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路面温度观测试验问题的研究

关于沥青路面温度观测试验问题的研究
关于沥青路面温度观测试验问题的研究

关于沥青路面温度观测试验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沥青路面结构层模块的温度观测试验,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得出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中点温度与路表温度之间存可归纳的相关关系,,

并且提出了解决沥青路面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计算时温度影响系数K3的计

算方法,解决路面弯沉检测过程中对预估温度的准确计算及检测弯沉新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温度影响系数K3;预估温度T;弯

沉值的计算;

在公路建设项目中,路基工程的检验交接工作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很多

的公路建设项目就是因为路基工作没有及时地进行交接,因而导致整个路面工程

延期竣工。因此,相关的公路建设部门要能够建立好路基弯沉值的检验标准,并

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进行验收工作,保证公路建设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

1.前言

交通部厅公路字【2009】190号“关于下达2009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

目计划通知”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的修订工作。经批准后《公路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于2017年12月15日发布,

于2018年5月1日开始实施。有关弯沉计算方法经修订后,与原检验评定标准

要求不同。

2.检验评定标准概况

2.1新检验评定标准

新实施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

第2次印刷版以下简称“新检评标准”对沥青路面的弯沉值的计算有了较大的修订。对路基、沥青面层弯沉和粒料类基层和底基层顶面弯沉代表值的计算方法做了明

确区分。

2.2路基、沥青路面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式:

Lr=(L+β?S)K1K3计算:

式中:Lr—弯沉代表值(0.01mm):

L—实测弯沉的平均值(0.01mm):

S—标准差:

β—目标可靠指标,见表1;

K1—湿度影响系数,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K3—温度影响系数,路基顶面弯沉测定时取1;路表弯沉测定时根据下式确定;

K3=e{9×10-6(㏑E0-1)Ha+4×10-3}(20-T)

T—弯沉测定时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中点实测或预估温度(℃);

Ha—沥青结合料类材料层厚度(mm);

E0—平衡湿度状态下路基顶面回弹模量(MPa)。

表1 目标可靠指标β值

2.3粒料类基层和底基层顶面弯沉代表值应按式Lr=L+Zα×S

式中:Lr—弯沉代表值(0.01mm):

L—实测弯沉的平均值(0.01mm):

防止沥青混合料和基层混合料离析的措施

防止沥青混合料和基层混合料离析的措施 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离析 (1)原因: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不满足施工要求;搅拌时间及温度控制不好;运输及摊铺方法不当等。 (2)防治措施: a.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 b.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是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应当对选定的碎石、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c.应以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料全部裹覆改性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拌和时间。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以不少于45~5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7~10s)为佳。 d.改性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的控制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70℃之间,集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70℃~180℃之间,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0℃之间。 e.沥青混合料运输,运输车的车箱内要涂一层柴油,防止混合料粘连。运输车装料时,应每装一盘混合料移动一下位置,以减少离析现象。所有运输车辆都要覆盖,保证运输温度。 f.摊铺控制。摊铺过程是离析最容易产生的一个工序,而且有些离析是不可避免(如摊铺机熨平板两端是最容易产生离析的部位)。但摊铺过程中离析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是由摊铺机本身的性能决定的。因此摊铺机本身的一些部件如熨平板、螺旋布料器、自动找平系统等的完好,也是减少离析的前提条件。螺旋布料器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在保证供料充分、满足摊铺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调小,保证摊铺后表面平整及厚度均匀,减少离析。摊铺时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摊铺速度或中途停顿。 2、基层混合料离析 (1)原因: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不满足施工要求;运输及摊铺方法不当等。 (2)防治措施: a.基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水泥用量。 b.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是质量控制工作的关键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基层质量的根本因素。应当对选定的碎石、石屑、水泥按照规范进行严格质量检验,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予使用。 c.运输车装料时,应每装一盘混合料移动一下位置,以减少离析现象。所有运输车辆都要覆盖,防止运输水分的丢失。 e.摊铺控制。摊铺过程是离析最容易产生的一个工序,摊铺过程中离析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摊铺机本身的性能决定的。因此摊铺机本身的一些部件如熨平板、螺旋布料器、自动找平系统等的完好,也是减少离析的前提条件。螺旋布料器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在保证供料充分、满足摊铺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调小,保证摊铺后表面平整及厚度均匀,减少离析。摊铺时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

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

237 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 胡建华 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详细分析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该原因的五条处理措施,对延长 路面的使用寿命及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鱼鳞离析;反击式碎石加工;螺旋布料器 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对沥青路面离析的研究非常重视,已经开展了防止离析的相关研究。 沥青面层离析现象表现为:①块状离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离析现象,表现为局部块状的粗集料集中且细集料偏少;②条状离析,即纵向条带状的粗细不均匀现象;③“拖痕”离析,即鱼鳞离析。 导致离析现象的因素有:原材料的质量和堆放;混合料的拌合过程;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压实。本文就以上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离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 原材料 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是保证混合料级配的关键,当有不同规格原材料颗粒组成变异性大时,级配无法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导致集料离析。 改善原材料颗粒组成变异性的措施有:①二次破碎时同时使用反击式碎石加工;②保证料源出自固定的碎石场或者不同的碎石场所用的砸石机的型号,规格完全相同,所用的筛分机和筛分尺寸和型号和规格也应一致。③原材料的变异性大必然导致各个热料仓热料颗粒组成的变异性也大,后者正是沥青马歇尔实验各个技术指标变异性大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根据每天热料仓或拌各室中白料的筛分结果重做生产配合比,在进行生产。 另外,原材料进场后的堆放应当满足:①堆料场地经过硬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保证集料清洁;②不用规格集料应该分别堆放,有可靠的隔离措施,避免混杂;③各种细集料都要分别搭棚保护,防止遭雨淋而变潮湿。 2 混合料的拌和过程 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在生产配合比验证中需要反复实验并最终确定,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动。时刻留意各热料仓进料、下料情况是否均匀。 在热拌过程中,产生集料的离析位置与所用的拌和机型有关,使用间歇式拌和机时,最需要注意的位置是冷料斗和热料仓。在使用筒式连续式拌和机时,最需要注意的位置是聚料斗和储料仓。 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为确保沥青混合料保温要求是: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车厢内温度均匀一致,混合料运至现场温度应符合规定,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被除数污染和淋雨。混合料至少分 3 次装入车厢,避免形成锥体,发生离析;覆盖车厢 苫布应有具有良好保温效果,并能将车厢上部包覆。 4 混合料的摊铺 摊铺是面层施工的最重要的工序,要求:混合料摊铺温度符合规定,铺面温度均匀一致,摊铺过程中不发生离析,铺面厚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摊铺机内发生离析时,主要考虑下列原因并采取以下措施:①连续、稳定的摊铺速度是保证沥青面层平整均匀的关键,同时也是减少面层离析现象的一个有效措施;②要调试好摊铺机的料位,对于最大料径较大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料位应适当提高,这一位置的确定需要反复比较;③为保证送料均衡,摊铺机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速度一定要协调,寻找到其中最佳的合点;④螺旋布料器里的料量,最起码要高于布料器的中心位置,一般要达到布料器的 2/3 高度;⑤螺旋布料器里的料面高度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摊铺横坡保持一致,使熨平板的当料板前混合料均匀分布,尽可能的避免离析现象的产生;⑥尽可能减少将侧板翻起的次数,仅在需要将受料斗中的混合料弄平时,才将其翻起;⑦受料斗尽可能装满料,受料斗的后门尽可能宽的打开,以保证分料室中料饱满。如分料室中混合料不足,细料将直接落在地面上面,粗集料将分布在两侧;⑧分料器连续匀速运转;⑨每天摊铺完要组织专人将残余在熨平板下两侧的沥青混合料块清除干净,以免造成拖痕离析。 5 混合料的压实 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和碾压遍数,对混合料压实成型的总要求是:应达到规定的压实度,确保要求的平整度,不应将石子压碎。为满足上述要求,一般碾压程序为初压用钢轮压路机先静后振 2 遍,复压用胶轮压路机静压 4-6 遍,终压用轮胎压路机静压 2 遍。初压的作用是稳定,防止胶轮压路机形成车辙,影响面层横向平整度;复压的作用是压实,依靠胶轮压路机的搓揉和重压使面层密实,同时利用胶轮压路机对热沥青混合料的搓揉作用消除摊铺过程中的部分离析;终压的作用是平整,消除胶轮压路机形成的轮迹,提高面层横向和纵向平整度。 6 离析部位的处理 针对面层离析部位,通过钻孔取芯测得相关的技术数据进行分析,技术指标与标准相关差不大的地方,可以喷涂粘层油后进行上一面层的施工。技术指标相差较大时,可采用保路威修补车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烘热至 120 摄氏度左 (下转第240页)

温度离析现象的成因及处理

温度离析现象的成因及处理(纯字) 2006-9-27 14:28:10 点击数:152 评论共:0条收藏此页推荐阅读 1 温度离析现象 所谓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离析是指原来经充分搅拌、温度均匀的沥青混合料,经过某一过程后,温度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 沥青摊铺作业中,为保证路面的摊铺质量,要求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温度。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按规定对物料进行级配、加热和搅拌,成品沥青混合料由自卸卡车运到摊铺现场。应该说,搅拌站供给卡车的混合料是符合质量要求的,既不存在级配的离析,也没有温度的离析。然而,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却普遍存在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而且还相当严重。 发达国家对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离析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如美国的爱斯太克(Astec)公司使用高精度的红外线摄像机对摊铺作业进行拍摄,发现温度离析的程度比人们所估计的要大得多:143 ℃的沥青混合料装入自卸卡车,运距仅为16~24 km,抵达摊铺现场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差别竟达到44 ℃之多,摊铺面上有些区域的温度竟低到99 ℃。1997年,澳大利亚一个建筑承包商从278 km远的地方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卡车车厢两边的料温只有80℃,车厢顶部的料温为96℃,而车厢中间的料温仍然有152℃。 我国在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工具大都为载重量不大于10 t的自卸卡车,载重量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司机为了方便省事,对斗中的物料基本上不做覆盖。这一切均会加剧车内局部区域物料的冷却,造成严重的温度离析。因此,尽管我国在这方面未有人作过专门研究,但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在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离析现象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 2 温度离析的原因 自卸卡车的运输和卸料过程是造成沥青混合料温度离析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修筑高速公路时,除了非常靠近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路段外,铺筑其它路段路面所需沥青混合料总有一定长度的运输距离,需要一定的运输时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气温比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也低得多,势必会通过车厢壁进行热量的交换,且热交换的三种方式同时存在,造成混合料的热量损失,从而引起温度的下降。毫无疑问,热量的损失与温度的下降主要出现在靠近车厢壁的混合料中。如果车厢不加覆盖,车厢顶部的沥青混合料则与相对运动的空气直接接触,顶层物料的热量损失和温度的下降将严重得多。随着运输距离的加大,运输过程造成的热量损失也相应加大。混合料温度愈高,气温愈低,则热量损失愈大,造成的温度差异越严重。混合料中沥青和骨料的导热性能都比较低。在行驶过程中,卡车周边的混合料温度大幅降低,但由于导热性能低的缘故,热量从混合料堆的中心向四面传导的速度相当缓慢。当卡车抵达摊铺现场时,卡车周边物料的温度就会大大低于物料中部的温度,出现温度差别。 卡车到达摊铺现场向摊铺机卸料时,车厢中部的物料因温度高、粘性低首先被卸到摊铺机的料斗中,而靠近车厢壁的物料因相反的原因总是最后落在料斗的两侧和顶部。因此,又是高温物料最先经刮板输送器传输到摊铺机的后部,由螺旋摊铺器摊铺到基层上,而低温混合料却被延时到最后才被摊铺。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剧了沥青混合料温度的不均匀性,即温度的离析更加严重。由于这种现象出现在每车运输和卸料过程中,故离析也周期性地出现。

沥青路面离析问题的若干思考

沥青路面离析问题的若干思考 摘要: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 使用寿命,对沥青路面的性能影响较大是引起路面水损坏现象的基本原因,尤其 是在北方,桥面的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出现离析时,在冬季就会使除雪剂透过沥青 铺装层渗入到桥面水泥混凝土表面上,对水泥混凝土桥面产生腐蚀现象,影响桥 面的使用寿命,给工程带来损害。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施工时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危害的分析,从3个方面提出了减少离析现象及消除其产生后果的方法,同 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离析现象沥青摊铺平整度防治 0 引言 高速公路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路面的不均匀性,而沥青混合料的离 析问题是造成路面的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的顽症。混合料 发生离析时,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集中于铺筑层的某些位置,使沥青混凝土不均匀、配合比级配与原设计不符,导致路面产生一些破坏,缩短路面使用寿命。当 前国内对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国外,为防止离析问题 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已明确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 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离析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通常由摊铺机结构、供料方式、摊铺技术和沥青混合料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事实证明,如果 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则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 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1 沥青碎石离析的危害 1.1 沥青碎石粗集料一旦形成集中,在碾压过程中,集料非常容易被压碎,骨料 表面积增大,改变了原设计的路面配合比,油料偏少,造成集料碾压成型后松散,破坏路面结构,影响路面强度、行车安全和行车效果以及道路使用寿命。 1.2 粗集料集中,局部密实度差,孔隙率高,容易在路面形成积水,影响路面质量。 1.3 粗集料集中,影响路面平整度及路面外观美感。 2 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原因分析 沥青混合料本身的原因:配合比设计若采用间断级配、大粒径较粗级配均易产生 集料的离析;沥青用量偏大也易产生离析;而为防止路面产生车辙,SMA结构、“Superpave”路面、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被越来越多应用于工程中,故应采取有效措 施避免混合料离析,提高路面质量。混合料拌和过程、运输、摊铺过程中的离析:拌和温度过高,连续式拌和均易产生离析。当拌和料被放入运输车时,将有一部 分骨料流向车厢的侧面,造成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同时热量损失在运输车厢周边 立刻出现,在改性沥青路面中,由于要求温度高,这样的现象就越明显。在热混 合料运输中,尤其是运距越长,越会造成车厢底、侧及顶面温度降低。卸料时料 在顶面温度低的料落在摊铺机受料斗的两侧,当料车卸完料以及受料斗中料堆接 近消失时,两侧冷料向内落下,被输送带送到后面的分料室,并被整平,整平板 不可能使较冷的混合料与高温混合料一样固结。在摊铺层上就会出现离析小面积,由于每一车料都可能产生这种由于温度差异而造成的离析破坏,周期性的破坏现 象也就更加明显。摊铺后路面材料和温度的离析将直接造成压实后路面空隙率的 不均匀。 3 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的防治措施

论沥青砼路面离析控制技术

论沥青砼路面离析控制技术 沥青混合路面具有稳定性高、高弹性以及噪音小和长寿命等特点,因此沥青混合料一直都是公路面层的首选材料。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具有便于维修、养护等优点。其摊铺时的工艺对路面的使用寿命尤为重要,路面离析是路面最为常见的现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是降低路面维修、养护成本的有效途径。 标签: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控制措施 1概述 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任何离析都会缩短路面的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沥青路面过早损坏的问题是施工工艺控制的焦点,也是路桥工作者一直深入研究的课题。 2沥青砼路面离析分析 沥青砼离析系统,我们可以分为两类,即骨料离析和温度离析。其中,骨料离析主要指的就是混合料中大粒径骨料的聚集,而混合状态明显也是处于不均匀的状态,这些都是因为施工工艺和机械等因素造成的。而温度离析主要就是指沥青混合料中各部分温度明显的差异,这些都是因为施工工艺和机械因素造成的。 2.1温度离析 沥青热混合料主要都是从沥青搅拌站直接运到施工现场的,但是因为在运输的时候运料车散热等原因,就会产生温度差异。当凉料被输送到螺旋输送器中并被熨平摊铺时,如果熨平板不能将凉料压实,就使得摊铺面上出现温度差异破坏。而摊铺面上的冷点也会导致路面密实度不均匀,以此造成空气间隙和粗糙度都相对较高,而通过这些高空气间隙就会使水流入到沥青砼内,在冬季的时候结冰后就会造成沥青砼破裂,使得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 2.2骨料离析 ①摊铺机收斗所引起的离析。这些都是因为运料车在卸料过程中所引起的,因为在卸料过程中将混合料的粗骨料落到了攤铺机的料斗两端造成的,而摊铺机又将料斗中的细料摊铺到路面上,就造成表层的纹理相对较深。②带状离析。带状离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是在摊铺机中央或者两侧。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摊铺设备操作的问题,例如熨平板安装不当,螺旋输送器转速不够或者摊铺机卡料等都会出现这一现象。③桥面沥青砼装铺层离析。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在碾压过程中碾压不实造成的。由于桥面沥青铺装层较薄,就会使沥青砼摊铺后温度尽快散开,加上桥面上较高的水泥砼和大吨位碾压机械的原因,就很容易导致沥青砼产生离析现象。④接缝离析。接缝离析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其中,纵向接缝离析主要是因为接缝混合料数量不合

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 施 [摘要]离析现象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严重的离 析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各种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下降, 严重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 并造成路面的破坏, 缩短路面的寿命。本文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过程的研究, 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 对其预防措施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期在工程实践中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离析级配 一、概述 近年来, 由于国家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农村公路的建设中, 其行车舒适性及维修方便性较水泥混凝土路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其早期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综合使用性能,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之一。沥青混合料离析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级配离析出现时, 沥青路面上一些区域粗料集中, 另一些区域细料集中, 使得混合料变得不均匀, 级配及沥青用量与设计不一致, 导致路面呈现出较差的结构和纹理特性。一些区域细料集中、孔隙率小, 可能会出现泛油、车辙; 另一些区域粗料集中、孔隙率太大, 可能会导致路面水损坏。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及摊铺中受天气、施工机械影响, 由于热量损失而出现温度差异的状况。混合料的温度离析会导致路面压实度不均匀, 温度较低的区域路面的空隙率较大、纹理深度也较大, 这些区域的路面易出现早期损坏。研究表明, 严重离析的路面使用寿命可能会减少50% 以上。目前公路沥青路面的

一些早期损坏, 如松散、网裂、坑洞、局部严重辙槽、局部泛油、新铺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不均等, 都与沥青混合料的离 析密切相关。 二、离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2. 1 拌和过程的不均匀及材料自身的不均匀 公路部门的集料多半不是自己生产的, 而是取自五花八门的社会料场, 一个工程的集料往往来自好几个料场, 质量参差不齐, 不仅石料质量不同, 覆盖层和风化层清除不干净, 破碎和筛分机械不统一, 筛孔尺寸混乱, 导致集料产品质量及规格各行其是, 实际级配与配合比设计所用的级配有很大的差距, 尽管目标配合比设计很认真, 但生产配合比设计有了很大的变化, 到正式生产时, 实际材料与配合比的材料相比就有了很大的差异。2. 2 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离析 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可能是先进入热贮料仓, 也可能直接从拌合机卸料到运料车中, 按规范要求运料车应该每卸一斗挪动一下, 以便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实际上即使这样做了, 离析也是难免的, 更何况有许多运料车并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做, 车停在拌合机下一直不动, 卸料成为一座小山, 离析就更严重了。 2. 3 摊铺过程中的离析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在摊铺混合料过程中造成混合料不均匀或离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合料从运料车卸到摊铺机的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粗细集料分离;

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分析和解决方法探讨

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分析和解决方法探讨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常常由于路面质量引起路面的早期损坏,沥青路面的离析就是其中的一种弊病。本文根据在SUP-25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所出现的离析现象进行分析,找出了解决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离析现象,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标签:沥青路面离析施工解决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震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随着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其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且超大超重车辆日益增多,使我国高速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通车几年后早期损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沥青路面的不均匀性—离析造成的。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SUP-25为例,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和解决方法。 1 离析造成的危害 沥青路面的离析,通常分为温度离析、骨料离析和碾压离析。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中各部分温度出现明显差异;骨料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中大粒径骨料从混合料中分离出来,处于明显的不均匀混合状态。这些离析会造成路面表面不均匀,以一块是大料一块是细料或呈一片、呈一条带等现象出现,对路面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一旦路面表面产生离析现象,离析处往往会缺少细集料,造成离析面上粗集料与粗集料接触,只有少数接触点粘有沥青,随着时间的延长,沥青会老化剥落,使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减弱,如有水渗入孔隙,在行车的动水压力重复作用下,就会导致沥青剥落使路面產生严重的水破坏现象,相反,在细集料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条带状离析,在高温季节还可能发生车辙的危害。实际施工中,我们在离析地点进行了取芯检测,在粗集料集中点检测压实度严重不足;通过对摊铺时离析表面的沥青混合料抽提检测,发现粗集料偏多、细集料很少、油石比偏小,检测的级配和油石比与设计值相差很大。同时对离析点进行现场渗水检测,离析(粗集料集中)严重的地点渗水很大,这就为路面的使用寿命埋下了可怕的祸根。 2 造成离析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 2.1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采用的结构形式为SUP-25,在施工中,发现沥青路面表面有明显的离析,而在AC25-I型沥青面层施工时,沥青路面表面基本无明显的离析。原因之一是由于SUP-25级配偏粗造成的离析。 SUP-25与AC25-I型的级配对比如表1: 解决措施:按照级配要求,我们对SUP-25级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在试铺

雨季及冬季沥青路面施工防范措施[详细]

雨季及冬季沥青路面施工防范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明水至哈密段高速公路,施工总长度40.2公里,路面为7厘米、5厘米、4厘米厚沥青混凝土,.由于碎石厂所在位置的原因,本工程的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设在标段k138公里位置,对于标段路线来讲不尽合理,增加了混合料的运输和保温难度 .

二、雨水对混合料的影响 1、雨水时混合料生产的影响 在雨季,集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堆放等环节均会受到雨水不同程度的侵人,加上某些环节防雨水措施不当,提高了集料的含水率,矿料在进人烘干筒加热的同时需要蒸发掉大量的额外水分,增加了废气体积,影响着矿料的加热温度,而加热温度在烘干筒里主要取决于加热时间的长短,时间的长短决定着燃油投人成本和生产效率.而且很明显,在同一规格拌和系统下,集料的含水率是影响现场生产率的最大因素. 2、雨水对沥青成品混合料的危害 雨水对沥青和粗细集料之间的粘附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当雨水进人时,将会破坏沥青和细集料之间的粘合性,并且最终决定着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另一方面,沥青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才能够压成密实的状态,当温度超出这一范围,沥青混合料就不能够被压实,会出现较大空隙,雨水就容易进人这些空隙,而水反过来又会对沥青造成降温的作用,出现汽化现象,这样就会在沥青和粗细集料之间形成一层蒸汽隔膜,对沥青的粘附性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当沥青路面有较大压力时,就会凹陷下去,影响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而且,雨水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温度急剧降低,当局部温度大大的低于正常的温度范围时,粘合

力将会产生大幅度的下滑,即使通过了碾压的作业,也很难使沥青结成板体,这样的沥青在大荷载的重压之下,就容易现成碎裂.如果沥青商品混凝土的空隙率比较小时,雨水就将会彻底封存在沥青面层下,无法自由蒸发出去,就会导致沥青面层出现推移现象. 从雨水对沥青商品混凝土路面的危害分析可知,在雨季对沥青商品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整体上提高路面质量. 三、雨季沥青商品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措施 1、料场控制措施 抓好原材料的防雨水保质工作是沥青路面雨季施工控制措施的源头工作. (1)集料的堆放 本项目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所在位置地势平坦,遇到雨水时稳定性极差,在集料堆放前,场地硬化以混凝土为主,料场周围设置排水沟,避免雨天场地泥泞,将泥土混合在集料中,从而保证了集料的清洁;各种规格的集料在采用砂袋墙分档隔离堆放的 前提下,防止细集料遭受雨淋和变潮湿,一旦要下雨,采用蓬布及时覆盖,以降低集料含水率;避开在雨天备料,雨天过后的几天内

沥青路面离析情况探究

沥青路面离析情况探究 沥青路面离析情况探究 摘要: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现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egrega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Key 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segregation; 中图分类号:U416 前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就是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 质的不均匀,平时看到的粗骨料集中的离析仅为离析最易觉察的类型,也是较普遍的类型。沥青混合料离析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级配离析即粗集料区域内过分集中或细集料区域内过分集中,更科学地说现场级配超出了级配允许控制范围的区域都是级配离析,细集料的离析区域是施工控制和监理检查中往往容易忽视的离析,粗集料的离析是离析类型中现场较易发现的。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及摊铺中受天气、施工机械影响,由于热量损失而出现温度差异的状况。 1、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现状 沥青路面离析就是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比如沥青含量、集料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沥青混合料离析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级配离析出现时,沥青路面上一些区域粗料集中,另一些区域细料集中,使得混合料变得不均匀,级配及沥青用量与设计不一致,导致路面呈现出较差的结构和纹理特性。一些区域细料集中、孔隙率小,可能会出现泛油、车辙;另一些区域粗料集中、孔隙率太大,可能会导致路面水损坏。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及摊铺中受天气、施工

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解决方法

王豪程霞杨磊 (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处)(河南省交通厅质检站)(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摘要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施工时岀现离析现象的原因、危害的分析,从3个方面提岀了减少离析现 象及消除其产生后果的方法。 关键词离析现象沥青混凝土摊铺平整度 Discussion on the Forming Causes of Formation of Resolution Phenomenon and Its Solving Met hods in the Construction Course on Bituminous Road Surface Wang Hao (2th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4th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Ministry)Aosira.d「诵芾二日* 存心'和了泊已cai圧治and :TI?■/ ci注荒〔I壬旳kikii 曲前 omenon for the construction course on bituminous road surface , raises the methods of reducing resolution phenomenon and eliminating its consequence from three aspects. Ksy '.'/oi'cs 讪前前它P-I Bij.iminous 口工「能;丸左沅卩朗汕浓 工程概况 本工程属宁(南京)-连(连云港)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路线全长 286km。设计行车速度100km / h。 路基宽度24.50m,其中中间带3.0m(含路缘带2X 0.5m),行车道为2X 3.75m,硬路肩为2X 2.5m(含路缘带2X 0.5m),土路肩2X 0.75m。其中淮阳市境 K78 + 400?K98 + 143段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处承建。 行车道及路缘带路面结构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即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层+ 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热拌沥青碎 石+ 1cm砂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二灰碎石,底基层采用二灰上。

浅谈大气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浅谈大气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摘要:沥青路面的破坏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为大气温度和水的破坏。研究表明,用于铺筑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感温性材料,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性能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温度条件下路面会产生不同的损坏形式,如低温开裂、高温车辙、拥包等,其疲劳寿命也受温度影响。本文就此问题,浅谈一下大气温度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关键词:大气温度沥青路面温度场 气温是引起路面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观测资料可知,由于路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作用,沥青路面的最高温度可比气温高出23℃,阳光、温度、空气等大气因素可以引起沥青路面的老化,使沥青丧失黏塑性。路面变得脆硬、干涩、暗淡而无光泽,抗磨性能降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相继出现松散、裂缝以至大片龟裂。日照愈强烈、气温愈高、空气愈是干燥和流通,则路面老化速度愈快。 气温昼夜温差大,会使路面长期经受反复的膨胀和收缩,使物质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气温的降低,沥青的黏滞度增高,强度增大,变形能力降低,此时易出现脆性破坏。气温下降,特别是急骤降温时,沥青层受基层的约束而不能迅速收缩就会生产很大的温度应力,若累计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路面便会开裂。在高温条件或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会产生变形,其中不能恢复的部分形成车辙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的维修,路面车辙病害将加剧路况的恶化,直接威胁行车安全,也会大大缩短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如果路面的基层为半刚性基层,由于其自身刚度大,抗变形能力较差,在温度骤然下降时会产生收缩变形,而其下卧层(土基或底基层)与该层之间的摩阻作用抑制了其收缩,从而在该层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此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基层就会产生裂缝。半刚性基层开裂以后,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间的裂缝处会形成一个“薄弱点”,该点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会使沥青面层底面产生应力集中。如果沥青面层较薄,则会引起开裂,随之在行车和大气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裂缝逐渐向上扩展。直至沥青层表面。这种裂缝称为反射裂缝,它一般为横向裂缝。 年温差太大容易引起沥青路面裂缝。因冬季气温下降引起沥青路面或基层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其路面裂缝的原理与上述相同,一般为与道路垂直的横缝。基层干缩或冻缩产生裂缝以横缝居多。另外,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太高或速度太快也会产生横向裂缝。 对于已出现的裂缝,应采取以下措施:对较小的纵缝和横缝,一般用灌注热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

2006年8月 第23卷第8期公路交通科技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ationResearchandDevelopment Aug.2006 Vol.23No.8文章编号:1002-0268(2006)08-0018-04 收稿日期:2005-05-10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0325825) 作者简介:秦健(1979-),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路面结构和材料.(qj_1979@yahoo.com.cn) 路面结构持续经受着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集中体现为路面温度场的复杂分布。沥青材料是一种典型的温度敏感性材料。温度对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都有显著影响。沥青路面的各种常见损坏,也直接或间接的与路面温度的分布状况有关。因此,准确预测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沥青路面温度场的的分布规律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1957年,Barber[1]首先使用半无限体半表面介质温度周期变化时的热传导方程的解来确定路面最高温度。上世纪90年代,以确定沥青路面在其使用年限内可能经受的极端温度条件为目的,美国和加拿大的SHRP[2,3]、C-SHRP[4]、LTPP[5]等研究计划相继提出了路面最高和最低温度的预估模型。我国的严作人[6]于上世纪80年代建立了周期热力作用下层状路面温度场的预估方法。吴赣昌[7,8]则于上世纪90年代采用解析理论建立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二维非线性不稳定温度场的计算理论。 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 秦健1,孙立军2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092;2.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路面结构持续经受着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集中体现为路面温度场的复杂分布。深入地研究了环境因素对路面温度场的影响机制和路面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后发现,气温和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沥青路面温度场的主要因素,二者对沥青路面温度场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和滞后性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多个地区路面温度实测数据和气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以气温、太阳辐射强度和路面深度为主要输入参数的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关键词: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预估模型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StudyonAsphaltPavementTemperatureFieldDistributionPattern QINJian1,SUNLi-jun2 (1.ShanghaiMunicipalEngineeringDesignGeneralInstitute,Shanghai200092,China; 2.KeyLaboratoryofRoadandTrafficEngineeringoftheMinistryofEducation,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Thermalenvironmentalconditions,towhichasphaltpavementsarecontinuouslyexposed,determinethecomplicateddistributionpatternofpavementtemperaturefield.Theinfluencemechanismofenvironmentalconditionsontemperaturefieldinasphaltpavementandthedistributionpatternofpavementtemperaturefieldareanalyzed.Itissuggestedthatairtem-per-a-tureandsolarradiationareprincipalfactorsaffectingthepavementtemperature,whicharecharacteristicsofhysteresisandaccumulation.Throughregressionanalysisbetweenthemeasuredpavementtemperaturedataandmeteorologicaldatainseveralregions,amodeltopredictpavementtemperaturefieldisdeveloped.Themaininputsofthepredictionmodelareairtempera-ture,solarradiationintensityanddepth. Keywords:asphaltpavement;temperaturefield;distributionpattern;predictionmodel

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毛积鸿1肖日鹏 2 (1 赣州市公路桥梁工程局赣州 341000) (2 赣州市公路局龙南分局赣州 341700) 摘要:针对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控制和减少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措施。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离析;改善措施 0 前言 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摊铺作业过程中,骨料离析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造成沥青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离析现象指摊铺材料中的粗细颗粒分布不均匀,出现明显分离,从而使新铺沥青混合料表面粗细集中,其周围没有足够细集料,空隙大,通常呈片状和条带状,它将严重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造成骨料离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践证明,只要在每个环节都把好关,就能大大减少离析的发生。 1 新铺沥青混合料离析的危害 离析使新铺沥青混合料面层透水性能增强。进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循环作用,水分逐渐深入沥青与及集料的界面上,并对沥青起乳化作用,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下降。同时由于水动力作用,沥青膜渐渐从集料表面剥离,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而发生沥青混合料掉粒和松散,继而形成沥青路面的剥落、龟裂、坑槽、推挤等损坏现象,严重缩短了沥青砼路面的使用寿命。 2 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原因和改善措施 2.1沥青拌和楼筛网破损 高速公路沥青砼路面施工,施工规范要求使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楼,拌和楼的热骨料振动筛网经常发生破损,导致超粒径的大骨料增加,使得摊铺过程中的骨料离析机会增加。据统计,接近50%的路面骨料离析是由于超粒径大骨料的增加造成的。所以严格控制骨料尺寸,按筛分曲线的要求实现配合比是关键。因此,操作员必须在每次开机前检查筛网是否完好,需要时及时更换。另外,转产不同型号的沥青混合料要按要求更换筛网。 收稿日期:2004-10-26 2.2拌缸的卸料高度 拌缸卸料到斗车的高度会影响到骨料的离析,卸料的高度越高,离析的机会越大。卸料高度最好控制在2m以内,当然是越低越好,在设备选型时必须在考虑产量的同时考虑拌缸的卸料高度。 2.3热料仓的进料和储存 斗车卸料到热料仓是造成骨料离析的一个重要原因,热料仓愈大,混合料的跌落高度就愈高,离析的机会愈大。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选购设备时增加热料仓的旋转滑槽,使混合料卸下时起到缓冲作用并向四周布料,这样就大大避免了骨料离析现象的发生。 2.4热料仓的卸料 因热料仓卸料到运输车的方法、速度和高度而造成骨料离析是比较普遍的,如采用单堆装料,离析就严重。所以对于吨位较小的运输车(5t以下),至少2堆堆放;较大车辆(10-30t)采用3-5堆堆放为宜。 热料仓的卸料速度和高度也是造成骨料离析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者又是互相关联的。高度愈高则速度愈快,反之亦然。因此卸料口到运输车车厢侧板最高点距离不宜超出0.5m,且越低越好。最佳办法是加装布料器,它可以将混合料均匀分布在车厢的每个角落,但会影响到装车效率(时间较长)。 2.5混合料的运输 由于施工现场道路条件较差和混合料料堆锥坡太陡,以及运输车急剧起步和刹车,致使大骨料往四边散落较为严重,从而造成骨料离析。如果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正常驾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离析。但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离析却非常严重,可以在车厢上加盖厚篷布保温,以减轻温度离析。 2.6自卸车的卸料速度、高度 自卸车车厢的举升角度的变化决定了卸料速度和高度的变化。角度愈大,卸料速度和高度就愈大, 20

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解决方法

沥青路面施工离析解决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施工时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危害的分析,从3个方面提出了减少离析现象及消除其产生后果的方法。关键词离析现象沥青混凝土摊铺平整度 Discussion on the Forming Causes of Formation of Resolution Phenomenon and Its Solving Methods in the Construction Course on Bituminous Road Surface Wang Hao (2th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4th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injury of arised resolution phenomenon for the construction course on bituminous road surface,raises the methods of reducing resolution phenomenon and eliminating its consequence from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Resolution phenomenon Bituminous concrete Spread Planeness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属宁(南京)-连(连云港)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路线全长286km。设计行车速度100km /h。路基宽度24.50m,其中中间带3.0m(含路缘带20.5m),行车道为23.75m,硬路肩为22.5m(含路缘带20.5m),土路肩20.75m。其中淮阳市境K78+400~K98+143段由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处承建。 1.1行车道及路缘带路面结构 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即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层+5cm粗粒

沥青路面检测指标与温度修正

沥青路面检测指标与温度修正 【摘要】如今沥青路面因其成本低廉和施工方便被广泛用于告诉公路和各种道路,较改革开发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沥青道路建成之后,其后一系列的养护工作也不可忽略。对于保养路面,首先要对有缺陷和损伤的部分进行修补,那么沥青路面的检测技术就必不可少。本文将根据路面成分来介绍不同的检测技术。 【关键词】沥青路面;检测;温度修正 1.前言 沥青路面由于在设计施工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在通车几年后加上受所在路段的环境或者路况影响,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路面损伤。降低路面功能质量和行驶质量。所以为了保证路面的正常使用,给车辆提供安全的行驶环境,定时对沥青路面做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沥青路面检测是养护工作的一项基本且重要的内容,它包括路面弯沉检测、路面平整度检测、抗滑性能检测还有路面损坏状况检测四大检测标准。 2.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项目都有什么呢? 2.1、路基: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或环刀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 2.2、基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检查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检查频率: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一次);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基层、底基层试件作7d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检查频率:每2000平方抽检1组(6块));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 2. 3、沥青面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沥青:检查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验;检查频率: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一批,改性沥青每50t为一批)每批次抽检一次;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