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117

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117
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117

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117

实验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与要求;

2掌握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与评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体内的营养讲求平衡,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2用高胆固醇和脂类饲料喂养动物可形成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再给予动物受试样品或同时给予受试样品,可检测受试样品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可判定受试样品对脂质的吸收、脂蛋白的形成、脂质的降解或排泄产生的影响。

3同时选择高血脂人群,在不影响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观察受试样品对患者的辅助作用。通过动物实验结果和人体试食试验结果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解剖器械;

(2)台式水银血压计;

(3) 721分光光度计;

(4)自动生化分析仪;

(5)血球计数仪;

(6)心电图机;

(7) B超;

(8) X线机;

(9)尿液分析仪;

(10)大便常规分析仪。

2试剂

(1)胆固醇;

(2)胆盐;

(3)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试剂盒;(4)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

(5)高密度脂蛋白HDL C测定试剂盒。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动物实验

(1)样品处理与给予方式

①对于水溶性样品,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对于脂溶性样品,用调和油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

②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③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④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缩。浓缩的倍数依具体实验要求而定。

⑤对于以冲泡形式饮用的受试样品(如袋泡剂),可使用该受试样品的水提取物进行功能实验,提取的方式应与产品推荐饮用的方式相同。如产品无特殊推荐饮用方式,则采用下述提取的条件:常压,温度80~90℃,时间30~60min,水量为受试样品体积的10倍以上,提取2次,将其合并浓缩至所需浓度。

⑥必须经口给予受试样品,首选灌胃。如无法灌胃则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中,计算受试样品的

给予量。

⑦以载体和功效成分(或原料)组成的受试样品,当载体本身可能具有相同功能时,应将该载体作为对照。

(2)动物选择及饲料配制

①健康成年雄性大鼠(150~200g),推荐用Wistar或SD种大鼠,每组8~12只。

②高脂饲料配方: 78.8%基础饲料、1%胆固醇、10%蛋黄粉和10%猪油、0.2%胆盐。

(3)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高脂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5倍为其中一个剂量组,另设2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预防性给受试样品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治疗性给受试样品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120天。所有试验动物均自由摄食、摄水。给予受试物的灌胃体积为10ml/kg·BW。

(4)脂代谢紊乱模型法——预防性给受试样品:在实验环境下大鼠喂饲基础饲料观察5~10天,然后取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进行随机

分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样品,定期称量体重,于实验结束禁食16h,测血清TC: TG: HDL C水平。

(5)脂代谢紊乱模型法——治疗性给受试样品:在实验环境下大鼠喂饲基础饲料观察5~10天,然后取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自正式实验开始各组动物换用高脂饲料喂饲7~10天,取尾血,再测定血清TC、TG、HDL C水平,与喂饲高脂饲料前比以确定是否已形成高脂血症模型。再根据TC水平,进行随机分组,受试样品经口灌胃,高脂对照组给同体积的溶剂,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并定期称量体重,于实验结束禁食16h,测定血清TC、TG、HDL C 水平。

(6)观察指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人体试食试验

(1)受试者纳入标准:单纯血脂异常的人群,保持平常饮食,半年内采血2次,如两次血清总胆固醇(TC)均为≥5.2mmol/L或血清甘油三酯(TG)≥1.65mmol/L,均可作为备选对象,在参

考动物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相应指标异常者为受试对象。

受试者最好为非住院的高血脂症患者,自愿参加试验。受试期间保持平日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空腹取血测定各项指标。

(2)排除受试者标准

①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

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保健食品过敏者。

③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精神病患者。

④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断者。

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食用受试样品,无法判定功效或资料不全影响功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3)受试样品的剂量和使用方法:根据受试样品推荐量和推荐方法确定。

(4)试验设计及分组要求: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根据随机盲法的要求进行分组。按受试者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尽可能考虑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年龄、性别、饮食等,进行均衡性检验,以保证组间的可比性。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6: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 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 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 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 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1.2 观察指标 1.2.1 体重 1.2.2 血清总胆固醇 1.2.3 血清甘油三酯 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人体试食试验 1.3.1 血清总胆固醇 1.3.2 血清甘油三酯 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3.1.1 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

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3)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1.2 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 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差异无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并且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 指标判定标准: 有效:TC 降低>10%;TG 降低>15%;HDL-C 上升>0.104mmol/L。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3.2.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3 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沙芥降血脂作用实验研究

沙芥降血脂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作者:张帆王英候淑慧谢竞芳 【摘要】目的:观察沙芥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按大鼠体重将81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定为空白组(10只饲喂普通饲料),其余71只为高脂组(饲喂高脂饲料),4周后对已形成高脂血症模型的大鼠,随机分成5组(沙芥高、中、低剂量组,血脂康、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并每天分别给予大鼠高中低剂量的沙芥、血脂康,1次/d灌胃,高脂组及空白组每天灌胃以等量蒸馏水。5周后断头取血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水平。结果:高脂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LDL浓度显著高于高、中剂量沙芥组、血脂康组及空白组,高、中剂量沙芥组和血脂康组又高于空白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TG)空白组、高脂组、血脂康组、高、中、低3个剂量沙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咼密度脂蛋白(HDL)浓度咼脂组显著咼于咼、中、低剂量沙芥组、血脂康组、空白组;高、中剂量沙芥组血清TC TG 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血脂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芥与血脂康比较具有相似的降低血清TC LDL的作用。 【关键词】沙芥;高脂血症;降血脂

沙芥生长于我国半固定与流动沙地上,为2年生草本植物[1],其生长环境要求低、根系粗壮发达,可有力阻挡沙子的流动,是流动、半流动沙丘的固沙植物,素有“治沙先锋”之称[2],现已被驯化人工种植,产地群众用其嫩叶作蔬菜,称其为“富贵菜”,民间传说其有减肥功能。本研究欲通过动物实验探究沙芥有无降脂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在6月初沙芥刚长至3?5个叶时,将沙芥连根采 回,摘去根只保留鲜嫩的茎和叶,洗净控干,先用蒸馏水150 mL作稀释剂将少部分沙芥打出汁,以这部分打出的汁作稀释剂将全部沙芥打成汁,将4 510 g沙芥打汁3 280 mL,剩余残渣1 280 g,最终形成浓度为96 %的沙芥汁,将此浓度作为高浓度沙芥汁,然后以此浓度稀释为中浓度75 %、低浓度60 %的沙芥,放入4 C冰箱保存。 1.2实验动物及方法由内蒙古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批号为XCXK蒙)2002-0001的Wistar雄性大鼠81只,体重180?210 g。本实验共进行了9周,分为两期,前4周为造模期,后5周为实验期。 造模期:按大鼠体重随机分为2组,1组定为空白组(10只),其余71只为高脂组,两组大鼠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2 , P0.05),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实验期:4周后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形成,将饲喂高脂饲料的71只大鼠进行随机分为:沙芥高(2.8 g/kg ? d)、中(2.2 g/kg ? d)、低(1.8 g/kg ? d)剂量各17只,阳性对照组(血脂康0.3g/kg ? d)、高脂对照组各10只。

降血脂功能因子

降血脂功能因子 一、功能释义 1、什么是血脂 血脂为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 血浆中的脂类均不溶于水,须和不同的载脂蛋白结合成为亲水性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转动,因此,血浆脂蛋白是血脂的存在形式。 2、关于“有助于降血脂” 凡能改善高脂血症,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产品,就可以申报“有助于降血脂”功能。 人体血液中含有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它们起着调节血脂水平的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可将胆固醇由血管运至肝脏及其它地方进行代谢,降低血脂水平,而低密度脂蛋白则相反。 二、有助于降血脂功能因子 (一)保健油脂类 1、亚油酸类 亚油酸可以与胆固醇结合成酯,然后降解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可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 2、多不饱和脂肪酸类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三价不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DHA、EPA,其中DHA和EPA是由α-亚麻酸转化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并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助于调节血脂含量。 3、卵磷脂 卵磷脂及其水解产物胆碱对脂肪有亲和力和乳化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的代谢,使其排出体外,防止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堆积。 (二)维生素 1、VE 作为体内的抗氧化剂,可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和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Β-脂蛋白及其比例; 2、VC 可在体内将胆固醇转变为能溶于水的硫酸盐而增加其排泄,VC还参与肝脏

胆固醇的羟化作用,形成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 3、VB3 能有效地分解脂肪,也可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4、VB5 是辅酶的组成成分,它能抑制甘油三酯酶活性,从多方面降低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能促进肝脏脂肪的分解代谢和胆汁的分泌,从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三)矿物质 1、钙:帮助人体每天多排除6~13%的饱和脂肪酸,使血总胆固醇降低。 2、铬: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还可抑制胆固醇合成。 3、铜:有利于改善胆固醇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4、镁: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5、锰:改善脂质代谢,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6、硒:破坏血管壁损伤处聚集的胆固醇,使血管保持畅通,防止动脉硬化。 7、碘:可被甲状腺利用合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能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胆固醇的转化和排泄,降低胆固醇水平。 (四)其他 膳食纤维、抗氧化剂以及中草药等

降血脂功能食品的发展

降血脂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趋向于高糖高脂,从而导致高血脂患者急速增加。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的食品应运而生,并具有广阔市场。本文就高血脂产生的机制、危害以及 食品中降血脂的功能成分进行综述,并对降脂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字:降血脂功能食品功能因子 引言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近些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转变,高血脂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对高血脂的研究、预防、治疗也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而高血脂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采用药物医疗作用甚小。而膳食补充是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疗法。开发研究含有降低血脂活性成分的天然食物以及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各种辅助降血脂功能食品原料主要以传统中草药或提取物、普通食品浓缩物及新兴的多肽蛋白类为主。本文就针对高血脂的产生机制、降脂功能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降血脂功能食品研究的发展前景。 1高血脂产生机制及危害[1-3] 血脂,指血液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人体血浆中的脂质主要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B脂蛋白、磷脂和游离脂酸等。它们在血液中含量高低受到年龄、性别、饮食成分、脂质代谢功能、遗传因素、精神活动和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动态平衡。肠道吸收的外源性脂类、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脂类及脂肪组织贮存、脂肪动员都需经过血液,故血脂水平可反映全身脂类代谢的状况。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血脂可由动脉内膜渗入动脉壁,再由动脉外膜的淋巴管排出,人体脂质的合成与分解保持动态平衡;由于饮食(高脂、高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食品过量等)、疾病(肥胖病、糖尿病等)、激素等因素则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将胆固醇及其酯高于220~230mg%(正常为110~220mg%) 、甘油三酯高于130~150%mg(正常为20~110mg%)称为高血脂症,实为高脂蛋白症,即LDL(运输Ch)和VLDL(运送内源性TG)浓度过高。而HDL因可摄取肝外组织Ch,运送至肝脏,由肝脏代谢排除,被称为“胆固醇清道夫”。 高血脂及脂质代谢障碍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指主动脉、中等动脉(如脑、肾、冠状动脉)内膜的脂类、碳水化合物及血液成分沉积坏死形成粥瘤,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钙化和硬化,形成血栓而致管腔闭塞。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此外,高血脂也可加重高血压,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壁变薄而容易破裂,为此,高血脂也是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 2辅助降血脂主要食品原料及其原理 2.1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能与肠内胆固醇类相结合,从而妨碍固醇类的再吸收,并促进肠内胆固醇排出体外。经研究表明,饮食中大豆蛋白的摄入对血脂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大豆蛋白部分或

中药的降血脂原理

1 高血脂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目前,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中医采用天然药食两用药材研制成的降脂中药,因其具有降脂作用确切,毒副作用小,材料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等优势,近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就中医认识来讲,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为形体多肥胖,头晕头重,胸脘痞闷,肢麻沉重,苔白腻,脉弦滑。中医无高脂血症的病名,根据高脂血症产生的原因、致病特点和所致疾病,可以将其归纳到祖国医学中的痰浊、血瘀中去,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了高脂血症与痰浊、血瘀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中医认为脾为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又可运化水湿,调节人体的津液代谢,此外,中认为高脂血症患者多以肝肾阴亏多见,阴虚则肝热,易致气滞痰凝,这也是高脂血症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降血脂中药的种类 降脂中药药效研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几十种。从效果看,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胆固醇。①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蒲黄、泽泻、人参、五加皮、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②降甘油三醋为主的中药:大黄、绞股蓝、何首乌、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冬虫夏草、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大蒜、姜黄、虎杖、决明子、马齿苋、月见草等。 3 中药降血脂作用机制 3.1 抑制胆固醇吸收。三萜类化合物中药,如泽泻能影响脂肪分解,

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而起到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含甾醇类植物与动物性固醇的化学本质一样,如豆类、蒲黄、海藻等多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在肠道中可与动物性固醇竞争,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能促进肠蠕动,导致轻泻,如大黄、决明子、何首乌等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另外,中药中所含的纤维素、琼脂、果胶等都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3.2 促进胆固醇排泄。胆固醇被脂蛋白转运到肝脏后,90%转化为胆汁酸,排入肠道,经肝肠循环,其中大部分被重吸收,只有小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疏肝利胆的中药如柴胡、茵陈、姜黄、黄连、枳壳、蒲黄等均有促进胆汁排泄的功能,从而降低血脂。 3.3 调整血脂代谢。如蜂王浆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促进胆固醇的转化和清除;人参对人体许多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调节多种细胞中cAMP (环磷酸腺苷)的含量,cAMP可促进脂类分解代谢,减少脂质在血管壁内沉积;灵芝则通过抑制脂质的结合转化作用而使血脂降低;其他如冬虫夏草、女贞子、山楂等补益中药,均可调整血脂代谢而降血脂。 4.地龙降血脂的原理。 4.1溶解新鲜及陈旧性血栓:血栓是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堵在脑部导致脑梗,堵在心脏,导致心梗、心绞痛。活性地龙蛋白富含纤溶酶、纤溶 酶原激活物和胶原酶,不仅能溶解新鲜血栓,还能溶解陈旧性血栓,对心 脑血管病的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意义重大。DxU6MCW。ieetIEH。qZPKzGL。 4.2改善全身微循环:活性地龙蛋白能溶解微血管内的微栓,让硬化的微血管恢复弹性,从而解除微血管的堵塞、扭曲变形情况,改善微循环;VA7AZzi。3gZcfx5。wqSR3mS。

保健品-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3: 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分为方案一(胰岛损伤高血糖模型)和方案二(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两种 1.1.1 方案一(胰岛损伤高血糖模型) 1.1.1.1 体重 1.1.1.2 空腹血糖 1.1.1.3 糖耐量 1.1.2 方案二(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模型) 1.1. 2.1 体重 1.1. 2.2 空腹血糖 1.1. 2.3 糖耐量 1.1. 2.4 胰岛素 1.1. 2.5 总胆固醇 1.1. 2.6 甘油三酯 1.2 人体试食试验 1.2.1 空腹血糖 1.2.2 餐后2小时血糖 1.2.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或糖化血清蛋白 1.2.4 总胆固醇 1.2.5 甘油三酯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作用原理不同,方案一和方案二动物模型任选其一进行动物实验。 2.3 除对高血糖模型动物进行所列指标的检测外,应进行受试样品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影响的观察。 2.4 人体试食试验应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2.5 应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 2.6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方案一: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方案二:空腹血糖和糖耐量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升高,且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四项指标均无明显升高,且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两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对机体健康无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作用。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征求意见稿) 保健食品评价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 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 1.1.1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 1.1.2 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 1.1.3 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1.2 观察指标 1.2.1 体重 1.2.2 血清总胆固醇 1.2.3 血清甘油三酯 1.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人体试食试验 1.3.1 血清总胆固醇 1.3.2 血清甘油三酯 1.3.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3.1.1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

0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保健食品功能评价规范 第一部分功能学评价程序 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2、本程序适用于评价保健食品的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祛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粘膜有辅助保护功能。 3、本程序规定了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人体试食试验规程。 二、保健食品功能评价的基本要求 1 对受试样品的要求 1.1应提供受试样品的原料组成或/和尽可能提供受试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有关资料。 1.2 受试样品必须是规格化的定型产品,即符合既定的配方、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1.3 提供受试样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资料以及卫生学检验报告,受试样品必须是已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确认为安全的食品。功能学评价的样品与毒理学评价、卫生学检验的样品必须为同一批次(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学评价实验周期超过受试样品保质期的除外)。 1.4 应提供功效成分或特征成分、营养成分的名称及含量。 1.5 如需提供受试样品违禁药物检测报告时,应提交与功能学实验同一批次样品的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2 对实验动物的要求 2.1 根据各项实验的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动物。常用大鼠和小鼠,品系不限,推荐使用近交系动物。 2.2 动物的性别、年龄依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实验动物的数量要求为小鼠每组10-15只(单一性别),大鼠每组8-12只(单一性别)。 2.3 动物应符合国家对实验动物的有关规定。 3 对给受试样品剂量及时间的要求 3.1 各种动物实验至少应设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剂量选择应合理,尽可能找出最低有效剂量。在3个剂量组中,其中一个剂量应相当于人体推荐摄入量(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量)的5倍(大鼠)或10倍(小鼠),且最高剂量不得超过人体推荐摄入量的30倍(特殊情况除外),受试样品的功能实验剂量必须在毒理学评价确定的安全剂量范围之内。 3.2 给受试样品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30天。当给予受试样品的时间已达30天而实验结果仍为阴性时,则可终止实验。 4 对受试样品处理的要求 4.1 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4.2 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4.3 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

辅助降血糖保健品

2015年辅助降血糖保健品行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Special Statenent特别声明 本报告由华经视点独家撰写并出版发行,报告版权归华经视点所有。本报告是华经视点专家、分析师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华经视点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研究报告,请直接联系本网站客服人员(8610-56188812 56188813),以便获得全程优质完善服务。 华经视点是中国拥有研究人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咨询机构(欢迎客户上门考察),公司长期跟踪各大行业最新动态、资讯,并且每日发表独家观点。 目前华经视点业务范围主要覆盖市场研究报告、投资咨询报告、行业研究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征信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IPO上市咨询等领域,同时也为个阶层人士提供论文、报告等指导服务,是一家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信息研究咨询服务机构。 Report Description报告描述 本研究报告由华经视点公司领衔撰写。报告以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业的现状,行业运行数据,行业供需,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经营分析,行业产业链进行分析,对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预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在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通过最深入的数据挖掘,从多个角度去评估企业市场地位,准确挖掘企业的成长性,为企业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报告还对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Report Directory报告目录 第一章辅助降血糖保健品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辅助降血糖保健品行业概述 一、辅助降血糖保健品的定义 二、辅助降血糖保健品的特性 第二节辅助降血糖保健品的主要特点及分类

几个降血脂的偏方

几个降血脂的偏方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 1、玉米: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物质以及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它们均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2、燕麦: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燕麦中含有皂甙素。它们均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3、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4、洋葱:其降血脂效能与其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属于配糖体,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含前列腺素A,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具有促进血凝块溶解,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外周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中老

年人多吃洋葱,可以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5、大蒜:大蒜的降脂效能与大蒜内所含物质--蒜素有关。大蒜的这一有效成份有抗菌、抗肿瘤特性,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和血脂等。 具有舒张血管,化解血小板过度聚集的功效,并有阻止胆固醇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作用。有报告指出,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以及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后,血压会降低10%,血清总胆固醇会降低8%~10%。如果每人每天吃一头大蒜,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6、杏仁:杏仁不含胆固醇,仅含7%的饱和脂脂酸。高血脂病人病天吃30g杏仁,可替代含高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7、菊花:有降低血脂功效和较平稳的降血压作用。老年人在绿茶中掺杂一点菊花,对心血管有很好保健作用。?

第6章 降血脂功能性食品

?第六章降血脂地功能性食品 ?一、脂类地生理功能 血脂包括脂肪和类脂,类脂是磷脂、糖脂和固醇地总称. ①脂肪是主要地能量来源,是糖和蛋白质地二倍. ②磷脂、糖脂和胆固醇是细胞膜地成分. ③磷脂中地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促进脂肪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防止脂肪肝. ④磷脂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地沉积,预防心血管疾病. ⑤脑和神经都需有磷脂和糖脂. ⑥固醇是体内合成激素地必需物质. ⑦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肪一起才能在肠道被吸收. ⑧皮下脂肪层有保温作用.“谈脂色变”是不对地,关键是控制血脂不要过高. ?复习类脂:是生物体内类似油脂地物质,在细胞地生命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复习磷脂地生理功能: ①调整生物膜地形态和功能.生物膜受到自由基地损伤时磷脂可修复被损伤地生物膜. ②促进神经传导,提高大脑活力,增强智力.人脑地200亿个神经细胞依靠乙酰胆碱来传递信息.食物中地磷脂被机体消化吸收后释放出胆碱,随血液循环系统送至大脑,与醋酸结合生成乙酰胆碱. ③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磷脂中地胆碱对脂肪有亲合力,促进脂肪以磷脂形式由肝脏通过血液输送出去,防止脂肪在肝脏中地积聚. ④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磷脂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地沉积并清除沉积物,预防心血管疾病. ?二、高脂血症地概念 ?血浆中地脂类(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地脂类,包括甘油三酯(TG)、磷脂(PL)、胆固醇酯、胆固醇(CH)以及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为总胆固醇(TC).除游离脂肪酸直接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输外,其余地脂类均与载脂蛋白结合,形成水溶性地脂蛋白转运.(血液由血浆和悬浮其中地血细胞组成.) ?血浆脂蛋白:指人血浆中地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补充:胆固醇 18世纪人们从胆石中发现,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地物质命名为胆固醇,分两类: 高密度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称之为“好胆固醇”. 低密度胆固醇:偏高时冠心病地危险性就会增加,称之“坏胆固醇”. 高胆固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中风.但长期素食、偏食导致低胆固醇血症对身体造成极大地危害,因为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地重要原料,更是构成细胞膜地主要成分,保持细胞膜地稳定性,胆固醇水平过低细胞膜地稳定性减弱,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易破裂出血,造成脑出血. 利用密度离心法可将脂蛋白分为以下四类: 乳糜微粒(CM):颗粒最大,约500nm,脂类含量高达98%,蛋白质含量少于2%,密度极低,运输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类占85%-90%,在肝脏中生成,运输到全身组织后被分解为三酰甘油、脱辅基蛋白和磷脂,最后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把胆固醇运输到组织,经过一系列复杂地过程与受体结合并被细胞吞食.高密度脂蛋白(HDL):在肝脏中生成,负责清除细胞膜上过量地胆固醇.

浅谈几种天然降糖食品及降糖保健食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谈几种天然降糖食品及降糖保健食品 作者:代永刚, 南喜平, 吴琼, 王署文 作者单位:代永刚,南喜平,王署文(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公主岭,136100), 吴琼(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州,510640) 刊名: 中国食物与营养 英文刊名: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年,卷(期):2006,(11)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5条) 1.Shrabana Chakrabarti;Tuhin kanti Biswas;Begum Rokeya Advanced studies on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of Caesalpinia bonducella F in type 1 and 2 diabetes in Long Evans rats 2003(1) 2.Rao V V;Dwivedi S K;Swarup D Hypoglycemic effect of Caesalpinia bonducella in rabbits 1994 3.何执中;何执静;冯胜华银耳多糖等配基修饰对胰岛素降血糖活性的影响 1997(04) 4.姜瑞芝;高其品银耳多糖的纯化、结构与其降血糖活性部位的研究 1995(02) 5.薛惟建;鞠彪;王淑如银耳多糖和木耳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高血糖的防治作用 1989(03) 6.姜秀莲;洪铁;金春花银耳多糖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1995(02) 7.杜先锋;宛晓春野生葛根的组成成分及葛根降糖食品的研制[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2(02) 8.山东农业大学降糖发酵功能食品[期刊论文]-技术与市场(上半月) 2001(03) 9.蒋时红;苗三明;王雪萍南梅降糖液对高血糖大鼠模型的影响 1998(01) 10.苗明三;赵坤珠;张宾降糖营养粉药效学研究 2002 11.刘健降糖神糊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2003 12.索有瑞;李天才红珍珠降糖胶囊的开发研究[期刊论文]-青海科技 2001(01) 13.章容华;王芳;徐彩菊海麦素降糖作用观察[期刊论文]-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04) 14.F M El-Demerdash;M I Yousef;N I Abou El-Naga ochemical study on the hypoglycemic effects of onion and garlic i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rats 2005(1) 15.田学森豆渣纤维的提取及临床降糖实验观察[期刊论文]-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3(3)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龚正华.黄世杰.张中启.袁莉.龚晓霞.沈伽弟.李玉凤.宫泽辉罗格列酮钠在2种糖尿病动物模型上的降糖作用-中国新药杂志2004,13(8) 目的:评价罗格列酮钠在2种糖尿病动物模型上的降糖作用.方法:四氧嘧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灌胃给予罗格列酮钠(3,6,12μmol·kg-1)和马来酸罗格列酮(6,12μmol·kg-1),qd,连续14d后,测定血清葡萄糖含量及葡萄糖耐受量.遗传性黄色KKay糖尿病小鼠灌胃给予罗格列酮钠(10,30μmol·kg-1),qd,连续6周后,测定胰岛素耐量.血清葡萄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在四氧嘧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上,罗格列酮钠3,6μmol·kg-1组和马来酸罗格列酮6,12μmol·kg-1组的空腹血清葡萄糖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钠3μmol·kg-1与马来酸罗格列酮6μmol·kg-1组的葡萄糖耐量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较模型对照组分别下降38%和31%.在遗传性黄色KKay糖尿病小鼠模型上,罗格列酮钠10μmol·kg-1组有显著的胰岛素增敏作用,而30μmol·kg-1组未见效果.结论:罗格列酮钠在四氧嘧啶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和遗传性黄色KKay糖尿病小鼠上,均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与马来酸罗格列酮的降糖作用相当. 2.期刊论文李静华.赵玉堂.郭玉成.李晓军.庞宗然桂枝汤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23(2) 桂枝汤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尚未见报道,但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茯苓丸等以桂枝为主要组成的方剂对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具有一定作用[1.2].本文初步探讨了桂枝汤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 3.学位论文李毅联麦氧钒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研究2004 糖尿病是近年来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治疗糖尿病的用药主要有磺酰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近年来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奈等新型药物上市,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但以上各类口服降糖药均有许多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近年来,钒化合物的降糖作用日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以4价、5价的形式存在,人体内的含量约为25mg,骨骼肌、肾脏、肝脏是钒的主要储库,其生物学功能比较复杂,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心血管、肾脏、钠钾泵以及代谢均有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亦证明钒化合物如原钒酸钠、硫酸氧钒等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可促进糖原合成,增加肌肉、脂肪等胰岛素敏感的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处理,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并可能对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综合征产生有益的作用。但对联麦氧钒的降糖作用研究少见报道。

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117

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117

实验三十五辅助降血脂功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悉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与要求; 2掌握辅助降血脂功能检验与评价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体内的营养讲求平衡,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2用高胆固醇和脂类饲料喂养动物可形成脂代谢紊乱动物模型,再给予动物受试样品或同时给予受试样品,可检测受试样品对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可判定受试样品对脂质的吸收、脂蛋白的形成、脂质的降解或排泄产生的影响。 3同时选择高血脂人群,在不影响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观察受试样品对患者的辅助作用。通过动物实验结果和人体试食试验结果来判断样品是否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解剖器械; (2)台式水银血压计; (3) 721分光光度计; (4)自动生化分析仪; (5)血球计数仪; (6)心电图机; (7) B超; (8) X线机; (9)尿液分析仪; (10)大便常规分析仪。 2试剂 (1)胆固醇; (2)胆盐; (3)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试剂盒;(4)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 (5)高密度脂蛋白HDL C测定试剂盒。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动物实验 (1)样品处理与给予方式 ①对于水溶性样品,用蒸馏水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对于脂溶性样品,用调和油配制成溶液或悬浮液灌胃给予动物。

②受试样品推荐量较大,超过实验动物的灌胃量、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的承受量等情况时,可适当减少受试样品中的非功效成分的含量。 ③对于含乙醇的受试样品,原则上应使用其定型的产品进行功能实验,其三个剂量组的乙醇含量与定型产品相同。如受试样品的推荐量较大,超过动物最大灌胃量时,允许将其进行浓缩,但最终的浓缩液体应恢复原乙醇含量。如乙醇含量超过15%,允许将其含量降至15%。调整受试样品乙醇含量应使用原产品的酒基。 ④液体受试样品需要浓缩时,应尽可能选择不破坏其功效成分的方法。一般可选择60~70℃减压进行浓缩。浓缩的倍数依具体实验要求而定。 ⑤对于以冲泡形式饮用的受试样品(如袋泡剂),可使用该受试样品的水提取物进行功能实验,提取的方式应与产品推荐饮用的方式相同。如产品无特殊推荐饮用方式,则采用下述提取的条件:常压,温度80~90℃,时间30~60min,水量为受试样品体积的10倍以上,提取2次,将其合并浓缩至所需浓度。 ⑥必须经口给予受试样品,首选灌胃。如无法灌胃则加入饮水或掺入饲料中,计算受试样品的

保健食品的原理功能和评价

有助于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指标的变化 1征求意见稿评价指标的变化 1.1原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主要指标: 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2现有助于降血脂功能保健食品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指标: 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现指标比原指标多了一个指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添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原因 2.1 综述 血脂高于正常的上限称为高脂血症。血浆中的脂类几乎都是与蛋白质结合运输的,即脂蛋白被看成是脂类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单位。因而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均能反映脂代谢紊乱的状况。脂蛋白的外层由亲水的载脂蛋白、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构成,脂蛋白核心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或胆固醇构成。甘油三酯主要构成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核心,胆固醇酯主要构成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核心。 血清总胆固醇(TC)是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指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携的胆固醇,是逆向转运的内源性胆固醇酯,将其运入肝脏,再清除出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含有人胆固醇总量的20%~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因为(HDL-C)可减少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2.2修改原因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的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第7版内科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一指标添加在降血脂功能评价指标中,实验设计更加的合理科学,提高判定标准。 3修改意见 3.1修改意见 基于现在的有助于降血脂功能保健食品评价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我认为应该再添加一种指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即我认为有助于降血脂功能保健食品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指标应该是: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3.2修改原因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如果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一指标添加在降血脂功能评价指标中,实验设计更合理,更科学,提高判定标准。

吃什么降血脂最好

吃什么降血脂最好 一、菌类:香菇及木耳 菇类主要有蘑菇、香菇、草菇、平菇等高等菌类食物,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富含天然维生素的健康食品,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特别是香菇,具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可防止脂质在动脉壁沉积,香菇素还有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可将香菇煎水代茶喝。 二、鱼类 鱼类所含的饱和脂肪极低,尤其是来自深海的冷水鱼类,(不能吃:鱿鱼,海蛎子,螃蟹等,不要吃内脏,比如鱼仔) 三、水果蔬菜 食用大量的水果、蔬菜、水溶性纤维有利于降低胆固醇。(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有豆子、枣、无花果、花椰菜、燕麦麸等。) 四、大蒜 大蒜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经常食用大蒜,能够对心血管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大蒜又被称为“药用植物中的黄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半颗蒜头(整颗更好),可帮助某些人降低10%的胆固醇,而且还能降低血压。

五、洋葱 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因此既能调节血脂,还有降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洋葱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并有降低血液粘度的功效,作用和药物阿司匹林颇类似。 六、茄子 茄子皮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有显著的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功能。维生素P还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改善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活血、通脉功能。此外,茄子中还含有大量的皂草甙,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因此,茄子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是理想的食物。 七、植物油 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尤以芝麻油、玉米油、花生油等为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