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阶层分析(最新版)

中国十大阶层分析(最新版)
中国十大阶层分析(最新版)

中国十大阶层分析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全赖你所处的阶层。

——题记

盛筵还远未结束。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改革也不是分钱。六年前,我在写《和平革命: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与非正义性考》时,预计中国的社会分层从明晰到稳定,大约需要花十年时间。时隔六年,我发现,中国社会变迁的转型与分化,在改革单脚跳(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体制的贯性掠夺,比我预计的要疯狂得多。而且,随着这种更加疯狂的单脚跳,中国社会分层已日趋稳定,即我在文章中所讲的刚性体制,已牢不可破。除非蒋经国先生再世,否则我这个文章,要推迟十年再写。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全赖你所处的阶层。下面,我们来重新审视自己,看看我们自己在这个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中,处于哪一个阶层,我们的幸福感指数、安全感指数和希望社会变革系数如何。

中国现在已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并且开始向老龄化社会发展。以全国人口16亿,221家庭结构,再加上独生子女因素,以平均每个家庭4人计,中国大致有4个亿家庭单位。以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为前提,4亿个家庭,以上、中、下三大阶层+赤贫阶层来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基本上由6%的上层、16%的中层、76%的下层和2%的赤贫阶层构成,而且这种阶层结构随着当下的刚性体制已经基本稳固,社会变迁向上流通的阶层通道,随着体制的设计和排他性,借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时代,已基本堵塞。只有少数天生异禀和天生丽质者,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交换向上流动。

我在《自由的代价:一个共公知识分子对改革开放30年的深夜感悟》中揭示,恐慌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心理特征。权力拥有者对害怕权力失去的恐慌,权力失去者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恐慌。权力拥有者的恐慌总是先于权力的失去者。由于国民经济的总体腾飞,在部分开明政治官员的努力下,中国的中产阶级也极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因为据我观察,2003——2008六年间,中国中产阶级由六年前的12%壮大为目前的16%。我以为,在目前体制下,十年后中国中产阶级可能进一步壮大为20%。但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想状况而言,中产阶级超过30%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超过50%则达到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在目前刚性体制下,只要统治者足够智慧和开明,中国社会结构进入一种理想状态并非没有可能。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重新审视了蒋经国先生的政治资产,发现蒋经国先生才是台湾经济腾飞的源头。

一般而言,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处于上层的人们幸福感指数、安全感指数最高,希望社会变革系数最低。但对中国而言却不尽于此。以“0”到“10”级来计,把中国社会阶层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赤贫十大阶层,即6%的上层、16%的中层、76%的下层和2%的赤贫阶层,简称“三个六”结构。具体表现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形态表中,可以看出,在这“三个六”的社会结构中,希望社会变革系数最高的是第四个“六”,即76%下层中的“16%”的“下上”层,还有处于中层的4%的中下阶层,希望社会变革系数位居第二。相反,除了赤贫阶层,安全指数较低的是处于上层的6%和处于下层中的10% “下下”层。整体而言,幸福感指数、安全感指数较高、希望社会变革系数较低的是16%的中产阶级,处于下层的50%的“下中”层阶幸福感指数最高,处于上层的1%的“上上”阶层安全感指数最低,处于下层的16%的“上下”阶层最渴望社会秩序的重新变革。因此,一个社会稳定作用最大的是中产阶级。理论上,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如果超过30%,社会秩序就相对稳定。六年前,中国的中产阶级约12%,如今达16%,六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我研究其中的原因,发现六年前中国国民工资收入总额占GDP比为12%左右,六年后有所提高,占16%左右。比较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国民工资收入总额占GDP比例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中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占人口比例在35%—70%之间,其国民工资收入总额一般也能占到当年GDP的30%—65%之间,再加上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分配在国民身上的财富占当年GDP的35%—70%之间。在西欧一些高福利国家,比例更高。所以,前几年有经济学家呼吁催生和壮大中国的中产阶级,以保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在这两年进行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普涨工资之后,中国的中产阶级由12%壮大为16%,即刻增长4%。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一个定量,在这一轮刺激之后,如何进一步壮大中国的中产阶级,如果单从经济角度,仍然大有可为,即进一步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工资收入。从表格中看出,各类普通专业技术人才多处于社会中下层和下上层,他们的希望社会变革系数最高,幸福感指数和安全感指数均不高,很大程度上在于由于他们上升的通道变窄,被剥夺感比一般阶层要强的缘故。但大多数这类专业技术人才都在中小企业工作,要提高他们的收入,国家需给予中小企业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包括金融支持。所以,即使不触及政治体制改革核心,在经济领域,国家政策在操作上仍有很大空间,来促进中产阶级的壮大。

现在,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博弈已日趋白热化。在这场社会博弈中,地方政府越来越有一种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思维和恐慌,处理一些矛盾和冲突往往只从既得利益集团出发,显得信心不足。最近有个富家子弟杭州闹市飚车案和深圳机场清洁工占金案,两个案件都有不同的两种起诉,结果两地检察院起诉一个以交通肇事罪而不是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一个以盗窃罪而不是以非法占有罪起诉,一个取轻,一个取重,显示地方政府在一些非重大问题博弈上,明显缺乏应有的信心和智慧。相反,重庆出租车司机罢工案,地方政府却显示了足够的智慧和信心。在阶层社会博弈之中,特别是上下层社会博弈之中,地方政府总是一次次地挑战民众的信心和底线,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事实上,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并不害怕任何冲突。冲突事实上是一个成熟稳定社会的常态。只要冲突的利益诉求不指向和危及政治核心,政府就没有任何理由对冲突感到恐慌。事实上,绝大多数社会冲突诉求指向都是经济利益,在处理这类冲突时,政府不必太敏感,政府要有化解冲突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遮遮掩掩,一味防堵,把冲突引向更大的政治层面。

现在,随着中国社会阶层的明晰和稳定,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也开始明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博弈也越来越白热化,如何智慧地在不同阶层之间博弈当好判官角色,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的大局。政府需以更大的魄力和智慧面对各种冲突。中国有句古训:不患贫只患不均。中国现在已是世界上贫富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公平与正义仍是执政党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基石,改革不是分钱,革命也不是请客吃饭。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欧美等国都以公平和正义抚平社会伤口为出发原点,建立更加完善的公民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年的积累,完全有能力和必要建立全民社会保障和医疗体系。

妥协是一种伟大的政治艺术。妥协不仅是平民的妥协,更加包涵精英的妥协。如果各阶层之间的妥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我们或有更多时间一起享受阳光。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在一起才能自由飞翔。

注:这个文章本来要写很长,后来发现放纵下去会更长,所以就此打住。一篇文章不可能说明白所有的事,说明白一件事足够。

2009年5月17日夜初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当今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阶层由以前的的简单到现在的多样和复杂无不体现了国家的富强和崛起。这里我就当代中国社会复杂的阶层进行简单的剖析。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表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对旧中国复杂的社会结构及阶级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和梳理,并提出了中国革命所要依靠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及打击的势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急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和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趋向于简单化。到文革结束后的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阶层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即农民、工人和干部。农民占了人口的80%,生活在城市中的工人及干部,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当时的干部除公务员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医生及文艺工作者等。工人中还包括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当时的人们几乎无私有财产,均属工薪阶层。干部和工人之间收入差别也很小。处级干部的工资和六级技工差不多。城市

是因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引入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得到高速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转型期法律,法规不建全,加之官商勾结使一些人快速致富的结果。这个群体富裕之路无外乎有下几个方面: (1)八十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一大批农民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竞争中成长壮大,后来成为农民企业家。 (2)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时期,部分政府官员的子女和亲属利用权力,在价格双轨制中掏足了第一桶金,资本的积累使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 (3)九十年代,干部下海经商潮,也造就了一批富翁。 (4)九十年代在国有企业改制,破产,工人下岗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 通过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相当有远见有分析能力的领导人,能够正确掌握当时中国的国民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分析,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 毛泽东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分析得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毛泽东在文章中对农民中的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对革命的态度进行了具体分析。他认为自耕农属于小资产阶级,他们的经济状况有三种不同类型 ,一是“有余粮剩米的”,二是“恰足自给的”,三是“每年要亏本的”,还指出半无产阶级中的半自耕农和半益农生活境遇都苦,特别是贫农,“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杂,如牛负重乃农民中之极艰苦者”,因为了解了各类农民经济地位和革命态度以及其数量多少,就初步解决了农民 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对待各种农民的问题,从而为无产阶级要取 得胜利必须联合农民这一思想奠定了基础。 作为新中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与人合作,团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我们不应该目光短浅,只重眼前利益,我们应该有长远的打算。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切实分析当前国际情势,提出阻碍我们发展的实际问题,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就当前形势而言,大多数同学较为关注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那么,现在的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并深入社会,对社会的就业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以后的就业方向有一个自己的打算与目标。同时,在大学期间应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做到“先学会做人,在学会做事”。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通过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相当有远见有分析能力的领导人,能够正确掌握当时中国的国民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分析,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现左右倾主义的背景下完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两种倾向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陈独秀也好,张国焘也好就其本质不是不想把中国引向共产主义。但是他们的错误就是过分的依赖于自己的主观意向,片面的强调某一个方面正确。 毛泽东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正确的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是相当及时和正确的。通过对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分析得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法。毛泽东根据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别国情,灵活的运用了阶级分析法。他并不是注重各阶级的生产关系的属性,然而却突出了内外民族矛盾、贫富阶级矛盾,以分析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尤其是从动态角度考察了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划清了敌我友界线,从而确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政治策略。正是因为运用了这种独特的分析方法,毛泽东才能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当时各阶级做出正确而明智的分析,为党当时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最终得出结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反动的知识阶级所谓中国大资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敌人,乃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乃是我们的朋友,乃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无须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敌人一一即现时非敌人也去敌人不远其左翼可以把他们当作我们的朋友——但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不要让他乱了我们的阵线。 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泽东对当时中国农民问题的分析。因为中国拥有数量广大的农民,他们长期受压迫,有极大的革命热情和动力,但是却没有人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毛泽东在文章中对农民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 2017-03-23 23:13 来源:图情范儿快递/农业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 作者张林江,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实践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的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快的15年,也是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加剧的15年。如何客观分析、及时掌握社会阶层变化情况,正确判断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根据变化的国情、社情适时调整社会政策,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基本情况 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往往取决于多个指标。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样化的资源,分别是以权力方式体现的组织资源、以财富方式体现的经济资源、以教育文化科技等方式体现的文化资源、以人际关系体现的关系资源。这几种资源的多寡,综合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而职业之所以是社会地位最直接的标志,因为其往往与一个人所占有的资源品种和数量关联度高。2002年,由陆学艺先生领衔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1999年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和调研为依据,以各阶层所占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作为划分原则,对社会群体进行大的聚类分层,划分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 现在看,1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阶层的人数增加了,一些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变化了,一些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也有所变化,但是,十个社会阶层的分类仍然是能够站住脚的。因为,十个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十个阶层的排列位序也仍然成立,符合现实条件下人们的普遍感受。下面对各社会阶层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书报告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当时为了实施大革命,国共两党已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在这个政治背景下,党内有些同志受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共产党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是与国民党所代表的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存在着根本性的斗争。还有些同志在当时工人运动日趋高涨的形势下,受左倾机会主义影响,只注意了工人运动,忽视了农民运动。这两部分同志都是在革命形势表面大好的情况下麻痹了思想,分辨不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为解决党的真正敌友问题写下了这篇著作。 这篇重要论著,集中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部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毛泽东在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通过这样的阶级分析,毛泽东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争取中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

中国十大阶层的消费差异

中国十大阶层的消费差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可化为十大阶层。这十个社会阶层是: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他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2、经理人员阶层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明晰化,其阶层内部的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还有明显差异。经理人员阶层在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

中也是主导阶层之一,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有重要的影响力。 3、私营企业主阶层 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在二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大多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及专门职业技术培训,并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专业分工要求的专业知识及专门技术。 5、办事人员阶层 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这一阶层是社会阶层流动链中的重

中国人的阶层划分看看你属于哪个阶层

中国人的阶层划分看看你属于哪个阶层 中国的阶层划分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阶层本身的成型,没落以及阶层间的流动仍在频繁进行。更重要的是,部分阶层对公众的透明度极低,隐性资源的存在对描述阶层造成了巨大的障碍。由于资源所限,本工作室仅以官方和知名国外机构统计数字为基准,试图尽可能清晰的构建定量的中国阶层模型。基本阶层要素:政治资源(以官方职务级别为基准) 经济资源(以现有财富水平和 年度收入水平评估,综合考虑现值和潜力) 注1:鉴于学术文艺等其他资源对前两者的依附性较高,不单独考虑注2:农民计算纯收入,城镇居民计算可支配收入(对工薪阶层来说为税后到手工资公积金) 基本分析单位:家庭住:家庭指“父母及未婚子女”(参考资料:联合国委托国际人口学联盟编写的《人口学词典》) 城市家庭户均人口约3,农村家庭户均人口约4,中国总人口取15亿 划分标准:与相邻阶层隔离的程度(定性差异) 某类资源的掌握程度(定量差异) 注1:本报告主要关注纵向阶层划分,基本不考虑横向职业差别(除对纵向阶层有显著影响) 注2:阶

层间流动仅存在于相邻阶层之间,不存在跨阶层流动 本模型将中国社会分为7个阶层(每层又分2-3级),分别是:顶层及最上层(0.001%) 上层(0.05%)中上层(0.5%)(中上层A, 中上层B)中层(4.5%)(中层A,中层B)中下层(15%)(中下层A,中下层B)下层(35%)(下层A,下层B,下层C)底层(45%)(底层A, 底层B)注1:仅限中国大陆,暂不包括港澳及地区。注2:两类标准必然出现部分重合,经济标准部的收入与资产也必然出现重合,双收入家庭计算也有重合。以上均在统计数字中已作考虑,不另行说明。注3:经济标准与生活水平存在区域落差。对京沪穗深人士,在实际收入或资产上打85折计算。(实际仅影响少数中层、中下层和下层) 1.顶层及最上层(0.001%) 政治资源掌握者:副省部级(含)以上在职官员,副国级及正省部级(含)以上退职官员 现职政治局委员:25位 (news.xinhuanet./ziliao/2004-07/14/content_1600008.htm) 32个省市自治区四套班子现职主官约120位,副职约780位,总计1000位。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现职正副官总计约200位。副省级单位,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黄思明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治理科学研究所 一、引言 目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生存状态毕竟如何?前苏联和苏共什么原因会垮台?列宁主义什么原因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文革什么原因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中国现在到底是姓社依旧姓资? 中国下一步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突破在哪儿?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弄清一些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现在的一些乱象,均和这些理论问题有关。这些理论问题甚至涉及到我国宪法中的全然问题,例如我们现在实行的到底是无产阶级专政依旧资产阶级专政?过去我们〔包括前苏联〕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认识的肤浅,走了许多的弯路,假如我们现在还不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包括指出它的不足〕,我们很可能还要走弯路。 中国在21世纪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最强国,也有可能象前苏联那样垮台, 我们将以怎么样的社会制度来保证中国的强盛能够

连续几百年,而不是象前苏联那样垮台? 不谋万世者, 谋不得一时。我们的理论工作者现在就要开始讨论和研究,做好理论和思想上的预备。什么样的思想和想法都能够拿出来讨论,只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 我们将从社会中每个人效用优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生存状况,同时对上面所提的问题给出回答。 效用函数的定义: 设u(x1,x2)为效用函数, ?u(x1,x2)??x1》0;?u(x1,x2)??x2》0; H(u(x1,x2)) 《0。 效用函数对每个变量是单调增的, 整体上是凹函数。 例如: u(x1,x2)=ax1 +bx2。 假如用效用函数u(x1,x2)来表示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效用,那么他(她)一生的奋斗目标能够用下面的优化模型来刻画: Max u(x1,x2) s.t. (x1,x2) ∈ D; 其中 x1=有型资产,x2=无型资产,D为约束集合。 从那个效用优化模型我们能够看出,给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读后感 通过读完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之后,使我对中国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各阶级层次的划分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首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里针对当时在革命中、在党内存在的问题,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对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他从各阶级的利益角度出发将中国社会的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五个层次。并且对各个阶级的性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找出它们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及它们的政治立场和革命性质。准确回答了“谁是我们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 在这里边,毛泽东指出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阶级他们是极端的反革命派,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中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它们既可以成为中国革命道路上的一员,也可能成为反革命成员;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阶级,他们由于受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及大资产阶级剥削的程度不同,而对革命的热情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上,它们还是比较支持革命的;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道路中的领导力量。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为“谁是我们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详细的总结。那就是: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中国革命的成功以及新中国的成立也都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的正确性。正是由于毛泽东对中国各阶级性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它们层次的明确划分,才使中国在最初的革命道路中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悲苦命运。

评《中国各社会阶层的分析》

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严铭 阶层是对人群的划分,同阶级、等级一样,不是对人群横向的划分(如对牧人、渔人、农人、工人的划分,它表现为劳动者分工,即人与某种劳动职能的固定结合关系),而是对人群纵向的划分。人群的横向划分决定着人们怎样互相交换其活动,反映着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人群的纵向划分决定着人的高低差别,反映着人对人的压迫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既有阶级概念,又有阶层概念。当这两个概念并用时,阶层通常是阶级的组成部分,表示阶级内部次一级的划分,隶属于阶级,有时也包括其阶级归属尚不明朗的过渡性成份。 由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如实地指出了当代中国不是人人平等的无阶层社会,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高低差别的社会;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当代中国人群的这种差别,为人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调查材料;在对人群分层时,指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处于社会上层,产业工人处于社会下层,中间隔着6个社会阶层,从而使读者可以看出前者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者,而后者则不是主导阶层(第105页),自然不再属于领导阶级,正在逐渐滑向弱势地位;正确指出“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第16页)此外,还对政府有关部门在教育经费使用上的两极分化做法表示了义愤(见此书第96-97页),等等。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此书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现象时,旗帜鲜明地用阶层论代替了阶级论。自然,它就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阶层进行阶级归并,正确揭示我国当前的阶级状况。 之所以如此,是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革命党而是执政党,“目标”应当“变化”为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第7页),通过广泛妥协和“合作”实现各阶层的“共赢”(第99页,第108页),即用阶级阶层合作来代替阶级斗争。认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分层状况“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第99页)。这里所说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显然特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者认为它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已经“过时”,因而应当予以“扫除”(第104页)。 然而,在“扫除过时意识形态的障碍”(第104页)的同时,此书又想表白自己所用的阶层论并不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5页)。为此,它求助于英文词汇。说,在“大多数”英文文献中,并不存在“阶级”与“阶层”两个概念的明显区别,“大多数”理论家都采用同一个词汇:“class”,它既可以被译成“阶级”,也可以被译成“阶层”(见此书第5-6页),并就此写了一大段说明。这段文字似乎是想让一部分赞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的读者感觉,此书所说的“阶层”同“阶级”本是同一个概念,此书所用的阶层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必要把“阶级”改称“阶层”。但为什么又改了呢?此书说:“在中文中,情况有所不同,‘阶级’这一词汇往往是指传统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概念——即由生产资料占有来进行划分的、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立、斗争关系的群体,这一词汇让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国近年来社会阶层的划分情况 我们对社会阶层的分析和定位,其目的是要反映社会现状、阶层结构,使其成为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因此,对当前社会阶层的分析,应当尽可能地综合反映出各阶层具有的不同的共性、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及各阶层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以此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化解这些冲突、解决这些矛盾提供必要的依据。要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就要正视各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并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化解这些矛盾。 一、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和构成特点 社会阶层是对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群体的称谓,阶层不同于阶级,但是和阶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同一阶级内部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基层,不同阶级的成员也可以组成同一个阶层。 建国以来,我国曾存在四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剥削制度也自此消失。由此我国只存在着两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也属于工人阶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分配方式的变化,一部分生产资料占有者逐渐脱离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正常且符合我国现实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阶级消亡创造条件,必须废除某些制度,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为了刺激生产力的发展,还必须部分的保留某些阶级和制度,或者说,在新制度的绝对控制下容许旧制度的某些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以使和它能满足其要求的那部分生产力相适应。”[1]对这部分脱离基本阶级的人来说,尽管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剥削阶级、没有形成新的资产阶级,但是他们毕竟是现阶段保留下来的旧制度和旧阶级因素的集合与体现,相别于社会基本阶级。 因此,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的阶级基础发生了改变,已经不再只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或者说,我国当前社会各阶层再不会只来自于这两个基本阶级,而必须考虑到发生的新的变化。但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深刻变革,我国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特点为: 1,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阶级内部,阶层分化日益加大。在同一阶级内出现了具有相异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利益归属、价值取向、认同感的不同社会阶层。 2,分属不同阶级的成员因为其相近的经济景况、社会地位、共同的利益诉求等而可以成为同一阶层的成员;同一阶层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阶级。社会阶层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 3,出现了不是来自于社会基本阶级的新的社会阶层。其成员构成包括如我国现在的各私营企业主等。这一类社会阶层和阶层成员是游离于我国社会基本阶级之外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

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分层 李春玲 2012-8-19 14:40:53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传统的社会分层研究最为关注的是经济分层(如收入、财富)和工作领域中的区分(如职业、生产关系、雇佣关系等),然而,在当今的社会分层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把消费分层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和文化消费品日益丰富,人们花费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越来越多,消费观念、消费实践和消费方式在人们的生活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相对而言,人们投入工作方面的时间相对缩短,工作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从而,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位置不再完全取决于人们在工作场所中的身份状态,个人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他人对他的看法,因而,消费也成为决定人们社会分层位置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消费也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维度。 我们根据各个家庭拥有家用电器和耐用品数量,计算出一个家庭耐用品指数,并采用这一指数作为当前中国社会消费分层的指标。本文采用数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1年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此数据的样本数为6193。 一、家庭耐用品指数与消费分层 本研究基于14种家庭耐用品的拥有量来计算家庭耐用品指数,14种家庭耐用品被区分为四类,给予不同的分值。第一类包括彩电、冰箱和洗衣机,这是当

前中国人认为的现代家庭生活所必需的、最起码的三大件家用电器,这三大件代表了最初级的现代生活方式;第二类包括电话、手机、组合音响、影碟机、空调机和微波炉,这几类家用电器代表了一种更丰富和更全面的现代生活方式,同时拥有第一类和第二类物品的家庭实现了基本的现代生活方式;第三类包括电脑、摄像机、钢琴和摩托车,这几件物品的价格明显比第一类和第二类高,它们代表了更高档次的现代生活方式;第四类是家用轿车,家用轿车比第三类物品更昂贵,它代表了最高水平的现代生活方式。家庭耐用品指数的计分方法是:拥有一件第一类或第二类物品为1分,拥有一件第三类物品为4分,拥有一件第四类物品(家用轿车)为12分。表1列出了16~70岁人口的家庭耐用品指数的得分情况以及各类得分所代表的消费水平。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大约2/5的人的家庭耐用品指数得分低于3分,这些人的家庭基本上不具备基本的现代生活用品(三大件——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略超过1/5的人得分在3~5分之间,他们的家庭拥有了现代生活的基础家用设备,即拥有三大件(第一类物品)但没有或只拥有一两件更高层的家庭电器或耐用品(第二类物品);略超过1/5的人得分在6~10分之间,这些人的家庭实现了中等水平的现代生活方式,在满足了现代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舒适和娱乐,我们可以把这类家庭称之为小康之家,它们不仅拥有三大件第一类物品,而且还拥有3件或更多的第二类物品,但通常不拥有第三类物品;大约1/10的人得分在11~19分之间,他们的家庭实现了较高水平的现代生活方式,不仅拥有第一类和第二类物品,而且,通常还拥有一件或更多件第三类物品,这些家庭可以称之为富裕家庭或较高消费家庭;极个别的人得分在20分以上,他们中大部分人拥有家用轿车,这些家庭算是高消费家庭。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

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感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疑难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在文章里面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为什么要对中国各阶级进行分析呢?因为只有分析清楚中国纷繁复杂的各阶层,才能分析敌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一切需要打击的敌人。使得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中,不错把敌人当成朋友,给革命的队伍和国家的前途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将复杂的中国社会群众分为五大部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 在这些关系相互缠绕,行动相互影响的阶级里面,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中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在夹缝里艰苦发展和求生存时无比的渴望和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革命运动在国内有无产阶级的积极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时,由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的发展要求受到威胁,他们又会怀疑革命。因而中产阶级的革命性是不高的,甚至有时候是负面的。中国共产党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部分革命性较强的中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这对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半无产阶级主要包含:绝大部分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五种,他们的革命性都不尽相同。革命性的强与弱的原因在于不同阶级在旧中国社会中生存的难易程度,很显然,生活越艰难的阶级,其革命的要求和愿望越浓烈,其革命性也就越强。这点在当今社会也是存在的,尽管不能说成是革命性,但可以说成是对体制改革的迫切希望,也就是对中国现有的体制进行革命,尽量减少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巨大的区别的要求。有些人主张求稳,这些人大部分是在体制内的人群,受益人群,主张不要变更,力求稳定如今的中国社会制度。体制外的人忍受着太多的不公平,导致了现在许多人想往体制内挤,以获得这些优势,一年比一年高的公务员报考人数,就显示了这点。我们其实也是在寻求体制的庇护,想往体制内走。 无产阶级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在这个旧中国无法生存下去,因而他的革命性是最强的,他们一起联合起来反抗旧社会,这也是必然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有不同的地方是时代不同,还有的是如今的无产阶级不只是一群无头苍蝇,他们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有知识分子的帮助。他们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心中存在着一股信念,犹如红军和与国民党雇佣军的区别。红军是带有坚定信念的为人民的军队,而国民党的雇佣军只是用金钱拼凑起来的,在士兵为谁而战上就略胜一筹。 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比如说“三合会”“哥老会”等等组织,这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也具有破坏性,如果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对于那些举棋不定的人群,我们应该努力拉动中间派,此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发挥作用,用来说服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当出色的,团结了大部分人站在中共这边,坚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1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析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当今社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阶层由以前的的简单到现在的多样和复杂无不体现了国家的富强和崛起。这里我就当代中国社会复杂的阶层进行简单的剖析。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表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对旧中国复杂的社会结构及阶级关系作了精辟的分析和梳理,并提出了中国革命所要依靠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及打击的势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系列急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和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结构及阶层关系趋向于简单化。到文革结束后的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阶层主要由三个群体构成:即农民、工人和干部。农民占了人口的80%,生活在城市中的工人及干部,涵盖的范围也较为广泛。当时的干部除公务员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医生及文艺工作者等。工人中还包括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当时的人们几乎无私有财产,均属工薪阶层。干部和工人之间收入差别也很小。处级干部的工资和六级技工差不多。城市99%的人月收入在30到100元之间,当时的最高工资(中央领导及一级教授)也就四百元左右。社会的贫富差距非常之小,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仅为0.16,在世界上也属非常低的国家。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生产力低下及物质财富的匮乏,生活是非常清苦的,多数食品处于凭证限量供应状态,衡量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也处于相当低下的水平,即在0.59左右,处于贫困到温饱之间。从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浪潮,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及阶层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财富象滚雪球般增大,各种职业及社会阶层象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当今中国社会的职业及阶层已是包罗万象,错综复杂。要想逐一分析已是相当困难的事。如果用收入及财富的拥有量作为衡量标准,那么可将中国社会的阶层分为三大群体: (一)低收入群体:年收入在4万元以下。(在个税起征点之下)这个群体包括的阶层有:绝大多数农民及农民工,国企和民企中的大部份工人,部份技术人员及低层管理人员,企业退休职工,城市中的低保领取人员,小商小贩,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人员,部份中小学教师等。这个群体人数众多,占全国从业人员的70%左右.这里我要特别提出的是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双解工人: 农民工是个特殊群体,他们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涌进城市的打工者,他们干着最艰苦,最危险,最繁重的工作。他们离乡背井,收入微薄,吃住简陋,夜以继日,战斗在各条战线上,今天的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建设成就是他们劳动的结晶。他们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应感谢他们并向农民工群体表示深切的敬意。 城市下岗,双解工人在经济转型期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在计划经济年代,靠微薄的工资,为祖国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可到了九十年代国企改革中却成了失业群体,他们得到的仅仅是几万元微薄的补偿,他们默默忍受住如此不公平的待遇,继续寻求工作,寻找出路,他们中的年龄偏大者,因找不到工作,只能靠低保度日,还得自已交纳养老保险。为了今后老有所依。今日国家之财力远非九十年代相比,政府应给这个群体多一些关怀和照顾。 (二)中产阶层群体: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百万元以下,或拥有百万元以上资产者.这个群体包括:国企,民营,外企中的白领,公务员,教师中的大部,医务人员中的大部,企业中的高级技工和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中的大部,演艺人员,事业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小

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参见图1)。这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各社会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依据其对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因为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十个社会阶层的界定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目前,中国的社会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一阶层在趋于等级分化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这一阶层的社会态度、利益及行动取向和品质特性,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改革的最初十年,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处于政治与社会经济地位不一致的状态,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在改革的后十年,他们仍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并且是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的较大获益者之一。另外,由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执政党和政府意志的代表和体现,所以,各社会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之间的关系——与他们的合作或冲突,经常转而表现为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支持或不满。目前,这一阶层在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中比例大约为0.5%。 2、经理人员阶层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明晰化,其阶层内部的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还有明显差异。这一阶层的社会来源主要是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干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这一部分企业干部逐渐从行政干部系列中脱离出来,成为职业经理人。第二部分来自较大规模的私营企业或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中的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出现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趋势,一些企业主聘用职业经理人来为他们经营管理企业;另一些业主则通过企业股份化而使自己从业主型的创业者转变为职业经理人。第三部分人是三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经理人员阶层是市场化改革的最积极推进者和制度创新者,他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一阶层的成员支配着大量的经济资源,他们都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也较高,被称为“老总”。许多大中型企业处于国有或产权不清的状态,实际上是经理人员在支配这些企业的生产资料和经济资源。同时,这一阶层的主导成分与国家权力和海外资本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状况决定了,经理人员阶层在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也是主导阶层之一,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对政府经济决策的影响力,甚至要大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还在继续扩大。这个阶层还在发展之中,在目前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5%,但在地区之间的分布极不平衡。这一阶层的成员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城市。据我们调查,在深圳市这类经济中心城市,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例高达9%,远远超过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所占比例;但在经济不发达的贵州省镇宁县,经理人员就非常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经理人员阶层所占比例以及这一阶层的经济回报率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3、私营企业主阶层 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

浅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读 书 研 讨 文法学院汉语09-1 操宏伟 11094790

浅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年12月,毛泽东为纠正党内的两种错误倾向,通过对中国当时社会阶级阶层的深入分析,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文中毛泽东深刻的揭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这一革命首要问题,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为党和人名提供了理论武器,使我们能够“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学习、分析、研究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思想,对于正确分析现阶段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变化、准确划分现阶段社会的阶级阶层,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间意义。 一、以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剖析我国当今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新变化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把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结合起来,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进行了全面分析。他把中国的阶级划分为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毛泽东把资产阶级又划分为: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划分为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最后明确指出了: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是我们的敌人,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民主资产阶级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也可能是我们的敌人,而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魅力中国》 2009年第35期胡丽娣曲红澎)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并且经过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之后,中国目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这一“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全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因此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各阶级,处理好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才凸显了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的重要性,那么运用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来剖析我国当今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工人阶级由原来的无产阶级变成有产阶级,内部的结构有国有企业工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国家机关工作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及其变化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及其变化——两本专著的转述[ 研究物语] 本文章被浏览499次 仍做文抄公,将两本关于阶层的研究专著摘抄转述。实在是觉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的这个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对市场研究行业很有借鉴的价值。 研读这两本书,再结合这一期袁岳的《我们需要以文化为核心的营销研究》以及吴垠的《关于中国居民分群范式(China-Vals)的研究》等文章,您或许会发现一个“新天地”。 1,《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2002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当代社会流动》陆学艺主编2004年7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说明了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该成果来自于:课题组自1999年—2001三年间,对国内外有关社会阶层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先后对湖北省汉川市、辽宁省海城市、福建省福清市、贵州省镇宁县、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无锡市和吴江市七都镇、广东省深圳市、北京燕山石化总厂、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天津南开大学等市、县、厂、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召开各种座谈会、调研会,取得了11000多个样本和近千份各类成员的访谈纪录。 《当代社会流动》探讨了这些社会阶层是怎样产生的,今后各自将怎样演化?本书根据课题组在2001年、2002年所作的全国6000分抽样问卷调查的数据和资料,同样是以实证研究为主的。值得说明的是:自开始设计问卷,戴建忠、李培林、黄平等就做了指导,冯世雍、高嘉陵、柯惠新等帮助做了全国抽样的总体设计。还有很多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发表意见,贡献智慧。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 理论框架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中国的社会阶层发生结构性的改变。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显著的分化。提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占有情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