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调二黄广场特色景观文化营造探究

安康市汉调二黄广场特色景观文化营造探究
安康市汉调二黄广场特色景观文化营造探究

学号:2012090182

2014-2015年度论文(Ⅱ)

题目:安康市汉调二黄广场特色景观文化营造探究

院(系)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园林2012级

学生姓名徐娇

指导教师(职称)段展展(讲师)

提交时间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正文 (2)

参考文献 (5)

安康市汉调二黄广场特色景观文化营造探究

徐娇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它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里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的场所。其次,城市广场及其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可以集中体现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而可以促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服务体系。本文结合安康自然环境以及特色文化,具体分析“汉调二黄文化广场”的地形、植物配置、园区道路、置石理水、建筑小品、主题景观、浮雕、地景、脸谱等小品要素,以充分了解该园区景观规划的整体现状、汉调二黄文化的体现以及文化广场的设计理念。并通过调查安康气候和文化,以及该园区周围环境,了解汉调二黄文化特色以及发展。

关键词汉调二黄景观文化文化营造综合评价

1 引言

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以汉江为界,分为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在安康景观营造中,利用其特有的地形和湿润温和的气候,再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一个颇有文化气息的“汉调二黄广场”。

本文只要以分析“汉调二黄文化广场”(地形、植物配置、园区道路、置石理水、建筑小品、主题景观、浮雕、地景、脸谱等)的小品要素[1],充分了解该园区景观规划的整体现状、景观文化营造的艺术手法以及文化广场的设计理念,并进行对该园区特色景观文化营造的进一步探究。

2 安康市概况

2.1 位置境域

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接壤,南接重庆市的巫溪

县,西与汉中市的镇巴县、西乡县、洋县相连,北与西安市的户县、长安区接壤。

2.2 地形地貌

安康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以汉江为界,分为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

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

2.3 生态环境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植物、林木生长,全市的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56.5%有大幅度的提高,对增强植被的含水量,延缓雨季径流水量和时限,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

3 汉调二黄文化广场

3.1 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戏曲剧种。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2]。

3.2 园区概况

汉调二黄文化园一期工程以静态

汉调二黄戏剧艺术元素展示为主,其

休闲广场、绿化、主题雕塑、人物脸

谱、传统剧目戏雕,以及浮雕、地刻、

胡琴小广场等充分展现了汉调二黄的独特魅力。汉调二黄园二期工程是在一期的

基础上向北延伸主要布置有二黄大剧院、戏楼、茶楼、休闲廊亭和雕塑小品等项

目,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安置等前期工作,方案也正在修改完善过程中。

3.3 园区位置

汉调二黄文化园位于安康城区江滨大道七里沟段黄沟口,东接望江公园;西至水泥厂东梁;南临汉江;北以七里沟老路为界。总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

4 园区分析

4.1 总体设计分析

汉调二黄文化园是安康旅游的客人和广大市民了解安康地域文化的一窗口,是弘扬汉调二黄这一国家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一个平台。

该园在布局上采用两条主要景观轴线,呈十字型交叉,文化景观道作为景观轴线贯穿广场东西。整个广场的设计以展现“汉调二黄”文化特色为宗旨,最大力度地创造开敞式大型文化活动交流空间,设置多样化人物脸谱、传统剧目戏雕,

以及浮雕、地刻、胡琴小广场等文化的设施小品,渲染广场的文化氛围。

4.2 小品要素的文化体现[3]

4.2.1 主题雕塑

雕塑以汉剧中具有标志性的

阴阳脸为主题,借以汉调二黄传

戏《铡美案·琵琶词》中的重要

角色包拯的形象为题材。其造型

是点题之笔,通过不同脸谱再现

执法如山的包拯同时也充分得体

现了汉剧区别与其它剧种。此作

品通过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

和传统的汉剧脸谱艺术的创作设

计,既突破了传统的设计又具有

时代感,交融了时空,浓缩了文

化,散淡着缕缕丝丝捻熟的旧韵

和潇洒明快的格调。

4.2.2 浮雕景观

浮雕以汉剧的十大行当和古戏楼以及经典剧目,古时的练功场景为主题。浮雕用半装饰半写实的手法再现汉剧的旧戏楼,古戏班以及汉剧的十大行当:末、净、生、旦、丑、外、小、贴、父、杂造型、代表人物以及古戏楼万众看戏的宏大场面。通过再现上述场景角色行当、经典剧目等来表现汉剧的历史溯源以及艺术特色。浮雕景观整体构图借以汉画像石布局构成,是汉调二黄文化广场的又一

亮点,使人们在身临其境品赏雕塑艺术形象之际,感受到汉剧文化的启迪与雅趣、

触动心灵、升华境界。

4.2.3 经典剧目

雕塑作品用现实主义写实的手法塑造了具有汉剧代表性的经典剧目。通过真实再现戏曲的场景,来表现汉剧的艺术特色,充分真实的再现汉剧汉剧表演艺术的丰富多彩。

4.2.4 脸谱景观

采用不锈钢烤漆材料再现汉剧代表性的

脸谱,既兼有传统的设计又具有时代感,充分

展示了汉剧脸谱的景观艺术特点。

4.2.5 地景景观

地景以汉剧中的代表性的乐器为题材,以半装饰半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各种乐

器的造型,使人们在散步的同时也了解了有关汉剧的乐器。

4.2.6 置石理水

在园区中央水依势从高处沿台阶流淌而下,形

成台阶瀑布水体景观,体现了安康大小的河流及汉

江,使人们在游园之时充分体验安康的自然水体景

观。园区的景石来自秦巴山区,一个个景石直立在

园路旁,形状各异,神采奕奕。景石上书有名人的

诗句,如“冬不雪”、“同心社”、“汉云”等,具有

一定的安康地域特色和悠久的地域文化。草坪上的

奇石,其自身的纹理、形态、造型、意韵、色彩等表现出很高的观赏性,同时也

赋予人性化的特征。

4.2.7 植物景观

在园区合理的利用地形地

物,以安康特有的乔、灌、草相

结合,灵活运用植物的栽培技术,

如金心黄杨、红叶石楠等,配合

适当的花灌木、彩叶、地被等植

物,形成丰富多彩地、层次分明

地、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溪水

边的垂柳,林荫道旁的慈竹,又

营造出浓郁地江南特色。当人们徜徉在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园区林荫道、溪水边时,同时也了解了安康的生物多样性。

5 综合评价[4]

汉调二黄文化广场合理利用现存自然地形地貌特征,以汉调二黄戏曲为主题,并充分运用经典剧目、人物、脸谱、行当、乐器、演出场所和习俗等文化元素进行规划、布局与设计,反映安康的汉调二黄文化和发展历史。

参考文献:

[1]王洪成,吕晨.园林景观设计要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2]王道中.汉调二黄源流探索[M].西安:图书出版社,2010.8.[3]金涛主编.园林景观小品应用艺术大观[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4]杨万盈.安康“汉调二黄文化广场”景观效果分析[M].陕西:陕西农业科学

2017尔雅课堂《戏曲鉴赏》吴乾浩-期末考试答案

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属于时间艺术的是?(1.0分)1.0 分 A、绘画 B、雕塑 C、音乐 D、电影 我的答案:C 2不属于昆曲中“江湖十二角色”的是?(1.0分)1.0 分 A、青旦 B、老生 C、正生 D、老旦 我的答案:B(不确定) 3延安评剧研究院成立于哪一年?(1.0分)1.0 分 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 我的答案:B 4老生的臂膀拿起后应与身体什么部位相齐?(1.0分)1.0 分 A、嘴唇 B、腰部 C、胸部 D、眉毛 我的答案:D 5下列依然在演出,并完整保留原貌的是()。(1.0分)1.0 分 A、印度梵剧 B、中国戏曲 C、希腊喜剧 D、希腊悲剧 我的答案:B 6《桃花扇》中男主人公的结局是什么?(1.0分)1.0 分 A、出家 B、中举 C、做官 D、归隐 我的答案:A 71964年,京剧现代化浪潮中涌现的一大批优秀现代戏不包括下列哪个戏曲?(1.0分)1.0 分 A、《白毛女》 B、《红灯记》 C、《百花醉》 D、《智取威虎山》

我的答案:C 8艺术反映生活要求具有什么性质?(1.0分)1.0 分 A、写实性 B、不可感性 C、可感性 D、抽象性 我的答案:C 9《桃花扇》是哪个种类的戏剧?(1.0分)1.0 分 A、南戏 B、传奇 C、元杂戏 D、昆曲 我的答案:B 10戏曲界的老三鼎甲不包括下列哪位戏曲大家?(1.0分)1.0 分 A、程长庚 B、余三胜 C、张二奎 D、梅兰芳 我的答案:D 11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共有多少个?(1.0分)1.0 分 A、17.0 B、18.0 C、19.0 D、20.0 我的答案:C 12元杂剧在下列哪个方面比较薄弱?(1.0分)1.0 分 A、做 B、打 C、念 D、唱 我的答案:B 131960年,文化部明确表示,要提出三种戏曲的并举发展,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个剧种?(1.0分)1.0 分 A、旧编历史剧 B、现代戏 C、传统戏 D、新编历史剧 我的答案:A 14元代社会中不属于最低三个等级的是哪种人?(1.0分)1.0 分 A、娼 B、儒 C、丐 D、兵 我的答案:D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西湖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地下室结构招标文件(标书编号:ZCTC-03-303)。 2、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总平面图。 3、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基坑支护图。 4、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AB区地下室建筑图。 5、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AB区地下室结构图。 6、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H区地下室建筑图。 7、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二期工程H区地下室结构图。 8、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中心广场建筑安装工程图。 9、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中心广场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设计修改说明。 10、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西湖文化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1、《现行建筑施工规大全》及部、省发布的有关规、规程。 12、部、省、市级单位发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件。 13、省建工集团责任认证通过的ISO9002质量体系程序。 14、西湖文化广场中心广场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 二、方案说明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段北岸,北路西侧,东清新村及文晖路的南侧,其南面和西面均为运河所环绕,交通十分便利。西湖文化广场占地13.6公顷,总建筑面积37.5万m2,建成后是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商务办公和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将成为室主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详细踏勘、对目前在建各单位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对施工图纸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组织各类技术工程人员精心编制而成的。这既是西湖文化广场中心二期地下室结构工程施工的投标技术性文件,亦将是指导实际施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着重介绍了定位测量、基坑开挖、地下室结构、预应力、后浇带和塔吊安拆等施工方法与各项技术管理控制措施,同时重点介绍了工期、质量、材料与设备供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管理等控制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充分体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承诺的质量、工期、材料与设备供应、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等有了强有力的措施保证与制度保障体系。 在确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时,结合工程特点与施工难度、业主的招投标要求和我公司自身综合实力即技术装备、机械装备、人力资源、周转材料、资金装备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一期工程中心广场地下室结构与二期工程A、B、C、D、E 区基坑围护的关联和制约、二期工程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基坑(A、B、C、D、E区地下室基坑,H、J区地下室基坑,K区地下室基坑,D区北部局部较小基坑)之间的相互关系,AB区地下室结构与H区地下室结构相连成一体的关系和目前在建各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 在确定施工质量计划时,结合工程特点、业主的招投标要求和我公司自身综合实力即施工经验、管理技术、人力资源、材料选型、资金实力等力量,并充分考虑了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程序与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本文主要就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做出浅要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 ;景观设计; 继承; 发展; 分析 abstrac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sinks into a reflection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style of the culture, the history of ideas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overall characterization of ideolog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on landscape desig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relations to make shallow.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landscape desig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 analysis 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地上的璀璨星辰,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改造,但其中都蕴含着奇光异彩文化底蕴,成为人类共享的财富。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伴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成长。设计我们可以看作是艺术同哲学、宗教等一样都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是作为精神的存在,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事实上,

看戏琐记

看戏琐记 李文举 河南曲子戏,唱腔柔和宛转,民歌特点显明,但因搬上舞台时间较短,一时的演出,尚未完全脱离坐班清唱雏形。戏台上放一张条桌,乐队围桌三方坐定,演员稍事化妆,便站在台上演唱。若要用桌子做堂桌、书案或床塌,乐队起身让位,表演无固定程式,唱段也无本可依。事先由教练给演员分配好角色,讲清这出戏的故事情节与结局,然后由演员在台上自由表演,随兴口编唱词,这种戏,人们称“活词戏”。譬如表演“行路”,就唱:“走一山又一山,山山不断,走一岭又一岭,岭岭相连。”借了钱要感谢,就唱“老伯侠义有肝胆,借我银钱做盘川。他日若把高官做,结草衔环报恩还”云云。 这种话词戏,我于五十年代在商南经常观看。商南,地处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虽隶属陕西,但已出了武关,风情民俗归荆楚文化,听不懂秦腔,但河南曲子,汉调二黄、花鼓戏大受欢迎,又有“一曲二黄三越调,桄桄乱弹瞎胡闹”之说。河南曲子唱腔活泼、轻快,曲牌有扬调、汉江、满洲、打枣杆、诗片等。伴奏乐器主要是曲子弦、三弦、二胡。唱活词戏的演员,大都是“戏篓子”,他们生活阔历丰富,戏曲行当精通。上得场来,见啥唱啥,“宁要嚷嚷,不叫停止”。但大多唱词千篇一律,互相套用,谈不上刻画人物与情节描述。有一次

我看一位名须生演《华容道》,关羽见到曹操,随口唱道:“关云长来在华容道,骂一声曹操老杂毛。今日犯在我的手,割你的肉去喂老雕。”粗俗不雅,但又使人忍俊不禁。有一位叫韩荆信的须生演员演朱元璋,见了刘伯温唱道:“我好比尧舜人一个(二人),你好比诸葛孔明二先生(一人)。”等等。象这些有明显错误的唱段,每每为观众所不察,仍然兴致勃勃观看。 活词戏中也有一些较好的唱段,如赶路看见流水,唱到:高高山上一清泉,流来流去几千年。 人人都饮泉中水,苦的苦来甜的甜。 富有哲理,令人玩味。《抬玉镯》中傅朋有一段唱词也很雅很美:“清早起打从这孙家庄过,抬头只看见那美貌姣娥。观见她面容好美如花朵,惹得我痴呆呆寸步难挪!”可惜这些较好的唱词并不多见。 活词戏在六十年代初,经过戏剧改革整顿业已消迹,但在解放初人们精神食粮缺少,仍还如醉如痴观看。当时还常演连戏台,如《刘公案》、《松江传》、《丝绒计》等,一演就是十天半月,起到了活跃山乡人民文化生活作用。如今几位健在的老艺人石忠甫、杨文献、余少乔仍活跃在老年人文艺队伍行列。 汉调二黄,又叫“土二黄,是陕南人民十分喜爱的地方戏。有一位唱花脸的老艺人吕庆华,我记忆尤深。吕庆华身材高大,嗓音宏亮,他常演的二黄戏角色有《高旺背鞭》中的高旺,《闻太师回朝》中的闻太师,《淮河管》中的蒯通,《二进宫》里的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的差异

考试序列号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课程名称:世界旅游文化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0901 学号: 3209000766 姓名:陈晓雯 任课教师:俎喜红 2012年04月18日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 本文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建筑、自然景观方面(具体是园林、自然山水风光)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世界上的园林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迥异,从宏观角度看,园林可以分为东方的自然式园林和西方的几何规则式园林。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西方园林的渊源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最初的西方园林是将院落以围墙围起,中央设水池,四周设建筑,并使用了草地、花圃、藤类植物及各色成排的树种等园林因素。西方古典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这类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 而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公元前11 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谓是最早的皇家园林。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园林各基本要素已初步具备。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求仙,逐渐发展为游憩、观赏。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 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从整体上来讲,西方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调整,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胜自然的基本观念;而中国园林则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基本观念。这样就形成了两种鲜明的艺术风格。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

中班歌唱:小朋友们学二黄

幼教课堂设计 中班歌唱:小朋友们学二黄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设计意图: 汉调二黄是安康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是我园的特色活动之一。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汉调二黄,发扬传统文化,在幼儿欣赏过汉调表演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唱歌活动,使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学唱,进一步了解汉调的特点。 活动目的: 1.学唱歌曲,学会看图谱记歌词。 2.进一步感受汉调音乐的特点。 3.了解家乡文化特点,培养幼儿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学会看图谱记歌词。 活动难点:学会看图谱记歌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听过《岳飞报国》、《杨门虎将》、《哪吒闹海》、《三娘教子》的故事。 2.幼儿欣赏过汉剧表演。 材料准备: 1.音乐《小朋友们学二黄》,大班幼儿汉调表演《小朋友们 学二黄》视屏一段。 2.歌词的图谱,岳元帅、杨六郎、哪吒、秦腔《三娘教子》图片。 3.京剧表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观赏京剧表演图片,引出谈论汉调的话题。 1.出示图片,说一说你在哪里看过这样的演出? 2.演员们是怎样表演的?(播放歌曲间奏部分,引导幼儿模仿汉调表演的动做) 二、基本部分:学唱歌曲 1.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1)说一说,你听到里面唱的是什么? (2)你自己最喜欢哪一句,试着唱一唱。 2.再次欣赏音乐,引导幼儿了解第一节歌词。 (1)小朋友们,在我们安康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叫什么?(出示汉江图片)。 (2)教师出示图片,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学二黄) (3)播放大班幼儿表演的片段,问:小朋友们学得怎么样?(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有模又有样,整齐又大方。)(4)教师对照图谱,示范唱。 (5)幼儿跟唱第一节。 3.学唱歌曲第二节。 (1)欣赏第二节,提问:歌曲里唱到了哪些英雄人物? (2)逐一出示岳元帅、杨六郎、哪吒、《三娘教子》图片,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的故事。 (3)教师小结:歌曲里唱到精忠报国的岳元帅、辕门斩子

文化广场设计总说明

说明书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来县西部的北博农场内。北博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2500公顷,总人口1.5万人。农场以剑麻、水果为主导产业。北博农场属贫困农场,2007年以来农场积极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开发种植具有农垦特色的剑麻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大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投入,道路、教育、小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农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期。本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北博农场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北博农场人民群众的休闲、锻炼提供一个室外公共场所,对建设和谐社会起重要积极作用。 受北博农场东湖居委会的委托,揭阳市电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编制完成本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内容 包括:文化广场平面布置及地埕结构设计;公共设施(包含厕所及排污)设计;文化广场绿化设计;文化广场照明设计;公共文体设施设计;其它工程(填土方)等。 三、设计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2006)2011 版;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绿化条例》(CJJ37-9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图等。 四.施工设计说明: 1、本文化广场主要面层材料为混凝土、花岗岩和水泥填缝卵石。其面层结构和各层厚度以大样图为准。 2、花岗岩表面拼接未注明处均为平缝对接,施工时可现场适当调整花岗岩石板的拼接形式,要求达到图形平顺、规则。 3、本广场中所有材料的拼接均要求色泽均匀、表面平整、拼缝整齐、圆面光滑、阳角挺拔、阴角简明,灌浆密实无空鼓、地面平展无起伏。 4、本广场设计铺装形式较多。施工时应严格对位,头尾相接,左右相齐。 5、地面土方施工前应进行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土方填筑按30cm每层控制,逐层压实并填至设计标高,压实度应达95%方能进行垫层和面层施工。 6、本项目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M10水泥砂浆采用强度等级32.5Mpa 水泥,C20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 7、建筑物混凝土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护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防止收缩干裂,影响外观和质量。 8、苗木要求:发育正常,苗包等包装牢固。树冠要捆扎好,防止折

文化景观及其特性

示范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景观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2.结合实例,了解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以及文化景观所具有的指示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文化景观的学习,要初步学会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待文化及其景观特性,学会运用文化景观来了解人地关系。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景观图片来分析文化及其指示意义。 德育目标 1.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的发展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我们不可人为分割或将其绝对化。 ●教学重点 文化景观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 ●教学方法 1.学习本节内容,首先应区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不同之处,也要注意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的区别。其次,判断某文化事物(或现象)是否是文化景观,关键还得掌握文化景观的三个特性。 2.景观就是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联系实际生活,充分调动我们已有的经验,观察、想象,正确理解问题。 ●教具准备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或制作一些景观图片,以最直观的手段来演示文化景观;同时,收集一些新闻、影视资料加以补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文化的概念和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了解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一定的环境又会孕育相应的文化,文化与环境相辅相成。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分别来学习文化地理学中的五个研究主题。本节我们学习其中之一: 3.2 文化景观及其特征 一、文化景观(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掌握文化景观的概念,了解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区别,并举例说明之。 这部分内容较为简单,重点是文化景观的概念,理解了这一概念,就很容易了解它与自然景观的区别,那么,生活中的实例就可随手拈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景观是指各种地理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综合体,景观是由其外部和内在的诸因素以及内外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有着有机联系的空间单元,它以其独特性而与其他地区的景观相区别。地表上的全部地理景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文化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景观。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今日的高山地带、极地地带、热带局部地方尚存在这种自然景观,但随着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强,这种纯自然景观日趋减少。 文化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如图3.5)。如园林建筑、书画题记等。这一概念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自然物质是基础;二是人类有自己的创造行为;三是它表现的是人类活动的形态。例如,农田、道路、城市、村落等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景观,它们都是人类利用自然提供的物质,在原始地表之上创造出来的。

民盟--学院二支部2011年总结1

民盟**学院二支部工作总结 民盟安康学院二支部的全体盟员在民盟汉滨区委的精心指导和汉滨区委统战部的直接领导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思想政治建设、参政议政、组织队伍建设和岗位建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安康学院的发展和汉滨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一个和谐的、进取的民盟安康学院二支部正在形成。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升政治素质,为多党合作奠定扎实的政治基础。 支部坚持组织全体盟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使盟员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驾驭全局、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而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全国、省、市、区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民盟中央、省、市委有关会议精神。认真领会精神实质,统一盟员思想,深刻理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的丰富内涵,做好盟的思想建设,增强盟员素质。关注学院和安康地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做到让每个盟员都了解党和国家重要工作和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战略的实施,为每位盟员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实处,打下基础。 二、重视队伍建设,增添组织活力,为参政议政提供有力的组织

保障。 在民盟省委、区委的领导下,在市、区委统战部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全体盟员的努力,民盟安康学院二支部逐渐成长起来,我们的组织工作是根据盟组织发展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支部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坚持巩固与发展相结合。首先强化了领导班子建设,在班子中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同时强化团结协作精神,要求大家讲奉献,营造“团结、信任、民主、和谐”的氛围。在组织发展工作方面,重视新盟员的培养、培训及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注意吸收政治素质好、知识层次高、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中青年代表人士入盟。我们边发展、边巩固,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片面追求数量。2010~2011年,支部共发展新盟员7人,其中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现在我们已有24名盟员,具有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的8人,在职副处级干部2名。 三、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聪明才智。 我们紧紧围绕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绿色安康战略目标和市、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能。积极参加中共安康市委、汉滨区委,市、区政府、政协召开的各类座谈会,并就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稳定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受到了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担任市区政协委员的盟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密切联系群众,开展调查研究。2009—2011年向市区政协递交调查报告1份、提案6件,得

西湖文化广场分析

目录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 第二部分西湖文化广场手绘平面图 第三部分广场地图认知五要素 第四部分问卷及数据分析 第五部分行为记住 第六部分广场改建

第一部分西湖文化广场说明 项目规模: 总用地面积: 166665 m2 总建筑面积: 252915 m2 地上部分: 152241 m2 地下部分: 100674 m2 总计: 252915 m2 其中计入容积率部分:200075 m2 建筑高度:市民文化娱乐中心为4层(24m) 商业办公综合体(269m) 容积率: 1.20 绿化率: 49%(含水面) 广场总平面图 设计背景: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在设计中我们做出了规划,建筑和景观层面的应答。 设计目的: ?展现杭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强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视觉上将整个城市的标志点联为一体 ?将该项目与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揭示杭州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体规划 ?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高270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将南面沿岸进行重新规划;基地的东北角结合不同地势变化作了相应标高的景观处理。 立面设计手法 ?整个建筑群落的材料选择铝合金和表现力丰富的玻璃。 ?圆型裙房二至四层立面被三条带型窗贯通,纵向分成四层。 ?广场四周的建筑立面延续外侧的处理方法,顺理成章地形成相对独立的五个功能分区。?建筑首层层高6米,在层高相对较高的前提下,支柱与围护结构相互剥离的作法使建筑物的轻盈感更加强烈。 ?商业办公综合体依靠三段圆柱体造型,获得强烈的高耸感,并吸收西湖灯笼的造型特征,体现了杭州特有的人文历史景观。 ?塔楼纵向一分为三,其中下面两段为办公用房,上部一段为酒店,顶部为可俯瞰杭州城市全貌的餐厅和观光层。 ?在塔楼的底部依靠少量的透空空间直接与周边的商业用房相连。: 广场与地下室 ?岛下二、三层为车库和机房,整个 基地依靠三条河底隧道顺利地解 决人车分流,减轻了基地现有的交 通负担。 ?基地中部东侧有一下陷式广场,广 场底标高与地下室一层地标高相 同。既为商业、杂技、健身,展览 中心提供主要通道,又为机动车与 自行车提供了主要安全出口。 ?广场两侧舒缓的坡道与台阶为露 天音乐会和表演提供了可能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一.地理背景 广场被四条主道围绕,广场四周是市政府,写字楼,图书馆,博物馆,图书馆外侧是历史名街,设计的时候,须考虑各个文化建筑的性质和文化 二.项目背景 本项目按照规划要求,建设文化历史和冰雪文化为一体的广场,改造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建立城市主体景观印象。塑造城市文化底蕴. 三.方案定位 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展示和传承历史文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在这三个有利于的条件下着力打造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文化广场。本方案将广场定位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集会,市民休闲游憩,娱乐等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内涵。凸显市政府和博物馆大楼的庄严的形象,也要为图书馆的文化和写字楼的文化氛围营造景观环境,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面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以人为本,以营造高品质的环境及庄严肃穆的精神为目标,精心塑造即生动和谐又不失严肃的文化广场,建筑和开放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和休闲环境,安排亲切宜人的市民驻留活动场所,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强化城市的文化气氛,以满足二十一世纪的城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需求。独具特色的广场形象根据规划区的地形环境特征,结合白旗的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国内外广场设计的优秀经验,塑造一个视觉景观强烈,连续开敞的,即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风景线。 规划原则: 1.文化原则: 广场设计应力求挖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并体现新时代城市的形象。 2.以人为本: 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良好的环境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广场空间应能满足人的多维感受,并进行无障碍设计。 3.生态原则: 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皆共生。4.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广场设计应为将来预留发展空间,并能与全局协调。 5.经济原则:

历史文化的景观表达

历史文化的景观表达 摘要:面对本土文化精华的逐渐流失,运城圣惠公园通过景观的形式,将地域历史文化采用片段再现的方式加以诠释。两条景观轴、三个历史文化空间分别在讲述着运城5000年的历史,以景观的名义展示运城历史与人文的独特性,使人们了解运城悠久的城市文化历史,强化城市文化记忆。 关键词:历史文化;景观表达;运城;圣惠公园;规划设计 Abstract:In the face ofa gradual loss ofthe native place culture essence,YunchengSheng HuiParkthrough the landscapeform,thereg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byfragmentand playback modeinterpretation.Two landscapeaxis,thre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spacerespectively in thetelling ofthe history of Yuncheng in 5000,show the uniquenessof Yunchenghistory and culturein landscapename,make people understand the Yunchenglonghistory of city,strengthening thecitycultural memory. Key words:History and culture;landscape expression;Yuncheng;SanHuiPark;planning and design

自然景观和文化的关系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1].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从东晋开始,山水画(风景画)就已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胎而出,独立成门,风景(山水)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 丰富的山水美学理论堪称举世无伦,因此也才有中国山水园林的臻美.景观的这种含义(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延用至今.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 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两大类。 文化景观则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了自己所创造的景观。 由于不同的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对某地的景观的仔细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关于该文化集团过去活动的重要知识,这是因为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行和娱乐。景观中除了一些形象、看得见的物体之外,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但又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例如景观中往往包含着文化的起源、扩散和发展等方面许多有价值的证据。文化景观既有空间上的变化,也有时间上的变化。空间上的差异反映的是各集团景观塑造上的各自文化特点,时间上的判别则反映过去居住在该地区的文化集团的变迁和发展。 人文景观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物质要素进行的人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和再创造,对人类社会文化物质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景观元素内容的创造性设计和建造。人文景观设计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多学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其任务是保护和利用、引导和控制自然景观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人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取向,创造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自然景观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综合体。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很少受到人类影。向,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人文景观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公园景观等;二是指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景观等。总之,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观属人文景观的范畴,其内容和形式反映出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驾驭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自然景观是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自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

文化广场设计说明

常德市草坪镇文化广场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设计的文化广场位于草坪镇龙相路与上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东侧为惠阳大道(原207国道),西侧比邻民间艺术文化街,规划用地面积为1.89公顷。 二、规划依据 1.《常德市鼎城区草坪镇总体规划(2012-2030)》; 2.《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3. 其他相关国家规范、标准; 4. 对现有场地的踏勘等。 三、规划要求与目标 1. 规划设计要求 (1)将广场东南部的加油站搬迁至207国道东侧; (2)文化广场的规划重点强调文艺活动表演功能,宣传草坪文化; (3)设计风格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与民间艺术文化街建筑形式协调统一。 2. 规划目标 通过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为草坪镇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展示平台,成为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 四、现状概况 1.交通状况:文化广场东侧与207国道相接,北侧现有一条乡土路,总规中将其规划为龙相路,交通便利。 2.广场现状:本次规划的文化广场内以及周边均为农田景观,视野开阔。广场东侧沿207国道有一条约4米宽的沟渠,设计中考虑以涵管的形式预埋在广场下面代替沟渠排水。广场东南部现有一栋3层楼私宅和加油站,总规中将其搬迁至其他位置。

五、规划设计 1. 布局与设计理念 广场以文艺中心广场为核心,文化景观道作为景观轴线贯穿广场东西,主入口广场、露天舞台、贵宾席看台三者形成一条南北向景观轴线,文化长廊沿着中心广场南面环绕半周,形成一核心,两轴线,半环形的整体布局。整个广场的设计以展现草坪文化特色为宗旨,最大力度地创造开敞式大型文化活动交流空间,设置多样化草坪文化的设施小品,渲染广场的文化氛围。 2. 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文化广场由主入口广场、树阵广场、绿地景观、文艺中心广场、文化景观道、文化长廊、停车场和次入口广场组成。 (1)主入口广场 主入口广场设在龙相路南侧,位于广场北部,中心设置文化主题雕塑作为广场地标,通过台阶形成高差变化丰富空间感官,两侧则利用文化景观柱将视线引入文艺中心广场。 (2)树阵广场 树阵广场分布在主入口广场两侧,广场上以银杏树阵景观为主,利用树池,花钵,木质休闲椅组合成具有休憩功能的景观小品。 (3)绿地景观 广场绿地主要集中在广场外围,形式以草坪为主,配有规则模纹式植物景观以增添广场的庄重感。 (4)文艺中心广场 文艺中心广场由中心的露天舞台和四周的看台组成,露天舞台可容纳1000人进行表演,看台座位可容纳约2000人。露天舞台为开敞式铺装广场,便于大型表演活动灵活搭建舞台形式。看台的形式以露天为主,文化景观道以北的看台设有顶棚,顶棚形式为青灰色波形瓦单坡面屋顶。贵宾看台位于露天舞台的正南面,顶棚形式为青灰色波形瓦二坡屋顶,墙壁为白色。底层为管理用房与公厕,管理用房包括声光控制室、演员更衣化妆间等。底层中部设有10宽通道,连接中心露天舞台与次入口广场,保障交通的顺畅。广场铺装材质以青石板、麻石为主。 (5)文化景观道

西皮二黄

京剧唱腔种类 - 京剧的唱腔 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因为是在网上无法解释音律,所以只能用文字来作简单的表达。 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倒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倒板”。西皮倒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倒板,《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分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 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消遥津》中的刘协(汉献帝)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帘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但这一但是二黄导板,不是西皮导板。 如果您还想知道类似的名称,我可以简单举几个例子。首先,西皮与二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音律。西皮主要表现明快亮丽,二黄主要表现低沉悲婉,在此无法说明,只能告诉您:西皮是[眼起板落],即敲鼓开唱,打板收音,二黄则是[板起板落],开唱与收音都在打板上。这是板式上的一点重要区别。知道了板和眼,就可以向您解释其他的名称了。 西皮以节奏来划分,可以分为“西皮导板”,就是前面提到的板式,在此不重复。 然后是“西皮慢板”,也叫“西皮三眼”,如名是打一板,司鼓的鼓师要用一定的节奏在鼓上敲三次再收板,以此为一个小段落,也就是“一板三眼”。这三眼按次序分为“头眼”、“中眼”和“末眼”。演唱者的开唱在第二次敲鼓开始,也就是“中眼”。(例:老生《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青衣《坐宫》,猜一猜驸马爷袖内机关等。) 然后是“西皮原板”,是为“一板一眼”,演唱者的开唱就在眼上。但唯独青衣的西皮原板依然是一板三眼,开唱仍要找中眼,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例:老生《失街亭》,两国交峰龙虎斗,青衣《凤还巢》,本应该随母亲镐京僻难等。) 然后是“西皮流水”,因为节奏加快,所以在打击中省略了“眼”,只流下“板”。但这并不是没有眼,眼就在两次响板的中间,要凭演唱者自己体会。(例:老生《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青衣《女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等。)还有更快的“西皮快板”,如《铡美案》中净行的“驸马爷进前看端祥”。 在原板与流水板中间,有一种板式叫“西皮二六”,节奏比原板稍快(有的几乎一样),但也是有板无眼。常见的有《空城计》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老生戏,还有《武家坡》中的“指着西凉高声骂”的青衣戏。 在这些正规板式间,还有过渡用的“西皮摇板”和“西皮散板”。摇板的过门与流水与快板类似,也就是大家经常听到的“里个龙”,但唱腔有所不同,如《坐宫》中杨延辉的“我本是杨四郎把名姓改换”几句就是摇板,《回令》中他又唱的“我哭一声老太后”等一大串都是散板。

西湖文化广场

西湖文化广场创意分析 摘要: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是浙江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新世纪杭州市中心城区第一座标志性建筑。该项目被定位为集科普、文化、娱乐、演出、展览、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它位于杭州市区中心武林广场运河北岸,中山北路西侧,总建筑面积34.8万m2。环境设计面积10hm2。 关键词:文化名城风格各异文化设施公益性文化底蕴多角度内涵时代风华 正文:西湖文化广场紧挨商业街区,附近有杭州大厦、杭州百大、杭州银泰等购物场所,交通非常便利。且临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晚上散步、溜狗、跳舞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是市民休憩的好场所。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地处杭州市中心,距西湖仅2公里,占地13.3公顷。西湖文化广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西湖文化广场室外广场约10万平方米。西湖文化广场主塔楼是41层170米高的浙江环球中心。整个西湖文化广场集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一体。 整个广场设计将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文化为建筑背景,并结合列

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本质。 在西湖文化广场上,有一幢高达170米的标志性建筑——浙江环球中心大楼。该大楼共41层,由写字楼和底层群楼商场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左右,其中购物中心包括地上一层至五层,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写字楼包括6至41层,建筑面积为5.1万平方米。 大楼整体风格采用渐收与发散的几何体外形设计,形成旋转而相贯的块面结合,展示了一种现代韵味和极富升腾开放的性格,同时透露着吴越传统建筑的精神。 中心广场是西湖文化广场的主题,建筑群的环绕使主广场轮廓呈现若干个扇形区域,其中科技馆和剧场区间各自形成一个具有仪典氛围的场地,可用于举行相关的主题性集会。整个广场以建筑的平面母体为构成,通过圆及弧的各种组合形式表现西湖和杭州的各种文化内涵。最初是在北面的商务大楼入口前设计了礼仪性问候大门,铺装采用交叉的界面分隔方式来强化主体建筑与跨河大桥的空间关系。广场西南侧的硬质景观铺装、台地布置向运河接近,形成亲水的岸边环境,使绿地沿河岸向北向东连成整体。广场东面的几何形绿地设置一系列造型简洁的历史对比性“文化长廊”,展示过去与现代的文化成果。。现代简洁的抽象门廊用于传统的长廊意境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最终方案将中心广场西侧的场地设计采用对角线切割的空间处理方法,并对植物的种植点位进行了相应的限定,所布雕塑隐约期间,构成了包容文化内涵的林荫休息空间。 “京杭大运河”位于广场的东南、西南和西部,是广场的水脉,采用了独具特色的景观设计。西南部运河河岸主要是分别布设休闲台架、放射状嵌草树阵广场、绿篱迷宫、绿荫跌水、架空木平台、亲水平台(踏步)、大型水景、跨水木栈桥等。通过复杂的竖向设计和一系列的高程变化,创造了各种亲水的可能性。这些河岸水景设计是整个广场设计的点睛所在(图7)。西段大运河的沿岸景观设计,则采用乔木与竹子相间而植。东南段是以两座亲水木平台为焦点布设相应的游路,设置人性化雕塑点缀空间。植物种植方式以规则自然相融合的方式与路网相协调。。东南段河岸设计成一条文化展示街,保持古貌,并配合商贸活动,展示古运河京杭的生活片断。名为“临安街” 跨运河的桥有新旧两个。新桥在通往主塔楼商务大楼的南北轴线上。此桥为人行桥,两端通过数段台阶(中间是多级跌水景观)升至主桥面,并辅助无障碍通道及电梯,新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