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的预防和治疗

核辐射的预防和治疗
核辐射的预防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

核辐射的预防和治疗

A 核辐射,应该补充碘化钾在辐射紧急情况时伴有放射性碘,如核能发电站出现事故,或核武器爆炸。

但是脏弹可能不带有放射性碘。

? 体内接触到含放射性碘的人,以后可能会患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可发展成癌症或其它肿瘤。

服用碘化钾可使甲状腺充满碘,减少吸收有伤害性的辐射碘。 ? 碘化钾只能保护甲状腺,不能对其它辐射性接触提供保护。

B [摘要]防核子、防化学、防生物三防医学救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显现,急诊医学如何参与三防这种特殊的灾难医学救援工作是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 2008 年北京奥运安保三防医学救援实地工作和演练,体会到急诊医学以抢救生命为核一 fl, 的理念以及强调时效性、整体性的专业性质和基本技术在三防医学救援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急诊专业人员在三防知识、心理承受和相应技能方面要有所准备,对三防现场的角色和任务要有所了解,对核、化、生伤害的诊治需进一步掌握。

[关键词]急诊医学;三防医等签;医学救援急诊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抢救生命。

除院外急救、急诊、复苏、危重病、中毒等传统领域外,急诊医学特别表现在灾难等大型、突发医疗事件救治中的独特作用。

1/ 19

随着时局变化,防核子、防化学、防生物等三防医学救援工作已不再单独停留在军事战争层面上。

核、化、生伤害除发生于战争外,还包括恐怖伤害、事故伤害和次生伤害。

特另 0 需要指出的是核、化、生等大规模杀伤武器一旦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导致大批人员伤害、造成大众心理恐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给社会带来强烈的震撼。

在j 三防这种特殊形式的灾难医学事件救援中,除专业队伍外,急诊医学如何参与配合,如何最大限度保护和拯救生命,也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1 从实战出发做好自身准备急诊医护人员在平素的工作中主要是诊治个体急症患者,即使是抗震救灾、风灾、水灾的医疗救护,其救灾环境也是可预测、可控制的,或者说对医疗救护人员本身基本不具有危害性;然而,在三防医学救援中,核、化、生环境的危险性则难以估计和预测,工作环境更加严峻,更具有特殊性。

针对此情况,对首次参与三防救援的急诊专业医护人员,除思想动员,认识到此项任务的重要性外,首先是做好自身准备。

1. 1 增加三防和急救知识战勤值班期间安排参与任务的三防专家专题讲课,学习了解核、化、生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基本知识。

在和平时期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不大,但破坏核设施以及使用

---------------------------------------------------------------最新资料推荐------------------------------------------------------ 放射性装置例如脏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化学战剂容易制造便于使用但受气候、地形的影响;对于生物战剂的判断,必须对区域任何感染性疾病或常见疾病发生率的增加提高警惕并及时发出警报,同时保留生物标本证据。

通过学习使大家认识到核恐怖、化学战剂和生物战剂的特点和从事破坏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急诊专家给所有参训人员讲授、普及急诊急救知识,包括应对灾害事件的处置原则和具体的心肺复苏技术要领。

1. 2 强化针对核、化、生的心理训练严格按照战勤级别要求,做好一日生活管理,例如早出操晚点名,列队进饭堂就餐,跑步进入训练场,整队返回营地,在一级备勤期间合衣而眠等,同时注意强化针对核、化、生的心理训练,以适应三防医学救援的特殊环境。

例如对核、化、生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不能盲目的紧张和恐惧,而应该合理认知,正确了解其破坏作用和预防应对措施;在接触核、化、生的相关内容或演习时,各自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以免相互影响和干扰;有意培养信念、承受力和坚强的意志力等。

1. 3 学习掌握个人防护基本技能面对核、化、生袭击,医务人员除遵循相应防护措施外,特别要学会个人防护基本技能,主要是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的穿戴,三防救援队定期进行队列训

3/ 19

练穿戴比赛,要求每一位队员达到动作熟练、穿戴正确的程度。

除此之外分组演练在核、化、生特殊环境中的自救和互救。

个人背包内备有碘化钾片、523 片;抗氰自动注射针、神经性毒剂急救注射针等自救药物,一旦有情况能在第一时间自我救护;在失去自救能力时相互帮助救护,例如帮助神经毒剂受害者服用解毒剂和提供其他相应救护措施。

只有切实保护好自身安全,才有可能对别人进行抢救。

2 在三防救援中的主要任务以往在应对核、化、生恐怖袭击演练时,基本没有急诊专业的医务人员参与。

应急指挥中心首先派出经验丰富的三防侦检专家,携带装备,进人事发现场,参加并指导专门部队对危害源实施侦检,鉴别危害源种类,明确恐怖袭击方式、类型。

判断损害程度,指导部队对现场组织封锁控制,划分污(沾) 染区,对后续处理提出专业化建议。

普通医务人员只是随后在沾染区外为伤员注射特效解毒针或口服预防、解毒药物,以及寻找转运伤员,组织伤员迅速撤离等。

而现场一些需要急救的伤员有可能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置,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工作是否略显滞后,有待探讨。

此次三防医学救援本着首用精兵、快速反应的原则,依据核、化、生应急救援群总体行动方案,专门选派急诊专业人员参与,将急诊医护人员与三防专家混合编组,分为:

①不明原因突发情况处置组;②核和放射性事故处置组;③化

---------------------------------------------------------------最新资料推荐------------------------------------------------------ 学毒剂袭击处置组;④生物战剂袭击处置组。

遇有任务时,按照不同情况分工处置,而每一组别内都有急诊医护人员。

如此安排目的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应急救助理念,说明急诊医学在三防救援现场抢救生命的重要性。

急诊医护人员与预防专家混合编组,其工作位置势必随之前移,有可能要深人沾染区内寻找和甄别伤员并给予解毒剂治疗;在洗消前要进行伤员检伤分类,但原则上尽量减少在沾染区停留的时问;伤情危重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应用战伤救护五项技术现场抢救伤员;例如呼吸困难患者要开放气道、给予吸氧;有心跳呼吸骤停者要立即行心肺复苏;有大出血者应迅速止血包扎,防治休克;伤情稳定者立即送往救护所进行洗消处理。

核、化、生环境下的大部分伤员要经过二次洗消处理,目前三防救援装备有较为先进的HSX 一 1 型野战伤员洗消系统,专门用于野战条件或突发事件下,核化生伤员、医务人员清洗消毒的专用装备,半小时内可以展开。

具有轻便耐用、洗消彻底、能有效防止污染扩散等特点。

洗消除沾染的工作主要由非医务人员来完成,医务人员一般不直接参加洗消除沾染过程,但应戴防毒面具、手套,穿防护服,其职责是防止伤员进一步损伤和负责处理伤员在除沾染过程中的紧急医学救援圜。

5/ 19

3 急救技术在三防救援中的应用遭受核、化、生袭击是一种很特殊、很典型的灾难医学救援。

在i 防医学救援中,急诊理念、急救原则和急救技术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

急诊医学是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尽最大可能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伤残。

在紧急处理伤病员时要做好检伤分类,本着生命第一,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抗休克依然是三防现场战伤救护的主要技术。

除此之外,我们还体会到,急诊专业人员对于核辐射伤的判断、化学武器伤的临床表现和紧急处置、生物战剂所导致传染病的特点及其医疗处置等技术有待进一步掌握和提高。

3. 1 针对核武器杀伤急救应对核武器杀伤破坏作用主要是光辐射的高温烧伤、冲击伤、早期核辐射所致的急性放射病以及放射性沾染。

根据核破坏的特点,三防救援队提前组织专家到现场实地考察,针对周边地形、建筑、道路制定隐蔽和疏散通道,备勤期问与气象部门沟通,随时掌握气候及风向情况,在驻地设立救护所,除一线急诊救护人员随侦检组或事故处理组行动外,尚有二线急诊医护人员配合其他的三防人员负责后续医疗工作。

核伤害除早期预防和做好个人防护外,在杀伤区内要遵循迅速

---------------------------------------------------------------最新资料推荐------------------------------------------------------ 有效,边发现边抢救,先重后轻的原则嘲。

对心跳骤停者要立即心肺复苏;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无明显外伤而处于休克,有胸腹疼痛、呼吸困难、血尿或咯血的伤员,很大可能有内脏冲击伤;受到单纯核辐射的伤员,一般来说伤情发展没有冲击伤和烧伤情况紧迫,对于此类伤员只需补服抗放药和碘化钾;除核辐射外,合并烧冲复合伤的患者应特别给予重点救治。

3. 2 针对常见化学战剂中毒的救治化学毒剂有剧毒性,中毒途径、毒害作用、施放方法多样性,持续性,扩散性,杀伤选择性以及局限性等特点。

应对的重点是侦检工作,要早期发现,早做判断;而难点是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处置,急诊医务人员除了能识别化学毒剂中毒症状并应用解毒剂外,要把握现场急救的总原则。

例如沙林、梭曼等神经性毒剂表现为瞳孔缩小,头痛、胸部紧缩感,严重者大小便失禁、抽搐、呼吸衰竭。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救治,辅助通风,保护呼吸道,使用阿托品、解磷定及地西泮。

军方战场急救用药有抗神经毒自动注射针。

糜烂性毒剂以芥子气、路易氏剂为代表,可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侵害人体,要害是引起组织细胞坏死。

发现皮肤沾染糜烂性毒剂后先用纱布或手帕等织物将毒剂蘸去,

7/ 19

然后用军用毒剂消毒手套对染毒皮肤进行消毒;眼睛要立即彻底冲洗,消化道可以洗胃。

对于芥子气等引起的损伤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防止感染,促进愈合。

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有氢氰酸和氯化氰,中毒时会突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瞳孔散大,严重者惊厥,抽搐。

急救措施:

立即将伤员移出染毒区域,尽快注射抗氰注射针,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

3. 3 针对生物武器损伤的医学救治生物战剂分为细菌类、病毒类、真菌类和毒素类;根据军事效能又可分为致死性与失能性,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真正能用于实战的生物战剂不过 10 种。

有炭疽芽孢杆菌、霍乱、鼠疫、天花、登革热病毒、肉毒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 B 等。

生物战剂没有立即杀伤作用,必须经过潜伏期才能致病。

根据侦检结果和传染病典型特征做出诊断。

治疗措施:

对于高热、呼吸困难应给予支持疗法,为防止交叉感染应实施隔离,抗生素治疗,例如鼠疫、炭疽、布鲁菌病、 Q 热等均对四环素类药物有效,抗病毒、抗毒素治疗,疫苗接种等。

参考文献[1]1 张锡刚,安海英,何跃忠.日遗化学武器

---------------------------------------------------------------最新资料推荐------------------------------------------------------ 处置现场突发化学事故的医学急救.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 3(5) :

258. [2]闵锐,李雨.外军核、生物、化学武器及激光损伤医学防护指南.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 114. [3]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392394. C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权威教程裂变物质产生的核辐射,小剂量尚能忍受。

低水平的背景辐射在人类能够裂变原子之前已经长期存在。

辐射按伦琴/每小时(R) 来测量,一个健康的人可以抵抗短暂的5000R 负荷,但仅 700R 的剂量就足以使整个人体受到致命威胁。

核电站、研究所和核废料处理所要用东西遮蔽起来,还要用特殊的衣物和抗污染措施保护其工作人员。

尽管有严密的安全系统和对核泄漏的控制,事故仍时有发生。

与输送有关的问题和核废料处理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在美国和英国,每个靠近核电站的社团都有一个处理放射性事故的紧急计划。

拟定计划时要讨教当地权威机构。

当地电台会发布紧急信息或告知你撤离这一区域。

如不尽可能,呆在家里。

9/ 19

暴露在小的辐射物中时,可用碘化钾药片来处理,它会延缓人体对辐射的吸收。

任何已遭遇到核泄漏的人都应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彻底冲洗整个身体,并要立即寻求专家的帮助。

7、 2 核爆炸核爆炸的直接危险是冲击波、热量和辐射,其后果的严重性取决于武器的类型、爆炸的距离和高度、气候和地形条件。

核爆炸产生的热量和冲击波同常规爆炸产生的结果一样,但多数时候较后者更强大。

冲击波爆炸会引起最初的冲击波。

由火球的快速膨胀引起的大气压强威力更大。

从爆炸中心向外扩张的压强波将摧毁建筑、拔起树木,空中飞满碎物,紧接着便是强热的来临,爆炸产生的能量的一半是通过这种方式扩散的。

当冲击波过后,大气快速返回填补真空,引起更严重伤害。

在初始冲击波已破坏建筑物的地方,这种真空的结果是最终把建筑物摧毁。

热量由核爆炸引起的核辐射(热和光) ,其温度比太阳还高,包括高密度的紫外线、红外线和看不见光的辐射线。

接近爆炸中心,所有不可燃的材料都可点燃甚至使其气化。

例如广岛原子弹爆炸时,在 4 公里外的人裸露的皮肤都被烧伤。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武器的能量和后果较之不知要强多少倍,甚而爆炸的火光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眼睛受伤和皮肤灼伤。

辐射除了产生热辐射,核裂变还产生粒子、粒子和射线。

尽管放射性微粒回落到地上时带有明显的白色灰或尘埃,但这是被辐射毁坏的东西的残渣,而不是辐射本身。

辐射并不能被人们感觉到。

可以用盖格计算器来记录其出现,也可以利用罗盘或声音信号来显示,当辐射增强,信号颤动就会变得更厉害。

粒子:

穿透力低,易于防卫,它们不能穿透皮肤,但被咽下或吸进能产生严重问题。

粒子:

有轻微的穿透力,穿着厚衣服和鞋将提供充分的保护。

在外裸露的皮肤会被灼伤。

如果被吸进体内,会侵袭骨骼、胃肠道、甲状腺和其他组织。

射线:

有高度穿透力,运行速度比、粒子更慢,可伤害身体所有细胞。

暴露在辐射中的普遍症状是恶心、呕吐和普通疾病。

皮肤上会出现溃烂现象,并呈灰色。

11/ 19

残余辐射核爆炸在最初时期释放的初始辐射是致命的但仅持续很短的时间。

一旦冲击波过后,初始的辐射也就过去了。

然而,暴露在残余的辐射下同样是危险的。

残余辐射数量多少取决于原子弹如何爆炸。

如果它在高空爆炸,火球体也没触及地表,则很少有残余辐射产生战略家称之为少放射性尘埃的爆炸;如果在地面或近地面爆炸,则相当大量的土壤和碎物会被吸进高空中,作为辐射尘埃落向地面。

重的微粒落在爆炸区域附近,但轻的尘埃或许会被随风携带到更广大的地域,这就是所谓的辐射扩散。

辐射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衰变广岛和长崎两城市已重建,居民重新在此定居。

但无论如何,一天或更短时间内仍会有 70%的粒子继续保持辐射,等到其衰变要持续很多年。

在核爆炸发生的最初数小时内,如果有人没采取保护措施,则其受到的辐射量将超过这星期剩余时间内遭受的辐射的总和。

最初一星期受到的辐射量将超过余下的一生在同一受污染地区积累的辐射量,因此,在核辐射初始阶段,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躲避辐射最好在储备有空气、水和食物的深的地下掩体里躲过核冲突及其灾难。

但如果缺少掩体,最好的防护办法是躲在壕沟里,在壕沟的顶

---------------------------------------------------------------最新资料推荐------------------------------------------------------

部覆盖上一米或更厚的泥土。

如爆炸离此相当远,不发生整体毁灭,则壕沟和泥土将能抵挡

冲击波、热量和辐射的冲击。

遮蔽物严格地讲,完全不受辐射影响是不可能的,但

足够厚的掩体材料将会使辐射减低到最小限度。

下面列出了一些材料,达到要求厚度的材料可把辐射穿透力减

低一半。

材料米钢铁 0、 21 混凝土 0、 66 砖 0、 60 土壤 1、 00 冰 2、 00 木材 2、 60 雪 6、 00 寻

找能够提供天然蔽护的地势,如深谷、溪沟、沟渠和露出地面的

岩石。

如果事先没有准备一个壕沟掩体,那么现在开始挖一个要快!

洞足够大时,跳进去继续挖。

如果在挖掘过程中辐射已经开始,那么尽量减少身体暴露在辐

射中的面积。

赶造一个帐篷,即便仅仅是一块布,也能阻止灰尘杂物落到你

的身上。

具有穿透力的射线仍会到达你的身上,所以在帐篷上要遮盖一

米厚的泥土。

如在野外遭遇辐射,则尽可能快地找一掩体。

一旦得到遮蔽,脱下外面的衣服,把它掩埋在掩体另一端的地

13/ 19

下。

除非迫不得已必须出去,否则不要冒险,不要再使用遗弃的衣服。

无论情况怎样,在最初的 48 小时内绝不要跑出掩体。

如果急需水而冒一会儿险外出,在三天内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是可以的。

7 天内可增加到半小时以上, 8 天时可达到 1 小时, 8~12 天允许在外 2~4 小时, 13 天后可正常工作,然后到掩体休息。

去除放射性污染如果你的衣服甚至身体曾暴露在辐射中,必须去除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如在掩体内,从掩体底部刮出土壤揉擦身体的暴露部分和外衣,然后刷去泥土,将其扔到外面,如果可能,用干净的布擦皮肤。

如果有水的话,就可以用肥皂和水彻底洗净身体,而不需要用泥土,这样会更有效。

医护所有伤口都必须遮盖起来,以防止和粒子进入。

如果被灼伤,无论是由粒子还是射线或者火风暴引起,都应该用干净水冲洗和用东西盖住伤口。

如果没有未受污染的水,就使用尿液。

注意遮盖眼睛,防止微粒进入,用湿布捂住口鼻,防止粒子进一步入侵。

辐射影响血液,增加受传染的易感性。

千万要小心即使对伤风和呼吸道感染也要防备。

---------------------------------------------------------------最新资料推荐------------------------------------------------------ 核爆炸后生存除非被储藏在深的掩体中或有特别的保护,所有的食品都吸收了辐射。

小心那些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和奶制品,如牛奶和乳酪以及海生食物。

经测试后发现,高盐分的食物和别的添加剂更容易使辐射集中,最安全的罐装食品是汤、蔬菜和水果。

经过加工的食品比新鲜食品更容易吸收辐射。

骨头吸收辐射的程度最厉害,其次是瘦肉(含脂肪量最低) 。

水不要饮用任何未经保护的水,至少爆炸后 48 小时内必须这样。

避免用湖水、塘水和其他表面静止的水。

饮用前过滤,然后煮沸。

以下水源受污染程度最小(按次序排列) 。

1 地下井水和泉水。

2 在地下管道和容器中的水。

3 取自地表深处的雪。

4 快速流动的河水。

用快速水流冲出一个洞,让水渗下去。

去掉表面上的泡沫,把水舀上来。

在一个底部穿有洞孔的罐盒或一只长统袜里用沙层和卵石层(可深挖得到) 将水过滤,放在一个未受污染的容器里煮沸。

15/ 19

用流得很快的水流或开水彻底冲洗,使器具去污。

可食动物生活在地下的动物比生活在地面上的动物较少受到核辐射。

野兔、獾、田鼠和类似的动物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当它们外出活动时,同样会受到感染。

无论如何,这些食物来源必须要加以利用。

你将会增加自身受感染的危险但不这样你就会挨饿。

为了减少来自肉类的辐射,千万别直接处理动物尸体。

剥皮和清洗时要戴上手套或用布裹住手,避免使肉直接与骨头接触,骨骼保留了 90%的辐射,因此要选择离开骨头至少 3 毫米的肉。

肌肉和脂肪是肉中最安全的部分。

去掉所有的内脏器官。

在同一地区,鱼和水生动物要比陆生动物受到更多的辐射:鸟类尤其易被污染。

不能吃,但其蛋是安全的,可以食用。

可食植物长有块茎根的蔬菜最安全例如胡萝卜、马铃薯、萝卜,把它们洗净去皮。

表皮光滑的水果和蔬菜是次安全的,由于机理粗糙,带皱叶的植物最难除去辐射感染。

应该避开它们。

长期生存在严重的热核反应环境中,关于其长期影响

---------------------------------------------------------------最新资料推荐------------------------------------------------------ 的预测千差万别,核爆炸对天气和植物生存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爆炸区域本身。

核冬天的可能性甚至使农作物的存活都产生困难。

关于短期影响和范围有限的反应,请参见大后方部分。

D 普通状态下人体接受辐射的来源有:

氡辐射:

55%医用 X 射线:

11%身体内部:

11%宇宙射线:

8%岩石和土壤:

7%放射性药物:

3%消费性产品:

3%核工业:

0. 1%其他(如辐射微尘):

0. 1% 辐射无处不在。

剂量可以接受,放心吧同志们 E 放射性与放射性物质的概念自然界某些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元素或物质会发生核衰变现象,即自然地改变核结构从而转变成另一种物质。

在核衰变的过程中,这些元素或物质会放出由粒子或光子组成

17/ 19

的射线,并辐射出原子核里的过剩能量,变成原来物质的较低能态。

这些元素或物质在核衰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放出射线的属性称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是能够产生放射性以及辐射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有两类,一类是自然界存在的各种放射性物质,它们广泛分布在岩石、土壤、水和大气中,其中以含铀、钍、镭等矿床地区较多。

天然的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称天然放射性射线,其对人体产生的辐射称为天然放射性辐射。

由于天然放射性物质总辐射水平低,人类在大自然中已经适应,因此,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危害。

另一类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所放出的射线称人工放射性射线。

由于人类利用人工放射性射线是有一定目的的,如造核武器、建核电站等,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放射性物质总辐射水平均要大于天然放射性物质。

所谓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是指放射性的天然本底,即在环境中天然存在的各种放射性物质的自然辐射水平。

在自然辐射水平内,人体健康不受危害。

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的放射性污染,主要是人工生产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也包括经人工开采、运输、冶炼和贮存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中造成的污染。

(二)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危害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危害性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1)引起人体多种疾病,缩短人的寿命;(2)急性大剂量照射,能直接导致死亡;(3)损伤遗传物质、危害孕妇和胎儿;(4)其他方面危害。

放射性物质还会对大气、水、土壤、农作物、畜禽类、鱼虾类以至建筑物、器具等造成放射性污染等等。

在当代核能已成为重要能源的组成部分,放射性的核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防止核污染已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1986 年 4 月前苏联切尔洛贝利核电站爆炸失火,核污染蔓延近 2019 公里,成为震惊世界的核污染事故。

19/ 19

核辐射防护1

核辐射防护 1、什么是核辐射?它包括几种类型? 核辐射也称放射性,是以波、粒子或光子能量束形式传播的一种能量。核辐射并不仅仅存在于特定的矿石和材料中,它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身体里循环的水、空气其实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这是自宇宙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客观事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大。所以辐射安全其实不是要讨论一件东西有没有放射性,而是要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偏高或高的放射性,并足以对人造成伤害。 核辐射主要包括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γ射线则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前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弱,影响距离比较短,只要其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穿透力很强,需要周密的防护措施。 2、人类生活中的辐射源及其水平。 人体受到照射的辐射源有两类,即天然辐射源和人工辐射源。 在地球上生命体的形成和人类诞生及生命整个历史的各个阶段中,每时每刻都受到宇宙射线和地球原始环境中原始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发射出射线的照射,这种天然放射性是客观存在的,通常称之为天然本体照射。天然本体照射是迄今人类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最主要来源。而天然辐射源按其起因可以分为三类:○1宇宙射线,即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其中有质子、α粒子、其他粒子、中子、电子、光子、介子等;○2宇声核素,它们主要来自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3原生核素,即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另一方面,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核试验、核动力生产、医疗照射及核能和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产生了不少新的放射性物质和辐射照射。这类照射称之为人工源辐射照射。3、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辐射与人体相互作用会导致某些特有生物效应。效用的性质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体组织吸收的辐射能量。从生物体吸收辐射能量到生物效应的发生,乃至机体损伤或者死亡,要经历许多性质不同的变化,以及机体组织、器官、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过程十分复杂。 人体接受辐射照射后出现的健康危害,来源于各种射线通过电离作用引起组织细胞中原子及原子构成的分子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是原子电离与激发的结果。核辐射对人的伤害,最初是使肌体分子产生电离和激发,使肌体失去正常机能。其中,直接作用,系指射线直接作用于组成肌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酵素,使之产生电离和激发,并引起人体生命过程的改变;而间接作用,系指射线与肌体内的水分子(占人体重量的70% )起作用。产生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破坏肌体的正常物质代谢。后者的破坏比前者更大。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射线的性质(α或γ)、照射量的大小、射线的作用方式(全身或局部),以及是内照射,还是外照射等。大剂量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而小剂量长期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再小的剂量照射都会引起不适,后两者一般是隐性的。一般的局部慢性病特征是:皮肤损伤(干燥、粗糙、弹性减退、指纹变浅或消失)、指甲脆裂或脱发等,全身慢性病特征是:白血球减少。另外,长期吸入氡可能会导致肺癌、白血病等的发生(应强调说明:有这些症状,也并非都是放射性所致)。 特别强调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核辐射一般不会致病、致癌,但要特别注意,因为核辐射是无色不着和看不到的,如果不警惕、无所谓,那也可能致病、致癌、无味、摸不着和看

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核辐射防护相关知识 一、辐射的概念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和医疗。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辐射防护的三个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国际基本安全标准规定公众受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1毫希沃特,而受职业照射的个人剂量限值为每年20毫希沃特。希沃特是辐射剂量的一种单位,记作Sv。它代表了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的剂量当量,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希沃特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希沃特(mSv),1mSv=0.001Sv。此外还有微希沃特(μSv),1μSv=0.001mSv。 二、各种剂量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一次小于100毫希沃特的辐射,临床上观测不到任何变化,视为对人体无影响。 2、一次1000-2000毫希沃特,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3、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0.03毫希沃特辐射。 4、一天抽一包烟,一年下来受到的剂量在0.5—1毫希沃特。

5、规定职业人员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20毫希沃特,公众的年剂量最高限值为1毫希沃特。 6、一次性遭受4000毫希沃特可能会致死。 三、核应急响应 核应急是针对核电站可能发生的核事故,进行控制、缓解、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紧急行动,所有核电国家都设有核应急机构。中国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同时也是“核应急国际公约”及“核安全公约”的缔约国,承担着相应的国际义务。 目前,我国为了应付万一发生的核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事故的危害,保护公众,保护环境,在中央、省市区、核电厂建立了应急组织,制定核应急计划,并做好应急准备。核电站建成后,在核原料进站之前,至少要进行两次应急演习。一旦核危机来袭,各级核应急中心都会有指令,政府会迅速通过媒体,进行应对部署。 四、核电站事故后防辐射措施 1、远离放射源。远离放射源是最好的防护办法。公众应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例如可以选用就近的建筑物,关闭门窗,并根据地方政府的安排实施有序撤离。核事故发生时,切记不能迎着风跑,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 2、放射性的粉尘和水蒸气在大气中随着气流传播,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尤其是进入平流层。当年切尔诺贝利的放射性云层传播到了瑞典,最远达到了2000公里。粉尘和水蒸气剂量不会致命,但是会诱发癌症,基因变异,生殖畸形等问题。 3、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落到地面,通常是夹在雨水之中。所以,在下雨天,绝对不要淋雨,尽量避免直接沾染雨水。并且要密切注意新闻,包括核污染方面的新闻及天气预报。 4、尽量避免裸露的身体表面直接接触放射性粉尘和水蒸气,尤其是口腔和嘴巴。在放射性尘土和水蒸气污染期间,多穿衣服出门,戴口罩、帽子、手套,尽量减少裸露身体表面。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的方法减少放射性污染。 5、核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内,使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照射。服用稳定性碘片,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沉积。但是,碘片的服用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恐惧而擅自服用。此外,食物与水,要确定无污染才能摄入。 6、出现核辐射事故时,要注意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公众必须尽可能获取可信的突发事件信息,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应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与地方政府信息沟通,切不可轻信谣言与小道消息。 7、污染期结束后,可以做一个放射性检查。

核辐射防护原则

核辐射防护原则

远离辐射——详细操作指南 辐射射线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 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

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天然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成分年有效剂量(毫希) 正常本底地区照射量升高的地区 宇宙射线 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 0.01 0.01 陆地辐射:外照射 0.46 4.3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0.23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吸入222Rn 1.2 10 吸入220Rn 0.07 0.1 食入222Rn 0.005 0.1 总计2.4 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

等。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核爆炸 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剂量(毫希/年) 放射诊断 0.22 放射治疗 0.03 医用同位素 0.002 放射性废物 0.002 核爆炸落下尘 0.01 职业照射 0.009 其他辐射源 0.012 核电站周围 0.001~0.02 控制内照射原则 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如何防护α射线 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 (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防止伤口被污染。核爆炸

热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热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因热引起的电磁波辐射称为热辐射。它是由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在运动状态改变时所激发出来的。激发出来的能量分为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等。其中红外线对人体的热效应显着。那么,热辐射的危害及预防呢?就让的临床特点是过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急骤,病前常有四肢酸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继而发生高热,体温可达40℃ 意见建议:热衰竭(heat exhaustion):也称热晕厥,热虚脱(heat collapse)。多发生于高气温。强热辐射的气象条件下。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人认为是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失水引起循环血量减少,以致脑部供血不良的结果。临床表现的特征是起病迅速,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多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或稍高,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晕厥.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 如何防止热辐射 推荐2种防辐射食物

西红柿、西瓜等红色水果 西红柿红素在很多红色水果中都有,以西红柿中的含量最高。西红柿红素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类胡萝卜素,它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倍,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植物黄金之称。 推荐餐单:西红柿炒鸡蛋。由于西红柿红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经过油烹饪后吸收更好,同时加热也可以促进西红柿红素的释放。 维生素E、维生素C 代表:各种豆类,橄榄油、葵花子油;芥菜、卷心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鲜枣、橘子、猕猴桃等新鲜水果。

各种豆类、橄榄油、葵花子油和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维生素E,而鲜枣、橘子、猕猴桃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C 都属于抗氧化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计算机辐射导致的过氧化反应,就像给我们的皮肤穿上了一层“防辐射衣”,从而减轻皮肤损害。 此外,新鲜的蔬果具有抗辐射作用,还在于它们可使血液呈碱性,溶解沉淀于细胞内的毒素,使之随尿液排泄掉。 推荐餐单:橄榄油混合色拉。维E和维C都不耐高温,因此,生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威力。另外,色拉能一次吃进多种蔬菜水果,搭配橄榄油,效果更好。 各位新老朋友,看了上述对于热辐射的危害及预防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您想要掌握更多关于热辐射有危害吗的常识知识和辐射污染小知识及环境污染小知识,尽在我们!

日本核辐射的现状及预防.

日本9级强震导致的核辐射现状 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在福岛核电站释放出11930微希/小时的辐射后,220公里外的东京只测出了0.774微希/小时的增长,也就是说,辐射能量已经衰减了15000倍。这0.774微希/小时,也即774纳希/小时的辐射增加值,和使用老式显示器的电脑效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目前正在阅读我们专题的不少读者,您现在所处的辐射环境就和当时的东京差不多。 隔着大海1000公里外的中国即使处于下风处,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3月16日16时继续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汇总图中绿色曲线代表监测值,蓝色柱体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绿色曲线均在蓝色柱体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16日宣布,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1公里处的福岛县浪江町附近检测到每小时330微西弗的辐射量,这相当于是正常情况下的约6600倍。而这一地区属于政府要求躲在室内的区域。检测工作于当地时间15日下午8点40分至50分在该核电站中心区域西北20公里处附近进行。监测车用2种检测仪器对3处进行检测后发现,车外与车内辐射量分别为每小时330~240微西弗与300~195微西弗。 16日上午8点,他们对福岛市内自来水管内的水进行了检测,发现了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放射性物质铀为每千克水177贝克勒尔(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放射性物质铯为每千克水58贝克勒尔。日本对在发生核辐射的情况下,食物中放射性物质的国家标准为铀300贝克勒尔以下,铯200贝克勒尔以下。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2021新版核辐射的安全防护 核事故的类型:核事故有三类:核辐射事故、核反应堆事故、核武器事故。 1.核辐射事故是放射性物质的非正常散播,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受到辐射,这类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 2.核反应堆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社会危害就很大,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3.核武器事故是核武器在研制、生产、储存、运输、准备使用、拆卸销毁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爆炸或燃烧。 核事故的预防 1.平时我们要增强防灾意识,不要随便保存不明金属物,特别是在保存某些银灰色金属时,必须非常谨慎。 2.到医院放射科就医,或在其他场合发现警告标志,要赶快避

让。 3.如果很多人在没有任何异常的情况下,同时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四肢无力等现象,要考虑是否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可能。 4.离反应堆比较近的话,要注意异常的前兆,如耀眼的闪光、明亮的火球、震耳的巨响、蘑菇状烟云、尘柱状落灰等。 核反应堆事故发生时的应对 发生核反应堆事故时,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 1.隐蔽。躲在屋里,把门窗都关上,可以用土坯、沙袋或砖把窗户封起来,用手帕捂住口鼻。砖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防护效果好,木质房屋防护效果差,房子越大防护效果越好,在高大的建筑物里,可以把人都集中在中间。烟云过后及时打开门窗。 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稳定碘。 3.控制食物和水。确定食物和水被沾染后,要停止食用。如果不得不食用被沾染的食物,必须进行除沾染处理,达到允许食用的标准再食用。

标准常识:你所无知的核辐射

白衣服真的能防核辐射? 时间:2011-3-18 作者:清浏览次数:196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何为“核辐射”?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其实,在地球上,辐射无处不在。而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3.7毫希/年;砖房0.75毫希/年;宇宙射线0.45毫希/年;水、粮食、蔬菜、空气0.25毫希/年;土壤0.15毫希/年;北京-欧洲往返一次0.04毫希;胸部透视一次0.02毫希;而核电站产生的辐射剂量也非常小,约0.25%。 而防辐射的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和伽马射线,均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由此可见,α、β、γ都与穿透力有关,决定了防辐射服起放射作用的是中间夹层里的铅粉,而不是衣服的白色!而短信中关于“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标准常识:你所无知的核辐射! 时间:2011-3-18 作者:清浏览次数:645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1西弗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而媒体报道的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外部辐射量一度达到每小时1557微西弗。这个辐射量只相当于一个人接受十几次X光检查!

预防辐射的方法.

1、能量供给要充足 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损伤组织的修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脾等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因此,接触核辐射的人,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多吃胡萝卜、番茄、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肌体抵抗核辐射的能力。 3、脂类摄入不宜高 人体受辐射照射后食欲不振、口味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较好。 4、多补充维生素 必需脂肪酸,维生素A、K、E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缺乏,可降低身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宜加量供应。 5、矿物质平衡尤为重要 体内钾、钠、钙、镁等离子浓度须平衡,否则不能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轻者损害健康,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锌对许多营养包括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都有重要影响。辐射损伤时,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在内,过量或不平衡,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6、无机盐供应宜加量 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7、辛辣食物作用不可低估 辛辣食物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常吃辛辣食物不但可以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因此,经常吃辛辣食物,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关于核安全知识

核安全知识 问:“核安全”的定义是什么?核安全事件如何划分等级? 答:广义的核安全是指涉及核材料及放射性核素相关的安全问题,目前包括放射性物质管理、前端核资源开采利用设施安全、核电站安全运行、乏燃料后处理设施安全及全过程的防核扩散等议题。 狭义的核安全是指在核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为保护人员、社会和环境免受可能的放射性危害的所采取的技术和组织上的措施的综合。该措施包括:确保核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限制可能的事故后果。那么核安全相关事件是如何分级? 历史上,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即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记录视频可选择去优酷网搜索)。当时,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8吨放射性物质泄露,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320多万人受到辐射;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则属于5级。当时,由于核电站机组的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露,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问:在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后,不同阶段可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 答:事件发生1至2天内,对人员可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护是用干或湿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动,可防止或减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稳定性碘能防止或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碘进入体内后在甲状腺内沉积。 在事件中期阶段,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终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早期防护措施可继续采用。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积剂量,主管部门可采取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还应该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储存的视频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根据这个时期对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恢复期)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径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悬浮物质的吸入引起的内照射。因此,可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控制进出口通路、避迁、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储存饲料和地区污染等。 问:核辐射扩散范围有多广? 答:核辐射扩散会随着空间范围的扩大而逐渐稀释,一定距离(一般不超过100公里)后核辐射的剂量几乎就降到天然本地水平。另外,核辐射也可能在固体或流体中迁移,但我国与日本隔海,海水也能大量稀释核辐射,当然在核电站辐射源附近,海岸环境还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问:身边的辐射剂量知多少? 答: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介绍,少两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疾病、致死。剂量越大,危害越大。 数据显示,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各种辐射中。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其中,来自宇宙射线约为0.4毫西弗,来自地面γ射线的约为0.5毫西弗,吸入(主要是室内氡)产生的为1.2毫西弗,食入为0.3毫西弗。 人们每年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西弗。戴夜光表每年有0.02

核辐射的危害及预防

本文由穿着鞋流浪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各个微西弗单位级别的辐射对于人体的影响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 1000-2000 微西弗。一次小于100 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一次 1000-2000 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福岛核电站 1015 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 10 次 X 光检查。日常生活中,我们坐 10 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 30 微西弗辐射。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 50000 微西弗。毫西弗会致死。一次性遭受 4000 毫西弗会致死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 1 焦耳为 1 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 毫西弗=1000 微西弗。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辐射伤害机理: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中的 DNA 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泄漏出来的是哪种类型的辐射?报道说在核电厂附近检测到铯和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专家认为有氮和氩的放射性同位素泄出也是很自然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迹象有铀或者钚泄漏。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接受中等程度中等程度的辐射中等程度将导致辐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状: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显示任何症状,然而往往在几周之内,又有新的、更加严重的症状发生。——如果接受高等程度高等程度的高等程度辐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状都可能立即出现,并伴随着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脏器损害。健康受损程度取决于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以及辐射的强度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中产生电离辐射。它能破坏人体组织里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可能对人体重要的生化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会尝试修复这些损伤,但是有时损伤过于严重或涉及太多组织与脏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复。 而且,身体在自然修复过程中,也很可能产生错误。最容易为辐射所伤的身体部分包括肠胃上皮细胞以及生成血细胞的那些骨髓细胞。辐射最可能导致哪些“长期”的健康损害?最大的长期健康风险是癌症。通常当体细胞受损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自我消除。当这种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时,细胞获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断地分裂,这就演化成癌症。我们的机体有许多机制来阻止细胞癌变,并替换受损的组织。然而辐射所带来的损害可以严重搅乱机体中的这些机制,从而让癌症风险大大提高。此外,如果机体不能很好的修复辐射带来的对化学键的破坏和改变,我们的基因里有可能会产生突变。这些突变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症风险,还有可能被传递下去,使得辐射的作用在子孙身上展现出来。这些作用包括较小的头部与脑部、眼部发育缺陷、生长缓慢和严重的认知学习缺陷。辐射面前,儿童格外脆弱因为孩子生长迅速,他们体内正处于分裂的期的细胞也多得多,从而因辐射而产生错误与损伤的可能性也大得多。【1986 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在附近儿童中发现甲状腺癌的风险显著提高。这是因为泄露事件中的辐射物质中含有

核辐射防护与安全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9 科目名称:核辐射防护与安全 一. 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辐射防护与安全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对辐射剂量、辐射探测、辐射防护、辐射安全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有关辐射防护与安全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电离辐射 掌握电离辐射和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的量和单位,电离辐射的类型,衰变常数、活度和半衰期,半衰期的测量,了解其他辐射源的电离辐射;掌握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理解γ和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电子对生成,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辐射探测方法与辐射探测仪器的使用 掌握辐射探测的机理,电离辐射探测器,充气探测器,固体导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中子探测器。了解辐射探测仪器的使用,表面污染测量,空气污染测量,个人剂量测量。 3.辐射防护基本原理 了解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理解基本安全标准,剂量限值和剂量约束,辐射防护体系,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掌握外照射危害的防护,辐射类型对外照射危害的影响,外照射危害的控制,屏蔽计算;掌握内照射危害的防护,内照射危害的测量,工作场所的污染限值,内照射危害的控制。 4.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掌握放射性废物,废物最小化,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原则(液体废物分类、固体废物分类、液态气态排放),了解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步骤,放射性废物活度的监测。了解核子仪的安全使用,了解放射性示踪剂的安全使用,了解放射治疗、核医学的防护与安全。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填空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题等。 四、参考书目 1.《辐射防护基础教程》.王建龙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一版

核辐射防护特别手册

核辐射防护特别手册 北京时间20年3月日,日本本州岛附近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全球关注。与以往地震所不同的是,此次日本强震还引发了当地核电厂多个核反应堆相继爆炸,放射性物质已经泄漏,日本政府正在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本刊发稿时止,日本核电站泄漏尚未对我国造成影响,但不排除未来可能的危害。
事件发生后,全球舆论高度关注,并引发部分民众恐慌。核阴云笼罩下,普通民众应该如何应对?核危机突然临近,谣言四起,各种传言究竟是否可信?除了核武器、核电站,生活中还有哪些放射性污染值得警惕?

核辐射会漂洋过海吗

人类要想完全隔绝辐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呼吸空气、进食饮水、吸烟、带夜光手表、乘飞机等的同时,您已经被辐射了,但量很微小,不会造成太大伤害。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

核辐射,杀人于无形
核辐射是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有α、β和γ3种辐射形式,穿透物质的能力各不相同。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换句话说,γ射线能透过皮肤“隔山打牛”。
核辐射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不仅在于它危害极大,还因为它像隐形杀手,无色无味,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不过,辐射却可用仪器来探测和量度。国际核安全和辐射事件等级(INES)按照核泄漏事件的严重性逐级分为7个等级,其中~3级称为“事件”,4~7级则称为“事故”。迄今为止,被列为7级的只有例,即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而此次的日本福岛核爆炸,起初日本将其列为4级事故,而最近,法国核安全局已将其列入仅次于切尔诺贝利的6级,足见此次日本面临的危害有多么巨大。
作为我们,对核辐射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也不要过分恐慌,日本泄漏的核物质能否进入我国还受气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核辐射之害,持续甚久
核辐射堪称隐形杀手,但也是有明显症状的。
.恶心和呕吐这是典型的辐射病的最早症状。辐射量越多,症状出现越早。
2.自发性出血辐射耗尽血小板,可引起鼻、口、牙龈和肛门等出血,甚至出现吐血。
3.出血性腹泻辐射刺激肠壁,严重时引起带血腹泻。
4.皮肤脱落暴露于辐射外的皮肤区域可能会变红,形成水疱。
5.脱发大剂量辐射后,人体毛囊受损,往往会在两三周内持续脱发。有时,这种脱发是不可恢复的。

核辐射防护知识大全

核辐射防护小贴士 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核辐射防护要点归纳整理如下: 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 (1)遮蔽放射线(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 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碘是放射性物质的一种,进入体内易积聚在甲状腺,尤其易导致儿童罹患甲状腺癌。防止碘渗入甲状腺的药物(稳定碘剂)也有副作用,服用要遵从灾害对策本部的指导。 若确认已遭一定程度的辐射,一般要脱下衣服,用湿布擦拭身体,以防止放射物质向周围扩散。 还有,若放射性物质已进入体内,可服用促进其排泄出体外的药物。 译者后记:万一情况严重,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话,请记住两大抗辐射的法宝—海带和绿茶,多吃点喝点,有利无害! 【核泄露应急措施】 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核辐射防护问答】 辐射有什么危害? 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过量的放

核辐射防护

核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Heungsun.K(02009139) (东南大学,南京 211100) 摘要:核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两种,不同的辐射种类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各异。了解核辐射的不同来源以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危害有现实和迫切的意义。辐射防护是基于不同核辐射所采取的减少受辐射危害的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防护要遵循以下三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关键词:核辐射;来源;种类;危害;防护。 2010年3月日本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故。随着时间的推移,核泄漏的势态渐趋严峻,核电站反应堆爆炸频频发生,日本多地饮用水、蔬菜等均检测出超标的放射性物质……核事故已对日本乃至我国的国民健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了解核辐射的来源和防护对维持自身健康有重要意义。 1核辐射的定义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2核辐射的来源 2.1天然辐射 一个是高能粒子形式的辐射,它来自外层空间,统称宇宙射线;另一个来源是天然放射性,即天然存在于自然界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甚 作者简介:Heungsun.K,男,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E-mail:kwanheungsun@https://www.360docs.net/doc/a68708293.html,. 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辐射。地壳是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要贮存库,尤其是原生放射性核素。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为铀、钍系和钾-40。其中,空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有地表释入大气中的氡及其子体核素,动植物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大多数是钾-40。 土壤主要由岩石的淋漓侵蚀和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其中的放射性是从岩石转移而来的。由于岩石的种类很多,受到自然条件的作用程度也不尽一致,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变化范围是很大的。土壤的地理位置、地质来源、水文条件、气候以及农业历史等都是影响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重要因素。 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由于地下水的浸滤作用而受损失,地下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此途径。此外,粘附于地表颗粒土壤上的放射性核素,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尘埃或气溶胶,进而转入到大气圈并进一步迁移到植物或动物体内。土壤中的某些可溶性放射性核素被植物根吸收后,继而输送到可食部分,接着再被食草动物采食,然后转移到食肉动物,最终成为食品中和人体中放射性核素的重要来源之一。环境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与多种因素有关。 2.2人工辐射 人类除受到天然本底的照射外,还经常受到各种人工辐射的照射。现今世界上的主要人工辐射源包括:

核辐射预防必须掌握的几个要点.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核电站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预防核辐射应注意的要点 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 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首先得知道,要保护身体少遭辐射,做到以下3点很重要 :(1)遮蔽放射线(2)远离放射线源(3)减少遭辐射的时间 若被要求躲入室内,为免含放射性物质的外部空气进入室内,要关紧门窗,并关掉空调及换气扇。 需要外出避难时,要注意预防“体内辐射”——即放射性物质会从鼻子、嘴巴、皮肤伤口之类地方渗入体内。要用湿毛巾盖住鼻子和嘴巴,并最好穿严实的衣裤,不要暴露皮肤。 另外,也请留意风向。注意尽可能别处在下风处。 从外面进入室内之际也要注意。衣服上可能沾有放射性物质。不要把被污染的衣服带入室内,在门口脱下,迅速装入塑料袋,并扎紧口子。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科普知识 核辐射 目录 一、辐射定义 二、辐射单位 三、天然辐射 四、人工辐射 五、辐射防护 六、核辐射效应 七、辐射环境 八、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九、核电站事故一览 十、预防核辐射 一、辐射定义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

见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要产生化学效应。 二、辐射单位 常用辐射单位: 核电站 物理量老单位新单位换算关系 活度居里(Ci) 贝可[勒尔](Bq) 1Ci=3.7× 1010Bq 照射量伦琴(R) 库仑/千克(C/kg) 1R=2.58×10-4C/kg 吸收剂量拉德(rad) 戈[瑞](Gy) 1Gy=100rad 剂量当量雷姆(rem) 希[沃特](Sv) 1Sv=100rem 三、天然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成分年有效剂量(毫希) 正常本底地区照射量升高的地区宇宙射线0.38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0.01 0.01 天然辐射 陆地辐射:外照射0.46 4.3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0.23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86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版本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及防护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对日常工作中不接触辐射性工作的人来说,每年正常的天然辐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氡辐射)为1000-2000微西弗。 一次小于100微西弗的辐射,对人体无影响。 一次1000-2000微西弗,可能会引发轻度急性放射病,能够治愈。 福岛核电站1015微西弗/小时辐射,相当于一个人接受10次X光检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坐10小时飞机,相当于接受30微西弗辐射。

与放射相关的工人,一年最高辐射量为50000微西弗。 一次性遭受4000毫西弗会致死。 注:西弗,用来衡量辐射对生物组织的伤害,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辐射伤害机理: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生殖细胞

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的后代。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 在接受辐射后,人体健康将“立即”受到哪些影响? 放射性的碘对于住在核电厂附近的年轻人有危害,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之后有一些甲状腺癌病患即与此有关。放射性铯、铀和钚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并且不以某个特定器官为靶标。放射性的氮几秒钟后就很快会衰变,而放射性氩也对身体无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辐射将导致辐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状: 在接受辐射的几小时之内,人会出现恶心与呕吐,随后可能经历腹泻、头痛和发烧。 在最初症状之后,人体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不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