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策略汇总

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策略汇总
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策略汇总

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策略汇总

一、不合理处方的类型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二、判断为不规范处方情况

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三、判断为不适宜处方情况

1. 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重复给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四、判断为超常处方情况

超常处方点评方法参照“专项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

1.无适应证用药;

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点评要点】

五.工作表格---不合理处方统计表

医院处方点评表

处方点评工作表 医疗机构名称:填表日期:点评人: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1 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3.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 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2.1.适应证不适宜的; 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2.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2.7.重复给药的; 2.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2.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3.1.无适应证用药; 3.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 3.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 3.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实施方案

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 实施方案 为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促进基本药物合理应用,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试行)》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基本药物处方集》和《临床应用指南》培训与教育,在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处方质量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依据相关法规、技术规,对处方书写的规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规医生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提高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工作容 (一)建立处方点评组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

作的组织实施。省、市级专家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指导,对各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进行督查、评价;县级专家组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的具体实施,定期对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处方抽查点评,分析处方点评结果,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对行政区域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排名公示,并及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专家组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组成员中的药学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原则上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机构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实际情况,设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在机构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领导和专家组指导下,组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受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辖区村卫生室、诊所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处方点评,进行合理用药情况排名公示,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至少应具有(中)药士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规处方点评方法 专家组根据本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确定处方点

健康教育处方 急诊科

健康教育处方 肺感染 1病室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2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 3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4戒烟酒. 5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市一院急诊科 电话0456-******* 冠心病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 2控制饮食中钠的摄入量,少食或不食咸菜,酱,腌制罐头等,不吃高脂食物和高热饮食,不可过饱,食易消化清淡饮食。高脂,动物内脏,肥肉,鱼籽,蛋黄,奶油。 3注意休息 4根据病情适当活动,劳逸结合,防止用脑过度,保持大便通畅。 5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6戒烟酒 7按医嘱服药,外出时随身携带药物和保健卡。 市一院急诊科 电话0456-******* 上消化道出血 1保持良好的心情和乐观的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品。 5定期复查。 市一院急诊科 电话0456-*******

急性胰腺炎 1禁食,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 2绝对卧床休息,利于疾病康复。 3急性胰腺炎的诱因是:暴饮暴食,酗酒,消化不良习惯。4心情护理。 5请您和家人配合医护人员,使您早日康复。 市一院急诊科 电话0456-******* 心肌梗死 1保持大便通畅,每天摄水1500ml。 每天食含纤维食物800g。 2急性期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坐起及下床。 3低盐低脂饮食,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4保持情绪稳定。 5戒烟戒酒和浓茶。 市一院急诊科 电话0456-******* 脑出血 1保持情绪稳定。 2保持大便通畅。 3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饮食。 4卧床。 5监测血压。 市一院急诊科 电话0456-*******

门诊处方点评实例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10年2月份的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和药师日常处方审核工作中所记录的疑义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45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11.5%,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共计315张、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23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比率为10.5%、1.63%、0.77%。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处方分析 The Comments and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bstract】Objective:To promote rational clinical drug levels by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writing. Methods: analyse, statisics and comment the 3000 daily gener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and pharmacists prescriptions which are produced in Febrary,2010. Results :there are 345 prescription of irrational behavior, accounting for 11.5%, among of which irregulate prescription writings are 315, inappropriate prescriptions are 49 and extraordinary prescriptions are 23。They separately rank 10.5%, 1.63% 0.77% among sample prescriptions. Conclusion: prescriptions have a lot of problems. The pass rate of prescription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timicrobial drugs are abused seriously. We need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guiding principles". 【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 Prescription comment Analsis of typical prescription 处方是医生为预防和治疗疾病而给患者开写的取药凭证,是药师为患者调配和发药的依据和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也是医疗活动中处方是具有法律效力重要的医疗文书,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1]。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处方管理办法》(2007)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2010年2月10日卫生部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2],对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形式、内容、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为贯彻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我们对我院2010年2月份门诊3000张普通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行点评和不合理处方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回顾性随机抽取2010年2月份处方3000张(不包含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和门诊疑义处方登记表。 1.2 点评方法 根据《药物咨询及用药安全监测系统(大通)》、《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近年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等,注重循证医药学证据,结合医院处方点评标准和细则,重点从处方书写形式审核内容、用药适宜性审核内容及超常处方三个方面逐一点评,其中任一项不规范即判定为不合格处方。填写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类汇总,根据点评结果统计处方合格率并对其中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 2 点评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年龄:2-67a,平均32a;药品品种种数:1-5种,平均 3.2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处方105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35%;注射剂:注射剂处方463张,注射剂使用率15.43%;处方金额:0.2-358元,平均87元。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482张处方,对其进行点评分析。结果482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93张,占处方总数的18.29%。结论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点评分析 关注合理用药始终是医药工作者永恒的话题之一。药物用得合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工作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也节约了医药资源,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1]。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干预了许多用药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现就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抽取本院2015年12月1日~31日所有门、急诊处方合计9637张。 1. 2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随机抽样方法,将本院132医师的姓名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分层,然后每层按照5%的抽取率随机抽样,得到482张处方作为样本。 1. 3 评价标准依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处方点评实施规范》对抽取的样本进行逐一点评。 2 结果 在48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93张,占18.29%;其中用法用量不当24张,占25.80%,重复用药27张,占29.03%,配伍不合理31张,占33.33%。溶媒不合理11张,占11.82%。 3 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3. 1 用法用量不当①硫酸吗啡控释片30 mg分成两半,1次口服半片,破坏了控释膜或控释骨架,使药物迅速释放出,从而达不到长效的目的。正确的服用方法是:采取坐位或站立位用温开水将控释制剂整片吞下。②应用糖皮质激素采取3次/d给药的方法,易导致疾病反复、撤药反跳、脑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异常。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将1 d剂量于早晨7~8点1次给药的“冲击疗法”,或每日早晨1次给药的“间歇疗法”利于疾病恢复。同时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抑制作用比分次给药轻;而且致胃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并发感染的几率也较分次给药少。③甲钴胺注射液(怡位康)+0.9%

观桥镇中心卫生院处方点评制度

观桥镇中心卫生院处方点评制度 为规范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是在院长领导下、依托“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具体领导,由医务科、门诊部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一)成立医院处方点评专家组 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织下成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与指导。 组长:沈清艳 成员:安心宁、景红奎、李胜玖、杨恒 (二)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由医务科、药剂科牵头组织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组长:吴丽君 成员:安心宁、景红奎、李胜玖、杨恒、刘宋梅、王爱萍、杨元鑫、余安榜、舒武 (一)点评处方的抽样方法和抽样率 1.抽样方法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门急诊处方,30份出院病历,进行点评。 2.抽样率

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少于30份(涵盖各临床科室)。 (二)点评内容 1.门急诊处方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抽查处方的书写规范性与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评价。点评结果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 2.病房(区)用药医嘱 以患者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医嘱实施综合点评,点评表格和内容根据每次点评目的合理设计。 3.专项处方点评 根据医院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每年进行1-2次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使用情况进行点评。 (三)评价标准 卫卫计委《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说明书等。 (四)点评结果 1.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2.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三、处方点评结果处置程序与质量持续改进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实施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实施细则 1.总则 1.1 为规范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1.2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1.3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我院按照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文件,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1.4 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落实处方审核、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等相关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2.组织管理 2.1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部和药学部共同组织实施。 2.2 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科室设置等情况,在药事

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医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咨询。 2.3 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3.处方点评的实施 3.1 处方点评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3.2 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应当按照确定的处方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处方,并按照《处方点评工作表》(附件)对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实施综合点评,点评表格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3.3 逐步探索专项处方点评工作。专项处方点评是医院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如国家基本药物、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肠外营养制剂、抗菌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激素等临床使用及超说明书用药、肿瘤患者和围手术期用药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处方点评。 3.4 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临床科室和当事人。

处方点评汇总表

处方点评汇总表

处方点评结果分析(门诊) 1.门诊处方点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1年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以及《西安市长安区医院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等各项管理规范,调查评价门急诊处方应用的合理性。 2.抽样办法:本月随机抽取2012年4月10日(周2)西药房门急诊处方,共200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93张,抗菌药物使用率 46.5%,合理处方数123张,不合理处方数67张,处方合格率61.5%。 3.结果: 1.统计出2012年4月处方合格率为:儿科43.3%。急诊科63.3%。眼科50%。皮肤科60%。内1科90%。内2科25%。内3科20%。 内5科73.3%。耳鼻喉科50%。外1科60%。外2科100%。妇产科70%。 2.2012年4月,典型不合理处方数29张。 4.不合理用药处方主要表现在: 1)处方的前记有缺项。 2)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3)处方书写无用法两字,用法用量含糊不清。 4)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 5)无适应症用药。 6)处方超量并未注明延长处方用量的理由。 7)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 8)无适应症用药,未见会诊记录使用特殊级抗生素。 5.质量改进建议:将处方点评结果汇总后上报医务科和质控办。 其中对于儿科,眼科,内2科,内3科,耳鼻喉科的合格率较低,应在全院给予通报。希望各科室乃需加强学习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进一步规范化。 处方点评小组 2012.4.17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5T14:20:45.1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健1 李晓军1 吉柳1 刘瑜[导读] 处方点评制度在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护患者利益及促进医院规范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王健1 李晓军1 吉柳1 刘瑜2 (1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116033;2大连理工大学 116033)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抽取门急诊2013年2-4月处方69566张,统计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持续改善处方质量的作用。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指标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然而2月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经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3月-4月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分别降至7.7%和2.4%,已基本符合卫生部门对处方合格率的要求。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坚持贯彻处方点评制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090-02 处方点评制度在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护患者利益及促进医院规范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007年5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将处方点评纳入其中[1];2010年3月,卫生部又颁布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进行规范[2]。由于国家卫生部门的重视,各医院也根据自己的特点纷纷制定了适合该医院的具体的点评内容。我院自2010年开始实行处方点评制度,每月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处方不合格率一直控制在。随着医院岗位的调整,大批门诊医生调换,再加上一部分离退休医生返聘至门诊,2012年下半年处方不合格率持续上升。为了对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本研究对2013年2月-4月所有门急诊处方共计69566张进行了点评,并对不合格处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处方点评的干预,提高了本院门急诊合理用药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剔除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处方,抽取我院2013年2月-4月所有门急诊处方共69566张。 1.2 方法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及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对上述处方进行点评,记录处方的基本信息,包括:处方总数、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等。并填写不合理用药项目表,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及比例,并进行分析,观察处方点评在门诊合理用药中所发挥的作用。 1.3 处方点评内容 采用电子处方点评方法,对纸质处方书写不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省略。点评内容主要包括:①诊断与用药是否相符;②诊断是否全面、明确;③药品剂量、数量、单位、用法及用量是否准确、是否齐全;④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时是否标注原因;⑤联合用药是否适当,如是否存在重复给药,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等;⑥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如处方中药物品种数过多或金额过大等。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将不合格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1.4 观察指标 观察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不合格率、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及所占比例,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处方点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点评处方69566张,各月处方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2-4月我院每张处方用药数不超过2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平均用药品种数1.6-2.8);抗菌药物和注射剂使用率均低于20%,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百分率均为100%,符合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百分率有增加的趋势,平均处方金额较为稳定。 2.2 处方不合格情况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对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的分类进行点评,各类型不合格处方所占比例及当月合计不合格处方所占比例见表2。从表中可发现,2月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由于2月的处方不合格率较高,我们将2月不合格处方的不合理项目做了具体的分析,见表3。并将2月份不合理处方量最大的五个科室进行了排名,见表4。经过对排名结果通报之后,3月、4月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通过对2-4月不合格处方的分析发现,不规范处方的占比始终最高,但整体也呈现为显著下降趋势。

卫生院处方点评

附件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称:点评人:填表日期: - 1 -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A/处方总数;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 C/处方总数; E: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 F:激素类药物使用百分率= E/处方总数; G: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 H: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G/处方总数; I:处方中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品种)品种总数; J: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I/A; K: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 L: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K/A; M:处方总金额; N:平均每张处方金额= M/处方总数; O:合理处方总数; P:合理处方百分率= O/处方总数。 2.存在问题代码 (1)不规范处方: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1-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1-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1-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1-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或不足五种药品,但未在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的; 1-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1-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1-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 2 -

抗菌药物门诊处方点评表实例

***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点评工作表( 2014 年 6月)点评人:填表日期: 2014 年 6月 24 日

一、6月份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分布情况 本月抽查门急诊处方66份,其中合理用药处方30份,占%;不合理用药处方36份,占%。 按科室分:儿科19份;消化科2份;急诊外科3份;妇产科9份;急诊内科3份。 按医生分: 二、关于对处方点评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1、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即病毒性感冒,也叫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常规无需给予抗菌药物。研究证实: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预防肺炎的发生。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建议诊断细化。国内外屹今尚未发现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A组链球菌,青霉素仍是极有效、安全、价廉的首选抗菌药物,也可选用阿莫西林或第一、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病原菌为衣原体、或支原体者选用大环内酯类,常用的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器官萎缩、

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年幼儿因免疫功能不成熟,病情发展快,易继发细菌感染;以上2类病人因考虑其特殊情况,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可视为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头孢他啶适应症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喹诺酮类药物不应作为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因此,上呼吸道感染使用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无论从遴选药品还是联合用药方面均无指征。对于此类患者,在有用药指征得情况下,参照说明书点评为“适应症不适宜”。喉炎一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抗菌药物使用通常无指征。如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三代头孢对葡萄球菌作用较弱,不宜选用。 2、人工流产后感染的预防,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手术流产后感染的风险,应该应用于所有手术流产后的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在流产术前给予,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产生最小的副反应;应尽可能地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风险及预防耐药细菌的产生,多数情况下,术前使用一次即可(美国计划生育协会新近指南A级建议)。我院人流术后普遍使用硝呋太尔一周左右,用药时间过长。妊娠状态与妊娠中止用药完全不一致,处方诊断“宫内早孕”属于正常的妊娠状态,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如为终止妊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建议应进一步完善诊断。硝呋太尔片适应症为治疗由细菌、滴虫、霉菌和念珠菌引起的外阴、阴道感染和白带增多及泌尿系统感染,消化道阿米巴病及贾第虫病,无盆腔炎适应症。 3、对于如:急性细菌性咽炎、细菌性咽峡炎、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菌主要为A组链球菌,门诊普遍开具“头孢噻肟、头孢克肟”等三代头孢,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级别高,选择不当情况。虽三代头孢对A组链球菌有效,但与青霉素、一二代头孢相比并无优势。

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萧县祖楼镇中心卫生院2017年7月份处方点评情况总结 根据安徽省卫计委《关于公布2017年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知》(卫药秘2017-327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药品监控目录,我院组织药事管理小组成员,于7月28日对全院临床科室所有使用监控目录中七类药品的70张处方进行专项点评,具体点评结果如下:一、7月份抽取的70张处方,具体参数如下: ( 1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 1.8种。 ( 2 )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 95% 。 ( 3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15.57% 。 ( 4 )注射剂使用率 42% 。 ( 5 )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 96% 。 ( 6 )合理处方占95.6 %,不合理处方占4.4% 。 二、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 1.8种,符合要求。《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2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下一步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950%,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5.57%,符合国家卫生部要求的20%以下的标准。为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4、注射剂使用率42%,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由于是对重点监控药品进行专项点评,所以注射剂使用率明显偏高,下一步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 5、下一步加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

抗菌药物门诊处方点评表实例

***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点评工作表(2014 年_6_月)

本月抽查门急诊处方66份,其中合理用药处方30份,占45.4%;不合理用药处方36份,占55.6%。 按科室分:儿科19份;消化科2份;急诊外科3份;妇产科9份;急诊内科3份。 按医生分: 二、关于对处方点评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1、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即病毒性感冒,也叫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由一组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常规无需给予抗菌药物。研究证实: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预防肺炎的发生。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建议诊断细化。国内外屹今尚未发现对3■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A组链球菌,青霉素仍是极有效、安全、价廉的首选抗菌药物,也可选用阿莫西林或第一、二代 头孢类抗菌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病原菌为衣原体、或支原体者选用大环内酯类,常用的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组织器官萎缩、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年幼儿因免疫功能不成熟,病情发展快,易继发细菌感染;以上2类病人因考虑其特殊情况,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性 疾病时可视为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头孢他啶适应症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喹诺酮类药物不应作为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因此,上呼吸道感染使用头孢他啶与左氧氟沙星无论从遴选药品还是联合用药 方面均无指征。对于此类患者,在有用药指征得情况下,参照说明书点评为适应症不适宜”。喉炎一般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抗菌药物使用通常无指征。如在 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三代头孢对葡萄球菌作用较弱, 不宜选用。 2、人工流产后感染的预防,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手术流产后感染的风险,应该应用于所有手术流产后的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应在流产术前给予,以获得最佳的效

门急诊处方点评总结9月

门、急诊处方点评总结(9月) 一.9月门诊用药总的情况: 合理处方率 96.52 %;非限制类抗菌药比重 32.82%; 药品比例 56.64 %;限制类抗菌药比重 66.13%; 人均药费 133.87元;特殊类抗菌药比重 1.04%。 抗菌药比重 16.21%。 二.不合理处方: 共抽查处方1808张,不合理63张,合理处方率96.52%。具体情况如下:1.不规范处方 1-1 地址不详 60358301 人民东路 60899858 青春路 60757472 东阳画水 60882229 盘安县 60473892 务川县分水乡 60832244 东阳巍山镇 60802259 金华河上桥 60405588 江南新城 60777857 金东区多湖街道 60628242 双龙北街 60146415 双龙北街 60885649 永康市芝英街道 60738003 婺城区将军路 60924602 澧浦镇澧浦镇 60846231 汤溪镇 60867011 新狮街道 60816129 江西省高安市 60371605 金东源东乡 60994995 当代华府悦 60859298 琅邪镇 60784838 陶朱路 60675022 李渔路 60833058 三江街道 60976167 白龙桥镇机场路 60751323 江滨小区 60595115 金华市后街 60910104 永康象珠 50009837 金华 60781713 八一南街 60879244 金华后街 60693962 金华西市街 60769927 衢州 60957964 金华 60454015 罗埠镇 60962638 四牌楼 60573762 金东区东孝街道 60703158 金东区孝顺镇 60600784 金磐路 60837628 婺江新村 60649947 澧浦镇 60962638 四牌楼 26010805 青年路 60418499 丽泽花园 1-10 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现状分析及建议

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的处方点评的现状,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提 高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处方进行了一年的点评活动,归纳分 析存在的不足,查找原因。结果提出建议,加强制度建设、人员培训、软硬件设 施等各方面的努力。结论通过各方努力,乡镇卫生院的处方点评水平肯定会有所 提高,更好地合理用药,服务于患者。 【关键词】处方点评现状分析原因建议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2095-1752(2014)23-0352-01 我县乡镇卫生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处方点评制度,笔者有幸参加了我县组 织的对乡镇卫生院的处方点评小组,2013年对全县乡镇卫生院的处方进行了为期 一年的点评活动。现对乡镇卫生院的处方点评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探究原因。使用HIS系统以来,各卫生院均使用电子处方,处方缺项现象大有好转,药品名 称全部使用药品通用名,规格、剂量、剂型等也都规范书写。处方点评中主要存 在的问题如下: 一、处方前记缺项主要表现在体重这一项上,大都未测。处方上一定要写清 楚具体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并写清日、月龄。 二、用法、用量:“遵医嘱”,“按说明书服用”等含糊词语不时出现。 三、诊断缺项、罗列不全、主次不分、少数出现症状当作诊断的 诊断书写不全,药师就不能判断出药品与诊断是否相符,不能判断药品的适 宜症,遴选的药品联合用药是否适宜。 四、无正当理由单张处方药品使用超5种 五、诊断与药品适应症不符 病毒性感冒却用阿莫西林或头孢类抗生素,这对病毒感染有害无益,只能导 致耐药菌素产生。 六、重复使用同类药品 主药成份相同,功能主治相同。如酚麻美敏片、氨酚伪麻片、氨酚那敏片等 抗感冒药大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既不符合药物经济学,又会增 加毒性,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七、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菌药物使用指征使用激素或抗生素,如上感38.5 摄氏度发热使用地塞米松,单纯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 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等其他不适宜情况的。 虽然各基层医院基本都在进行处方点评,但是大都与其说是处方点评,倒不 如说是对处方点评规范的统计工作,基层处方点评长期处在一个较低水平的状态,急待提高。下面来分析一下原因。 一、医院制度上的缺陷 大多数基层医院根本就没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就是有也大都没有落到实处, 处方点评大都有药剂科独立完成,药学人员相对素质较低,又缺少各科室专家的 技术指点,处方点评工作内容缺少深度;又由于基层管理者对处方点评工作重视 不够,大部分基层医院并没有制定不合格处方公示制度和奖惩制度,就是有也没 有落到实处,由于点评者害怕得罪人,又缺少监督机制,奖惩措施也得不到具体 实施,使处方点评流于形式。 二、医院的软硬件条件制约了处方点评的质量和作用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为切实加强处方管理,建立和完善我院处方评价制度,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内容 (一)处方书写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 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大液体、维生素可暂时使用缩写,待使用电子处方后再做统一要求);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 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 品。 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 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 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10、除特殊情况(患者隐私需保密)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取药”不能作为诊 断。 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完整word版)处方点评通报干预记录

处方点评通报 2018年三季度住院医嘱、门诊处方点评情况通报 本次对2018年三季度的门急诊处方100张和出院病历30份进行点评。其中门急诊处方9张不合理,合格率为91%;出院病历2份不合理,合格率为93.3%。 一、门急诊处方点评数据: 门急诊100张处方点评数据:(201---6-26) A:用药品种总数=296 B:平均每张 处方用药品种=2.96 C:使用抗菌药的处方数=12 D:抗菌药使用百分率=12% E:使用注射剂的处方数=20 F:注射剂使用百分率=20% G: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总数=157 H: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53% I:处方中使用药品通用名总数=219 J: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74% K:处方总金额=2668.1 L:平均每张处方金额,26.68 O: 合理处方总数=91 P: 合理处方百分率=91% 三、门急诊、病房处方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不规范处方 : 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例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4例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0例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3例 2、用药不适宜处方: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0例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0例 四、分析: 1、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96种,符合要求。《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抽取的处方中,有0张处方超出5种药品,我们应提倡尽量减少多种药物联用,因为用药品种越多,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大,本月较规范。

2、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53%,基本药物目录是按照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的原则遴选的,应该大力宣传和使用基本药物。 3、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应用病历中缺少规范记录和说明,在所抽查病历中无一例规范的抗菌药物病程记录。具体表现在对使用抗菌药物无药名、剂量、无阶段性抗菌药物有效性使用评价,停药或换药没有分析说明。另病程记录过于简单,病志中仅以“抗炎”、“抗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等到一笔带过。仅有少数病例,在病程记录中,只记录了所使用的抗菌药物名称。 4、注射剂使用率20%,根据WHO制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一24(1,,药物的使用原则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特别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控制静脉给药的形式。而频繁使用注射剂增加感染和不良反应的机会,20%的使用率在WHO制定的标准范围内,应发扬。 5、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为74%,药品通用名的使用可减少处方错误,有利于学术交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商业贿赂。我院74%的 使用率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医生个人习惯有关及之前没有重视药品通用名有很大关系,大部分的医生都为了“快”,“方便”,而忽略了其可能给患者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的可能性。 五、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实行处方点评。药剂科每月抽查100张处方对处方进行点评,填写处方评价表。把处方点评内容反馈给科主任,由科主任反馈给本人,并在医院内部公示栏里公示,以督促本人能得到及时的改正。同时院质管办每月定期抽查100张处方,实行奖惩制度。对抽查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处方质控不严的药师纳入科对个人考评中,给于扣分和奖金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