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自然概况

二连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正北部,地处东经111°17′—112°25′,北纬42°55′—43°53′,,东西南三面与美丽富饶的苏尼特草原相邻,北与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是我国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铁路口岸。市区距中蒙边境线仅4.5公里,是我国的北大门。二连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计划单列市, 总面积4015平方公里,现建成城区面积1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5万人左右,夏季高峰期最多可达10万人,其中有市籍户口近2万人。居住着汉、蒙、回、满、朝鲜等八个民族。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011100。代码:152501。区号:0479。拼音:

Erlianhaote Shi。

【行政区划】设乌兰、东城、锡林三个街道办事处(辖14个社区居委会)和赛乌素科技园区、格日勒敖都苏木(辖4个牧业嘎查和1个生态移民区)。

【历史沿革】1966年设市。市名得自境内额仁淖尔盐地。“二连”系“额仁”的不同译音,意为有花纹的。“浩特”,蒙语,意为城市。

二连浩特在辽时属托州地,金时为蒙古各部落游牧之地,元时属中书省上都路,北元时属察哈尔部苏尼特鄂托克,清崇德七年开始属苏尼特右旗,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在二连盐池西北坡设立“伊林”驿站。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廷架通了库仑(乌兰巴托)-张家口一线的电话线,又设电报局,并将该地标入了当时出版的地图集,名曰“二连”。民国七年(1918年)二连盐池成为张家口至库仑汽车运输线上的一个站点,站名“滂北”。

二连浩特市是随着集宁-二连国际铁路的建设而建立。1956年1月,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铁路联运线开通,以二连车站为中心的建筑群变

成为二连浩特的雏形。1956年4月,锡林郭勒公署决定成立二连镇,隶属苏尼特右旗。1957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二连镇升格为准县级,改名“二连浩特”,隶属锡林郭勒盟。196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6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决定,二连浩特市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1980年5月重新划回锡林郭勒盟。1985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二连浩特升格为准地级市;1985年6月,国务正式批准二连浩特市为甲类开放城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13个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交通状况】二连浩特交通比较发达,以二连为终点的集二铁路与集通、京包、京山和包兰铁路相接,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同时还可通过二连抵达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公路运输更是四通八达,从二连乘班车可直达北京、天津、石家庄、大同、张家口、呼和浩特等 10 个大中城市。 1992 年开通二连到蒙古国扎门乌德国际公路客货联运,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济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另外,二连市目前正在拟建旅游支线飞机场,前期调研及论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市区至恐龙遗址的砂石路已经开通; 208 国道赛汗塔拉至二连浩特段将于明年开工建设;二连浩特市至广西河口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中,目前已开工建设,这些国道的全线贯通将进一步促进口岸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地形地貌】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阴山山脉以北的层状高原区。地势较为平坦,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拨910~1000米(市区964.8米),地势总走向南高北低,地形平坦。市区于二连盆地沉积带西缘,基本轮廓奠定于第四纪延续到三迭纪、白垩纪,土质以淡栗钙土夹沙砾土为主。区内有零星洼地,季节性积水。赛乌素东南的“那仁绍荣”、“哈日陶勒盖”为最高,海拔1016米,市区附近的“布朗音推饶木”南架子山为次高,海拔

964.3米,“额仁诺尔”为最低,海拔900米。

【气候资源】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干旱荒漠草原性气候,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漫长风雪少,春季干燥少雨风沙多,夏季干热降雨少,秋季天高气爽霜来早。年平均气温5.1℃,一月平均气温-16.2℃,极端最低气温-29.7℃,七月平均气温25.7℃,极端最高气温39.0℃。结冰期8个月,境内烤火期7个月。年日照时数3356.8小时,日照率76%。霜冻出现早,最早9月末出现,最晚5月末结束,无霜期仅121天左右。雨水分布不均,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年际雨量变化大,平均降水量139.5毫米(1996年降水量最多256.9毫米,2001年降水量最少39.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695毫米,常年盛行偏西风,年平均风速4.1米/秒。

自然灾害主要受旱灾影响严重,降水量年季变率大,季节分配不均,基本属于“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其次是雪灾(白灾)、寒潮、霜冻、干热风及风灾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给农牧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1962年旱情严重,当年发放救济费12300元。1981年8月1日,连降大雨,赛乌苏农场受灾,淹没大井4眼,柴油机4台,冲毁防洪坝200米,围墙300米,渠道200米,冲毁菜田200亩,损失约10万元。1986年7月12日,赛乌苏农场发生洪灾,房屋被冲,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2004年夏季,全境发生煌灾,草原植被受到严重破坏。2005年,全境发生旱灾,草原植被和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水资源】地表无河流水系,水资源严重缺乏。能够开发利用的水源地有3处,分别为二连盐池东段、赛乌苏洼地和齐哈日格图。其中盐池为地下水、地表水汇集区,资源量8524万立方米,淡水层下部为咸水,水质差不能饮用。市区南24公里赛乌苏洼地为20米以内的浅层水,不适合

饮用。齐哈日格图为地下古河道水源地,水质优良,是目前二连市区主要供水水源。

【土壤资源】二连浩特市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二连盆地"内,地势平坦,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高度897--975.6M,土壤分为三种类型:淡棕钙土面积68.15万亩,占总面积的97.08%,盐土面积1.7万亩,占总面积的2.56%;风沙土面积2486亩,占总面积的0.36%。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主要有灌木、半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40余种,分属18科、35属。主要植物有戈壁针茅、小针茅、无芒隐子草、女蒿、冷蒿、沙生冰草、沙蒿、芨芨草、苔草、白刺、针茅、沙葱、砂等。其中常见的药用植物有麻黄、补血草、知丹等。此外还有念珠藻类的发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低等植物,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野生动物种类比较少,主要有狼、狐狸、獾、黄羊、兔、鼠类、鹰、沙鸡、百灵、雀类,曾经有过盘羊、哦猴羚、天鹅、地鵏等珍稀鸟兽。

锡林郭勒盟概况(新)

锡林郭勒盟概况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首都北京的正北方,东经111°59′至120°00′,北纬42°32′至46°41′,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全盟总人口101.6万,其中蒙古族人口占30%,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交界,南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毗邻,东与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具有北开南联、贯通东西的优势。现辖9个旗2个市1个县1个管理区,即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多伦县、乌拉盖管理区,盟府所在地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古国的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二连浩特是我国最大的对蒙陆路口岸,也是内地通往蒙、俄、东欧最便捷的大陆桥。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

气温1-4℃,无霜期90-130天,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 锡林郭勒盟历史悠久。二连盐池恐龙化石群世界罕见,主要有亚洲鸟龙、欧式阿莱龙、姜氏巴克龙、蒙古满洲龙等。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存,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等中国北方民族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内分布有青铜器时代的古岩画群,秦汉时期的长城遗址,以及乌桓山、鲜卑山和突厥石人等遗迹。辽代为上京道所辖,遗有大量古墓。金代曾筑有大量长城,史称金界壕,至今仍有大量遗存。十三世纪中叶,建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1260年忽必烈皇帝在此继位,元上都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清朝开始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一般三年举行一次会盟。1691年,康熙皇帝在多伦淖尔召集蒙古各部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会盟。1743年,在锡林额尔敦敖包山下始建贝子庙,乾隆皇帝赐名崇善寺,经过七代活佛陆续扩建,成为内蒙古喇嘛教四大寺院之一。锡林郭勒盟的形成

三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锡林郭勒草原》阅读附答案

三年级阅读《锡林郭勒草原》阅读附答案 锡林郭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 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他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这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通过阅读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这句话采用_______的手法来写。请你运用这种手法再写出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与“一碧千里”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话出自《》这一首歌。 5、“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他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这是一个____句。这里把______比作______,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6、你还学过哪些作者描写草原的作品?请把知道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摘录描写颜色的词语(至少8个) 8、短文的第_____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的特点。 9、短文的第_____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动态,作者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通过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_____的特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同时,它又是个中心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11、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12、本文从哪3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 13、把短文分为两段 14、概括两段的段落大意。 答案: 1、(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总领全文的)(草原是广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准格尔旗的自然环境现状,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加重,并且地提出了一些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植树种草;土地沙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此地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东隔黄河与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乌兰察布盟的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相邻;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北以黄河为界,与土默特左旗相望;南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相连。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这里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遭到了挑战。首先,我介绍一下该地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谷与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地带。北部以风沙地貌为主,风蚀沙化严重;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其它平缓地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及河川地段,占土地总面积的7.5%。概括地说,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气候特征:准格尔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为6.2—8.7摄氏度,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为400mm,年均湿润度0.3—0.34,平均日

照时数为2900—3100h,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30d,最大风速为32m/s,多风沙天气。(3)土壤植被:准格尔旗主要有栗钙土、黄绵土、风沙土、盐碱土,其中栗钙土、风沙土所占比例较大,土壤贫瘠,渗透力差。由于受干旱、过牧、垦河为准格尔旗的主要水系,绕经该旗北部、东部、东南边缘,全程197km,境内有虎斯太河、纳林川、清水川等黄河一级支流15条,有十里长川、西孔兑沟等黄河二级支流60余条,全旗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43000万立方米,(4)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准格尔旗地处东南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具有干旱、少雨、多风、多发性暴雨,大风和较大的温差等不良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面积的草场和良田被淹没,形成难以利用的侵蚀沟,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生态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面对上述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为我们家乡的人担忧,是不是在许多年以后,这里将没有绿色,没有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尘暴和漫天的黄土,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要趁着生态被破坏的还不算太厉害的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它回到往日的青春美丽。对此,我有以下两点恢复对策:(1)植树种草林种树种:土地以沙地为主,由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组成的土地,应营造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灌木树种可选择沙柳、沙棘、杨柴。草本植物以沙打旺、苜蓿等为宜。这些草本植物均为优良牧草,种植后形成大面积的割草基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条件。南部大多数地区属黄土丘陵和沙砾岩裸地,应尽快营造水土保持林。该地区水土流失,

介绍内蒙古概况的导游词

介绍内蒙古概况的导游词 介绍内蒙古概况的导游词1 说起举世闻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大家可能都知道,它座落在我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可说起它与众不同的特点你知道吗?别急,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此起彼伏的沙浪,远远看去就像金色的海洋,特别雄伟。它有五大特点:古庙、鸣沙、奇峰、湖泊、神泉。 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有一座庙,它是阿右旗最早建造的。因为当时没有车,所以庙里的石头、砖头、木头都是人工搬进去的。坐在高高的沙山上往下滑,会发出一种轰隆隆的响声,这种响声既像飞机从头顶飞过,又像是天上打雷一样。沙漠里有许多沙山,其中最高的被称为沙漠珠穆朗玛峰。沙漠里虽然干旱,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没有一滴水,沙漠深处有许多湖泊,而且还有神泉呢!不管冬天还是夏天,神泉里的水都会日夜不停地流着,据说喝了神泉里的水能够强身健体、益寿延年。那里还有苁蓉、锁阳、甘草等特产呢! 现在沙漠里还修建了世界地质公园,里面有五彩缤纷的灯,有红的、黄的、蓝的……像星星一样闪烁着,漂亮极了。里面还有一张透明的桌子,上面堆着许多沙子,小朋友们可以在沙子上自由地画画,有趣极了。 我爱巴丹吉林沙漠!

介绍内蒙古概况的导游词2 朋友们,锡林浩特市坐落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中部,是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所在地,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锡林浩特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素有“草原中的城市,城市中的草原”之美誉。 “锡林”,蒙古语意为“丘陵”;“浩特”,蒙古语意为“城”。可见,锡林浩特是以牧草丛生的丘陵命名的。 锡林浩特市有蒙、汉、满、达斡尔等19个民族,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新兴草原城市。锡林浩特市原名“贝子庙”,已有250多年的历史。这里原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后裔之领地,明代属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别勒古台十七世孙诺比特默克图的游牧地,所部号为“阿巴哈纳尔”(蒙古语意为“叔叔们”)。康熙四年(1665)设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康熙六年(1667)设阿巴哈纳尔右翼旗。乾隆八年(1743)建贝子庙,亦称“贝子旗”或“贝子庙旗”。新中国建国后,于1953年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镇。1983年撤阿巴哈纳尔旗设锡林浩特市。市区丘陵广布,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草场覆盖率90%。境内有自治区六大油田之一的乌兰图嘎油田和储量丰富的二连油田。 锡林浩特亦有十分丰富的自然及生物资源。水资源主要是锡林河及锡林河水库。畜产品有肉类、奶类、羊绒、羊毛、驼毛、马鬃、马尾、皮张,各种肠衣等;土特产品有苦杏仁、发菜、白蘑、香蘑、黄花;药材类有牛黄、黄芪、黄芩、防风、知母、柴胡。野生动物类有

赤峰市自然概况

赤峰市自然概况 赤峰市地处燕山北麓、大兴安岭西南段与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东与通辽市毗邻,东南与辽宁省朝阳市接壤,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市交界,西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地理坐标为北纬41°17′~45°24′,东经116°21′~120°58′之间。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2005年总人口439.30万人。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16.4%。 市人民政府驻红山区,邮编:024000。代码:150400。区号:0476。拼音:Chifeng Shi。 ?行政区划?赤峰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7个旗。即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宁城县、林西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氏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 ?历史沿革?赤峰市古称松州,谓之“平地松林”、“千里松林”。清朝起称昭乌达盟(蒙语百柳的意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赤峰县,得名于市东北的褐色孤峰,蒙语称“乌兰哈达”,意为“赤峰”。 1953年4月,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改称昭乌达盟行政公署,受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领导。1954年5月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内蒙古东部区行政公署,昭乌达盟公署改称昭乌达盟人民政府,政府设在巴林左翼旗林东镇。1954年12月,热河省建制撤销、将赤峰县、乌丹县、宁城县、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敖汉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1958年设赤峰市。1958年9月末,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共建立人民公社257个,年底并为168个。 1962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赤峰县建制,从原赤峰市划给

准格尔旗旗情

旗情概况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全旗总人口291336人。 旗府薛家湾镇北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18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5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130公里.准格尔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 行政区划 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乡镇:薛家湾镇、大路镇、柴达木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纳日松镇、暖水镇、布尔陶亥苏木。 自然资源 煤炭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均在6000大卡/千克以上,为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石灰石总储量50亿吨,品位高,氧化钙含量达%;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矿层稳定,品位呈现铝高硅低的特征;此外,高岭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的储量也相当大,特别是煤层气的储量十分可观,属国内罕见的煤化工资源。 水源充沛。黄河年过水量248亿立方米,国家批准黄河用水指标2亿立方米,现有80%尚未利用;年降水总量30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探明储量28. 5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亿立方米;库坝总库容亿立方米,年供水量5000万立方米;现已建成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水源工程1处。黄河水、水库水、地下水完全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电力资源得天独厚。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坑口火电厂有2座,装机容量86万千瓦;水电站一座,装机108万千瓦;年发电量80亿度;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均已配套,且供电半径小,电价低廉,高载能电价元/度,属国内最低电价。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境内有大准电气化铁路、准东铁路和在建的呼准铁路以及拟建的淮河铁路,年货运能力接近1亿吨,是出省到京、到秦皇岛、到黄骅港的重要通道;109国道横贯东西,在建的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建成的呼包、包东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全部行程不足3小时。 国土资源面积十分广阔。全旗有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益于牛、羊的养殖;农畜产品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盛产海红果等多种果品,年产量1000万公斤。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巨石林立、天水一色的黄河峡谷风情;有僧庙相连、堂殿恢弘的鄂尔多斯最大召庙建筑群宝堂寺;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古松“中国油松王”;有蒙汉民族水乳交融的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 经济发展 准格尔旗具有集众多资源于一身的特有优势,且是距环渤海湾距离最近的资源富集区。从“八五”开始,国家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巨资,开发建设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年产原煤达到2000万吨;地企合建的典范工程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装机容量108万千瓦;

正镶白旗文化旅游资源

正镶白旗文化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化。 (一)古建筑 1、金长城:金长城位于正镶白旗乌兰察布木宏图嘎查、恩格尔宝力格嘎查、赛音宝勒嘎查所在地。正镶白旗境的金长城原建筑总长66327米,现保存有金长城遗迹总长1727米。东段金长城位于宏图嘎查第5小组所在地,中段金长城位于恩格尔宝力格嘎查第二小组西南约800米处,西段金长城位于乌兰察布木赛音宝力格嘎查三小组所在地。正镶白旗境原有金长城总长约66327米、由东向西建成,因不可抗自然因素,现已基本消失,目前仅存有三段特征较为明显的金长城。 2、布日都庙:布日都庙位于正镶白旗乌兰察布木浩雅尔呼都嘎嘎查,距政府所在地明安图镇北40公里。该庙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至今已有270年的历史。寺庙建成后,乾隆皇帝赐名“演教寺”当地民众俗称“布日都庙”。2002年,正镶白旗人民政府将该庙列为正镶白旗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仅存的大雄宝殿进行了修缮。2006年,该庙被列入自治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宝日勒盖庙:宝日勒盖庙位于正镶白旗伊和淖木宝日勒盖嘎查所在地。该庙始建于1721年,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宝日勒盖庙建成后康熙赐名“修德寺”是原察哈尔盟镶白旗旗庙。“文革”时期部分建筑被损坏,现仅存大雄宝殿和东西厢房。2006年被自治区

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红色旧址 1、明安图镇人民英雄烈士塔:明安图镇人民英雄烈士塔位于正镶白旗明安图镇北街路南300米处。为了纪念在正镶白旗境参加解放战争战斗中而牺牲的乌宁巴图等142位人民英雄,正镶白旗人民政府上于世纪七十年代修建了永久性人民英雄烈士塔。烈士塔雄伟壮观,塔基建筑面积182.25平方米,塔高16米,碑文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 2、俄罗斯医疗站旧址:俄罗斯医疗站旧址位于正镶白旗明安图镇朝伦温格其嘎查。医疗站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房屋为面阔6间,建筑属俄罗斯风格。上世纪五十年代“俄罗斯医疗队”曾在此驻扎,开展过医疗和防疫工作,为防止鼠疫起到了重要作用。 3、王治华烈士塔:王治华烈士塔位于正镶白旗星耀镇治华山村所在地西北200米,治华山顶上。为纪念1948年10月25日在这里壮烈牺牲的商、化、康联合县公安局副局长王治华烈士,1948年11月经中共察哈尔盟工委和察哈尔盟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命名聚宝山为治华山,山下的村被命名为治华村。1991年正镶白旗人民政府在治华山上修建了王治华烈士纪念塔。2009年7月对此塔进行了维修。 (三)历史人物

两种草原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比较

两种草原类型(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群落特征的比较 摘要:对西部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习,在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进行实地考察采样,采集植被生物量,测量植被的密度及盖度,比较两种草原的不同,分析两种不同草原的成员类型。 关键词:荒漠草原典型草原植被类型盖度密度 在2013年7月初,我们在自治区西部西旗及锡林郭勒盟一带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实习,对这些不同地带的植被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西旗进行了荒漠草原的采样和调查,在锡林郭勒地区进行了典型草原的采样和调查,在我自治区西部,阴山山脉隔断了地区,西部地区风沙大,降水少,草原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过渡明显,利于调查取证。下面将对此次实习进行分析和总结。 1.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的总体特征 荒漠草原是带干旱气候条件下,旱生、丛生小禾草和小半灌木占优势的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是草原类型中最旱化的草原类型,我们在朱日和镇对小针茅草原进行采样处理,这里的建群种是小针茅,是一种旱生丛生小禾草。荒漠草原常混生大量旱生小半灌木,并在群落中形成稳定的优势层片,荒漠草原属于自然带的一种,主要是受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地理位置处于大陆部,年降水量≤200毫米。气候干燥,少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次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合理的放牧和开垦以及开采矿物,直接导致草原荒漠化的进程。荒漠草原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部,如西旗一带,也就是我们实习所在之处。在荒漠草原以荒漠为主,生长的植物主要是一些耐旱,叶小而少而且根深的植物。原因是叶小而少可

以减少蒸发,根深可以充分吸取地下水分。 典型草原是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占优势的植被类型。我们实习之中对典型草原的不同类型进行了多次采样研究,例如在锡林郭勒地区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典型草原进行了详细的样本抽查。典型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伴有中旱生杂类草及根茎苔草,有时还混生旱生灌木或小半灌木。分布典型草原的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降水量约为250至450毫米。典型草原主要由针茅、羊草、隐子草等禾草,伴生中旱生杂草、灌木及半灌木组成,草丛一般高30至50cm。典型草原的降水量较荒漠草原稍多,但是均处于大陆部,所生长的植物也多为旱生,但是同种植物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生长的外形外貌不同,一般典型草原所生长的植物平均高度较荒漠草原高。 2.研究方法 (1)选取样地:在实习中我们对不同的草原类型随机选取样地进行采样,用 1m*1m的样线围成正方形的样地。 (2)测量高度,丛幅:在样线围成的样地中,我们选取一种植被类型,从中选出标准株(即在样地中此种植被类型中较为平均的一株),对标准株进行测量高度,丛幅等一些数据,记录在样地登记表中。 (3)采样:将测量完的植物一株一株的剪下,记录植物数量,进行装袋(4)风干测量:采集的植物要晒干,使其完全没有水分后进行植物干重测量,这就是植物的生物量,记录数据。 (5)计算:利用野外实习时测量的植物高度和丛幅,还有植物的干重进行计算,

阅读1锡林郭勒草原阅读训练及答案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辽阔——欢跃——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的作用。 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 答案:解析:

(1)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美丽而欢腾的景色,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辽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的草原图画(锡林郭勒大草原既美丽又欢腾) 2.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3.辽阔——(广阔)欢跃——(欢腾)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广阔美丽)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欢腾热闹)的特点。 5.拟人句: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仿写: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月儿羞涩地躲在了云后。 6.承上启下 7.对草原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重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矿种30多种,尤以优质煤闻名遐迩,东胜煤田已探明储量727亿吨,与神府煤田联袂,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称为“乌金之海”。陶土探明储量4.33亿吨,高岭土65亿吨,石英砂4226万吨,石灰岩、白云岩、建筑粘土等建材资源储量惊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能源矿产资源: 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分别是: 煤炭: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如果计算到地下1500米处,总储量约近1万亿吨。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按地域位置,全市可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煤田。东部即准格尔煤田,西部即桌子山煤田,南部即东胜煤田,北部即乌兰格尔煤田。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分布面积广,而且煤质品种齐全,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而且大多埋藏浅,垂直厚度深,易开采。目前,四大煤田,除乌兰格尔煤田外,其余均正在开采之中。 石油、天然气: 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鄂尔多斯中西部。在乌兰---格尔一带即杭锦旗北部,地质勘探部门已经发现20多处油气田,鄂托克旗境内现已探明油气储量 11亿立方米,在乌审旗南部也发现了油气田。这两种资源目前还正在进一步勘探之中。 油页岩: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中部的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境内。目前的探明储量为3.7亿多吨。其中工业储量66万吨,储藏厚度一般为3米--5米,含油率1.5%--10.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 天然碱: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西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杭锦旗境内的湖泊中。全市现有天然碱湖19处,储量7000亿吨,伴生天然碱储量1300万吨,这些天然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探析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探析 [摘要] 植被演替一直是生态学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都曾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演替学说,如欧美生态学家早在上世纪初提出的顶级演替学说,包括单元、多元顶级演替学说和顶级—格局假说等,国内著名的生态学家如祝廷成、贾慎修、任继周、李博、刘钟龄等也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草地演替规律进行研究,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笔者根据前人的成果,结合十几年对典型草原的调查研究资料,尝试提出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 [关键词]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放牧演替轨迹 锡林郭勒草原地处温性典型草原地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优质天然放牧草地,建群种以旱生丛生禾草为主,并混生有一定数量的中旱生、旱生杂类草,也有少量旱生半灌木、小半灌木为建群种的草地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牲畜头数的增加,放牧强度的增大,使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据2007年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多点调查平均计算,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草群平均高度由42厘米降低为22.5厘米,植被的平均覆盖度由37.5%降低为21.2%,生物量平均由1540公斤/公顷下降到610公斤/公顷。特别在畜群频繁采食的地段,草原退化更为严重。 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是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代表,据李博、刘钟龄等先生的研究表明,这里的原生植被类型是以禾本科针茅属植物、羊草及菊科杂类草为主的典型草原类,土壤为暗栗钙土、栗钙土和沙质栗钙土。为了更详细地研究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影响,刘钟龄先生于2005年在白音锡勒牧场桃林塔拉分场,设置了400亩典型草原放牧样地,该样地草地类型为克氏针茅+羊草草地,混生有小叶锦鸡儿灌丛,土壤类型为栗钙土。笔者及研究团队以此样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利用对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影响,并尝试找出典型草原退化演替轨迹。 实验样地用围栏划分出6个面积相等的放牧小区,设置不同的放牧强度(不放牧1个小区、轻度利用1个小区、中度利用2个小区、重度利用1个小区、极度利用1个小区),定期(每轮牧周期一次)观测每个小区内的植被状况,尤其是对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的生物量、草群高度、盖度、密度以及优良牧草出现的频度的观测,得出植物组成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不同的放牧强度对植被及土壤的影响,结合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路线调查(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结果,找到典型草原放牧退化演替规律,并尝试提出典型草原放牧退化演替的轨迹。 通过对2005年—2011年的放牧样地植物生物量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不同利用程度下,群落内植物的变化规律。(见表1) 在群落放牧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植物组成发生明显变化,羊草、克氏针茅、冰草、扁蓿豆、葱属植物和一些中生杂类草数量减少,并逐渐从建群种和优势种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自然概况 苏尼特右旗位于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是锡盟的西大门,东邻苏尼特左旗、镶黄旗;南靠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商都县;西接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东北与本盟二连浩特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地理位臵为东经111°08′~114°16′,北纬41°55′~43°39′。总面积22461平方公里,总人口68402万人,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 旗人民政府驻赛汉塔拉镇,邮编:011200。代码:152524。区号:0479。拼音:Suniteyou Qi。 【行政区划】苏尼特右旗辖3个镇、3个苏木:赛汉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镇、赛罕乌力吉苏木、桑宝拉格苏木、额仁淖尔苏木。 【历史沿革】苏尼特,系蒙古族部落名。蒙语称西为右。清初设旗。 2000年,苏尼特右旗辖2个镇、1个乡、14个苏木:赛汗塔拉镇、朱日和镇、乌日根塔拉苏木、巴彦朱日和苏木、布图木吉苏木、吉呼朗图苏木、阿其图乌拉苏木、格日勒图敖都苏木、阿尔善图苏木、脑干诺如苏木、都呼木苏木、都仁乌力吉苏木、桑宝拉嘎苏木、赛罕乌力吉苏木、额仁淖尔苏木、锡林诺如苏木、新民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6880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赛汉塔拉镇 38060 朱日和镇 1989 巴彦朱日和苏木 2841 都仁乌力吉苏木 2013 布图木吉苏木 2916 赛罕乌力吉苏木 2583 瑙干诺如苏木 1596

阿其图乌拉苏木 1996 桑宝拉格苏木 1961 锡林努如苏木 609 乌日根塔拉苏木 2562 额仁淖尔苏木 1139 格日勒图敖都苏木 1518 吉呼郎图苏术954 阿尔善图苏木 598 都呼木苏木 1574 新民乡 5282 查干淖尔碱矿虚拟镇 6689。 【地形地貌】地处乌兰察布高平原东侧,阴山山脉之北。地质构造属于古湖盆上升而成的层次剥蚀高平原,海拔900-1400米,最高1670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致可分三个阶梯.第一阶梯南接阴山山脉北麓,地势最高,海拔l200米以上,山丘起伏较大,河谷侵蚀切割较明显,由变质岩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组成。第二阶梯为朱日和镇以北至赛乌素,海拔1000-1200米之间,地势较平坦,其间有大小不等的古湖泊及古河道遗迹,表层大部分以第三组和中生代的红色砂岩、泥岩和沙砾岩为基底,上面覆有不厚的第四组残积物和风积物。第三阶梯海拔低于1000米,多在900米左右,为全旗最低点,是著名的二连盆地。区内有面积不大的盐湖、碱湖低地。西北角有一片剥蚀丘陵,由古老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在强烈的剥蚀作用下,岩石裸露,同时由于西北风的搬运作用,沿其东南缘形成一条顺风而下的沙地。 【气候资源】本旗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的主要特点是:春季干旱风大,温差变化剧烈;夏季短促干热,将雨增多而且集中,但热无酷暑;秋天晴朗天增多,凉爽宜人;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慢长。 光能资源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太阳辐射年总量为6204.8兆焦耳/米2,空间分布特征是北部大于南部。牧草生长期(4~9月),太阳辐射总量为4031.80兆焦耳/米2,占年总辐射量的65%。年光照总时数为3205.8小时,日照率达73%,牧草生长期日照时数为1800.6小时,日平均日照数近10个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篇一: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美丽的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_百度作业帮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美丽的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关茫,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在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着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摘录短文中表示“一碧千里”的意思的句子2.本文从哪3个方面写出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3.把短文分为两段4.概括两段的段落大意. 语文郭村依尔丽2014-10-14 1、表示 一碧千里的句子是: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2、从草原一望无际的绿色、湖水的清澈、鲜花的芬芳等3个方面描写草原的美丽.3、第一段从开始到“散发着阵阵清香”;第二段从“草原不仅美丽”至篇末.4、第一段讲述草原的静态,她是美丽辽阔的;第二段讲述草原的动态,她有飞翔的鸟,有安闲的牛羊,有快乐的牧民,这是个欢腾美好的世界.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2、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3、第一句(第一节)总起句为第一段。总写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第二、三、四节为第二段。分 别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以及在此如画的草原上幸福生活着的内蒙古牧民。o(... 2014-10-14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2、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丽。3、第一句(第一节)总起句为第一段。总写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第二、三、四节为第二段。分别从草原的绿、野花的茂、牧民的乐三方面 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美。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美,以及在此如画的草 原上幸福生活着的内蒙古牧民。篇二: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篇三: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表达了 |分类:2013-04-04 锡林郭勒草原阅读答案不区分大小写匿名回答 (13) 2013-04-23 1.短文的第2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野草、湖水、野花。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广阔美丽的特点。2.短文的第4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动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雄鹰、百灵鸟、牛羊、小马驹、黄羊和小牧民。通过动态描写,突出了草原欢腾的特点。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个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同时,它又是个中心句,作用是点名文章中心。2013-06-07 1 .短文的第2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作者着重描写了野草、湖水、野花。通过静态描写,突出了草原广阔美丽的特点。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2014-02-24 2014-03-17 。啊哦就是这样具体还是靠自己做不会可以去问老师老师来给你讲解2014-04-21 我们做过可忘了扫瑞 2014-06-29 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汪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七彩的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幽香。草原不仅美丽也是个欢腾的世界。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他们跑起来极快,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1、这篇文章是围绕“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通过阅读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这句话采用_______的手法来写。请你运用这种手法再写出一个句子。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北纬39°16’~40°20’,东经110°05’~111°27’之间。北部和东部被黄河所环抱,隔河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河曲县相望。南部与陕西省的府谷县接壤。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毗邻,为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35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271623人,其中男114490人,占全旗总人口53%;女127133人,占全旗总人口47%。城镇人口74320人,农牧业人口197303人,流动人口4837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邮编:010425。代码:150622。区号:0477。拼音:Zhunge'er Qi。 薛家湾镇,西距鄂尔多斯市所在地东胜区135公里,东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5公里,南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8.9公里。 【行政区划】全旗共辖6个镇、2个乡、1个苏木,薛家湾镇、大路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暖水乡、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设185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1490个村民小组,21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

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驻扎勒谷,属伊克昭盟。1950年成立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沙圪堵镇迁薛家湾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有纳林川等十大川,由北、东、南流入黄河。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群)古城十二连城遗址,明代的准格尔召等。 2000年,准格尔旗辖7个镇、20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712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薛家湾镇57251 沙圪堵镇20307 马栅镇21920 东孔兑镇11028 魏家峁镇10991 纳林镇10579 神山镇5383 长滩乡6835 海子塔乡7182 巴润哈岱乡3265 哈岱高勒乡14985 窑沟乡10466 大路乡6936 十二连城乡6242 蓿亥图乡13065 布尔陶亥乡7854 德胜西乡4334 暖水乡5758 四道柳乡2447 准格尔召乡4278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和奶类总产量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和奶类总产量数据分析报告 2020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和奶类总产量的现状及发 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和奶类总产量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 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和奶类总产量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 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和奶类总产量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油料总产量,奶类总产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和奶类总产量现状 (1) 第二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油料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总产量占全自治区油料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油料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油料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油料总产量同全自治区油料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奶类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奶类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奶类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奶类总产量占全自治区奶类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奶类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奶类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自治区奶类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第22卷 第1期内 蒙 古 草 业Vol 22,No 1 2010年3月Inner Mo ng olia Prataculture M ar ,2010 文章编号:1009 1866(2010)01 0034 03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乌仁图古苏 (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摘要:论述了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和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提出了恢复、建设锡林郭勒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 键 词:草原生态;沙化;治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812 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锡林郭勒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它曾以水草丰美而著称于世,可是最近几年草原的旱灾、雪灾,一场场的沙尘暴接连不断,使得锡林郭勒盟这个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受到了重创,草场退化、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看到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的景象,令人震惊和痛心,这是大自然对我们过去违背自然规律行为的惩罚,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波及到京、津及华北地区,阻碍了草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草原的治理,建设刻不容缓。 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现状 锡林郭勒草原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比较平坦、开阔,可利用优质天然草场面积18万km2。海拔大800~1200m之间,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间90~120d。年降水量从西北向东南为150~400m m,属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锡林郭勒盟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迅速,风多、风大、雨量少。夏季雨量变率较大;秋季天气凉爽,天气晴朗风力不大,气候相对稳定;冬季漫长严寒,总降雪量一般在10~20cm。 锡林郭勒盟草原类型完整而著称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地上植物达1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网落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白音锡勒自然保护区,在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有重要的位置和明显的国际影响。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位列其中。锡林郭勒草原是绿色资源的宝库,发展畜牧业的基地和北方重要绿色屏障,但是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化,超载放牧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如违规开矿、开垦、工业污染事件越来越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锡林郭勒草原草地资源及生态状况正面临着逐步退化,沙化,根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全盟风蚀沙化面积达1260 2万km2,占全盟总草原面积的64%,可利用的草地面积日益缩小,草地生态系统不断恶化,植被遭受破坏,植物覆盖率由1984年35 5%降低到1997年的27 2%,水土流失现象也日趋加重,全盟二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1720万km2,占全盟总土地面积的84 7%,中度以上1207万km2,占到全盟总土地面积的59 5%。生态条件恶化,自然灾害频繁,草地生产力的退化,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构成了草地资源环境质量的退化,已严重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治理锡林郭勒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刻不容缓。 *收稿日期:2010-1-18 作者简介:乌仁图古苏(1964 ),女,(蒙古族),锡盟人,讲师,从事草原教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