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业态环境分析

便利店业态环境分析
便利店业态环境分析

便利店业态环境分析

1.1 便利店行业介绍

便利店是营业面积在50--200平米左右,经营品种在2000--3000种左右,根据所在商圈不同,营业时间可达15个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全年不休息的新型零售业态,其地点灵活,填补消费孔隙,销售的商品主要以顾客日常的必需品为主。

194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与美国南方公司建立7-11便利商店连锁集团,加速了便利店行业的发展。70年代末便利店模式登陆我国台湾,随后迅速发展。我国内地市场起步较晚,是从1995年才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外资投入的便利店(7-11、华联罗森)。

便利店发展有其深刻原因:首先,零售商店中大中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发展,迫使小型零售商寻求新的经营类型,以适应环境变化。其次,都市化发展,商圈扩大,通勤时间长,双职工、独身家庭增多,引起购买行为变化,要求新的经营类型以适应这种变化。最后,批发企业面临经营成本增大,利润下降,乃至经营萎缩,为维持其功能与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零售业特别是对中小零售店物流配送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1.2 市场综述

1.2.1 便利店相比其他零售行业的优势

从(表1.2.1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便利店作为零

售业态分支之一,有三点优势:

1、距离的便利性:相比超市,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

至10分钟便可到达,使得消费者不必为急需的商品而花费时间去大超市购买。

2、购物的快捷性:与超市相比,便利店商品种类少,但陈列的简单明了,

使得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

免了超市结帐大排长龙的现象.根据笔者在门店的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

款结束平均只需要三分钟的时间。

3、时间的便利性: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16至24小时,全年无休,提供消

费者“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

业态

基本特点

选址商圈与目标顾客规模商品经营结构服务功能

管理信息

系统

食杂店M/T

位于居民区内

或传统商业区内

辐射半径0.3

公里,目标顾客

以相对固定的居

民为主

营业

面积在

50平米

一下

以香烟、饮料、

酒、休闲食品为主

营业时间

12小时以上

没有,

结帐以人

工为主

便利店C/B

商业中心区、

交通要道以及车

站、医院、学校、

娱乐场所、办公

楼、加油站等公

共活动区

商圈为顾客

5-7分种内步行

范围,目标顾客

主要为单身者、

年轻人,顾客多

为有目的的购买

营业

面积在

50—200

平米中

间,利用

率高

即时食品、日用

小百货为主,有即

时消费性、小容

量、应急性等特

点,商品品种在

3000种左右

营业时间

16小时以上,

提供即时性

食品的设施,

开设附加服

务项目

应用第

三代以上

的POS管

理系统

中型超市C/A

市、区商业中

心、居民区

辐射半径在2

公里左右、目标

顾客以居民为主

营业

面在

6000平

经营包括食品、

生鲜食品和日用

品,品类齐全,但

营业时间

12小时以上

信息化

程度高

米以下缺乏深度

大型商超K/A

市、区商业中

心,城郊结合部,

交通要道及大型

居民区

辐射半径在

2.5公里以上,配

以班车个更远

营业

面积在

6000平

米以上

大众化衣,食,

日用品齐全,一次

性购齐、注重自有

品牌的开发

设不低于

营业面积的

40%的停车

场,营业时间

在13小时以

信息化

程度相当

的高

表1.2.1 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比较

1.2.2 现阶段便利店的发展情况

中国的现代便利店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外国企业引进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使得便利店行业在我国消费者刚刚接受概念,但还没有完成过渡期时就已经进人竞争期。长期养成的消费习惯让便利店经营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有不少消费者还把便利店当成是“小超市”。

我国便利店的毛利率一般在20%左右,但是便利店竞争的加剧以及开在居民小区的便利店数量增加,令毛利率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反映了我国便利店存在很多不良情况。说明便利店的竞争还缺乏手段,发展还不十分成熟,甚至有点类似于小超市,业态特征不显著。

1.2.3 沈阳市场便利店行业现状

便利店的发展不仅取决于GDP、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还与气候条件紧密相关,纬度越北、气候条件越恶劣,就越难普遍发展便利店。由于沈阳所在北方严寒地区,其便利店的发展有很强的本土化特性,具体表现如下:

1、本土品牌的圈地运动

由于沈阳市场的特殊性,外资品牌没有一家介入。行业主要以本土品牌为主,信盟、每之购、联众、皇寺365、鑫升级,唯一的外来品牌是天狮集团旗下的百亮便利。而它们统一的特点就是都在做特许加盟,使得便利店行业在沈阳发展迅速。

2、市场尚未饱和

沈阳目前市区人口为5018469人,按便利店的定义,人均3000人就应该拥有一家便利店,沈阳便利店市场应该需要1600家门店。而目前只有410多家,远远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

3、密集开店,贴身竞争

过快的发展必然带来无序的竞争,几乎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一条街上几家门店同时竞争的现象,联众便利中40%的店铺都与一个或是多个竞争对手比邻。结果就是双方互相开始价格战导致门店利润下降。

2 便利店门店管理

2.1 便利店的商品选择

2.1.1商圈决定商品的各品类比例

便利店的商品选择与其商圈特质休戚相关。因此,必须针对其商圈内“主要顾客群”的消费变化趋势,深入观察分析,借以定位其商品结构,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商圈是指在便利店坐落的地点所能够交易的范围、规模。一般可划分为:住宅区、教育区、办公区、商业区、娱乐区。

例:以联众位于住宅区商圈A门店和办公区的B门店进行说明,商圈不同,其商品结构也不同:

图2.1.1商品大类销售比率分析图

A店地处小区出口,消费人群相对固定,经调查该商圈内缺乏出售洗化,日用百货的专业门店,所以在商品选择上,扩大了洗化与日杂大类的品种数目。

B店位于商务写字楼附近,消费人群消费能力强,能够勇于接受新产品,外食族比例高,所以在商品选择上,加大休闲食品与即食品的陈列品种。

通过(图2.1.1)A、B店比对,可以看出在不同商圈,顾客对于商品有不同需求和购买规律。对于日用百货和洗化类这些日常必需品和周期性购买的商品,住宅性商圈明显需求更大。

2.1.2商品选择策略

韩国便利店业态演变趋势分析

韩国便利店业态演变趋势分析 摘要:通过对韩便利店在店铺数、销售额、顾客与经营者构成等方面的分析,本文认为韩便利店的快速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成功输入美日成熟的便利店经营技术和模式有关。韩便利店在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根据店铺数与销售额等的演变轨迹,可以将韩便利店的发展划分为导入期、连锁构筑期、系统完善期、高速成长初期及高速成长期。 关键词:韩国便利店;业态;差异化战略;特许加盟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81年韩国就出现了类似便利店的店铺[1],但正式导入始于1989年乐天集团旗下的东和donga产业和美国的southland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在首尔市松坡区芳夷洞开张的1号店——奥林匹克店。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导入便利店并非偶然,是符合便利店业态发展规律的。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3 000美元时,是便利店导入的最佳时机。1989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gni)已达5 418美元,这为便利店的出现及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市场基础。1993年成立的韩国便利店协会将便利店定义为以小规模、24小时营业、全年无休运营,以食品为中心,采取面对面销售方式的业态,但没有卖场面积的标准。今天,便利店已和百货店、折扣店、超市等一同成为韩国的主要零售业态之一。 一、便利店店铺数与销售额的变化

(一)店铺数的变化 1.店铺数增长呈现快→慢→快的过程(见表1)。1989韩便利店诞生后仅过4年店铺就突破1 000家,这归因于在当时很稀罕的夜间营业聚敛人气,以及以海外企业为中心对特许加盟方式的导入。1994-1999年间,店铺增长缓慢,特别是1996-1998三年间年均增加店铺仅为130家。这一期间许多企业在尚未充分确立成熟的便利店经营技术的情况下,片面追求高增长,结果出现了各种偏差,总部与加盟店之间纷争不断,甚至发生了300家加盟店要集体退出连锁系统的事件。为此,各便利店总部着手修改特许加盟合同内容,韩国便利店协会还制定了便利店开店的“80米距离规制”。直到1999年8月,处于低迷的便利店才有转机,此时店铺数为2 275家,比上一年增加10%,它也是1993年来店铺增数的首次正增长。因此,1999年10月5日《日经流通新闻》中称1999年为韩国的“便利店再生年”,这是“7-11”等强势连锁便利店无视“80米距离规制”大肆开店所致[2]。 2000年以后店铺增势迅猛,2000-2002年三年间韩5大便利店店铺数增长均在两倍以上(见表2),2002-2005年韩便利店年均增加1 000余家,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危机后企业结构重组,以及因提前退休者的增加、失业率上升,进而希望加入特许连锁便利店的人激增的结果[3]。另外,这一期间便利店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业态(见表3)。据韩国便利店协会的统计,2007年1月末韩便利店达9 990家,“相当于国内居住人口每4 92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该协会预

员工管理日本便利店的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日本便利店的 员工管理

日本7-11便利店的员工管理 所有了解7-11员工管理体系的人,均有壹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7-11的员工管理非常规范,而且形成了制度化、书面化的流程,对于所有店员的活动,7-11制定了每天的工作计划表。通过这个表,店员能清楚地知道于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甚至于这个表中仍有“空闲时做其他事”;“下班后到车站周围走走见见”、“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空闲时不要窃窃私语”等各种指示。于7—11的工作计划表中,横轴是以小时为单位划分的24小时时段,纵轴填写的是各店员的名字。每个店员的工作计划用直方图的形式于表中表现出来,直方图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表示工作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工作的内容填写于直方图的中央。工作项目有清扫、订货、检验商品、商品上架、检查商品鲜度、布置商品陈列、检查温度、报纸杂志退货(于7壹ll的进货体制中,只有报纸和杂志是能够退货的)、补充消耗品、货币兑换、制定销售日报等。以补充消耗品为例,7壹11要求于早上销售高峰来临之前的4点至5点之间完成。各店员的工作于计划表中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这样做的目的于于使每个人能清楚地见到自己应当做的工作。当然,于7—11的店铺中,仍有另外壹种形式的工作计划表,这种计划表的纵轴填写的不是店员名字,而是各项工作,同样也用直方图的形式于计划表中表示出来,各店员于完成任务后,于相应的直方图中签字盖章,表示已完成计划工作。 除了利用计划表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外,7壹ll对每项任务仍作出了更为细化的要求,下面以清扫为例加以说明。能够说,清扫是7壹11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壹,也最被7壹11管理层所重视。7—11规

便利店的经营模式是怎样的最新

便利店的经营模式是怎样的最新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便利店的经营模式是怎样的最新》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业态,以其灵活、便利、服务多元化及高速准确的信息反馈等优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在的便利店都是怎么样经营的?最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便利店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业态,以其灵活、便利、服务多元化及高速准确的信息反馈等优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在的便利店都是怎么样经营的?最新的便利店经营模式是什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便利店的经营模式,欢迎阅读。 便利店的经营模式 1993年3月上海出现了第一家便利店,到2010年在上海市已达到5000余家,销售规模更达到100多亿,纵观上海便利店17年,是世界零售史上现代零售业态创新高速发展的典范,尤其是创造了用小型店铺来改造传统小商店发展现代零售业的成功模式。但回顾上海便利店发展的10余年我们也不容乐观,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几乎没有一家便利店公司在盈利,内资便利店单店日营业额仅为4000元左右,经营模式转型迫在眉睫。 1.上海便利店发展现状 总体情况。从1995年到2001年前,上海先后出现了 "可的"、"罗森"、"联华"、"良友"、"85818"等便利公司,并成为五大主导品牌。曾有媒体预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便利店市场将由这五家分占。但到了

2001年,由于"好德"、 "喜士多"、"21"三个新品牌的诞生,打破了媒体预言,上海便利店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2004年全家进驻上海再次打破原有格局。 目前好德与可的合并后门店数已达2300余家,成为上海地区最大的便利公司,联华快客门店数达到2000余家,而营业额只有15亿,日本品牌罗森一度亏损,在华联控股后,现已实现扭转,加盟率达到76%,全家便利则后来居上,目前已达400余家,加盟率也在38%,仍保持高速增长状态,2009年4月30日,台湾统一集团旗下的7-11如期在上海四店同开,并且创下上海便利店单店营业额最高纪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家门店。而上海本土便利店的盈利水平尚在1%左右,目前仍然是"亏多盈少"。以上海大型便利公司与台湾统一集团旗下的7-Eleven比较,经营业绩提高的潜力很大。如单店日均商品销售,7-Eleven约为1.5万人民币,上海平均不到4000元,有的甚至不到3000元;商品毛利率前者为30%,后者为16-22%不等,如果包括后台收入,综合收益率为25-29%,比前者的综合收益率也要低7-9个百分点;净利润率前者在5%以上,后者在1%以下,做十几个亿的公司,净利润在1000-3000万不等。 2.上海便利店经营模式分析 上海本土品牌便利公司在成立之初就选择了快速发展模式。最典型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农工商超市集团创办的"好德便利",2001年4月15日创办,当年开店150家,仅用了三年时间店铺总数就达到了1000家,以后连续盘整三年于2007年收购了拥有1000多家店铺的"可的便利",如今2000多家店铺实施"双品牌"运作。我国内资便利公司为了快速发展,

(店铺管理)2020年便利店调研报告

小组成员:陈元杰、韦东恒、韦彩华 卢昌广、苏莉萍 指导老师:覃逢 完成时间: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目录 前言 (1) 正文部分 (2) 一、店面简介 (2) 二、运营模式分析 (6) 三、门店营业额分析 (6) 四、商品布局分析 (10) 五、数据分析 (14) 六、捷家便利店SWOT分析 (15) 七、总结 (17) 八、优化方案 (17) 附件一 (23) 附件二 (25) 备注:无 (25) 参考资料:无 (25)

琅西捷家便利店经营分析报告前言 在经济学原理中,“小城市开大店,大城市开小店”是一则成功的经营策略。这则原理告诉我们,在小的城镇,店铺面积最大的店面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在大型城市,受到交通和商圈范围的影响,再大的店面也无法覆盖整个城市。所以,为人们提供便捷服务的小型便利店就营运而生。 便利店旨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捷、及时的服务,为了配合琅西捷家便利店进行门店优化并且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对琅西捷家便利店进行经营分析得的调研就很有必要。此次的市场调研主要围绕市场环境、消费者以及周边的竞争者为中心来进行。 概述 (一)调研目的 在琅西捷家便利店9月——10月的毛利润为22000左右,平均每一平方米毛利润约为338元。其中店面房租为15000元,支付员工工资9000元)员工6人,其中店长月薪为2400元,两名老员工月薪为1500元,3名新员工月薪为1200元),亏损约2000元。为了找出亏损原因,提高门店的营业额,我们对琅西捷家便利店进行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营业额的目的。 (二)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

调研时间:11月1日——11月3日 调研地点:琅西综合市场周边 调研对象:琅西综合市场周围消费者、琅西捷家便利店。 调研要点:通过消费者对琅西捷家便利店的满意度进行门店经营的优化,同时调研琅西捷家便利店周围的消费人群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群体,做出全面的分析。 (三)调研方法 此次的调研主要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研。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周边消费者对琅西捷家便利店的满意度,同时通过收集调研数据分析周围的购物环境结合店面的营业额,从而进行门店优化管理。通过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店面经营分析,从消费者、购物环境以及店面的门店管理三方面做出优化方案。 正文部分 一、店面简介 琅西捷家便利店位于琅西综合市场附近,周围有学校、饭店、宾馆、市场、居民楼。。。。。。。门店占地约65平方米,员工一共6名,经营的商品主要为休闲食品、日用品、调味品等等便捷商品。主要为来往的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地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门店于2012年6月17日正式开业。门店靠近市场,位于一条主干道,是学生和上班族每天的必经之路,店面以简洁明了白色为主调,给人以便捷舒

便利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便利店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索引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 (4) 四、便利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5) 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流程 (13) 六、智研咨询可行性研究报告优势 (15)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经济活动(工业项目)决策前的一种科学判断行为。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按用途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 1、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体投资环境 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入研究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品质,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2、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 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3、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等等。 4、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系统归纳,包括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

连锁便利店可行性方案实施报告

网络连锁便民店 可行性分析报告 便利店是营业面积一般在50平米~200平米,经营品种在2000--3000种,靠近居民区,营业时间可达15--24小时,全年无休,地点灵活,送货上门,线上线下交易,能最大限度填补消费空隙的,销售的商品主要以顾客日常必需品和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的业态,它兼有食品杂货供应的便利和超级市场销售方式与经营管理技术。 网络便利店由于其对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迅速,市场空间巨大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零售业态。 尤其是网络便利店运用的连锁经营的方式后,更成为零售业中具有规模效应 和竞争力的主要业态。 一、零售业门店在习水的发展现状 在习水的零售业态中,大型连锁超市独霸一方,本地大中型超市盘踞四周,而离市民最近的“前沿阵地”,多年来没有一家品牌连锁便利店与各 大、中型超市呼应。乃是形形色色的杂货店、夫妻店唱着主角。 二、零售业门店存在的问题 (1)、市场定位模糊,缺乏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 网络便利店与超市相比,主要体现四个便利性,即距离便利性、时间便利性、购物便利性和服务便利性。

在习水,由于经营种类、营业面积、店面管理等诸多因素,在与大中型超市的竞争中往往就处于劣势,因此大量的便利店开业不久就悄然关门。另外,很多社区便利店实际就是以前的杂货铺、小卖部,换一下招牌就成了便利店,无论服务、商品、价格、网络时尚等各方面都跟不上现代化生活需求,并不属于真正的便利店范畴。 (2)、商品缺乏特色,延伸服务极少。 在商品上,便利店的食品开发应提倡新鲜、营养、健康。 宜春的杂货铺、小卖部卖的商品,完全是超市食品,没有做到商品特色化和差异化,这些店铺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的商品,从而难以展开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竞争。 另一方面,本地商铺的延伸服务非常少。很少涉及到例如,送货上门、速递、存取款、发传真、复印、代收公用事业费、代缴水电费、 车辆违章收费、代售邮票、代订车票和飞机票等服务门类。 (3)、信息管理技术落后,物流配送严重滞后。 在便利店营业和扩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落后和物流配送的滞后已成为严重阻碍其正常运营的瓶颈制约。 ①在日常管理中,习水零售商铺仍以单店管理、手工操作、各自 为政为特征,没有充分运营计算机网络和先进的商业信息管理技 术,无法适应迅速扩张的管理要求。 ②一家成功的便利店背后必然有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习水商会 通过集中物流配送每年节约相当于原价的10%勺费用。在习水的各零售 商铺,物流配送相当落后,绝大多数门店都是一对一的采购,各门店往

全家便利店市场分析

Family mart 的市場分析 1、背景介紹 Family mart品牌源自於日本,自1972年成立33年以來,已經成為亞洲最大國際連鎖便利店之一。其服務網點遍及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泰國、美國洛杉磯等地,截止2013年其店數已達22269店。 2、市場細分 1、地理細分 (1)國家:除了日本總部,全家便利店首選的是東亞地區的國家例如韓國、中國大陸、臺灣及泰國等,這樣文 化差異不會很大也便於溝通和管理,西方發達國家中 全家選擇了美國作為突破口。 (2)城市;關於城市規模,全家便利店傾向於人口密度較大的一線城市作為首家分店的選址點。例如美國洛杉 磯和中國上海。 2、人口細分 (1)年齡;全家便利店的消費群體是年齡30歲以下的群體。這一群體易於接受新事物,消費能力強勁並且樂 於追求時尚產品。 (2)全家便利店定位的目標顧客主要是學生和白領上班族,這類對於便利店的需求更大。 3、行為細分 (1)購買時機:全家便利店主要銷售補充消費品,所以其購買時機為日常購買時機,一個消費者一天內進入便 利店的次數很可能會大於一次。 (2)追求利益;全家便利店的目標顧客追求的主要是便利、速度和服務,這也是全家便利店最大的特點。3、目標市場選擇 全家便利店的目標市場主要是30歲以下的學生和上班族(占其顧客總量的80%左右),所以全家便利店一般開在市中心大型社區、學校或商務區內。 全家便利店的目標市場選擇的戰略是無差異行銷戰略。對於消費者來說,便利店相當於同質市場,不同便利店裡銷售的產品沒有顯著不同,因此,基本成本等其他因素因素,全家便利店選擇了無差異行銷戰略,更加側重于消費者需求的共性,即便利和

便利店年度策划方案

便利店年度策划方案 【篇一:全家便利店策划书】 便利店策划书 策划人:汪颖亮 时间:2010年11月 便利店策划书 一、背景资料:便利店的潜力及趋势 近年来,由于大型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小型卖场由于在商品品 种以及经营项目、经营理念的落后,加上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 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引发了业态的变革,从而产生了居于超市 和小型杂货铺另外一种业态——便利店。 便利店主要是为方便周围的居民或是人群而开设的一种小型超市, 是生存于大型综合卖场及购物中心的商圈市场边缘的零售业态。以 经营项目齐全及经营日用快速消费品为主的一种零售业态,主要开 设于各社区及流动人口教多且以快速消费商品的地方,或学校附近。商圈范围一般只覆盖周围200m的范围。便利店的经营应紧紧抓住 大型卖场的市场空白点,以方便消费者为前提,为消费者提供一个 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以此来赢得消费者。主要经营快速消费食品,日用品,书报,收费业务代办,面点,果蔬等商品。因为他具 有超市的经营特点,杂货铺的经营成本价格优势及便利优势,迅速 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因而得以快速发展,并形成了连锁化经营。 未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一是综合的大型卖场,一是方便快 捷的便利店经营应是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由于经济收入水平比 较低下,起步较晚,所以在便利店业态目前尚没有很突出的企业, 大家都在边做边摸索,导致业态的发展缓慢。 二、选址 1.容量因素 是商圈整个消费市场容量的评估。主要决定量商圈内的住户数及消 费层次。根据对门店的影响力,商圈内住户数量分析,分半径100m、300m、500m三项(对商圈按照半径进行简单化定义)。即对在此距 离内有小区主要出口的新村小区进行住户数量预估。 2.客流因素 按不同时段(并设定几个主要时段)统计。人潮结构可分学生、成年职业人、家庭主妇和老年人等。统计结果为不同结构的人潮流量数,这

便利店业态环境

便利店业态环境分析 1.1 便利店行业介绍 便利店是营业面积在50--200平米左右,经营品种在2000--3000种左右,根据所在商圈不同,营业时间可达15个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全年不休息的新型零售业态,其地点灵活,填补消费孔隙,销售的商品主要以顾客日常的必需品为主。 194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Southland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1973年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与美国南方公司建立7-11便利商店连锁集团,加速了便利店行业的发展。70年代末便利店模式登陆我国台湾,随后迅速发展。我国内地市场起步较晚,是从1995年才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外资投入的便利店(7-11、华联罗森)。 便利店发展有其深刻原因:首先,零售商店中大中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发展,迫使小型零售商寻求新的经营类型,以适应环境变化。其次,都市化发展,商圈扩大,通勤时间长,双职工、独身家庭增多,引起购买行为变化,要求新的经营类型以适应这种变化。最后,批发企业面临经营成本增大,利润下降,乃至经营萎缩,为维持其功能与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零售业特别是对中小零售店物流配送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1.2 市场综述 1.2.1 便利店相比其他零售行业的优势 从(表1.2.1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便利店作为零

售业态分支之一,有三点优势: 1、距离的便利性:相比超市,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步行5至10分钟便可到达,使得消费者不必为急需的商品而花费时间去大超市购买。 2、购物的快捷性:与超市相比,便利店商品种类少,但陈列的简单明了,使得顾客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所需的商品,实行进出口同一的服务台收款方式避免了超市结帐大排长龙的现象.根据笔者在门店的统计,顾客从进入便利店到付款结束平均只需要三分钟的时间。 3、时间的便利性:一般便利店的营业时间16至24小时,全年无休,提供消费者“ANY TIME”式的购物方式。

2018年便利店行业7-11分析报告

2018年便利店行业7-11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7-11:世界级便利店企业,门店遍及全球 (5) 1、7-11:全球首个&最强便利店品牌 (6) (1)诞生于美国,兴盛于日本 (6) (2)背靠多元化零售集团7&I 控股 (8) (3)7-11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便利店企业 (9) 2、7-11业绩表现优于日本同业 (11) 二、7-11零售文化:以把握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14) 1、卖方社会阶段:价值链经营 (15) 2、买方社会阶段:平台经营 (16) 3、价值共创社会:价值共创经营 (16) 三、7-11竞争力分析:强大的创新和服务能力 (18) 1、供应端:颠覆传统模式,提升上游效率 (19) (1)首创共同配送模式,提升物流实力 (19) (2)提增研发实力,提高自有商品比例 (20) 2、运营端:以“便利”为核心创新经营模式 (21) (1)17-11特许经营:加盟成本低,回报相对高 (22) (2)协作与沟通机制:保障经营理念和战略落实到门店 (23) (3)密集型选址策略:追求数量不如重视整体协同 (24) (4)数字化运营:从POS 机到综合信息系统化 (25) 3、用户端:不断创新的商品和不断升级的服务 (27) (1)堪称完美的消费者购物体验 (27) (2)丰富且贴近消费者需求的SKU 布局 (28) (3)对消费市场及消费者敏锐的洞察力 (29) (4)增值服务:不仅仅止于便利店 (30)

四、结论 (32) 1、永辉超市 (32) 2、家家悦 (33) 3、苏宁小店 (34) 4、红旗连锁 (34) 五、主要风险 (35) 1、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居民收入增速放缓 (35) 2、行业竞争加剧 (35) 3、门店扩张不及预期 (35) 4、租金成本上升 (35)

7-11便利店可行性分析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7-11便利店特许经营可行性分析报告 班级:连锁162 姓名:曾享耀 学号:36

一、摘要 摘要:便利店既是食品杂货店的供应方便,而且超市销售和管理技术的零售企业组织,是以“方便”为主要手段吸引顾客,满足顾客购物的简单和紧急情况需要的零售业态。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商品的方便;二是顾客的方便;三是为消费者方便的位置和时间。此外,便利店的目标客户主要是那些具有较低的价格敏感度,如白领阶层,单身家庭,年轻学生,游客等,以满足他们的直接消费。有一家便利店的一般商店营业面积很小,但连锁店有更广泛的网络覆盖。这些特点也让便利店在应用集成营销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便利店将整合营销传播首先确定传播目标和目的的发展品牌定位策略。确定目标的传播是一个细分市场,然后针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品牌定位的过程。基于此背景,本文对7-11便利店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二、SWOT分析 ①优势 (1)品牌历史悠久,社会知名高。 (2)先进的管理经验。 (3)独特的品牌营销。 (4)先进的物流系统。 (5)国际制贩同盟,多国共同采购降低成本。 ②劣势 (1)加盟成本高,阶梯式抽成。 (2)个别便利店出现卫生问题。 (3)店面有限,商品摆放有限。 (4)商品开发还不足。 (5)管理固定单一,员工缺乏积极性。 (6)商品开发还不足。 ③机会

(1)超市大型化郊外化,便利店发展已成主流趋势。 (2)中国零售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3)经济不断发展,人们需求不断提升。 (4)“020互联+”为便利店发展形势的丰富提供方向。 ④威胁 (1)适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是人员密集的地区,在农村人员分散的地区。发展受限。 (2)地租上升,便利店发展受限。 (3)便利店行业竞争日益激励。

市场便利店零售业态

便利店——未来中国极具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 摘要:便利店(Convenience-Store)是超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从出现发展至今已近75年的历史。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便利店已经发展成为零售业中的一种主要业态,而在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则刚刚起步。今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便利店必将大有作为,它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极具在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 一、便利店的概念及特性 (1)便利店的由来 便利店最初起源于美国,它的发展与商业业态中的超级市场关系非常密切。在美国,由于超级市场步入大型化与郊外化以后,给购物者带来了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便利;同时由于超级市场远离购物者的居住区,到超级市场购物需驾车前往,加上超级市场卖场面积巨大,商品品项繁多,购物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商品,且还需忍受排长队等候结帐之苦;以上种种都使得那些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想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便利店由此应运而生。 便利店最早的定义就是:“一种运用超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和销售方式的食品杂货店”。它是一种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现在的便利店则是指以专门出售便

利性商品和服务的商店。超级市场的多种业态模式的阶段性发展促进了现代便利店的产生。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陆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Tote'm ,1946年正式改名为7-Eleven(7-11),藉以标榜该店营业时间由早上7时至晚上11时。此后便利店便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1957年,美国只有500家便利店,然而到了2001年,美国便拥有便利店124,500家,销售额达到了2830亿美元。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 (2)便利店和超市的区别及其特性 便利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后,从超级市场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一方面,超级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障碍,即购物的不便利性;另一方面,超市的发展为便利店提供了先进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另外,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出现并迅速发展,其原因还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购物便利”的强烈需求,便利店正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零售业态。与超级市场相比,便利店具有如下四个“便利性”业态特征: ☆距离的便利性 便利店与超市相比,在距离上更靠近消费者。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情况下,便利店的商圈范围在500米左右,其主要顾客只需步行5至7分钟便可到达店面。

可的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报告

可的便利店选址策略分析报告 摘要:便利店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商业零售业态,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现已被我国大中城市的很多特定消费者接受并喜爱,并逐渐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一枝新秀。可的的经营有其独特之处,其中可的的选址是便利店成功的关键。本文依次 从可的的业务、目标市场、选择策略逐步进行分析。

关键词:便利店可的目标市场选址策略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也使得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强调方便和快捷。超市的诞生使人们一次性购足商品的愿望得以实现,也给现代人类增加了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人们对便利、快捷、高效的需求,却是通过便利店这种业态而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一、可的便利店的业务分析 (一)可的便利店的业务 可的便利店是一种以自选销售为主,销售小容量应急性的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提供商品性服务,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便利店的营业面积一般在 50~100 平方米之间,经营品种在 2 000~3 000 种,营业时间可达 15 个小时以上甚至 24 小时,全年无休。营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所在城市的发达程度和消费习惯,一般城市越大经济越发达,营业时间越长。可的的选址比较灵活,以居民区、商业区、文教区、医疗保健区为首选。以填补消费市场空隙为主要经营特点。 (二)可的便利店的发展条件 纵观国内外便利店的发展,可的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般认为,便利店的发展,人均 GDP 要达到 3000美元以上,因此,可的是顺着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其他大中城市这样的轨迹发展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顾客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发生了改变,便利店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显现。中国进入 21 世纪以来,也出现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似的变化和特点:如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中青年人购物的时间减少,对购物便利和快捷性的要求与日俱增;大城市里迅速增加的单身贵族出现;学生群体拥有越来越多的货币支配权,价格敏感度低,懂得追求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成为逐渐壮大的新生代消费群。 (三)可的便利店商品的价格特征和服务功能 可的在商品价格的定位上一般采用平价策略或高价策略,不像超市那样低廉,因此可的的毛利率能达到 20%以上。尽管可的商品价格略高于超市,但它以更完善的服务功能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可的的服务功能正弥补着其他商业业态功能的不足。超市和商场一般只在白天营业,晚上人们只能到便利店购物。在我国,随着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夜间的购物需求正在急速增长,可的便利店的出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另外,可的的服务功能还表现在其社会化服务的功能。由于 24 小时营业,可的便利店对城市夜间安全的作用很大,开设可的的地段夜间抢劫等暴力案件明显降低。对于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可的便利店作为社会化的服务系统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可的便利店的目标顾客分析 可的便利店的目标顾客与超级市场的目标顾客群有很大的区别,作为能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商品需求的超级市场,很容易培养出大量的年龄层次不一的大众化的忠诚顾客。而可的的行业定位是市场补缺者,受到本身能力的限制及其独特的业态特征注定了它的目标顾客只能是有限的群体。因此可的的经营者无论是在开业选址或商品经营中都要时刻关注着这些特征。

便利店可行性报告

便利店可行性报告 一、便利店的潜力及趋势 近年来,由于大型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小型卖场由于在商品品种以及经营项目、经营理念的落后,加上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引发了业态的变革,从而产生了居于超市和小型杂货铺另外一种业态——便利店。便利店主要是为方便周围的居民或是人群而开设的一种小型超市,是生存于大型综合卖场及购物中心的商圈市场边缘的零售业态。以经营项目齐全及经营日用快速消费品为主的一种零售业态,主要开设于各社区及流动人口教多且以快速消费商品的地方,或学校附近。商圈范围一般只覆盖周围200M的范围。便利店的经营应紧紧抓住大型卖场的市场空白点,以方便消费者为前提,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以此来赢得消费者。主要经营快速消费食品,日用品,书报,收费业务代办,面点,果蔬等商品。因为他具有超市的经营特点,杂货铺的经营成本价格优势及便利优势,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因而得以快速发展,并形成了连锁化经营。未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一是综合的大型卖场,一是方便快捷的便利店经营应是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由于经济收入水平比较低下,起步较晚,所以在便利店业态目前尚没有很突出的企业,大家都在边做边摸索,导致业态的发展缓慢。 二、选址 (一)商圈理念 便利店的商圈一般是位于店铺的直线距离0---200米内,超过200米的效果就比较差了,经营面积一般在60---200平方。 (二)经营选址 一般都在社区(拥有自己的商圈)及路边的人气比较旺的地方,或是大卖场旁边(借助人家的商圈),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经营赢利。 三、投资计划 (一)CI设计 1、企业标识 要明显的体现出便利店的经营信息,要符合便利店的经营特点,并且要能有效的结合现有的资源来设计企业的CI。 既要体现出阳光超市的经营特点来设计连锁经营的便利店的企业标识。 2、企业理念为大众提供便利购物条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适合的商品 (二)投资计划 1、固定设施 天花——便利店的装修不必讲究奢华,只要符合自己的经营特点,且能达到给顾客留下清洁,舒适的环境即可。 地面——便利店由于营业的时间比较长,加上其基本都是以销售日常食品为主(食品的销售占50-60%),要求店堂的色彩要比较淡雅明快清新,地面由于灯光的反射效果,一般要求店面地板以素色,浅色为主,一般使用乳白色或是米黄色的地板。 招牌——便利店的招牌一般等同于店面的临街宽度,制作时不用考虑豪华,只需符合自己特点,能有效的契合企业的经营特点,且能符合便利店本身的特征,必要时为节约成本还

日本连锁便利店罗森发展启示分析

正文目录 罗森为日本第三大连锁便利店 (3) 从美国的一家牛奶小铺起家 (5) 便利店业务为营收主力 (6) 罗森对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启示 (10) 行业层面: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10) 公司层面:聚焦消费需求,加强自有品牌占比 (11) 图表目录 图表1:2008-2018 年日本零售行业及便利店销售额 (3) 图表2:2008-2018 年日本前三大便利店龙头市场份额 (3) 图表3:罗森营业收入和增速 (4) 图表4:罗森归母净利润和增速 (4) 图表5:日本罗森发展史 (5) 图表6:罗森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增速 (6) 图表7:罗森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占比 (6) 图表8:罗森门店种类介绍 (7) 图表9:罗森全球门店分布(截至2020 年5 月) (8) 图表10:罗森全球门店总数 (8) 图表11:罗森便利店主要销售产品 (9) 图表12:公司所有罗森门店销售额按经营方式及产品拆分 (9) 图表13:罗森便利店主要销售产品毛利率 (9) 图表14:中国便利店销售额变化 (10) 图表15:中国便利店数量变化 (10) 图表16:2019 年中国便利店企业门店数量前十 (10) 图表17:便利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变化 (10) 图表18:2019 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份额分布 (11) 图表19:2019 年日本便利店行业市场份额分布 (11) 图表20:中国和日本便利店自有品牌对比 (12) 图表21:日本各品类商品的自有品牌占比 (12) 图表22:罗森自有炸鸡块品牌 (13) 图表23:自然罗森的产品 (13)

罗森为日本第三大连锁便利店 2018 年日本全国零售行业营业额约145 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9 万亿元), 其中便利店营业额约12 万亿日元,便利店占比从2008 年的5.8%持续扩大至 2018 年的8.3%。 图表1:2008-2018 年日本零售行业及便利店销售额 十亿日元 2008/12 2009/12 2010/12 2011/12 2012/12 2013/12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零售行业总销售额136,019 132,961 136,479 135,157 137,585 138,897 141,219 140,666 139,877 142,514 144,965 目前日本便利店行业已步入成熟期,行业集中度高,寡头垄断格局明显。2019 财年(截至2 月底)日本7-11、全家(2016 年合并了Circle K Sunkus)、罗森 分别以营业额4.9 万亿日元、3.0 万亿日元、2.4 万亿日元依次占据了日本便利店 行业前三大龙头地位,三者合计市场份额86%。 图表2:2008-2018 年日本前三大便利店龙头市场份额 十亿日元 作为日本销售规模排名第三的连锁便利店罗森Lawson 目前在海内外拥有 17342 家门店,其中在中国有2601 家店面。公司于2000 年7 月在东京和大阪 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2020 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02 亿日元,同比增长4%; 归母净利润201 亿日元,同比下滑21%;净利率为2.8%。

便利店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便利店发展模式对比分析 目前国内便利店企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发展模式的定律。这个问题现在看起来比较模糊,企业从高层到底层也都不太明白,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国际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模式。 日本和中国的便利店业态之间存在重大的区别,这体现在加盟店比例、目标顾客、商品结构、服务细项、商品采购、商品配送、退货制度的信息系统和销售毛利率等方面。日本的便利店业态销售毛利率平均是31%,最高的是33%;美国便利店毛利率平均在33%~38%。国内便利店的毛利率没有明确的统计资料,我汇总了一下,大概为19%。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实际是背后的东西在起作用。我国的便利店业态在应对外资方面应该是自豪的,这个领域外资企业并没有占到优势,比例也很低。本土便利店企业在快速发展,尤其以上海为龙头的便利店业态较为明显,但今后会有更多的国外便利店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由于本土便利店基本上是以外延扩张为主,所以只是量的优势,上海以外的城市在这方面更加弱势。 便利店业态和其他连锁店业态的竞争加剧。世界上便利店业态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出现的,50年代以后,平均每10年出现一个新的业态。但中国便利店业态大概3到5年全部在北京和上海登陆,所以业态之间的竞争是高层经营者必须要研究的问题。此外便利店总部赢利能力差,赢利面特别窄,这是中国便利店普遍的情况。在上海调查的时候,42%的顾客认为商品不行,买不到所需要的商品。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便利店业态发展模式存在重大的认识误区,运作过程出现偏差,便利店的发展模式出现了问题。 概括起来,便利店的发展模式包括5个方面:第一、总部赢利模式;第二、扩张模式;第三、服务模式;第四、总部投资模式;第五、商品采购模式。 总部赢利模式 便利店业态走的是特许连锁,国外一般的便利店公司都是1000家以上,1000家以下的便利店公司处于弱势地位。便利店企业总部的赢利模式应该是双重的赢利模式,总部的收入来源由“特许经营权使用费+直营店的销售收入+其他的收入”等组成。其他的收入主要是营业外的收入,加盟店营业收入来源来自于店铺销售收入,这两个必须明确分开,但我国便利店企业总部这两项内容是合在一起的。 为什么双重赢利的模式会出现问题呢?因为我国的便利店公司总部基本采用超市赢利模式,它主要是进销差价加各种收费、场地出租、销售提成返点再加上其他的收入。因为这个上市公司4月份才发布年报,2003年日本7-11总部的收入数字还没有出来。2002年它总部的收入是28.12亿美元,这不包括加盟店的收入。其中特许加盟提成是25.5亿美元,而其他的营业收入只有0.14亿美元,直营店的毛利收入只有2.48亿美元,总部的各项收入来源折成比例,毛利的提成占90.7%,其他的营业收入只占0.5%,来自直营店的毛利收入只占到8.8%,总部9成的收入必须来自于特许加盟的提成。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总部的营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的结构比,是一个标准的便利店业态总部的收入模式。我国很多便利店总部是倒过来的,特许加盟比例大概只占30%左右,有的更低,有的可能是零。特许加盟的提成也很低,甚至是零。北京有一些便利店公司就出现过特许加盟的提成为零的情况,最后出

便利店-便利店可行性报告---开店内部资料

便利店评估报告 一、便利店的潜力及趋势 近年来,由于大型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小型卖场由于在商品品种以及经营项目、经营理念的落后,加上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引发了业态的变革,从而产生了居于超市和小型杂货铺另外一种业态——便利店。便利店主要是为方便周围的居民或是人群而开设的一种小型超市,是生存于大型综合卖场及购物中心的商圈市场边缘的零售业态。以经营项目齐全及经营日用快速消费品为主的一种零售业态,主要开设于各社区及流动人口教多且以快速消费商品的地方,或学校附近。商圈范围一般只覆盖周围200M的范围。便利店的经营应紧紧抓住大型卖场的市场空白点,以方便消费者为前提,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以此来赢得消费者。主要经营快速消费食品,日用品,书报,收费业务代办,面点,果蔬等商品。因为他具有超市的经营特点,杂货铺的经营成本价格优势及便利优势,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因而得以快速发展,并形成了连锁化经营。未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一是综合的大型卖场,一是方便快捷的便利店经营应是零售行业发展趋势。国内由于经济收入水平比较低下,起步较晚,所以在便利店业态目前尚没有很突出的企业,大家都在边做边摸索,导致业态的发展缓慢。 二、选址 (一)商圈理念 便利店的商圈一般是位于店铺的直线距离0---200米内,超过200米的效果就比较差了,经营面积一般在60---200平方。 (二)经营选址 一般都在社区(拥有自己的商圈)及路边的人气比较旺的地方,或是大卖场旁边(借助人家的商圈),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经营赢利。 三、投资计划 (一)CI设计 1、企业标识 要明显的体现出便利店的经营信息,要符合便利店的经营特点,并且要能有效的结合现有的资源来设计企业的CI。 既要体现出阳光超市的经营特点来设计连锁经营的便利店的企业标识。

中国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便利店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便利店作为一种独特的商业零售业态,1927年由美国南方公司首创,其后,发源于美国的便利店在移植到日本后得到飞速发展,又在台湾和泰国被加以推广,其特点被发挥到极致。日本伊藤洋华堂在1973年与美国签订特许协议,至今拥有8600余家7—11门店,年销售额2万亿日元。目前7—11在20多个国家拥有2万多家店铺,是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便利店得以在激烈的商业零售业态中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和台湾地域狭小,人口众多、密集度相当高。居民出行购物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步行,会更多地考虑便利的因素。同样原因,在国内各中心城市与沿海城市,便利店也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作为继大卖场及超市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兴的零售业态,24小时连锁便利店前景广阔。 1992年10月,中国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于深圳。之后的十余年间,尽管我国便利店业态总体上一直处于导入期,但是在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新型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2000年起,上海年均新开便利店超过1000家,呈现出爆发式的成长,4500多家的规模已使上海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标志着上海便利店业态已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便利店业态处于快速发展前期,其便利店数量从数十家至数百家不等。而更多的城市则处于业态的导入期。与此同时,以全球著名品牌7—11、罗森等为代表的便利店集团也加速了其在中国的空间布局步伐。

一、我国便利店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目前,我国便利店业态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也培养出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地标准店铺,然而,目前连锁便利店的营业实际显示,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上海连锁便利店由于店址选择密集、商品结构雷同,近一年来开出的24小时便利店大多面临着经营的窘境。投资之初,不少便利店原打算企业后三年进入盈利期,而现在,且不说盈利,就连生计维持也成了问题。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1.商品缺乏特色。便利店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商品,导致便利店商品结构与超市雷同,难以开展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化竞争。各大便利店公司忽视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商品开发滞后,基本上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对一交易制采购模式,极少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共同开发。其结果是,由于价格上不具备优势,毛利率上不去自然就会亏损。美国及日本便利店的毛利率高达38%以上,而国内便利店仅20%左右,究其原因,国外的便利店就胜在有自己开发或主导别人开发的特色商品。近两年由于同业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彼此的无效内耗,我国的便利毛利率在市场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甚至呈现出了下降趋势。 2.注重对便利店外在形态的模仿与引入,忽视对便利店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便利店的价值在于向顾客提供了“便利”这样一种商品,目前我国的便利店在与其他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