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精)

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精)
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精)

师德体会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教师是一个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认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教师的劳动特点及其应具备的素质,特点和条件;认识他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教育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因为教师的特定活动对象是学生,他根据一定的社会委托,对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他跟学生的关系是据此而产生的。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是一定社会教育方针、政策去培养人,使学生的身心朝着社会的要求方向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次,教师术有专攻,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师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在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教师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教育计划、大纲主要靠教师去组织实施。。

然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其主导作用能否发挥或发挥多大,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观的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这一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的。人类要把历代长期积累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思想等一代地传下去,不能没有教育,没有教师,否则人类文化遗传的传递就在中断,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和发展。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他在人类社会有继承和发展中启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人类由于有了这个环节,才有光辉的未来。

但是,由于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因此,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教师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同样体现了一定阶级的要求。教师在客观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为当时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培养他们所需要的继承人。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因此从总体上否定教师在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在人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教育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而“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在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教师的工作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成败,影响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

教师对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永恒的,这是由教育的永恒所决定的。列宁把教育现象称之为永恒的范畴,因为只要人类社会的存在,就需要教育,教师的职业出就不可缺少,即使阶级消灭,教师职业永存,教师的职业与社会其存亡。

教师的劳动任务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的职业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模和道德准则,它是教育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它在调节教师全部道德品质中起重要的作用。教育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招待会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对待学生的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是基于学生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六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合计30分)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在()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五大 D 十七大 2我国在()规定每年9月10日这教师节 A 1980年 B 1985年 C 1990年 D 2000年 3教师的灵魂是() A信念B知识C能力D师德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 A《论语》B《孟子》C《道德经》D《大学》 5把教师的职业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韩愈D蔡元培 6 “四有”新人的目标的首要目标是() A有文化B有纪律C有道德D有理想 7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最基础性的工作是() A制度B教育C监督D约束 8 教师工作的核心是() A良好的教学设施B良好的生活条件C良好的师生关系D良好的科研平台 9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国家政策B学校规章C行业章程D国家法规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5年D1998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5年D1998年 12 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是() A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B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C深化教育改革D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13 师德评议最重要的环节是() A自我评议B领导评议C社会评议D学生评议 14 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根本途径是() A经济B政治C教育D家庭 15 师德的核心是() 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为人师表D为人民服务 16 提出“把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17 20世纪60年代正式制定并通过《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18师德属于()的范畴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2.B【解析】题干文言文的意思是:教师的职责是既要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这体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要求。 3.D【解析】略。 4.D【解析】教师的期望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 5.A【解析】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其中最核心的是师生关系。 6.B【解析】师德的教育伦理价值是由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从劳动对象角度看,学校教育是以向师性和模仿性强的未成年人为对象的。没有伦理道德参与的教育过程,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过程。 7.A【解析】略。 8.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9.A【解析】略。 10.B【解析】师德内涵不断融入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2)端庄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 (3)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4)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5)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 (6)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7)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 (8)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2.(1)世界发展趋势对师德建设的挑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前提下,我国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得到超越性发展,必须增强民族凝聚力,这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这一使命,关键在于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教育能力。 (2)面临多元化、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挑战。在多元价值取向并存的现实中,学校作为社会化机构,教师作为这一机构的代表,必须按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要求,选择与社会相一致的信仰价值和行为规范来教育自己及学生,这就需要我国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上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3)面临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挑战。社会发展需要法制作保障,更需要道德做基础,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能力、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主要靠教育来培养,所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升华自己的道德。 (4)面临实施“科教兴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这就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教育的发展。 3.(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 (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4)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4.(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5.(1)教师的人格、品质、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 (2)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3)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的作用; (4)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完善的作用。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 1.教师道德教育一方面对教育劳动的对象及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也有重要作用。 教师道德教育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心;能促进教师改善劳动态度,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教风;能提高教师的行为选择能力和心理素质;能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业务素质。 2.(1)理想主义的师德观,理想主义的师德观的基本内涵是指以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为基点来协调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行为方式,它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有两个特征:起点高(教师应该是社会上高尚的人),精神价值明显(社会提倡以精神的丰富来弥补教师物质利益获得的缺乏)。(2)现实主义的师德观,现实主义的师德观从考虑社会现实和人性现实这两

教资《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资《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常考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

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记忆口诀:321——3爱2人1终身 这一大段,综合素质可以材料分析每年都考,必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常考题型:选择题) 工作方针 ①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对应的地位要梳理清楚,选择题考点。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五章

第五章黄倍哲 1、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由我国最高权力机构制定的专项教育法是(A )。 A《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对我国整个教育全局起着宏观调控作用的教育基本法是(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法律效力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法的表现形式来看,属于(A)。 A基本法律 B非基本法律 C行政规章 D行政法规 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由教育部签发,在教育法律法规性质上属于( C)。

A单行教育法 B教育行政法规 C部门教育规章 D地方性教育法规 6、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由( D)构成。 A教师和学生 B规范和原则 C组织和个人 D权利和义务 7、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有(D )。 A各种教育行为 B举办教育事业的物质 C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品 D教师与学生 8、小明今年10岁了,属于( B),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合法公民 9受害当事人只有在侵害其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方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益法律救济,这指的是教育法律救济的( B)原则。 A平等公正 B事后救济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首要的是要有忠于教育事业和肯于奉献的精神,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师德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自己从事的执教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专心致志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在执教活动中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综合人才。 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根据教书育人的宗旨对教师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课堂教育,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他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由此看来,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时候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标准。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义愤填膺地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走出教室却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迎合或追逐,这种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也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培养对学生的“爱”,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教师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还记得我班上有个叫小周的男孩子,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可总好像长不大似的。平时课堂上总是漫不经心,从不举手发言。作业本总是乱七八糟,东西丢三落四,几次单元测验,成绩相当差。各科老师都为他着急,可他总好像没事人一样。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几次找他谈心,发现他对自己很没信心,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偶尔有一次,我知道了他的父母工作特别忙,平时无人关心。他的一句话,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我今天过生日,我想和爸爸和妈妈一起去公园,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活动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在阶级社会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为统治阶级巩固自己的统治服务的。 教师职业道德,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体现 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中有不少优秀的成份,它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终生授徒,有教无类,文行忠信,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古代 教师职业道德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春秋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已经出现,但很不系统,往往夹杂于政治道德之中。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广收门徒,创立了许多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理论,并以《论语》一书集中反映了出来。其中较为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体现了一种有关“学”“诲”的师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体现了一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师德。此外还有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不耻下问、知过而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著名言论,形成了我国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孔子而后的百家争鸣时期,荀子、墨子、孟子等对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进一步发展如荀子在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的同时,又提出教师须具备的四个条件:“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实际就是在德行信仰、能力、知识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代的董仲舒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又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唐代韩愈将师德列于对教师要求的首位,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宋元明清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良好的师德师风

良好的师德师风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可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你要将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

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要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绝对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比如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或者领导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

2016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试题和参考答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要求 一、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①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 ②从教师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 ③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 ④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一般职业的示范性。 2.简述教师与家长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合作沟通的态度:①谦虚和蔼;②尊重理解;③一视同仁。 合作沟通的技巧:①称呼得体;②语气委婉;③正确运用非语言技巧。3.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②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③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④从一点一滴做起; ⑤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4.如何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要随时存入感情存款: ①理解别人;②注意小节;③信守诺言;④阐明期望;⑤诚恳正直; ⑥勇于道歉。

5.简述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的“偏爱”、“偏见”的危害性。 ①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往往出现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偏见。 ②教师对优生的偏爱很容易使那些自觉性、自主性不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放弃某门功课的学习。 ③教师对差生的偏见,就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歧视,就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而造成学生逃学、辍学等,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6.简述国外教师道德教育的共性特点。 ①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 ②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 ③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④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7.教师道德教育的现代要求是什么? ①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确立以更新观念为先,以高尚师德为本的观念; ②才学知识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③教育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教学、育人、管理、创新上具备过硬教育学生的能力; ④心理素质现代化,就是要优化情感、性格、意志、心理调适,心理保健、心理体验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执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注意: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指导); (2)最根本的道德要求(统帅); (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裁决)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教书育人原则; (2)为人师表原则; (3)依法从教原则; (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即现代教育区别于维护人的依赖关系的封建教育的标志之一。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3)必须反映教师必须反映教师的活动特点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2、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1)教师义务。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教书育人;反面:“不要误人子弟” ★(2)教师良心。 ①是一种内在的而道德信念,对教师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作用。 ②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层次高、教育性强。 ③教师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师道德自律的最高实现形式。 ★(3)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①最基本的内容: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②核心:对学生的公正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概述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246942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教育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即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专门体现性和对教育的专门适用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的双重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如我国古代《礼记》中就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 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情操、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 (4)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 典范性: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 (5)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广泛性:是指教师的思想道德不仅影响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社会。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知道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树立冲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3)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4、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侦、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5、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每个学生是教师公正最基本的内容,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6、教师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取法乎上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内容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的道德规范体系;(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活动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是造就一代新人,因此,教师必须按照党和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迅速成才,而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地去培养和造就学生。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专门性(适用的针对性)。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表现为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善恶的体现和专门要求,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 (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根本问题产生的,都是与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的。 (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教师职业道德从内容上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素质、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组成的。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5)教师职业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境界的高层次性是指社会和他人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总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出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层次性是由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 (6)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兹举性。意识的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在职业道德意识上的更高的自觉性。道德意味着牺牲,价值取决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7)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和示范性。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8)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严格性。 (9)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动力功能。(2)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教师面临着道德冲突,具体有:①行为取向上的利益冲突;②行为表现上的角色冲突;③行为动机上的心理冲突。(3)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4)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功能。(5)对社会闻名的示范功能。(6)对教师自身修养的引导功能。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一)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内涵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一章

第一章叶松 单选 1、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说明了道德具有( B ) A相对独立性 B阶段性 C历史继承性 D共含性 2、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境界是( D ) A诚信 B仁义 C反思 D慎独 3、职业道德具有的特点是( D )。 A内容的全面性 B时代的先进性 C法律的约束性 D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4、职业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 A ) A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效用 B规劝作用 C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D自律作用 5、关于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社会公德的建设方式决定了职业道德的建设方式 B职业道德只在职业范围内起作用,在社会公德领域不适用 C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之间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D社会公德的任何变化,必然引起职业道德的相应变化 6、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

B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法定规则 C职业道德是约束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精神力量 D职业道德体现了职业的共性要求,而无差异性要求 7、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 B )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A工作岗位 B职业活动 C劳动过程 D消费过程 8.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B )。 A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C不同社会的社会价值标准 D不同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 9、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于( A )。 A春秋战国时期 B周朝 C夏朝 D汉朝 10、教育爱又称为( A ),具有主动性、无私性、理智性等特点。A师爱 B母爱 C友爱 D博爱 11、关于如何培养职业情感,不正确的认识是( A )。 A只有从事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才能激发职业情感 B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有助于培养职业情感 C以小“善”去小“恶”,坚持点滴积累以巩固职业情感 D时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强化职业情感 12、关于职业良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如果公司老板对员工好,那么员工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有职业良心 B公司安排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是职业良心的本质

2019年小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职业道德(一) ——教师职业道德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学生的权利保护这一节需要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一、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指教师行业的道德要求在教师个人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等要素的统一体。 1.教师职业遁德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认识。从教师职业与社会的关系和教师职业内部的关系这个广义的理解看.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包括思想要求、政治要求和职业内部活动的道德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核心是职业道德价值观。其中.“义务”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重要范畴,道德范畴的义务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力量支持的。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 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时的情感体验。当教师将职业道德认识付诸职业实践时.有一种积极的情感付出的要求,也在道德实践时感受到这种情感付出后的满足感。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范畴是“爱”——“教师爱”。教师没有职业之爱,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行为上的体现。教师的行为自觉地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标志。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范畴是“责任”。当教师把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责任”时.教师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职业行为约束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准则下。 二、教师职业道德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素养,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保障,也是教育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师德师风-师德演讲稿

良好的师德师风-师德演讲稿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可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你要将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要保持一种人格上

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绝对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比如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或者领导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试题与答案

1.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C ] A.能力 B.学识 C.态度 D.方法 2.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A ] A.受教育权 B.生命健康权 C.性的不可侵犯权 D.人身自由权 3.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 [A ] A.隐私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 4.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 [C ] A.出于私情之爱 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 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 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D]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6.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 [B ] A.对立型 B.民主性 C.放任型 D.权威型 7.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 A] A.课程即知识 B.课程即复杂会话 C.课程即活动 D.课程即经验 8.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 [D ] A.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 B.教师教学用书 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 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 9.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 [C ] 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 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 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 10.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 [ B] A.统一性 B.适应性 C.规范性 D.选拔性 11.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D ] A.传授知识的过程 B.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双基的过程 C.交往互动过程 D.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 12.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 A]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 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 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 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13.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是 [C ]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 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完整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16 1、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行动紧密联系的符合( D )所要求的道德 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和总和。 A 企业利益 B 个人利益 C 职业权益 D 职业特点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 B )。 A 爱岗敬业 B 为人民服务 C 诚实守信 D 办事公道 3、以下观点是错误的一项是(D )。 A 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B 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 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D 道德是一种底线规范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C )。 A 诚实守信 B 办事公道 C 奉献社会 D 服务群众 5、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 )。 A 为人师表 B 清正廉洁 C 敬业爱业 D 团结协作 6、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B 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 C 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D 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人力资源从业考试争力 7、职业道德总是通过一定的( D )体现出来的。 A 实际操作 B 个人意愿 C 文化水平 D 职业技能 8、“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 B )功能。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C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9、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D ) C 职业理念修养 D 科学文化修养

A. 复杂性、创造性 B. 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 主体性、示范性 10、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B )、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A 行政领导 B 服务对象 C 企业工会 D 社会群体 11、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B )。 A 依法执教 B 教书育人 C 爱岗敬业 D 团结协作 12、下列关于职业兴趣的表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D )。 A每个从业人员都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 B对不感兴趣的岗位,从业人员有权不服从安排 C 兴趣和爱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培养 D尽可能地把岗位需要与个人兴趣结合起来 13、师德的灵魂是( A )。 A关爱学生B提高修养C加强反思D提高业务水平 14、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B )。 A调节职能B约束职守C和谐氛围D优化服务 15、以下关于职业选择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B )。 A职业选择是个人的事,与社会发展要求无关 B人们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但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职业 C职业选择自由与"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相矛盾 D树立职业理想容易导致人们在择业上不顾社会需求 16、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 )。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 1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另一个是 ( B )。 A职业技术修养B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18 、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B )。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李鹰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以及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者。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所以,身为教师就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教育引导学生,以高尚的道德形象和人格影响和激励学生。 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学生人生观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而教师的个人品格、行为习惯、言行举止以及处世方法,给学生们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比其教授的知识更能影响学生。教师能给学生施以影响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习惯,是心态,是做人的准则。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接触得最多的成年人除了家中的长辈之外往往就是老师,教师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所以教师要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学生做出榜样。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身为教师应有一颗无私的爱心。我们的教育事业本身就是爱的事业,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作为一名教师,要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学生受到挫折的时候去安慰他们,在学生受到烦忧的时候去开导他们,在学生迷茫的时候去帮助他们。对学生既要关爱,又要严格要求,做到严慈相济。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与学生加强沟通,相互理解,通过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形成师生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每一位教师都应刻苦学习,严于律己,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这对青少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会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活跃。因此,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人民教师,必须自重、自励、自爱,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意识和使命意识。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唯有教师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高尚的师德水准,做到以德修己,以德育人,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守得住清贫,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四章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指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经常表现的、最重要的、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新一次(2008年)颁布。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的具体内容(“三爱”,“教师学习”): 一、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教师的爱岗,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具体体现为热爱教育工作和热爱学生。敬业是指一个人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感情基础和前提,也是构成教师完美人格的一个必要因素。 关爱学生就是要用“严爱”来约束和引导学生,用“慈爱”去温暖、感染学生,用“友爱”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业的“第一要务”,是判断教师道德是非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教书育人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本质特征,指出了教师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根本所在。 “经师”和“人师”的统一看成是搞好教书育人之根本。 五、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教育活动对教师个人言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的内在需要。 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关键。 六、终生学习 (1)以上各个规范之间彼此联系,相互影响;(2)各个规范就是这样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第二节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 4.教师在职业关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热爱教育,乐于奉献(事业);教书育人,尽职尽责(职业);严谨治学,提高水平(学业)。 5.热爱教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6.乐于奉献,是人民教师的本色。 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 8.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把教育和教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9.)对于所有的学校来说,教学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和手段,学校的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