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解题方法

一、知识整合

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题(2个选择题, 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共计30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 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突出重点,全面考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圆、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系中的基础知识。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知识的重组与链接,使知识形成网络,着重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求解有时还要用到平几的基本知识和向量的基本方法...............,这一点值得强化。 1. 能正确导出由一点和斜率确定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从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出发推导出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地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写出直线的方程,熟练地进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能利用直线的方程来研究与直线有关的问题了.

2.能正确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知道线性规划的意义,知道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能正确地利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并用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线性规划方法在数学方面的应用;会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

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2

2

2

)()(r b y a x =-+-(r >0),明确方程中各字母的几何意义,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地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掌握圆的一般方程:02

2

=++++F Ey Dx y x ,知道该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并正确地进行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的互化,能根据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cos sin x r y r θ

θ

=??

=?(θ为参数),明确各字母的意义,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5.正确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能根据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它们的标准方程;记住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各种标准方程;能根据条件,求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掌握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双曲线的渐近线)等,从而能迅速、正确地画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掌握a 、b 、c 、p 、e 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几何意义;利用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确定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解决简单问题;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并掌握它的应用;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二、近几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析

各地试题中解析几何内容在全卷的平均分值为27.1分,占18.1%;2001年以来,解析几何内容在全卷的平均分值为29.3分,占19.5%.因此,占全卷近1/5的分值的解析几何内容,值得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考试题中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几乎囊括了该部分的所有内容,对直线、线性规划、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内容都有涉及.

1.选择、填空题

1.1 大多数选择、填空题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为主,难度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

(1)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的考查

例1 以点(1,2)为圆心,与直线4x +3y -35=0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

(2)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的考查

例2已知点)0,2(1-

F 、)0,2(2F ,动点P 满足2||||12=-PF PF . 当点P 的纵坐

标是2

1

时,点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 (A )26 (B )2

3

(C )3

(D )2

1.2 部分小题体现一定的能力要求能力,注意到对学生解题方法的考查

例3

若过定点(1,0)M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2

2

450x x y ++-=在第一象限内的部

分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

k <<(B

)0k <<

(C

)0k << (D )05k <<

2.解答题

解析几何的解答题主要考查求轨迹方程以及圆锥曲线的性质.以中等难度题为主,通常设置两问,在问题的设置上有一定的梯度,第一问相对比较简单.

例4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1

2

,一个焦点是F (-m,0)(m 是大于0的常数).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Q 是椭圆上的一点,且过点F 、Q 的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M.

若=,求直线l 的斜率.

本题第一问求椭圆的方程,是比较容易的,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应该得分的;而第二问,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则有一定的难度,得分率不高. 解:(I )设所求椭圆方程是).0(122

22>>=+b a b

y a x

由已知,得 ,2

1

,

==a c m c 所以m b m a 3,2==.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是1342

2

22=+m

y m x (II )设Q (Q Q y x ,),直线),0(),(:km M m x k y l 则点+=

当),,0(),0,(,2km M m F -=由于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

,

62.139494,)3,32(.

3

1210,32212022

222±==+-=++=-=+-=k m

m k m m km

m Q km km y m m x Q Q 解得所以在椭圆上又点

0(2)()2,2,1212

Q Q m km MQ QF x m y km +-?-=-==-==--- 当时.

于是.0,13442

2

222==+k m

m k m m 解得 故直线l 的斜率是0,62±.

例5设双曲线C :1:)0(12

22=+>=-y x l a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

(I )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II )设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为P ,且5.12

PA PB =

求a 的值. 解:(I )由C 与t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故知方程组

??

???=+=-.1,12

22y x y a x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消去y 并整理得 (1-a 2

)x 2

+2a 2

x -2a 2

=0. ①

.120.

0)1(84.012

24

2

≠<-+≠-a a a a a a 且解得所以

双曲线的离心率

01,

).2

e a a e e e ==

<<≠∴>

≠+∞ 即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II )设)1,0(),,(),,(12211P y x B y x A

.12

5

).

1,(125

)1,(,125212211x x y x y x =

-=-∴=由此得 由于x 1,x 2都是方程①的根,且1-a 2

≠0,

2

2222222

22172522289,

.,,12112116017

0,.

13

a a a x x x a a a a a =-=--=--->=所以消去得由所以

例6给定抛物线C :

,42

x y =F 是C 的焦点,过点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 (Ⅰ)设l 的斜率为1,求OB OA 与夹角的大小;

(Ⅱ)设]9,4[,∈=λλ若AF FB

,求l 在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解:(Ⅰ)C 的焦点为F (1,0),直线l 的斜率为1,所以l 的方程为.1-=x y

1-=x y 代入方程x y 42=,并整理得 .0162=+-x x

设),,(),,(2211y x B y x A 则有 .1,62121==+x x x x

.31)(2),(),(212121212211-=++-=+=?=?x x x x y y x x y x y x OB OA .41]16)(4[||||2121212

2222121=+++=

+?+=

x x x x x x y x y x

.41143||||),cos(-=?=

OB OA OB OA 所以与夹角的大小为.41

14

3arccos -π

(Ⅱ)由题设λ= 得 ),,1(),1(1122y x y x --=-λ 即??

?-=-=-.

1212),

1(1y y x x λλ

由②得21

2

22

y y λ=, ∵ ,4,422

212

1x y x y == ∴.12

2x x λ=③ 联立①、③解得λ=2x ,依题意有.0>λ

∴),2,(),2,(λλλλ-B B 或又F (1,0),得直线l 方程为 ),1(2)1()1(2)1(--=--=-x y x y λλλλ或 当]9,4[∈λ时,l 在方程y 轴上的截距为,1

212---λλ

λλ或 由 ,1

21212-++=-λλλλλ 可知12-λλ

在[4,9]上是递减的, ∴

,4

31234,341243-≤--≤-≤-≤λλλλ 直线l 在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为].3

4

,43[]43,34[?--

从以上3道题我们不难发现,对解答题而言,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三种圆锥曲线都有考

查的可能,而且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往往是交替出现的。

三、热点分析:

1.重视与向量的综合

各省市的解析几何大题与向量综合,主要涉及到向量的点乘积(以及用向量的点乘积求夹角)等,因此,与向量综合,仍是解析几何的热点问题。

例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 (3,1),B (-1,3),若点C 满足

OB OA OC βα+=,其中α、β∈R,且α+β=1,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

(A )(x -1)2

+(y -2)2

=5 (B )3x +2y -11=0 (C )2x -y =0 (D )x +2y -5=0

例8、已知点)0,2(-A 、)0,3(B ,动点2

),(x y x P =?满足,则点P 的轨迹是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2.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几率较高

高考试题中,解析几何的解答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概率依然会很大. 3.与数列相综合

高考试题中,解析几何大题与数列相综合依然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例9、如图,ΔOBC 的在个顶点坐标分别为(0,0)、(1,0)、(0,2),设P 为线段BC 的中点,P 2

为线段CO 的中点,P 3为线段OP 1的中点,对于每一个正整数n,P n+3为线段P n P n+1的中点,令P n 的坐标为

① ②

(x n,

y n

), .2

1

21++++=

n n n n y y y a (Ⅰ)求321,,a a a 及n a ;

(Ⅱ)证明;,4

14*+∈-

=N n y y n

n (Ⅲ)若记,,444*

+∈-=N n y y b n

n n 证明{}n b 是等比数列. 解:(Ⅰ)因为4

3

,21,153421==

===y y y y y ,所以2321===a a a ,又由题意可知2

1

3+++=

n n n y y y , ∴32112

1++++++=n n n n y y y a =221

1

21++++++n n n n y y y y =

,2

1

21n n n n a y y y =++++

∴{}n a 为常数列.∴.,21*

∈==N n a a n

(Ⅱ)将等式

22

121=++++n n n y y y 两边除以2,得,1241

21

=++++n n n y y y 又∵2214++++=n n n y y y ,∴.4

14n n y

y -=+

(Ⅲ)∵)4

1()41(44444841n n n n n y

y y y b ---=-=+++-

)(41444n n y y --=+,4

1

n b -=

又∵,04

1

431≠-=-=y y b

∴{}n b 是公比为4

1

-的等比数列.

4.与导数相综合

近几年的新课程卷也十分注意与导数、向量综合.

例10、如图,过抛物线x 2

=4y 的对称轴上任一点P (0,m )(m>0)作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 两点,点Q 是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I )设点P 分有向线段AB

所成的比为λ,证明:()QP QA QB λ⊥-

(II )设直线AB 的方程是x -2y+12=0,过A,B 两点的圆C 与抛物线在点A 处有共同的切线,求圆C 的方程.

解:(Ⅰ)依题意,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 ,m kx y +=代入抛物线方程y x 42

=得.0442=--m kx x ①

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11y x 、122),,(x y x 则、x 2是方程①的两根. 所以 .421m x x -=

由点P (0,m )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λ,得

.,012

121x x

x x -==++λλλ即

又点Q 是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故点Q 的坐标是(0,-m ),从而)2,0(m QP =.

).)1(,(),(),(21212211m y y x x m y x m y x QB QA λλλλλ-+--=+-+=-

])1([2)(21m y y m QB QA QP λλλ-+-=-?

2

2121212

2212144)(2])1(44[2x m x x x x m m x x x x x x m +?+=++?+= .0444)(22

21=+-?+=x m

m x x m

所以 ).(QB QA QP λ-⊥ (Ⅱ)由 ??

?==+-,

4,01222

y x y x 得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6,9)、(-4,4).

由 y x =2

得 ,2

1

,412x y x y ='=

所以抛物线 y x 42=在点A 处切线的斜率为36='=x y 设圆C 的方程是,)()(2

22r b y a x =-+-则??

???-++=-+--=--.)4()4()9()6(,3

192222b a b a b a b 解之得 .2

125

)4()4(,223,23222=-++==-=b a r b a

所以圆C 的方程是 ,2

125

)223()23(22=-++y x 即 .07223322=+-++y x y x

5.重视应用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解析几何的应用题。

例11、某中心接到其正东、正西、正北方向三个观测点的报告:正西、正北两个观测点同时听到了一声巨响,正东观测点听到的时间比其他两观测点晚4s. 已知各观测点到该中心的距离都是1020m. 试确定该巨响发生的位置.(假定当时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 s :相关各点均在同一平面上)

解:如图,以接报中心为原点O ,正东、正北方向为x 轴、y 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 、B 、C 分别是西、东、北观测点,则A (-1020,0),B (1020,0),C (0,1020)

设P (x,y )为巨响为生点,由A 、C 同时听到巨响声,得|PA|=|PB|,故P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PO 上,PO 的方程为y=-x ,因B 点比A 点晚4s 听到爆炸声,故|PB|- |PA|=340×4=1360

由双曲线定义知P 点在以A 、B 为焦点的双曲线12

2

2

2=-

b

y

a

x

上,

依题意得a=680, c=1020,

1

3405680340568010202

2

222

22222=?-?=-=-=∴y x a c b 故双曲线方程为

用y=-x 代入上式,得5680±=x ,∵|PB|>|PA|,

10680),5680,5680(,5680,5680=-=-=∴PO P y x 故即

答:巨响发生在接报中心的西偏北450

距中心m 10680处.

四、二轮复习建议

1.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由于解析几何通常有2-3小题和1大题,约占28分左右,而小题以考查基础为主、解答题的第一问也较容易,因此,对于全市的所有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要做好该专题的复习,千万不能认为该部分内容较难而放弃对该部分内容的专题复习,并且根据生源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2.重视通性通法,加强解题指导,提高解题能力

在二轮复习中,不能仅仅复习概念和性质,还应该以典型的例题和习题(可以选用04年的各地高考试题和近两年的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为载体,在二轮复习中强化各类问题的常规解法,使学生形成解决各种类型问题的操作范式.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解题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才能掌握.所以,在二轮复习中,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引导、点拨和点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施有效复习.

3.注意强化思维的严谨性,力求规范解题,尽可能少丢分

在解解析几何的大题时,有不少学生常出现因解题不够规范而丢分的现象,因此,要通过平时的讲评对易出现错误的相关步骤作必要的强调,减少或避免无畏的丢分.

例14、设双曲线C :线22

2x -y =1(

a>0)与直l:x+y =1a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

(I )求双曲线C 的离心率e 的取值范围: (II )设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为P ,且.12

5

PB PA =

求a 的值. 解:(I )由C 与t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故知方程组

??

???=+=-.1,

12

22y x y a

x 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消去y 并整理得 (1-a 2

)x 2

+2a 2

x -2a 2

=0. ①

.120.

0)1(84.012

24

2

≠<-+≠-a a a a a a 且解得所以

双曲线的离心率

01,

).2

e a a e e e ==

<<≠∴>

≠+∞ 即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还有,在设直线方程为点斜式时,就应该注意到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形;又如,在求轨迹方程时,还要注意到纯粹性和完备性等.

设BC 、CA 这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 1、k 2,则由斜率的定义可知,直线mx+y+2=0的斜率k 应满足k ≥k 1或k ≤k 2, ∵A(-2, 3) B(3, 2)

∴25 3421-==k k

∴-m ≥34或-m ≤25- 即m ≤34-或m ≥2

5 说明:此例是典型的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题的问题,这里要清楚直线mx+y+2=0的斜率-m

应为倾角的正切,而当倾角在(0°,90°)或(90°,180°)内,角的正切函数都是单调递增的,因此当直线在∠ACB 内部变化时,k 应大于或等于k BC ,或者k 小于或等于k AC ,当A 、B 两点的坐标变化时,也要能求出m 的范围。

l l l l l l l l l

所以,最大值z =2×5-3=7;最小值z =2×1-527=5

17-.

例3、 已知⊙M :x Q y x 是,1)2(2

2

=-+轴上的动点,QA ,QB 分别切⊙M 于A ,B 两点,(1)如果3

2

4||=AB ,求直线MQ 的方程; (2)求动弦A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解:(1)由3

24||=

AB ,可得,31)322(1)2||(||||2222

=-=-=AB MA MP 由射影定理,得 ,3|||,|||||2

=?=MQ MQ MP MB 得 在Rt △MOQ 中,

523||||||222

2=-=

-=MO MQ OQ ,

故55-==a a 或, 所以直线AB 方程是

;0525205252=+-=-+y x y x 或 (2)连接MB ,MQ ,设),0,(),,(a Q y x P 由

点M ,P ,Q 在一直线上,得

(*),22x

y a -=-由射影定理得|,|||||2MQ MP MB ?= 即(**),14)2(2

22=+?-+a y x 把(*)及(**)消去a ,

并注意到2

1

)47(22≠=

-+y y x 说明:适时应用平面几何知识,这是快速解答本题的要害所在。

例4、已知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离心率33

2=e ,过),0(),0,(b B a A -的直线到原点的距离是

.2

3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直线)0(5≠+=k kx y 交双曲线于不同的点C ,D 且C ,D 都在以B 为圆心的圆上,求k 的值.

解:∵(1),332=a c 原点到直线AB :1=-b y a x 的距离

.

3,1.

23

22=

=∴==+=a b c ab b

a a

b d .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13

22

=-y x

(2)把33522

=-+=y x k x y 代入中消去y ,整理得 07830)31(22=---kx x k .

设CD y x D y x C ),,(),,(2211的中点是),(00y x E ,则

.

1

1,315531152002

002210k x y k k k x y k k x x x BE -=+=-=+=?-=+= ,000=++∴k ky x 即

7,0,0315311522

2=∴≠=+-+-k k k k

k k k 又 故所求k=±7.

说明:为了求出k 的值, 需要通过消元, 想法设法建构k 的方程.

例5、已知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的长、短轴端点分别为A 、B ,从此椭圆上一点M 向x

轴作垂线,恰好通过椭圆的左焦点1F ,向量与OM 是共线向量。

(1)求椭圆的离心率e ;

(2)设Q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 1F 、2F 分别是左、右焦点,求∠21QF F 的取值范围;

解:(1)∵a b y c x c F M M 21,),0,(=-=-则,∴ac

b k OM 2

-=。

∵AB OM a b k AB 与,-=是共线向量,∴a

b a

c b -=-2,∴b=c,故22

=

e 。 (2)设

1

122121212,,,2,2,

FQ r F Q r F QF r r a F F c θ==∠=∴+==

2222222

1212122

12121212

4()24cos 11022()2

r r c r r r r c a a r r r r r r r r θ+-+--===-≥-=+

当且仅当21r r =时,cos θ=0,∴θ]2

,

0[π

∈。

说明:由于共线向量与解析几何中平行线、三点共线等具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因此,解析几何中与平行线、三点共线等相关的问题均可在向量共线的新情景下设计问题。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向量共线与解析几何中平行、三点共线等的关系,把有关向量的问题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基础,对这些定义我们有必要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里就探讨一下圆锥曲线定义的深层及其综合运用。 一、椭圆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1. 如图1,P为椭圆上一动点,为其两焦点,从 的外角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将F2P的延长线于N,求M的轨迹方程。 图1 解析:易知故 在中, 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二、双曲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2. 如图2,为双曲线的两焦点,P为其上一动点,从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求M的轨迹方程。 图2 解析:不妨设P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延长F1M交PF2的延长线于N, 则, 即 在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 三、抛物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3. 如图3,AB为抛物线的一条弦,|AB|=4,F为其焦点,求AB的中点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

图3 解析:易知抛物线的准线l:, 作AA”⊥l,BB”⊥l,MM”⊥l,垂足分别为A”、B”、M” 则 即M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2 故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为。 评注:上述解法中,当且仅当A、B、F共线,即AB为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时,距离才取到最小值。一般地, 求抛物线的弦AB的中点到准线的最短距离,只有当(即通径长)时,才能用上述解法。 四、圆与椭圆、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4. ①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图4 ②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解析:①如图4,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QM|=|QP|, 而|QM|=|OM|-|OQ|=2-|OQ| 即|OQ|+|QP|=2>|OP|= 故Q的轨迹是以O(0,0)、P为焦点 长轴长为2的椭圆。应选B。 ②同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点Q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应选C。 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5. 如图5,已知三点A(-7,0),B(7,0),C(2,-12)。①若椭圆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P的轨迹方程;②若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Q的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专题之椭圆汇总解析版

圆锥曲线第1讲 椭圆 【知识要点】 一、椭圆的定义 1. 椭圆的第一定义: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a 2( 2 12F F a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这两 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注1:在椭圆的定义中,必须强调: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记作a 2)大于这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 2 1F F (记作c 2),否则点的轨迹就不是一个椭圆。具体情形如下: (ⅰ)当c a 22>时,点的轨迹是椭圆; (ⅱ)当c a 22=时,点的轨迹是线段21F F ; (ⅲ)当c a 22<时,点的轨迹不存在。 注2:若用M 表示动点,则椭圆轨迹的几何描述法为 a MF MF 221=+(c a 22>, c F F 221=),即 2 121F F MF MF >+. 注3:凡是有关椭圆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问题,通常可利用椭圆的第一定义求解,即隐含条件: a MF MF 221=+千万不可忘记。 2. 椭圆的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某一定点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 (10<>b a ); (2)焦点在y 轴、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122 22=+b x a y (0>>b a ).

注1:若题目已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那其焦点究竟是在x 轴还是在y 轴,主要看长半轴跟谁走。长半轴跟x 走,椭圆的焦点在x 轴;长半轴跟y 走,椭圆的焦点在y 轴。 (1)注2:求椭圆的方程通常采用待定系数法。若题目已指明椭圆的焦点的位置,则可设 其方程为12222=+b y a x (0>>b a )或122 22=+b x a y (0>>b a );若题目未指明椭圆的焦 点究竟是在x 轴上还是y 轴上,则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的方程可设为 12 2=+ny mx (0>m ,0>n ,且n m ≠). 三、椭圆的性质 以标准方程122 22=+b y a x (0>>b a )为例,其他形式的方程可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相关结论。 (1)范围:a x a ≤≤-,b y b ≤≤-; (2)对称性:关于x 轴、y 轴轴对称,关于坐标原点中心对称; (3)顶点:左右顶点分别为)0,(1a A -,)0,(2a A ;上下顶点分别为),0(1b B ,),0(2b B -; (4)长轴长为a 2,短轴长为b 2,焦距为c 2; (5)长半轴a 、短半轴b 、半焦距c 之间的关系为2 2 2 c b a +=; (6)准线方程:c a x 2 ± =; (7)焦准距:c b 2 ; (8)离心率: a c e = 且10<

1解析几何基本题型

解析几何基本题型 一.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1.设直线1l :220x y -+= 的倾斜角为1α,直线2l :40mx y -+= 的倾斜角为2α,且 2190αα=+ ,则m 的值为 . 2.设直线0=++c by ax 的倾斜为α,且0cos sin =+αα,则a 、b 满足 。 3.已知直线l 经过)1,2(A 、),1(2m B )(R m ∈两点,那么直线l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4.直线01cos =++y a x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点A (2,3),B (-3,-2),若直线l 过点P (1,1),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为 。 6.实数,x y 满足3250x y --= (31≤≤x ),则 x y 的取值范围为 . 7.已知直线210ax y a -++=.(1)若(1,1)x ∈-时,y >0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1 [,1]6 a ∈时,恒有y >0,求x 的取值范围. 二.直线的方程: 1.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①经过点),(00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00x x k y y -=-表示;②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点),(111y x P 、),(222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21121y y x x x x y y --=--表示; ③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 b y a x 表示;④经过定点),0(b A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 程b kx y +=表示。 2.无论m 、n 取何实数值,直线0)2()3(=-++-n y n m x n m 都过一定点P ,则P 点坐标是 。 3.经过点)1,2(-P ,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条 4.直线过点)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直线方程为 。

解析几何专题含答案

椭圆专题练习 1.【2017浙江,2】椭圆22 194 x y +=的离心率是 A B C .23 D .5 9 2.【2017课标3,理10】已知椭圆C :22 221x y a b +=,(a >b >0)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1,A 2,且以线段A 1A 2为直径的圆与直线20bx ay ab -+=相切,则C 的离心率为 A .3 B .3 C .3 D .13 3.【2016高考浙江理数】已知椭圆C 1:+y 2=1(m >1)与双曲线C 2:–y 2=1(n >0)的焦点重合,e 1, e 2分别为C 1,C 2的离心率,则() A .m >n 且e 1e 2>1 B .m >n 且e 1e 2<1 C .m 1 D .m b >0),四点P 1(1,1),P 2(0,1),P 3(–1, 2),P 4(1,2 )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 (1)求C 的方程; (2)设直线l 不经过P 2点且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直线P 2A 与直线P 2B 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 过定点. 8.【2017课标II ,理】设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2 212 x y +=上,过M 作x 轴的垂线, 垂足为N ,点P 满足NP =u u u r u u u r 。

平面解析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平面解析几何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的范围 0 180 (2)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3)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 ,其斜率分别为k1, k2 ,则有 l1 / /l2 k1 k2 。特别地, 当直线 l1,l2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l1与l2 的关系为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l1,l2 斜率存在,设为k1, k2 ,则l1 l2 k1 k2 1 注:两条直线l1 ,l2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 之积为 -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如果 l1,l2 中 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 时, l1与l2 互相垂直。 二、直线的方程 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名称方程的形式已知条件局限性 点斜式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 线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 斜截式k 为斜率, 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 y 轴的是直线上两定点 直线 截距式 a 是直线在x 轴上的非零截距, b 是直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 y 轴或

线在 y 轴上的非零截距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 A ,B,C 为系数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 直线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两条直线的交点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两条 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 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 行;反之,亦成立。 2.几种距离 (1 )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注:(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2)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须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般形式后,才能套用 公式计算 (二)直线的斜率及应用 利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 已知A(x , y ), B(x , y ), C (x , y ), 若 x 1 x 2 x3或k AB k AC ,则有 A 、B、 C 三点共 1 1 2 2 3 3 线。

高考中解析几何的常考题型分析总结

高考中解析几何的常考题型分析 一、高考定位 回顾2008,2012年的江苏高考题,解析几何是重要内容之一,所占分值在25 分左右,在高考中一般有2,3条填空题,一条解答题.填空题有针对性地考查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及其应用,主要针对圆锥曲线本身,综合性较小,试题的难度一般不大;解答题主要是以圆或椭圆为基本依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解、考查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除了本身知识的综合,还会与其它知识如向量、函数、不等式等知识构成综合题,多年高考压轴题是解析几何题. 二、应对策略 复习中,一要熟练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抓住通性通法的同时,要训练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运算技巧. 二要熟悉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重点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基本求解方法与策略,提高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向量与导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第二轮复习中要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通性通法和基本知识. 预测在2013年的高考题中: 1.填空题依然是直线和圆的方程问题以及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为主,三种圆锥曲线都有可能涉及. 2.在解答题中可能会出现圆、直线、椭圆的综合问题,难度较高,还 有可能涉及简单的轨迹方程和解析几何中的开放题、探索题、证明题,重点关注定值问题. 三、常见题型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常常将直线与圆和函数、三角、向量、数列、圆锥曲线等相互交汇,求解参数、函数最值、圆的方程等,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的判定与应用,以及弦长、面积的求法等,并常与圆的几何性质交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运算求解能力. 求解策略:首先,要注意理解直线和圆等基础知识及它们之间的深入联系;其次,要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特别是题中各个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隐含条件的挖掘;再次,要掌握解决问题常常使用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化归转化、待定系数、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最后,要对求解问题的过程清晰书写,准确到位. 点评:(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常用几何法,即利用圆的半径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及半弦长l2构成直角三角形关系来处理. (2)要注意分类讨论,即对直线l分为斜率存在和斜率不存在两种情况分别研究,以防漏解或推理不严谨. 2.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证明点、直线、曲线等几何元素中的位置关系,如:某点在某直线上、某直线经过某个点、某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等;另一类是证明直线与圆锥曲线中的一些数量关系(相等或不等). 求解策略:主要根据直线、圆锥曲线的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相关的性质应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以及必要的数值计算等进行证明. 常用的一些证明方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概念、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及其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问题,在双曲线当中,最特殊的为等轴双曲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题型

解析几何题型 考点1.求参数的值 求参数的值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构造方程解之. 例1.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 162 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椭圆的基本几何性质. 解答过程:椭圆22 162 x y +=的右焦点为(2,0),所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为(2,0),则4p =, 考点2. 求线段的长 求线段的长也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找出点的坐标,利用距离公式解之. 例2.已知抛物线y-x 2+3上存在关于直线x+y=0对称的相异两点A 、B ,则|AB|等于 A.3 B.4 C.32 D.42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公式的应用. 解: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b =+,由22123 301y x x x b x x y x b ?=-+?++-=?+=-? =+?,进而可求出AB 的中点11(,)22M b -- +,又由11 (,)22 M b --+在直线0x y +=上可求出1b =, ∴220x x +-=,由弦长公式可求出2 211 14(2)32AB =+-?-=. 例3.如图,把椭圆22 12516 x y +=的长轴 AB 分成8等份,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 分于1234567,,,,,,P P P P P P P 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则1234567PF P F P F P F P F P F P F ++++++=____________.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和距离公式的灵活应用. 解答过程:由椭圆22 12516 x y +=的方程知225, 5.a a =∴= ∴1234567 7277535.2 a PF P F P F P F P F P F P F a ?++++++==?=?= 考点3. 曲线的离心率

解析几何大题题型总结(1)

圆锥曲线大题训练1 (求范围)例1、已知过点A (0,1)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C :1)3()2(22=-+-y x 交于M 、N 两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12=?ON OM ,其中O 为坐标原点,求|MN | (定值问题)例2、已知椭圆C :12222=+b y a x (0>>b a )的离心率为2 2,点(2,2)在C 上。 (1)求C 的方程; (2)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例3、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y = k ( x — 1 )(k >0),曲线C 的方程为 y 2 = 2x ,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系原点。求证:OB O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定值 例4、已知双曲线C :)0(122 22>>=-b a b y a x 的两条渐进线的夹角的正切值为724,点A (5,49)是C 上一点,直线l :)4(4 5>+-=m m x y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 (1)求双曲线C 的标准方程; (2)当m 的值变化时,求证:0=+AN AM k k

例5、已知椭圆C :)0(122 22>>=+b a b y a x 过A (2,0),B (0,1)两点 (1)求椭圆C 的方程及离心率 (2)设P 为第三象限内一点且在椭圆C 上,直线P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求证:四边形ABNM 的面积为定值。 (轨迹方程)例6、已知点P (2,2),圆C :x 2+y 2—8y=0,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O 为坐标原点。 (1)求M 的轨迹方程; (2)当|OP|=|OM|时,求l 的方程及△POM 的面积。 例7、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一个顶点为B (0,-1),离心率为 36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过点A (0, 2 3)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M 、N 两点,且|BM |=|BN |,求直线l 的方程。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常考题型整理归纳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常考题型整理归纳 题型一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求离心率、准线、 双曲线的渐近线是常考题型 . 22 【例 1】(1)已知双曲线 a x 2- y b 2=1(a >0,b >0)的一个焦点为 F (2, 0),且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 (x - 2)2 +y 2=3 相切,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22 A.x2-y2=1 A. 9 -13= 2 C.x 3-y 2=1 22 (2)若点 M (2,1),点 C 是椭圆 1x 6+y 7 22 (3)已知椭圆 x 2+y 2=1(a >b >0)与抛物线 y 2=2px (p >0)有相同的焦点 F ,P ,Q 是椭圆与抛物线的交点, ab 22 若直线 PQ 经过焦点 F ,则椭圆 a x 2+ y b 2=1(a >b >0)的离心率为 ___ . 答案 (1)D (2)8- 26 (3) 2- 1 22 解析 (1)双曲线 x a 2-y b 2=1 的一个焦点为 F (2,0), 则 a 2+ b 2= 4,①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b a x , a 由题意得 22b 2= 3,② a 2+b 2 联立①② 解得 b = 3,a =1, 2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y 3 =1,选 D. (2)设点 B 为椭圆的左焦点,点 M (2,1)在椭圆内,那么 |BM|+|AM|+|AC|≥|AB|+|AC|=2a ,所以 |AM| +|AC|≥2a -|BM|,而 a =4,|BM|= (2+3)2+1= 26,所以 (|AM|+ |AC|)最小=8- 26. ) 22 B.x - y =1 B.13- 9 =1 2 D.x 2 -y 3=1 1 的右焦点,点 A 是椭圆的动点,则 |AM|+ |AC|的最小值为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解析几何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一、知识整合 高考中解析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题(2个选择题, 1个填空题, 1个解答题),共计30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约为20个左右。 其命题一般紧扣课本,突出重点,全面考查。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直线、圆、圆锥曲线、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系中的基础知识。解答题重点考查圆锥曲线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知识的重组与链接,使知识形成网络,着重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求解有时还要用到平几的基本知识和向量的基本方法...............,这一点值得强化。 1. 能正确导出由一点和斜率确定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从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出发推导出直线方程的其他形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能根据已知条件,熟练地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写出直线的方程,熟练地进行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能利用直线的方程来研究与直线有关的问题了. 2.能正确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知道线性规划的意义,知道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能正确地利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并用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线性规划方法在数学方面的应用;会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 4.掌握圆的标准方程:2 2 2 )()(r b y a x =-+-(r >0),明确方程中各字母的几何意义,能根据圆心坐标、半径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中熟练地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掌握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知道该方程表示圆的充要条件并正确地进行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的互化,能根据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方程,理解圆的参数方程cos sin x r y r θ θ =?? =?(θ为参数),明确各字母的意义,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 系的判定方法. 5.正确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念;能根据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推导它们的标准方程;记住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各种标准方程;能根据条件,求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掌握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双曲线的渐近线)等,从而能迅速、正确地画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掌握a 、b 、c 、p 、e 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几何意义;利用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确定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解决简单问题;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并掌握它的应用;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二、近几年高考试题知识点分析 2004年高考,各地试题中解析几何内容在全卷的平均分值为27.1分,占18.1%;2001年以来,解析几何内容在全卷的平均分值为29.3分,占19.5%.因此,占全卷近1/5的分值的解析几何内容,值得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考试题中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几乎囊括了该部分的所有内容,对直线、线性规划、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内容都有涉及. 1.选择、填空题 1.1 大多数选择、填空题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为主,难度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 (1)对直线、圆的基本概念及性质的考查 例 1 (04江苏)以点(1,2)为圆心,与直线4x +3y -35=0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 (2)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的考查

解析几何学习知识重点情况总结复习资料

一、直线与方程基础: 1、直线的倾斜角α: [0,)απ∈ 2 、直线的斜率k : 21 21 tan y y k x x α-== -; 注意:倾斜角为90°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①点斜式:00()y y k x x -=-; ②斜截式:y kx b =+; ③一般式:0Ax By C ++=; ④截距式:1x y a b +=; ⑤两点式: 121 121 y y y y x x x x --=-- 注意:各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所能表示和不能表示的直线。 4、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 1l ∥2l 1221 1221 A B A B C B C B =???≠?; 1212120l l A A B B ⊥?+= . 5、相关公式: ①两点距离公式:11(,)M x y ,22(,)N x y ,

MN = ②中点坐标公式:11(,)M x y ,22(,)N x y , 则线段MN 的中点1122 ( ,)22 x y x y P ++; 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00(,)P x y ,:0l Ax By C ++=,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 ; ④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11:0l Ax By C ++=,22:0l Ax By C ++=, 则平行直线1l 与2l 之间的距离d = ⑤到角公式:(补充)直线1111:0l A x B y C ++=到直线2222:0l A x B y C ++=的角为 θ,(0,)(,)22 ππ θπ∈U ,则2112 tan 1k k k k θ-=+? .(两倾斜角差的正切) 二、直线与圆,圆与圆基础: 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 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圆心(,)C a b ,半径r ; 2、圆的一般方程:220x y Dx Ey F ++++=,(22 40D E F +->); 3、点00(,)P x y 与圆222:()()C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在圆内? 22200()()x a y b r -+-<; 点00(,)P x y 在圆上? 22200()()x a y b r -+-=; 点00(,)P x y 在圆外? 222 00()()x a y b r -+->; 4、直线:0l Ax By C ++=与圆222:()()C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从几何角度看: 令圆心(,)C a b 到直线:0l Ax By C ++=的距离为d , 相离?d r >;

解析几何(经典题型)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公式 1、 两点间距离:若)y ,x (B ),y ,x (A 2211,则212212)()(y y x x AB -+-= 平行线间距离:若0C By Ax :l ,0C By Ax :l 2211=++=++ 则:2 2 21B A C C d +-= 2、 点到直线的距离:0C By Ax :l ),y ,x (P =++ 则P 到l 的距离为:2 2 B A C By Ax d +++= 3、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0)y ,x (F b kx y 消y :02 =++c bx ax ,务必注意.0>? 若l 与曲线交于A ),(),,(2211y x B y x 则:2122))(1(x x k AB -+= 4、 若A ),(),,(2211y x B y x ,P (x ,y )。P 在直线AB 上,且P 分有向线段AB 所成的比为λ, 则??? ????λ+λ+=λ+λ+=112121y y y x x x ,特别地:λ=1时,P 为AB 中点且??????? +=+=2221 21y y y x x x 变形后:y y y y x x x x --=λ--= λ21 21或 5、 (1)倾斜角α,),0(π∈α; (2)]0[,π∈θθ→ →,,夹角b a ; (3)直线l 与平面]2 0[π ∈ββα,,的夹角; (4)l 1与l 2的夹角为θ,∈θ]2 0[π,,其中l 1//l 2时夹角θ=0; (5)二面角,θ],0(π∈α; (6)l 1到l 2的角)0(π∈θθ,, 6、 直线的倾斜角α与斜率k 的关系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解析几何经典例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就是“圆锥曲线方程”这一章的基础,对这些定义我们有必要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这里就探讨一下圆锥曲线定义的深层及其综合运用。 一、椭圆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1、如图1,P为椭圆上一动点,为其两焦点,从的外角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将F2P的延长线于N,求M的轨迹方程。 图1 解析:易知故 在中, 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 二、双曲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2、如图2,为双曲线的两焦点,P为其上一动点,从 的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M,求M的轨迹方程。 图2 解析:不妨设P点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延长F1M交PF2的延长线于N, 则, 即 在 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 三、抛物线定义的深层运用 例3、如图3,AB为抛物线的一条弦,|AB|=4,F为其焦点,求AB的中点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

图3 解析:易知抛物线的准线l:, 作AA”⊥l,BB”⊥l,MM”⊥l,垂足分别为A”、B”、M” 则 即M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为2 故M到直线y=-1的最短距离为。 评注:上述解法中,当且仅当A、B、F共线,即AB为抛物线的一条焦点弦时,距离才取到最小值。一般地,求 抛物线的弦AB的中点到准线的最短距离,只有当(即通径长)时,才能用上述解法。 四、圆与椭圆、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4、①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 图4 ②已知圆,M为圆上任一点,MP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Q,则Q的轨迹为(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解析:①如图4,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QM|=|QP|, 而|QM|=|OM|-|OQ|=2-|OQ| 即|OQ|+|QP|=2>|OP|= 故Q的轨迹就是以O(0,0)、P为焦点 长轴长为2的椭圆。应选B。 ②同理,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点Q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应选C。 五、椭圆与双曲线定义的综合运用 例5、如图5,已知三点A(-7,0),B(7,0),C(2,-12)。①若椭圆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P的轨迹方程;②若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A、B两点,且C为其一焦点,求另一焦点Q的轨迹方程。

(完整版)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常规题型及解题的技巧方法 A:常规题型方面 一、一般弦长计算问题: 例1、已知椭圆2222x y a b 1x y a b 2263, 过椭圆C 的右焦点且斜率为3的直线2l 被椭圆C 截的弦长AB , ⑴求椭圆的方程;⑵弦AB 的长度. 思路分析:把直线2l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求解. 解析:⑴由1l 被椭圆C 截得的弦长为22,得228a b +=,………① 又63e =,即222 3 c a =,所以223a b =………………………….② 联立①②得2 2 6,2a b ==,所以所求的椭圆的方程为22 162 x y + =. ⑵∴椭圆的右焦点()2,0F ,∴2l 的方程为:()32y x =-,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化简得,251860x x -+= 由韦达定理知,1212186 ,55x x x x +== 从而() 2 12121226 45 x x x x x x -= +-= , 由弦长公式,得() 2 2 122646 11355 AB k x x =+-=+ ? =, 即弦AB 的长度为 46 5 点评:本题抓住1l 的特点简便地得出方程①,再根据e 得方程②,从而求得待定系数22,a b ,得出椭圆的方程,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弦长问题时,常用韦达定理与弦长公式。 二、中点弦长问题: 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消去四个参数。

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x y 2 2 2 1-=。 过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P 1 及P 2,求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分析:设P x y 111(,),P x y 222(,)代入方程得x y 1 2 1221-=,x y 22 22 2 1-=。 两式相减得 ()()()()x x x x y y y y 121212121 2 0+--+-=。 又设中点P (x,y ),将x x x 122+=,y y y 122+=代入,当x x 12≠时得 22201212x y y y x x - --=·。 又k y y x x y x = --= --12121 2 , 代入得24022x y x y --+=。 当弦P P 12斜率不存在时,其中点P (2,0)的坐标也满足上述方程。 因此所求轨迹方程是24022x y x y --+= 说明:本题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必须单独考虑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况。 例2、过点()4,1P 作抛物线28y x =的弦AB ,恰被点P 平分,求AB 的所在直线方程及弦AB 的长度。 思路分析:因为所求弦通过定点P ,所以弦AB 所在直线方程关键是求出斜率k ,有P 是弦的中点, 所以可用作差或韦达定理求得,然后套用弦长公式可求解弦长. 解法1:设以P 为中点的弦AB 端点坐标为()()1122,,,A x y B x y , 则有22 112 28,8y x y x ==,两式相减,得()()()1212128y y y y x x -+=- 又12128,2x x y y +=+= 则21 21 4y y k x x -= =-,所以所求直线AB 的方程为()144y x -=-,即4150x y --=. () 由()241 8y k x y x ?=-+??=??,整理得283280ky y k --+=. 设()()1122,,,A x y B x y ,由韦达定理得128 y y k += ,

解析几何重点题型归纳

解析几何重点题型归纳 1、设函数3()32f x x x =-++分别在12x x 、处取得极小值、极大值.xoy 平面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1()x f x (,)、22()x f x (,),该平面上动点P 满足?4PA PB =,点Q 是点P 关于直线2(4)y x =-的对称点.求 (I)求点A B 、的坐标; (II)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 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43=-y x 相切. (Ⅰ)求圆O 的方程; (Ⅱ)圆O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圆内的动点P 使|PA |、|PO |、|PB | 成等比数列,求、 的取值范围. 3、已知(0,2)M -,点A 在x 轴上,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点P 在直线AB 上,且满足 AP PB =,0MA AP ?=. (Ⅰ)当点A 在x 轴上移动时,求动点P 的轨迹C 方程; (Ⅱ)过(2,0)-的直线l 与轨迹C 交于E 、F 两点,又过E 、F 作轨迹C 的切线1l 、2l , 当12l l ⊥,求直线l 的方程. 4、已知抛物线C :2 2x py =()0p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C 上异于坐标原点O 的 不同两点,抛物线C 在点A 、B 处的切线分别为1l 、2l ,且12l l ⊥,1l 与2l 相交于点D . (1) 求点D 的纵坐标; (2) 证明:A 、B 、F 三点共线;

(3) 假设点D 的坐标为3,12??- ??? ,问是否存在经过A 、B 两点且与1l 、2l 都相切的圆, 若存在,求出该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3 ,过右焦点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 A 、 B 两点,当l 的斜率为1时,坐标原点O 到l 2 (I )求a ,b 的值; (II )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当l 绕F 转到某一位置时,有OP OA OB =+成立 若存在,求出所有的P 的坐标与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6、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O ,焦点在x 轴上,两条渐近线分别为12l l ,,经过右焦点F 垂直 于1l 的直线分别交12l l ,于A B ,两点.已知OA AB OB 、、成等差数列,且BF 与FA 同向. (Ⅰ)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Ⅱ)设AB 被双曲线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4,求双曲线的方程. 7、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20)(01)A B ,,,是它的两个顶点,直线)0(>=k kx y 与AB 相交于点D ,与椭圆相交于E 、F 两点. (Ⅰ)若6ED DF =,求k 的值; (Ⅱ)求四边形AEBF 面积的最大值. 8、如图,已知抛物线2 :E y x =与圆 222:(4)(0)M x y r r -+=>相交于A 、B 、C 、D 四个点。 (I )求r 得取值范围; (II )当四边形ABCD 的面积最大时,求对角线AC 、 BD 的交点P 坐标。

人教版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命题趋向】 1.注意考查直线的基本概念,求在不同条件下的直线方程,直线的位置关系,此类题大多都属中、低档题,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每年必考 2.考查直线与二次曲线的普通方程,属低档题,对称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3.考查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题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与求轨迹有关、与向量结合、与求最值结合的往往是一个灵活性、综合性较强的大题,属中、高档题, 4.解析几何的才查,分值一般在17---22分之间,题型一般为1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 【考题解析与考点分析】 考点1.求参数的值 求参数的值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构造方程解之. 例1.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162 x y +=的右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 A .2- B .2 C .4- D .4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椭圆的基本几何性质. 解答过程:椭圆22162 x y +=的右焦点为(2,0),所以抛物线22y px =的焦点为(2,0),则4p =,故选D. 考点2. 求线段的长 求线段的长也是高考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其解法为从曲线的性质入手,找出点的坐标,利用距离公式解之. 例2.已知抛物线y-x 2+3上存在关于直线x+y=0对称的相异两点A 、B ,则|AB|等于 A.3 B.4 C.32 D.42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公式的应用. 解: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b =+,由22123301y x x x b x x y x b ?=-+?++-=?+=-?=+?,进而可求出AB 的中点1 1(,)22M b --+,又由11(,)22 M b --+在直线0x y +=上可求出1b =, ∴220x x +-=,由弦长公式可求出AB ==. 故选C 例3.如图,把椭圆2212516x y +=的长轴 AB 分成8等份,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 分于1234567 ,,,,,,P P P P P P P 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 则1234567PF P F P F P F P F P F P F ++++++= ____________. 考查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性质和距离公式的灵活应用.

高考数学难点:解析几何题

2019高考数学难点:解析几何题每次和同学们谈及高考数学,大家似乎都有同感:高中数学难,解析几何又是难中之难。其实不然,解析几何题目自有路径可循,方法可依。只要经过认真的准备和正确的点拨,完全可以让高考数学的解析几何压轴题变成让同学们都很有信心的中等题目。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解析几何高考的命题趋势: (1)题型稳定:近几年来高考解析几何试题一直稳定在三(或二)个选择题,一个填空题,一个解答题上,分值约为30分左右,占总分值的20%左右。 (2)整体平衡,重点突出:《考试说明》中解析几何部分原有33个知识点,现缩为19个知识点,一般考查的知识点超过50%,其中对直线、圆、圆锥曲线知识的考查几乎没有遗漏,通过对知识的重新组合,考查时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科知识体系的主干知识,考查时保证较高的比例并保持必要深度。近四年新教材高考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类型: ①求曲线方程(类型确定、类型未定);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问题(含切线问题); ③与曲线有关的最(极)值问题; ④与曲线有关的几何证明(对称性或求对称曲线、平行、垂直);

⑤探求曲线方程中几何量及参数间的数量特征; (3)能力立意,渗透数学思想:如2019年第(22)题,以梯形为背景,将双曲线的概念、性质与坐标法、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离心率等知识融为一体,有很强的综合性。一些虽是常见的基本题型,但如果借助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就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答案。 (4)题型新颖,位置不定:近几年解析几何试题的难度有所下降,选择题、填空题均属易中等题,且解答题未必处于压轴题的位置,计算量减少,思考量增大。加大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向量、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凸现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要求。加大探索性题型的分量。 在近年高考中,对直线与圆内容的考查主要分两部分:(1)以选择题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此类题一般难度不大,但每年必考,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与本章概念(倾斜角、斜率、夹角、距离、平行与垂直、线性规划等)有关的问题; ②对称问题(包括关于点对称,关于直线对称)要熟记解法; ③与圆的位置有关的问题,其常规方法是研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以及其他“标准件”类型的基础题。 (2)以解答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也较大。

解析几何易错题整理

解析几何易错题整理 一、选择题: 1. 若双曲线22221x y a b -=-的离心率为5 4 ,则两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A 0916X Y ±= B 0169X Y ±= C 034X Y ±= D 043 X Y ±= 解 答:C 易错原因:审题不认真,混淆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a 和题目中方程的a 的意义。 2. 椭圆的短轴长为2,长轴是短轴的2倍,则椭圆的中心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A 855 B 455 C 833 D 433 解 答:D 易错原因:短轴长误认为是b 3.过定点(1,2)作两直线与圆2 2 2 2150x y kx y k ++++-=相切,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2 B -32 D 以上皆不对 解 答:D 易错原因:忽略题中方程必须是圆的方程,有些学生不考虑2 2 40D E F +-> 4.设双曲线22 221(0)x y a b a b -=>>的半焦距为C ,直线L 过(,0),(0,)a b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 3 4 C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 B 2或 23 C 2 D 233 解 答:D 易错原因:忽略条件0a b >>对离心率范围的限制。 5.已知二面角βα--l 的平面角为θ,PA α⊥,PB β⊥,A ,B 为垂足,且PA=4,PB=5,设A 、B 到二面角的棱l 的距离为别为y x ,,当θ变化时,点),(y x 的轨迹是下列图形中的 A B C D

解 答: D 易错原因:只注意寻找,x y 的关系式,而未考虑实际问题中,x y 的范围。 6.若曲线y = (2)y k x =-+3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A 01k ≤≤ B 304k ≤≤ C 3 14 k -<≤ D 10k -<≤ 解 答:C 易错原因:将曲线y = 转化为224x y -=时不考虑纵坐标的范围; 另外没有看清过点(2,-3)且与渐近线y x =平行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7. P(-2,-2)、Q(0,-1)取一点R(2,m)使︱PR ︱+︱RQ ︱最小,则m=( ) A 21 B 0 C –1 D -3 4 正确答案:D 错因:学生不能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借助对称来解题。 8.能够使得圆x 2+y 2-2x+4y+1=0上恰好有两个点到直线2x+y+c=0距离等于1的一个值为( ) A 2 B 5 C 3 D 35 正确答案: C 错因:学生不能借助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处理本题。 9. P 1(x 1,y 1)是直线L :f(x,y)=0上的点,P 2(x 2 ,y 2)是直线L 外一点,则方程f(x,y)+f(x 1,y 1)+f(x 2 ,y 2)=0所表示的直线( ) A 相交但不垂直 B 垂直 C 平行 D 重合 正确答案: C 错因:学生对该直线的解析式看不懂。 10.已知圆()3-x 2 +y 2 =4 和 直线y=mx 的交点分别为P 、Q 两点,O 为坐标原点, 则︱O P ︱·︱ OQ ︱=( ) A 1+m 2 B 2 15 m + C 5 D 10 正确答案: C 错因:学生不能结合初中学过的切割线定︱O P ︱·︱OQ ︱等于切线长的平方来解题。 11.在圆x 2 +y 2 =5x 内过点( 25,2 3 )有n 条弦的长度成等差数列,最短弦长为数列首项a 1,最长弦长为a n ,若公差d ∈?? ? ??31,61,那么n 的取值集合为( ) A {}654、、 B {}9876、、、 C {}543、、 D {}6543、、、 正确答案:A 错因:学生对圆内过点的弦何时最长、最短不清楚,不能借助d 的范围来求n. 12.平面上的动点P 到定点F(1,0)的距离比P 到y 轴的距离大1,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A y 2 =2x B y 2 =2x 和 ???≤=0 0x y C y 2=4x D y 2 =4x 和 ?? ?≤=0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