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Characteristic teaching design of rectangle an d square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

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

长方形吗?

(教室里的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

的一个面,课桌的面和电灯开关的表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

的面是正方形的。)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在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

和大家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们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袋子,在这个袋子里装有长方形,

正方形和其它的平面图形。你能不用眼睛看,很快的从这个袋子

里摸出一个长方形吗?请同学们试一试。

你们摸出的是这个吗?(三角形)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

那你们摸出的是这个图形(平形四边形)吗?为什么不摸出

这个图形?

那是它(梯形)吗?为什么也不摸出这个图形呢?

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为什么你们摸出的不是这个图

形呢?

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你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请学生独立思考后

同桌交流。

(2)验证。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一些特征。但是这个只能作为初步的猜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

来验证。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的来研究它们的特征。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

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

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

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

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

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

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长方形的边有哪些特点呢?你是通过

怎样的操作发现的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们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

的方法,也能发现它的对边是相等的,但是相邻两条边的长度不

相等。

我们再来看看长方形的四个角,这四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

角分别去比一比,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

谁能像刚才一样,分别从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两个方面来说

一说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呢?

从同学们的汇报和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正方形也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现在你能

再用自己的话小组里来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吗?

出示: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

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们刚才说的和屏幕上显示的一样吗?

3、比较异同

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而

且对边都相等。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为了今后进一步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三、应用拓展

1.你会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在围之前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

2。刚才同学们已经会用钉子板围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同桌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两副三角尺,分别来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同学们已经拼出来了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这是一个长方形,这样拼出来的是一个正方形。你们也是这样拼的吗?在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呢?为什么?自己静静的想一想。

3.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折纸的活动。你会把手中这张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你是不是也和老师一样折的呢?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这样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

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减去长边比宽边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

4.刚才同学们折出的是怎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呢?你怎样向别人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呢?

对了,只要告诉他们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正方形的

边长是多少,别人一听就明白了。

下面就让我们动手来量一量吧。请看书上想想做做的练习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我们一起来核对结果。

5.我们数学书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呢?你知道它的长和宽

分别是多少吗?大家先估一估,然后再量一量。看看你估计的准

不准。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的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征。回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是用

怎样的方法来发现这些特征的呢?只要你们乐于思考,勤于探索,还能发现数学中更多的奥秘。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公开课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

峰山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设计方案 总计第课时年月日投放 主备教师谢怀燕参与教师朱来平蒋帅 教学内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课型 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 形长、宽以及正方形边长的含义,初步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目标 2. 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关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 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辨析、沟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设计意图 一、课堂预习 1.找一找。 (1)谈话: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两位老朋友,(出 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他们吗?还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吗? 先闭上眼睛想一想。睁开眼睛找一找这些图形中哪些是长方 形哪些是正方形?完成预习单第一题。 ③ ①②④ ⑤⑥⑦⑧ ⑨⑩ (2)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正方形和长方形呢? 2.猜一猜。 这 1 号、 4 号、 9 号三个图形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斜

着身子为什么都叫长方形? 3 号和 6 号也有大有小有的斜着身子为什么都叫正方形呢?完成预习单第二题。 长方形有()条边,有()个角。 正方形有()条边,有()个角。 猜猜看长方形的还边有什么特征?角还有什么特 征?根据猜想引导对边相等,四角是直角。 那正方形的边还有什么特征?角还有什么特征?根 据猜想引导四边相等,四角是直角。 二、合作交流,验证猜想 1.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引导:那我们的这些想法对不对呢?学习图形的特 征,光用眼睛看得到的,只是自己的猜想,(板书:猜想)需要想办法验证。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特征角的个数角的特征边的个数边的特征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1)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先拿出我为你们准备的长方形纸,四人一小组用你们喜欢的的方法,看对边是不是相等,四个角是不是直角。 并完成研究报告。 学生通过折、量、比等活动,验证提出的猜想,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交流: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你是怎样验证的?追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引导认识两组对边相等。总结长方形边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擦去问号)反馈验证结果,相机介绍对边。 (2)探索正方形的特征。 拿出我为你们准备的正方形纸,四人一小组用你们喜欢的的方法,看四边是不是相等,四个角是不是直角。 并完成研究报告。 学生通过折、量、比等活动,验证提出的猜想,教师巡视参与活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资料讲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拼租,84——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作业纸,卡纸,直尺,三角板,彩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拍的是我们学校的花坛和树木。春天来了,为了保护我们学校的花草树木,学校安排小丽做保护花草树木的警示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警示牌都有什么形状的呢?生答。这可难住了小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警示牌可怎么做呢?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警示牌就要先研究他们的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他有几条边?生答 师:长方形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那我们先给他们起个名字。 上面的边叫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同学们,由于上下一组边相对我们叫他对边。那左右一组边也相对我们叫他什么? 生:也叫对边 师:现在我们就研究这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先来猜一猜这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生: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师:大屏幕出示活动要求: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你们手里的长方形纸片、直尺和作业纸,运用折一折或量一量等方法,找出长方形的边有哪些特征? 折纸的小组一定要对折,然后总结对边的特点。老师演示。 量边的小组要用直尺量出作业纸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纸上,然后总结对边的特点。 注意:每个小组只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 一会我找小组代表上台说出你们小组的发现。我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又快又准确。做完后请同学们坐端正。 小组讨论。 学生上讲台演示,说出自己小组的结论。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道坪中心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时间:2018年10月18日 执教人:侯步钧 教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熟练辨认各种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探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思考、动手实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所学各种图形图,复习讲解四边形的定义和特征。 ⑴四边形的定义:即是有4条直的边围成的四个角的图形叫四边形。 ⑵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 2.导入新课 上述四边形中,对边两两相等且四边不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我们称为长方形;四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我们称为正方形。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题例2 1.长方形:

特点:对边相等且4边不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 特点: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三、情感体验 1、请画出一个长6格、宽3格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3格的正方形。 四、数学医生 观察下面各图,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在()里打√,不是的在()里打×。 五、学以致用——课堂巩固 “练习十七第1、2、3、4 题”。 六、知识反馈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其特点是: 长方形:对边相等且4边不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七、社会实践探索 “练习十七第 5、6、7、8 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且4边不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设计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四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通过观察、测量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直观演示、个体操作、集体交流、比较分析概括等,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及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手、脑、口结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钉子板、直尺、直角三角尺、长方形彩纸、正方形彩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展示:在一片森林里有一座小木屋,门前站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师:小朋友,冬天来了,森林里多美呀!可爱的小白兔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为自己建造了一座美丽而又温馨的小屋。今天,他要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你们开心吗? 2、多媒体播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我家作客。 3、(多媒体呈现小白兔室内情景:墙壁、门、电视柜、电视机、圆桌、地板、壁画、钟) 师:你觉得小白兔的家怎么样?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呀? 4、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也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呢? 5、看来,生活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还真是无处不在,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也一起和长方形、正方形交个朋友吧!(揭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小朋友,今天小白兔还特地为我们每一小组准备了礼物,藏在信封里呢,打开来看看!(信封里装着两张彩色的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三角尺、直尺) 2、现在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长方形看一看、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找出它的特征。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课件:出示1。长方形有()条边。 2.长方形四个角都是()角。 3.长方形的对边()。 3、小结长方形的特征。(生齐读一遍) 4.课件出示:正方形。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的方法的多样性。 3.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方法的特征中,激发对图形研究的好奇心。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吗?你能从我们的教室中找到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引导学生找找教室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简直就生活在长方形、正方形的世界里。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还有哪些疑问和想法吗? (学生汇报预习情况,引导学生质疑)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板书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折一折、量一量,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导言:长方形、正方形除了有四条边、四个角这些特点之外,还有哪些特点呢?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动手折一折、量一量吧,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1、自学:学生动手操作,把发现的特征可以记录在书上。 2、互学:小组交流。 3.展学:小组汇报、质疑。 教师小结,帮助学生总结出长方形的特征(板书) (二)学生尝试独立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猜想它有哪些特征(生) 1、自学:学生动手操作,用“量一量、折一折”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探究。 2、互学:同桌交流。 3、展学:学生汇报 4、教师适时板书正方形的特征。 5、师:(出示一个近似正方形的长方形纸)老师手中的这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怎样验证呢?(指名回答) 三、认一认。 读一读,认一认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并在自己的学具上指一指。 四、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汇报。 五、巩固练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也可以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请学生汇报。 (2)班内交流,总结。 (板书: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小结: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5.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完整版)新苏教版三上《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模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像这样的僵局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板书: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老师发现还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发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个周长2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另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2、湖滨路种了一排柳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米,小明从第一棵跑到第100棵,一共跑了( )米。 3、56比( )多38;5的( )倍是75。 4、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面的周长大约2( ) 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大约是9( ) 6、把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分成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7、小明和3个好朋友去公园玩,公园门票每张26元,一共要付( )买门票。 8、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50米,宽50米,小刚每天沿着这个操场跑2圈,小刚每天跑( )米。小刚一个星期跑5天,一个星期小刚跑了( )米。 9、小红家离学校300米,往返3次要走( )米。 10、右图是一个被分成甲、乙两部分的长方形,请你比较 两部分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二、画图题。 小芳用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你能帮她设计出不同的拼法吗?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尺子画一画,并标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每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 甲 乙

三、解决问题 1、小雨家养鸡和鸭一共100只,卖掉18只鸡后,鸡、鸭的只数一样多。请问原来的鸡、鸭各多少只? 2、小红和小芳比赛跳绳,小红3分钟跳了297下,小芳4分钟跳了368下,谁跳得更快一些? 3、一条小路的一边栽种16棵松树,每两棵松树之间栽种3颗竹子。一共栽种多少棵竹子? 4、小新家离学校850米,一天上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带书了,于是她返回去拿书,再回学校,请问这天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5、如图是一面靠墙的长方形场地,长16米, 宽10米。现将其中划分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场地 作为鸡舍,并围上篱笆。剩下部分做菜地也围上篱笆,求(1)鸡舍的周围的篱笆是多少米?(2)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10 米 16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 坦头中心小学许梦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0页。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教材编排体系看,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一些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学习,即一上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一下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二上认识了“角、直角、钝角与锐角”。第一课时已对平面图形中四边形的概念归类整理。本节课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四边形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发现并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前一节课也认识了四边形,这节课将通过师生的一系列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活跃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展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探索过程中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3、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和他人合作交流。 4、能够运用学会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三角尺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旧知 课件出示许多四边形:小朋友们,你认识我们这个大家族吗? 师:孩子们,这是谁的家族啊? 生:四边形 师:你还记得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吗? 生: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常州市勤业小学彭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p58——p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观察、探究、了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 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学生准备三角尺,钉字板,小棒等。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做一做”、“折一折”、“量 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神秘地),会是谁呢?一边说,一边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高兴跟着说出名称,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你能在我们的周围、日常生活中找到这两个老朋友吗?看,这是我们新桥美丽的风景,你能在这些建筑物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吗?(多媒体播放画面)生1:窗户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门口贴的方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 师:看来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身上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亲近我们的好朋友,进一步来认识它,研究它。(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建筑物图片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构建模型,探求新知 (一)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做一做 师:你们会利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长方形吗?(会),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姓名得分 一、填空(共17分)。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通常把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短的边叫做()。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2、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3、一根绳子长4米,正好绕桌子一圈,桌子的周长是()米。 4、用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游泳池,围着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6、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或()厘米,宽可以是()或()厘米,这时它的周长是()或()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 、2 B 、3 C、4 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A、3 B、4 C、5 3、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4、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6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协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个一张、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思 1、创设情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 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课件出示):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前边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说明:上边、下边我们叫做对边,左边、右边也叫做对边。所以我们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吗? 4、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二)归纳自主探究的方法 1、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的? 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的? 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的? 我们刚才用数一数的方法可知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用量一量或折一折的方法可知长方形对边相等,用比一比的方法可知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师边总结边课件出示)数一数:4条边4个角 量一量:对边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城厢区沟头小学许少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p80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及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三角板、小棒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设境诱趣,激活认知 1、谈话: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折纸吗?(喜欢)老师也喜欢,瞧,这是 老师折的船和知了,猜一猜它们分别用什么形状的纸折的? 展开图形 师小结:看来折不同的东西所需要的纸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有没有关系呢?今天,许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

问题。(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2、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3、欣赏:瞧,老师也收集到一些生活中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一起来看看吧! 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从物体中请出来会是怎样的,想想看。 请看(课件),跟你想的一样吗?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特点 (1)认识长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很常见,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动手摆一摆? 生:想!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指名生读) 师: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操作。(学生开始操作)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汇报: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拼出了哪些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跟他们组一样拼出长方形的请把小手举起来。 设疑:为什么你们组没有举手呢? 生:许老师,我们只有三根小棒,没能围成。 师:小朋友也来帮他们想一想,能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长方形、正方形有四条边,三根小棒不够。 师:老师把这根最长的给你们围长方形,要吗? 师:那你们想要什么样的一根小棒呢?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第四册教材64~65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板2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呈现生活情境:请看大屏幕上的机器人,他的身体是由那些形状组成的?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学生分别说说哪个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猜想验证,归纳发现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想。 学生从学具中找出长方形,同桌交流并完成小题:猜猜它的边和角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2)操作验证 ①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动手操作,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②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总结 ①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每条边的名称长,宽。相对的两条边叫对边。 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说一说他们的关系? ②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师总结: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练习:判断那图形哪些是长方形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1)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4)师总结: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5)判断哪些是正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材】小学数学第四册北师大版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再理解,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也是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首先揭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及正方形的边长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折一折,量一量,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特征,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然后再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实行比较,体会相互间的联系。教材希望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所以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明确活动的目的。起启发和鼓励学生操作的作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二年级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有一年级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的基础。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理解基础很好。教师设计了猜想——证明的探索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量一量”、“折一折”,理解长方形、正方形,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理解,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点。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1、通过观察、测量、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能够按要求在之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设图案,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技能: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学设计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和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以及正方形的边长,知道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验证讨论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教学活动经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正方形纸、长方形纸、三角板、直尺、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不同尺寸正方形和长方形纸若干张、报告单每组一张、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现在这些图形在大屏幕所展示的这教室里开联欢会,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 生:桌子是长方形的 师:要说桌子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粉笔盒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小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方形的 生:红旗的面是长方形的 2、看来同学们对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们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一下他们呢 3、好,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探索新知 (一)长方形 学生们拿出手中的长方形,并让学通过生观察发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生:4条边、4个角 那观察并猜测长方形的边和角又有什么其它的特征呢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 生: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相等

生:他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你们的猜想,下面我们自己来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吧! 4、大家通过交流和亲自动手操作,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果。谁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结果? 5、指名汇报:长方形边的特征 师: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 生1:长方形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都相等。 师说明:(多媒体演示)长方形有两组相对关系的边,我们把它们叫作对边。所以,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说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大家跟老师一起说一遍: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我们把长方形较长的边就叫长方形的长,把较短的边就叫长方形的宽。 师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板书:量一量)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你量出来的数字足已说明对边是相等的。(板书:对边相等) 师:你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吗(板书:折一折)

(完整)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讲义

长方形和正方形讲义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四边形的特征 四边形的特征:有()条直的边,有()个角,的封闭图形。 知识点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1)长方形对边(),四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角。 知识点三:认识周长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图形按形状分类:(1)规则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2)不规则图形:如树叶形状的图形。 周长的求法:(1)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采用绕绳法;(2)规则图形的周长采用直尺测量法。 知识点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理解题意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 长+宽+长+宽 或= 长×2+宽×2 长方形的长=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周长÷2—长 3.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或=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知识点五: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讲解: 四边形的特征 ★例1:把四边形的涂一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例2:把下面的图形放到相应的横线上 长方形______________ 正方形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 ★例3:小画室 ·小红想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你能帮她画完吗? ·画一个与右图同样大的正方形。

★例4:数一数 ______个正方形______个长方形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练习:1、判断。 (1)正方形有四条边,只有对边相等。() (2)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中四边形。() (4)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都相等。() 2、(如图) 在上面的图形中任意选2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选()和()拼成长方形选()和()拼成正方形 周长的计算 ★例5:(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20m 32dm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里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2、举例。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A: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请学生汇报 。 2、验证。 谈话:小朋友的猜想到底是对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同桌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形成小组意见。 (学生可以用直尺量、把长方形对折、用三角尺比一比,说明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板书: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讲述:我们把上下两条相对的边、左右两条相对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课件演示)你是怎么知道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用直角三角尺比一比)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B :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提问:你能将手中的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吗?(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教育资料】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正方形手帕、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英语卡片 2、学具:四边形纸若干张、报告每4人一张、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Whats this? (This is a book.)这本书的面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你知道长方形用英语来说是怎么说的吗?(教师出示卡片:rectangle,领学生齐读)我们用手来摸一摸,发现是平平的。Whats this? (This is a blackboard.)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rectangle) 2、幻灯出示长方形,这是___?(引答) 3、Whats this? (This is a handkerchief.)这块手帕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正方形你知道用英语怎么说吗?(教师出示英语卡片:square,领学生齐读)Whatsthis?(Thisisaneraser.)这块橡皮的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呢?(square) 4、幻灯出示正方形,这是_____?(引答) 5、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上下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二、新课教学

(一)研究什么 你觉得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可以来研究他们的什么呢?(指名学生说) 大家想要研究的真是多,但是呢,今天我们暂时只先研究它们的边和角。还有的我们放到以后研究。(左右板书:边、角) (二)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今天老师给了你们许多纸,你能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吗?小朋友自己找,老师也来找,你们找到了拿在手里,举起来给老师看看,老师找到了把它帖在黑板上。 2、小朋友真聪惠,都找对了!要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数、量、折、比,量了以后把结果写在你手中的长方形上) 3、现在四人一组合作,用你需要的工具和刚才我们说的方法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找到以后,把结果填在报告里,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找书本帮忙。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教师巡视指导) 4、经过一番热闹的讨论和小朋友亲自动手观察,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结果。谁来向全班小朋友汇报你们一组讨论的结果? 5、指名汇报(幻灯出示结果): (1)(指名说)第一个有几条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的?(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数)那小朋友帮我一起来数一数(教师拿张长方形纸演示)果然,长方形有4条边,所以,这个结果是正确的。(2)(指名说)第二个边的特征。上下两条边,左右两条边,这种具有相对关系的边,我们就叫它们是对边,所以,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说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大家一起说一遍: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教师板书方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明对边相等的。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教师演示量)你还有例外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设计公开课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36-38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验证 备课思考: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因此,备课中重点思考: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 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准备:钉子板、三角尺、长方形彩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场景图,你知道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正方形,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吗? 生回答。 出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既然同学们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请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挡住部分),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教案

第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完成“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猜谜游戏: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认识长方形吗?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看来同学们认识了长方形,是不是很了解长方形了,敢不敢接受挑战? 2.猜猜它是长方形吗? (1.锐角三角形,2.直角梯形) 3.不是,说说理由。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你觉得关于长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拿起桌面上的长方形大胆猜测一下。 2.同学们从边和角两方面猜测,那我们先看看角,是不是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板书:边、角) 3.学生汇报。 找到角的特征了,我们猜猜这个图形是长方形吗?

出示直角梯形,学生猜测是长方形吗? 4.会用角的特征来判断了,真了不起,长方形除了角还有边,从边的角度来思考,长方形有什么样特征? 5.学生汇报,教学对边,邻边。 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教师板书方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明对边相等的。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教师演示量)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板书方法:折。) 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恩,小朋友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很有趣哦!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6.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长,宽,你能用手指指出你长方形的长和宽吗?把长方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指一指(教师拿出长方形纸和学生一起指长宽,再幻灯演示长和宽) 7.小结长方形的特征。 8. 9.长和宽谁在变,谁不变。 10.这样的长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运用验证长方形特征的方法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2.学生演示。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教师巡视指导) 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幻灯出示)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 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 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教师板书)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