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凝心聚力打造人文环境殚智竭力谋求和谐发展

(环境管理)凝心聚力打造人文环境殚智竭力谋求和谐发展
(环境管理)凝心聚力打造人文环境殚智竭力谋求和谐发展

凝心聚力打造人文环境殚智竭力谋求和谐发展

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督导自评报告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创建于1988年,当时座落于三跃乡东岳庙

偏殿。1995年迁至现址。学校现有教职工22人,在籍学生63名,寄宿生32名,设聋、培智两类教育,共7个教学班,是一所小规模的综合性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

近年来,我校对照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的标准,与时俱进,扬长补短,不断寻求发展的新突破点,确立了“先办成规范的有一定内涵的学校,再办成有个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最终创建成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特殊教育学校”三步走发展策略。学校在“一切为残疾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以学生个性潜能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为重点,以学校教育特色发展为方向”的办学思路,凝心聚力打造特教人文环境,殚智竭力谋求特教和谐发展,努力探求“教育教学、身心健康、社会实践、职业训练、随班就读指导”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学校先后多次被授予“镇江市特殊教育先进集体”、“镇江市安全文明校园”、“扬中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精心建构一方人文天地

爱心是我们的基调,耐心是我们的音符,细心是我们的节奏,精心是我们的鼓点,恒心是我们的动力,心心相连,奏成一首人文教育之歌,贯穿于我们工作的点滴中,浸润于我们的承诺中。

1.创设人文环境

让学校成为残疾孩子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是我们的渴求。我校占地6600平方米,生均106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生均36平方米。校园虽小但敞亮别致。近五年,校园建设投入资金近150万元。隐性人文环境的建设更是学校不遗余力的追求。红绿相间的塑胶运动场四周的风景旖旎的励志宽幅壁画,精心布置的宣传橱窗,以及各层教学楼分别以“文明礼仪、自强不息、才艺展示、学会生活”为主题展示的名人名言、学生作品等等均彰显着学校的文化品位、现代气息和人文精神。教室布置更贴近、符合学生特点,充满童趣且饱含教育。

2.配备一流设施设备

健全功能室是学校因生制宜、康复矫正、挖掘潜能、发展多元智能、实施特殊教育的基础。现设有科学实验室、律动室、益智室、微机室、竹编室、烹饪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学室、康复训练室等功能教室。学校还配备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高清晰度的数码投影仪,架构了闭路有线电视,建立了校园网与教学资源库,各教学和办公点均安设了网络端口,每班实现了笔记本电脑与电视机联通的班级媒体教学模式。如今学校拥有29台电脑(8台笔记本),师机比达1.6:1, 生机比达3.3:1,为学校实现网络管理,教师上网学习,学生网上冲浪提供了优越的条件。07年底,学校通过了“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评估。

06年学校为所有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设施,改造了学生卫生间,极大地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这在全省特教学校中为数不多。我校还严格按照市卫生监督所的要求,将食堂进行了小规模扩建,完善了配餐间、生食间、蒸饭间等,做到了生进熟出互不交叉;炊事用具每日消毒,食品取样备查等。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量近4000册,生均50册以上;学校还为教师订阅了教育报刊杂志30多种,建立了电子阅读通道。

3.综治工作常抓不懈

安全是学校紧绷的管理之弦。我校是综合性寄宿制特教学校,学生的安全是学校教职工重要的工作职责。由值班行政、值班教师、生活管理教师、门卫组成24小时全天候的监护工作网络,行政、教师值班必须及时到岗换岗,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举动,杜绝出现无监控真空。还制定了各项紧急预案,责任分配到人,经常进行紧急预案的学习和演练。学校经常专题研究综合治理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周周讲、月月讲,我校还定期进行人身防范、交通安全、安全自救等安全教育,每学期邀请校外法制副校长来校讲学,每学期组织一次消防逃生演习,增强了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基本杜绝各类安全隐患,为学生营造了卫生、安全、文明、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05年被评为“四星级综合治理安全文明单位”。

4.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安全、卫生、健康、舒适、融洽是我校师生共同奋斗的方向。针对培智生自我清洁意识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得到的家庭关心甚少,心理问题多等特点,健康保健工作自然成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校建立了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的晨检制、日观察记录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上报、处理。学校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卫生消毒,定期、不定期晒、洗学生被褥,有效杜绝了疾病传染源,学校还定期开展传染病预防教育,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预防意识。每日下午全校集中开展1小时的集体舞和体育锻炼活动,有计划地安排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垫上活动等项目,既传授了活动技巧,进行了康复、矫正训练,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体质,提高了机体抗病能力。对学生中所表现出的不健康的情绪和言行,每学期都要组织若干次青春期教育,同时学校还利用舒心室对他们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心里压力,逐渐滋养平和心态,培养他们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学校食堂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每周制定多样化食谱,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一定费用资助、改善学生伙食,家长们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满意度高。

5.做好寄宿管理教育化工作

为合理利用生活处理时间段、晚自休时间段来组织寄宿学生开展适宜的娱乐、学习活动,让寄宿学生的课余生活逐渐丰富多彩起来,成为课堂教育的自然延续,学校制定了具体要求:周一课外阅读、周二文娱活

动、周三课外阅读或游戏、周四影视欣赏。值班行政和生活管理教师分工协作共同负责。有序的安排,有效的监督,使寄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

搭建学生自主发展平台

尊重差异、激活情趣、开发潜能、发展智能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如何有创意地开展特殊教育,让每位残疾孩子获取接受教育的愉悦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更好地落实“学会生活、学会自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人”的育人目标,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群策群力为学生搭建一方自主发展的平台。

1.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

五育德为首,让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是学校德育的归宿。我校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各部门、各教育个体的教育力量,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校园广播、学校资讯信息之窗、班晨会、学科渗透、家长学校等载体,以形成学校立体、全方位、全程德育教育模式。学校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已成为学校独特的风景,师生在国旗下同唱国歌(聋生打手语),每周担纲教师按学校既定的周教育主题宣讲,全校各班利用晨会、班会课深入剖析、拓展延伸。学校还积极开辟德育渠道,挖掘德育资源,以追求德育效果最大化。近年来,学校积极发挥德育基地教育功效,引导学生走出封闭校园,走进社会,感受道德碰撞,接受新的洗礼,丰富学生道德内涵。与社区、烈士陵园、看守所、国土公园、消防大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组织长期共建,让学生在参观、访问、瞻仰、游乐、见习、劳动实践活动中明了“融进社区是走进社会的桥梁”的内涵;理解“缅怀烈士,珍惜今天”的必要;感悟“遵纪守法,踏实做人”的意义;萌生“惜土如金,珍爱土地”的愿望;体验“学习一技之长,自力更生”的价值。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并遵守道德规范,学会做人是我校育人的起点和基本目标。学校没有因为教育对象是特殊学生而降低常规教育要求,从学生进校门问候老师,走好路,扫好地,唱好歌,行好礼开始,到上课遵守纪律,做好操、认真作业、文明待人起步,甚至在家礼貌待人,谦让感恩,一点一滴都是必须严格规范要求。学校持之以恒推进“好习惯伴我行”活动,将习惯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渗透了其中,逐渐让每位学生言行举止文雅起来。“好习惯伴我行”活动成为我校德育的极好支点。05年聋生施颖获“扬中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06年我校聋生王璐在镇江市中小学形象大使活动评比中获“文明礼仪之星”称号。

2.实施个别化教育,关注个体发展

特殊教育是人性化教育。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最佳方式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实施个别化教育、实施班际间流动式学习。近年来我

校通过了解个体、诊断个体,明晰了个体的知识起点与学习、教育需要,通过反复斟酌,确定每位个体的长期目标,将长期目标分解若干短期目标,依据小步化、系统化、明确化和数据化原则,制定实施方案,本着探索更好、更适合个体发展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与微调完善。实施班际间流动式学习也是我校常规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根据培智部各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微调,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能力的情况重新编班。什么样的学生,他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他们什么。即使是一个班级的同学,有的同学这个科目在本班上,另一个科目则会在更适合自己的班级上。要求每位教师时刻关注每位学生个体的特点、研究个体发展的需要与有效教育教学措施。为了让教师更有效地实施集体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我们邀请专家实施理论引领,开展专题沙龙活动,教师们勤观察,勤记录,勤摘抄,勤实践,勤反思,勤探讨。天道酬勤,阶段性评估中,每每看着那沉甸甸的个别化教育过程记载,教师们成就感油然而生。

个别化教育的实施,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效有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个别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学校不断组织教师学习培训研讨加强引领,不断调整对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考核方式。目前主要的考核方式是由各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参与,依据学生个体个别化教育计划共同制定一个涉及学生生活技能训练、肌体康复训练、基本礼仪达标、日常行为规范、学科知识等方面综合性的现场考核方案,校长室、教导处行政人员参与现场考核全过程,班主任以娱乐活动方式串珠连线,将考核寓于学生活动中,寓于学生渴望表现中……班主任写出学生发展性评估报告,行政人员记录学生的发展、教师考核内容方法的优劣、评价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效度,并将以上结果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3.调整课程设置,凸现特教特色课程

03年,当特教课堂步履蹒跚时,我校早已在普教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接受洗礼。新的信息、新的理念、新的课程观催促我们特教反思自我、与时俱进。自03年以来,我校对传统的不适时宜的缺乏时代性课程、教材着手改革,遵循“调整基础课程,丰富活动课程,构建艺术课程”原则,我们增添了英语、游戏、康复、生活技能、课外阅读、健康教育等课程,每类课程的增设并非异想天开或奇思妙想的结果,都是课程实施者、开发者的学校教师从学生发展需要中提出和建议的,尤其在践行以人为本的全纳教育理念时,学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意到挖掘残疾学生艺术潜能,陶冶培养学生艺术情趣。03年起,学校积极挖掘本地教育资源,开设了竹编、计算机、舞蹈、烹饪、缝纫、实用美术等地方课程。竹编是最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我校不仅派出年轻教师师从扬中籍全国十大民间艺人——耿月新学习竹编艺术,学成后回校任教,还聘请了耿月新先生为我校竹编课程客座讲师,定期来校指导。现在已有多幅学生竹编作品在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残而有为》获江苏省特殊教育

学校文艺作品二等奖。04年镇江市残疾人职业技能(柳竹)扬中赛区比赛中,苏菲同学的一副寓意深刻的《爱心》竹编作品荣获一等奖第一名。我校学生的舞蹈、绘画、剪纸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着力创设教师发展空间

玉琢成器,水滴石穿。特教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决定着残疾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着特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走向。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鼓励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一直是我校的师训工作目标。近年来我校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以学习提升为动力,以活动历练为形式,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抓学习提升常态管理

学校一直要求“崇尚学习,自我提升,做新型特教人”。一方面倡导要求教师自我学习提升修养,主要是建立了教师每月阅读摘抄反思制度,要求阅读摘抄必须包括三方面内容:思想教育篇,修身养性篇,业务导创篇。每位教师每学期摘抄不得少于2万字,其中必须包含一定篇幅的读书笔记。分管校长每月检查,定期组织相关读书经验交流会,共享读书心得。03年以来,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内在需要,读书-摘抄-反思已内化为教师的习惯。教师们由衷地感受到“学习就是享受”。

2.着力特教课改研究

03年,我校明确提出“融入普教,借鉴新理念;糅合特教,创新新教法”的新思路。学校紧跟普教课改步伐,大张旗鼓组织学习《走进新课程》和解读《新课程标准》,多次邀请教研员、专家来校传经送宝、指点迷津,让教师全面感受新课程所带来的清新气息。近年来,特教教材依旧,如何让旧教材焕发新的光彩,如何用旧瓶重装新酒,我校教师着眼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着眼于问题(重组教材的问题)如何立足教材,超越教材,超越课堂,引导学生获得新的学习方式,发展学习能力,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做法是:鼓励教师大胆科学处理教材,借鉴苏教版普通教育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甄别与筛选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其次开发校本教材,教给学生生活必需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综合能力。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开发了竹编、烹饪、培智生活技能、康复等校本教材。

——着眼于课堂(转变教学方式的问题)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校要求教师立足课堂,参透学生,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主张启发、诱导,反对灌输、填塞;主张游戏愉快教学,反对刻板枯燥教学;主张直观、形象,反对混沌、抽象;主张开放,反对封闭。自03年来,教研室对学校教学调研和考核时,都会赞叹特教课堂展示出的特有的人本魅力,对特教课堂跨越式进步给予较高评价。

——着眼于学情每一个特教学生都是值得研究的个体。学校一直要求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个人成长档案记载着每位学生的点滴变化,凝聚了教师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心血和成效。

阳光总在风雨后。不待扬鞭自奋蹄。特教人在自我磨砺中,脱胎换骨,在教学实践中,感悟着从未有过的课堂体验。04年戴永芳老师参加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三等奖;05年左扬宁、杨扬老师参加镇江市教学案例评比(媒体式)获二、三等奖。

3.课题研究“以人为本”

教而不研则惘,研而不教则浅。规范化的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生命线。我校要求立足课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有实施方案、有实施过程、有个案分析、有反思总结等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资料。05年揭题的省、市两级课题《聋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我校教师把握聋生特点,着眼“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师生互动有效化、教学过程动态化”上下功夫,琢磨出了本校聋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有效措施。05年立项的镇江市教科所课题《特教学校开放性教育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课题从“语数学科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校德育开放性研究”等子课题上探索我校课堂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式开放以及学校与时俱进的德育工作途径。在近两年的研究中,我校教师开发的康复、生活技能与烹饪实用性教材,在反复实践、反复研讨、反复推敲中尘埃落定。浓厚的研究氛围,让教师们收益匪浅,近几年来学校有百余篇论文分别在“蓝天杯”、“师陶杯”、“《特殊教育》”等论文评比中获奖。

4.以课堂教学为抓手,落实校本培训

大道至简。一直以来,我校遵循“抓细节,重过程,看常态”原则,落实教学五认真,抓实课堂教学。强调教师以备理念、备学生心理特征、备课内外学习资源为主体的备课形式,教案以“教学内容呈现、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三大转变为重点,力求体现个别化教育思想,要求备课中能反映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轨迹。淡化备课形式主义,使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要求语数等主要学科教师按单元要求,每单元备出一篇经典教案,技能科教师每学期备5篇详案。

教研上,定期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磨课系列活动,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好校极骨干教师示范课、优秀教师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课题研究课等,让教师在“磨”课中成长。平时学校以随堂课、预约课、推门课来严把课堂教学关,以追求高效优质的教学。在开展的“三大”活动中,我校按省基本功竞赛要求在说课、综述、评课、上课、课件制作等项目上开展了校内竞赛。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八个一”即“做好一次教材分析、参加一项专题研究、上好一节高质量的专业课、完成20000字的理论摘抄、评论一篇案例、做好一个高质量课件、撰写一篇高质量教学论文、做好一位重点生转化工作”。

整合学科资源走向单元主题教学的综合性教学、创设多元化目标教学是我校探索培智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近年来我校逐渐淡化纯学科教学继而探究集游戏、实用语数、生活常识教学为一体的单元化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多学科教师集体单元备课,任务分配教学、场景转换教学等方式让培智课堂焕发新的光彩。我校还经常邀请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培智教育领域的专题培训,着重在康复教学、培智新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等领域实施引领。为了激活课堂教学机制,增强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我校还曾经先后派出两名青年教师去实验小学任教锻炼,历练教师践行新课程理念的能力。

攒聚学校持续发展力量

管理的最大效益就是追求群体工效,实现“1+1 >2 ”的工作期望。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追求平等、民主、公开管理格局,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共进的校园氛围,让教职工有展示舞台,让学校攒聚后续持续发展力量。

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的思想是实现教育理想的航标。近几年来学校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为着眼点,以周学习、月交流为形式,以“扬中市特教中心师德修养十条”为行为准绳,让教职工从心灵深处理解“没有更理想的实事之前,先潜心做好眼里、手里的实事”“重要的是发展自己,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以“三大”、“三爱”、“三关心”师德主题教育为主线,在开展公共理论的自学、解读、座谈、反思,的基础上,捕捉并放大身边的在平凡工作中涌现出的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优秀事件去感召与影响全体教师。如今,脚踏实地的多了,好高骛远的少了,以身作则的多了,孤芳自赏的少了。个个潜意识里萌发了“立身特教奉献特教”的思想,时时表现出讲奉献,比贡献的特教新风尚。

2.加强民主化制度建设

尊重人、管理人、发展人是现代民主管理的指导思想。学校注重以人为本,建章立制,实行民主管理。修订、完善了《学校章程》,制定了《教职工岗位职责》、《教职工考核方案》、《教职工考勤条例》、《教职工奖惩条例》、《师德修养十条》等制度方案。这些制度的出台和实施都经历了一个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修订过程,凝聚着每一位教职工的心智。也是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使学校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且更好地强化了教职工的责任意识,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内驱力。

3.党政关怀人情化

学校加强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政工情感纽带的链接作用。支部目前已有9名党员,07年成立了支委会。党员教师均承担了一定的职务,要求每人联系一名积极分子、一名特困生或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开展“学英雄,做表率,献爱心”、“扶贫助残”等有特色

的党员先锋工程主题活动,引领教师爱岗敬业、专业化成长等方面,党员教师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砥柱,让每一位教职工萌生知遇、感恩之心,才会心无旁骛,乐于奉献。我校党政工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关注每位教职工,信任每位教职工,发展每位教职工。工作上,以教职工特长而用;生活上,体恤教职工,积极帮助解决个人家庭问题。工会还常组织喜闻乐见的活动,缓解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和谐教职工人际关系,凝聚人心。将进取心强、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强、奉献意识强的教师吸收到党组织内来,选拔进领导班子,让他们更好地展示才华。对教师参加的业务、学历等进修,学校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并提供一切便利。真情付出,心灵交汇,几年来,教职工几乎没有抱怨、遗憾及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学校党群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嘉奖。

4.着力聋教育向培智教育转轨管理工作

“十五”期间,基于聋生源逐渐萎缩,智力障碍(包括行为障碍、情感障碍等)儿童少年居多的现象,我校于2000年招收智障类学生,开始进行农村模式的寄宿制培智教育的探究。在校舍不足,教育教学设施严重匮乏,师资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培智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较少等情况下,我校调整办学思路,围绕发展残疾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施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校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教育局和全体教职员工,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强化培训,研发教材,探究培智教法,经过不懈的努力,较高质量地完成了从聋教育向培智教育的转轨。此举得到江苏省特殊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推崇,顾明社局长因此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做了交流发言。

5.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让残疾学生习得一技之长以适应未来社会是发展特殊教育的根本目标。聋生升入九年级后,学校依据聋生个人及其家长自愿实施分流教学,一部分想继续升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学生在校继续学习文化知识技能;另一部分则去扬中市特教中心的实训基地——民政福利企业扬中市春

艳服装厂实习,学校安排聋毕业生们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实习时间来接受缝纫实践培训。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缝纫技能的历届毕业生们就业率100%。

6.为全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尽职尽力

让部分残疾学生在主流环境中享受到正常儿童的人文教育资源,并能获得个性和谐发展,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初衷。05年起,学校着力研究可行性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个体教育档案的建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究等方面工作,数次请南京特教学院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并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题研讨,为全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做好了智力和技术的准备。自07年我校承担了全市随班就读业务指导工作后,在教育局教育科、教师进修学校的组

织领导下,对全市疑似随班就读对象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检测、筛查,并造册登记;对全市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108名教师进行了一轮培训,并给各校配发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用书》。

7.开放学校,扩大影响,引资蓄源

让社会了解特教,让特教走进社会,是我校提高学校知名度增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利用“助残日”、校庆等重大事件,邀请政府、企业、学校领导走进特校,目睹残疾学生的学习生活,感受残疾学生的心灵呼唤,垂听学校远景规划,引发心灵震撼。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特教,学校积极发挥一切传媒的传播效应,本市电视台曾在“在水一方”专栏报道过学校发展状况;市广播电台专题报道过我校教职员工育人过程中的件件感人肺腑的事例;《镇江日报》曾数次报道了学校创业进程中的坎坷历程、教师们爱化学生的动人故事。学校残疾学生文艺节目屡次在本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让观众热泪盈眶,铭记在心;学生的绘画、剪纸、竹编等艺术品更让人刮目相看。

05年,由扬中市教育局牵头,我校利用新征的二亩多土地与民政福利企业扬中市春艳服装厂合资建成了4300多平方米的残疾人职业技术实习培训基地,彻底解决了残疾学生职业培训和就业问题。06年起,扬中市财政局每年拨付我校特殊教育专项款25万元,用于残疾学生的“两免一补”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真正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真正体现了政府办学,也为我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1) “特殊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富有人性美的事业。”教职员工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自豪感有待进一步加强。

(2) 骨干教师数量少、层次底。聋教育专业向培智教育专业转轨过程中,我校教师在新课程、个别化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专业培训急需加强。

(3) 智障毕业生就业出路是一大困惑。

(4) 特殊教育的主体是面广量大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我校对全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业务指导、服务工作的能力还很弱。

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我们坚信倾情奉献一定能达成“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扬中教育的“公平·均衡”会因为我们而熠熠生辉,扬中的特殊教育一定会让扬中人民满意。

凝心聚力谋发展 真抓实干谱新篇

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 ――――中山学校2015年工作总结一年来,我校工作始终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坚持德育为首,注重教师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进行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管理,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努力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将一年来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的思路就是“以人为本”,管理的理念就是民主、科学、规范。教师管理方面,本学年我们在广泛争取老师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各项制度,以制度去管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为指导,完善学校的考核方案,对教师工作量、教师出勤、学科成绩、班级管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进行具体细化,注重可操作性,力求在“多劳多得,相对公平”的基础上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生管理方面,我们以责任心的培养和塑造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以《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为依托,强化评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致力于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制定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为每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召开专题会议,教育和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生活,并建立了爱心帮扶机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班子建设方面,加强学习,提高班子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分工,提高办事的效率,增强管理职能;加强沟通与交流,增进团结,凝心聚力,共谋学校发展。 二、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之首,是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一学年以来,我们依据上级相关精神和德育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道德践行为主线”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文明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深入开展“修师德、强师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师德责任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制定个人师德承诺,利用周一例会政治学习时间,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做到与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公民道德实施方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提升师德修养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全心全意为集体服务”的思想,提高教师依法施教和依法治教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师德评价体系,把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们都能自觉兑现自己的承诺,规范教学行为,无任何失德行为,学校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2、注重创新,丰富校园活动内涵。

(环境管理)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2003年6月2日“自然环境演变”课题组 从自然历史角度看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干旱化的问题,干旱化历史也反映了水资源的演化历史,研究西北地区古气候的演化规律,有助于揭示干旱化的强度、分布、转化和演变特征。 一、古气候演变 (一)第三纪(距今7000万~300万年)开始的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东亚的地理与气候格局 远古时期的喜马拉雅地质运动对我国地质构造面貌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古地中海消失、青藏高原升起,塑造了我国的现代地势格局。 1.西北地理格局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地质运动在我国西部表现为受印度板块向北移动的影响,以挤压、褶皱和隆起为主,形成山系与盆地相间排列,奠定了“三山两盆”的地貌形态。早第三纪(距今7000万~2500万年),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发生海侵,形成与古特提斯海相连的喀什海湾,而其他地区均已成陆,其中包括准噶尔、柴达木、藏北盆地和内蒙古一带的戈壁盆地等陆相盆地区,以及古天山、古祁连山和晋陕高地等山区。 到早第三纪晚期的渐新世(距今4000万~2500万年),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帕米尔地区碰撞拼合,西部海湾消失,塔里木盆地与古地中海分离,形成统一的内陆盆地。 晚第三纪(距今2500万~300万年),在印度板块向北的强烈挤压下,青藏高原急剧隆升。西北地区因此受到强烈的南北向挤压,盆地急剧下沉,天山、昆仑山快速隆升,并向盆地挤压逆冲,形成了大量的逆冲推覆构造。在东部甘陕一带,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挤压刚性的鄂尔多斯地块,在地块边缘受力区形成了六盘山脉,而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北和东南两侧分别形成了类似“压力影”的拉张盆地,即银川、河套与汾渭盆地。 进入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后,青藏高原以及各盆地周围的山脉强烈隆升,在塔里木盆地山前堆积了3000多m的西域砾岩,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柴达木盆地早期为一巨大的淡水湖泊,晚期湖面减小变咸。在准噶尔盆地,早期的艾比湖和玛纳斯湖为淡水湖泊,南部山前为西域砾石,盆地中部开始出现沙漠,晚期湖泊变咸,沙漠扩大。而在东部,气候干旱化加剧,内蒙古的戈壁和沙漠大面积形成,并在其南侧地区因风力作用堆积形成了黄土高原。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明确先进文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重点难点】重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难点:如何大发展文化产业【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大家看一下时政材料: 1、2009年2月28日上午9时,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 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 3、2009年党 和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好政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补贴;扶贫标准上调;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家电下乡,购全4项补贴近千元;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等。这 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党和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采取的 重要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和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共建 美好和谐社会二、自主学习(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53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_____,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_____,是_______竞争的重要因素。 3、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如何?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生阅读课本P53下内容,思考回答 以下问题: 1、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有_____的文化,有_____的文化,也有_____的文化。 2、什么是先进文化? 3、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 4、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什么?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道学生阅读课本P54―55内容,思考

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_0

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如何让绿色环境融入到企业会计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成为当今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标签:企业环境管理会计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环境管理会计随着产生,到1980年,学者开始专门化和专业化地对环境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同時也出现了其他的研究成果,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员工报告、增值报告等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20世纪90年代,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出现了分化,即传统会计方法与经济学方法。1990以后,各国都开始对环境管理会计进行研究,研究最成熟的是日本对中小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随着中国企业不断的增多,环境问题也被联合国多次提议,所以环境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应用的研究是必要的,也势必需的。 1 理论基础 环境管理会计所基于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总成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有几个最基本的要点:①人类应该在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②注重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③要对资源具有的价值通过资源核算体系合理进行定价;④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放弃粗放型生产方式,选择节约型生产方式;社会总成本理论主要内涵包括:生产成本与环境成本;马歇尔和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外部性的概念,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看,外部性是指某单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福利,却没有让这种影响得到制止。外部性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共享资源”问题。直接将导致资源的失效利用或市场失灵。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总成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共同支撑着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研究,是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得以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理论根源。 2 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研究现状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宗旨是要推动各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自此后,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Schaltegger提出了环境会计的框架,从环境会计与生态会计的关系角度对环境管理会计进行研究,他没有从更深的角度进行剖析。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理论较多,实务较少。谢辊,分析了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作用,为企业不同层面的管理者设计了相应的环境管理会计工具,但是这种工具虽然具有实用性,但是缺少可比性。郭晓梅、王燕祥、谢混、于道胜只对西方国家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进行了介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问题胡;谷乔对我国建立环境管理会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专家们的确发现了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必要性,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凝心聚力促和谐科学发展铸辉煌

凝心聚力促和谐科学发展铸辉煌 新城中心学校始建于1937年3月,已走过了75年的发展历程。 在党和政府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拳拳的爱心培育校园文明风尚,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一、明确办学目标,创新办学理念,构建独特的校园风格。 我校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和谐教育”的主线,在全体教师中形成独特的校园精神:乐于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成功的乐园,成为师生心目中理想的学校。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因此,我们确立如下理念: 1、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未来需要的人才。 2、办学目标: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享受到优质教育。 3、办学理念: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孩 子的四十岁着想。 4、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精诚管理,营造爱校敬业、 民主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校管理文化,锤炼一个高凝聚力的中层团队,历练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 在以上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又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建设: 1、为了每位教师的终身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教师得到发展,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此,

我们努力创设条件让教师参观学习、外出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思想境界。2010年以来,我校参加国培的教师有刘敬彬等20人次,参加市县级培训的达到每学期30余人次,从这方面更加关心教师,逐步提高教师工作的幸福感。 为促进教师成长,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把竞争机制引入进来,树立“优秀教师是竞争出来的”观念。 2、为了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幸福 1)、通过大课间、体育比赛、运动会等活动,打造学生健康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培养团队精神。 2)、创建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3)、注重对学生仪表、礼仪等日常行为的规范,使学生形象健康,举止文明,语言规范,塑造优良形象。 4)、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音乐、美术、科技制作等对学生的培养和熏陶,使学生终生发展受益。 5)、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健全学生身心。利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让他们在综合实践中全面提高。 6)、提倡主题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营造书香氛围的校园,打造阳光快乐的校园文化。 7)、实施家校共育,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 围绕办学目标并结合明德学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明德、博学、健体、尚美”的校训,“弘志、明德、勤劳、朴实”的校风,“博学、慈爱、严谨、求真”的教风和“勤学、好问、合作、创新”的学风。

坚持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坚持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摘要: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作为国有企业,要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牢记群众观点、真走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上下功夫、出实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转变干部员工思想观念密切结合,与促发展、提效益、惠民生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增进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凝聚广大员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群众路线;企业;党员干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牢记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推动企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一、牢记群众观点,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当前员工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观念,顺应群众期待,凝聚群众力量,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一是结合发展实际,树立群众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立“企业发展的目的是培育优秀员工、实现持续发展,而不只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企业发展的主体和依靠是广大员工群众”、“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每个员工永无止境的追求”等四种观念。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通过党委中心组、专题讲座、收看辅导录像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集团公司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精神,学习企业的发展历史、光荣传统。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调查研究。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立2个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为企业8名领导班子成员划分了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明确了调研重点、内容和时间要求。召开了以“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专题学习讨论(扩大)会,班子成员围绕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加快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整个活动做到了“边学习、边调研、边发动、边查改”。特别是两级领导干部围绕查纠“四风”以及员工群众最为关注、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深入到一线队、后勤单位、员工公寓,听取基层员工的呼声,找准问题症结和解决办法。到8月20日,组织座谈会18场次,260余人参加,

(环境管理)中国大气环境变化趋势报告

环境科学概论 实验报告 中国大气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学院:_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_ 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班级:_ 09-1___ 学号:_ 0908100302 __ 学生姓名:__姜伟___ 指导老师:__刘鸿雁__ 20011年12 月7日

中国大气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1.前言 大气污染是目前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资料显示,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主要损伤和危害呼吸系统,严重时则会导致呼吸疾病。本调查通过对中国近十年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含量的具体数值进行对比和分析,来展现中国近十年大气环境的变化趋势。 2.分析与讨论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以下内容将在经济发展与我国大气环境的变化趋势上进行探究型的讨论。 2.1.近十年我国GDP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民生工程的关注点。下面将通过图表的方式展现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 图2.1.1 通过以上图标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以10%的增幅稳步增长,2001年我国GDP为11964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而到了2010年我国GDP已增长为585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这十年中我国的大气环境状况又是如何变化的.本文将通过以下的讨论予以体现。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作者:————————————————————————————————日期: 2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课题: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课型:新授主备:陈孝容 组长审核:领导审核:课时:2课时 班级:组别:姓名: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增强文化发展的紧迫感。 2、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明确先进文化的方向。 3、辩证认识精神文明两个建设的关系,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4、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难点:如何大发展文化产业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知识,解决基础问题,围绕重点知识,分组讨论,各组展示,教师点拨指导,提高学生的认识。 第一课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预习导学】 学习阅读P53-54“国情导读”,完成下列问题(把答案勾在书上) 1、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什么是硬实业?什么是文化产业?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是什么? 4、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5、文化具有性和性,有_____的文化,有_____的文化,也有_____的文化。 6、判断先进文化的标准是什么? 7、什么是先进文化? 8、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 各小组展示预习成果,提出存在的疑问 三、【合作探究】 分小组分析、讨论,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四、【互动提升】 1、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加深对重点疑难问题的理解。 2、阅读探究园和实践与评价,思考交流课本所提出的问题。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5-05-18T14:39:11.73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孔书明 [导读]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污染。 孔书明 乐清市环境保护局 摘要: 本文就在具体分析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新时期管理工作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维护生态文明。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对策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控制新的污染,加快治理原有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是贯彻保护环境,“预防为主”方针的关键性工作,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负责设计任务书和经济合同中的有关环境保护内容的审查;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负责初步设计中环境保护篇章的审查及建设施工的检查;负责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负责环境保护设施运行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 目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 2.1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建设项目漏批漏管。从主观上讲,首先,部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不高,不能全面掌握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法过程中缺乏执法依据,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法;其次,部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执法过程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从客观上讲,首先,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环保意识,为了寻求非法经济效益,选择较为隐蔽的厂址,擅自建设生产,不易被发现,有的企业虽然报批了审批手续,但是擅自扩建或进行其他项目生产;其次,行政干预较多,部分地方政府对当地产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淡化了环保法律意识,降低了环境管理要求:另外,出现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的问题时,相互推诿扯皮,延误了现场取证的有利时机。这些都形成了管理中的漏洞,助长了环境违法者的气焰,给以后的执法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 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普遍存在重审批轻管理的现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和日常监督监测工作,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的审查和验收负全部责任。”但是环评审批后,部分建设单位不能严格按照审批意见进行建设,审批手续成了一纸空文,失去了实际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三同时”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建设项月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严格把关,保证审批意见落实到位。所谓“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或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其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长期以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重前期环评审批、轻后期“三同时”管理的所谓“重头轻尾”现象较为严重。 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问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保持客观性、严肃性、科学性,只有把握好这几项原则,才能使环评审批真正达到防止生态破坏,杜绝新污染源产生,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目的。但是目前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较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无序化竞争、收费混乱,导致了环评质量下降,为了环评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对这种状况进行整顿。 2.4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管理能力较差。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任务的要求与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管理标准和评价技术基础薄弱、环评队伍生态评价能力不足之间,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目前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总体上还较差,对区域生态影响问题,尤其是土地退化、湿地保护、林地保护、草原保护、物种保护等问题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生态保护管理措施与生态保护控制目标的制定还难以指导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尤其是缺乏全国性、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或部门的生态保护规划或生态功能区划,缺少具体的生态保护控制指标,一些流域、区域的生态平衡问题得不到充分的考虑。上述内容,都属建设项目生态保护管理的基础能力建设,需要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评价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加强。 3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加强环境理论研究,正确认识和处理环保与发展的关系 3.1.1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保的辨证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经济发展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次,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1.2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理论研究 由于环境科学历史不长且是边缘学科,所以,目前世界上环境理论发展日新月异,必须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与时俱进。如:环境经济学有个著名“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理论,其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环境质量状况,经济发展初期,环境质量可能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下降恶化,但到一定拐点时,环境质量又有可能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改善。据统计,美国出现拐点的时候为人均GDP1万美元,一些国家出现拐点的时候为人均GDP6千美元。而我国,据有关专家分析,若吸取发达国家的发展教训,走新工业化道路,可能在人均GDP3千美元时就出现拐点。我们一定要研究好、把握住环境问题的规律,吸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开创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争取拐点尽早出现,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3.2完善环保立法,创新环保体制,加强环保执行力 完善环保立法完善我国生态环境立法主要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生态环境立法的价值合理性——确立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由于在《环保法》立法时可持续发展尚未为国人所普遍认同,故未能成为《环保法》的立法目的。二是生态环境立法的工具合理性——整合现行环境资源立法。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立法一直受到非理性思路的影响,其后果表现为在立法时容易就一时一事做出规定,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体系化的通盘考虑和综合平衡,所立之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操作性

我国环境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管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怎么解决环境问题成为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合理的利用环境管理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环境问题的更好改善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环境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改善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完善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 环境管理的概念及目的 环境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法律、政策、经济、技术、教育等),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对从实开发活动的集团或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控制,以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它的目的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并使自然资源千秋万代地为人类永续利用。 环境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是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发展的制约条件;发展可以为环境带来污染与破坏,但只有在经济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关键在于通过全面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经济、技术、社会相结合,发展与环境相结合。 3环境管理对象 认识各种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环境管理的实质是改变人的观念和影响人的行为,只有从人的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入手开展环境管理,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由此,根据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体大体将环境管理对象分为: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4 环境管理制度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共包括八大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5 我国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 现阶段,我国环境管理已形成了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同时发挥作用,相互协调的综合管理制度,逐渐走上了规模化、法制化、科学化的道路。 当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环境管理也应不断适应发展中的社会环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环境管理将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二是环境应急机制的深化与完善,三是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化,四是加强环境科技能力建设。

用心做人 用心做事 凝心聚力 和谐发展

用心做人用心做事凝心聚力 打造和谐团队 一、用心去打造幸福 二、用品格去打造团队 三、用爱去铸造底线 四、听朗诵《宽广心胸》 用心去打造幸福 “三心” 一是爱心(对家人) 二是良心(对朋友) 三是责任心(对工作)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也把我们养大成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 爱人是自己一生的伴侣,一生的酸辣苦甜都是与你共同分享。 孩子是我们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我们一生的牵挂和依托。 朋友使我们的人生更圆满,更快乐,朋友越多的人,幸福感越高,没有朋友的人一生是孤独的、寂寞的。 工作是托起以上幸福的基础、根基。 如果以上这三件事你处理的非常好,你的幸福感可想而知。 “爱心”

一是对父母要有孝心 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的精髓概括为五种,即仁、义、礼、智、信。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大家可以看出“孝心”是儒家思想的起点与根基。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的为人就可想而知了。孝心不仅仅体现在对父母物质层次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心灵上的沟通。 二是自己的朝夕相处的爱人要有爱心 佛家说:“五百年的修炼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上千年的修道才换来一世的同床共枕”。人生的路很长,有些人注定是自己生命中的过客,有些人只能陪我们走过人生的一段路程,但是有的人却能陪伴着我们走完这一生,这个就是陪着我们走过风风雨雨的的爱人,对自己不舍不弃的爱人,不仅要夯实爱的基础,更要陪加爱护,精心培育。 一、对双方之间的感情要专一 二、要信任对方 三、要对对方忠诚

简论物业环境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简论物业环境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 随着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有了高层次的标准。就物业管理而言,物业管理人员应该为物业管理的服务对象提供洁净、安全、生态、舒适、和谐的物业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物业环境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物业管理成效和服务水平。本文主要是对物业环境管理的内容、特点以及物业环境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和概括总结。 【关键词】物业环境环境管理特点发展趋势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备设施及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的活动。物业管理的相关概念只单纯地强调了物业区域环境内的卫生、绿化、安全等硬环境的内容,而没有用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来定义物业管理。本人认为,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现代物业管理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传统环境管理的误区,从环境权的角度重视物业环境管理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实现物业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物业环境管理对物业管理发展的重要性 物业环境管理将直接影响物业管理工作的好坏,物业环境管理的内容充实与否,对物业管理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物业管理基本内容中,常规性的公共服务包括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管理、车辆、道路管理、消防治安管理等,这些属于物业区域内的环境或环境容貌,是物业日常工作的重点,很多物业服务企业所追求的服务品质是营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优美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而物业环境管理应贯彻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以新型的环境管理方针来指引物业环境管理工作,不仅从生态学的角度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还从美学的意义上使人们深刻认识人类的生态环境文明,体现“以人文本”的环境管理。 (一)物业环境管理的内容 物业环境管理是衡量物业区域内服务品质的重要标准,物业服务企业应认真贯彻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通过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方式做好日常物业环境管理工作,防止和控制可能发生的区域环境污染。 1.物业环境保洁管理 物业环境保洁管理是物业管理中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不但可以保持物业区域美观,有益于减少疾病、促进身心健康,而且还能促进物业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物业区域内的保洁管理主要自主经营和对外分包两种经营模式。 (1)自主经营模式 物业服务企业通过保洁管理机构设置,实行部门经理负责制,明确保洁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并对保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企业内外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国外市场空间广阔。随着**** 开发领域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日益广泛,尤其是中亚地区前 景广阔,为 *** 物资供应***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紧跟** 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开拓国内外 市场,推动物流服务专业化和国际化。 2、社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加快,周边市场环境持续改善,重组后的**** 整体协调发展,物资集中采购政策和配套措施构成了我们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坚强后盾,为向外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市场大有可为。随着******的重组整合,** 区块的加速开发和建设生产配套设施,为有效弥补** 工作量不足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为我们开拓社会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4、社会销售不断拓展。参与 **** 等项目服务,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文化和理念得到广大干部职工高度认同,单位经营能力不断增强,为促进管理创新,确保持续发展奠 定了基础。 (二)内部环境分析 1、 200* 年的生产经营情况 200* 年是物资供应 ** 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各方面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全年完成物资供应 额 ** 亿元。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 *** 万元。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成本费用支出得到严格控制,信息系 统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基础工作建设水平有效提升。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明显,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激 励政策更加完善。 市场提升成效显著。** 开发物资供应额不断增加,物资** 稳步增长,社会及周边市场持续上升。回收处理 报废物资** 吨,实现收入*** 多万元。立足** 周边和****,开展钢材、水泥和废钢销售,完成销售额****亿元。物资***站和 *** 站工作量完成顺利。*** 项目收回资金*** 多万元 ,签订各类服务合同累计*****万元。紧抓 ****企业 ** 、 ** 、 ** 等外部队伍动向。努力开展物资销售。实现收入**** 万元,较去年增长**% 。紧跟国外项目步伐,进出口合同执行顺利。共执行进出口报关合同*** 个,报关合同总金额**** 万美元;办理结算合同 ** 个,实现收入 **** 万元。为 ** 国内外市场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2、内外部环境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要求 随着改革重组的不断深入,物资供应** 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企业的的既定目标,应该牢牢把握核 心业务,不断扩大核心区域的物资供应份额,积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新型人才,加快管 理、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队伍建设步伐,规划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组织模式、组织结构框架类型,完善人 事管理配套制度,把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不断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 构,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物资供应处的全面发展。 3、现有人力资源的主要优势。 (1)拥有一支管理严格,运作规范,监督健全,相对成熟的熟悉*** 物资供应 ** 的专业化队伍。物资供应 *** 服务保障队伍初具规模。 (2)各级领导和全** 职工对人力资源开发高度重视,并积极创造造就人才的空间和机会,全处职工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迫切和强烈,在绝大多数青年职工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成材、自学上进的良好学习风气。(3)近年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职工队伍结构向合理化方向不断迈进,职工的年龄比例向着年轻化过 渡,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专业构成不断趋于合理。 (4)随着电子商务工作的迅速起步,职工对电子商务和电子化自动办公方面的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初步培 养出一些电子信息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方面的专业人员;通过与大专院校和专业信息公司的合作与开发,使技 术人员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并积累了一些信息开发技术方面的经验。 *** 二、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5076110.html, 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及改善措施简析 作者:李雨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5年第10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先进城市环境管理经验,提出城市环境管理的改善措施,确保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现状;改善措施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再加之雾霾席卷大半个中国,这也更加剧了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所以改善环境,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已迫在眉睫。面对当前城市环境的形势,我们需要找到解决的途径,加强城市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通过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多种手段,来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可以说环境管理是协调发展目标与目标的有效方法,属于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是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 首先,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在整体上缺乏规划性,再加之环境管理机构众多,各部门之间权限重叠,在管理工作中互相牵扯,又相互推诿,缺乏统一的团队指挥,导致城市环境建设目标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从而使城市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其次,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环境管理投入资金不足。近年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断增加,但是在这些垃圾的处理上不仅投入不足,而且人员配备也跟不上,这就导致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缺乏长远的规划,再加之当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对环境与发展缺乏统筹和综合性决策,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二、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现状 1.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不完善 1.1没有明确的管理目标

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谐共进创辉煌

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谐共进铸辉煌 XXXX在XXXXXX大力关怀、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在工作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扬长避短,踏实奋进。依托企业文化主旋律,强调团队团结,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办公环境,重视人文关怀,在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谐共进创辉煌的基层创建之路上坚定前行。 企业文化为引领,团队建设树新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似简单,然而用之四海皆准。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员工努力付出,XXXX注重团队重要性,只有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在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在团队信念培养上、团队建设落实上,XXXX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贯彻落实“XXXXX、XXXXX、XXXXX、XXXXX”XX字企业文化,开展团队建设理论专题学习,充实理论水平。二是发掘活动开展深度,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欢乐的“风火轮”、“十人九足”团体活动,小活动有大智慧,丰富了生活、创造了欢乐,又在潜移默化中,团队合作重要性深入人心。三是拓展宣传广度,利用各种方式,增强员工集体向心力,从led大屏幕关于团结奋进的名言警句,到集体学习交流会的集思广益。目的就是以企业文化为引领,树团队建设新风。 制度规范保运行,创新思考添活力。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新做。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又以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为前提,其核心就是制度规范。XXXX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直面存在问题,克服困难,组织人员力量,以现有规章制度为基础,结合发展要求,重新规范、丰富、优化了各项制度,涉及专卖、营销、管理、安全等方方面面,强调制度可行性的同时,又将制度的严肃性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将企业文化所涉及方面融入制度,创新思考团队建设方式,明确团队建设发展方向,为制度赋予新活力,使XXXX工作朝更精、更细、更严、更文化发展。 以人为本是前提,有限资源重利用。人是所有工作落实的唯一主体,XXXX非常重视为员工创造优质的环境,缔造温暖轻松的氛围,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XXXX食堂的饮食水平,以让所有人能吃早餐,吃好早餐的理念着重提高县局食堂早餐质量。午餐、晚餐在现有条件下,做到一周一菜谱、日日不重复、主食多选择、配菜巧搭配。在实际运行中也深受全体职工好评。二是为传达室、职工宿舍配备了崭新的床铺,并为值班室添置了洗衣机、电视机,创造了更为宜居的值班、住宿环境,使员工更舒适更踏实的投入到工作中。三是优化办公环境,在办公楼的各个角落放置绿色花卉植物,清新空气、美化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同时利用楼宇音响系统,在早晨上班前,中午、下午下班前播放优美的音乐,缓解工作压力,缔造轻松氛围。四是重视员工生日,肯定员工成绩。利用led大屏幕,在员工生日时,送上全体的祝福,同时食堂准备一份生日蛋糕,包括所有在岗及退休的职工。当员工取得成绩,为县局增光添彩时,也会利用led屏幕送上祝贺,对其本身是一种表彰,对全员更是一种激励。 在XXXXXX大力关怀、指导下,XXXX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指示精神,在和谐团结的气氛里,在优质惬意的环境中,同心同力,克服困难,坚持原则,勇于创新,踏实奋进,步履坚定,走出了一条凝心聚力谋发展,和谐共进铸辉煌的基层创建之路。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前行赋华章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前行赋华章 ——2017年特殊教育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要点 石狮市教育局 2017年12月石狮市自2016年以高分通过省级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为契机,积极总结反思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成果与存在的差距,潜心谋划探索石狮市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制定石狮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期进一步提升石狮市特殊教育质量。 一、全市特殊教育基本概况 石狮市辖内有7个乡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其中特殊教育学校、随园就读资源教室与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各1所,依托仁爱学校,成立了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与送教上门指导中心。 石狮市仁爱学校于2011年开办,现有7个班级,在校生76人,教职工28人(其中在编教师13人),主要招收智障、自闭、多重残疾的儿童。另设有随班就读共有30所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设在宽仁实验小学,随园就读资源教室设在灵秀镇第二中心幼儿园。继续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为15位无法到校进行义务教育重度残疾儿童进行每周3节课的教学。全市共有在校残疾学生212人,入学率达98%。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当,特殊教育迈出重要步伐。 1、领导重视。市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将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学、教研的行列,做到了与基础教育所有工作一样,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督导。市教育局多次强调“特教特办”、“特教要优先照顾”的位置,联合多部门协同推进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局一名副局长分管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初教股为特殊教育管理机构,各中小学校由教务主任兼管在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事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由所在辖区内的小学教务主任监管送教、由仁爱学校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工作。 2、措施得当。教育局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学校检查督促特教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并把检查结果作为各学校评估考核的依据之一。同时还组织全市中小学认真学习和贯彻《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特殊

(环境管理)生态环境建材发展现状与趋势)

生态环境建材发展现状与趋势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沙漠化等现象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上个世纪80年代人类意识到了由于自身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绿色材料概念以后,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行动采取措施控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提倡绿色建筑,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生态环境建筑材料的发展担当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简称”四节一环保“)。而关于”绿色建材“按照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相关文件的定义,”绿色建材产品是指具有优异的质量、使用性能和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其解释为,质量满足或优于国家相关标准,生产过程满足排放标准,使用和废弃对环境无害的产品。近些年曾出现过”环保建材“、”生态建材“等许多提法。目前,在百姓的认识中,”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建材“即认为是”绿色建材“;而在建材领域的认证中,也基本是这样认同的。所以,准确地为绿色建材和生态环境建材定义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环境建筑材料的诠释过去的土坯房、窑洞、竹木房屋等原始建筑在废弃后基本上对环境不会造成负荷,而且这些建筑室内的舒适性(温度、湿度)较好,建筑内屋面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现在建筑,主体以混凝土和黏土砖为主,室内的装饰也以陶瓷、涂料、壁纸、木质复合板材等为主,且为了节约土地,楼层越来越高。这样出现的问题是使用时,如果解决了保温问题,使用者的生活或工作物料的运输会增加能源的消耗;装饰材料过于讲究表观效果,化工原料应用较多出现室内污染,且室内装饰材料的呼吸性能差,污染物不易被吸附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材料(混凝土、黏土砖的制备)的取得破坏了自然环境,矿物资源不可再生;闲废弃后处置或不能重复使用对环境又会造成负荷。所有这些问题体现出了现代建筑、人类追求高品质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