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基本理论教案

单元一认识领导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领导的内涵

重点及难点:领导的含义、属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

计划课时: 2学时

人类群体活动催生了领导活动的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领导方式的演进。20世纪由于时代的需要,领导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领导科学才受到普遍的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发展,特别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加入了世贸组织后,这对我国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当前,掌握领导科学这门学问,是中国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领导的内涵

走进领导

1、亨利·福特福特并不是汽车的发明者,但他为一个渴求新生事物的美利坚民族打造了1 500万辆汽车。T型汽车的成功,使福特由一位农家子弟一跃成为身价超过16亿美元的汽车大王。福特发明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揭开了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序幕。

2、比尔·盖茨盖茨为人类信息时代最成功的“知识英雄”。靠着每隔两周更新一次的“视窗”操作系统软件,盖茨温柔地剥削着地球上每一位电脑用户,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商业现象。

3、韦尔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市场市值从1981年的120亿美元猛增至2 800美元,这是一个增长神话的典范,而这个增长神话的主角、增长的主要推动者和带头人就是韦尔奇,通用电气公司的前董事长兼CEO 。

4、李嘉诚由一个低微的打工仔,成为香港长江实业集团的董事长;长江实业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山寨厂,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

5、张瑞敏将一个亏损147万元的小厂发展到2004年营业收入达806亿多元的世界级集团公司,创造了中国企业一个又一个神话。

6、柳传志不仅将联想从一个小公司发展为国内IT业精英,更培养了像杨元庆、郭为这样优秀的CEO,构建了联想事业的愿景,给人们以无限的联想空间。

以上几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1、含义

领导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领导者在一定的领导环境下,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2、特点

(1)领导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行为

(2)领导是一种有序的行为过程

(3)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领导生态,三边互动L=f(xyz))

领导的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

领导者成功测试

这个用来测试领导者的职业生涯的成功机会。请你也来试试看!你一定将受益匪浅。别忘记记录选择结果,以核对后面的结果呀!

a.你是否确定了具体的职业目

标?是否

b.你是否制定了某一时期内实现目标的职业计划?是否

c.你是否有更高的愿

望?是否

d.你的愿望是否切实可行?是否与你的能力相符?是否

e.你随时准备去冒险,犯错误,失败吗?是否

f.你将重新安排工作

吗:是否

g.你忠实地为你的公司负责

吗?是否

h.你坚信能使自己幸运

吗?是否

i.为在工作中取得最好成绩,你是否努力工作?是否

j.你是否知道和了解你的上司和公司的发展目标(这是成功的真正关键)?

是否

k.在你任职期间,你是否为公司取得几项优势?是否

l.你是否充分发挥了你的才

能?是否

m.你是否在培养(或使用)你的社交能力?是否

n.你的工作是否使你很出

众?是否

o.你是否享有诚实、正直、可靠三者之一的声誉?是否

p.你的消息灵通

吗?是否

q.你是否为实现你的职业目标而制定步骤?是否

r.你是否第一个提出将影响公司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因素的领导者?是否

s.你是否从其他人的成功和失败,尤其是典型事例中,吸取经验教训?是否测试说明

0-3个“否”:你就是一个领导者!

你可能已经获得成功,或者正在走向成功,你喜欢你所做的一切,因而你正在做正确的事情?致力于把工作做得更好。

0-7个“否”:你陷于麻烦!

①你应花费时间去检查一下你的生活和工作目标(你想从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什么东西?);

②你目前的职务、作用和责任是什么?(你是否喜欢你所做的事情,并把它做好);③你所做的工作达到了什么程度?(你的努力是否达到了你的个人目标。)

8个以上“否”,你不适合做领导。

(4)领导是高层次的社会管理活动

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领导与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导注重革新,而管理注重维持。

(5)领导具有权威性(权力与威望)

3、性质

领导具有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领导活动作为物质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反映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永恒的自然属性。领导的自然属性即领导的一般属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表现为领导活动具有指挥、引导、激励和协调等特性。

领导活动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体现出领导者的意志,因此,领导的社会属性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反映了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要求。领导的社会属性即领导特殊性,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在我国,领导的本质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领导二重性的关系:领导的二重性相互依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非两种领导活动。领导的本质主要由社会属性决定。

二、领导科学(自学)

走进领导

“曼哈顿”工程的领导者

制造原子弹是爱因斯坦建议的,他当时又是世界科学的泰斗,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选他为“曼哈顿”工程的领导者,而选了二流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几年之后原子弹爆炸成功,人类从此进入了原子能时代(“曼哈顿”工程耗资几十亿美元,投入了几十万人,涉及到很多部门)。

从这一案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领导科学的兴起

(1)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变、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2)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核心的系统理论的产生)。

(3)人类领导思想长期积累的结果(《孙子兵法》、《资治通鉴》、《战争论》等对过去的统治经验进行了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人类对领导活动的认识由经验上升为科学)是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

领导学的产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发展

(1)领导特质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末),主要围绕领导者个人特征。

(2)领导行为理论阶段(40年代末—60年代末)研究领域包括领导效能、领导行为、领导风格等。

(3)领导权变理论阶段(60年代末— 80年代初),核心观点是有效的领导不受情景的影响,要因地制宜。

(4)领导风格理论阶段(80年代初—),突出有效的领导需要提供愿景、鼓舞和注重行动。

领导学在中国起步晚,发展快,正逐渐深化。

3、领导科学的对象和内容

领导科学就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

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以及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其他矛盾都是由基本矛盾派生出来的。

领导学的三个特点:综合性、应用性、历史进步性。

领导学的范围包括领导本质理论、领导职能理论、领导体制理论、领导者素质理论、领导方法与艺术理论、领导监督理论以及领导效能考评理论等。概括起来就是主体、结构、过程三个方面。

4、领导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领导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2)领导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3)领导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

5、学习领导学的意义和方法

(1)意义

a.深化理论、构建学科体系;

b.培养干部、服务社会、迎接挑战。

(2)方法

a.理论概括

b.经验分析

课堂讨论

古今比较

比较诸葛亮与周恩来的领导。

小结

领导科学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在新的时代领导者必须掌握领导科学。本项目介绍了领导的涵义、领导科学的历史、对象以及学习领导学的意义和方法。

课外练习或作业:

1、如何理解领导的含义?

2、领导与管理有何关系?

3、如何理解领导的属性?

4、领导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教学后记:

参考文献:

1.企业领导学,高平平,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领导学:理论与实践,陈荣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从经验走向科学——基层领导理论与实践,任博,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

5.领导学:模式与案例,盖勒·C.阿弗利著,邹琪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单元二领导思想

一、领导理论

二、领导原则

三、组织文化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领导基本理论,熟悉领导最基本的原则,能够运用领导理论和原则分析常见的领导现象,理解组织文化的含义,能够运用组织文化指导实践活动。

重点及难点:领导权变理论、对上对下负责原则、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

计划课时:5学时

领导理论是人们对领导活动理性认识和研究的成果,从古到今,人们从不同角度对领导活动进行概括和描述,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领导理论,指导人们开展实践,推动领导工作的发展,特别是领导科学产生以来,领导理论对社会实践起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