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典型设计手册学习笔记

配电网典型设计手册学习笔记
配电网典型设计手册学习笔记

电气设备

电气一次专业和厂用电专业:

电机(发电机、励磁机、电动机);变压器和电抗器;电流电压互感器;高压断路器(少油、多油、真空、SF6、操动机构);高压隔离开关(户内、户外、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和高压熔断器;封闭电器(封闭式组合电器);避雷器(普通阀式、磁吹阀式、ZnO式);电力电容器(并联、串联);高压电瓷(支柱绝缘子、盘形悬式绝缘子、穿墙套管);高压开关柜和低压配电屏;低压电器(刀开关、组合开关、负荷开关、自动开关、低压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导体和电缆(硬导体、软导线、绝缘导线、电力电缆、通信和信号电缆);电力金具;照明器具;辅助和附属设备、安装材料等。

电气二次专业:

控制屏;测量仪表;自动装置(同步装置、励磁系统、减载装置);保护继电器(电流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组合式继电保护装置(机电型、晶体管);高压线路、母线继电保护及系统安全自动装置;二次配件;弱电设备;直流系统设备及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调度自动化设备;厂内通信设备;电力系统通信设备;

典设编号原则:

方案编号原则

图纸编号原则

配电网工程10KV配电设计

10KV开关站典设【KB-】

输入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供出电压为10KV(或者6kv)的,有主变压器,有电压改变的降压变电站叫变电所;

比变电所大的叫变电站,往往有多种电压等级的转变。如一个变电站常有10KV、40.5KV、110KV、220KV等电压等级的线路,是输电线路的中枢。

电压不变,没有变压器,只有同一电压等级输入输出的,10kv电压等级的,就是开闭所。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叫开关站

开关站(开闭站)主要设在离变电站较远的地方,里面全部都是高压开关,它的意义就是设置一个电源中心,然后向其附近周围分散提供高压电源,这样可以节省周围用电户的电源费用

变电所是用户为了取得可供使用的电压而建造的,包括高压开关、变压器、低压开关的电力设施,它可以将一般设备不可直接使用的高电压转换为可供使用的正常市电。开关站(开闭站)里面可以有变电所,只要按照规程要求合理布局即可,我就做过类似的工程,开关站(开闭站)共有25面高压开关柜,引进两路高压10kv电源,然后再有两路10kv电源提供给变电所的两台变压器进行变电过程,其他的高压开关给附近的其他用电户提供高压电源。

因为变压器离发电机越近,升压的损耗小,所以把变压器放在发电机附近,而由变电站剩下的器件组成的就叫开关站。发电厂发出的电通过变压器升压后由开关站经高压输电线路送往变电站,变电站将输送来的高压电降压后输送给不同

电压等级的用户。

10KV环网单元典设【HA-】

环网柜是一组高压开关设备装在钢板金属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

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它被广泛使用于城市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厂企业等负荷中心的配电站以及箱式变电站中。

环网柜是俗称,一般指用于环网线路中或终端的SF6负荷开关及SF6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负荷开关是带有简单灭弧装置的一种开关电器,使用SF6气体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的负荷开关称为SF6负荷开关,它可以作为关合和开断负荷电流及过载电流用,亦可以作为关合和开断空载线路、空载变压器及电容器组等,凡具有接通、断开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作位负荷开关,都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特点。只是负荷开关不能断开短路电流。

10KV配电室典设【PB-】

配电房又叫配电所,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配电所与变电所的区别在于,配电房(配电所)无变压器。

电压等级在35KV等级以下,内部安装有开关、互感器、电容器以及相关的保护测量装置;配电房是大厦供电系统的关键部位,设专职电工对其实行24小时运行值班。未经管理处经理、部门主管的许可,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值班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配电设备状况、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值班员必须密切注意电压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的指示情况;严禁空气开关超载运行。经常保持配电房地面及设备外表无尘。配电房设备的倒闸操作由值班员单独进行,其他在场人员只作监护,不得插手;严禁两人同时倒闸操作,以免发生错误。

10KV箱式变电站典设【XA-】

箱变,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

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10KV柱上变压器台典设【ZA-】

安装在电杆上的户外式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台。

在电力系统中,台区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它是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的名词。

10KV电缆分支箱典设【E-】

TT 方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力系统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

380V机井通电典设【2016版】

采用模块化设计手段,推进标准化设计;电机功率大:一变一井;一变多井。

本典设设计范围为10 千伏变压器高压引线及三相变压器台、380V 架空线、380V 电缆线路、机井计量箱

电气一次部分

配电变压器选用S13型及以上,50、100Kva;10kv跌落式熔断器【短路电流水平8/12.5kA】;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普通/可装卸式),(水平、垂直)复合接地网;380kv采用TT系统(分级设置(T1级浪涌保护器))

电气二次部分

JP(低压综合配电箱)低压侧总开关采用熔断器保护;机井通电项目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机井通电计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无功补偿方式:采用就地补偿方式【功率因数达到0.95】,在机井配电箱内配置,

额定容量50kVA的变压器满载最多可带额定功率7.5Kw机井5台;最多可带额定功率15kw机井2台。

机井通电380V三相变压器台典设【J-Z/P-A/B-】

环境条件(海拔高度等),技术条件(10kv线路-变压器组(线变组接线)1回架空绝缘线进线,0.4kv单母线电缆或架空绝缘导线3回出线;设备选择(10kV 侧采用跌落式熔断器或封闭型熔断器,0.4kV侧(说的是:0.4kv 的母线或该处的综合配电箱)进线选择熔断器式隔离开关,出线开关选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防雷接地),电气一次、二次部分设备选择及保护设计

JZA-1-CX【设备侧装,配电箱悬式安装】;JZA-1-ZX【设备正装】

JZA-2【柱上变压器一体化成套(变压器和低压综合配电模块)正装】,

(0.4kv侧进线采用封闭母线系统)。

JPB-1【10kv穿墙套管进配电站房,低压综合配电箱(垂直)落地安装,进出线采用电缆,出线从底部出,应设置电缆沟道】

380V架空线路典设

【杆型(非预应力混凝土杆、底座、卡盘):D4(低压三相四线)-Z/ZJ/NJ1/NJ2/J (无拉线耐张转角,12m)/D/K(15m)/G-10/12/15】

气象条件

导线选取【截面、型号、应力弧垂表】

架空线路杆型【“一杆多头、一杆多用”直线、直线转角(进出线线路有转角)、终端、跨越等—-四线横担、U型抱箍、半圆拉线抱箍】绝缘配合【环境污秽等级、海拔高度、安全距离等】

拉线(镀锌钢绞线、拉线绝缘子、拉线棒、拉环、拉线盘)选配(普通、水平拉线(上、下拉线)(产生力);5拉线形式;),基础选择(底盘、卡盘、直埋式等;拉线底盘)

接户线(配电线路与用户计量箱前第一支持点之间的一段线路【分列导线(四线墙装π型支架)、集束导线(有眼拉攀)、电缆直埋、杆上计量接户】)进户线

380v金具【导线线夹(安装固定)、接续(承力接续/非承力接续)、连接(绝缘子连接---拉板(平行/N形))等】和380v绝缘子【针式P、蝶式ED、盘形悬式U等类型及数量】选用,防雷(避雷器/击穿熔断器)及接地

[JD-12-10](TT系统(分级)、接地体敷设形式(水平放射、环形/垂直)4)等

380V电缆线路典设【A-(直埋敷设)(8种断面设计0.4/0.6/0.8/0.9)】----电缆(<=4根)(接地电阻<10欧;换土填充物理性降阻)本体(土建--地面活动荷载10kN/m2)(铝/四芯)及附件

[与管道交叉敷设>250/500]

A-1:电缆预制保护板(1根电缆对应一个保护板)直埋敷设

A-6:电缆直埋穿保护管敷设。

380V机井配电计量典设【J-D(低压)-F(分支)/P(配电计量箱)】电能分配量化

分为:

低压电缆分支箱【JDF-1(一进二出)/2(3出)/3(4出)/4(六出)】落地安装,进线(160A)隔离开关、出线(40A)塑壳断路器,进出线开关水平排列,电缆下进下出。

台区/站房集中配电计量箱【JDP-1/2;计量户数:2、4、6表位】JDP-1:台区配电计量箱。挂装于JP下方,电缆进线塑壳断路器、

(表前隔离开关、表后漏电断路器)架空绝缘线或电缆出线剩余电

流动作保护器,(电能表计)横式单排布置、进出线开关水平排列安装示意图:【低压综合配电箱—台区配电计量箱】

JDP-2:站房配电计量箱。墙体嵌装,电缆进线,架空绝缘线或电缆出线;

机井分散式配电计量箱【JDP-3/4;1表位】

安装示意图:【低压综合配电箱—低压电缆分支箱—机井配电计量箱—机井控制箱】

JDP-3:落地或挂装,进出线开关分室横式布置在箱体,绝缘线或电缆进出线,进线连接端子排、塑壳断路器,出线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JDP-4(一体化机井配电计量箱):落地浅埋安装,电缆进出线

10KV配电变台典设

【10KV柱上(三相ZA-1、单相柱ZA-2、线路调压器ZA-3)变压器台】主接线:单母线接线;出线1-3回;进线熔断器式隔离开关,出线断路器;线路调压器串在线路中。

变压器:<=400KVA;高效节能性;变比;

线路调压器。

ZA-1【ZA-1-CL(电缆侧接)/CX(架空线侧接)/ZX(架空线正接-T上高低压瓷绝缘是水平分布的)】:变压器台和低压配电箱。10KV侧采用电缆或架空绝缘线引下;低压综合配电箱吊装;进、出线采用架空绝缘线或电缆。

带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QF熔断器式隔离开关QS;TA1-计量用,0.2S级;TA-2-测量用,0.5级。

10KV配电站房典设

10KV架空线路典设

10KV电缆典设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配电站房分册(终稿)

(2016年版)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 典型设计 10kV配电站房分册 2016年3月

目录 第一篇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典型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技术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篇10KV开关站典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10K V开关站典型设计总体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10K V开关站典型设计(方案KB-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7章10K V开关站典型设计(方案KB-2)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篇10KV环网室典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10K V环网室典型设计总体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9章10K V环网室典型设计(方案HB-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0章10K V环网室典型设计(方案HB-2)........................................................................................................................................................................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1章10K V环网室典型设计(方案HB-3)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篇10KV环网箱典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2章10K V环网箱典型设计总体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3章10K V环网箱典型设计(方案HA-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4章10K V环网箱典型设计(方案HA-2)........................................................................................................................................................................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篇10KV配电室典型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化配电网的综合设计方案 郭潇骏

智能化配电网的综合设计方案郭潇骏 发表时间:2019-07-19T16:29:46.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郭潇骏[导读] 摘要:智能化配电网的改造工程是造福人民、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项目工程,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城供电局广东惠州 516000摘要:智能化配电网的改造工程是造福人民、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项目工程,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建设项目的综合设计中,一方面要注重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的发展基础,发挥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全方位优化设计方案,以满足基础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关键词:智能化;配电网;综合设计;分析 1导言 所谓的智能化配电网技术就是将传统的配电网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改进传统技术,从而使得电能的配送效率能够有效提升。这样一来就会从根本上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就是要利用智能化技术优化我国的配电网技术,从而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我国的配电网现状。 2网络配电与终端数据的设计方案 2.1根据输配电网络结构进行合理分析 要做好网络配电系统的设计,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分析终端数据,确定优化改造的措施,确保配电线网设备系统管理科学合理,遵循网络构建的基础原则,对配电设备结构进行优化处理,消除整体线路存在的缺陷,提高环网率,提高输配电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2.2终端线路自动化控制设计 针对配电网架空线路的类型安装实际需要,线路终端智能化、自动化的设计方法是在线路开关段加装相关传感器设备,满足故障迅速隔离的自动化需要;同时,实时监测线路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及其发生定点,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2.3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升级设计 目前,智能化配电网采用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基本上是SCADA软件。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合理分析软件和网络模块间的接口形式,制定出主网络推送设计的相关图形,合理校验、分配其他相关信息,满足配电网综合模块智能自动化升级的条件。设计中还要注意其他自动化网络模块系统的相互关联和安全级别,耦合不同模块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筛选,以确定所需要的信息。 3配电网的设备功能配置管理设计 3.1在线监测监控配置的设计 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线路、开关、变压器以及调度管理都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对各种动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对运行状态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科学的分析,有效防范故障风险作用。因此,对在线监测监控配置的设计,必须按照电力行业规程,进行规范操作,确保设计审核标准与配电运行过程相适应,满足配电网设备系统运行降耗增效、安全平稳运行的需要。 3.2选取配电网络的适合模式 在进行配电网的智能化改造时,要按照实际电网的运行条件,选取相应的配电网络模式,明确变电站图形,优化科学地网络拓扑静态结构,使设备间有效连接配电网络,实现输配电设备的直观供电。 3.3智能化配电网主站的设计 3.3.1智能化配电网终端/子站的设计 智能电网配电终端的设计要根据国家规定的配电网技术导则要求,正确处理各个功能板块的关系。设计中注意以下设备功能之间的关系: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线路、监测以及控制的设备装置。一般为模块化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维护方便性和可扩展性。智能化配电网配电子站的设计。一般的配电子站是开关站或配电站的组成部分,主要具备集中与转发终端数据的功能。 3.3.2综合设计通信系统 智能化电网建设的目标,是电网运行管理和客户服务实现自动化。所有的电网运行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智能软件实施完成,包括线路维护、电能计量收费、设备的运行质量实时监测等。因此,在设计中通信系统的设计是综合性较强的设计内容,需要多电网内运行设备的需求,做通盘的考虑,统一进行规划。一方面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设备运行的损耗;另一方面实现了不同模式的强强联合,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第一,处理好主站与子站的关系,做好综合配比设计。一般的主站与子站的连接都是骨干层通信网络,终端为接入层,设计时,应采用多种连接方式的组合,以备信息传输非正常状态下,选择正确的路径。 4智能化配电网络管理的设计 4.1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确定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的全网管理模式。第二,具有数据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分析处理功能。第三,符合综合数据信息与部门数据信息交互分析处理的技术需求。第四,有效监测、故障排除以及高效控制。在设计中,主要对综合性网络发令平台的控制调度功能进行优化,实现综合性配电网的可靠输送。第五,人机交互的方便快捷高效。智能化配电网的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内容是通过采集和处理信息实现对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有效控制,需要人工操作与软件自动化处理的有机结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选用较为直观的软件,方便人机交互的高效便捷。 4.2故障隐患处理的自动化设计 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智能化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隐患处理自动化质量。首先,数据库及时把故障隐患信息由相关子站上传总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快速了解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发出指令,进行配电网运行中故障隐患的修复。其次,系统及时进行信息理转化。在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加装的软件必须具有信息转化功能,满足人工操作需要。一般的工作人员在实地操作中,需要的信息应该满足工程应用价值特点。所以,系统软件诊断和分析处理的信息,需要具备科学的转化功能。 4.3配电调控的自动化设计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1 部分:配电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配电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1: distribu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3) 5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目录 (3) 6 电气部分 (3) 6.1 设计范围: (3) 6.2 图纸编制 (4) 7 土建部分 (5) 7.1 设计范围: (5) 7.2 图纸编制 (5) 8 施工图预算 (6) 8.1 设计范围: (6) 8.2 施工图预算内容及深度 (6) 8.3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包头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任志远、武国梁。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试行).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 (试行) 舟山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编 (2015年1月)

第1章典型设计依据 1.1 编制设计依据文件 《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2013年版) 第2章典型设计的说明 2.1.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设计与建设规范 2.1.1 导线截面的确定 10KV架空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主干线路采用240mm、150mm截面两种导线,其中新建线路采用240mm导线、改造线路采用150mm导线;支线(包括分支线)采用70mm导线,根据规划有可能成为干线的导线宜一次性敷设到位。 0.4KV线路主干线导线采用120mm,支线选用70mm导线;分支线采用4*50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分支线与单户接户杆采用2*25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低压线路设计时宜采用四线一次规划敷设到位,沿墙敷设的低压线路宜采用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 对于旅游聚区域三相四线制低压采用接入的低压结构配网可以电缆与架空混合布置形式,既主线采用架空线路、支线采用电缆接入户外分支箱,采用电缆接入用户集中由分支箱接入。 2.1.2 导线类型的选取 2.1.2.1 线路档距在100m以下,应采用架空绝缘铝绞线或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并应采用相应的防雷措施。 2.1.2.2 线路档距在100m-350m,城市应采用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农村地区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3 线路档距在350以上m,应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4 海岛的实际情况,城镇区域宜采用绝缘导线,农村跨越山区的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 2.1.3 线路杆型结构 2.1. 3.1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杆型按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分支(T接)杆和跨越杆等6种类型;10KV按呼高分12、15、18m。 2.1. 3.2钢管杆按杆头布置分:单回路三角型杆头布置型式;双回路杆头分双垂直(鼓型)、双三角型;按照转角分10°、30°、60°、90°度;按呼高分12、14m。 2.1. 3.3 10KV配电线路耐张段长度控制在500m之内,线路直线杆一般采用水泥杆,终端、耐张及转角杆在满足施工地形的条件下一般采用钢管杆。 2.1. 3.4 0.4KV线路一般均采用水泥杆,0.4KV按呼高分8、10、12m;对于受地形限制无法设拉线的杆塔,宜采用混凝土预浇杆塔基础。

配电网设计简介

一配网设计简介 配电网 英文名称: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定义: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 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南方有20KV的),低压配电网(220/380V)。 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 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 在城市电网系统中,主网是指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起连接区域高压(220KV及以上)电网的作用 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 一、10kV配网设计: 1.变电工程设计 2.送电工程设计 3.土建工程设计 二、变电工程设计:

变电定义: 电力系统中,通过一定设备将电压由低等级转变为高等级(升压)或由高等级转变为低等级(降压)的过程。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一般为(15~20)千伏以下。常用的输电电压等级有765千伏、500千伏、220~110千伏、35~60千伏等;配电电压等级有35~60千伏、3 ~10千伏等;用电部门的用电器具有额定电压为3~15 千伏的高压用电设备和110 伏、220伏、380伏等低压用电设备。所以,电力系统就是通过变电把各不同电压等级部分联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变电的场所为变电所。 分类: 1.变电一次设计(电气、土建)。 2.变电二次设计(继电保护、自动控制)。 范围:10kV电源终点至0.4kV电源起点 三、送电工程设计: 输电定义: 电能的传输。它和变电、配电、用电一起,构成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输电,把发电厂和负荷中心联系起来,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超越地域的限制。输电线路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地下输电线路。前者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上;后者主要用电缆,敷设在地下(或水下)。 分类 1.架空线路设计

配网线路典型设计

配网线路典型设计 配网线路典型设计是基于自主CAD平台开发,配网线路典型设计吸收了基层配网设计人员的要求以及各省的标准设计为基础进行开发并采用最新C/S架构可以实现协同设计、权限管理;同时有助于规范设计、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配网设计及造价成果的生成,最终实现配网管控一体化。 编制依据: 1.《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kV配网典型设计 2011年版线路部分》 2.《湖南省电力公司农网10kV及以下配网工程通用设计》2010版 3.《江西省农网工程标准设计》 4.《江苏省农网工程标准设计》 5.《河北省农网工程标准设计》 6.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2009) 7. 配网材料2009价 8. 其他省份的设计标准正在更新中..... 适用范围: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电缆敷设设计,电力管井、路灯线路,配电室等业务。

使用对象:承担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计的供电局市、区、县设计室;施工单位;承担线路检修维护任务的线路工区、农电工区等。 配网线路典型设计在规范配网设计、提高效率、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城网、农网改造、建设新农村的强有力工具。结合目前各省制定的典型设计,将其镶嵌在软件中作为样例在设计中使用,再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适当和必要的调整,从而形成规范的合格的设计成果。 软件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组件技术对配电工程设计过程进行辅助及指导,设计人员通过绘制线路图,选择相关杆型,插入组装图,软件就能自动形成各种设计成果,如:杆塔明细表、工程量统计表、设备和材料明细表、配电线路和小区电缆设计、断面图、预算文件等。 系统特点: 1. 软件系统功能的配置是完全基于配网线路典型设计的。支持多种方式灵活(快捷设计、批量修改)、便捷的进行电杆、线路、杆塔等各种电力设备的绘制。支持通过坐标、各种测量设备(导入CAD图、导入GPS数据)数据直接导入进行绘制、同时支持档距转角方式绘制。涵盖中低高压、20kV,10 kV, kV等。涵盖导线、架空线路、电缆、管井、隧道等。 2. 为了快速出图,提高出图效率、开发了图形编辑模块,

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专业调考试题题库 规划技术专业 、单项选择题 63?某110kV变电站平均负荷为15MW,因故障造成全站停电,为满足第三级供电安全水平要求,最少应有______ 负荷在15分钟内恢复供电,其余负荷在3小时内恢复供电。(A)《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3MW B. 10MW C. 12MW D. 15MW 导则》 A.安全电流 B.短路电流 C.最大负荷电流 D.短路冲击电流。 72?以220/380V供电的非车载充电机功率因数应不低于_________ ,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安装就地无功补偿装置。(C)《电 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A. 0.8 B. 0.85 C. 0.9 D. 0.95 87.10千伏并网的光伏发电站,当并网点电压跌至0时,应能不脱网连续运行______ 秒。(B)《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 网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版)》(该题删除) A. 0.05 B. 0.15 C. 0.25 D. 0.5 89.充电设施容量大于100kVA,宜采用专用配电变压器,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低于_____________ 。(C)《电动汽车充换电设 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该题删除) A. 500kVA B. 630kVA C. 800kVA D. 1000kVA 107:某地级市110kV电网目标形成单链结构,变电站接线为2线3变扩大桥,主变本期规模1-2台,远景规 模均按3台50MVA设计,变电站负载按75%考虑。按照“导线截面一次选定”的原则,贝U 110kV线路导线截面宜选 择: ______ 。(已知:线路最高允许温升按80 C,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载流量LGJ-185为531A、LGJ-240为613A、 LGJ-300为755A、LGJ-400为840A,环境温度25C的折算系数为1、80C的折算系数为0.81 。)(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2 A.185 mm 2 B.240 mm 2 C.300 mm 2 D.400 mm 115.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要求,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 _________ 。(A)《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 3km B. 5km C. 10km D. 15km 135.C类供电区域的综合电压合格率规划目标不小于 _____ %。(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络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对其规划的现状以及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进行简单研究,希望对日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中低压;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之中低压配电线路规划与设计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在规划设计上仍然有着一定缺陷,面对于越来越大的供电要求,已经显得较为吃力。所以对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我国中低压配电线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国内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国内90%左右的地级以上供电企业已经开始配电系统自动化,有的省份还设计了自己的技术原则。在社会上,已经有多家科研机构致力于配电系统的研究。一系列的努力都为我国的供电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基础,包括供电的可靠率问题、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供电的质量问题等等,并且还对于劳动效率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提供了保障。这一系列的设施技术也是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现状现状。总结来看,我国的配电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我国的配电系统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基础方面的配备也不够完善齐全,一些试点刚刚开始试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尚没有普及,并且理论研究不足。一般情况下,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110kV变电站的分布点不平衡,使得10kV中压线路在使用时依然是单辐射线路,这样就使得供电的半径较长,环网率不够高,线路严重过载,致使转供电能力较差,网架结构复杂。而对于0.4kV低压供电系统,农村偏远地区的配变台区供电半径大,电压较低。城市的发展步骤和配电网的发展不协调。 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 2.1、对于规划的年份与范围进行确定。这点一般是由供电企业来提出具体要求,而规划者可以与自身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 2.2、对于规划数据收集的工作。对于规划数据收据的工作是配电网络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步骤,是开展负荷预测以及中低压配电网络现状分析的重要内容。 2.3、对已存在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分析。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于现有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的结构等一系列情况来进行分析,将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

kV配电网设计指南

35kV配电网设计指南 (2013年版) 前言 南网标设版已经发布并应用,为了更好地应用好新版南网标设,修订了《35kV配电网设计指南》。为了加快电网建设,适应当前项目建设管理,在修订本指南时,尽量减少设备、材料的品种,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南网标设的应用,在“快”和“准”上把握好大的原则和方向。本设计指南适用于柳州网区35kV配电网的建设。 一、网架结构 1、35kV主网架应构成“手拉手”(单环结构,开环运行)的环网结构,导线型号为JL/G1A—150、240。 2、变电站规划建设:县城逐步取消35kV电压等级,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座35kV变电站,变压器单台容量选用5000kVA、10000kVA,并要求5年内不应扩建主变。 二、35kV变电站 根据柳州网区县级35kV变电站运行经验,本设计指南从《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中优先选择了CSG-35B-WZ-P1 和CSG-35B-JZ-P4等两个方案,并依据南网公司最新有关要求对部分模块和设备选型进行优化。 (一)总体方案及组成模块

(二)模块使用

(三)主要设备材料选型 1、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容量单台5MVA,终期容量为每台10MVA,远期台数均为两台,电压等级35/10kV,选用三相双卷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 2、无功补偿:容性无功补偿容量按主变压器容量的30%配置,配套串联电抗器的感性无功补偿容量按电抗率12%配置。选用组合框架式(包括电抗器、避雷器、户外式隔离开关、放电线圈、铁构件及保护网)。 3、35kV断路器:选用六氟化硫气体单断口断路器,最高运行电压,额定工作电流2000A,开断短路电流(有效值) ,热稳定电流 (3s)。 4、35kV隔离开关:采用双柱水平开启GW4形,额定工作电流1250A,额定动稳定电流80kA,额定热稳定电流;主刀电动,地刀手动,配CS17机构。

国网福建公司-配电网规划调考试题-规划技术专业试卷

福建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2014年岗位考试 (全员普考A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选项) 1、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体系建设方案,“管理一个口”是指各类、各级、各专业规划和计划要纳入( C )和综合计划,实现发展部门归口管理和综合协调,专业部门协同配合和业务指导。 A、电网发展规划 B、企业规划 C、总体规划 D、专项规划 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管理规定,省经研院负责编制(C )电网规划,地市经研所负责编制( C )电网规划。 A、35~500千伏;10千伏及以下 B、110(66)~500千伏;35千伏及以下 C、220~50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 D、500千伏及以上;220千伏及以下 3、刘总在2014年公司“两会”上提出,2014年配电网重点工作:加大农村电网重过载配电变压器、老旧线路、计量装置等改造和更换力度,解决( C ),优化县域电网结构,年内解决“孤网”运行、与主网联系薄弱县域电网问题。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实现户户通电。 A、电动汽车接入 B、分布式电源接入 C、农村“低电压”问题 D、中压长线路 4、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应做到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以远景规划为指引,按( B )选择导线截面,提高配电网对负荷增长的适应能力。 A、经济电流密度 B、饱和负荷密度 C、现状负荷情况 D、现状装接配变容量 5、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对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提出了原则要求,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

原则上A+、A、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E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 A、不宜超过2km;不宜超过4km;不宜超过15k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B、不宜超过3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5k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C、不宜超过3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0km;不宜超过15km D、不宜超过2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0km;不宜超过15km 6、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要求220/380V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原则上A+、A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C 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E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A、不宜超过100m;不宜超过20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B、不宜超过150m;不宜超过25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C、不宜超过150m;不宜超过25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不宜超过800m D、不宜超过200m;不宜超过30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不宜超过800m 7、对于一个规划期内年负荷平均增长率为10.5%的区域,110千伏容载比建议范围为( C )。。 A、1.7~2.0 B、1.8~2.0 C、1.9~2.1 D、1.8~2.1 8、用户接入应符合电网规划,不应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电能质量。1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 B );其他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85。 A、0.98 B、0.95 C、0.92 D、0.90 9、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作用(B)。。

(建筑工程设计)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试行)

(建筑工程设计)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 设计及杆型图(试行)

1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及杆型图 (试行)

舟山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编 (2015年1月) 第1章典型设计依据 1.1 编制设计依据文件 《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电网工程通用设计10KV和380/220V配电线路分册(2013年版) 第2章典型设计的说明 2.1.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设计与建设规范

2.1.1 导线截面的确定 10KV架空线路导线根据不同的供电负荷需求,主干线路采用240mm、150mm截面两种导线,其中新建线路采用240mm导线、改造线路采用150mm 导线;支线(包括分支线)采用70mm导线,根据规划有可能成为干线的导线宜一次性敷设到位。 0.4KV线路主干线导线采用120mm,支线选用70mm导线;分支线采用4*50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分支线与单户接户杆采用2*25mm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低压线路设计时宜采用四线一次规划敷设到位,沿墙敷设的低压线路宜采用架空平行集束型导线; 对于旅游聚区域三相四线制低压采用接入的低压结构配网可以电缆与架空混合布置形式,既主线采用架空线路、支线采用电缆接入户外分支箱,采用电缆接入用户集中由分支箱接入。 2.1.2 导线类型的选取 2.1.2.1 线路档距在100m以下,应采用架空绝缘铝绞线或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并应采用相应的防雷措施。 2.1.2.2 线路档距在100m-350m,城市应采用绝缘铝合金绞导线,农村地区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3 线路档距在350以上m,应采用钢芯铝绞线。 2.1.2.4 海岛的实际情况,城镇区域宜采用绝缘导线,农村跨越山区的线路宜采用钢芯铝绞线。 2.1.3 线路杆型结构

高压配电网的设计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前言 (Ⅲ)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1) 1有功功率的平衡计算 (1) 2高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的选择 (1) 3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1) 4导线截面的选择 (2) 5潮流计算 (2) 5.1概论 (2) 5.2计算结果 (4) 6经济技术比较 (5) 7调压计算 (6) 8联络线上的潮流计算 (6) 结论 (7) 第二部分计算书 (8) 1.有功功率的平衡计算 (8) 2.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9) 3.导线截面的选择 (10) 3.1 导线选择 (10) 3.2 导线校验 (12) 4潮流计算 (13) 4.1 方案一 (13) 4.2 方案二 (33) 5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46) 5.1电网的电能损耗 (46) 5.2线路投资 (47) 5.3 变电所投资 (47) 5.4 工程总投资 (47)

5.5计算年运行费用 (47) 5.6 计算年最费用 (48) 6调压计算 (48) 6.1 A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48) 6.2 B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49) 6.3 C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50) 6.4 D变电所的调压计算 (50) 7联络线上的潮流计算 (51) 7.1联络线断开一回的潮流计算 (51) 7.2一组机组停运检修时的潮流计算 (52) 参考文献 (56) 附录 (57) 高压配电网设计(二) 摘要:在近几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力网络成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网络;它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发电厂和用户,以最小的干扰,在一定的电压和频率下最有效最可靠地把电力通过输电线和配电网传送给用户。本设计采用理论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讨论高压配电网的设计。首先,根据负荷特点和要求来确定供电系统的类型、变压器的容量、导线截面积等。其次,电力网络的典型网络结构有环网、放射型、单端供电型、双端供电型等形式。我选择两种不同的网络,之后对之进行潮流计算得到各段的功率损耗以及电压降落。假设全网电压为额定电压,可以得到各用户端的实际电压值。在电压偏移在允许的范围情况下,对所选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找出一个最佳方案,使之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关键字:高压配电网,功率损耗,电压降落,允许电压偏移。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industry , the power net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power system. It mainly include substations, transmission lines,

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分析 刘博

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分析刘博 发表时间:2017-12-11T17:10:29.2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作者:刘博 [导读] 摘要:配电线路的设计是电力传输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河南漯河 462000) 摘要:配电线路的设计是电力传输实施的前提和保障。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力线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配网工程建设和改造中,10kV配电线路大多数运用在地区,采用架空线或者是以架空线为主的混合结构形式,一般为放射性的供电方式。 关键词:10kV;配电网;线路设计 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配电网的建设也逐步重视,农村配电网规划作为农网建设的前期工作,规划编制的前瞻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在10kV配电网规划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处理,保证10kV配电网规划工作符合相关规定,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10kV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意义 作为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中压配电网之一,其被广泛运用在连接电网和用户终端之间,也正因为如此,10kV配电网也是将电力资源从电网传送到电力需求者的终端环节。由于配电网的复杂性,尤其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属性,其设计上都会有些许不同,一旦电网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后期的维修工作也是非常困难,此种特点就导致10kV在最开始的规划设计中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就非常重要。通过对10kV配电网的合理规划设计,提升电网整体的科学性,提升电力运输的稳定和可靠。 二、10kV配电网工程基本规划设计 文章在本节,首先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10kV配电网工程基本规划设计进行探究,从规划的角度来探究优化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的相关对策。 1电网形式的改革 现阶段,采用田字形式来对已有的电网架设形式进行优化,能够显著的改善电网交错杂乱的现象,以实现电网分电压调度,可续规划的效果,继而进一步降低区域配电过程中电网的重复使用率。在这一环节中,相关单位要积极采用“闭环接线,开环运行”的方法,来实现10kV配电网工程中各个配电线路的有效连接,继而使得整个线路体系中,各个供电线路能够互相的弥补,防止供电的中断。这一基本的改革为10kV配电网工程的设计工作明确了进一步的方向,在后期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首先就应当从电网的分布上进行修正,以实现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2提升分段开关位置设计的合理性 分段开关位置的设定关系到对整个电网供电范围的控制,一般情况下,10kV配电网的有效供电范围在6km直径范围内,并且其配套低电压电网供电范围不应当超过500m,如果是密集的商业区,则范围应当缩小至300m直径范围以内。因此为了保障10kV配电网能够正常运行,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除了要考虑好电网的基本排布以及成本问题,还应当积极的对地区的实际环境进行考察,以实际情况为直接参考,优化设计工作,提升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的合理性,最终保障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3提升电源位置设计的合理性 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电网的配电能力和供电的稳定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的保障电源的合理位置。因此在整体的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根据电网分布的实际情况,在高压变电站的周围设计好300A的电力运输连接线,为10kV配电网工程提供有效的供电系统,继而再通过10kV配电网实现电力的进一步调配,以此保障配电、输电工作的稳定运行,真正体现出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的有效性。 4电网设计要注重对电网质量要求 传统工程设计观念认为,开展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只需要关注电网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需要考虑电网质量问题,殊不知忽略了设计工作对于电网质量的规范要求。在现阶段开展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对电网质量的要求,一方面,要对在可行的范围内,对电网架设高度进行要求,以提升设计的安全质量;另一方面,要充分的考究新旧电网、线路的安装与替换问题,尽量避免重复使用老旧电网,以免降低整体电网的质量,同时在设计新电网线路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好预留缆线的管道,以为下一次的更新提供保障,提升电网架设的可持续。 5合理调整电线网路的模式 电网线路模式关系到配电的效果,10kV配电网工程模式的有效选择同样如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好10kV配电网工程的模式,尽量设置成环装的配置,使得电网的形状得到缩减,容积率增加,并且提升整个电网的耐用性。以此在实际工作指导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10kV配电网工程架设的合理性。 6缩减断电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自我运转配置设施被有效的融入了电网系统中来,为10kV配电网工程的进一步稳定提供了保障,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积极的缩减断电点,借助自我运转配置,保障在发生断电的情况下,能够尽量实现区域分离,减少断电的影响范围,缩减地区损失。只有如此,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才有了最后一道保障,整个设计工作的合理性、10kV配电网系统的有效运行等才能真正的开展起来。 三、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中调节装置的有效使用 调节装置的有效使用是保障10kV配电网工程稳定运行的关键部件,在10kV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好调节装置的设计与运用情况。 1运用调节装置稳定电压 10kV配电网工程电力的稳定输送还在于与各个电网的有效衔接以及电压的稳定调节,通过在设计过程中调节装置的有效设定,在低电压处合理摆放装置,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压的运转速率,继而保障整个电网系统的有效运行。当最终的用户控制电压电量时,配置装置能够有效合理的调节电量,稳定电压,继而节约用电,并且组织电流的回流,保护了整个电网系统。如此,整个10kV配电网工程的设计工作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