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

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
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

第一节 脂肪烃

第1课时 烷烃和烯烃 烯烃的顺反异构

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理解烷烃、烯烃

的结构、化学性质。

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知识点一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学生用书P23]

阅读教材P 28~P 31,思考并填空。 1.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变化规律

状态 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和烯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和

烯烃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

溶解性 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沸点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沸点

越低

密度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烯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都不发生反应,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如光照或高温)才能发生某些反应。

(2)特征反应——取代反应

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3+Cl 2――→光照

CH 3CH 2Cl +HCl 。

(3)氧化反应——可燃性

烷烃可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燃烧的通式为 C n H 2n +2+

3n +1

2

O 2――→点燃

n CO 2+(n +1)H 2O 。

(4)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

烷烃受热时会分解产生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如 C 16H 34――→催化剂

加热、加压C 8H 16+C 8H 18。

3.烯烃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加成反应

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反应

①烯烃能使紫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可燃性

烯烃燃烧的通式为 C n H 2n +3n 2

O 2――→点燃

n CO 2+n H 2O 。 (3)加聚反应

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为

1.判断正误

(1)符合C n H 2n +2的烃都是烷烃。( ) (2)符合C n H 2n 的烃都是烯烃。( )

(3)等质量的烷烃和烯烃燃烧,烷烃比烯烃耗氧气多。( ) (4)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和烯烃常温下都为气体。( )

(5)制取1-氯乙烷时可用乙烷和氯气反应,也可用乙烯与HCl 反应。( ) 答案:(1)√ (2)× (3)√ (4)√ (5)×

2.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或烯烃的化学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与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烯与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H 6+Cl 2――→光照

C 2H 5Cl +HCl(取代反应) (2)CH 2===CH 2+Br 2―→CH 2BrCH 2Br(加成反应) (3)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加成反应) (4)n CH 2===CH 2――→

催化剂

(加聚反应

)

1.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烃都是无色物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苯、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2)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常温下脂肪烃的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或固态。分子中的碳原子数≤4的脂肪烃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其他脂肪烃在常温下是液体或固体。

(3)熔、沸点一般较低。其变化规律如下:

①组成与结构相似的物质(即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如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 ③组成与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2.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的比较

烷烃 烯烃 通式 C n H 2n +2(n ≥1)

C n H 2n (n ≥2) 代表物

CH 4

CH 2===CH 2 结构特点

全部为单键,饱和链 烃;正四面体结构

含碳碳双键;不饱 和链烃;平面型 分子,键角120°

化学性质

取代 反应

光照,卤代

- 加成 反应

不能发生

能与H 2、X 2、

HX 、H 2O 、HCN 等发生加成反应

氧化 反应

燃烧火焰较明亮 燃烧火焰明 亮带黑烟 不与KMnO 4酸 性溶液反应

能使KMnO 4 酸性溶液褪色

加聚

反应

不能发生能发生

鉴别

溴水不褪色;

KMnO4酸性溶

液不褪色

溴水褪色;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符合通式C n H2n+2的物质一定是烷烃,但是符合通式C n H2n的物质不一定是烯烃,也可能是环烷烃。

3.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比较

名称

比较

内容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概念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

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

合物的反应

反应前后

分子数目

一般相等减少反应特点

反应常常分步发生,多步反应共同

进行

有时只有一种加成方式,有时有多种

加成方式

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其特点是“断一加二,都进来”。“断一”是指双键或三键中的一个不稳定键断裂;“加二”是指加两个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即每一个不饱和碳原子上各加上一个,此反应类似无机反应中的化合反应。

取代反应是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其特点是“上一下一,有进有出”,类似无机反应中的置换反应。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A.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B.通过足量的溴水

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

D.通过足量的KMnO4酸性溶液

[解析]乙烷是饱和烃,不与溴水、KMnO4酸性溶液反应,不能使它们褪色。乙烯通过溴水时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液态),B方法可行。乙烯通过KMnO4酸性溶液,有氧化生成的CO2逸出,乙烷中乙烯虽被除去,却混入了CO2,D方法不可行。通入的H2的量不好控制,通入少了不能将乙烯全部除去,通入多了就会使乙烷中混有H2,而且反应条件要求高,C方法不可行。乙烯与NaOH溶液不反应,A方法不可行。

[答案] B

根据对上题的理解,你认为鉴别物质和除杂有何本质的不同?

答案:鉴别物质时选择的试剂只要与要鉴别的物质反应的现象均不相同即可;而除杂要求加入物质要过量,既要除尽杂质,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例题中若通过KMnO4酸性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CO2。

烷烃的性质

1.下列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烷烃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递变到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则为固态

B.烷烃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逐渐增大

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烷烃都能使溴水、KMnO4酸性溶液褪色

解析:选D。烷烃是饱和烃,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代表性的反应是取代反应,C对;与烷烃发生取代反应的必须是卤素单质,溴水不能与烷烃反应,KMnO4酸性溶液也不能将烷烃氧化,D错。

2.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

(1)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氢气的36倍__________。

(2)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________。

(3)1 L烷烃D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 L水蒸气________。

(4)0.01 mol烷烃E完全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2.464 L________。

解析:(1)烷烃通式为C n H2n+2,M=D×M H2=36×2 g·mol-1=72 g·mol-1,即分子式为C5H12。

(2)据题意2n+2=200,n=99,即分子式为C99H200。

(3)据H原子守恒,1 mol C n H2n+2~15 mol H2O,故n=14,分子式为C14H30。

(4)由烷烃燃烧通式1 mol C n H 2n +2~3n +1

2 mol O 2,本题中0.01 mol E 完全燃烧消耗

O 2 2.464 L 22.4 L ·mol -

1

=0.11 mol ,可得E 为C 7H 16。 答案:(1)C 5H 12 (2)C 99H 200 (3)C 14H 30 (4)C 7H 16

烯烃的性质

3.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 .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 .乙烯分子中的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C —C 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

键长长

D .乙烯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解析:选C 。A 、B 、D 均为正确的描述;因为双键键能比C —C 单键键能

大,从而决定键长要短一些,故C 项是错误的。

4.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所属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

A .光照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颜色变浅;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B .乙烷在氧气中燃烧;乙烯在氧气中燃烧

C .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乙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 .工业上由乙烯制聚乙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解析:选B 。A 选项中的反应分别为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 选项中的反应均为氧化反应;C 选项中的反应分别为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 选项中的反应分别为加聚反应和加成反应。

知识点二 烯烃的顺反异构[学生用书P25]

阅读教材P 31~P 32,思考并填空。 1.产生原因

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

2.存在条件

每个双键碳原子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3.异构分类

(1)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

(2)反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别排列在双键的两侧。

4.性质特点

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

顺-2-丁烯反-2-丁烯

熔点:-139.3 ℃-105.4 ℃

沸点: 4 ℃ 1 ℃

相对密度:0.621 0.604

1.判断正误

答案:(1)√(2)×(3)√(4)√

2.已知乙烯为平面结构,因此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立体异构体:

下列各物质中,能形成类似上述两种立体异构体的是() A.1,1-二氯乙烯B.丙烯

C.2-丁烯D.1-丁烯

解析:选C。分别写出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双键碳原子上连有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没有顺反异构。

1.产生顺反异构现象的条件

(1)这里的顺反异构现象是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为前提的,烷烃、炔烃不存在这种异构现象。

(2)顺式异构和反式异构是以分子中存在不同基团为前提的,每个双键碳原子连接两种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H2CHCH3无顺反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碳碳双键同侧的为顺式,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碳碳双键异侧的为反式。

2.顺反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

下列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CH2===CHCH3B.CH2===CHCH2CH3

C.CH3CH===C(CH3)2D.CH3CH===CHCl

[解析]能否形成顺反异构主要看两个方面:一看是否有双键,二看双键两端的基团是否不同。A、B、C三项双键两端的基团有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可能形成顺反异构,D

项可形成两种顺反异构体。

[答案] D

烃均存在顺反异构吗?下列图示的Ⅰ式和Ⅱ式分别是某烯烃两种顺反异构体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你认为哪种表示是顺式结构?哪种表示是反式结构?

答案:不是,只有含有碳碳双键的烃才会有顺反异构,烷烃、炔烃不存在顺反异构。如果双键一端连接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也不存在顺反异构,如CH3—CH===CH2。Ⅰ式为顺式

结构,Ⅱ式为反式结构。

烯烃的顺反异构

1.下列物质能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1-戊烯B.2-甲基丙烯

C.2-甲基-2-丁烯D.2,3-二氯-2-丁烯

解析:选D。A项中的一个双键碳原子上连有两个氢原子,不能形成顺反异构;B项

,其中的一个双键碳原子上都连有两个相同的原

子或原子团,不能形成顺反异构;D项为顺反异构,符合题意。

烃分子的空间异构

2.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其中b具有抗癌作用,而a没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和b是同素异形体

B.a和b为同一物质

C.a、b分子中,Pt原子与两个Cl原子及两个N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D.a、b分子中,Pt原子与两个Cl原子及两个N原子呈四面体构型

解析:选C。根据a和b的性质表现可知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故A、B项错误;a、b分子如果是四面体结构,则无同分异构现象,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是平面结构,故C项正确,D项错误。

3.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平面的上下方,因此有如下的

两个异构体:

Φ是苯基,环用键线表示,C、H原子均未画出。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设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的异构体数是()

A.4 B.5

C.6 D.7

解析:选A。从1,2,3-三苯基环丙烷的结构可以看出苯环可处于平面的上方或下方,可以得出:氯原子全部在面上或面下,1种;4个氯原子在面上,1个氯原子在面下(或者1个氯原子在面上,4个氯原子在面下),1种;3个氯原子在面上,2个氯原子在面下(或2个氯原子在面上,3个氯原子在面下),2种(如图)。

重难易错提炼

1.比较烷烃的熔、沸点思维流程

3.烯烃的分子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质

2.烷烃的分子结构特点及主要性质

碳原子以单键形成链状结构,烷烃的主要性

质有取代(光照)、氧化(点燃)、分解(高温)。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04(独立成册)]

[基础巩固]

1.①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以上各物质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

解析:选C 。考查烷烃同系物熔、沸点的递变规律。①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②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

2.丙烷是一种优良的燃料,也是一种绿色燃料。有关丙烷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呈液态

B .1 mol 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 2

C .其分子式为C 3H 6

D .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解析:选B 。丙烷常温下呈气态,完全燃烧时应生成CO 2和H 2O ,丙烷的分子式为C 3H 8,1 mol 丙烷完全燃烧消耗5 mol O 2,B 正确。

3.下列有关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 .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 .分子式是C 4H 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 .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解析:选D 。烯烃分子中,双键碳原子及与其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而其他的原子则不一定处于该平面上,如丙烯CH 3—CH===CH 2分子中—CH 3上的氢原子最多只有一个处于其他6个原子所在的平面上,选项A 说法不正确;加成反应是不饱和键的特征反应,但若烯烃中还含有烷基等其他原子团时,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取代反应,选项B 说法不正确;分子式为C 4H 8的烃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环烷烃,而环烷烃中并不含碳碳双键,选项C 说法不正确;烯烃中的碳碳双键既可以与Br 2加成而使溴水褪色,也可以被KMnO 4酸性溶液氧化而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选项D 说法正确。

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

=====FCH 2+Br 2CCl 4

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硫酸

CH 2

④C 6H 6+HNO 3――→浓硫酸

△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选B 。③是酯化反应,④是硝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B 正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2H 4与C 4H 8一定是同系物

B .丙烯和乙烷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C .1-丁烯与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 .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C 。C 4H 8可以是烯烃也可以是环烷烃,A 错;丙烯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B 错;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是同一种物质,D 错。

6.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 A .SO 2 B .乙烷 C .2-戊烯

D .己烷

解析:选C 。SO 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故A 错误。乙烷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也不能使溴水褪色,故B 错误。己烷是液态烷烃,可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而使溴水褪色,但不是发生加成反应,故D 错误。

7.有关简单饱和链烃的下列叙述:①都易燃烧;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只有①

D .①和②

解析:选D 。简单的饱和链烃即为烷烃,烷烃都易燃烧,在光照的条件下,易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相邻两个烷烃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 2—,而不是一个—CH 3。

8.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较纯净的1,2-二氯乙烷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B .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 C .乙烯与氯气混合 D .乙烯通入浓盐酸中

解析:选C 。A 项乙烷与氯气光照反应得到1,2-二氯乙烷较少,且杂质多;B 项乙烯与氯化氢气体混合得到氯乙烷;D 项乙烯通入浓盐酸中不发生反应。

9.1 mol有机物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其加成后的产物是2,2,3-三甲基戊烷,则此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写出2,2,3-三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

。因为1 mol有机物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原烃为单烯烃。由于加成反应不能改变碳的骨架,可知原有机物的碳架结构为

,则原烃分子中的CC键可分别在①、②、③处。也可根据加成产物的结构简式直接判断,凡是直接相邻的碳原子(C—C)都结合有氢原子,则此处原来可能有C=C键。

10.(1)包括顺反异构体在内,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类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2)苯丙烯(C9H10)具有(A)、(B)两种位置异构体,其中(A)具有顺式(C)和反式(D)两种异构体,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解析:(1)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构造异构体有

CH2===CHCH2CH3、CH3CH===CHCH3和

三种,其中只有CH3CH===CHCH3存在顺反异构。(2)苯丙烯(C9H10)

的两种位置异构体分别为,其中前者存在顺反异构。

[能力提升]

11.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 n H2n+2

B.甲硅烷(SiH4)燃烧生成SiO2和H2O

C.甲硅烷的沸点高于甲烷

D.甲硅烷的稳定性比甲烷强

解析:选D。硅与碳在同主族,所以甲硅烷性质与甲烷相似并符合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性质递变规律。

12.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 =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F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B.ClCH2CH2I

C.BrCH2CH2I

D.BrCH2CH2Cl

解析:选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加成反应的原理是带正电荷的离子先与一

端的碳原子结合,然后才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再与另一端的碳原子结合,据此可知当Br+与CH2FCH2中的一端碳原子结合后,另一端与碳原子结合的离子可能是Br-、I-、

Cl-,分别会得到A、C、D项中物质。

13.现有两种烯烃:CH2===CH2和,它们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则聚合反应的产物中含有如下四种物质中的()

解析:选D。烯烃的重要性质之一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当两种烯烃混合后,一定会有两种烯烃的自身的加成聚合反应,得到①④;另外两种烯烃的共聚,得到②;所以D项正确。

14.已知烯烃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 mo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 mol H2;用热的KMnO4酸性溶液氧化,得到下列三种有机物:;

由此推断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烯烃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碳碳双键变为碳氧双键,且碳碳双键碳原子上氢原子被氧化为—OH。

答案:

15.0.2 mol某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试回答:

(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__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烃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n(C)∶n(H)=0.2∶1.2∶(1.2×2)=1∶6∶12,则烃A分子式为C6H12。生成CO2、H2O各3 mol,则消耗A为0.5 mol,0.5 mol×84 g·mol-1=42 g,消耗O2体积4.5 mol×22.4 L·mol-1=100.8 L。

16.环丙烷可作为全身麻醉剂,环己烷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下面是部分环烷烃及烷烃衍生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和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式(其中Pt、Ni是催化剂)。

结构

简式CH2CH2CH2CH2

BrCH2CH2CHCH3CH2

Br

键线

(环己烷)

(环丁烷)

回答下列问题:

(1)环烷烃和与其碳原子数相等的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

(2)从反应①~③可以看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环烷烃是____________(填名称)。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烷烃还可以与卤素单质、卤化氢发生类似的开环加成反应,如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4)若要鉴别环丙烷和丙烯,所需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与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不饱和度可知环烷烃和与其碳原子数相等的单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2)比较反应①②③的反应条件可得出最容易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的是环丙烷,因为它的反应温度最低。(3)根据开环加成反应的特点可知环丁烷与HBr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环烷烃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但是烯烃可以,所以可以用KMnO4酸性溶液或溴水鉴别环丙烷和丙烯。

答案:(1)单烯烃(2)环丙烷环丙烷发生开环加成反应所需温度最低

(3)

(4)KMnO4酸性溶液(或溴水)若所加溶液褪色则为丙烯,不褪色则为环丙烷

第五章 对映异构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对映异构 习题 1、下列化合物分子中有无手性碳原子(用*表示手性碳原子)。 2、回答下面的一些说法是否确切?简要说明理由。 (1)在含有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都不具有任何对称因素,因此都有旋光性。 答:错误。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旋光性。例如内消旋体,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但旋光度为零。 (2)化合物分子中如含有任何对称因素,此化合物就不具有旋光性。 答:错误。例如,反-1,2-二氯环丙烷具有旋光性,具有一对对映异构体;它含有二重对称轴,具有对称因素。因此有无对称轴不能作为判断分子是否有手性的标准。 3、写出分子式为C 3H 6Cl 2所有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在这些化合物中哪些具有手性?用投影式表示它们的对映异构体。 答:其中第四个化合物有手性,右图为其Fischer 投影式的对映异构体。 4、指出下列构型式是R 或S 。 R 构型 S 构型 S 构型 S 构型 5、画出下列化合物所有可能的光学异构体的构型式,标明成对的对映体和内消旋体,以R ,S 标定它们的构型。 (1) 如右图所示,Ⅰ和Ⅱ为相同物质,为内消旋体; Ⅲ和Ⅳ互为对映异构体。 * * *

(2) 如右图所示I 和II 是同一构型,为内消旋体; III 和IV 互为对映异构体。 (3) 如右图所示,I 和II 为同一构型, 为内消旋体;III 和IV 6、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 答:如图所示: 7、画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 答:如右图所示:

8、用费歇尔投影式画出下列各化合物的构型式。 (1)2-氯-(4S )-4-溴-(E )-2-戊烯 (2)内消旋-3,4-二硝基己烷 答:如下图所示: 9、将下列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画成纽曼投影式(顺叠和反叠),并画出它们对映体的相应费歇尔式和纽曼投影式。 答: (1) 、 (2)

高二化学-烷烃和烯烃知识点总结复习及习题操练

学员编号:年级:高二课时数: 2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C烷烃和烯烃T 分析推理能力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引导回顾 知识点解题方法 1.烷烃和烯烃 1. 熟悉并掌握简单脂肪烃 2.烯烃的顺反异构 2. 简单同分异构体 同步讲解 1.了解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2.掌握烷烃取代、烯烃加成及加聚等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3.进一步理解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等概念,并能书写简单烯烃的顺、反异构体,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体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性。 1.根据教材中列举的部分烷烃与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通过所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提示: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曲线图可知,随着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依次增大,烯烃的曲线图同烷烃的类似。 2.由于烷烃和烯烃的结构不同,使其化学性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请完成下表的空白,并加以对比总结。提示:如下表所示。 烃的类别分子结构特点代表物质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①都是单键 ②链状结构 ③锯齿状排列 丙烷 ①性质较稳定 ②氧化反应 ③取代反应 ④分解反应 烯烃 ①含C=C键 ②其余键为单键 乙烯 ①氧化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加聚反应 1.物理性质 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熔沸点逐渐增大,相对密

度逐渐增大,但不超过水的密度。 注意:烷烃、烯烃、炔烃的同系物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物理性质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①状态: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5个的烃呈气态,含5~16个碳原子的烃呈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的烃呈固态。 ②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的同类烃的熔沸点随着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③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烃的密度逐渐增大,但是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均比水的密度小。 ④溶解性: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特点:“有上有下,取而代之”。 ③常见的取代反应。 a .烷烃、芳香烃中的氢原子可以 被—X 、—NO 2、—SO 3H 取代。 CH 4+Cl 2――→光照 CH 3Cl +HCl(卤 代)

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汇总

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一节 脂肪烃 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 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如:CH 3CH 3 + Cl 2 →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 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 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 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 (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 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烯烃的加成反应:(要求学生练习) ;1,2 一二溴丙烷 ;丙烷 2——卤丙烷 (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则) (2) (3)加聚反应: 光照 3n 点燃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烷烃烯烃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编辑高一、一科 1.若1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mol氧气,则() A、X=2,Y=2 B、X=2,Y=4 C、X=3,Y=6 D、X=3,Y=8 2.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3.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气体, 欲除去乙烯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 D.碳酸钠溶液 4.能够证明甲烷构型是四面体的事实是() A.甲烷的四个键键能相同 B.甲烷的四个键键长相等 C.甲烷的所有C-H键键角相等 D.二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乙烯分子组成和结构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通式为C n H2n B.乙烯的电子式为: C.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 D.乙烯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中含碳量高 6.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乙烯发生的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B.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D.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100 mL ,能催化加成氢气30 mL ,则混合气体中含有甲烷()

A .50 mL B .70 mL C .30 mL D .15 mL 9.下列一定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 ) A .C 2H 4 B . C 4H 8 C .C 3H 8 D .C 5H 12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酸性4KMnO 溶液都不起反应 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 C.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3CH Cl 、22CH Cl 、3CHCl ,还是4CCl ,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有机取代物都难溶于水 11.如下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 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气体可能是 ( ) ①CO 、2O ②2Cl 、4CH ③2NO 、2O ④2N 、2H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2.下列物质属于烷烃的是( ) A.816C H B.322CH CH CH OH 13.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12日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学校: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考号: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1. 下列五种烃 : ①2-甲基丁烷; ②2,2 -二甲基丙烷 ; ③正戊烷; ④丙烷; ⑤丁烷 ,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 序排列的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④>①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⑤>②>①>③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B. 完全燃烧某有机物 ,生成 CO 2和 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该有机物只可能是烯烃或环烷烃 C.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符合通式 C n H 2n -2 的有机物一定是炔烃 3. 两分子乙炔反应得到乙烯基乙炔 (CH 2=CH-C ≡CH),该物质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 , 下列关于该物质 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 该物质既是 CH 2=CH 2 的同系物 , 又是 HC ≡CH 的同系物 B. 该物质既能使酸性 KMnO 4溶液褪色 , 又能使溴水褪色 C. 该物质与足量的 H 2加成后 ,只能生成一种物质 D. 该物质经加成、加聚反应后的产物是氯丁橡胶 ( ) 的主要成分 4. 以乙炔为原料制取 CHClBr —CH 2Br, 下列方法中 ,最可行的是 ( ) A. 先与 HBr 加成后 ,再与 HCl 加成 B. 先 H 2与完全加成后 ,再与 Cl 2、Br 2取代 C. 先与 HCl 加成后 , 再与 Br 2加成 2、请将答案

第六章 对映异构习题答案

第六章对映异构 1、说明下列各名词的意义: ⑴旋光性:⑵比旋光度:⑶对应异构体: ⑷非对应异构体:⑸外消旋体:⑹内消旋体: 答案: (1)旋光性:能使偏光振动平面的性质,称为物质的旋光性。(2)比旋光度:通常规定1mol含1 g旋光性物质的溶液,放在1 dm (10cm)长的成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3)对应异构体:构造式相同的两个分子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彼此互为镜象,不能重合的分子,互称对应异构体。 (4)非对应异构体:构造式相同,构型不同,但不是实物与镜象关系的化合物互称非对映体。 (5)外消旋体:一对对映体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等量混合物叫外消旋体。 (6)内消旋体:分子内,含有构造相同的手性碳原子,但存在对称面的分子,称为内消旋体,用meso表示。 2、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C(用*表示手性C) (1)(2)(3)(4) 答案: (1)* (2)无手性碳原子 (3)* *(4) 3、分子式为C3H6DCl所有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在这些化合物中那些具有手性?用投影式表示它们的对应异构体。 答案: 解:分子式为C3H6DCl的化合物共有5个构造异构体,其中3个有对应异构体。 (手性):

(无手性) Cl CH 2CH 3 H D D H Cl CH 2CH 3 CH 2Cl CH 3 H D D H CH 2Cl CH 3 CH 2D CH 3 H Cl Cl H CH 2D CH 3 4、 ⑴丙烷氯化已分离出二氯化合物C 3H 6Cl 2的四种构造异构体,写出它们的构造式:⑵ 从各个二氯化物进一步氯化后,可得的三氯化物(C 3H 5C l3)的数目已由气相色谱法确定。从A 得出一个三氯化物,B 给出两个, C 和D 各给出三个,试推出A ,B 的结构。⑶通过另一合成方法得到有旋光性的化合物C ,那么C 的构造式是什么?D 的构造式是怎样的?⑷有旋光的C 氯化时,所得到的三氯丙烷化合物中有一个E 是有旋光性的,另两个无旋光性,它们的构造式怎样? 答案:(1) Cl 2CHCH 2CH 3(1) CH 3CCl 2CH 3(2) ClCH 2CHClCH 3(3) ClCH 2CH 2CH 2Cl (4) (2) 解:A 的构造式:CH 3CCl 2CH 3 B 的构造式:ClCH 2CH 2CH 2Cl (3) (4) 另两个无旋光性的为:CH 2ClCCl 2CH 3 ClCH 2ClCHCH 2 Cl 5、指出下列构型式是 R 或S 。 答案: R 型 S 型 S 型 S 型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烷烃烯烃(重点)炔烃 通式C n H 2n+2 全部单键C n H 2n 只有一个双键C n H 2n-2 只有一个三键 代表物CH 4CH 2 =CH 2 CH≡CH 电子式 熔沸点变化规律与烯炔烃类似。 常温下C1~C4为气态, C5~C16为液态。C17以上 为固态。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 高;相同碳原子数,支链越 多,熔沸点越低。 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 高;相同碳原子数,支链 越多,熔沸点越低。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 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 但始终小于水的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 但始终小于水的密度。 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 但始终小于水的密度。 化学性质概述较稳定,不与高锰酸钾或 者溴水发生反应,也不和 酸碱发生反应。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钾 氧化并使其褪色;也可以和 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 色。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 钾氧化并使其褪色;也可 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 其褪色。 氧化反应C n H 2n+2 +(3n+1/2)O 2 →nCO 2 + (n+1)H 2 O C n H 2n +(3n/2)O 2 →nCO 2 +nH 2 O C n H 2n-2 +(3n-1/2)O 2 →nCO 2 +( n-1)H 2 O 燃烧现 象 火焰呈淡蓝色,安静燃烧。有黑烟产生,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火焰明亮。 取代反应或加成反 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 CCl 4 溶液 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 CCl 4 溶液 反应条件是光照,且要求CH≡CH+H 2 O

应卤族元素都必须是气态纯净物。这与烯烃炔烃的加 成反应条件不同。CH 2 =CH 2 OH(不稳定)→ CH 3 CHO (最后生成乙醛) 加聚反 应 无 实验室制法CaC 2 +2H 2 O→C 2 H 2 ↑+ Ca(OH) 2 特殊性质 或 用途CH 4? ?→ ? 高温C+2H2 C 16 H 34? ?→ ? 高温C8H18+ C8H16 一个大烷烃分子裂解成一 个小烷烃分子和一个烯烃 分子。 顺反异构,同侧为顺,异侧 为反。 乙炔俗名电石气,用于焊 接金属;乙烯用作催熟剂 和有机化工基本原料,甲 烷俗名天然气,用于燃料。 相同的物质发生有机反应,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也不相同。以为例,铁的催化下,与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或;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在有Ni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生成。

顺反异构、对映异构

对应异构:两种物质互为镜像,就跟人的左右手间的关系一样,外形相似但不能重合。 我们知道,生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原子在形成有机分子的时候,4个原子或基团可以 通过4根共价键形成三维的空间结构。由于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这两种分子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它们的沸点一样,溶解度和光谱也 一样。但是从分子的组成形状来看,它们依然是两种分子。这种情形像是镜子里和镜子外 的物体那样,看上去互为对应。由于是三维结构,它们不管怎样旋转都不会重合,就像我 们的左手和右手那样,所以又叫手性分子。 定义立体异构的一种,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引起的,一般指烯烃的双键,也有C=N 双键,N=N双键及环状等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顺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同一侧的为顺式异构体,也用 cis- 来表示。 反式异构体:两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分别在双键两侧的为反式异构体,也用 trans- 来表示。 图中Pt(NH3)2Cl2应该没有顺反异构 2产生条件 ⑴分子不能自由旋转(否则将变成另外一种分子) ⑵双键上同一碳上不能有相同的基团;注:同分异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顺 反异构是空间构象不同。但顺反异构属于同分异构。若双键上两个碳原子上连有四个 完全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按“顺序规则”分别比较每个碳原子上连接的两个原子或基团,若两个较优基团在π键平面同侧者为Z型异构体,在异侧者为E型异构体。 顺反异构体的性质 顺反异构体,原子或原子团的连接顺序以及双键的位置相同,只是空间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在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不同,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反式有较高的熔点,较低的溶解度,且较为稳定。

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知识点汇总

甲烷 、烷烃知识点 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叫烃,在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比空气轻的,能燃烧的气体,天然气、坑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收集甲烷时可以用排水法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C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叫结构式) [模型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得出结论: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甲烷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甲烷极难溶于水,这体现了相似相溶原理。 CH 4:正四面体 NH 3:三角锥形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a.方程式的中间用的是“ ”(箭头)而不是“====”(等号), 主要是因为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 b.火焰呈淡蓝色:CH 4、H 2、CO 、H 2S 在通常条件下,甲烷气体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而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所以可以说甲烷的化学性质是比较稳定的。但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一些物质如Cl 2发生某些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现象:①量筒内Cl 2的黄绿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 ②量筒内壁出现了油状液滴。 ③量筒内水面上升。 ④量筒内产生白雾 [说明]在反应中CH 4分子里的1个H 原子被Cl 2分子里的1个Cl 原子所代替.. ,但是反应并没有停止,生成的一氯甲烷仍继续跟氯气作用,依次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

甲烷,反应如下: a.注意CH 4和Cl 2的反应不能用日光或其他强光直射,否则会因为发生如下剧烈的反应:CH 4+2Cl 2??→?强光C+4HCl 而爆炸。 b.在常温下,一氯甲烷为气体,其他三种都是液体,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甲烷(四氯化碳)是工业重要的溶剂,四氯化碳还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溶剂、灭火剂,氯仿与四 氯化碳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均大于1 g·cm -3,即比水重。 c.分析甲烷的四种氯代物的分子极性。但它们均不溶于水。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二、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的概念 a.分子里碳原子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 b.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 2. 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结 构 式: 结构简式:CH 4 CH 3CH 3 CH 3CH 2CH 3 CH 3CH 2CH 2CH 3 /CH 3(CH 2)2CH 3 3.烷烃的物理性质 (a )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b )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 )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 )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烷烃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故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原创

烷烃烯烃(重点)炔烃 通式C n H2n+2 全部单键C n H2n只有一个双键C n H2n-2 只有一个三键代表物CH4CH2=CH2C H≡CH 电子式 熔沸点变化规律与烯炔烃类似。常温下 C1~C4为气态,C5~C16为液态。 C17以上为固态。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相同 碳原子数,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相 同碳原子数,支链越多,熔沸点 越低。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但始 终小于水的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但始终 小于水的密度。 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但始 终小于水的密度。 化学性质概述较稳定,不与高锰酸钾或者溴水 发生反应,也不和酸碱发生反 应。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并 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 反应使其褪色。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并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发生 加成反应使其褪色。 氧化反应C n H2n+2+(3n+1/2)O2→nCO2+(n+ 1)H2O C n H2n+(3n/2)O2→nCO2+nH2O C n H2n-2+(3n-1/2)O2→nCO2+(n-1) H2O 燃烧现象火焰呈淡蓝色,安静燃烧。有黑烟产生,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火焰明亮。 取代反应 或 加成反应 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CCl4溶液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CCl4溶 液 反应条件是光照,且要求卤族元 素都必须是气态纯净物。这与烯 烃炔烃的加成反应条件不同。 CH≡CH+H2O CH2=CH2OH(不稳定)→ CH3CHO(最后生成乙醛) 加聚反应无 实验室制 法 CaC2+2H2O→C2H2↑+Ca(OH)2 特殊性质或 用途CH4? ?→ ? 高温C+2H2 C16H34? ?→ ? 高温C8H18+ C8H16 一个大烷烃分子裂解成一个小 烷烃分子和一个烯烃分子。 顺反异构,同侧为顺,异侧为反。乙炔俗名电石气,用于焊接金 属;乙烯用作催熟剂和有机化工 基本原料,甲烷俗名天然气,用 于燃料。 相同的物质发生有机反应,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也不相同。以为例,铁的催化下,与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或;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在有Ni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生成。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 卤代烃 第一节 第1课时 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精

第1课时 烷烃和烯烃 烯烃的顺反异构 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理解烷烃、烯烃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学生用书P19] 1.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 2.烷烃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都不发生反应,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如光照或高温)才能发生某些反应。 (2)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烷烃可与纯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 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3)氧化反应——可燃性 烷烃可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燃烧的通式为C n H 2n +2+3n +12 O 2――→点燃n CO 2+(n +1)H 2O 。 (4)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 烷烃受热时会分解产生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如 C 16H 34――――――→催化剂加热、加压 C 8H 16+C 8H 18。 3.烯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氧化反应

①烯烃能使紫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可燃性 单烯烃燃烧的通式为C n H 2n + 3n 2 O 2――→点燃n CO 2+n H 2O 。 (3)加聚反应 单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为n R 1CHCHR 2――→催化剂。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符合C n H 2n +2的烃都是烷烃。( ) (2)符合C n H 2n 的烃都是烯烃。( ) (3)等质量的烷烃和烯烃燃烧,烷烃比烯烃耗氧气多。( ) (4)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和烯烃常温下都为气体。( ) (5)制取1-氯乙烷时可用乙烷和氯气反应,也可用乙烯与HCl 反应。(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不属于烷烃的性质的是( ) A .都难溶于水 B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 .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 D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答案:D 3.下列有关烯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 .烯烃在适宜的条件下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 .分子式是C 4H 8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 .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答案:D 1.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1)烃都是无色物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苯、乙醚等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2)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常温下脂肪烃的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或固态。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脂肪烃在常温下都是气体,其他脂肪烃(新戊烷除外)在常温下是液体或固体。 (3)熔、沸点一般较低。其变化规律如下: ①组成与结构相似的物质(即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或相同的物质(如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 ③组成与结构不相似的物质,当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

对映异构基础习题附答案

第六章对映异构 1.说明下列各名词的意义: ⑴旋光性:⑵比旋光度:⑶对应异构体:⑷非对应异构体:⑸外消旋体:⑹内消旋体: 答案: (1)(1)能使偏光振动平面的性质,称为物质的旋光性。 (2)通常规定1mol含1 g旋光性物质的溶液,放在1 dm (10cm)长的成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3)构造式相同的两个分子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彼此互为镜象,不能重合的分子,互称对应异构体。 (4)(答案)构造式相同,构型不同,但不是实物与镜象关系的化合物互称非对应体。 (5)一对对应体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等量混合物叫外消旋体。 (6)分子内,含有构造相同的手性碳原子,但存在对称面的分子,称为内消旋体,用meso表示。 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C(用*表示手性C) )()(34)1(()2

答案:)3()21()无手性碳 原子( )(4 3、分子式为C3H6DCl所有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在这些化合物中那些具有手性?用投影式表示它们的对应异构体。 答案: (手性)解:⑴(无手性)⑵ ⑶(手性) (无手性)⑷ ⑸ 4. ⑴丙烷氯化已分离出二氯化合物C3H6Cl2的四种构造异构体,写出它们的构造式:⑵从各个二氯化物进一步氯化后,可得的三氯化物(C3H5Cl3)的数目已由气相色谱法确定。从A得出一个三氯化物,B给出两个, C和D各给出三个,试推出A,B的结构。⑶通过另一合成方法得到有旋光性的化合物C,那么C的构造式是什么?D的构

造式是怎样的?⑷有旋光的C氯化时,所得到的三氯丙烷化合物中有 一个E是有旋光性的,另两个无旋光性,它们的构造式怎样? 答案: (1) (2) 解:A:CH3CClCH3 B ClCH2CH2CH2Cl (3).另两个无旋:光性的为:解(4) CH2ClCHClCH2CCl和CH3CCl2CH2Cl 5. 指出下列构型式是R或S。 答案: R型型 R S型型 S

第六章 对映异构练习及答案

第六章 对映异构 1. 说明下列各名词的意义: ⑴旋光性;⑵比旋光度;⑶对应异构体;⑷非对应异构体;⑸外消旋体;⑹内消旋体。 答案: (1)能使偏光振动平面的性质,称为物质的旋光性。 (2)通常规定1mol 含1 g 旋光性物质的溶液,放在1 dm (10cm )长的成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3)构造式相同的两个分子由于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彼此互为镜象,不能重合的分子,互称对应异构体。 (4)(答案)构造式相同,构型不同,但不是实物与镜象关系的化合物互称非对应体。 (5)一对对应体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等量混合物叫外消旋体。 (6)分子内,含有构造相同的手性碳原子,但存在对称面的分子,称为内消旋体,用meso 表示。 2. 下列化合物中有无手性C (用*表示手性C ) (1) (2)(3)(4) 答案: (1)(2)无手性碳原子(3)(4) 3、分子式为C 3H 6DCl 所有构造异构体的结构式,在这些化合物中那些具有手性?用投影式表示它们的对应异构体。 答案: ⑴ (手性) ⑵ (无手性) ⑶ (手性) ⑷ (无手性)⑸ 4. ⑴丙烷氯化已分离出二氯化合物C 3H 6C l2的四种构造异构体,写出它们的构造式:⑵ 从各个二氯化物进一步氯化后,可得的三氯化物(C 3H 5C l3)的数目已由气相色谱法确定。从A 得出一个三氯化物,B 给出两个, C 和D 各给出三个,试推出A ,B 的结构。⑶通过另一合成方法得到有旋光性的化合物C ,那么C 的构造式是什么?D 的构造式是怎样的?⑷有旋光的C 氯化时,所得到的三氯丙烷化合物中有一个E 是有旋光性的,另两个无旋光性,它们的构造式怎样? 答案: (1) H C *OH C H 3C H 2C H 3

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脂肪烃 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 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 )取代反应 如:CH 3CH 3 + Cl 2 →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 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 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 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 (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 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烯烃的加成反应:(要求学生练习) ;1,2 一二溴丙烷 ;丙烷 2——卤丙烷 (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则) (2) (3)加聚反应: 聚丙烯 光照 3n+1 2 点燃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归纳

[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归纳 3.1.4 烯烃的化学性质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kenes 烯烃的化学性质和烷烃不同。它的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化学活泼性大,烯烃的大部分反应发生在碳碳双键上,所以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和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α-碳原子上的α-氢也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1)加成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实质上是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也就是打断一个π键,两个一价原子或基团分别加到双键碳原子上,形成两个新的σ键,从而生成饱和化合物。一般可表示为: Y Z 象这种由一个不饱和化合物和另一个化合物或单质作用,生成一个加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烯烃能与一系列加成试剂发生加成反应,例如氢、卤素、卤化氢、次卤酸、硫酸、水等。 a. 加氢。在催化剂铂、钯、镍等存在下,烯烃与氢气加成得到烷烃,这种反应称为催化氢化。

2 + H22 H H 它是一种还原反应。 从烯烃催化加氢生成烷烃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π键,双键的两个碳原子的全部价键都发生了变化。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由sp2转变为sp3,分子的构型也从烯烃的平面排布结构变成四面体结构。所以,不要将复杂的化学变化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价键的改变。 烯烃的催化氢化是一个放热反应。一摩尔烯烃氢化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氢化热。不同烯烃的氢化热是不同的。根据氢化热的不同,可以分析不同烯烃的相对稳定性。一般氢化热愈小,则烯烃愈稳定。例如: CHCH

3HHCH3 + H2+ H 2 CH3223 -1 CCH3 22 3 -1 可见,(E)-2-丁烯比(Z)-2-丁烯稳定。 烯烃的加氢反应是定量进行的,一个双键吸收1摩尔氢,常常用它来测定烯烃的双键数。

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一节-烷烃和烯烃-烯烃的顺反异构

第一节 脂肪烃 第1课时 烷烃和烯烃 烯烃的顺反异构 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理解烷烃、烯烃 的结构、化学性质。 3.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知识点一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学生用书P23] 阅读教材P 28~P 31,思考并填空。 1.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变化规律 状态 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烃和烯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烃和 烯烃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 溶解性 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沸点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沸点 越低 密度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烷烃、烯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稳定性:常温下烷烃很不活泼,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都不发生反应,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如光照或高温)才能发生某些反应。 (2)特征反应——取代反应 烷烃可与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卤化氢,如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3+Cl 2――→光照 CH 3CH 2Cl +HCl 。 (3)氧化反应——可燃性 烷烃可在空气或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燃烧的通式为 C n H 2n +2+ 3n +1 2

O 2――→点燃 n CO 2+(n +1)H 2O 。 (4)分解反应——高温裂化或裂解 烷烃受热时会分解产生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烃和烯烃,如 C 16H 34――→催化剂 加热、加压C 8H 16+C 8H 18。 3.烯烃的化学性质 (1)特征反应——加成反应 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反应 ①烯烃能使紫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②可燃性 烯烃燃烧的通式为 C n H 2n +3n 2 O 2――→点燃 n CO 2+n H 2O 。 (3)加聚反应 烯烃加聚反应的通式为 。 1.判断正误 (1)符合C n H 2n +2的烃都是烷烃。( ) (2)符合C n H 2n 的烃都是烯烃。( ) (3)等质量的烷烃和烯烃燃烧,烷烃比烯烃耗氧气多。( ) (4)碳原子数小于5的烷烃和烯烃常温下都为气体。( ) (5)制取1-氯乙烷时可用乙烷和氯气反应,也可用乙烯与HCl 反应。( ) 答案:(1)√ (2)× (3)√ (4)√ (5)× 2.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或烯烃的化学反应,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 (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烯与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烯与水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 (第1课时) 烃的概述 烷烃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烃的概述烷烃的化学性质。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章是在必修2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上,以“结构-有机化合物-性质”为线索,包括认识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三部分内容。第3节《烃》引导学生从类别上对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各种烃的结构、性质、应用、不同类别烃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研究,在必修2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甲烷)和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乙烯和苯)的基础上,从个案学习上升到类别学习。内容框架为: 设计思路 本节以“烃的概述和烷烃的化学性质、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为基本线索,在学习过程中要建立烃的分类框架并能够举例说明。由此,将本节内容分为3个课时进行学习: 第1课时为烃的概述和烷烃的化学性质,学习烃的分类、链烃的主要物理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如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与氧气的反应等);第2课时为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主要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不饱和烃的重要性质加成反应,掌握烯烃和炔烃与卤素、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与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反应;第3课时为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主要学习苯及其同系物与卤素单质、硫酸的取代反应,与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反应等。 综上,本节内容安排为: 第1课时:烃的概述和烷烃的化学性质; 第2课时: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建立烃的分类框架并能够举例说明。

2、知烃的熔、沸点比较低,各种烃都难溶于水并且比水轻。 3、掌握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或三键的烯烃或炔烃。 4、烷烃能与氧气、卤素单质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烯烃和炔烃的命名规则与烷烃的比较,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烃,认识烃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各种烃并对它们进行命名,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烷烃烯烃(重点)炔烃 通式 C n H2n+2 全部单键C n H2n只有一个双键C n H2n-2 只有一个三键 代表物 CH4CH2=CH2C H≡CH 电子式 熔沸点变化规律与烯炔烃类似。常温下 C1~C4为气态,C5~C16为液态。 C17以上为固态。 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相同 碳原子数,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相 同碳原子数,支链越多,熔沸点 越低。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但始 终小于水的密度。 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但始终 小于水的密度。 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但始 终小于水的密度。 化学性质 概述 较稳定,不与高锰酸钾或者溴水 发生反应,也不和酸碱发生反 应。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并 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 反应使其褪色。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并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发生 加成反应使其褪色。 氧化反应C n H2n+2+(3n+1/2)O2→nCO2+(n+ 1)H2O C n H2n+(3n/2)O2→nCO2+nH2O C n H2n-2+(3n-1/2)O2→nCO2+(n-1) H2O 燃烧现象火焰呈淡蓝色,安静燃烧。有黑烟产生,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火焰明亮。 取代反应 或 加成反应 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CCl4溶液 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CCl4溶 液 反应条件是光照,且要求卤族元 素都必须是气态纯净物。这与烯 烃炔烃的加成反应条件不同。 CH≡CH+H2O CH2=CH2OH(不稳定)→ CH3CHO(最后生成乙醛) 加聚反应无 实验室制 法 CaC2+2H2O→C2H2↑+Ca(OH)2特殊性质 或 用途 CH4? ?→ ?高温C+2H2 C16H34? ?→ ?高温C8H18+ C8H16 一个大烷烃分子裂解成一个小 烷烃分子和一个烯烃分子。 顺反异构,同侧为顺,异侧为反。乙炔俗名电石气,用于焊接金 属;乙烯用作催熟剂和有机化工 基本原料,甲烷俗名天然气,用 于燃料。 相同的物质发生有机反应,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也不相同。以为例,铁的催化下,与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或;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

环烷烃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第五章脂环烃Cyclocarbohydrons(4学时) 具有环状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环烃,环烃又可分为脂环烃和芳香烃。开链烃两端连接成环的化合物与链烃性质相似,称为脂环烃。 5.1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5.1.1分类 按照分子中所含环的多少分为单环和多环脂环烃。 根据脂环烃的不饱和程度又分为环烷烃和环烯烃(环炔烃)。 在多环烃中,根据环的连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螺环烃和桥环烃。 环烃 脂环烃 芳环烃 环烷烃 环烯烃 环炔烃 单环芳烃 多环芳烃 非苯芳烃 单环烷烃 桥环烷烃 螺环烷烃 5.1.2 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1、单环烷烃的异构现象 环烷烃中由于环的大小及取代基位置的不同,产生各种构造异构体。最简单的环烷烃有三个碳原子,它没有异构体。C4有两种异构体,C5有六种异构体。 C4H8的同分异构体: C5H10的同分异构体:

2CH33 3 3 3 4 5 123 6 此外,还有旋光异构(下一章)和构象异构(下一节)。 2、命名 单环脂环烃的命名:单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相同,为CnH2n,但其中没有双键,仅有一个闭合的碳环。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相似,根据成环碳原子数称为“某烷”,并在某烷前面冠以“环”字,叫环某烷。例如: 环丙烷环丁烷环已烷 环上带有支链时,一般以环为母体,支链为取代基进行命名,如: CH3 CH3 二甲基环丙烷 1-甲基-4-异丙基环已烷 若环上有不饱和键时,编号从不饱和碳原子开始,并通过不饱和键编号,如: 5-甲基-1,3-环戊二烯 3-甲基环已烯 环上取代基比较复杂时,环烃部分也可以作为取代基来命名。如: 2-甲基-3-环戊基戊烷 螺环烃的命名:在多环烃中,两个环以共用一个碳原子的方式相互连接,称为螺环烃。其命名原则为:根据螺环中碳原子总数称为螺某烃。在螺字后面用一方括号,在方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标明每个环上除螺原子以外的碳原子数,小环数字排在前面,大环数字排在后面,数字之间用 CH3 CH3 CH3CH2CH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