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施2015-167系统联合试运转记录

001-施2015-167系统联合试运转记录

湘质监统编

施2015-167

系统联合试运转记录

工程名称:试运转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

GB50243-2002第11.2.3条、11.2.4条、11.3.3条、11.3.4条的规定要求。

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 报告

2018 年 **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做一次工 作水泵、备用水泵联合试运转实验。为了保证我矿井主排水系统 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于年月日9点一一12点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联合排水实验。 一、实验时间:2018年5月18日9点一一12点 二、实验地点:井下中央水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组长: 组员: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涌水量: (1 )、矿井正常涌水量:mSh (2 )、矿井最大涌水量:m3/h 2、水仓容积:m3 3、供电设备及电缆 (1 )、供电系统:1、2、3、4、5号泵供电电压660V,使用

开关为QJZ—400真空电磁启动器5台。其中1、2、3号泵供电电源取自井下中央变电所低压I、II母线段,4、5号泵供电电源取自地面变电所低压I、II母线段。 (2)、供电电缆使用MYP3*70+1*35 型。

.专业.专注. word可编辑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和水仓容量的效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中央水泵 房有2台8寸泵为1#、2#泵,3台6寸泵为3#、4#、5#泵,其 中1#、3#泵为工作水泵,2#、、4#泵为备用排水泵,5#泵为检

修排水泵。所有排水泵为独立排水管路。1#、3#水泵运行,总排 出274.34+124.11=398.45m 3h。 2、排水系统效率: 依据2017年7月25日出具的东风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 检验报告中数据: (1 )、1#水泵效率是70.71%,排水系统效率65.24%,管路 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0.44KW.h。 (2)、2#水泵效率是70.70%,排水系统效率65.22%,管路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0.44KW.h。 (3)、3#水泵效率是50.79%,排水系统效率是45.80%,管路效率98%,吨水百米电耗0.62KW.h。 (4)、4#水泵效率是52.17%,排水系统效率是45.78%,管路效率95.37%,吨水百米电耗0.62KW.h。 (5)、5#水泵效率是51.82%,排水系统效率是45.77%,管路效率96%,吨水百米电耗0.62KW.h。 3、水泵排水能力效验: (1 )、正常排水量,开一台MD280 —43 X4型水泵: 110 X24 一274.34=9.62 (h) <20 (h)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2)、正常排水量,开一台MDM155 —30X6型水泵: 110 X24 一123.96=21.3 (h) >20 (h)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3)、最大涌水量时,开一台MD280 —43 X4型水泵: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试验报告 (最终版)

一水文地质情况 矿区位于塔克玛扎背斜东端南翼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地貌形态为中山,地形切割强烈。地势呈东高西低,海拔高程+1552~+2040m,阳霞河在矿区西界外约1.25km处,由北向南流迳,河床标高为+1326.82~+1327.81m,流量每年可达4.01亿m3。区内地表大部分为第三系地层覆盖,侏罗系地层仅在矿区北西角出露。区内发育有一条近东西向沟谷,在洪水期沟中有短暂水流。大气降水为本矿区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源。 1、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根据矿区内地层岩性特征,矿区的含水层段主要有: )孔隙含水层段 1、第三系(N 1 岩性以浅褐色砾岩、砂岩为主,厚度较大,胶结较差,以潜水为主。在浅部为透水不含水层,在区内大面积覆盖于侏罗系中统克孜努尔组地层之上。 k2)孔隙-裂隙含水组段 2、侏罗系中统克孜努尔组上段(J 2 由该层段薄层粗砂岩、砾岩组成,层间含多层泥岩、粉砂岩,故各含水层间相互补给性较差,大气降水为其唯一补给源,在浅部为透水不含水层。 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目前,虽然矿区生产矿井和废弃矿井中无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是未来矿井还存在以下几项充水水源和途径。 大气降水沿煤层露头流入井下,煤层露头在局部自燃后,形成地下“空洞”,岩石受火烧烘烤,体积缩小,坍塌、破碎,形成较厚的裂隙带,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 3、矿井涌水量预计 由于矿井开采一水平时,井下无涌水。矿井开采下水平时,本次设计以相邻玉鑫煤矿涌水量(正常涌水量451.44m3/d,最大涌水量677.16m3/d)作为设计依据。 4、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矿区为一倾向东南的单斜构造,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构造形态简单,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势陡峭,各含水层不利于地下水储集,根据上述分析,

XX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晴隆县奔小康煤矿 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 试验报告

编制单位:机电运输科 2013年5月5日 晴隆县奔小康煤矿 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为保证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最大涌水排水量,我矿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对井下中央泵房两个小井进行了彻底清挖,并于2013年5月5日9:30—11:30对井下主排水大泵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 一、试验时间:2013年5月5日9:30—11:30 二、试验地点:井下中央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机电矿长:曹永富 机电运输科:邱堂尧总工:李黎 机电队:付刚贤司泵工:余选章 配电工:苟波电钳工:林荣祥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涌水量: (1)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128m3/h (2)矿井设计最大涌水量:321m3/h (3)矿井实际总涌水量:145m3/h 2、水仓容积: (1)主水仓长度为130m,副水仓长度为70m,有效容量1500m3。 3、供电电源电缆型号: Ⅰ回路:MYJV22-8.7/15-3×50-800米Ⅱ回路:MYJV22-8.7/15-3×50-800米 4、水泵技术特征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2013年4月29日 5、水管技术特征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2013年4月29日 6、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2013年4月29日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电缆负荷

和水仓容量的校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 3台水泵、2趟排水管路、413m3/h 2、排水系统效率校验: 依据2013年5月5日奔小康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报告: 1#水泵效率69.56%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492KWh100 合格 2#水泵效率68.92%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498KWh100 合格 3#水泵效率68.12%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505KWh100 不合格 3、水泵排水能力的校验: 本次联合排水试验过程中,实测水泵总排水能力为1255m3/h,(1)按设计正常工作时开一台DF280-43×2水泵: 220×24/277=19.6(h)< 20(h) 主排水管路走两趟Φ219×10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2)按设计最大排水工作时开两台MD280-43×9水泵:220×24/276=19.13(h)< 20(h) 主排水管路走二趟Φ219×6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3)检修泵:备用一台MD280-43×2水泵为检修泵: 检修泵能力:0.25×220=55 < 260(m3/h)

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 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 报告 2018年** 煤矿主排水泵联合排水试运转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年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做一次工作水泵、备用水泵联合试运转实验。为了保证我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雨季最大涌水排水量,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于年月日 9 点—— 12 点对井下主排水泵进行了 联合排水实验。 一、实验时间: 2018 年 5 月 18 日 9 点—— 12点 二、实验地点:井下中央水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组长: 组员: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 、涌水量: (1)、矿井正常涌水量: m3 /h (2)、矿井最大涌水量: m3 /h 2 、水仓容积: m3 3 、供电设备及电缆 (1)、供电系统:1、2、3、4、5号泵供电电压660V使用开关为 QJZ—400 真空电磁启动器 5 台。其中 1、 2、 3 号泵供电电源取自井下中央变电所低压 I 、 II 母线段, 4、 5 号泵供电电源取自地面变电所低压 I 、 II 母线段。 (2)、供电电缆使用 MYP3*70+1*35型。

4、水泵技术特征表:

5、水管技术特征表: 6、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和水仓容量的效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中央水泵房有2台8寸泵为1#、2#泵,3台6寸泵为3#、4#、5#泵,其中1#、3#泵为工作水泵,2#、、4#泵为备用排水泵,5#泵为检修排水泵。

所有排水泵为独立排水管路。 1#、 3#水泵运行,总排出 274.34+124.11=398.45m 3 /h 。 2、排水系统效率: 依据 2017 年 7 月 25 日出具的东风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报告中数据: (1)、1#水泵效率是70.71%,排水系统效率65.24%,管路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 0.44KW.h。 (2)、2#水泵效率是70.70%,排水系统效率65.22%,管路效率96.70%,吨水百米电耗 0.44KW.h。 (3)、3#水泵效率是50.79%,排水系统效率是45.80%,管路效率98%,吨水百米电耗 0.62KW.h。 (4)、 4#水泵效率是 52.17%,排水系统效率是 45.78%,管路效率95.37%,吨水百米电耗 0.62KW.h。 (5)、5#水泵效率是51.82%,排水系统效率是45.77%,管路效率96%,吨水百米电耗 0.62KW.h。 3、水泵排水能力效验: (1)、正常排水量,开一台 MD28— 43X 4型水泵: 110X 24- 274.34=9.62 ( h) <20 (h)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2)、正常排水量,开一台MDM15—30X 6型水泵: 110X 24- 123.96=21.3 ( h) >20 (h)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3)、最大涌水量时,开一台 MD28—43 X 4型水泵: 120X 24- 274.34=10.5 ( h) <20 (h)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记录

送排风系统 系统联动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符合设计要求,动作协调、正确,无异常现象; 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5%,系统运行正常。 防排烟系统 同上

编号:001 单位工程名称广西康复医疗中心大楼施工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分包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名称组合式空调机组型号规格 试运转时间自2014年6月12日8时30分至2014年6月13日16时0分 试运转过程及各参数记录: 1、系统正常,畅通无渗水现象。电源线连接正确,安全、紧固。 2、各机组中的风机叶轮旋转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行功率符合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3、皮带张紧得当,且风机皮带轮与电机皮带轮置于同一平面上。 4、该型号机组的风机轴承的润滑状况良好,轴承外壳温升为60℃~68℃,滚动轴承温 升为65℃~75℃,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5、空调机组的试运转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6、运转时产生的噪声符合性能说明书的规定要求。 7、该型号各种机组的减震装置工作正常。 8、机组风量的测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为5%,符合要求。 试运转调试结论调试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工长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广西康复医疗中心大楼施工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分包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名称离心泵型号规格 试运转时间自2014年6月12日8时30分至2014年6月12日12时0分 试运转过程及各参数记录: 1、叶轮旋转方向正确,无异常振动与声响,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其电机运行功率符合 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2、轴承温升为65℃,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3、减震装置工作正常。 4、克体密封处无渗漏。 试运转调试结论调试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工长专业质量检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试验报告

呼图壁县白杨沟丰源煤矿 主 排 水 泵 联 合 试 运 转 报 告

呼图壁县白杨沟丰源煤矿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制度 1、坚持每年4月份和7月份之前各进行一次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制度,以检测矿井抗洪救灾能力。 2、联合试运转由矿机电、安全、通风、总调共同组织实施,单位由分管领导组织落实,技术、运转人员参与实施。 3、每年进行联合试运转前,单位必须组织人力物力将水仓清理完毕,矿有关部门验收认可。 4、水泵及起动设施保持完好状态。 5、每台水泵要求能在10分钟内起动完毕,除检修水泵外,其它水泵能全部起动起来。此时,要求排水设施无泄漏,水管无破裂,闸阀无失灵,排水正常为合格。 6、排水各数据记录,试验人员应签字认可。 7、单位写出试验报告,报送矿有关部门存档。 8、每年检修主排水泵配件由单位在年初报送配件计划,矿供应部门必须提前前购足水泵配件。

主排水泵联合试运转实验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八条的有关规定,矿井必须有工作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水泵的工作能力,应当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出量。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在每年地标积雪融化和夏季雨季来临之际,对我矿井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应进行一次联合试运转试验。 一、矿井主排水系统状况: 我矿井底中央水泵房承担着井下的涌水排至地面的任务。泵房排水系统状况如下: 1、我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选用D155-30×7型矿用离心式水泵3台,流量155m3/h,扬程210m,配用电动机功率160kW。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最大涌水时两台工作,一台检修。 2、两趟排水管路沿副斜井井筒敷设,吸水管、排水管均选用Ф168×4mm无缝钢管。水泵、排水管与设计选型相同。 3、水泵房标高+1500m,根据《生产地质报告》及现场情况调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2.5m3/h,最大涌水量100 m3/h。 4、排水方式:在+1500m水平中央变电所旁设主水泵房,由+1500m 水平主水泵房的水泵排水,通过副斜井敷设二趟排水管排至井口附近的沉淀池内,排水高度为137m。 5、井底水仓由主仓和副仓组成,当一个仓清理时,另一个仓能正

BA系统调试及检测

一、系统调试及检测 7.1 系统调试、运行方案 系统调试是否顺利,对于整个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显然调试在整个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7.1.1 准备工作及调试条件 在系统调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设备机房必须有良好的照明和正确的电源; 当涉及与其他有关厂家机电设备接口时,厂家必须有人配合; 中心机房必须装修完整,清扫干净,并且有充足的照明和电源; 系统调试工具到位。 7.1.2 调试时间 考虑本工程项目施工工期情况,我司在设备安装时即进行相应设备的现场单体调试,利用平行施工的方法来保证工期。 7.1.3 系统调试的实施步骤 单体设备调试: 线缆测试完毕,可进行单体设备如传感器、控制器等的通电、编码、性能调试等。调试时,要观察设备受电情况、表针指示等,对运转不正常的设备应立即断电检查。调试通过,做好调试记录,作为能开始系统调试的必备条件,部分可作为主要设备中间验收交付的依据。 系统集成调试: 在各单体设备调试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系统集成调试。系统集成阶段,系统均已开通运行,故必须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相应的接口界面(包括技术数据接口、设备材料供应界面、操作使用界面等),明确工程公司、设备供应商的职责,工程接口界面今可能标准化、模块化、规范化。调试步骤为:中央监控设备-现场控制器-分区域端接好的终端设备-程序演示-开通。系统集成调试应按设计要求和计划进度逐项进行,做好调试记录,作为系统可以投入试运行的依据。 调试结果:

调试过程中所有技术参数和运行数据都分布分项记录归档,并提交业主。 7.2 系统检验测试 BA系统的检测工作首先要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技术文件全面了解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被检测系统的业主与工程承包商需提供的主要文件有系统选型论证、系统规模容量、控制工艺说明、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BA系统结构图、系统控制原理图、BA系统设备布置与布线图、与BA系统监控相关的动力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现场设备安装图、DDC站与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员站的监控过程程序流程图、中央监控室设备布置图、BA系统供货合同及工程合同、BA系统施工质量检查记录、相关的工程设计变更单、BA系统运行记录。在此基础上,根据BA系统的验收标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BA系统检测方案。 检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中央监控站、子系统(DDC站)与现场设备(传感器、受送器、执行机构等)来进行功能检测。 7.2.1 中央监控站的检测 中央管理工作站是否具有对所有监控点进行监视的功能,是否对部分控制点具有远程遥控功能。中央管理工作站是否采用汉化图形界面。以便于操作人员工作。中央管理工作站是否能实时记录各种运行状态信息、故障报警信息、各种统计数据,发生报警时有关系统的画面或数据能自动调出显示。中央管理工作站存储的历史数据时间是否大于三个月。检测的项目如下: 在中央监控站上观察现场状态的变化,中央监控站屏幕上的状态数据是否不断被刷新及其响应时间; 通过中央监控站控制下属系统模拟输出量或数字输出量,观察现场执行机构或对象是否动作正确、有效及动作响应返回中央监控站的时间; 人为在DDC站的输入侧制造故障时,观察在中央监控站屏幕是否有报警故障数据登陆,并发出声响提示及其响应时间; 人为制造中央监控站失电,重新恢复送电后,中央监控站能否自动恢复全部监控管理功能; 检测中央监控站是否对进行操作的人员赋予操作权限,以确保BA系统的安全。

通风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碱场煤矿一井南风井主要通风机和通风系 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矿长: 矿总工程师: 编制人:尹德成 单位:碱场煤矿一井 日期:2014年1月7日

碱场煤矿一井早期设计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由中央风井担负全矿井的通风任务;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扩大,通风网络长,矿井阻力过大,很难满足矿井实际生产需要。为了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保证安全生产,碱场煤矿一井在矿井南翼边界建立了南翼风井,现南风井主要通风机已投入使用,矿井通风方式由中央并列式改变为中央分列式。 碱场煤矿一井南风井主要通风机系统于2013年7月初完工,经过空载试运转后,由黑龙江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于2013年8月24日,对南风井2台主要通风机进行了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风机的各项性能均符合要求。 根据盛隆公司批复意见及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南风井主要通风机于2013年7月6日试运行,对南风井主要通风机带负荷运行后井下主要地点的风量进行了测定。参加南风井主要通风机试运行的单位主要有湖南湘潭防爆矿用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盛隆公司、碱场煤矿等。湖南湘潭防爆矿用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主要通风机的调试、叶片调整指导,协助选择合适的工况;黑龙江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负责风机电控装置的调试;沈阳工程技术大学负责通风网络的解算、确定合理的运行工况、确保试运转期间通风网络的稳定可靠;碱场煤矿负责井下通风系统的调整,风量、风速的测定,以及主要通风机的操作;盛隆公司负责风机试运转的总体协调工作。 一、南风井主要通风机试运转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试运转情况报

告如下: 主要通风机主要性能参数 1、型号:FBCDZN O28型; 2、主要通风机数量:2台,1台工作,1台备用; 3、额定功率:2*500kW; 4、额定电压:6000kV; 5、额定电流:66.3A; 6、风量:88~187m3/s; 7、静压:5000~1750Pa; 8、反风方式:风机反转反风; 9、生产厂家:湖南湘潭矿用防爆集团公司。 二、南风井主要通风机试运行情况 根据沈阳工程技术大学对碱场煤矿通风网络解算报告和南风井担负风量和通风阻力计算情况,对照南风井主要通风机理论及实际特性曲线,南风井两台主要通风机风叶角度事先调整在-5°,并使用主要通风机在-5°运行。 三、南风井主扇运转前后通风系统: 南翼主扇运转前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要通风机采用2台BD-Ⅱ-8-N O26型、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三个井筒入风一个井筒回风,三个井筒总入风量5340m3/min(主井962m3/min、副井2866m3/min、一斜1512m3/min),回风井回风风量为5660 m3/min。风量有效率87%,负压420mmH2O,通风最大流程为17.6公里。

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中阳鑫隆煤业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 报告 编制单位:机电科

中阳鑫隆煤业主排水 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为保证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最大涌水排水量,我矿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对井下中央泵房两个小井进行了彻底清挖,并于2012年6月20日9:30—11:30对井下主排水大泵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 一、试验时间:2012年6月20日9:30—11:30 二、试验地点:井下中央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机电矿长:吕喜生 机电科:刘应元刘巨才防治水部:张喜平 机电队:杨建平司泵工:郝兴平 配电工:乔伟伟电工:刘建辉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涌水量: (1)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86m3/h (2)矿井设计最大涌水量:105m3/h 2、水仓容积: (1)主、副水仓容积:各1900m3 3、供电电源电缆型号: Ⅰ回路:MYPTJ-3×50-450米Ⅱ回路:MYPTJ-3×50-450米

4、水泵技术特征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 2012年6月20日 5、水管技术特征表: 6、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 2012年6月20日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电缆负荷和水仓容量的校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 3台水泵、2趟排水管路、553.5m3/h 2、排水系统效率校验: 依据2012年4月25日山西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

报告: 1#水泵效率68% 排水系统效率56.7% 吨水百米电耗0.48KW.h/(t.hm)合格 2#水泵效率69% 排水系统效率58.5% 吨水百米电耗0.47KW.h/(t.hm)合格 3#水泵效率74% 排水系统效率56% 吨水百米电耗0.49KW.h/(t.hm)合格 3、水泵排水能力的校验: 本次联合排水试验过程中,实测水泵总排水能力为710m3/h,(1)按设计正常工作时开一台MD280-43×8水泵: 86×24/236.6=8.7(h)< 20(h) 主排水管路走两趟Φ219×8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2)按设计最大排水工作时开两台MD280-43×8水泵: 86×24/465.9=4.12(h)< 20(h) 主排水管路走两趟Φ219×8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3)检修泵:备用一台MD280-43×8水泵为检修泵: 检修泵能力:244.1< 260(m3/h) 满足设计要求。 4、排水管路能力校验: 共用四趟Φ219×8排水管路,排水高度260m,经管子道沿钻孔至平地。排水管长度1200m,地面出水口排至地面,能满足排水需求。

煤矿主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黄陵东方煤炭有限公司 主排水系统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编制单位:机电运输科 2013年12月1日

黄陵东方煤炭有限公司主排水 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为保证矿井主排水系统能够满足最大涌水排水量,我矿组织对井下主排水泵及泵房供配电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检修,并对井下中央泵房两个小井进行了彻底清挖,并于2013年6月25日9:30—11:30对井下主排水大泵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 一、试验时间:2013年6月25日9:30—11:30 二、试验地点:井下中央泵房 三、参加联合试运转人员: 机电矿长:郑治伟 机电运输科:何建英 机电队:何永新司泵工:张福建 配电工:魏乾明电工:许青选 四、排水系统基本情况: 1、涌水量: (1)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24m3/h (2)矿井设计最大涌水量:45m3/h (3)矿井实际总涌水量:25m3/h 2、水仓容积: (1)井底水泵房主水仓总容积:300m3 3、供电电源电缆型号:

Ⅰ回路:MYJV42-3×50-450米Ⅱ回路:MYJV42-3×50-450米 4、水泵技术特征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 2013年6月25日 5、水泵运行时所测数据表: 泵房名称:中央泵房 2010年11月25日 五、根据上述所测数据进行排水能力、水泵效率、电缆负荷和水仓容量的校验: 1、同时运行水泵台数、排水管路数、总排水量: 3台水泵、2趟排水管路、45m3/h 2、排水系统效率校验: 依据2011年8月28日河陕西煤矿安全装备检测中心在用

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报告: 1#水泵效率69.56%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492KWh100 合格 2#水泵效率68.92%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498KWh100 合格 3#水泵效率68.12% 排水系统效率77% 吨水百米电耗小于0.505KWh100 不合格 3、水泵排水能力的校验: 本次联合排水试验过程中,实测水泵总排水能力为45m3/h,(1)按设计正常工作时开一台MD46-30×9水泵: 220×24/277=19.6(h)< 20(h) 主排水管路走两趟Φ219×10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2)按设计最大排水工作时开两台MD46-30×9水泵: 220×24/276=19.13(h)< 20(h) 主排水管路走四趟Φ219×10排水管,均能满足设计要求。(3)检修泵:备用一台MD46-30×9水泵为检修泵: 检修泵能力:0.25×220=55 < 260(m3/h) 满足设计要求。 4、排水管路能力校验: 共用3趟Φ108×6排水管路,排水高度350m,经管子道沿主斜井至平地。排水管长度350m,地面出水口排至地面,能满足排水需求。

安防系统试运行报告

安防系统试运行报告 ***监控系统截止到****年**月**日已全部建设调试完毕,自**月**日起由***公司移交我方开始试运行,至****年**月**日止已运行一个月。根据一个月的系统试运行情况(参见试运行值班记录),我方认为: 一)系统功能完全符合设计任务书中的下列要求: a) 云台摄像机能方便地遥控监视指定的区域; b) 固定摄像机能清楚地监视主要出入口及楼梯口; c) 数字录像和图像回放质量良好; d) 系统编有5个通用巡视程序,基本满足我方要求; e) 同步巡视功能正常; f) 定时自动巡视功能正常,每天每个监视器上要求的8个监控点的图像定时切换按时到位,准确无误; g) 监控点搜索、锁定观察、遥控跟踪操作方便,流畅; h) 重点录像资料的保存正常无误; i) 通道出入口监视无盲区和死角,图像质量良好。 二)施工工艺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参见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三)系统技术培训意见 根据合同有关条款对有关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使有关人员对系统有了详细的了解,能够熟练操作本系统。可以根据《日常维护注意事项》简单维护本系统,并完全具备独立上岗操作的能力。 四)系统故障及其处理情况 a) 运行期间,共发生两次故障现象:一次为24号摄像机图像丢失(1月30日),经检查为有关视频头焊接不牢靠所致;一次为17号摄像机图像不清楚,原因是有关摄像机视频线松动。上述两次故障***公司都及时排除,排除时间自我方电话通知***故障情况之时至故障排除时止,分别为2小时和1.5个小时。 b) 除发生两次故障并得到及时排除外,整个监控系统符合设计方案要求,系统运行正常,。五)试运行期间,***公司维修服务完全符合合同之规定。 六)试运行结论 本系统施工和安装工艺符合有关《规范》和《程序》要求,试运行一个月来,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方案》的要求,系统工程达到了竣工验收条件,同意施工单位申请竣工验收。 ****有限公司 年月日 本文转自安防社区,本文原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a616525154.html,/dispbbs.asp?boardid=36&Id=17388,更多精彩,更多免费资料等着您!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 赵楼矿井联合试运转报告 一、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兖煤菏泽能化有限公司是兖矿集团响应山东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突破菏泽、带动西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决策,利用菏泽地区的资源优势,综合开发巨野矿区而成立的区域能化公司,负责巨野矿区综合开发项目。赵楼矿井位于巨野煤田的中部,北距郓城县城约22km,东距巨野县城西约13km。井田大部分面积在郓城县境内,南部小部分在巨野县,行政区划归郓城县、巨野县管辖。井田范围南北长约9.9km,东西宽约12~15.9km,面积约143.356km2。煤田地质储量约10.75亿吨,其中天然焦的地质储量约2.7亿吨。主采煤层为3煤层,以1/3焦煤为主,可采储量2.54亿吨。设计生产能力3.0Mt/a,服务年限60.1a。配套建设同等规模的多品种选煤厂和矿井铁路专用线。工业广场总占地面积为30.1公顷(不含铁路装车站用地7.6公顷)。矿井采用主、副、风三个立井开拓,井口标高+45.0m。采用单一水平开拓方式,水平标高-860m;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 巨野矿区总体发展规划于2002年8月26日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2〕1473号文予以批复。2005年6月13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

源〔2005〕1030号文批复了《关于核准兖矿菏泽能化有限公司巨野矿区赵楼矿井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2005年9月4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煤安监函字〔2005〕22号批复了《巨野矿区赵楼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05年8月18日山东省发改委以鲁发改重点〔2005〕705号批复了《赵楼矿井项目初步设计》。根据初期采区补充勘探报告结果,对矿井采区划分、初期采区巷道及工作面布置进行了调整,并按规定进行了变更调整。2008年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以鲁煤规发字〔2008〕98号批复了《赵楼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调整版)》,2008年8月25日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以鲁煤安监字〔2008〕143号批复了《赵楼矿井安全设施设计(调整版)》。 山东煤田地质局负责地质勘探,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矿井设计,南京华宁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承担赵楼矿井矿建、土建和安装工程的工程监理工作,兖州矿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矿井施工由东华建设公司新陆公司、中煤一公司31工程处、49工程处、兖矿集团东华建设有限公司三十七处、建筑安装分公司、中煤六十八处、山东菏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兴润建设有限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负责施工与安装。 矿井自2005年1月16日开工建设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筹建人员的共同努力,

常规空调系统调试方案和系统测试方案

系统调试方案和系统测试方案 一、系统调试方案 1、编制说明 本调试方案是根据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公司多年设计和施工经验及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 2、本工程在设计、施工、调试、测试以及验收阶段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我司有幸中标,则在以上过程中还必须满足我公司长期从事冰蓄冷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总结出的公司规范和标准。 (1)国家相关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年版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 《制冷设备通用技术规范》GB9237-88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J66-84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TJ231-7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2).设计标准 根据设计院的设计参数,我公司对有关的设备进行试运转、调试,以满足业主最终使用功能要求。 2、调试组基本成员人员如下: (1)、业主单位或监理单位:1人,作为暖通专业负责人,负责总体协调工作。 (2)、施工单位:2人;其中调试总负责人1名(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自控专业负责人1名。另派操作工若干; (3)、设备供应商:主机供应商,其他相关设备供应商,由施工单位负责联络组织。我司将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增加人员的数量,确保调试的进度和质量,按时交付业主使用。 3、调试时间安排 因为制冷机房有7台离心主机,而国标规范要求单机试运转需正常运转至少8个小时,预计调试时间需要三天。 4、调试前准备工作 (1)设备单机试运转前,设备找正找平、精平、清洗等各道安装工序均已完成,并有齐全的安装记录,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基础抹面工作已结束,系统

主通风机联合试运转报告

白云乌素煤矿 主要通风机和通风系统联合试运转报告 矿长:郭建雄 总工程师:白秋生 编制人:贺鹏 日期:2013年4月4日

煤矿设计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由风井担负全矿井的通风任务;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扩大,为了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保证安全生产,煤矿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矿井通风方式分列抽出式。 由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于2013年4月3日,对风井2台主要通风机进行了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风机的各项性能均符合要求。 根据我矿批复意见及安全技术措施要求,风井主要通风机于2013年4月4日运行,并于4月5日、6日、7日三天对风井主要通风机带负荷运行后井下主要地点的风量进行了测定。参加风井主要通风机试运行的单位主要有运城市安运风机有限公司、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煤矿等。运城市安运风机有限公司负责主要通风机的调试、叶片调整指导,协助选择合适的工况;风机电控装置的调试;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负责通风网络的解算、确定合理的运行工况、确保试运转期间通风网络的稳定可靠;新亚煤矿负责井下通风系统的调整,风量、风速的测定,以及主要通风机的操作;新亚煤矿负责风机挂网试运转的总体协调工作。 风井主要通风机挂网试运转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试运转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通风机主要性能参数 1、型号:FBCDZ-N O18型; 2、主要通风机数量:2台,1台工作,1台备用; 3、额定功率:2×85kW;

4、额定电压:380/660; 5、额定电流:148/85.5A; 6、风量:1800—40803/min; 7、静压:506—1913Pa; 8、反风方式:风机反转反风; 9、生产厂家:运城市安运风机有限公司。 二、2013年4月4日风井主要通风机试运行情况 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的测定报告和风井担负风量和通风阻力计算情况,对照风井主要通风机理论及实际特性曲线,风井两台主要通风机风叶角度事先调整在-6°,并使用主要通风机在-6°运行。主要通风机运行后,主通风机工况和主要地点风量如下: 1、风井:负压1913Pa,总回风量5320.4m3/min;风机电机电压660V,1级风机电机电流为85.5A,2级风机电机电流85.5A。 2、矿井总进风:2408.5 m3/min,其中:主斜井进风1740.26 m3/min,副斜井进风3580.14m3/min。 五、风井主通风机与通风系统联合试运转结论 1、本次风井风机挂网试运行,由于我矿组织得力,并能严格贯彻安全技术措施,风井主通风机挂网与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联合试运转工作进行比较顺利。2013年4月4日10:00点开始至16点30分结束,历时6小时30分钟。 2、风井风机挂网运行后,通过三天的观测,风井风机负压1909Pa,

联合试运转报告

大竹县柏林镇161煤矿 扩建工程联合试运转报告二○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 一、位置及交通 大竹县柏林镇161煤矿(以下简称柏林镇161煤矿)属华蓥山背斜东翼柏林井田中段,位于大竹县342°方向,直距县城约26km,行政区划属大竹县柏林镇栗家村二组所辖。矿区中心点地理座标:东经107°12′06″~107°12′29″;北纬30°56′24″~30°57′10″。从该矿井沿矿区简易公路西行7km至柏林镇,由柏林镇乘车约26km,到大竹县城与国道210、318线及达渝高速公路相连,交通较方便。 根据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由1~6号拐点圈闭(拐点坐标见表1-3-1-1),其标高为+475m~+100m,允许开采区内K16煤层。走向长约1.4km,倾斜宽约1.0Km,面积约1.3854km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二、井田概况 (一)构造 矿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褶皱带的西缘之华蓥山背斜北段东翼。区域内背斜狭窄,向斜宽缓,形成隔挡式构造。华蓥山背斜

轴向为北东一南西向,地层走向与构造方向一致。岩层倾角为东陡西缓,为一不对称背斜。 矿区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为N20~35°E,地层倾角为23°,无次级褶皱和断层。节理、裂隙不发育。 综上所述,矿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二)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分述如下: 1、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总厚约500m,根据含煤性和岩相组合特征,将该组分为七段。其中第一、三、五、七段为含煤段,第二、四、六段为砂岩段。含煤段主要岩性为深灰色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夹厚度不等的粉砂岩和细粒砂岩,含可采煤层及煤线。砂岩段为厚层~巨厚层状浅灰、灰色细~中粒砂岩,局部含少量砾石。矿区仅出露了五、六、七段,现叙述如下: 1)第五段(T3xj5) 该段出露于矿区西北部,为区内主要的含煤段,以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粘土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状细粒砂岩,含煤四层,其中K16、K18煤层赋存于本段中,K16为本矿井开采煤层。 2)第六段(T3xj6) 该段出露于矿区西北部,上部灰白色厚层状细-中粒砂岩,铁质胶结,致密坚硬,下部灰黄色厚层砾岩,含泥质和煤包体,与下伏地层具有明显冲刷现象,厚度58-62米,平均厚60米。

系统测试报告记录模板(绝对实用)

系统测试报告记录模板(绝对实用)

————————————————————————————————作者:————————————————————————————————日期:

XXX项目软件测试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档变更记录 版本编号修订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备注

目录 1概述 (6) 2测试概要 (6) 2.1进度回顾 6 2.2测试环境 7 2.2.1软硬件环境 7 2.2.2网络拓扑 8 3测试结论 (8) 3.1测试记录 8 3.2缺陷修改记录 8 3.3功能性 8 3.4易用性 9 3.5可靠性 9 3.6兼容性 9 3.7安全性 9 4缺陷分析 (10) 4.1缺陷收敛趋势 10 4.2缺陷统计分析 11 5遗留问题分析 (12) 5.1遗留问题统计 12

1概述 说明项目测试整体情况,经过等。 2测试概要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到2007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2个bug。 XX总共发布11个测试版本,其中B1—B5为计划内迭代开发版本(针对项目计划的基线标识),B6-B8为回归测试版本。计划内测试版本,B1—B4测试进度依照项目计划时间准时完成测试并提交报告,其中B4版本推迟一天发布版本,测试通过增加一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B5版本推迟发布2天,测试增加2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 B6-B11为计划外回归测试版本,测试增加5个工作人日的资源,准时完成测试。 XX测试通过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B1—B4测试阶段都有详细的bug分析表和阶段测试报告。 2.1 进度回顾 版本名称测试起始时间测试结束时间测试人员测试地点

检验、测试、调试与验收方案

检验、测试、调试与验收方案 【隐蔽工程检验、测试、验收方案】 1)凡隐蔽工程都必须组织隐蔽验收。—般分部(项)隐蔽工程由施工员组织验收,邀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参加;重要的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派员参加。 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三方共同验收后,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隐蔽检查记录由施工员或工程技术负责人填写,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会签。 3)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检查记录表应复写一式五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各一份,自存三份归档。 4)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A 管线、接线盒预埋:导管、位置、规格、标高、弯度、防腐等,电缆耐压绝缘试验、地线、地板的接地电阻。 B 埋地管道工程:位置、标高、坡度、焊接、防锈、防腐及预埋件等。 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内容 A 单位工程名称、隐蔽工程名称、部位、标高、尺寸和工程量。 B 材料产地、品种、规格、质量等。 C 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6)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文字要简练、扼要,能说明问题,必要时应附三面图(平、立、剖面图)。 【系统工程检验、测试、调试、验收方案】

1、检验、测试和调试前的准备 (1)仔细确认每一台设备是否安装、连接正确,认真向施工人员询问施工遗留的可能影响使用的有关问题。 (2)再次认真地阅读所有的设备说明书,仔细查阅设计图纸的标注和连接方式。 (3)一定要确认供电线路和供电电压没有任何问题。 (4)调试前应该保证现场没有无关人员。 (5)准备相应的仪器和工具,并保证工作状态优良。 2、检验、测试和调试的项目、方法、程序以及要求 音响系统的调试是工程调试的关键,音响系统涉及的设备最多,调试的部位也最多,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最多,所以应首先集中精力完成。调试的原则,必须认真阅读产品说明,逐步细致地进行微调,在不破坏基本的声场条件的前下,有选择地使用音频处理设备,以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准备的仪器和工具:相位仪,噪声发生器,频谱仪(含声级计),万用表。主要关键设备调试的步骤:(1)单独开机,从音源开始逐步检查信号的传输情况。因为,当信号在各个设备中传输良好,功放和音箱才会得到一个正常以经过正确处理的信号,才可能有一个好的扩声音量。此时,周边处理设备置于旁路状态,音箱和功放与系统断开。检查时顺着信号的去向,逐步检查它的电平设置、增益、相位及畅通情况,保证各个设备都能得到前级设备提供的最佳信号,也能为下级提供最佳信号。在检查信号的同时,逐一观察设备的工作是否正常,是否稳定,这项工作意义就在于,单台设备的在此时出现故障或不稳定,处理起来比较方便,也不会危及其他设备的安全,因此,这项检查不要带入下一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