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纤维素的酶降解工艺

木质纤维素的酶降解工艺
木质纤维素的酶降解工艺

木质纤维素的酶降解工艺

姓名:黄国昌学院:生命科学院学号:405604604515

1.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意义

能源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目前大多数国家仍以石油为主。但从世界石油储量和消费量来看,今后全世界能开采的石油约2万亿桶,估计可再用50年左右,石油的最终枯竭是在所难免的,开发其替代品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燃料乙醇属可再生资源,用它取代部分汽油,意义重大,有关人士称之为“一次能源的革命”。将乙醇与汽油按一定的比例混配成的乙醇汽油,不仅能减少汽油消耗,而且能有效降低汽油尾气污染,推广和使用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乙醇不仅是助燃剂,而且是抗爆剂,添加到汽油中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并能够降低环境污染。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科学家经研究认为,为了提高汽油辛烷值而加入汽油中的MTBE(甲基叔丁基醚)有致癌作用,虽有争议,但加利福尼亚州还是决定2002年起禁止使用MTBE,美国环保署现也同意逐步禁止使用。乙醇可代替MTBE加入汽油,而且乙醇的燃烧在自然界形成自身的循环,减少了能够形成臭氧的污染物的排放,没有任何污染,且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目前我国乙醇生产原料主要为国库备荒陈粮。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并不宽裕.陈粮毕竟有限,拓宽燃料乙醇生产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是势在必行,必须尽快加快研究。就世界范围来说,尽管有报道称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量至少可以扩大五倍而不会破坏其市场。但人口的增长,可耕地的减少,粮食作为原料终究不能长久。现在各国正致力于开发天然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这主要是基于废物利用的考虑。天然的木质纤维素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廉价的可再生资源,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木素),纤维素可水解为葡萄糖,能很容易地用酵母发酵成乙醇,半纤维素可水解为戊糖和已糖,也可用来发酵生产乙醇。我国是农业大国,植物纤维资源也十分丰富,仅农业秸杆、皮壳就达4亿多吨,林业生产所提供的采伐和加工剩余物也有1000万吨之多,然而,在这庞大的数量中,人类仅能在建筑、造纸、纺织、燃料、饲料等方面利用其中极少的一部分。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粮食和能源的短缺将日趋严重,从天然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是一条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植物纤维素制燃料乙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2 木纤维素的性质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较复杂。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共价键联结成网络结构,纤维素镶嵌其中。纤维素是由葡萄糖通过β-1 ,4 糖苷键联接而成的线性长链高分子聚合物。纤维素大约由500 到10 000个葡萄糖单元组成。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易于和分子内或相邻的纤维素分子上的含氧基团之间形成氢键,这些氢键使很多纤维素分子共同组成结晶结构,并进而组成复杂的微纤维、结晶区和无定形区等纤维素聚合物。X-射线衍射的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素大分子的聚集,一部分排列比较整齐、有规则,呈现清晰的X-射线衍射图,这部分称之为结晶区;另一部分的分子链排列不整齐、较松弛, 但其取向大致与纤维主轴平行,这部分称之为无定形区。结晶结构使纤维素聚合物显示出刚性和高度水不溶性。因此高效利用纤维

素的关键在于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使纤维素结构松散,使得酶水解或化学水解更容易进行。

半纤维素在结构和组成上变化很大,一般由较短高度分枝的杂多糖链组成。组成半纤维素的结构单元主要有:木糖、甘露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各种糖所占比例随原料而变化,一般木糖占一半以上。半纤维素排列松散,无晶体结构,故比较容易被稀酸水解成单糖。

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碳碳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木质素不能水解为单糖,在纤维素周围形成保护层,影响纤维素水解。木质素中氧含量低,碳含量较高,其能量密度(27 MJ/kg) 较高,水解中留下的木质素残渣可作为燃料。

1.3 木质纤维素的水解工艺

木质纤维素原料具有较复杂的结构特点,需要将其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微生物发酵利用生产乙醇。针对不同木质纤维素原料特性,需要采用不同的水解工艺,一般分为酸水解工艺和酶水解工艺。

1.3.1 酸水解工艺

酸水解又分为浓酸水解和稀酸水解法。

1.3.1.1 浓酸水解工艺

浓酸水解在19世纪即已提出,它的原理是秸秆纤维素在较低的温度下可完全溶解于72%的硫酸、42%的盐酸和77%~83%的磷酸中,导致纤维素的均相水解。浓硫酸水解为最常用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糖的回收率高,大约有90%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转化的糖被回收。

William A Farone 等提出的浓酸水解工艺:生物质原料干燥至含水10%左右, 并粉碎到约3~5 mm。把该原料和70%~77%的硫酸混合,以破坏纤维素的晶体结构,最佳酸液和固体质量比为1.25∶1 ,糖的水解收率达到90%左右。浓酸对水解反应器的腐蚀作用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在浓酸水解反应器中利用加衬耐酸的高分子材料或陶瓷材料解决了浓酸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浓硫酸法糖化率高,约有80%~90%纤维素能被糖化,糖液浓度高,但采用了大量硫酸,需要回收重复利用。一种方法是利用阴离子交换膜透析回收,硫酸回收率约80% ,浓度20%~25% ,浓缩后重复使用。该方法操作稳定,适于大规模生产,但投资巨大,耗电量高,膜易被有机物污染。

1.3.1.2 稀酸水解工艺

主要工艺为: 木质纤维原料被粉碎到粒径2.5 cm 左右,然后用稀酸浸泡处理,将原料转入一级水解反应器,温度190 ℃,0.7 %硫酸水解3 min。可把约20%纤维素和80%半纤维素水解。水解糖化液经过闪蒸器后,用石灰中和处理,调pH 后得到第一级酸水解的糖化液。将剩余的固体残渣转入二级水解反应器中,220 ℃,1.6 %硫酸处理3 min。可将剩余纤维素中约70%转化葡萄糖,30%转化为羟基糠醛等。经过闪蒸器后,中和,得到第二级水解糖液。合并两部分糖化液,转入发酵罐,经发酵生产得到乙醇等产品。

在稀酸水解中添加金属离子可以提高糖化收率。金属离子的作用主要是加快水解速度,减少水解副产物的发生。近年来,Fe离子的助催化作用的研究令人关注。Quang A Nguyen 等详细研究了Fe离子的催化效果。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也对二价Fe 离子的催化效果进行了详

细研究。

总的说来,稀酸水解工艺糖的产率较低,一般为50%左右,而且水解过程中会生成对发酵有害的副产品。

1.3.2 酶水解工艺

应用酶催化可以高效水解木质纤维素,生成单糖。酶水解工艺的优点在于:可在常温下反应,水解副产物少,糖化得率高,不产生有害发酵物质,可以和发酵过程耦合。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致密的复杂结构及纤维素结晶的特点,需要合适的预处理方法,使得纤维素分子成为松散结构,便于纤维素酶分子与纤维素分子的结合,然后通过纤维素酶分子的催化作用,高效地水解产生单糖。因此木质纤维素酶水解工艺必然包含原料预处理的重要步骤。

1.3.

2.1 原料预处理

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进行预处理,使纤维素与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分离开,同时纤维素内部氢键打开,成为无定型纤维素。此外,还进一步打断部分糖苷键,降低聚合度,半纤维素被水解成木糖、阿拉伯糖等单糖。经预处理后,有的纤维素的酶法降解速率甚至可以与淀粉水解相比。

1) 物理法

物理法主要是机械粉碎。可通过切、碾和磨等工艺使生物质原料的粒度变小,增加和酶接触的表面积,更重要的是破坏纤维素的晶体结构。

2) 物理化学法

a) 蒸汽爆裂(自动水解)

蒸汽爆裂是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较常用的方法。蒸汽爆裂法是用高压饱和蒸汽处理生物质原料,然后突然减压,使原料爆裂降解。主要工艺:用水蒸汽加热原料至160~260 ℃( 0.69~4.83MPa) ,作用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然后减压至大气压。由于高温引起半纤维素降解,木质素转化,使纤维素溶解性增加。蒸汽爆破法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的酶法水解效率可达90%。

蒸汽爆裂法的优点是能耗低,可以间歇也可以连续操作。主要适合硬木原料和农作物秸秆。但蒸汽爆裂操作涉及高压装备,投资成本较高。连续蒸汽爆裂的处理量较间歇式蒸汽爆裂法有增加,但是装置更复杂,投资成本大为增加。

b) 氨纤维爆裂

氨纤维爆裂(ammonia fiber explosion , AFEX) 法是将木质纤维素原料在高温和高压下用液氨处理,然后突然减压,造成纤维素晶体的爆裂。典型的AFEX工艺中,处理温度在90~95 ℃,维持时间20~30 min ,每千克固体原料用1~2 kg 氨。

氨纤维爆裂装备与蒸汽爆裂装备基本相同,另外需要氨的压缩回收装置,因此投资成本也很高。

c) CO2爆裂

CO2爆裂原理与水蒸汽爆裂原理相似,在处理过程中部分CO2以碳酸形式存在,增加木质纤维素原料的水解率。主要工艺:用4 kg CO2处理每公斤木质纤维素原料,在5.62 MPa 压力处理后减压爆裂处理,其效果比蒸汽爆裂法和氨纤维爆破法差,更缺乏经济竞争力。

3) 化学法

a) 稀酸预处理法

前面已介绍稀酸水解产率低,但其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使原料结构疏松,从而有利于酶水解。经过稀酸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纤维素的水解速率。

b) 碱预处理

碱处理法是利用木质素能够溶解于碱性溶液的特点,用稀氢氧化钠或氨溶液处理生物质原料,破坏其中木质素的结构,从而便于酶水解的进行。碱处理机理在于OH-能够削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的氢键及皂化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子之间的酯键。稀NaOH 处理引起木质纤维原料润胀,结果导致内部表面积增加,聚合度降低,结晶度下降,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之间化学键断裂,木质素结构受到破坏。碱处理木质纤维原料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原料中的木质素含量。

4) 其它预处理方法

文献报道还有臭氧处理、有机溶剂处理、氧化处理等木质纤维预处理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因缺乏竞争力而很少被应用。

1.3.

2.2 酶催化水解

木质纤维素原料经过适当预处理后,可以利用纤维素酶催化水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其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50 ℃,pH 4.8) ,不发生副反应。细菌、真菌及动物都可以产生可以水解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很复杂的酶,是由几种酶共同作用下降解纤维素的。酶降解纤维素至少需要三种酶协同作用: (1) 内切葡聚糖酶( EG, endo-1 ,4-D-葡聚糖水解酶,或EC3.2.1.4) ,攻击纤维素纤维的低结晶区,产生游离的链末端基; (2) 外切葡聚糖酶,常称纤维二糖水解酶(CBH ,1 ,4-p-D-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或EC3.2.1.91) ,通过从游离的链末端脱除纤维二糖单元来进一步降解纤维素分子; (3) 葡萄糖苷酶(EC 3.2.1.21) ,水解纤维二糖产生葡萄糖。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对于纤维素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强烈的反馈抑制作用。

要提高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效率,必须解除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因此将纤维素酶水解与发酵产乙醇进行耦合,使得中间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浓度保持很低水平,从而可以解除其反馈抑制作用。

1.4 纤维素酶的产生菌

已知的纤维素酶产生菌主要有霉菌、担子菌等真菌,也包括细菌、放线菌和一些原生动物。目前使用的纤维素酶主要来源于绿色木霉、里氏木霉、根霉、青霉、嗜纤细菌等,其中绿色木霉、白腐菌应用最为广泛。

2. 实验部分

2.1 菌种的活化和高产菌株的筛选

菌种来自江西武藏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先用刚果红培养基进行活化,接种后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6天,再点种接刚果红平板,培养5天后,挑取水解圈较大的单菌落接种到PDA试管斜面,共30支,28℃恒温培养5~6天后,置于4℃冰箱中保存。

2.2 稻草的预处理

稻草来自南昌市郊区附近农家,当年收割。为了脱除稻草纤维素的木质素和降低其结晶度,使纤维素酶能充分和纤维素接触,先将稻草剪成2~3CM长的小段,再采用以下预处理

方法:

2.2.1汽爆法

稻草段装入三角烧瓶中,加入2倍体积2%的稀H2SO4,于高压灭菌锅中126℃、0.15MPa 维持10min左右,迅速减至常压,水洗后烘干粉碎,过80目筛备用。

2.2.2碱预处理

其机理是破坏木聚糖半纤维素和其他组分内部分子间(比如木素和其他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稀碱预处理对木素含量高(>26%)的针叶木没有效果,对稻草类(木素含量10%~18%)有效。将稻草粉浸泡在2%的NaOH溶液中过夜,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备用。

2.2.3汽爆加碱预处理

将上述汽爆后的纤维素粉浸泡在2%的NaOH溶液中过夜,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备用。

2.3 单因素试验

2.3.1 基础培养基:

稻草10g/L,麸皮5g/L,蛋白胨3.0 g/L , 硫酸铵2.0 g/L , 酵母膏0.5 g/L ,KH2PO44.0 g/L , CaCl2·2H2O 0.3 g/L , M gSO4·7H2O 0.3 g/L , Tween-80 0.2ml/L。

2.3.2 不同预处理方法的影响

在三角瓶中分别加入不同预处理的稻草粉,每组三个对照,121 ℃灭菌20 min ,接种量5%,上摇床,转速150r/min,30℃培养96h.

2.3.3 不同氮源的影响

按照蛋白胨:硫酸铵分别为2:2,2:3,3:2(g/L)的比例配制培养基,121 ℃灭菌20 min ,接种量5%,转速150r/min,30℃培养96h.

2.3.4 起始pH的影响

按照基本培养基的配方:配制摇瓶液体发酵培养基6瓶,其中3瓶自然pH,另外3瓶调pH 至5.0,接种量5%,转速150r/min,30℃培养96h.

2.3.5离子浓度的影响

2.3.5.1 Mg2+的影响

调整培养基中Mg2+浓度分别为0.03%、0.02%,其他条件不变,摇瓶培养。

2.3.5.2PO43-的影响

调整培养基中PO43-浓度分别为4.0g/L、3.0g/L, 其他条件不变,摇瓶培养。

2.3.6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比较加入吐温80和不加吐温80对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2.3.7 碳源配比的影响

调整碳源比分别为稻草粉15g、稻草粉:麸皮10:5g/L、稻草粉:麸皮:葡萄糖10:4:2g/L,其他条件根据上述结果而定,接种量5%,转速150r/min,30℃培养96h.

2.3.8 温度的影响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按照最佳培养基组合,分别在28℃、30℃以及30℃-28℃的温度下,接种量5%,转速150r/min,培养96h.

2.4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确定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

极差分析,确立最佳培养基组合及发酵条件。

2.5总糖含量及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2.5.1 DNS试剂的配制

称取酒石酸钾钠91 g于500ml蒸馏水中,依次加人3,5-二硝基水杨酸3.5 g,NaOH 20 g,加热搅拌,使之溶解,再加人重蒸酚2.5g,无水亚硫酸钠2.5 g,搅拌使之溶解,1000ml定容,贮于棕色瓶中,l周后使用。

2.5.2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的配制

称取28.40克磷酸氢二钠定容至1L,为0.2 mol/L;称取21.01克一水柠檬酸定容至1L,为0.1 mol/L。

按照磷酸氢二钠:柠檬酸=10.3:9.7的体积比,配成pH为5.0的缓冲液。

2.5.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精确称取经105℃、3h烘干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AR)1.0克,配成10mg/mL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液。分别吸取10mg/mL标准葡萄糖液1.0、2.0、3.0、4.0、5.0、6.0mL于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制成每毫升分别含有葡萄糖200、400、600、800、1000、1200μg的标准液。各取不同浓度标准液0.5mL于试管中,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1.5mL,DNS试剂3 mL于沸水浴中沸腾7min,取出后立即加入蒸馏水10mL混匀,冷却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550nm处比色,以所得的光密度OD值为纵坐标,以对应的葡萄糖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空白的制作:以0.5mL蒸馏水代替0.5mL标准葡萄糖液,以下操作步骤同标准曲线制作。

2.5.4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发酵液离心(3000r/min)5分钟后,取上清液,沉淀物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多次,洗涤液加入上清液中,取混合液0.5ml于试管中,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1.5mL,DNS试剂3 mL 于沸水浴中沸腾7min,取出后立即加入蒸馏水10mL混匀,冷却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50nm 处比色,所得光密度OD值与葡萄糖标准曲线对比,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2.5.5 总糖含量的测定

2.5.5.1 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100mg,加适量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配成浓度为1mg/ml标准葡萄糖溶液备用。

2.5.5.2 50ml/L苯酚溶液的配制:

取苯酚100g,加铝片0.1g和NaHCO3 0.05g,常压蒸馏,收集182℃馏分10g,加蒸馏水200ml溶解,置棕色瓶内放冰箱备用。

2.5.5.3 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支大试管,用移液枪分别吸取10,20,40,60,80,100μl的标准葡萄糖液(1mg/ml),各加蒸馏水至2.0ml,然后各加入苯酚试液1ml,迅速滴加浓H2SO45ml,待试管冷却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室温,于49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2.5.5.4 样品总糖含量测定:

方法同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

2.5.6 发酵产物中单糖组成成分的分析

2.5.6.1 标准糖样的HPLC分析

标准糖样的制备:分别配制葡萄糖、纤维二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溶液,浓度均为1mg/ml,各取5ml瓶装。

HPLC分析:色谱仪采用RI检测器,外标法测定。

2.5.6.2 产糖的HPLC分析

分析柱为Carbohydrate analysis,流动相为乙腈-水(85∶15),流速1.0 ml/min,示差检测。

2.6 验证扩大试验

2.6.1 培养基

50L发酵培养基:Avicel 3% ,稻草2%,麸皮1% ,蛋白胨0.3% , 硫铵0.2% , 酵母膏0.05% , KH2PO4 0.3% , CaCl2·2H2O 0.03% , MgSO4·7H2O 0.03% , Tween-80 0.02% , 消泡剂适量。

2.6.2 50L扩大培养

将培养了48小时的液体种子,按10%接种量接种至28L液体培养基中,通风量1∶0.2~1vvm , 转速250-400r/min, 通过流加2N NH4OH 自动控制发酵液pH 为4.0; 通过控制风量和转速, 保持溶氧饱和度在20%。

2.7 发酵产物的提取分离

2.7.1 过滤处理

发酵终止后,将发酵液通过过滤处理,除去菌体及残余的培养基等固形物。

2.7.2 除蛋白

将滤液用草酸调pH=7,加入3%的TCA,使蛋白质沉淀,上清液由黄绿色变为浅黄色,此时pH=4,放置过夜,使蛋白充分沉淀;离心沉淀蛋白,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

3. 主要参考文献

[1] 邱雁临,孙宪迅,曾莹.发酵秸秆生产纤维素酶工艺条件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4,12(2):4-6.

[2] 余晓斌,具润漠.里氏木霉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4(1):20-25.

[3] 管斌,丁友舫,谢来苏,隆言泉.还原糖测定方法的规范[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18(3):74-79.

[4] 许维秀,李其京,朱圣东.稻草纤维素酶解制还原糖工艺条件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4,19(3):5-7.

[5] 许凤,孙润仓,詹怀宇.木质原料生物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J].纤维素科学与技

术,2004,12(1):45-54.

[6] 叶姜瑜.一种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J].微生物学通报,1997,24(4):251-252.

[7] 张宇昊,王颉,张伟等.一种改进的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J].纤维素科学与技

术,2004,12(1):33-36.

[8] D.S.Chahal.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with Trichoderma reesei for Cellulase

Production[J].Applied And Enviromental Microbiology,1985,49(1):205-210.

[9] Y.Wang, B.M.Spratling, D.R.ZoBell, R.D.Wiedmeier, and T.A.McAllister. Effect of alkali pretreatment of wheat straw on the efficacy of exogenous fibrolytic enzymes[J]. J. Anim. Sci. 2004, 82:198-208.

[10] David Sternberg,Gbariel.R.Mandels. Induction of Cellulolytic Enzymes in Trichoderma reesei

by Sophorose[J]. JOURNAL OF BACTERIOLOGY,1979,139(3):761-769.

[11] 李盛贤,贾树彪,顾立文.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J].酿酒,2005,32(2):13-16.

[12] 孙健,陈砺,王红林.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现状[J].可再生能源,2003,6:5-9.

[13] 齐香君,苟金霞等,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溶液中还原糖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

术,2004,12(3):17-19.

[14] 马丽. 螺旋藻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化学分析[J].

[15] 吴,杨树文.微生物降解稻草制取多种糖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8(1):67-70.

[16] 郭德宪,曹健,曾实,汪晨辉. 里氏木霉纤维素酶降解小麦秸秆的研究[J]. 粮食与饲料工

业,2003,(3):25-27.

[17] 邓毛程,王瑶,阳元娥. 一株绿色木霉液体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工艺研究[J]. 食品与机

械,2004,20(3):6-8.

[18] 刘小杰,何国庆,袁长贵. 康氏木霉液体摇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初步研究[J]. 食品科

学,2003,24(1):125-128.

[19] Mary Mandels AND Elwyn T.Reese. induction of cellulase in Trichoderma viride as influenced by carbon sources and metals[J].1957,73:269-278.

纤维素工艺汇总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生产工艺 反应原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生产采用氯甲烷和环氧丙烷作为醚化剂, 其化学反应方程是: Rcell –OH(精制棉)+ NaOH(片碱、氢氧化钠)+ CH3Cl (氯甲烷)+ CH2OCHCH3(环氧丙烷)→Rcell - O - CH2OHCHCH3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NaCl (氯化钠)+ H2O (水) 化学结构式为: 工艺流程:精制棉粉碎---化碱---投料---碱化---醚化---溶剂回收及洗涤---离心分离---干燥---粉碎---混料---成品包装1:生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原料及辅料 主要原料为精制棉,辅助材料为氢氧化钠(片碱)、环氧丙烷、氯甲烷、醋酸、甲苯、异丙醇、氮气。(精制棉粉碎的目的:通过机械能破坏精制棉的聚集态结构,以降低结晶度和聚合度,增加其表面积。) 2:精确计量与原料质量控制 在设备一定的前提下,任何主副原材料的质量及加入量和溶剂的浓度比例都直接影响产品的各项指标。生产过程体系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水与有机溶剂并非完全互溶,水的分散度影响碱在体系中分布。若没有充分搅拌,则对纤维素均匀碱化与醚化不利。

3:搅拌与传质传热 纤维素碱化、醚化都是在非均相(利用外力搅拌均匀)条件下进行的。水、碱、精制棉及醚化剂在溶剂体系中的分散与相互接触是否充分均匀,都会直接影响碱化、醚化效果。碱化过程搅拌不匀,会在设备底部产生碱结晶而沉淀,上层浓度低碱化不够充分,结果是醚化结束后体系还存在大量自由碱,但是纤维素本身碱化不够充分,产品取代不均匀,从而导致透明度差,游离纤维多,保水性能差,凝胶点也低,PH值偏高。 4:生产工艺(淤浆法生产过程) (1:)向化碱釜内加入规定量的固体碱(790Kg)、水(系统总水量460Kg),搅拌升温至80度恒温40分钟以上,固态碱完全溶解(2:)向反应釜加入6500Kg的溶剂(溶剂中异丙醇与甲苯的比值为15/85左右);将化好的碱压入反应釜,压碱后向化碱釜喷淋200Kg溶剂以冲洗管道;反应釜降温至23℃,将粉碎精制棉(800Kg)加入,精制棉加入后喷淋600Kg溶剂开始碱化反应。粉碎精制棉加入必须在规定时间(7分钟)内完成(加入时间长短很重要)。精制棉一旦与碱溶液接触,碱化反应就开始了。加料时间太长,会因精制棉进入反应体系的时间不同而使碱化程度有差异,导致碱化不均匀,产品均匀性降低,同时会引起碱纤维素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发生氧化降解,导致产品粘度下降。为得到不同粘度级别的产品,可在碱化过程中抽真空、充氮,也可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二氯甲烷)。碱化时间控制在120min,温度保持20-23℃ (3:)碱化结束,加入规定量的醚化剂(氯甲烷和环氧丙烷),升温至规定温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醚化反应。醚化条件:氯甲烷加入量950Kg,环氧丙烷加入量303Kg。加入醚化剂冷搅40分钟后升温,醚化一段温度56℃、恒温时间2.5h,醚化二段温度87℃,恒温2.5h。羟丙基的反应在30℃左右即能进行,50℃时反应速率大大加快,甲氧基化反应在60℃时缓慢,50℃以下更弱。氯甲烷和环氧丙烷的量、比例和时机以及醚化过程的升温控制,直接影响产品结构。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朱跃钊1,卢定强2,万红贵2,贾红华2 Ξ (1 南京工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 210009;2 南京工业大学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南京 210009) 摘 要:详细评述了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工艺研究进展,特别是浓酸低温水解-酸回收工艺、稀酸二阶段水解工艺、金属离子在稀酸水解过程中的助催化作用以及水蒸汽爆裂、氨纤维爆裂、C O 2爆裂、酶催化水解等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发展为发酵生产乙醇技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关键词:木质纤维素;乙醇;水解;发酵 中图分类号: Q5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678(2004)0420011206 Progresses on 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ZHU Y ue 2zhao 1,LU Ding 2qiang 2,WAN H ong 2gui 2,J I A H ong 2hua 2 (1 C 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 ower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Nanjing 210009,China ; 2 C 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Pharma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 :Progress of study on technology of pre 2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e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With the exhaustion of oil and rising price of oil ,studies on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were attra 2tive 1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in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can be converted to sugar via s ome suitable treat 2ments ,and then can b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ethanol by fermentation further 1The progresses on technology of pre 2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were reviewed and commented ,especially the hydrolysis processes via concentrated acid ,tw o 2stage diluted acid ,and catalysis of metal ion in diluted acid 1Several different pre 2treatment methods for cellulase hydrolysis ,such as steam explosion ,aminonia fiber explosion ,C O 2explosion ,acid treatment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method ,were reviewed 1The advanced pre 2treatments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has laid a concrete basi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at a large commercial scale 1K ey w ords :lignocellulose ;ethanol ;hydrolysis ;fermentation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激增,能源危机日趋加剧。专家估计,可开采石油储量仅还可供人 类使用大约50年,天然气还可用75年,而煤炭则为200~300年[1]。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展开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生物能源的研究与开发。生物能源主要有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沼气、氢气和燃料电池等,其 中以生物乙醇的研究与生产最引人注目。生物法生产的乙醇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广泛使用。巴西每年 以甘蔗作为原料,生产1100万t 燃料乙醇。美国则每年大约生产550万t 以上的燃料乙醇。目前我国乙醇年产量为300多万t ,仅次于巴西、美国,列世界第三[2]。其中发酵法乙醇占绝对优势,80%左右的乙醇 Ξ收稿日期:2004211201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2003C B71600)作者简介:朱跃钊,男,副研,研究方向:热能工程。联系人:卢定强,男,副研,研究方向:生物化工。   第2卷第4期2004年11月 生物加工过程 Chinese Journal of Bioprocess Engineering Nov.2004?11 ?

结晶纤维素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结晶纤维素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吴窈画,彭惠,邵蔚蓝!(南京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纤维素的结晶区是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效率不高的制约因素。在纤维素生物降解的基础上,从产结晶纤维素酶的微生物,酶的作用机理,酶的基因工程与蛋白工程,以及结晶纤维素酶的研究前景等方面对结晶纤维素的降解作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结晶纤维素;降解酶;纤维小体 中图分类号@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7)09-02532-03 Study on the Crystalline Cellulose-degrading Enzyme WU Yao-hua et al(The 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oioy Engineering,Nanjing Normai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97) Abstract Despite its simpie chemicai composition,ceiiuiose exists in a number of crystaiiine and amorphous topoiogies.Its insoiubiiity and heterogeneity makes native ceiiuiose a recaicitrant substrate for enzymatic hydroiysis.On the basis of the hydroiysis of ceiiuiosic biomass,in this review the basic research on crystaiiine ceiiuiose-degrading enzyme was concerned.Main aviceiase-producing organisms were described.A mechanistic modei for the action of enzyme compiexes on the surface of insoiubie substrates,some opportunities of ceiiuiase improvement by means of gene and protein engineering and its biotechno-iogicai perspectiv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Crystaiiine ceiiuiose;Ceiiuioiytic enzyme;Ceiiuiosome 纤维素是地球上年产量巨大、可再生的一种自然资源,利用其进行生物转化提供有益物质,对于当前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微生物及其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够降解纤维素,一直是纤维素酶及其应用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2]。 天然纤维素的彻底降解至少需要4种组分的参与:①纤维素结合结构域与底物的吸附与解吸附;②内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的非结晶区,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断,产生大量带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③外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线状分子末端,水解p-1,4糖苷键,产生纤维二糖分子;④p-葡萄苷酶将纤维二糖分子水解成葡萄糖。由于天然纤维素链倾向于缠绕在一起,形成结晶状不溶性的刚性结构,导致生物降解的天然抗性[3]。目前大部分纤维素酶的研究常用底物是高水溶性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纤维素结构、纤维素酶作用于结晶纤维素表面的模式和降解纤维素的多酶复合体结构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笔者在纤维素生物降解的基础上,对结晶纤维素降解的产酶微生物、酶的作用机理、酶的基因工程与蛋白工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及其分解菌 1.1纤维素的结晶结构纤维素是以纤维二糖为基本单位,由许多葡萄糖残基以p-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结构,分子聚合度变化大,一般为8000~10000个葡萄糖残基。纤维素链通过氢键的缔合作用形成纤维束,分子密度大的区域成平行排列形成结晶区,分子密度小的区域分子间隙小,定向差,形成无定形区。无定形区易被单一的内切葡聚糖酶降解,而结晶区则需要多个酶组分之间的共同作用。 1.2结晶纤维素分解菌及其产生酶能够利用和分解纤维素的物种多,如微生物、植物及昆虫等。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产生纤维素酶,但结晶纤维素降解的研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BG20050326)。 作者简介吴窈画(1981-),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微生物分子生物学。!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6-11-29 究多集中在一些嗜热菌和极端嗜热菌的高温转化上[4-5]。 结晶纤维素分解菌对结晶纤维素的降解可分为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2大途径。好氧性细菌如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褐色高温单胞菌(Thermomonospora)、欧文氏菌(Eri-winia)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有氧菌产单一酶系与好氧真菌产酶相似。酶系统研究最多的是C.fimi和T.fusca,其产生的胞外酶对结晶纤维素的作用远小于对CMC-Na的作用[6]。厌氧性细菌如芽孢梭菌属(Clostridium)和瘤胃球菌(Ruminococcus),对极端环境的耐受性好,可以产生高比活力的降解酶,这些酶常聚集形成多酶复合体的结构称为纤维小体(cellulosome),这种稳定的复杂酶系能较迅速地降解结晶纤维素[7-8]。在这方面对厌氧嗜热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最多。2纤维素降解酶的作用机理 2.1降解酶分子的结构大多数纤维素酶分子都具有类似结构即球状催化结构域(Cataiytic Domain,CD),连接桥(Link-er)和没有催化作用的纤维素结合域(Ceiiuiose Binding Do-main,CBD)3部分。CD主要体现酶的催化活性及对底物的特异性。内切葡聚糖酶的活性位点位于一个开放的裂口中,允许整条纤维素链进入,随机水解糖苷键;外切葡聚糖酶的活性中心位于一个环状通道中,只允许纤维素的末端逐步进入并将其水解。所有纤维素酶的CD都很大,占整个蛋白分子的70%,根据酶的序列分析发现CD是高度可变的[1]。 CBD又称为纤维素结合模块(Ceiiuiose Binding Moduie,CBM),通过结晶学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对各家族来源的CBD 结构研究表明,其功能是将相邻的CD呈递到纤维素底物上。 C.fimi的CenA或CenX单独的CBD不具备对底物的水解活力,但能破坏棉纤维形成短纤维,具有疏解结晶纤维素的能力,因此CBD对酶的催化活力是必需的,具有调节酶对可溶性和非可溶性底物专一性活力的作用[9]。 Linker是一段富含脯氨酸和羟基氨基酸,高度糖基化的连接肽,其作用可能是保持CD和CBD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同酶分子间形成较为稳定的聚集体。 2.2降解机制天然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机制被普遍接受的是协同理论(Snergism)。目前已报道的有4种协同机制:①内切—外切协同,存在于内、外切葡聚糖酶之间;②外切—外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i of Anhui Agri.Sci.2007,35(9):2532-2534责任编辑孙红忠责任校对李菲菲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习题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2.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土壤中的微生物能降解多种化合物,是大自然的清洁工 B.生活中许多发酵产品需要微生物,如酿醋需要的关键细菌是酵母菌 C.可利用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秸秆,并将其产物转化为乙醇 D.许多微生物也可导致人类患病 3.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4.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

B.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D.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 5.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B.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D.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 6.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7.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的,这些物质是( )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8.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产生的透明圈是( ) A.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B.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形成的复合物 C.纤维素分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导致的D.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 9.在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中,下列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选取深层的土壤作为样品 B.可选取树林中多年落叶的腐殖土作为样品 C.可选取树林中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作为样品 D.可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30 d左右,再选取已腐烂的滤纸作为样品 10.下列有关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纤维素醚生产制备工艺技术要点

1. 200880112852 包括2-丙烯酰氨基甲基丙烷磺酸的两亲性共聚物和任选的纤维素烷基醚和/或烷基纤维素烷基醚的加香组合物 2. 86101979 采用新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作为悬浮剂聚合氯乙烯的方法 3. 88104545 3-烷氧基-2-羟丙基纤维素醚衍生物的组合物及其在建筑胶料中的应用 4. 89102682 一步法合成交联羧甲基羟丙基纤维素复合醚工艺 5. 89102657 非离子型纤维素醚用于添加剂、缝密封材料及涂层材料 6. 89101622 用作氯乙烯悬浮聚合的悬浮剂及有机液体增稠剂的**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类 7. 91100348 一步法合成交联羧烷基羟烷基纤维素复合醚工艺 8. 93120890 高度取代的羧甲基磺乙基纤维素醚及其用途 9. 93120888 高度取代的羧甲基磺乙基纤维素醚及其生产工艺和在纺织品印花油墨中的应用 10. 95190826 含有纤维素醚的热凝胶药物转运载体 11. 96114639 快速混媒法生产食(药)用级羧甲基纤维素醚的工艺 12. 96101672 聚阴离子纤维素醚防伪线及其在商品防伪包装上应用 13. 98808434 纤维素醚和涂敷过的片状载体材料上固定生物分子的方法 14. 98805409 纤维素醚淤浆 15. 98107714 含有2-丙烯基的纤维素醚及其在聚合中作为保护胶体的用途 16. 99808663 增稠性能改善的非离子纤维素醚 17. 99800835 改性纤维素醚 18. 99813715 制备低粘性水溶性的纤维素醚的方法 19. 00118796 把纸浆粉碎为粉末的方法和制造纤维素醚的方法 20. 00111228 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醚及其制备方法 21. 00811009 包含疏水改性的纤维素醚的头发调理组合物 22. 00108603 水溶性纤维素醚组合物及胶料

木质纤维素糖化关键技术

木质纤维素糖化关键技术 木质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目前主要应用于高蛋白饲料的原料、为生物燃料及化学原料三个领域。但是由于天然木质纤维素的化学成分及结构都十分复杂,使其转化为工业发酵可利用的小分子糖类,需通过有效的预处理工艺及利用大量的多种糖苷水解酶共同作用,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生物降解。。因此,一直以来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利用中,所遇到的主要瓶颈是水解过程中糖苷水解酶的种类和用量的高需求及降解方式的低效率,这也是造成纤维素生物转化利用高成本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原因,本实验室主要开展一下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一、纤维素酶高产菌种开发: ①B -葡萄糖苷酶菌种:通过筛选及一次DNS诱变获得H16桧状青霉菌种邙- 葡萄糖苷酶酶活达100IU/ml (纤维二糖底物)以上,远远高于里氏木霉和黑曲霉的B-葡萄糖苷酶酶活力,且其Km是已经报道的真菌胞外B -葡萄糖苷酶最低的,表示具有高纤维二糖 结合能力。 ②全酶系高产纤维素酶菌种:基于组合诱变及基因工程技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兼具木霉青霉特性全酶系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目前完成了两种菌种的原生质体融合,最终创制纤维素水解平衡酶系高产菌种。 二、底物特异性高效水解酶系制备: ①酶系制备:基于里氏木霉诱变菌种DES-15 (自RUT-C30诱变获得,表 现菌丝分支多且短的优异发酵性状)及多尺度数学模型控制下的发酵工艺(建立养分消耗、菌丝生长及纤维素水解等模型进而优化发酵工艺),目前在200L 罐发酵原液滤纸酶活达到25FPU 以上;

②酶系复配:利用上述酶系,基于木质纤维素组成成分以及结构的差异,调整不同酶及非酶组分组成及用量,制备底物专一性高效复配酶系。目前通过酶系平衡配比以及部分添加剂的使用,滤纸酶活达到35FPU/ml 以上。 三、新型预处理技术: 基于桧状青霉小分子蛋白木质纤维素改性机理解析基础上,建立了藻类类生物预处理技术以及气爆玉米秸秆生物与物理化学预处理相结合的新型工艺。其中利用自由基对藻类细胞壁瞬间预处理后,其转化成还原糖的能力提高了70%,效果显著优于酸碱等预处理工艺,因此可以用于藻类生物炼制以及能源化利用。该预处理方式具有用时短,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不存在抑制物等优点。

半纤维素酶降解机制

纤维素酶(cellulase牘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人们已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纤维素酶的生产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在扩大食品工业原料和植物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净化环境和开辟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纤维素酶的来源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由于放线菌的纤维素酶产量极低,所以研究很少。细菌产量也不高,主要是葡萄糖内切酶,但大多数对结晶纤维素没有活性,并且所产生的酶是胞内酶或吸附在菌壁上,很少能分泌到细胞外,增加了提取纯化的难度,在工业上很少应用。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种较多的是丝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 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牞特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 mavirde)及其近缘菌株等较为典型,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纤维素酶生产菌。现已制成制剂的有绿色木霉、黑曲霉、镰刀霉等纤维素酶。同时,反刍动物依靠瘤胃微生物可消化纤维素,因此可以利用瘤胃液获得纤维酶的粗酶制剂。另外,也可利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 目前,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 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其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纤维素生产厂家均采用该技术生产纤维素酶。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根本上的缺陷,以秸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我国纤维素酶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法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其产品外观粗糙且质量不稳定,发酵水平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易污染杂菌,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体发酵法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h,温度低于60℃。采用除菌后的无菌空气从釜低通入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完毕后的物料经压滤机板框过滤、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纤维素酶产品。液态深层发酵由于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杂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纤维素酶的应用 制酒在进行酒精发酵时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酒精和白酒的出酒率和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溶液的黏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酒的口感醇香,杂醇油含量低。纤维素酶提高出酒率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原料中部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供酵母使用;另外,由于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分解,有利于淀粉的释放和被利用。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啤酒工业的麦芽生产中可增加麦粒溶解性,加快发芽,减少糖化液中单一葡萄糖含量,改进过滤性能,有利于酒精蒸馏。 酱油酿造在酱油的酿造过程中添加纤维素酶、可使大豆类原料的细胞膜膨胀软化破坏,使包藏在细胞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释放,这样既可提高酱油浓度,改善酱油质量,又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并且使其各项主要指标提高3%。 饮料加工日本有专利报道,用纤维素酶处理豆腐渣后接入乳酸菌进行发酵,可制得营养、品味俱佳的发酵饮料。将纤维素酶应用于果蔬榨汁、花粉饮料中,可提高汁液的提取率(约10%)和促进汁液澄清,使汁液透明,不沉淀,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并可将果皮综合利用。目前,有报道已成功地将柑橘皮渣酶解制取全果饮料,其中的粗纤维有50%降解为短链低聚糖,即全果饮料中的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保健医疗价值。 纤维废渣的回收利用应用纤维素酶或微生物把农副产品和城市废料中的纤维转化成葡萄糖、酒精和单细胞蛋白质等,这对于开辟食品工业原料来源,提供新能源和变废为宝具有

纤维素醚方法

纤维素醚检验方法 1外观: 在自然散射光下目测。 2粘度: 取400 ml 高搅烧杯称重,并称取294g水置入其中,开搅拌机,然后加入称取的纤维素醚 6.0 g;并不断的搅拌直至全溶,使其溶解配制成2%溶液;放置于实验温度(20±2)℃下3-4 h后;用NDJ-1型旋转粘度计测试,测试时选择合适的粘度计转子号数与转子转速。旋上转子并放入溶液中静置3-5分钟后;打开开关,待数值稳定后,记录结果 注:(MC 4万、6万、7.5万)选择4号转子,转速6转。 3水中溶解状态: 配置成2%的溶液过程中,观察溶解的过程、速度。 4灰分: 取瓷坩埚在马费炉中灼烧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直至恒重后备用。精确称取(5~10)克试样于坩埚中,将坩埚先在电炉上焙烧,达到完全碳化后,放入马费炉中灼烧约(3~4)h,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直至恒重。 灰分计算(X): X = (m2-m1) / m0×100 式中:m1——坩埚质量,g; m2——灼烧后坩埚与灰分总质量,g; m0——试样质量,g; 5含水量(干燥失重): 称取5.0g 样品于快速水分测定仪托盘上,精确调节至零位刻度线。升温并调节温度于(105±3)℃之间。待显示刻度不动时,记下数值m1(称量精度为 5mg )。 含水量(干燥失重X(%))计算: X = ( m1 / 5.0) ×100 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检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在试验室内比较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当使用矿物掺合料时,本方法也可用于比较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混合胶凝材料的相容性。 2、引用标准

本方法参照《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87规定的净浆流动度试验方法。 3、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检测方法如下: 3.1、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截锥形圆模:上口内径36mm,下口内径60mm,高度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为金属或有机玻璃制品; 3)玻璃板(400mm×400mm); 4)钢直尺(至少400mm); 5)刮刀 6)药物天平(称量100g,感量0.1g) 7)药物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3.2、试验步骤 1)调整玻璃板至水平位置,将锥模置于水平玻璃板上,锥模和玻璃板均用湿布擦过,并将湿布覆盖上面; 2)称取水泥900g,倒入用湿布擦过的搅拌锅内; 3)加入4.5g粉状高效减水剂及261g或315g水,搅拌4min; 4)将拌好的水泥浆,迅速注入锥模内并用刮刀刮平,将锥模按垂直方向迅速提起,30s时量取互相垂直的两直径(mm),取其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的流动度。5)30min和60min后,继续搅拌余下的水泥浆,并按上述方法测定相应时间的流动度。 3.3、试验结果处理 1)测定高效减水剂与不同水泥品种相容性,流动度值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绘制流动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出结论; 2)需注明所用高效减水剂和水泥的品种、标号、生产厂;如果水灰比(水胶比)或高效减水剂掺量与本规定不符,也应注明。 砂浆减水率检验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的仪器和操作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的胶砂流动度测定。 2、引用标准 GB17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178水泥强度试验用标准砂 JBW 01-1-1水泥胶砂流动度标准样 3、砂浆减水率的检测方法如下: 3.1、仪器设备

纤维素酶的介绍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及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成分酶,而是由多个酶起协同作用的多酶体系。 纤维素酶在扩大食品工业原料和植物原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净化环境和开辟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纤维素酶的来源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 目前,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菌种较多的是丝真菌,其中酶活力较强的菌种为木霉属(Trichoderma)、曲霉属(As 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特别是绿色木霉(Trichoder mavirde)及其近缘菌株等较为典型,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纤维素酶生产菌。 现已制成制剂的有绿色木霉、黑曲霉、镰刀霉等纤维素酶。同时,反刍动物依靠瘤胃微生物可消化纤维素,因此可以利用瘤胃液获得纤维酶的粗酶制剂。另外,也可利用组织培养法获得所需要的微生物。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 目前,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两种方法。 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其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纤维素生产

厂家均采用该技术生产纤维素酶。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根本上的缺陷,以秸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我国纤维素酶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法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其产品外观粗糙且质量不稳定,发酵水平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易污染杂菌,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液体发酵法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进行灭菌处理,然后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h,温度低于60℃。采用除菌后的无菌空气从釜低通入进行通气搅拌,发酵完毕后的物料经压滤机板框过滤、超滤浓缩和喷雾干燥后制得纤维素酶产品。液态深层发酵由于具有培养条件容易控制,不易染杂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纤维素酶的应用 制酒 在进行酒精发酵时添加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酒精和白酒的出 酒率和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溶液的黏度,缩短发酵时间,而且酒的口感醇香,杂醇油含量低。纤维素酶提高出酒率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原料中部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供酵母使用;另外,由于纤维素酶对植物细胞壁的分解,有利于淀粉的释放和被利用。 将纤维素酶应用于啤酒工业的麦芽生产中可增加麦粒溶解性,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自然界中能够降解和利用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繁多,真菌、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酵母菌等很多主要的微生物类群中都有,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产酸性胞外纤维索酶的木霉、曲霉等真菌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近年来,随着纤维素酶在洗涤剂、棉织品水洗抛光整理和制浆造纸等行业上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由细菌产生的中性以及碱性纤维素酶得到广泛重视,尤其是细菌产生的胞外纤维素酶拥有简化发酵工艺,节约资源的优势,正逐步显示出它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巨大的工业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土壤样品 采集造纸厂排水处附近中性偏碱性土壤。 1.1.2 培养基 (1)筛选培养基A:蛋白胨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10 g,NaC1 5 g,磷酸二氢钾1 g,琼脂18 g,水1 000 ml,pH值调至8。 筛选培养基B: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铵 1.4 g,硫酸镁 0.3 g,氯化钙 0.3 g,CMC 20 g,琼脂18 g,水1 000 ml,pH值调至8。 (2)斜面培养基: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NaC1 5 g,琼脂15~20 g,水1 000 ml,pH值7。 (3)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 g,酵母膏5 g,NaC1 10 g,水1 000 ml,pH值7。 (4)基础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10 g,蛋白胨10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 0.2 g,NaC1 10 g水1 000 ml,pH值7。 1.2 方法 1.2.1 刚果红染色鉴定法 1.2.2 粗酶液制备方法 将发酵液于4 500 r/rain离心15 rain,取其上清液收集保存。 1.2.3 酶活测定方法 0.5 的粗酶液加入1.5 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的0.51%的CMC.Na溶液,50℃作用15 min,加入DNS 1.5 沸水浴5 rain,540 nm测光吸收,酶活力定义为每1 h 产生1 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纤维素酶活力单位用1 U/ml表示。 2.3 培养基的优化 2.3.1 最佳碳源的确定 改变基础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后测定酶活力。 2.3.2 最佳氮源的确定 改变基础培养基中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后测定酶活力。 2.3.3 最优培养基的确定 考虑到细菌的产酶除了碳源、氮源外,钾、镁、钠等无机离子对其也有影响,综合上述单项试 验结果,选用麸皮作为碳源(A),蛋白胨作为氮源(B),磷酸二氢钾(C),硫酸镁 (D),NaC1(E)作为无机盐进行L (45 )正交试验。 16 因素水平表

木质素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本文由dylan_may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 41 卷 3 期第 2007 年 6 月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enan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Vol 41 No. 3 . Jun. 2007 文章编号 : 1000 - 2340 ( 2007 ) 03 - 0356 - 07 木质素的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苏同福 ,高玉珍 ,刘 ,周 ,宫长荣霞斌 1 1 1 2 1 ( 1.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2; 2. 黄河中心医院药剂科 ,河南 郑州 450003 ) 摘要 : 对木质素的制备、总量的测定及其结构和分子量的测定等进行了综述 , 并分析了这些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将太赫兹技术应 用于木质素测定的前景 . 关键词 : 木质素 ; 降解 ; 太赫兹中图分类号 : Q 539; O 636. 2 文献标识码 : A Rev iew of D eterm ina tion of L ign in SU Tong2fu , GAO Yu 2zhen , L I Xia , ZHOU B in , GONG Chang2rong U ( 1.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1 1 1 2 1 2. Pharmacy of yellow R iver Central Hosp ital, Zhengzhou 450003, China ) Abstract: Testing methods for total lignin, p reparation of lignin, 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weight, a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Problem s existing in these testing methods are analysed and the p rospects of the terahertz technology app lication to lignin analysis are pointed out . Key words: lignin; decompose; terahertz 木质素 ,又称为木素 , 广泛地存在于木材与禾本植物体内 , 通常认为是植物体在次生代谢合成的 ,在植物体内具有机械支持、防止生物降解、输送水分等功能 . 木质素的化学组成是苯丙烷类物质 (包括对羟基苯丙烷、—邻甲氧基苯丙烷以及 4 —羟基—3, 5 —二甲氧

羟乙基纤维素的合成及应用

羟乙基纤维素的合成及应用 羟乙基纤维素(HEC )是一种非离子型的水溶性纤维素醚。外观为白色至淡黄色的无毒、无味纤维状或粉末状固体。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日用化工、建筑、涂料、高分子聚合等领域,近年来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1 生产工艺 1.1 气相法和液相法 气相法和液相法这2种生产工艺都需预先制备碱纤维素,将纤维素于20℃左右浸渍于18%(质量)左右的NaOH 中脱脂、醚化反应后经过中和、洗涤、干燥、粉碎,获得最终产品。 合成HEC 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a .碱活化反应 [C 6H 7O 2(OH)3]n + nNaOH [C 6H 7O2(OH)2ONa]n + nH 2O 该反应先在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单元的伯羟基然后在仲羟基上发生碱化,使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力减弱或被破坏,碱化后的纤维素溶解于高浓度的碱液中。 b.醚化反应 在上述碱纤维素溶液中加入环氧乙烷,随即发生醚化反应: O C 6H 7O 2(OH)2OH ·NaOH + CH 2 2 C 6H 7(OH)2OCH 2CH 2OH 醚化的产物可以和环氧乙烷进一步反应,或使侧链增长,或使侧链数目增加。 (1) 气相法 气相法又分为直接气固法和真空气固法。 ①直接气固法制HEC 的生产过程:棉纤维脱脂、挤干,与环氧乙烷在44~46℃下直接反应1~2小时制取。该法过程简单,但产品粘度太低。 ② 真空充氮气固法制取HEC 的生产过程:把反应器抽成真空,充氮两次,加入环氧乙烷,在真空度9.064×104Pa 、27-32℃下反应3~3.5小时得到产品HEC 。此法虽然生产过程简单,但环氧乙烷消耗量大,反应时间较长,最终产品成本高。工艺框图见图1。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概述了几种比较实用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预处理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而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Research Advances of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of Lignocellulose Abstract: Some practical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lignocellulose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cluding the main methods, principles, advantages and disadvent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of lignocellulose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lignocellulose; pretreatment method; research progress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石油资源的日益消耗,开发更加长久有效的能源是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之一?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乙醇?丁醇等生物质燃料是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我国天然纤维素原料非常丰富(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副产品?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等),利用生物技术分解和转化木质纤维素既是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食品短缺和能源危机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 木质纤维素是指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原料,3种成分在植物原料中的含量分别为35%~50%?15%~25%和15%~30%?纤维素是聚合度在 1 000~10 000的葡萄糖的线性直链聚合物,由结晶相和非结晶相交错形成,结晶相结构致密,阻碍纤维素的分解?半纤维素结构较纤维素简单,主要是由木糖?阿拉伯糖等戊糖及少量的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己糖形成的直链或支链聚合物,在适宜的温度下易于溶解在稀酸溶液中并降解成单糖?木质素是一种由苯丙烷结构单体组成的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芳香族高聚物,在植物结构中发挥胶粘作用,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大茎秆的机械强度,起到木质化作用,阻碍微生物对植物细胞的攻击,同时减小了细胞壁的透水性?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作为可酵解糖类,占原料总重的65%~75%[1]? 2 预处理的目的 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利用可分为原料预处理?酶水解和糖发酵3个阶段,主要的技

纤维素降解菌

那些是植物结构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通过对降解纤维素微生物发生的分析。可知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微生物分布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许多菌属中,其中真菌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有机质特别是纤维素物质的主要降解者、 降解纤维素微生物种类 木质素的存在 木质素(lignin )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共同形成植物体骨架,是自然界中在 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材料,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可产生600 万亿吨[18] 。木质素是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植物细胞胞间层和初生壁的主 要填充物,其产量是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为丰富的有机物,通常在木质细胞中占 15%~30%。从化学结构看[19],针叶树的木质素主要由松柏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 愈创木基木质素;阔叶树的木质素由松柏醇和芥子醇的脱氢聚合物构成愈创木 基紫丁香基木质素;而草本植物则是由松柏醇、芥子醇和对香豆醇的脱氢聚合 物和对香豆酸组成因而使木质素成为结构复杂、稳定、多样的生物大分子物。 木质素依靠化学键与半纤维素连接,包裹在纤维之外,形成纤维素。植物组织 由于木质素存在而有了强度和硬度。 在生活生产中,大部分的木质素被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这种宝贵的资源,

还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木质素的降解和利用越来越成为热门的 课题。 绿色植物占地球陆地生物量的95% ,其化学物质组成主要是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占植物 [] 干重的比率分别为15%~20%,45%和20% 农作物秸杆是这类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年 产量为20 多亿吨,而我国为 5 亿多吨但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类资源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秸秆产量 ! B ' 随季节变化,且量大、低值、体积大、不便运输,大多数动物都不能消化其木质纤维素,自然降解过程又极其 缓慢,导致大部分秸秆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和浪费' 存在于秸秆中的非水溶性木质纤维素很难被酸和酶水解,主要是因纤维素的结晶度、聚合度以及环绕 着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缔合的木质素鞘所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将纤维素分子包埋在其 中,形成一种天然屏障,使酶不易与纤维素分子接触,而木质素的非水溶性、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秸 秆的难降解性'所以,要彻底降解纤维素,必须首先解决木质素的降解问题'因此,秸秆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