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物流发展概况

重庆市物流发展概况
重庆市物流发展概况

重庆物流业发展优势

1、良好的经济基础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纺织产业发达;同时,重庆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商贸口岸,辐射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目前产值已达到全市GDP的42.1%;重庆还拥有幅员广阔的农村,农业、林业、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良好发展为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2、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2.1、公路

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四射格局,即围绕重庆主城区建成环线高速公路,向西建成成渝高速公路直达成都,向东建成渝长、长万高速公路经万州直达上海,向北建成渝合高速公路经合川直达四川南川、邻水,向南建成渝黔高速公路经贵阳直达广西北海。2010年前后,重庆市将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即沿主城区的两条环线高速公路,从重庆主城区出发,连接两条环线并覆盖重庆"三大经济发展区",分别辐射到市外周边省区的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000公里。除前文提到的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5条高速公路外,另外5条为重庆至四川遂宁、重庆至长沙、万州至湖北刘家垭口、垫江至湖北利川和200公里国家西部公路通道重庆绕城高速公路。

2.2、水路

重庆内河航运在西部各省中独具优势,境内航道网络沟通70%的区、县(市),是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沟通东中部地区的水上通道。重庆有

大小通航河流30余条,通航里程3004KM,六级以上航道里程为1108KM,占通航里程的37%,其中,三级航道680KM,四级航道95KM,五级航道247KM,六级航道86KM。有上百个港点分布在3000余KM航道上,吞吐能力50万吨以上的港区共15个,其中长江干线12个,主要为主城区、万州、涪陵、江津等港区。有码头泊位1351个,货运综合通过能力为5371万吨。有1000吨级以上泊位329个,其中货运泊位211个,综合通过能力2682万吨。重庆政府会同交通部联合批准的《重庆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提出"以\三主(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干(渠江、小江、大宁河)\为骨架,\两大港区(重庆主城港区、万州港区)\为中心,结构调整为主线,数字航运为基础,市场调节为导向,2010年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发展总目标。规划项目建成以后,重庆将建成以主城、万州两个主枢纽港,涪凌、江津、奉节、合川、彭水等5个重要港区和其它区县城及集镇等中小港口为基础,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大中小结合的港口群。重庆1529公里航道通航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长江干线航道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新增港口年货运综合通过能力300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TEU,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TEU。

2.3、铁路

重庆现有铁路4条,即向西成渝线达成都,向东襄渝线达襄樊,向南黔渝线达贵阳,向北达万线由万州经四川达川到陕西汉中。铁路正线里程1247KM,车站132个。

重庆铁路交通将以建设新的进出通道,完善铁路路网结构,扩大枢纽能力,改善技术装备,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为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市铁路网密度及枢纽能力将在西部居于领先水平。除了"十五"期间建设的达万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渝怀铁路江北新客站和唐家沱货场,完善枢纽功能外,远

期还将建设沿江铁路(即重庆一泸州一宜宾一乐山一攀枝花铁路)和兰渝铁路,最终形成攀枝花经重庆、武汉、南京至上海的沿江铁路和西北地区经四川至重庆与渝怀铁路相接,沟通华南地区的8条干线铁路。这样,由重庆至宜宾铁路接内昆线与昆明至缅甸的泛亚铁路相连可通向东南亚;由渝怀铁路可通向东南沿海。加上成渝、襄渝、渝黔线,形成沟通西南与西北、华北、华南等各大区域的便捷通道,共八条铁路交汇于重庆。届时重庆将成为我国西部铁路干线密度最大的地区。

2.4、航空

重庆现有机场2个,即主城区江北机场和万州区五桥机场,国内航线108条,国际航线5条,23家航空公司参加营运。主城区江北机场现有库房7500 M2。

重庆航空交通将以建设空港和提高吞吐能力为重点。近期以扩建干线机场、增建支线机场为目标。最终形成"一大两小"(即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新格局。并相应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逐步增加飞往东南亚主要城市和北美重要城市的航线。为适应国际航线大型飞机起降需要,将江北机场现有跑道延长至3200M。在江北机场年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时,将规划建设第二条跑道。年吞吐量达到3600万人次时,规划建设第二国际机场。

2.6、日趋重视现代物流的工商企业

重庆大型国有企业历史上形成了"大而全"的经营格局,即大型国有企业不仅经营自身的主业,而且还兼营运输、仓储、教育、后勤保障等多项事业。目前重庆的大型国有企业正处于变革的过程之中,"大而全"的经营格局被广泛放弃。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流通领域的成本,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将物流任务整体外

包,或者剥离自有物流系统,组建单独的物流公司承接本企业和社会的物流业务。与传统国有企业不同,新兴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开始就没有重复"大而全"的老路,而是更主动地接受物流供应商的服务。

2.7、即将建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为促进重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物流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重庆政府正在筹建水路货运信息交易中心和陆路货运交易中心,为重庆物流市场提供公共信息平台,并提供GPS、EDI等数据支持。两个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在两个中心正常运转后,拟筹建包括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成,将降低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并通过该平台向企业提供良好的相关行政服务。

2.8、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加快物流产业发展,重庆政府正在编制《重庆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包括主要政策的《重庆政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也在起草过程中,两项文件预计2003年内即可出台。目前,重庆物流业可享受以下政策:

2.8.1、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允许外资进入物流业的城市。

2.8.2、重庆是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唯一设立海关口岸的大型城市。

2.8.3、重庆集装箱车辆通行高速公路一律按5吨车辆标准支付通行费。

2.8.4、投资公路主枢纽可获得中国交通部500万人民币的补贴。

2.9、高效的行政服务

为加快重庆物流产业发展,重庆政府将建成高效科学的物流行政服务机制。在行政许可方面,将精简行政审批程序,简化行政手续。在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将进驻工商、海关、金融、交通、公安等部门,就近为物流企业提供行政服务。电子网络方面,将建成统一的运输交易中心,相关职能部门与之联网,积极开展网上办公业务。进出口方面,将继续深化"大通关"机制,进一步加快物资进出口物资口岸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一个城市开放度的体现,口岸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投资贸易环境,全面推进口岸经济建设,实施"大通关"和"大通道"工程,发展水陆空多式联运,打通连接上海以水陆为主的东西向出海通道,连接广西、新疆的铁路为主的南北向、西向陆路通道,连接东南亚、南亚、香港地区的航空快运通道。快速推进水运建设项目,九龙坡集装箱码头二期改造完工,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竣工,改善航道近千公里,三峡库区整体蓄水和通航后,万吨船队可直抵重庆港,重庆境内的长江将成为黄金水道。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引进丹麦马士基、美国普洛斯等国际物流企业来渝发展,促进物流的适度竞争,改造国际货运企业,整合国际物流资源,发展联合货代物流联盟,重庆出口加工区成为全国7个试点出口加工区之一,建设区域性物流分拨中心。探索电子口岸管理新模式,成立重庆国际贸易电子数据交换中心,成功建立重庆电子口岸虚拟平台,打造集口岸执法及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平台,逐步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联网核查机制。

2006年重庆市国际(地区)航班出入境旅客达人次,同比增长11.65%,进出口港货物12.02万吨,同比增长19.09%。水运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418.6万吨,其中出口150.3万吨,进口268.3万吨。集装箱15.8万标箱。铁路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31.9万吨,集装箱811标箱,其中出口457万吨,集装箱354标箱。

--相关链接--

根据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的重庆物流业"十一五"规划,重庆计划5年投资382.97亿元打造物流网络。

据了解,目前重庆物流业占重庆全市GDP的10%。根据规划,重庆市计划到2010年,力争实现物流业占到GDP比重的12%,重点将建设重庆寸滩物流园区(投资105.47亿元)、重庆铁路物流园区(投资32.966亿元)、重庆空港物流园区(投资19.94亿元)三大枢纽性物流园区。其间还将改造和提升15到20家物流企业,重点培育3到5家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收入上10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重庆空港物流园区将依托重庆国际机场,主要为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和汽车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和珠宝首饰、时装及海鲜、水果等附加值商品提供航空运输,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打造48小时物流网络,让货物通过重庆空港物流园区,在48小时内抵达世界各地。

主城将建三大枢纽物流园 --据规划,我市计划到2010年,力争实现物流业占到GDP比重的 12%,目前占了10%。我市将建设重庆寸滩物流园区(投资105.47亿元)、重庆铁路物流园区(投资32.966亿元)、重庆空港物流园区(19.94亿元)三大枢纽性物流园区。到2010年,改造和提升15到20家物流企业,重点培育3到5家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收入上10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8小时物流网络连通世界--重庆空港物流园区依托国际机场,主要为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和汽车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和珠宝首饰、时装及海鲜、水果等附加值商品提供航空运输,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打造48小时物流网络,让货物通过重庆空港物流园区,在48小时内抵达世界各地。

流通速度。

刘海彬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业物流管理 姓名刘海彬 准考证号 4 1 0 3 0 5 0 4 0 0 0 9 0023 论文题目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9年3月8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 一、我国物流业现状 (3)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3) 2、交通运输量、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 (4) 3、物流市场潜力 (4) 4、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5) 5、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5) 6、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5) 二、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 1、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5) 2、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6) 3.标准化建设滞后 (6) 4、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6) 三、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若干政策建议 (7) 1、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7) 2、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7)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8)

4、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8) 5、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8) 6、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8) 四、中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9) 1、企业物流社会化趋势 (9) 2、企业物流专业化趋势 (9) 3、物流企业规模化趋势 (9) 4、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9) 5、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 (10) 6、区域物流集聚与扩散的趋势 (10) 7、物流基础设施整合与建设的趋势 (10) 8、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物流优先发展的趋势 (11) 9、物流信息集成化与移动化的趋势 (11) 10物流发展政策环境更加宽松的趋势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一个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认清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不足,明确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引导物流业健康、高效发展,打造强大的物流产业,进而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关键词:中国物流业现状问题建议趋势 A country's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reflects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its enterprises. With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调查报告

自考调查报告题目: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专业物流商务与管理 学生姓名准考证号 010********* 成绩

重庆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的发展,物流作为资源金流的必要手段,已经必不可少,近几年物流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物流技术水平已经决定着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的发展水平。本文也就是为大家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使重庆物流也更好的发展。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1.2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 2.重庆庆物流产业发展的STOW分析 2.1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 2.1.1区位优势明显 2.1.2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2.1.3政府大力支持 2.1.4物流产业已具锥形 2.2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劣势 2.2.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专业化分工不足,供需不平衡 2.2.2物流资源整合利用不够 2.2.3物流信息水平化低 2.2.4重庆市物流成本偏高 2.2.5物流人才短缺 2.3重庆市发展物流产业的机遇 2.3.1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趋势日益明显 2.3.2物流企业合并并重组以寻求综合物流服务水平 2.4发展重庆市物流产业的威胁 2.4.1跨国物流企业及发达省份物流企业的进入,对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形式成挑战 2.4.2地区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2.4.3客服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提高 2.4.4人才争夺激烈

3.对重庆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议 3.1区域性物流中心规划应考虑的因素 3.1.1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布局整体规划 3.1.2城市商圈布局及消费 3.1.3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发展的需求 3.1.4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规划 3.2重庆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议 3.2.1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 3.2.2着力培养仓储性物流中心 3.2.3针对区域性经济特点,建设多个区域物流中心 3.3重庆市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的注意事项及管理程序 3.3.1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 3.3.2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3.3重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3.4要注重研究和开发新的物流技术和设备,来降低自身的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中心的工作效率 3.3.5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中外合资物流企业的发展步伐,一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提高重庆物流业的现代化水平 3.3.6扩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功能和规模,加快建立物流的信誉等级制度 3.4进行物流资源整合 3.5视进、出城市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3.6建设市物流网络系统平台 1重庆市事情特征及经济发展水平 1.1重庆市事情特征 重庆市国家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直辖市,重庆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地域广,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状况差异大,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经济社会发展“二元结构”特征显著。为实现“努力把重庆建设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必须结合重庆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三大经济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全市各区县的自然及经济地地

宜昌市物流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宜昌市物流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1、引言 面对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式,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地理节点、中两部地区的物流节点、渝东鄂两的商贸节点,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更足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宜昌市经济社会的全而发展,宜昌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信息化平台初步建立,使全市的现代物流业、专业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宜昌已成为中西部地区物资的重要集散地。据《宜昌建设现代物流中心调研报告》的结果显示,同前外地在宜昌中转的物资运输量占全市运输总量的70%;外地在宜昌的商品交易额占全市交易额总量的80%;宜昌港口完成的吞吐量中有7l%是为周边地区服务的。 2宜昌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2.1地理交通现状 宜岛位于西部.与长江中下游的交结点,是同家重要的二类交通枢纽城市。《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出:宜昌在区域位置上地处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和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Ⅸ域的交接处,长江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和煤炭物流通道的交汇点,承担着西南、中南和华东等地的物资中转和接运重任,在全国的物流区域分布与通道规划中的地位已十分突出。 新中国成市60年以来,宜昌交通事业飞速发展。从宜昌市交通局网站上的相关宜昌交通概况及远景规划了解到,几年来,宜丹公路、水运、铁路和民用航空等四大运输方式高速、协调发展,为加快宜昌高标准、高层次、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打下r坚实的基础。在公路方面,宜昌位于沪蓉、沪渝龌大高速公路的主通道上,还存荆宜高速,在建的宜万高速,以及即将陆续开工建设的襄宜、宜湘等高速公路。宜昌已初步建成与周边地区快速通达的公路网络。在铁路方面,焦柳铁路、沪蓉铁路穿城而过,宜昌至万州铁路谁在加紧建设,十堰至宜昌铁路将于2009年开T.,汉宜城际铁路将提前于2011年完工。宜昌作为纵横铁路大动脉上的交通节点,正在逐步成为鄂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

中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分析

中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分析中国加入WTO 后,铁路运输面临着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的严峻挑战,尤其是铁路货运还将受到来自国际货运市场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铁路货运应充分发扬铁路运输的优势,充分考虑铁路站点自身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将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融合在供应链中,不断创新产品内容,使铁路运输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铁路资源的优化配置。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既关系到铁路货运行业本身,也关系到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无疑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一、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1.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和传统格局的矛盾 在20 多年的体制改革过程中,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运输不断增加,对货物运输在快捷性、机动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的铁路运输还难以满足这些新的货物运输要求。同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 15%,从货物周转量来看,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铁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铁路货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缺乏深入改革的内在动力。铁路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很难提升在货运市场的地位,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货损货差严重、灵活性差、无法满足货主的要求,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 2.运输对象的变化 目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建,以加工组装工业、电子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的运输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轻、薄、短、小”的特点,消费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使运输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在物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物流发展经历的阶段 我国物流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有直接关系,同时和我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有直接关系。按照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来说,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大致会经历下述几个阶段: 1、传统物流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中,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是按照不同专业服务分门别类各自单独展开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最初始的物流社会化服务的供给形式。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的整个经济运行处于计划管理之下、资源分配和组织供应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物流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物流的经济效益目标被放到了次要位置、物流活动仅限于对商品的储存和运输,整体效益较低。 2、现代物流社会化阶段 这是在传统物流服务阶段的社会分工细化基础上,通过产业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物流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运作从产品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过渡,国内商品流通不断扩大,物流业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物流业已逐步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向社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和联合运输等系统应用形式,用系统思想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使物流总费用最低,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 3、全社会集成物流服务阶段 这是在现代物流社会化未来将要达到的最高阶段,此时那些为各自独立的顾客企业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通过全面集成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物流服务,努力去实现全社会物流成本最低和效果最佳,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社会集成的物流服务形式和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经济建设开始进入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的加强,竞争机制的建立,我国的工商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不断提供新的物流服务,出现了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物流企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也有了发展。物流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开展物流活动,物流更多地和信息技术结合使用,物流的范围和领域也不断扩大,社会效益高。 ■二、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许多物流企业本身规模偏小,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服务质量不高。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的重要性,因此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重视供应链管理,增强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1、各地政府和企业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我国部分省市政府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战略性问题来抓,上海市为了使地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创造物流服务产业化的社会基础条件。同时培育物流企业,逐步满足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这些举措已取得了明显收益,并涌现出了一批企业物流管理先进典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的建设,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2、物流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随着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对物流认识的深化,企业积极扩展经营范围,延伸物流服务项目。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剧痛后,重新定位,努力转变经营机制,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提高服务,对客户提供不同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普遍看好我国物流市场,在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建立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他们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

宜昌市物流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宜昌市物流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宜昌作为建设三峡物流中心的重要物流结点城市, 必须抢抓机遇, 积极推进本地区物流业现代化的步伐. 本文主要从宜昌市的地理交通、物流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本地区物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 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宜昌; 物流; 现状; 措施 Abstract:As a key hub in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Three Gorges Logistics network, Yichang must grasp every opportunity and proactively promote the pace of its logistics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e geography and transportation data in this reg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ints out problems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this city. Practical measure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re recommended as well. Keywords: Yichang; logistics; current status; measures 面对当今的国际国内形式, 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的地理节点、中西部地区的物流节点、渝东鄂西的商贸节点, 抢抓机遇,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更是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 随着宜昌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宜昌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已初步形成, 信息化平台初步建立, 全市的现代物流业、专业物流企业不断壮大. 据《宜昌建设现代物流中心调研报告》的结果显示, 目前外地在宜昌中转的物资运输量占全市运输总量的70%; 外地在宜昌的商品交易额占全市交易额总量的80%; 宜昌港口完成的吞吐量中有71%是为周边地区服务的. 1 宜昌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1.1地理交通现状 宜昌位于西部与长江中下游的交结点, 是国家重要的二类交通枢纽城市. 《湖北省“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表明:宜昌在区域位置上地处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和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的交接处, 长江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和煤炭物流通道的交汇点, 承担着西南、中南和华东等地的物资中转和接运重任, 在全国的物流区域分布与通道规划中的地位已十分突出.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 宜昌市交通事业飞速发展. 从宜昌市交通局网站上的相关宜昌交通概况及远景规划了解到, 近年来, 宜昌公路、水运、铁路和民用航空等四大运输方式高速、协调发展, 为加快宜昌高标准、高层次、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公路方面, 宜昌位于沪蓉、沪渝两大高速公路的主通道上, 还有荆宜高速, 在建的宜万高速, 以及即将陆续开工建设的襄宜、宜湘等高速公路. 宜昌已初步建成与周边地区快速通达的公路网络. 在铁路方面, 焦柳铁路、沪蓉铁路穿城而过, 宜昌至万州铁路正在加紧建设, 十堰至宜昌铁路将于2009年开工, 汉宜城际铁路将提前于2011年完工. 宜昌作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

中国物流发展现状(第一部分) 1 中国物流总体概况 1.1 物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物流作用一项专业的技术,在世界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但物流概念本身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八十年代初,在物资部专业刊物《物资经济研究通讯》上刊登了由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撰写的"物流浅谈"一文。文章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管理、物流的结构以及物流信息等,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将物流概念介绍进我国。此后在我国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但一直发展较为缓慢。运输、仓储、包装等业务被分散于生产、流通等企业内部,沿用着传统的业务模式,“物流”很少能被人认识和理解。1999年,是我国物流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随着全球的电子商务浪潮的兴起,我国也掀起的遍布全国的电子商务热潮。然而,电子商务并没有发展起来,障碍之一就是突然显现出的物流瓶颈,这使大家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和发展迫切性。 在2000年,我国开始出现“物流会议热”,各种类型的企业、各级政府都对其表现了巨大的关注;2001年又出现了“物流园区热”,各地方政府都开始制定本地的物流发展规划;进入2002年,中央政府将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列为重要工作。 总体上来讲,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成立新一轮企业发展的动力。但也应看到,在对物流的研究及应用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有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我国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1.2 物流已经获得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一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央政府和领导都在关注着我国物流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1999年11月一个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书面讲话,提出中国现代化物流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日前,国家经贸委在上海召开全国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现场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在会上讲话,提出要研究部署,推动商业流通的现代化管理工作,要在生活上,为老百姓提供更贴身的服务。 2001年3月1日,国家经贸委联合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民航总局共同签署文件,发布了印发《关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6月底,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联合在上海召开了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这次大会总结了近年来全国开展物流工作的基本情况,交流了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在发展物流中的做法和经验,发布了《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体制形式、服务方式。另外江主席和朱总理在多种场合提出,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局长马力强在2002年初表示,国家经贸委针对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了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在今年拟重点做好“制定政策、制定规划、制定标准”三件事:在2002年内提出《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与国家计委商定,共同编制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以消除国内物流相关部门和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减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发挥投资的综合效益;成立全国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组织编制并大力推动物流标准化工作。 2002年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物流定为重点推行对象之一。 1.3 我国已具有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一、物流发展区位优势明显 从国家区域定位来看,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点,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物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良好条件。从国家区域物流发展定位来看,成都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3个西南物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29个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是“3纵5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中西线呼昆流通大通道的4个支点城市之一,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打造成都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从四川区域物流发展定位来看,根据《四川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4-2020)》和《四川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成都是四川省唯一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是全省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和物流空间布局中的“一核”,是全省物流主枢纽和核心增长极。这为成都更好发挥物流枢纽节点作用、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物流区域合作、提升物流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区域物流市场需求旺盛 成都物流业市场直接辐射西南6省市区;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互联互通战略,加强与沿海沿边城市开展物流区域合作:通过与上海、宁波合作联通日本、韩国市场,通过与厦门合作联通台湾市场,通过与深圳合作联通香港、澳门市场,通过与昆明、南宁合作联通东南亚市场,通过打造蓉欧快铁等五定班列联通中亚和欧洲市场,成都枢纽中转集散功能不断提升、枢纽地位不断巩固。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物流需求来看,成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群集聚发展、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国际化步伐,这就要求成都物流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型物流业态、提升现代物流国际化水平。 三、物流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作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之一,成都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效益不断提升。近年来,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率进一步下降,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物流业增加值达768.93亿元,比2009年增长2.51倍,年均增长25.9%,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9 年的6.8%提高到2014年的7.65%。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36907亿元,比2009年增长2.33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23.5%。物流集中发展区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对全市物流业发展贡献率较大,物流领域投资效益边际

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毕业论文 题目: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社会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成本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若干建议。最后,分析得出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电子商务的普及、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和转变成第四方物流的趋势。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物流”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为我国物流业的现状;第五部分为我国物流发展的趋势;第六部分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第七部分为完善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建议,第八部分为结束语。 关键词:物流;现状趋势;第三方物流

目录 一、绪论 (1)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1) (二)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 (1) 二、中国物流业的现状 (2)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粗放式扩张阶段 (2) (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2)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类型 (3) (四)物流业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3)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3) (一)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 (4) (二)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 (4) (三)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4) (四)物流观念淡薄,政府政策透明度不够 (4) (五)物流企业从业者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匮乏 (4) (六)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制约,导致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5) 四、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 (5) (一)电子物流 (5) (二)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6) (三)第三方物流将快速发展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重庆物流发展概况

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一、重庆市的简介 重庆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商贸口岸、交通枢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重庆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庆经过第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实施第二轮城市综合配套改革,形成了大工业、大流通。重庆地势优越,资源丰富。全市幅员面积23113.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4万公顷,占51.14%。地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青藏高原与长江下游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山脉此起彼伏,江河纵横网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天然气、铁、锶、硅等30余种,煤的保有储量17亿多吨,占全川总储量的20.5%,天然气探明储量474亿立方米;水资源充裕,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江河有52条,长江、嘉陵江、涪江、五布河较为有名,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78.36万千瓦。 重庆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是重庆经济的主体。现有工业企业7704个,其中国有经济1142个(其中中央企业117个),工业固定资产原值411.77亿元。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在全国工业原划分的150个大门类、43个小门类、166个行业中,重庆拥有15个大门类、40个小门类、150个行业。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电子、仪表、医药较有特色。年产钢铁200万吨,重钢、特钢、西铝等钢铁集团公司发展较快。年产机械产品4000余种,汽车、摩托车较有优势。年产汽车20万辆,摩托车200万辆,红岩重型汽车、庆铃轻型汽车、长安微型汽车、建设和嘉陵摩托车销往全国、走向世界。国防工业和电子仪表近年来采用尖端技术,蓄积了发展后劲。目前以光电子器件及应用产品、机电一体化集成电路、光通讯终端设备、数字微波通讯等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形成新产业的雏形,为重庆工业步入高新技术打下了基础。重庆工业企业通过“抓大放小”的改革,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逐步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为支柱,冶金、化工、机械、医药、电子仪表、轻纺综合发展的产品产业优势,企业规模效益开始发挥。被誉为我国兵器工业“四大明星”的嘉陵、建设、长安、江陵厂,利税总额占全市工业企业50强的38%和45%。 重庆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截止2006年末,地区生产总值348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37元,增长11.9%。重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1.84亿元,增长24.9%。其中,城镇投资2291.46亿元,增长25.3%;农村投资160.38亿元,增长19.6%;工业投资735.42亿元,增长33.4%。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0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6%。进出口总额54.7亿美元,增长27.4%。合同外资金额11.3亿美元,增长38.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6亿美元,增长34.9%;实际利用内资298.25亿元,增长44.9%。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9.46亿元,增长30.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20.55亿元,增长30.9%,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587.50亿元,增长1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49.05亿元,增长15.8%。本外币贷款余额4443.84亿元,增长17.6%。城镇化率达到46.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9215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70元;城市人均消费支出9399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增长2.3%。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现状发展与探讨 国外物流业配送发展概况 1)美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为了在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提高作业效率;三是连锁店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店效益的增长。美国连锁店的配送中心有多种,主要有批发型、零售型和仓储型三种类型。首先是批发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主要靠计算机管理,业务部通过计算机获取会员店的订货信息,及时向生产厂家和储运部发出定货指示单。其次是零售型,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该类型配送中心一般为某零售商独资兴建,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第三是仓储型,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是典型的仓储式配送中心,它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独立杂货商联盟的委托业务,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2)日本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日本,零售业是首先建立先进物流系统的行业之一。便利店作为一种新的零售业迅速成长,现己遍及日本,正影响着日本其他零售商业形式。这种新的零售业需要利用新的物流技术,以保证店内各种货物的供应顺畅。因此,日本的物流配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销渠道发达。许多日本批发商过去常常把自己定位为某特定制造商的专门代理商,只允许经营一家制造商的产品。为了保证有效地供应商品,日本许多物流公司不得不对旧有的分销渠道进行合理化改造,更好地做到与上游或下游公司的分销一体化。第二,频繁、小批量进货。日本的物流配送企业的很大一部分服务需求来自便利店,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第三,物流配送体现出共同化、混载化的趋势。共同化、混载化的货物配送使原来按照不同生产厂、不同商品种类划分开来的分散的商品物流转变为将不同厂家的产品和不同种类的商品混合起来配送的聚合商品物流,从而得以发挥商品物流的批量效益,大大提高了配送车辆的装载率。第四,合作型物流配送。在日本,生产企业、零售企业与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之间基本上都存在一种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还随着日本工业生产的国际化延伸到国外。第五,政府规划在现代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欧洲现代物流配送的发展状况 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是指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以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走遍德国,可以说德国的物流配送已经形成了以最终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交通和高科技信息网络为桥梁,以合理分布的配送中心为枢纽的完备的运行系统。在总结德国零售业发展的经验时可以看出德国是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的,往往是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到了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 笔者分析,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有:

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自从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其中铁路运输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日渐繁荣,铁路系统也开始着手研究、尝 试如何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的优势为社会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1 2007年铁路物流发展总体情况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铁路物流发展成果显著,并 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物流产品,如中铁快运新推出的冷链快递、中铁特货的小汽车物流以及铁龙物流公司的特种箱业务等,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起了较好的带动作用。继2006年铁路通过积极改革与建设获得丰硕成果之后,在2007的铁路物流再次 中国铁路 物流发展概况 ■文/张晓东 万 涛

取得骄人成绩。 1.1 铁路货物运输持续攀升 继2006年我国铁路客货运量、运输密度实现世界第一以后,2007年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又创新高。2007年1~10月,我国铁路累计货运总量达到25.9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1%;货物周转量1966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连通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铁路货物运输增长迅速,青藏铁路公司2007年共完成货物发送量1922万吨,同比增长22.9%,提前33天完成全年运输任务,其中借助青藏铁路出藏的货物运量涨势尤为迅速。2007年1~11月出藏货物达到10.66万吨,而2006年3~12月仅有2万吨货物通过青藏铁路出藏。 此外,按照年初规划,2007铁道部安排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332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2560亿元、更新改造160亿元、机车车辆购置600亿元。同年计划新线铺轨2099公里,复线铺轨2347公里,新线投产607公里,复线投产663公里,电气化投产2019公里,其中新线铺轨和复线铺轨分别是2006年的2倍和2.4倍。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为铁路运输能力释放提供有力保证。 1.2 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稍有缓解 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使客货运输能力分别增长了18%和12%以上,实现了最大限度释放运输能力的目标,较好地缓解了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 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过程中,铁路部门充分利用新图能力,以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为龙头, 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同时,压缩 客、货列车追踪间隔时分,最大限 度地挖掘除了铁路新增资源和存量 资源。铁路几条干线货车追踪间隔 时间提至7分钟,货运列车开行数量 达到16656对,比2004年增加了1316 对。而经过半年的稳健运营,第六 次大提速的实际效果也体现出来, 现在全国铁路日均发送货物达856万 吨,同比增长7.6%,实现了铁路货 运量的历史性增长。 铁路部门还按照新图优化运输 组织,在既有线提速上向客车要速 度,向货车要重量,向客车货车同时 要密度,大量增开重载货物列车、直 达货物列车、集装箱快运班列,增加 列车开行密度;压缩了货车周转时 间,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提高列车牵 引重量,实施货运重载运输。例如: 新图开行特快行邮专列4对,快速行 邮专列l对,行包专列14对,优化了 行邮、行包专列发到时刻和沿途作业 时间,压缩了行邮专列总运行时间; 安排始发直达939列,约占全路总装 车数的45%,比2004年增加14%;安 排货运五定班列运行线121条,比 2004年增长33%;大秦线日均安排2 万吨列车26对、万吨单元列车17对、 万吨组合列车44对;古店口日均安排 开行到大秦线的5000吨重载列车40 对:侯月线嘉峰口日均安排月山方向 5500吨重载列车66对,重载运输线路 基本覆盖了路网主要干线。 此外,铁路在提速后实施“一 主两翼、两线三区域”的运输战略, 实现了客货兼顾、两翼分流,全面提 升了路网运输的整体效率。从而使主 要提速干线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 解,主要货运通道能力得到合理充 分利用,基本适应了货物运量增长 需要。 1.3 物流地位日益得到重视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五大运输工 具之一,以其运量大、运输安全可 靠、费用低等特点在货运领域具有 很大的竞争优势,并在很长一段时 间内为加快我国货物流通做出了巨 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 激烈,铁路在这过程中表现出了一 定的不适性,体制的约束使得铁路 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下灵 活机动的经营管理模式,急需要寻 找新的出路来充分挖掘铁路的潜 力。而物流作为现代商品流通的重 要手段,其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 特征正日渐为人们所重视,每年我 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增长高达20%以 上。而随着和谐铁路的不断推进和 “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铁路 改革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主要 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线,铁路运输能 力有望逐渐得到释放,发展现代物 流成为铁路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新 利润点的重要突破口,铁路系统也 开始着手构建铁路的物流网络体 系,目前已规划北京、天津、上海 等地将建设18个物流中心,其中云 南昆明已投入运营且效果良好。另 外,西藏那曲铁路现代物流中心业 已开工建设,厦门前场铁路特大型 货场也正积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 导进行规划建设研究。近期完成 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专项研 究也提出要在全路建设一个包括 二十多个一级节点、七十多个二 级节点和两百多个三级节点的铁 路物流网络体系。

2019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概况

2019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概况 (1)快递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的快递行业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1985 年,中国邮政成立了经营速递业务的企业——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成为唯一从事国内快递业务的企业。随后其他国际快递巨头,如DHL、TNT、FedEx 及UPS 等纷纷通过合资、委托代理等方式进入中国。但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民营快递企业迅速崛起。1993 年,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分别在珠三角、长三角成立,1994 年初,宅急送在北京成立。民营快递企业市场地位日益巩固,已经成为中国快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世纪以来,快递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导致对快递业务需求的增加。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快递业务带来了新机遇,快递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期。2001 年,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开放除中国法律规定的邮政部门专营业务以外的快递市场,允许设立中外合资企业。目前,在中国快递产业的市场模块已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2009 年10 月1 日,修订后的《邮政法》正式施行,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部门对快递市场的监管职能,有利于快递行业的有序竞争。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快递行业的竞争继续加剧,但国有和民营快递企业仍占据我国快递国

内业务市场的主导地位。2011 年6 月,中国外运敦豪退出中国的国内快递业务市场,意味着目前我国的国内快递业务市场基本被国有和民营快递企业占据。 经过近30 年的发展,我国快递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国际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和同城快递三大市场板块。大部分民营快递以从事市内快递业务为主,占其总市场份额的90%左右,而国内和国际快递只占10%左右。在地域范围上看,民营快递企业已从最初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向全国各地延伸,虽然民营快递已遍布全国,但是大型的民营快递公司数量还很少。但是民营快递也拥有外资快递公司和EMS 所欠缺的独有优势,快捷的速度和低廉的价格正使民营快递逐渐的蚕食中国快递市场,成为中国快递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部分。 2017 年2 月13 日,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快递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 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同时《规划》布置了七项任务和九大工程。七项任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积极打造“快递航母”,到2020 年,形成3-4 家年业务量超百亿件或年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快递企业集团,培育2 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良好商誉度的世界知名快递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