

尽管如此,政府部门一直以来都在以积极的态度坚持和努力着。

“每年‘2·2湿地日’、‘3·12植树节’、‘爱鸟周’等活动,我们都会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市民更加了解湿地的意义。通过争取我们将七里河黄河大桥以东到雁儿湾一带的黄河河道划定为黄河水鸟保护区,将小西湖公园对面的河心沙滩定名‘黄河鸟岛’,现在,我们兰州也有了自己的鸟岛!”

“尽管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恢复湿地生态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也会一直去努力。”这位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黄河银滩湿地公园是一个样板,为甘肃乃至黄河上游城市湿地的保护开了个好头,今年,兰州市又将开工建设黄河银滩湿地公园二期和开发恢复雁滩湿地公园,这就是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更好的开始!”

“既要保持湿地的原生态状态,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主,又要作为城市的公园,考虑到为游客服务的功能,因此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黄河银滩湿地公园二期和雁滩湿地公园,将为兰州湿地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兰州市园林局副局长康逢恺高兴地说。

“建设湿地公园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出于对湿地资源保护的考虑,在建设银滩湿地公园一期的时候,我们对规划做了多次修改,除了修建必要的通行栈道外,尽可能地减少人的活动,真正做到以保护为主。”

正如康逢恺所说,实际上二期规划中,原设计要在银滩湿地公园的河堤之上建设一条长约2000米的观景长廊,在不同的景区和景点适当放置一些体量大小不一的景石,共计365块。还要在现有河堤上做成长500米、高3米的浮雕景观墙。

“但是过多的人工造景,人文活动较多的设计,会使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被弱化。开发项目过多过滥,杂乱无序,喧宾夺主,这也是很多专家学者对此提出的质疑。”

“目前,二期的规划还在进一步的完善之中,但是我们要优先保证不能减少河道功能,不允许大设施、大乔木等出现,并扩大保护区的范围,适当增加诸如

羊皮筏子等不影响生态的项目,方案确定后,将予以公布征求专家和市民的意见。”

“在不久的将来,兰州将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画面。”

而对于雁滩湿地公园,康逢恺充满着更多的忧虑:“由于管理滞后,原来的水面被垃圾侵占和填埋,一边是正在规划的雁滩湿地,一边是规划的湿地正在悄悄地消失,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和尴尬!”

的确,眼下的雁儿湾一带现状堪忧并不是危言耸听,曾经的湿地正在重蹈以前银滩湿地的覆辙。

路过的何桂莲一边极力躲避着扬起的尘土,一边抱怨着:“都说这里要建公园,可什么时候公园才能建起来,这环境真该好好改善一下!”

何桂莲的抱怨代表了居住在这一带的居民的心声。今年68岁的李大爷说:“听说这里要建湿地公园,前些天还有相关部门的领导到这里视察,我们都挺高兴,这是好事儿啊,公园建起来了,就有人管了,那些人再也不敢往这倒垃圾,我们也不用成天闻着这臭味,看着这满地荒滩心里难受。”

“以前也没听说过湿地公园,觉着挺新鲜,后来我去了银滩湿地公园一看,真是不错!可惜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老人更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好地方能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们期盼着雁滩湿地公园能早点建成!”

对于市民的期盼,政府部门又何尝不知呢?在康逢恺的心中,也正在勾画一幅更美的生态画卷,他告诉记者,面积达到1000多亩、投资1亿多元的雁滩湿地公园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之中,目前市区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进行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年内开工实施。

此外,一个更为宏远的目标也正在政府部门的酝酿之中,兰州市林业局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处的有关负责人透露:“黄河兰州段湿地占全市河流湿地面积的63%,兰州市目前已拟定一个投资9500万元、时间长达5年的黄河兰州段湿地保护规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黄河兰州段将建成一个长152公里、占地70 00余公顷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在不久的将来,兰州将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丽画面。”

观山,看水,游湿地公园

这一响当当的口号在兰州市的公交站牌上瞩目皆是.让我对这个新开发的公园充满了好奇.可以说,这一口号的设计是成功的,因为它成功的激发了我的出游动机.呵呵.

今天两节课后,召集旅管及其他同们一行人来到兰州银滩湿地公园.

银滩湿地公园是在大约今年5月份面向游客开放的.很多景点仍在建设当中.

银滩湿地公园它位于安宁区北滨河路西段银滩大桥北端的东西两侧。总长度约3000米,北与建设中的北滨河路相接,南临黄河,东西两端都以自然过渡的河滩为界。

朋友说湿地公园由清华大学主持规划设计的.银滩湿地公园紧紧围绕着黄河湿地文化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围绕“水、草、路、桥、石”造景,形成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隐有现、有开有合的富有感染力的景观区,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有种真正回归自然的感觉。

湿地公园以水景作为全园的核心景观,通过将黄河水引入,形成水系并进行地形的处理,在景观空间上形成开敞、幽闭,形成形式不同的水体景观。并在水与岛、水与绿之间架设形式各异的木桥,将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全园的景观骨架。根据花木的不同特性,选取恰当的绿化方式,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将现存的芦苇等植物予以保留,恢复其茫茫草海的大尺度景观效果.

预计将规划湿地地形调整为圆弧状自然曲线型,并实施鸟类、禽类生物的放养计划,恢复其生机勃勃的景象。

兰州湿地公园无疑为百里黄河风情线增加了亮丽的一笔

当天有点阴PP拍的光线不够

好.

银滩大桥

下面是甘肃农大校园一角.因为就在湿地公园附近.游览完后去欣赏了一下大学校园.

在去之前并不了解具体什么是湿地,为此查找了些资料.如下:

湿地“地球之肾”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如我国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湿地有38万平方公里,约为我国领土面积的4%。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

在自然界中,湿地有着重要意义。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过滤了、沉淀了自然界和现代人类社会的代谢废物,平衡了大气中的氮、碳元素循环,吸纳了上游的洪水。湿地是地球

上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养育了万千生物物种。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地球上的湿地被蚕食、被分割,有些湿地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影响了地球生物圈的整体功能。我国于1992年正式加入了《湿地公约》。

银滩湿地公园分四大功能片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复原区、科普教育区和休闲游览区,四个区域分别展现黄河湿地的不同景观。

生态保护区以保护黄河湿地中的动植物资源为主题,形成系统的生物生存环境;自然景观复原区以恢复黄河滩地自然湿地景观为主,用仿自然的手法营造环境,达到虽为人做,宛如天开的自然景观效果;科普教育区,集中开展有关湿地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方面的公众教育活动,广泛普及湿地和湿地保护科学知识;休闲游览区则以休闲、观赏活动为主。

兰州湿地公园拾景

兰州:湿地公园将建2000米观景长廊

美丽的湿地公园将再添新姿!昨日,记者从兰州市安宁区生态建设管理局获悉,黄河银滩湿地公园二期规划方案日前出炉,将在河堤之上建设一条长约2000米的观景长廊,还将建设

以雕塑小品为主的浮雕景观墙。

景观一:2000米的观景长廊

在河堤之上建设一条长约2000米的观景长廊,长廊与公园主要出入口相连,与建在护

堤上的浮雕景观墙形成立体的景观效果,廊内设置了餐饮服务等设施以及科普教育的素材,以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甘肃文化。在园内,游人不但可以观赏到全园的主要景观,而且还可以接受湿地科普教育,同时也是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浮雕景观墙

景观二:设置365块景观石

在不同的景区和景点适当放置一些体量大小不一的景石,共计365块。景石除了观赏外,还具有科普教育功能,景石结合周边的环境,石头上刻有湿地的动植物资料和一些相关知识,让游人在游览中慢慢了解认识湿地,从而达到自觉保护湿地的目的。

景观三:景观灯光小品

运用光的色彩、光的变化规律,将灯光与现代雕塑的精髓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园内选择了几种能反映和表现湿地景色的灯光小品,将其置于绿地之中,通过小品的运用更加烘托了公园的主题特色。小品单体主要有“香蒲花”、“蜗牛灯”、“秋鹭”、“水贝明月”等。

景观四:500米长的浮雕景观墙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五年规划 一、公园简介 1、公园范围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位于西安市灞河城市段中游,北起东城大道华清桥,南至蓝田县界,毗邻西安世博园。规划全长15公里,总面积6.75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从华清桥到祥云桥约3.3公里,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形成湿地面积1980亩,绿化面积1650亩。二期从灞河祥云桥到蓝田界,全长11.8公里,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 2、公园性质 工程通过对灞河的综合治理及湿地景观的重建,彻底改变灞河流域建筑垃圾成堆、挖沙坑密布、杂草丛生、生态破坏严重的面貌,确保灞河百年安澜。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发扬。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是西安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态治理工程。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灞桥、灞柳、灞水为主题文化,使灞河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得以复苏和弘扬,成为集城市防洪、生态景观、人居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有效改善了周边区域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二、绿化保洁 1、公园绿化 灞桥湿地公园内植被丰茂,绿化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越。在植物配置上,应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避免外来种。本地植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其他地域的植物,可能难以适应异地环境,不易成活;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过度繁殖,占据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以致造成本地植物在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竞争中失败甚至灭绝,严重者成为生态灾难。 在物种搭配上要满足生态要求,做到对水体污染物处理的功能能够互相补充,又要注意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其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以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根据灞河水量,因地制宜,种植适宜植物,既要符合各种水生植物的特性,又要满足审美的需要。灞河泥沙较多,可以采用发达茎叶类植物以有利于阻挡水流,沉降泥沙,发达根系类植物以利于吸收等搭配。在沿岸边缘带一般选用姿态优美的耐水湿植物,如柳树、水松等进行种植,以低矮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相搭配,用美学原则组织其色彩、线条、姿态等,创造出丰富的水岸之立面景色和水体空间景观构图效果,同时又能在水中产生一种动人的倒影美。 在湿地公园,应尽量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地被植物一般是指低矮的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紧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某某县位于江西中部偏东,抚州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16.01--116.28,北纬27.03--27.43。东接南城,南丰县,南接乐安,崇仁县。西毗宁都县,北靠临川市。地理位置的气候风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宜景观水景的设置和各类大中型灌木,乔木,地被的种植。 “某某湿地公园”位于某某县城新区某某头两侧,南靠滨江大道,北临某某河,规划总面积: 33万余平米;其中,陆地河滩面积约206亩,约14万余平米;规划区域内某某河水域面积约:19万余平米。 二、项目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2、国家《公园设计规范》 3、《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4、政府对该项目的批文批示, 5、建设方提供的水文地质和地形图等基础资料; 6、建设主管单位的指导意见

7、对现场初步踏勘后收集的资料 三、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人性化设计原则 湿地公园是位于某某新城区内,其建设目地之一是为了提高和改善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注意物质性的硬环境,还需注意精神文化的软环境。不但应具有景观环境,而且要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温馨的感情色彩,使之成为市民放松身心,融合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所。充分利用环境的心里学,行为学和人体学等原理,从人的角度上寻求行为上的舒适,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2、和谐共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把自然、人、社会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让生态服务功能和历史文化信息继续随着某某河流淌,使市民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并富有文化精神的环境中。 3、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势利导地引导某某县湿地公园的建设,合理组织游憩空间,并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资源条件合理进行绿化环境建设。 4、自然生态的原则 滨江绿化带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其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它对于城区内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设计

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

2018年湿地公园基本情况简介 一、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下游谷城县城以东的后湖地区。汉江在这里与其两大支流南北二河交汇,湿地内部北河故道一线穿珠,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湿地。湿地范围南至南河南岸,北至北河北岸,东至汉江县界,西至二道沟堤防,公园总面积2133.6公顷。2009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千里汉江6省78县市区第一家以汉江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16年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检查验收,正式成立。 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有湿地面积1102公顷,湿地率51.64%,其中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恢复区的湿地面积达湿地总面积的92.82%。现有维管束植物120科、345属、476种;野生动物185种,其中鸟类111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 二、科普宣教区简介 各位代表所在的位置是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面积197.9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不足10%,主要向社会公众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目前

仍在继续建设。 为秉承文化传承与湿地科普宣教展示相结合的理念,以湿地风貌为依托,充分展示汉水和五谷文化特征,我们于2012年启动了科普宣教区建设,总投资2.36亿元,布局二轴、十景。即:汉水文化轴线和五谷文化轴线,汉江神韵、生命摇篮、江河之祖,神谷天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景点分别位于两条轴线之上;曲水荷香、粉水澄清、后湖夜月、仙人古渡等景点沿公园水系形成一线串珠格局。 神谷天授:据《拾遗记》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在这里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植五谷、兴百业,开创了华夏文明;西周封谷伯、立谷国,“九洲独此谷为名”。 风调雨顺:谷城四季分明,历来都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好习惯。这组景观内设有春、夏、秋、冬四季平安门、日晷、二十四节气等,(这里最好能将二十四节气歌指出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以祈求风调雨顺。 生命摇篮:汉江流域,人类活动痕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汉江的“汉”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汉族、汉语、汉字、汉王朝、汉文化,这些词汇都源于汉江,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符号。汉江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龙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依据 1.1.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1年 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 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1.1.6《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992年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1.1.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 1755-2008》2008年 1.1.9《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2008年 1.1.10《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2010年 1.1.11《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加强我市湿地公园建设工作的通知》(京绿保发〔2010〕2号)2010年 1.1.12《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DB11/T 768-2010》2010年 1.1.13《北京市级湿地公园评估标准DB11/T 769-2010》2010年

1.2 指导思想 为促进北京市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北京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内容与流程,更好地指导北京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工作,制定本导则。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考察,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规划功能分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科学指导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湿地在生态和环境改善、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作用,以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和谐统一。 1.3 基本原则 北京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布局,分步实施;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规划设计原则 2.1保护性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应维护湿地生态系统过程、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从防止湿地退化的目标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景观,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科学性原则 北京湿地公园规划应尊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综合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统筹规划、合理分区和布局,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 2.3因地制宜原则

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设.

城乡规划·园林建筑及绿化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ior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etland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China. W Hongkong Wetland Park, Ecological desig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一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二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邮编200092 电子信箱titan999@126.com 收稿日期20080225图1香港湿地公园区域位置图1关于湿地城市湿地公园。至此,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湿地是指一些水域和陆地交接的环境,包括一数为26个(第一批1个,即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些低洼地区、泛洪平原、淡水或咸水覆盖的地方,城市湿地公园,第二批9个,第三批12个)。在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众多的湿地公园的

设计理念中,虽不乏成功的能和效益,特别是与人类最为密切相关的城市湿案例,但由于我国对湿地及湿地公园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设计手法和认识并不成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熟。本文通过剖析香港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理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念,希望可以为我国城市区域中湿地的设计和保自1971年《拉姆萨尔湿地公约》诞生以来,到护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2006年5月,已有152个国家加入了这个“公约”,有1608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2香港湿地公园概况积140123652hm2。我们国家1992年7月31日加入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由于港岛和九龙土地资“湿地公约”,目前已有30处湿地被列入名录,面源紧缺,向外寻求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并于1987积达3.43×106hm2。年在新界天水围建造了供20万人居住的设施和场近几年,我国开发和建设湿地公园的项目所,发展天水围新市镇。在此期间,香港特别行政逐渐增多,“湿地”似乎成了时髦的名词。至区政府对天水围预留区进行了一项环境影响评估工2007年6月,江苏省南京市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作,认为需要为开发天水围预留区而损失的天然环公园、山东省临沂市双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境进行补偿,即在天水围北建造一个面积约60hm2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河南省南的生态缓解区(图1)。阳市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我国第四批国家香港湿地公园是由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成果, 第26卷3/ 2008 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

生态湿地公园-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生态园湿地公园 方 案 设 计

1.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1.3编制原则与编制范围 (1) 1.3.1编制原则 (1) 1.3.2编制范围 (2)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2.处理规模与目标 (4) 2.1处理规模 (4) 2.2进出水设计指标 (5) 3.方案选择论证 (6) 3.1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6) 3.2处理工艺简述 (7) 3.2.1水解酸化池 (7) 3.2.2接触氧化池 (8) 3.2.3辐流沉淀池 (9) 3.2.4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9) 3.2.5污泥浓缩与机械脱水 (15) 3.2.6快渗基本原理简述 (16) 3.3工艺方案比选 (16) 3.3.1.方案一论述 (16) 3.3.2方案二论述 (17) 3.3.3方案三论述 (18) 3.3.4污水处理方案比较 (19) 3.4污泥处理方案 (21) 3.4.1污泥处理方案比较 (21) 3.4.2污泥处置方式 (22) 3.5选定方案设计 (22) 3.5.1工艺流程 (22) 3.5.2工艺设计参数 (23) 3.5.3主要构筑物 (26) 3.5.4各处理工艺单元的去除率 (27) 4.总平面与景观设计 (28) 4.1总平面布置 (28) 4.2景观设计 (28) 4.2.1设计依据 (28) 4.2.2设计原则 (28) 4.2.3设计目标 (30) 4.2.4设计理念 (30) 4.2.5景观设计构思 (30) 4.2.6种植设计 (31) 4.2.7道路设计 (32) 4.2.8服务设施设计 (33)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简介 在山城重庆主城区九龙坡,有一片美丽的人工湿地。这里花木繁茂,空气清新。百乌翔集,湖水清清。锦鳞游泳,游人如织。湖泊象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城市楼群之间。你也许不会相信,湿地内清澄的湖水,都是城市污水变成的。这美丽的彩云湖,就是过去饱受污染之害的桃花溪的水源之地。 桃花溪发源于中梁山,流域面积3 1平方公里。城市的迅速发展曾经造成其水质严重污染,河道垃圾壅塞,年年洪灾严重。 2 001年,政府启动重庆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民心工程,清除工业污染源,建设排污管网,疏通河道,恢复绿化,环境得以逐渐改善。彩云湖人工湿地就是“桃花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项重要配套工程。 桃花溪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联合重庆大学的生态科学家们,从五个方面打造彩云湖人工湿地:l、湿地污水净化功能的重建与恢复;2、湿地保育与保护,湿地公园管理与建设示范。3、山地丘陵溪流湿地科研、监测与宣教;4、城市人工湿地观光旅游;5、湿地环境保护与安全。把彩云湖人工湿地建设作为重庆市重大攻关项目《典型城市河流修复对策及治理技术研究》的工程示范,投入全部精力。 2 0 08年底,随着工程的全面顺利竣工,彩云湖人工湿地开始显示出卓越的城市污水净化功能,抚平了桃花溪整治后面临

“无源之水”困境的硬伤。桃花溪从此有了活水源头,九龙坡城区有了“城市之肾”。 彩云湖人工湿地面积约5 2公顷,湖面约2 6公顷。污水处理厂和各种清水设施有机地散布其中。梯田式的人工湿地里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污水厂治理过的中水缓缓淌过湿地,逐级跌落,层层过滤。中水里的有机物被植物吸附,慢慢降解,直至化为乌有。河道和湖中的清水从此源流不断。 湖水清澄,植被茂密,各种小动物纷纷回归。湖中已有鱼类l 3种,有花鲢、白鲢、鲤鱼等。湿地里有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3百多种,芦苇、野菊花、水生美人蕉、茭白、鸢尾、黄花蔺、荸荠、等长势喜人。湖畔新植的池杉、水杉、木芙蓉、重阳木、枫杨、小叶榕、碧桃、慈竹等疏密有致,道路蜿蜒交错,令人赏心悦目。两栖动物有6种,青蛙、蟾馀等。爬行动物有l 3种,较多的是壁虎、蜥蜴、石龙子。哺乳动物有5种,野兔特别令人期待。鸟类最多,有2 4种。麻雀成群掠过草丛,野鸭鸳鸯在湖水中翻筋斗。白鹭翩翩飞,斑鸠叫咕咕。动物的嬉戏时不时打破环境的宁静。 湖畔溪边,有不少游人垂钓。林间花下,有好些情侣流连。湿地山水围合,香草铺地。公园林木幽深,彩云满天。好些游人都说这里就是闹市之中的“桃花源”。将来,集生态、防洪、城市景观、市民休息、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能够不断地为城市带来干净的流水,带来清新的空气,能够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项目提要 (1) 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 1.3主要建设指标 (3) 第二章基本情况 (6) 2.1自然地理条件 (6) 2.2社会经济条件 (8) 2.3历史沿革 (10) 2.4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10) 第三章湿地资源 (12) 3.1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12) 3.2湿地生物多样性 (13) 3.3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15) 3.4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18) 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 4.1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 (19) 4.2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 (20) 4.3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21) 4.4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 第五章总体布局 (24) 5.1湿地公园范围 (24) 5.2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24) 5.3规划指导思想 (24) 5.4规划原则 (25) 5.5规划依据 (25) 5.6规划期限 (27) 5.7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27) 5.8功能分区 (29) 5.9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29)

第六章保护规划 (32) 6.1 规划原则 (32) 6.2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 (33) 6.3水岸保护规划 (34) 6.4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 (34) 6.5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 (34) 6.6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35) 第七章恢复规划 (38) 7.1 规划原则 (38) 7.2 栖息地恢复规划 (38) 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 (40) 8.1科普宣教设施 (40) 8.2解说标识系统 (42) 8.3标识系统 (43) 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 (44) 9.1科研规划 (44) 9.2监测规划 (44) 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 (48) 10.1规划原则 (48) 10.2资源利用方式 (48) 10.3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 (49) 10.4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 (50) 10.5旅游项目规划 (52) 10.6游览线路规划 (52) 10.7旅游设施规划 (53) 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 (56) 11.1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56) 11.2洪涝防治规划 (57) 11.3防火规划 (58) 11.4应急救援安全规划 (59)

湿地公园无线监控系统方案

湿地公园无线监控系统方案 需求分析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园确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现在的湿地公园加强了人文景观和与之相匹配的旅游设施,各地尽力开发本地资源。现在的湿地公园已经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湿地公园划分为保护重点区、保护控制区和保护缓冲区,公园周边重要地段划定为保护缓冲区。? 保护重点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经营性设施。? 保护控制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和景观的生产经营性设施。规划允许建设的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项目,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保护缓冲区内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湿地公园的环境质量;已建成并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湿地公园内不得设立开发区、度假区,不得出让土地,严禁出租转让湿地资源;严禁举办与湿地公园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各种活动。湿地公园缓冲区内禁止改变地貌和破坏环境、景观的活动。禁止新建居民点或者其他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 湿地公园内及周边区域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任意存储固体废弃物,对农用薄膜和渔网等不可降解的废弃物,使用者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湖湿地内航行的船舶,应当配置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污设备,不得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及固体垃圾;驶经湿地公园外围区域的,排放污水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游览性船舶以电瓶船、手划船为主,并在规定的线路行驶,制定合理的环境容量,控制船舶承载力和船舶数量。 为了更好的保护国家湿地公园里面的生态平衡和不杯破坏,我们用无线视频监控来实现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发现有及时阻止。 运营方案 无线监控设备安装 湿地公园包含了多样湿地的环境,自然聚集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野生和人工栽培 的植物、野生鸟类、鱼类等。保护频繁灭绝的植物、鸟类。 无线监控系统安装 为了保护盖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以及游客的人生及财产安全,该湿地公园管理者决定要 安装一套安防监控系统。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由于监控范围较广、传输距离较远,采用传 统的有线视频监控系统并不是实际,因此决定采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无线监控系统基础结构图 无线视频监控拓扑图 1系统组成 湿地公园视频监控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主要由前端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和监控中心建设组成。 软件系统由视频监控平台软件系统 2前端视频监控系统 前端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图像采集设备、无线局域网传输设备、防雷和接地基础建设等 组成。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既要考虑到湿地的保护,又要满足城市公园功能上的要求,包括游憩、观赏和教育等。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时,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结合该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发现、选择该公园内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来营建,营造出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出发,结合树木学、花卉学、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植物选择、整体和局部景观几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植物景观营造的要点。 一湿地及湿地公园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的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主题公园设计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当然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的是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和净化污水的功能。 按其功能分,城市湿地公园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田、沟渠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地)。 (二)城市湿地公园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区别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5)。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城市湿地公园应纳入绿地系统规划的范畴,与其它绿地类型共同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湿地公园不是简单的湿地+公园,它包含了湿地和公园的特性。首先,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一般是在基底条件较好的区域(即当地本来就保留有部分自然湿地)。其次,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处于城市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人为干扰(即其地域范围内有部分湿地已遭破坏,因而需要进行修复),此时便可参考和借鉴人工湿地营造的方法和理论。另外,在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虽然主要以体现湿地景观为主,水域或水陆交界地占很大比例,但仍有一部分陆上区域,该区域的植物景观营建是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的中英文原意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年3月12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

微山湖湿地公园简介

微山湖湿地公园简介 微山湖湿地公园距微山县城中心3公里,总规划占地5万多亩,总投资约10亿元,建设周期6至8年。北至新湖东大堤,南到原始生态保护区和猛进渔村,西至旺湖路、爱湖码头(含爱湖三角地带),东至蒋集河。景区以新薛河为轴线,主要包含旺湖景区、新薛河景区、爱湖三角景区。又细分为以下几个景区。 1:亲水绿岛湿地景区 包括森林门户访客中心.生态停车场.雕塑广场.演艺广场.咖啡屋.摄影基地.生态酒店.停车场及红色旅游码头.户外烧烤区、场地绿化.植被种植.果园.景观长廊、驳岸.遮荫构架.摇橹船码头.建筑小品等景观园林。 2:新薛河自然湿地景区 包括水质观测站、湿地研究中心、湖岸广场、浮桥、码头、亲水平台等景观。 3:观鸟绿洲湿地景区 包括观景木栈道、观鸟亭、观鸟廊、摇橹船航道。浮动码头.特色构架等景观。 4:高楼湿地景区 包括湿地木栈道.观景塔.亲水平台.遮荫构架.摇橹船码头.等景观5;小泥河水上乐园景区 包括停车场.入口广场.水上乐园.湿地研究中心.茶室和服务设施.防浪堤岸.风力发电设施、垂钓中心.湿地花园.荷花塘.观景台.生态旅游1 区等景观。 6:淡水渔业博览园景区 7:天然芦苇荡景区(爱湖三角地带)

8:红荷景区 9:生态停车场及入口广场景区 10:猛进民俗文化村渔业体验区 11:十字河景区 12:蒋集河景区 整个湿地公园工程分为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包括生态停车场及入口广场景区、亲水绿岛景区、新薛河自然湿地景区、观鸟绿洲景区、红荷景区、天然芦苇荡景区、高楼湿地景区。占地约15000亩,其中陆地7500亩,水面7500亩,投资约3亿元,建设周期约3年。第二期工程包括猛进民俗文化村渔业体验区、淡水渔业博览园景区、小泥河水上乐园景区。占地约100亩,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约2年。 第三期工程包括十字河景区、蒋集河生态湿地景区,占地25000亩,投资约4亿元,建设周期约2年。 微山湖湿地公园由山东微山湖湿地投资有限公司筹建。公司成立于 2009年10月21日,为合资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及主导产业为旅游服务业和工艺纪念品出售,从业人员500人。微山湖湿地公园工程占地约5万亩,今年工程进度计划为:5月初开始观鸟绿洲和人工湿地景区的建设,7月底完成。6月初开始访客中心、广场、芦苇荡景区的建设,年底完成。到今年底,共完成观2鸟绿洲和人工湿地景区、红荷景区、亲水绿岛景区、芦苇荡景区四个景区的建设。 微山湖自然湿地既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沉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依托环境优美的微山湖,自然风情和渔乡风情浓郁,而且微山湖作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中国荷都、铁道游击队故乡,古运河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建成必定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人们旅游的好去处,中国北方又一道亮丽的旅游风采线。3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1 总则 1.1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5.2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6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2术语 2.1湿地 根据《湿地公约》,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体,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2.2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

湿地公园设计方法

精心整理1.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生态园湿地公园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湿地公园 1.2 (1) (2) (3) (4) (5) (6) 1.3 1.3.1 优化处理工艺方案对其投资和运行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必须从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结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河水性质及处理水的用途及相应水质要求,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遵守如下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工程设计注重本工程实际运行的灵活性和抗冲击性,提高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

应性; (3)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噪音、臭气、固体废弃物等; (4)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选择性能优良的处理设备; (5)选择先进、成熟、节能的处理工艺; (6) (7) (8) 1.3.2 (1) (2) (3) (4) (5)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下沙湿地公园的建设是生态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东莞生态园现状是东莞的涝区,遇特大暴雨防洪压力大,且园区内水系污染严重,水系的现状与生态园的开发建设存在的巨大的矛盾,可以说“水’’是制约生态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必须要治,将生态园丰富的水系利用好,形成具有特

色的水系,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使“水“成为促进生态园快速发展的因素。燕岭湿地15万吨尾水深度处理后排入南畲朗排洪区西北端,补水口流至东部,流程约8公里长,沿程难免会有一定的面源污染,同时枯水期排洪渠需补水量大,为了保证南畲朗排渠南段水体的水质及排洪渠的水位要求,需从东引河引水,但东引河水水质较差,无法满足排洪渠水体功能。下沙湿地公园的垂直流湿地主要作用是处理引入的东引河水,经集中强化处理后出水作为南畲朗渠景观用水补充,保证水系水位, (2) (3) 度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计划(项目)。实现东莞市污水“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建设东莞市“第三代新城”的需要,对东莞市各镇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通过湿地公园建设可以改善生态园及周边镇区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东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态湿地公园施工通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 位于西坝河至船房河段需新建的生态湿地公园,该区域由于表面为高压缩,低承载力的淤泥质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渗透性、低强度等特点。在进行工程建设中存在诸多困难,人走在上面都会出会下陷与沉降,施工机械更不能直接进场作业。为了保持湿地所特有的地质、生态环境,园区的建设不能采用传统的整体固化土体、大面积浇筑钢筋砼的办法来改变自然的地质条件,因此施工道路施工极具挑战性,它的成败将关系到整个园区建设的可行性。 二、施工通道布置 施工通道的布置既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同时又要经济省事,易于施工。该湿地公园的方案设计中有一条米宽的抬高林荫主路贯穿整个湿地公园的南北空间,将来做为主干道满足游览通行,骑车、跑步锻炼等功能。施工通道可以利用该主干道的位置来布置,利用施工车辆对其路基进行压实,既满足了施工建设的功能,又为主干道打下路基基础,节省成本,缩短工期,避免重复建设。 三、施工方法及断面 贯穿整个湿地公园南北空间的米宽的抬高林荫主路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同时两边还需考虑林荫效果,以后肯定还需种植数量

不少的高大乔木,需要回填种植土且不遭水,所以宜采用重力式路堤的结构形式,两边充分的放坡。重力式路堤的结构可优先考虑抛填毛石,同时考虑到路堤收边的处理,故收边处考虑采用填筑钢筋石笼的方案。 施工方法:施工时先测量好路线,米的路宽,考虑到放坡填石,两边各加宽米开始抛填,主要使用挖掘机进行抛填,双桥车进行石材的运输。抛填深度后道路两边开始填筑钢筋石笼进行收边,节省毛石用量。然后再进行路心石材的填筑。根据现场具体压实与沉降的情况确定钢筋石笼及路心石材的填筑高度。钢筋石笼及路心石材填筑的高度宜按80~100cm进行分层。施工通道断面做法如下: 四、造价估算 施工通道长度暂按800米进行估算,估算造价如下: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大纲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大纲 规划成果: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成果文件,由摘要、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三部分组成。 一、摘要 简述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编写参考提纲如下,规划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容进行调整,并鼓励规划单位以此为基础增加创新性内容。 第一章总则 规划主要内容(摘要)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1节自然地理条件 第2节社会经济条件 第3节历史沿革 第4节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第三章湿地资源 第1节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第2节湿地生物多样性 第3节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第4节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节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 第2节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 第3节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第4节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五章总体布局 第1节湿地公园范围 第2节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第3节规划指导思想 第4节规划原则 第5节规划依据 第6节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第7节功能分区 第8节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第六章保护规划 第1节规划原则 第2节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 第3节水岸保护规划 第4节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第5节湿地文化保护规划 第6节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第七章恢复规划 第1节规划原则 第2节水体修复规划 第3节栖息地(生境)恢复规划 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 第1节科普宣教设施 第2节解说标志系统 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

第1节科研规划 第2节监测规划 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 第1节规划原则 第2节资源利用方式 第3节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第4节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第5节旅游项目规划 第6节游览线路规划 第7节旅游设施规划 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 第1节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第2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第3节洪涝防治规划 第4节防火规划 第5节应急救援安全规划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复习课程

湿地公园设计说明

聚龙山湿地生态园景观设计说明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自然之肾”水禽舒适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粮食和原料之乡、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独特的和多功能的生态系统。本方案将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景观要素作为湿地的特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整个规划设计在恢复、利用、保护这些景观要素的基础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以展现农村田园风光为主题,进一步打造融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 一、项目定位、设计指导思想 该项目基本定位:休闲、旅游、文化。本设计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自然优先原则为出发点,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黄河景观湿地具有主题性、自然性、生态性等特点。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地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地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重要基础。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地原则。 2、坚持最小干预原则 三江口湿地历经了上千年地发展,是湿地生态体系与人类渔耕、农耕文化交合演替而形成,具有非常突出地独特性,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应尊重这一特性,尊重湿地自

然生态地演替过程,尊重人类在三江口湿地上千年地渔耕文化、农耕文化地历史沉淀,在建设中应对湿地地原生形态尽量保护与恢复、坚持最晓干预地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 1、整体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在保护中分阶段开发的原则; 3、恢复沙枣林区,尽可能扩大红柳林片区的原则; 4、强调生态注重湿地景观区域原始的生态功能,体现河流景观、地质地貌生态群落的多样性,做到保护与开发、整治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5、突显黄河景观湿地万亩红柳的特色景观,以独特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相结合,营造湿地景观区的深厚文化内涵。 6突出主题,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核心,兼有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完善的景观湿地区。 二、景观规划内容 我们将黄河景观湿地定位于生命之岛,一个自然自己自由的原生态栖息场所。岛是一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上海湿地公园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这次实习是我们有关生态景观规划的一次实践。让我们有机会将课堂上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强化拓展,从而更好的认知有关湿地公园的相关规划措施。 我们第一天去了有“城市中心的肺”尊称的梦清园,第二天去了鸟儿的天堂——东滩湿地公园还有国家地质公园——西沙湿地公园,第三天我们去了坐落了世博园区的历史文化的后滩公园。在实例中体会和深入理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生态规划理念在湿地公园中的体现与运动。通过实习对城市绿地和郊外湿地有一个实地探索的认识,使的自身有关湿地生态景观规划方面的知识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二: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从2015年4月13日开始,4月17号结束,历时五天。 三:实习地点: 梦清园、东滩湿地公园、西沙湿地公园、后滩公园 四:实习心得 在这几个湿地公园的实习中,我认识到一些当前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并了解了湿地公园的建设意义。 湿地公园是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突出主题

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可以从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概念上看出,湿地公园与生态景观的结合非常紧密。湿地公园的设计,建造,运行,中间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态景观理理念。可 以说湿地公园式生态景观理念的体现于实际的运用。 我们从上海的这几个湿地公园可以归纳出当代湿地公园建设的几个优点: a.湿地资源保护与城市绿地多样性建设的契合 这可以从上海梦清园看出,苏州河梦清园占地约,位于上海市中心区苏州河老虎爪湾段南岸的半岛地块。对于上海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每块地都显得十分珍贵,城市建设其周边区域“两湾一宅”被市民视为城市死角,并成为环境恶化,水体黑臭,沿岸混乱,建筑破旧的区域。2003年在市政改造项目中, 梦清园的建设为此处的滨水社区增加了一块可呼吸的绿肺,缓解了因人口密集而带来的压迫。一方面,过度围垦和城市建设造成湿地资源逐步消失退化,另一方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word参考模板

湿地公园相关标准目录 1.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 2. 《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2010年2月20日印发) 3.《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 4.《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 1755-2008)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林湿综字[2010]7号)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和规划成果,科学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我中心研究制定了《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三日附件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1 总则 1.1 为促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规范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成果,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定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地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可参考本导则。 1.3 国家湿地公园面积应在20公顷以上,湿地率原则上不低于30%。 1.4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任务是通过对湿地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综合研究,确定该湿地公园的范围、规模和性质,科学合理开展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与恢复措施,设置必备的科普宣教设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5 编制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5.1 保护优先原则是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防止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5.2 科学恢复原则是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湿地修复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湿地公园实际,引入先进的恢复技术和措施,使退化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1.5.3 合理利用原则是指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1.5.4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要充分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使湿地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和生态利用要求的水平,使湿地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6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水利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协调。 1.7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首先需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报送国家林业局;其后,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对总体规划送审稿提出修改意见,申报单位应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总体规划最终稿报国家林业局审查备案。 2 术语 2.1 湿地 根据《湿地公约》,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体,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2.2 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