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四:植物生长、生殖、成熟衰老及逆境生理-参考答案

习题四:植物生长、生殖、成熟衰老及逆境生理-参考答案
习题四:植物生长、生殖、成熟衰老及逆境生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全能性: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光周期: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即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

3、生长大周期: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的生长曲线,这个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

4、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存在着一种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并且可以相互转化的光受体蛋白,具有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两种形式,其中Pfr 型具有生理活性,参与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生长发育。

5、光形态建成: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

6、光受体:是指植物体中存在的一些微量元素,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光信号,并把光信号放大使植物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7、抗逆性: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简称抗性。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8、冻害: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

9、临界暗期:昼夜周期中,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暗期长度或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暗期长度。

10、后熟:是指成熟种子离开母体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后才能完成生理成熟,而具备发芽的能力。

11、跃变型果实:指在成熟期出现呼吸跃变现象的果实,如:香蕉、苹果等。

12、衰老:是植物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成熟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自然地终止生命活动的一系列技能衰败过程。

13、自由基:带有未配对电子的离子、原子、分子以及集团的总称。根际自由基中是否含有氧,可将其分为氧自由基和非氧自由基。

14、交叉抗性: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

15、集体效应:在一定面积内,花粉数量越多,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越好的现象。

16、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胚胎发育、细胞及许多病理过程中,细胞遵循其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生理性希望过程。

17、活性氧:是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很强的含氧物质的总称。包括含氧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分子氧等。

18、逆境蛋白:由逆境因素如干旱、水涝、低温、病虫害等诱导植物体内形成的新蛋白质(酶)。

二、填空题

1、(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极性)

2、(增大;减小)

3、(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作为呼吸底物的糖分)

4、(长日植物;短日植物;日中性植物)

5、(旱;抗旱)

6、(Pr(红光吸收型);Pfr(远红光吸收型);Pfr(远红光吸收型))

7、(地上与地下的相关;顶芽与侧芽的相关;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关)

8、(向性;感性)

9、(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外植体)

10、(变长;早熟品种;变短;晚熟品种)

11、(无机离子;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

12、(种皮障碍;胚未发育完全;种子未完成后熟;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

13、(叶片;茎尖端生长点)

14、(增大;减少)

15、(适时灌溉;选用抗旱品种)

根据源库关系,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_____________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_______________的限制。(库容;供源)

16、(蛋白质;糖)

17、(无氧;>1;有氧;=1)

18、(ABA;ETH;IAA;CTK;GA)

19、(蛋白质;糖)

20、(测定原生质的着色能力;测定组织的还原能力;测定细胞中荧光物质的量)

21、(不饱和)

22、(高高)

23、(赤霉素脱落酸)

24、(增大减小)

25、(地上与地下的相关;顶芽与侧芽的相关;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相关)

26、(生长素)

27、(延迟;早熟;提前;晚熟;提前;晚熟;延迟;早熟)

28、(短日照;延长日照或者暗期间断)

29、(大气土壤生理)

30、(土壤;大气;生理)

31、(机械损伤)

32、(冷害冻害)

33、(下降)

34、(一部分转变为糖,用于供给结构物质的合成;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被钾、钙等中和形成有机酸盐)

三、出下列缩写符号的中文名称

1、Pr:红光吸收型

2、Pfr:远红光吸收型

3:R/T: 根冠比(注:RH:相对湿度)

4、CAT:过氧化氢酶

5、PCD:程序性细胞死亡

6、LDP:长日植物

7、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8、LOX:脂氧合酶

9、SDP:短日植物

10:POD: 过氧化物酶

四、填空题

1、植物体感受光周期诱导的光受体是()(C)

2、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理想昼夜温度条件是()(C)

3、植物适应干旱条件的形态特征之一是根/冠比()(A)

4、花粉中识别蛋白是()(A)

5、植物生长在下述哪种条件下根冠比最大()。(B)

6、光周期刺激的感受部位是:()(A)

7、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会()。(B)

8、种子成熟时最理想的温度条件是()。(C)

9、植物花粉萌发时,其内部生理变化主要是()(ABD)

10、越冬作物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A)

11、生长素可诱导细胞壁酸化,其原因是生长素激活了()(A)

12、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C)

13、花粉和柱头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B)

14、在果实呼吸聚变开始之前,果实内含量明显升高的植物激素是()(D)

15、以下关于植物光敏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B)

16、长日植物小麦的临界日长为9小时,短日植物大豆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现在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光周期处理,其结果是()。(A)

17、将北方的冬小麦引种至广东栽培,结果不能抽穗结实,主要原因是( )。(A)

18、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哪一种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B)

五、简答题

1、何为顶端优势?试举例说明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应用。

答:顶端优势是指顶端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生产上有时需要利用和保持顶端优势,如麻类、向日葵、烟草、玉米、高粱等作物以及用材树木,需控制侧芽生长,促使主茎强壮、挺直。有时则需要消除顶端优势,以促进分枝生长,如棉花打顶和整枝、瓜类摘蔓、果树修剪等可调节营养生长,合理分配养分;花卉打顶去蕾,可控制花的数量和大小;茶树栽培种弯下主枝可长出更多侧枝,从而增加茶叶产量;绿篱修剪可促进侧芽生长,而形成密集灌丛状;等等

2、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答:(1)人工春化,加速成花。如将萌动的冬小麦闷在罐中,放在0-5℃低温下40-50天,可用于春天补种冬小麦;在育种工作中利用春化处理,可以在一年中培育3-4代冬性作物,加速育种进程;冬小麦经低温处理后,可早熟5-10天,既可避免不良的气候的影响,又有利于后季作物的生长。

(2)指导引种。引种时应注意原产地的所处的纬度,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若将北方的品种引种到南方,就可能因当地温度较高而不能顺利通过春化阶段,使植物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结实,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3)控制花期。如低温处理可以使秋播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改为春播,当年开花;对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植物,可贮藏在高温下使不通过春化作用(如当归),或在春节种植前用高温处理以解除春化作用(如洋葱),可抑制开花,延长营养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3、什么是光周期?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

答:生长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植物在长期适应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变化,植物对白天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反应,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的光周期类型:

(1)长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临界值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冬小麦、黑麦、油菜、天仙子等。

(2)短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临界值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大豆、苍耳、菊花、美洲烟草等。

(3)日中性植物:只要其它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都能开花的植物。

如月季、黄瓜、番茄、向日葵等。

4、简述衰老过程中植物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的变化。

答:衰老是导致植物自然死亡的一系列恶化过程,也是植物器官或整株生命活动自然结束的衰退过程。它可以在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整株水平上发生。

(1)细胞结构的变化。

细胞衰老过程中,结构上有明显衰退,且有一定顺序。在叶细胞中,叶绿体破坏最早,其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核和质膜破坏较迟,衰老的过程以质膜的破坏而告终。

(2)生理生化的变化。:

①生活速率显著下降。

②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

③核酸含量下降。

④光合能力和呼吸速率下降。

⑤内含物的转移和再分配。

5、南麻北种有何利弊?为什么?

答:麻类是短日植物,南种北引可推迟开花,营养生长期长,使麻杆生长较长,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但因为北方地区较难满足短日作物麻类成花所需的短日条件,因而南麻北种会延迟开花,种子不能及时成熟。若在留种地采用苗期短日处理方法,可解决留种问题。

6、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向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生产上如何应用?

答:植物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在生长上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的根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质元素等,也能合成植物激素如CTK、ABA、GA等供地上部所用。而根所需要的糖类、维生素等则由地上部所提供。

地下部与地上部相互制约主要表现在对水分、营养等的竞争上,并从根冠比的变化可反应出来。如增加土壤中水分和氮素,根系出满足自身需要外,多余水分和氮素运输到地上部,促进其生长,根冠比变小。增加土壤磷素,因其有利于地上部光合产物的转运,则促进根系生长,根冠比变大。

农业生产中,通过对果树、花卉等的修剪或整枝去掉部分枝叶,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深中耕会引起植物部分断根,限制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系生长,使根冠比增加,最终达到高产的目的。

7、分析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关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答: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相互依赖协调的。营养器官生长为生殖器官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健壮的营养生长为成花诱导、芽的分化、授粉受精及子实生长奠定基础,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自然也不好。

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植株的众多代谢库,而且会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反过来促进物质代谢和转运,有利于光合及营养生长。

在生产上,应根据栽培目的,适当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获得高产稳产。如果树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替进行,更应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否则会出现大小年现象,一般可适当疏花、疏果、剪枝或施用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协调好营养生活中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保证果树年年丰产,避免大小年现象。

8、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破除休眠?

答: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皮障碍。不透气,不透水,对胚具有机械阻碍作用。

(2)胚未发育完全。有些种子,如银杏、人参等种子,虽然完全成熟,并已

脱离母体,但胚的生长和分化未完成,采收后胚尚需要吸收胚乳中的养

料,继续生长,达到发育完全方能萌发。

(3)种子未完成后熟。某些种子如苹果、桃等,胚的分化发育虽然已经完成,但生理上尚未成熟,经一段后熟期后,才能破除休眠。

(4)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有些植物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种子或果实内含有抑制物质。

破除休眠的方法:(1)机械破碎:对种皮过厚或紧实不透水的种子,可用碾擦破种皮,例如苜蓿种子。(2)低温湿沙层积法(沙藏法):对胚已长成或胚已经分化完成,但需要完成生理后熟的种子,如苹果、桃等。(3)晒种:小麦、棉花等种子,在播种前晒种或者35-40℃高温下经一段时间,可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4)化学药剂处理:可以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如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

处理10-30min,就能破除休眠,使其萌发。(5)冲洗过后,用0.5-1mg/L的GA

3

清水冲洗:如番茄、西瓜等种子,从果实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以除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抑制物而解除休眠。

9、作物适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哪些?

答:形态特征: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大,叶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

生理特征:细胞液的渗透势低,在缺水情况下气孔关闭较晚,光合作用不立即停止,酶的合成活动仍占优势。

10、植物抗逆性与细胞膜透性有何关系?测定细胞膜透性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答:植物细胞膜对维持细胞的微环境和正常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能力。当植物受到逆境影响时,细胞膜遭到破坏,膜透性增加,细胞内的电解质外渗,导致植物细胞浸提液电导率增大。膜透性的改变与逆境胁迫强度有关,也与植物抗逆性的强弱有关。常用的测定方法是电导率仪法。

六、论述题

1、请根据植物生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答:1)增加光合面积:合理密植;改善株型。

2)延长光合时间,补充人工光照,延长生育期。

浓度;

3)提高光合速率:增施有机肥料或深施碳酸氢铵等,增加田间CO

2

减缓逆境对光合的抑制,减轻午休现象;延缓早衰。

4)降低呼吸消耗:使用光呼吸抑制剂,降低光呼吸速率;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5)培育高产、优质品种。

等等

2、试述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答: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为无机肥料的施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化学的施用促使世界粮食残留剧增;植物激素的发现导致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普遍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在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理论指导下,植物生理学家与育种家相结合,开创培育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的确立…….。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影响到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食品加工贮藏和医药工业生产等方面。在改善农作物、蔬菜、水果的营养品质,并实现对谷物、菠菜、水果的长期保质和保鲜方面………

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协调才能达到栽培上的目的?

答: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相互依赖协调的。营养器官生长为生殖器官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健壮的营养生长为成花诱导、花芽分化、授粉受精及子实生长奠定基础,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自然也不会好。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植株的众多代谢库,而且会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反过来促进物质代谢和转运,有利于光合及营养生长。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液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营养生长过旺,枝叶徒长,营养大量消耗,必然影响生殖生长的各个环节,最终影响生殖生长。相反,生殖生长过旺,花果过多,往往消耗大量营养,就会抑制营养生长。

在生产上,应根据栽培目的,适当调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获得高产稳产。如果树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替进行,更应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否则会出现大小年现象。一般可适当疏花、疏果、剪枝或施用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保证果树年年丰产,避免大小年现象。

4、采用举例的方法说明植物在适度逆境胁迫下表现出的一些生理反应,并分别

说明其生理意义。

答:本题可以分别从多方面阐述:

1)ABA含量的增加,ABA诱导植物抗性的表达,诱导休眠、生长延缓及气孔关闭;

2)渗透调节物质的产生,降低细胞水势、防止水分流失,保持原生质与环境之间的水分平衡;增强结构蛋白的水合结构和稳定性,保护膜结构完整。

3)胁迫蛋白的产生,如热击蛋白、冷调蛋白、病程相关蛋白、盐逆境蛋白等。胁迫蛋白的产生往往增强植物的抗胁迫能力。

4)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如清除活性氧的酶类:SOD、POD、CAT等活性的变化,非酶类物质含量增加,用于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膜稳定性增强。

………

5、以肉质果实为例,论述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答:跃变型果实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出现呼吸跃变,成熟迅速,而非跃变型果实成熟较缓慢。果实成熟过程中表现出的生理生化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甜味增加:淀粉酶、转化酶、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淀粉转化为可

溶性葡萄糖、果糖、蔗糖等,使果实变甜。

2、酸味减少: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转变为糖,使果实的

酸味降低。有机酸的合成被抑制;部分酸转变成糖;部分酸作为呼

和水;部分酸与K+、Ca2+等阳离吸底物被用于呼吸消耗,分解为CO

2

子结合生成盐

3、涩味消失:单宁(多元酚类)等涩味物质被过氧化物酶氧化或凝结成

不溶性物质,使涩味消失。

4、香味产生:果实成熟时产生一些具香味的酯类或醛类挥发性物质,

使果实具有其特殊的香味。如苹果中含乙酸丁酯、乙酸乙酯;香蕉

中含有乙酸戊醋、甲酸甲酯;柑桔中含柠檬醛等。

5、果实变软:主要原因是细胞壁物质的降解。三个与细胞壁水解有关

的水解酶:果胶酯酶(P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E)。

6、色泽变艳:叶绿素分解,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合成积累增加,而

果皮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黄色和橙色;光促进花色素(红色)合成。

7、维生素含量增高:果实含有丰富的各类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C(抗

坏血酸)。

6、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有哪些?

提示:从水分生理、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方面论述。部分内容可参考论述题第1题。

7、根据你所学知识,谈谈植物生理学对你所学专业有何帮助?

略。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自由水:据离胶体颗粒或渗透调节物质远,不被吸附或受到别的吸附力很小而自由移动的水分。 束缚水:在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大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的不易自由移动的水分。 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活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进入线粒体,经过三羧酸循环等一系列物质转化,彻底氧化为水和CO2的循环过程。 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中,电子经过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伴随ATP合成酶催化,使ADP和磷酸合成A TP的过程。P/O:是指氧化磷酸化中每消耗1mol氧时所消耗的无机磷酸摩尔数之比,是代表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力的重要指标。 末端氧化酶:处于生物氧化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把电子传递给O2的酶。 代谢源:是制造或输出同化物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代谢库:是消耗或贮藏同化物质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乙烯ETH、细胞分裂素CTK. 植物生长物质: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化学物质。 乙烯的三重反应:是指含微量乙烯的气体中,豌豆黄化幼苗上胚轴伸长生长受到抑制,增粗生长受到促进和上胚轴进行横向生长、抑制伸长生长,促进横向生长,促进增粗生长。 偏向生长:上部生长>下部生长 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光周期现象:植物感受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临界夜长:短日照植物开花所需的最小暗期长度或长日照植物开花所需的最大暗器长度。 呼吸骤变:当呼吸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降低,然后突然升高,最后又下降现象。 休眠:成熟种子在合适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的现象。 衰老:细胞器官或整个植物生理功能衰退,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脱落: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 抗逆性:植物的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 避逆性:植物通过物理障碍或生理生化途径完全排除或部分排除逆境对植物体产生直接有害效应。 耐逆性:植物在不良环境中,通过代谢变化来阻止、降低甚至修复由逆境造成的伤害,从而保证生理活动。 逆境:对植物生存和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渗透调节:在胁迫条件下,植物通过积累物质,降低渗透势,而保持细胞压力势的作用。活性氧:化学物质活泼,氧化能力强的氧化代谢产物及含氧衍生物的总称。 交叉适应:植物处于一种逆境下,能提高植物对另外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与不良环境反应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叫做~ 单性结实:有些植物的胚珠不经受精子房仍能继续发育成没有种子的果实。 幼年期:任何处理都不能诱导开花的植物早期生长阶段。 花熟状态:植物能感受环境条件的刺激而诱导开花的生理状态。 脱春化作用:在春化作用完成前,把植物转移到较高温度下,春化被解除。 临界日长: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长或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长。 长日植物: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 日中性植物: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可以开花的植物。 花发育ABC模型:典型的花器官从外到内氛围花萼、花瓣、雄蕊和心皮4轮基本结构,控制其发育的同源异型基因划分为A、B、C三大组。 光形态建成:这种依赖光调节和控制的植物生长、分化和发育过程,称为植物的~ 光敏色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浅蓝色的色素

第八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Ⅱ 习题 一、名词解释 发育生长大周期光范型作用嫌光种子 生长极性光形态建成中光种子 分化植物的再生作用种子休眠光受体 组织培养生物钟细胞周期蓝光效应 外植体顶端优势后熟作用隐花色素 植物细胞全能性向性运动根冠比细胞克隆 脱分化感性运动温周期现象胚状体 再分化生长相关性需光种子人工种子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R/T AGR RGR UV - B NAR LAR 三、填空题 1.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2. 组织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植物材料表面消毒剂是()、()。 3. 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4. 在特定条件下,以分化的细胞重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这一过程称为()。 5. ()是细胞或器官的两个极端在生理上的差异。 6. 目前对温周期现象的解释认为,较低夜温能(),(),从而加速植物的生长和物质积累。 7. 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 / 冠比(),土壤中水分增加时,使根 / 冠比()。

8. 土壤中缺氮时,使根 / 冠比(),土壤中氮肥增加时,使根 / 冠比()。 9.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运动和()运动两大类。 10.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和()。 11. 按种子萌发吸水速度的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即()、()和()。死种子和休眠种子的吸水不出现()阶段。 12. 细胞周期可划分为()、()、()和()四个时期。 13. 非休眠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和()。有的种子还需要()。 14. 种子萌发时,贮藏的生物大分子经历()、()和()三个步骤的变化。 15. 大豆种子萌发时要求最低的吸水量为其干重的() % ,而小麦为() % ,水稻为() % 。 16.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即()、()、()。 17. 根系除主要供给地上部分()和()之外,还向地上部分输送()、()和()等。 18. IAA 和蔗糖的浓度影响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分化,增加 IAA 浓度,导致()形成,而增加蔗糖浓度则诱导()形成。 19. 植物向光性的作用光谱中最有效的光是()光,其光的接受体可能是()或()。 20. 促进莴苣种子(需光种子)萌发的有效光为(),而抑制其萌发的光为()。 21.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和()。 22. 种子休眠包括()休眠和()休眠。 23. 种子的后熟作用基本上可分为()后熟型和()后熟型。 24. 种子萌发对光的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种子,()种子和()种子。 25. 种子萌发时,植酸钙镁在植酸酶催化下水解产生(),同时释放出()、()和()。 26. 组织培养的用途很广,主要应用于()、()、()和()。 27. 植物生长的四大基本特性是()、()、()、和()。

《植物逆境生理学》课 程 论 文

《植物逆境生理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论植物的抗性生理综述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论植物的抗性生理综述 摘要:对植物产生伤害的环境成为逆境。逆境会伤害植物,严重时会导致死亡。逆境可分为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其中生物胁迫有病害等,非生物胁迫有寒冷,高温,干旱,盐渍等。有些植物不能适应这些不良环境,无法生存,有些植物却能适应这些环境,生存下去。这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叫做植物抗逆性。植物抗性生理是指逆境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以及植物对逆境的抵御抗性能力。本文将对植物的抗冷性,抗冻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抗病性等方面具体阐述植物的抗性生理,以利于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抗冷性 ; 抗冻性 ; 抗热性 ; 抗旱性 ; 抗病性 引言:抗性是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对逆境的适应形成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各地都有其特殊的环境,抗性生理与农林生产关系极为密切。我们研究植物的抗性生理,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保护森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植物的抗冷性 低温冷害是指零度以上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或死亡的现象。当植物受到冷胁迫后, 会发 生一系列形态及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植物的这种对低温冷害的忍受和适应的特性, 就是植物的抗冷性。[1]低温胁迫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 植物尤其是经济作物的抗冷性强弱直接影响作物产量。 1.1细胞膜系统与植物抗冷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是细胞乃至整个植物体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低温下植物细胞膜由液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 膜收缩; 温度逆境不可逆伤害的原初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系统类脂分子的相变上。大量研究证实, 膜系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或膜流动性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比例越大, 膜流动性越强, 植物的相变温度越低, 抗寒性越强。[2] 1.2植物的渗透调节与抗冷性 1.2.1脯氨酸植物在低温条件下,游离脯氨酸的大量积累被认为是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反应。脯氨酸具有溶解度高,在细胞内积累无毒性,水溶液水势较高等特点,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冷保护物质。植物在受到冷害时,游离脯氨酸可能是通过保护酶的空间结构,为生化反应提供足够的自由水及化学和生理活性物质,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1.2.2 可溶性糖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它的含量与植物的抗冷性密切相关。低温下植株中可溶性糖积累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和防脱水剂而起作用的,它们可降低细胞水势,增强持水力。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1)

2、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 3、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 ): 是指能够制造并输出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如绿色植物的功能叶,种子萌发期间的胚乳或子叶,春季萌发时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块根、块茎、种子等。 4、代谢库:接纳消耗或贮藏有机物质的组织或部位。又称代谢池 。 5、光合性能:是指植物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或生产能力。光合生产性能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是:光合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光合面积、光合性能与光合时间三项因素。农作物经济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经济产量=[(光合面积 X 光合能力 X 光合时间)— 消耗] X 经济系数 6、光合速率(photosynthetic rate ):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出O2的量。常用单位12--??h m mol μ,1 2--??s m mol μ 7、光和生产率(photosynthetic produce rate ):又称净同化率(NAR ),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产生的干物质质量。常用单位1 2--??d m g 8、氧化磷酸化:生物化学过程,是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供给ADP 与无机磷合成ATP 的偶联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9、质子泵:能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质子泵的驱动依赖于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质子泵在泵出氢离子时造成膜两侧的pH 梯度和电位梯度。 10、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即水分过多或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 。 11、呼吸跃变(climacteric ):当果实成熟到一定时期,其呼吸速率突然增高,最后又突然下降的现象。 12、种子活力:即种子的健壮度,是种子发芽和出苗率、幼苗生长的潜势、植株抗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总和,是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 13、种子生活力(viability ):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14、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15、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度值。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可以积累有机物质。 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低于阳生植物,C3植物低于C4植物。 16、同化力:ATP 和NADPH 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一方面这两者都能暂时将能量贮藏,将来向下传递;另一方面,NADPH 的H+又能进一步还原CO2并形成中间产物。这样就把光反应和碳反应联系起来了。由于ATP 和NADPH 用于碳反应中的CO2同化,所以把这两种物质合成为同化力(assimilatory power ). 17、极性运输:极性运输就是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往下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比如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再由根基向根尖运输。生长素是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点的植物激素,其他类似物并无此特性 。 18、生理酸性盐:选择性吸收不仅表现在对不同的盐分吸收量不同,而且对同一盐的阳

7第七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长(plant growth):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干重)上的不可逆增加,是由细胞分裂、细胞伸长以及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增长而引起。例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体积扩大或干重增加都是典型的生长现象。 2、分化(differentiation):指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为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如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等。 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4、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离体培养中形成的处于脱分化状态的细胞团再度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5、发育(development):在植物生命周期过程中,植物发生大小、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变化,称为发育。发育包括生长与分化两个方面,即生长与分化贯穿在整个发育过程中。 6、极性(polarity):细胞、器官和植株内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存在差异的现象。如扦插的枝条,无论正插还是倒插,通常是形态学的下端长根,形态学的上端长枝叶。 7、种子寿命(seed longevity):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种子寿命。 8、种子生活力(seed viability):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9、种子活力(seed vigor):种子在田间条件(非理想条件)下萌发的速度、整齐度及幼苗健壮生长的潜在能力,它包括种子萌发成苗和对不良环境的忍受力两个方面。种子活力与种子的大小、成熟度有关,也与贮藏条件和贮藏时间有关。 10、顽拗性种子(recalcitrant seed):一些植物的种子既不耐脱水干燥,也不耐零上低温,往往寿命很短(只有几天或及几周)称为顽拗性种子。如热带的可可、芒果等的种子。 11、需光种子(light seed):需要光照才能萌发的种子称为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和许多杂草种子。 12、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13、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的各种植物材料,包括植物器官、组织、花药、花粉、体细胞甚至原生质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培育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以及培育成植株的技术。根据外植体的种类,又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 14、胚状体(embryoid):在特定条件下,由植物体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胚状体又称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或体胚。胚状体由于具有根、茎两个极性结构,因此可一次性再生出完整植株。 15、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将植物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芽体及小鳞茎等包裹在含有养分的胶囊内,这种具有种子的功能,并可直接播种于大田的颗粒

第十一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第十一章植物的逆境生理 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和知识要点 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抗逆生理、逆境蛋白概念、植物在逆境下的形态变化与代谢特点;了解渗透调节与抗逆性的关系、膜保护物质与自由基的平衡;了解植物激素在抗逆性中的作用;了解低温和高温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抗寒和耐热的机理与途径;了解干旱和湿涝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抗旱、抗涝的机理与途径;了解病虫对植物的伤害以及植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了解盐分过多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植物抗盐性及其提高途径;了解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对植物的伤害,植物抗环境污染机理与途径,以及进行环境保护必要性;了解抗逆生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掌握提高作物抗逆性的途径。 二、知识要点 逆境是指对植物生存和生长发育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植物对逆境的抗性包括逆境逃避和逆境忍耐(图11.1 )。 图11.1 逆境类型 植物的抗性既受系统发生的遗传基因所控制,又受个体发育中生理生态因素所制约。在逆境下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多种胁迫都会使自由水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缓,呼吸变化异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分解大于合成。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等可通过调节细胞的渗透势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渗透胁迫能力。在逆境下植物激素的相对比例发生改变,以不同方式使植物的抗性得以提高,特别是脱落酸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生物膜往往是胁迫的原初作用部位,逆境下活性氧的产生和消除失去平衡,而SOD 等膜保护物质通过清除活性氧等作用,对膜系统起保护作用。逆境下原有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形成一些逆境蛋白。逆境蛋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其中热击蛋白是最先发现的逆境蛋白。植物在经历了一种胁迫后,往往可提高对其他胁迫的抵抗力,这叫交叉适应,其原理有助于认识多种胁迫对植物影响的共同特点及植物抗逆性提高的本质。 寒害包括冷害和冻害。冷害使植物膜透性增加,膜相由液晶态变为凝胶态,原生质流动减慢,代谢紊乱(图11.2 左)。冻害主要是冰晶的伤害,结冰会引起细胞质过度脱水,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而使植物受害(图11.2 右)。通过抗寒锻炼、化学调控和农业栽培措施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图11.2 冷害(左)和冻害(右)的可能机理 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脂类液化、代谢失调,并可能产生有毒物质从而造成热害。 干旱可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原生质脱水是旱害的核心。而涝害的根本原因则是液相取代了气相,细胞因缺氧而受伤害(图11.3 )。 图11.3 干旱对植物的危害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分代谢 1.内聚力 同类分子间的吸引力 2.粘附力 液相与固相间不同类分子间的吸引力 3.表面张力 处于界面的水分子受着垂直向内的拉力,这种作用于单位长度表面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4.毛细作用 具有细微缝隙的物体或内径很小的细管(≤1mm),称为毛细管。液体沿缝隙或毛细管上升(或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作用 5.相对含水量(RWC) 6.水的化学势 当温度、压力及物质数量(除水以外的)一定时,体系中1mol水所具有的自由能,用μw表示 7.水势 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8.偏摩尔体积 偏摩尔体积是指在恒温、恒压,其他组分浓度不变情况下,混合体系中加入1摩尔物质(水)使体系的体积发生的变化 9.溶质势(ψs) 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值,为溶质势(ψs) 10.衬质势(ψm) 由于衬质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称为衬质势(ψm),为负值 11.压力势(ψp) 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是数值,为压力势(ψp) 12.重力势(ψg) 由于重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是数值,为重力势(ψg) 13.集流 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 14.扩散 物质分子由高化学势区域向低化学势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的动力均来自物质的化学势差(浓度差) 15.渗透作用 渗透是扩散的特殊形式,即溶液中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选择透性膜)的扩散 16.渗透吸水 由于溶质势ψs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是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以渗透作用为动力) 17.吸胀吸水

依赖于低的衬质势ψm而引起的细胞吸水,是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种子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以吸胀作用为动力) 18.降压吸水 因压力势ψp的降低而引起的细胞吸水。当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时,可能导致的吸水方式 19.主动吸水 由根系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是内皮层内外的水势差(产生根压) 20.被动吸水 由枝叶蒸腾作用所引起的吸水过程。动力是蒸腾拉力 21.根压 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 22.伤流 如果从植物的茎基部靠近地面的部位切断,不久可看到有液滴从伤口流出。这种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中溢出液体的现象,叫做伤流(bleeding) 23.吐水 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从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24.萎蔫(wilting) 植物吸水速度跟不上失水速度,叶片细胞失水,失去紧张度,气孔关闭,叶柄弯曲,叶片下垂,即萎蔫 25.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 是由于蒸腾大于吸水造成的萎蔫。发生萎蔫后,转移到阴湿处或到傍晚,降低蒸腾即可恢复。这种萎蔫称为暂时萎蔫。 26.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9814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摩尔体积的水与一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 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 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 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 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 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水,温,湿)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表示。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 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 永久萎蔫: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恢复原状的萎蔫 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一般而言,植物的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的一种依据。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植物的最大需水期:指植物生活周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 小孔扩散律:指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笔记复习重点剖析

绪论 1、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2、植物生命活动:植物体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形态建成及信息传递的综合反应。 3、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和逆境生理。 4、历程:近代植物生理学始于荷兰van Helmont(1627)的柳条试验,他首次证明了水直接参与植物有机体的形成; 德国von Liebig(1840)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奠定了施肥的理论基础; 植物生理学诞生标志是德国von Sachs和Pfeffer所著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 我国启业人是钱崇澍,奠基人是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关系 1、束缚水:存在于原生质胶体颗粒周围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中被牢固吸附的水分。 2、自由水:存在于细胞间隙、原生质胶粒间、液泡中、导管和管胞内以及植物体其他间隙的水分。 3、束缚水含量增高,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自由水含量增加,植物的代谢加强而抗逆性降低。 4、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①水分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②水是植物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反应物质;③水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的介质;④水分能够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⑤水分能有效降低植物的体温;⑥水是植物原生质良好的稳定剂;⑦水与植物的生长和运动有关。 5、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渗透性吸水和吸胀吸水。 6、渗透作用: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7、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加入1mol水使体系的体积发生的变化。 8、水势:溶液中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9、水通道蛋白调节水分以集流的方式快速进入细胞的细微孔道。 10、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与水分子作用而引起细胞水势降低的数值。Ψs = -icRT。 11、衬质势:细胞中的亲水物质对水分子的束缚而引起水势下降的数值,为负值。Ψm 12、压力势:由于细胞吸水膨胀时原生质向外对细胞壁产生膨压,细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壁压使细胞水势增加的数值。Ψp 13、Ψw = Ψs + Ψm + Ψp + Ψg + …。 14、吸胀吸水: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以及原生质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亲水性物质与极性的水分子以氢键结合而引起细胞吸水膨胀的现象。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15、植物根系由表皮、皮层、内皮层和中柱组成,吸水途径有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16、主动吸水:仅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分为伤流和吐水。 17、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8、被动吸水(主要方式):通过蒸腾拉力进行的吸水。枝叶的蒸腾作用使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 19、植物蒸腾作用是产生蒸腾拉力并促进根系吸水的根本原因 20、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1)内部:导管水势、根系大小、根系对水的透性、根系对水吸收速率;(2)外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2)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2. 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如叶片等),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3. 水分临界期——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缺水最为敏感,最易受害的阶段 4.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5.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以及矿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通称为矿质营养 6. 必需元素——指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为直接的效果、如果缺乏时则植物生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以及去除时植物表现出专一的、可以预防和恢复的症状的一类元素 7. 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 8. 离子对抗——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来减弱或消除单盐毒害的作用叫离子对抗 9. 平衡溶液——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盐溶液,对植物生长有良好作用的溶液 10. 还原氨基化——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 11.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攫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12. 通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构成圆形孔道的内在蛋白 13. 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的需要虽然绝对数量不一定很多;但有很迫切的时期,如供应量不能满足植物的要求,会使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以后很难弥补损失 14. C3途径——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初产物为PGA三碳化合物的光合途径16. C4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最的初产物是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15. 交换吸附——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与解吸附的过程,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它离子所置换,所以细胞吸附离子具有交换性质 17. 光系统——能吸收光能并将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电能的机构。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 18. 反应中心——进行光化学反应的机构。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19. 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由第一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 20. 磷光现象——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和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7 第7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 7 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 植物生长 2. 分化 3. 脱分化 4. 再分化 5. 发育 6. 极性 7.种子寿命 8.种子生活力 9. 种子活力 10. 需光种子 11. 细胞全能性 12. 植物组织培养 13. 人工种子 14. 温周期现象 15. 协调最适温度 16. 顶端优势 17. 生长的相关性 18. 向光性 19. 生长大周期 20. 根冠比 21. 黄化现象 22. 光形态建成 23. 光敏色素 24. 光受体 25.感性运动 26.生物钟 二、缩写符号翻译: 1. TTC 2. R/T 3.Pr、Pfr 4. PhyⅠ 5.PhyⅡ 6.R 7.FR 8. UV-B 9. BL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237965.html,R 11. LAI 12.GI 13.RH 三、填空题: 1. 按种子吸水的速度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 、 。 2. 为使果树种子完成其生理上的后熟作用,在其贮藏期可采用 法处理种子。 3. 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 和 。 4.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 、 和 。 5..种子萌发初期进行 呼吸,然后是 呼吸 6. 有些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水分、氧气和温度外,还受 的影响。 7. 在种子吸水的第l阶段至第2阶段,其呼吸作用主要是以 呼吸为主。 8. 将柳树枝条挂在潮湿的空气中,总是在 长芽,在 长根。这种现象称为 。 9.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植物材料称为 。 10. 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 、 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11. 在组织培养诱导根芽形成时,当CTK/IAA的比值高时, 诱导 的分化;当CTK/IAA的比值低时, 诱导 的 分化;中等水平的CTK/IAA的比值,诱导 的分化。 12. 蓝紫光对植物茎的生长有 作用。 13. 烟草叶子中的烟碱是在 中合成的。 14. 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 和 ,其中 型是生理激活型。 15. 光敏色素的单体是由一个 和一个 所组成。 16. 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三种光受体为: 、 、 。 17. 光之所以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是因为光促进了根内形成 的缘故。 18. 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19. 土壤中缺氮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氮肥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20.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 运动和 运动。 21. 向光性的光受体是存在于质膜上的 。 22. 关于植物向光性反应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 分布不均匀,一是 分布不均匀。 23. 向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感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 2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和 。 25. 植物借助于生理钟准确地进行 。 26.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三基点,即 、 和 。但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四、 选择题く单项和多项 ): 1.促进莴苣种子萌发的光是( )。 A.蓝紫光 B.紫外光 C.红光 D.远红光 2.花生、棉花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需要更多的( )。 A.水 B.矿质元素 C.氧气 D.光照

现代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绪论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物质转化:植物对外界物质的同化及利用。 能量转化:植物对光能的吸收,转化,储存,释放与利用的过程。 信息传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在整体水平上,从信息感受部位将信息传递到发生反应部位的过程。 信号转导:在单个细胞水平上信号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产生生理反应的过程。 形态建成:植物在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植物体大小,形态结构方面的变化,完全依赖于植物体内各种分生组织的活动。 细胞生理 原核细胞: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核质外面缺少核膜,细胞质中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与内膜系统。 真核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质外有核膜包裹,细胞之中有复杂的内膜系统与细胞器。 生物膜:细胞中主要由脂类与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生理功能的膜状组分,即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包括质膜,核膜,各种细胞器被膜及其她内膜。 内质网:存在于真核细胞,由封闭的膜系统及其围成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网状结构。 胞间连丝:穿越细胞壁,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共质体: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体连成一体。 质外体: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壁间的间隙以及细胞间隙等互相连接成的一个连续的整体。 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由细胞质,细胞核与液泡组成。 细胞质:由细胞质膜,胞基质及细胞器等组成。 胞基质:在真核细胞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细胞浆。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与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 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广义的指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骨架与细胞壁。 微管: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由微管蛋白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丝: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肌动蛋白纤维。 中间纤维:一类由丝状角蛋白亚基组成的中空管状蛋白质丝。 核糖体:由蛋白质与rRNA组成的微小颗粒,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第十一章 植物的逆境生理 复习参考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推荐文档)

第十一章植物的逆境生理 一、名词解释 1.CaM 2.渗透调节与逆境蛋白 3.耐逆性与御逆性 4.植物对逆境的耐性与御性 5.逆境蛋白 6.活性氧清除系统 7.膜脂相变 8.热激反应与热激蛋白 9.活性氧 10.交叉适应 二、填空 1.用来解释干旱伤害机理的假说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根据所含金属元素的不同,SOD可以分三种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 3.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一方面要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大量积累的氨基酸是________,大量产生的激素是______;低温锻炼后,植物体内________脂肪酸和_______水的含量增

多。 5.植物体活性氧清除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系统。 6.植物受到干旱等逆境胁迫时,渗透调节能力增强,细胞主动合成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在逆境下,植物体内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渗透调节物质。 8.经过抗寒锻炼的植物会发生的变化有: A 双硫键增加 B 自由水增加 C 膜脂双键增加 三、选择题 1.冬季植物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 A.增多 B. 减少 C.变化不大 D. 不确定 2.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哪一种氨基酸显著增加?() A. 丙氨酸 B.脯氨酸 C. 天冬氨酸 D. 甘氨酸 3.植物细胞中属于相容性物质的是: A、Ca B、ABA C、Pro 4. 植物抗盐的SOS途径中,与Na+外排和区域化实现不直接相关的是: A. Ca+-CaM B. Na+/H+ symporter C. Na+/H+ antiporter 三、问答 1.水稻幼苗经过0.1mol/L NaCI预处理24h后,再转移到8~10℃环境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抗冷性。试分析其原因。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十章植物的生长生理 一、英译中(Translate) 1.light seed() 2.seed longevity() 3.totipotency() 4.correlation() 5.phototropism() 6.thermonasty() 7.physiological clock( ) 8.epinasty() 9.nastic movement()10.imterphase ()11.cyclin()12.polarity()13.redifferentiation()14.grand period of growth()15.thermoperiodicity of growth( ) 16.initiation stage ()17.effector stage ()18.degradation stage ( ) 19.leaf mosaic ()20.solar tracking ()21.statolith ()22.micell ( ) 23.expansin() 二、中译英(Translate) 1、生长生理() 2、细胞分化() 3、组织培养() 4、顶端优势() 5、向性运动() 6、向重力性() 7、向化性() 8、生长运动() 9、感夜性() 10、近似昼夜节奏() 11、细胞全能性() 12、脱分化()13、糖的异生作用() 14、细胞周期() 15、向水性() 16、程序性细胞死亡 17、萝卜宁 18、横向光性 19、活力 20、分裂期 21、微纤丝 22、同源异型框 23、同源异型域蛋白 24、人工气候室 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 1、种子寿命 2、组织培养 3、分化 4、脱分化 5. 顶端优势 6. apical dominance 7.photoperiodism 四、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True or false) 1、植物体内所有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2、营养器官长得越旺盛,生殖器官就发育得越好。() 3、生物钟是植物(生物)内源节律调控的近似24h的周期性反应。() 4、生长的最适温度是指生长最快的温度,对健壮生长来说,也是最适宜的。() 5、光对植物茎的伸长有促进作用。() 6、当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时,植物的根/冠比会降低。()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四章呼吸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通过氧化还原而产生CO2,同时释放能量的 过程。 2、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 出CO 2 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三羧酸循环: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由细胞质进入线粒体逐步氧化分解,最终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生物氧化:指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分解,生成CO 2和H 2 O,放出能量 的过程。 5、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序的电子传递体组 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氧分子的总轨道。 6、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电子经过线粒体的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分子),同时使ADP被磷酸化为ATP的过程。 7、呼吸商:又称呼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植物组织释放CO 2 的摩尔数与 吸收氧的摩尔数之比。 8.糖酵解:胞质溶胶中的己糖在无氧或有氧状态下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二、填空题 1、呼吸作用的糖的分解代谢途径中,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 三羧酸循环途径在线粒体中进行。三羧酸循环是英国生物化学家Krebs 首先发 现的。 2、早稻浸种催芽时,用温水淋种和时常翻种,其目的就是使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当植物组织受伤时,其呼吸速率加快。春天如果温度过低,就会导致秧苗发烂,这是因为低温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呼吸“空转”,缺乏能量,引起代谢紊 乱的缘故。 3.呼吸链的最终电子受体是 O 2 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结偶联,将影响_ ATP _的产生。 4.糖酵解是在细胞细胞基质中进行的,它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 吸呼吸的共同途径。

5.氧化磷酸化的进行与 ATP合酶密切相关,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链解偶联将影响__ ATP__的产生。 6.植物呼吸过程中,EMP的酶系位于细胞的细胞基质部分,TCA的酶系位于线粒体的线粒体基质部位,呼吸链的酶系位于线粒体的嵴部位。 7. 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可净产生__38__分子ATP,?需要经过__6_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8.组成呼吸链的传递体可分为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 9. 呼吸作用生成ATP的方式有电子传递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两种磷酸化方式。 10.把采下的茶叶立即杀青可以破坏多酚氧化酶酶的活性,保持茶叶绿色。 11、无氧呼吸的特征是,底物氧化降解,大部分底物仍是,因释放。 不利用O 不彻底有机物的形式能量少 2 12、有机物质在生物体内氧气的类型有反应,反应,反应及反应。 脱电子(e-)脱氢加水脱氢加氧 13、当细胞质内NADPH+H+浓度低时,可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反之,当NADPH+H+浓度高时,则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从而调节PPP的运行速度。 提高抑制 14、酚氧化酶是一种含的氧化酶,存在于、内。这种酶在制茶中有重要作用,在制绿茶时要立即刹青,防止,避免产生,保持茶色清香。 铜质体微体多酚氧化酶活化醌类 15、水稻种子萌发第一个时期是从吸胀到萌动为止,主要进行呼吸,第二个时期从萌动开始,胚部真叶长出为止,则以呼吸为主。 无氧有氧 16、植物茎、叶和地下贮藏组织中的PPP所占比例,而在胚组织和果实中PPP所占比例 。植物组织感病时PPP所占比例,而EMP-TCA所占比例。

第八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第七章植物的生长生理复习思考题与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生命周期(life cycle) 生物体从发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 2、生长(growth) 在生命周期中,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增加过程称为生长。例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体积扩大或干重增加都是典型的生长现象。 3、分化(differentiation) 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分化。它可在细胞、组织、器官的不同水平上表现出来。例如:从受精卵细胞分裂转变成胚;从生长点转变成叶原基、花原基;从形成层转变成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等。这些转变过程都是分化现象。 4、发育(development) 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的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过程。它泛指生物的发生与发展 5、极性(polarity) 细胞、器官和植株内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存在差异的现象。如扦插的枝条,无论正插还是倒插,通常是形态学的下端长根,形态学的上端长枝叶。 6、组织培养(plant tissure culture)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培养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根据外植体的种类,又可将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 7、细胞克隆(cell clone) 克隆(clone)源于希腊文(klon) 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者营养繁殖的方式培养植物。现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的过程。细胞克隆就是指体细胞的无性繁殖。被克隆的细胞与母体细胞有完全相同的基因。 8、外植体(explant) 用于离体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的各种植物材料。 9、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 10、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由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再度分化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最终再生成植株的过程。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通常可发生两种类型,一类是器官发生型,分化根、芽、叶、花等器官,另一类是胚状体发生型,分化出类似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胎结构--胚状体。 11、胚状体(embryoid) 在特定条件下,由植物体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胚状体又称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 或体胚。胚状体由于具有根茎两个极性结构,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