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CT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CT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刘建军 发生在肝脏的血管瘤较其他脏器多见。本病是一种血管的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在0.35%-2%之间。有人认为,发生在肝脏中的大多数为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肿瘤较小,大部分患者不引起症状。 一、肝脏毛细血管瘤 常较小,直径一般在1-3cm,为肝内的毛细血管局部过度增生所致,单发的多见,也可为多发。 声像图表现: 1、肝脏的外形、轮廓多无变化,只有当病变较大,并位于近肝脏表面处,轮廓可稍有突起。 2、大部分病变区境界清晰,回声较高而分布尚较均匀;少数病变区回声低于肝组织回声,仅与周围肝组织之间有回声较高而明显的线状境界。 3、病变区内部均可观察到细小如大头针状圆形或管状无回声区,形成筛状结构;并可观察到有些肝组织内的小血管直接通入病变内部,使病变区边缘出现凹陷性缺损。 4、病变可为单个或多个,常位于靠近肝脏边缘或肝表面处、临近肝内较大血管或与肝内血管有密切关系。 5、病变远侧回声多无明显变化。 6、随访观察,短期内病变区多无明显增大现象。 7、彩色多普勒检查:大多数较小肝血管瘤内血流难以显示,少数

病例可见病变内及病变周围有相连的细小静脉血流,血流分布可以稀少或较密,对低回声型血管瘤的诊断极有帮助。 二、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本病多为单发性,一般生长缓慢。大的血管瘤可出现上腹肿块,,肝肿大,肿块有的可压缩,有的硬而有结节感,。切面上肿瘤呈紫颜色,系由多数囊状或筛状间隙所组成,间隔厚薄不一,囊腔内充满血液,形成的血栓及间隔可发生钙化。 声像图表现: 1、肝脏有局限性增大、增厚、轮廓不规则。 2、病变区范围常较大,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间境界有的可不清晰。 3、病变内部回声强弱不一,呈条索状或蜂窝状,并有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其内侧壁多较整齐。如有钙化灶存在,可出现小区强回声并伴声影。 4、如病变部位位于肋缘下或剑突下时,稍加重探头压力,常可观察到病变区前后径缩小,内部无回声区亦同时有缩小征象,去除压力后,仍恢复至原来图像。 5、后方回声不增强。 6、彩色多普勒检查:病变区常可显示较多的条状、点状静脉血流,有的血流与周围肝组织血流相通,如检出病变内有小区窦状静脉血流时,诊断更可确定。 三、临床意义

肝癌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癌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陆建平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原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X线影像学,它是一种多参数成像的新技术,软组织对比优良,提供的信息量最为丰富,能做任意方向的断面成像。十年多的实践证明,MRI具众多突出的优点而对肝内病变的检出、定位和定性,较其他影像学有其独到之处,正逐渐成为大部分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部分病变甚至是首选检查。 肝脏是全身最大的器官,结构复杂,病变的种类繁多。MRI有多种检查方法,取决于扫描序列参数的变化组合,也可选择不同种类的造影剂作特殊的增强检查,然而全部MRI扫描方法都用于每一例检查是不现实的,因此检查前当班医生明确检查目的、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至关重要。例如对疑有肝脏占位的患者,MRI检查通常要明确病灶的有无、多少、精确的部位、内部质地、病灶内血供、门腔静脉有无受累甚至组织的特异性等等。要达到这些目的,检查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及体征,与临床医生作必要的沟通,深入研究其他已经完成的影像检查材料,然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扫描方法及序列。此外,当今国内MR机的品牌很多,场强高低不一,图像质量参差不齐,每一位医生必须熟知所使用机器的特性,从诊断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机器优势,避免无效的检查,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我们认为中高场MR机的肝脏检查才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一、肝癌的MRI检查技术 随着MR机性能的改善,可供选择的扫描条件、序列很多,参数变化很大,何为肝脏MRI最佳常规扫描方法确实难以规范,基本原则是优先保证图像质量,力争获取更多病灶信息,兼顾省时快速。 (一)扫描前准备 1.病人须禁食检查前一餐,以防胃肠道内容物与病变相混淆或掩盖病变。检查前30分钟可口服0.1~0.2mmol/L浓度的枸缘酸铁胺溶液500~1000ml,作为阴性对比剂,以区别胃肠道与肝脏。也有使用阳性对比剂,如钆-二乙烯五胺乙酸(Gd-DTPA)的稀释液,其效果不如阴性对比剂。 2.病人取仰卧位,将肝脏部位放置在体部线圈或相控阵线圈的中央,嘱病人不必紧张,平静呼吸。如果采用非屏气扫描序列,最好用腹带加压上腹部,减少由腹式呼吸引起的伪影,过分肥胖者使用腹带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在多数大型教学医院,通常拥有新颖的高场MR机(场强1.5T以上),一般选择使用腹部相控阵线圈,可明显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空间分辨率,肝脏检查因此而被改进为常规的屏气扫描。 3.对需作屏气扫描的患者,宜先训练屏气方法,并告知大约屏气时间。 4.对需作增强的患者可预置非金属针管及抗凝导管,也可预接高压注射器。 (二)平扫 横断面成像是肝脏扫描的基本方位,层厚要求在8mm 以下,层间距1mm左右,共15~20层覆盖整个肝区,扫描野头足侧各加一个饱和区可减少呼吸运动及血管搏动伪影。 1.T1加权像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综述:肝细胞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以肝细胞性肝癌(HCC)为主。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在发病率方面排名第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预测,估计2030年将有100多万患者死于肝癌。 在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3%(从7.2人/10万人上升到10.3人/10万人),而5年生存率为18%,肝癌已成为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肿瘤。大部分的HCC发生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当中,主要是HBV或HCV感染或酒精滥用。 普遍接种HBV疫苗和广泛应用针对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将改变HCC的病因谱。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患者的增加放大了肝癌的发生风险,在西方国家,NAFLD将很快成为肝癌的主要病因。 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统疗法发展迅速,在过去2年,有4种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临床疗效。本文将主要论述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风险因素、监测和诊断,以及循证治疗方法。 一、发病机制 慢性肝病患者存在持续性肝脏炎症、肝纤维化和肝细胞异常再生。这些异常的生理过程可导致肝硬化,并导致一系列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事件,最终导致异常增生结节(真正的肿瘤癌前病变)的形成。额外的分子改变能使异常增生细胞获得增殖、侵袭性和生存优势,并完成到成熟HCC的转变(图1)。HCC也可发生于不存在肝硬化或明显炎症的慢性肝病患者(如HBV感染患者)。 图1HCC的主要遗传学改变及分子分型 图中描述了人HCC发生过程中关键的分子和组织学改变,以及HCC两个分子亚型的主要遗

传和临床特征。*表示高水平的DNA扩增。在非增生型中,CTNNB1突变增强了免疫排斥。 二、风险因素 没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很少罹患HCC,男性的HCC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任何原因的肝硬化都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 这种风险因病因、地理区域、性别、年龄和肝损伤程度而异。 在世界范围内,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因。尽管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降低了HCC的发病率,但仍有许多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HBV(2015年为2.57亿人),有罹患HCC的风险。饮食中接触黄曲霉毒素B1可导致249位TP53的特异性突变(R→S),增加HB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在西方国家和日本,HCC的主要病因是HCV感染。无论潜在的肝纤维化程度如何,HBV感染都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在HCV感染者中,若不伴有重度肝纤维化,则HCC很少发生。 全世界范围内,NAFLD相关H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美国,从2016年到2030年,该发病率预计将增加122%(从5510例增加到12240例)。 酒精性肝硬化是HCC的另一常见病因。 吸烟合并HIV感染也可能导致HCC的发生。抗病毒治疗在降低HCC的发生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根除这种风险。 与无应答的患者相比,在对干扰素治疗方案有持续病毒学应答的HCV感染患者中,HCC 的风险从6.2%降低到了1.5%。据报道,使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CV感染患者发生HCC的风险也会降低。 除了肝病的病因治疗外,尚无任何药物可以降低HCC的发生率。 三、HCC的监测 癌症监测旨在早期发现肿瘤,增加治疗机会,提高生存率。然而,尚无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HCC监测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价值。不过,数学模型、低质量的临床试验(在方法学上有局限性)以及meta分析都显示了监测对患者的生存益处。 HCC监测的目标人群是肝硬化患者,且不考虑肝硬化的病因。 由于重度肝功能不全的肝硬化患者不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所以没有癌症监测的必要。但因肝功能障碍而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监测,目的是确保肿瘤不会发展到按照既定标准无法进行移植的程度。 一些没有肝硬化的肝病患者也应该被纳为癌症监测目标。慢乙肝患者发生HCC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发生风险高于其他地区),且老年、男性、肝纤维化、病毒复制水平高、基因C型以及HCC家族史都提示着更高的HCC发生风险。 虽然无肝硬化的非酒精性肝病患者可能会发生HCC,但实际风险是未知的,且可能非常低。除非有方法可以识别出风险较高的患者,否则不建议对无肝硬化的NAFLD患者进行癌症监测。 HCC的推荐监测方法为:每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联合/不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高,敏感度为47%-84%,特异度>90%。对肥胖患者,超声检测的实用性会降低。 四、HCC的诊断 在肝硬化患者中,利用影像学技术就可以诊断HCC(图2)。由于肝细胞在恶性转变期间会发生血管转变:良性病灶(如增生性结节)由门静脉系统分支供血,而恶性病灶由肝动脉分支供血。这种转变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模式:对比增强CT或MRI可显示动脉后期明显强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细胞癌(HCC)为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高发区HCC可占90%以上。发病率男多于女,发病高峰年龄40~49岁。现将近年笔者运用CT诊断肝细胞癌的经验经验总结如下。 1 检查技术和设备 1.1 采用西门子欢悦螺旋CT进行螺旋扫描。 1.2 扫描前准备扫描前5 min患者空腹口服300~500 ml 1.5%~2%泛影葡胺或500 ml饮用水。 1.3 平扫应列为常规扫描,患者仰卧位,首先扫定位像,然后根据定位像横断扫描从膈下至腰1~2椎体间,层距10 mm,层厚10 mm,必要时可减薄层距层厚及扩大扫描范围。 1.4 增强扫描对于肝细胞癌一般应进行增强扫描,其目的:①更好地显示肝肿瘤;②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等密度病灶;③根据病灶的增强特性鉴别病灶的性质。原发性肝细胞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而正常肝实质主要由门静脉供血,造影剂经血流进入肿瘤内和肝实质内的时间、程度、及清晰度均不同,病变更具有增强特性,有助于病灶的检出与鉴别。 2 病理分型 ①巨块型:无论单发或多发,肿块直径大于5 cm;②结节型:单结节、融合结节及多结节,肿块直径小于5 cm;③弥漫型:癌块细小,全肝分布;④小肝癌:为结节型的一个特殊类型,是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 cm,多个癌结节最多不超过2个,其最大径总和≤3 cm。小肝癌的提出标志着肝癌诊断水平的提高。 3 肝细胞癌的CT平扫及动态扫描表现 3.1 平扫CT表现。平扫很少能显示1 cm以内的病灶。三种类型的肿瘤大多为低密度表现;少数可呈等密度,若无边缘轮廓的局限性突出,很难发现病灶;极少数可显示为高密度,密度差异不但取决于肿瘤本身的分化和成分,还取决于周围的肝脏密度。①结节型一般呈类圆形,周围肝组织界限清楚,部分周围可见假包膜,肿瘤内可缺血坏死形成更低密度区;②巨块型肝癌形成巨大肿块,可占据肝脏一叶或一叶的大部分,浸润性生长,边缘不锐利,多见坏死灶呈更低密度区,周围有子灶;③弥漫型肝癌为弥漫性小结节,平扫难以显示,多伴有肝大、肝硬化及门静脉内瘤栓形成。 3.2 增强扫描CT表现。肝细胞癌血供丰富,90%~99%由肝动脉供血。动态

肝癌的诊断

肝癌的诊断 北京地坛医院李文东 肝癌早期没有症状,病人不会主动到医院就诊,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虽然在病情发展后能产生症状,但常见的症状是肝区疼痛、食欲下降、消瘦、乏力、腹胀、腹泻、黄疸等,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类等类似。况且肝癌大多发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所以很难依靠这些症状来诊断肝癌。即使摸到肿块或有黄疸、腹水,有时也难以与结肠癌、胰腺癌区别开来。所以诊断肝癌必须借助于各种特殊检查。 一、肝癌的定性诊断 1. 病理组织和病理细胞学检查 在各种检查中,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最有价值。除了因取材不当导致假阳性外,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是绝对可信的。肝癌的定性诊断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曾也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取得肝癌活组织的方法为肝穿刺。为取材准确,多在腹腔镜明视下或超声引导下穿刺。 病理组织和病理细胞学检查对肝癌的定性诊断固然十分可靠,但属于侵入性操作,而且有并发出血或肿瘤沿针道播散的风险,医生和病人都会有所顾忌,故仅在非侵入性检查无法定性时才予考虑。 2. 肝癌标志物检查 肝癌标志物是由肝癌或宿主产生的针对肝癌的较为特异的物质,如抗原、酶、特殊的蛋白质等。肝癌标志物检查为非侵入性操作,可反复进行动态观察,对肝癌的定性诊断极有价值,也是肝癌定性诊断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肝癌标志物如下: ⑴甲胎蛋白(AFP) AFP是在众多的肝癌标志物中对肝癌诊断价值最高的一个。如能达到400μg/L以上,持续存在4周以上并能排除个别假阳性情况的,甚至即可据此诊断肝癌。AFP在肝癌的早期,甚至在肝癌的症状出现之前8个月,便可出现阳性结果。所以AFP可以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包括对于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早期诊断。 由于AFP在一定量(如>400μg/L)、一定持续时间(如>4周)的前提下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肝癌诊治指南(试行)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三、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 AFP: (a-fetoprotein)甲胎蛋白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 ICG15:(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 HBV:(hepatitisB virus)乙肝病毒 HCV:(hepatitisC virus)丙肝病毒 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经肝动脉介入治疗 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 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 四、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有乙型/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 具备高危因素,合并肝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腹水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三)体征。 1.多数肝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合并高危因素者,出现肝大伴或不伴结节、上腹肿块、黄疸、腹水、脾大等,应警惕肝癌可能。 3.肝掌、蜘蛛痣、血管痣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为肝硬化体征。 4.临床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咳嗽、喀血、骨痛、病理性骨折、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四)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改变。2.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 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早期非典型肝细胞性肝癌CT表现分析

早期非典型肝细胞性肝癌CT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非典型肝癌CT表现,为临床诊断早期肝癌提供帮助。方法选取8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早期不典型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 表现。结果平扫显示,8个病灶均呈低密度表现,平扫病灶边界模糊6例,病灶边界清楚2例,有纤维假性包膜2例,病灶密度均匀6例,病灶密度不均匀2例;三期增强扫描:患者表现程度不一的轻度强化,和邻近的正常肝实质相比,三期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强化后的密度均较低,且动脉期及静脉期强化密度相对较低,门静脉期的强化密度相对较高;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界清4例,病灶边界模糊4例,门脉期病灶边界清楚7例,病灶边界模糊、病灶边缘轮廓轻度不规整1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内密度不均匀、伴有多个小斑点状6例。结论早期肝癌的CT表现不典型,临床应掌握其特点,结合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诊。 标签:不典型小肝癌;扫描;体层摄影术;CT表现;病理学检查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恶性程度及死亡率均较高。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的第2位。早期肝癌又称小肝癌(smal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不超过3cm,或癌结节数目≤2个,癌结节最大径之和≤3cm[1]。早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可达5 年生存率。因此,临床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恶化,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目前检查肝癌依赖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技术,诊断正确率可达90%[2]。但早期小肝癌部分CT呈现不典型表现,导致早期诊断失误。本文主要分析非典型肝癌CT表现,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72例,其中51例肝癌患者CT 表现具有典型特征性,21例患者CT表现不典型,其中平扫及三期后均呈低密度改变8例。以这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8例患者AFP值:AFP升高者7例,正常1例。8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8.5±1.36)岁;病因:6例患者以腹胀、腹泻、黄疸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1例结肠癌术后发现,1例正常体检时发现。 1.2检查方法与仪器设备先行平扫,扫描条件为120kV,200~300mA,设置参数为螺距0.984,层厚5mm。扫描包括膈顶至双肾下极之内的区域。随后进行增强扫描:采用碘帕醇100ml经肘静脉注射,进行三期扫描,碘帕醇为非离子造影对比剂,注射速率(3~3.5)ml/s,延迟时间:动脉期延迟时间25~28s,门脉期70~75s,实质期5~10min[3]。所用仪器设备为128层螺旋VCT扫描机,型号GE light speed。 2结果

肝海绵状血管瘤疾病研究报告

肝海绵状血管瘤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肝海绵状血管瘤 所属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肝病,外科,肝胆外科 病症体征:肝腹水,吞咽困难,食欲不振,阻塞性黄疸 疾病介绍: 什么是肝海绵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怎么回事?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除皮肤和黏膜外,肝 脏是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好发部位,可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多见于肝脏表面,其体积从针尖至核桃或儿头大小,严重者可占据整个肝脏,向腹部明显膨出,肿瘤质地柔软,切面呈蜂窝状,内充满血液,有弹性,可压缩,肿瘤初发 生时不产生任何症状,逐渐长大后因压迫周围脏器引起一系列症状,也可导致 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随着瘤体逐渐增大,若不予治疗,可发生破裂引起大出血 的危险 症状体征: 肝海绵状血管瘤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肝海绵状血管瘤有哪些症状的 详细介绍: 本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病史可追溯到多年以前,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1.无症状型此型占绝大多数(80%以上),终身无任何感觉,多在健康体检 常规行B超检查或行腹部手术时意外地被发现。 2.有症状型通常肿瘤直径超过4CM以上时,可出现症状,常见的症状有: (1)腹部包块:半数以上患者有此体征,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 或不光滑,软硬不一,随呼吸上下移动,有的在包块部听诊可听到传导的血管 杂音。 (2)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 (3)压迫症状:肿瘤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 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 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等。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一般不难,绝大多数可通过无症状,无肝炎史,AFP (-),结合2个或2个以上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而确诊。

肝细胞性肝癌病因学研究

肝细胞性肝癌病因学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 概述 就世界范围而言,肝细胞性肝癌(HCC)占癌肿的第6位,而为癌肿死因的第3位. 仅1996年据估计全世界即有 540000 新病例被诊断,占全年所有新发现癌肿病例之 5.2%(WHO,1997. Food,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1997:202). 我国HCC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HCC(朱荣源,1996). HCC的防治,从长远看,首要在于祛除致病因子,即一级预防. 其次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包括癌前病变的确认,以便及早进行监测、干预或逆转治疗,以及早期根治,即二级预防. 因此,对于HCC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对癌前病变的确认和对策,始终是HCC防治的主要任务. 2 HCC病因学 关于HCC的病因学研究,多年来已有大量文献. 一般认为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为主要危险因素. 两者之间,在西方各国目前以丙肝病毒(HCV)为最重要,乙肝病毒(HBV)退居其次;而在我国则仍以HBV为主. 其他非感染因素中以酒精、黄曲霉毒素B1(AFB1)、微量元素如硒缺乏、饮水污染及遗传因素等亦受重视. 至于发病机制,每年均有不少发现,其中尤以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近年已取得明显进展. 本文拟就上述各发病因素及其致癌机制,综合最近文献,择要加以介绍. 2.1 HBV与HCC 经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实验室及生态学研究,HBV已被WHO 两次宣称(1983,1987)为引起肝硬变及HCC的重要原因. 早年即认为HBV DNA在肝细胞中整合可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但其致癌作用未能充分证实(Robinson.Annu Rev Med, 1994;45:297). 近年来已将注意力引向HBx(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Kim( Nature, 1991;351:317)通过转基因小鼠试验证明HBx 基因可使动物产生HCC. 黄跃煊 et al (肝病学杂志,1995;3:86)用PCR技术扩增HCC组织中HBx 基因,并用重组HBxAg制备抗体,经免疫组化法,发现HCC患者肝组织中HBxAg表达阳性率为92.6%,表明HBxAg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 x基因是HBV 4个基因蛋白中最小的一个,定位于S和C区之间,编码154个氨基酸, M r 16500 . X蛋白能激活HBV自身复制和蛋白表达,并且有反式激活宿主细胞基因的作用. 此 x 基因的促转录活性区段已经初步定位(Renner. J Hepatol, 1995;23:53). x 基因可能通过反式激活作用调控癌基因表达,使细胞生长分化异常,从而导致HCC(Koike. Intervirology, 1995;58:134). 另外,张帆 et al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18)发现中国启东HCC高发区HCC组织中均存在HBV x 基因序列,同时发现 x 基因在130,131密码子有错义点突变,并发现 p53 基因的249密码子也有错义点突变,二者密切关联. p53 已明确为重要抑癌基因,其突变与失活和癌发生有关. 因此, x 基因的促癌作用还可能与促使 p53 失活有关. 2.2 HCV与HCC 1989年美国Chiron公司Choo首先克隆出HCV基因( Science, 1989;244:359). 随后日本学者于1990年阐明了HCV的全基因序列(Kato. ProcNatlAcadSci USA, 1990;87:9524). 我国于1991(陶其敏. 中华医学杂志,1991;71:575)及1993(毕胜利 et al . 病毒学报,1993;9:114)亦报道其基因全序列. 从此就HCV与HCC的关系,不断出现新文献. 大量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抗-HCV在

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诊断 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疾病大多属于中晚期,诊断也比较容易。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必须借助以下辅助检查。 1.血液学检查 (1)血清AFP检测:是当前诊断肝癌常用而又重要的方法。诊断标准:AFP≥400ng/mL,排除慢性肝炎、肝硬化、睾丸或卵巢胚 胎性肿瘤以及怀孕等。约30%的肝癌病人AFP正常,检测甲 胎蛋白异质体,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2)血清酶学检查:肝癌病人血清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的某些同工异构酶可增高,但缺乏特异性,早期病 人阳性率极低。 2.影像学检查 (1)B超: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有无癌栓等,诊断符合率可达90%左右,是目前首选的肝癌诊断 方法。超声造影可进一步提高肝癌诊断率,并可发现小于1.0cm 的微小肝癌。 (2)C T:能明确显示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并可测定无肿瘤侧的肝体积,对判断肿瘤能否切 除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很有价值。 (3)M RI:对良、恶性肝肿瘤,尤其是血管瘤的鉴别可能优于CT;

MRI可做门静脉、下腔静脉、肝静脉及胆道重建成像,有利于 发现这些管道内有无癌栓。 (4)肝动脉造影:此方法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最高,但病人要接受大量X线照射,并具有创伤和价格昂贵等缺点,仅在上述各项检 查均不能确诊时才考虑采用。 (5)X线检查:肝右叶的肿瘤可发现右膈肌抬高、运动受限或局部隆起。肝左外叶或右肝下部巨大肝癌在行胃肠钡餐检查可见胃 或结肠肝曲被推压现象。此外,还可显示有无食管静脉曲张和 肺、骨等转移灶。 (6)肝穿刺活组织检查: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有助于获得病理诊断。如不能排除肝血管瘤,应禁止采用。 (7)腹腔镜检查:对位于肝表面的肿瘤有诊断价值。 目前将B超检查和AFP定量测定作为肝癌的一线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在诊断过程中,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转移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病情发展一般较慢,AFP检测大多为阴性,多无肝炎病史或肝硬化表现;多数病人有其他脏器原发 癌的相应症状或手术史。病人血中癌胚抗原(CEA)升高,有 助于鉴别诊断。 (2)肝硬化:大的肝硬化结节,影像学检查可显示为肝占位性病变,特别是AFP阳性或低度升高时,很难与肝癌进行鉴别,应予以 注意。 (3)肝良性肿瘤:病人全身情况好,病情发展慢,病程长,往往不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8T14:10:03.2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0期作者:张效敏1,2 芦瑞萍1 海秀玲1 姜怡邓2 [导读] 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了解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后期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 750004)(2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 750004)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10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析其不典型影像表现。结果:从检查效果来看,MRI检查巨大血管瘤、离心性强化血管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1%和28.70%高于CT检查(45.37%、27.78%);而CT检查多发液平面血管瘤、带蒂血管瘤及肝血管瘤检出率分别为10.17%、10.19%和6.48%高于MRI检出率(5.56%、2.78%、1.85%)两组差异显著(P<0.05)。从CT检查来看,共检出49例,其中30例为单发,19例为多发,病变直径在50~145mm,有12例患者带有明显的斑点状钙化。结论: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学结构有差异,因此科学、合理、有效的了解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提升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后期治疗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不典型影像表现;病理对照【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34-02 Atypical imaging findings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Zhang Xiaomin 1,2, Lu Ruiping 1 Hai Xiuling1, Jiang Yideng2 1.General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2.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typical imaging findings and pathological comparison of 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08patients with 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our hospital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atypical imaging findings and case-control. Results effect, the large hemangioma was detected by MRI (62.04% or 29.63%), the cases of hepatic hemangioma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 (45.37%), while the CT examination (10.19% 10.19% 6.48%) detected the extraneous enhanced hemangioma and the multiple fluid plane hemangioma. The value of pedicled hemangi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RI (5.56%, 2.78%, 1.8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 05). According to CT examination, 49 cases were detected, of which 30 cases were single, 19 cases were multiple, and the diameter of lesion was found in 19 cases. Between 50~145mm, there were 12 patients with obvious dotted calcification.Conclusion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have different histological structur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refor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post-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Atypical imaging findings; Pathological control 通常情况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的发生对象多以成年人群为主,且多为单发,生产缓慢,属良性肿瘤。发生率大约在0.4~0.7%左右。该病的临床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会随着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生长速度、患者全身情况及肝组织损害程度的变化而变化[1]。因此准确了解病理情况和影像表现,对临床治疗极有价值。借此,本文将选取本院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它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和病理对照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诊疗标准》[2]相关纳入标准的10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患者中男68例,女40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7.4±5.0)岁。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与MRI检查。 1.2 检查方法 1.2.1仪器设备所有患者均予以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s8彩超仪平扫及增强检查;扫描参数:准直器宽度为0.625mm*64层,管电流380mA,管电压120kV,层厚5mm,层间距5mm。 1.2.2影像检查方法在增强扫描前先将流率为3ml/s的碘普胺(37.mgI/ml)100ml注入患者肘前静脉,行三期扫描,其中动脉期扫描时行Smart prep对比剂跟踪技术,在腹主动脉扫描时,特别是当CT达到或超过腹主动脉扫描时所设阈值(150HU)时行触发扫描,静脉期扫描为65~70s,延迟期为180s。将重组图像层厚设置为0.625mm定值,行多平面重组(MPR)处理。 1.2.3临床资料和影像分析所有临床资料和影像分析资料均由2名放射科医师和1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病理科医师对影像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处理,影像资料的内容包括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发病部位、大小、形态、平扫密度/信号特征和增强后的强化方式等。 2.结果 2.1 108例患者CT与MRI检查情况对比 从检查效果来看,MRI检查(61.11%、28.70%)时检出巨大血管瘤、肝血管瘤的例数高于CT检查(45.37%、27.78%);而CT检查(10.19%、10.19%、6.48%)检出离心性强化血管瘤、多发液平面血管瘤、带蒂血管瘤高于MRI检查(5.56%、2.78%、1.85%)。(P<0.05)。详见表。 表 108例患者CT与MRI检查情况[n(%)] 2.2 巨大血管瘤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肝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 肝血管瘤影像学表现韩礼良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 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 中年女性多见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倍。 多次妊娠妇女的血管瘤发病率高。 经皮肝穿为禁忌。 AFP不升高。 肝脏血管瘤分类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无恶变潜能。 其切面呈蜂窝状、充满血液、镜检显示大小不等囊状血窦、其内充满红细胞时有血栓形成血窦之间有纤维组织隔纤维隔内见有小血管及小胆管偶见被压缩之肝细胞索。 纤维隔及血窦内的血栓可见钙化或静脉石。 偶尔肿瘤内血栓形成出现钙化较大肿瘤可出现坏死囊变。 分类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发病机制目前肝血管瘤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现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其一认为是血管畸形其增长是由于血窦在血流作用下的扩张。

其二认为肝血管瘤是真性肿瘤其增长是由于新血管组织的形成。 临床表现小血管瘤多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较大血管瘤或近包膜可有肝区胀痛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厘米以上者约伴腹部不适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而导致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血。 肝血管瘤的危害性随着瘤体增大临床症状及体征逐渐明显损害肝脏的代谢作用逐渐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血管瘤偶可或因挤压等诱发破裂并出现腹腔积血危及生命★如果瘤体直径小于cm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定期复查即可否则应予治疗。 *超声可检出直径cm的肝血管瘤。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 大多数小血管瘤(cm)为强回声。 较大的血管瘤(cm)则表现为内部高低混杂回声边界不整形状不一此为瘤内有纤维性变、血栓形成或坏死所致。 *B超血管瘤的典型超声特征为强回声。 这指的是正常肝脏背景下的强回声。 如果是脂肪肝则血管瘤可以显示低回声。 强回声型:边界清晰、锐利浮雕样、细筛网状。 低回声型:边界清晰外周稍强回声带包绕。

肝海绵状血管瘤应怎样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应怎样治疗 *导读: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好发于成年女性的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与毛细血管变性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肝内出血、血中机化、发育异常有关。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为贫血、腹胀、嗳气等,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心理衰竭、梗阻性黄疸等症状。……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好发于成年女性的常见的肝脏良性 肿瘤,其发病与毛细血管变性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肝内出血、血中机化、发育异常有关。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为贫血、腹胀、嗳气等,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心理衰竭、梗阻性黄疸等症状。肝海绵状血管瘤应怎样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法 手术治疗适合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大的或巨大的血管瘤直径大于5.0cm;年龄大于60岁但器官功能及健康情况良好的;诊断不明确,不能除开恶性肿瘤可能的;肿瘤在肝脏的解剖部位有可能完全切除的;急症情况下手术如肿瘤破裂出血的。 手术治疗时手术切除具有一定难度,对技术上要求、条件上保证、多学科间的配合上,应能有充分的保证,故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做全面考虑,分析手术的风险性欲安全性,权衡利弊。对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不能抱有试探性的性质,因为一次不成

功的手术改变了局部的解剖关系,使随后的手术极困难或成为不可能。因此,对巨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二、非手术治疗 1.介入栓塞治疗:目前HAE多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血管瘤的治疗。另外,妊娠期海绵状血管瘤常迅速增大,为预防腹压逐渐增大引起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破裂出血,HAE是最佳的选择治疗方法。 2.放射治疗:对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可采用放射治疗,以控制肿瘤进一步增大。 肝海绵状血管瘤应怎样治疗?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大部分医生都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及丰富的知识,能够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较好地回答患者的疑问。

胆囊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胆囊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8-07-13T14:45:57.9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6期作者:彭秋杰[导读]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众多薄壁血管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 (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以复习讨论。结果: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易与胆囊肿瘤相混淆,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胆囊;海绵状血管瘤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155-02 1.引言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众多薄壁血管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是一种缺乏动脉成分的血管畸形。常发生于脑和肝脏等器官,但发生于胆囊的海绵状血管瘤国外有少数报道,我国鲜有报道,本例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可为临床医生在特殊类型的胆囊占位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2.病例报告 恒某某,女,68岁,因右上腹部疼痛1周入院,疼痛为阵发性隐痛,并感右肩部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及发热、无心慌、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未行特殊治疗。患者入院时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入院查体:神智清楚,BP 142/75mmHg,P 76次/分,R 20次/分,T 36.5℃。一般情况可,全身粘膜无苍白及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相关检查示:上腹部彩超提示:(1)胆囊颈部中等回声,需除外胆囊实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2)双肾钙化灶。上腹部MRI提示:胆囊颈部结节状异常信号,多考虑肿瘤或肿瘤样病变;(3)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三角游离清楚,胆囊颈部肿物我侵袭及转移征象。术后切开胆囊占位,可见一大小约1.2cm*0.7cm暗红色占位胆囊颈部。术后5天,病例结果回报:胆囊颈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直径约0.7cm,慢性胆囊炎。术后6天患者康复出院,2月后行复诊。 3.讨论 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血液的血窦和薄壁的静脉所构成的内皮深层和皮下的暗红、蓝色或紫色结节的血管瘤,四肢、躯干、及面颈部均可发生,反复为广泛可累计骨骼及肌肉,甚至关节、胃肠、肝均可发生[1]。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其发病率为 0.4% ~ 20.0%,在尸检病例中检出率约为0.4%~7.3%,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70%,好发于30~50岁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4~5)[2-3]。肝海绵状血管瘤多数为单发,但仍有约20%~30%的患者为多发。但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极少见到,临床工作中极易把胆囊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胆囊息肉或者胆囊肿瘤,CT增强扫面下能一定程度的鉴别胆囊海绵状血管瘤,但最终的金标准仍是手术后病例检查,海绵状血管瘤在全身多种器官中均可发生,但胆囊海绵状血管瘤及为罕见,国内外针对该病窦少有报道,患者的临床表现因肿瘤部位、大小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而异,误诊率较高,大多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诉,一旦怀疑为胆囊血管瘤,均需考虑手术治疗,因随着肿瘤增大可导致症状反复并加重,且因胆囊壁较薄,易发生破裂出血,胆囊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胆囊颈部时,由于肿瘤增大可压迫胆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所以不建议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因血管瘤供血主要来源于胆囊动脉,可导致异位栓塞,加重胆囊炎症,严重者可致坏疽性胆囊炎,本病例血管瘤部位位于胆囊颈部,而胆囊颈部占位多考虑肿瘤恶变,胆囊癌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多见,常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也有合并黄疸,多以右上腹痛就诊,也有体检时发现的[4]。本例患者由因上腹痛入院,虽然无黄疸,但考虑该患者占位位于胆囊颈部,MRI影像学测量大于1cm且边界尚清楚,术前诊断仍考虑胆囊恶变可能性大,但未发生转移征象,考虑胆囊原位癌可能性大,胆囊原位癌优先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术后病理报告并非胆囊癌变,病理结果提示胆囊海绵状血管瘤,回顾患者术后标本切开情况,暗红色占位符合海绵状血管瘤常见表现,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极为罕见,目前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由于病例少见,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诊疗规范,对于手术的选择也需要按血管瘤的大小、生长部位、类型所决定,针对发生于胆囊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海绵状血管瘤,可考虑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患者选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月后复诊未出现特殊不适及复发,胆囊血管瘤为胆囊良性病变,预后较好,该病例报告可为临床医生在胆囊占位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4.结论 海绵状血管瘤虽然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在胆囊上发生的情况非常少见,肝海绵状血管瘤非真性肿瘤,绝大多数生长非常缓慢,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理论上怀疑胆囊海绵状血管瘤,无论其大小或者所在胆囊位置,均考虑行手术治疗,正因该病少见,误诊与不当治疗可能是患者最主要的风险来源。以本例报告提供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情况、术后标本切开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为临床医生在今后诊断胆囊海绵状血管瘤疾病时提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