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改革系列

国家专卖:中国烟草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烟草行业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烟草专卖制度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一项创新制度,充分体现了烟草这种特殊商品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烟草行业把控制烟叶和卷烟总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销售,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扭转了烟草无序经营的局面,促进了烟草产销协调发展。同时,强化专卖管理,整顿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为增加国家财政积累、维护消费者利益、满足市场供应做出了积极贡献。

事实充分证明,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是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烟草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转变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关注烟草行业的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即着手研究烟草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在全面总结烟草管理体制的历史经验以及统筹考虑烟草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1981年5月18日,国务院作出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的重大决定。

1982年1月1日,中国烟草总公司正式成立,统一领导、全面经营管理烟草行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业务。1983年1月2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烟草专卖进行全面的行政管理;同年11月1日,《烟草专卖条例》在全国实施,我国现行烟草专卖制度正式确立。在此后的几年内,先后成立了29个省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5个计划单列市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260多个地市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分公司、1500多个县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与此同时,总公司相继下设成立了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中国卷烟销售公司、中国烟草机械公司、中国烟草物资公司、中国烟草进出口公司和中国卷烟滤嘴材料公司6个直属专业公司。自此,一套自上而下的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体制全面统领行业各项工作。

国家烟草专卖体制的确立,一举根治了过去多头领导、产供销三者脱节的弊病,扭转了烟草行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实现了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转变。

从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

“七五”末期、“八五”初期卷烟供应告别了短缺时代和卖方市场,产能的提升促使卷烟产大于销的矛盾逐步显现出来,行业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转折。在某些地区,计划外烟厂、制售假烟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这些矛盾和顽疾妨碍着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稳定,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消费者利益。

在此背景下,加强行业宏观调控,打击各种违法活动,用国家法律来保障烟草专卖制度,显得尤为迫切。

1991年6月29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烟草行业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烟草专卖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这部法律,把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行业集中统一管理和垂直领导体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和固定。从此,烟草专卖制度有了坚实的法制基础,专卖管理体制实现了由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的重要转变。

国家烟草专卖局依照《烟草专卖法》,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决定和宏观调控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在各个发展时期的战略转型;一批计划外烟厂被坚决关闭,非法卷烟批发市场得以彻底根治,制售假烟、走私卷烟等违法乱纪行为得到有效扼制。随着专卖法规体系的健全,全行业生产经营逐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个环节被纳入到

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观念深入人心、见诸行动。

烟草专卖制度的坚持与完善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新形势下,如何在坚持烟草专卖体制前提下,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一直思考的重大课题。

2002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提出:烟草专卖制度能不能巩固完善,关键在于把自己的事做好,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要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必须要在坚持专卖制度的前提下直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消除束缚烟草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200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坚持烟草专卖制度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理顺产权关系,改革工商体制,实行工商管理体制分开。

实践告诉我们,这项改革是烟草行业一系列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烟草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前提。行业深化改革的序幕就此拉开。

近年来,国家局党组实行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措施:从省级烟草管理体制工商分开,理顺行业资产管理体制,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探索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转变国家局、总公司和省级公司的职能,到确立卷烟工业企业和地市级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适度有效竞争;从加快烟草企业战略重组,大力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到“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等等。这一系列改革,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形成,使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和体现。

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目前,烟草行业已初步建立了专卖制度下的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有序竞争的体制机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打下了工作基础。

烟叶生产:从分散种植到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系列述评之二

“靠天吃饭、分散种植、粗放经营、人畜作业”,这是传统烟叶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一基四化”----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这是对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概括。从传统烟叶生产到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我国烟叶生产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

我国年产烟叶3400万担左右,产区分布广泛,遍布平原、丘陵和山区,从海拔几十米到2000米均有烟叶种植。烟农户数多、种植规模小,长期以来,许多烟区灌溉缺乏保障,水利设施薄弱,灌排能力差;烟叶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种烟劳动强度大、技术难度高。以上因素造成烟叶面积、产量和质量不稳定。

烟叶基础稳不稳、牢不牢,不仅关系着烟叶生产,更关系到广大烟农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高度关注的“三农”问题。

如何克服烟叶生产的不稳定因素,确保烟叶生产平稳发展,造福于广大烟农和农村,是行业上下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重大问题。特别是1997年之后,国家烟草专卖局认真总结超种超收导致烟叶严重积压的教训,从1998年开始,不断加强宏观调控,使烟叶生产实现了“控得住”和“稳得住”,保持了连续10余年的平稳发展。

1998年,国家局提出“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烟叶生产指导方针和“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从这一年开始,全国烟叶生产走上了规模稳定、质量提高、秩序好转、管理加强的良性发展轨道。

2005年,国家局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提出了“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在国家局的安排部署下,烟叶基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以烟水配套为主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全面推进。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烟草行业在全国22个省份的烟叶主产区全面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3年多来,全行业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0多亿元。

从2005年至2007年,延续多年的传统烟叶生产方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向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嬗变。主要表现于各类服务措施在各烟叶产区快速推广,开始出现了一批专职从事育苗、移栽、烘烤的专业户或专业组,大部分烟农的劳动强度得到减轻,种植烟叶的复杂程度得到降低,烟农种烟积极性得到增强,烟叶种植质量实现了稳步提升。

但是,国家局清醒地认识到,烟叶生产仍是薄弱环节,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要不断加大,为此,必须大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在2007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姜成康局长正式提出了从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的战略构想。

2007年10月24日,在深入调研论证、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家局正式出台了《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指导意见》,科学系统地提出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思路、要求和任务,从实践层面明确了烟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途径。“打牢一个基础、努力实现四个化”成为行业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目标。

按照国家局的部署,在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国各产烟区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力图让烟农们种烟变得更轻松、更简单。

为实现规模化种植,烟草行业通过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以及搞好基本烟田规划、大力发展区域连片种植等方法,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烟叶的规模种植方式。

为实现集约化经营,烟草行业通过建立烟叶生产高科技园区和核心示范片区,整合烟叶站点,进一步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集约化。

为实现专业化分工,烟草行业积极组织成立机械、育苗、烘烤等专业队伍,进一步降低种烟的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信息化管理,烟草行业探索建立烟农数据分析系统,建立种植资源、基本烟田、种植区划、土壤养分、烟叶质量等专业数据库;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等信息化手段,迅速便捷地向烟农传递烟叶生产信息。有的产烟区还向烟农公布服务网址,与有条件的烟农进行网上交流。

据了解,今年全国135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种烟平均规模达到16.4亩,5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面积占57.1%;机械化耕翻整地作业率达到95.35%,每亩用工比去年减少11.31个,降低成本约400元。

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我国烟叶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造福了广大烟农的“富民工程”,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农大业”。在国家局的领导下,各产烟区正结合自身实际,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这项工作。通过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联合重组:中国卷烟工业聚指成拳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系列述评之三

2008年11月8日是中国卷烟工业发展历程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云南卷烟工业顺利实现“3变2”。

从2004年的“9变4”到3年前的“4变3”,再到今天的“3变2”,云南卷烟工业4年迈出三大步,推进改革的每一步的坚实足迹清晰可见,企业的竞争实力与日俱增。

云南卷烟工业通过企业联合重组实现聚指成拳的历程,也是中国卷烟工业通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竞争实力明显提升的一个缩影。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烟草行业大力整顿卷烟生产渠道,有效地防止了资源浪费和财源流失,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尤其是近几年间,中国烟草行业加快企业战略重组,大力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得生产的集中度和资源的配置效率明显提高。

治理“散、乱、低”从“关小”开始

烟草行业组建以来的28年间,全行业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不断规范卷烟生产渠道,不断优化卷烟生产力布局。实行烟草专卖和集中管理前,全国小烟厂林立,批发渠道混乱,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优材劣用、粗制滥造等现象比较突出;实行烟草专卖和集中管理后,有效克服了这些弊端。经过整顿,1983年以后的几年里,全国陆续关停了300多家计划外烟厂,保留了146家计划内烟厂。1991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又对50家计划外烟厂进行了清理整顿、保留了19家,转产和关停了20家。

然而,当时我国卷烟工业分散经营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企业组织结构上“散”的问题仍非常严重。上世纪末,180家卷烟生产企业中,年产30万箱以上的有38家,其中50万箱以上的只有14家,而年产10万箱以下的多达75家。生产总量大,单个规模小,生产布局分散,生产集中度低,我国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上的这种分散局面,使烟草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极大地制约了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与这种“散、乱、低”的状况形成对照,当时的国际烟草市场体现的是高度集中。菲莫、英美、日本和帝国烟草等四大跨国烟草集团占有了除中国市场以外约80%的世界市场,并时刻觊觎着巨大的中国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解决中国卷烟工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低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新世纪之初,国家局党组审时度势,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做出了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在2003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姜成康局长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卷烟工业企业战略性调整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决定着中国烟草的成败。”

此后,我国卷烟工业企业波澜壮阔的组织结构调整拉开了帷幕。

2003年初,国家局下发《10万箱以下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规划》,明确了对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调整的总体目标、政策措施和进度表。组织结构调整进入以“关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阶段。

伴随着工商分开改革的进行,“关小”工作势如破竹,当年即关停了22家小卷烟厂。

战略重组扶优扶强

紧随“关小”而动的是对产销规模在10万箱至30万箱的中型卷烟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2003年,国家局提出要加快对中型烟厂的重组步伐,出台了《50~150亿支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意见》,鼓励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大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整合,实现规模扩张,同时制定了在2至3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把全国卷烟工业企业调整至30~50家的战略目标。

2004年是中国烟草联合重组成效十分显著的一年。在当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党组正式提出把“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作为行业的主要任务,强调要以品牌为纽带,通过品牌扩张实现企业规模扩张。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进入第二阶段。

同年5月,国家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动30万箱以上非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

很快,全国卷烟工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联合重组大潮。到2004年底,各省10万箱以下规模小烟厂基本关闭,17家非重点企业实现联合重组。云南卷烟工业实现了“九变四”,京津沪三地卷烟工业企业战略性联合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联合重组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名优品牌得以扩张,卷烟工业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改革至此,经过了近3年的联合重组,行业工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联合重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005年,国家局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强调要在继续抓好非重点企业整合的同时,积极推进重点企业的联合重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成为2005年及以后工业企业实施联合重组的方向。同年11月8日,昆明卷烟厂和曲靖卷烟厂两个年产量均超过百万箱的大型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拉开了以强强联合为重点的更高层次联合重组的序幕。

跨省联合培育“两个10多个”

2006年,伴随着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大品牌为基点,继续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和品牌规模扩张,成为中国烟草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时,国家局党组审时度势,提出大力培育“两个10多个”(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的战略构想。

培育“两个10多个”,客观上要求继续推进卷烟工业的跨省联合重组。200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提出,紧紧围绕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企业这一目标,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随后,国家局研究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并专门召开了座谈会,明确了卷烟工业跨省联合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政策措施。

今年9月26日,广西中烟与广东中烟以双向持股的方式实现联合重组,成立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拉开了省级工业公司实施跨省联合重组的序幕,也标志着全国卷烟工业跨省联合重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跨省联合重组是中国卷烟工业更高层次的战略调整、更高水平的优化资源配置,必将对中国烟草的可持续发展和总体实力增强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目前,卷烟工业跨省联合进展顺利,浙江中烟、山东中烟、红云集团、中烟实业所属兰州卷烟厂等企业的联合重组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一些卷烟工业企业之间的跨省联合重组也在积极推进。

180家(上世纪末)、123家(2002年)、57家(2004年)、44家(2005年)、31家(2008年)……中国卷烟工业企业数量的一次次减少,反映出我国卷烟工业生产力布局的一步步优化。目前,在国内18家省级工业公司中,年生产规模在100万箱以上的达到17家,其中200万箱以上规模的有6家,300万箱以上规模的有4家。而在本世纪初,产销规模达100万箱以上的企业仅有4家。

短短几年间,卷烟工业企业的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及行业经济增长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实施重组的卷烟工业企业结合实际有效整合资源,进行企业流程再造,构建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努力提高管理效率,有效地防止了“大企业病”,促进了企业文化融合,均呈现出“1+1>2”的重组效能。

以市场为基础、以品牌为支撑、以资产为纽带的中国卷烟工业企业的战略重组,正在日益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

品牌整合:推动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系列述评之四

□ 本报记者 刘大伟

来源:东方烟草报 总期数:2521 出版日期:2008-12-9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行业的卷烟品牌整合工作在政策性调控和市场化改革的共同推动下持续走向深入,重点骨干品牌的持续增长,推动着行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统计数字显示,改革开放初期,行业在产卷烟牌号最多的时候达到3000余个;而现在,行业在产牌号仅为155个。2004年,行业首次出现“白沙”、“红梅”、“红河”3个产销100万箱大品牌;四年之后,行业共有13个品牌产销量超过100万箱,其中“红梅”、“白沙”超过200万箱,有20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重点骨干品牌的做大做强,既得益于政策这只“有形之手”,又得益于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政策性调控推动品牌实现由小变大,市场化改革则推动品牌不断由大变强。

36种名优卷烟----卷烟产品百牌号----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

政策性调控推动卷烟品牌实现由小变大

行业自组建之时起,便非常重视对卷烟品牌整合工作的政策性调控。

各地烟厂盲目发展,卷烟牌号多如牛毛,地域封锁、无序竞争,导致企业规模上不去,卷烟品牌大不了。这是行业组建之初面临的现状,也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关停小烟厂、清理卷烟牌号成为行业当时的首要任务。从1982年到1988年,全行业共关停300多家小烟厂,同时清理了大量卷烟牌号。清理整顿使一些优势品牌迅速发展起来,几千个品牌无序竞争的局面得以改变。这可以视为我国烟草行业历史上第一次品牌整合。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行业发展由“产量效益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大企业、大品牌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局对卷烟品牌整合的政策性调控也在不断加强。

2001年,国家局开始进行“全国烟草行业名优卷烟品牌”评选。当年,以“中华”、“红塔山”、“芙蓉王”为代表的36个品牌脱颖而出,首获殊荣。事实证明,36种名优卷烟中的大多数品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且逐渐成长为行业的重点骨干品牌。

随着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国家局对重点骨干品牌的扶持培育在政策上开始转变。2003年,“全国烟草行业名优卷烟品牌”评选停止;2004年,《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出台。

《目录》明确规定,行业在今后2~3年的时间内,要将卷烟牌号压缩整合到100个左右。当时国家局提出的“三个一批”(一类烟压缩退出一批,二、三类烟扩张做大一批,四、五类烟统一稳定一批),是行业卷烟品牌整合工作的纲领性意见。

《目录》的出台,重点解决了高、中、低档卷烟品牌合理布局的问题,精简了一批产销规模小、盈利水平低的弱势品牌,促进了重点骨干品牌的形成。不过,对于参与国际竞争而言,“百牌号”仍然是一个阶段性目标。

为了提高中国卷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局于2005年提出了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的目标,这为卷烟品牌整合工作指明了战略发展方向。两年来,行业工商企业按照这一目标不断加大品牌整合和培育力度,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加快形成和发展。

今年7月,国家局出台《全国性卷烟重点骨干品牌评价体系》,公布了前20个品牌的评价结果,同时还有9个品牌将视同前20个品牌进行考核。可以说,“20+9”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评价,是国家局为加快培育“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尽管国家局提出了“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这一重要概念,但并未对哪些品牌在“10多个”之列作具体结论。对于“10多个重点骨干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国家局注重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希望在政策性的总体调控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品牌联营加工----省内品牌整合----跨省品牌定向整合

市场化改革推动卷烟品牌不断由大变强

中国卷烟品牌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走做大做强之路。“大”并不等于“强”。做“大”可以用政策手段推动,而做“强”必须依靠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来实现。

随着行业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规模和卷烟产量不断扩大,卷烟生产在计划与市场、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渐趋严峻,严重制约了重点骨干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有些企业的品牌畅销,但生产计划不足,市场需求难以满足;有些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较弱,产品销路不畅,生产计划难以有效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品牌联营加工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虽然品牌联营加工在很大程度上更接近于贴牌生产,同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整合还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品牌联营加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优势企业生产计划不足致使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流

动。同时,在品牌联营加工的过程中,品牌输出方的异地生产控制能力和品牌加工方的产品生产制造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这为接下来的省内品牌整合和跨省品牌定向整合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

2003年,行业实行工商分开,各省级中烟工业公司相继成立,并逐步完成了对省内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与此同时,省内品牌整合工作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各省级中烟工业公司将省内资源全面向重点骨干品牌倾斜,实现了品牌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省内资源要素流动的空间越来越小,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步伐受阻。此时,推动品牌跨省定向整合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根据“放开衔接、适度引导、定向整合、共同发展”的方针,国家局于2007年印发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卷烟品牌定向整合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对不能满足商业企业订单需求的卷烟品牌,要通过工业企业之间的品牌跨省定向整合,努力缓解重点骨干品牌的市场供需矛盾,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今年3月,国家局又公布了《2008年卷烟品牌定向整合产品目录》,10个卷烟品牌列入其中。《目录》对跨省定向整合的卷烟品牌规格作出了明确规定,成为行业一个时期内跨省品牌定向整合工作的依据,使跨省品牌定向整合工作走上了规范化道路。

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的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支撑了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上半年行业定向整合的卷烟品牌产销量已经达到155万箱,全年预计可以实现320万箱以上。2008年,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的销售量将达到2158.5万箱,占总销售量的48.97%;销售额将达到460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9.2%。

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中国烟草最有价值的工程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系列述评之五

□ 本报记者 李季

来源: 总期数:2522 出版日期:2008-12-10

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卷烟商业企业经历了由“官商”、“坐商”到“行商”的转变。通过建立一个“以我为主、由我管理、受我调控”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使卷烟商业企业成为卷烟品牌培育的组织者和推进者,卷烟零售客户营销方案的提供者和解决者,卷烟消费者满足需求、表达意向的关心者和帮助者。这是我国卷烟商业企业改革的着力点,也是卷烟商业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实质性转变的具体体现。

完善渠道,重心下移,加强终端营销服务与管理

卷烟流通曾是烟草行业矛盾比较集中的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原来担负向卷烟零售客户批发卷烟任务的基层供销社大部分承包给个人经营,在卷烟流通这一环节,出现了程序混乱,自发形成的卷烟批发市场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卷烟的正常流通,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损害了卷烟零售客户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如何进一步深化卷烟流通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保障烟草行业健康发展,成为中国烟草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吸收国外先进思想,借鉴国外成熟做法的基础上,国家局认为,要在卷烟流通领域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增强烟草商业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是唯一出路。

199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山东潍坊召开了全国网建现场会。此后,行业掀起了农村卷烟销售网络建设高潮。1999年,如何建立卷烟销售网络运行基本模式和促进运行规范的问题被提上日程:总结南通网建经验后,国家局明确提出提高市场控制力和占有率,重点提高零售客户入网率、入网销售率、送货率和毛利率。2000年,武汉的网建试点解决了访送分离问题,总结了“全面访销、全面配送、专销结合、访送分离”的网建模式,初步奠定了网络运行的基本模式。2001年,成都在充分吸收南通、武汉网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城乡一体、统一运行,专销结合、信息管理,提高素质、注重激励”的运行模式。2002年,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主要特征的上海网建模式确立,基本成为现行访销配送模式的模板,各地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加以应用和完善。

梳理卷烟销售网络建设脉络,不难发现,在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加强零售终端营销服务和管理始终被着重强调。行业重视保障零售客户的利益,努力培育面向市场的卷烟营销体系。

贵州省毕节地区烟草专卖局(公司)客户经理邓昭斌2006年6月开始为客户靳亚军服务时,靳亚军月销量只有77条,周转数60条。小邓盘点库存和分析历史数据后发现,该客户当时销售的卷烟品牌和规格很单一,其店铺月周转数完全可以达到100条,还有利润提升空间。于是,小邓便指导他合理订货,增加品牌和规格。

“一开始小邓让我多订烟,总觉得是烟草公司欺负我不会做生意。现在看来,还是烟草部门的指导更科学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靳亚军的订货量都超过周转数,利润大幅提升。

卷烟商业企业把优质服务贯穿于网建工作全过程,把卷烟工业企业、零售客户和消费者满意作为网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适应现代市场营销的顺势之变。

如今,一个覆盖全国、城乡一体的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主要模式的现代卷烟营销网络架构已经基本建立。

优质高效,规范运作,向现代流通转变基本实现

“网上订货方便快捷,我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只要输入账号、密码,货源信息便可一目了然,轻轻一点鼠标,很快就能完成订货了。”江苏省南通市卷烟零售客户潘炳兴以前每到星期二电话订货时,只能守在电话前,往往耽搁了其他生意。自从南通市烟草公司今年3月推出网上订货新业务后,现在他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以通过网络轻松订货。

南通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推行的网上订货是电话订货的补充,具有时间灵活、订货数量和品种自主、失误率低等特点,从而使提升网络终端经营水平成为可能。这是行业加快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带来的变化。

现代物流是现代流通的重要基础。目前,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已初具规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先进流通经营和管理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企业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现代管理手段,将产品从生产到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消费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有力地提高了生产和经营效益。电话订货、电子结算工作已经基本达标,网上订货正得到加快推进。

现代经营管理是现代流通的基本支撑。地市级公司市场营销主体确立之前,我国烟草流通领域按照行政区划,在省、市、县三级都设立了具有法人地位的烟草公司,形成了长链条的经营格局。2000多个法人实体因为层层经营和准入,产生了环节多、费用大、效率低、市场小的突出问题。行业在明确地市级公司的市场营销主体地位后,流通组织更加精简、高效、扁平化。“货源统一采购、卷烟统一配送、市场统一安排、管理统一协调”的营销格局形成,扩大了流通区域范围,市场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

围绕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烟草市场体系,按照“打牢基础、创新营销、规范运作、充满活力”的要求,“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

现代物流”的现代流通正在全面推进。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卷烟零售客户电话订货率达到97%、电子结算率达到59.8%,卷烟配送分拣到户率达到88%。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系列述评之六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提高烟草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培育“两个10多个”、实现“两个跨越”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国家局不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破:破除卷烟市场地方割据 解决省内卷烟依赖性问题

烟草行业在坚持专卖制度前提下,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积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2001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关于禁止在行业内卷烟经营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提出要破除烟草地方市场的割据和消除地域封锁现象。

但是,在当时工商合一的内部管理体制下,地方保护问题比较突出。在有些地区,国家专卖异化为地方专卖,卷烟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形成存在着严重的体制性障碍。

2002年1月,国家局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战略目标,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从体制上促进“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形成,在2003年1月召开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正式提出“改革工商管理体制,实行工商分开”。2003年5月,安徽烟草工商分开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至2004年年底,规划中的16家工业公司组建完毕,工商分开的管理体制顺利形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扫清了体制性障碍。

工商分开后,一些企业仍然存在利用卷烟价格进行地方市场割据的现象。于是,行业统一区域卷烟批发价格提上了日程。2004年6月,全国各省、市、区内完成了卷烟批发价格统一;同年12月,全国形成北方、西北、西南、中南、华东5个卷烟统一批发价格区域;至2005年底,5个卷烟统一批发价格区域进一步合并形成北方、南方和西部3个卷烟统一批发价格区域;2006年,卷烟批发价格基本实现全国统一。逐步统一的卷烟批发价格,消除了有的地方利用价格手段对外来卷烟进行“高价棒杀、低价遏制”等价格歧视的现象,规范了经营行为,稳定了卷烟市场。

国家局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逐步消除省内卷烟依赖性问题。2001年11月,国家局公布了“2001年度全国烟草行业名优卷烟品牌”名单,36种卷烟获此称号,并规定省会城市销售名优卷烟牌号不少于30个、地市级分公司不少于20个、县级公司不少于10个,名优卷烟销量同比要增长10%;2003年,国家局组织改革卷烟交易方式,积极推行卷烟网上集中交易,将全国卷烟交易纳入统一交易平台,并于当年5月进行了第一次卷烟网上集中交易;2004年8月,国家局出台了《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并对各省级局(公司)做好《百牌号目录》内品牌的市场营销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04年,国家局原则上停止《百牌号目录》外的卷烟牌号(四、五类卷烟除外)参加2005年上半年进行的全国卷烟网上集中交易,2005年下半年逐步取消《百牌号目录》外卷烟牌号(四、五类卷烟除外)的省内交易。2006年,国家局决定取消产销衔接中原省内、省外计划分别核定的做法,实行统一管理。

这些一步一步跟进的措施,使卷烟商业企业逐步削弱了“地产烟”的概念,为扶持重点企业、培育重点品牌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卷烟工业企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技术

创新、产品维护和市场开拓上来,他们重新审视省内市场,注重开拓省外市场,放眼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培育大品牌。

立:建设卷烟市场新秩序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对商业企业的网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行业工商分开的逐步到位,如何在新体制下发挥网络功能是商业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形势下,商业企业按照“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统一完善”的要求,大力推进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积极推行“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网络模式,突出服务、注重效率、优化流程、提高素质,不断建立并完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努力实现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2005年起,行业开始积极稳妥地开展“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努力提高卷烟供应链系统的市场化运作水平,不断增强卷烟工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以省为单位的网建工作的全面推进,使“全国统一、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注重实效”的销售网络逐步建立,为培育“两个10多个”提供着强大的渠道支撑。

商业企业积极进行卷烟流通体制改革。省级公司退出经营领域,将主要任务放在切实抓好销售工作中的计划管理、市场管理、促销管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网络建设、环境培育等方面。作为市场主体的地市级公司,积极推进业务模式转换、组织结构变革、工作流程再造、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管理创新,全面建设面向市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卷烟流通企业管理和运行机制。

工商协同营销是建立统一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工商分开后,工商双方坚持“平稳过渡、协调发展”的原则,努力构建“平等互利、互动互信、资源共享、效率责任”的新型工商关系,加强协同营销。2004年4月,大连市烟草公司与国内17家卷烟工业企业签订了“工商服务战略联盟协议书”,一种新型的工商关系正式出现,工商协同营销拉开了序幕。2004年11月,在福建召开的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现场会上,系统地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为主要任务,努力建立新型的工商关系,走共同发展之路。国家局及时制定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进一步推动工商协同营销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确定了工商协同营销的途径、内容、方式和规则,提出工商企业从战略、策略和操作三个层面入手,加强品牌营销、市场营销、服务营销三个方面的协同。工商双方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营销合力,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营销工作效率,共同培育中国烟草优势品牌。

各商业企业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06年7月,姜成康局长在新疆烟草考察工作时首次明确指出,商业企业要充分发挥卷烟销售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努力为工业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商业企业按照培育“两个10多个”的要求,在制定相关规则的时候,非市场因素有所减少,规范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国家局针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加大对工商企业的考核力度。比如建立和完善了工商互评机制,并将互评情况纳入考核;比如对工商企业的省际交易比重进行考核,努力在提高一、二类卷烟省际比重上寻求突破,通过一、二类卷烟省际比重的提高,引导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大品牌的发展和适应市场程度,省际间交易量,是衡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两个重要标尺。从2000年到2007年,烟草行业年生产卷烟牌号由1181个减少到了173个,销量前10位的品牌集中度由2000年的16.3%提高到2007的37.8%。2007年,全国烟草行业省际间卷烟交易量达到1896.97万箱,比2003年翻了一番。2007年,省外销量比重在80%以上的品牌有20个,50%~80%的品牌有24个。行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任务取得了重大进展。

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稳步推进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系列述评之七

本报记者董文庆

在烟草专卖体制下,烟草行业如何与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保持同步?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注重自律和提高效率两大课题?

中国烟草的实践是,坚持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稳步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适应宏观经济环境 重视运用市场手段

20世纪90年代初,行业企业出现了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活力不足、动力不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行业对如何运用市场手段增强企业活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了解决全国卷烟计划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的矛盾,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坚持专卖管理和指令性计划的前提下,注意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对卷烟总量实行严格控制的同时,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安排生产。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生产情况,国家局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在省际之间及时对卷烟计划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在烟叶收购价格的制定上,1993年,国家局与国家计划部门协调,把过去全国统一定价改为根据产区和烟叶品质分区定价,更好地体现了烟叶的市场价值。

在卷烟零售价格方面,行业逐步采取了由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主要品牌的计税基价、由企业自行确定零售价格、全国卷烟零售价格基本上全面放开的做法。

这些改革增加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初步发挥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为了不断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适应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1998年1月,国家局公布《1998~2000年烟草行业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了烟草行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确立市场竞争主体 整合烟草市场资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加快,开放市场的压力增大,推进经济运行方式改革,成为中国烟草行业的必然选择。

2000年前后,行业经济运行中多年积累的矛盾在打叶复烤企业身上集中暴露出来。对打叶复烤企业进行改革,成为中国烟草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先声。

在国家局的大力推动下,行业一方面尊重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法则,坚决关停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一方面积极推动打叶复烤企业改制。

关停丧失竞争优势的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优化了打叶复烤企业的生存环境,基本实现了打叶复烤企业的合理布局;推动企业改制,让打叶复烤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增强了企业内部活力。

在推进打叶复烤企业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行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启动了。

2003年,行业拉开了省级工商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到2004年底,规划中的16家省级中烟工业公司成功组建,工业企业被推到市场竞争第一线,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县级公司法人资格的取消和地市级公司市场营销主体地位的确立,畅通了卷烟工业企业参与竞争的“赛道”。截至2007年末,全行业累计取消1680家县级公司的法人资格。在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的同时,省级公司逐步退出市场经营,地市级公司成为市场营销主体,行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集中和合理流动,促进了市场统一。

市场竞争主体和市场营销主体的确立,为烟草行业内部的适度竞争创造了前提条件。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优化烟草资源配置

市场竞争和营销主体的确立,为发挥市场机制搭好了“台子”,但是要想唱好一台适应市场需求的“活剧”,还要继续优化行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2005年4月,烟草行业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试点工作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订单供货”试点工作正式开始。此后两年间,“订单供货”试点从大连、深圳、杭州三市和浙江、山西、山东三省,扩大到全国36个重点城市。2008年,“订单供货”推向全国。

伴随“订单供货”从试点逐步走向推广,“订单供货”也加速向“订单生产”延伸。从运行模式来看,自下而上传导市场需求的“订单供货”、“订单生产”,是对过去自上而下货源计划分配模式的变革,改变了“我产什么,你卖什么”和“我卖什么,你买什么”的状况;从运行机制来看,“订单供货”运用市场原则规范销售企业与零售客户之间交易关系、规范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使需求传导和生产响应得以顺利进行。

在“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逐步延伸、卷烟资源和市场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同时,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提上烟草行业市场取向改革的日程。2008年初,国家局把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列为行业改革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2008年7月,在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国家局局长姜成康提出,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要重点研究卷烟工业企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生产、收购、复烤加工环节等问题。

如果说“订单供货”和“订单生产”找到了专卖体制下市场机制配置卷烟资源的有效途径,用市场手段理顺了工业生产、商业销售和消费三者之间的需求传

导和生产响应关系,那么,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则旨在找到专卖体制下市场机制配置烟叶资源的有效实现形式,用市场手段理顺烟叶种植、加工和工业应用三者之间的需求传导和生产响应关系,从而使行业经济运行的整个链条更加衔接和有序。

实践表明,从确立市场主体、打造统一而公平的市场,到革新烟草资源在行业内的流通形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探索市场机制在专卖体制内的有效实现形式,国家局稳步推进的这一项项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是中国烟草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减害降焦:责任与使命所在

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系列述评之八

作者:于立坤来源:东方烟草网

2008年9月,东方烟草报发布了一则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通报了2008年上半年卷烟产品质量监督市场抽查情况。抽查结果显示,产品总体合格率为99%以上,实测焦油量平均值为12.8毫克/支。

这则短短的消息,连接着中国烟草的过去和未来。

回顾过去,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无嘴卷烟焦油量加权平均值高达30毫克/支。展望未来,国家局要求到2010年全国卷烟焦油量以及一、二类卷烟品牌焦油量加权平均值达到12毫克/支以下。

这些数据表明,三十年来,我国烟草行业的减害降焦工作卓有成效,并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减害降焦 不懈探索

科学研究表明,降低卷烟焦油释放量,可以同步降低卷烟有害成分释放量。

我国烟草行业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的降焦行动始于1983年。

改革开放以后,顺应世界潮流,烟草行业提出卷烟降焦减害的目标,烤烟生产的科技力度加大,卷烟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卷烟焦油量也相应降低。

1999年初,国家局在青岛召开了“低焦油、混合型卷烟产品开发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了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开发工作。

2000年,国家局首次提出焦油限量要求。

2003年,国家局把“降焦减害”工作列为行业的工作重点。

2004年1月9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调整卷烟焦油限量要求的通知》规定:2004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盒标焦油量高于15毫克/支的卷烟不得进入销售市场。

2005年,国家局修订了《卷烟》系列国家标准,规定了卷烟焦油释放量的上限,加强了对卷烟焦油释放量的控制。

2006年6月,国家局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减害降焦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减害降焦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明确了卷烟焦油释放量的分阶段目标、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

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卷烟焦油释放量已从1995年的20毫克/支左右下降到2005年的13.5毫克/支,2006年进一步下降到13.2毫克/支,今年已经下降到12.8毫克/支。

全力以赴 成就斐然

一般来说,焦油降低必然导致烟气浓度和香气量的减少,减害技术也会对卷烟感官品质和抽吸风格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5年来,行业集中力量,紧紧围绕减害降焦工作,系统地安排、组织了针对减害降焦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项目,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比如:在高透气度卷烟纸、加长滤嘴、新型滤嘴、叶组配方研究、膨胀烟(梗)丝和造纸法再造烟叶开发与应用、加香加料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卷烟综合降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这些工作,我国卷烟产品在焦油释放量稳步降低的同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感官品质。在这个过程中,行业陆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低焦油的代表品牌。

减害之路 任重道远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以“美式卷烟”为主导的三次技术革命尽管在降低焦油含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明,减害不能仅仅依赖于降焦。

发展中式卷烟品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减少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而这恰恰是外烟“降焦减害”技术的“软肋”。

中式卷烟的低害技术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减害技术方面要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深入对“减害”技术的机理研究,走“烟草”与中国传统医药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二是“中式减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降焦”,它强调“降焦”是手段,减害才是最终目的,中式减害是选择性、针对性地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它具备了民族性、创新性、科技性、有效性所构成的核心竞争力。

减害降焦是烟草行业的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通过政策推动与科研项目拉动等途径,集中科技力量,开展系统的深层次研究,掌握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形成机理、转移行为、影响因素等,构建减害降焦技术体系,形成一组原创性的减害降焦技术,发展我国具有独特优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减害技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明天,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中式减害”以及支撑其概念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是整个行业在打造“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问题上的重要支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