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球及其应用前景

数字地球及其应用前景
数字地球及其应用前景

数字地球及其应用前景

一、数字地球的概念

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幕典礼上发表演说“数字地球——新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时,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为信息时代人类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轮廓。

什么是数字地球呢?通俗点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即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记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1]。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枢纽,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

二、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

数字地球的核心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和基本的技术核心是"三S"技术及其集成。所谓"三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统称。

1.GPS空间定位技术

GPS是美国国防部自70年代开始研制的一种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主要有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构成。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定位方法,GPS已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了常规光学和电子仪器。尤其是90年代以来,GPS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在空间定位技术方面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用GPS同时测定三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整个海洋和外层空间,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单点定位扩展到局部与广域差分,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准实时)定位与导航,绝对和相对精度扩展到米级、厘米级乃至亚毫米级,从而大大拓宽它的应用范围和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

2.RS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空间对地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主要表现在它的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和多时相特征。

(1)多传感器技术。当代遥感技术已能全面覆盖大气窗口的所有部分。光学遥感可包含可见光、近红外和短波红外区域。热红外遥感的波长可从8~14mm,微波遥感观测目标物电磁波的辐射和散射,分被动微波遥感和主动微波遥感,波长范围为1mm~100cm。

(2)遥感的高分辨率特点,体现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三个方面。长线阵CCD成像扫描仪可以达到1~2m的空间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光谱细分可以达到

5~6nm的水平。热红外辐射计的温度分辨率可从0.5K提高到0.3K乃至0.1K。

(3)遥感的多时相特征。随着小卫星群计划的推行,可以用多颗小卫星,实现每2~3天对地表重复一次采样,获得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多波段、多极化方式的雷达卫星,将能解决阴雨多雾情况下的全天候和全天时对地观测,通过卫星遥感与机载和车载遥感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多时相遥感数据获取的有力保证。

遥感信息的应用分析已从单一遥感资料向多时相、多数据源的融合与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监测过渡,从对资源与环境的定性调查向计算机辅助的定量自动制图过渡,从对各种现象的表面描述向软件分析和计量探索过渡。近年来,由于航空遥感具有的快速机动性和高

分辨率的显著特点使之成为遥感发展的重要方面。

3、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是一种特定而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室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与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空间信息是数字地球的基本信息,也是数字地球的定位基础。因此,GIS将是未来数字地球的信息平台。许多学者认为,数字地球是GIS在经历了项目级、单部门级、多部门级向社会级发展的自然延伸、扩展与综合,是GIS与Internet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4、"三S"集成技术

"三S"集成是指将上述三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这里所说的集成,是英文Integration的中译文,指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GPS、RS、GIS集成的方式可以在不同技术水平上实现。"三S"集成包括空基三S 集成与地基三S集成。

空基"三S"集成:用空─地定位模式实现直接对地观测,主要目的是在无地面控制点(或有少量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实现航空航天遥感信息的直接对地定位、侦察、制导、测量等。

地基"三S"集成:车载、舰载定位导航和对地面目标的定位、跟踪、测量等实时作业。

三、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数字地球不仅包括高分辨率的地球卫星图像,还包括数字地图,以及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其应用如戈尔在报告中所提到的,“有时会因为我们的想象力而受到限制”。这里提出一些现实的应用。

1.数字地球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数字地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

2.数字地球在地学工作中的应用

GIS对多种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为地质学家对地质、地理、物探、化探、水文以及遥感等多源地学信息提供了进行综合分析与解释的工具,使他们能以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研究地学领域中的各种问题。数字地球中丰富的信息和先进的分析处理技术与手段,为地学信息的采集、地质填图、地质事件的模拟与仿真、区域地质调查、岩石与矿体边界的圈定、矿量的分析与预测等,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3.数字地球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管理是电子政务的基本组成部分,总目标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和时效性。利用数字地球,人们可以十分详细地掌握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数量、面积、质量等在内的土地的空间分布信息,从而为土地的日常管理打下基础。利用数

字地球还可以完成与土地利用有关的动态监测,如:土地利用类型的互相转化、面积变化、质量变化、权属变化以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从而为快速、实时地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实现土地的变更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数字地球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灾害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而我国又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多灾国家之一。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灾害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年均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0亿元以上,灾害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和实现,对于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应用于灾害的预测预报、损失评估、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等防灾减灾的各个环节。

首先,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地球表面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的数据平台,以及对地球表面系统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运动分析和模拟的技术体系。利用这个数据平台和技术体系,可以使我们有能力在计算机环境中尽可能真实地虚拟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自然灾变现象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知灾害系统的一些本质规律(如自然灾害成灾机理等),为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其次,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灾区大量的定位、定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背景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灾害发生时获得的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以及各种基础背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对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发展的态势以及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第三,当灾害发生时,利用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的数据平台和技术系统,可以帮助灾害管理部门的决策者迅速获知险情发生的地点和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措施和人员物资撒离方案,最大可能地避免人员伤亡和社会财富的损失。

第四,在灾害事件结束以后,数字地球又可以帮助我们针对灾区的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灾后重建方案,以及长远的减灾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5.数字地球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从贴近人们的生活看,房地产公司可以将房地产信息链接到数字地球上;旅游公司可以将酒店、旅游景点,包括它们的风景照片和录象放入这个公用的数字地球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其收藏以图像、声音、文字形式放入数字地球中;甚至商店也可以将货架上的商店制作成多媒体或虚拟产品放入数字地球中,让用户任意挑选。另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将会起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6.数字地球与智能化交通

智能运输系统是基于数字地球建立国家和省市、自治区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交通阻塞、交通安全以及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

系统,实现运输工具在道路上的运行功能智能化。从而,使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具体地说,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实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7.数字地球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必将成为数字地球的焦点,也将是数字地球中最复杂的部分。数字地球可促进城市信息服务在方式、内容、手段、速度、效果等方面进入新时代。首先,就政府而言,数字地球将有助于城市政府日常办公效率的提高,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特别是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地球实现办公自动化和决策科学化。数字地球的海量数据是政府信息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其次,就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部门来说,数字地球也将推动其发展。对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紧张的人类来说,对这些问题最为关注的社会公益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地球开展工作。例如,教育部门可以将数字地球作为教学工具,用更为方便、直观、具体的方式开展地理、环保、生态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我们这个星球。

第三,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地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开拓市场。诸如企业选址、区域市场战略等,都可以利用数字地球进行辅助决策。世界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就成功地利用数字地球技术进行市场管理。

第四,个人也是数字地球最重要的需求者。个人的工作、居住、交通、休闲,均可通过数字地球进行。个人通过互连网络访问数字地球可找到满意的工作地点、理想的住所、感兴趣的休闲地等。甚至可以带上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足不出户漫游全球,饱览各地风光。总之,数字地球为城市信息服务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8.数字地球与现代化战争

数字地球是后冷战时期"星球大战"计划的继续和发展,在美国眼里数字地球的另一种提法是星球大战,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继续和发展。显然,在现代化战争和国防建设中,数字地球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建立服务于战略、战术和战役的各种军事地理信息系统,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数字化战场,这是数字地球在国防建设中的应用。这其中包括了地形地貌侦察、军事目标跟踪监视、飞行器定位、导航、武器制导、打击效果侦察、战场仿真、作战指挥等等方面,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更新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战争开始之前需要建立战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军事地理信息系统;战时利用GPS、RS和GIS进行战场侦察,信息的更新,军事指挥与调度,武器精确制导;战时与战后的军事打击效果评估等等。而且,数字地球是一个典型的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系统工程,建设中国的数字地球工程符合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方向。

总之,随着"三S"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数字地球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我们可以想象,有些影响也许我们今日还无法想象。

数字地球的应用

数字地球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数字地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自然灾害频繁的发展中国家、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九八年的洪灾,黄河断流,耕地减少,荒漠化加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从宏观的角度加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加强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的预测、监测和防御,避免第三世界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数字地球在这方面可以发 挥更大的作用。 数字地球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从贴近人们的生活看,房地产公司可以将房地产信息链接到数字地球上;旅游公司可以将酒店、旅游景点,包括它们的风景照片和录象放入这个公用的数字地球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其收藏以图像、声音、文字形式放入数字地球中;甚至商店也可以将货架上的商店制作成多媒体或虚拟产品放入数字地球中,让用户任意挑选。另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将会起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数字地球与精细农业 21世纪农业要走节约化的道路,实现节水农业、优质高产无污染农业。这就要依托数字地球,每隔 3~5 天给农民送去他们的庄稼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农民在计算机网络终端上可以从影像图中获得他的农田里庄稼的长势征兆,通过 GIS 作分析,制定出行动计划,然后在车载 GPS 和电子地图指引下,实施农田作业,及时地预防病虫害,把杀虫剂、化肥和水用到必须用的地方,而不致使化学残留物污染土地、粮食和种子,实现真正的绿色农业。这样一来,农民也成了电脑的重要用户,数字地球就这样飞入了农民家。到那时农民也需要有组织,有文化,掌握高科技。 数字地球与智能化交通 智能运输系统是基于数字地球建立国家和省市、自治区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交通阻塞、交通安全以及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实现运输工具在道路上的运行功能智能化。从而,使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具体地说,该系统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实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这就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改善交通拥挤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

数字地球题目

一、名词解释: 1.什么是数字地球? 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指地球数字化或信息化技术实现系统,或数字化、信息化的地球虚拟系统; 形象地说,数字地球指地球经过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技术系统。 2.什么是元数据? 答案:元数据最本质、最抽象的定义为(关于数据的数据)。主要是描述数据属性的信息,用来支持如指示存储位置、历史数据、资源查找、文件纪录等功能。 3.解释什么是OLTP?主要应在什么场合? 定义: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系统(OLTP)。也称为面向交易的处理系统,其基本特征是顾客的原始数据可以立即传送到计算中心进行处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处理结果 应用: 1、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面向操作人员、支持日常操作,面向应用、事物驱动 2、记录来自销售点终端或通过网站输入的订单。 3、当库存量降到指定级别时,订购更多的货物。 4、在制造厂中将零部件组装为成品时对零部件进行跟踪。 5、记录雇员数据。 4解释什么是OLAP?主要应用在什么场合? 定义: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是一类软件技术,它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可使决策者通过对信息的多种观察角度进行快速、一致和交互的存取,以获得对信息的深入理解。 应用:1、面向决策人员、支持管理需要,面向分析、分析驱动 2、处理商业智能、决策支持等重要的决策信息 5什么是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数据仓库的特征在于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时变性。 6.简述时间、空间、辐射、光谱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是指在同一区域进行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对轨道卫星,亦称覆盖周期。时间间隔大,时间分辨率低,反之时间分辨率高。 空间分辨率:一个像元对应地面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边长就是空间分辨率。 辐射分辨率:就是色彩量化及,一个黑白图像,辐射分辨率好比是2及,黑灰白就是3及。 光谱分辨率:遥感有好多波段,波段间距就是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和辐射分辨率会差一点 7.什么是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系统是一个人地(地理环境)关系系统,它体现人与人、地与地、人与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系统有政府、企业、市民、地理环境等,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子系统构成。

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应用

数字地球的概念与应用 地球是目前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星球,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有效保护与优化地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然而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发现,这个强大的物质文明社会的基础——自然资源的供应正在出现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受到自然和人为作用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地研究和解决有关地球的重大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发展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以数字的方式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地理空间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案和有力措施,增强对地球的认识能力。人们利用空间信息去认识、开发和保护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运行状况、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进行规划、监测、管理、决策等。与此同时,随着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人类组织、传输和实现各类与地理坐标有关的海量信息的观念和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设想把有关地球的海量的、多分辨率的、三维的、动态的数据按地理坐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地球。借助这个数字地球,人们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高速地、直观地、按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任何方面的信息。 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是我们星球的虚拟表示,它包含了人类社会在内的所有

系统和各种生命形式,并以多维、多尺度、多时相、多层面的信息设施表现出来。数字地球的外观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地球,具有交互式功能,是我们对真实地球认识的虚拟对照体,及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更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构筑数字地球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从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于1998年提出之后,国际社会予以极大关注,很快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可,我国政府也积极响应。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6月1日接见两院院士时特别提到数字地球。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及时成立了数字地球战略研究组,提出了《关于“中国数字地球”发展战略的建议》。1999年,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隆重召开第一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关于数字地球理论与技术的讨论及相关应用研究迅速发展起来。此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分别于2001、2003、2005和2007年在加拿大、捷克、日本、美国成功召开,第六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将于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2006年成立了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以推动数字地球在全球的发展。2008年3月,由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与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联合创刊的《国际数字地球学报》出版发行,为全球该领域学者提供了一个研究数字地球的学术交流平台。 数字地球的迅猛发展彰显其重要性。客观地说,数字地球是整合利用共享现有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最佳途径,数字地球是可持续发展中信息资源的主体与核心,数字地球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中有重要作用。数字地球展现了地球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信息

1.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使用日期:说明:内容用5号宋体字打印。 课 题 1.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教学过程 教 学 目 标 1. 理解数据科学,体验大数据对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感受大数据的价值。 2. 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实践操作,感受大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3.认识到大数据安全问题,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一、情景导入 学生上网亲自体验百度地图带给我们的海量数据: 1.了解松原市当前的实时路况 2.了解66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 3.体验从查干湖机场到前郭五中的路线方案 引出问题:百度地图是怎么提供数据和信息的?由此导入本节课题。 二、新课讲授 1. 介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数据科学工作角色,让学生了解近年来各 高校的录取分数(目的是让学生对此专业有所了解并意识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2.知识探究 学生上网搜索以下四个问题,并将搜索结果保存到Word或记事本中。 (1).什么是数据科学? (2).什么是大数据? (3).大数据的特征有那些? (4).大数据技术包括哪些技术? 以小组方式汇报以上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数据科学和大数据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师生共同探讨举例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感受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巩固提升 1、(1)通行大数据行程卡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2)在我国很多城市共享单车成为解决短距离出行不便问题的新选择。试分析这个典型的“互 联网+”应用中,大数据的采集是如何实现的,又是如何存储和传输的? 2、数据资讯:央视点名在线旅游大数据杀熟:10月1日起明令禁止(让学生对当前的前沿问题有 所了解) 四、作业 大数据面临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利用思维导图方式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 学 难 点 教 学 重 点 教学重点:认识大数据,感受大数据的价值和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大数据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 方法 任务驱动法、体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等 板 书 设 计 1.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一、数据科学: 二、大数据: 1.特征: 2.包括的技术: 3.实际应用 三、数据安全 四、作业 五、总结(思维导图)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百度地图”带给我们的海量数据,感受大数据时代的便捷生活, 深刻体会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和影响。通过知识探究环节让学生对大数据的特征及其所包含的 技术能够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提升环节通过贴近我们的生活的实例去了解大数据的技术原 理,同时让学生对当前的大数据的安全有所了解,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授 课 教 师 : 授 课 班 级 :

数字地球知识点

数字地球知识点 1、数字地球是什么? 数字地球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其核心内容是全球信息数字化。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以数字的方式获娶处理和应用关于地球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空间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全球各种问题。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主要组成? 数字地球以因特网为基础、以空间数据为依托、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是具有三维界面和多种分辨率浏览器面向公众的开放系统,其主要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数据系统、软硬件系统和应用模型。 4、数字地球的应用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数字化表示的地球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数字地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灾害预测与防御等。 5、数字地球的应用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数字地球将容纳大量行业部门、企业和私人添加的信息,进行大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研究和分析。例如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全国铁路、交通运输的规划,城市发展的规划,海岸带开发,西部开发。从贴近人们的生活看,房地产公司可以将房地产信息链接到数字地球上;旅游公司可以将酒店、旅游景点,包括它们的风景照片和录象放入这个公用的数字地球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将其收藏以图像、声音、文字形式放入数字地球中;甚至商店也可以将货架上的商店制作成多媒体或虚拟产品放入数字地球中,让用户任意挑选。另外在相关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也将会起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地球进程的推进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谈谈你对数字地球的认识

谈谈你对数字地球的认识 数字地球,首先是数字,而二十一世纪的数字,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上。 从1964年的“埃尼阿克”(ENIAC)的诞生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早上起来,打开自己的PDA,查看备忘录,收发邮件;之后打开电脑,浏览新闻;出门购物,商家用网络管理自己的商品,确保您购物愉快;行车上路,交通部门对特殊路段进行实时监控,方便人们出行;吃饭的时候,可以上网浏览一下餐馆信息。这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里不开计算机。现在的人们,一顿饭不吃可以,但是一天不上网,那是不行。当人们从计算机科学中获得便利的时候,我们更希望它能更好的服务与我们。 这样,我们更加需要一个极为数字的地球,来满足我们。 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首先,我们需要足够精确的地球信息,精确到地球上每一平方米的土地,甚至是地面以下的;足够大的网络带宽,够我们顺畅的浏览;足够海量的数据库,能够存储下巨大的地球信息。当然,这些只是首先,只是我们建立数字地球的一些根本需求。 当世界上有80%的事情都和空间信息有关的时候,那么数据的采集将变得十分的困难。试想一下,把时间暂停在这一秒,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事情发生;再前进一秒,看看那些事情已经改变。而我们,肯定不只是希望看到一秒的地球,我们渴望看到过去,看到未来。 要建立起整个中国的数字地球时,仅影响数据就有53T,而中国的面积只占地球面积的1.88%。面对这样的海量数据,存储,查找等方面都是难题,由此,元数据库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通过它可以了解有关数据的名称、位置、属性等信息,从而大大减少用户寻找所需数据的时间。 其次,信息不能只是仅仅的存储,还需要进行计算才能够被人们所使用,而地球上发生的大部分的事,都是非线性的,变化过程复杂,而空间时间跨度又大,这样计算的难度呈几何倍数增加,我们只能依靠于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及开发新的算法。利用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所观测到的海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和知识。科学计算将使我们突破实验和理论科学的限制,建模和模拟可以使我们能更加深入地探索所搜集到的有关我们星球的数据。 最后,将所有“大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可视化技术,只有实现了可视化,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才没有白费,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数字地球带给我们的便利。有了可视化,我们才能真正的坐在家里,去看帕特浓神庙,去看孟菲斯的金字塔,去看第一缕阳光,照耀在本初子午线上。当我们可以坐在家里,却看着自己在商店试衣服;当我们在出门前就可以避开堵车,选定行车路线;当我们决定去旅游时,可以提前安排好自己的一切衣食住行;那样,才是数字地球的真正意义。 在数字地球中,最根本的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和基本的技术核心是"3S"技术及其集成。所谓"3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统称。没有"3S"技术的发展,现实变化中的地球是不可能以数字的方式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 你也许会问,数字地球究竟会给我们什么方面带来大的影响?答案是:所有。对全球变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生活,对精细农业,对智能化交通,对Cybercity,对专家服务,甚至包括现代化战争。 现在,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赤潮,冰川溶解,洪水,飓风······这些都可以在计算机中利用数字地球可以对全球变化的过程、规律、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各种模拟和仿真,从而提高人类应付全球变化的能力。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地球,还可以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许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公布名数字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地球科学领域。项目面向国际数字地球科学前沿以及国家对空间信息的重大需求,通过承担国家863、中科院等科研项目,创建了国际第一个数字地球科学平台。该平台将数据密集型高性能计算与地球空间信息高精度反演进行集成创新,突破了多源长时序遥感数据不确定性分析及归一化处理、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高效汇聚、地学模型自动匹配调度、PB级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以遥感数据为核心的地球科学数据一体化综合分析与多领域应用,引领了数字地球科学及其在全球变化空间观测、重大地震灾害遥感应急监测等方面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科技创新内容如下: 1.数据密集型高性能地学计算关键技术 突破了网络环境下PB级数据的存储与按需服务、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高效汇聚、网格节点自动构建、地学模型自动匹配调度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数据“存储-计算-服务”一体化集成平台,为各要素数据的快速汇集、模拟、分析和服务提供计算环境。 2.空间数据综合分析与可视化模拟关键技术 突破了卫星遥感成像组网规划与快速处理、长时序遥感数据不确定性分析及归一化、多源信息融合与数据同化、空间数据共享与信息发布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信息反演-多维呈现-网络发布的技术集成,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的多领域应用提供了模型方法和运行环境。 3.全球环境变化的空间观测方法体系与应用系统 依托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实现了多尺度、全谱段、长时序、异构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和高效计算,建立了地表要素高精度遥感反演与环境信息模拟模型,揭示了典型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时空特性,支撑了以青藏高原、环渤海地区为重点的全球变化研究。 4.重大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应用系统 依托数字地球科学平台,突破了灾情遥感动态监测、精确模拟、快速评估与预测预警等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海量灾情遥感数据产品的准实时共享和灾情信息的快速通报,在汶川、玉树、芦山等重大地震灾害中为国家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主要技术指标: 1.研发集成了33个异构数据库、371个处理模型,支持7*24小时的100TB空间数据 服务和万人在线,可检索数据500余万条,数据量大于1PB。 2.具备30颗以上卫星成像组网规划、100种以上遥感载荷数据处理能力;复杂地 学场景(1000万以上不规则三角面)的三维渲染速度快于60帧/秒,模拟量测精度达 96%。 3.遥感反演全球变化敏感因子多于29类,15种专题产品实现全球覆盖。实现光学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第35卷第2期 2010年2月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Geo matics and Informat ion Science of W uhan U niver sity V ol.35N o.2Feb.2010收稿日期:2010 01 11。项目来源: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1800);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2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010978003)。 文章编号:1671 8860(2010)02 0127 06文献标志码:A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李德仁1 龚健雅1 邵振峰1 (1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市珞喻路129号,430079) 摘 要: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 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 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关键词:数字地球;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智慧地球;数据服务;功能服务 中图法分类号:P208 1 数字地球及其取得的成就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 戈尔在1998年提出数 字地球时,就勾勒出一个诱人的虚拟地球景象,使 真实地球作为一个虚拟地球进入了互联网,使普 通老百姓甚至小孩子都能方便地运用一定的科学 手段了解自己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现状和历 史,既能获得自然方面的信息,如地形、地貌、地质 构造、山脉河流、矿藏分布、气候气象等,又能获得 人文方面的信息,如经济、文化、金融、人口、交通、 风土人情等[1]。这个虚拟的数字地球以空间位置 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以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 现实技术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了 秀才不出 门,能知天下事!(see every thing on Web),见彩 色插页?图1。 数字地球是一个无缝的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 模型,它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 取到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既能体 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 的内在有机联系,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 利用。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 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 程。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 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 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 虚拟现实,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是一个全 球综合信息的数据系统工程。数字地球的特点是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工程体系,在这样的数字地球上,世界各国共同建立了GEOSS (g lobe earth observatio n system of systems)系统,提出了十年行动计划,旨在从9个方面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自然或人为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改善对能源资源的管理;&了解、评价、预测以及适应气候变异与变化;?了解水循环,改善水资源的管理;(改善气象信息、天气预报与预警;)提高对陆地、海岸、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支持可持续农业,减少全球荒漠化;+了解、监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下面从十多年的发展来总结一下数字地球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1 数字地球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地图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表达、传输和研究地理信息的最佳方式或载体,然而近年来这一观念已被打破了。数字地球作为一个三维的地球信息模型,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类掌握地球表面信息最好的方式。它的出现使人类在描述和分析地表空间事物的信息上获得了一次飞跃,,,从二维到三维的突破。彩色插页?图2为泰州市人民公园精细真三维模型。

数字地球是什么

数字地球是什么? 杨崇俊 在万物簌静、星光灿烂的夏夜,当您遥望浩瀚无际的太空为满天星斗而遐想时,也许您会自言自语地感慨到: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的,幽幽闪闪于茫茫宇宙之间的星球真是数不胜数!然而,到目前为止,地球却是我们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星球!古往今来,几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之上,您仅需看看地球上此起彼伏的战火、快速增长的人口、与日俱增的环境污染、与日俱减的自然资源…或许您又会感慨到:多灾多难的地球多么需要好好照理呀!当人们通过卫星、飞机、气球、地面测绘、地球化学或地球物理等观测手段获取到地球的大量数据,利用计算机把它们和与此相关的所有其它数据及其实用模型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里把真实的地球重现出来,形成一个巨系统时,您一定会为这样的巨系统所带来的巨大作用所鼓舞,因为它提供的数据和信息让人类终于能够更好更有效地管理地球甚至人类本身!这样一个数字形式的关于地球的巨系统,不妨称为“数字地球”。如果对它稍微严格定义一下,数字地球就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地球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性地处理地球问题,另一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当人类逐渐步入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中获取各自需要的东西?这无疑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时刻面临的难题。对那些以社会需求和发展为永恒使命的科学家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采取什么方法把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搜集起来。既然人类活动几乎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地球的每一个确定点(这样的点的范围因需要可大可小)把所有与此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组织起来呢?如此一来,进一步组合所有地球上这样的点,不就造成一个能包容关于自然和人类的大多数数据和信息的数字地球?这样的数字地球无疑是人类把浩如烟海的数据、信息组织起来的最佳方式。 数字地球对人类的积极作用,您无论如何想象恐怕都不会过分。最直接的是,它在当前以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中具有的重大作用已初见端倪。我们逐渐可以看到,数字地球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在农业、林业、水利、地矿、交通、通讯、新闻媒体、城市建设,教育、资源、环境、人口、海洋以及军事等几十个领域都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妨信手拾来一些例子,如象农作物监测、农作物估产、土地覆盖物的识别和评价、土地和地籍管理、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资源合理利用、数字天气预报、灾害监测与评估、灾害模拟和预报、渔场预报、智能交通管理、商业选址、市场调查、移动通讯、民用工程、城市管道管理、在线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等等。更进一步看,数字地球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建 设中具有更大更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恰恰因为自然资源的有限以及

《地球信息科学》作业3 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2014年秋季离线作业 《地球信息科学》试卷3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C A. 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A 2.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A.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B.空间特征、地理特征和时间特征 B. 地理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D.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拓扑特征3.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面地理实体的数据结构是: A A. 矢量结构 B.栅格结构 C.拓扑结构 D. 多边形结构 4.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5.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A A.图形精度高 B.图形精度低 C.图形精度相当 D.无法比较 6.在GIS中组织属性数据,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模型是: A A.关系模型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D.混合模型 7.在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之间存在的一个中间环节是:D A.数据编辑B.数据压缩C.数据变换D.数据处理 8.GIS设计中系统分析的核心是: B A.需求分析B.可行性分析C.业务调查D.逻辑分析 9.GIS的系统设计,一般根据设计原理采用的设计方法是:A A.结构化方法B.概念化方法C.物理化方法D.数据流程设计10.在GIS数据中,把非空间数据称为: C A. 几何数据 B.关系数据 C.属性数据 D.统计数据 11.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 A.缓冲区分析 B.包含分析 C.网络分析 D.最短路径分析12.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B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李德仁龚健雅邵振峰*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关键词:数字地球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智慧地球数据服务功能服务 一数字地球及其取得的成就 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在1998年提出数字地球时,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诱人的虚拟地球景象,使真实地球作为一个虚拟地球进入了互联网,使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个小孩子都能方便地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了解自己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现状和历史,既能获得自然方面的信息,如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山脉河流、矿藏分布、气候气象等,也能获得人文方面的信息,如经济、文化、金融、人口、交通、风土人情等,真可谓“全部地球尽收眼底”。这个虚拟的数字地球以空间位置为关联点整合相关资源(以地理信息系统和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See everything on Web)。 *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集成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龚健雅,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邵振峰,博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S集成研究室。

图1真实地球和数字地球的关系 数字地球是一个无缝的覆盖全球的地球信息模型,把分散在地球各地的从各种不同渠道获取到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组织起来,既能体现出地球上各种信息(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的内在有机联系,又便于按地理坐标进行检索和利用。数字地球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8[。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9[。数字地球从数字化、数据构模、系统仿真、决策支持一直到虚拟现实,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一个全球综合信息的数据系统工程。数字地球的特点是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工程体系]9[,在这样的数字地球上,世界各国共同建立了GEOSS(Globe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of Systems)系统,提出了十年行动计划,旨在从九个方面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 (1)减少自然或人为灾害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2)了解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影响; (3)改善对能源资源的管理; (4)了解、评价、预测以及适应气候变异与变化; (5)了解水循环、改善水资源的管理; (6)改善气象信息,天气预报与预警; (7)提高对陆地、海岸、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 (8)支持可持续农业,减少全球荒漠化;

数字地球导论

数字地球导论论文 ——浅谈数字地球、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关系 教师:苗放 学号:201005090227 姓名:徐云凤 班级:10级空间二班

既然要浅谈数字地球、智慧城市与大数据的关系以及对数据科学、数据产业的认识,那么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数字地球,什么是智慧城市,什么是大数据,什么是数据科学以及什么是数据产业。 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在接下来对数字地球的只管实例解释中可以发现,戈尔德数字地球学是关于地球、全方位的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需要诸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撑。期中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宽带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科学计算以及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 智慧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导致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升。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Cyber-City、Digital-City、U-City的延续,是创新2.0时代的城市形态,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但就更深层次而言,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理念反应了当代世界体系的一个根本矛盾,就是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落后管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有待于用新的科学理念和高新技术去解决。此外,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改变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必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等一切行为方式和运行模式。因此,本质上,智慧城市是一种发展城市的新思维,也是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智慧化技术的应用必须与人的行为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乃至制度法律的变革和创新相结合。 大数据:或者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大的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的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贵弄的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存储系统。 介绍完数字地球,什么是智慧城市,什么是大数据,,接下来就来浅谈一下数字地球、智慧地球认识。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之间的关系分析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3.0(信息港是1.0,数字城市是2.0),是基于数字城市(网络城市)之上,把物联网作为第五基础设施,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促进物人之间的互动能力,提高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是一种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智慧友好、未来特质明显的新型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是一脉相承的,是从数字城市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所以智慧城市建设一定充分利用数字城市的已有基础和资源,实现优化升级、节省资源,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思路和理念的智慧。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联系 1、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都是美国的舶来品

3-4 数字地球

第四节数字地球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结合教材及相关资料,理解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与关键技术。(重点+难点) 3.联系生活实例,理解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重点) 4.能够利用网络相关平台,体验数字地球和地理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例如利用网络虚拟技术,游览数字地形、立体建筑等。 自主研习 一、数字地球 1.概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重视与再认识。 2.应用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等。 3.核心思想统一处理地球问题 最大限度地利用 4.基础——全球网络与分布式存储 (1)原因只有通过才能实现全球信息共享 数字地球的实现需要大规模的 (2)结果数字地球要求信息网络嵌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的建设及其传输速度,是数字地球建立的重要基础 5.最大特征与依据——虚拟现实技术 (1)虚拟现实的概念:计算机模拟的,一种可以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 (2)本质:可对视觉、听觉、触觉产生作用的。 6.重要信息源——卫星影像 问题磁场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这是某公司的一项信息化服务演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独居的老太太突发心脏病,在倒地的一刹那,她手臂上的手表式GPS发出红色急救信号。医护人员从“医疗急救GIS”中的地图上迅速找到了她的住址,立即调度装有车载定位系统的救护车按照电子地图上的路径提示,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老人的房间,为她量血压、测心跳、输氧气…… 也许你会觉得这种情景只是一个演示,但实际上,这种看上去有些前卫的“服务”,正是“数字地球”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一个缩影,而且在发达国家已开始进入大众生活领域,离我们的距离也并非遥不可及。 材料中的案例应用了哪些“数字地球”技术? 二、数字地球的应用前景 7.可帮助制定的对策。 8.为国家大型工程决策提供,为城市的管理提供。 9.为百姓生活提供方便。 问题磁场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

第17卷 第1期 2001年3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 nal of F ujia n T eacher s U niv er sity (N atural Science )V ol.17 N o.1M ar.2001文章编号:1000-5277(2001)01-0099-04 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球 陈逢珍,林志垒,林文鹏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论述了传统模拟地图的特点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对地图学的挑战以及数 字地球的到来对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的挑战. 关键词:传统模拟地图;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中图分类号:P 2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造卫星的出现及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革命的浪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着整个人类社会,也冲击着历史悠久的地图学.空间信息的表达和传输由地图—GIS —数字地球,经历了五千多年,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本文从三个层次剖析数字地球的到来对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传统模拟地图 传统模拟地图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化,其功能逐渐完善.传统模拟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信息传输的工具,是地理环境的形象符号模型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长期以来,它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广泛应用在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人们不仅将采集的地理信息用图型符号存储在地图中,而且将地图作为信息源,从中提取大量地理信息,借助地图分析解决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以及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地图已经成为国家基本建设、国防建设、军事指挥、国土规划、资源管理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1.1 传统模拟地图的特性 传统模拟地图的三大基本特性是:严密的数学法则、科学的地图概括、形象的图型符号语言[1].数学法则解决了地球体(或地球体的一部分)在有限地图平面上的显示,形成了地球面上的点与地图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学关系,为地理信息的平面显示奠定了基础.地图概括科学地压缩了制图区的地理信息,实现了地理信息有选择、有简化的分类和分级显示,保证了地图的清晰性.图型符号语言将经过概括处理的地理信息符号化,并应用地图符号形状、尺寸、结构、色彩的变化,建立地理信息与图型符号语言之间的约定与联想,增强地图的直观性.这些基本特性揭示了传统模拟地图的内涵和本质. 1.2 传统模拟地图的局限性 传统模拟地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滞后、存储受限、传输方式单一、模拟能力有限、信息提取分析速度慢. 传统模拟地图的制作严格遵循手工制图工艺,其生产过程复杂,成图速度慢、周期长、信息更新 作者简介:陈逢珍,(1942— ),女,湖南郴州人,教授.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M B2084)收稿日期:2000-08-16

科学大数据与数字地球

2014年 第59卷 第12期:1047 ~ 1054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科学大数据与数字地球 郭华东*, 王力哲, 陈方, 梁栋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北京 100094 * 联系人, E-mail: hdguo@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891252.html, 2013-09-17收稿, 2014-01-16接受, 2014-04-09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1120114001)资助 摘要 大数据研究正发展为科技、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关注焦点, 诸多国家已将大数据研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本文从时空角度论述了大数据的缘起、内涵与发展势态, 分析了科学大数据成为科学研究新途径的历程——科学范式开始从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发生转变. 给出了科学大数据的定义及科学大数据计算的应对策略. 进一步地论述了数字地球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数字地球中的数据系统, 指出了数字地球学科具有大数据的鲜明特点. 最后以―胡焕庸线‖形成机理的空间认知研究为例, 具体阐述了数字地球学科中的大数据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 大数据 科学大数据 地球科学 数字地球 19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 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以文字为载体的数据量大约每10年翻一番; 从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 信息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社会、科技、经济变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数据量以每 3年翻一番的速度持续增长; 近10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大量涌现, 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被广泛应用, 使得数据存储量、规模、种类飞速增长, 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1~4]. 2012年12月, 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IDC)发布的―2020年的数字宇宙‖报告中指出(图1), 数据量将以每2年翻一番的速度骤增. 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约为1.8 ZB; 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0 ZB, 我国拥有的全球数据量比例由2012年的13%将提升到21%[5]. 纵观数据的生产方式, 其在经历了以被动式为主的运营式系统阶段和以主动式为主的用户原创内容阶段后, 现已步入了以自动式为主的感知式系统阶段[6]. 数据生产方式的飞跃是大数据产生的主要因素. 与其他研究方向一样, 大数据也经历着从概念到 图1 2006~2020年全球数据量增长趋势 据IDC―2020年的数字宇宙‖数据制作 小范围技术实践, 最终到广泛接受并成为一个新兴研究方向的历程. 由图2所示, 2008年9月, Nature 杂志率先出版了―大数据‖专刊[7], 表明大数据的影响已触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学的各个领域. 2009年10月, The Fourth Paradigm : Data- 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 [8]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