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总复习四(八年级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生字词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字词合集: 1.社戏 撺掇cuān duo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 màn家眷jiā juàn蕴藻yùn zǎo 纠葛jiū gé 潺潺chán chán漂渺piāo miǎo凫水fú shuǐ皎洁jiǎo jié舒展shū zhǎn 朦胧méng lóng归省guī xǐng 行辈háng bèi偏僻piān pì照例zhào lì 欺侮qī wǔ宽慰kuān wèi踊跃yǒng yuè屹立yì lì撮cuō好歹hǎo d ǎi 嘱咐zhǔ fù礼数lǐ shù惮dàn钳qián 2.回延安 盏zhǎn 登时dēng shí糜子méi zi油馍yóu mó脑畔nǎo pàn 眼眶yǎn ku àng 3.安塞腰鼓 瞳仁tóng rén恬静tián jìng亢奋kàng fèn晦暗huìàn束缚shù fù 羁绊jī bàn闭塞bì sè冗杂rǒng zá严峻yán jùn震撼zhèn hàn 磅礴páng bó辐射fú shè渺远miǎo yuǎn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 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 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 4、灯笼 争讼zhēng sòng领域lǐng yù斡旋wò xuán 静穆jìng mù思慕sī mù 怅惘[chàng wǎng] 锵然qiāng rán褪色tuì sè燎原liáo yuán熙熙然xī xī rán 马前卒mǎ qián zú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  暖融融nuǎn róng róng 5、大自然的语言 萌发méng fā 次第cì dì翩然piān rán孕育yùn yù农谚nóng yàn海棠hǎi táng 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 悬殊xuán shū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 花香鸟语huā xiāng niǎo yǔ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臀tún骨骼gǔ gé漂移piāo yí流逝liú shì褶皱zhě zhòu携带xié dài两栖liǎng qī彗星huì xīng 潮汐cháo xī劫难jié nàn 致密zhì mì 陨石yǔn shí追溯zhuī sù 天衣无缝tiān yī wú fèng 7、大雁归来 雾霭wùǎi 缄默jiān mò迁徙qiān xǐ 赌注dǔ zhù沼泽zhǎo zé瞄准miáo zhǔn 狩猎shòu liè盘旋pán xuán喧嚷xuān rǎng邀请yāo qǐng凋零diāo líng 偷偷摸摸tōu tōu mō m 枯燥kū zào稀疏xī shū弥漫mí màn目空一切mù kōng yī qiè ō 8、时间的脚印 掸dǎn踪迹zōng jì装置zhuāng zhì烘烤hōng kǎo腐蚀fǔ shí沙砾shā lì 山麓shān lù沟壑gōu hè龟裂jūn liè帷幕wéi mù海枯石烂hǎi kū shí làn

1.8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单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 教案商务星球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 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整理

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整理 1《社戏》 钳(qián )撮(cuō)偏僻(piān pì)行辈(háng bèi)照例(zhào l ì)欺侮(qī wǔ)宽慰(kuān wèi)嘱咐(zhǔ fù)怠慢(dài màn) 礼教(lǐ jiào)撺掇(cuān duo)凫水(fú shuǐ)潺潺(chán chán) 踊跃(yǒng yuè)屹立(yì lì)家眷(jiā juàn)皎洁(jiǎo jié) 好歹(hǎo dǎi) 2《回延安》 盏(zhǎn )登时(dēng shí)糜子(méi zi)油馍(yóu mó) 脑畔(nǎo pàn)眼眶(yǎn kuàng) 3《安塞腰鼓》 瞳仁(tóng rén)恬静(tián jìng)亢奋(kàng fèn)晦暗(huìàn) 束缚(shù fù)羁绊(jī bàn)闭塞(bì sè)冗杂(rǒng zá) 严峻(yán jùn)震撼(zhèn hàn)磅礴(páng bó)辐射(fú shè) 渺远(miǎo yuǎn)大彻大悟(dà chè dà wù)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 4《灯笼》 争讼(zhēng sòng)领域(lǐng yù)斡旋(wò xuán )静穆(jìng mù)思慕(sī 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 rán)褪色(tuì sè) 燎原(liáo yuán)熙熙然(xī xī rán rán)暖融融(nuǎn róng róng) 马前卒(mǎ qián zǔ)人情世故(rén qíng shì gù) 5《大自然的语言》 萌发(méng fā)次第(cì dì)翩然(piān rán)孕育(yùn yù) 农谚(nóng yàn)海棠(hǎi táng)悬殊(xuán shū)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 ì)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花香鸟语(huā xiāng niǎo yǔ)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

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本班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略高于整个初二年级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七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

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雪景搭配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图表选择上主要是景观图,比较典型的北方雪景的图片)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 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 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二、自主研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0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并在课本上 勾画: 1、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沿着地理分区界,描出北方地区 的范围,画出大兴安岭、乌鞘岭、秦岭、淮河等地理事物。 2、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行政区及行政中心, 写在旁边。 3、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主要的地形类型,画 在课本上。 4、结合地理图册15页中国温度带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主要的气候,画在课本上。

5、结合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找出 北方的土壤,画在课本上。 同学们找出来以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老师 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画重点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评价同 学们的讲解。 讲解气候的时候加入课本10页的活动,读图6.5小组完成以下内容: 1、观察气温曲线,找出三个城市气温高的月份和气温低的月份; 观察降水量柱状图,找出三个城市降水量多的月份和降水量少的月份,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 量最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 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组完成后,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 记录重点内容。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 板书:一、北方的概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1、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 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A .国家的名称变了 B .国家独立富强了 C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 .人民的生活改善 了 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不应 包括() A .彭德怀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邓稼先 3、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大跃进”运动 4、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下列举措中,推动了西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措施 是()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修建了青藏铁路 ③建立了经济特区 ④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里,我国没有完成的任务是 A .实现工业化,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A .抗美援朝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 时期 D .“文革”时期 7、如图是1949~1989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折线图。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引起A 点到B 点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文革”的破坏 C .生产力水平低下 D .急于求成,缺乏经验 8、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民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下的农民在下面哪一方面是相同 的?() A.生产的积极性方面 B.土地的所有制方面 C.家庭的收入方面 D.生产的自主性方面 9、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 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 A .黄浦江上建新桥 B .粉碎“四人帮” C .粉碎林彪集团 D .炮打资产阶级司令 部 10、历史老师布置一道作文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同学们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实行改革开放 D .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11、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这三次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工作重点都主张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③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④主要方针、路线在实践中得到贯彻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2、当前,我国经济特区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港澳特别行政区也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下列关于两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 .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管辖下 C .经济特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 .都是为加快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设立 13、邓小平是如何解除我们在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惑的?()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三个是否有利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 .朋友遍天下 B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 .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5、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 .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16、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A .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彻底实现祖国统一 D .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17、近年来,南海、东海冲突时有发生,面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应:() ①坚决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 ②提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③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 ④通过国际仲裁决定钓鱼岛、黄岩岛等地领土归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班级: 学校 考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测试卷

第六章《北方地区》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关于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地形平坦 B.水热条件优越,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C.黑土地、黄土地,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D.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3.关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土壤都为黑土 B.水资源都较缺乏 C.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和花生的主要产区 D.黄土高原的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 4.属于北方地区农产品的一组是() A.苹果、花生油、面粉 B.香蕉、菜油、稻米 C.玉米、高粱、青稞 D.蔗糖、蚕丝、葡萄干 5.北方著名的温带水果是() A.苹果 B.香蕉 C.椰子 D.柑橘 6.解决华北平原春早期间用水紧张的合理措施是()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减少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7.下列关于北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多在800mm左右 B.为半干旱、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C.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D.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8.人们根据土壤颜色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A.紫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红土地 9.关于北方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沃野千里的平原 B.多高山、丘陵 C.平原面积狭小 D.全部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10.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全年高温多雨 C.河流径流量较少 D.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 11.下列不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12.有关我国北方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 第一单元: 第一课:绯红(fēi hó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标致(biāo zhi):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标致的面孔。 落第(luò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又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bú xùn):没有礼貌;骄傲;蛮横:出言~。 诘责(jiézé):诘问谴责。托辞(tuō cí):找借口;推辞的话。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原指镜子,这里作动词,照镜子。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节奏分明,和谐悦耳。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第二课:幽默(yōu mò):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qīcǎn):凄凉悲惨凄惨的情景。 奥秘(ào mì):深奥而神秘:大自然奥秘无穷。 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第四课:黝黑(yǒu hēi):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滞留(zhì liú):停滞;停留。 愚钝(yú dùn):愚笨迟钝,反应迟慢。 器宇(qì yǔ):人的外表;风度。禁锢(jìn gù):关押,监禁。 轩昂(xuān áng):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xī lì):锋刃坚固锐利,也形容言辞、目光等尖锐明快。 侏儒(zhū rú):身材异常短小者;矮子。酒肆(jiǔsì):就是酒馆的意思。 尴尬(gān gà):神色、态度不自然。 粗制滥造(cū zhì làn zào):泛指工作草率马虎、不负责任。 藏污纳垢(cáng wū nà gòu):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yù yù guǎ huān):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颔首低眉(hàn shǒu dī méi):形容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无可置疑(wú kě zhì yí):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 sè):后多比喻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远远不如从前。 广袤无垠(guǎng mào wú yín):形容极其宽广,好像无边无际。 第五课:搓捻(cuōniǎn):将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繁衍(fán yǎn):繁殖衍生;逐渐增多或增广。 迁徙(qiān xǐ):迁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觅食(mìshí):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来不及欣赏。 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形容美好的景色和事物。 不可名状(bù kě míng zhuàng):不能用言语说出或叫出,比喻不能够用言语来形容。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冥思遐想(míng sī xiá xiǎng):深沉、悠远地思索或想像。 第二单元: 第七课: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有厌恶、傲慢等意。

最新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这本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打破了历史发展时序性的格局。旧教材对共和国史的编写分成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四个阶段的划分是按时间发展顺序编写的。而新教材打破了这种编写格局。前三个单元基本上还是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编写,接下来的四个单元则完全不是这样。 这本教材高度浓缩,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带来自由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巨大空间。正文内容极少,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大量的不知做什么的剩余时间。这是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最伤神的事情。如果换一种角度思考和处理的话,又会给教师和学生一个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这本还有一处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自由阅读卡。每一课的自由阅读卡都是与那一课有一定联系、或富有知识性、或富有趣味性、或极富时代气息极令时人关注的点点滴滴。如国旗的诞生趣味性知识性很强;“三八线”、香港和澳门区微极具知识性,是文革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再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成功、希望工程等,这些刚刚发生的事情,十分富有时代气息。 在处理教材上,由于没有教过,这里只能是纸上谈兵,做一点大

胆的设想而已,望教过这本教材的教师能诚挚地提出严厉的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如能受到点滴启迪,我会永远感激。 一、利用教学时间较充裕的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我在教学中观察到,学生学习七年级上、下册时发言踊跃,互不相让,而从学习八年级上册开始,学生变了,变得安静多了。经调查分析,排除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变化的因素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学生对近代史及现代史知之甚少,有的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究其原因是缺乏课外阅读。由于学生对近代史、现代史缺乏了解,当然很多问题就无法谈论,更不用说陈述自己的观点了。 二、利用教材给出的弹性空间,让学生“动”起来 所谓“说教”其实就是缺乏生动具体的事例,生硬地让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一般都比较简单扼要。其实,这种简要反而给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和知识素养的教学弹性空间,为教师的不断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如: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关于“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一目,教材总体上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了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的重大成就,介绍了周总理在大会上即兴发言的经典故事。现代史中之所以选用万隆会议,是因为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这项重大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周总理灵活、机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 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 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一)自然条件 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 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 1、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位置、气候、地形 1.称谓: 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 的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 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 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①地势平坦,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③气候雨热同期④地广人稀⑤农科技术高⑥交通便利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2)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问题 (1)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字词整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字词整理 第一单元 第一课《藤野先生》 【读一读,写一写】 绯(fēi)红不逊(xùn):没有礼貌;骄傲蛮横落第——弟诘(jié)责:责问质问并责备。 托辞——词油光可鉴(jiàn)?——见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范围) 深恶痛疾——及:厌恶、痛恨到极点﹤程度﹥ 【阅读提示词语】 感人至深:至,极。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醒悟。“省”也作“醒”。【课文词语】 1、烂熳(màn):也作烂漫、烂熳。①颜色鲜明而美丽。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2、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标致:漂亮。本文是反语,用来讽刺。 3、物以希(稀)为贵:事物因为稀少而被人看得很珍贵。 4、芦荟(huì)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5、好意难却:却,推辞、拒绝。 6、匿(nì)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7、毫不介意: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词后﹥

第二课《我的母亲》 【读一读,写一写】 翳(yì) 责罚气量质问管束宽恕(shù):宽容饶恕。 广漠:广大空旷文绉(zhōu)绉——z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范围﹥ 【阅读提示词语】启迪:开导;启发。 【课文词语】 1、面红耳热: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2、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轻佻(tiāo):言语举动不庄重不严肃。〗 3、调度:①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②指做调度工作的人。 4、下流:①下流。②旧时比喻卑下的地位。③卑鄙龌龊。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5、待人接物:跟人相处。 第三课《我的第一本书》 【读一读,写一写】 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阅读提示词语】 1、永志不忘:永远记着,不会记忆。 2、迢迢(tiáo):形容路途遥远。 【课文词语】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八年级历史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中牟县黄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科目: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教师: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教材:人教版教材 授课课时:32课时 (正课课时20、复习课时6、测试5课时、课程纲要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现代史教材能够熟练的说出重要历史人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事迹,全面的列举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 2、能够准确的背诵单元标题、每一课课题和课后大事年表,在理解的归纳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并会复述从而整体把握和建构中国现代史的知识框架。 3、准确说出建国以来中共召开的历次会议及其重要决策,归纳其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概述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轨迹。 4、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当中掌握阅读历史材料的技巧并能够学会有效的提取历史信息,体会“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观,学会运用已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解决现实问题,通过活动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现代史的兴趣,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从而启发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渠道认知历史。 5、在学完本册书时是学生能够认知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充满曲折与艰辛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党能够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在曲折中探索前进,最终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6、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中的优良品质和闪光点延伸至现实生活中

的个人成才历程,感染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追求和取向,并培养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坚持到底的的良好品格。 7、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学思路,继续升华坚持课堂改革,探所有效使用导学案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段是两级分化期、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过渡期;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优点是有活力、有创新意识、有一年半的历史学习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对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阶段性认知。 不足是容易分心,升学目标模糊,躁不能全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有些后进生甚至放弃的自己的学业。 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整个八年级下册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有21课,还有4课活动课,共25课。 它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一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史,在史学界又称为中国现代史。在这6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建设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就成为了本册书的灵魂和编写的主线。 七个单元的章节设置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建国—改造—十年探索—文革(遇挫折)—纠错提出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一主线下又穿插入了五个小专题: 民族专题 国家统一专题 外交事业发展专题 科技文化成就专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 专题复习 归纳列举

专题复习(二)归纳列举题 1、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人物。 ⑴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 被誉为“两弹元勋”———— 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3年时的海协会会长———— 2、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事件。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使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考验的战争———— 1971年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3、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4、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请根据下列提示列举。在外交方面确立的外交原则———— 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的政治制度———— 在统一大业上提出的构想———— 5、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 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的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6、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971年7月秘密访华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2年访华的日本首相———— 2001年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美国领导人———— 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出贡献的缅甸总理———— 7、请列举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 1997年以前侵占香港的国家———— 担任核反击任务的部队—————— 8、列举出江青反革命集团中的三位主要成员。(江青除外) 9、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 制定了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明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重点字词整理(全册)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重点字词整理(全册) 1《社戏》 钳(qián)撮(cuō)惮(dàn)踱(duó)蹿(cuān)橹(lǔ) 棹(zhào)偏僻.(p ì)行.辈(hán g)欺侮.(wǔ)宽慰.(wèi)怠.慢(dài)礼教.( jiào)凫.水(f ú)潺.潺(chán)屹.立(yì)家眷.(juàn)皎.洁(jiǎo)好歹.(dǎi)归省.(xǐn g) 叉.港(chà) 桕.树(jiù) 舟楫.(jí) 旺相.(xiàn g)船篷.(pén g)竹篙.(gāo) 起哄.(hòng)絮叨 ..(mí sàn)纠葛 ..(jiūgé) ..(xù dao)弥散 撺掇 ..(zhào lì) ..(zhǔ fù)照例 ..(cuān duo)踊跃 ..(yǒn g yuè)嘱咐 2《回延安》 盏(zhǎn)羊羔.(gāo)登.时(dēn g)油馍.(mó)窑.洞(yáo) 眼眶.(kuàn g)羊肚.(dǔ)糜子 ..(méi zi)脑畔.(nǎo pàn) 3《安塞腰鼓》 恬.静(tián)亢.奋(kàng)晦.暗(huì)蓦.然(mò)束缚.(fù)闭塞.( sè)冗.杂(rǒn g)严峻.(jùn)震撼.(hàn)辐.射(fú)燥.热(zào)淋漓.(lí)烧 灼.(zhuó)渺.远(miǎo)瞳仁 ..(pán g bó)戛.然 ..(jī bàn)磅礴 ..(tón g rén)羁绊 而止(jiá)大彻.大悟(chè)叹为.观止(wéi)安塞.腰鼓(sài) 4《灯笼》 争讼.(sòn g)领域.(yù)斡.旋(wò)静穆.(mù)焚.身(fén)溺.炕(nì) 神龛.(kān)犬吠.(fèi)磷.火(lín)可悯.(mǐn)思慕.(mù)锵.然(qiān g)褪. 色(tuì)燎.原(liáo)幽悄.(qiǎo)怅惘 ..(chàn g wǎn g)熙.熙然(xī)暖 融.融(rón g)马前卒.(zú)霍骠.姚(piào)人情世故 5《大自然的语言》 萌.发(mén g)翩.然(piān)孕.育(yùn)连翘.(qiáo)簌.簌(sù)农谚.(yàn)海棠.(tán g)悬殊.(shū)槐.树(huái)纬.度(wěi)次第风雪载.途(zài) 衰.草连天(shuāi)销声匿.迹(nì)草长.莺飞(zhǎn g)周而复始花香鸟语 6《阿西莫夫短文二篇》 铱(yī)骨骼.(gé)漂.移(piāo)流逝.(shì)褶.皱(zhě)携.带(xié) 两栖.(qī)彗.星(huì)潮汐.(xī)深渊.(yuān)致.密(zhì)陨.石(yǔn)追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八年级下册大事年表 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前………………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1949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1950年……………………《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年……………………农业、手工业改造开始 1953年7月………………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3年底…………………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开始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尼赫鲁、吴努发表联合声明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6年……………………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复习教案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学校:黄岛区第九中学授课人:田明华时间:2015.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矿产资源 三、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人民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微课《北方地区》引入 一、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显示本区的范围、地形区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学案。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1

(二)、北方地区的气候 媒体显示图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学生完成相应学案练习。 (三)、北方地区的河流 媒体显示图片,教师点拨认识主要河流及其突出的水文特征。 (四)、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 引导学生回顾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及其能源基地。 二、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一)、指导学生读图,课本,小组合作完成对比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差异。 (二、)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三、交通、城市与工业生产 【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 【活动】 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出示图片) 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示图) 中考链接:直击中考,明确思路,进一步加强对北方地区知识的整合,明确答题思路。 【讨论】 阅读课本“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展示黄土高原治理较好的地区的图片资料) 【小结】人地关系 播放微课,了解本区的旅游资源,结束本课。 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对于八年级的孩子们而言,学习中国现代史,主要使他们形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我将从“单元课程结构”、“单元知识梳理”这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大家在实际教学中参考。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八年级下册是学生系统学习中国现代史的阶段。中国现代史的时间跨度,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一直到今天。《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讲述了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到抗美援朝结束的历史,时间从1949年9月到1953年7月。 2.单元主题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而言,这是建立新中国和恢复经济、巩固政权的历史。 在这近70年的历史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

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史发展的主线。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曾有过曲折发展,但最终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的起始部分,也是中国历史发展长河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好第一单元为今后的学习能够起到奠基作用。 3.单元结构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这三课分别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2课《抗美援朝》、第3课《土地改革》。这三课以专题形式呈现,在时间上既有先后又互相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巩固了人民政权。 政治上:x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军事上: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经济上: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