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加密复测技术方案

导线加密复测技术方案
导线加密复测技术方案

京沪高速度铁路土建5标

导线及二等水准

(里程范围: DK1110+020~DK1129+700)

中铁三局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部十六工区

2008年8月25日

京沪高速铁路土建5标

导线及二等水准加密复测技术方案(里程范围: DK1110+020~DK1129+700)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三局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部十六工区

2008年8月25

目录

一、总则 (1)

二、工程概况 (1)

三、精测网施工加密测量复测控制点情况 (2)

四、复测程序及核查 (2)

五、加密复测范围 (3)

六、加密复测技术要求及加密等级 (3)

七、加密复测依据 (5)

八、精度控制 (6)

九、加密复测准备工作 (6)

1、加密点的选择与埋设; (6)

2、测量仪器 (7)

3、测量人员 (7)

十、工作时限 (8)

十一、外业工作 (9)

十二、内业工作 (11)

十三、整理上报资料 (12)

十四、监理抽检 (12)

一、总则

本工区因工程进展需要,马上就要进行支承垫石的施工阶段,支承垫石作为下部结构的最后一道工序,其锚栓孔的准确定位及支承垫石高程控制精度直接影响预制梁的架设、上部结构的施工及无碴轨道的铺设,按京沪总指的要求,支承垫石施工前必须进行全线的精测网、二等水准及加密点的复测(精测网复测已结束),上报正式资料经指挥部及监理单位审批合格后方可施工,为保证本次复测成果满足规范要求,以满足现场施工之所需,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本工区管段长19.7公里,工程横跨江苏省丹阳市与常州市,自然特征属于平原冲积区,地势较为平坦,交通较为便利,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设计技术标准为高速铁路,设计时速目标值350k m∕h,双线,正线线间距为5米,轨道类型为无碴轨道。主要工程有预制梁610片,两段路基(DK1111+351.28~DK1111+540.87、DK1111+857.43~DK1112+722),共计1055.12米,涵洞4座,桥梁有张巷特大桥(1330.96米)、颜巷大桥(316.56米)、九曲河特大桥(11253.04米)、常州西特大桥(5727.35米),重点工程有跨S122省道的提蓝拱及九曲河的悬臂梁施工、跨机场路及跨窦浦路现浇施工。

三、精测网施工加密测量复测控制点情况

由于本次复测成果直接影响支承垫石及桥梁上部施工放样的精度,为保证复测精度,导线复测采用附合导线分段闭合,每段按规范要求不大于4公里,起闭于设计院交桩CPI点、并联测CPII点及或与设计院CPII点同等精度GPS复测后的加密点。水准加密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二等水准复测同样采用附合线路分段闭合,均起闭于设计院交桩的水准基点及深埋水准点。本段内共有C PⅠ点5个(CPI127~CPI131),C PⅡ点19个点(CPII532~CPII550),CPII536被破坏已按设计同精度恢复,另外加密了6个同设计CPII点同精度的控制基点(CPII533-9、CPII539-3、CPII542-5、CPII546-1、CPII547-2、CPII549-1),已进行了GPS复测,以供导线复测的分段闭合提供平面控制基准点。水准基点8个(GCPII531(三局管段内)、GCPII533、GCPII539、GCPII541、GCPII543、GCPII545、GCPII547、GCPII550),水准深埋点BS016、BS017(八局管段内)。

四、复测程序及核查

为保证复测成果准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本次复测分两级控制,即总队测量组与公司精测队。总队测量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负责指导各施工队对管段内加密点的选定及埋设,待加密点稳固后,由总队测量组负责所有的外业施测及内业资料的整理,形成正式资料后,先

上报公司精测队,然后再由公司精测队复测及核查,同样形成独立的正式资料两份资料。再相互换手对两份资料进行校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找出原因,以确保复测成果的准确性。

五、加密复测范围

平面复测在全管段内进行加密,具体里程为(DK1110+020~DK1129+700),二等水准复测从三局管段内的GCPII531测至八局管段内的BS017点,以确保与相邻工区按规范要求进行连测,保证线路的整体平顺。

六、加密复测技术要求及加密等级

京沪高速铁路精测网为一次布设、统一测量、整网平差,实行“三网合一”,对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极高,为保证加密点与精测网的统一性,因此本次加密严格按《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及国家和行业《工程测量规范》及《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讲义》的技术要求进行加密复测,平面导线加密等级为四等导线测量,高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在CPⅠ、CPⅡ及勘测水准点基础上采用附合导线形式进行加密布设。高程复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同样也采用附合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技术要求指标如下: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指标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指标

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

注:mD=(a+b×D),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a-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

b-比例误差系数(㎜∕㎞);

D-测距边长度(㎞)。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

二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二等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七、加密复测依据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06,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设计院现场移交的水准基点、水准深埋点及CPⅠ、CPⅡ点GPS 复测后的成果。

6、《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人员培训讲义》

八、精度控制

为保证得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复测成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作业,首先要求施测人员提高认识,认真学习京沪高速铁路“三网合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工区拟配备了熟练的专业测量人员、满足相应复测精度要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以相应的测量规范为依据进行规范化作业,以达到控制精度的目的。

九、加密复测准备工作

1、加密点的选择与埋设;

根据现场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及现场情况,本次复测尽量采用前期使用过的稳固、完好的加密控制点,但对离线路较远且使用不方便的个别加密点进行舍弃,而在特殊地段及特殊结构处相应的增加了加密点,以保证方便使用和提高施工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导线加密点与水准加密点尽量共用,水准点加密的密度因沉降变形观测的需要进行了适当的增加,另外加密了单独的水准点31个。选点前熟悉本管段内地形图和控制点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定导线及水准路线布设方案,再到现场核对落实,相邻加密点必须通视良好,地势平坦,视线两侧尽量远离障碍物,便于测角和测量距,提高测量精度。

导线点及水准点沿线路走向布设,距线路中心50~100米左右,其边长控制在250~350米以内(水准点边长有所减少),各边应大致相等,满足规范要求,困难地段最短边长不小于100米。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所布设的点位要视野好,以便于控制其有效范围内的测点或构造物。加密点严格按CPⅡ点的埋设要求进行埋设,并做好点之记,方便后续施工放样找点。

2、测量仪器

导线测量加密总队测量组采用瑞士生产的莱卡TC402型全站仪及配套的棱镜进行观测,测角和测距精度为±2″及±(2+2ppm*D)mm,水准测量加密工作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仪器编号为:706472)及相应配套的铟瓦条码水准标尺,公司精测队采用TCR802型全站仪及配套的棱镜进行观测,测角和测距精度为±2″及±(2+2ppm*D)mm, 水准测量加密工作采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仪器编号为:707506)及相应配套的铟瓦条码水准标尺,施测前应在国家授权的仪器鉴定单位进行检定,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并在使用有效期内,观测前对仪器进行应有的常规检查及校正,并准备好雨伞、遮光罩、尺垫及对讲机等附属配件。

3、测量人员

施测前对所有复测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及《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培

训学习,充分掌握操作规程和施测程序,掌握仪器性能及培养施测人员的团队精神,在思想上认识到京沪高速铁路精测网及加密复测高精度的重要性,并要求所有上岗施测人员有合格的资质证书。此次总队测量组参加施测人员如下:

公司精测队人员如下

十、工作时限

准备2008年8月27 日开始施测,预计10月22日完成所有外

业工作,10月25日结束内业复核、整理及平差资料,形成正式资料上报监理组审批。

十一、外业工作

导线外业工作应尽量选择天气晴朗,视线清晰、适合外业工作的时间段进行观测,观测前应就施测线路、转站先后次序、测站编号等对施测人员作详细布置,以加快施测进度保证测量精度。观测过程中施测人员不得擅自离开测站,以防止行人意外干扰而碰动仪器、设备等。观测前置镜者应对仪器进行精确整平对中后,再由观测者通知前视和后视人员检查棱镜是否对中、整平,得到肯定回答后再进行观测。本次导线测量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每站观测六个测回,测距采用往返各观测2个测回,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值。本次全管段平面加密复测共分11段附合路线,各段依次为:

1、CPI127-CPII532~CPII534-CPII533

2、CPII533-CPII534 ~ CPII533-9-CPI28

3、CPI128-CPII533-9~ CPII536-CPII537

4、CPII537- CPII536~ CPII538- CPII539

5、CPII539-CPII538~ CPII539-3-CPI129

6、CPI129-CPII539-3~CPII541-CPII544

7、CPII542-CPII541~CPII542-5-CPI130

8、CPI130-CPII542-5~CPII544-CPII545

9、CPII545-CPII544~ CPII546- CPII546-1

10、CPII546-1- CPII546~ CPII547- CPII547-2

11、CPII547-2- CPII547~ CPII549-CPII549-1

以上的各个附和导线应考虑重新划分,应起闭于CPⅠ并联测CPⅡ控制点),另外根据现场情况,加测两段闭合导线,即CPII544~CPII545、CPII549~CPII549-1,施测次序从小里程开始往大里程方向进行,具体施测程序以CPI127-CPII532~CPII534-CPII533段为例,第一站置镜在CPI127点,第一测回先后视CPII532点后使水平度盘归零并记录,然后顺时针旋转仪器照准部前视CPII531-6点后制动仪器照准部并按规范要求记录其水平方向指,然后倒转仪器望远镜并顺时针旋转仪器照准部仍前视CPII531-6点后制动仪器照准部,记录仪器度盘读数,再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后视CPII532点后记录仪器度盘读数,这样即完成了一个测回的观测。现场记录人员要快速计算出半测回之间的较差、2C值等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合格后再后视CPII532、前视CPII531-6好后制动测距并记录,再倒镜前视CPII531-6、后视CPII532测距并记录,合格后完成一个测回,每站依此顺序观测六个测回,确认每站外业观测数据合格后方可转站,转站顺序按施测前拟定的观测路线依次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本次水准加密点复测由于GCPII536点被破坏,共分9段附合线路分段闭合,依次为:

1、 GCPII531~GCPII533

2、 GCPII533~BS016

3、 BS016~GCPII539

4、 GCPII539~GCPII541

5、 GCPII541~GCPII543

6、 GCPII543~GCPII545

7、 GCPII545~GCPII547

8、 GCPII547~GCPII550

9、 GCPII550~BS017

水准测量采用往返观测,观测严格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关于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最大视距不大于50米,下丝最小读数不小于0.35米,上丝最大读数不大于2.8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米,前后视距累差不大于6米,观测读数及数字取位至0.01mm,每测段的测站数均为偶数。数字水准仪观测顺序为:往、返测奇、偶数站:后-前-前-后,往、返测偶、奇数站为:前-后-后-前。测站结束后应现场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核对,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精度要求后方能迁站,否则应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或者重测,直到得到合格的外业数据。

十二、内业工作

首先应对所有的外业原始数据进行详细的归纳、整理和复核,并且必须经至少二人以上独立完成,各项数据均满足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平差计算。平差采用清华三维及莱卡软件进行独立计算,并相互校核检查,保证平差的准确性。本次加密是在CPⅠ、CPⅡ点的基础

上进行的,为了保证精度,采用分段平差,即以拟定的两对相互通视的CPⅠ、CPⅡ点或与CPII同精度的加密点组成的已知边进行平差,相邻段之间共用一条已知边以保证线路的整体平顺,联测的单个的CPⅠ、CPⅡ点作为固定点进行整体平差。平差前应先计算角度闭合差、相对闭合差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角度闭合差不大于5√n秒,满足要求后再用软件进行严密平差。水准加密控制测量在全线测量贯通后应检查外业观测记录是否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等级的各项指标限差要求,然后再计算闭合差,满足要求后再用设计院高程控制点对加密水准点进行约束平差,求得各加密水准点的高程。平差计算同样必须经两人以上独立完成,并相互校核,确认无误后方能出正式资料。

十三、整理上报资料

在内业、外业等工作结束后,安排专人对所有资料再次进行换检查复核,确保万无一失后再对外业原始数据、内业平差计算、加密点平面布置图、施测人员资质证书、仪器检测报告等资料整理,汇总成册并形成正式上报资料及时上报。

十四、监理抽检

正式资料上报后及时请监理单位对加密复测成果进行抽检、审批及签认,以保证后续施工测量工件的顺利进行。

京沪高速铁路五标十六工区2008年8月25日

加密点布设、埋设及测量方案

沈阳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XX标段XXX站 加密控制点测量方案 制表:XXX 检查:XXX 复核: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 (3) 四、测量工艺流程 (5) 五、加密点的布设埋设 (5) 六、加密点的观测 (6) 1 (7)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0) 九、仪器精度的保证措施 (10) 十、资料的上报 (10) 十一、测量安全及文明要求 (10) 一、工程概况 黑龙江大学站位于黑龙江大学校门西南侧,哈尔滨服装城东侧,车站沿南北走向布置于

学府路下,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黑龙江大学站主体结构的是个已于去年结束,今年施工车站附属结构。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其中1个为远期预留)、2个风道和2组风亭等附属结构。 车站东侧为黑龙江大学,西侧有哈尔滨服装城,展位处地面高程起伏不大,地面标高约为158.2米。本车站附属结构为地下一层结构,顶板覆土2.8~5.0米,车站附属结构基坑开挖深度为10米左右。 我标段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全部施工完成,剩余工程为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均采用明挖法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测量工作准确及时,特制定加密点布设、埋设及观测方案。 二、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二标段控制点交接桩成果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三、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 1、测量人员

2、仪器设备 3、辅助工具及材料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864.58~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2. 复测技术依据 (1) 3. 已有成果资料 (2) 4. 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2) 4.1复测工作内容 (2)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3)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 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6)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6. 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9)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9)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0) 7. 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2)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2)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3) 7.3 三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8. 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4) 9. 附件 (15)

1.概述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线路自哈大客运专线新大连站站外(DK19+453.07)引出,上跨后盐立交桥,经陆港物流园区,下钻在建哈大客运专线同时上跨沈大高速公路,在既有金州站小里程咽喉区附近折向东北,于既有金州车场的北侧并行车场前行,在既有金州站的北侧设置金州客场,随后铁路跨过既有哈大线、以隧道形式经过红塔工业区、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我项目部施工区段DIK44+864~DIK53+640,线路全长8.776km。 本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分为高程和平面两部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交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所交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铁路三等和四等GPS网。 按要求,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开工前需对管段工程范围内所有的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CPI平面控制网复测按铁路三等GPS网要求进行、CPII 平面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的CPI平面控制网点)按铁路四等GPS网要求进行。 为确保本段范围内精测网与相邻段精测网在高程和平面上衔接的平顺性,本段精测网复测还需联测相邻标段范围内的CPI平面控制点、CPII平面控制点和三等水准点。 2.复测技术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控制点复测方案 负责人:CY 一、目的任务 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 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 ,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 I级GPS控制点: 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 五、复测方法 仪器 人员安排 测量方法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高程复测要求:利用DS3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高程测量。 复测方法: 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 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洞内导线布设控制测量方案

新建沈阳至丹东客运专线TJ-3标四工区新康隧道工程洞内导线布设控制测量方案编制:审核:中建股份有限公司TJ-3标四工区2010年6月3日 目录 1 编制目的依据.............................................. 1 2、工程概况.................................................. 2 3、人员配置及仪器设备 ........................................ 2 4、洞内导线布设. (3) 5、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指标...................................... 4 6、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指标 ...................................... 6 7 洞内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78 控制网平差计算 (9) 1、编制目的依据 1.1 编制目的隧道洞内导线布设的目的在于控制隧道的贯通误

差在允许的贯通误差内,保证隧道相向开挖的工作面,沿着隧道线路前进,在贯通面处将隧道贯通。影响隧道贯通误差大小的三个因素:洞外控制测量精度等级、洞内控制测量精度等级、隧道长度。为了正确完成施工放样,防止误差积累,保证最后的准确贯通,应进行洞内控制测量。此项工作是在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外联系测量的基础上展开的,包括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和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前期洞外平面、高程及加密方案均上报审核,目前新康隧道进口工作面正常掘进280米左右,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洞内导线控制方案。 1.2 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J962-2009)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4《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江岸段、黄陂段)工程八厂联防段、武湖街、花楼街段、沙口村段施工第一标段(二次公告)项目部 施 工 加 密 控 制 网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测区概况 (1) 第三章复测内容 (2) 3.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2)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 3.3对控制网加密点联测 (2) 第四章导线已知控制点 (2) 第五章测量的技术依据 (3) 5.1测量技术依据 (3) 第六章人员及仪器的投入 (3) 6.1人员的组织 (3) 6.2设备的组织 (3) 第七章施工控制网复测 (4) 7.1平面控制 (4) 7.2高程控制 (6) 7.3控制点加密要求 (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江北快速路为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经二七长江大桥、八厂联防段、朱家河、谌家矶段、新河、黄陂武湖段、新洲阳逻段,止点为余泊大道和柴泊大道交叉口,主路全长约27KM。而本项目路段为八厂联防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1+610-K4+140,本路段主线全长2530m,均为路基。主路临江侧利用边坡平台设置防汛道路,长约2533m;局部设置防汛道路连接线通主路与防汛道路,防汛道路连接线共计2段,长约119m。本路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工程、闸口工程。 第二章测区概况 本项目为八厂联防路段,起点里程为K1+610,终点里程为K4+140,其中本标段内已知控制点四个分别为HY43、HY44、HY53、HY54,在本标段前后相接的其他标段,我们需要共同取1-2个控制点进行复测,控制点为HY42、HY45、HY51、HY52。其中在汛期内HY53和HY54处于江水侵泡状态,故对HY42、HY43、HY44、HY45、HY51、HY52控制点进行复测。 测量方法 平面到线加密测量精度统计 该段导线加密测量时,采取附和导线的测量方法,按四等精度要求进行。使用全站仪(科利达),仪器标称精度为1″、±1+1.5ppm。导线水平角度采用全测回法观测4个个测回;斜距及竖直角均往返对向观测3个测回,测距时在仪器内置入当时气象条件,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成果。导线平差计算之前,首先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进行计算。当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在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 网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工程 施 工 测 量 控 制 网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闵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6年3月 目录 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工程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涉及交大浦江低碳基地、汇北村和北徐村,灌溉面积为656亩,其中菜田灌区140

亩,粮田灌区516亩。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地下埋管、道路、排水明沟、窨井、渡槽、放水口等设施。其中:翻(新)灌溉泵站2座(翻建1座、新建1座)、改建灌溉泵站1座、低压输水管道7116米、衬砌明沟3654米、倒虹吸7座、渡槽1座、混凝土道路11819平方米、平整土地98.80亩,疏浚引水河道土方7842.75立方米。 我公司确定本工程的工期为105日历天,按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完成。我公司拟定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4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 二、测量放样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师提供的施工范围内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 (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 (4)有关测量的施工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网布设 由于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所以工作相当繁重,加密控制网的布设以简单,高效,实用为原则。考虑到在本标施工区域内设了已经建好的观测墩,为了提高加密控制点的密度,方便施工,将对能利用的观测墩进行联测。 3.1次级加密控制测量 对于次级平面加密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灵活采用闭合、附合导线法,测边测角前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进行加密;对于次级高程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采用三角高程观测法(对向观测)进行加密。 3.2 控制点埋设 控制点均现浇混凝土桩;加密的永久高程工作基点埋设不锈钢水准标志。至于临时测量点则灵活地采用插筋或坚硬基岩上设点的形式设置。 3.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高速公路导线 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中交路桥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5年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测区概况------------------------------------------------------2 三、编制依据------------------------------------------------------3 四、平面控制测量 -----------------------------------------------3 五、高程控制测量 -----------------------------------------------25 六、主要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49 七、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50 八、复测工期及结果------------------------------------------------51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

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宣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杭瑞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路线位于宣威市沾益县麒麟区境内,主线全长公里G60连接线为宣曲、昆曲和曲靖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 本标段为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其施工范围:主线左幅K8+630~K11+,右幅K8+630~K11+和大龙潭立交A、C、E、F四个匝道。起于西平街道办辖区内,止于金龙街道办辖区内,沿途经过西平街道办和金龙街道办2个街道办。主线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宽,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匝道路基宽度,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本部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涵洞、挡墙、桥梁、改路及路基边坡防护等工程。附: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测区概况 本标段所经地段沿线山地、丘陵、盆地、河谷交错分布、高低相间,山区路段存在集中升、降坡,地形对路线克服高差影响较大,沿线植被茂密;尤其南盘江大桥、小哨大桥、大龙潭立交互通地势较为陡峻,地形起伏高差相对较大。 本段地处高原海拔地段山区地理影响,早晚温差较大,中午太阳紫外线强,常年受干燥寒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北风。 测区投影带中央子午线:103°55′00″投影面大地高:2070 米。坐标系统参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目前,我部根

级导线测量方案

平面控制网一级、二级控制网精密导线网的布设 建立导线网的目的是,在施工测量时由于首级控制点点间距离较远,不适宜直接进行施工测量,因此需建立精度相对较高的导线点来满足施工对测量的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宜在线路沿线布设附合导线7条,布设46个导线点。通过首级GPS点形成导线结点网。精密导线网技术要求 5 精密导线控制点的选点埋石 控制网导线布设为附合导线和导线结点网。每点具备2个以上方向通视。精密导线点的点位应选在便于使用、保存,且不宜被扰动、破坏的地方。有条件的地方应选择在建成时间5年以上、建筑物基础坚实稳定的建筑物顶部;无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选择在视线开阔、地面基础稳定、便于设站测量的区域。特别要说明的是,点位形式应尽量采用强制对中标,无条件的地方则采用地面标石。 精密导线控制点的观测 采用经检测合格的Leica TS06全站仪进行导线施测,该仪器的测角中误差为±1″,测距精度为2+2×10-6 ? D(mm)。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定期对仪器按照ISO9001的“勘测过程控制程序”进行常规性检查。 1、精密导线水平角观测 精密导线网测角采用方向法观测,每个测站观测6个测回,当方向多于3个时,进行归零,各测回间度盘和测微器位置的变换按表6执行,在附合导线两端与GPS点联测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增加2测回。 6测回度盘编制表6

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其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采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度的较差应小于4秒; (2)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观测需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不考虑2C较差的限差; (3)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I级全站仪为9秒,II级全站仪为13秒,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I级全站仪为6秒,II级全站仪为9秒。 2、在精密导线网结点或GPS控制点上观测水平角应附合以下要求: (1)在附合导线两端的GPS控制点上观测时,宜联测两个GPS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观测值与GPS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应小于6″。 (2)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法观测,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技术要求见表7 方向法观测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表7 3、精密导线网距离测量除附合表9要求外,还应附合表8的规定。 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mm)表8 精密导线网平差计算 采用专业平差软件南方平差易,对导线观测数据进行严密平差,精度评定按上述表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依据 (1) 三、技术方案 (2) (一)工作流程 (2) (二)测量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 1.1 复测方法 (3)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 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 2.1 复测方法 (5) 2.2 质量保障措施 (5) 2.3 复测成果处理 (6)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 四、进度安排 (6)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 六、仪器设备 (8) 七、测量成果 (8)

一、概况 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SG2合同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遂广(遂宁——广安)高速公路工程第SG2合同段工程,设计起点k69+000,设计终点k97+785.898,标段全长28.701km,本标段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数量:土方94.8948万m3;石方303.1682万m3。 防护及排水工程:防护79676 m3;排水43886 m3 本标段包含大桥16座,共计3246米;中桥13座,共计1031.9米。涵洞46道。 本标段包含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分离式立体交叉17处,通道12处;人行天桥9处。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北京54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07′,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基准。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 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

(1)仪器名称及型号 (2)测量人员组织 三、复测方案 本合同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26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

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0°。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1、控制点复测: 为确保整个工程测量的准确无误,首先应该对甲方提供的首级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最后结果交由监理工程师。 2、控制点加密: 由于工程测量工作的需要,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不能对整个工程实施放样,所以有必要对控制点进行加密。 首先根据工程现场需要,然后进行加密导线点的埋设。埋设过程中应该选择视觉空间良好、地基稳定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考虑埋设的控制点是否便于施工放样,相邻控制点是否能通视、距离是否太近。保证平均边长大于250米,最大500米。应该对做好的控制点做明显测量标志及围护等措施,然后根据已知点与新增点的关系进行排名编号。 3、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的开始,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运转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各结构部位的正确性与精确性,所以进行高精度的导线测量是工程测量关键的一步。根据工程对导线精度的要求,布设相应的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一般是以四等和一级导线为常见。导线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四等导线测角中误差为2.5",测滤中误差为10mm。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3mm。

导线加密测量方案样本

测 量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滑坡治理项目部 8月9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汉滨区南部, 大竹园镇七堰村, 为峡谷冲沟, 区内山体高陡险峻, 沟谷狭窄。本工程为石方砌筑工程, 在拦砂坝以下布置沿沟两侧布置一条排导槽, 长度1400m, 净宽度12~15m。上流沟口处设置两处拦砂坝, 四道浆砌石石谷坊, 用于消能和停淤, 预防主沟在段泥石流。 二、测量依据

1、施工测量方案的依据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 《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三、测量仪器 ( 1) 为了本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 项目部投入了先进的测量设备, 从仪器和设备配置上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如下: ( 2) 仪器选择

一般测量定位仪器选用经纬仪, 穿越大型冲沟陡坡上构筑物定位测量选用全站仪, 经纬仪、全站仪须经重新校验合格方可使用, 开工前先进行仪器报验, 要有校验合格证。 放线时采用全站仪测构筑物各角点的位置, 并埋设控制桩作为施工位置依据及以后桩位传递的依据, 并现场画出草图以作记录。 根据设计图纸, 按围墙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 程。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 伸缩缝位置, 每端的衔接是 否顺直, 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 并设置施 工水准点, 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 ( 3) 基坑槽开挖与防护 根据构筑物测量定位桩的位置及构筑物尺寸, 用白灰放出基坑边线, 然后 进行基坑开挖。为避免开挖施工中损坏管线防腐层甚至管体, 基坑槽一律 采用人工开挖。本标段水工保护位置部分在石方山区及河谷地带, 石方地 段基坑槽拓宽、嵌槽开凿采用人工凿岩进行。 ( 4) 基坑降水防护 山区地段邻近祁家店水库, 部分地段基坑开挖时会有地下水汇集, 因此基 坑槽开挖时要随时采取降水措施, 降水采用潜水泵降基坑内积水抽出排入 预先挖好的会水沟, 会水沟截面由会水沟排出。 四、平面控制网精度和布点要求 4.1现场踏勘 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4.2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 GPS点的位置, 了解觇标、标石 和标志的现状, 其造标埋石的质量, 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4.3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 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 物, 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4.4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 以便确定合理的高程测量方案, 测量时选择适

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 复测方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中交路桥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经理部 2015年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2 二、测区概况------------------------------------------------------2 三、编制依据------------------------------------------------------3 四、平面控制测量 -----------------------------------------------3 五、高程控制测量 -----------------------------------------------25 六、主要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49 七、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50 八、复测工期及结果------------------------------------------------51 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

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宣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杭瑞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路线位于宣威市沾益县麒麟区境内,主线全长公里G60连接线为宣曲、昆曲和曲靖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 本标段为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其施工范围:主线左幅 K8+630~K11+,右幅K8+630~K11+和大龙潭立交A、C、E、F四个匝道。起于西平街道办辖区内,止于金龙街道办辖区内,沿途经过西平街道办和金龙街道办2个街道办。主线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宽,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匝道路基宽度,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本部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涵洞、挡墙、桥梁、改路及路基边坡防护等工程。 附: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测区概况 本标段所经地段沿线山地、丘陵、盆地、河谷交错分布、高低相间,山区路段存在集中升、降坡,地形对路线克服高差影响较大,沿线植被茂密;尤其南盘江大桥、小哨大桥、大龙潭立交互通地势较为陡峻,地形起伏高差相对较大。 本段地处高原海拔地段山区地理影响,早晚温差较大,中午太阳紫外线强,常年受干燥寒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北风。

加密点布设、埋设及测量方案

沈阳地铁十号线土建工程XX标段XXX站加密控制点测量方案 制表:XXX 检查:XXX 复核: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月X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测量人员与测量仪器设备 (3) 四、测量工艺流程 (4) 五、加密点布设埋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加密点的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测量的质量控制标准 (6)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8) 九、仪器精度的保证措施 (8) 十、资料的上报 (8) 十一、测量安全及文明要求 (8)

一、工程概况 黑龙江大学站位于黑龙江大学校门西南侧,哈尔滨服装城东侧,车站沿南北走向布置于学府路下,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黑龙江大学站主体结构的是个已于去年结束,今年施工车站附属结构。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其中1个为远期预留)、2个风道和2组风亭等附属结构。 车站东侧为黑龙江大学,西侧有哈尔滨服装城,展位处地面高程起伏不大,地面标高约为158.2米。本车站附属结构为地下一层结构,顶板覆土2.8~5.0米,车站附属结构基坑开挖深度为10米左右。 我标段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全部施工完成,剩余工程为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均采用明挖法施工。为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保证测量工作准确及时,特制定加密点布设、埋设及观测方案。 二、编制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二标段控制点交接桩成果 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三、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设备 1、测量人员

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技术依据及标准 (3) 3.已有成果资料 (3)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 4.1复测内容 (4)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4)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9)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1)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4)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6) 8.精测网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7) 9.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证书 (17)

1.工程概况 标段项目简介: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II标施工总价承包设计起点为DK25+540,终点为DK55+530.72,线路正线长度29.991公里。NLZQ-II标段范围内站前工程包括:设计里程范围内的站前工程,包括改移道路、河(渠)道改移及其砍伐挖根、管线路迁移及防护、油燃气管道迁改及防护、通讯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公跨铁立交桥、取弃土场临时用地,路基,桥梁(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包含桥梁支座),隧道,轨道(仅含无碴轨道道床及CPIII测设费用),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以及需要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等工程,其中:房屋工程主要包括通所道路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地道(不含照明),站场排水管(沟)、段所平台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等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坐标基准控制网(CP0)、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NLZQ-II标段范围内有CPI控制点6个,点号为“CPI047~CPI052(点号连续)”,各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段范围内有CPII控制点2个,点号为“CPII59-3、CPII59-4”,各桩点均保存完好。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段范围内深埋水准点共计2个,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深埋水准点编号为“XCBM08- XCBM09(点号连续)”,二等水准点7个分别是: CPI047、CPI048、CPI050、BM220、CPI051、BM221、CPII59-3。 中铁四院完成本标范围内精测网控制点交桩工作后,中水十四局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精测队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指导下

导线测量方案

东海大桥Ⅲ标墩身、箱梁安装测量方案 前言 东海大桥西起上海南汇区的芦潮港镇客运码头往东约4公里南汇咀处,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经小乌龟、大乌龟、颗珠山岛屿,直达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洋山岛,它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深水港不可少的配套工程,直接为港区大量集装箱陆路集疏运需求和港区供水、供电、通讯等工程服务。 本标段招标范围总长10.99公里,占全桥总长的40%,分为三段: 第一段里程为K15+069~K18+219,长3.15KM。本工程段中心至大桥终端大乌龟岛10.745KM,距沈家湾岛约22KM。 第二段里程为K19+049~K24+579,长5.53KM。本工程段中心至大桥终端大乌龟岛5.575KM,距沈家湾岛约15KM。 第三段里程为K25+079~K27+389,长2.31KM。本工程段中心至大桥终端大乌龟岛1.155KM,距沈家湾岛约10KM。 该海区流速大,风大浪急,气象、水文、气候变化复杂,潮差大,海中间又无天然过渡点,能见度又不够,其施工测量的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一、Ⅲ标箱梁、墩身安装段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 由《东海大桥测量控制交底文件》可知Ⅲ标可以利用的共有19个首级控

上;ly19~ly34共16个点为首级加密点,位于Ⅲ标内的承台顶面和试桩平台上,间隔1KM左右,这些点都是逐步提供给我们的,直接用来作为Ⅲ标大桥施工的首级平面控制。具体分配如下:在K15+069~K18+219段内,有 PM293#、 PM307#、PM321#、PM332#、B平台上共5个GPS平高点;在 K19+049~K24+579段内,有 PM343#、PM357#、PM371#、PM386#、PM400#、PM414#、C平台上共7个GPS平高点;在K25+079~K27+389段内,有PM425#、PM440#、小乌龟、大乌龟上共4个GPS平高点。 由以上我们Ⅲ标要求承台的施工必须保证这些拟布GPS控制点的承台最先竣工,以便业主布设控制点,进而有利于我标段进行承台轴线的复测以及上部结构的施工需要。在墩身箱梁以及桥面铺设施工中所需要的控制点,可以利用全站仪通过承台的控制点向上传递,由于各种影响因素造成不能传递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GPS静态加密控制点。 2.高程控制 由《东海大桥测量控制交底文件》可知Ⅲ标在进行承台以上部分施工时,由于承台部分全部施工完毕,业主委托上海测绘院提供的全桥精密水准网就可以建立了,至于承台以上部分的施工就有了高程的首级控制点。充分利用全桥精密水准点引测和加密临时水准点供施工需要。可以依据基准向上传递。 但是,在承台未施工完毕时也就是全桥精密水准未做时,如何进行承台以上部分的高程控制是问题关键之所在。小洋山和芦潮港两处水准不闭合,因此现在我们的GPS高程不能作为承台以上部分的施工的高程基准,从而出

控制点复测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本次开工复测主要内容.................................................................................................. (4) 4.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4) 4.1测量人员配 置.............................................................................................. (4) 4.2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 置.............................................................................................. (4) 5.控制网复测安排.................................................................................................. (5) 5.1本标段可用交桩点 号.............................................................................................. (5) 5.2加密控制点布 设.............................................................................................. (5) 5.3复测路 线.............................................................................................. (5) 5.4复测时间安 排.............................................................................................. (6) 6.测量仪器的维护及保养.................................................................................................. (7) 6.1运输时的注意事 项.............................................................................................. (7) 6.2使用时的注意事 项.............................................................................................. (7) 6.3保管时的注意事 项.............................................................................................. (8) 7.测量方法及要求.................................................................................................. (8) 7.1地面GPS点测 量.............................................................................................. (8) 7.2地面导线点测 量.............................................................................................. (10) 7.3地面高程点测 量.............................................................................................. (12) 8.坐标系统.................................................................................................. . (13)

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工作要求 (2) 4、起算数据 (2) 5、坐标及高程系统 (2) 6、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2) 7、技术要求 (4) 8、导线网与水准网复测实施 (5) 9、控制测量成果表、技术结论 (5)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2《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 3、工作要求 根据佛山市《施工测量管理办法》要求,对本工程施工控制点进行定期复测,包括导线点和水准点。本次测量从2020年2月23日至2020年2月25日完成外业测量及数据内业计算。 4、起算数据 以已知点M1、M2为依据,复测平面控制为闭合导线,起始边以M1、M2,终边M2、M1,经点J1、J2、J3-1。平面控制网用按照国家四等的要求测设,起算数据均为首级交桩点。 复测水准线路走向为:以M1为起算高程,做闭合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用四等水准要求测设。 5、坐标及高程系统 本次复测所采用的坐标及高程系统,与施工所提供的坐标及高程系统相一致。 5.1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佛山市2000坐标系统。 5.2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系统。 6、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6.1人员配置 参加此次控制测量的主要人员有:

6.2仪器设备 本次控制测量使用的仪器情况见下表:

7、技术要求 7.1四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7.2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7.3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 量值。 7.4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7.5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 8、导线网与水准网复测实施 8.1四等导线网的复测 采用拓普康GTS-102N进行观测,仪器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导线控制网内业数据计算见附件。 8.2四等水准的复测 采用DS320进行观测,仪器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计算见附件。 9、控制测量成果表、技术结论 本次复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执行,观测方案合理,外业观测严谨,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要求;资料齐全,整饰美观;起算数据来源可靠,数据处理方法正确,成果质量满足规范及有关技术要求。具体成果表见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