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形声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形声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形声字

湖南省永兴县碧水小学:朱灵芝

教学目标:

1、对形声字有初步的了解,辨别形声字。

2、感受形声字对汉字的帮助,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辨别形声字,感受形声字对学习汉字的帮助。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上课的主题是:学习形声字。形声字是我国汉字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一年级下册有一首儿歌道:形声字,真好记,

音形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读字音,

形旁帮着想字义。

学习形声字,

辨认要仔细。

二、教授新课

1、今天我们就以湘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为例来学习形声字吧。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猜出来就是我们班的智多星。请看屏幕:有水清凌凌,有日天放晴,有目亮晶晶,有言讲文明,有虫能飞行。(谜底:青)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猜出来了,我们班的智多星可真多啊。

2、现在我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小青的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小“青”。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走呀走呀,路上碰到了“氵”,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氵”说:“好呀。”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师板书:清)“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清清的河水,可以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小青是个很会交朋友的字宝宝,它还交了很多好朋友呢!认识这些字宝宝的同学大声读出来吧。每个生字读两遍(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字:清、晴、睛、情、请)。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真动听。

你们发现这些字的拼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它们的韵母都是相同的。除了“睛”之外甚至声母也是相同的。

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字形吧,你们发现什么了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青”字。这个“青”字就叫做“声旁”,那么这几个形旁不同的字,意义有什么变化呢?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根据要求写出两个数量的比,会求比值;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比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比”,但并不了解数学的比和生活中的“比”的内在联系和区别。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学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探究发现,认识比 (一)初步理解“比” 呈现例l主题图。 提问:题中出现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它们都表示饮料的杯数,你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生:…… 生:果汁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

生:2÷3=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牛奶的杯数是果汁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 生:3÷2=2 3(板书列式) 师:我们班的孩子不简单,不仅提了问题,还解决了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2÷3这个算式,它表示的是果汁的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果汁的杯数除以牛奶的杯数。其实,表示两个数相除,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形式比来表示。2÷3我们可以用2:3来表示(板书2:3),同学们注意,中间的这两个小圆点,我们把它称为比号,它写在我们的两个数中间。那牛奶杯数除以果汁杯数3÷2,我们可以用什么比来表示,大家拿出你们的本子写写。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写。 师: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怎么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3页,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那比的各部分名称你们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2 :3中,2是前项,“:”是比号,3是后项。(板书:前项、比号和后项) 师:那3:2中比的前项是?后项是? 师:看来同学们阅读的很仔细,我们一起回顾下这两个比?我们是根据那个算式说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的? 生:2÷3 师:那3÷2又可以说出那个比? 生:3:2 师:谁与谁的比 生: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 师:那老师有一个疑问,都是表示两个数的比,为什么会有2:3、3:2呢?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位置不同 生:意义不同 师:那你能具体说说吗?

《动物儿歌》之形声字教学设计

《动物儿歌》之形声字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形声字的基本构造特点; 2.掌握形声字的基本认读方法,并用所学方法试着认读新的形声 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儿歌,了解形声字的基本构造特点。 难点:掌握形声字的基本认读方法,并用所学方法试着认读新的形声字。 教学准备:微课视频。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温暖的春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就要到了,让我们去看看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 二、读儿歌,识生字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

2.学生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的小伙伴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小伙伴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3.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的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出示“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蚂、蚁、蝌、蚪”。 三、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通过学生发现汉字特点,了解形声字进行认字,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识字知识和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都有虫字旁。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读什么?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子旁也念马。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表示读音。)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跳绳教学内容及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跳绳教学内容及教案 李倩倩

双长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从健身体育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自我锻炼的意识。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自练、互评能力,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选择 双长绳是本单元教材四,跳绳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内容,经常进行跳绳,对于促进运动器官的发育和内脏机能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尤其能够对发展弹跳力和提高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本课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五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将跳绳教材游戏化,培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通过游戏提高团结、协作、竞争以及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过程 1.开始与准备部分:采用英语谈话的方式开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体育课不是单一存在的。利用音乐烘托课堂气氛,改变队列枯燥、单调的练习方式,巧妙地利用队形变化的特

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队列真正成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充分体现学生的动作整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用节奏欢快的乐曲进行韵律操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达到热身的目的。 2.基本部分:主教材是《双长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检查作业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双长绳。教师将主要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模仿──分组练习──巩同提高──自由创编,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创设充分展示的空间,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为了发展个性加强合作与交流,活动形式由个体发展到结伴练习,最后到小群体练习,教师设疑引导,学生们相互交流、合作尝试。在自主创新练习中,让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学会的动作,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帮助发挥各自的才智与创造力,去创造新跳法。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有意识地挖掘和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充分展示自己,培养体育能力,使学生学会做课堂的小主人。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并从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同时在不知不觉中使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3.结束部分:在本课的最后,一首《感恩的心》把学生带入轻松舒缓的氛围之中,逐渐恢复身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形声字大全教案资料

形声字大全

形声字大全表 形声字-声母类推表 zh声母 丈:zhànɡ丈、仗、杖。 专:zhuān专、砖,zhuǎn转(转身、转达),zhuàn转(轮子转动)、传(传记)、啭。(传又念chuán[宣传]) 支:zhī支、枝、肢,chì翅。 止:zhǐ止、芷、址、趾。(耻念chǐ) 中:zhōnɡ中(中央)、忠、钟、盅、衷,zhǒnɡ种(种子)、肿,zhònɡ中(打中、中暑)、种(种植)、仲。(冲念chōnɡ[冲锋],又念chònɡ[冲床、冲劲儿]) 长:zhānɡ张,zhǎnɡ长(生长、班长)、涨(涨潮),zhànɡ胀(头昏脑胀)、帐、涨(豆子泡涨了)。(长又念chánɡ[长短、特长]) 主:zhǔ主、拄,zhù住、注、炷、柱、硅、驻、蛀。 正:zhēnɡ正(正月)、怔、征、症(症结),zhěnɡ整,zhènɡ正、证、政、症。(惩念chénɡ) 占:zhān沾、毡、粘(粘贴标语),zhàn占(占据)、战、站。(砧念zhēn,钻念zu ān[钻研),又念zuàn[钻石]) 只:zhī只(两只手、只身)、织,zhí职,zhǐ只(只有),zhì帜。(识念shí[识别],炽念chì) 召:zhāo招、昭,zhǎo沼,zhào召(号召)、诏、照。(召又念shào[姓]) 执:zhí执,zhì贽、挚、鸷;zhé蛰。 至:zhí侄,zhì至、郅、致、窒、蛭。(室念shì)

贞:zhēn贞、侦、祯、桢。(帧念zhènɡ) 朱:zhū朱、诛、侏、洙、茱、珠、株、铢、蛛。(姝、殊念shū) 争:zhēnɡ争、挣(挣扎)、峥、狰、铮、睁、筝,zhènɡ诤、挣(挣脱)。 志:zhì志、痣。 折:zhē折(折跟头),蜇(被蝎子蜇了),zhé折(折磨)、哲、蜇(海蜇),赫浙。(折又念shé[折了],誓念shì) 者:zhě者、赭、锗;zhū诸、渚、潴,zhǔ渚、煮,zhù著、箸。(楮、储、褚念chǔ) 直:zhí直、值、植、殖(繁殖),zhì置。 知:zhī知、蜘,zhì智。(痴念chī) 珍:zhēn珍,zhěn诊、疹。(趁念chèn) 真:zhēn真,zhěn缜,zhèn镇。(慎念shèn) 振:zhèn振、赈、震。(辰、宸、晨念chén) 章:zhānɡ章、漳、彰、獐、嫜、璋、樟、蟑(蟑螂),zhànɡ障、嶂、幛、瘴啄:zhuō涿,zhuó诼、啄、琢、椽 z声母 子:zī孜,zǐ子、仔(仔细)、籽。 匝:zā匝,zá砸。 宗:zōnɡ宗、综(综合)、棕、踪、鬃,zònɡ粽。(淙、琮念cónɡ,崇念chónɡ)卒:zú卒(小卒);zuì醉。 责:zé责、啧、帻、箦。(债念zhài) 则:zé则;cè侧、厕、测、恻。(铡念zhá)

生活中的比公开课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比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 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 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 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 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本课的教学设计 是“相片的长于宽的比例”“速度与水果价格”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体 验生活中的比,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 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 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 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 特点和需要,借助多个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正确读写比,求比值,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体 会比与除法的密切联系和在生活中广泛地应用 (2)能力目标: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3)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 与乐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区分形声字微课课程教案

形声字区分 ------《识字3清请晴情睛蜻》微课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转盘上的7 个生字。2 个二类字,认识两个新偏旁忄、目。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真书写与青有关的三个生字:情、晴、睛。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多媒体,创设故事情境,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形声字, 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述:小朋友们今天一上课就坐得这么端正,老师要奖励你们, 和大家做个猜谜的游 1、出示谜语。 2、揭示谜底:青蛙青 3、揭示课题:今天小青就要带着小朋友们走进识字8,学习与青相关的字词。 板书:识字7 学生猜谜说谜底读青字 媒体出示谜语: (宽嘴巴,白肚皮,头顶两只鼓眼睛,身披一件绿外衣。)出示谜底(青蛙图) 出示:青作为奖励导入新 课,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进来。 揭示谜底用 图片更加生动形 象,由此为切入口,引出主人翁- -小青,可谓水到渠成。把学生带入了有色、有形的世界,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兴趣,他们

一下子愉快地进入了学习。 二、 创设情境走进童话 扶放结合找朋友创设情境 师述:小“青”听说“也”家了来了几个亲戚,出示: (他驰地池) 1、读这些字 2、说说他们的共同点小青心里可羡慕了,他也向他的亲戚们发出了邀请。瞧他们来了: 1、认识偏旁: 出示 6 个偏旁: 氵讠虫日忄目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①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谁来说说这些偏旁名称并说说他们与什么有关) ②学习新偏旁 (忄目)忄:由心变形而来,笔 1、学生读四个字 2、说出他们共有一个“也” 指名说出这些偏旁名称并说说他们与什么有关。如:虫--虫字旁,与昆虫有关。 1、课件出示: 他驰地池 2、相机四个字里的“也”变成红色,强调共同点。 3、课件随机出示 5 个偏旁:讠忄虫日目 “忄目”显示为红色。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将原 本枯燥的内容进行重组,由小“青” 引出一个美妙的童话故事。 通过拟人化的手段,画面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 从认识偏旁到认 识小青的亲戚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理解求“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量关系,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计算方法,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学校开展了绿色回收活动,看(课件出示回收车、老师和同学),一年级的同学捡了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他们数了数,老师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课件触发老师图片出示统计表),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课件触发表中数据在信息图右侧出示信息)。 提问:看到这些数学信息,这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件闪烁图中小朋友图片后出示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谈话:谁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1)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2)一班比二班多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二班比一班少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4)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绿色回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以情境窗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直接提出比多少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产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 二、你说我讲 (一)操作,建立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问题的直观模型。 (1)独立尝试,探索问题。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想一想,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是谁和谁比呀?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课件触发表中数据再次闪烁信息,再触发第二条信息出示问题) 学生依次回答。 提问: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学生独立解决可能拿不准。 谈话:如果有困难,咱们可以请小方块和小棒来帮着我们比一比好吗?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 谈话: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结果,把研究的结果和过程与同位交流一下,好吗?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交流情况。 (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 谈话: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和过程? 学生借助小方块展示研究过程: 学生可能不是一一对应着摆. 教师引导:你认为这种摆法怎么样?怎样摆能让人一眼看出多出的是5个?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摆: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方法(课件显示)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摆?(课件随机在对应的绿色小方块和红色小方块之间画虚线)

《认识比》教学设计

《认识比》教学设计 《认识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 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 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 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P70认识比例1、例2及相应内容。在用比表示两个具体数量的关系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表示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表示两个不同类的数 量间的关系。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然后概括 出比的意义。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学过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分数的意义及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习 本课内容的直接基础。但是学生对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还未完全上 升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个层次,认知结构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 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完善,容易混淆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本作品由Authorwear软件制作,通过视频、文字、表格、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知识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1、电脑出示:老师带来3幅中国最美丽的桥扬州五亭桥的风景图片,想看吗? 提问:哪幅图的形状看起来最舒服、最美观? 讨论:3幅图是同处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第二幅最美观呢?(太长或太窄,长和宽的比例不合适) 小结:这3幅图长和宽的长度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看来长和宽长度之间还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以欣赏感受3幅图片的舒适、美观度切入,引发学生思考,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制造一种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惊奇之中有一种期待,这些图片与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 2、电脑呈现例l主题图。 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小结:两个数量相比较,既可以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多少,也可以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比(板书)。 二、探究发现,认识比

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 5.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都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册共有课十篇,该教材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难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助,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快乐的小天使。 六、实施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课堂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活动,及时鼓励学生,帮助树立信心。 4.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为此,我将奋斗! : 五、教学进度安排: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完整版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置信小学杨华王晓艳李良俊赵孝全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题。 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塑料瓶,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上面标注的1:1 1:2 1:3 1:4等等这些数据都是比(课件呈现)。 关于比你想知道些什么? 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教学比的意义

1、课件呈现:2003年10月15日18:40分50秒,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两面国旗的长都是15CM,宽都10CM . 师:要想对国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大家说可以怎样比较?? 师:可以比倍数关系吗?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 板书:长是宽的几倍?怎么解答?(抽人口答) 还可以怎么比较?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抽人口答) 小结:刚才我们用除法对长和宽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长是宽的倍,宽是长的2/3。老师告诉你们,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我们还可以换一种说法: (看:求长是宽的几倍,是谁和谁进行比较?即:长和宽、具体说是15和10,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板书: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求长是宽的几倍换比的说法怎么说:(齐读: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用10除以15,换比的说法怎么说:(抽人口答并板书: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师:15比10怎么写??(看屏幕,引导写15:10 独立写:10:15) 师:同样是长宽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是15比10;另一个却是10比15??(抽人口答)

一下体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贯彻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3、根据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水平一和五大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制订本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25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 2、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 3、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低年级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对一年级学生的情况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如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与理解力都较差的等特点。一般说来,一年级小学生多数来自幼儿园,他们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如站队、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转等动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动作和活动性游戏等,但对体育的知识概念还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级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作基础即接受能力。教师要加强: 1、理论学习,深入研究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多利用宣传栏和广播站等形式,对运动成绩和思想品质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加强体育练习。 3、断学习和改进练习方法,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简单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 4、多进行游戏和身体能力练习,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 进度表

奇妙的形声字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课题研究课 南海区桂城街道平西小学 梁淑英 20XX年6月

中华传统文化课题研究课 《奇妙的形声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的延伸 [设计理念]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从形体看,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独体字就是只有一个组成部分的字,合体字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合而成的,据统计,现代汉字中有90%都属于形声字。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也叫义符);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懂得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汉字的结构比较复杂,有些字的笔画很多,一笔一画地记很困难。如果是形声字,只要知道它是由什么形旁和什么声旁组成的,记起来就方便多了。学习形声字,还可以利用形旁和声旁帮助学生辨别一些形似字和同音字,避免写成错别字。根据语文园地四、七“我的发现”的内容,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活动,个体行动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形声字的概念,让学生对形声字的特点有初步认识,激发识字兴趣。 2、认识常见小动物的名字,扩大识字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对形声字的特点有初步认识,收集、识记小动物的名称及图片,能辨别小动物的名称与样子。 [课前准备]: 1、选择伙伴,制定活动计划; 2、分组活动,搜集本组形声字的有关资料; 3、归类整理资料,准备展示交流。 [教学时间]: 1课时

(完整版)比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的求出比值。 2、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联系与区别,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1.6(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1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 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60km,汽车行驶100分钟可以到达,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全班读这两小题的题目。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列式,板书:(1)26÷21=26/21=1 5/21 (2)S÷t=v 160÷100=1.6(千米/分)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求速度可以用除法表示,在这里除了可以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另外

一种新的表示方法,那就是“比”。(板书:比) 师:对于“比”,你想学什么知识?(比的意义,读写法,求比值)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全班齐读。 (二)创设情境,引出“比”。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张图片。出示课件“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宇航员杨利伟叔叔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国旗和我国国旗。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这面国旗是杨利伟叔叔向我们展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全班一起告诉我(长15厘米,宽10厘米)。比较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1)长比宽多几厘米?宽比长少几厘米?15-10=5(厘米)(你提出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 (2)长和宽共多少厘米?15+10=25(厘米) (3)这面国旗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你联系到了以前学过的周长和面积) 师:谁能提出一些除法问题? (2)长是宽的几倍?15÷10 (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你提出了和分数有关的问题,怎么列示计算呢?)10÷15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案里的教学内容-教案的教学内容范例

教案里的教学内容:教案的教学内容范例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下面是教案里的教学内容,欢迎预定! 有趣的声响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的,探索大自然中的声音,开始对听赏活动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兴趣(人文主题) 2、初步感知音乐要素(长短、高低、音乐、强弱)和它们的表现作用(知识技能主题) 教学准备: 录音磁带、画纸、画笔、课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大自然中你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用自己的嗓音模仿出来 二、 1.纸模仿大风吹小风吹的声音 2.自制的纸袋模仿大雨小雨的声音 三、听辨大自然中的雷电、风、雨、小鸭子、小青蛙、小虫子的声音,请学生听辨模仿,比较不同的声响,说出自己的感受,用乐器模仿。 四、多媒体课件展示 第一幕: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烤着大地,格外闷热,小鸭子出来了,它们要到池塘里游泳,小青蛙、小虫子也在不听的叫唤着。 第二幕:忽然见天阴沉沉的,风越刮越大,雷电轰轰做响,豆

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小动物们吓得赶紧躲起来了 第三幕:夏天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雨停了,“滴答滴答”雨后的大自然特别美丽,小鸭子高兴得唱起了歌,小虫子小青蛙也加入了这场音乐会。 让学生用各种乐器来表演该童话剧 四、欣赏《胡桃夹子》、《天鹅湖》,让学生将自己想象的画面用线条、色彩、文字、图画表达出来。 教学说明:这是一节根据新课程理念来设计并操作的艺术综合实践课,课中让学生将美术融入到音乐中,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的基本元素。 我是什么教案内容二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懂得要保护水资源,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听歌曲《猴哥》,好听吗?来,说说看,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为什么?(喜欢孙悟空啊!喜欢他的什么?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对,孙悟空的本领,那是神通广大。) 今天很多生字宝宝想也想学孙悟空变一变,小朋友还能认出它们来吗? (全班认读生字词) 真不错,把变化的生字都读准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我是什么》,来,一起读,30,我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 板块一:我会变

《趣味识字之形声字》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趣味识字之形声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四中的我的发现,是关于趣味识字的内容它由一首儿歌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让学生通过朗读韵语,观察发现“泡、饱、跑、抱、袍、炮”六个形声字的特点,提供了识字的情境。 教学目标 1、认识“泡、饱、跑、抱、袍、炮”等6个形声字,理解字义。 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 4、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孩子喜欢的动画大耳朵图图导入。 师:欢迎同学们进入图图微课堂 1老师介绍什么是形声字?(出示相关的课件,举例说明) 2、师出示形声字的六大特征,举例说明什么是声旁,什么是形旁, 二、学习“跑、炮、泡”等形声。

1、出示六个形声字泡、饱、跑、抱袍、炮”,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可能会发现他们都是左右结构,右边都是“包”…) 2、借助拼音自读韵文 3、小组内交流自已的发现。 4、指名读学习小伙伴的话。 5、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说说泡、饱等六个字的特点。 6、扩展。 师:你还能想到哪些有“包”这个字的生字?能像书上这样说说吗?(比如:雹雨水结冰雹) 7、识记“茶、鞭 A、齐读、指名读 B、说说怎样记 交流讨论。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再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让学生说说泡、饱等六个字的特点,并具体说说左边的偏旁跟字义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认一认生字条中的其他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幽字的 8、师总结:生活中有许多形声字,你们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记住它们。下面我们再来看两组形声字,看谁记得快? 出示:青请清情晴蜻

优质课《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优质课《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长方形。出示条件:长3米,宽2米,你能求什么呢? 预设可能提出的问题: (1)周长和面积(2)长比宽多几米?(3)宽比长短几米?(4)长是宽的几倍?(5)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哪些问题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长与宽的另一种关系:比。 二、共同探讨,学习新知 (1)比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学生自学课本P68页例1,看看谁能弄懂这一部分内容。 (2)交流小结: 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记作3:2 宽和长的比是2比3,记作2:3

(3)说一说:2∶3和3∶2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是几? (教师指出比是有序概念,颠倒比的前项和后项,意义会发生改变)(二)、完成试一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这瓶洗洁液,上面的使用说明就是用比来表示的。(呈现“试一试”) (1)指图中的1∶4,问:这里的白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你知道1∶4表示什么吗? (2)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3)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和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比如这个1:4,表示1份洗洁液要加4份水,也就是说水的体积是洗洁液的4倍,洗洁液的体积是水的1/4。) 三、教学例2 (一)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呈现例2) 1、想一想,我们怎样求两人的速度? 2、2、学生计算答案,汇报填表。 3、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出示: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15。)900∶15表示什么呢?(路程÷时间。) 4、你能用比来表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比是900∶20) (二)、理解比的意义

小学教案设计的基本内容、步骤和要求。(精)

小学教案的基本内容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这个过程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 我们必须明确,实施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是为学习服务。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核心问题;教学设计要体现情感性,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和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一设计教学目标。 主要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特别地,设计教学目标,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同方面设计教学目标,考虑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更长目标。 (二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即学生的起点分析,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分析,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

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个是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一个是要正确认识教材。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科学习的心理规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此次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材是一个极具宏观性的蓝本,覆盖着极其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学习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造空间,进行任务分析,就必须改变“以本为本”处理教材的现象,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削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 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三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景、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附设计说明。 在新理念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通常有两种基本模式,其中一个是探究发现式,一个是有意义接受式。 探究发现式的基本环节是:问题情境[FY]建立模型(得出有关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结论[FY]求解[FY]解释与应用[FY]拓宽、反思。 有意义接受式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有意义接受的情景[FY]采用接受式传授有关知识[FY]正反例解释应用[FY]巩固、强化[FY]小结、结束。 按照新理念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要将新的学科观、课程的综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之中,要按照知识科学性、知识体系、编排特点、知识深度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情境、问题、背景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和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与传统学习方式的融合和优化。

形声字教学设计

形声字 湖南省永兴县碧水小学:朱灵芝 教学目标: 1、对形声字有初步的了解,辨别形声字。 2、感受形声字对汉字的帮助,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辨别形声字,感受形声字对学习汉字的帮助。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上课的主题是:学习形声字。形声字是我国汉字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一年级下册有一首儿歌道:形声字,真好记, 音形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读字音, 形旁帮着想字义。 学习形声字, 辨认要仔细。 二、教授新课

1、今天我们就以湘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为例来学习形声字吧。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猜出来就是我们班的智多星。请看屏幕:有水清凌凌,有日天放晴,有目亮晶晶,有言讲文明,有虫能飞行。(谜底:青)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猜出来了,我们班的智多星可真多啊。 2、现在我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小青的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小“青”。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走呀走呀,路上碰到了“氵”,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氵”说:“好呀。”于是,他们手拉着手,变成了“清”,(师板书:清)“清”说:“你们知道吗?我是清清的河水,可以把东西洗得干干净净,非常清洁。” 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小青是个很会交朋友的字宝宝,它还交了很多好朋友呢!认识这些字宝宝的同学大声读出来吧。每个生字读两遍(幻灯片出示带拼音的字:清、晴、睛、情、请)。同学们读书的声音真动听。 你们发现这些字的拼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它们的韵母都是相同的。除了“睛”之外甚至声母也是相同的。 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字形吧,你们发现什么了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青”字。这个“青”字就叫做“声旁”,那么这几个形旁不同的字,意义有什么变化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