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废杂铜生产工艺的对比情况

两种废杂铜生产工艺的对比情况
两种废杂铜生产工艺的对比情况

两种废杂铜生产工艺的对比情况

采用反射炉熔炼紫杂铜可以降低成本,能有效的利用现有当地紫杂铜资源,同时可以缓解电解铜价格波动带来产品成本的增加,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支出。

1、废杂铜生产阳极铜火法工艺的选定

目前,世界上废杂铜的冶炼方式主要有火法冶炼;其生产工艺有以下三种:一段法,二段法和三段法。

一段法;此法的工艺流程为:黄杂铜、废杂铜反射炉进行火法冶炼产出阳极铜;

优点;是流程短、建厂快、投资少,但该法仅能处理成分不太复杂的废杂铜(废杂铜含铜量要求在90% 以上);

缺点;是处理成份复杂的杂铜,则过程很难进行,且精炼时间长,同时此法劳动强度大,金属回收率低(仅 80 ~ 85% ),渣含铜高( 25 ~ 30% ),所以不宜采取。

二段法;此法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将废杂铜投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或投入转炉进行吹炼,产出粗铜,第二段,在反射炉内精炼粗铜,产出阳极铜;因为这两种方法均经过两道工序,所以称二

段法。

此法的工艺流程为;废杂铜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或投入转炉进行吹炼)产出粗铜反射炉内精炼产出阳极铜

优点;a、铜的直收率可达 96% 以上,渣含铜仅 0.8 ~ 2%左右,锌入烟尘,锌可达 80% 以上;

b、和一段法相比,两段法铜回收率提高约5% ,能源消耗降低约100kg标煤 / 吨阳极铜。

特点:a、含锌高的黄杂铜、白杂铜适用于鼓风炉熔炼和反射炉精炼工艺处理;

b、含铅锡高的杂铜宜先在转炉中吹炼,使铅锡进入转炉渣,所产次粗铜入反射炉精炼。

我国某厂曾采用高频真空感应炉蒸锌的办法处理黄杂铜得到金属锌。而铜液在反射炉中精炼,产出阳极板,经济效益也不错。

三段法;

工艺流程为;废杂铜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投入转炉进行吹炼产出粗铜反射炉内精炼

产出阳极铜

优点;鼓风炉熔炼的目的在于脱除炉料中大部分锌,并产生出含杂质多的黑铜,黑铜在转炉中吹炼以脱除铅锡等杂质,产出次粗铜,在反射炉中精炼次粗铜产出合格的阳极板。

特点:三段法虽然流程长、设备增多、投资增大、过程变得复杂,但是它可以处理多种复杂成分的杂铜,而且综合利用好,所以在很多大型再生铜厂应用。

结合以上工艺要求的特点,采用二段法和三段法可以精炼品位较低的废杂铜,但其设备投资及环保处理费用较大,且由于我公司计划所采用的废紫杂铜的品位比较单一且含量比较高(不含其他的合金元素,铜含量均在90%以上);故此建议采用一段法进行废紫杂铜的精炼(注:必须要保证所采购废紫杂铜的品位与含量)。

铸铜工艺流程

铸铜工艺流程 铸铜等铸造类雕塑首先是泥塑的塑造,然后翻制阴模,翻制阴模后再翻制成阳模,实际上是一个材料转换的过程,即从可塑性泥制品转换到石膏和玻璃钢进行定型、最后送到专业铸造厂进行最后的铸造过程。每件铸铜艺术品都是需要经过最少11道复杂严谨的工序制作而成,这些工序中既有传统手工艺的痕迹,也有精密铸造的现代技术精彩所在。。。。 工艺流程之一:泥塑(每件产品的前身都需要一个泥塑原型,泥塑都是经过雕塑师在原创设计稿的基础上反复揣摩、推敲之后进行的再创作,泥塑的造型好坏、神韵的体现与否、意图的表达呈现直接影响今后的产品好坏,所以优秀的泥塑离不开优秀的雕塑师) 第一步天然特殊胶泥备料筛选,喷水醒泥48小时以上,圆雕焊接雕塑钢筋造型骨架,在骨架上缠绕十字型木条托泥装置,雕塑骨架上大间隙铺设金属网,可减少用泥量减少总重量保证雕塑不垮塌。如是浮雕需木工板铺设底板在板上每隔15公分钉钉子,钉子钉入一半另外一半露出方便挂泥,另在钉子上纵横缠绕细铁丝同样方便挂泥料。 第二步上大泥覆盖雕塑造型。上泥完毕一边用木槌砸实一边补平泥间空袭。全部上泥后对大造型进行不断的调整。造型不准需要返工对骨架进行休整直到满意,以上必须由专业雕塑师来完成。从此阶段开始雕塑必须经常喷水保持不开裂,半途公休要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直到雕塑模完成后。 第三部塑形,专业雕塑师来完成,塑形过程雕塑师中随时喷水随时塑造,具体细节其它工序简略。 第四步雕塑大型完成,通知甲方对大造型进行审核和提出意见或修改。继续不断的推敲调整和细节塑造达到完美,全部完成造型后进行整体推光泥塑,使用刮片进行推光。 第五步进入翻制阶段,在泥塑上用切片进行区块模具分割设计,然后喷洒肥皂水作为隔离防护。专业翻制技师配比石膏浆上于雕塑覆盖,具体石膏浆外层内层不同的水配比量由专业人员掌握和来完成。待石膏硬化干燥后开始脱模,脱模前要在区块上固定抓手,抓手用石膏麻木桩来制作。 第六步脱模后去掉分块模具上的残留泥,完毕后对石膏模进行细致修模,补磨。然后用金属铜网进行打磨。 第七部上玻璃钢,调配好树脂加入催化剂固化剂和填料与显色剂等。头层树脂上浆,二层配合玻璃丝布树脂一同上浆,一般需要三到五层上浆过程。形成厚度根据雕塑选择。 第八步拼合玻璃钢分体模块进行组合。拼合后进行缝隙的补平和加固,内部要建立永久性钢筋支持体系骨架。最后进行打磨,配合不同砂纸型号进行粗磨细磨水磨,大部分必须手工完成机器打磨无法圆润自然也难以完全无痕迹,所以必须手工砂带纸打磨。 工艺流程之二:矽xi胶开模(矽胶,英文名Silicon,此原料通常用作制作模具,精致度高,哪怕发丝粗细都可体现出来)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 4.2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准备 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

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上引法连铸铜杆

的基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 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此外,由于连铸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10℃。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加

无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

无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 1.机组用途及组成 本机组是采用连铸连轧的工艺方法生产φ8mm低氧光亮铜杆,原材料为电解铜。本生产线由一台16吨/小时熔铜竖炉、一台12吨回转式保温炉、五轮式连铸机、牵引机、滚剪、校直刨角机、打毛机、连轧机、收杆装置、电控系统等组成。 2.简单工艺流程 电解铜──→竖炉────→回转式保温炉→流槽(熔体保护)→浇煲→连铸 机(铸坯)→铸坯处理装置(滚剪→校直→去角→除屑)→进轧装置(主动送料)→连轧机(轧杆)→铜杆冷却装置(表面还原)→连续绕杆装置(预成型)→梅花式收线装置(铜杆成卷) 3. 生产线主要技术参数 1). 生产铜杆直径:φ8 mm 2). 生产能力:14-16 t/h 3). 成圈重量: 3.0-5.0 t 4). 主要设备总尺寸: 40×7.8×6.1 m (不包括熔铜炉及循环冷却过滤系 统) 5). 主要设备总重量: 85 吨(不包括熔铜炉) 6). 主要设备总功率: 600 kW(不包括熔铜 炉) 4 .设备技术规范及组成 4.1熔铜炉一套 4.1.1熔化炉型:竖式冲天炉 4.1.2熔化炉最大铜熔化能力:16吨/小时 4.1.3熔铜炉上料机构最大装载量:5吨 4.1.4熔铜炉进料方式:提升式 4.1.5烧嘴单体最大燃烧能力:60万大卡/小时

4.1.6熔铜炉烧嘴数量:15只 4.1.7烧嘴冷却方式:水冷 4.1.8烧嘴点火方式:自动 4.1.9使用燃料:天然气、液化气、城市煤气 4.1.10保温炉炉型:液压回转式 4.1.11保温炉有效容量:12吨 4.1.12保温炉最高倾力角度:>70o 4.1.13烧嘴单体最大燃烧能力:60万大卡/小时 4.1.14保温炉烧嘴数量:1只 4.1.15燃烧控制方式:比例燃烧,具有保护装置 4.1.16燃气阀检漏方式:手动/自动 熔铜炉包括冲天式铜熔化炉、回转式保温炉、上下流槽、燃烧控制系统等四大部分。具有熔化速度快、铜水含氧量低、流量连续可调、铜水温度独立可控、单位铜水燃气消耗量低等特点。 ①冲天式铜熔化炉(竖炉) 熔化炉简称竖炉,由炉底、炉身、碰撞保护块、加料口、上料机构、烟囱、炉衬和冷却风机等部分组成。 炉底、炉身由优质钢板和型钢制作,炉底采用25mm钢板,中间用槽钢加固,使整个炉底可以承受100吨电解铜板的重量而不变形;炉身用16mm钢板圈成桶体,炉体内贴一层硅酸铝纤维毯,可大大降低炉壁温度,中间砌筑高铝耐火砖,最内层炉衬是直接触火焰和铜水的,采用SiC砖砌筑,荷重软化温度可达1700度,保证了炉衬的使用寿命。SiC砖采用纯度大于80%的SiC混合特殊的高温粘接剂,经压机预先压制成弧形砖,通过高温焙烧,使SiC砖形成半烧结状态,一方面增加了SiC砖的强度,便于运输、搬运、砌筑,同时在砌筑完成后,通过第二次烘烧,使竖炉内衬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使整个炉衬的强度大为提高。 炉体上部是防撞保护块,防止在加料时铜板撞在炉衬上,引起炉衬脱落破损甚至内衬倒塌。防撞保护块由耐热钢整体浇注而成,整体强度高,具有耐高温、耐冲击、不易脱落等优点,使用寿命长,可有效保护加料时铜板对炉身的冲击。 加料口设计在竖炉的上方,这种加料方式可以使铜板从炉底一直堆放到炉体加料口,延长了烧嘴

电解铜箔电解液制造工艺流程

1.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电解铜箔自20 世纪30 年末开始生产后,被用于电子工业,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解铜箔的品质在不断提高,其制造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各铜箔生产企业及相关研究单位对电解铜箔制造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形成多家多种电解铜箔制造技术,各企业生产电解铜箔的关键技术千差万别,但无论关键技术及其具体工艺区别有多大,作为电解铜箔制造的工艺过程都大致包括电解液制备、原箔制造、表面处理、分切加工以及相关的检测控制、附属配备等工序。基本工艺流程如图5-1-1 。 5.11工艺流程 2.电解液的制备 电解液制备是电解铜箔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主要就是将铜料溶解成硫酸溶液,并经一系列过滤净化,制备出成分合格、纯净度很高的电解液。电解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铜箔产品品质的好坏,不但影响铜箔的内在质量,还影响铜箔外观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溶铜造液过程所用的原料辅料,还要严格控制电解液制备的生产设备和操作过程。 作为制备电解液过程,所用的原料有电解铜、裸铜线、铜元杆、铜米等。要求原料含铜纯度必须达到99.95% 以上,铜料中各种杂质如Pb 、Fe、Ni 、As 、Sb 、AI 、S 及有机杂质等必须符合GB 4667-1997《电解阴极铜》国家标准中一号铜要求。硫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其质量也要达到国家标准化学纯级技术要求。 (1).几种常见的电解液制备工艺流程 第一种流程

第二种流程 第三种流程

第四种流程 3. 电解液制备过程 上面仅列举了4 种有代表性的电解液制备工艺流程,除此之外,由于各铜箔生产企业技术水平、设备条件、配套能力等区别,以及生产铜箔档次要求的不同,在电解液制备循环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区别。虽然电解液循环方式不同,但其机理都是一样的,都包含有铜料溶解、有机物去除、固体颗粒过滤、温度调整、电解液成分调整等作用和目的。 首先将经过清洗的铜料及硫酸、去离子水加入到具有溶解能力的溶铜罐中,向罐内鼓人压缩空气,在加热(一般为50-90 t) 条件下,使铜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铜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水溶液,当溶解到一定cu2 + 浓度(一般为120 -150 gIL) 时,进入原液罐(或经过滤后再到原液罐),与制筒机回流的贫铜电解液(一般为70 -100 gIL) 混合,以使电解液成分符合工艺要求,然后再经过一系列活性炭过滤、机械过滤、温度调整等设备及过程后,把符合工艺要求的电解液送人制筒机(或称电解机组)进行原箱生产制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解液都是循环使用的,不断的从制循机中生产原筒,消耗电解液中的铜,而由溶铜罐不断溶铜,再经一系列过滤、温度调整、成分调整后,不断送人制筒机。这其中,利用活性炭吸附掉电解液中的有机物(包括有机添加剂) ,机械过滤滤掉(截留) 电解液中的固体颗粒物。 电解制备过程不但要保证电解液连续不断地循环,还要及时调整并控制好电解液成分(含铜、含硫酸浓度)、电解液温度、循环量匹配等技术指标。 4. 电解液制备主要工艺参数 电解液工艺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解铜锚质量,决定着溶铜造液的能力和电解液制备所用的设备规格和数量,电解液各工艺

无氧铜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工艺技术方案 4.1 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原材料为含铜量99%的电解铜,选用目前国内先进的蓄热式熔化炉和中频炉,用上引法连铸工艺方法生产氧的含量不大于0.02%,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含铜量99.5%以上无氧铜杆。4.2 工艺流程简述 1、生产准备本项目使用的电解铜在江西省内购买

2、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 本项目采用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无氧铜杆。 上引法连铸铜杆 的基 氧气 烟囱 图4-1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 电解铜 原料准备 合格原料 重油 烟 1 气 -喷雾冷却 -布袋收尘 烟 尘 中频炉 烟气 大气 熔剂 (副产 还原脱氧、保温 熔化炉 结晶出杆 装盘 无氧铜杆 (外

本特点是“无氧”,即氧含量在10pp m以下。 上引法与连铸连轧和浸涂法相比,其特点是: 1)由于拉扎工艺和铸造工艺不是连续的,拉扎是在常温下 进行的,不需要气体保护,钢材也不会被氧化。因此设备投资小,厂房布置也灵活。 2)单机产量变化范围大,年产量可以从几百吨到几万吨, 可供不同规模的厂家选用不同型号的上引机组。此外,由于连铸 机是多头的,可以很容易的通过改变铸造规格(铸杆直径),来改变单位时间的产量,因此其产量可视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便于组织生产、节约能源。 3)只需更换结晶器和改变石墨模的形状,即可生产铜管、 铜排等异型铜材,并可在同一机器上上产不同规格、品种的铜材,灵活机动,这是上引法的中最大特点。 上引法连铸工艺流程:原料通过加料机加入融化炉进行熔 化、氧化、扒渣处理后,熔融的铜液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还原脱氧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后,通过有CO气体保护的流槽经过渡腔(铜液在此进一步还原脱氧、清除渣质),进而平稳的流入中频炉保温静置,铜液的温度由热电偶测量,温度值由仪表显示,温度控制在1150C 土10C。连铸机固定于中频保温炉的上方,连铸机铜液在结晶器中快速结晶连续不断地生产出铜杆,最后经双头挠 杆机等辅助设备装盘成产品。 ⑴加料:原料一般用加料机加入,炉头多加、炉尾少加。加冷料时

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工艺

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工艺 废杂铜的品种繁复,收回使用技能和工艺也有所不一样,但通常都将其分为预处置和再生使用两局部。所谓预处置就是对稠浊的废杂铜进行分类、挑选出机械搀杂的其它废弃物,除掉废铜表面的油污等,结尾得到品种单一,相对纯洁的废铜,为熔炼供给优秀的质料,然后简化了熔炼进程。废杂铜再生使用的办法许多,首要可分为两大类,即废杂铜的直接使用和直接使用。直接使用是将高质量的废铜直接熔炼成精铜或铜合金,直接使用是颠末锻炼除掉废杂铜中的贱金属,并将其铸成阳极板,再颠末电解得到电解铜。 废杂铜的回收再生方法根据废杂铜的种类及来源的不同而而异。主要有:一、从废电线、电缆中回收废杂铜;再生铜加工铜材;从混合废料中收回铜和从含砷的废猜中收回铜。下面依次对每一类的回收方法进行介绍。 (一)废电线、电缆的预处置 废电线、电缆的预处置首要首要步骤是要使铜线和绝缘层别离,分离的方法有四种: 1.机械别离法,该法又可分为两种。 (1)滚筒式剥皮机加工法。该法合适处置直径一样的废电线和电缆。我国已有这种设备。英国沃尔费汉普顿厂就是选用此种设备进行废电线、电缆剥皮,作用很好。 废电线、电缆首要剪切成长度不超越300毫米的线段,然后人工送入特制的转鼓切碎机,在转鼓切碎机内,电线和电缆被破碎脱皮,碎屑从转鼓刀片底部直径5毫米的筛孔漏出,转鼓转速3000转/分,转鼓直径30 英寸,转鼓刀片与底部筛板面的空隙为1.5毫米,转鼓切碎机处置才能为1吨/时,电机功率30千瓦。从筛孔漏出的碎屑用皮带送到料仓,再颠末振荡给料机将碎屑送到摇床上进行选别,结尾得到铜屑、混合物和塑料纤维,铜屑可直接作为炼铜的质料,也可用作出产硫酸铜的质料,混合物返反转鼓切碎机处置,塑料纤维可作为产物出售。每吨废电线电缆可出产450—550公斤铜屑,450—550公斤塑料。一周可处置60吨料,产铜屑30吨,塑料30吨。每处置30吨废电缆电线,替换一次刀片。刀片用高速东西钢制造。 本工艺有如下特色: A、可归纳收回废电线电缆中的铜和塑料,归纳使用水平较高; B、产出的铜屑根本不含塑料,削减了熔炼时塑料对大气的污染; C、工艺简略,易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此种设备的缺陷是工艺进程中耗电较高,刀片磨损较快。 (2)剖割式剥皮机加工法。该法合适处置粗大的电缆和电线,我国襄樊某厂已能出产这种设备。 2.低温冷冻法 美国专利3990641号提出用低温冷冻法使废电线的铜与绝缘层别离。 低温冷冻法合适处置各种规格的电线和电缆。废电线电缆先经冷冻使绝缘层变脆,然后经震动破碎使绝缘层与铜线别离。 3.化学剥离法 该办法选用一种有机溶剂将废电线的绝缘层溶解,到达铜线与绝缘层别离之意图。此法的长处是能得到优质铜线,但缺陷是溶液的处置比拟艰难,而且溶剂的价钱较高,该技能的发展方向是研讨一种贱卖有用的有用溶剂。 4.热分解法 美国专利4040865号提出了用热分解法烧掉绝缘层,然后得到铜线。 废电线电缆先颠末剪切,然后由运送给料机参加热解室热解,热解后的铜线由炉排运送机送到出料口水封池,然后被装入产物收集器中,铜线可作为出产精铜的质料。热解发生的气体送到补燃室中烧掉其间的可燃物质,然后再送入反应器顶用氧化钙吸收其间的氯气后排放,生成的氯化钙可作为建筑材料。

铜矿生产工艺标准汇总

第一章铜业发展历程 1.1铜及铜精矿简介 铜精矿是低品位的含铜原矿石经过选矿工艺处理达到一定质量指标的精矿, 可直接供冶炼厂炼铜。 第二章铜矿石 2.1铜矿石分类 铜矿石种 类 主要成分图片产地 自然铜自 然 铜 Cu (Fe、Ag、 Au、) 世界:美国密执安州的苏必利尔湖南岸(1857年这 里发现重达420吨的自然铜块)、俄罗斯的图林斯克 和意大利的蒙特卡蒂尼等地。 中国:湖北、云南、甘肃、长江中下游等地铜矿床 氧化带中。 硫化矿黄 铜 矿 CuFeS2 (Ag、Au、Tl、 Se、Te)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川滇地区、山西南部中条 山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其中以 江西德兴、西藏玉龙等铜矿最著名。 世界:西班牙的里奥廷托,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克拉 马祖、犹他州的宾厄姆、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 哥的卡纳内阿,智利的丘基卡马塔等。 斑 铜 矿 Cu5FeS4 (Pt 、Pd) 中国:云南东川等铜矿床。 世界:美国蒙大那州的比尤特,墨西哥卡纳内阿和 智利丘基卡马塔等。

提出在铜精矿中分别测定辉铜矿、斑铜矿、砷黝铜矿和黄铜矿的方法:称取三份试样,用含4%硫脲的0.15%硫酸浸取辉铜矿,用含15%硫脲的2N 盐酸浸取辉铜矿和斑铜矿。 第三章 铜矿的选矿、冶炼及成本 3.1铜矿的选矿工艺 铜矿的选矿工艺主要是破碎--球磨--分级--浮选--精选等,对含镍钴钼金等稀贵多金属矿,可将粗选铜精矿再分别浮选镍精矿、钴精矿、钼精矿、金精矿。 3.2浸染状铜矿石的浮选 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流程,经一段磨矿,细度-200网目约占50%~70%,1 次粗选,2~3次精选,1~2次扫选。如铜矿物浸染粒度比较细,可考虑采用阶段 辉铜矿 Cu 2S 中国:云南东川铜矿 世界:美国布里斯托、康涅狄格州、比尤特、蒙大拿、亚利桑那州、宾厄姆峡谷、犹他州、鸭城、田纳西州、英国康瓦耳、纳米比亚楚梅布、意大利托斯卡纳和西班牙的力拓矿区、美国的内华达州的Ely 矿区、Arizone 州的Morenci 、Miami 和Clifton 矿区以及蒙大拿州的比尤特矿区等地。 氧 化 矿 蓝铜矿 Cu 3(OH)2(CO3)2 中国:广东阳春、湖北大冶和赣西北。 世界:赞比亚、澳大利亚、纳米比亚、俄罗斯、扎伊尔、美国等地区。 赤铜矿 Cu 2O 世界:法国、智利、玻利维亚、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 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江西、甘肃等地铜矿区。 孔雀石 Cu 2(OH)2CO 3 世界:赞比亚、澳大利亚、纳米比亚、俄罗斯、扎伊尔、美国等地区。 中国:广东阳春、湖北大冶和赣西北

铸铜工艺流程

铸铜工艺流程——失蜡铸造法 大铜世界的每件铸铜艺术品都是需要颠末11道复杂严谨的工序制作而成,这些工序中既有传统手工艺的痕迹,也有精密铸造的现代技术精彩所在。。。。 我们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今朝铸造行业至多用到的铸造手法,“失蜡铸造法”亦叫“脱蜡铸铜”。通常的失蜡铸造法工艺简略的概括为如下流程,仅供热爱铸造艺术的朋友们参考。 工艺流程之一:泥塑(每件产品的前身都需要1个目结土的雕塑原形,雕塑都是颠末雕塑师在原创设计稿的基础上反复揣摩、推敲之后行的再创编,泥塑的造型好坏、神韵的体现与否、意图的表达呈现直接影响此后的产品好坏,所以,我们的雕塑师都是业界中出类拔萃的高手) 工艺流程之二:矽胶开模(矽胶,英文名矽利康Silicon,此化学原料通经常使用作制作模具,精致度高,姑且有发丝粗细都可体现出来) 工艺流程之三:制作树脂原形(聚乙烯,又称波丽Polyethylene。矽胶模具制作完成之后,就可以灌制出雕塑原形的树脂胚体)工艺流程之四:修整树脂胚体(对胚体表面进行最后的打磨及肌理效果的处理及调整) 工艺流程之五:再制作矽胶模具(将修整好的树脂胚体再次制作成矽胶模具) 工艺流程之六:制作石蜡原形(再次制作出来的矽胶模具已很完

备及完好了,加热熔化的石蜡被加压射入矽胶模具来制造出1个腊胚,此腊胚乃为将生产产品的真实外形复制品) 工艺流程之七:石蜡原形修整(从矽胶模具中灌制并剥离出来的石蜡原形,表面遗留模具的模线及少许的损坏,所以石蜡原形需要再对照流程三的树脂原形胚体作修整,这是很重要的一环,是以环节会直接影响到产品最后的造型及表面效果) 工艺流程之八:砂模(陶壳)制作(把腊胚数个组成树串,连续多次重复浸入泥浆(或称石浆),外层包埋并除湿干燥,将陶壳制成9mm(5-7层)厚,再将此树串放入高热140-160℃烘箱或高压蒸气锅内溶解腊胚直到成中空陶壳) 工艺流程之九:铸造(上一道儿工序的中空陶壳被放入烧结炉依不同合金材料以1000℃-1150℃烧结,将铜液立刻铸入陶壳,冷却后将外层陶壳震破,剥离出来的就是铜质的产品粗胚体) 工艺流程之十:产品铸件修整及处理(对铸造出来的铜产品作喷砂及清洁,并作切割,研磨、热处理、整形、机加工、抛光等最后处理) 工艺流程之十一:表面效果处理及保护(在产品表面处理需要的效果,通常有冷作色以及热作色之分,具体的作色区分及特点,我们会在此后的文章中逐一介绍给各位朋友,最后再做打蜡保护及抛光) 如上概括出的工艺流程,还有众多细节可加以更多纤悉的描述。

无氧铜杆生产的工序质量管理

《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无氧铜杆生产(3-5工序质量管理 王金海1刘婉容2 (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安徽铜陵244000;2.铜陵有色钢材厂,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本文根据工序质量原理,结合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坯实例,分析影响无氧铜杆坯质量的多种因素,并确定了各工序控制点及具体工艺规程,从而得出上引无氧铜杆的质量,必须从原料进厂开始层层把关,即必须用工序质量来保证的结论。 关键词:工序质量;上引连铸;无氧铜杆 中图分类号:TF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04)04—0068—02 1.前言 铜陵有色铜材厂从芬兰引进的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线,由熔化炉(8000kg,两台300kw风冷感应器)、流槽、保温炉(15kw,300kg)、铸造机和收线机等组成。该生产线可引8根q,20mm的铜杆,年设计生产能力为9000吨,投产以来无氧铜杆线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受到市场的青睐,产品销往国内外,为该厂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我们也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用户买回去后拉伸时,出现过断头多,表面起毛刺、空心、导电性能不合格等质量问题,造成用户退货,产品滞销。笔者结合推广IS09000质量认证工作,阐述对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希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2.工序质量原理 工序质量是指操作者、设备、材料、方法、检测条件及作业环境等因素,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综合保证产品质量的程度或能力。所以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材料、方法、检测和环境。 人员:指操作者。在工序控制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情绪波动都要影响工序质量。 设备:指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机械设备、装置和工具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才能保证工序质量。 材料:影响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中使用的辅助材料。 方法:指加工工艺。它包括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流程和方法的合理性是至关重要的。 检测:指测量仪器和方法。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与测量方法的科学性,也是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环境:指工序所在场所(地方)的条件。作业场地必须保证整洁,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等。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虽然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但仍有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还没有从管结果上升到管条件、管因素上来,还是在成品上、检查上和标准上打转转。因此,我们只有抓好每道工序质量,无氧铜杆的质量才能得到最终的保证,由管结果变为管条件、管因素,这才是抓好产品质量的基本原则。 3.无氧铜杆生产工艺 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工艺流程为:原材料(电解铜)一熔化一经流槽注入保温炉一上引铸造一打卷收线。 3.1原材料质量的要求与控制 3.1.1电解铜中杂质及微量元素对铜杆质量的影响 无氧铜杆中的杂质除与熔炼等工序有关外,主要来自原材料,即电解铜。杂质及微量元素对无氧铜的导电性能和组织性能有强烈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压力加工性能。如:铜中所有杂质和微量元素都不同程度地降低钢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多元素对铜的导电性的影响相当于各单个元素影响的算术和:很少固溶于铜,危害极大的杂质元素有Bi,Pb,它们与铜形成易熔共晶,主要使铜产生热脆或产生“冷脆”性,严重影响铜的压加性能:几乎不固溶于铜,并与铜形成熔点较高的脆性化合物的杂质氧、硫、碲与铜所形成的脆性化合物(CuzO、Cu:S、Cu:Te)剧烈降低铜的塑性。 因此,要按上引法生产无氧铜杆的要求采购电解铜,凡是进厂的电解铜要有明确的化学成份分析报告,电解铜主要成份达不到要求和杂质超标者严禁入炉。 3.1.2电解铜表面质量对铜杆质量的影响。 化学分析报告表明,有些电解铜化学成份符合有关材料,但表面质量不符合要求,如: (1)电解铜表面铜豆多时,氢含量高,在高温下产生气体,因此要求电解铜表面致密。 (2)电解铜表面不允许有开花粒子,因为其中砷、锑、铋、铅等杂质含量较多,在后续清洗中亦无法消除。 (3)电解铜表面酸清洗不净,含有大量的铜绿时,则入炉后产生化学反应: CuS03?5H20?叶CuO+S02+H20 收稿日期:2004—08—28 作者简介:王金海(1964一),男,安徽阜阳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刘婉容(1967一),女,安徽濉溪人,铜陵有色铜材厂质检科科长,高级工程师。 ?68?  万方数据

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分析摘要:详细介绍了我国废杂铜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我国废杂铜回收的现状及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废杂铜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前景 正文: 一、废杂铜的来源和分类 废杂铜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 2、各种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中的铜 3、使用过程中旧的、报废的仪器、仪表、工具和机器设备中的铜等。 废铜按其生产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次废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新废铜,消费者使用后产生的就废铜三类。 1、一次废铜 如不合格的阳极、阴极和坯料,阳极废品。这些废料不能进行深加工或出售,通常是将其返回上一步工序,不合格的铜通常返回转炉或阳极炉进行电(解)精炼,有缺陷的坯料进行重熔或重铸。一次废铜不用“走出家门”就已经被回收利用,一般不进入废铜市场。 2、新废铜 新废铜是指新的边角料或工厂内部产生的,它与一次废铜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在合金化或加覆盖物过程中可能已经掺杂。新废铜的数量和铜制品的数量差不多,因为没有哪一种生产的过程效率能达到百分之百。 处理新废铜的方法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它与其他材料的结合程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内部回收,这是铸造过程中较普遍的做法,仅需重熔和重新浇铸。直接回收利用有如下优点:维持着所添加的合金元素(比如说锌或锡)量;假如将其进入熔炉,则合金元素将有所损失;降低了去除合金元素的成本。如果金属铜在熔炉里进行重新处理,则必须要去除合金元素。 对于废铜管和没有涂层的铜线也用类似的处理方法。 3、旧废铜 旧废铜是指废弃的、用过的或(生产企业)外部产生的废铜。它来自已经达

阴极铜产业链发展研究报告.

阴极铜产业链发展研究报告 学号:1231050531 班级:12大宗2 姓名:沈佳培 摘要 研究报告介绍阴极铜的基本定义和种类,同时报告中还提到了相关的成产加工环节,以及行业的基本概况和阴极铜国内外近几年的发展水平。报告中列举出了具体阴极铜进出口、产量、消费等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上海有色金属网、有色金属协会、渤海交易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等网站以及百度文库等。

第一章电解铜行业概况 第一节电解铜定义 阴极铜又称电解铜。将粗铜(含铜99%)预先制成厚板作为阳极,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以硫酸(H2SO4)和硫酸铜(CuSO4)的混和液作为电解液。通电后,铜从阳极溶解成铜离子(Cu)向阴极移动,到达阴极后获得电子而在阴极析出纯铜(亦称电解铜)。粗铜中杂质如比铜活泼的铁和锌等会随铜一起溶解为离子(Zn和Fe)。由于这些离子与铜离子相比不易析出,所以电解时只要适当调节电位差即可避免这些离子在阳极上析出。比铜不活泼的杂质如金和银等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这样生产出来的铜板,称为“电解铜”,质量极高,可以用来制作电气产品。沉淀在电解槽底部的称为“阳极泥”,里面富含金银,是十分贵重的,取出再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电解铜标准

第三节阴极铜的加工方法

量仍满足不了工业用铜的要求,必须精炼后得到的精铜要求含铜99.95%以上。在硫化铜精矿冶炼的过程中同时还可以回收硫、金、银、锑、铋、镍、硒等有价元素在中国,从铜精矿中提取金属铜,主要采用火法冶金的方法,比较先进的就是闪速熔炼,其产量占全国产铜量的30%以上。由于能耗低,规模大,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等优点。这一冶炼技术正在炼铜工业上得到日益发展。闪速熔炼根据不同炉型的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类型:Outokumpu闪速熔炼、InCo闪速熔炼。以下介绍Outokumpu熔炼的工艺流程。 ⑵湿法冶金 Outokumpu熔炼的工艺流程 湿法冶金在许多情况下与火法相配合的。其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铜(锌)矿物预先通过氧化或硫酸焙烧,转变可溶状态,然后再进行浸出、净化电积、以提取电解铜。通常有RLE法、常压氨浸出法(阿比特法)、高压氨浸出法、细菌浸出法等。从焙烧→浸出→净化→电积,简称RLE法。其生产流程,湿法冶金主要适用从低品位氧化矿、废矿堆及浮选尾矿中提取金属铜。 第四节铜产业链的结构

铜板带是什么 铜板带的生产工艺流程

铜板带是什么 铜板带是什么?铜板带其实就是对铜板和铜带的统称。铜板是指铜经过轧制的板材,轧制包括了热轧和冷轧。铜带是指厚度在0.06~1.5mm之间的铜轧制加工品。铜板带可以根据不同的牌号分类,大致分为黄铜板带、紫铜板带、青铜类板带、白铜类板带。下面还可以细分。那么铜板带生产的工艺会有哪些呢?铜板带再生产中会有哪些工艺缺陷,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铜板带的工艺流程 知道了铜板带是什么,我们接着来了解下铜板带的生产工艺: 1、铸锭热轧生产工艺:熔炼→铸造(立式半连铸或立式连铸)→(锯切)→加热→热轧→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铸锭热轧法生产工艺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的主流生产工艺。 2、水平连铸生产工艺:熔炼→水平连铸带坯→(退火)→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水平连铸生产工艺用于生产热轧困难的的合金品种(如锡磷青铜、铅黄铜)等。 其工序短,生产成本低,设备占地面小。 现阶段生产合金的比较单一,结晶器损耗大,铸坯上下表面组织均一性难以控制。 3、上引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熔炼→上引带坯→(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上引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是国内新开发的的短流生产工艺,用于生产紫铜。 其生产流程短,耗能低。 4、立弯连续铸造生产工艺:熔炼→立弯铸造→(热轧)→(铣面)→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其生产效率高,生产流程短,能耗低。 5、辊轮式/双带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熔炼→辊轮/双带连续铸造→(热轧)→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辊轮式/双带连续铸造法生产工艺是在研发的的短流生产工艺。 其生产流程短,耗能低。 6、连续挤压法生产工艺:熔炼→上引铜杆→连续挤压→冷轧→热处理→精整→包装入库。 连续挤压法生产工艺主要生产铜排和铜扁线。 其带坯宽度及生产产品品种受到限制。 对铜板带是什么有所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下铜板带的熔炼设备: 1、熔炼炉:主要分为感应电炉和燃气竖炉。 熔炼炉的特点: (1)电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耗电少;

外文翻译---废杂铜的回收与利用

附录A 外文翻译-原文部分 Recycling of scrap copper China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realizing industrialized process especially in keeping Tao Min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non-ferrous metals demand is very, especially copper its supply is very tight. Copper shortage is to restrict our country copper processing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e 2011 world copper output is 20000000 t about, among them 85% to 90% from the copper extraction and smelting out 10% ~ 15% from Cu recycling. So the copper recycling industry becom the important way for copper resources shortage.In view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copper scrap copper resources and Renewable investment,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little pollution and has simple process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copper scrap recycling in China by mushroom considered. 1 Chinese copper demand and resource status 1.1 Chinese copper demand At present,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consumer of copper, copper processing industry manufacturing base and the copper base product export country. Our country is in the world of refined copper consumption growth is the rapiddest,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is2.4 times of world, especially since 2000,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about300000 t, become pull move consumption growth in the major countries of world copper. Copper are mainly used for electric powe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state of rural electrified wire netting transform, especially copper shortage. In 2010December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report, in construction, automotive and other industries to speed the development of drive, China copper consumption showed a steady upward trend, demand growth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Chinese alligator. 1.2 of China's copper resources Copper resources shortage is China's copper industry the most outstanding problem,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copper smelting capacity greatly exceeds the guarantee ability of copper concentrate. China's copper base reserves30420000 resources, resources total 62180000t. Copper mine reserves and foreign comparable part, not exceeding 18000000 t12J, ranking seventh in the world. But from tell on the whole, the copper resources in China is still very poor ( Especially the lack of rich copper ), and foreign copper resource countries still have quite big difference. China's domestic copper concentrate supply is less than 30%, more than 70% of the need to rely on imports. Copper resources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small deposits, large, superlarge deposit l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ll of our country copper mine construction

阴极铜的生产工艺流程

铜精矿、冰铜、阴极铜的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 铜冶金技术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欧洲在公元前二十世纪中期已采用硫化铜矿炼铜,到公元初期的罗马帝国即已普及。16世纪阿里科拉(G.Arricola)在《冶金论》一书中叙述了铜的熔炼和精炼工艺。17世纪末,美国人赖特(D.Wright)用反射炉炼铜,产出锍(冰铜)。1880年开始用转炉吹炼锍,这是炼铜技术的重大进步。铜电解精炼技术也在此阶段发明。 目前冶炼方法主要有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前者多用于硫化矿的冶炼,后者一般用于氧化矿的冶炼。冶炼的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形成的合金主要分成三类:黄铜是铜锌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白铜是铜钴镍合金。 一、火法冶炼主要分采矿、选矿、熔炼、电解等步骤。 ⒈阴极铜火法冶炼过程 采矿就是将矿石与废石分离的过程。分离后的矿石运往选矿厂进行选矿。 选矿就是将采矿得到的矿石进行破碎、筛选获得品位较高的铜精矿的过程,包括破碎、浮选、分离、浓缩、脱水等步骤。矿石经过旋回破碎机、中细碎圆锥破碎机进行三级破碎后变成细颗粒状,再经球磨机碾磨成粉状进入浮选池。浮选池内加入药剂,经浮选机不断搅拌,金属吸附在搅拌后形成的泡沫上,泡沫悬浮在池的表面,金属随泡沫流入浮选池边上的槽内得到分离。分离后的矿浆经浓缩和过滤相结合的脱水手段,最后形成铜精矿。通过此过程,含铜量可由原矿的0.5%提高到30%(在干燥状态下)。 熔炼就是将铜精矿冶炼成合格的阳极铜,包括预干燥、闪速熔炼、转炉吹炼、阳极炉精炼及阳极浇铸等工序。

经过预干燥,矿的水分降至13%以下;干燥后,矿的水分降至3%以下。经闪速炉熔炼后的产物称“冰铜”,液体状,铜含量50%--75%,与硫混合。“冰铜”经转炉吹炼后的产物是“粗铜”,铜含量98.5%左右。粗铜再经阳极炉精炼并经过圆盘浇铸机浇铸,即形成阳极铜。阳极铜外型与阴极铜相似,但表面缺少光泽,厚度一般为阴极铜的2―3倍,是下一道工序电解中的阳极。 电解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阳极的铜电解进入电解液成为Cu离子,Cu离子带正电,流向阴极,在阴极富集,还原为金属铜,吸附在阴极上,阴极铜的纯度高于阳极。一般经过12天(阴极的反应周期)的电解反应,阴极上的铜就是所谓的“阴极铜”。阳极的反应周期24天。刚出炉的阴极铜呈砖红色,表面平整而光亮,铜的含量达99.95%以上。而阳极铜含多种其他元素,经电解后,这些元素在阳极沉淀下来,成为“阳极泥”。阳极泥再经处理可以得到金、银、粗硒和精碲等副产品。 电解的阴极,又称“始极片”,由专门的加工厂生产。始极片有三种:①由阴极铜制成,这种始极片电解后成为阴极铜的一部分;②钛板; ③不锈钢板。后两种可以重复使用,又称“永久阴极”。 ⒉ 火法冶炼的主要工艺 20 世纪70年代以前,火法冶炼普遍采用的炼铜设备是鼓风炉、反射炉和电炉。这几种工艺的共同缺点是能耗高、硫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由于全球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突出,促使铜冶金技术从80年代起获得飞速发展。传统的冶炼方法逐渐被淘汰,随之兴起的是以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为代表的强化冶炼技术,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氧气的广泛应用。 ⑴ 闪速熔炼 包括国际镍公司闪速炉、奥托昆普闪速炉和旋涡顶吹熔炼3种。 奥托昆普闪速炉自1949年在芬兰Harjavalta冶炼厂投产以来,至今已投产42座。用此法生产的粗铜约占世界粗铜产量的45%左右,居

SGSCC单晶铜的生产工艺流程

SGSCC单晶铜的生产工艺流程——高纯铜—熔化—真空精练—过滤—区域熔炼—SGSCC单晶连铸—电磁约束成型—超低温介质冷却—牵引盘曲—表面处理—检测—包装—成品单晶铜杆通过SGSCC单晶连铸技 术制成。SGSCC单晶连铸技术是河南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兰州理工大学在水平连铸技术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材料成型技术。其与传统连续铸造的根本区别是在于采用区域熔炼、电磁搅拌、电磁过滤与物理场过滤、电磁约束成型等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金属液的无铸模成型,而非传统连铸的水冷铸模或结晶器成型。区域熔炼、电磁搅拌、电磁与物理场过滤等先进工艺技术的应用使得金属液内杂质得到有效去除,金属液更加纯净,同时无模的电磁约束成型使得金属晶核无法在模壁上结晶,并通过端部的超低温介质冷却形成金属液单方向凝固的高温度梯度,使金属液在脱离电磁约束成型作用的出口处瞬间凝固成型,从而得到表面光亮如镜、性能优异的单晶铸杆。单晶铜指整根铜杆仅由一个晶粒组成,内部无晶界存在,主要用于Hi-Fi音视频线材,亿被越来越多的Hi-Fi业界人士称为音响发烧线材的最理想导体。用单晶铜制作的高保真音响线材及插接件,其音质背景安静、细腻甜润,高中低频段层次分明,透明度、空气感、堂音及空间感皆属优秀,属世界极品线材的水平,深受Hi-Fi爱好者欢迎. 目前我国电缆行业一般采用连铸连轧法、浸涂成型法和上引法来生产低氧铜和无氧铜杆,所产出的铜杆内部组织不均匀,细线拉制非常困难。而国外已开始大量采用定向凝固技术生产单晶铜杆,单晶铜线材不但具有极好的信号传输和抗失真能力,还具有优异的塑性加工性能,因此可以加工成超细的线和超薄的箔,作为生产集成电路以及电子仪器、音响设备等所需信号线的原材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高于目前常用的无氧铜I2』。热型连铸法(OCC 法)是一种生产单晶线材的新方法,与传统连铸法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加热结晶器,并在铸型外对棒坯进行直接喷水冷却,从而使得热量沿棒坯由铸型区向冷却区单向传递,以达到连续定向凝固的目的。对连铸过程中微观晶粒形态及演化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控制铸棒凝固过程中微观晶粒的生长状态,以获得高质量的单晶铜杆,这也是热型连铸的研究热点及难点H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