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柴芍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柴芍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柴芍六君子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陈皮、半夏(姜制)、甘草(炙)、柴胡、白芍(炒)、钓藤钩。

【功能主治】慢惊。脾虚肝旺,风痰盛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临床应用】①眼睑润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瞿某,男,8岁。双目上眼睑不自主跳动,时作眨眼状,历时3个月。发作较剧时1分钟达20余次,父母劝阻不能罢,打骂不能止,苦于不能自制。伴见色萎形瘦,纳差,神疲懒动,咳嗽吐痰,舌淡红,苔白微腻,脉虚。证属土虚木贼,肝风内动之候。治当健脾化痰,柔肝止风。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天麻6g,僵蚕5g。服药2剂,眼脸跳动即现好转,精神稍佳,仍纳差,守原方加鸡内金6g,又4剂。服后精神振,胃纳增,眼睑跳动恢复正常。②慢惊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欧某,女,18个月。阵发性抽搐2月余。始则10日半月一次,最近日发2-3次,多方诊治,疗效不好。惊风发作则手呈鸡爪,目上视,面呈青色,不省人事。须臾自止。症见面色苍白,头发稀疏而直立,纳呆,舌淡,指纹浅红。证属脾虚血少,木失滋荣,肝风内动。方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僵蚕3g,天麻6g,全蝎2g。服上方2剂惊风止,

生活常识分享

柴芍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芍六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柴芍六君子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 【处方】 人参、白术(土炒)、茯苓、陈皮、半夏(姜制)、甘草(炙)、柴胡、白芍(炒)、钓藤钩。 【功能主治】 慢惊。脾虚肝旺,风痰盛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临床应用】 ①眼睑润动《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瞿某,男,8岁。双目上眼睑不自主跳动,时作眨眼状,历时3个月。发作较剧时1分钟达20余次,父母劝阻不能罢,打骂不能止,苦于不能自制。伴见色萎形瘦,纳差,神疲懒动,咳嗽吐痰,舌淡红,

苔白微腻,脉虚。证属土虚木贼,肝风内动之候。治当健脾化痰,柔肝止风。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天麻6g,僵蚕5g。服药2剂,眼脸跳动即现好转,精神稍佳,仍纳差,守原方加鸡内金6g,又4剂。服后精神振,胃纳增,眼睑跳动恢复正常。②慢惊风《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4:209):欧某,女,18个月。阵发性抽搐2月余。始则10日半月一次,最近日发2-3次,多方诊治,疗效不好。惊风发作则手呈鸡爪,目上视,面呈青色,不省人事。须臾自止。症见面色苍白,头发稀疏而直立,纳呆,舌淡,指纹浅红。证属脾虚血少,木失滋荣,肝风内动。方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僵蚕3g,天麻6g,全蝎2g。服上方2剂惊风止,4剂胃纳增,后去虫药,守原方复进3剂,追访至年底,惊风未再发,神态颇佳。 【摘录】 《金鉴》卷五十一 【处方】 六君加柴胡、芍药、葛根。 【功能主治】 健脾退热。主小儿表热,退后又热。

香砂六君子汤的实验研究(一)

香砂六君子汤的实验研究(一) 【摘要】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八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行气化痰之功效。本方组方严谨,药性平和,是治疗脾胃病尤其是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的要方。现代的实验研究也给这一经典的汤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实验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是在益气健脾的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的基础上再加具有行气作用的木香、砂仁两味药,意在加强其行气化滞,醒脾之功。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中医古籍对其也有记载,如《景岳全书》云:“欲呕作呕,胃气虚也,补胃为主,或用香砂六君子汤。”《医方简义》云:“子烦者,若气虚而胃不和者,亦有虚烦也,香砂六君子汤治之。”本方在临床实践运用中,以胃脘隐痛、喜按喜暖、食后脘闷、纳呆食少、便溏、四肢疲乏无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脉沉细等一系列脾胃气虚夹痰湿气滞的病证为主。现代药理实验对其研究表明,香砂六君子汤有调节胃肠动力(解痉和促胃肠运动),抗消化道黏膜炎症、抗消化道溃疡、止泻、促消化、抗抑郁等作用。近年来,该方在临床运用更为广泛,是治疗消化系统如各种胃炎、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炎、消化不良以及其他相关系统疾病表现有上述症状者的主要方剂之一,也可用于治疗肿瘤晚期病人,以减轻症状,提高其生存期。 1实验研究 1.1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洪氏1]采用NaOH致小鼠溃疡模型,治疗组给予10g/kg的香砂六君子汤,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西药甲氰咪胍,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香砂六君子汤可对抗胃壁损伤的发生,条索状损伤减少,溃疡指数下降。其认为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来实现。傅氏2]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g/100g、2g/100g的香砂六君子汤煎液和等量生理盐水,3h后以0.6ml的HCl1.6ml/只灌服进行造模,1h后取小鼠胃观察粘膜损伤情况,灌服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大鼠胃粘膜损伤指数为11 2.5±45.3(x-±s),香砂六君子汤1g/100g组的胃粘膜损伤程度为47.3±16.2(x-±s),2g/100g组的胃粘膜损伤程度为4 3.6±18.5(x-±s)。结论,两种剂量的香砂六君子汤均能降低HCl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治疗组大鼠的胃粘膜点状、条索状出血性损害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香砂六君子汤对胃粘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1.2对胃的平滑肌的作用张氏3]采用大鼠离体的胃部平滑肌,针对香砂六君子汤的组成成分对大鼠离体平滑肌的作用研究得出其中的补气类药物可以加强胃底平滑肌条的收缩,通过理气类药物抑制胃体、胃窦、幽门的收缩,从而改善腹胀、腹痛、纳差等临床症候。证明香砂六君子汤对胃的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1.3抑制碱性十二指肠液的返流郝氏4]通过采用大鼠上部十二指肠液灌注造成大鼠急性反流性胃炎的模型,进行正常组(生理盐水灌注组)与模型组(香砂六君子汤组)对照,反映得出香砂六君子汤可使胃出血点明显减少,胃体水肿也有改善,使胃内胆酸浓度降低,抑制十二指肠液的返流,减轻对胃粘膜的损伤。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方解

血府逐瘀汤 【方剂歌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配方组成】: 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 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 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 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 【方剂歌诀】: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 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 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 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 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

鸡内金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鸡内金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7-04-20T10:34:00.403Z 来源:《河南中医》2016年9月作者:徐小兵 [导读] 鸡内金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少临床症状。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 214500 摘要:目的:观察鸡内金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鸡内金,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2%,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早饱、恶性呕吐、反酸烧心、嗳气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5个月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复发率为1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内金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鸡内金;柴芍六君子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异常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依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为中医学“痞满”、“胃脘痛”范畴,多认为与肝气郁滞、脾胃虚弱有关,病机基本为肝郁脾虚。本文作者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鸡内金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国际会议Ⅲ诊断标准【1】及200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通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2】,具有上腹痛、饱胀、早饱、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喛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均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排除精神障碍及妊娠、哺乳期妇女,无腹部手术史。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未服用对疗效评价有影响的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和其他促胃肠动力药及中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患者。对照组63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4.16±4.23)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15±2.03)年。治疗组63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3.09±7.18)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2.65±2.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柴芍六君子汤(柴胡10g,赤芍15g,白芍15g,炒白术15g,茯苓15g,姜半夏10g,潞党参6g,陈皮10g,甘草6g)治疗,每日1剂,开水煎2次,每天早晚空腹2次分服,每次150ml。连续服用1个月,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饮食。 1.2.2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合用鸡内金9g,用开水煎煮,早晚分服,连续服用1个月,服药期间饮食要清淡,以软质饮食为主。 1.3疗效判定 ①临床疗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食欲良好。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有加重趋势。 ②临床症状评分: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症状6大类症状,每项分别分为无、轻、中、重4级,症状分别记 0、2、4、6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2%,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四君子汤抗衰老药理学研究

四君子汤抗衰老药理学研究 M150879 吴鹏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和炙甘草4味中药组成。因其均为补气之药,故称为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以脾虚胃弱为其主证,方中人参性甘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 白术苦温,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利尿,为佐药; 炙甘草甘平,和中益气,为使药。四药相辅,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主治脾虚胃弱,言语低微,四肢无力,舌色淡,脉弱细无力,食欲锐减,满腹肠鸣,伴有寒证者。近年来,国内外对该方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不少新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笔者就近十年来有关该方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方的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药理研究 1 抗胃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彭成等[2]观察到,四君子汤有增加脾虚动物胃肠细胞表面黏液糖蛋白的趋势,能促进肠上皮细胞更新,有增强胃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可提高胃肠细胞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空肠细胞膜Na+ ,K+ ,ATP 酶的活性,为维持黏膜的完整性和提高空肠吸收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提供前提条件。保持胃肠黏膜细胞的完整性,必须供给其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而此必须依靠胃肠血液循环来完成。四君子汤不仅可使食醋致脾虚小鼠的肠系膜微动脉管径扩张、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胃黏膜血流量增加; 还可使正常小鼠胃黏膜血流量增加,为胃肠细胞保护提供可靠的物质运送渠道。此外,四君子汤还能降低食醋致脾虚小鼠的血清LPO 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LPO是体内细胞膜性结构中的脂质遭受氧自由基损伤的氧化产物,反应氧自由基损伤的程度; SOD是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超氧阴离子,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测定血清LPO的含量和SOD 的活性,间接反应胃肠细胞的损伤程度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3-5]。因此四君子汤能改善脾虚症状,纠正胃肠病损,消除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的病理变化,恢复细胞、亚细胞、细胞连接的形态,增加细胞表面微绒毛、细胞质颗粒及细胞器的数量。提示四君子汤具有胃肠细胞保护、抗脾虚动物胃肠细胞损伤的作用。 2 调节胃肠活动的作用 张曼等[6]采用大鼠离体胃运动试验,分A、B(以下简称为四君子汤A 和四君子汤B) 2 组研究了四君子汤组对大鼠胃运动的调节作用,以探讨四君子汤的双向调节胃肠运动有效成分及其M 受体作用途径。四君子汤A 和B 由四君子汤水煎剂经化学提取而得。实验观察四君子汤B 对乙酰胆碱负荷离体大鼠胃内压和四君子汤A 对正常大鼠胃内压的影响,并观察阿托品对四君子汤A 的拮抗作用。2.5 mg/L乙酰胆碱负荷使大鼠胃内压升高后,250,500,1000,1500及2000 mg/L下同浓度四君子汤B可对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起到抑制作用,且呈现量效关系,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或P<0.01)。250, 500及1000 mg/L四君子汤A可使正常大鼠胃内压力增高,且呈现量效关系。如先用阿托品负荷后再给予A 成分,则升压作用消失; 与蒸馏水组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或P <0.01)。实验结果提示四君子汤组分A 对离体大鼠胃运动有兴奋作用,组分B则表现为抑制性调节作用,2者均可通过M受体机制调节胃的运动。彭成等[7]的实验证明了四君子汤对正常动物胃液量、胃酸pH 值、胃肠蠕动无明显影响,但能提高正常动物胃蛋白酶活性,增加脾虚动物胃主细胞内酶原颗粒的含量,增强脾虚动物胃肠蠕动功能,升高脾虚动物血清D-木糖,促进脾虚动物肠上皮细胞微绒毛生长,提高动物消化、运动、吸收功能,具有健脾益气作用。张曼[8]的实验证明了四君子汤提取物不同提取部位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的作用不同: 四君子汤正丁醇部位止泻效果最佳,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不同浓度四君子汤正丁醇部位可对乙酚胆碱兴奋所致胃内压升高起到抑制作用,且呈现量效关系,与空白对照组

妇科方歌

妇科方歌 一、月经先期 1.固阴煎《景岳全书》 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五味远,补肾益气服后康。 2.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3.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中用麦冬,玄参阿胶白芍共)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二、月经后期 4.人参养营汤《太平局方》 八珍川芎易黄芪,五味姜枣陈远桂。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6.乌药汤《兰室秘藏》 香附木香乌药汤,当归甘草共煎尝。 7.大温经汤《金匮要略》 温经汤用吴萸芎,芍归丹桂夏姜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8.小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良方温经汤,芎归人参桂通阳,芍药甘草痛急缓,莪丹牛膝引血良。 9.芎归二陈汤《丹溪心法》 当归川芎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0.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定经汤用芍归地,荆炭柴淮茯菟丝,经来先后期无定,脾肾亏虚肝郁宜。 四、月经过多 11.安冲汤《衷中参西》 芪术白芍生地续,龙牡海蛸茜草根,气虚不摄经过多,补气固摄安冲奇。 12.保阴煎(《景岳全书》) 保阴煎中两地芍,芩柏山药续断草,血热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好。 五、月经过少 13.滋血方《证治准绳》 八珍主方去术草,山药黄芪滋血良,血虚经少源不足,证治准绳滋血方。 14.当归地黄饮《景岳全书》 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15.通瘀煎《景岳全书》 红花山楂归尾通,乌药青皮木香充,香附调经泽泻水,化瘀调经有专攻。 16.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 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神曲夏姜南,甘草枳壳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六、经期延长 17.举元煎《景岳全书》

常用方四君子汤

常用方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制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等分(各9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人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胃气虚,失其健运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运化乏力则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液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土不生金,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为君药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和中,与人参相合,益气补脾之力更著。佐以甘淡之庆苓,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与白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彰。使以炙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选药皆味甘人脾,益气之中兼能燥湿,补虚之中重在健脾,甚合脾欲甘、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体现了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本大法;二是方中药物甘温平和,补而不滞,利而不峻,作用缓和平淡,犹如宽厚平和的君子,故有“四君子汤”之美名。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亦是补气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行化而来。临床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呕吐者,加半夏、生姜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 [附方] 1.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各等分(各6g)上为细末,每次6g,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水煎,食前温服。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 2.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即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3g) 半夏一钱五分(4.5g)上为细末,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3.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人参一线(3g)白术F钱(6g)茯苓二钱(6g)\甘章七分(2g)陈皮八分(2.5g)半夏一钱(3g) 砂仁八分(2.5g) 不查七分(2g)生姜二钱(6g)水煎服。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息,或气虚肿满。 以上三方均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皆有益气健脾之功,均为补气药与行气化痰药相配,使补气而不滞气,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气滞痰湿中阻之证。但异功散中加了陈皮,功兼行气化滞,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气滞证;六君子汤中配半夏、陈皮,功兼和胃燥湿,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痰湿证;香砂六君子汤中伍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功在益气和胃,行气化痰,适用于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方歌]四君参术苓草全,益气健脾此方先。 知识链接 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差,而功效迥异。理中丸以干姜为君药,重在温中祛寒,适用于中焦虚寒证;四君子汤以人参为君,并配茯苓,重在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

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食管溃疡一例

中国疗养医学2019年第28卷第9期Chin J Convalescent Med ,Sep.2019,Vol.28,No.9 文章编号:1005-619X (2019)09-1006-02DOI 编码:10.13517/j .cnki .ccm .2019.09.044作者单位:116013大连康复疗养中心 柴芍六君汤加减治疗食管溃疡一例 庄恒忠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2017-01-06就诊。 患者近2年来反复出现胃痛, 多次在某医院消化内科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经用多种药物治疗,胃痛仍经常发作。3个月前因饮食不当胃痛发作,症状逐渐加重,10d 前在某医院复查胃镜,诊断为食管溃疡,遂来我院求助中医治疗。 来诊时症见:胃痛时作, 进食后更加明显,有时烧心,不嗳气,不泛酸,恶心,纳食可,大便不成 形,睡眠可,舌质暗红, 苔薄白,脉细滑。胃镜检查:食管舒缩功能好, 齿状线上方右侧壁可见一条状溃疡, 表面覆白苔(活检2块)。病理:(食管)浅表黏膜慢性炎症, 有糜烂,鳞状上皮增生。 辨证诊断为脾虚气滞导致的食管溃疡及胃 炎,治疗当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为主。2治疗方法 2.1初诊治疗处方:柴芍六君汤加减。 柴胡10g ,酒白芍15g ,党参10g ,炒白术10g ,茯苓15g ,法半夏10g ,丹参15g ,陈皮10g ,蒲公英15g ,白花蛇舌草30g ,隔山消10g ,莪术10g ,乌贼骨10g ,甘草5g 。1剂/d ,水煎2次,取汤液约300mL ,分2次饭前温服。 2.2复诊治疗服药14剂后,患者胃痛已无明显 症状,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守前方续服。 2.3三诊治疗续服30剂后,患者感冒咽痛、 胃痛,恶心呕吐,反酸,胸闷, 纳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滑。考虑目前肝胃郁热 明显,故拟疏肝解郁、 和胃降逆处方。处方:柴胡10g ,酒白芍15g ,郁金10g ,法半 夏10g ,陈皮10g ,蒲公英15g ,丹参15g ,生蒲黄15g (布包),醋五灵脂15g ,醋延胡索10g ,酒川楝子10g ,瓜蒌皮10g ,旋覆花6g(布包),马勃6g(布包),浙贝母10g ,乌贼骨10g ,八月札15g ,甘草5g 。煎服法同上。 2.4四诊治疗服药14剂后,症状减轻, 不恶心,【关键词】柴芍六君汤加减; 食管溃疡;治疗性和(或)增生性病变[1]。患者常出现尿频、 尿急、尿痛等症状[2],少数患者有血尿, 多为长期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膀胱外慢性炎症等刺激引起,西医治疗较差。由于腺性膀胱炎缺乏临床特异性, 加上患者经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导致极易被误诊 或者漏诊[3]。此种疾病比较少见, 但是有研究发现,最近几年,此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4]。腺性膀胱炎属于良性病变,患者在疾病初期通常不够重视,导致治疗不及时,病情持续发展则可形成癌症[5]。 中医文献中没有腺性膀胱炎这一病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淋证”范畴。《金 匮要略》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 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诸病源候论》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 胱热故也……肾虚则小便不数, 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宜,故谓之淋。”该病多由于 饮食起居失调,湿热内结或二阴不洁,毒邪湿热逆侵膀胱所致。本例患者湿热毒邪兼夹瘀血阻滞,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尿频尿急;肝经气机不利,则小腹胀痛;舌苔、脉象均为湿热毒邪瘀阻之症。我院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参照淋症辨 证施治,予以清热利湿, 活血通络之法。首诊方中葫芦巴、橘核、荔枝核、枸橘、 青皮、郁金、枳壳等理气行滞;川黄连、穿心莲、 龙胆、栀子、苦参、紫草、白头翁、秦皮、白花蛇舌草、 板蓝根、鱼腥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当归、赤芍、川芎、三棱、莪术活血化瘀通络;补骨脂、熟附子片、肉桂温经散寒通络。其后,在遵守法则的前提下,随证加减治疗,守方守法守疗程,终获良效。 参考文献: [1]付森浩,任思华,张瑾玉.“通法”在腺性膀胱炎治疗中 的运用[J ].现代中医药,2019,39(2):1-2,5. [2]桑海明,孙云,褚勇.腺性膀胱炎经尿道钬激光联合不同 灌注治疗的效果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7):812-813,817. [3]郭德松,李吉代.5例腺性膀胱炎的CT 征象分析[J ].系统 医学,2019,4(3):99-100,104.[4]岳兴龙,刘智明, 于.腺性膀胱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252.[5]ZHANG B ,JIANG XJ ,WEI W.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by transurethral electronresection combied with submucous injec-tion of mitomycin for glandular cystitis [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2015,8(3):85-86. (收稿日期:2019-04-18) 1006··

居民健康管理概念.

1、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 B、社区卫生服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C、社区卫生服务以专科医生为骨干 D、社区卫生服务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 E、妇女、儿童、老年人均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任务,不包括 A、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B、疾病预防 C、计划生育 D、康复 E、疑难杂症的诊治 3、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资金来源有 A、政府筹资 B、社会筹资 C、个人筹资 D、A+B E、A+B+C 4、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六位一体”是指 A、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儿童计划免疫 B、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 C、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卫生监督、计划生育指导 D、预防、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 E、预防、医疗、保健、美容、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 1、全科医疗的目的是 A、诊治疾病 B、预防疾病 C、恢复健康 D、防止病残 E、满足病人的需要 2、对全科医生角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全科医生应使用权威型决策模式 B、全科医生应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C、全科医生应成为病人的朋友 D、全科医生负责协调各种资源,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需求 E、全科医生应发挥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管理者角色作用 3、公立医院医改“四分开”内容,不包括 A、政事分开 B、营利与非营利分开

C、管办分开 D、诊治分开 E、医药分开 4、国家基本药物基本特征,不包括 A、安全 B、免费 C、有效 D、价廉 E、必需 1、健康档案数据不一致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数据表示不一致 B、数据名称不一致 C、数据长度不一致 D、数据含义不一致 E、数据利用不一致 2、目前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中包含公用数据元 A、119个 B、32个 C、1163个 D、4个 E、3个 1、对于癌症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 A、首要一点关于是不要告以癌症诊断以免心理负担重 B、一旦确立癌症的诊断,应当将事实告诉病人和病人家属 C、直接向病人传达坏消息不符合医学伦理 D、癌症的诊断明确后,可以告诉病人家属,但不能告诉病人 E、在告知病情时医生应当经常地向病人传达关于治疗方面积极的消息,以纠正其悲观观念 2、与癌症患者沟通的原则应除外 A、计划性 B、对患者保守病情秘密 C、对患者避重就轻 D、对家属直言相告 E、病人利益第一和给以支持与希望 3、癌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是 A、常见时间紧迫感与匆忙感 B、变动不定的敌意 C、过分耐心、回避冲突 D、习惯作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便休息时也难以松弛下来 E、不耐烦

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摘要:香砂六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八味药组成。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本方在四君子汤补气的基础上合用行气化痰之品,具有益气化痰、行气温中之功。现代多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夹有寒湿的多种消化系统疾病,诸如各种胃炎、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炎、消化不良以及其他系统疾病表现有上述症状者。实验研究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在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调节胃功能紊乱、止泻以及抗氧化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1]。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香砂六君子汤是调和脾胃的良方,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本文采用文献整理与回顾方法,主要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总结与归纳。研究发现,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粘膜瘀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对胃黏膜损伤有促进自愈的疗效,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胃肠道分泌,对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已为临证所首肯,目前,它的药理作用主要与保护胃黏膜、调节胃肠动力、调节免疫神经内分泌等有关,其加味及配合西药还可治疗临床多种疾病,因此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由清代新安医家罗美编撰,该书精选古今常用名方及方论编撰而成,共收方剂150余首,方论180余则。香砂六君子汤为引用柯琴之方论,柯琴乃清代伤寒学家。因此香砂六君子汤并不是新安医家的处方。方中用党参补脾益气为主药;辅以白术健脾燥湿,扶助运化;配以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和胃;陈皮、木香行气止痛;半夏燥湿化痰;砂仁健脾化湿,温中止呕;炙甘草甘温益气,并可助诸药达补气健脾之功。诸药合用,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消除痰湿停留,促进脾胃运化,是治疗脾胃病尤其是脾胃气虚证的要方[2]。香砂六君子汤历代古籍中同名异方颇多,龚廷贤的《万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柴芍六君子汤组方机理,临床典型案例等方面探讨了柴芍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行性。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芍六君子汤;胃脘痛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功能性胃肠疾病。属中医的痞满、胃脘痛等范畴,作者用柴芍六君子汤为主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迄今对F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胃肠动力失衡、内脏感知过度、精神心理因素、胃酸分泌过多、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痞满隐痛、腹胀易饱、嗳气、恶心,或泛酸烧心等。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有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外邪内侵、体质虚弱等几个方面,病机主要与肝胆的疏泄功能及脾胃的运化和升降功能失调有关。脾主运化,胃司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脾胃受纳运化,升降有序,离不开肝的正常疏泄。肝气疏泄条达,则脾胃冲和,气机畅达,升降有序,水谷精微输布正

常。若肝失疏泄而郁结,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上逆则嗳气、泛酸、恶心。 2 柴芍六君子汤方解 柴芍六君子汤出自《医宗金鉴》卷五十一,治疗慢惊风“脾虚肝旺痰盛者,……柴芍六君汤主之。”此方组成为柴胡、芍药、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干草、钩藤、生姜、大枣等。然深究其方,实乃四逆散和六君子汤合方所用。四逆散是《伤寒论》所载之方,主治少阴病,而后世多用此方为治肝郁或肝脾不调所致诸证的基本方。六君子汤来源于《世医得效方》,主治脾胃虚弱、面黄体瘦、不思饮食或呕吐泻泄等证。因此临床许多医家多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诸证。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组方,重在健脾益气渗湿,为脾虚的基础方;柴胡、白芍二者配伍一散一收,重在疏肝柔肝,敛阴和营;陈皮、半夏二者配伍降逆和胃理气,半夏性辛散温燥,入脾胃经,取其和胃降逆,陈皮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善于理气。诸药配合使肝气疏、脾气旺、胃气降,胃肠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3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FD机理 中医对FD尚无系统而完整的记载,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此病应归“胃脘痛”、“痞满”等范畴,认为饮食不节和情志所伤为主要发病因素,而饮食、劳倦、湿热、感受风寒为其诱因,病位主要在胃,涉及肝、脾二脏。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关键,胃气不降是致病因素。《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四季脾旺不受邪。”由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出现

香砂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来源】《古今名医方论》卷一 【类别】补益类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用于治疗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组成】人参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十分陈皮八分半夏一钱砂仁八分木香七分加生姜二钱水煎服。 编辑本段文本注释 【集注】柯琴曰: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为病,盖人在气交之中,因气而生,而生气总以胃气为本,若脾胃一有不和,则气便着滞,或痞闷哕呕,或生痰留饮,因而不思饮食,肌肉消瘦,诸证蜂起而形消气息矣,四君子气分之总方也,人参致冲和之气,白术培中宫,茯苓清治节,甘草调五藏,胃气既治,病安从来,然拨乱反正又不能无为而治,必举大行气之品以辅之。则补者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陈皮以利肺金之逆气,半夏以疏脾土之湿气,而痰饮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滞气,缩砂以通脾肾之元气,而贲郁可开也,君得四辅则功力倍宣,四辅奉君则元气大振,相得而益彰矣。 【现代研究】尹氏用本方加山药为主方治疗气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14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2例(辽宁中医杂志,1982,(7):4)。 方剂名称香砂六君子汤 方剂别名参砂和胃散 药物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半夏1钱,陈皮1钱,藿香8分,甘草(炒)6分,宿砂仁(炒)8分。 处方来源《口齿类要》。 方剂主治脾胃虚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粘膜瘀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上皮化生;能较好地拮抗胃粘膜的慢性损伤;促进胃液分泌,显著提高胃液游离酸度的排出量;增加已减少的胃窦C细胞,改善胃肠道的内分泌功能,还能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有利于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可延缓H+自胃腔向黏膜内的弥散,并阻止碳酸氢盐自上皮细胞表面向胃腔内的移行,从而保护胃黏膜,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_马继红

想,在对待过敏体质的问题上要采用“治未病”的措施,以调控过敏体质为根本来防治过敏性疾病。这是目前从根本上解决过敏的好方法,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个重大突破,必将对防治过敏性疾病产生深远的影响[1]。 参考文献 [1]王琦,骆庆峰.过敏体质的概念、形成与调控原理[J].北京中医药 收稿日期:2013-07-24 作者简介:马继红(1982-),女,广西桂林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大学学报,2004,27(2):6-8. [2]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41-45. [3]高文新,李毅,齐力坤,等.840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8):705-706.[4]喻楠,王建军,张晓鸣,等.1844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个抗体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5):396- 398. [5]Bahna SL.Factors determining development of allergy in infants[J].Allergy Proc,1992,13(1):21-25. [6]叶世泰.变态反应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1. DOI?10.13192/j.issn.1000-1719.2014.01.034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型临床观察 马继红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FD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配方颗粒治疗,每日1剂,水冲服,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多潘立酮片10mg,饭前10 30min服用,每日3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亦在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可提高FD脾胃虚弱型患者临床疗效及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脘痛;痞满;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4)01-0079-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 MA Jihong (Guili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Guilin541002,Guang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FD)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Methods:60patients with FD 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30cases treated with 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one dose a day,morning and evening.Control group used domperidone tablets10mg,taking10 30min before meals three times a day.Both groups were two week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Clinical efficacy and recurrence during followed-up six months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0 %in treatment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reatment group al-so superiorly improved symptom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with FD of spleen-stomach deficiency type,shorten the course,and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Key words:Xiangsha Liujunzi Decoction;functional dyspepsia;pigastric pain;fullness;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也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无器质性原因、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症状群,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上腹胀、早饱、嗳气、上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及生活环境的改变,FD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上还没有特效的疗法,而中医药在这方面有不错的优势。笔者自2009年起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该病30例,并予多潘立酮片3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进行对照观察,取得不错的疗效,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查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1 70岁,平均(45.3?11.4)岁;病程3个月 7年,平均(28.7?19.6)个月。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 68岁,平均(45.2?10.1)岁;病程3个月 6年,平均(26.4?18.0)个月。两组一般

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慢性胃炎系复杂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病变,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加大,饮食不规律,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此病的常规治疗以抑制胃酸、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不良反应较多。近年来临床表明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良好效果,本文中就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如下文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5±11.4)岁,平均病程(4.08±0.52)年。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2±10.5)岁,平均病程(4.12±0.5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组入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的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自愿选择相应方法治疗并处于知情同意状态。排除合并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和胃黏膜异常、药物过敏患者。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服用抑制胃酸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进行治疗。抑制胃酸药物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名:立卫克,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规格:20 mg×14粒),1次/d,20 mg/次。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商品名:白云山,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规格:0.25 g×50粒),2次/d,0.5 g/次。克拉霉素片(汇仁,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规格:0.25 g×6片),2次/d,0.25 g/次。用药2个疗程(6个月)。

四君子汤的功效与配方详解 全面认识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的功效与配方详解全面认识四君子汤 说起中药方剂,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都碰见或者听闻某某配方能够治疗什么疾病,四君子汤也不例外,四君子汤是中医补益剂方,常用于脾胃气虚证。那么,四君子汤的功效与配方有哪些?想要进一步了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科普一下吧。 一、四君子汤的功效 四君子汤是传统中医流传下来的药方,最早出现记载于宋朝的“和剂局方”。它具有滋胃健脾、补阳益气的效果,常应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肠胃炎、贫血、胃肠虚弱、食欲不振、呕吐、下痢、老人虚弱出血、四肢无力症、痔疾、脱肛、半身不遂、遗尿症等证属脾胃气虚者。 二、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色萎白,食少气短,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此外,亦可用于乙型肝炎、冠心病、妊娠胎动不安、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等辨证属脾胃气虚者。 三、四君子汤处方 【配方】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则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脾虚化源不足,脏腑组织器官失养,则面色萎白,语声低微;脾主肌肉,脾胃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君药。脾喜燥恶湿,脾虚不运,则易生湿,故用甘苦温的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