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方案

矿山开采方案
矿山开采方案

乐山市金口河元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矿山开采方案

公司董事会、总经理:

随着矿山基建工程的快速推进,选矿厂土建工程已接近尾声。各种设备在月底、月初将陆续进场安装,设备安装后将进行厂区地坪硬化、动力线路布设、厂房搭建。预计在五月中旬可进行试生产阶段。现将矿山生产现状和近期开采方案报告于后,请审阅。

一、矿山生产现状

自公司于去年月日正式接手矿山,矿山技术人员对有条件的矿井进行了编录。经编录和测量发现矿山的问题较多,原有的矿井有一定规模和可能出矿的井和井与资料对照出入较大,较少,更多的是和。

井座标:;:;高程:。主巷长。经扩帮后巷道断面*,再过一周后可全面扩完。目前在这一中段内暂无可布工作面的矿脉。

井座标:;:;高程:。主巷长。有处向上通至地面通风口。可布置个工作面,出矿量不大,目前主巷扩帮。

矿山的、、(自编号)井硐,目前处于探矿,没有达到采矿的程度。

元宝山矿区前期的地质勘探工作程度做得不够,勘探中所探明的Ⅰ、Ⅱ、Ⅲ、Ⅳ号矿体在资料中没有充分反映出矿体所在的位置(高度和深度)和分布状况。

鉴于以上情况,井巷建设工作严重滞后,也就可以理解了。处于这种现状,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完成公司所下达的生产任务,元宝山矿部组织一班人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并于年月日由赵伯贵、张鹏、

王建云、付天汝、彭跃猛一行人到现场实勘,得出以下方案。

二、近期开采方案

、井开采方案

井目前虽暂无可布工作面的矿脉,但主巷道扩帮临近完成。*的巷道,可做运输大巷。另有一条天井与贯通,目前仍为堵塞状态。待井扩帮工程完成后,将天井除通,作为溜矿井使用。

座标:;:;高程:。位于井上方,与井高差米,符合两个中段之间的高差要求,因此将定为一个采矿中段。井既是运输大巷又是进风巷道,既作为一个回风巷道,又作为一个采矿中段。这样形成一个合理的采矿系统。

先期开采以为中心进行开采。周围有过去零星开采的旧矿硐,已见矿,矿石品位较好,综合品位约有—,预计每天可采—吨矿石。矿石采出后暂堆放一边,待井天井除通后溜矿至井,采用小型农用车直接运至选矿厂,不再占用井口外的索道运输能力。

、井开采方案

井目前有两处可布工作面:第一个工作面布在过去铁梯处已有工作面上,将上部的矿石进行开采;第二个工作面布设在预计通风井口处,可一边采矿,一边形成溜矿井,并逐渐与贯通。此两处预计每天可采矿吨左右。

座标:;:;高程:。与井高差,可作为一个中段与井形成一个采矿系统。井既是运输巷道又是进风巷道。作为回风巷道又是一个采矿中段。

已形成巷道左右,在它的上下均有矿石露头,矿硐内也见有矿体。因此,在短时间内可日产矿石—吨,所采出矿石暂堆放一边,待井溜矿井打通后溜至井通过索道运至选矿厂。

、二期时间预计

目前公司需按照合同约定向采矿工程队提供机动三轮车辆(井、井各辆),钻机台(已提供台,共计需台,井台,井台)并与之配套的风管、水管、通风管,井空压机配套的材料配件。以上大宗设备、配件提供后,公司不再负责提供材料、配件供应,由工程队自行负责采购。同时为了不影响生产,公司每月日验收其工程量,次月日前付清工程款,以便工程队支付员工工资,购买材料、配件。

在公司将以上设备、材料提供之后,大约天后可日产矿石吨,日后可日产矿石吨左右。

要保足选矿厂日处理原矿吨左右的能力,还需在以上做大量的工作。在井内勘探新的矿体,发展新的工作面,从目前看来可采矿体厚度均在米左右,需—个采矿点才能日产矿石吨左右。

三、中期开采方案

周围和上方,已发现大量的矿石露头,井虽暂无可采矿体,但已发现矿化现象或矿带,井穿过下部后,不宜继续向前穿,而是应该沿至方向打穿脉,也就是沿东西方向左右打穿脉。勘探Ⅱ号矿体赋存的深度和矿体厚度。

井经向方向发展,也就是沿反背沟推进,高程,与井高差米。这多米沿沟均有露头,可逐渐探明各阶段矿体赋存的深度和矿体的厚度,也

就是探明Ⅲ号矿体的具体情况。

中期开采方案从时间界定也就是几个月后就要开始,很多基础工作现在就要开始做。假设达到日产吨矿石,仍然满足不了选矿厂需求,因为个别采矿点先期是采露头矿,考虑吹风、下雨天气因素和运输原因,需日产矿石吨左右才能满足选矿厂需求,因此给矿上后续生产投入也得跟上。

四、长期开采方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使企业延续不断地发展,必须有长期的规划,这项工作的基础部分现在就要开始做。

首先是地质、测量人员把整个元宝山矿区所有的井巷、探矿硐、探槽实地精确的测量出来。现有井、井内所有的沿脉、穿脉精确测量,地质人员根据已揭示的矿体和已发现的矿脉进行编录,并绘制地质地形图。这项工作之所以要重做,是因为已有资料高程多数是测定。以和为例,资料上两地高差是,而实地高差仅为。井内巷道用罗盘测定,误差也太大,此项工作约需天时间。

长期开采方案中工作重点仍然是Ⅱ号矿体、Ⅲ号矿体。在井右上方,选择适当的位置沿北东度掘进探矿,勘探Ⅱ号矿体下盘赋存状况。以井高程沿反背沟勘探Ⅲ号矿体下盘赋存状况。

其次在附近勘探Ⅰ号矿体情况,在附近勘探Ⅳ号矿体。

只要探明了矿体的赋存状态,采矿方面是具备能把矿石采出来的能力,各种设施都能逐一解决。

五、安全管理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都会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日程,各部门负责人都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目前存在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工区、、及绵竹工程队所倾倒的废渣,废渣集中于三合壕深沟中,此处坡度陡峭,汇水面积较大,一旦山洪暴发将危及户农户安全和选矿厂安全。因此,目前应筑挡墙,疏通河道等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

乐山市金口河元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年月日

矿山开采方案编制要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 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如为改扩建矿山,应说明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4、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㈠开采方案 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可能的建设规模(两个以上方案比较); ──推荐规模方案的简要论证; ──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 ──推荐产品方案简要论证。 2、确定开采储量: ──采矿权人在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勘探程度,并考虑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的要求,结合矿石品位变化,对开采品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开采矿体的最低品位,在此基础上,圈定矿体,并确定开采对象。有共、伴生矿产的,必须体现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 3、矿床的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对矿床的开采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时,应确定二者的合理分布界线及阐明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互相关系。 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砂石厂开采设计策划方案

关岭自治县关索镇跃进砂石厂开采方案设计 (设计规模:3.50万立方米/年) 贵州正合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0一0年六月 关岭自治县关索镇跃进砂石厂开采方案设计 (设计规模:3.50万立方米/年)

设计: 审查: 项目负责: 贵州正合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六月

目录 1 概述 (1) 1.1矿山位置、企业性质和隶属关系 (1) 1.2矿区范围、矿产资源赋存、工程地质等情况 (1) 1.3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要紧问题及建议 (2) 2 编制依据 (8) 2.1编制依据的文件(批准书、托付书、协议等) (8) 2.2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有关矿山安全的基础资料 (8) 2.3编制依据的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8) 3 开采方案 (11) 3.1确定开采境地、保有储量、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 (11) 3.2开拓方案 (15) 3.3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式 (16) 3.4分层要素 (17) 3.5开采工艺、运输方式及爆破方案 (18) 3.6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19) 4 要紧设备选型、设施设计及布置 (21)

4.1矿山要紧设备选型 (21) 4.2要紧设施设计及布置 (22) 5 危害安全生产因素分析 (25) 5.1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25) 5.2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 (26) 6 安全技术措施 (33) 6.1保障露天矿边坡稳定及防止坍塌的措施 (33) 6.2防止高处坠落的措施 (36) 6.3爆破安全措施 (37) 6.4爆破器材存储、加工安全措施 (42) 6.5运输和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及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43) 6.6供电系统及电器设备安全运行、防雷电措施 (51) 6.7矿山供水及排水措施 (56) 6.8矿山通讯设施 (57) 6.9空压机安全措施 (57) 6.10矿山防火措施 (59) 6.11岩溶塌陷防治措施 (59) 6.12预防其他危害的措施 (60)

某矿山开采设计.

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XX石灰岩矿小型露天采石场扩建项目 开采方案设计 编制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 提交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二〇一六年4月

XXX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XX石灰岩矿 小型露天采石场扩建项目 开采方案设计(生产规模:15.00万吨/年) 设计: XXX 审核: XXX 项目负责人: XXX 编制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111111111 提交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矿山概况 (1) 1.2矿区地质 (2) 1.3矿体及矿石特征 (3) 1.4开采技术条件 (3) 1.4矿山现状 (4) 1.5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4) 第二章编制依据 (6) 2.1编制依据的文件 (6) 2.2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有关矿山安全的基础资料 (6) 2.3编制依据的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6) 第三章开采方案 (8) 3.1确定开采境界、保有储量、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 (8) 3.2开采方式 (9) 3.3开采顺序 (9) 3.4推进方式 (10) 3.5工程平面布置 (10) 3.6矿山排土 (10) 3.7分层要素 (10) 3.8开采工艺 (11) 3.9爆破方法 (11) 3.10运输方式 (15) 3.11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15) 第四章主要设备选型、设施设计及布置 (16) 4.1矿山主要设备及选型 (16) 4.2主要设施、设备布置 (16) 第五章矿山供电、供排水及防尘 (18) 5.1矿山供电 (18) 5.2矿山供、排水 (18) 第六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安全设施设计 (20) 6.1边坡坍塌、滑坡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 (20)

矿山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方案

市大神洲船舶修造船坞开挖工程 (15.4万m3) 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送审稿) 大昌建设集团 资质编号: ZKB-(浙)-012-2007 2008年3月17日

市大神洲船舶修造船坞开挖工程开采方案与安全技术措施 法人代表: 雪如 审核定稿: 管志强 课题组长: 熊先林 大昌建设集团 2008年3月17日

目录 1 概述 (1) 1.1 矿山位置及周围环境 (1) 1.2 矿山规模、工程地质情况 (2) 1.3 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 2 编制依据 (6) 3 开采方案 (8) 3.1 确定开采境界、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 (8) 3.2 矿床开拓、开采方式 (8) 3.3 矿山开采 (10) 3.4主要设备 (18) 4 危害安全生产因素分析 (19) 4.1 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19) 4.2 生产过程(主要生产环节、生产工艺)危害因素分析 (20) 5 安全技术措施 (26) 5.1 总图布置 (26) 5.2 保障坞壁边坡稳定及防止坍塌的措施 (28) 5.3 恶劣天气施工安全措施 (29) 5.4 穿孔作业安全措施 (30) 5.5 预防物体打击安全措施 (30) 5.6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措施 (31) 5.7 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31)

5.8 爆破飞石控制措施 (35) 5.9 爆破地震波控制措施 (36) 5.10 爆破安全警戒及确保周边安全的措施 (36) 5.11 装运卸作业安全措施 (38) 5.12 预防工业卫生危害安全措施 (39) 5.13 供电系统及机电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措施 (40) 6 矿山安全装备、安全机构及人员配备 (42) 6.1 矿山安全检测和其他安全装备 (42) 6.2 安全管理机构、制度及人员配备 (42) 6.3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及组织 (44) 6.4 特种作业人员配备 (44) 6.5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5) 6.6 安全生产投入 (45) 附图:附件: 1.开拓系统图及开采终了图 2.警戒围图 3.标准采矿方法图1.委托书 2.采矿许可证或项目批复 3.企业情况表 4.营业执照

最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资料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 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如为改扩建矿山,应说明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外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外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4、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述。 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㈠开采方案 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可能的建设规模(两个以上方案比较); ──推荐规模方案的简要论证; ──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

──推荐产品方案简要论证。 2、确定开采储量: ──采矿权人在登记管理机关划定的矿区范围内,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勘探程度,并考虑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的要求,结合矿石品位变化,对开采品位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开采矿体的最低品位,在此基础上,圈定矿体,并确定开采对象。有共、伴生矿产的,必须体现综合开采、综合利用的原则。 3、矿床的开采方式 ──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对矿床的开采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采用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优势不明显的矿床,应进行开采方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当采用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时,应确定二者的合理分布界线及阐明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互相关系。 4开拓运输方案及厂址选择 ──根据地形、矿床赋存条件、备选厂址工程地质条件及环保要求,对各种可供比较选择的开拓运输系统及厂址配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方案。 ㈡防治水方案 当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迳流大量渗漏时,需采取地下和地表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应进行全面防治水方案的综合比较,并提出推荐方案。 五、矿床开采 ㈠露天开采 1、露天开采境界:阐明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方法及所采用的经济合理剥采比; 2、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3、工作面阶段回采率; 4、圈定露天开采境界,应进行不同境界方案比较,确定最优境界。 ㈡地下开采 1、确定矿区开采总顺序并阐明首采地段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2、推荐的生产能力及能力验证。 3、利用远景储量扩大生产能力或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可能性。 4、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5、简述开拓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采矿方法选择的影响。 6、采矿方法选择和比较,论证推荐采矿方法对资源充分利用的合理性。 7、矿块的结构参数及矿井、采矿、矿块(工作面)的采矿回采率。 六、选矿及尾矿设施 ㈠选矿方案 1、选矿试验研究及评价。 ──选矿试验研究主要成果,并对其作出技术经济评价,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意见; ──大、中型矿山应进行工业或半工业实验结果,应有加工评价试验结论;

开采方案设计

前言 华坪县焱光实业有限公司油米塘煤矿位于华坪县石龙坝乡德茂村,华坪县城100°方向,平距约12km,行政区划归石龙坝乡德茂村管辖。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 东经101°20′50″,北纬26°37′04″。 矿山有3.0公里的弹石公路与格里坪—华坪公路(310省道)连接,距华坪县城17km,距格里坪火车站45km。交通运输较为方便。 华坪县焱光实业有限公司油米塘煤矿始建于1997年1月,2002年8月投产,煤矿属于六证齐全矿井,现开采矿区范围内的C1煤层,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300000530426,核准开采面积2.0847平方公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年,矿山保有资源储量:C1煤层290.34万吨。C2煤层34.9万吨。合计储量:325.24万吨。经计算可采储量为:C1煤层249.4万吨,C2煤层28.2万吨。 华坪县焱光实业有限公司油米塘煤矿,开采河东腊石沟矿区的煤层,目前生产采区为C1煤层的一采区,一个工作面生产,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生产能力相差较大,为适应国家对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搞好运输、通风、安全生产,需对C1煤层一采区进行开采设计,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因此委托我室对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进行采区开采

设计。 一、设计依据 1、云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队1970年7月提供的《华坪煤田腊石沟矿区详细勘探地质报告》。 2、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一大队2005年10月提交的《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3、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2005年11月提交的《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4、华坪县焱光公司油米塘煤矿通风技术改造申请。 5、设计委托书。 二、设计指导思想 (一)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 (二)在满足安全要求和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系统,减少工程量,力求做到简单实用,以降低初期投资、节约生产成本和便于管理; (三)地面工程紧凑布置,力争少占地和少占良田好地,尽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四)采用选用适用的采掘工艺技术和装备,力争设计系统达到安全、高效、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五)系统设计尽量做到少留永久煤柱和提高矿井回采率,争取资源回收量的最大化。

露天矿山工艺规范

露天采场工艺技术规程 露天开采是从地表开始逐层向下进行的,每一水平称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开采使其下面的台阶被揭露出来,当揭露的面积足够大时,就可以开始下一个台阶的开采。随着开采的进行,采场不断的向下延伸和向外扩展,直至到达设计的最终境界。在此过程中,剥离工程与采矿工程的关系对露天矿山工程能够正常进行,有用矿产能够合理开采,且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1、剥离管理: 1、1剥离工艺流程 斜坡道施工方样技术交底 安全挡坎 标高控制开拓斜坡道 排水沟 标高控制掘沟安全挡坎 标高控制分层平面开挖平整度 台阶坡面 清理凿岩工作面 安全平台 平台开挖线放样技术交底 凿岩爆破 1、2开拓斜坡道 技术要求 (1)平面位置与设计吻合,误差±0.3m (2)宽度符合设计要求,误差±0.5m (3)纵坡不大于10%;局部最大纵坡不大于12%,且坡长不大于43m (4)平整度眼睛观看平顺,无明显凸凹,±0.15m以内 (5)外侧安全挡坎平顺、规则,宽×高=0.8m×0.6m (6)工作进度与计划吻合,必须超前一个分层 (7)内侧排水沟宽×高=1m×0.5m 1、3掘沟 (1)根据各分层《采剥综合平面布置图》布置 (2)严格控制掘沟底标高,与分层标高吻合,误差±0.2m (3)工程进度与计划吻合,必须在上一分层剥离结束前完成 (4)掘沟宽度与挖机工作台数所需工作线长度吻合,最小底宽20m 1、4分层平面开挖 (1)标高与设计一致,误差±0.5m (2)平整度除局部爆破残根、瞎炮引起的凸凹外,控制在±0.8m,且眼睛观看大面平整,施工形象文明 (3)工作面挖机摆放规则,工作间距7—10m,同一工作面统一推进,两机之间不留残堆,不留墙,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4)提高工作线利用率,减少移动,提高挖机工作效率 1、5台阶施工

矿山开采设计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一、矿山服务年限计算 N=) 1(e A Q -?η (a ) 式中:N —矿山服务年限 (a ); Q —设计利用储量 万t ; η—矿石回采率 %;(地下开采80%-90%,露天开采85%-95%) A —矿山年产量 万t/a ; e —废石混入率 %;(地下开采10%,露天开采5%) 二、矿山生产能力计算 1、按采矿工程延深速度验证确定矿山生产能力(露天) A=) 1(e H V P -??η (a ) 式中:A —矿山生产能力 万t/a ; P —水平分层平均矿量 万t ; V —采矿工程年延深速度 m/a ; η—矿石回收率 %; H —阶段高度 m ; e —废石混入率 %; 2、根据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计算和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地下开采) A=β αγ-???1S V K 1〃K 2〃E (万t ) 式中:A —矿山年生产能力 万t/a ; V —回采工作面下降速度 m/a ;(浅孔留矿为10-25 m/a)

S—矿体开采面积 m2; γ—矿石体重 t/m3; α—矿石回收率 %;(80%-90%)β—废石混入率 %;(10%-20%)E—地质影响系数(0.7-0.9); K1—矿体倾角修正系数 K2—矿体厚度修正系数(0.8-1.2)3、矿山生产能力计算(地下开采) A= Z E K Q N -? ? ? 1 (万t/a) 式中:A—矿山生产能力万t/a; Q—矿块生产能力万t/a; N—分布矿块数个; K—矿块利用系数(0.1-0.4); E—地质影响系数(0.7-0.9); Z—废石混入率(10%-20%); 4、露天矿总生产能力计算 Aα=A(1+n s)=Ak+nsAk (万t/a) 式中:Aα—年矿岩总生产能力 t/a; A—年矿石生产能力 t/a; n s—生产剥采比 t/t; 5、露天矿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A=N〃n〃Q (t/a) 式中:A—露天矿矿石年产量 t/a;

露天采石场开采方案 (正本)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1、矿山位置、企业性质和隶属关系 (3) 2、矿山范围、矿产资源赋存、工程地质等情况 (4) 2.1矿山范围 (4) 2.2矿产资源赋存 (4) 2.3工程地质 (5) 3、矿山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 第二章编制依据 (6) 1、编制依据的文件(批准书、委托书、协议等); (6) 2、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有关矿山安全的基础资料 (6) 3、编制依据的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7) 第三章开采方案 (8) 1、确定开采境界、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 (8) 1.1露天开采境界 (8) 1.2开采规模、服务年限 (9) 2、矿床开拓、开采方式 (9) 2.1矿床开拓 (9) 2.2开采方式 (10) 3、采场及工业广场布置 (10) 3.1采场布置 (10) 3.2工业广场布置 (11) 4、露天开采 (12) 4.1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要素 (12) 4.2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式 (13) 4.3工作台阶要素 (13) 4.4开采工艺和爆破方案 (14) 4.5运输系统 (21)

5、供电、供水、压气、通讯 (24) 5.1供电 (24) 5.2供水 (25) 5.3压气 (25) 5.4通讯 (25) 5.5供油 (25) 6、主要设备 (26) 第四章危害安全生产因素分析 (27) 1、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27) 1.1矿区地质 (27) 1.2矿床地质 (29) 1.3水文地质条件 (30) 1.4工程地质条件 (31) 1.5内因火灾倾向 (31) 1.6有毒有害物质 (31) 1.7其他自然危害因素 (32) 2、生产过程危害因素 (32) 3、附属设施(炸药库、尾矿库、废石场等)危害因素分析 (33)

矿山治理导则

附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导则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加强矿产、水电、旅游资源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保护”有关要求,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管理,加快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建立,规范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指导和规范各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特制定本导则。 一、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已投产矿山企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编制,主要针对矿山开采至闭矿阶段的生态保护、治理与恢复具体工作。 矿山生态环境是指矿区内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整体,包括地表植被与景观、生物多样性、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声环境等。 二、《方案》编制、论证与实施 1.《方案》编制 矿山企业按照本导则要求负责本矿山《方案》编制工作。 新建、改(扩)建矿山应在矿山开采前完成《方案》编制工作; —3—

已投产矿山(或资源开发企业)未编制《方案》的要按照本导则补充编制《方案》。《方案》中要明确阶段治理任务、目标、资金需求和筹集方案,作为日常生态环境监管和收取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的重要依据。 2.《方案》论证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方案》的必要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恢复治理资金来源和筹集方案等进行审查与论证,编制单位根据审查和论证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过社会公示,形成《方案》报批稿。 3.《方案》审批与监督实施 《方案》审批权限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政府(省、市、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监督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后,由矿山企业按照《方案》内容组织实施。《方案》内容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方案》实施资金来源包括矿山企业自筹资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经批准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及用于环境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方案》中规定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阶段目标,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矿山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效进行评估和验收。 三、《方案》主要内容 1.总则 1.1任务由来 —4—

高岭土矿开采设计方案

目录 1.概述 (2) 1.1.矿山位置与交通 (2) 1.2.矿区自然地理、气象条件 (2) 1.3.矿山概况 (2) 2.设计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6) 2.1.编制依据 (6) 2.2.编制原则 (6) 3.地质资源概况 (8) 3.1.矿床地质特征 (8) 3.2.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10) 4.开采方案 (11) 4.1.开采境界及储量计算 (11) 4.2.矿山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4.3.矿床开采、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 (15) 5.精选 (21) 6.总图运输 (23) 6.1.概况 (23) 6.2.总平面布置 (23) 6.3.道路及运输设备 (24) 6.4.绿化 (24) 6.5矿区主要工程量 (24) 7.生产辅助设施 (26) 7.1.供电与通讯 (26) 7.2.给排水及消防 (26) 7.3.机修 (27) 8.安全专篇 (28) 8.1.设计依据 (28) 8.2.工程概况 (28) 8.4.采矿作业安全措施 (29) 8.5.采矿场防排水措施 (30) 8.6防尘与噪声 (30) 8.7.运输安全措施 (31) 8.8.用电设备安全及采场的防雷电 (32) 8.9.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32) 8.10.矿山防火 (33) 8.11.防高温中暑措施 (33) 9.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机构 (34)

9.1.建立和健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4) 9.2.建立和健全应急预案制度 (34) 9.3.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35) 9.4.建立和健全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5) 9.5.建立和健全安全救护组织措施 (35) 9.6.劳动定员与培训 (36) 9.7.安全专项资金 (37) 10.开采方案简要结论 (38) 10.1.开采矿量、设计规模及服务年限 (38) 10.2.开采方式及开拓运输方案 (38) 10.3.采剥工艺方案 (38) 10.4.粗选工艺 (38) 10.5.综合利用 (38) 10.6.总平面布置 (39) 10.7.技术经济 (39) 10.8.评价与结论 (40) 10.9.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40) 附件: 1、企业营业执照 2、采矿许可证 3、设计委托书 附图: 1、总平面布置图 2、地形地质图、采场现状图 3、开拓终了图、采场防、排水系统图 4、开采终了图 5、A—A′开采终了剖面图 6、采矿工艺示意图

矿山开采计划编制原则

矿山开采计划编制原则大纲 第一节石灰岩知识 第二节露天开采的基本概念及述语 第三节露天矿山开采计划 第四节开采设计要求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石灰岩知识 一、石灰岩简介: 石灰岩(Limestone),简称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属于,是水成岩的一种。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属于生物性沉积形成,其主要形成是海洋生物的尸体的沉降累积,加上来自陆地的动植物腐物残渣与泥沙一起在河床或海床上沉积压实后经地质变化形成。 二、石灰石的组成结构: 石灰岩的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伴有白云石、菱镁矿和其他碳酸盐矿物,还混有其他一些矿物,比如菱镁矿,石英,石髓,蛋白石,硅酸铝,硫铁矿,黄铁矿,水针铁矿,海绿石等等。此外,个别类型的石灰岩中还有煤、地沥青等有机质和石膏、硬石膏等硫酸盐,以及磷和钙的化合物,碱金属化合物以及锶、钡、锰、钛、

氟等化合物,但含量很低。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 石灰岩的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其中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三、石灰岩的分类: 按其沉积地区,石灰岩右分为海相沉积岩和陆相沉积岩,以海相沉积岩为多。 按其形成类型,石灰岩可分为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次生三种类型。 按矿石中所含成分不同,石灰岩可分为硅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和白云质石灰岩三种。 按结构构造,石灰石可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四、石灰岩的特性: 1.石灰岩分布相当广泛,岩性均一,易于开采加工,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建筑石料。 2.石灰岩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不透气性、隔音性和很好的胶结性能、可深加工应用,是优异的建筑装饰材料。 3.石灰岩产地广泛,色泽纹理颇丰,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有良好的装饰性。 4.石灰岩的质地细密,加工适应性高,硬度不高,有良好的雕刻性能,易制作小型架上雕刻,较适宜初学雕刻者选用,但由于石灰岩易溶蚀,不适于户外的雕刻。 5. 石灰石用途很广,是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建筑、农业及其它特殊工业部门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石场-开采设计方案

xxxx石场开采 组 织 方 案 珠海市佑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二00一四年一月

目录 1 概述 (3) 1.1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3) 1.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4) 2 编制依据 (5) 2.1编制依据的文件 (5) 2.2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有关矿山安全的基础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编制依据的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5) 3 矿产资源概况 (6) 3.1矿区总体概况 (6) 3.2设计项目资源概况 (6) 4 矿床开采方案 (12) 4.1确定开采境界、保有储量、最终边坡要素 (12) 4.2矿山开采、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4.3矿山开拓及运输方案 (15) 4.4开采方法及爆破安全距离 (16) 4.5开采运输设备选择 (21) 4.6防治水方案 (21) 4.7废石处理 (22) 5 危害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23) 5.1自然危害因素分析 (23) 5.2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 (23) 5.3其它危害因素分析 (24) 6 安全技术措施 (25) 6.1保证露天矿边坡稳定及防治坍塌的措施 (25) 6.2防止高处坠落的措施 (26) 6.3爆破安全措施 (27) 6.4爆破器材加工、存储安全措施 (29) 6.5运输、机械设备防护装置及安全运行保证措施 (30) 6.6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措施、防电危害措施 (32) 6.7废石场可能发生危害的预防措施 (33) 6.8预防其他危害的措施 (34) 6.9工业卫生 (36) 7 矿山安全机构、人员配备 (37) 7.1安全机构及人员配备 (37) 7.2特种作业人员的配备 (38)

采矿场设计方案

采矿场设计方案 班级:2012260701 学号:201226070103 姓名:王文姝 指导老师:李亚兰 完成日期:2015年1月21日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1.总论 1.1地理位置与交通 1.2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1.3矿山资源简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1.3.1 矿区地层 1.3.2 矿区构造 1.3.3 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2.开采方案 2.1采区范围及开采方法选择 2.1.1采区范围 2.1.2矿体工业储量 2.1.3开采方法 2.2开采境界的确定 2.2.1确定开采深度 2.2.2采场底平面周界的确定 2.2.3采场边坡和边坡角的确定 2.2.4边坡细部结构尺寸的确定 2.3生产能力与开采服务年限 2.3.1采石场设计规模 2.3.2用经济合理的服务年限验证生产能力 2.3.3矿山服务年限 2.3.4开拓与运输 2.3.5开采工艺 2.3.6穿孔爆破与装载工作

1.总论 1.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与交通 陕西双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泾阳采石场,矿山建设项目位于陕西泾阳县蒋路乡薛家村,距薛家村3公里,距蒋路乡8公里,距泾阳县城25公里,采场有自建2公里砂石路与境内县级公路相连接交通较方便。 1.2矿山企业基本情况 陕西省双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泾阳采石场,建设石灰石开采及碎石加工生产线项目,由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由泾阳县国土资源局核发了《采矿许可证》,证书编号:6104230720001,允许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生产规模3万m3/年。 1.3矿山资源简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1.3.1矿层地区 矿层出露地层比较简单。寒武系为矿区最老地层。其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和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出露地表。奥陶系,出露面积较大,其岩性为灰白色巨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条带灰岩。 1.3.2矿区构造 矿区内以断层构造为主,但由于矿层走向相近,故矿体形态变化不甚剧烈,从现场观察和有关资料显示断层对矿石成分没有明显影响。 1.3.3矿体开采技术条件 矿体位于海拔高度740-823米处,矿体出露地层简单,矿体形态变化不甚剧烈,矿体呈层状产出,层理比较发育,走向E-W,倾向N-E,倾角60°左右,矿体上不裸露地表,基本无覆盖层,岩石坚硬可钻性好,矿岩平均体重2.6T/m3。 最低开采标高740m水平位于当地侵蚀基准之上,无地下水存在,大气降水,由于降水量不大,排泄条件较好,对开采不会造成太大的水害。 2.开采方案 2.1采区范围及开采方案选择 2.1.1采区范围:陕西双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泾阳采石场建筑用石料灰岩采区,已由泾阳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化解圈定。 2.1.2矿体工业储量:按泾阳县国土资源局核发的《采矿许可证》划界圈定的矿区面积和开采深度740m-823m,计算采区范围内工业储量约80万吨考虑矿区周边和深部矿体延续开采矿量,设计采区范围矿量可按100万吨计算。 2.1.3开采方法:依据矿体赋存条件和采矿许可证允许的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考虑矿体出露地表高度83m,上部覆盖层量不大,故选择露天开采,本期开采最高标设在823m,最低标高740m,总出入沟布置在出露地表的南端,接上山公路。 2.2开采境界的设定:指露天矿开采后的最终境界,是又底面、边坡和开采深度三个采场要素组成。 2.2.1确定开采深度:由于矿体出入地表,地质构造简单,矿体倾角60°左右,上、下盘矿岩较稳定,矿体产状受上、下盘围岩影响较小,矿体顶部覆盖层不厚,对采剥洗漱影响不大。

某石矿开采初步设计方案(doc 39页)

某石矿开采初步设计方案(doc 39页)

宜昌固丰源透辉石矿业有限公司邓村透辉石矿开采初步设计 前言 宜昌固丰源透辉石矿业有限公司邓村透辉石矿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红桂香村松树坪,为民营新办矿山,隶属于夷陵区邓村乡经贸办管辖。该矿已于2006年6月完成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06年7月完成预评价报告并通过评审。根据《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及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受宜昌固丰源透辉石矿业有限公司邓村透辉石矿采矿权人委托,湖北松宜煤业有限公司勘察设计院为其编制开采设计方案。 为切实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资源开发政策,使有限的透辉石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坚持“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一方面严格遵照《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对开采设计的具体要求,同时结合宜昌市地方矿山的客观实际,认真进行设计编写。力求使本设计方案能达到正确指导矿山科学办矿、安全生产、合法经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健康发展的道路,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本开采设计编制,按照本院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通过内部审查,设计小组根据各级审查意见对设计进行修改。

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邓村透 宜昌固丰源透辉石矿业有限公司邓村透辉石矿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矿区海拔标高+580m~+655m,最大相对高差75m。矿区北高、南

低,为低山区,地形为单面坡,坡度25~35°,平均约32°。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排水。矿体顶、底板岩石坚硬,裂隙不发育,矿体连续,层位稳定。 三、气候条件 矿区位于湖北西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37℃。年平均降水量1460mm,最大日降雨量达4229mm,常伴有山洪暴发。 四、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矿区所在地地震烈度为Ⅵ级,区域稳定性较好,不属危险设防区。 1.3 设计依据及内容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4、《爆破安全规程》 5、《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规程》 6、《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 7、金属、非金属矿《采矿设计手册》 8、《宜昌固丰源透辉石矿业有限公司邓村透辉石矿开发利用方案》

露天 矿山 开发利用方案编制主要依据

方案编制主要依据 1)主要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6)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214号令); (7)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3〕17号); (8)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 (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1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1)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12)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2004 年4 月29 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1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 (1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 (浙政发〔2005〕62号); (15)关于切实加强露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监督管理的通知(浙土资发〔2005〕51号); (16)关于进一步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浙土资办[2011]92号); (17)《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 监督检查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11〕217号 (18)关于印发《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通知(浙计规划[2002]253号); (19)《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省国土厅2002年);

(20)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浙土资发〔2004〕41号); (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2009]44号); (22)《浙江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2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24)《关于印发浙江省石灰岩、叶蜡石、普通建筑石料等三个矿种开采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浙土资发〔2007〕40号); (25)关于受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通知(浙土资办[2010]42号); (26)关于公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单位名单的通知(浙土资办[2011]78号); (27)《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矿制图标准》(GB/T50564-2010)。 (28)《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 (29)《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

露天开采方案设计

露天开采方案设计 一、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含矿岩石为致密坚硬,不易风化的磁铁石英岩,稳固性能好。矿体围岩及夹石主要为角闪片岩、绿泥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等,其未经风化的新鲜岩石皆属致密坚硬的岩石,稳固性能好。上述各类岩石硬度为(10~12)度,极限抗压强度均大于1000kg/cm2,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可定为第二类块状岩石。据其地形、地貌,区内多形成陡坡、峭壁,且区内无大的断裂构造,矿体厚度大,连续性较好。故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型。矿石及围岩机械物理性质见表1。 二、方案设计 (一)露天开采境界圈定 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的确定:设计参考类似矿山的资料并参考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最终边坡高度、开采工艺后确定露天采场的最终边坡角按50°设计。 开采深度的确定:开采深度主要参考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矿体的勘探程度和圈定的矿量多少后确定。由于矿山勘探程度低,所以圈定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圈定122b、333级矿体,本次圈定的矿量在15左右年的开采矿量范围内。经计算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为5t/t(4.1m3/m3)。 经圈定后确定矿山3线至1线最低开采水平为1920m水平,0线至2线最低开采水平为l980m。4线最低开采水平为2000m水平。 采矿阶段高度为5m,到最终露天开采境界时二个采矿阶段并段,最终阶段高度为10m,安全平台宽度为5m,阶段坡面角为70°;最高采矿水平2120m阶段,最低采矿水平为1920m阶段,最高剥岩水平为2190m阶段,露天边坡最大高度为230m。 (二)开拓运输方式 据《设计委托书》要求,矿山生产规模为60万t/a,年采剥总量为95万t。露天开采矿石量1335.4007万t,按矿石回收率95%,贫化率5%,计算可采出矿石1335.4007万t。按生产规模60万/a计算,矿山服务年限为23年。其中稳产期22年,每年生产矿石60万t,减产期1年,年生产矿石15.4万t。 根据矿山目前的现有条件,矿山可采用的开拓方式有两种:公路开拓运输方式和平硐溜井与公路联合开拓运输方式。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与安全技术 第一节露天开采概况与常用术语 一、开采概况 露天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石开采作业。露天开采的特点是:采出矿石需将矿体周围的岩石及覆盖岩层剥掉,通过露天运输通道把矿石或岩石运至地表。这种开采方法广泛用于开采金属矿、冶金辅助原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及煤等矿床。 基于露天开采是在敞露的空间从事矿床开采作业,与地下开采比较,它有如下特点: (1)相对讲,开采空间受限较小,有利于采用大型机械化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可提高矿山开采强度和矿石产量。 (2)劳动生产率高。 (3)开采成本低,使大规模开采低品位矿石成为可能。 (4)矿石损失贫化小,有利于地下矿产资源的回收。 (5)基建时间短,年产吨矿石的基建投资比地下开采低。 (6)劳动条件较好,工作也较安全。 (7)露天开采过程中可产生较大粉尘,自卸汽车运行中可排放废气,爆破后的岩石因含有害成分对与之接触的大气、水和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8)把大量剥离岩、土排弃到排土场,排土场占地面较大占用山地和农田且局部恶化生态环境。 (9)遇冰雪、暴雨等天气,对露天开采有一定影响。

(9)遇冰雪、暴雨等天气,对露天开采有一定影响。 二、常用基本术语 根据矿床埋藏的地形条件及开采空间的不同,露天矿可分为山坡露天矿和深凹(凹陷)露天矿。露天开采境界封闭圈以上的为山坡露天矿,封闭圈以下的为深凹露天矿。 封闭圈:指露天开采境界与地表相交的封闭的上部界限。 台阶:露天开采时,通常需要把矿岩划分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分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并保持一定的超前关系,在开采过程中各工作水平在空间上构成了阶梯状,每个阶梯就是一个台阶或称为阶段。台阶是进行独立采剥作业的单元体。 露天开采所形成的采坑、台阶和露天沟道的总和称为露天矿场。 开采时,将工作台阶划分成若干条带逐条带顺次开采,每一条带叫采掘带。 由结束开采工作的台阶平台、坡面和出入沟底组成的露天矿场的四周表面称为非工作帮或最终边坡。位于矿体下盘一侧的边帮叫底帮,位于矿体上盘的一侧的边帮叫顶帮,位于矿体走向两端的边帮叫端帮。 正在进行开采和将要进行开采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帮叫工作帮。 通过非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顶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非工作帮坡面或最终帮坡面。最终帮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最终帮(边)坡角。 通过工作帮最上一个台阶的坡底线与最下一个台阶的坡底线所作的假想斜面叫工作帮坡面。工作帮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工作帮坡角。

HJS石灰石矿山开采设计方案

HJS石灰石矿山开采设计方案

HJS 石灰石矿山开采设计方案 HJS 石灰石矿山位于湘西,是某集团公司 拟建两条5000t /d 水泥生产线的原料矿山。矿山一期建设规模为225万t /a ,最终建设规模为450万t /a 。矿体由I 、II 矿层组成,中间夹规模较大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层,该夹层Mg0含量平均为13.21%、Ca0含量平均为35.51%,由于此夹层的存在,将矿山分成了相对独立南采场和北采场,南采场开采I 矿层,北采场开采II 矿层。矿床的开采顺序和开拓运输系统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矿山的建设效果。 1 矿床地质简述 1.1矿层和夹石 I 矿层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T 1d 2)和第三段下亚段(T 1d 3-1)中,由中薄层状灰岩及厚层状灰岩组成:Ⅱ矿层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二段(T lj 2)中,由中厚层状灰岩组成。I 、Ⅱ矿层之间的夹层为大冶组三段上亚段(T 1d 3-2)含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及嘉陵江组一段(T lj 1)白云岩,厚121.2~189.0m 。 矿床内部构造形态简单,矿体呈层状产出,沿走向、倾向方向略有波状起伏变化,局

部层段见小型褶曲或挠曲,矿层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一般为35°~45°之间。 区内矿层分布连续,延伸稳定,矿床规模巨大。I矿层厚度200.20~269.60m,平均厚度235.37m,走向延伸3500m;Ⅱ矿层厚度l94.40~280.20m,平均厚度228.60m,走向延伸3300m。 1.2矿层及主要夹层的化学成分(见表l) 表1 矿层平均化学成分(%) 1.3矿石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332+333资源量总计39206.19万t,平均剥采比0.06:lm3/m3。其中I矿层332+333资源量21741.01万t,II矿层332+333资源量17465.18万t。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矿山为露天开采,总体上看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较简单。 2 矿山设计 2.1矿山设计规模 矿山一期规模为225万t/a,最终规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