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业态升级,道和打造生态圈范本

大健康业态升级,道和打造生态圈范本
大健康业态升级,道和打造生态圈范本

大健康业态升级,道和打造生态圈范本

随着互联网+的逐级升温、科技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及国家政策扶持,大健康热潮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趋之若鹜。

而在以消费需求升级为驱动力的今天,大健康业态升级也已提上日程。生态健康,这一在中国全新的概念,正引领着大健康产业,迈入更迭升级的全新浪潮。

近日,由《福布斯》中文版与道和集团联合主办的“2015福布斯生态健康高峰论坛”在京完美落幕。论坛上,各界人士济济一堂。著名经济学家樊纲、道和董事长周希俭、复星集团董事长陈启明及SPI绿能宝董事长彭小峰等,与数百名业界代表以及主流媒体记者一起共同探讨了生态健康产业的未来走向。

据悉,此次论坛紧紧围绕“金融变革下生态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核心,共同探讨“生态健康”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旨在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及创新的同时,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己任,针对生态健康产业做出规划部署,同时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生态健康的创新引发了业界深思,大健康业态模式如何升级换代?

健康需求2.0时代的革新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老龄化社会趋势越来越明显,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近2亿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已带来老年健康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互联网时代下的健康需求同样在升级,在健康需求2.0时代,应如何迎合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

“就健康产业而言,其核心所在为‘健康服务’。”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论坛上表示,养老的核心是集服务、管理及软件的一套体系,而不是硬件本身。大多数时候我们忽略了服务、管理和软件,最终只能解决基本问题。“因此,应该先把服务做好,服务才是大众关注生态健康产业的核心。”

与以往医疗、保健占绝对份额的市场模式相比,提上日程的“服务”促使大健康领域步入革新的2.0时代。

“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且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目前中国仍以医院医疗服务和医疗商品为主,二者占中国健康产业结构的95% 以上,而非医药类集群则仅占5%。”周希俭表示,中国生态健康产业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潜力,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也是道和为助力实现“中国梦、健康梦”而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梦想目标。

“推动产业升级,还需要大健康产业的各大龙头企业积极创新。”樊纲表示,生态健康这一模式将“健康+服务”进行了全新阐释,未来或将创造出更多的共赢机会,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具有推动性的意义。

道和打造创新生态圈范本

从微观的个人健康管理,到宏观的健康市场发展、医疗信息网络、相关金融服务,“健康”正从传统意义上的医疗医药概念,跨入多维度、多产业协同的“生态健康”时代。

健康需求2.0时代,该如何抓住机遇、融合创新,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链?本次论坛上,道和模式引发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

“生态健康产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打通并整合产业上下游。”周希俭会上分享了道和生态圈的运作思路:道和将通过聚焦生态健康产业的投资、运营及服务,以健康检测、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金融为依托,整合全球最优配置的健康医疗资源,同时带动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移民、生态健康项目投资、生态健康农业等上下游产业链,最终形成生态健康产业经济圈的整体闭环。

“生态健康产业对发达国家已经不是新兴产业,但在中国仍属于新兴产业。因此要用创新的精神来看待健康产业。“樊纲认为,发展生态健康产业,应主要以民营资本为主,注重市场规则,使其在竞争中改善服务。

陈威如:平台战略核心是创造共赢生态圈

陈威如:平台战略核心是创造共赢生态圈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